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卷九十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列传第七 高丽史
列传第八 高丽史第九十五
列传第九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郑麟趾奉 教修

崔冲惟善、思齐、瀹、允仪[编辑]

崔冲,字浩然,海州大宁郡人。风姿瑰伟,性操坚贞。少好学,善属文。穆宗八年,擢甲科第一,显宗时,累历拾遗、补阙、翰林学士、礼部侍郞、谏议大夫。

德宗初,转右散骑常侍、同知中枢院事,奏:“成宗时,内外诸司厅壁,皆书说苑六正、六邪之文,汉刺史六条之令,今世代已远。宜更书揭之,使在位者,知所饬励。”从之。俄授刑部尚书、中枢使。

靖宗朝,除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判西北路兵马事,王命冲行边境拓定城池,赐衣遣之。冲置宁远、平虏等镇及诸堡十四还,升内史侍郞平章事,加守司徒、修国史、上柱国,寻迁门下侍郞平章事。

文宗即位,拜门下侍中,命考定律令、书算,加守太保。

四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赐推忠赞道功臣号。冲以侍中,为都兵马使奏:“去岁西北州镇,禾谷不登,百姓贫乏,男困徭役,女困征粜。请修缮城池外,凡工役,悉令禁断。”从之。

又奏:“东女真酋长塩汉等八十六人,累犯边境,今勒留京馆有日。夷狄人面兽心,不可以刑法惩,不可以仁义教。勒留既久,首丘之情,必深忿怨。且供费甚多,请皆放还。”从之。

明年,为式目都监使,与内史侍郞王宠之等奏:“及第李申钖,不录氏族,不宜登朝。”门下侍郞金元冲,判御史台事金廷俊奏:“氏族不录,乃其祖父之失,非申钖之罪。况积功翰墨,捷第帘前,身无痕[1]咎,合列簪绅。”制曰:“冲等所奏,固是常典,然立贤无方,不宜执泥,其依元冲等奏。”

七年,冲以年满七旬,乞退,制曰:“侍中崔冲,累代儒宗,三韩耆德。今虽请老,未忍允从。宜令攸司,稽古典,赐几杖视事。”复加推忠赞道恊谋同德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门下侍中、上柱国致仕,寻加内史令,仍令致仕。冲闻王将遣使就第,赐告身礼物,上章辞曰:“臣立朝以来,未有辅佐,力耗齿衰,敢乞骸骨。坐尸优俸,已荷殊私。今又蒙特下明纶,将降使于云霄,俾及荣于闾里,循涯揆分,情所未安。招损害盈,臣之所惧。乞回成命,追寝新恩。”不允,遣内史侍郞平章事金元鼎、同知中枢院事王懋崇,就第赐诏曰:“卿儒宫圭臬,神化丹青。事累圣以濡毫,文章华国,位三阶而调鼎。功绩纪常。虽在退闲,未忘旧德,更进黄扉之秩,曁荣绿野之堂。今授卿内史令致仕告身一道,幷赐衣带、银器、彩段[2]、布货、鞍马等物。”官诰曰:“良臣惟圣,姚皇举以八元。得士者昌,姬室延其四子。或授之以相位,或委之以宰衡。采忠懿之谋,丹青帝化,赖挟维之智,黼黻宸谋。臻于变之期,开无疆之祚。谁肩往喆?朕得伊人。惟卿,顺墨存诚,该明禀性。唐雄首于圣彀,祢鹗立于天庭。万丈金山,梁代谁逾于朱异,一枝丹桂,晋臣佥仰于郄诜。语多能则叔向扶轮,论博物则张华避席。而自显应芝诏,擢入槐司,轩梦开祥,允恊吹尘之契,周诗济美,载扬瞻石之谣。台阁规模,众推如晦,人伦领袖,时许魏舒。蔼驰咸有之称,緫正惟几之务。迩者年非耄矣,齿未齫然,早辞当轴之权,归遂悬舆之愿。贺知章之湖畔,虽恣佳游,陶弘景之山中,常谘大事。昔动为民槩,今坐作世师,不陞极挚之资,奚表难名之德?遂中书而冠秩,俾上列以翘荣。于戯!量能授职者,君亲之常宠奖,朕玆无𠫤。论道经邦者,宰相之务弥纶,汝所克勤。茂宣翼亮之猷,用致肱康之运,伻齐休于姚皇、姬室,不专美于四子八元。”后改内史门下省为中书门下省,以冲为中书令致仕。冲虽居家,军国大事,悉就咨焉。累加推忠赞道佐理同德弘文懿儒保定康济功臣号。

二十二年卒,王遣太[3]医监李塩,下诏吊其子惟善等曰:“卿父,人中威凤,朝右元龟。抱变齐至鲁之文章,夙登大辅,振咀业呑黁之谋画,历赞昌辰,懿厥绩,庸光于编册。迨其蝉珰遗庆,附诸冠子冕孙。鸠杖退闲,乐乃琴坟笙典。卧扶宸极,蔚为干木之偃藩,坐奠梦楹,忽感宣尼之摧栋。顾百身而难赎,倾万乘以荐悲。卿等,横遘家艰,尤深宅恤。宜勉孝追之礼,莫兴过毁之哀。”

