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換新貌
「北大荒」換新貌
——黑龍江生產建設部隊散記 |
|
「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長野草不打糧。」這是解放前祖國東北邊疆的真實寫照。
去年秋收時候,我們訪問了戰鬥在這裡的黑龍江生產建設部隊,看到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場院上,脫穀機、揚場機日夜轟鳴,交織成喜慶豐收的雄偉戰歌。四通八達的公路上,汽車來往奔馳,把豐收的小麥、玉米、大豆和各種農副產品,送交給國家。沉睡千年的北大荒,正在建設成為美麗富饒的「北大倉」。
一個連隊的紀錄
[編輯]北大荒,地處黑龍江省東部和東北部,總面積達十萬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溫度在零度以下,無霜期只有九十五天到一百二十多天。廣大軍墾戰士積極響應毛主席關於「農業學大寨」的號召,繼承和發揚南泥灣的光榮傳統,在這塊遼闊的沼澤平原上艱苦奮戰。幾年來,這裡的耕地面積迅速擴大,糧食產量不斷增長。一批批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如爛漫的山花,在北大荒遍地開放。
「每個戰士、職工,平均每年生產一萬斤糧食!」這是一個連隊寫下的紀錄。這個成績是怎樣來的?連長王池同志介紹了他們學大寨的過程。
這個連過去受劉少奇一類騙子「利潤掛帥」的影響,耕作粗放,畝產量一直停滯在二百斤上下。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深入人心。大家在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中,認真總結了過去的經驗教訓,提出:「北大荒上奪高產,精耕細作上《綱要》」。
當時,有人卻說:「北大荒人少地多,向來都是廣種薄收,要上《綱要》,神仙也辦不到。」王池同志堅定地說:「神仙辦不到的事,毛主席的戰士要辦到!」他和黨支部領導成員狠抓路線教育,深入發動群眾,率領戰士大搞積肥運動;又開荒一千六百五十畝,把幾十塊凹凸不平的耕地,改造成平展展的四大塊良田。一九七○年,糧食畝產一躍上了《綱要》,大豆也獲得好收成。
一九七一年春天,遇到大旱,無法下種。大家出主意,想辦法,決定用冰塊潤土,搶種小麥。全連指戰員冒着凜冽的寒風,揮鎬揚鍬打開冰泡子,肩挑背背,把冰塊送到麥地,保證了小麥及時播種。
戰勝了春旱,緊接着又連遭兩場大風,地表層的活土被刮成了一個個小土丘,未發芽的麥種被刮出了地面。戰士們豪邁地說:「有毛澤東思想指導,乾旱嚇不住,狂風吹不倒,一定要保證小麥全苗。」他們夜以繼日地把一個個土丘剷平,把種子蓋好。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終於奪得了豐收。去年大豆又獲得豐收,糧食除小部分新開荒地外,畝產跨過了「黃河」。
隨着學大寨群眾運動的深入發展,湧現了一批高產連隊,出現了大面積高產的典型。去年,某團近二十萬畝大豆都獲得豐收;某團五個連隊一萬八千八百多畝小麥,畝產都跨過了《綱要》。
缺了九天怎麼辦?
