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後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水滸傳》後考
作者:胡適

  去年7月里,我做了一篇《〈水滸傳〉考證》,提出了幾個假定的結論:

  (1)元朝只有一個雛形的水滸故事和一些草創的水滸人物,但沒有《水滸傳》。(亞東初版本頁一〇——二八)

  (2)元朝文學家的文學技術還在幼稚的時代,決不能產生我們現在有的《水滸傳》(頁二八——三四)

  (3)明朝初年有一部《水滸傳》出現,這部書還是很幼稚的。我們叫他做「原百回本《水滸傳》」。(頁四二——四九)

  (4)明朝中葉——約當弘治、正德的時代(西曆1500上下)——另有一種《水滸傳》出現。這部書止有七十回(連楔子七十一回),是用那「原百回本」來重新改造過的,大致與我們現有的金聖歎本相同。這一本,我們叫他做「七十回本《水滸傳》」。(頁四五——五二)

  (5)到了明嘉靖朝,武定侯郭勛刻出一部定本《水滸傳》來。這部書是有一百回的。前七十回全采「七十回本」,後三十回是刪改「原百回本」後半的四五十回而成的。「原百回本」的後半有徵田虎征王慶兩大部分,郭本把這兩部分都刪去了。這個本子,我們叫他做「新百回本」,或叫做「郭本」。(頁四五——五一)

  (6)明朝最通行的《水滸傳》,大概都是這個「新百回本」。後來李贄評點的《忠義水滸傳》也是這個「郭本」。直到明末,金聖歎說他家貫華堂藏有七十回的古本《水滸傳》,他用這個七十回本來校改「新百回本」,定前七十回為施耐庵做的,七十回以下為羅貫中續的。有些人不信金聖歎有七十回的古本,但我覺得他沒有假託古本的必要,故我假定他有一種七十回本作底本。他雖有小刪改的地方,但這個七十回本的大體必與那新百回本《忠義水滸傳》的前七十回相差不遠,因為我假設那新百回本的前七十回是全采那明朝中葉的七十回本的。(頁三五——五二)

  (7)我不信金聖歎說七十回以後為羅貫中所續的話。我假定原百回本為明初的出產品,羅貫中既是明初的人,也許他即是這原百回本的著者。但施耐庵大概是一個文人的假名,也許即是那七十回本的著者的假名。(頁五一——五四)

  這是我十個月以前考證《水滸傳》的幾條假設的結論。我在這十個月之中先後收得許多關於《水滸》的新材料,有些可以糾正我的假設,有些可以證實我的結論。故我趁這部新式標點的《水滸》再版的機會,把這些新材料整理出個頭緒來,作成這篇後考。  

  我去年做《考證》時,只曾見着幾種七十回本的《水滸》,其餘的版本我都不曾見着。現在我收到的《水滸》版本有下列的各種:

  (1)李卓吾批點《忠義水滸傳》百回本的第一回至第十回。此書為日本岡島璞加訓點之本,刻於享保十三年(西曆1728),是用明刻本精刻的。此書僅刻成二十回,第十一回至第二十四刻於寶曆九年,但更不易得。這十回是我的朋友青木正兒先生送我的。

  (2)百回本《忠義水滸傳》的日本譯本。岡島璞譯,日本明治四十年東京共同出版株式會社印行,大正二年再版。明刻百回本《忠義水滸傳》現已不可得,日本內閣文庫藏有一部,此外我竟不知道有第二本了。岡島譯本可以使我們考見《忠義水滸傳》的內容,故可寶貴。

  (3)百十五回本《忠義水滸傳》。此本與《三國演義》合刻,每頁分上下兩截,上截為《水滸》,下截為《三國》,合稱《英雄譜》。坊間今改稱《漢宋奇書》。我買得兩種,一種首頁有「省城福文堂藏板」字樣,我疑心這是福建刻本。此書原本是大字本,有鈴木豹軒先生的藏本可參考;但我買到的兩種都是翻刻的小本,裡面的《三國志》己改用毛宗崗評本了。但卷首有熊飛的序,自述合刻《英雄譜》的理由,中有「東望而三經略之魄尚震,西望而兩開府之魂未招;飛鳥尚自知時,嫠婦猶勤國恤」的話,可見初刻時大概在明崇禎末年。

  (4)百二十四回本《水滸傳》。首頁刻「光緒己卯新鐫,大道堂藏板」。有乾隆丙午年古杭枚簡侯的序。後附有雁宕山樵的《水滸後傳》,首頁有「姑蘇原板」的篆文圖章。大概這書是在江蘇刻的。《後傳》板本頗佳,但那百二十四回的《前傳》板本很壞。