显宗以后,干戈才息,未遑文教。冲收召后进,教诲不倦,学徒坌集,塡溢街巷。遂分九斋,曰乐圣、大中、诚明、敬业、造道、率性、进德、大和、待聘,谓之侍中崔公徒。凡应举子弟,必先隶徒中学焉。每岁暑月,借归法寺僧房,为夏课,择徒中及第学优未官者,为教导,授以九经、三史。闲或先进来过,刻烛赋诗,榜其次第,唱名以入,设小酌。童冠列左右奉樽俎,进退有仪,长幼有序。相与酬唱,及日暮,皆作洛生咏以罢,观者莫不嘉叹。

及卒,谥文宪。后凡赴举者,亦皆隶名九斋籍中,谓之文宪公徒。又有儒臣立徒者十一,弘文公徒,侍中郑倍杰,一称熊川徒,匡宪公徒,参政卢旦,南山徒,祭酒金尚宾,西园徒,仆射金无滞,文忠公徒,侍郞殷鼎,良慎公徒,平章金义珍,一云郞中朴明保,贞敬公徒,平章黄莹,忠平公徒,柳监,贞宪公徒,侍中文正,徐侍郞徒,徐硕,龟山徒,未知为何人。世称十二徒,冲徒为最盛。东方学校之兴,盖由冲始,时谓海东孔子。

宣宗三年,配享靖宗庙庭。

子惟善、惟吉。惟吉,官至尚书令,子思诹,自有传。冲子孙,以文行登宰辅者,数十人。

崔惟善[编辑]

惟善,显宗朝,擢乙科第一,授七品,入翰林院。文宗时,累迁知中枢院事。王命创兴王寺于德水县,移县于杨川,惟善谏曰:“昔唐太宗,神圣英武,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不许度人为僧,创立寺观,以遵高祖之志,史传美之。我太祖神圣王训要曰:‘国师道诜,察国内山川顺逆,凡可以创造寺院之地,无不营建,后世嗣王及公侯、贵戚、后妃、臣僚,无得争修愿宇,亏损地德。’今陛下,承祖宗积累之基,升平日久,固宜节用爱人,持盈守成,以传后嗣。柰何罄民财竭民力,供不急之费,以危邦本耶?”王优答[4]之。

异日,入侍闲䜩,王从容慰奖曰:“谏诤是忠,从好佞。”惟善对曰:“创垂犹易,守成难。”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吏部尚书事,侍御史卢旦,奏事不称旨,王怒,谓左右曰:“此非忠蹇之臣。”命曳出,脱公襕缚之。惟善奏:“人臣有犯,当付宪司。”王意解。

惟善后为中书令,弟惟吉守司空、摄尚书令,父冲,年高尚无恙。一日,王赐国老宴,惟善、惟吉,扶以入赴。时称盛事,翰林学士金行琼,作诗贺曰:“尚书令侍中书令,乙状元扶甲状元。”王以重九,宴松岳亭,命词臣赋诗。览惟善诗,称奖不已,赐尚乘马。寻判尚书吏部事,赐推忠赞化康靖绥济功臣号,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上柱国,进门下侍中。二十九年卒,谥文和。惟善,继世儒宗,匡辅两朝,虽无赫赫之称,人皆重之。宣宗朝,配享文宗庙庭。

崔思齐[编辑]

子思齐,登文宗八年科,官至守司空、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吏部事、上柱国。卒谥良平。子瀹。

崔瀹[编辑]

瀹,登第事睿宗,时国家闲暇,王尚词赋,好游宴。尝宴西京大同江,与侍臣唱和。瀹亦以知制诰从,上书谏曰:“昔唐文宗,欲置诗学士,宰相奏:‘诗人多轻薄,若承顾问,恐挠圣聪。’文宗乃止。帝王当好经术,日与儒雅,讨论经史,咨诹政理。安有事童子雕篆,数与轻薄词臣,吟风啸月,以丧天衷之淳正耶?”王优纳之。有一词臣乘隙曰:“瀹所谓儒雅,除臣等,别有何人?瀹短于诗故,有此言。”王怒,左迁春州府使。和人诗云:“吾家世受圣朝恩,欲继忠清不坠门。但把萤辉增圣日,敢将蠡测议词源?自惭风月,无功业,回望云霄已梦魂。骇汗未收还感泪,谪来犹得驾朱轓。”王闻之召还。后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

崔允仪[编辑]

允仪,冲玄孙,初名天祐。登第,官至门下侍郞平章事、判吏部事。毅宗十六年卒,年六十一。生长阀阅,扬历华要,论事明白慷慨。典铨选,注拟平允,任用贤才。又能文章,再掌贡举,时称得人。尝奉诏,撰古今详定礼五十卷,行于世。配享毅宗庙庭。

李子渊资谅、资仁、奕㽔、资玄、资德、预、公寿、之氐、䫨、光缙[编辑]

李子渊,仁州人。其先新罗大官,奉使入唐,天子嘉之,赐姓李,子孙徙居邵城县,即仁州也。有李许谦者,封邵城伯,生尚书右仆射翰。翰生子渊、子祥,子祥,赠尚书右仆射。子渊擢魁科,靖宗初,补给事中,累转中枢院副使。文宗朝,授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升内史侍郞平章事。王纳其女为妃,加守太尉,妻乐浪郡君金氏为大夫人,授子𫖮,军器主簿,颢、颛,并九品职。后加门下侍郞平章事、守太傅,封金氏鸡林国大夫人,赐衣襨。进门下侍中、判尚书吏部事。

