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第七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编辑]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

歧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

歧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奈何。

歧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

歧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病传第四十二[编辑]

黄帝曰︰余受九鍼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倦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

歧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

歧伯曰︰要乎哉问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黄帝曰︰何谓日醒。

歧伯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黄帝曰︰何谓夜瞑。

歧伯曰︰喑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黄帝曰︰大气入藏,奈何。

歧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食。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早晡。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藏及二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编辑]

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

歧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府,则有馀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藏,则有馀于内,不足于外。

黄帝曰︰有馀不足有形乎。

歧伯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倦。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写之,立已。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邱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邱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箆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植,则梦泄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编辑]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然,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

歧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歧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

歧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黄帝曰︰善。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

歧伯曰︰人有五藏,五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黄帝曰︰愿闻五变。

歧伯曰︰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为五变。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俞。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合,以致六输。

歧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黄帝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

歧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外揣第四十五[编辑]

黄帝曰︰余闻九鍼九篇,余亲授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鍼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鍼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朿为一,可乎。

歧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鍼道焉,夫治国亦然。

黄帝曰︰余愿闻鍼道,非国事也。

歧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黄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五变第四十六[编辑]

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

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

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综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溃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杌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

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

少俞答曰︰腘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黄帝曰︰何以知五藏之柔弱也。

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

少俞答曰︰此人皮肤薄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𣎑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寒热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黄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坚脆,色之不一也。

少俞答曰︰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肤薄而其肉无镰,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与其天同色,汗然独异,此其候也。然后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也。

黄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

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黄帝曰︰痹之高下有处乎。

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视其部。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

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畜积留止,大聚乃起。

黄帝曰︰余闻病形,已知之矣,愿闻其时。

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

本藏第四十七[编辑]

黄帝问于歧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荣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智愚贤不肖,无以相倚也。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愓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歧伯曰︰窘乎哉问也。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运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府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俛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喘息欬。肺下则居贲迫肺,善恢下痛。肺坚则不病欬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肝小则藏安,无恢下之痛。肝大则逼胃,迫咽则苦膈中,且恢下痛。肝高则上支贲切恢,悗为息贲。肝下则逼胃,恢下空,恢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恢下痛也。

脾小则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噛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噛引季恢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藏苦受邪,脾坚则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肾小则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俛仰,易伤以邪。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俛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俛仰,为狐疝。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苦常病也。

黄帝曰︰何以知其然也。

歧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无颕奣者,心高。颕奣小短举者,心下,颕奣长者,心下坚。颕奣弱小以薄者,心脆。颕奣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颕奣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恢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恢偏疏者,肺偏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骹者,肝高。合恢兔骹者,肝下。胸恢好者,肝坚。恢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恢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也。

黄帝曰︰善。然非余之所问也。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甚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愿闻其故。

歧伯曰︰五藏六府,邪之舍也,请言其故。五藏皆小者,少病,苦焦心,大愁忧。五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五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藏皆坚者,无病。五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应。

歧伯答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黄帝曰︰应之奈何。

歧伯曰︰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镰坚大者,胃厚,肉镰么者,胃薄,肉镰小而么者胃不坚,肉镰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脘约不利。肉镰不坚者,胃缓。肉镰无小裹累者,胃急。肉镰多少裹累者,胃结。胃结者,上脘约不利也。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绞者,胆结也。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肪胱结也。

黄帝曰︰厚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

歧伯答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