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四庫全書本)/全覽7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全覽7 |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論語第五
子罕第九
考異古本經大宰知我乎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有鄙夫問於我問上有來字 子見齊衰者一本齊作𪗋見之雖少必作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忽然在後
然作焉足利本朱熹集註本同 吾自衛反魯反下有於字 後生可畏下有也字 斯亦不足畏也已下有矣字 母友不如已者毋作無足利本同 衣敝緼袍敝作弊 貉作狢 松栢之後彫也後作後彫作凋註同 知者不惑知作智 夫何逺之有下有 足利本同註逹巷者黨名也一本足利本無者字 承之以謙作承以謙也 吾執御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故從儉下有也字 下拜然後成禮成上有升字足利本同故於上拜下有也字下註任意下專必下固行下共同故不有其身作故自不有其身也足利本自字同
曾暴於匡曾作嘗足利本同 與虎俱行行作徃足利本同 文王雖已死死作沒足利本同 此自謂其身作此自此其身也足利本此字同 自謂後死下有也字 今使我知之無之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其如予何者無其字足利本同 未喪此文下有也字違天以害己也以作而足利本無以字也字 大夫官名下有也字多能於小藝下同 言天固縱下有之字不當多能下有也字 故多技藝作故多能技藝也
足利本能字同 知者言未必盡知上有言字足利本同盡下有也字誠盡下不為有愛下同 聖人受命上有有字足利本同 傷不得見也無傷字足利本同冕者冠也冠上有冕字足利本同 大夫之服作大夫服也 瞽盲也作瞽者盲者也足利本同 恤不成人下有之也二字 喟歎聲作喟然歎聲也足利本然字同 窮盡下有也字 恍惚作忽怳足利本同一本作怳忽 形象象作像下有也字次序貌下同 進勸人作勸進人足利本同 有所序作有次序也足利本作有次序 則又卓然不可及謹按一本又下補入有字不知據何本也 夫子之所立下一本有也字 疾甚曰病下其臣之禮下共有也字 少差曰間作病少差曰間也足利本病字同少作小 言子路久有是心非今日也作言子路有是心非唯今日也 死於弟子之手乎無於字足利本同乎下有也字一本也字同今本君臣禮葬下有也字 謂藏諸匱中下有也字無謂
字足利本同 寜肯賣之邪無肯字足利本同邪作耶下有也字 之辭下有也字 而待賈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有九種下有也字 君子所居則化作君子所居者皆化也足利本作君子所居皆化 反魯哀公十一年冬哀公上復有魯字足利本同冬下有也字 乃正之下有也字 故雅頌各得其所故下有曰字足利本同所下有也字 包曰逝徃也此註作鄭𤣥曰 凡徃也者無也字足利本同 之流下有也字而厚於色下一本有也字 故發此言作故以發此言
也 道徳下善之下共有也字 我不以其功功上有見字足利本同 薄之下有也字與之下同 顔淵解解上有則字足利本同 故語之而無而字 惰語之時下一本有也字 包曰孔子此註作馬融曰 之甚下有也字下註亦然下年少 同 無不順從之不上有所字 能必自改之乃為貴作能必改乃為貴也足利本自改下無之字 恭孫謹敬孫作巽足利本同之言下説者下為貴下共有也字足利本説者作説也慎所主友作慎其所主所友足利本同 所以為益下有者也二字 人心不一不作非足利本同 可奪而取之作奪之而取足利本作可奪而取 枲著下之詩下為詩下共有也字 然後知後作後下皆放此不苟容下有也字下註不惑亂下同 無憂患無作不一本同今本 未必能之道下有者也二字 未必能有所立作未必能以有所成立者足利本同但無者字一本者下有也字 雖能有所立能有作有能 輕重之極下有也字 唐棣移也正誤移當作栘 賦此詩者無者字足利本同 而後至於大順下有也字後作後足利本無於字 不自見者自作得足利本同 所以為逺下有也字斯可見矣足利本一本矣作也補遺古本經執射乎吾執御矣作吾執射乎吾執御子曰是道也也作之註以君臣禮葬禮上有之字二本同 如川之流如上有皆字 松栢小彫傷松栢下有之字一本同 無憂患患下有也字二本同補脫孔安國曰無畏懼也八字在勇者不懼下 斯可見二本作斯可知也一本作斯可知耳之也
鄉黨第十
考異古本經左右手作左右其手足利本同 攝齊升堂齊作𪗋 袗絺綌袗作縝足利本同謹按字書惟音同耳未聞其通 必表而出之無之字足利本同 狐貉之厚貉作狢 齊必有明衣布足利本作齋必有明衣布也下齊皆放此 雖疏食菜羮𤓰疏作蔬𤓰作杖者出斯出矣一本斯作則 再拜而送之足利本
無而字 必正席先嘗之足利本無之字 見齊衰者上有子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式負版者版作板註同 子路共之共作拱註同註溫恭之貌作溫恭貌也足利本但作溫恭貌 辯也作言辯貌 敬謹作謹敬足利本同一本敬下有也字 和樂之貌作和樂貌也足利本但作和樂貌 中正之貌無之字貌下有也字 君在視朝也作君在者君視朝也足利本君字同踧踖㳟敬之貌作踧踖也敬貌也一本作踧踖恭敬
貌也謹按古本似非 中適之貌下有也字下註使迎之下必變色下共同 足躩盤辟貌無足躩二字足利本同貌下有也字 衣前後襜如也作故衣前後則襜如也足利本同但後作後 言端好作言端正也足利本也字同 鄭曰復命此註作孔安國曰足利本同白君賔已去矣無君字一本同今本矣作也 斂身下門限下空位下共有也字足利本限下位下並同 衣下曰齊齊作𪗋 攝□者無齊字一本作攝□無者字所過位下有也字 聘問鄰國上有以字足利本同敬慎之至下授玉宜敬下不敢忘禮下曳踵行下共
有也字 用圭璧上復有享字 庭實下色和下共有也字 衣似衣齊服無上衣字足利本同服下有也字喪服下有也字 不以為飾衣無為字足利本同衣
下有也字 私居服無服字足利本同 公㑹之服下有者也二字 無所施下一本有也字 必表而出之無之字足利本同 加上衣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私家裘長謹按義疏本分經文為二節黃衣狐裘下有相稱也以上註䙝裘長短右袂下有私家裘長以下註上又加孔安國曰四字 主溫下短右袂便作事下共有也字足利本袂下有者字 今之被也無之字 以接賔客下有也字 吉凶異服下有故不相弔也五字足利本同 皮弁服下沐浴衣下共有也字 改常饌作改常食也足利本食字同 易常處下臭味變下有也字臭作臰 魚敗曰餒此註作孔安國曰足利本同餒下有也字 之節下中時下共有也字 芥醬不食下一本有也字 齊禁葷物葷作薫足利本同 辛而不臭故不去作辛而不薰故不徹也足利本但無而字一本臭字去字同今本 不過飽下有也字 歸則頒賜作歸則以班賜足利本同 不留神惠下其家祭肉下鬼神之餘下共有也字三日不食下一本有也字 嚴敬貌下有也字一本敬下有之字 必敬下有也字從而後出下有也字足利本一本無後字 疫鬼下有也字 故朝服而立於廟之阼階無而字於字階下有也字足利本但無而字一本於字亦同今本 敬也也上有之字 饋孔子藥下有也字饋作遺 故不敢嘗禮也無敢字足利本同 賤畜下有也字 退朝自君之朝來歸上朝下有者君作魯歸下有也字足利本作退朝自魯君之朝來歸一本魯君同 敬君惠也足利本君下有之字 乃以頒賜下有也字一本作之也頒作班足利本同 薦其先祖薦下復有薦字足利本同祖下有也字 若為君嘗食然君作先足利本同然下有也一本作若為君先嘗食然也 夫子疾作夫子病也一本疾字同今本 紳大𢃄下一本有也字 不衣朝服下有也字一本無謹按古本似非 見君下有也字急趨君命下同 行出作出行 而車駕隨之車下有既字足利本同一本作車既駕從也矣 鄭𤣥曰為為君助祭也太廟周公廟也謹按入太廟毎事問下古本足利本有此註 朋友之恩下有也字 言無親昵作無親昵也足利本同無言字 不拜者無者字足利本同 通財之義下有也字 偃臥四體上有不字一本同今本足利本臥作仆 似死人下有也字難久下同 素親狎作素相親狎也 謂素相見下有也字必當以禮貌之禮貌之作貌禮也足利本貌禮同 凶服下有者字 衣物下有也字 負版者無者字 持邦國之圖籍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親饋下之怒下為烈下共有也字 必正立無必字一本同今本 所以為安下有也字 居中不內顧者居作轝足利本一本作車但一本後改作輿 衡軛傍視軛作枙下有也字傍作旁 輢轂下一本有也字下註則去之下放此 而後下止下有也字後作後 而人不得其時無其字足利本同 非本意非下有其字 故三嗅而作作起也作故三嗅而起也無二作字足利本同補遺古本經不敢嘗嘗下有之字一本同 必以貌貌下有也字註言端好作言端正好也 下盡階階下有也字一本同 戰色敬也敬下有貌字 曵踵行行下有之也二字 愉愉顔色和色下有之字 為沐浴衣浴下有之字 得牲醴歸醴作體二本及足利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一
日本山井𪔂
物觀 撰
論語第六
先進第十一
考異古本經皆不及門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今也則亡下有未聞好學者五字足利本同 顔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槨作槨下皆同足利本脫以為之槨四字 鯉也死無也字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不下有可字 不可徒行也上有吾以二字足利本同無也字曰有慟乎曰上有子字足利本同 而誰為下有慟字季路問一本作子路問 曰敢問死死上有事字朱
熹集註本無曰字 閔子侍側作閔子騫侍側足利本同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上有曰字由之瑟作由之鼔瑟足利本同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問下有曰字賢下有乎字 過猶不及下有也字 而求也一本無也字 而附益之之作也一本但作而附益 師也闢辟作僻足利本同 億則屢中億作憶 君子者乎乎作與 其聞斯行之下有也字 毋吾以也毋作無 子路率爾而對率作卒註同 饑謹饑作飢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一本使下有民字 可使足民下有也字非曰能之足利本曰下有敢字 曰莫春者莫作暮足利本同註放此 冠者五六人上有得字足利本同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作吾子謹按義疏雲曽㸃呼孔子為吾子也 曰為國以禮曰上有子字足利本同宗廟㑹同非諸侯而何作宗廟之事如㑹同非諸侯如之何足利本同 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小下大下共有相字註孔曰先進此註直作先進足利本同一本作孔安國曰 謂仕先後輩也仕作士足利本同 將移風易俗此註作苞氏曰足利本同 言弟子下有之字 而失其所下有也字 助益也作助猶益也足利本同 無發起作無可發起足利本同 増益於已下有也字 陳曰作陳羣曰足利本同下皆放此 言子騫上事父母作言閔子騫為人上事父母足利本同非閒之言下有也字 路淵父也作顔路顔淵之父也足利本同但無之字 欲請孔子之車上有故字足利本同 賣以作槨一本作作營 言從大夫之後作故言吾從大夫之後足利本同 謙辭也作是謙之辭也足利本是字同 痛傷之聲下有也字 痛惜之甚下有也字一本惜作傷 悲哀過下有也字 門人厚𦵏下有之字 我不得割止割作制足利本同止下有也字 故云耳作故云爾也足利本爾字同 故不答下有也字 其性下之貎下夀終下共有也字 藏財貨曰府無財字足利本同 則可也無也字足利本同更改作下有也字 言必有中者無者字 勞民改作作勞民更改作也 子路鼔瑟上足利本有言字 不合雅頌下有也字 未入於室耳無於字足利本同故復解之下有也字下註俱不得中下同 卿士下賦稅下共有也字 以責之之作也 弟子高柴下愚直之愚下共有也字 曽子性遲鈍無性字鈍下有也字辟邪文過下有也字一本同今本闢作僻 失於畔
喭畔作□下有也字謹按陸徳明釋文雲畔或作叛□恐叛誤 樂在其中下有矣字 以聖人之善道足利本無道字 子貢雖無數子之病無雖字之字足利本同一本雖字同今本 不但循追足利本無但字 亦少能創業少上有多字足利本同 不入於聖人之奧室入上有能字足利本同室下有也字 身無鄙行下有也字 以逺小人下有者也二字 以為善人下有也字一本作以為善人道也 救乏之事下有也字不得自専作不可得自専也足利本得字同 而答異下有也字下註故在後下無所敢死下同 子然季氏子弟作季子然季氏之子弟也足利本季字同 故問之下有也字 安足大乎作安足為大臣乎足利本同臣數而已下有也字 君所欲邪邪作耶 言二子
無言字足利本同 大逆下有也字 所以為賊害作所以賊害人之也足利本同但無之也 於是而習之無之字 而不知窮下有者也二字 晳曽參父名點作曽晳曽參父也名㸃也足利本曽字同 言我問女女作汝下皆同 故難對下人不知已下共有也字何以為治下有乎也二字足利本乎字同 先三人對下有也字 攝迫也迫於大國之間作攝攝迫乎大國之間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乎作於 義方下哂笑下治之而已下共有也字足利本哂笑下同 謙也作謙之辭也足利本作謙辭也 我非自言能下有也字衆頫曰同衆頫作殷見足利本同 視朝之服作視朝服也 謂相君之禮作謂相君禮者足利本作謂相君之禮者 故音希作故其音希也 起對下之具下共有也字 鏗者作鏗爾者足利本同 投瑟之聲下有也字 於義無傷下有之字一本作之也 春服既成下有者字 衣單袷之時下有也字 浴乎沂水之上乎作於 而歸夫子之門無而字門下有也字 善點獨知時作善㸃之獨知時也 禮貴讓禮下有道字子路言不讓一本無言字 故笑之下有也字子路不讓下同 誰能為大相下有者也二字誰作孰足利本同