  此外,還有兩種版本,我自己雖不曾見着,幸蒙青木正兒先生替我抄得回目與序例的:

  (5)百十回本的《忠義水滸傳》(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鈴木豹軒先生藏)。這也是一種「英雄譜」本,內容與百十五回本略同,合刻的《三國志》還是「李卓吾評本」。鈴木先生藏的這一本上有原藏此書的中國商人的跋,有康熙十二年至十八年的年月,可見此書刻於明末或清初,大概即是百十五回本的底本。

  (6)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全書》(日本京都府立圖書館藏)。這是一種明刻本,有楊定見序,自稱為「事卓吾先生」之人,大概這書刻於天啟、崇禎年間。這書有「發凡」十一條,說明增加二十回的緣起。這書增加的二十回雖然也是記田虎、王慶兩寇事的,但依回目看來,與上文(3)(4)(5)三種本子很有不同的地方。

  我現在且把《水滸》各種本子綜合的內容,分作六大部分,再把各本的有無詳略分開註明:

  第一部分,自張天師祈禳瘟疫,到梁山泊發現石碣天文——即今本《水滸傳》七十一回的全部。

  (1)百回本自第一回到七十一回,內容同,文字略有小差異,多一些駢句與韻語。七十一回無盧俊義的一夢。

  (2)百二十回本自第一回到七十一回,與百回本同。也無盧俊義的夢。

  (3)百十回本自第一回到六十一回,內容同,文字略有刪節之處。回數雖有並省,事實並未刪減。發現石碣後,也無盧俊義的夢。

  (4)百十五回本自第一回至六十六回,內容同,文字與百十回本略同,回數比百十回本稍多,但事實相同。也無盧俊義的夢。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一回至七十回,內容同,但文字刪節太多了,有時竟不成文理。也無盧俊義的夢。

  第二部分,自宋江、柴進等上東京看燈,到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即今《征四寇》的第一回到十一回。

  (1)百回本自第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內容同。

  (2)百二十回本自第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內容同。

  (3)百十回本自第六十二回到七十二回,內容同。

  (4)百十五回本自第六十七四至七十七回,內容同。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七十一回至八十一回,內容同。

  第三部分,自宋江等奉詔征遼,到征遼凱旋時——即今《征四寇》的第十二回到十七團。

  (1)百回本自第八十三回到九十回,比《征四寇》多兩回,但事實略同。

  (2)百二十回本自第八十三回到九十回,與百回本同,但第九十回改「雙林渡燕青射雁」為「雙林鎮燕青遇故」。

  (3)百十回本自第七十三回到八十回,——內缺第七十五回——內容與《征四寇》同。

  (4)百十五回本自第七十八回到八十三回,內容同《征四寇》。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八十二回到九十回,回目加多,文字更簡,但事實無大差異。

  第四部分,自宋江奉詔征田虎,到宋江平了田虎回京——即今《征四寇》第十八回到二十八回。

  (1)百回本,無。

  (2)百二十回本自第九十一回到一百回。回目與《征四寇》全不同。事實有些相同的,例如瓊英匹配張清,花和尚解脫緣纏井,喬道清作法,都是《征四寇》裡有的事。也有許多事實大不同,例如此書有陳瓘的事,但《征四寇》不曾提起他。

  (3)百十回本自第八十一回到九十一回,全同《征四寇》。

  (4)百十五回本自第八十四回到九十四回,全同《征四寇》。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九十一回到一百零一回,同《征四寇》。

  第五部分,自追敘「高像恩報柳世雄」起,到宋江討平王慶回京——即今《征四寇》的第二十九回到四十回。

  (1)百回本,無。

  (2)百二十回本自第百零一回到百十回,回目與《征四寇》全不同。事實與人物有同有異,寫王慶一生與各本大不同。

  (3)百十回本自第九十二回到百零一回,事實全同《征四寇》,但回目減少兩回。

  (4)百十五回本自第九十五回到百零六回,回目與事實全同《征四寇》。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百零二回到百十四回,回目多一回,事實全同《征四寇》。

  第六部分,自宋江請征方臘,到宋江、李逵、吳用、花榮死後宋徽宗夢遊梁山泊——即《征四寇》的第四十一回到四十九回。

  (1)百回本自第九十回的下半到一百回,與《征四寇》相同。

  (2)百二十回本自第百十回的下半到百二十回,與《征四寇》相同。

  (3)百十回本自第百零一回的下半到百十回,與《征四寇》相同。

  (4)百十五回本自第百零六回的下半到百十五回,與《征四寇》相同。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百十四回的下半到百二十四回,與《征四寇》相同。

