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大荒”换新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北大荒”换新貌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散记
《人民日报》通讯员
1972年3月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这是解放前祖国东北边疆的真实写照。

去年秋收时候,我们访问了战斗在这里的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场院上,脱谷机、扬场机日夜轰鸣,交织成喜庆丰收的雄伟战歌。四通八达的公路上,汽车来往奔驰,把丰收的小麦、玉米、大豆和各种农副产品,送交给国家。沉睡千年的北大荒,正在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一个连队的纪录

[编辑]

北大荒,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和东北部,总面积达十万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无霜期只有九十五天到一百二十多天。广大军垦战士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的光荣传统,在这块辽阔的沼泽平原上艰苦奋战。几年来,这里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一批批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如烂漫的山花,在北大荒遍地开放。

“每个战士、职工,平均每年生产一万斤粮食!”这是一个连队写下的纪录。这个成绩是怎样来的?连长王池同志介绍了他们学大寨的过程。

这个连过去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利润挂帅”的影响,耕作粗放,亩产量一直停滞在二百斤上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人心。大家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中,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北大荒上夺高产,精耕细作上《纲要》”。

当时,有人却说:“北大荒人少地多,向来都是广种薄收,要上《纲要》,神仙也办不到。”王池同志坚定地说:“神仙办不到的事,毛主席的战士要办到!”他和党支部领导成员狠抓路线教育,深入发动群众,率领战士大搞积肥运动;又开荒一千六百五十亩,把几十块凹凸不平的耕地,改造成平展展的四大块良田。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一跃上了《纲要》,大豆也获得好收成。

一九七一年春天,遇到大旱,无法下种。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决定用冰块润土,抢种小麦。全连指战员冒着凛冽的寒风,挥镐扬锹打开冰泡子,肩挑背背,把冰块送到麦地,保证了小麦及时播种。

战胜了春旱,紧接着又连遭两场大风,地表层的活土被刮成了一个个小土丘,未发芽的麦种被刮出了地面。战士们豪迈地说:“有毛泽东思想指导,干旱吓不住,狂风吹不倒,一定要保证小麦全苗。”他们夜以继日地把一个个土丘铲平,把种子盖好。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夺得了丰收。去年大豆又获得丰收,粮食除小部分新开荒地外,亩产跨过了“黄河”。

随着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涌现了一批高产连队,出现了大面积高产的典型。去年,某团近二十万亩大豆都获得丰收;某团五个连队一万八千八百多亩小麦,亩产都跨过了《纲要》。

缺了九天怎么办?

[编辑]

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不仅破除了“广种薄收”的陋习,而且逐步肃清了“单一经营”的流毒,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日益深入人心,指导着广大群众的斗争实践。

这里无霜期短,历来柞蚕一年只能养一季,现在却能够一年养两季了。前年,某部养蚕排的同志提出要一年养两季蚕,夺取高产。有人掰着手指头计算说:“咱们这里无霜期只有一百二十七天,养两季至少需要一百三十六天,缺九天咋办?”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决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这一困难。

他们首先在催柞树早发芽上下功夫。他们烧温水浇树根,用塑料口袋盖罩,促使柞树提前吐出葱绿的嫩芽,春蚕提前五、六天上了山。春茧早收后,他们立即挂茧制种,用土办法适当控制室内的温度与通风,提前五、六天孵出了幼蚕。这样一来,缺九天的时间就补足了。经过精心管理,终于赶在霜期前几天把秋茧全部收了回来。

我们来到了鹿圈。养鹿班的刘伯琴同志向我们介绍了鹿由圈养改为放牧的经过。过去,一直是用圈养办法养鹿。圈养,成本高,鹿茸质量也差。几年前,战士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决心改变养鹿办法,由圈养改为象放羊那样的放牧。为了使放牧的鹿群听从人的指挥,不致跑散丢失,需要先把鹿进一步驯化。最初驯化老鹿失败了,有人就吹冷风:“山河能改,秉性难移,鹿天生就是野玩意儿。”但养鹿班的同志并不灰心,老鹿不行,他们又驯化小鹿。母鹿刚分娩,他们就把小鹿抱开,与母鹿脱离接触,进行人工哺乳。过了一个多月,小鹿认人了,见人就围上来要食吃。后来又进一步训练,终于使鹿群可以由青年战士领到荒坡草甸上放牧了。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力,节约了饲料,还大大提高了鹿茸的质量。

这里,不少风口已被一道道防风林锁住,一片片果园受到精心护理,一簇簇马群、牛群、羊群、鹿群,在荒坡草甸上徐徐滚动。猪的存栏数一九七一年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不少部队都利用当地条件,养了蜂、貂、鸡、鸭、鹅、鱼等等,还在大面积的土地上种植了人参。山林中的猴头、木耳、蘑菇也已广泛采摘。

南泥湾精神代代传

[编辑]

荒凉的北大荒,如今已改装换容,面目一新。战斗在这里的,有跟着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南征北战的老红军战士;也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人民屡立战功的英雄;但更多的是从祖国各地来的广大知识青年。青年们在老一辈的帮助和教育下,正茁壮地成长为建设祖国边疆的一代新人。

一九七○年春天,某团工程连接受了修建尼龙厂的任务,需要派人到远离连队一百八十里的地方建点采石。采石场位于深山密林。李惠玲等六个女青年在一名老战士带领下,攀悬崖,钻密林,找到了浅溪,解决了吃水、用水问题;她们又自己动手伐木、采石,盖起了住房。接着又一锹一镐,除掉杂草、卵石,开出了七亩荒地,种下了蔬菜。战士刘必珍两脚被乱石磨出了血,仍然每天坚持挑水劳动。同志们劝她休息一下再干,她总是说:“肩越练越硬,心越炼越红;我们就是要继承老战士的革命传统,挑起革命重担。”艰巨的斗争锻炼了青年。她们把自己战斗的深山命名为“育红山”,并豪迈地放声高唱:“毛泽东思想育青年,‘育红山’下把家安;艰苦创业为革命,南泥湾精神代代传。”

某部十九连“铁姑娘机车组”,由姜亚琴、李金凤等四名女青年组成。她们在老机务战士手把手的帮助指导下,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开拖拉机的技术,能够独立作业了。春天刚解冻,小姜她们就驾驶着拖拉机,开始了紧张的春翻。四月的北大荒,寒风刺骨,可是她们却说:“向大自然开战,要荒原献粮,天冷心窝暖。”她们争分夺秒地战斗在广阔的原野上。

华侨青年李凯堂,一九六一年回到祖国,党把他送到北京上学。一九六八年,为了建设伟大祖国的边疆,他来到了生产建设部队。党的培养,工农兵的教育,使这个华侨青年深深体会到祖国的温暖,不断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冬季兴修水利最艰苦,他坚决要求参加;扛麻袋上跳板最费力,他抢在前面干。一次,医院仓库失火了,眼看一批药品、粮食、战备物资,就要被烈火烧毁。李凯堂看见房子正向南倾斜,他一个箭步跑过去,用尽全力把倾斜的墙壁顶住,使几个同志脱了险。当他的腰部被砸伤,大家上去抢救他时,他说:“快去救火!我不要紧。”李凯堂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迅速成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英雄的军垦战士们,决心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用辛勤的劳动,把祖国东北边疆建设得更加繁荣。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