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顺庵集 (李秉成)/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顺庵集

1741年
卷一

余少日。偶于士友家。觏一人。乍接风仪。已觉清气逼人。固意其有异也。问知为李公子平。益心向之。是时公诗名藉甚。而余椎陋无文。尤于诗道。昧昧若聋瞽。不敢对公谈艺。晩岁。退伏陶谷先墓下。公为求阁内文字。屡扣山扉。剧论文事。辄至更仆。其言殊合典则。终不为近世李汪馀波所浸染。余深叹识见之不苟。而亦意其有源流之可征也。盖公之先。出自韩山。实为牧隐先生后承。弓子之为弓。箕子之为箕。理正宜耳。况有伯氏一源甫又以诗鸣一世。埙箎迭吹。于喁互唱。得之连床劘切之间。类非他人所几及。则其发于口吻者。如圭璧之璀璨。云霞之映蔚。亦其势然也。今观遗集。诗律槩经三渊翁赏识。无假昧者之赘言。文虽不多。淋漓顿挫。宛有庐陵态色。参之前言。真所谓匪克言之。终允蹈之者也。于是复叹公不可只以诗称。而若论其人品。又可谓高诗文数等。窃叹公蕴美不飏。人不能尽知也。然诗文传世。而公则九原已难作。悲夫。上章涒滩孟陬之月。七十二岁老人李宜显书。

韩山李君一源氏昆季。一代闻士也。记余侍农岩先生。读书石室院中。二君者来谒焉。先生赐之坐。与之言诗。双璧交暎。词采烨然。余始目击而心艳之。于后二君声名日起。而余则拙陋甚。性又不喜游。未尝上下驰逐于翰墨之场。独亹亹倾向之不倦也。及季君之没。以一源氏命作数篇哀章。以悼惜之而已。乃者一源氏以所谓顺庵稿若干卷。投示曰。此吾亡弟遗馀也。寂寥如是而不忍泯弃者。哀其人之埋没也。愿吾子略加删定。仍著一语卷端。俾得借手而行于世。则死者有知。亦不恨于无知我者矣。余谢非其人。又以疾病衰落。不堪笔砚。固辞再三。而终不获命。则乃敢发而读之。叹曰。噫。斯金玉也。君于诗才。得于天。而渊源有自来。切磋有所得。格正而调清。机圆而律精。不偏于郊,岛之寒瘦。亦不必于陈,黄之奇僻。而一主于陶写性灵。为文。亦典雅有法。反复韵折。思致遒敏。及其因事俯仰。感慨系之。则往往有六一风旨。盖其一般襟情。亦洒然无韵诗也。余尝病后世诗文类以蹈袭依㨾为能。斧藻色泽。非不工且丽也。而天机则远矣。今得斯编而讽之。喜其发言造意。真切感人。为之三复而击节也。呜呼。使君早翺翔艺苑。讵不为一代华国手。而斯艺之穷人也久矣。无怪其轗轲而死也。独惜夫世少公心明眼。而惟以名位标望轻重人。则又孰知其言之真可贵也哉。虽然。窃尝闻君自中岁。尤好读朱子书。精识妙解。多为士友所服。盖将敛华就实。益究心于道义之原。顾其志。岂肯以小艺自足哉。是则非世之不知君。君实不求知于世也。又何病焉。嗟夫。吾与二君并世三十馀年矣。幸接一源氏一二馀论。而于君则又閴然也。乃今猥当丹铅之托。抚卷太息。有九原难作之叹。而吾与一源氏。皆白首垂死矣。区区拙语。何敢自谓赏音。而亦以少慰一源氏人琴之痛云尔。

崇祯再庚申孟夏之晦。咸从鱼有凤谨序。

余少从伯氏游学。得尽交一世知名士。方肃宗盛际。士竞以文词相上下。而论者必推李一源,子平兄弟为称首。一源既于诗有大名。而子平又奋袂出其间。并跱齐唱。其文采辉映。韵调相宣。若奏埙箎而交茝兰矣。余尝与子平同宿太学。子平促膝诵其作。凡累十篇。纚纚不穷。时子平犹少年豪举。而词藻意气。闲澹炼重。已不可及。及后子平连不得志于有司。身益困宦益跲。而诗名日益重。盖子平诗简洁如其人。脱去陋俗。其遒丽典正。本之唐人。而晩又取裁于诚斋,后村之间。圆融有味。殆欲无遗恨。文亦清修雅健。与诗为两至。往往机竗发见。神致萧散。非近世之所有。惜乎其制作。未参于馆阁。声名未施于竹帛。而朱弦之洞越者。遂共沦于街巷之音矣。世徒见子平老死一郡守。禄位无动人者。欲并与其所著述一而低少之。殊不知子平之诗文自有光气。物莫能终揜之。而一时之玉署金马。有不足以贵其人。顾其心。亦何尝蕲知于俗人哉。子平殁。一源删正其诗文若干卷。问序于余。余自丧伯氏。凄廓无所归。即余心而一源又可知矣。士之含才绩学。负其有异而死生穷亨。有幸有不幸者。固已可悲。况其文章之可见。而卒使之不见焉者。尤不悲乎。此一源之所汲汲于子平。而不自已也。余之言无敢为子平轻重。而特因此发其所感云。岁辛酉季秋。友人坡平尹凤朝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