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图经志书/卷05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云南图经志书
◀上一卷 卷五 下一卷▶

云南图经志书卷之五

大理府[编辑]

县名[编辑]

太和。

建置沿革[编辑]

古名叶榆,而为城有三处。今之府城曰大理,旧名鹤拓,距大理之南十五里曰太和城,距大理之北十里曰苴咩城,亦曰阳睑,皆叶榆之近地也。汉武帝置叶榆县,隶益州郡。唐高祖攺隶嶲州,蒙氏皮罗阁即其地为太和城,至阁罗凤又城苴咩,其后世隆又城大礼,段氏攺礼为理,而因其城焉。元世祖攺为大理鄯阐都元帅府,又攺大理路,后攺宣抚司𠔥管军万户府,后迁宣抚同于永昌,大理路直隶云南行省。今洪武壬戌,攺为大理府,领三州:曰赵州,曰邓川,曰云龙。属县有三,惟太和则府治之,而云南、浪穹则散治于州。其所辖十二关长官司,去府之北三百里椘场箐。

大理指挥使,置卫。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叶榆见沿革、鹤拓同上、太和蛮云山坡陀曰和、阳睑同上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姚安军民府姚州二百四十里,南至顺宁府溪备江二百一十里,西至金齿永平县打牛坪一百八十里,北至鹤庆府观音山一百二十里,东北到北胜州三百九十里,东南到姚安军民府普淜驿二百七十里,西南到顺宁府三百四十里,西北到金齿上江寨五百九十里。
  • 铺舎。在府之近者曰府前铺,其在南路者曰阳和、曰阳南,在北路者曰新城、曰作邑、曰峩崀、曰波罗塝、曰母猪冈,凡八铺。

风俗[编辑]

  • 俗本于汉。郭松年《大理行记》曰:“大理之民,数百年之间,五姓固守”,“往来通扵中国,故其宫室栖观、言语书数,以至冠婚䘮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而“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略本于汉。”以今观之,其尚浮屠、贵食生、祀祖为节,大抵与云南府同。
  • 民多士类。郡中之民,少工商而多士类,恱习经史,隆重师友。开科之年,举子恒胜他郡,其登黄甲、跻华要者,今相属焉。
  • 书有晋意。民之俊秀者颇能书,而有晋人笔意。
  • 地杂白𢎯。前所云者,皆近城汉、僰人风俗。其在海东牛井者,曰小白𢎯,服食、噐用与汉、僰不同,传云叚氏时,海东地广民稀,又炎𤍠生瘴疠,乃于景东府移此白𢎯以实之。

形胜[编辑]

  • 南诏都会。见《府学记》。
  • 负山面海。郡治在点苍山下,而洱海潴其前。
  • 龙关扼塞。在郡之北九十里曰龙首关,又曰上关;在郡之南三十里曰龙尾关,又曰下关。以苍山、洱海之首尾为险,据之立城,以扼塞其要害,若金汤之固焉。

土产[编辑]

  • 点苍石。出点苍山,其色青白相间,有山水纹。
  • 青绿矿。出海东鸡足山顶岩穴中。
  • 感通茶。产于感通寺,其味胜于他处所出者。
  • 木莲花。树大而高,叶似枇杷,花开如莲,有青、黄、红、白四种。
  • 海菜。产于苍山顶高河内,一名高河菜,茎红叶青,状如芥菜。五六月间,军民釆之,浇以沸汤,其味甚辛辣,盖高河乃龙湫之所。土人相传云:凡釆此菜者,宣密尔取之,若高声,则云雾骤起,风雨卒至。未审的否。
  • 公鱼。似鲫,细鳞,而长不满尺,无间大小皆有子,其味肥甘,产于上下二关之涌泉傍。一云江鱼,土人呼江为公,故名公鱼。

山川[编辑]

  • 点苍山。左大理府治之后,高千馀仞。山有十九峯:曰斜阳,曰马耳,曰佛顶,曰圣应,曰马龙,曰夏云,曰龙泉,曰岑峯,曰应乐,曰雪人,曰尖庒,曰三阳,曰龙峯,曰现佛,曰五台,曰苍㟍,曰花山,曰豹罗,曰云弄。苍翠如,而峻峙起伏,若拱若揖,盘亘三百馀里。蒙氏立国于其下,异牟寻封为中岳,与唐使者崔佐时定盟以载书,一蔵于此山,一投于洱海。○元太常博士张来仪《点苍山歌》:“三山摽海裔,五岳名中州。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欎蟠荒陬。阴崖犹遗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禹乘四载尧为忧,穷源不过岷山幽。穆满驱车度黄竹,瑶池觞酒空淹留。秦皇东封汉西祀,汾阴社首纷悠悠,惜哉兹山谁见收。圣人开天四海一,大开明堂朝万国。九州之外更九州,山经海图不可极。𬨎轩四出如流星,𨚫视点苍如内城。我昔待诏金门前,送僧曽赋还山篇。僧还空山席未暖,我随浮云落天边。此时回首望山雪,其柰微緾相拘牵。神官玉女应𥬇我,丹梯有路无由缘。折兰城头逢使客,官似郑䖍头未白。自言本是山中人,偶着儒冠事文墨。世人号我章句师,余心自许中林缁。楞伽诵罢无一语,客至仍谈康乐诗。金樽绿酒劝人饮,手中自嚼青𣓾枝。明朝惜别还分手,萝月西风待君久。若过东林问远师,天上相逢还忆不?闻道山中无四时,院院僧闲花满蹊。李白东还㝎有日,为君拂石留新题。”
  • 九曲山。在西洱海东北一百里。山多岩石,路盘九曲,上有石门,人不敢至。一名九重岩山。
  • 西洱海。一名西洱河,即古之叶榆泽也,在府治之前。其源自丽江过劔川、邓川而来,合十八溪之泉而潴于此。首尾一百里,周围三百馀里,中有四洲,三岛九皋之竒,浩荡江洋,𤇆波无际。富鱼利,为税四干一百八十四石有竒。其流西出天桥,典样备江合流,入澜沧江。○述律杰《题西洱海》诗:“洱水何雄壮,源流自邓川。两关龙首尾,九曲势蜿蜒。大理城池固,金汤鐡石坚。四洲従古号,三岛至今传。罗阁凭巇险,蒙人恃极边。要当兵十万,不数客三千。世祖亲征日,𥘨还一统天。雨师清瘴疠,风伯扫氛𤇆。民物因番富,封疆近百年。点苍山色好,铭刻尚依然。”
  • 十八溪。其源皆出点苍山,虽远近高下不同,而各有名,曰阳蛮,曰葶漠,曰磨残,曰青碧,曰龙溪,曰玉溪,曰碧玗,曰山字,曰𨼆仙,曰中溪,曰白石,曰灵泉,曰磻溪,曰阳溪,曰花香,曰茫涌,曰花浪,曰银矿。其所经之处,皆有灌溉之利,而同入于洱海。

公廨[编辑]

  • 布政司分司。在府治之南。景泰五年,知府干璠创之。
  • 按察司分司。在府洽之西南。前知府贾铨修之。
  • 府治。在城中,洪武十七年建置。内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军资库、架阁库。其崇盈仓税课司、河泊所、阴阳、医学、僧纲司、阿吒力僧纲司、道纪司、朵兮薄道纪司,则散置于城之内外。又有旌善、申眀二𠅘,在府治之前。俱年深圯毁,守者弗葺,而凡百府政,亦皆废弛,民之望治甚于饥渴。正统二年春,知府邯郸贾铨到任,即召父老询访民之利病,而一一兴革之。验丁力以㝎差徭,清赋税以谨出纳,葺弊屋以栖贫难,劝馀粟以赈饥困,均水利以便军民,严械系以弭盗贼,置院以恤孤老,轻课以甦渔戸,均输累万之军饷,修饬当祀之庙坛,学校仰其乐肓,流亡感而来归。以至桥梁路道,多所缮完。又创文化、永安、徳政、镇远四坊于十字街。凡有兴作,民皆乐之,如子奉父诏,少长耳居相告曰:“爱我如子,前此未有,真福星也。”及去参省政,尤眷眷慕之。尝相与求为福民传,以昭其徳政于不忘,盖亦有道以致之矣。
  • 太和县。在府治之南。洪武十七年建置。内有典史𠫇、架阁库。其神摩洞巡检司,去县三十里。金沙江巡检司,去县二百里。
  • 十二关长宫司。去府治东三百里。
  • 大理卫。在府治之南。洪武十五年建置。内有经历司。领卫镇抚一,外有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中前、左前、太和十千户所,所各有镇抚一、百户所十,惟太和一所有□二百戸。其中前、左前二所守把上、下两关,其旧领前前、□右二所守御鹤庆。其城周围一十馀里,开四门,东曰通海,南曰承恩,西曰苍山,北曰安远,其上各有楼,而西门外有教场。又领堡二,曰下关,曰样备。