  這個內容的分析之中,最可注意的約有幾點:

  第一,今本七十一回的《水滸傳》,各本都有,並且內容相同。這一層可以證實我的假設:「新百回本的前七十回與今本七十回沒有什麼大不同的地方。」

  第二,《忠義水滸傳》(新百回本)第七十一回以後,果然沒有田虎與王慶的兩大部分。我在《考證》裡(頁四八)說新百回本已無四寇,僅存二寇,這個假設也有證明了。

  第三,我在《考證》裡(頁四八)說:「《征四寇》這部書乃是原百回本的下半部。《征四寇》現存四十九回,與聖嘆說的三十回不合。我試刪去征田虎及征王慶的二十回,恰存二十九回,第一回之前顯然還有硬刪去的一回,合起來恰是三十回。」這個推算現在得了無數證據,最重要的證據是百廿回本的發凡十一條中有一條說:「郭武定本,即舊本,移置閻婆事甚善。其於寇中去王、田而加遼國,猶是小說家照應之法,不知大手筆者正不爾爾,如本內王進開章而不復收繳,此所以異諸小說而為小說之聖也歟!」這一條明說王、田兩寇是刪去的,遼國一部分是添入的。刪王、田一層可以證實我的假設,添遼國一層可以糾正我的考證。原本是有王、田、方三寇(與宋江為四寇)而沒有徵遼一部分的。

  第四,看上文引的百廿回本的發凡,可知新百回本有和原本《水滸傳》不同的許多地方:(1)閣婆事曾經「移置」,(2)加入征遼一段,(3)刪去田虎一段,(4)又刪去王慶一段,(5)發凡又說,「古本有羅氏致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復見」。這又可印證周亮工《書影》說的「故老傳聞,羅氏《水滸傳》一百回,各以妖異語冠其首;嘉靖時郭武定重刻其書,削其致語,獨存本傳」的話是可信的。我去年誤認《征四寇》每回前面的詩句即是周氏說的妖異語(頁四八),那是錯了(「致語」考見後)。羅氏原本的致語當刻百廿回本時已不可復見。但《書影》與百廿回本發凡說的話都可以幫助我的兩個假設:「原百回本是很幼稚的」,「原百回本與新百回事本大不相同」。

  第五,百廿回本的發凡又說:「忠義者,事君處友之善物也。不忠不義,其人雖生,己朽;其言雖美,弗傳。此一百八人者,忠義之聚於山林者也;此百廿回者,忠義之見於筆墨者也。失之於正史,求之於稗官;失之於衣冠,求之於草野。蓋欲以動君子而使小人亦不得藉以行其私。故李氏復加『忠義』二字,有以也夫!」這樣看來,「忠義」二字是李贄加上去的了。但我們細看《忠義水滸傳》的刻本與譯本,再細看百廿回本的發凡,可以推知《忠義水滸傳》是用郭武定本做底本的;雖另加「忠義」二字,雖加評點(評語甚短,又甚少),但這個本與郭本可算是一個本子。

  第六,新百回本的內容我們現在既已知道了,我們從此就可以斷定《征四寇》與其他各本的田虎、王慶兩大段是原百回本留剩下來的。原百回本雖已不可見,但我們看這兩大段便知《水滸傳》的原本的見解與技術實在不高明。我且舉例為證。百十五回本第九十五回寫高俅要報答柳世雄的舊恩,喚提調官張斌曰:

  此人是吾恩人,欲與一好差職,代我處置。

  張斌稟曰:

  只有一個,是十萬禁軍教頭王慶,少四個月便出職。原日因六國差開使臣張來勒我朝廷槍手出試,斗敵勝負。做了六國賞罰文字,若勝便不來侵我國;若輸與六國,那時每年納六國歲幣。這六國是九子國、都與國、龍馳國、萡泊國、野馬國、新建國。卻得王慶取了軍令狀,就金殿下與「六國強」比槍,被王慶刺死。止有四個月滿,便升總管。太尉要報恩人,只要王慶肯讓,便好。

