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2年文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2011年文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文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文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本作品收录于《文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6日在文成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自2007年选举产生以来,至今已满五年。过去的五年,是经受多重考验、全力克难攻坚的五年,也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我们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省市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五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年均增长11.3%;人均GDP超过12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6.4亿元,年均增长2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亿元,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年均增长9.3 %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年均增长14.2%以上。一是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主体,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特色农业基地达到15.2万亩,全县获得认证的有机食品9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家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6家。二是生态工业不断壮大。加快推进百丈漈、巨屿工业基地和周壤等工业功能区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19.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三是生态旅游业增势强劲。坚持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累计投入3.32亿元用于景区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百丈飞瀑引水工程、旅游产品营销中心等项目,建成龙麒源景区,开工建设猴王谷、月老山等一批景区景点。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和省级森林公园2个,创成省级旅游强镇3个、特色旅游村3个,发展“农家乐”经营户(点)54家。牵头成立了“瓯之南”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成功举办了中国刘基文化生态旅游节、首届中国森林旅游节暨第五届浙江山水旅游节和纪念刘伯温诞辰700周年等一系列活动。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全力推进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能源保障、生态保护、旅游配套和城镇开发等“六个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6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8%,比2006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完成文青公路改建、文泰线峃口至珊溪段二级公路改建等重点交通工程,实现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双百”目标,快速推进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改建、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等交通主干道建设,基本确定龙丽温(泰)高速文成段线位。二是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成了县电业调度大楼、巨屿110千伏输变电、泗溪河治理三至五期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县社会公共服务中心、环城南路等一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县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完善了中心镇水、电、路等一批基础设施。三是城镇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编制完成了县域总体规划、中心城市控制性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各中心镇总体规划。加快了县城城西南片、城东片、城北片等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完成了嘉盛花园、鑫隆帝景、白云广场等商住地产开发项目,启动了苔湖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和沙垟等旧村改造项目。实施了玉壶华侨大厦、珊溪大厦等一批中心镇房地产开发项目,南田、巨屿、百丈漈等中心镇的建成区得到扩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我们全面落实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积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民生工程全面推进。组织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成县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和县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改造基层卫生院35个,县人民医院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托管。完成校安工程56个,新建改建校舍7.76万平方米,顺利完成文成中学迁建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在全省的排名大幅提升。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建成基层文化站27个,“刘伯温传说”、“太公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建成广播电视大楼,实现广播“村村响”、有线电视“村村通”,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完成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建成城镇社区健身网点467个。新建改建集镇水厂6座,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0个。建成保障性住房3.22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6185户。建成下山搬迁小区75个,累计搬迁2.5万人。扶持发展来料加工点182个,组织农民素质培训3.6万人次,新增就业3901人。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244个、库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280个,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75套,除险加固山塘水库32座。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完成库区基础设施项目370个。顺利完成震后重建任务,获得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是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先后组织开展了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等一系列创建活动,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的复评,创成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省级生态县、省级教育强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平安县。三是和谐建设富有成效。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97.7%,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建立了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五五”普法任务顺利完成。