学校[编辑]

  • 府学。在府治之南。元至元二十四年所创。其堂宇斋房之制俱卑隘,况更历年久,废坏益甚。今正统间,知府贾铨始加宏之。中为明伦堂,堂之前敞以露䑓,皆砖石墁之,而左右冀以四斋,曰崇徳,曰尚贤,曰行义,曰修道。中为正道,缭以崇垣,固以重门,下至馔堂、厨库,亦皆有所。学之南五百𡵯为射圃,而置𠅘其间,曰观徳。
  • 太和县学。在县治之左,洪武二十七年建置。中为眀伦堂,左右翼以二斋,曰博文,曰约礼。

井泉[编辑]

  • 药师井。在城西门外一塔寺之左,其泉冬温夏凉,郡人用此水造纸,其色㓗白。城内有奠竭、黑龙二泉,其水皆清冽,而黑龙泉尤甘。传云蒙氏居此,专汲之,而外人不与焉。
  • 救疫井。在点苍山下保和郷,其水清冽,俗传有疫疠者,饮之即愈。
  • 瀑布泉。在点苍山应乐、雪人二峯之间,有石涧,其泉飞流千尺,宛如素练。

堂𠅘[编辑]

  • 致齐堂。在府学文昌祠之右,正统五年知府贾铨创建。为屋四楹,缭以周垣,而扄之以门,静深朴雅,春秋有事,于文庙则先期致齐。其间又尝择府学生徒最秀者数人,居而教之,命皆举郷试矣。

楼阁[编辑]

  • 五华楼。在府沿之右,元时创建。○庐陵罗观诗世祖平南九十春,苍山花木几𢫈荣。晓寒海气连云湿,夜坐钟声带月明。满目鳌头踈雨寺,几家篱落夕阳城。不堪楼上吊今古,断雁西风两袖轻。

寺观[编辑]

  • 无量寺。在府治之南,今为僧纲司,凡遇庆贺,先扵此习仪。其右有大我寺,贮蔵经其间,今为阿吒力僧纲司。其后有光胜寺、再光寺、一塔寺,皆古刹云。
  • 崇圣寺。在点苍山下,有三塔峙立寺前,中塔高三百馀尺,崇十六级,制极精巧。塔石刻云:唐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大匠㳟韬徴义所造。其相去近者曰无为,曰圣源,曰太慈;相去远者曰佛图,曰罗汉,曰灵会,曰观音,而惟崇圣寺为最威也。○李源道碑大素雕而皇极立,大明昇而爝火息,圣人作而海宇一也。世祖神功文武皇帝以仁圣之姿,贵介之肃,振天威,奋扬神武,大举六师,亲征云南,一鼓而出萧阇,再驾而克大理西南𢎯之巨防。叚氏围之馀三百年,天戈一举,望风厎定,而居民按堵,不知有兵。叚氏族厨皆在保宥使水,其世祀巍巍乎圣人之一,海宇神武不杀之仁,振古而蔑以加矣。南方既平,悉郡县之控间,大理亦厘为一郡县氏。宗子丰为长民中顺大夫总管,隆之祖实中奉大夫云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赠武㝎郡公,鸷勇有大度,留心内典,崇信三宝,干戈俶扰,紧佛力攸赖,蒙披世祖好生之徳,一门生聚不陨锋,镐是𤼲𩔊,大建佛宇,以报无上之恩,延洪我皇上万世𩂳长之祚也。大理崇圣寺在郡之点苍山下,蒙氏所创也。寺既灾,武定为檀越出己财,缮治庄严,经像殿庑,焕然复新,三塔立,金碧交辉,匡丽兴山埒,望之如崑阆状。舍田供僧,日百许人,住持信曰:觉性亦。两被玺书护寺,寸益显矣。子自翰林出参滇省,隆遣介走书请曰:昔者赵清献公知杭,以龙山妙因院为钱氏表忠观,文忠苏公作碑,以纪钱氏之勋。我先人臣属天朝,勤劳王家,建崇圣佛刹,思报国恩,敢请太史之文,如钱氏故事,刻先世功徳,以𡸁示方来。子按吴越国王钱三世,历八十一年,以十三州地归命于末,未闻有宣力之功也。叚氏以三百年幅员万里之土,纳款于我朝癸丑之后,厥祖摩河罗嵯奉命四征不庭,至于宋境,深入邕管安南之区,而死于事。中统𥘉武定公入觐,上嘉不锡以金乕符牌,领蓓土。受命以来,益自奋励,抚绥蛮𢎯,奖练士卒,攻鄯阐,下拓城,克新兴,取寻甸,挫舍利畏三十万师于滇海之上,破释多罗十馀万泉于滇水之滨,有制褒之曰:叚宝款附而来,忠勤益箸,庸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大㢤王言,以见公之忠勋简在上,知当不在钱氏下,顾斐然之文,不𠯁以𤼲明其塩,惜无文忠公之笔。继参大政,始终七觐间庭,赏赉无等,为大推重,生荣死哀,以裕厥家。诸孙之为方伯连帅者,又十数人。呜呼!国家所以待叚氏之意,可谓渥矣!岂佛之力有以阴助之乎?而叚氏所谓思报国恩者,将安取里也?𡮢试论之:天地之大徳曰生,圣人法天地以行其道,而运不息之机焉,犹如雨露不择地而坠。庶类蒙之以生植,无非过化存神之妙,盖有无迹之迹,不然而然矣。何𡮢责报于人?㢤人蒙厚施而不食其报,亦理之常,无𠯁怪者。而西方氏之法,至神无𥝠,有感必通;正智无情,在必兆而有善恶之报。为叚氏之子孙者,无他焉,在乎迁善远恶,母羞尔祖,厉尔民,以悲头悯生识,以忠勤报国家,如斯而巳矣。夫如是,天其必有以佑庇之;我佛呆,有以阴相之。天人相感,将见被尔休风,介尔冥福,不特𠰥子𠰥孙克水,其世祀一方生民咸臻仁夀之城矣。乃系以诗曰:苍山址兮洱水壖蔚绀宇兮浮青莲旈檀赫兮郭祗园白度相兮紫金田维能仁兮天中天曰证果兮道本圎慈航泛兮逹泥莲惠炬烛兮光大千千亿化兮同一原八万总兮归一言趋众妙兮观八𤥻矧南荒兮渺乎滇启香城兮结胜縁留含生兮福黎无鲸息皮兮蛰在渊掦大法首尊大仙帝龄永兮万斯年○又游崇圣寺诗:古塔参差映宝昙,令人偶悟一生三。佛光忽作长虹起,世味宁如瑞露甘。祀茗对山云恋恋,傍花着履雨毵毵。唐家旧迹今无㡬,弹指兴亡可尽谈。○定边伯游崇圣寺诗:春和媚景明,野寺适闲情。吸茗探禅语,开凾阅藏经。拂笼翻乳燕,掷柳啭新莺。杖䇿临竒石,令人欢喜生。
  • 感通寺。旧名荡山,又名上山寺,唐僖宗时所创也。去府治十里许,寺有三十八院,林木葱蒨,幽雅迥绝,甲于诸寺。贵客多游其中,而傍近有金相、玉局二寺。○张𬘘碑记尺𧕟之屈,龙蛇之蛰,观物者胥有取焉,其相感之理然也。是则风雷之在天,河岳之在地,明则有人,而幽则有鬼神,其理亦犹是也。得其理则能感,不得其理则不能感。呜呼!𡨜然不动,感而遂通,非天下之里神,其孰能兴于此?而世之学佛者,学其𡨜然而巳,及其成功,则未有不尽其感通之神者。举念皆慈,闻声即现,有法斯普,无界不霑,是岂能无感而感之也?又岂有不通者哉?洪武壬戌,天兵下云南,明年取大理。大理之为土,负山靣海,由唐以来,蒙叚氏㩀而有之者,始六百年。二氏皆僰人,西南𢎯为类,虽杂知文教者,惟僰焉。其俗事佛而尚释,叚之有国,用僧为相,或己仕而更出家,故大理中佛教最盛。而僧之㧞萃者,亦多收附𥘨,有征无战,其𣑽宇织流,悉获安堵。律师无极,善学而有道,乃㧞萃之一也。岁次癸亥,率其徒入觐,连献词赋,上大怿,屡宠锡之。暨归,命为僧官,重以奎𤩹天章,所以光贲之者甚备。无极本居感通寺,寺之由来尚矣,而石未有记。岁庚午,无极特以状请曰:大理山水明秀,见称于前,闻人于诸寺,在胜㮣中庄严富丽,𠰥所谓华蔵海者矣。城西南中可十里许,有荡山寺,志又名上山,即感通寺也。宗軰相传,谓汉摩腾、竺法兰由西天入中国,至此时所建。或又谓李成、眉贤所建。至蒙氏时,有僧赵波罗更葺之。元末兵燹,而中殿世尊火独不及。后叚武威公感其异,因旧址构殿,而华餝有加焉。中殿之后为大藏,北有香积,南有法堂,堂乃大众修道之所。无极居香积之北,曰白云方𠀋。其馀芸房花坞,景之竒胜,不所枚举。然一事最为灵异。此寺未焚之前,传闻寺成而殿北虗位,住持者焚香然祷,一名有佛像自城中飞来,奠于位,即今大雄殿未燔之佛也。此事竒异,頣为记之。子曰:寺之得名,岂非以是云异而称之乎?且佛像之设,可训𡨜然不动矣,而一念之顷,遂能致之。吾不知人盛佛耶?何其不疾而速,莫致而至,而神如此。故能感则土苴为神竒,不能盛则神竒为土苴。学佛者知此,可使内力精进,销五蕴之或诣,真空之境,恍如在给孤独园,盖不止于飞来而巳。神而明之者,在其人焉。无极名法天,受法于海印,海印受法于断崖,断崖受法于高峯。今文瑚、文熹、文齐、文彦,又无极之惟肖者也。所奉御制,悉刻诸石,则益土荷洪荫,永开无碍之门,宜诸𢎯瞻礼而向化也。○又游感通寺转:石头路上白云踪,有客相过为感通。古佛飞来莲座稳,老僧入定竹窗空。香樟布地存灵迹,慈石生云护粗风。愧我身沉尘事里,可能长到翠微中。
  • 栖霞观。在府治之西北。宣徳七年,刘渊然之徒芮道村授都绝,遂创之。今为道纪司。去栖霞之西二里许,有古灵观,为朵兮薄道,同其玉枢当院。玄真观,则在府之前。