  這種鄙陋的見解,與今本《水滸》寫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一段相比,真有天地的懸隔了。我在《考證》裡(頁四八,又五五)說王進即是原本的王慶,我現在細看各本記王慶得罪高俅的一段,覺得我那個假設是不錯的。即如今本《水滸》第一回寫高俅被開封府尹逐出東京之後,來淮西臨淮州投奔柳世權,後來大赦之後,柳世權寫信把高俅薦給東京開生藥鋪的董將士。這個臨淮州的柳世權即是原本的靈璧縣的柳世雄。臨淮舊治即在明朝的靈璧縣;大概原本作靈璧縣,「施耐庵」嫌他不古,故改為臨淮州。「施耐庸」把王慶提前八十回,改為王進;又把靈璧縣的柳世雄也提前八十回,改為臨淮州的柳世權。王慶的事本無歷史的根據,六國比武的話更鄙陋無據,故被全刪了。田虎的事實也無歷史的根據,故也被全刪了。方臘是有歷史的根據的,故方臘一大段仍保留不刪。明朝的邊患與宋朝略同,都在東北境上,故新百回本加入征遼一大段,以補那刪去的王、田兩寇。況且征遼班師時,魯智深與宋江等同上五台山參拜智真長老,並不曾提及山西有亂事。原本說田虎之亂起於山西沁州,占據河北郡縣,都在今山西境內,離五台山很近。故田虎一大段的地理與事實都和征遼一大段不能並立。這大概也是田虎所以刪去的一個原因。

  第七,但百廿回本的發凡里還有一段話最可注意。他說:

  古本有羅氏「致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復見,乃後人有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損之者,有嫌一百廿回之繁而淘汰之者,皆失。

  這幾句話很重要,因為我們從此可以知道李贄評本以前已有一種百二十回本,是我們現在知道的百二十回本的祖宗。這種百二十回本大概是前九十回採用郭本,加入原本的王、田二寇,後十回仍用郭本,遂成百二十回了。大概前七十一回已經在改作時放大了,拉長了,故後來無論如何不能恢復百回之舊,郭本所以不能不刪二寇,這也是一個原因;其餘各本凡不刪二寇的,無論如何刪節,總不能不在百十回以外,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總結起來,我們可以說:

  (1)前七十一回,自從郭武定本(新百回本)出來之後,便不曾經過大改動了。文字上的小修正是有的。例如郭本第一回之前有一篇很短的「引首」,專寫宋朝開基以至嘉祐三年,底下才是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今七十回本把「引首」併入第一回,合稱「楔子」。照文字看來,這種歸併與修改恐怕是郭本以後的事,也許是金聖歎做的,因為除了金聖歎本之外,沒有別本是這樣分合的。這是較大的修正。此外,郭本第七十一回發現石碣天文之後便是「梁山泊英雄排坐次」,坐次排定後即是大聚義的宣誓,宣誓後接寫重陽大宴,宋江表示希望朝廷招安之意,武松、李逵都不滿意,宋江憤怒殺李逵,經諸將力勸始赦了他。此下便是山下捉得萊州解燈上京的人,宋江因此想上東京遊玩。各本都有萊州解燈人一段(《征四寇》誤刪此段),但都沒有盧俊義的夢。只有七十回本是有這個夢的。這是最重要的異點。

  (2)第二部分——自上東京看燈到招安——各本都有。這一大段之中,有黑旋風喬捉鬼,雙獻頭,喬坐衙等事,都是元曲里很幼稚的故事,大概這些還是原百回本的遺留物。但這一大段里有「燕青月夜遇道君」一節,寫的頗好。大概這一大段有潦草因襲的部分,也有用氣力改作的部分。自從郭武定本出來之後,這一大段也就不曾有什麼大改動了。

  (3)第三部分——征遼至凱旋——是郭武定本加入的。這一大段之中,寫征遼的幾次戰事實在平常的很。五台山見智真長老的一節,我疑心是原百回本徵田虎的末段,因為田虎在山西作亂,故亂平後魯智深與宋江乘便往游五台山。郭武定本既刪田虎的一大段,故把五台參禪的一節留下,作為征遼班師時的事。這一部分自從郭本加入以後,也就無人敢刪去了。

  (4)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田虎與王慶兩寇——是原百回本有的,郭本始刪去,至百二十回本又恢復回來;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也都恢復回來。這兩部分的敘述實在沒有文學的價值,但他們的徼倖存留下來也可使我們考見原百回的性質,可以給我們一種比較的材料。最可注意的一點是這兩部分的文字有兩種大不同的本子:一種是百二十回本,一種是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征四寇》本,與百二十四回本。百二十回本是用原百回本的材料來重新做過的。何以知道是用原材料呢?因為這裡面的事實如緣纏井一節,即是元曲《黑旋風鬥雞會》的故事,是一證;有許多人物——如瓊英、鄔梨、喬道清、龔端、段家——皆與各本相同,是二證。何以知是重新做過的呢?因為百二十回本寫王慶的事實與各本都不同。各本的回目如下:

  高俅恩報柳世雄,王慶被陷配淮西。

  王慶遇龔十五郎,滿村嫌黃達鬧場。

  王慶打死張太尉,夜走永州遇李傑。

  快活林王慶使棒,段三娘招贅王慶。

  百二十回本的回目如下:

