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指示結碩果,亦軍亦工育新人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五·七」指示結碩果,亦軍亦工育新人

——記海軍某艦艇大隊創辦「五七軍工修艦所」
南艦新 洪澄
1969年5月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南海艦隊某艦艇大隊,堅決執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從一九六六年下半年開始,自己動手修理軍艦。三年來,指戰員們出色地完成了六艘大型和中型軍艦的幾千項修理工程。經過修理的每艘軍艦,都是一次試航成功。有的軍艦已經航行使用了幾千小時。

海軍指戰員自己動手修理艦艇,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創舉。艦艇指戰員既是艦艇的使用者,又是維修者,平時能自修,戰時能自救,這就能更好地發揮艦艇的戰鬥效能,把我們的艦艇建設成打不爛、拖不垮的海上戰鬥力量。指戰員自己修理軍艦,不僅節約了大量經費,而且使造船廠能集中人力和技術設備力量製造新船新艦,有力地支援了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修理軍艦,指戰員在實際鬥爭中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更有利於促進部隊的革命化、戰鬥化建設,促進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新人的成長。

把普遍真理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編輯]

一九六六年,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公布以後,這個艦艇大隊的指戰員歡欣鼓舞,決心以實際行動貫徹執行這一光輝指示。但是,怎樣才能真正落實,認識卻有分歧。有人說:「艦艇部隊的情況特殊,經常處在戰備狀態,艦上人少,分工細,流動性又大,搞工廠,辦農場,都不一定合適。」說這話的人一個勁地抓腦袋,沒有說出口的是一個「難」字。也有的人說:「艦艇部隊沒有什麼特殊,同樣可以辦農場、辦工廠;艦上也可以搞副業生產。」多數同志按照毛主席教導的當着我們研究一定事物的時候,就應當去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認為:強調艦艇部隊的特殊性,忽視了「五·七」指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那是極其錯誤的;但是,完全否認艦艇部隊有自己的特點,不去認真研究這些特點,不把普遍真理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也不可能使「五·七」指示得到真正的落實。

怎樣使「五·七」指示這個普遍真理同自己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呢?正當同志們為這事開動腦筋的時候,這個大隊的三五一艦按期進廠修理了。同志們拿修艦這件事同「五·七」指示一對照,腦子刷地亮了起來:軍艦進行修理的時候不就是一個小型工廠嗎?為什麼這個「工廠」非得交給船廠工人來辦,而我們自己卻要另外搞什麼工廠呢?要結合具體實際,落實「五·七」指示,這就是實際嘛!

「自己動手修理軍艦!」這是一件多麼振奮人心的事啊!艦長張升宏聽着同志們的話,心裡非常激動——一九五八年,在毛澤東思想光輝指引下,他們曾經自己修理過軍艦。那時候,指戰員們以高昂的革命鬥志,衝破了資產階級反動軍事路線的壓制,實現了「小修不進廠」的創舉。但是,這件閃耀着毛澤東思想光輝的新生事物,遭到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彭德懷、羅瑞卿的瘋狂反對。他們窮凶極惡地叫喊:「水兵修艦是瞎胡鬧」。他們揮舞起所謂「修艦正規化」、「修艦正常化」的大刀,硬是把這件新生事物砍殺了。張升宏那時候是副艦長,嘗過自己修理軍艦時那種充滿革命激情的歡樂,也嘗過革命新事物被橫刀砍殺的痛苦。如今,在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輝照耀下,這件被砍殺了的新事物將以百倍的生命力重新出現在歷史舞台上。想到這裡,他怎能不萬分激動? 在黨組織的積極支持和領導下,指戰員們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大批照搬外國「修艦條例」的買辦洋奴哲學,大擺自己修艦對促進部隊思想革命化的好處,他們參觀了「南泥灣精神」展覽會,請貧下中農進行階級教育……。通過學習,大家比較深刻地領會了「五·七」指示的精神,進一步提高了兩條路線鬥爭的覺悟。