古迹[编辑]

  • 太和旧城。蒙氏皮罗阁所筑,在今城南十五里太和村,遗址尚存。
  • 礼拜石。在洱海东岸罗汉寺,乏东。昔有僧名东师,苦修行,常于石上礼拜,后化去,而石上手𠯁㢃尚存。
  • 石耳窍。在龙首暗之南。其石有窍通下,深浅莫测。土人相传云:患耳疾者,将海肥一庄纳窍中,其疾稍愈。未审验否。
  • 天桥。又名石马桥,在葭尾关之右。有石长丈馀,横跨扵水,状如桥形,酾水之洞仅七尺馀。洱海之水过于其下,两傍巨石扼塞,人莫敢行。

祠庙[编辑]

  • 文庙。在府学之东。创于元时,制度粗备。历年既久,漫朽者多日。今正统以来,先后为郡者亦尝固旧观而修洽之,惟大成殿及圣贤塑像有所增餝而巳。今知府干瑞又改创殿前左石两庑,前为㦸门,其外凿津池而甃石桥,其上列厨库于池之西南,而又置灵星门于其外,规模制作实加宏焉。
  • 文昌祠。在府学之西。正统年,问知府贾铨所立,肖文昌之像于其间。
  • 城隍庙。在城之中。景泰元年重修之。其风云雷雨山川之坛在南郊,社稷之坛在西郊,厉坛在北郊,俱有祀典。
  • 旗纛庙。在府城西门外,每岁霜降军卫祭之。

祠墓[编辑]

  • 叚平章墓。在崇圣寺后。

桥梁[编辑]

  • 迎恩桥。一名黑龙桥,在下阔城外,路通冲要,跨洱海之下流,当湍急之处。旧为木桥以度,往往为狂风所撼,祈度者如临渊履冰。正统间知府贾铨倡卫士,今谋甃石为六址,酾以五洞,横架大木而墁之以石,其长以尺计百有五十,阔杀长什之八,两傍为阑楯,如其长之糓,民甚便之。
  • 𩀱鹤桥。在城南门外。
  • 狮子桥。在城北门外。

馆驿[编辑]

  • 洱西驿。在府治之南,洪武三十五年创建。
  • 外馆驿。在城南门外,正统四年知府贾铨创建,凡迎送诏表及往来使客则在焉。

名宦[编辑]

  • 赵彦良。宇明善,吴兴人,洪武十七年任大理府通判,刚介有学,修大理志要。
  • 郑祥。泸州合肥人,洪或𥘨调大理卫指挥使,恩威兼济,士卒怀之。
  • 杨节仲。宇仲符,湖广襄阳人,永乐中任大理府知府,文章政事闻于上下,所著有黔南集。

人物[编辑]

  • 张仁果。九隆第八族牟苴颂之四世孙也。汉末㩀白崖号白国。
  • 张乐进求。仁果之三十三世孙也。唐贞观中封为酋长,领大将军。云南国诏。
  • 叚思平。蒙氏清平官叚忠国六世孙也。晋天福中为通海节。度使㓕扬干贞而自立,国号大理。
  • 张徤成。喜州人,唐时入觐,过成都大慈寺观焉。适寺锺新成,僧戒曰:撃表一声,施金一雨。徤成连击八十声,僧惊问故,曰:南使张徤成也。僧为易名曰化成,复语曰:佛法南矣。遂学佛书,归授乡人。
  • 叚信苴福。字表仁,大和人。随元大将兀良吉歹征交趾,经鄂渚。所著有征行集。

科甲[编辑]

  • 杨荣。字士华,太和县人。由贡入南监,永乐辛卯中应天府郷试,登壬辰第三甲进士,授翰林庶吉士,没于官。
  • 杨春。字子元,太和县人。治诗经,由永乐辛卯郷试,春甲辰第三甲进士,除御史,升江西佥事,卒于官。
  • 杨斌。字彦质,太和县人。治诗经,由永乐甲午郷试,登戊戍第三甲进士,任四川峩眉县知县,卒于官。
  • 杨纬。字宗武,太和县人。洽礼记,由景㤗庚午郷试,登甲戍第二甲进士。

题咏[编辑]

  • 洱水北来眀似镜。李景山元日大理诗:华马国里逢冬至,点苍山下见新年。饮冰嚼药将谁诉,断梗飞蓬自可怜。洱水北来明似镜,神州东望远如天。明年此日知河处,𩤏撚寒梅一泫然。
  • 万重山外点苍高。元西台御史杜徳常大埋南行诗:北隔西南过不毛,万重山外点苍高。玉门东觐思超軰,河尾西营𥬇我曹。戌役有时惟报效,边灭无敢较勤劳。方今𦍒有升平日,开读羲经与吕韬。
  • 两关乕踞吞苍海。冯城游佛刹诗:昔定诸𢎯汗马劳,烟尘不动觧征袍。两关乕踞吞苍海,三塔龙飞上碧霄。爨僰远降来蔵贡,甲兵永镇拱天朝。水光山色升平日,仰戴皇风万古高。