  謀墳地陰險產逆,踏春陽妖艷生奸。

  王慶因奸吃官司,龔端被打師軍犯。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范節級為表兄醫臉。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房山寨雙並舊強人。

  這裡面第四回的回目雖不同,事實卻相同;那前三回竟完全不同。大概百二十回本的編纂人也知道「高俅恩報柳世雄」一回的人物事實顯然和王進一回的人物事實有重複的嫌疑,故他重造出一種王慶故事,把王慶寫成一個壞強盜的樣子。這是百二十回本重新做過的最大證據。此外還有一個證據:百回本的第九十回是「雙林渡燕青射雁」(即《征四寇》的第十七回),百二十回本把這一件事分作兩回,改九十回為「雙林鎮燕青遇故」,後面接入田虎、王慶的二十回,至百十回方才是「燕青雙林渡射雁」。這種穿鑿的痕跡更明顯了。

  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征四寇》本,這四種本子的田虎、王慶兩部分,好像是用原百回本的原文,雖不免有小改動,但改動的地方大概不多。

  (5)第六部分——平方臘一段與盧俊義、宋江等被毒死一段——是郭武定本有的,後來各本也差不多全采郭本,不敢大改動。平方臘一段平常的很,大概是依據原百回本的。出征方臘之前的一段(百回本的第九十回)寫宋江等破遼回京,李逵、燕青偷進城去遊玩,在一家勾欄里聽得一個人說書,說的是《三國志》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三國志》的初次成書也是在明朝初年,這又可見《水滸》的改定必在《三國志》之後了。

  平定方臘以後的一段,寫魯智深之死,寫燕青之去,寫宋江之死,寫徽宗夢遊梁山泊,都頗有文學意味,可算是《忠義水滸傳》後三十回中最精采的部分。這一段寫宋江之死一節最好:

  宋江自飲御酒之後,覺得心腹疼痛,想被下藥在酒里,急令人打聽,……已知中了奸計,乃嘆曰:「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於罪人,並不曾行半點欺心之事。今日天子聽信奸佞,賜我藥酒。我死不爭,只有李逵見在潤州,他若聞知朝廷行此意,必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忠義壞了。」連夜差人往潤州喚取李逵刻日到楚州。……李逵直到楚州拜見,宋江曰:「……特請你來商議一件大事。」李逵曰:「什麼大事?」宋江曰:「你且飲酒。」宋江請進後廳款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宋江曰:「賢弟,我聽得朝廷差人送藥酒來賜與我吃。如死,卻是怎的好?」李逵大叫「反了罷!」宋江曰:「軍馬都沒了,兄弟等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曰:「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楚州軍馬盡點起來,再上梁山泊,強在這裡受氣!」宋江曰:「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賜藥酒與我服了。我死後恐你造反,壞了我忠義之名,因此請你來相見一面,酒中已與你慢藥服了。回至潤州必死。你死之後,可來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和你陰魂相聚。」言訖,淚如雨下。李逵亦垂淚曰:「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言畢,便覺身子有些沉重,灑淚拜別下船。回到潤州,果然藥發。李逵將死,吩咐從人:「將我靈樞去楚州南門外蓼兒窪與哥哥一處埋葬。」從人不負其言,扶柩而往,……葬於宋江墓側。

  這種見解明明是對於明初殺害功臣有感而發的。因為這是一種真的感慨,故那種幼稚的原本《水滸傳》裡也會有這樣哀艷的文章。

  大概《水滸》的末段是依據原百回本的舊本的,改動的地方很少。郭刻本的篇末有詩云:

  由來義氣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間。罡煞廟前秋日淨,英魂常伴月光寒。

  又詩云:

  梁山寒日澹無輝,忠義堂深晝漏遲。孤家有人薦苹藻,六陵無淚濕冠衣。……

  但《征四寇》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都沒有這兩首詩,都另有兩首詩,大概是原本有的。其一首云: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當日亦堪憐。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擒遼破臘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佞臣賊子尚依然!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煙波泛釣船。

  這裡我圈出的五句,很可表現當日做書的人的感慨。最可注意的是這幾種本子通篇沒有批評,篇末卻都有兩條評語:

  評:公明一腔忠義,宋家以鴆飲報之。昔人云,「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千古名言!