同时,积极支持人民武装、群团组织的工作,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不断加强统计、气象、人事、人防、地方志等工作,认真贯彻民族、宗教、对台、侨务政策,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我们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高效型、廉洁型”政府,致力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一是政府运行不断规范。完善了县政府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研究制定了220个规范性文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911件,政协委员提案443件。二是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实施强镇扩权改革,下放权力56项,建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56个、村级便民服务站327个。先后开展了“阳光行动”、“企业服务年”、“转作风、优环境”等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联审联批和投资项目全程代理制度。深入开展“互看互学”和“互学互比”活动,全面推行考绩法、绩擢法和即办制,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政府执行力得到提升。三是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源头治腐,加大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力度。认真实施《文成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细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政府性主导的项目、土地、采购招投标进行有效监督,对财政性资金、政府性投资项目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加强审计监督。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农业起步良好,农业“两区”建设完成投资3653.3万元,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3个,预计农业总产值达到8.4亿元。生态工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改扎实推进,完成工业性投资4.5亿元,新引进工业企业18家,预计工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3亿元。组织实施“三年特扶”行动,开工建设项目36个,完成投资5.7亿元。二是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走在前列。按照市委市政府“先行一步、做好示范”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完成村级组织换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村级组织“转并联”、“三分三改”试点等工作。构建了以县城中心城市为核心、8大中心镇为组团、56个城乡社区为支点的“1856”网络型、组团式城乡发展新格局。同时,开工建设农房改造集聚项目18个,总建筑面积57.08万平方米,预计完成年度投资4.7亿元。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县级投融资平台6个和中心镇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平台9个。三是投资建设氛围日益浓厚。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投资率达70%。年度“十大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4.43亿元,“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76亿元,年度建设目标基本完成。签订招商选资项目协议21个,协议投资额23亿元,实际到位内资4.74亿元。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深入开展“双百攻坚”行动,举办项目集中开工仪式3次,在全县上下营造了大投入、大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扎实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关停搬迁禁养区养猪场387家,拆除栏舍8.4万平方米,大力推进限养区养猪场生态化改造和治理,黄坦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开工建设黄坦污水处理厂,完成珊溪-巨屿污水处理厂基础工作。完善了“户集、村收、乡转、片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3%。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监督支持、县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文部队、武警官兵,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侨胞、台胞和所有关心支持文成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产业平台建设滞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能够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和生产性项目偏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三是城镇建设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公园、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差,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与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住房难、行车停车难、农民持续增收难等民生热点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五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方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克服与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文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后发崛起的关键时期。纵观发展形势,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我们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县域综合竞争力的逐步提升,后发优势逐渐显现,机遇远远大于挑战。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实施“三年特扶”政策,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实施西部生态产业带开发战略,为我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尤其是“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同时,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低丘缓坡地资源,以及实力不断增强的10万海外侨胞和10万在外文成人,将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重要依托。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五年,文成将进入改革大推进、产业大发展、城乡大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只要我们抢抓机遇,扬长避短,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不偏向,集聚发展不动摇,创新发展不畏难,借力发展不放松,和谐发展不懈怠,就一定能够成功实现文成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幸福文成”的战略部署,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实施“三大百亿工程”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文成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宜游宜居生态县。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5亿元以上,年均增幅12%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12.8亿元以上,年均增幅15%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4亿元以上,年均增幅15%以上。