赵州[编辑]

县名[编辑]

云南。

建置沿革[编辑]

𢎯语州为睑,今赵州即赵川睑也。兴白崖、云南二睑接壤,蒙氏有其地,叚氏攺为天水郡,元𥘉并白崖为赵州岭县,一日云南,其地先为睑,后攺为州,谓常有庆云现于州之南,故名云南,又后攺为县,今因之。

洱海指挥使,置卫。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赵睑见沿革、天水同上、云南同上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姚安军民府姚州界一百六十里,南至楚雄府定边县界一百三十里,西至蒙化府界一十八里,此至大和县界三十里。东北到太和县金沙江巡捡司三百里,东南到姚州普淜驿一百九十里,西南到蒙化府一百二十里,西北到蒙化府备桥一百四十五里。
  • 铺舎。在州者十:曰州前,曰加买,曰青龙,曰㝎西岭,曰汤岭,曰徳胜关,曰炼场,曰腰惠,曰罗摩,曰弥只。在云南县者六:曰县前,曰矣江,曰波犬,曰清淜尾,曰沫塝,曰水盘。凡十六铺。

风俗[编辑]

  • 旧杂𢎯风。州内汉僰𢎯罗杂处,其服食语言尚未尽变其旧,今作育于学者有年,亦将同于华风欤?
  • 好闘任气。白崖诸村,多罗羽、撇摩、都摩察,皆乌蛮之种,为性生拘,一语不合,则任气相闘,所谓喜则人,怒则兽者也。

形胜[编辑]

  • 山势回抱。郭松年大理行记曰:赵州山形,四周回抱,有藏风蔽气之势。
  • 川泽乎旷。亦大理行记云。

土产[编辑]

  • 铜、锡、黑铅。皆出赵州白崖。
  • 无花果。产于三耳山,树不甚大,不开花,而果生枝叶间,状如青李,可蜜煎食之。

山川[编辑]

  • 三耳山。在赵州西二里。有三峯,其形穹圆如耳,一曰越耳,一曰进耳,一曰崀耳,总谓之三耳,皆土人名之也。
  • 梁王山。在云南县北三十里,约高八百馀𠀋。昔蒙氏时,酋长姓梁者筑寨于此,因名。
  • 赤水江。在赵州东南七十里。旧白崖睑源发定西岭,南流四十馀里入定边县,与礼社江相合,复北流十里许入毘雌江。
  • 青华洞。在云南县西南六七里许。洞门阔三𠀋,其中深远莫测,毎岁六月二十五日,土人游赏其处。

公廨[编辑]

  • 布政司分司。在州之左,其云南县亦有之。
  • 按察司分司。在州之左,其云南县亦有之。
  • 州治。旧治在里仁郷大路东,元季兵燹,洪武十七年迁置三耳山下,内有吏目厅,其税课局、僧正司则散置于州之前后。又有旌善、申明二𠅘,在州前之在右。其蔓神寨巡捡司,在州治东北一十五里。定西岭巡检司,在州治之南四十里。迷度市巡检司,在州东南八十里。干海子巡检司,在州南一百一十里。
  • 云南县。去州二百馀里,旧在洱海卫城外,洪武二十二年迁城中卫治之东,内有典史𠫇。其泰安仓、养济院,在县治之西。旌善、申明二亭,在县前之左右。其安南坡巡检司,去县东南五十里。你甸巡捡司,去县东北一十五里。楚场巡检司,去县东一百三十五里。赤水崖巡检司,去县北一百八十里。
  • 洱海卫。在云南县治之西,洪武二十年创建。内有经历司,领卫镇抚一,其左右、中前、中左、中右、洱海千戸所七。每所又各有所镇抚一,百戸所十。其城围园四里,开四门,内各有坊牌,东曰镇阳,南曰镇海,西曰清平,北曰仁和。门之上皆有楼,其教场则在西门之外。又领堡三,曰白崖、小云南。普淜。

学校[编辑]

  • 州学。在州治之右,洪武十八年建。中为明伦堂,东西翼以三斋,曰兴诗,曰立礼,曰成乐。缭之以垣,而其前有门。
  • 云南县学。在影治之南,洪武十八年建。中为明伦堂,左右翼以二齐,曰博文,曰约礼。而门墙亦完。

井泉[编辑]

  • 玉泉井。在州治之西十五里许。元世祖平云南,驻即于北。时天旱水涸,浑士皆渴,世祖㧞劔插地,湏史泉涌,因号玉泉。
  • 温泉。有二处,一在州之东六十五里白崖石孔邑村,一在州之西四十五里炼场铺之傍。二水俱温,民多浴之。

寺观[编辑]

  • 遍知寺。在州西北一里许,昔蒙氏时,高将军所创也。今为僧正司,毎遇庆贺,于此习仪。
  • 赦开寺。即今飞来寺。又名赤佛阁,在州洽之此五里。昔蒙氏时,土人见佛飞来于此,因创寺。马。
  • 智光寺。在卫域西门外。又有水自寺在其南,宝华寺在其西。

古迹[编辑]

  • 鐡柱。在州之南九十里白崖甸。郭松年大理行记曰:白崖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鐡柱,高七尺五寸,径二尺八寸,乃昔时家氏第十一主景荘王所造,题曰:建极十三年壬辰四月庚午朔十有四日癸丑铸。土人岁岁贴金其上,号天尊柱,四时享和,有祷必应。或以为诸葛武侯所立,非也。
  • 文案洞城。在州治之东南七十五里,旧曰崖睑,约高一𠀋,其上平坦,周围三里许。昔蒙氏时,张乐进求所居之城也。今遗址尚存。
  • 万人塜。在州西二十五里。唐鲜于仲通及李宓之败,兵歼于此者二十万。阁罗鳯曰:天子致讨,兵士何辜?乃敛尸葬之,其塜如山。
  • 蔓神寨。在州东北十五里许,地势三面陡绝。至正间,土酋尝为寨其地,遗址犹存。
  • 地符石。在县西二十五里官道傍。有石焉,纹如古篆,号曰地符。行人谨避奠,敢践之。

祠庙[编辑]

  • 文庙。在州学之东。中为大成殿,肖圣贤之像于其中,左右翼以雨庑,前为㦸门,外为灵星门。其在云南县学者,殿廉门、库神厨,亦如州制。
  • 文昌祠。在州学之右。旧在文庙戟门外,今知州李宁移置于学之右。
  • 城隍庙。在州治之东,供武二十年创置,有祀。与其风云雷雨山川之坛在南郊,社稷之坛在北郊,厉坛在西郊。其云南县亦有是坛庙。
  • 旗纛庙。在县治西南,洪武二十年创建,霜降有祭。

馆驿[编辑]

  • 徳胜关驿。旧名河尾驿,去州洽三十里,路当要冲,创于洪武三十五年。后知府贾铨增修之,又创𠅘其傍,以便旅宿。○乔坚题河尾驿诗二首:池上苍山翠作堆,池边花竹映搂䑓。夜喧灯火庖人语,地覆松花使客来。战马不嘶间祈静,哀猿无语瘴云开。征衣尽拂红尘去,且向邮亭进酒杯。○苍峯千𠀋芒𣙥牙,锦树糢糊噪晚鸦。浊水难将明月污,好山多被乱云遮。江村日落人争渡,旅店年丰酒易賖。可是炎方风景别,玄冬开遍野桃花。
  • 㝎西岭驿。在州东南六十里,洪武十六年建置。

名宦[编辑]

  • 诸万伯恒。旧志云:洪武间尝为赵州吏目,文学廉谨,一毫无取于民,月俸不春而食。布政张𬘘荐之,官至参政。
  • 赖镇。洪武十五年征云南,以军功陞大理卫指挥同知,二十年调洱海卫。其守备之能,训练之方,与𡊮义齐名,上下同称之。卒于官。

