跳转到内容

难经集注 (四部丛刊本)/卷第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四 难经集注 卷第五
明 王九思 集注 景上海涵芬楼藏日本活字本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五

  卢国秦越人撰 吕广 丁德用杨玄操

         虞庶 杨康侯   注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谅

         王惟一   校正附音释

六十四难曰十变又言阴井木阳井金阴荣火阳荣

水阴兪土阳兪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阴

阳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刚柔之事也阴井乙木阳

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

也乙为木故言阴井木也庚为金故言阳井金也馀

皆仿此

 丁曰经言刚柔者谓阴井木阳井金庚金为刚乙

 木为柔阴荣火阳荣水壬水为刚丁火为柔阴兪

 土阳兪木甲木为刚巳土为柔阴经金阳经火丙

火为刚辛金为柔阴合水阳合土戊土为刚癸水

 为柔○杨曰五藏皆为阴阴井为水荣为火兪为

 土经为金合为水六府为阳阳井为金荣为水兪

为木经为火合为土以阴井木配阳井金是阴阳

 夫妇之义故云乙为庚之柔庚为乙之刚馀并如

此也○虞曰所克者为妻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

 故井荣亦名夫妇刚柔相因而成也

六十五难曰经言所出为井所入为合其法奈何

 杨曰柰何犹如何也

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

为井也所入为合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故言所

入为合也

 丁曰人之阳气随四时而出入故春气在井夏在

 荣秋在经冬在合其所取气穴皆随四时而刺之

 也○杨曰春夏主生飬故阳气在外秋冬主収藏

 故阳气在内人亦法之

六十六难曰经言肺之原出于太渊

 丁曰在右手掌后鱼际下是脉之大会故云肺之

 原出于太渊○杨曰穴在掌后是也○虞曰针经

 言五藏有兪无原原与兪共一穴所出难经又言

 五藏有原所出乃亦针经中兪穴也两义皆通也

心之原出于太陵

 丁曰在掌后两筋间䧟中此是心包络之原也○

 虞曰在掌后两骨间

肝之原出于太冲

虞曰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是又曰足大指本节

 后二寸或一寸半是也

脾之原出于太白

 丁曰在足内侧核骨下

肾之原出于太谿

 丁曰在足内踝后跟骨间是也

少阴之原出于兑骨

 丁曰神门穴是也此是真心之脉也○杨曰此皆

 五藏兪也所以五藏皆以兪为原少阴真心脉也

 亦有原在掌后兑骨端䧟者中一名神门一名中

 都前云心之原出于太陵者是心胞络脉也凡云

 心病者皆在心胞络脉矣真心不病故无兪今有

 原者外经之病不治内藏也

胆之原出于丘墟

 丁曰在足外踝下微前是也○杨曰足内踝后微

 前也

胃之原出于冲阳

 丁曰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是也

三焦之原出于阳池

 丁曰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䧟中是也○杨曰手

 表腕上也

膀胱之原出于京骨

 丁杨曰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

大肠之原出于合谷

 丁曰在大指次指间虎口内○杨曰手大指岐骨

 间

小肠之原出于腕骨

 丁曰在小指腕骨内○杨曰在手腕䧟中指腕者

 误也○虞曰以上十二经皆配之五行其二行行

 胜之年于王前先㵼其原不足之年先补其原即

 此原也

十二经皆以兪为原者何也然五藏兪者三焦之所

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兪为原者何也然脐

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

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

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藏六

府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杨曰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