補遺古本經徳行顔淵徳上有子曰二字一本同 夫子哂之無之字 非曰能之非上有敢字一本同註聲其罪以責之之下有也字 因其人之失而正之之下有也字 謂相君之禮無之字禮下有者也二字
顔淵第十二
考異古本經克己復禮克作剋下及註同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斯下有可字足利本同已乎作已矣乎朱熹集註本或作矣乎 斯謂之君子已乎作斯可謂君子已乎足利本作斯可謂之君子已乎朱熹集註本已乎或作矣乎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皆下有為字足利本同 民信之矣作令民信之矣足利本令作使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無子貢二字足利
本同 民無信不立無作不足利本同 棘子成曰成作城足利本同註放此 何以文為一本文為作為文虎豹之鞟鞟作鞹下及註同 犬羊之鞟下有也字年饑用不足饑作飢 崇徳也無也字 愛之欲其
生下惡之欲其死下既欲其生下各有也字 吾得而食諸吾下有豈字足利本同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上有君子二字足利本同 子帥以正以作而足利本同苟子之不欲無之字 君子之徳風下小人之徳草
下共有也字 草上之風上作尚足利本同 可謂之達矣無矣字一本作也 爾所謂達者下有矣字謹按恐誤 夫達也者夫聞也者共無也字 問知知作智下同 鄉也吾見鄉作嚮 富哉言乎作富哉是言乎足利本同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作忠告而以善導之否則止謹按義疏雲否謂彼不見從也 母自辱焉母作無足利本同註克己約身下有也字 不在人也也上有者字 故請問之下復禮之目下共有也字為仁之道無為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莫尚乎
敬下為諸侯下卿大夫下共有也字 牛宋人下足利本有也字 司馬犂下有也字 子曰行仁難正誤子當作孔 不得不難下有矣字 自省無罪惡自作內足利本同 無可憂懼作無所可憂懼也 死亡無日亡作喪 我為無兄弟我下有獨字足利本同弟下有也字可以禮親下同 漸以成之作以漸成人之禍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膚受之愬皮膚外語足利本無之愬二字 內實下有也字 人莫能及下有之也二字 古今常道下不可失信下共有也字下註衛大夫下同 追之不及作追之不及舌也足利本舌字同與犬羊別下有者字足利本同無與字一本有 與犬羊邪邪作耶 盍何不也盍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為天下之通法無之字足利本同法下有也字什二而稅下同 孔曰辨別也此註作苞氏曰足利本同 徙意而從之無而字之下有也字 適足以為異耳足以作以足 以非之下有也字 當此之時無之字足利本同 陳恆作陳桓 故以對作故以此對也足利本此字同 果滅齊下有也字下註唯子路可下故不豫諾下同足利本可下同 與人等作言與人等也足利本言字同 化之在前下有也字 無得解倦解作懈足利本同 必以忠信下有之也矣三字 鄭曰弗畔不違道下有也字足利本此註無鄭曰 康子魯上卿康子上有季字足利本同 欲多情慾下有也字足利本無多字慾作欲足利本同 不從其令令上有所字足利本同 所好下有也字下註止姦下先自正下化於上下有名譽下並同 觀顔色觀作見足利本同 其志慮志作念足利本同 以下人下有也字不可踰下同 此言佞人假作此言佞人也佞人假足利本亦有佞人二字 而不自疑下有者也二字 佞人黨多下有也字 故下可遊焉作故其下可遊也足利本其字同 為善下得報下有也字下註皆化為直下同 富盛也足利本作富猶盛也 是非告之下有也字 以善道導之無道字足利本作以善道之 或見辱下有也字以文徳合下同 友相切磋之道友下有有字足利本同 已之仁下有也字
補遺古本經是惑也是作其 舉直錯諸枉諸作於註則為仁矣矣作也 子曰行仁難子曰作孔安國曰二本及足利本同 必以忠信作必忠信之也矣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二
日本山井𪔂
物觀 撰
論語第七
子路第十三
考異古本經則民無所錯手足錯作措足利本同 曰吾不如老圃曰上有子字足利本同 小人哉樊須也無也字一本同今本 魯衛之政兄弟也無也字 子適衛冉有僕有作子足利本同 如正人何一本人上有其字 若是其幾也無也字 人之言曰言下有而字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而下有可以二字足利本可字同 而莫予違也而下有樂字足利本同 無欲速足利本無作毋 無見小利無作毋謹按古本上作無下作毋足利本上作毋下作無 鄉黨稱弟焉弟作悌足利本同 不可以作巫醫善夫足利本夫作哉 其不善者惡之下有也字 何如斯可謂之士矣無之字兄弟怡怡下有如也二字足利本如字同註民忘其
勞下有也字無倦則可下同 而後責其事下一本有也字 女所不知者女作汝足利本同 人將自舉其所知舉下有之各舉三字足利本同 無遺下有也字下註先行下之名下共同 逺於事作疏逺於事也不達下迂逺下共有也字 孔曰禮以安上此註作苞氏曰 濫罰下明言下遵行下共有也字 言民化於上於作其足利本同 各以實應作各以情實應也足利本情字同 以器曰襁下有也字下註康叔之封下亦如兄弟下並為君子下冉有御下衛人衆多下並同衛人作衛民足利本同 期月而可足利本無而字 乃有成功下有也字 勝殘殘暴之人作勝殘者勝殘暴之人足利本勝字同 去殺下有者字 孔子信之作故孔子信也足利本故字同一本作信之也 仁政乃成下有也字下註朝於魯君下改更匡正下並同 凡行常事作凡所行常事也足利本所字同 當與聞之之作也 正興國下有也字 可以興國下有也字無以字足利本同 一言而成下有也字 如知此作知如此足利本同 而不見違下有也字 所言不善上有其字足利本同 而喪國下下註魯下邑下共有也字 則不達矣無則字一本同今本 小利妨大作見小利妨大事足利本同 不成下有也字 直躬直身而行下有也字無直身二字一本同今本 去而不行下有也字 有恥者無者字足利本同 有所不為下有也字足利本無所字 必果敢為之無果字足利本同 可以為次下不平之聲下共有也字 容斗二升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一本斗上有一字 得其中者下得狂狷者下共有也字 取其恆下有一者也三字足利本一字同 南國之人下有也字 無恆之人下有也字恆作常足利本同 之辭下承之下吉凶下不占下共有也字 然其所見各異無其字一本同今本 然各爭利利上有其字足利本同 故曰不和下惡惡著下故易事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易事下同度才而官之作度才而任官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自驕矜下無欲下果敢下質樸下遲鈍下近於仁下
共有也字足利本質樸下同 有斯四者斯作此足利本同 和順之貎下有也字 即就也戎兵也言以攻戰作即戎就兵可以攻戰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言用不習之民無之字足利本同 是謂棄之下有也字補遺古本經奚其正正下有名字 亦奚以為為下有哉字一本同 如知為君之難也無之字二本同 必也狂狷乎無也字註補脫王肅曰民富然後敎義也衣食足後知辰十六字在曰敎之下 而盜曰攘攘下有也字 所嗜好者則同無則字二本及足利本同
憲問第十四
考異古本經危行言孫孫作遜 子羽脩飾之足利本脫之字 飯疏食疏作蔬註同 不可以為滕薛大夫下有也字一本同今本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知作智足利本同又無子字 人不厭其言下不厭其笑下不厭其取下共有也字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作子曰衛靈公之無道久也足利本曰字同 則為之也難作則其為之難足利本作則其為之也難也 陳恆弒其君恆作桓註同 公曰告夫三子三上有二字足利本同下夫三子者之三子並同一本皆同今本但足利本三子者同今本 不敢不告也無也字 勿欺也而犯之也作之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作君子恥其言之過其行也足利本之字同 知者不惑知作智 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作賜也賢乎我夫哉我則不暇足利本作賜也賢乎我夫我則不暇 患其不能也作患已無能也足利本同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曰上有對字足利本同 於公伯寮吾力寮下有也字足利本同辟世闢作避下皆同 晨門曰奚自晨門上復有石
門二字足利本同 荷蕢蕢作簣註同 而過孔氏之門氏作子足利本同 幼而不孫弟孫弟作遜悌 闕黨童子將命下有矣字註當食祿作當食其祿也足利本其字同 是恥辱下好勝人下伐其功下忌小怨下共有也字 四者行之難作此四者行之難者足利本同 以為仁下有也字 可以厲言行也足利本無也字 以逺害下有也字 億中億作憶 故必有言下有也字下註魯大夫下同 羿有窮國之君無國字足利本同君下有也字 所殺下夀終下共有也字 稷播百穀播下有殖字足利本同 故曰躬稼下後世皆王下故曰君子下共有也字足利本君子下同 猶未能備下欲敎誨之下共有也字 禆諶鄭大夫氏名也無氏字足利本同 於國則否於上有謀字足利本同盟㑹之辭下詳而審之下掌使之官下公孫揮下因
以為號下鮮有敗事下共有也字下註古之遺愛下言無足稱下令尹子西下並同 猶詩言所謂伊人下有也字一本此註作鄭𤣥曰 駢邑地名下有也字 以其當理也作以當其理故也足利本同 王肅曰貧者善怨富者善驕二者之中貧者人難使不怨也謹按子曰貧而無怨難章一本補入此註校足利本亦有此註但足利本富者善驕上有富怨二字恐衍字 孔氏曰謹按據例氏字應刪 魯大夫下皆晉卿下故不可為下共有也字下註臧孫紇下同 孟公綽作魯大夫孟公綽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卞邑大夫下文成下不苟得下猶少時下共有也字足利本不苟得下同 公孫枝枝作㧞足利本同下有也字文諡下同 嫌不能悉然嫌下有其字足利本同然下有也字 武仲故邑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紇非能害也能作敢足利本同知不足也知作智足利本同 敢不辟邑闢作避足
利本同 此所謂要君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謂召天子召下有於字足利本同 天王狩於河陽於作於足利本同 是正而不譎也足利本無也字 公孫無知殺襄公足利本殺作弒 召忽死之之作也 管仲之仁下有矣字 一匡天下下有也字匡作正足利本同為不被髪左袵之惠為作謂足利本同惠下有也字
皆為夷狄下同 於溝瀆中也中上有之字足利本同故死之未足深嘉一本無之字 不當死下有也字
下註家臣下公朝下共同 言行如是足利本無言字可諡為文下有也字無為字 言雖無道言下有君
字足利本同 何為當亡下有乎也二字足利本乎字同 為之難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成子齊大夫上有陳字足利本同 齊必沐浴下有也字 我禮當告君禮上有於字足利本同 告三子作告二三子足利本同下之三子放此 故復往下有也字 語之而止下有之也二字 犯顔諌爭顔下有色字足利本同爭下有也字下註末為下下同 履而行之下有也字一本履下有道字 徒能言之下有也字下註蘧瑗下未能無過下使得其人下不越其職下已之無能下時反怨人下微生姓下畝名下並同足利本畝名下同 病世固陋病作疾足利本同 欲行道以化之下有也字足利本化下作人也 徳者調良之謂作徳謂調良之徳也一本作徳者謂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恩惠之徳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故問下亦不尤人下上知天命下唯天知已下共有也字 孔曰魯大夫此註作馬融曰足利本同 告孔子下恚子路下共有也字 吾勢力猶能無力猶二字足利本同 使之誅寮而肆之寮上有伯字足利本同之作也 曰肆下有也字 莫得而臣下有之也二字 適治邦下有也字 色斯舉矣矣作也 有惡言乃去下有也字足利本作之 楚狂接輿下有也字而強為之下為契契然下同 此硜硜者無者字足利本同 亦無益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過水過作遇足利本同 則當不為下所以為果下有也字 無難者足利本無下有以字 解已之道下有也字無之字 已百官作己巳百官也足利本已字同天官卿佐王治者下有也字足利本無卿字 王自聽政下有之也二字下註故易使下放此 敬其身下九族下有也字下註孔子故舊下夷踞下踞待孔子下並同 賊謂賊害下有也字謂作為足利本同 腳脛下有也字 出入下有之也二字 乃有位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不差在後下欲速成人者下有也字無人字足利本同一本人字同今本 非求益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補遺古本經克伐怨欲克作剋註同二本同 言亦可以為成人矣矣上有也字 勿欺也而犯之無也字與之坐而問焉之作人 末之難矣矣上有也字 修已以敬敬下有人字註召忽不當死死下有也矣二字再言使乎者無者字一本同 無難者者下有也字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三