奏曰:“天地灾祥,每与刑政得失相应,赏罚不可不慎。臣伏见,吏、刑部,务要辨理而日陵月,替,稽留未决者多。若令两部员寮,精核事理,考官吏勤怠而黜陟之,则合圣上勤政恤刑之意,庶冤抑可销而休祥可致也。”从之。

又奏:“近因创造兴王寺,移德水县于杨川,百姓营葺庐舍,未遑宁处,男负女提,道路相继。贫者有塡壑之忧,富者无安堵之所。请蠲德水县民一岁赋役,使得苏息。”制特蠲二岁。

王以子渊功高任重,又赐衣襨、银器、鞍马、谷帛,为式目都监使。奏曰:“制述业康师厚,十举不中,例依。甲午,赦诏,当脱麻。然师厚儒林郞、堂引上贵之曾孙,堂引是驱史官。伏见。戊子,年制:‘电吏、所由、注膳、幕士、驱史、门仆子孙,工制述、明经、律、书、算、医、卜、地理学业登科,或兵阵之下,成大功者,许陞朝行。’又见。丙申,年制:‘上项人子孙,得蒙恩入仕者,依祖父仕路量授。’今师厚,不宜脱麻。”参知政事金显等五人奏曰:“师厚曾祖上贵,职虽堂引,得兼儒林郞,父序,应举十度,亦得脱麻入仕。师厚十载萤雪之功,不可不念。伏望亦许脱麻。”王从子渊等议。

后赐推诚佐世保社功臣号,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庆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卒谥章和,配享文宗庙庭。子颢,赠庆源伯,颋门下侍中,卒谥贞宪。𫖮、颛皆宰相。三女皆配文宗,长仁睿太后,次仁敬贤妃,次仁节贤妃,颢子资谦、资谅,资谦,自有传。颋子资仁、资义,资义自有传,曾孙奕㽔。𫖮子资玄、资德,子祥子预、䫨。

李资谅[编辑]

资谅,初名资训,以外戚补左右卫录事、参军事。睿宗朝,从尹瓘征女真有功,授监察御史,累迁刑部侍郞、枢密院知奏事。奉使如宋,徽宗御睿谋殿,召一行人赐宴,作诗示之,命和之。资谅即制进云:“鹿鸣嘉会宴贤良,仙乐洋洋出洞房。天上赐花头上艶,盘中宣橘袖中香。黄河再报千年瑞,绿醑轻浮万寿觞。今日陪臣参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徽宗大加称赏。将还密谕曰:“闻汝国与女真接壤。后岁来朝,可招谕数人偕来。”资谅奏曰:“女真人面兽心,夷獠中最贪丑,不可通上国。”宋幸臣闻之曰:“女真地多产珍奇,高丽素与互市,不欲分利于我故沮之。陛下于高丽爱之如子,今负德如此,可遣一介之使招女真,不必借高丽。”竟交通致靖康之祸。后转枢密院副使、太子宾客,仁宗即位,拜刑部尚书、枢密院使。病革,进守司空、中书侍郞平章事。卒辍朝三日。资谅好读书,常讨孙、吴兵法,以功名自喜。娶资仁女,生二女,无子。

李资仁[编辑]

资仁,文宗朝登第,累迁侍御史。文、顺,相继薨,宣宗即位,遣资仁如辽告丧。辽主不许入京馆,诘曰:“二君连逝,必有其故,宜奏以实。”资仁曰:“国公夙有疾恙,加以哀毁,遂至大渐,实无他故。愿留臣等,遣使本国究问。臣若诬罔,当服重罪。”语甚切直,辽主出城外毡殿,引见慰谕。

后拜兵部侍郞,迁右谏议大夫。王以八关会,幸神众院,雨雪,侍宴群臣皆霑服。及夕将还,天霁月,明,驻辇昌德门外,命宗亲,奉觞为寿。资仁与左谏议金上琦、补阙魏继廷等谏止之。改尚书左丞,升殿中监、中枢院副使卒。

李奕㽔[编辑]

奕㽔,初名应谊,少登第,累迁直门下省。献议多称旨,官至中书侍郞平章事,卒谥贞简。生长阀阅,不以富贵骄人,人多重之,故得免郑仲夫之乱。至晩年,嬖贱妾,不能理家。身没未几,诸侄孙辈,争财相讼,时论少之。

李资玄[编辑]

资玄,字真精,容貌魁伟,性聪敏。登第为太[3]乐署丞,忽弃官,入春州清平山。葺文殊院居之,䟽食布衣,以禅道自乐。睿宗遣内臣,赐茶、香、金、帛,累诏征之,资玄曰:“臣始出都门,誓不复践京华,不敢奉诏。”遂上表曰:“以鸟养鸟,庶无锺鼓之忧,观鱼知鱼,俾遂江湖之性。”王览之,知不可致,幸南京,遣其弟尚书资德,谕赴行在,作诗手书赐之,资玄赴召。

王曰:“朕慕此老道德久矣,不宜以臣礼见。”令上殿拜赐坐。从容与语,命留三角山清凉寺。再见问养性之要,对曰:“莫善于寡欲。”遂进心要一篇。王叹赏,待遇甚厚。既而固请还山,乃赐茶汤、道服,以宠其行。仁宗即位,亦倾向之,有疾,遣内医胗视,赐茶药。卒年六十五。性吝,多畜财货举物积谷,一方厌苦之。赐谥真乐。