 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男子以

 藏精女子主月水以生养子息合和阴阳之门户

也在齐下三寸方圆四寸附著脊脉两肾之根其

 中央黄左青右白上赤下黑三寸法三才四寸法

 四时五色法五行两肾之间名曰大海一名溺水

 中有神龟呼吸元气流行则为风雨通气四肢无

 所不至也肾者分为日月之精虚无之气人之根

 本也齐者人之命也分为一名太中极一名太涃

 一名昆仑一名持枢一名五城五城有真人即五

 常也五城之外有八使者即八卦神也八使者井

 太一为九乡八卦之外有十二楼楼有十二子也

 并三焦神为二十七大夫又并四支神为八十一

 元土齐中央名太一君之侯王王天大将军特进

 侯主人身中万二千神也效在头上脑户中庙在

 项后顶上社在脾左端稷在太肠穷风伯在八门

 八门在齐傍两师在小肠穷四渎云气在昆仑溺

 水在胞中所以备言此者欲明肾为人生之本焉

 故知丹田者性命之本也道士思神比丘坐禅皆

 行心气于脐下者良为此也故云原者三焦之尊

 号也三焦合气于肾故也○虞曰在天则三元五

 运相因而成在人则三焦五藏相因而成也素问

 曰其气三其生五此之谓也启玄子曰人之所存

 秉五行之运用征其本始从三气以生成此则天

 地之原气也故五藏六府有病皆取其原也○丁

 曰三焦者是十二经根本是生气之原也为臣使

 之官宣行荣卫所以在阳经辄有其原也

   井荣俞经合图此图明其经络始终五藏六府原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起于中冲穴在手中指之端去