偉大的「五·七」指示一旦為群眾所掌握,就發揮出無窮無盡的威力。三五一艦的指戰員,堅持以毛澤東思想掛帥,自己動手修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隊黨委總結了三五一艦的經驗,創辦了一個「五七軍工修艦所」。修艦所採取組織不散、人員輪換的辦法,由各艦艇輪流抽調部分人員組成。哪艘軍艦要進行修理,就同哪艘軍艦的指戰員結合起來完成修艦任務。由修艦所同進行修理的軍艦抽調人員共同組成修艦委員會,負責審定修艦經費的開支和修理項目的確定。以「五七軍工修艦所」為組織形式的艦艇部隊指戰員自己修理軍艦的經驗,現在已經在海軍各個艦艇部隊普遍推廣了。海軍指戰員熱烈讚揚這個革命的新生事物,為艦艇部隊結合實際落實「五·七」指示,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顆紅心兩隻手[編輯]

開始建設「五七軍工修艦所」,有的人受舊觀念的束縛,扳起指頭一算,說是要多少多少萬元;許多同志則是打開毛主席著作,一遍遍地讀着:「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他們豪邁地說:「錢麼?要一個零頭。整數是:一顆紅心兩隻手!」

在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的偉大方針指引下,他們上高山打石頭,下海灘擔沙子,自己打房樁、挖地基。設備呢,到舊物倉庫、廢料堆棧去找。多年不用的廢機器、破馬達、舊零件,都叫它「再服現役」;艦上用舊了的三兩部車床、刨床,搬下來修修改改便當了「主力軍」。電工班長看見船廠車間裡有一塊配電板,往那跟前一站,整個車間的動力都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他也想搞一塊,一打聽,說是要工程師設計,技術員繪圖,工人施工,還要幾千元買材料。他學習了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的教導,就自己上碼頭、船廠周圍去「揀破爛」。揀來一尺海底電線,分成三股再接起來,就是三尺電線;兩個破開關拆開來,再拼成一個新的。不懂技術,他就向船廠工人請教。一個理想的配電板終於造出來了。艙段兵張傳艮在船廠跟一個車工當過二十八天學徒。一到修艦所,就想改換一台老式車床的刀架,叫它能多裝幾把車刀。他拿起鋸條,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向一塊鋼錠進攻。鋸呀鋸呀,汗水流夠了,鋼錠也屈服了,老車床終於「返老還童」。……就這樣,「五七軍工修艦所」勝利誕生了。同志們看着這一座能夠修理大型軍艦的工廠,經過自己的雙手建立起來,進一步體會到毛澤東思想的無比巨大的力量。

需要修理的軍艦一艘接一艘地送到「五七軍工修艦所」。三五五艦是一艘大型軍艦,機械裝備比較複雜,多少年來都由一家大船廠專門負責修理。現在,三五五艦也送到修艦所來了。修艦所指導員張付英在他們送來的工程單上,發現右主機的修理項目旁邊畫着個問號。「這是什麼意思呢?」張付英在修艦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三五五艦的一個幹部回答說:「我們的機器就是難整,右主機問題更多。修艦所才建立,經驗不多,又沒個工程技術人員,設備也過於簡單一些!」看起來,對於修艦所能不能修好這艘大型軍艦,右主機要不要送船廠修理,有的同志是有懷疑的。圍繞着這個問題,參加修理三五五艦的同志展開了一場辯論。沒有自修軍艦實踐的人,還有點猶豫;曾經參加過修艦工作的人卻信心十足。他們斬釘截鐵地表示:三五五艦一定能修好。他們舉出了一件件閃耀着毛澤東思想光輝的生動事例,有力地打消了一些同志思想上的顧慮:在修艦所剛建成,地板的水泥還沒幹的時候,同志們克服了不會畫圖,不會計算的困難,邊學邊干,用粉筆製作模型,摸出規律,為兄弟部隊車制了一個精密度很高的小艇尾軸;在修理一部電機的油槽,需要用銑床開槽的時候,沒有銑床,同志們就充分發揮人的因素,用鑿子、銼等簡單的工具代替銑床。開油槽是精密度相當高的工藝,誤差不能超過半根頭髮絲。有人替他們捏着一把汗。但是,同志們雙手托着油槽,一點一點地鑿、銼、刮,一邊開一邊量,終於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在一艘軍艦機器突然發生故障的時候,他們趕到艦上,發揚「卑賤者最聰明」的無產階級志氣,打破舊框框,大膽創造了一種新的修理工藝,十幾分鐘就修好了原先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的工程。……無數事實證明了一條真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海軍戰士,依靠着一顆紅心兩隻手,什麼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