日本山井𪔂
物觀 撰
論語第八
衛靈公第十五
考異古本經在陳絶糧糧作糧 君子亦有窮乎足利本無有字 賜也女女作汝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參下有然字足利本同 夫然後行下有也字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無之字足利本同 知者不失人知作智 友其士之仁者下有也字 人無逺慮人下有而字足利本同 已矣乎吾未見無乎字 好行小慧慧作惠註同 孫以出之孫作遜註同 勿施於人下有也字 吾之於人也無也字 如有所譽者所作可足利本同 今亡矣夫今下有則字足利本同朱熹集註本矣或作已 小不忍則亂大謀下一本有之也二字足利本無則字 非道𢎞人下有也字足利本同及席下有也字一本同今本 子告之曰告作謂一本同今本註軍陳行列之法下有也字陳作陣 禮器下為旅下共有也字 本未立不可以敎末事作本未立則不可敎以末事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從者弟子下一本有也字 又之宋宋遭匡人之難無下宋字足利本同 故乏食下溢為非下共有也字 然謂多學而識之作然者謂多學而識之也 謂今不然作問今不然耶足利本問字同 不待多學而一知之作不待多學一以知之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少於知徳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故無為而治下有也字足利本但作故無為 言不可行下有也字 參然在目前無目字足利本同 則若倚車軛下有也字車作衡足利本同 紳大帶下有也字史鰌下同 如矢言不曲作如矢不曲也足利本作如矢不曲無言字也字不忤於人下有也字 所言皆是故無所失者也謹
按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章一本有此十字註 無求生以害仁以作而足利本同 賢友為助下有也字下註取其易知下大路越席下冕禮冠下不任視聽下故取之下並同 能惑人心惑作感足利本同 故逺之下有也字 王曰君子足利本脫此註 當思患而預防之患作慮之作也 展禽也足利本無也字 知賢而不舉知下有其字足利本同 是為竊位下有也字無是字足利本作為竊位者 責已厚責上有自字足利本同 怨咎下有也字下註奈是何下無如之何下並同 言終無成下有也字一本有功也二字 鄭曰義以謹按足利本脫此註 謂操行下謂言語下有也字 包曰君子謹按足利本亦脫此註 不病人之不知己無之不二字一本作不病人不知己也謹按古本恐非一本比於今本無之字有也字 小人責人下義之與此下以言舉人下共有也字 王曰不可以無徳而廢善言謹按古本足利本共無此註 言己之所惡勿加施於人謹按古本足利本亦無此註但一本有之人下有也字 所譽者無者字足利本同 不虛譽而已虛作空足利本同已下有矣字 夏殷周下直道而行下共有也字 古之良史無良字足利本同 以待知者下有也字 有馬不能調良馬下一本有者字乗習之上有使字足利本作使習之 穿鑿下有也
字下註則亂大謀下同一本作亂大謀之也 王曰才大者此註直作才大者才作材下同 不能𢎞人下有也字 言人雖念耕而不學足利本無人字一本而下有與字謹按一本後人旁記雲與者耕與學也姑記以俟再考 學則得祿下一本有矣字 而不餒作而不飢餓足利本作而不飢 此勸人學下有也字無此字足利本同 必失之下敬從其上下然後善下並有也字 王曰君子之道此註直作君子之道足利本同不可小了知小上有以字足利本同下可小了知放此水火及仁及作與足利本同 生者下為甚下共有
也字 未嘗殺人下有者也二字 言行仁急作行仁急也足利本亦無言字 貞正下言不必小信下共有也字小作有 而後食祿下有也字無而字足利本一本而作然 言人所在見敎無所字足利本同 種類下一本有也字 孔曰凡事足利本此註直作凡事莫過於實作莫過於實足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之辭下盲者下名冕下共有也字 所在處作及所在處也足利本及字同
補遺古本經知徳者鮮矣矣作乎 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無之字三本同註俎豆禮器作爼豆禮之器也 周之禮文而備備下有也字一本同 小小之才知無之字一本同 廢善言言下有也字一本同
季氏第十六
考異古本經何以伐為作何以為伐也足利本為伐同出於柙毀於櫝中共無於字 而必為之辭必下有
更字足利本同 以來之之作也 友便辟一本闢作僻 樂道人之善道作導 民無徳而稱焉作民無得稱焉足利本亦徳作得 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也作之謹按惟此為然上下未也同今本 不學詩無以言上有曰字足利本同言下有也字 聞斯二者足利本者作矣 君稱之曰夫人無君字一本同今本 亦曰君夫人下有也字註伏羲作宓犧 貪其土地無土字足利本同 欲滅而取之取作有足利本同 來告孔子下有也字 為之聚斂上足利本有而字 求敎之之作也 䝉山下有也字 魯七百里之封封作邦足利本同 域中下之為下共有也字 歸咎於季氏下一本有也字 古之良史下有也字 言當陳其才力足利本無其字 不能則當止下有也字足利本無則字何用相為下有也字 櫝匱也匱作櫃足利本同
失虎毀玉豈非典守之過邪作失毀非典守者之過邪也足利本作櫝櫃也非典守者之過邪 費季氏邑作費季氏之邑也 疾如女之言女作汝足利本同言下有也字國諸侯下卿大夫下同 政理理作治足利本同 均平下有也字 則國富下一本有也字 則不貧矣一本作則不患貧矣 不傾危矣矣作也 曰離析下一本有也字 墻謂屏也作蕭墻謂屏足利本同下亦有也字 後季氏家臣氏下有之字 囚季桓子下有也字 専行征伐無行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死於乾侯矣無於字矣字足利本矣字同無 所囚
下謂家臣下而出奔齊下由君下非議下共有也字下註定公之初下同 孔曰文子此註作鄭𤣥曰足利本同 平子下有也字 三桓下有者字 季孫下皆衰下共有也字 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作便辟巧避之人所忌以求容媚者也足利本同今本但無上辟字一本作便僻巧避人所忌以求容媚者也 面柔也也上有者字 便辯也辯作辨下同 謂佞而辯下有也字 動得禮樂之節作動靜得於禮樂之節也足利本靜字同 以自恣下有也字 佚遊遊作游謹按經文同今本 不節作不知節也 淫瀆下之道下共有也字下註安靜下情實下並同 猶瞽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作猶瞽者 得貪得下有也字 天之命也一本無之字 合其徳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深逺不可易知測測作則足利本同亦無知字 故
不知畏下有也字故狎之下故侮之下下註有所不通下喻去惡疾下四千匹下並同 河東蒲坂縣無縣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河曲之中下有也字 以徳為稱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當有異下謂孔子下共有也字下註夫人之稱下同
補遺古本經焉用彼相矣矣作也註乾侯矣矣作也陽虎為季氏家臣虎作氏一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論語第九
陽貨第十七
考異古本經可謂知乎知作智下上知好知註並同子之武城作子游之武城 聞歌之聲作足利本同 公山弗擾弗作不註同 子路不説説作悅何必公山氏之之也無一之字一本同今本 如有用我者用上有復字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曰上有對字 信則人任焉一本焉作矣 由也女無也字女作汝下同 居吾語女居上有曰字 周南召南召作邵下及註放此一本同今本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一本無也與二字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謹按古本足利本共無此章 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者作也足利本同 孔子辭以疾辭下有之字 食夫稻下衣夫錦下共有也字 於女安乎女作汝下及註同 女安則為之女上有曰字 子貢曰君子曰上有問字 曰賜也亦有惡乎乎作也 惡徼以為知者徼作撽註同知作智 惡不孫孫作遜下同 逺之則怨怨上有有字註孔子使仕下有也字遺孔子豚下與相逢下共同孔子棲棲棲作棲足利本同 不得為有知作不為有智也足利本作不可為有知 當急仕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以順辭免下有害也二字足利本害字同 慎所習下有也字 不可使為惡為上有強字足利本同使強賢下有也字下註為武城宰下小笑貎下用大
道下則易使下從行者下用大道下而召孔子下並同足利本則易使下同有也字 無可之則止下有耳字足利本同 公山氏之適下有者也二字 故曰東周下有也字下註侮慢下成功下邑宰下並同 孔曰不入其國下有也字足利本此註直作不入其國 涅可以染皂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染之於涅而不黒無於字而字一本同今本 喻君子足利本無喻字 不能汚下繫滯一處下共有也字 六言六蔽者謂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剛也無者謂二字仁上有謂字知作智足利本一本共有者字作六言六蔽者下六事謂仁知信直勇剛也 故使還坐作故使還座也 則愚下適守下之輩下觸人下共有也字下註連類下同足利本觸人下同有也字 觀風俗之盛衰作觀觀風俗之盛衰也足利本觀字同 切磋下上政下共有也字 樂得淑女以配君子無樂字足利本無樂得二字 而立下有也字 圭璋之屬下束帛之屬下一本共有也字圭作珪 安上治民下移風易俗下非謂鐘鼓而已下共有也字足利本非下有但字 為外自矜厲為作謂足利本同 而內柔佞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窬牆下有也字 而為意以待之意上有已字足利本同 是賊亂徳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原其趣嚮嚮作向 所以賊徳也足利本無也字 而説之下有也字下註與事君下不能得之下楚俗言下並同 言其邪媚無其字足利本同 無所不為下有也字今時異下同 極意敢言下有之也二字 所據下廉隅下多怒下下註而奪正色下並有也字 惡其亂雅樂下有也字亂作奪足利本同 傾覆國家作傾覆其國家也足利本其字同 故欲無言下有也字 故辭之以疾無之字 為其將命者不已已上有知字足利本同孺悲思之之作也 有更火之文無之文二字足利
本同 責其無仁恩於親足利本無恩字 故再言女安則為之下一本有也字 子生於三嵗於作未足利本同 懐抱下庶人下共有也字 欲報之恩恩作徳足利本同 愛乎乎作也一本同今本 馬曰為其無所據樂足利本此註直作為其云云 善生淫慾下有也字欲作慾 所以為惡下訕謗毀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毀下同 抄人之意上有惡字 以為已有下有之字一本作之也 人之隂私下有也字下註終無善行下同
補遺古本經不曰堅乎不上有曰字二本同 徳之賊也無也字 徳之棄也無也字一本同 忿戾戾下有也字一本同 辭以疾疾作病註有盜心穿穿壁窬窬牆心下壁下牆下共有也字 肆極意敢言作肆恣意敢言之也
微子第十八
考異古本經歌而過孔子下有之門二字足利本同何徳之衰下往者不可諌下來者猶可追下不得與之言下共有也字 趨而辟之闢作避下及註放此 夫執輿者為誰下有乎字一本同今本 是魯孔丘與與作歟下孔丘之徒與同 曰是也上有對字 鳥獸不可與同羣下有也字 而誰與足利本與下有之字以杖荷蓧蓧作篠註同 如之何其廢之作如之何其可廢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行下有也字 不辱其身下有者字 入於河入於漢入於海於並作於 播鞀武鞀作鞀註紂之諸父下有也字 以諌見殺作以諌而見殺也 三人行異行下有各字足利本同 憂亂寜民下有也字典獄之官下同 所至之國上一本有於字 當復三黜下有也字下註二者之間下同故云吾老不能用作故云老矣不能用也足利本作故云老不能用 朝禮三日下有也字接輿楚人下同欲以感切孔子下有也字足利本無欲字 比孔子於鳳鳥下有也字 故曰衰下有之也二字足利本也字同 諌止下辟亂隠居下共有也字闢作避 已而已而者無已而二字足利本同 傷之深也深作甚足利本同 下車下有也字津濟渡處下自知津處下共同滔滔周流之貎下有也字滔滔下有者字足利本同誰以易之下有也字 已之為士無之字 辟世之