 爪甲角如韭叶是也终于天地穴在腋下乳后一寸

  手太阴肺之经起于少商穴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

  角如韭叶是也终于中府穴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

  肋间是也

  手阳明大肠之经起于商阳穴在手大指次指之侧

  去爪甲角如韭叶是也终于迎香穴在鼻孔傍禾髎

  上是也

  手太阳小肠之经起于少泽穴在手小指之端去爪

  手小阳三焦之经起于关冲穴在手小指次指之侧

  去爪甲角如韭叶是也终于耳门穴在耳前起肉鈌

  者是也

  手少阴真心之经起于少冲穴在手小指内侧去爪

  甲角如韭叶是也终于极泉穴在腋下箸间动脉是

  也

 灵枢经曰少阴独无俞者不病乎言外经病而藏不

 病也是治外不治内也故少阴真心应君火之位故

 不治内而治外也

 足厥阴肝之经起于大敦穴在足大指之端去爪甲

 角如韭叶是也终于期门穴在不容傍一寸五分二

 肋端是也

  足阳明胃之经起于厉兊穴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

  爪甲角如韭叶是也终于头维穴在靣五行额角发

 足太阳膀胱之经起于晴明穴在目内眦泪孔边是

 也终于至阴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是也

 足少阴肾之经起于涌泉穴在足心䧟中屈足卷指

 宛宛中是也终于俞府穴在璇玑傍二寸巨骨下是

 也

  足少阳胆之经起于窍阴穴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

眦五分

  足太阴脾之经起于隐白穴在足大指内侧之闲去

  爪甲角如韭叶是也终于大包穴在渊腋下三寸九

六十七难曰五藏募皆左阴而兪在阳者何谓也然

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兪在阳

 丁曰人背为阳腹为阴是言五藏兪皆有阳者背

 兪也故肺兪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

之一寸五分是也心兪二穴在第五椎下两傍相

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是也肝兪二穴在第九椎

 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是也脾兪二穴

 在第十一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是

也肾兪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傍相去同身寸之

 一寸五分是也肺之募中府二穴在云门下一寸

 乳上三肋间是也心之募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

 寸是也脾之募章门二穴在季胁下直齐是也肝

 之募期门二穴在不容两傍一寸五分是也肾之

 募京门二穴在腰中季胁本是也○杨曰腹为阴

 五藏之募皆在腹故云募皆在阴背为阳五藏之

 兪皆在背故云愈皆在阳内藏有病则出行于阳

 阳兪在背也外体有病则入行于阴阴募在腹也

 故针法云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此之谓也

六十八难曰五藏六府各有井荣兪经合皆何所主

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荣所注为兪所行为经所

入为合井主心下满


 吕曰井者木木者肝肝主满也○虞曰井法木以

 应肝脾位在心下今邪在肝肝乘脾故心下满今

 治之于井不令木乘土也

荣主身𤍠

 吕曰荣者火火者心心主身𤍠也○虞曰荣为火

 以法心肺属金外主皮毛今心火灼于肺金故身

 𤍠谓邪在心也故治之于荣不令火乘金则身𤍠


 必愈也

兪主体重节痛

 吕曰兪者土土者脾脾主体重也○虞曰兪者法

土应脾今邪在土土必刑水水者肾肾主骨故病

则节痛邪在土土自病则体重宜治于兪穴

经主喘咳寒𤍠

吕曰经者金金主肺肺主寒𤍠也○虞曰经法金

应肺今邪在经则肺为病得寒则咳得𤍠则喘今

邪在金金必刑木木者肝肝在志为怒怒则气逆

乘肺故喘何以然谓肝之支别从肝别贯膈上注

肺脉要精微论曰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此之谓也

治之于经则金不刑于木矣

合主逆气而泄

 吕曰合者水水主肾肾主泄也○虞曰合法水应

 肾肾气不足伤于冲脉则气逆而里𢚩肾主开窍

 于二阴肾气不禁故泄注邪在水水必乘火火者

 心法不受病肝木为心火之母为肾水之子一忧

 母受邪二忧子被刑肝在志为怒忧则怒怒则气

 逆故也此五行更相乘克故病有异同今治之于

 合不令水乘火则肝木不忧故气逆止邪不在肾

 则无注泄以上井荣兪经合法五行应五藏邪凑

其中故主病如是善诊者审而行之则知自病或

 相乘虚则𥙷之实则㵼之

此五藏六府其井荣兪经合所主病也

 丁曰此是五藏井荣兪经合也经言井主心下满

者为肝病即逆满当取其诸井以主其心下满也

荣主身𤍠者荣者火也故身𤍠当取其诸荣以主

其𤍠也兪主体重节痛兪者土也故令体重节痛

当取其诸兪以主其体重节痛也经主喘咳寒𤍠

经者金也故喘咳而发寒𤍠当取其诸经以主其

 喘咳寒𤍠也合主逆气而泄合为水水主泄当取

其诸合以主逆气而泄也○虞曰以上井荣愈经

 合之生病各依四时而调治之谓四时之邪各凑

 荣兪中留止也

  ○用鍼𥙷㵼第十三凡十三首

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㵼之不实不虚以

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𥙷其母实者㵼其子当先补

之然后㵼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

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

 丁曰此经先立井荣兪经合配象五行即以十二

 经中各有子母逓相生飬然后言用针补㵼之法

 也假令足厥阴肝之络中虚即补其足厥阴经合

 是毋也实即㵼足厥阴经荣是子也如无他邪即

 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也○杨曰春得肾脉

 为虚邪是肾虚不能传气于肝故补肾肾有病则

 传之于肝肝为肾子故曰补其母也春得心脉为

实邪是心气盛实逆来乘肝故㵼心心平则肝气

 通肝为心母故曰㵼其子也不实不虚是诸藏不

相乘也春得弦多及但弦者皆是肝藏自病也则

自于足厥阴少阳之经而补㵼焉当经有金木水

火土随时而取之也

七十难曰经言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何谓也然春

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

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

 丁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者经言春夏刺井荣从

 肌肉浅薄之处秋冬刺经合从肌肉深厚之处此

 是四时随所在刺之也○杨曰经言春气在毫毛

 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此四时之

 气也其四时受病亦各随正气之深浅故用针者

 治病各依四时气之深浅而取之也

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何谓也然春夏温

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沈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