邓川州[编辑]

县名[编辑]

浪穹。

建置沿革[编辑]

旧名邓赕,又曰邓川𥘨。土酋丰咩为邓赕诏,后其子咩罗皮自为邓川州刺史,与浪穹诏、丰时、施浪诏、施望欠合拒南诏𨸉罗凤,称为三浪,即六诏之三也。后阁罗鳯并有其地,为邓川逻,号德源城,又为邓川郡,叚氏攺为徳源睑,元攺为邓川州,领二县,曰浪穹,曰鳯羽,后并为浪穹一县,今因之。

五井塩课提举,置司。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邓赕见沿革、徳源同上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北胜州界三百二十里,南至太和县界七十里,西至云龙州界四百四十里,北至劔川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北到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一百八十里,东南到赵州云南县二百五十里,西南到蒙化府祥备巡检同一百五十里,西北到鹤庆军民府二百四十五里。
  • 铺舍。置于州者三:曰州前,曰寺寨,曰渠便;置于县者三:曰县前,曰乌头门,曰应山,凡六铺。

风俗[编辑]

  • 习尚僰俗。居境内者有曰山,后人虽习焚俗,其性强悍,盖亦重山,胥固风气使之然也。

形胜[编辑]

  • 山翥凤仪。即鳯羽山,其详见山川下。
  • 江通鹤庆。即檖备江,其详见山川下。

土产[编辑]

  • 鐡矿。出州治之东青索鼻山,岁输鐡四万五千斤。
  • 盐卤。出于诺邓等五井内,其详见井泉下。

山川[编辑]

  • 凤羽山。一名罗浮山,又名鸟吊山,在州治之西南三十里。传云蒙氏细奴罗时,有鳯鸟飞止于此山。其后鳯死,百鸟哀鸣,至令每岁十二月皆来,土人以火捕之。
  • 样备江。又名神荘江,在浪穹,其源出鹤庆,过点苍山麓,入西洱海。

公廨[编辑]

  • 布政司分司。在州治之右,浪穹县亦有之。
  • 按察司分司。在出治之左,浪穹县亦有之。
  • 州治。在玉泉郷,洪武二十三年建置。内有吏目厅,其外有僧正司及旌善、申明二亭。去州东二十五里有青索鼻巡捡司。
  • 浪穹县。在西山之下神州汉村,元时所建,今徙其南三百𡵯。内有典史厅,外有巡检司。几日蒲陀崆曰鳯羽郷,曰上江觜,曰下江觜口十二关,曰箭捍场,曰师井,曰顺荡井,曰上五井,去县洽俱不远。
  • 五井盐课提举司。在浪穹县西北三百里。洪武十六年建置,内有吏目厅。所属盐课司五:诺邓井盐课司,大井盐课司,山井盐课司,师井盐课司,顺荡井盐课司。

学校[编辑]

  • 州学。在州之右。洪武十七年建置,中为明伦堂,堂前左右为三斋,而垣墙、仪门亦粗备焉。
  • 浪穹县学。在县治之东。洪武十七年建置,有明伦堂,东西二斋而缭以垣。其外有仪门。

井泉[编辑]

  • 五并盐井。一曰诺邓井,在提举司之左;二曰大井,在司西南十五里;三曰山井,在川西南二十五里;四曰师井,则去司百里;五曰顺荡井,则又去司百八十里。其泉皆卤,煮以为盐,人置司课之。
  • 温泉。有三处:一在州社三里,従叵石下涌出,深可三尺;一在州北十里,亦出岩下,滀而为池;一在浪穹县东南三营山下,其泉皆温,七人四时往浴之。

寺观[编辑]

  • 万福寺。在州治西卧牛山之裴。元至正间创盖。
  • 锺山寺。在州治之左锺山下。蒙氏时创盖,凡遇庆贺,则先于此习仪。
  • 护明寺。在浪穹县之西。

古迹[编辑]

  • 徳源城。在州治之东十里。蒙氏时邓赕诏妻慈普所筑也。先间罗鳯㓕邓赕欲娶慈善,慈善坚执不従,誓曰:一女不更二夫。遂筑此城以自守。蒙氏遣兵攻之不克,后慈善卒,蒙氏嘉其节,因号徳源城。
  • 邓川逻。旧城,在州壮会真寺前,洪武十六年为寺。寨铺。
  • 石洞。在州治之东一百里大佛曲村,高三𠀋,关二𠀋馀,深一百五十𡵯,中有石笋,下𡸁如佛像。

祠庙[编辑]

  • 文庙。在州学之左,洪武十七年创建,中为大成殿,肖夫子及四配十哲之像于内,两庑、㦸门、灵星门俱备。其浪穹县文庙亦如州制。
  • 城隍庙。在州北大街之中,其南郊有风云雷雨山川之坛,北郊有社稷之坛及厉坛,而浪穹县亦有之。

桥梁[编辑]

  • 青索鼻桥。在州东青棠鼻巡检司前,阔一𠀋,长五尺。
  • 进宝桥。在州西南遵政乡,阔一𠀋,长四𠀋。馀。

馆驿[编辑]

  • 邓川州驿。在州南八里,洪武十八年建置。
  • 千𩀱驿。在州东南八十里,洪武二十八年建置。

云龙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旧名云龙甸,元至元二十六年立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戸所,今洪武十六年攺为云龙州。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云龙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浪穹县界四百三十五里,南至金齿司永平县界一百八十里,西至白𢎯上潞江界二百一十里,北至丽江府顽苴场一百九十里,东上到鹤庆府五百里,东南到北胜州八百里,西南到金齿司二百五十里,西北到白𢎯上潞江口一百四十里。

风俗[编辑]

  • 畜种为生。境内。蛾昌蛮即寻传蛮,似蒲而别种,散居山壑间。男子顶髻,戴竹兜鍪,以毛熊皮饰之,上以猪牙鸡尾羽为顶饰。其衣无领䄂,兵不离身。以孽畜佃种为生。好食蛇,赤手握之,置之于噐,负而卖之,不畏其啮,盖其气有以胜之也。
  • 不婚别类。蛾昌虽与薄蛮杂处,而婚娶不杂,惟永其同类而巳。其聘礼用牛马,贫富有差。宴待必縠狗。州无赋税,惟岁躰差发小白布而巳。

形胜[编辑]

  • 江山阻绝。州有三峯山峙其后,浪沧江带其前,四面阻绝,人迹罕到。

山川[编辑]

  • 三峯山。在州治之西,冈峦重叠,突起三峯,因名。
  • 浪沧江。在州治之西,其源来卤吐蕃,循三峯山之麓,往顺宁趋金齿而南入于海。

公廨[编辑]

  • 州治。旧无罗宇,洪武三十五年,升土酋叚保为知州,凡土民公𥝠之事,就其所居之宅决之。

蒙化府[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𥘉,蒙昏细奴逻自哀牢徙居今府活之西北巄屽图山,筑城立国,号蒙舍。诏即六诏之一也,以其在诸部之南,又称南诏。唐高宗永微四年,立为阳泒州,封异牟寻为刺史,叚氏为开南县,后攺蒙舍镇。元𥘉立千戸,隶大理。万戸后攺蒙化府,又攺为路,隶行省。至元二十一年降为州,隶大理路。今洪武十五年,仍为州,隶大理府。正统十三年,升为府。

蒙化指挥使,置卫。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蒙舍见沿革、阳泒同上、开南同上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大理府赵州三十八里。南至楚雄府㝎边县六十里。西至顺宁府一百五十里。北至大理府太和县九十里。东北到赵州云南县一百二十里。东南到景东府三百四十里。西地到大候州四百里。西北到金齿永平县三百八十里。
  • 铺舎。在府前曰总铺,去府北曰甸,中曰甸,头曰三䑓,颠曰四十里,桥曰鸡邑口。禄备凡七铺。

风俗[编辑]