[編輯]在學大寨的群眾運動中,不僅破除了「廣種薄收」的陋習,而且逐步肅清了「單一經營」的流毒,毛主席的「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日益深入人心,指導着廣大群眾的鬥爭實踐。
這裡無霜期短,歷來柞蠶一年只能養一季,現在卻能夠一年養兩季了。前年,某部養蠶排的同志提出要一年養兩季蠶,奪取高產。有人掰着手指頭計算說:「咱們這裡無霜期只有一百二十七天,養兩季至少需要一百三十六天,缺九天咋辦?」他們學習了毛主席的哲學著作,決心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這一困難。
他們首先在催柞樹早發芽上下功夫。他們燒溫水澆樹根,用塑料口袋蓋罩,促使柞樹提前吐出蔥綠的嫩芽,春蠶提前五、六天上了山。春繭早收後,他們立即掛繭制種,用土辦法適當控制室內的溫度與通風,提前五、六天孵出了幼蠶。這樣一來,缺九天的時間就補足了。經過精心管理,終於趕在霜期前幾天把秋繭全部收了回來。
我們來到了鹿圈。養鹿班的劉伯琴同志向我們介紹了鹿由圈養改為放牧的經過。過去,一直是用圈養辦法養鹿。圈養,成本高,鹿茸質量也差。幾年前,戰士們遵照毛主席關於「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教導,決心改變養鹿辦法,由圈養改為象放羊那樣的放牧。為了使放牧的鹿群聽從人的指揮,不致跑散丟失,需要先把鹿進一步馴化。最初馴化老鹿失敗了,有人就吹冷風:「山河能改,秉性難移,鹿天生就是野玩意兒。」但養鹿班的同志並不灰心,老鹿不行,他們又馴化小鹿。母鹿剛分娩,他們就把小鹿抱開,與母鹿脫離接觸,進行人工哺乳。過了一個多月,小鹿認人了,見人就圍上來要食吃。後來又進一步訓練,終於使鹿群可以由青年戰士領到荒坡草甸上放牧了。這樣,不僅減少了人力,節約了飼料,還大大提高了鹿茸的質量。
這裡,不少風口已被一道道防風林鎖住,一片片果園受到精心護理,一簇簇馬群、牛群、羊群、鹿群,在荒坡草甸上徐徐滾動。豬的存欄數一九七一年比一九七○年增長百分之三十。不少部隊都利用當地條件,養了蜂、貂、雞、鴨、鵝、魚等等,還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了人參。山林中的猴頭、木耳、蘑菇也已廣泛採摘。
南泥灣精神代代傳
[編輯]荒涼的北大荒,如今已改裝換容,面目一新。戰鬥在這裡的,有跟着毛主席爬雪山,過草地,南征北戰的老紅軍戰士;也有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為人民屢立戰功的英雄;但更多的是從祖國各地來的廣大知識青年。青年們在老一輩的幫助和教育下,正茁壯地成長為建設祖國邊疆的一代新人。
一九七○年春天,某團工程連接受了修建尼龍廠的任務,需要派人到遠離連隊一百八十里的地方建點採石。採石場位於深山密林。李惠玲等六個女青年在一名老戰士帶領下,攀懸崖,鑽密林,找到了淺溪,解決了吃水、用水問題;她們又自己動手伐木、採石,蓋起了住房。接着又一鍬一鎬,除掉雜草、卵石,開出了七畝荒地,種下了蔬菜。戰士劉必珍兩腳被亂石磨出了血,仍然每天堅持挑水勞動。同志們勸她休息一下再干,她總是說:「肩越練越硬,心越煉越紅;我們就是要繼承老戰士的革命傳統,挑起革命重擔。」艱巨的鬥爭鍛煉了青年。她們把自己戰鬥的深山命名為「育紅山」,並豪邁地放聲高唱:「毛澤東思想育青年,『育紅山』下把家安;艱苦創業為革命,南泥灣精神代代傳。」
某部十九連「鐵姑娘機車組」,由姜亞琴、李金鳳等四名女青年組成。她們在老機務戰士手把手的幫助指導下,勤學苦練,很快就掌握了開拖拉機的技術,能夠獨立作業了。春天剛解凍,小姜她們就駕駛着拖拉機,開始了緊張的春翻。四月的北大荒,寒風刺骨,可是她們卻說:「向大自然開戰,要荒原獻糧,天冷心窩暖。」她們爭分奪秒地戰鬥在廣闊的原野上。
華僑青年李凱堂,一九六一年回到祖國,黨把他送到北京上學。一九六八年,為了建設偉大祖國的邊疆,他來到了生產建設部隊。黨的培養,工農兵的教育,使這個華僑青年深深體會到祖國的溫暖,不斷提高了社會主義覺悟。冬季興修水利最艱苦,他堅決要求參加;扛麻袋上跳板最費力,他搶在前面干。一次,醫院倉庫失火了,眼看一批藥品、糧食、戰備物資,就要被烈火燒毀。李凱堂看見房子正向南傾斜,他一個箭步跑過去,用盡全力把傾斜的牆壁頂住,使幾個同志脫了險。當他的腰部被砸傷,大家上去搶救他時,他說:「快去救火!我不要緊。」李凱堂在三大革命鬥爭實踐中迅速成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英雄的軍墾戰士們,決心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指引下,用辛勤的勞動,把祖國東北邊疆建設得更加繁榮。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