  ——发展格局明显优化。到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70%以上。区位条件加快改善,县内“半小时交通圈”全面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体系完整、梯次分明的现代化城镇格局,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文化体育事业全面繁荣,人口和计划生育指标控制在省市要求之内,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00元以上,年均增幅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年均增幅13%以上。城乡居住条件持续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明显增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城镇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创成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三大百亿工程”,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上实现新跨越。投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突破口。今后五年,我们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投资驱动,用大思路大手笔推进大项目建设,努力夯实发展基础。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认真组织实施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三大百亿工程”,其中以高速公路、省道建设为主的交通建设项目6个,计划投资115亿元;以工业平台、旅游开发为主的产业发展项目23个,计划投资117亿元;以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农房改造集聚为主的城镇建设项目54个,计划投资121亿元。今后五年,要完成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改建、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周壤220千伏输变电、九溪电站、百丈飞瀑景区扩容改建、在外温州人之家、天顶湖旅游接待中心、英格堡小镇、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校)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珊溪下湾旅游接待中心、巨屿沙洲旅游商住等项目,开工建设龙丽温(泰)高速公路、鸭头山旅游配套、三源引水工程等项目。

  突出抓好项目前期。更加注重项目前期工作,坚持早谋划、早投入、早行动,紧紧围绕政策扶持领域、发展趋势和内在需求,继续做好项目搜集、筛选、论证、包装和储备工作,做深做细项目前期,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提高项目的生成速度和落地效率。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今后五年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000万元以上,着力做好56省道西坑至景宁交界段公路改建、56省道瑞安交界至文成县城段一级公路改建、青文泰省道文成段、新行政中心、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扩建、高岭头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全力破解要素制约。更加重视破解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积极争取各大商业金融机构在文成创办分支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侨资、民资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的新路子;依托各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信贷授信、资产抵押等手段,积极筹集建设资金。组织实施万亩造地保障工程,通过积极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以及土地整理等途径,保障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继续做好“转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盘活存量土地,使有限的用地指标发挥最大效能;加大土地征用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土地征用后续工作。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保障项目建设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展“拔钉清障”等专项行动,净化建设环境,努力形成项目建设攻坚态势。

  (二)聚力推进城镇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水平是实现文成转型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关键。今后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集聚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小县大城”战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1856”网络型、组团式城乡发展新格局,以城镇化引领城乡联动发展。

  突出抓好中心城市建设。按照“拉开框架、优化布局、提升品位”的要求,围绕打造“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的总目标, 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之城,彩屏环城、山水辉映、城景交融的魅力之城,宜游、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今后五年,县城将构筑形成“一轴、一心、两片”框架格局和“三纵、五横、一环”核心区主干道网络,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左右。一是拉开框架,大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两翼拓展和山坡地开发,组织实施规划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绕城”三大片区开发,加快推进城西南主体片区(包括凤溪片、樟山片及龙川片)、城东片区(包括珊门片和樟台片)、城北片区(包括徐村、花园、沙垟等区块)的开发建设,确保县城今后五年出让土地1000亩以上。二是提升品质,加快旧城、旧村改造步伐。创新旧城、旧村改造模式和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旧城、旧村改造的积极性。完成苔湖片区一期改造工程,积极推进二期改造工程,启动二新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完成上沙垟旧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樟岭、坑口旧村改造项目,启动珊门片、周村片、龙川片等旧村改造项目。三是强化功能,不断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完成县文化中心、公安业务大楼、环城西路、县城公园、县城农贸市场改造等一批城市配套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县天然气门站、县殡仪馆搬迁等工程。四是注重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以高标准、新理念做好城市景观建设规划,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建筑设计,彰显人文特色。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把泗溪、凤溪、龙溪建设成为县城形象走廊。实施环城彩叶林带建设工程,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加快县城周边山坡地林相改造,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景色宜人的生态屏障和休闲公园。

  着力抓好中心镇建设。根据县域规划对各中心镇的功能定位,按照“完善布局、加强集聚、强化支撑、健全功能、体现特色”的要求,因地制宜培育生态重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特色城镇。积极推进珊溪-巨屿一体化发展,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峃口镇中心区空间拓展方案;继续抓好中心镇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中心镇山坡地利用的研究和规划。大力推进中心镇老镇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加快巨屿云江商务中心、百丈漈腾飞小区(二期)、南田文化大道新区(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玉壶华侨新区、珊溪坦岐商住新区、西坑沿溪商住新区、黄坦门前垟小区等区块的开发建设进度。加快中心镇水、电、路、商娱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镇面貌。

  统筹城乡联动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切实提高城乡统筹、融合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农房改造集聚,今后五年计划安排农房改造集聚建设项目38个,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以上。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小流域治理、下山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生态村与文明村创建等工作。编制县域绿道网建设规划,按照“生态资源优美、乡村文化浓郁、休闲功能丰富”的要求,建设串联各大景区和中心镇的特色休闲绿道150公里以上。当前重点抓好飞云江沿岸亲水绿道休闲景观带建设,加快飞云江峃口至珊溪段生态河道治理与道路绿化,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滨水景廊。

  (三)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在做大做强生态产业上实现新跨越。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城镇化、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生态化、产业化、特色化的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做精生态农业。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平台,深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经营主体、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四大提升工程”,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果蔬、茶叶、兔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继续支持中药材、油茶、竹木、淡水渔业、花卉苗木等高效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列入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加快防洪减灾、农田水利、水生态保护等水利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气象服务等工作。到2016年,建成粮食功能区28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4个、农产品加工基地1个,农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