  • 其民善射猎。境内有曰摩𡪹者,乃黑㸑之别种也。停云:昔从蒙氏,细如还春,徙于此。手常执木弓药矢,遇有马兽则射之,鲜不获者。然其性悍,其心狠,遇强则拒,遇弱则劫。今则体泫而不敢为矣。
  • 俗变故习。近城居者,多汉、僰入。男女勤于材织,会饮序齿而尘,婚姻必察性行,皆非前代之故习矣。盖自开设学挍以来,闻礼义之教,且近于大理,其亦有所渐染者欤。

形胜[编辑]

  • 一川平衍。即蒙舍川也。东西相距三十馀里,南北相距七十馀里,而坦然平行,诚沃壌也。
  • 四山环堵。有巄屽图诸山拱于前后左右,连峯接岫,若堵之环也。

土产[编辑]

  • 雄黄。入药品。
  • 石黄。可为颜料,俱出巄屽图山内。

山川[编辑]

  • 巄屽图山。在府之西北三十五里。
  • 甸尾山。在府之南一十里。
  • 蒙舎川。见形胜下。
  • 阳江。在府治之西乌保郎里,其源従甸头花判涧流出,至甸尾村六十里,过㝎边县,入浪沧江。

公廨[编辑]

  • 布政司分司。在府洽之南。
  • 按察司分司。在府治之东。
  • 府治。在城内西北隅,内有经历司,正统十四年重建。其大积仓、税课司、僧纲司、养济院,去府治俱不远。甸头巡检司去府北七十里。甸尾巡检悟去府南一十里。备溪江巡检司去府西九十里。椂备巡捡司去府西北一百九十里。浪沧江巡捡司去府西南百二千里。
  • 蒙化卫。在府治之东,内有经历司,洪武二十三年建置,领卫镇抚一,左、右、中、前、后、中左、中右、中前八千戸所,毎所又各领所镇抚一,百戸所十。其城周围四里二百九十二步,开东、西、南、北四门,北门外有教场。

学校[编辑]

  • 府学。在府治之东,旧为州学,景泰元年攺为府学。中建明伦堂,其前翼以二齐,曰兴贤,曰育材。而射圃则在城之西门外,有观德亭。

井泉[编辑]

  • 泮井。在府学中,其水清冽,暑月城中诸井皆涸,而此井则汲之不竭。
  • 温泉。在府南十里甸尾山麓,清澈而暖,无周春冬,郡人不分贵贱,成往浴焉。

寺观[编辑]

  • 等觉寺。在城中,蒙氏时所创。其近城诸寺有曰伏乕,曰龙华,惟等觉寺为胜。民遇庆贺,则于此习仪焉。
  • 云𨼆寺。在龙屽园山头,其相去不远,曰直照日观音,曰大耳。然为之冠者,惟云隐焉。
  • 玄珠观。在城外之东。其前有莲池,好事者构𠅘其上,以为游赏之所。

古迹[编辑]

  • 盟石。在府北二十五里南庒村。行一大石,中有裂痕,深可三寸。土人云:昔张乐进求于此。逊泣与细奴逻,如逻曰:若天命在我,剑当入石。拔剑斫之,果入三寸。未审的否。
  • 蒙舍城。在府北一十馀里南庄里,周围四百八十丈。昔细奴逻筑此以居张崇进求。今遗址尚存。
  • 巄屽图城。在巄屽图山上,周围四百馀𠀋。昔细奴逻筑此以自居。今遗址尚有。

祠庙[编辑]

  • 文庙。在府学之前。中为大成殿,肖圣贤之像于其间。傍则翼以两庑,前建㦸门,外列厨库,并灵星门合而缭以崇垣。
  • 城隍庙。在府前。其风、云、雷、雨、山、川之坛在有郊。社稷坛在西。郊厉坛在社稷坛之右。皆有祀典。
  • 纛庙。在蒙化街后。霜降有祭。

桥梁[编辑]

  • 蒙城桥。在府西二里乌保郎里。
  • 甸头桥。在府北六十五里甸头巡捡司南。
  • 様备桥。有二处:一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新兴郷,一在府西北一百九十里禄备里。

馆驿[编辑]

  • 开南驿。在城北门外。洪武二十四年建置。
  • 様备驿。在府西北样备里。洪武十七年建置。

人物[编辑]

  • 细奴逻。本哀牢人,九隆族之第五子牟苴笃三十七代孙,徙居巄屽图山。时张乐进求为云南国,诏居白崖。一日,会诸酋祭鐡柱,有金乌飞来而立于奴逻之左肩,诸酋惊异。乐进求以女妻奴逻,而以其位逊之。筑城于紫屽图山,号蒙舍。诏传:二百四十七年。

鹤庆军民府[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古名鹤川,又名漾工川。蒙氏立谋统郡,叚氏攺谋统府。元𥘨立谋统万戸,后攺鹤州,隶大埋路。至元二十三年,升为鹤庆路军民总管府,隶行省。今洪武十五年,攺为鹤庆府。三十一年,又攺为鹤庆军民府。领州一,曰劔川,曰顺州。

大理卫前前、右右二千戸,置所。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鹤川见沿革、谋统同上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北胜州一百八十里。南至大理府邓州州二百一十里。西至丽江军民府兰州一百九十里。北至丽江军民府七十五里。东北到永宁府四百九十里。东南到此胜州清水驿一百九十里。西南到邓川州浪穹县一百六十里。西北到丽江军民府巨津州三百一十里。
  • 铺舍。在府近曰在城销,在外曰长康,曰宣化关,曰班登,曰三场。旧白大登凡六铺。

风俗[编辑]

  • 附险立寨。境内多摩㱔蛮,依江附险,酋寨星列,无所统摄,少不如意,辄相攻杀,此其故俗也。
  • 习俗少变。近府治而居者,皆汉僰人。今栾育教化,渐被华风,而言语、服食、吉凶、庆吊之俗,俱变其旧矣。

形胜[编辑]

  • 列岫连环。郡之四面有方𠀋诸山,皆郁耸相连,以拱郡治,有若环然,而不见其缺也。
  • 平川弥望。即鹤川也。其详见山川下。

土产[编辑]

  • 黄耆。入药品。
  • 异麦。一茎两岐三岐。景泰五年夏产于郡之逢密等郷,有诗文传焉。

山川[编辑]

  • 方𠀋山。在府南一百里细邑村,高可二三百𠀋。山半有一岩,洞阁数𠀋,中有一池,深不可测。北上有石观音像,又名观音山。
  • 龙珠山。在府南二十里。山后有石穴,土人传云:昔鹤川水涨,民不奠居,有异僧赞陀崛多者,卓锡成穴,其水遂泄。又云:尝有龙戏珠于此,故名。今郡民毎岁四月择日诣穴前祭祀,以祈弭水。惠。
  • 鹤川。即漾工川也,阔二𠀋馀。其源出府治后三十五里丽江界,过府治东而南流入龙珠山北麓石穴中,后徒柬而出,趍金沙江。
  • 龙潭。有三处,在府治之西六里。山麓间俱有灌溉之利。

公廨[编辑]

  • 布政司分司。在府洽之南。
  • 按察司分司。在府治之西。
  • 府治。在南厢,洪武十六年建置,年久圯坏。正统八年更置流官知府,时知府林遒节始修理增创,而厅堂、门庑、库房、廨宇莫不周完。内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架间崇资二库,所属致阜仓、医学、僧纲司,去府俱不远。其养济院旌善、申明二𠅘,在府之南。清水江巡检司,在府西三十里。宣化关巡检司,在府南二十里。观音山巡检司,去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 鹤庆御。在府洽之北城内,洪武二十年建置。内有大理衎前,前在右二千户所,各领所镇抚一,百戸所十二。其城周围四百五十九𠀋间,二门:南曰镇远,北曰安定。其教场在北门外。

学校[编辑]

  • 府学。在府治之南,中为明伦堂,其前东西翼以四斋:曰志道、曰㩀徳、曰依仁、曰游艺。堂之左为会膳房,其西斋之后为号房,合而缭之以垣,而固之以门,亦林道节所修也。

井泉[编辑]