李资德[编辑]

资德,字观止,恭谨孝友。喜读书,又好佛。荫补京市署丞,进累中书侍郞平章事,资谦败,坐贬黄州使,后复拜平章事。卒年六十八。辍朝一日,谥庄懿。

李预[编辑]

预,文宗朝登第,官累尚书工部员外郞。宣宗时,历礼部侍郞、翰林学士、知中枢院事、兵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献宗初,拜政堂文学、刑部尚书。初宣宗为国原公,娶预女,是为贞信贤妃,生延和宫主,睿宗立,纳延和为妃。预尝以李资义之党罢免,至是,以妃故召见含元殿,赐酒食、衣服、鞍马,授检校太尉、刑部尚书、政堂文学。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卒。子公寿。

李公寿[编辑]

公寿,字元老,旧名寿。少时,外祖侍中崔惟善抚其顶曰:“此儿当为大器。”及长,力学登科,直翰林院,迁左拾遗,转西京留守判官。睿宗幸西京,公寿供顿不扰民。王嘉之,驾还命扈从,辞曰:“故事旋驾,惟知留一人扈行,安可要异恩,以挠常典?”王从之。

秩满,拜礼部员外郞,转兵部侍郞,王委以选军卒凡十四年,以称职闻。累迁工部尚书,一时辈流,多践宰府,人或以为晩,公寿处之恬然。仁宗即位,擢检校司徒、守司空、参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李资谦作乱,公寿据义镇定,赐推忠卫社同德功臣号,拜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中、上柱国。公寿素患风痹,乞退表四上,优诏许之。卒辍朝一日,谥文忠。天资宏厚勤俭,然吝啬,好佛。子之氐。

李之氐[编辑]

之氐,字子固。好读书,属辞如宿构。擢魁科,直翰林院,仁宗初,授右正言。时论公正,忤时宰,改殿中内给事,出按西海道。时资谦当国,嗜利者争附,之氐独不相比。资谦使者,交午州郡,争取财贿,之氐痛禁。资谦恶之,除平州使。

资谦败,召还累迁为起居注。妙清、白寿翰结近侍,以妖术惑众,之氐独深斥之曰:“此辈必误国。”王幸西京,郑知常、金安与妙清诬言:“大同江有瑞气,此神龙吐涎,千载罕逢。请顺天心称尊号,以厌金国。”王以问之氐,对曰:“金强敌,不可轻也。况两府大臣,留守上都,不可偏听一两人言,以决大议。”王从之。

拜中书舍人,西京叛,久不下,之氐与左常侍李仲上䟽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是谁之过?西贼之谋久矣,一二大臣非独不防闲,反信其谋而张之,致今日之患。请赐明断,诛其党与。”盖指文公仁、林景清辈也。公仁、景清,由是罢。升御史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历礼部尚书、政堂文学、守司空、左仆射,进参知政事。二十三年卒,年五十四。王遣使吊祭,赠中书侍郞平章事,谥文正。

之氐,风标英雅,秉心宽厚。文章事业,为一时杰。但吝啬,父没,不分弟妹财产,其家奴肆横,或至盗劫,不检制,为时所讥。

李䫨[编辑]

䫨,登第直翰林院。事文、顺、宣、献、肃、睿六朝,累官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尚书礼部、翰林院事、修国史、上柱国。年六十九卒,辍朝三日,谥文良。

䫨恬静寡欲,俸禄之外,不营产业。酷信浮屠,遍览诸经章䟽,尤喜金刚经,自号金刚居士。孙光缙。

李光缙[编辑]

光缙,初名元休。荫补良酝丞,扬历中外,遂跻枢府。郑仲夫之乱,以温谨获全。明宗初,参知政事,加中书侍郞门下平章事,权执铨衡,未几乞骸。卒谥贞懿。子惟仁、惟谊、惟直、惟谅、惟卿、惟温。

朴寅亮景仁、景伯、景山[编辑]

朴寅亮,字代天,竹州人,或云平州人。文宗朝登第,多所敭历。辽尝欲过鸭绿江为界,设船桥,越东岸,置保州城。显宗以来,屡请罢,不听。二十九年,遣使请之,寅亮修陈情表曰:“普天之下,既莫非王土王臣,尺地之馀,何必曰我疆我理?”又曰:“归汶阳之旧田,抚绥弊邑,回长沙之拙袖,抃舞昌辰。”辽主览之,寝其事。

累迁右副承宣,转礼部侍郞。三十四年,与户部尚书柳洪,奉使如宋,至浙江,遇飓风,几覆舟。及至宋,计所贡方物,失亡殆半,帝敕王勿问,王乃释洪等。有金觐者,亦在是行,宋人见寅亮及觐所著尺牍、表状、题咏,称叹不置,至刊[5]二人诗文,号小华集。历翰林学士承旨、同知中枢院事。肃宗元年,以右仆射、参知政事卒,谥文烈。寅亮,文词雅丽,南、北朝告奏、表状,皆出其手。尝撰古今录十卷,藏秘府。子景仁、景伯、景山。

朴景仁[编辑]