法下有也字 不以津告作不以津處告也 隠於山林是同羣作隠居於山林是與鳥獸同羣也足利本同但無也字 言凡天下此註作孔安國雲足利本同丘皆不與易也也作之一本同今本 丈人老人也老人作老者足利本同 蓧竹下有名也二字足利本名字同 丈人云雲作曰 不分植五榖植作殖足利本同 而索之邪邪作耶下義邪同 所以答下有也字出行不在下丈人之二子下同 言女知女作汝倫道理也作倫道也理也足利本同 所以行君臣之義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不必自己道得行作不自必道得行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但行下有也字 自己知之下有也字一本無自字 節行超逸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惟有者字 賢者下有也字 庸君之朝下一本有也字 不復言世務下有也字足利本一本不上有置字 自廢棄以免患足利本自作身 唯義所在下有也字下註摯干皆名下樂章名下同 繚缺皆名也足利本無也字 方叔名下居其河內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河內下同有也字 播搖也播下有猶字足利本同 禮壊樂崩壊作毀 陽襄皆名下有也字伯禽下一本有也字 封於魯下有也字 不以他人之親易已之親作不以他人親易其親也足利本作不以他人易其親 不見聽用下惡逆之事下共有也字周時四乳生八子作周時四乳得八生足利本一本
作周時四乳得八子 皆為顯仕仕作士足利本同故記之爾爾作耳足利本同
補遺古本註微子紂之庶兄兄下有也字一本同 仁者愛人仁上有馬融曰三字一本同 感切孔子切作動 待聖君乃見乃上有而字一本同 孔子為士從辟人之法已之為士則從辟世之法二法下共有也字二本同 而便非已也無便字一本同 除草曰芸芸下有也字一本同 如此而已已下有矣字 孔曰亞次也孔曰作苞氏曰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四
<經部,五經總義類,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五
日本山井𪔂
物觀 撰
論語第十
子張第十九
考異古本經小人之過也必文必下有則字一本同今本 有始有卒其惟聖人乎卒作終惟作唯足利本唯字同註放此 是難能也無能字足利本同 紂之不善下有也字 如日月之食焉焉作也 譬之宮牆下一本有也字 夫子之牆數仞一本作夫夫子之牆也數仞足利本也字同 不得其門而入入下有者字人雖欲自絶下有也字 一言以為知知作智下同道之斯行道作導註同註不愛其身下有也字下註無所輕重下交接之道下謂異端下泥難不通下其所未聞下而厚識之下並同 未悟之事上有而字足利本同下有也字 思已所未能及之事作近思於已所能及之事也一本作近思已所未能及之事也足利本作近思己所能及之事 汎問所未學上有若字 則於所習者習作學 所思者不解作於所思者不解也足利本於字同 以致其道作以立其道也足利本立字同 不言情實作不言其情實也足利本其字同 厲嚴正下有也字 厲猶病也無猶字 小徳則不能不踰法無則字足利本同 出入可下有也字 但當對賔客但下有於字足利本無但字有於字 無其本下有也字 本之則無如之何作本之無則如之何也一本同今本作則無 噫心不平之聲下有也字無心字先𫝊業者業上有大字足利本同 必先厭倦無先
字足利本同 大道下以次下而已下人耳下共有也字 則以學文作則可以學文也一本無可字 毀不滅性下有也字 言子張容儀之難及作言子張之容儀之難及者也一本同今本但有也字 必自致盡下有也字 仲孫連也連作速足利本同 諒隂之中隂作闇足利本同 雖有不善者無有字足利本同 不忍改也也上有之字一本同今本 曽子弟子下有也字 典獄之官作典獄官也足利本亦無之字 上之所為下非民之過下能得其情下有也字下註歸之於紂下同 公孫朝無公孫二字足利本同 衛大夫下上從學下故無常師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故下有曰字叔孫州仇下武諡下七尺曰仞下謂武叔下共有也
字 言人雖自絶雖下有欲字足利本同 其何能傷之乎適足自見其不知量也無之字足字足利本足字同一本同今本 若卿大夫下有也字 莫不和睦下一本有也字 故能生則榮顯死則哀痛則下共有見字足利本並同痛下有也字
補遺古本經異乎吾所聞聞下有也字三本同 我之大賢我之不賢並無之字一本同 君子不為也為作學 以為謗已也也作矣二本同 譬之宮牆之作諸牆下有也字二本同 仲尼日月也日上有如字三本及足利本同 夫子之不可及也無也字二本同 夫子之得邦家者無之字二本同註當如子張張下有也字一本同 廣學而厚識之作博學而厚識也一本同汎問所未學汎作𢎞 門人先敎人下有將字一本
同 後將敎以大道無將字一本同 毀不滅性滅作傷 勿自喜勿下有之字一本同 無所不從學從下有其字 人雖自絶棄自下有欲字一本同 莫不興行行下有也字一本同 死則哀痛痛下有矣也二字
堯曰第二十
考異古本經四方之政行焉焉作矣 信則民任焉脫此五字足利本同 公則説一本説上有民字足利本同 子張問於孔子曰問下有政字足利本同 何謂五羙下有也字一本無 擇可勞而勞之擇下有其字足利本同註所以長終下命禹下湯名下告天之文下共有也字足利本湯名下同有也字 殷豕尚白豕作家足利本同 故用𤣥牡下皇大下其辭若此下擅赦下帝臣之位下共有也字 罪過不可隠蔽上有有字足利本同 以其簡在天心故作已簡在天心故也足利本同 萬方不與也與作預 我身之過作我身過也一本之字也字共有 周周家下有也字富於善人下同 仁人謂箕子微子無謂字足利本同 來則用之下有也字量斗斛下同 所以盡哀哀上有其字一本作所以盡哀也 所以致敬下有也字以示後世下同 無費於財下有也字 不以寡小而慢也也上有之字一本同今本足利本慢下作人字無也字 為視成下虛刻期下謂財物下人君之道下共有也字下註窮達之分下同
補遺古本經萬方有罪罪在無一罪字三本及足利本同 出納之吝納作內註同三本同註在天心故故作也一本同 來則用之之作也一本同 重食民之命也民之作之民一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古文孝經序
古文孝經
謹按古文孝經一卷隋書藝文志經典釋文文獻通考及歴代諸儒之説其隠晦出沒議論紛紛不一究竟其説亡於梁得於惰其後尋亡孔傳不可復見矣隋志所記其略雲至隋王劭訪得孔傳河間劉始自離析為作稽疑世或疑自為之非孔舊本按通考所引宋三朝藝文志雲古文孝經世不𫝊又崇文總目雲今孔註不存而𨽻古文與章數存焉又陳氏曰按三朝志五代以來孔鄭註皆亡又曰古文有經無𫝊以𨽻體寫之又按近世江邦玉孝經大全〈明崇禎癸巳作即本朝寛永十年也〉亦集衆本同異諸家註解其采擷𢎞多固不遺餘力而獨於古文孔安國𫝊闕而不載今其可見者𦆵有朱熹較定古文及刋誤耳不足證也由是觀之則古文孔傳唐宋以來中華所不𫝊而吾邦獨存焉今以世所梓行本校之足利古本是為其元本也但展轉書寫致有少異耳乃此本所得於隋而唐以前所𫝊者亦明矣至於其真偽不可辨則〈臣〉之末學微賤所不敢輙議也
古文孝經序孔安國
謹按孔安國下直解雲尚書序下無此三字此葢後所題未必孔自為之
考異古本序孝經者何也者作孝謹按恐非 門徒三千下七十有二下共有人字 而諮門焉門作問 由是絶而不𫝊也無也字 後曽恭王曽作魯 戴在竹牒戴作載 抱諧京師諧作詣 以為行路之資無為字 而今文十八帝帝作章 數家之誼誼作諠 反雲孔氏無古文孝經雲下有於字 自噵噵作道 知則移之知下有之字 故云移風易俗故下有𫝊字雲作曰 □□作歌
補遺古本序則大化滂流無則字 武城之下無之字
古文孝經孔子傳
考異古本子作氏
開宗明義章第一〈經一百二十五字〉
〈此章開源於物説孝之終始也〉
謹按題下記經字數足利學所藏經書古本率皆為然〈臣〉向校陸徳明經典釋文每卷末必記其經傳字數如足利古本然矣葢亦古之遺學也夫窮經而至校量字數可謂深嗜矣又唐以前其未有印本之時家𫝊其業人守其説學必有所受而手親寫之敬其業葢如此矣至於後世剞劂盛行視聽一定乃寥寥乎殊無此事世態變更學之不古此亦可以觀也又按每章題下此章云云恐是劉直解混入於註者也奚以言之今校古本或有或無參差不一而其所存者極細寫之與註文麤細弗類且其所記有引邢昺正義者故〈臣〉竊謂是後人所附録者而非孔氏之舊宜刪去之然今姑因其舊文萃録於此以記其有無同異如左其劉之作直解雖無據依古本作孝經直解卷第一古文孝經序而彼本後人記註雲直解者魏劉為之也〈今按劉隋人〉或雲漢蔡邕作之誤矣〈臣〉驗其一二中有以為之語則劉作之明矣但古本序有其解耳餘亦同今世所行本也〈按直解與孔傳並中華所無故經籍諸志不録今亦其全本不可得而見也惜哉〉
開宗明義章第一〈無註○此一章無經字數〉
天子章第二經五十二字〈無經字下皆放此○數經文為五十三字二作三為是〉註作此章説盡愛敬於親加徳敎於百姓矣
諸侯章第三〈無註〉
卿大夫章第四〈無註〉
士章第五〈無註〉
庶人章第六
孝平章第七經二十四字〈無註○數經文為二十五字〉
三才章第八經一百二十九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三十字〉
孝治章第九經一百四十二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四十四字按邢昺疏本經文弗敢失於臣妾之心無之心二字去之則為一百四十二字〉
聖治章第十經一百四十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四十一字按邢昺疏本來助祭無助字〉
父母生績章第十一〈無註〉
孝優劣章第十二〈無註〉
紀孝行章第十三〈此註引邢昺疏題下決非孔氏為之可以見也〉
五刑章第十四〈無註〉
廣要道章第十五
廣至徳章第十六〈古本註無也字〉
應感章第十七經一百十二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十四字又按邢疏本作感應章朱熹較定古文本同〉
廣揚名章第十八經四十三字〈無註○數經文為四十四字〉
閨門章第十九
諫諍章第二十經一百四十九字〈數經文為一百四十七字〉
事君章第二十一經二十九字〈數經文為四十八字〉
喪親章第二十二經三十二字〈古本作一百三十二字○數經文為一百四十二字又按註乃説上古本有又字〉
右經字數註有無與古本有異且加以〈臣〉之臆説者也按邢昺疏本〈即今文十八章本〉經文大較相似少有異同且其章第敘次亦不同庶人章孝平章合為一章聖治章父母生績章孝優劣章合為一章無閨門一章廣揚名章第十四而諫諍章次之感應章第十六而終於喪親章第十八是皆與古文異者也凡如此之類及其廢興隠見隋志文獻通考録之備矣邢昺疏本朱熹刋誤亦可併考也
考異古本經揚名於後世揚作敭註孔子字也無也字首上圬似尼丘山圬作汚謹按史記世家亦作圬古
本似非 故道在身在作存 乃立徳之基也基上有本字
補遺古本傳孔子者男子之通稱也無之字 負累其先祖故也也上有之字
天子章第二
考異古本經刑於四海於作乎註則從事勝任也矣無矣字
補遺古本𫝊內敬其親而外不慢人無而字
諸侯章第三
補遺古本經保其社稷其作亓
卿大夫章第四
考異古本經三者備矣三上有此字註所以合於道之也無之字 祭祀祖孝孝作考
補遺古本𫝊𧨏後動𧨏下有而字
士章第五
考異古本註能盡忠以事上上作君 摻事親之道摻作操 則知其所以事長之也矣無矣字
庶人章第六
考異古本註挾其搶刈搶作槍 曝其髪鬳正誤鬳當作膚 露髪□足謹按□恐塗誤 其心休焉休作烋是故其父兄之敎無故字
補遺古本𫝊所以為孝也也下有矣字
孝平章第七
補遺古本經孝亡終始終始作□□傳所以常也常上有為字
三才章第八
考異古本註自天子達庶人焉天子下有以下二字造文執御文作父 卒先之也謹按卒恐率誤 祿賞不足以勸民也祿上有是字
補遺古本經以訓天下訓作□ 導之以禮樂導作道𫝊陳布也無也字
孝治章第九
考異古本經而況於妾子乎妾作妻註可知也矣無矣字下在□也矣同正誤□當作庿 生盡孝美美作養休徴報之休作烋 此有諸侯卿大夫事事上有之
字
聖治章第十
考異古本註章明福愛愛作慶 數之所由生也數作敎 則民一心而奉其上心上有其字 感來助祭感作咸 生於育之恩恩作思 是以愛奍父母謹案奍當作養 不加嚴刑而政治政下有自字 故矣也無矣字
補遺古本𫝊加孝乎也加作如
孝優劣章第十二
考異古本註俯仰典折必合規矩典作曲
紀孝行章第十三
考異古本註卜兆祖𦵏兆作垗 又竭其尊肅之敬無又字
五刑章第十四
考異古本註要謂約勤勤作勒 不可不絁也絁作絶所以為天下義作所以為天下軌儀 夫能生法者
明君之之作也
補遺古本經大亂亂作□
廣要道章第十五
考異古本註故欲民之相親愛無故字 設爵祿以烋之□作烋
補遺古本傳禮經二百二作三
廣至徳章第十六
考異古本註以弟道敬敬作敎 執醬而饋之醬作漿執爵以酪之酪作酳 三老者國之曰徳曰作舊謹
按舊即舊訛省
應感章第十七
考異古本註明察矣也作明察也矣 而以之化天下不亂也矣作而以之化天下上下不亂也 言無㓙癘也㓙作𠒋謹按癘作癘為是 其精神徴應神作誠故曰通於神明通上有道字 與光於四海與下有真字 明此義也矣無矣字
廣揚名章第十八
補遺古本傳行威於內威作成
諫諍章第二十
考異古本經安親歇名歇作揚謹按古文揚作敭故誤註可否相齊謂之和齊作濟 曽子魯純純作鈍 前疑後亟亟作丞 人呰食則體瘠也謹按古本呰訓嫌〈厭食之謂〉撿字書無此訓也唯呰字似可當之字彚呲音慈嫌食貎亦作飺 三卿與大夫也無也字 大夫祿食菜色色作邑 人主敺國而損之也謹按板本敺訓傾損訓棄當依字讀也 人主忘忠忘作忌下皆放此補遺古本經不𧨏則爭爭下有之字註補脫此章者色養之㕝於此已乃親諫之方其未著但累章殷勤唯戒和順不加飜命余即説犯顔諫爭之理無由得發故更假曽子之問犯顔承志其義相反而㕝親之方必須諫以其異上章故設為曽子領受前章卒心別詿請乃得債其不可然後盛説其㕝也九十九字在諫諍章第二十下
事君章第二十一
考異古本註故明主審言行主作王 極主於無過之地極作拯 濕枽之章也矣無矣字
喪親章第二十二
經棺槨衣袊正誤袊當作衿考異古本註若逐其本性逐作遂 祭陳烈而不御謹按烈恐列誤 飲於戶內飲作斂 兆謂營□□作域謹按營恐塋誤 盡於孝經之義也無經字 終竟畢於此篇也無竟字謹按古本䟦尾雲經一千八百五十字註八千七百六十四字今數經文為一千八百六十二字桓譚新論雲古孝經千八百七十二字與今文異者四百餘字以今校之與新論所記較十字其所異者不過數十字又孝經大全所引前儒説雲劉本止千八百七字異今文者僅二十餘字此皆古文之所以疑殆未能安也補遺古本經孝子之事終矣無之矣二字𫝊端冕有身有作在 比不孝比下有於字 始死牖下死下有於字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八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題辭
