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经脉别论二十一[编辑]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馀也,表里当俱写,取之下俞。 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写阳补阴,取之下俞。 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𫏋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写阴。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騨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藏何象。

歧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藏何象。

歧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藏何象。

歧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沈不浮也。

藏气法时论二十二[编辑]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薮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恢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炼炼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恢支满,恢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恢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鹸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欬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鴎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欬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

宣明五气篇二十三[编辑]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欬,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

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血气形志篇二十四[编辑]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馀,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鍼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