  做优生态工业。坚持以生态、集聚为发展方向,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强化工业经济对城镇化的支撑。实施生态工业“328”工程,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性投资30亿元以上,着力抓好百丈漈、巨屿两大工业平台建设,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重点抓好工业平台建设,拓展提升百丈漈生态产业园区,新增园区面积1000亩以上;改造提升巨屿等工业基地。此外,还要积极争取设立体外工业园区。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要求,严格执行《文成县工业基地招商选资准入标准》,努力引进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存量调优、增量择优的举措,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的总量和效益。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壮大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

  做强生态旅游业。坚持规划引领、设施先行、文化支撑、生态保障,高起点、大手笔推进旅游开发建设。实施生态旅游“518”工程,五年累计投资5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十大旅游配套中心建设和八大景区开发提升,努力把文成打造成为浙南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完善旅游资源管理机制,提升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以提升旅游开发档次为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旅游开发,重点抓好精品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关产业。切实改善旅游交通网络,完成百丈漈通景公路改建、铜铃山至黄桥(泰顺)公路等通景公路工程。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推进刘基文化、老区文化、侨乡文化、畲乡文化、宗教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全力唱响“百丈飞瀑、壶穴奇观、千古人豪、古道红枫”特色品牌;积极引进高端旅游中介组织,加强包装设计,分层次、多渠道开展旅游大促销,精心办好各项文化旅游节会,进一步提升文成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到2016年,力争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新增4A级旅游景区2个,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同时,扎实推进商贸流通、邮政通讯、金融保险、信息资讯、中介服务、餐饮娱乐、养生康体等服务业发展。

  (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在提升发展活力上实现新跨越。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今后五年,我们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升发展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继续走在全市前列的要求,加速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并完成“三分三改”,促进要素在城乡无障碍流动和市场化配置。继续深化强镇扩权改革,合理划分事权,减少管理层次,强化中心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深化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加快推进地方金融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与文成发展相适应的地方金融体系。

  扩大对外开放。打好“华侨牌”和“文商牌”,全面实施“回归工程”,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在外文成人在共同推进文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工建设总部经济大楼,适时召开中国·文成华侨大会,完善鼓励和吸引海外侨胞、在外文成人回乡投资创业的机制,吸引资金回流、人才回归、项目回投,实现“文成人经济”与“文成经济”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招商选资的范围和领域,注重招商选资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强化招商选资项目全程跟踪“一条龙”服务,切实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和落地率。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努力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联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做优做大社区平台,促进村社融合;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与规范管理,切实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社工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社会公共服务购买机制,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构建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格局;推行托管、代办等合作方式,借力提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多元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络综合管理。深化平安文成建设,不断夯实综治基层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五) 合力推进民生改善,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上实现新跨越。生态是我县的立县之本,民生是政府工作的第一目标。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文成”,必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认可度。今后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民生为先,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

  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继续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县城垃圾填埋场(二期)、南田垃圾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黄坦、珊溪-巨屿、南田-百丈漈、玉壶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继续深化珊溪库区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养殖污染治理,努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完成市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的整治达标任务。继续实施“净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继续深化生态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创建合力,创成国家级生态镇8个以上,实现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目标。

  努力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群众就业增收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用足用好“三年特扶”政策资源,做深做实“三年特扶”项目,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低收入农户加快脱贫致富。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增加农民务农收入;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大力引导偏远山区农民进城安居置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功能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加快推行医保“一卡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廉租房、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土地供应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确保创成省级文化先进县。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到2016年,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中小型企业、省农业科技企业10家以上,创成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科技富民示范乡镇3个。以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为载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积极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16年,建成省二级以上幼儿园8所,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确保创成省级体育强县。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年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的工作,充分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统计、气象、人事、人防、地方志等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