  又評:閱此須閱《南華•齊物》等篇,始澆胸中塊壘。

  第一條評明是點出「學取煙波泛釣船」的意思。《水滸》末段寫燕青辭主而去,李俊遠走海外,都只是這個意思。燕青一段很有可研究之點,我先引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與《征四寇》本皆同)這一段:

  燕青來見盧俊義曰:「小人蒙主人恩德,今日成名,就請主人回去,尋個僻靜去處,以終天年。未知如何?」盧俊義曰:「我今日功成名顯,正當衣錦還鄉封妻蔭子之時,卻尋個沒結果!」燕青笑曰:「小人此去,正有結果。恐主人此去無結果。豈不聞韓信立十大功勞,只落得未央宮前斬首?」盧俊義不聽,燕青又曰:「今日不聽,恐悔之晚矣。……」拜了四拜,收拾一擔金銀,竟不知投何處去。

  燕青還有留別宋江的一封書,書中附詩一首:

  情願自將官誥納,不求富貴不求榮。

  身邊自有君王赦,淡飯黃齏過此生。

  那封書和那首詩都被郭本改了,改的詩是:

  雁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

  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此生。

  這樣一改,雖然更「文」了,但結句遠不如原文。那封信也是如此。大概原本雖然幼稚,有時頗有他的樸素的好處。我們拿百十五回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的末段和郭本的末段比較之後,就不能不認那三種本子為原文而郭本的末段為改本了。  

  以上所說,大概可以使我們知道原百回本與新百回本的內容了,又可以知道明朝末年那許多百十回以上的《水滸》本子所以發生的原故了。但我假設的那個明朝中葉的七十回本究竟有沒有,這個問題卻不曾多得那些新材料的幫助。我們雖已能證實「郭本《水滸傳》的前七十一回與金聖歎本大體相同」,但我們還不能確定,(1)嘉靖朝的郭武定本以前,是否真有一個七十一回本,(2)郭本的前七十一回是否真用一種七十回本來修改原百回本的。

  我疑心這個本子雖然未必像金聖歎本那樣高明,但原百回本與郭本之間,很像曾有一個七十回本。

  我的疑心,除了去年我說的理由之外,還有三個新的根據:

  (1)明人胡應麟(萬曆四年舉人)的《莊岳委談》卷下有一段云:楊用修(1488—1559)《詞品》云:「《瓮天脞語》載宋江潛至李師師家,題一詞於壁云: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鮫絹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銷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閒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小詞盛於宋,而劇賊亦工如此。」案此即《水滸》詞,楊謂《瓮天》,或有別據。第以江嘗入洛,則太憒憒也。楊慎在《明史》裡有「書無所不覽」之稱,又有「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的榮譽。他引的這詞,見於郭本《水滸傳》的第七十二回。我們看他在《詞品》裡引《瓮天脞語》,好像他並不知道此詞見於《水滸》。難道他不曾見着《水滸》嗎?他是正德六年的狀元,嘉靖三年謫戍到雲南,以後他就沒有離開雲南、四川兩省。郭本《水滸傳》是嘉靖時刻的,刻時楊慎已謫戍了,故楊慎未見郭本是無可疑的。我疑心楊慎那時見的《水滸》是一種沒有後三十回的七十回本,故此詞不在內。他的時代與我去年猜的「弘治、正德之間」,也很相符。這是我的一個根據。

  (2)我還可以舉一個內證。七十回本的第四回寫魯智深大鬧五台山之後,智真長老送他上東京大相國寺去,臨別時,智真長老說:

  我夜來看了,贈汝四句偈言,你可終身受用……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

  第三句,《忠義水滸傳》作「遇州而興」,百十五回本與百二十四回本作「遇水而興」。餘三句各本皆同。這四句「終身受用」的偈言在那七十回本里自然不發生問題,因為魯智深自從二龍山並上梁山見宋江之後,遂沒有什麼可記的事了。但郭本以後,魯智深還有擒方臘的大功,這四句倡言遂不能「終身受用」了。所以後來五台山參禪一回又添出「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四句,也是「終身受用」的!我因此疑心「遇林而起……遇江而止」四句是七十回本獨有的,故不提到招安以後的事。後來嘉靖時郭刻本採用七十回本,也不曾刪去。不然,這「終身受用」的偈言何以不提到七十一回以後的終身大事呢?我們看清初人做的《虎囊彈傳奇》中《醉打山門》一出寫智真長老的偈言便不用前四句而用後四句,可見從前也有人覺得前四句不夠做魯智深的終身偈語的。這也是我疑心嘉靖以前有一種七十回本的一個根據。