景仁,初名景绰,字令裕。少力学登科,累迁左拾遗。言论劲直,无所依违,时议重之。睿宗朝,授中书舍人,以兵马副使,从尹瓘征女真,坠马伤胫。留定州,闻瓘将筑九城,寄书曰:“武功已成,国威已振,宜戢师旅,以图万全。更深入贼地,列置城池,今虽已成,后恐难守。”瓘不能用,卒如其言。

王欲遣使如宋,景仁时以殿中监、直门下,上䟽谏止。言甚剀切,王不得已从之,然以忤旨,除国子祭酒。后为西北面兵马使,陛辞,王赐名景仁,仍赐茶药。历吏、户、礼、刑四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判三司事,以老病,屡乞退,加检校太子太保、守司空、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修国史致仕。卒年六十七,谥章简。子孝廉、孝先。

朴景伯[编辑]

景伯,宣宗朝,擢魁科,官至尚书。

朴景山[编辑]

景山,睿宗朝,擢第二名,仕至大卿。以三子登科,例赐母大仓米岁三十硕。

黄周亮[编辑]

黄周亮,登第,显宗朝,累转侍御史,历拾遗、中丞,进累中枢院副使。德宗朝,拜政堂文学、判翰林院事,靖宗朝,历吏、户、礼三部尚书、参知政事。

威、鸡州女真仇屯、高刀化二人,与其都领将军开老争财,乘其醉,欧杀之。事下辅臣议,侍中徐讷等六人议曰:“女真虽是异类,然既归化,名载版籍,与编氓同,固当遵率邦宪。今欧杀其长,罪不可原。请论如法。”周亮等十一人议曰:“此辈虽归化为我藩篱,然人面兽心,不惯风教,不可加刑。且律文云:‘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况其邻里老长,已依本俗法,出犯人二家财物,输开老家,以赎其罪,何更论断?”王从周亮等议。进门下侍郞平章事。九年,加推忠尽节文德匡国功臣,特进、守太保、兼门下侍中、判尚书吏部事、上柱国。卒谥景文。

初契丹兵陷京城,烧宫阙,书籍尽为煨烬。周亮奉诏访问采掇,撰集太祖至穆宗七代事迹,共三十六卷以进。配享靖宗庙庭,宣宗赠开府仪同三司。

柳伸[编辑]

柳伸,初名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量。少登第,以清谨名。由起居舍人,出牧清州,民畏而敬之。国家欲移都南京,宰相及庶僚,皆以为可,伸与左散骑常侍庾禄崇,独言其不可。凡论国事,悉主忠义,时论多之。事文、顺、宣、宪、肃五朝,官至尚书右仆射政堂文学。卒赠参知政事,谥忠慎。

王宠之[编辑]

王宠之,显宗朝登第,累迁起居舍人。靖宗朝,为右承宣、给事中,与都兵马副使朴成杰等奏:“东路静边镇蕃贼窥觊之处,百姓不得安居。请俟农隙,筑设城池。”从之。转知奏事、礼宾卿,十年,与东北路兵马使、参知政事金令器,城长、定二州及元兴镇。

文宗初,以中枢使,为西北面中军使兼行营兵马使,加守司空、上柱国。未几,以吏部尚书,为都兵马使,奏:“传曰:‘安不忘危。’又曰:‘无恃敌之不来,恃吾有备。’故国家,每当仲秋,会东、西班员吏于郊外,教习射御。而况诸卫军士,国之爪牙,宜于农隙,教以金鼓旌旗坐作之节。又军马皆不练习,请先选前锋马兵,每一队,给马甲十副,俾习驰逐,仍令御史台、兵部、六卫,掌其教阅。”从之。

寻拜内史侍郞,转门下侍郞平章事,上章辞兵马使,不允。开城监牧直李启,以事私遣旗头李仁、驱史加达,捕府军金祚,祚投河死。尚书刑部奏:“启罪应律畏惧致死,宜以斗杀论。准今制旨,杖脊配有人岛,仁及加达,以从,流三千里。”李子渊议,亦与刑部同。宠之等以为:“畏惧致死者,谓如临水履崄,因恐迫致死也。今祚自溺,与此不同。当以仁为首,减绞罪,半加达为从,启以事理重论。”制曰:“以畏惧致死论启,恐非正条。可除名收田,馀依所奏。”进守太尉、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升门下侍中、判尚书吏部事。二十一年,以中书令致仕卒,辍朝三日,谥景肃。后追念其贤,下诏褒美,赠守太师、中书令,配享文宗庙庭。

魏继廷[编辑]

魏继廷,史失其世系。文宗朝登第,以文章名,累迁左补阙、知制诰,宣宗朝,为御史中丞。王嬖妾万春,起第壮丽,继廷奏:“万春诳惑上意,劳役百姓,大起私第,请毁之。”不报。又为枢密承宣,王以灯夕置宴,酒酣,命继廷起舞,辞曰:“有伶人,何用臣舞?”王不得强,乃止。

肃宗时,历吏、礼二部尚书,转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郞平章事兼太子少师。睿宗初,为门下侍中,上表乞退,不允。再乞退,又不允,命左承宣柳仁著,至私第宣谕。继廷固称疾,上表乞退,又手诏不允曰:“卿贪邪所忌,忠亮不回。先考尚贤,早授洪钧之任,寡人受命,以为同德之臣,自春已来,称疾求免,虽嘉止足之义,未符倚注之心。知予至诚,无或逊避。前已曲谕,夫复何言?”遂命内人韩皦如敦谕,寻加守太保,继廷入省视事。御史奏:“继廷寝疾弥年,不能视事,数请告,上待益厚,赐假二百日。假已尽,乃复迁延累旬,然后扶起入省,非大臣意,请罢之。”不许。

