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續稿/卷3
卷二 ◄ | 七修續稿 卷三 |
► 卷四 |
卷三•義理類
[編輯]近詩作
[編輯]挽詩盛於唐,非無交而涕也。壽詩盛於宋,漸施於官府,亦無未同而言者。近時二作不論識不識,轉相徵求,動成卷帙,可恥也。空同、大復集中少之,此過人矣。送行,古所尚也,今不出於親友相知之情,惟官府焉,勢利也。噫!詩之道到此蔑矣。
理論
[編輯]術之精者必殺身,天道不容也;利之多者害必隨,人怨所致也。位極則危,功高不賞,損益之道也。惟謙約為可免耳。有利無害,求之愈得,其惟學乎?然必至於貧,為仁不富矣。
中國
[編輯]中國所以為中國者,以天文四七分野,俱在華夏,故曰中天。八荒曠邈,星象亦難於占視,雖與之同覆,不可紀也,豈特山川草木人物之異哉。
遇不遇
[編輯]揚雄與鄭子真、嚴君平,同時相處,惟雄知二子之賢,而不能隨以隱,致有投閣、《美新》之醜。二程與康節最相知也,不能傳邵先天之學,此非既遇而不遇耶?惟孔子聖不自聖,特問禮於老子,老子得聖言而名益傳,可謂相遇之美也。莊生與孟氏同時,莊之輕祿言玄,是深明老子者也,惜孟子不得與之言。而莊僅成其己學之偏,孟子天生豪傑,故能私淑子思而傳道統。荀子見道之言亦常有之,惜又不遇孟子為依歸,故失之性惡而流弊,致有李斯之害也。是皆當遇而不遇,惜哉!
荊川四得
[編輯]唐荊川順之嘗言:「予時文得之薛方山,古文得之王遵岩,經義得之季彭山,道義得之羅念庵。」此亦無常師之意歟?名日起而業日大,有由然也。今之士有寸長,悻悻自得;入仕途擅作威福,不知道也。恥哉!
詩言數目
[編輯]予嘗意詩惟四言、五言、至七言而止者,亦天地自然之理。蓋人受天之理以為性,聲音發天地之靈氣,天有四時、五行、七政,故音有四聲、五音、至七音而止,是先天而弗違天也。昨承宗師馮少洲賜《漢魏詩紀》,其序得我心之同,又能推廣詩人高下之故,因錄置稿。
序曰:「予聞詩有中聲,漢、魏得數,三四言短,六七言長,磅礴清濁,氣運自然,人力弗與焉。是故刪以前惟四,漢、魏人五之,唐人變而七之。何言乎聲起於四,喉舌之低昂開闔,先天而天弗違也。五音天地之中數,故五為中聲;人情極於七,故言有七。何言乎聲始人氣之呼吸,四則優遊約矣,象太古之音也。五斯和,和斯有節,歷七言焉,呼吸斯竭,不可復加矣。是故之變聲也,詩自沈約為律法,繩局趣,而靈品謝色,其氣象風韻自落漢、魏人後。孔子曰:『興於詩』,故高子固也。子貢悟也,魯之《絅》要思也。鮮斯三者,詩不足以言興,而況合契於鬼神乎。天之生材也不齊,故為詩之體裁亦各不齊,是故五材猶五味也,合而和者聖也,合而闕一者賢也,其分多者俊傑也,其得一者才也。故其發而為聲詩,能使人甘聽忘倦,如飲醇酒,一唱而三歎,能使人酸心出涕,使人長相思,使人起舞,使人泠然斂鮮正色而坐。其味不同,然又有淡如勺水,玄如太羹,如苦根澀節,使人吞之不得下咽,皆才之美使然不齊也。大匠過必物色之,采為明堂太廟金聲玉振之府,不遐憖遺,此係古人幸遇與不幸遇,皆天也。集今裒然多矣,茫茫乎回瞰千古,夥夥英賢,不啻太空一嘂耳。」