孟子第一
謹按十三經本不載趙岐題辭惟崇禎本載題辭並觧今校以古本足利本雲
存舊趙氏孟子題辭〈古本足利本並同〉
考異古本序然由不肯枉尺直尋由訓猶 孔子稱天生徳於子正誤子當作予 開延道徳足利本延作莚而意以獨至以作已足利本同
補遺古本序孔子稱天生徳於子子作予足利本同
孟子卷第一
謹按古本足利本篇題差有少異詳記於下
孟子卷第一
梁恵王章句上
趙氏註〈梁恵王者魏恵王也魏國名恵諡也王號也時天下有七王皆僭號者也〉
孟子見梁恵王
右古本無凡七章三字
孟子卷第一
梁恵王章句上 凡七章
〈梁惠王者魏也時天下有七王皆僭號者也〉
後漢太常趙岐邠卿註
孟子見梁恵王
右足利本
梁恵王章句上
考異古本註皆僭號者下有也字足利本同謹按古本足利本多相同矣二本同者不復識別以下放此 皆専事焉専作尊 為諸侯師師上有所字 以公孫丑等而為之一例者也作與公孫丑等為一例也
孟子見梁恵王至何必曰利〈梁恵王上〉
考異古本註叟長老之稱下有也字 王尊禮之上有故字 而來此此上有至字 亦將有以為寡人興利除害者乎有下有可字者乎二字作也足利本同今本作者乎 故曰王何以利為名乎何下有必字足利本作故曰可必以利為名乎 亦有仁義之道作亦惟有仁義之道者 因為王陳之下足利本有也字 則國危矣危下有亡字 是以千乗取其萬乗者也無其字者字 上下乗當言國而言家者下作千 臣食千鍾亦多故不為不多矣故作矣 饜飽其欲矣無矣字人無行仁而遺棄其親也無仁義而忽後其君長作人無行仁而遺棄其親行義而忽後其君者 重嘆其禍也作重嗟嘆其禍無也字謹按古本足利本每章註末有章指即題辭所謂章別其指者是也今註疏本裁之不載惟疏初摘其數句以明一章大意於文亦甚略矣蓋孫奭作疏時除其全文引為疏也何以知其然則十三卷上七葉左疏録隰朋顔淵之事雲凡於趙註有所要者雖於文段不録然於事未嘗敢棄之而不明云云隰朋顔淵之事於註無所見矣惟章指引二人事論之據此觀之則孫奭去之明矣可謂妄作也今更據古本載全文於每章考異下以圈別之元文註末亦有圈録之雲爾○章指言治國之道明當以仁義為名然後上下和親君臣集穆天經地義不易之道故以建篇立始也謹按足利本集作輯同穆睦通用
𥙷遺古本註其終亦皆弒君君上有其字足利本同
孟子見梁恵王至豈能獨樂哉
考異古本註乃顧視禽獸之衆多其心以為娯樂無乃字其字 誇作夸 雖有此亦為人所奪亦作當 而不與之相期日限自來成之作不與之期日自來成之也無而字相字限字有也字 若子來為父使之也無之字 麀鹿牝鹿也牝作㹀 言文王在囿中在下有此字 而澤好而已無而已二字 與民同樂故能得其樂作與民同其所樂故能樂之無得其二字有其所二字 湯臨士衆誓下有之字足利本作徃字下文俱徃亡之足利本徃作之謹按是活字板誤也徃字之字自相左右耳 何能獨樂之哉能下有復字○章指言聖王之徳與民共樂恩及鳥獸則忻戴其上太平化興無道之君衆怨神怒則國滅祀絶不得保守其樂也𥙷遺古本註文王始初經營無初字足利本同 民猶歡樂之猶作由足利本同 言古賢之君足利本作言古之賢君
梁恵王曰至天下之民至焉
考異古本註足以𥬇百歩者否否作不 而獨望民之多獨作猶足利本同今本 何異於五十歩𥬇百歩者乎於下有以字 所以捕小魚鼈也也上有者字 保城城作域足利本同今本 孕字字作子足利本同今本謹按古本似非 頭半白班班者也足利本作頭半白日頒班班者也謹按日當作曰 故頒白者不負戴也戴下足利本有於道路三字○章指言王化之本在於使民養生喪死之用備足然後導之以禮義責已矜窮則斯民集矣
𥙷遺古本註足以𥬇百歩者否歩下有止字否作不足利本同但足作是 移民轉粟粟作榖足利本同 故頒白者足利本故下有曰字 但養狗狗作犬足利本同 以周賑救之也周作用足利本同
梁恵王曰至民飢而死也
考異古本註與政殺人無異也無下有以字 是率獸而食人也作為率獸以食人也 虎狼食禽獸云云足利本作古者虎狼之中能常食於禽獸是人所惡今人猶尚惡視之牧民為政乃率禽獸食人安在其為民父母之道也已謹按文甚衍長為可疑耳 本由有作俑者也下有夫字 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斯作此也作邪 以敎王愛其民也無其字也字○章指言王者為政之道生民為首以政殺人人君之咎猶以白刃疾之甚也
𥙷遺古本註梃刃殺人梃作杖 是率獸而食人也作為率禽獸以食人也足利本同但人下有者字
梁恵王曰至王請勿疑
考異古本文一灑之一作壹註天下莫強焉作天下強也 而為王之敵乎無之字○章指言以百里行仁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謹按足利本也上有者字
𥙷遺古本註而為王之敵乎作於王敵乎足利本作為王敵乎
孟子見梁襄王至誰能禦之
考異古本註以苖生喻人歸也歸作象謹按恐非 夏之五六月也無也字○章指言定天下者一道而已不貪殺人人則歸之是故文王視民如傷此之謂也謹按足利本一道作仁政
𥙷遺足利本註魏之嗣王也魏作梁
齊宣王問曰至未之有也
考異古本註齊不用乃適梁作不用而去乃適於梁然後道齊之事作然後道齊也足利本之事下有也字不欲使王問覇者之事作不欲使王問覇事也 不
知誠克之否克作有 不忍故易之也無也字足利本同今本 無傷於仁仁作牛足利本同今本 是乃王為仁之道也足利本無之字 何能足以合於王也無合於二字 轉之掌上言其易也無其字 但舉已心加於人而已而已作耳 可以度長短度作量古本短下有也字 尤當為之甚者也足利本無當字 如是乃快耶耶作邪 吾心所大欲者矣矣作耳足利本作也 遂因而陳之作縁以陳之 故𤼵異端以問之也無之字但古本問作明恐非 而安四夷者也古本無者字 求魚為大甚足利本大作太 猶鄒欲敵楚也無也字 王欲服之之道古本無一之字 蓋當反王道之本耳蓋作盍無耳字謹按葢作盍似非 誰能止之也也作者 恆心人常有善心也有下有所字 常善之心也無也字 羅罔足利本作羅網 何暇修禮行義乎乎作也○章指言典籍攸載帝王道純桓文之事譎正相紛撥亂反正聖意弗稱故曰後世無𫝊未聞仁不施人猶不成徳釁鐘易性民不被澤王請嘗試欲踐其路答以反本惟是為要此葢孟子不屈道之言也謹按弗稱足利本作弗珍古本稱作稱字相似誤性恐牲誤路足利本作跡似是
𥙷遺足利本文葢亦反其本矣葢作盍註同 古本註故仕於齊齊不用無一齊字足利本同 頌述宓羲羲作戲足利本同 少者恥是役是作見足利本同 但舉已以加於人而已作但舉已心加於人耳足利本同臨蒞中國臨蒞作蒞臨足利本同 言小弱固不可
以敵強大作言小弱固不如強大足利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八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八十八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二
存舊古本篇題同第一卷但足利本作孟子卷第二梁恵王章句下凡十六章無後漢太常等數字以下倣此莊暴見孟子至同樂則王矣〈梁恵王下〉
考異古本文由古之樂也由作猶註有此語不不作否足利本同今本 先聖王之樂也足利本無聖字 寜可得聞之與無之字與作邪 王與少之人無之字共聴樂為樂下有也字 與衆人樂樂狀下樂作之故使民愁也作故使百姓愁 是以民悅之也無之字○章指言人君田獵以時鐘鼓有節𤼵政行仁民樂其事則王道之階在於此矣故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謹按足利本也作矣
𥙷遺古本註王問古今同異之意異作樂足利本同或曰籥若笛短笛短作短笛足利本同但籥作簫
齊宣王問曰至不亦冝乎
考異古本註文王在岐山之時山作豐 民言其大不亦冝乎言作苦○章指言譏王廣囿専利嚴刑䧟民也
齊宣王問曰至王之不好勇也
考異古本註陳古聖王之交也作陳古聖賢之比 湯先助之祀先作見足利本同今本 北狄疆者疆作強謹按疆當作彊強彊字同與疆界之疆不可混也 身自官事呉王夫差官作臣 寡人有疾在於好勇在作疾足利本作疾在好勇 無論匹夫之小勇而已無而已二字○章指言聖人樂天賢者知時仁必有勇勇以討亂而不為暴則百姓安之
𥙷遺古本註此一匹夫之勇作此一夫之勇足利本作此一匹夫勇
齊宣王見至畜君者好君也
考異古本註賢者亦有此之樂乎亦下有能字無之字人有不得其志也作人有不得志者也足利本作人
有不得其志者 適情從欲從作縱足利本同今本君亦助之憂作君助憂之 先王先聖王也王上有之字 豫亦遊也遊亦豫也無下四字 吾何以得見勞苦吾作我 人君行師興軍作人君興師行軍 皆逺轉糧食而食之足利本無之字 在位在職者古本無在職二字 而作其慝惡也無其字 方猶逆也逆作放 逆先王之命作放棄不用先王之命 連引也連下有者字 豈不引舟於水上而行乎上而作而上以賑貧困不足者也古本困作下 矜誇雪宮誇作誇而欲以苦賢者苦作若○章㫖言與天下同憂者不
為慢遊之樂不循四溢之行是以文王不敢盤於遊田也謹按章㫖當作章指足利本作章指曰亦似非矣四溢之行疏四作肆
齊宣王問曰至於王何有
考異古本文古公亶父父作甫註同註人勸齊宣王無齊字 又以武備之曰方啓行道路曰作四無行字足利本作又以武備四方啓行道路 非但與姜女俱行而已下有也字○章㫖曰夫子恂恂然善誘人誘人以進於善也齊王好貨好色孟子推以公劉大王所謂責難於君謂之恭者也謹按足利本作章指言
孟子謂齊宣王至王顧左右而言他
○章指言君臣上下各勤其任無墮其職乃安其身也
孟子見齊宣王至可以為民父母
考異古本註當誅亡我無以名之我作王名之作知也正嘉等本與古本同但知作名 如使忽然不精心意而詳審之無而詳審之四字 豈可不慎歟作豈可不重慎之 謂選乃臣隣比周之譽乃作大隣作防 核其鄉愿之徒無其字願作原 論曰作論語曰 以毀忠正也正作臣無也字但足利本忠正同今本○章指言人君進賢退惡翔而後集有世賢臣稱曰舊國則四方瞻仰之以為則矣
補遺古本註尊卑疏戚疏戚作親疏足利本同
齊宣王問曰至未聞弒君也
考異足利本文未聞弒君也君上有其字 古本註不聞弒君也君上有其字足利本同○章指言孟子云紂以崇惡失其尊名不得以君臣論之欲以深寤齊王垂戒於後也
孟子謂齊宣王曰至彫𤥨玉哉
考異古本註將以比喻之也比作此 謂人少學先王之道道作正法 此如何也如何作何如 是為敎玉人治玉也足利本無也字 則玉不得美好足利本玉下有人字恐非 則何由能治乎治下有者字○章指言任賢使能不違其學則功成而不墮屈人之是從已之非則人不成道玉不成善惡之致可不察哉
齊人伐燕勝之至亦運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故未取之也無也字 奔走而去矣無走字足利本同今本 殷民喜悅之則取之而已作殷民喜悅之時則可取之○章指言征伐之道當順民心民心悅則天意得然後乃可以取人之國也謹按足利本天意得下復有天意得三字
齊人伐燕取之至可及止也
考異古本註面者向也向作嚮 東向征西夷怨下有者字 夷服之國也足利本服作狄 則我蘓息而已而已作也足利本同今本 拯捄也捄作濟○章指曰伐惡養善無貪其富以小至大夫將何懼也謹按足利本曰作言以小至大作以大王小恐非
𥙷遺古本註將謀救燕伐齊作將謀伐齊救燕足利本同
鄒與魯閧至死其長矣
考異古本註而問其罰當謂何則可也無則可二字足利本無則也二字○章指言上恤其下下赴其難惡出於已害及其身如影響自然也
𥙷遺古本註長上軍師也師作率足利本同
滕文公問曰至則是可為也
考異古本註居齊楚二國之閒無二國二字 皆不由禮義無義字 雖施徳義以養民雖作惟 則是可以為也作則可為矣足利本作則可以為矣○章指言事無禮之國不若得民心與之守死善道也
滕文公問曰至強為善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擇而居之焉無焉字 後世乃有王者乃下有可字 創業垂統創作造 成功乃天助之也足利本無之字 以遺後世而已矣而已矣作也○章指言君子之道正已在天強暴之來非已所招謂窮則獨善其身者也謹按足利本在天作任天
滕文公問曰至擇於斯二者
考異足利本註幣繒帛之貨也無也字 古本如此而去之矣無矣字○章指言大王去邠權也效死而守業義也義權不並故曰擇而處之也
補遺古本註若將有得也作若將有有得也
魯平公將出至使予不遇哉
考異古本註樂正姓也無也字 不便見孟軻也無也字 所謂踰者前以士士下有禮字 臧氏之子何能使我不遇哉臧氏之子作臧倉小子足利本作臧倉小人○章指言䜛邪搆賢賢者歸天不尤人也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八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八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三
公孫丑問曰至惟此時為然〈公孫丑上〉
考異古本註謂不率齊桓公行王道率作帥 尚不可以為邪無以字 何謂若易然也謂下有王字 運之掌言其易也無其字 今齊地土民以足矣民下有人字○章指言徳流之速過於置郵君子得時大行其道是以呂望覩文王而陳王圖管晏雖勤猶為曽西所羞也謹按足利本晏作嬰似非
公孫丑問曰至未有盛於孔子也
考異足利本文仁且智夫子既聖矣矣下有乎字 古本註雖用此臣位下有而字足利本臣作巨 不能行否耶耶作邪 若此夫子志氣堅勇氣作意 丑問不動心之道云何無心字足利本同今本 養育勇氣如是也無也字 孟姓舎名下有也字 舎豈能為必勝哉古本無舎字 要不恐懼而已也足利本也作矣詩云惴惴其慄慄作栗 不復取其心有善已已作也氣為其次焉無焉字 則志氣之相動也足利本無
也字 治於神明治作洽足利本作合 道無形而生於有形道下有謂隂陽大道五字生 有形無於字足利本無有字作生於形恐非 稟受羣生者也受作授言能養道氣道上有此字 若人之餒餓也餓足利
本作飢 但以為福故為義也義上有仁字 而亦勿汲汲助長其福也足利本無而字 以喻人之情邀福者足利本之作助 天下人行善者無者字 其遅福欲𢚩得之者遅作邀 由此揠苖人也人上有之字常恐其行義行作作 亦若此揠苖者矣無此七字丑問知言之意何謂何謂作謂何 若賔孟下足利本有子字恐非 自㫁其尾之事足利本無之字 驪姬驪作麗 與申生之事古本無之字 能知欲以䧟害之也知下有其字 仲壬壬作任 我聞能知其所趨也也上有者字 我於辭言敎命敎命作命敎 體四肢股肱也古本肢作枝下皆同 比伯夷否古本否作不 故謂之非其民也無之字 更欲為天理物更作要 冀得行道而已矣古本矣作也 亦不至阿其所好以非其事古本阿作於恐非 如使當堯舜之世觀於制度賢之逺矣世作處無觀於制度四字足利本同今本 未有能備若孔子也無有字 但不以無為有耳古本無耳字○章指言義以行勇則不動心養氣順道無效宋人聖人量時賢者道偏是以孟子究言情理而歸之學孔子也謹按足利本偏作徧