二年,复三上表乞退,诏曰:“卿清规重德,镇服百寮,直节令名,耸动群听。文祖擢为词臣,英考命作首相。惟予冲人,方赖耆哲之辅,乃称有疾,遽辞机务之烦,再下书诏,朕已谕于至怀。七上封章,卿不移于确志,重违勤请,许遂便安。宜加调摄,速副登庸。”寻遣中使慰谕,赐茶、药、二银合。

又上表辞禄,诏曰:“卿久积股肱以勤,偶婴腠理之疹。朕以谓身若不安,疾难速愈,虽深惜去之意,勉从告退之诚。何复奏于章牍,请不支[6]于禄钱?乞骸之后,赐廪有常,当体眷怀,无烦固逊。”再上表辞禄,又诏曰:“卿博学攻文,词林宗匠,匪躬直节,为世名臣。因疾解官,甚惜其去,又从而辞禄,非朕所以优贤敬老之意。”令三司,给二分禄。

未几卒,谥忠烈。继廷清俭蹇直。尝副李资义,奉使如宋,资义多市珍货,继廷一无所求。至登两府,不改素节,又不徇俗好佛。国人想望大用,及为相已老病,且知势之不可为循,默无所建明。仁宗诏曰:“魏继廷,尝受肃宗遗命,左右先君,清俭正直,终始一节,宜令配享睿宗庙庭。”

邵台辅王国髦、高义和[编辑]

邵台辅,史失世系。文宗末,授户部侍郞,宣宗时,官累参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判刑兵部事。奏:“北路边城将士,多自山南州县充入。故丁田在远,赀产贫乏。脱有兵事,并为先锋。请自今,令入辽使臣,拣[7]壮健者为傔从。因使侦察疆域事势,且有互市之利,人必竞劝。”制从之。

献宗初,拜门下侍郞平章事、上柱国。李资义谋乱,台辅使王国髦,率兵入卫,令壮士高义和,斩资义及其党。以功,权判吏部事,转特进、守司徒、判吏部事。

肃宗受禅,擢拜守太尉、门下侍中,赐金银器、衣襨、锦罽、绫罗、布帛、鞍马及乐部、花酒,宴于其第。台辅尝奏:“国学养士,糜费不赀,实为民弊。且中朝之法,难以行于我国,请罢之。”不报。

八年,年七十,上表乞退,不允,遣尚书兵部郞中许庆,赐几杖,制曰:“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盖以图任旧人,谘诹大政也。卿吏干秀而饰以儒雅,兵机深而兼摠刑名。加以中和,理其身,方正率其道,真所谓王佐之才也。文考用卿为腹心,宣宗任卿为宰辅。朕在宗邸,熟闻卿名,受禅以来,惟卿是赖,凡所施设,必资访问,擢置上宰,以授大柄,何遽引年而告老乎?昔太公望,七十而遇文王,今卿年才至此而再三求退,朕所不喜也。况卿精神气力,强健不衰,宜在廊庙,论经燮理。是用稽诸古典,特示殊恩。”寻守太傅、判户部、西京留守事,加门下侍中致仕。明年,加守太师,赐恊谋功臣号。卒谥忠谦,配享肃宗庙庭。

王国髦[编辑]

国髦,宣宗时,直门下省。献宗即位,权尚书兵部事,议者以为:“王室微弱,权归武将,政将柰何?”既诛资义,以功权判兵部事,升右仆射、参知政事、判兵部事、柱国。寻判都兵马事,病不视事,而威振朝廷。肃宗初,加守司徒。卒,子幼,妻弟王字之服丧。王吊慰,赠谥景烈。国髦,惟事弓剑,教书有资兼文武之语,时议讥之。配享肃宗庙庭。

高义和[编辑]

义和,全州高山县人。性沉鸷,有膂力。应选为军,补队正。斩资义,以功陞散员,进累上将军。睿宗朝,拜兵部尚书,加守司空、尚书左仆射、判兵部事。十二年,上书言:“臣年六十九,户籍误减二[8]年。且臣病不能从事,请致仕。”从之,赐卫社功臣号。十四年卒。

文正[编辑]

文正,长渊县人。文宗初登第,累迁兵部侍郞、左谏议大夫。历刑部尚书、参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

东蕃作乱,正为判行营兵马事,与兵马使崔奭、廉汉,兵马副使李𫖮,将步、骑三万,出屯定州。夜分道直趣贼巢穴,迟明乃至,鼓噪震地,贼大惧。遂麾兵奋击,斩三百九十二级,擒渠帅三十九人,获牛、马百馀。委弃器械塡积,攻破庐落凡十馀所。晡后凯还奏捷,王喜遣左司员外郞裴纬,敕曰:“近绿边事未息,宵旰轸虑。今省所奏,婉画降戎,扫除民害,使朕无东顾之忧,惟乃之功。”特赐正,银合一副,重一百两,奭、汉、𫖮,银合各一副,重各五十两,并盛丁香。寻赐正推忠赞化荡寇静塞功臣号,加特进、检校司徒、门下侍郞平章事、判尚书礼、刑部事兼太子太傅、上柱国、长渊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正奏曰:“今时雨既洽,农务方殷。愿上体天养民,罢兴王寺土木之役,及十二所监仓、巡察使,以除民弊。”从之。