  (3)但是最大的根據仍舊是前七十回與後三十回的內容。前七十回的見解與技術都遠勝於後三十回。田虎、王慶兩部分的幼稚,我們可以不必談了。就單論《忠義水滸傳》的後三十回罷。這三十回之中,我在上文已說過,只有末段最好,此外只有燕青月夜遇道君一段也還可讀,其餘的部分實在都平常的很。那特別加入的征遼一部分,既無歷史的根據,又無出色的寫法,實在沒有什麼價值。那因襲的方臘一部分更平凡了。這兩部分還比不上前七十回中第四十六回以下的庸劣部分,更不消說那鬧江州以前的精采部分了。很可注意的是李逵喬坐衙,雙獻頭,燕青射雁等等自元曲遺傳下來的幾樁故事,都是七插八湊的硬拉進去的零碎小節,都是很幼稚的作品。更可注意的是柴進簪花入禁院時看見皇帝親筆寫的四大寇姓名:宋江、田虎、王慶、方臘。前七十回里從無一字提起田虎、王慶、方臘三人的事,此時忽然出現。這一層最可以使我們推想前七十一回是一種單獨結構的本子,與那特別注重招安以後宋江等立功受讒害的原百回本完全是兩種獨立的作品。因此,我疑心嘉靖以前曾有這個七十回本,這個本子是把原百回本前面的大半部完全拆毀了重做的,有一部分——王進的事——是取材於後半部王慶的事的。這部七十回本的《水滸傳》在當時已能有代替那幼稚的原百回本的勢力,故那有《燈花婆婆》一類的致語的原本很早就被打倒了。看百二十回本發凡,我們可以知道那有致語的古本早已「不可復見」。但嘉靖以前也許還有別種本子採用七十回的改本而保存原本後半部的,略如百十回本與百十五回本的樣子。至嘉靖時,方才有那加遼國而刪田虎、王慶的百回本出現。這個新百回本的前七十一回是全用這七十回本的,因為這七十回本改造的太好了,故後來的一切本子都不能不用他。又因原本的後半部還被保存着,而且後半部也有一點精采動人的地方,故這新百回本又把原本後半的一部分收入,刪去王、田,加入遼國,湊成一百回。但我們要注意:遼國一段,至多不過八回(百十五回本只有六回),王、田二寇的兩段卻有二十回。何以減掉二十回,加入八回,郭本仍舊有一百回呢?這豈不明明指出那前七十一回是用原本的前五十幾回來放大了重新做過的嗎?因為原本的五十幾回被這個無名的「施耐庵」拉長成七十一回了,郭刻本要守那百回的舊回數,故不能不刪去田、王二寇;但刪二十回又不是百回了,故不能不加入遼國的七八回。依我們的觀察,前七十回的文章與後三十回的文章既不像一個人做的,我們就不能不假定那前七十一回原是嘉靖以前的一種單獨作品,後來被郭刻本收入——或用他來改原本的前五十幾回,這是我所以假定這個七十回本的最大理由。

  我們現在可以修正我去年做的《水滸》淵源表(五四)如下:

  

  

  以上是我的《水滸傳後考》。這十個月以來發現的新材料居然證實了我的幾個大膽的假設,這自然是我歡喜的。但我更歡喜的,是我假定的那些結論之中有幾個誤點現在有了新材料的幫助,居然都得着有價值的糾正。此外自然還不免有別的誤點,我很希望國中與國外愛讀《水滸》的人都肯隨時指出我的錯誤,隨時搜集關於《水滸》的新材料,幫助這個《水滸》問題的解決。我最感謝我的朋友青木正兒先生,他把我搜求《水滸》材料的事看作他自己的事一樣;他對於《水滸》的熱心,真使我十分感激。如果中國愛讀《水滸》的人都能像青木先生那樣熱心,這個《水滸》問題不日就可以解決了!

  青木先生又借給我第一卷第五期《藝文》雜誌(明治四十三年四月),內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狩野直喜先生的《〈水滸傳〉與支那戲曲》一篇。狩野先生用的材料——從《宣和遺事》到元明的戲曲——差不多完全與我用的材料相同。他的結論是:「或者在大《水滸傳》之前,恐怕還有許多小《水滸傳》,漸漸積聚起來,後來成為像現在這種《水滸傳》。……我們根據這種理由,一定要把現在的《水滸傳》出現的時代移後。」這個結論也和我的《〈水滸傳〉考證》的結論相同。這種不約而同的印證使我非常高興。因為這種印證可以使我們格外覺悟:如果我們能打破遺傳的成見,能放棄主觀的我見,能處處尊重物觀的證據,我們一定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

  我為了這部《水滸傳》,做了四五萬字的考證,我知道一定有人笑我太不愛惜精神與時間了。但我自己覺得,我在《水滸傳》上面花費了這點精力與日力是很值得的。我曾說過:

  做學問的人當看自己性之所近,揀選所要做的學問;揀定之後,當存一個「為真理而求真理」的態度。……學問是平等的。發明一個字的古義,與發現一顆恆星,都是一大功績。(《新潮》一卷一號,頁五六)

  我這幾篇小說考證里的結論也許都是錯的,但我自信我這一點研究的態度是決不會錯的。

十,六,一一作於北京鐘鼓寺

  


附錄:「致語」考

  《考證》引周亮工《書影》云:「故老傳聞,羅氏《水滸傳》一百回,各以妖異語冠其首。嘉靖時,郭武定重刻其書,削其致語,獨存本傳。」這段中「致語」二字初版皆誤作「敘語」。我怕讀者因此誤解這兩個字,故除在再版里更正外,另做這篇《致語考》。

  致語即是致辭,舊名「樂語」,又名「念語」。《宋文鑒》第一百三十二卷全載「樂語」,中有:

  宋祁 《教坊致語》一套,

  王珪 《教坊致語》一套,

  元絳 《集英殿秋宴教坊致語》一套,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致語》一套,

  以上皆皇帝大宴時的「致語」。又有

  歐陽修 《會老堂致語》一篇,(《宋文鑒》)

  陸游 《徐稚山慶八十樂語》一篇,《致語》二篇,(皆見《渭南文集》四十二)

  以上皆私家大宴時的「致語」。陸游還有《天申節致語》三篇,也是皇帝大宴時用的。此外宋人文集中還有一些致語。

  《宋史•樂志》(一四二)記教坊隊舞之制,共分兩部:一為小兒隊,一為女弟子隊。每逢皇帝春秋聖節三大宴時,儀節分十九步:

  第一,皇帝升坐,宰相進酒,庭中吹觱栗,以眾樂和之。賜群臣酒,皆就坐。宰相飲,作《傾杯樂》;百官飲,作《三台》。

  第二,皇帝再舉灑,群臣立於席後,樂以歌起。

  第三,皇帝舉酒,如第二之制,以次進食。

  第四,百戲皆作。

  第五,皇帝舉酒。

  第六,樂工致辭,繼以詩一章,謂之口號,皆述德美及中外蹈詠之情。初致辭,群臣皆起聽,辭畢再拜。

  第七,合奏大曲。

  第八,皇帝舉酒,殿上獨彈琵琶。

  第九,小兒隊舞,亦致辭以述德美。

  第十,雜劇,罷,皇帝起更衣。

  第十一,皇帝再坐,舉酒,殿上獨吹笙。

  第十二,蹴踘。

  第十三,皇帝舉酒,殿上獨彈箏。

  第十四,女弟子隊舞,亦致辭如小兒隊。

  第十五,雜劇。

  第十六,皇帝舉酒。

  第十七,奏《鼓吹曲》,或用《法曲》,或用《龜茲》。

  第十八,皇帝舉酒,食罷。

  第十九,用角觝,宴畢。

  這裡面,第六,第九,第十四,都有「致語」一篇;此外,第七,第十,第十五,也都有稍短的引子。這些致語都是當時的詞臣代作的。

  這樣看來,「致語」本是舞隊奏舞以前的領辭。皇帝大宴與私家會宴,凡用樂舞的,都有致語。後來大概不但樂舞有致語,就是說平話的也有一種致語。這種小說的致語大概是用四六句調或是韻文的。百二十回本的發凡說:

  古本有羅氏致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復見。

  《燈花婆婆》是什麼東西呢?王國維先生的《戲曲考原》(《國粹學報》第五十期)有一段說:

  錢曾《也是園書目》戲曲類中,除雜劇套數外,尚有宋人詞話十餘種。其目為《燈花婆婆》、《種瓜張老》、《紫羅蓋頭》、《女報冤》……凡十二種。其書雖不存,然雲「詞」,則有曲;雲「話」,則有白。其題目或似套數,或似雜劇,要之必與董解元弦索《西廂》相似。

  據此看來,《燈花婆婆》等到清朝初年還存在。王先生以為這種「詞話」是有曲有白的。但《燈花婆婆》既是古本《水滸》的「致語」,大概未必有「曲」。錢曾把這些作品歸在「宋人詞話」,「宋人」一層自然是錯的了,「詞話」的詞字大概是平話一類的書詞,未必是「曲」。故我以為這十二種詞話大概多是說書的引子,與詞曲無關。後來明朝的小說,如《今古奇觀》,每篇正文之前往往用一件別的事作一個引子,大概這種散文的引子又是那《燈花婆婆》一類的致語的進化了。

十,六,一一
(收入施耐庵著,汪原放標點:《水滸》,
1921年亞東圖書館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