 阴也

 虞曰经言春夏养阳言取一阴之气以养于阳虑


 成孤阳致者到也及也言到于肾肝引持一阴之

 气肝肾乃阴也

秋冬寒必致一阳者𥘉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


得气推内之阳也

 虞曰经言秋冬养阴言至阴用事无阳气以养其

 阴故取一阳之气以养于阴免成孤阴也心肺乃


 阳也故言至心肺之部也

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

 杨曰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阳气所行也入皮五分

 肾肝之部阴气所行也阳为卫阴为荣春夏病行

 于阳故引阴以和阳秋冬病行于阴故内阳以和

 阴也○虞曰杨氏所注言三分为心肺之部五分

 为肝肾之部此乃玄珠密语分天地气而言之故

 有三分五分之说也○丁曰人之肌肤皆有厚薄

 之处但皮肤之上为心肺之部阳气所行肌肉之

 下为肾肝之部阴气所行其春夏阳气上腾所用

 针沉手内鍼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阴气以和其

 阳气故春夏必致一阴也秋冬阴气下降所用鍼

 浮手至心肝之部得气推内鍼入引持阳气以和

 其阴气也故秋冬必致一阳也所以经云春夏必

 致一阴秋冬必𦤺一阳也

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何谓也

然鍼阳者卧鍼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鍼

荣兪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

荣也

 丁曰人之荣为阴卫为阳二者为之表里其卧鍼

取之恐伤于荣也鍼荣先以左手摄按所刺之穴

令阳散而内鍼者盖恐伤于卫也○杨曰入皮三

分为卫气病在卫用针则浅故卧针而刺之恐其

 深伤荣气故也入皮五分为荣气故先按所针之

 穴待气散乃内鍼恐伤卫气故也○虞曰三阴三

 阳各主气血至有多少不同故圣人说行针之道

 无令至有伤于荣卫也血气形志篇曰太阳多血

 少气少阳少血多气阳明多气多血厥阴多血少

 气少阴多气少血太阴多气少血启玄子注曰血

 气多少天之常数故用针之道常㵼其多也

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

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

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

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

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丁曰夫荣卫通流散行十二经之内即有始有终

 其始自中焦注手太阴一经一络然后注手阳明

 一经一络其经络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时皆相

合此凡气始至而用针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

 流注终而内针出而扪其穴名曰随而济之又补

 其毌亦名曰随而𥙷之㵼其子亦名曰迎而夺之

 又随呼吸出内其针亦曰迎随也此者是调阴阳

 之法故曰必在阴阳也○杨曰荣气者常行不巳

 卫气者昼行于身体夜行于藏府迎者逆也随者

 顺也谓卫气逆行荣气顺行病在阳必候荣卫行

 至于阳分而刺之病在阴必候荣卫行至于阴分

 而刺之是迎随之意也又迎者㵼也随者补也故

 经曰迎而夺之安得无虚言㵼之则虚也随而济

 之安得无实言补之则实也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者阴虚阳实则补阴㵼阳阳虚阴实则补阳㵼阴

 或阳幷于阴阴幷于阳或阴阳俱虚或阴阳俱实

 皆随病所往而调其阴阳则病无不巳○虞曰迎

 取也乃五行六气各有胜复假令木气有馀之年

 于王前先㵼其化源玄珠密语曰木之行胜也苍

 埃先见于林木木乃有声宫音失调倮虫不滋湿

 雨失合先于十二月㵼其化源故曰迎也不足之

 年𥙷于化源故曰随也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言

 引外至内引内至外也谓月生无㵼月满无𥙷定

 人之呼吸观日之寒温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春夏

 致一阴秋冬致一阳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也

 知其内外表里者谓察脉之浮沈识病之虚实以

 外知内视表知里故曰知其内外表里也随其阴

 阳而调之者谓各随病在何阴阳脉中而调治之

 也

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

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荣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