七數
[編輯]天之所以為天,不過二氣五行,化生萬物,名曰七政。人之所以為生,亦不過陰陽五常之氣,行於六脈見之,名曰七情。天之道惟七,而氣至六日有餘(氣盈朔虛推算時刻),則為一候,故天道七日來復。人身之氣,惟七六日而行十二經絡(一日行兩經)有餘。故人之疾,至七日而輕重判焉。
善惡不嫌同科
[編輯]楊素以武功顯而多文藻,見詩詞於《文苑英華》。張飛以勇烈名而善文字,見《刁斗銘》於涪陵州。此特一身之藝並人而善者也。甚於蚩尤之制五兵,李斯之為篆書,鯀之為城,桀之為瓦,始皇之於長城,隋煬之於漕河。又人雖不善,而事乃萬世之利,尤為大異者也。此善惡不嫌同科。
食物四要
[編輯]雖曰為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然食亦人生大計,況年老者尤宜所謹。嘗見一書云:「食爛則易於咀嚼,熱則不失香味。」予欲益其潔則動其食興,少則不致厭飫,斯盡矣。
武穆不能恢復秦檜再造南宋
[編輯]先正邱文莊公濬嘗云:秦檜再造南宋,岳飛不能恢復,元不當與正統,許衡不當仕元。時以為確論也。予嘗聞之,惜未親得其所以。意元乃北虜,而不當仕與正統明矣。岳之不能成功者,果權臣在內,則昔人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郾城之抵黃龍,地不遠矣,恢復而請罪,未晚矣。以錢穀兵甲之無所出歟?則因糧於敵,古人所常;解民倒懸,猶大旱之望雨矣。岳故忍而不處,棄功虧於一簣耶?非也。岳乃忠孝純臣,觀其甘死而信何鑄之欺,肯一事之妄為耶?邱蓋原其情而論其時,知其必難矣,非以少岳也。以檜再造南宋,此則計孝宗之時,算其犒軍之費,止得十有三番,故難恢復。予又掘得銅牌,計寸闊一而長二,文乃臨安府行用淮三百文,省此必南渡國窮,救補通變之物,交會鈔引之類。夫以孝宗之時,尚財用之不足,高宗草創,固可知矣。使急於用兵,徒促淪亡。故南渡以來,雖多良將,帝常為賊驅,和議之後,敵緩民養,國方有久立之規。是檜之心雖私,而和之事則當,豈非鬼神陰有以成宋家之天下耶?邱蓋原其事而究其理,非以右檜也。
產物各異
[編輯]天地至大,風土各異。故產物亦不同,不可以未見者即為異。王維雪中芭蕉,人遂以為失寒暑。近知廣東一種美人蕉,雪中開花。又如林逋杭人,不知鷓鴣不木棲,作詩曰:「雲中叫鉤輈」,此可有乎?
近日軍
[編輯]古之置軍也防患,今之置軍也為患。何也?太平無事,民出穀以養軍,官有產以助軍,是欲藉其有警以守,盜發以討,所以衛民也。衛民,衛國也。今海賊為害有年矣,未聞軍有一方之守,一陣之敵焉。守敵者非召募之土著百姓,則調選別省兵勇。故見戮於賊也,非地方男婦良民,乃遠近召募之眾。是徒有養軍之害,而無衛民之實,國非亦為其損哉?