三、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文成后发崛起的重要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53.8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7.4亿元,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增长13%,投资率达到70%;城镇化率增长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增长12%。万元GDP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精会神抓产业。启动建设南田高山现代农业综合区和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3个特色农业精品园、2个休闲农业观光园,建成10071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扶持农业经营主体,抓好亨哈山珍、双凤兔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改造提升。全面推进“三分三改”,促进农村要素流转。加快推进百丈漈生态产业园外垟二期建设进度,争取新开工企业15家以上,投产12家以上;继续抓好巨屿等工业基地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在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丰富旅游内涵、优化旅游服务、强化旅游促销等方面工作。组织举办首届百丈飞瀑景区观瀑节等节庆活动,争取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以上。深入推进“三年特扶”行动,实施特扶项目37个,其中扶贫开发类10个、产业发展类13个、公共服务类14个,计划总投资6.5亿元。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落实责任,强化协调,加强监管,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计划总投资20.75亿元,突出抓好年度“十大建设工程”:①实施交通主干道建设工程,完成56省道花园至西坑段改建,加快建设新56省道接南田公路,争取开工建设龙丽温(泰)高速文成段工程。②实施县城环线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环城西路一标段工程,做好二标段土地征用和报批工作。③实施十大旅游配套中心工程,加快天顶湖旅游接待中心、在外温州人之家、珊溪下湾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④实施八大景区开发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百丈飞瀑、铜铃山、刘基故里等景区的改造提升,建成猴王谷景区。⑤实施县城新区开发工程,完成珊门片市政工程、银都花苑、世纪嘉园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樟山组团一期安置点、绿洲家园、东风诚园等项目,启动凤溪花园6号地块开发等项目。⑥实施百丈漈生态产业园建设工程,加快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出让工业用地300亩以上。⑦实施集镇建设工程,推进百丈漈商业广场等中心镇商住项目建设。⑧实施旧城、旧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苔湖片区一期改造工程和五七厂地块、老车站地块商住楼项目,完成上沙洋旧村改造、医药公司地块主体工程。⑨实施电力设施工程,完成周壤220KV输变电工程及其他电力设施建设。⑩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完成黄坦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珊溪-巨屿污水处理厂,做好玉壶、南田-百丈漈污水处理厂工程前期工作。

  (三)持之以恒抓创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省级体育强县等一系列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各项创建目标,加强部门协作,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确保通过省级文明县城整改复查,并为其它各项创建奠定基础。加强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县城农贸市场改造。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抓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黄坦奇公山、富岙南山岗等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完成规模养殖场综合整治项目254个。继续开展生态镇和生态村建设,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20个。全面实施“绿满文成”行动,绿化造林5180亩,建设绿化林带25公里,启动建设西山公园、松龙岭森林公园;创建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1个。

  (四)统筹兼顾抓民生。继续推行为民办实事制度,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计划总投资8.38亿元,抓好年度“十大民生工程”:①实施文化基础工程,着重抓好县文化中心、基层文化站建设,推进中心镇建成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②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完成成职教迁建前期,完成文成中学配套项目以及县城、巨屿等幼儿园建设。③实施住房保障工程,着重加快花园新区二期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1650户。④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完成玉壶水厂和105个村的农民饮水安全工程。⑤实施卫生促进工程,着重抓好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⑥实施农房改造集聚工程,建设龙川农房改造安置区等21个农房改造集聚点,开工面积126万平方米,确保5%的农户迁入城镇。⑦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着重抓好6个中心村培育项目和90个村庄整治项目。⑧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完成泗溪河治理六期和珊溪坑整治,加快玉泉溪治理。⑨实施社会福利工程,着重抓好县福利中心、天顶湖敬老院、云江敬老院建设。⑩实施群众健身工程,着重抓好全民健身场所建设。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县城停车难、偏远山区出行难等热点难点问题。