者以荣㵼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㵼㵼者不可以

为𥙷此之谓也

 丁曰诸井在手足指稍故言肌肉浅薄也井为木

 是火之母荣为火是木之子故肝木实㵼其荣肝

 木气虚不足补其合㵼之复不能补故言不可以

 为补也○杨曰冬刺井病在藏取之井应刺井者

 则㵼其荣以去其病故经曰冬阴气紧阳气伏故

 取井以下阴气逆取荣以通阳气也○虞曰不至

 而至故春乃㵼荣也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荣季夏刺兪秋刺经

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荣者邪

在心季夏刺兪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

者邪在肾

 丁曰其言春刺井者谓邪在肝无令肝木邪害于

 脾土故刺诸井也夏刺荣者谓邪在心无令心火

 邪害于肺金故刺诸荣也季夏刺兪者谓邪在脾

 无使脾土邪害于肾水故刺诸兪也秋刺经者谓

 邪在肺无令肺金邪害于肝木故刺诸经也冬刺

 合者谓邪在肾无令肾水邪害于心火故刺诸合

 也此是断五邪之原法也○杨曰用针微妙法无

 穷若不深达变通难以救疾者矣至如此说则是

 变通之义也经云冬刺井春刺荣此乃云春刺井

 夏刺荣理极精奇特宜留思不可固守以一槩之

 法也○虞曰春刺井夏刺荣季夏刺兪秋刺经冬

 刺合乃经之大法也七十三难以言春刺于荣此

 乃休王未毕火夺木王法日实邪故㵼之于荣所

以经言㵼者不可以为𥙷也

其肝心脾肺肾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藏一

病辄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

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众多不可

尽言也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鍼之要

妙在于秋毫者

 丁曰人之五藏系于四时五藏一病辄有五者谓

 五声五色五味五液五香五臭若持鍼者皆能断

 其五邪令中病源故知鍼之要妙在于秋毫不可

 不通也○杨曰五藏六府病各有肜证今略举肝

 家一藏以为法尔虽言春刺井夏刺荣若一藏有

 病脉亦随之诊而取之假令肝自病实则取肝中

 火㵼之虚则取肝中木𥙷之馀皆仿此即秋毫微

 细之意也言用针微细若秋毫矣○虞曰五藏各

 有声色臭味液以为形证以合四时井荣兪经合

 而行补㵼之法也微妙之理若秋毫之在目也

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㵼南方补北方何

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

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

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

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㵼南方火补北方水南

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㵼火补水欲令金不得

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此之谓也

 丁曰四方者五行之正位也其王应四时即春应

东方木夏应南方火秋应西方金冬应北方水长

 夏应中央土南方火实胜西方金即北方水来复

胜火水且待争反害于肺今当先㵼南方火实即

还北方水肺金得平也平者调四方虚实之法也

 ○杨曰五行以胜相加故木胜土金胜木木肝也

 金肺也肺气虚弱肝气强实木反陵金金家不伏

 欲来平木金木若战二藏则伤故用针者诊知其

 候则须㵼心心气既通肝气则复又补于肾肾家

 得气传而养肝肝气已定则肺不复来平肝然后

 却补脾气脾是肺毋毋气传子子便安定故曰不

 能治其虚何问其馀此之谓也一本说杨氏曰金

 克木今据肝家一条以例五藏假令东方木肝实

 西方金肺虚肝木实陵肺金虚金本克木木伏金

 肝欲制肺肺乃不伏二藏争胜反害于火宜㵼其

 心心属火火者木之子子气既通肝虚则伏肝气

 既复则肺不复来然后补其脾脾是肺母母气授

 子子气便实故言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不能

 治其虚何问其馀○虞曰五藏五行更相平伏宜

 凭补㵼以调治之素问曰邪气盛则实真气夺则

 虚以下凡有虚实皆准此也经言木实金虚㵼火

 𥙷水也夫木实者谓木有馀则土遥畏之土畏之

 则金无所飬而令金虚也若不㵼火火必盛而烁

 金金乃仇雠于木金木相胜而致两相刑克故㵼

 火火者木之子子合母气木亦不实火亦不平金

 土亦无所畏乃行气飬于金也金虚者乃补水御

 火补水养木御火火不平金养木木亦安复故曰

 子能令母实也木有馀则土乃畏木土不能传气

 与金金乃虚故曰母能令子虚也

七十六难曰何谓补㵼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㵼之

时何所置气然当𥙷之时从卫取气

 虞曰肺行五气漑灌五藏通注六经归于百脉凡

 取气须自卫取气得气乃推内针于所虚之经脉

 浅深分部之所以补之故曰当补之时从卫取气

 此之谓也

当㵼之时从荣置气

 虞曰邪在荣分故内针于所实之经待气引针而

 㵼之故曰当㵼之时从荣置气置者取也迎也

其阳气不足阴气有馀当先补其阳而后㵼其阴

 虞曰假令胆不足肝有馀先补足少阳而后㵼足

 厥阴也

阴气不足阳气有馀当先补其阴而后㵼其阳

 虞曰反于上法

荣卫通行此其要也

 杨曰此是阴阳更虚更实之变须通荣卫病则愈

 也○丁曰其当𥙷之时从卫取气卫者阳也故从

 卫取气方其补也当㵼之时从荣置气荣者阴也

 故从荣置气置荣而后㵼之阴阳有馀不足当先

 补其不足然后㵼其有馀故得荣卫通行即是持

 针之要妙故言其要也

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巳病者何谓

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