进士鲁隼,其父娶大功亲而生者。崔奭为吏部尚书,请依律禁锢不叙,王曰:“选用人才,当不拘常扃。可与诸进士,并授官秩,以通朝籍。”正等曰:“家齐然后国治,隼父不正婚礼,渎乱人伦。然方今崇尚儒术,用士是急,宜降授阶职。”从之。宣宗十年,以守太尉、门下侍中致仕,卒谥贞献,配享宣宗庙庭。

郑文[编辑]

郑文,字懿德,草溪县人。父倍杰,擢魁科,官至礼部尚书、中枢使,以儒术,相文宗,卒赠弘文广学推诚赞化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3]尉、门下侍中、上柱国、光儒侯。

倍杰妻崔氏,贤而无子,养其族女,及笄,劝倍杰以为妾,未几倍杰死,遗腹生文。年甫十五六,嶷然若老成。赴国子监试,作君为民天赋,曰:“物如憔悴,我则施雨露之恩,俗若顽凶,我则布雷霆之怒。”文宗闻之,屡加称叹。

登第,拜秘书郞。时宣宗为国原公,文为其府录事。及即位,擢直翰林院兼四门助教,寻转右拾遗。台谏驳奏:“文外祖系出处仁部曲,不宜谏官。”乃改授殿中内给事、知制诰。出知开城府事,入为刑部员外郞。肃宗十年,拜刑部尚书、政堂文学兼太子宾客,加检校司空、礼部尚书。在公暴疾,舁归其第,王遣内医诊视,寻卒。王震悼,赠特进、左仆射、参知政事,谥贞简,官庀葬事。

文为人恭俭朴讷。不事生产,居室仅庇风雨。莅官谨慎,典刑曹十馀年,未尝妄出入人罪。尝扈驾西京,请立箕子祠,奉使入宋,所赐金帛,分与从者,馀悉买书籍以归,宋人多之。子福公、福卿、福儒。

金元鼎[编辑]

金元鼎,德宗朝,官累监察御史,靖宗时,除右司郞中。东北路兵马使金令器,筑长、定二州、元兴镇城,元鼎等,率兵出屯要路,以备之,遇贼战有功,令器还奏,请加褒赏,从之。

文宗朝,历御史大夫、中枢院使、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时兵部请遣兵东、西两界,以备边,元鼎奏曰:“近因送迎北朝封册使,士卒已疲,又赴兴王寺役,不得休息,资粮殆乏。乞依封册军例,赐物以遣。”乃命侍御史秦仲,依所奏行之。进内史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

庾仲卿,工部尚书逵之子也,制降等授荫职,式目都监使、侍中李子渊等十一人驳曰:“仲卿舅,平章李龚奸兄少卿蒙女,生仲卿母,仲卿不宜齿朝列。”元鼎等四人议曰:“此乃李龚之罪,非仲卿父子所犯。且功臣黔弼之裔,不宜塞仕途。请依前制,降授荫职。”王从元鼎等议。

加守司徒,寻升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兼太子太保。尝遥领西京,奏事忤旨,出为西京留守使,未几召还。十七年,进守太尉、门下侍中卒。后三司奏:“元鼎卒已四年,犹阙赙赠。谨按工部尚书郑层之丧,既经大祥,制责有司稽缓,即加追赠。请从前制赙赠。”从之,赐谷一百三十石。

孙冠[编辑]

孙冠,字知足,安峡县人。性行清纯朴古。幼好学,以文学名。文宗朝擢第,累迁左补阙,自是,扬历清要。宣宗时,为右谏议,与门下侍郞金良鉴掌试。取进士李景泌等,景泌程文不合格,时议讥其主司不明。献宗时,历知中枢院事、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判户部事致仕。睿宗四年卒,年八十六,谥章简。

崔思谅[编辑]

崔思谅,字益甫,海州人。年十八登第,文宗朝,累迁至工部侍郞,宣宗时,历中枢院使、参知政事、检校太子太师、修国史,进左仆射、参知政事。因疾乞退,制以致仕,例给半俸。有司驳奏:“人臣年七十致仕者,给半禄,所以养国老也。未闻病废而家食者。”王曰:“思谅,累代元臣,文章器识,有异常伦,岂拘恒例?”竟不从。九年卒。思谅,仪表端雅,沉静寡言。秉国钧,主文柄,名重一时。王闻讣悼甚,赐子洙吊书,官庀葬事。谥康敬。

金先锡[编辑]

金先锡,廉毅有吏才。文宗时,除户部郞中,献宗朝,累授知枢密院事。肃宗初,拜左仆射、判户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年至七十,乃三上表请老,许之。时人讥其顾恋爵位。卒谥忠简。

任懿元厚、克忠、克正、溥、濡、翊、沆[编辑]

任懿,定安县人,少力学登第。宣宗在藩邸,闻其名,奏为典签,及即位,累迁右承宣。肃宗初立,内人挟宿憾,屡谮之。王雅知其纯正无他,谗言卒不行。迁谏议大夫。

宋哲宗崩,懿与侍郞白可臣奉使吊慰。一行人皆黩货利,懿独廉谨,宋人称之。赉帝所赐神医普救方来,王曰:“此方,济世要术,其赉来使、副、僚佐,宜并加爵赏。”未几,拜御史大夫,历礼、兵、吏部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