  (五)多措并举抓和谐。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7000人次以上,新增就业700人以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抓好社区医院建设,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巩固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大价格监管力度,维护正常价格秩序。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防汛防台、森林防火、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网络和应急队伍建设,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实现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打造一个有为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我们要按照“为民、高效、公正、廉洁”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转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勤政为民的政府。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察民情,千方百计惠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服务群众宗旨,牢固树立“服务是天职、不服务就是失职”的意识,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等专项行动,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创新便民服务机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坚持狠抓落实,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府。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要解放思想抓落实。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勇于跳出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只为落实想办法、不为推脱找理由,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创造性地落实好上级的决策部署。要比学赶追抓落实。认真组织开展“互看互学”、“互学互比”等活动,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敢为人先的锐气,发扬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作风,对照标杆,查找差距,自我加压,奋起直追,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要完善制度抓落实。进一步推行县领导联系挂钩、“项目全程包干”、行政审批全程代理、重大建设项目电视公开承诺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建设问责等制度,优化服务、强化协调,确保重点工作快速推进、目标任务高效落实。继续推行“六督联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激励考评机制,健全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坚持跟踪督查,定期调度,定期通报,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公平正义的政府。积极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认真解决“缺位”、“错位”、“不到位”问题,以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为目标,严厉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价制度,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案卷评查,规范执法行为。推行“阳光行政”,切实加强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接受司法监督,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和行政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认真办理建议提案,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坚持廉洁从政,建设清正廉明的政府。狠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把廉政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进一步强化公共投资项目和公共资金监管,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土地资源开发、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制度,切实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强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加速发展,刻不容缓;加快转型,势在必行;实现跨越,民心所向。让我们在中共文成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自加压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时不我待的激情,破釜沉舟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千方百计破解制约,全力以赴克难攻坚,为把文成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宜游宜居生态县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附注

  1、“小县大城”战略:是指欠发达县优先发展县城,获取规模效应,从而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一项战略。

  2、考绩法:是县委、县政府2011年出台的一项绩效考核制度,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作为考核主要指标,按实绩赋分、排名赋分、测评赋分等方式对各乡镇和机关单位领导干部进行量化考核。

  3、绩擢法:是县委、县政府2011年出台的一项干部选拔制度,采取考绩择才、赛场挑才、挂牌招才等方式,根据年度考绩结果或特定岗位的试岗表现来选贤任能。

  4、农业“两区”: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由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组成。

  5、“三年特扶”:也叫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别扶持工程。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特别扶持全省12个重点欠发达县。针对文成等6个重点欠发达县,省财政每年每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2亿元,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6、“三分三改”:“三分”指的是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三改”指的是股改、地改、户改。其目的是促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流转,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

  7、农房改造集聚:是指在坚持“农民可接受、政府可承受、发展可持续”和“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下,农村居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参与由政府组织的、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集中居住区内的经济适用房集资联建。

  8、“三生融合•幸福文成”:是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战略任务。即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使文成百姓有充分的安全感、富足感、认同感、公平感、成就感。

  9、“转而未供”土地:指已由农用地征用转为建设用地,但仍未办理供地出让手续的土地。

  10、“1856”网络型、组团式城乡发展新格局:“1”是指县城中心城市,“8”是指8大中心镇,“56”是指56个城乡社区,并通过完善的交通网络将县城、中心镇和城乡社区连结起来,形成功能组团的网络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1、“一轴、一心、两片”:“一轴”即泗溪景观轴,“一心”即县城中心城区,“两片”即龙川片及樟台片。

  12、“三纵、五横、一环”:“三纵”即体育场路、伯温路和建设路,“五横”即龙溪大道、西溪路、实验二中东侧的规划道路、县前街及规划改造形成的栖霞路,“一环”由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及56省道过境公路构成。

  13、“美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部署开展的一项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为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四美、三宜”乡村。

  14、绿道:是指沿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建设的带状人工廊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以及停车场、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等配套设施和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15、“六督联查”:即党委监督、人大监督、政府监督、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

  16、“三公”经费:指政府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经费。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