𥙷遺古本註治於神明故故作也 與申生之事事作政足利本同 孔子所以異於伯夷伊尹也子下有則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以力至此之謂也
考異足利本註而徃服就於人就作從 古本非心服者也無者字○章指言王者任徳覇者兼力力服心服優劣不同故曰逺人不服修文徳以懐之謹按足利本懐作來
孟子曰仁則榮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註詩邠風䲭鴞之篇風作國 猶尚知及天未隂雨無猶字 人君能治國家治下有其字 是為不可活故若此之謂也作是為不可活也無故若此之謂五字○章指言國必修政君必行仁禍福由已不専在天言當防患於未亂也
𥙷遺古本註而居卑下卑作埤
孟子曰尊賢使能至未之有也
考異古本文自生民以來自下有有字註萬人者稱傑萬上有勝字足利本同今本 周禮戴師曰戴作戴足利本同今本謹按古本為是 七曰關市之徵征作賦孟子欲令復古之徵之作去 不橫稅賦賦作則足
利本同今本謹按古本似非 周禮戴師曰古本足利本共作載 皆樂為之氓矣氓作民 氓者謂其民也作氓民也無者謂其三字 自生民以來無自字 何能以此濟成其欲也其欲也作其所欲者也 天吏者天使之也無之字○章指言修古之道鄰國之民以為父母行今之政自己之民不得而子是故衆夫擾擾非所常有命曰天吏明天所使也
孟子曰人皆至不足以事父母
考異古本註孺子未有知之小子無之字小子下有也字 暫見小孺子小下復有小字 情𤼵於中足利本情作以 非為人也人上有其字 非惡有不仁之聲名故為之怵惕者而然也故下有怵惕也三字足利本作怵惕矣也無為之怵惕者而然也八字 可引用之之作也 擴廓此凡有四端此作也○章指言人之行當內求諸己以演大四端充廣其道上以匡君下以榮身也
𥙷遺古本註謂君不能為善君作其 若火泉之始㣲小火泉作水火足利本同
孟子曰矢人至反求諸己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作甲之人也甲作鎧 故凡術當慎凡作治 又安得為之智乎作何得為智乎 當反責己之仁恩有所未至也不怨勝己者作當反責己仁恩之未至○章指言各治其術術有善惡禍福之來隨行而作恥為人役不若居仁治術之忌勿為矢人也謹按足利本忌作忘勿為矢人也作勿力矢也俱為不可觧耳
孟子曰子路至與人為善
考異古本註禹拜善言善作讜 大舜虞帝也古本脫帝字○章指言大聖之君由采善於人故曰計及下者無遺策舉及衆者無廢功也謹按疏由作猶
孟子曰伯夷至君子不由也
考異古本註望望然慙愧之貌也作望望伐之慙愧之貌也足利本伐作去謹按古本伐字後改作代共不可觧足利本近是 後乃歸於西伯也無於字 善已而已善上有雲字足利本作其 惡人何能汚於我邪無於字邪作也 由由浩浩之貌下浩作然 不慙去也無也字 無欲憚正之心憚作彈 孟子乃評之耳無耳字古本評作平○章指言伯夷栁下恵古之大賢猶有所闕介者必偏中和為貴純聖能然君子所由堯舜是尊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八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四
孟子曰天時至戰必勝矣〈公孫丑下〉
考異古本註旺相旺作王 君其使鶴戰余焉能戰是也作君其使鶴戰若是之類也 使懐徳也使下有民字 仗其道徳而已矣作仗道徳也 章指言民和為貴貴 天地故曰得乎邱民為天子也謹按 足和本天子作天下恐非
孟子將朝王至不為管仲者乎
考異古本註先朝使人來謂孟子云來作往疏有惡寒之 疾疾作病 孟子不悅王之欲使朝故稱其有疾而拒之也作孟子不悅王之欲使朝故稱有疾 從學孟子者也無從字 具以語景丑 氏 作具以語景子足利本作且以語景子耳 今人皆謂王無知古本皆作言 齊人豈有如我敬王者也也作邪足利本作耶 禮父召無諾無諾而不至也無上無諾二字足利本同今本 曾子豈常言不義之事邪常作嘗我豈輕於王乎豈作臣足利本同今本 譏其烈之卑也烈上有功字足利本也作耳 不能好臣大賢可從而受教者也無而字也字 故非齊王之名已也是以不徃而朝見於齊王也上也作已足利本無二本共無而朝見於齊王六字作是以不徃也 章指言人君以尊徳樂義為賢君子以守道不回為志
𥙷遺古本註昔者辭以病今以弔今下有日字足利本同 欲力疾臨視朝因得見孟子也力作助 心不欲至朝心作必
陳臻問曰至可以貨取乎
考異古本註一鎰是為二十四兩也作鎰二十兩無一是為四也五字足利本作鎰二十四兩二本共無故云兼金一百百鎰也九字 安有君子而可以貨財見取之乎作安有君子而以貨財見取乎無可之二字下文無是其禮當其可也七字○章指言取與之逍必得其禮於其可也雖少不辭義之無處兼金不顧
孟子之平陸至寡人之罪也
考異古本註平陸齊之邑也之作下 以昭果毅以上有戒字足利本同今本謹按戒恐戎誤 為罪者也無者字 為王言孔距心語者也言下有所與二字 故受其罪也無也字○章指言人臣以道事君否側奉身以退詩云彼君子𠔃不素餐𠔃言不屍其祿也
孟子謂蚳鼃曰至有餘裕哉
考異古本註以諌正刑罰之不中者以作似足利本同今本 孟子為蚳鼃諌正誤諌當作謀 使之諌不用而去則善矣無不用二字 不知自諌不用而不去作不知自諌亦不去 公都子孟子弟子也無也字○章指言執職者劣藉道者優是以臧武仲雨行而不息段干木偃寢而式問謹按足利本問作閭為是
𥙷遺古本註孟子為蚳鼃諌諌作謀足利本同
孟子為卿於齊至予何言哉
考異古本註出弔於滕君無於字 有𠖥於齊齊作王蓋言道不合者無此以下二十字○章指言道不合
者不相與言王驩之操與孟子殊君子處時危行言遜故不尤之但不與言至於公行之喪以禮為解也
孟子自齊至不以天下儉其親
考異古本註歸葬於魯也無也字 不然者言其不如是也作然如是也 且無令土親膚膚上有肌字 論語曰無此以下十八字○章指言孝必盡心匪禮之踰論語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可謂孝矣
𥙷道吉本註周公制禮以來棺槨七寸槨作厚足利本同 然後盡於人心後下有能字足利本同
沈同以其𥝠至何為勸之哉
考異古本註彼然而伐之也無也字 便自徃伐之矣無矣字 我何為勸齊國伐燕國乎勸上有當字無二國字○章指言誅不義者必須聖賢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道之正也謹按足利本天道作王道
燕人畔至又從為之辭
考異古本註其將畔也無也字 亦必不知其將畔必不作不必 周公之此過謬之作於○章指言聖人親親不文其過小人順非以謟其上也
孟子致為臣而歸至自此賤丈夫始矣
考異古本註故喜之也無之字 王欲於國中而為孟子築室而作央 弟子陳臻也無也字 距時子之言所以有是雲也無所以有是雲五字 子叔心疑惑之亦以為可就之矣無惑之二字之矣作也 左右占視望見市中有利無視字足利本作左右皆望見市中有利 人皆賤其貪者也無者字足利本無者也 周禮有關市之徵也征作稅足利本作□謹按賊賦之誤○章指言君子正身行道道之不行命也不為利回創業可繼是以君子以龍㫁之人為惡戒也
孟子去齊至長者絶子乎
考異古本註至晝地而宿也無地字 追送見之追作進足利本同今本 留孟子行行上有之字 其身乃安矣矣作也○章指言惟賢能安賢智能知㣲以愚喻智道之所以乖也
孟子去齊至士誠小人也
考異古本註濡滯淹乆也淹久作熟稽後人旁註雲熟稽一作淹留足利本同今本 怪其淹久淹作孰 有逺志也無也字 我豈若狷狷𢚩小丈夫恚怒其君而去無一狷字 論曰足利本作論語曰 故曰士誠小人也無此七字○章指言大徳洋洋介士察察賢者志其大者不賢者志其小者此之謂也
𥙷遺古本文是子所欲也子作予足利本同
孟子去齊至吾何為不豫哉
考異古本註顔色故不悅也無故字 彼時前聖賢之出是其時也作彼前聖賢之出是有時也足利本彼時同今本無之字 正於一世者無於字 是故知命者無此以下十六字○章指言聖賢興作與天消息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是故知命者不憂不懼也謹按足利本無者字
𥙷遺古本註五百年王者興年下有有字足利本同
孟子去齊至非我心也
考異古本註於齊不受其祿也無其字 非古之道下有也字 不復受其祿也無其字也字○章指言祿以食功志以率事無其事而食其祿君子不由也
七經孟子弩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五
滕文公章句上
考異古本註猶衛靈公問陳於孔子論語因以題篇作若弟子之問師故以題篇
滕文公為世子至厥疾不瘳
考異古本註考公作孝公下同足利本同今本 故勉世子作欲勸勉世子也 復何疑邪邪作也 尊貴者與我同丈夫下有耳字 何為畏之哉作我何為畏之哉 言欲有為為上有所字 可得夫五十里子男之國也夫作大 乃得瘳愈下有也字 徳恵乃洽也足利本無也字洽作治○章指言人當上則聖人秉仁行義髙山景行庶㡬不倦論語曰力行近仁葢不虛雲𥙷遺古本註不失仁養之道養作義足利本同 一而已矣作一言而已足利本同
滕定公薨至弔者大悅
考異古本註齊疏齊衰也衰作縗 滕文同姓異姓諸臣也文作之 言我轉有所受之受上有承字 故曰吾有所受也無此七字 使其信我也無其字 以君先哀之也之作故 髙美也已無已字○章指言事莫當於奉禮孝莫大於哀慟從善如流文公之謂也𥙷遺古本註三代以前前作來足利本同
滕文公問為國至則在君與子矣
考異古本註十一之制也十作什 徹猶取人徹取物也無上取字 故謂之莫不善於貢也足利本無於貢二字 民人糞其田糞下有治字 與民同之也無之字 至使老少轉屍溝𡐍足利本屍下有乎字 其子雖未任居官任作仕 知雖周家之時亦有助之之制也之時之制共無之字足利本作知雖周家時亦助也謂其常事有序者也無其字有作所足利本作謂常
事所序也 勿慢鄰國慢作侵 小司徒云云作曰慢經界不正也正下有本字 時行重法賦無法字以寛之也無也字下所以供祭祀也同 士田故謂之圭田士作上謹按似非 謂餘夫圭田皆不當征賦也當作出 徙謂受土易居也肥磽也上也作平 助察姦惡也無惡字 地為一井無地字 以為廬井宅園圃無井字 家一畝半也一作二 別於士伍者也伍作位 大要如是也無也字○章指言尊賢師知采人之善善之至也脩學校勸禮義勅民事正經界鈞井田賦什一則為國之大本也謹按足利本之善作之養似非
𥙷遺古本文井地不均均作鈞註同足利本同註而反以常數少取之數作類足利本同 惟殷人助者惟作猶足利本同 和睦也作睦和也足利本同
有為神農之言者至惡能治國家
考異古本文有小人之事人作民足利本同今本 或相什伯伯作百註炎帝神農氏下有也字 氓野人也作氓野人之稱 兼治民事耳民作政 故道若此者也無者字 若今馬衣也也上有者字 孟子問相冠乎無冠乎二字 孟子曰許子自織素乎自上有何為不三字 紛紛而為之煩也無而字之字 言許子不知禮者也無者字 故曰是率天下而路也無此九字勞心君也勞力民也心下力下共有者字 所常行
者也無者字 是言治其土也無是言其三字 猶古之火正也無之字 烈熾下有也字 益視山澤草木熾者熾下有盛字 而焚之焚下有燒守 而奔走逺竄也無奔走二字 三過其門而不入作三過其家門而不得入 如此寜可得耕也無可字 司徒主人教以人事主作得 是為契之所教也作契之敎也無是為所三字 放勲堯之號也號作名 遭水逆行作遭水災恐 然後又從而振其羸窮又下有復字 徳恩恵之徳也作加徳恵也 農夫以百畝不易治為已憂易治作治易 徳盛而巍巍乎而作乎 化變蠻夷之人耳蠻夷作夷蠻 同其道也作則其道 學者不能有先之也也上有者字 故欲尊有若以作聖人朝夕奉事之禮如事孔子以慰思也古本以作似二本無禮字 夏五六月五下有月字 皜皜白甚也白甚作甚白 於聖人之坐席乎於作放 尊師道故不肯也無也字 鴃博勞鳥也無鳥字 應隂而後動者也後動作殺物 入於幽谷作入深谷 不相偽詐古本詐作誕 不相欺愚小大大作也 皆言同價言下有其字故曰市無二價者也古本無市字足利本無也字
安能治其國家者也無其字○章指言神農務本敎於凡民許行蔽道同之君臣陳相倍師降於幽谷不埋□情謂之敦樸是以孟子博陳堯舜上下之敘以匡之也謹按足利本不埋□情作不理物情疏敦作淳
𥙷遺古本文陶冶亦以械易粟者械上有其字足利本同 不可復若三皇之道也可作得足利本同 言以諸夏之禮義言作當足利本同 當出深谷止喬木止作上足利本同 言南蠻之人蠻作夷足利本同人豈肯作其細哉細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墨者夷之至命之矣
考異古本註他日復徃求見之無之字 不直言之之上有攻字 我聞夷子為墨道者無者字 夷子欲以此道欲上有思字 足以為戒也無以字 吾欲以此攻之者也無者字 古之治即若愛赤子即作民愛作安 無有差次等級親疎也親疎作相殊 但施愛之事愛作厚 與愛鄰人之子等耶耶作邪 亦愛救之愛作驚 故謂之愛同也古本無故字 但以赤子無知故救之耳作此但以赤子無知非其罪惡故救之耳夷子必以愛況之愛作此 故曰赤子無此以下十
五字 舉而委之棄於𡐍也作舉而委棄之𡐍中也掩其親亦有道矣無亦字矣字足利本作掩其親有以也○章指言聖人縁情制禮奉終墨子元同質而違中以直正枉憮然改容蓋其理也謹按疏元同作互同蓋其理也作而受命也
𥙷遺古本註是以所賤之道事其親也事作奉足利本同 蓋儒家者曰葢作言無者字足利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六
陳代曰至未有能直人者也〈滕文公下〉
考異古本註來聘請見孟子無見字足利本同今本故招之而不至也作故不至也 妄見諸侯者何為也已無已字 尺小尋者尚可枉大就小而以要其利也者尚作大不無其字 嬖奚簡子幸臣也無也字下不習於禮也同 一𤼵貫臧足利本臧作機 而見之乎無乎字足利本同今本 章指言修禮守正非招不徃枉道富貴君子不許是以諸侯雖有善其辭命伯夷亦不屑就也
景春曰至此之謂大丈夫
考異古本註當以義正君正作匡 乃可以為之大丈夫矣作乃可謂大丈夫○章指言以道匡君非禮不運稱大丈夫阿意相謀善戰務勝事雖有剛心歸柔順故云妾婦以況儀衍
𥙷遺古本註安得丈夫人也上文作大足利本同
周霄問曰至鑽穴隙之類也