睿宗初,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寻判尚书刑部事。后以中书侍郞平章事,权判东北面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使,右谏[7]议大夫金缘副之。懿等辞,王御重光殿,亲授𫓧钺,赐鞍马、衣服、彩段[2],遣近臣,饯于郊。及还,引见重光殿。时崔弘正等,已收入九城军民兵仗,懿等行缓,疆场之事,一无措置。徒烦传骑,时人讥之。后加守太尉、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仍令致仕,赐佐理功臣号。十二年,卒,年七十七。谥贞敬,仁宗,赠中书令。子元厚、元濬。元濬,平章事。

任元厚[编辑]

元厚,初名元敱。登第,仁宗初,累迁殿中内给事,出守陜州,移开城府,俱有政绩。王纳元厚女,为妃,遂授礼宾少卿、御史杂端,骤擢参知政事,改同知枢密院事。

妙清、白寿翰,以邪说惑众,元厚上书请诛之,以绝祸萌,不报。复为参知政事、判工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西京叛,诏以元厚及金富轼,为中军帅,寻命元厚,留卫都城。后赐同德佐理功臣号、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寻判兵部事,改门下侍郞平章事,表让崔溱,不报。未几,判吏部事,铨注甚公,人称之曰:“山涛蔑以加矣。”加守太保、判西京留守事。

毅宗即位,拜门下侍中,封定安侯,令朝会上殿行礼,谏[7]官论驳。遂加宣忠安社佐理同德功臣、三重大匡、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上柱国、定安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六百户,开府曰寿宁,置僚属。十年卒,年六十八。

元厚器宇宏深,风彩严重。博通经史。为宰相,勤俭清白,享富贵十馀年。妙清妖说,宰执皆倾信,元厚,独摈之不从,人服其明。

子克忠、克正、溥、濡、沆。

任克忠[编辑]

克忠,擢第,累官至中书侍郞平章事。风姿魁伟,有器识。

任克正[编辑]

克正,以户部尚书,辞连郑叙,贬梁州防御使,移忠州牧使卒。

任溥[编辑]

溥,幼颖悟,善属文。元厚卒,毅宗抑外戚,待太后甚薄故,年二十犹未补官。明宗立,授礼宾注簿,迁阁门祇候,乞免职应举,遂擢乙科第。累迁吏部侍郞,卒赠吏部尚书、翰林学士。姿仪酝藉,尤爱山水之游,世目为神仙中人。

任濡[编辑]

濡,初名克仁。明宗时登第,官累参知政事。神宗初,拜中书侍郞平章事,进守太傅、门下侍郞平章事。康宗元年卒,年六十四,谥良淑。

性恬淡慈和,不以家世势位骄人,虽臧获贱隶,未尝诟骂。历事五朝,居官勤恪,处决明允。掌制诰十六年,一时高文大册,皆出其手。四辟文闱,所举皆当世名士,若赵冲、李奎报、金敞、兪承旦,其尤者也。晩年,奉佛弥笃,金书大藏经几半,识者讥之。配享熙宗庙庭。子景肃、景谦、孝顺、景恂。

景肃,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文殿大学士、判吏部事,景谦,同知枢密事、翰林学士承旨,孝顺,枢密副使,景恂,判司宰事。景谦子翊。

任翊[编辑]

翊,登第,忠烈朝,累迁大司成。以明习礼度,改判阁门事,进密直副使、同修国史。官至佥议侍郞赞成事致仕卒。

翊,博闻强记,谙炼典故,有质疑者,辨之如响。尝奉教撰璿源录,又撰元世祖事迹。

任沆[编辑]

沆,幼能文,姿朗秀可爱。不以富贵骄人。登第,仕至礼部侍郞。尝奉使如金,主客侍郞李阳,名人也。爱沆风谊,待甚款。

金汉忠[编辑]

金汉忠,新罗大辅阏智之后,高祖庾廉,从敬顺王,归太祖为功臣。汉忠,少雄伟,力学登第。宣宗朝,官累阁门引进使、上轻车都尉,出守安西都护府,为政不苛,民慕之。献宗初,除刑部侍郞,肃宗封太子,以汉忠兼左庶子。累授礼部尚书。宋使来,汉忠航海,迎候宋使。卒遇飓风,船几败,赖汉忠拯救,得全活。

睿宗初,拜尚书左仆射、判秘书省事。尹瓘之伐女真也,汉忠为中军兵马使,力战有功。又为行营兵马使,瓘等命诸军,撤内城材瓦,以筑九城,徙南界民实之。汉忠执不可曰:“如外城未毕而卒有缓急,内无完城,民将何保?元帅虽有命,吾不敢从。”后果如其言。迁判工部事,转枢密院使,以尚书左仆射致仕。卒年七十八,遗命薄葬,谥元平。汉忠妻,文宗婢妾之女也,以故虽至达官,不得入台省。子景初、景元、景若。

列传卷第八

注释[编辑]

  1. 原本「㾗」
  2. ^ 2.0 2.1 原本「叚」
  3. ^ 3.0 3.1 3.2 原本「大」
  4. 原本「荅」
  5. 原本「刊」
  6. 原本「攴」
  7. ^ 7.0 7.1 7.2 原本「㨂」
  8. 原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