或曰:「子不知國之有禁乎?軍死百一之報,尚不可焉,不得已而姑息乃至於此。」應者曰:「此因主將不恤軍士,立法之過也。今亦奏準不行矣,況軍乃當死之徒,既宥獲生,又得其養,役亦不職焉。是罪之乃所以恩之,人人輕於犯法矣。然卒律以法,又恐人情變也。為今之計,大閱軍兵,使較射撲:軍勝於募,則以募銀之半加於軍;募勝於軍,則扣軍糧之半以益募。如此則軍兵各為利而精矣。有急,以練精者上陣以殺賊,餘當減之也。庶民不費於召募之資,國不至於倍常之費,雖為民而實為國矣。
鵲鷺虎貓
[編輯]鵲至七夕而頸毛脫,鷺遇白露必離巢,虎啖人,於前半月則起於上身,下半月則起於下身,與貓咬鼠同也。人身之蟲,初旬頭向上,而中與未旬,頭俱下遊也。皆載於書而試之人矣,而其所以然之理難知。
耳角鼻
[編輯]《易林》曰:「牛龍耳聵。」《讕言》曰:「牛不耳聽,聽以角。《爾雅翼》曰:「龍之耳似牛。」意此必亦角之謂歟?故龍類牛,頭似而竅亦同,其性順健者,分陰陽。若虎貓尤切肖焉,故虎貓食人鼠過者,耳必缺如鋸;貓鼻四時濕冷,惟夏至一時乃溫;虎鼻常熱,惟冬至一時乃冷。此由稟性陰陽之至,而天地陰陽之極,則相變然耳。
字書經文
[編輯]《玉篇》出而《說文》廢也,楷草興而篆隸棄也,時文崇而聖經不明矣。世變江河日趨其下,人惟樂於便利,憚於求理義耳。
繆諡
[編輯]繆字有四音:穆音則為諡,妙音則為姓,綢繆則為事情也,紕繆則為背戾。綢繆、比繆、姓,人知而用之;穆音為諡,漢以上人識之,故關公諡繆。今人只知為背戾之義,以諡之不當也,殊不思秦繆、魯繆,《禮記大傳》序以昭繆皆是也。宋以繆醜諡秦檜,故晉欲諡何曾,武帝不從,肯以繆諡關乎?觀張飛諡桓可知矣。
貧
[編輯]貧者士之常,孔、孟不必論矣,而莊周、顏真卿皆常乞米矣,使周不立言,真卿無大節,則何異於常士?故曰:「貧莫貧於未聞道,賤莫賤於不知恥。」以貧賤而驕人,無道德而輕富貴,妄人也。
交
[編輯]與君子交,不存形跡可也;與小人交,不存形亦可乎?然而事變交際,安得日與君子處哉?但當先知其為何如人耳,苟不先知,未嘗不為小人損也。朋友之交,可忽也哉!
人形
[編輯]相家以人如某物之形為貴,如班超虎頭燕頷,何尚之真猿之類。又有以貴顯者為物之精,如杜預蛇精,郭璞鼉精之類。予以萬物惟人最貴,反欲肖一物以為貴乎?由古今術士見顯者似某物,遂借古人證之,以成富貴之名,筆之於書,即成故典。若夫物之精而為人,雲其貴者,庶幾有理。蓋物既成精,得天地之氣已久,必能投胎奪舍而為人,非聰明特達者乎?故皮日休《相解》,同予意而言殊;朱新仲論人形,同予言而意殊。在聖人無此論也。
三書之得
[編輯]本朝哈密叛事,《雙溪雜記》所載張掖郡條,可謂始末是非最悉矣。至言土地規模,來歷反叛之由,又當並《雙槐歲抄》看也。麓川之夷事,則當觀《南園漫錄》最詳而實,蓋作錄者乃本地張尚書志淳,故事事俱有年月日,修國史者考諸。
人各有長
[編輯]嘗論道學之士,不克建功;功業之士,不能文章。善矣歐陽公曰:「劉柳無稱於事業,姚宋不見於文章。」各有所專也。故唐虞之世,名臣各任一職;聖人之門,高弟各專一科。人非堯舜,安能每事盡善,惟聖人兼之。
勢利
[編輯]成祖皇帝命樓璉草靖難之詔,適方孝孺受刑之時,唯唯承旨,歸而憤歎自縊。宋林希草東坡謫辭,成而擲筆歎曰:「壞了平生名節。」夫樓非不知靖難之詔不當草,畏死甚而勢迫以受也;林非不知東坡之辭不可草,利心急而計遷宰輔也。然卒死而名節壞焉,豈非勢利成其過哉?況於區區之士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