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页面:NLC404-01J002675-59761 生活教育 1936年3卷2期.pdf/49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本页已校对

上海话新文字课本

写在上海话新文字课本前面 上野

新文字是施行国难教育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还是 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不过这种认识还停留在纸头上, 口头上;我们所看见的还只是一部份知识份子和极少 数的个别大众份子在把握这新工具。这主要的原因之 一,(倘若我们只就上海这一个地区来说)便是由于我 们现在所有的,还只是北方话一种新文字。叫一个上海 的工人或农人去学习北方话新文字,他寗可学习方块 汉字。学习方块汉宇主要地是学习文字,而学习北方话 新文字,便非文字和语言同时学习不可;他学汉字,碰 到“人”,可以按照他们一般文读(文言读,与白读对待 的意思)的习惯读成“绳”;而北方话新文字却要求读成 卷舌音的“人”。这不仅仅是在表面上多增加了一种学 习的负担,并且更根本的是因为语言的隔阂,提不起他 们学习的兴趣。

所以,进行个别的方言新文字运动,教育各地大 众,实在是目前施行国难教育紧急的任务。以上海话的 新文字来教育上海的大众,尤其是这紧急任务当中之 最迫切的事项。

最近,上海话新文字的方案已由中国新文字研究 会通过发表了。虽然他们很谦虚地希望大家提出讨论 和批评;但是我们要当心不要因为道种讨论和批判延 宕了它走向大众的实践运动。因此,我们便根据这个方 案着手编一种课本,陆续在生活教育上发表。目的是希 望读者能够很快地拿这种新工具传达给上海语区的大 众,并且借此获得一个广泛实验的机会,在大家共同努 力之下,我们获得一部比较完善的课本。

为着使得大家明了这个课本编辑的方针以及使用 的方法,下列的说明是必要的:

  1. 有两种人可以传达上海话新文字给上海大众; 第一种是赞同新文字运动,略微学习过西欧外国 语并且会说上海话的人;第二种是赞同新文字运 动,学习过北方话新文字,并且会说上海话的人。 我们希望这两种人得着这部课本及方法上的帮助 能够执行这件有意义的工作。
  2. 劳苦大众,虽然不识汉字,但是你却不能保证他 不会反对蟹行的新文字,而拥护汉字;所以我们在 教第一课的时候,便要给他们一个强烈的印象,使 他们知道学习了新文字的便利。我们不否认认识 和学习是综合的;但是经过了一道分析以后,那认 识和学习一定会格外清楚,迅速;虽然在开头的时 候会使大众感着相当的困难,但是在强烈的兴趣 和诱惑之下,这种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

    因此,这个课本打破了传统的编辑方法,在一开头 的时候便不再孤零地提出一个两个带插画的实物 名辞,而以富于土语风趣的并且带韵一个完整的 课文来代替它。编者曾拿第一课第二课去教过三 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只读了两三遍,课文都全部 会读了。这时候我便从Mao,Dao两个同韵的字诱 发起他们分析的能力:使他们认识M(呒)D(特) ao(奥)三个音素,并且告诉她们只要她们用心学 会了几十个音素,她们便什么话都写得出,什么字 都写得出,不需要问先生了。接着你可以再分析 “姓”Sin是“四”和“因”两个音素拼凑起来的,因 此你教会了他S和in两个音素。你可以告诉他,我 们这个新文字就好像机器一样可以拆开;可以装 上;拆开来是零件;装起来就是一架机器。并且更 奇妙的是这些零件掉换一下,就可以装成别的新 机器。你把S和ao合起来便是“嫂嫂”的“嫂”;两个 Sao写在一道便是Sassao(嫂嫂)。同样的,m和in结

    合起来便是“名头”的“名”字。和sin写在一道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