考異古本註而不得爾無爾字 言古人三月無君則弔言上有而字 猶喪人曰不亦可弔乎曰作也 君子何為難仕古本君子上復有若此二字 如不由其道亦與鑽穴隙者無異道上有正字亦作是無作何○章指言君子務仕思播其道達義行仁待禮而動苟容求祿踰牆之女人之所賤故弗為也
𥙷遺古本註周霄曰我晉人也周上有故字足利本同
彭更問曰至食功也
考異古本註非其道一笥之食不可受也非下有以字謂仕無功下有事字 梓匠輪輿是其四餘羨者也
作梓匠輪輿是其四者羨餘也 出則敬長悌悌順也作出則敬長順也悌順也 彭更以為彼志食於此亦但志食也食於作於食 如是則子果食功也無則字非食其志也無此五字○章指言百工食力以祿養
賢修仁尚義國之所尊移風易俗其功可珍雖食諸侯不為素餐
𥙷遺古本註然而其志反欲求食志作意足利本同
萬章問曰至雖大何畏焉
考異古本註尚書逸篇文作書尚書逸篇也 言湯伐葛伯作言湯所以伐殺葛伯 再十一征而言湯再征十一國作再十一者湯再出征十一國無征而言三字有者字出字 民曰待我君來我則無罰矣古本君下復有君字 各有所執以成其類也成作迎 泰誓泰作太下皆同 侵紂之疆界上有侵於之疆四字 何畏齊楚之國焉無之國二字○章指言修徳無小暴慢無強是故夏商之末民思湯武雖欲不王末由也已𥙷遺古本註為匹夫執仇也匹夫作一夫足利本同但執作報 以張殺伐之功也殺伐作伐殺足利本同
孟子謂戴不勝曰至獨如宋王何
考異古本註當使齊人傅之下有邪字 即使在王所者即作如 則王誰與為不善者也無者字○章指言自非聖人在所變化故諺曰白沙在涅不染自黒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言輔之者衆也謹按疏涅作泥
𥙷遺古本註衆楚人咻之衆楚作楚衆足利本同
公孫丑問曰至可知己矣
○章指言道異不謀迫斯強之段泄己甚矙亡得宜正己直行不納於邪赧然不接傷若夏畦也謹按足利本無赧然以下九字恐非
戴盈之曰至何待來年
○章指言從善改非坐而待旦知而為之罪重於故譬猶攘鷄多少同盜變惡自新速然後可也
公都子曰至聖人之徒也
考異古本註公都子孟子弟子下有也字 卑下者於樹上為巢卑作埤 尚書逸篇水之逆行作尚書逸篇也水逆行嘉靖本也作文 今青州謂澤有草為菹草下有者字 水流行於地而去之之作也足利本同今本 無尊異君父之義足利本異作卑無之字謹按足利本似非 而以攢議於世也攢作橫足利本作而以縱橫議於世也 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詖行距詖行作距險詖之行 故曰聖人之徒也無此七字○章指言夫憂世撥亂勤以濟之義以匡之是禹稷駢躓周公抑志仲尼皇皇墨突不及汙聖賢若是豈得不辯也謹按疏觧此文躓作胝抑志作抑思
𥙷遺古本文誅紂伐奄誅作討 此率獸而食人也率下有禽字足利本同 纘承夫光烈夫作天足利本同孔子懼正道遂滅正作王足利本同 謂我正綱紀
也作謂我正王綱也足利本同
匡章曰至而後充其操者也
考異古本註故云辟纑無此四字 竄於於陵也無也字 鶃鶃鵝聲鳴下有之字 是以孟子喻以邱蚓而比諸巨擘而已無此十五字○章指言聖人之道親親尚和志士之操耿介特立可以激濁不可常法是以孟子喻以邱蚓比諸巨擘也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三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七
離婁章句上
考異古本註圓作員 名作題
孟子曰離婁至吾君不能謂之賊
考異古本註無射應鐘也無也字足利本同今本 乃可為後世之法也無世之二字足利本作乃可為後世法 未聞有過者也無者字 續以其四者古本無其字 密網網作㒺 背先王之道背下有棄字 責難為之事使君為敬為敬作勉之 以禁閉君之邪心是勉之君勉之作為敬 故有恭敬賊三者之義無此九字○章指言雖有巧智猶湏法度國由先王禮義為要不仁在位播越其惡誣君不諌故謂之賊明上下相須而道化行也謹按疏國作固
孟子曰䂓矩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註近在夏後之世矣矣作耳 亦鑒於殷於作於○章指言法則堯舜以為䂓矩鍳戒桀紂避逺危殆名諡一定千載而不可改也
孟子曰三代至惡醉而強酒
考異古本註三代夏商周商作殷 仁與不仁而已而已作也 喻惡亡而樂不仁也無此八字○章指言人所安莫若為仁惡而弗去患必及身自上達下其道一焉謹按疏所下有以字
孟子曰愛人至自求多福
考異古本註已智猶未足邪猶作獨足利本同今本足利本仁獨敬獨共作猶○章指言行有不得於人
一求諸身責己之道也改行飭躬福則至矣
𥙷遺古本文其身正則天下歸之則作而足利本同
孟子曰人有恆言至家之本在身
考異古本註家謂卿大夫家下有也字 是則本正則立本傾則踣固在所敬慎而已無此十七字○章指言天下國家各依其本本正則立本傾則踣雖曰常言必須敬慎也
孟子曰為政至溢乎四海
考異古本註沛然大治治作洽 四海之內也無也字○章指言天下傾心思慕嚮善巨室不罪咸以為表徳之流行可以充四海也
孟子曰天下至逝不以濯
考異古本註故百年乃治治作洽 小國美之美作差喻其為國誰能違仁而無敵於天下也無其於天下
四字足利本同今本但無也字○章指言遭衰逢亂屈服強大據國行仁天下莫敵雖有億衆無徳不親執熱須濯明不可違仁也謹按足利本無也字
孟子曰不仁者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註以見上篇説同以作已足利本同下有也字○章指言人之安危皆由於已先自毀伐人乃攻討甚於天孽敬慎而已如臨深淵戰戰恐栗也
孟子曰桀紂至此之謂也
○章指言水性趨下民樂歸仁桀紂之敺使就其君三年之艾畜而可得一時欲仁猶將沈溺所以明鑒戒也
孟子曰自暴者至而不由哀哉
○章指言曠仁舎義自暴棄之道也
𥙷遺古本註是可哀傷也也作哉足利本同
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逺
考異足利本註而患人求之難也患作苦謹按上文患字同今本 古本謂不親其親以事其長以作不○章指言親親敬長近取諸已則爾而易也謹按足利本爾作邇
𥙷遺古本文孟子曰道在邇邇作爾註同
孟子曰居下位至未有能動者也
考異古本註授人誠善之性者天也下有故曰天道四字 人也作人道也足利本無也字 故曰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古本無不誠二字足利本無也字○章指言事上得君乃可臨民信友悅親本在於身是以曽子三省大雅矜矜以誠為貴也
孟子曰伯夷至必為政於天下矣
考異古本註言皆歸徃也歸作將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養老尊賢國之上務文王務之二老逺至父來子從天之順道七年為政以勉諸侯欲使庶㡬於行善也
孟子曰求也至任土地者次之
○章指言聚斂富君棄於孔子冉求行之同聞鳴鼓以戰殺民土食人肉罪不容死以為大戮重人命之至也謹按足利本同作固
孟子曰存乎人者至人焉廋哉
考異古本註眸子瞳子也瞳上有目字 安可匿之哉無之字○章指言目為神候精之所在存而察之善惡不隠知人之道斯為審矣
孟子曰恭者至𥬇貌為哉
考異古本註豈可以和聲音𥬇貌強為之哉作豈可以和聲諂𥬇之貌強為之哉足利本同今本但𥬇上有諂字○章指言人君恭儉率下移風人臣恭儉明其㢘忠侮奪之惡何由干之而錯其心
淳于髠曰至援天下乎
考異古本註否邪否作不足利本同今本 此權此權者反經而善也下此作也 夫子何不援之乎古本無乎字○章指言權時之義嫂溺援手君子大行拯世以道道之指也
公孫丑曰至不祥莫大焉
考異古本註一説云云作曰 父子反目相非目作自子之心責於父曰於作其 不欲自相責以善也足
利本無相字○章指言父子至親相責離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敎之義也謹按疏離恩作則離敎之義也作敎之善者也
孟子曰事孰至若曽子者可也
考異古本註失不義不作仁足利本作夫不義 乃為至孝下有也字○章指言上孝養志下孝養體曽參事親可謂至矣孟子言之欲令後人則曽子也
孟子曰人不足至而國定矣
考異古本註政敎不足復非說説作訧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小人為政不足閒非賢臣正君使握道機君正國定上不邪侈將何閒也謹按疏上作下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
考異古本註有不虞度其時有名譽而得者無虞字足利本時作將作有不度其將有名譽而得者謹按足利本似是 求全之毀者者作若屬下 陳不贍贍作瞻○章指言不虞𫉬譽不可為戒求全受毀未足懲咎君子正行不由斯二者也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
○章指言言出於身駟不及舌不惟其責則易之矣
孟子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考異古本註乃惑也無乃字○章指言君子好謀而成臨事而懼時然後言畏失言也故曰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不慎則有患矣謹按古本旁註桐讀為僮
樂正子至曰克有罪
考異古本註而出此言也無也字 深思作思深○章指言尊師重道敬賢事長人之大綱樂正子好善故孟子譏之責賢者備也
孟子謂樂正子曰
考異古本註右師王驩者也無者字○章指言學優則仕仕以行道否則隠逸免置窮處餔啜沈浮君子不與是以孟子咨嗟樂正子也
孟子曰不孝至以為猶告也
○章指言量其輕重無後不可是以大舜受堯二女夫三不孝蔽者所闇至於大聖卓然匪疑所以垂法也
孟子曰仁之實至手之舞之
考異古本註禮義之實義作樂○章指言仁義之本在於孝弟孝弟之至通於神明況於歌舞而能自知葢有諸中形於外也
𥙷遺古本文惡可已則不知已下有也字註故中心樂之也故作而足利本同
孟子曰天下至此之謂大孝
○章指言以天下之富貴為不若得意於親故能懐協頑嚚底豫而欣天下化之父子加親故稱盛徳者必百世祀無與比崇也
七經孟子考文𥙷遺卷一百九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八
孟子曰舜生至其揆一也〈離婁下〉
考異古本註負夏鳴條皆地名也無也字 負海也作負負海也 近於酆鎬之地足利本無之字古本無之地二字有也字 千里之外也之作以 蓋謂王也足利本無也字 節玉節也足利本玉作王○章指言聖人殊世而合其道地雖不比由通一軌故可以爲百王法也
子産聽鄭國之政至亦不足矣
考異古本註渉度之功度作渡 周十一月夏十月一作二 每人而悅之欲自加恩以悅其意無而悅之三字欲上有輙字○章指言重民之道平政爲首人君由天天不家撫是故子産渡人孟子不取也
孟子告齊宣王曰至何服之有
考異古本註則可以爲服無以字 乃收其田裡田業也里居也作乃收其田萊及里居也足利本作乃收其田裡田萊及里居無二也字○章指言君臣之道以義爲表以㤙爲裏表裏相應猶若影響舊君之服蓋有所興風諭宣王勸以仁也謹按足利本以仁作而仁恐非
孟子曰無罪而殺士
○章指言君子見幾而作故趙殺鳴犢孔子臨河而不濟也
補遺古本註仁鳥增逝增逝作曾遊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
考異古本註是上爲下則也無此六字○章指言君以仁義率衆孰不順焉上爲下效也
孟子曰非禮之禮
考異古本註此皆大人之所不爲也無之字○章指言禮義人之所以折中履其正者乃可爲中是以大人不行疑禮
孟子曰中也至不能以寸
考異古本註才者是謂人之有俊才者無是字○章指言父兄己賢子弟既頑教而不改乃歸自然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
考異古本註千乘之志也無也字○章指言貴廉賤恥乃有不爲不爲非義義乃可申謹按疏貴廉賤恥作貴賤廉恥申作由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
○章指言好言人惡殆非君子故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孟子曰仲尼不為己甚者
考異古本註故不欲爲己甚泰過也無故字爲作其足利本故字同今本 孟子所以譏踰牆距門者也無此十一字○章指言論曰疾之己甚亂也故孟子譏踰牆距門者也謹按足利本論作語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
考異古本註惟義所在也無也字○章指言大人之行行其重者不信不果所求合義也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
○章指言人之所愛莫過赤子視民則然民懷之矣大人之行不過是也
補遺古本註少小之子子作心足利本同
孟子曰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
○章指言養生竭力人情所勉哀死送終行之髙者事不違禮可謂難矣故謂之大事
孟子曰君子至欲其自得之也
考異足利本註學問之法作問學之法 古本如性自有之然也無然字足利本同今本 故曰欲其自得之而已無此九字 皆知其原本也足利本無也字 欲其自得之也古本無其字○章指言學必根原如性自得物來能名事來不惑君子好之朝益暮習道所以臻也
孟子曰博學而詳説之
考異古本註是謂廣尋道意還反於樸説之美者也無此十五字○章指言廣尋道意詳説其事要約至義還反於樸説之美者也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
考異古本註若文王治於岐邑是也無若字於字足利本亦無也字○章指言五伯服人三王服心其服一也功則不同上論堯舜其是違乎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
○章指言進賢受上賞蔽賢䝉顯戮故謂之不祥也
徐子曰至君子恥之
考異古本註然其涸也可立待之者也作乾 以其無本故也作無本之故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有本不竭無本則涸虛聲過實君子恥諸是以仲尼在川上曰逝者斯如斯謹按足利本無上斯字