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

工治巳病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

治巳病也

 丁曰素问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

 秋胜春此四时五行相胜之理也人之五藏有馀

 者行胜不足者受邪上工先补不足无令受邪而

 后㵼有馀此是治未病也中工持针即使㵼有馀

 故言治巳病也○杨曰五藏得病皆𫝊其所胜肝

 病传脾之类是也若当其王时则不受传即不须

 行此方也假令肝病当𫝊脾脾以季夏王正王则

 不受邪故不须实脾气也(⿱艹石)非季夏则受肝邪便

 当预令实脾气勿令得受肝邪也如此者谓之上

 工工犹妙也言妙达病源者也其中工未能全解

 故止守一藏而巳

七十八难曰针有补㵼何谓也然𥙷㵼之法非必呼

吸出内针也

 杨曰补者呼则出鍼㵼者吸则内鍼故曰呼吸出

 内鍼也○虞曰谓用鍼补㵼之法呼吸取生成之

 数为之

然知为鍼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

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鍼荣兪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

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鍼而刺之得气因推而

内之是谓𥙷动而伸之是谓㵼不得气乃与男外女

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杨曰凡欲下针之法先知穴处便以左手按之乃

 以右手弹其所按之处脉动应于左手之下仍即

 以左手指按之然后循鍼而刺之待气应于针下

 因推入荣中此是补也若得气便摇转而出之此

 是㵼也(⿱艹石)久留针而待气不至则于卫中留针待

 气久不得又内入于荣中久留待气如其三处候

 气不应于针者为阴阳俱尽不可复针如此之候

 十人十死故云十死不治卫为阳阳为外故云男

 外荣为阴阴为内故云女内也○虞曰自卫得气

 推之于所虚之分开穴出针曰𥙷也自荣取气引

 针开穴出针曰㵼也候吸内针呼尽出针曰先补

 后㵼反此行之则曰先㵼后补也玄密珠语称其

 补㵼法云按之得气内于天部天部得气推之至

 地部天地气相接则出针曰㵼反此行之曰补与

 此义相反○丁曰知为针者信其左谓左手先按

 所刺之穴以其气来如动脉而应其手即内其针

 亦是迎而夺之为之㵼气过而顺针而刺之是为

 随而济之也其男子阳气行于外女人阴气外于

 内男子则轻手按其穴女子则重手按其穴过时

 而气不至不应其左手者皆不可刺之也刺之则

 无功谓气绝故十死不治也何得留针而候气也

七十九难曰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

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

谓也然迎而夺之者㵼其子也随而济之者𥙷其母

也假令心病㵼手心主兪

 虞曰心病𨚫㵼手心主兪心者法不受病受病者

 心包络也手心主者则手厥阴心包络也包络中

 兪者土也心火也土是火子乃㵼其兪此乃㵼子

是谓迎而夺之者也

 虞曰迎谓取气夺谓㵼气也

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

 虞曰心火井木今𥙷心主之井谓补母也木者火

 之母也随谓自卫取气济谓补不足之经

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

 虞曰牢濡虚实之意也

气来实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杨曰此是当藏自病而行斯法非五藏相乘也○

丁曰五藏虚即补其母是谓随而济之实即㵼其

子是谓迎而夺之况欲行其𥙷㵼即先候其五藏

 之脉及所刺穴中如气来牢实者可㵼之虚濡者

 可补之若持针不能明其牢濡者故若得若失也

八十难曰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然所

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

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

 丁曰欲刺人脉先以左手候其穴中之气其气来

 而内针候气尽乃出其针者非迎随㵼补之穴也

 谓不虚不实自取其经施此法也○杨曰此还与

 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相类也

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是

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柰何然是病非

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实虚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

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

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㵼其肝而反重实其肺

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馀此者中工之所害

 丁曰中者伤也谓昧学之工不能明其五藏之刚

 柔而针药误投所以反増其害十人全八能知二

 藏也令肝虚肺实二藏之病全六反増其害也○

 杨曰上工治未病知其虚实之原故𥙷㵼而得其

宜中工未审传病之本所治反増其害也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五




   音释

六十七难募  六  十八难厌益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