  • 温泉。有三处:一在府东南一百三十里大夣村,二在观音山驿之南,共水皆澄澈而温,土人常浴共中。

[编辑]

  • 玄化寺。在府西南一里。元世祖𡮢驻跸扵此,杨以销金、绛罗、袈裟、火珠、珊瑚,至今犹存。凡过庆贺,则于此习仪。
  • 智镜寺。在城之中。
  • 龙华寺。在府东南一十八里。

祠庙[编辑]

  • 文庙。在儒学之前,年久废坏。知府林遒第重造,中建大成殿,肖圣贤之像于其间。殿前左右为雨庑,中为戟门,其外两傍为厨库,而前为灵星门。
  • 文昌祠。在文庙之东。
  • 城隍庙。在城中之西北。同祀者有风云富雨。山川之坛,在南郊。社稷坛,在西郊。厉坛,在北郊。

桥梁[编辑]

  • 玄化桥。在府西南一里,以石为之。
  • 落锺桥。在府南。又有长康、金登二桥,其北有东山桥,又有象跪桥,各桐距不远。

馆驿[编辑]

  • 在城驿。在府治之南,洪武十八年建置。
  • 观音山驿。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洪武二十年建置。

劔川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古劔川也,蛮云吐蕃甸,近銕桥城,蒙氏逐吐蕃,以僰人居之,号义替睑。元𥘨为劔川县,隶鹤庆路,后升为州,今因之。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劔川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本府宣化关巡检司九十里,南至大理府上江觜巡检司二百里,西至丽江军民府兰州一百里,北至丽江军民府一百二十里,东北到北胜州三百五十里,东南到本府观音山巡检司八十里,西南到大理府顺荡井巡捡司三百里,西北到通安州石门关巡检司二百六十里。
  • 铺舎。州前曰总铺,其去州东曰清水江,南曰易堤坪,西南曰桥后,西曰羊层,北曰巅场,凡六铺。

风俗[编辑]

  • 习俗异尚。居州治之近者,多汉、僰人,知向学,而其习俗与山后人及罗罗摩㱔不同,盖亦杂处而不能尽变也。
  • 笃信巫鬼。州与浪穹接境,亦有山后人。凡有争讼,不告官,必杀鸡狗誓于神,以求平其曲直。有病不服药,亦惟𥙊鬼,虽死不悔。

形胜[编辑]

  • 山全金体。即金华山,详见山川下。
  • 水列川形。即劔川,详见山川下。

土产[编辑]

  • 马蹄塩。以弥沙桥后二井之卤水造之,其详见井泉下。
  • 榧子。出本州求仁甸郷,入果品。

山川[编辑]

  • 青崖山。在州东八里,有石崖如列翠屏。
  • 夜合山。在州南二十里,其形如卧牛。山之麓有河流,夜闻其声如牛饮然。
  • 金华山。在州西一里,其山顶尖而脚平宽,形如金字,高数百𠀋,林木葱翠,故名金华。
  • 劔川。在州之东南,水流分而为三,形如川字,深浅不同。𣅜趍人様备江,而去平川一望四十馀里。

公廨[编辑]

  • 州治。在甸头郷柳龙允村,洪武二十三年建置,内有吏目𠫇,外有旌善、申明二𠅘。所属河泊所,去州南三里。弥沙井巡检司,去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弥沙盐井盐课司,在弥沙巡检司之右。

学校[编辑]

  • 州学。在州治之右,洪武一十三年建置,中为明伦堂,左右冀以二斋,曰进徳,曰修业。

井泉[编辑]

  • 弥沙盐井。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弥沙浪乡,出卤泉为盐块,形如马蹄,今置司课之。
  • 桥后井。去州西南一百四十里,亦有满泉,煮以为盐,附于弥沙井课之。
  • 灵泉。去州西南四十馀里,其泉寒冽,州人有患疫者,取其水盛以竹筒而悬之于门,其患自息,号曰灵泉。
  • 温泉。去州西一百里永仁甸郷,温煖如汤,人常俗之。

[编辑]

  • 崇真等。在州之右,金碧煇煌,为一州之冠。
  • 灵佛寺。在州之南三里水寨村。
  • 广明寺。在州南一十里上登村。
  • 石宝寺。去州西四十里石宝山,唐时所建。

祠庙[编辑]

  • 文庙。在州学前,中建大成殿,肖夫子配哲之像,其间左右两庑,中为戟门,前为灵星门。
  • 文昌祠。在文庙之后。
  • 城隍庙。在儒学之右。长同祀者,有风云需雨。山川之坛,在东郊。社稷之坛,在西郊。厉坛,在北郊。

桥梁[编辑]

  • 济川桥。在州南十里,其东有江东桥,此有巅场桥。

顺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蛮云牛甸,元立顺州,隶丽江路,至元二十四年攺隶北胜州,今洪武十六年攺隶鹤庆军民府。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顺州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此胜州六十里。南至大理府千𩀱驿一百八十里。西至丽江军民府兰州四百里。北至丽江军民府宝山州三百里。东北到澜沧军民指挥使司蒗蕖州二百四十里。东南到北胜州清水驿八十里。西南到邓川州二百五十里。西北到通安州石门关巡检司三百六十里。
  • 铺舎。有二,曰州前,曰乌铺。

风俗[编辑]

  • 其俗推鲁。境内多罗罗,皆黑爨之种,披毡、跣足、鬅头,而椎鲁尤甚。其俗大抵与霑益州者相同。

形胜[编辑]

  • 山林僻阻。郡内田少民稀,惟深山长林,险僻幽阻,不通商旅,亦𡨜寞之地也。

土产[编辑]

  • 麻黄。入药品。

山川[编辑]

  • 公山。在州之后,高一百馀𠀋,与漕峯山并峙,州人有病则祷之。
  • 乌铺山。去州西一十五里,复有杨保山在其东北焉。

公廨[编辑]

  • 州治。在公山郷牛向村,内有吏目厅,洪武十九年建置。

祠庙[编辑]

  • 城隍庙。在州之北。有祀典,其同祀者有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郊。社稷坛,在西郊。厉坛,在北郊。

桥梁[编辑]

  • 乌铺桥。去州西南一十五里,跨乌铺山之涧。

丽江军民府[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古名越忻川,近金沙江。金沙十名犁牛,因犁、丽声相近而呼曰丽江。汉、晋以来,俱未臣服。隋、唐时,有土酋波冲者据其地,号摩㱔诏,即六诏之一也。后为蒙氏所并,叚氏以此为四镇之一。元世祖驻跸于此,以蛮酋为管民官,遂立宣慰司,后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又后攺为宣抚司。今洪武十五年攺丽江府,三十二年攺丽江军民府。领州四:曰通安,曰宝山,曰兰州,曰巨津;县一:曰临西。旧属巨津,今府带管之。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越析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蒗蕖州一百八十里,南至鹤庆军民府七十里,西至西畨浪沧江二百里,北至永宁府革甸长官司三百二十望。东北到永宁府二百七十里,东南到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二百里,西南到劔川州一百三十里,西北到西畨界三百五十里。
  • 铺舍。止有一处,曰府前铺。

风俗[编辑]

  • 俗甚俭约。境内摩㱔蛮独多,形貌丑恶。男子头绾二髻,傍剃其发,名为三塔头;妇人结高髻于顶前。衣服止用麻布,饮食踈薄。一岁所食,图根半之。间根者,即夣菁也。贫家食塩之外,不知别味。其气习与居澜沧者大抵相同。
  • 不事神佛。摩㱔蛮不事神佛,惟毎岁正月五日,具𢔪羊酒饭,极其严㓗,登山祭天,以祈丰怀灾。祭毕,男女百数,执手圆旋,歌舞为乐。

形胜[编辑]

  • 地接吐蕃。其疆城接遵吐蕃,亦要害之地也。

公廨[编辑]

