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清仓中的“特殊论”
驳清仓中的“特殊论” 株洲湘江氮肥厂热电站工人评论组 1971年8月5日 |
|
在当前清仓查库的活动中,有些新厂的同志说:“厂新家底薄,哪有积压物资?”有些基建单位的同志说:“基建就是消耗材料的单位,扩大库存,以应急需,合情合理。”说法不一样,意思却一样:清仓查库,自己可以例外。
一般地说,既要清仓查库,就应该有仓必清,有库必查,不管是老厂还是新厂,也不管是生产单位还是基建单位,概不能外。特殊地说,真的新厂“哪有积压物资”吗?真的基建单位“扩大库存”“合情合理”吗?不,我们厂就是个投产不久的新厂,在投产以前,也是个基建单位。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厂最近清了一次仓,仅厂部仓库就清出积压的造气生产用的乒乓球五万多个,过剩的油漆刷子七千多把,回收废钢铁几百吨。至于在各车间小仓库中清出的设备和物资,数量更大,名目更多。这说明,新厂绝不是没有积压物资,而是也有积压物资。其实道理很简单,既然有仓库,就有造成积压的可能。况且新厂由基建刚刚转入生产,物资管理制度,比起老厂来是不够健全的,更容易发生积压物资的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新厂不是不必清仓,而是更要注意清仓。
至于基建单位,由于过手大量物资,尤其应该经常清,经常查。比如,我厂在基建中急需两组避雷器。开始未查库存,就四出订购。幸好订不到,才被迫到仓库去查。一查,就查出两组同型号的避雷器,满足了需要,避免了积压。而且,对于基建单位来说,随着设计革命和技术革新的开展,部分改变设计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改变设计方案的事,也是有的。设计的变更,势必涉及物资材料的节约和代用。在这种情况下,多余的物资,如不及时清理上交,就会造成严重的积压和浪费。基建单位,如果不注意以上两种情况,片面强调“扩大库存”,能说“合情合理”吗?由此可见,基建单位不是不必清仓,而是更要抓紧清仓。
经常清仓查库,防止物资的积压和浪费,这是物资管理工作中体现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厂也好,基建单位也好,任何单位也好,毫无例外地应当坚决贯彻执行,必须反对任何例外论。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