用毛澤東思想統一了思想,參加修理三五五艦的指戰員越干越勇敢,越干越聰明,越干越有信心。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三五五艦的修理任務,第一次試航,航速就出現新的突破。

把改造世界觀放在首位[編輯]

自己動手修理軍艦,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呢?修艦所的同志們回答說:修的是軍艦,為的是煉人!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一個極其重要的精神,就是要培育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新人。但是,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是要經過一個實踐過程的。

修艦所一建成,同志們為着落實「五·七」指示,爭先恐後來參加勞動。歡樂的情緒,沖天的幹勁,使修艦所成天都象「一爐鋼水」。在這沸騰的日子裡,黨支部忽然收到一個戰士請求調回艦上的報告。怎麼回事?指導員張付英找他談心,他說:「修艦所連個師傅都沒有,學不到技術。」聽了這話,張付英不覺一驚。他想:看着是火紅的一爐鋼水,可不全是鋼啊!張付英立即深入調查研究,找一些同志個別談心。他發現有這種思想的不只這一個戰士。

問題出在下面,根子在上面。黨支部委員會認真研究了這個問題。有的同志檢查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滿足於一般的號召,一般的表態,沒有透過現象抓住活思想。為什麼會「滿足於一般」呢?敞開思想,細細挖掘,發現自己思想深處存在着這樣一種觀念:「辦修艦所本身就是執行『五·七』指示。只要辦好修艦所,『五·七』指示就落實了!」而對「辦好修艦所」的標準是什麼,卻沒有好好去想。問題找到了,同志們就遵照毛主席要從正反兩方面接受教育的教導,把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羅瑞卿的「完成任務好就是政治思想好」的謬論拿來批判,原來認為「只要辦好修艦所就是落實『五·七』指示」的同志吃驚地說:「好險!再晚一些,就會走上資產階級軍事路線的邪道!」

通過這件事,修艦所黨支部進一步認識到,必須堅持把改造世界觀這個任務擺到首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當一艘艦送來修理,同志們興沖沖地拿起扳手要拆卸機器的時候,支部遵照毛主席關於政治是統帥,是靈魂的教導,首先要同志們坐下來學習,深刻領會「五·七」指示的根本精神。當一艘艦完成修艦任務,同志們興致勃勃地談論着豐富的收穫的時候,支部的同志就說:毛主席教導我們,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在修艦實踐中,我們的世界觀到底「變」得怎樣?當修艦任務很重,時間很緊,有的班組長只顧扳指頭、算人頭、抓鐘頭的時候,支部就橫下一條心,拿出時間專門學政治,談思想,使大家認識到:不抓改造世界觀,就是丟了落實「五·七」指示的根本精神。當上級熱情扶植修艦所這件新事物,要幫助它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有的同志光從物質上打算盤,連修建大廠房的圖紙也畫了出來。支部就及時舉辦學習班,要大家重新領會「五·七」指示的根本精神,使大家認識到:我們要的不是新樓,而是新人。修艦所的每一步發展,都必須圍繞着這個根本目的。

在修艦所,流傳着一個「卸包袱」的故事。有一艘艦有個比較後進的戰士,艦上的幹部很想讓他到修艦所去鍛煉,又怕給修艦所背個「包袱」。他們問修艦所要不要?回答是:「要!」他們又問:「你們不怕背包袱嗎?」「煉人,正是修艦所的根本任務!」問幹部,問戰士,都是這樣回答。那個戰士到修艦所幹了一段,表現確實比較差。有的幹部產生了「卸包袱」的情緒。這種情緒很快就被同志們發現。在黨的會議上,有人尖銳地提出:到底真正的「包袱」是什麼?怎樣才能卸下?同志們學習了毛主席的教導:「有許多的東西,只要我們對它們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覺性,就可能成為我們的包袱,成為我們的負擔。」大家認為:成為「包袱」的並不是那個戰士,而是有的幹部已經把修艦所的成績和榮譽當成「包袱」背了起來。假包袱引出一個真包袱。於是大家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卸下驕傲自滿的「包袱」,進一步提高了落實「五·七」指示的自覺性。那個戰士在同志們的熱情幫助下,也很快趕上了隊,成為五好戰士。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誕生的「五七軍工修艦所」,堅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前進。在這裡,指戰員們在鬥爭中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不斷沖刷着靈魂里的污濁,不斷為反帝反修的偉大長城壘石培土!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