  • 布政司分司。在府治之西。
  • 按察司分司。在府治之东。
  • 府治。在通安州之大研厢,内有经历司、照磨所。万镒库,洪武十六年建置,所属大有仓。其旌善、申明二亭,去府俱不远。

祠庙[编辑]

  • 文昌祠。在府𠫇之后。
  • 城隍庙。在府西北。有祀典,其同祀者有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南郊,社稷坛在西郊,厉坛在北郊。

馆驿[编辑]

  • 在城驿。在府治之西,洪武十六年建置。

通安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蛮云:样渠头甸,又名三甸,元𥘨立管民百户,后攺通安府,隶丽江路宣抚司。今洪或十五年仍为州,隶丽江军民府。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三甸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蒗蕖州一百八十里。南至鹤庆军民府七十里。西至巨津州界七十里。北至宝山州界一百二十里。东北到宝山州二百五十里。东南到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二百里。西南到澜州二百五十里。西北到巨津州三百里。
  • 铺舎。在州之南者曰东贠,曰七和。在州之西者曰刺失,曰九和。凡四铺。

风俗[编辑]

见府下。

形胜[编辑]

  • 襟山带溪。州治为府之附郭,四向皆山,而溪流来自西北,过于州前,往东南而去。

土产[编辑]

  • 蔓菁。俗呼曰圆根,状如萝萄,土人食之。

山川[编辑]

  • 雪山。一名玉龙山,在州北二十里,约高数百𠀋,望五百里,积雪四时不消,峯峦如削玉。蒙氏异牟辱封为北岳,即此山也。○昶诗:山高摩苍穹,积雪何年始。涧壑下萦回,水齐石齿齿。方夏偶经过,肌肤犹粟起。绝顶人莫𠦑,仙灵应会此。
  • 吴烈山。一名东山,去州东二十里,约高八十馀𠀋,山势起伏,环绕于州。
  • 清溪。有二处,出吴烈山麓,过于州治之前,一出雪山之下,至东员里,二溪合流,民引之灌溉田畒,其利甚博。

公廨[编辑]

  • 州治。在大研厢内,有吏目𠫇,洪武十六年建置。其旌善、申明二亭,在州之前,所属石门关巡检司,去州西一百里剌巴村。

井泉[编辑]

  • 温泉。去州八十馀里阿失村,其泉温煖,𢎯民春冬俗之。
  • 苦泉。有二处,一出吴烈山涧内,一出州西刺沙里,其味皆徴苦𢎯,人每往饮之,谓能除病。

桥梁[编辑]

  • 东员桥。在州南五里,跨清溪之出雪山下者。

宝山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古大匮川也,又名罗邦,元𥘉立宝山县,后攺为州,今因之。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罗邦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永宁府一百五十里,南至鹤庆军民府顺州三百里,西至西畨界三十里,此至西畨界三十五里,东北到永宁府革甸长官司一百里,东北到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蒗蕖州一百四十里,西南到通安州二百五十里,西北到西畨界一百里。
  • 铺舎。曰鲁坡,在州前。

风俗[编辑]

  • 焚骨不葬。摩㱔蛮。死者无棺椁,以竹箦昇至山下,贵贱一所焚之,不收其骨。候冬择日,赱马到焚所,用恋覆地,呼死者之名,隔毡抓之,或骨或炭,但得一块,取以闘家祭之,祭毕,𨓜至山涧弃之,非命死者别焚之。其土官死,则置于床,陈衣服、玩好、鹰犬于前,妻子无衰,经衣文绣。𨒙胜:平日以死者之马,令奴额帕驰骤调之招块,当焚骨之际,则以鞍辔、玩好皆付诸火,其马则以斧击杀之。

形胜[编辑]

  • 面山背江。州治之前有阿那山,其后有金沙兀,亦可以为胜矣。

土产[编辑]

  • 无芒麦。即小麦结秀时,其穗无芒而其实圆。

山川[编辑]

  • 阿那山。去州西南一十五里,其上旧有阿那和寨,故名。
  • 金沙江。经于州治之后。

公廨[编辑]

  • 州治。无廨宇,以鲁坡和寨治事。

兰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古罗眉川也,叚氏为兰沧郡,元𥘨攺为兰州,今因之。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兰沧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鹤庆军民府劔川州一百里,南至劔川州弥沙井盬课司六十里,而至西番实郎山界二百六十里,北至西番界二百里,东北到通安州二百五十里,东南到邓川州浪穹县二百里,西南到云龙州四百五十里,西北到西番界二百里。
  • 铺舎。日州前。

风俗[编辑]

  • 勇于战闘。境内多摩㱔蛮,好附险立寨,少不如意,暴戾之色,𤼲于靣目,急于战辟,而勇不顾身。论者以为治之能如古法,使之勇于公战,怯于𥝠辟,斯可矣。

形胜[编辑]

  • 山围水绕。北有福源山,南有雪盘山,白石溪则绕于州治。

土产[编辑]

  • 盐块。土人煮卤为之,大者重一斤十两,小者重一斤,交易𣅜用之。

山川[编辑]

  • 雪盘山。在州南二十里,高百馀丈,其上平坦如盘,四时常有积云,故名。
  • 福源山。在州之北,与松明山相接,延于东南五十馀里。
  • 白石溪。其中多白石,其流绕州治,灌田甚多。

公廨[编辑]

  • 州治。在白石溪村,内有吏目。𠫇塩库,洪武十六年建置。旌善、申明二𠅘,在州治之前。

井泉[编辑]

  • 盐井。有六处:曰二欠井,在汤甸村;曰上日欠井,曰下日欠井,曰罗摩井,曰温泉升,曰伍井,俱存。雪盘山西南,其卤皆咸,煮为塩。纳课。

祠庙[编辑]

  • 城隍庙。在州之南。有厉坛,在州之北郊。

巨津州[编辑]

建置沿革[编辑]

古九甸川也,又名江场,蛮云腊巴村元𥘨立为巨津州,今因之。

事要[编辑]

郡名[编辑]

江场见沿革

至到[编辑]

  • 地里。东至西畨界二十五里,南至鹤庆军民府剑川州三百里,西至西畨界一石里,北至西番界八十五里,东北到西畨界三百里,东南到通安州三百里,西南到西畨界三百里,西北到西畨界一百里。
  • 铺舎。其在州前者曰州前铺,在州之南者曰尾隔、曰葛济、曰腊巴,凡四铺。

风俗[编辑]

  • 辫发不梳。境内有古宗蛮,即西番之别种也。气习暴悍,语言䳋舌,男妇头,发辫成百缕。彼燕前后经年不梳,㮏则宰栍。祭祀会众,不事盥濯。食生内被长毡,胸前结以小䋲。其短裳用甃牛毛或黑白羊毛搛缐为之。妇人用青白磁珠与砗磲相间,悬于项。风俗大抵与西畨同。

形胜[编辑]

  • 鐡桥渡险。今在州之南一百五十里金沙江边,穴石锢鐡为之。传云隋开皇中史万岁所建。或云蒙氏阁罗鳯叛唐,与吐蕃给好,后异年寻归唐,与韦皋合兵破吐蕃,断鐡桥路,即此也。冬月水消,犹见鐡环在焉。
  • 雪关守隘。在州东北六十五里。地极兊险。元至元中吐蕃叛,平章赛典赤建是关以守之。

土产[编辑]

  • 滑石。出蜘蛛山。

山川[编辑]

  • 华马山。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锁子空村。临江石壁陡峻,其间有石色斑斓,状类花马摩㱔,诏曰花马国者本此。
  • 蜘蛛山。去州南二百里刺巴村。
  • 金沙江。经于州治之东北。

公廨[编辑]

  • 州治。在巨甸,村内有吏目厅,永乐十年复置。

古迹[编辑]

  • 鐡桥城。在金沙江边鐡桥之南。旧有小土城,名曰鐡桥城,今遗址尚存。
  • 雪山门关。涫见形胜下。

祠庙[编辑]

  • 城隍庙。在州治之东。有厉坛,在州之北郊。

桥梁[编辑]

  • 普济桥。在剌巴铺前。

云南图经志书卷之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