孟子曰人之至非行仁義也
考異古本註言必稱於堯舜無於字 但君子存之庶民去之而不由爾無此十三字○章指言人與禽獸俱含天氣就利辟害其閒不希衆人皆然君子則否聖人超絶識仁義之生於己也
孟子曰禹惡至坐以待旦
考異古本註禹拜昌言昌作讜足利本同今本 殷祿未盡祿作錄 故望而不敢誅於紂也敢作致足利本同今本 已行有不合者者作世○章指言周公能思三王之道以輔成王太平之隆禮樂之備蓋由此也
孟子曰王者至竊取之矣
考異古本註史記之異名異名作名異 五覇所理也覇作伯 亦聖人之謙辭爾無爾字○章指言詩可以言頌詠太平時無所詠春秋乃興假史記之文孔子正之以匡邪也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考異足利本註淑善也無也字 古本蓋恨其不得學於大聖人也作恨不得學於大聖也足利本同今本但無人字○章指言五世一體上下通流君子小人斬各有時企以髙山跌以陷汙是以孟子恨不及乎仲尼也
孟子曰可以取
○章指言亷惠勇人之髙行也喪此三名列士病諸故設斯科以進能者也
逢䝉學射至發乘矢而後反
考異古本註有窮窮作□足利本同今本 何由有逢䝉之禍乎無乎字○章指言求交取友必得其人得善以金養凶獲患是故子濯濟難夷羿以殘可以鑒也謹按足利本金作全無養字
補遺古本文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他下有曰字
孟子曰西子至以祀上帝
考異古本註而䝉其頭靣靣作也 皆自掩鼻無自字○章指言貌好行惡西子冐臭醜人潔服供事上帝明當修飾惟義爲常也
補遺古本註可以待上帝之祀待作侍足利本同
孟子曰天下至可坐而致也
考異古本註今天下之言性謹按此註大異今別記之言天下萬物之情性當順其故則利之也改戾其性
則失其利矣若以杞柳爲桮棬非杞柳之性也 但循理作作事循理 若禹之行水於無事作若禹行水於無事之處禹下無之字有之處二字 誠能推求其故常下有之行二字 可坐而致也作可坐知也○章指言能修性守故天道可知妄智改常必與道乖性命之㫖也
公行子至不亦異乎
考異古本註齊之貴臣無之字 字子敖者無者字○章指言循禮而動不合時人阿意事貴脅肩所尊俗之情也是以萬物皆流而金石獨止
孟子曰君子至則君子不患矣
考異古本註人亦必反報之於已也作人必反之已也足利本同今本但無之字 來加於我也無於字也字妄作之人無知者足利本無知上有爲字 又何足
難矣矣作也 憂之當如何乎如下有之字 常行仁禮禮上有行字○章指言君子責己小人不改比之禽獸不足難矣蹈仁行禮不患其患惟不若舜可以憂也
禹稷當平世至雖閉戶可也
考異古本註憂民者也者作急 窮而樂道者也無者字 故勞佚異作勞佚異矣 閉戶閉作闔○章指言上賢之士得聖一槩顔子之心有同禹稷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失其節則惑矣
補遺古本文雖被髪纓冠而救之而下有往字註其心皆然皆作亦足利本同 走赴鄕鄰鄰作人
公都子曰至是則章子已矣
考異古本註賊恩之大者也無者字 子母之屬作母子之屬 執持此屛妻子之意屏下有出字 以爲得罪於父得上有人字 是則罪益大矣下有是章子之行已矣何爲不可與言十三字○章指言匡章得罪出妻屏子上不得養下以責己衆曰不孝其實則否是以孟子禮貌之也
曾子居武城至易地則皆然
考異古本註賓師作師賓足利本同今本 不與臣同耳無耳字 易地皆然皆作同○章指言臣當營君師有餘裕二人處義非殊者也是故孟子紀之謂得其同謹按足利本同作宜
補遺古本註易地皆然地作處皆作同
儲子曰至與人同耳
考異古本文矙作瞯註同謹按矙字同瞰義或近瞯朱熹集註本及字書所引竝作瞯下章放此註與凡人同耳無人字○章指言人以道殊賢愚體別頭員足方善惡如一儲子之言齊王之不達也謹按足利本儲子之言無之字
齊人有一妻至㡬希矣
考異古本註以爲妻妾不知以作也屬上 用君子之道觀之無下之字 此良人爲妻妾所羞而泣傷也作由此良人爲妻妾所羞爲所泣傷也○章指言小人苟得謂不見知君子觀之與正道乖妻妾猶羞況於國人著以爲戒恥之甚焉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四
<經部,五經總義類,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九
萬章章句上
考異古本註因以題其篇也無其也二字
萬章問曰至予於大舜見之矣
考異古本註厯山之時然也無然也二字 旻天秋天也無下天字足利本作旻天秋天無也字 幽陰氣也幽作憂 非爾所知也已無也字 故爲言髙息之問對如此問作相 因以萬章具陳其意耳以作爲無耳字 亦不復見於經無於經二字 堯須天下悉治治作洽足利本同今本 五十在位五作二足利本作三○章指言夫孝百行之本無物以先之雖富有天下而不能取悅於其父母莫有可也孝道明著則六合歸仁矣
萬章問曰至喜之奚偽焉
考異古本註帝謂堯下何不告舜父母下共有也字故亦不告也無也字 一説捐階捐作旋 從而蓋揜其井以爲舜死矣無揜字舜字 故引爲己之功也作故引其功也 天子曰彫弓故賜之彫弓也古本二彫作彤 攸然迅走趣水深處也趣水作水趣 喜得魚之志也喜作嘉嘉靖本同 象以其愛兄之道來問舜問作向○章指言仁聖所存者大舍小從大達權之義也不告而娶守正道也
補遺古本註詩齊風南山之篇風作國足利本作齊國風 象舜異母弟也無也字足利本同 羸弱之貌弱作劣足利本同 象以其愛兄之道來問舜足利本道作言
萬章問曰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註身既已爲天子無既已二字足利本但無己字 豈可爲匹夫作豈可使爲匹夫也足利本無也字○章指言懇誠於內者則外發於事仁人之心也象爲無道極矣友於之性忘其悖逆況其仁賢乎
咸丘蒙問曰至不得而子也
考異古本文放勛勛作勲註東鄙田野之人鄙作作謂舜臣其父也無其字 瞽瞍爲天子之父無之字以此解咸丘䝉之疑此作是○章指言孝莫大於嚴父而尊之矣行莫過於蒸蒸執子之政也此聖人之軌道無有加焉
萬章曰堯以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註萬章欲知示之之意無一之字○章指言德合於天則天爵歸之行歸於仁則天下與之天命不常此之謂也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其義一也
考異古本註有之否乎無乎字 是其命而已矣故曰命也作是其命祿也無而已矣故曰命六字○章指言義於仁則四海宅心守正不足則聖位莫繼丹朱商均是也是以聖人孜孜於仁德也謹按疏仁作人
補遺古本註補脫否不也不如人所言八字在孟子曰否不然也下足利本同
萬章曰人有言至朕載自亳
考異古本註囂囂然自得之志無然字 自任之重如此之作其 救民之命也命作厄 爾焉能浼我也爾作雲 歸潔於身作歸於身潔 遂順天而誅之也無之字○章指言賢達之理世務也推正以濟時物守已直行不枉道而取容期於益治而已矣謹按疏無也字正作政無物字似讀務推政以濟時爲一句
補遺古本註悟此未知之民悟上有覺字足利本同
萬章問曰或謂至何以為孔子
考異古本註有人以孔子主於癰疽癰疽之醫者也作有人以孔子爲然癰疽癰疽之醫也 所近狎人也無也字 爲之辭爾爾作也 何爲主癰疽瘠環者也無者字 稱爲聖人乎無乎字○章指言君子大居正以禮進退屈伸違節不違貞信故孟子辯之正其大義也謹按足利本違節作達節孟子作孔子按左傳鄭子臧雲聖達節足利本爲是孟子作孔子似非
補遺古本註但好事毀人德行者無但字足利本同
萬章問曰或曰至賢者為之乎
考異古本註爲設此言也無也字 諫之不欲令虞公受璧馬而假晉道無之字而字 而已輔相成立其君已作以輔作傅○章指言君子時行則行時舍則舍故能顯君明道不爲苟合而違正也
補遺古本註要秦繆之相秦繆作繆公足利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
孟子曰伯夷至非爾力也〈萬章下〉
考異古本註孟子反覆差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德差作嗟謹按恐非 至於數四四作囘足利本同今本 故如金音之有殺音作聲 智者知理物知作智謹按恐非 智譬猶人之有技巧也智上有以字猶作由下同○章指言聖人由力力有常也賢者由巧巧可增也仲尼天髙故不可階他人丘陵丘陵由可踰所謂小同而大異者也
北宮錡問曰至以是為差
考異古本註軻孟子名也無也字 從君下至於士下有也字采地之制下同○章指言聖人制祿上下差敘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諸侯僭越滅籍從私孟子略記言其大綱以答北宮子之問
補遺古本文公侯皆方百里皆下有地字
萬章問曰至其義一也
考異古本註晉平公嘗往造之無晉字足利本同今本堯亦就享享作饗 是天子而友匹夫也而作之○
章指言匹夫友賢下之以德王公友賢授之以爵大聖之行千載爲法者也
補遺古本註隱居陋巷巷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晉平公嘗往造之嘗作常 天之以授賢者以上有所字足利本同
萬章曰敢問至公養之仕也
考異古本註孟子言其來交求已以道理交求作求交蓋言其可受之也足利本無之也二字古本作言可
受也 越於者於也者作皆 常有之絶則爲不敬正誤之當作乏 何爲不去也無也字 孔子故宿留以答之也足利本無之字古本無孔子○章指言聖人憂民樂行其道苟善辭命不忍逆距不合則去亦不掩久蓋仲尼行止之節也
補遺古本註當執何心爲可也也作者足利本同 於今爲烈烈下烈作然 君子欲受之受上有受字 君子謂孟子也無也字足利本同 常有之絶則爲不敬之作乏 占其事治而退治作始足利本同
孟子曰仕至而道不行恥也
考異古本註擊椎之也椎作推 茁茁生長貌無一茁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國有道則能者處卿相國無道則聖人居乘田量時安卑不受言責獨善其身之道也
萬章曰士之尊賢者也
考異古本註萬章言士窮居周之則受居作君 貧民之常料也料作科 子思以君命道故不悅也道作煩足利本作子思以爲君命煩故不悅○章指言知賢之道舉之爲上養之爲次不舉不養賢惡肯歸是以孟子上陳堯舜之大法下刺繆公之不宏
萬章曰敢問至其官召之也
考異古本註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作在野野居之人無曰草莽之臣五字 庶衆之人作衆庶之人 則往供役事無役字 不自往見何也自作肯 且君何爲欲見而召之作且君何爲欲見之而召之也 召賢之禮而可往見下有也字 旌注旄於首者無於字 是不以禮者也作不以禮也足利本有是字 孟子言孔子言作曰足利本同今本 不謂賢者無位足利本者作人○章指言君子之志志於行道不得其禮亦不苟往於禮之可伊尹三聘而後就湯道之未洽沮溺耦耕接輿佯狂豈可見也
補遺古本文孔子奚取焉焉下有哉字註故曰市井之臣臣作人足利本同
孟子謂萬章曰至是尚友也
考異古本註國一國之善者一國作國中 四海之內下有也字 詩歌相近故曰頌作詩歌頌之故曰頌○章指言好髙慕遠君子之道雖各有倫樂其崇茂是以仲尼曰無友不如已者髙山仰止景行行止
齊宣王問卿至不聽則去
考異古本註命爲王卿也王作三 更立親戚之賢者賢作貴 諫君反覆諫君而君遂不聽之作諫君不從三而待放遂不聽之謹按古本遂讀爲逐義可疑也○章指言國須賢臣必擇忠良親近貴戚或遭殃禍伊發有莘爲殷興道故云成湯立賢無方也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一
告子章句上
考異古本註謂性命難言也命下有之字足利本同今本
告子曰至必子之言夫
考異古本註告子以爲人性爲才幹才作木足利本同今本 而成其桮棬乎無其字足利本同今本 明不可比桮棬古本棬下有也字 蓋嘆辭也無蓋字○章指言養性長義順天自然殘木爲器變而後成告子道偏見有不純仁內義外違人之端孟子拂之不假以言也
補遺古本註所能順完所作子足利本同 以告子轉性爲仁義爲上有以字足利本同
告子曰至其性亦猶是也
考異古本註謂湍水湍縈水也作謂湍湍瀠水也○章指言人之欲善猶水好下廹勢激躍失其素眞是以守正性者爲君子隨曲拂者爲小人也謹按疏拂作折補遺古本註湍水圜也水作者足利本同
告子曰至猶人之性歟
考異古本註同白無異性下有也字足利本同今本問告子以三白之性同邪以上有子字○章指言物雖有性性各殊異惟人之性與善俱生赤子入井以發其誠告子一之知其麤矣孟子精之是在其中謹按足利本是作人
告子曰至耆炙亦有外歟
考異古本註長大者非在我者也在下有於字無者字足利本者字同今本 猶白色見於外者也無者字足利本同今本 同謂之白可也可作何足利本同今本且謂老者爲義乎義上有有字 告子曰愛從心則
已心悅上心作已 所悅喜者在外喜下有老字 已情性敬之性作徃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事雖在外行其事者皆發於中明仁義由內所以曉告子之惑也
孟季子問至飲食亦在外也
考異古本註酌酒則誰先酌誰先酌作先酌誰足利本同今本 斯須之敬在鄉人下有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凡人隨形不本其原賢者達情知所以然季子信之猶若告子公都受命然後乃理
補遺古本註鄕人以在賓位無以字
公都子曰至故好是懿徳
考異古本註亦不能使其二子爲不仁其作此 是亦各有性者矣者矣作也 然則彼之所言皆爲非與無爲字與作邪足利本作歟 其有下愚不移者也古本無也 譬若乎被疾不成之人無乎字 言天生蒸民蒸作衆 民之秉彛彛常也二彛作夷謹按古本本文作夷足利本文同今本註同古本參差不一如此 故曰人皆有是善者也作故言人皆有善也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天之生人皆有善性引而趨之善惡異衢髙下相懸賢愚舛殊尋其本者乃能一諸謹按疏相作自舛作行
孟子曰富嵗至悅我口
考異古本註厄作阨 地之有肥磽耳地上足利本有如字 龍子古賢人也人作者 誰不同也下有草性曰芻糓養曰豢八字謹按性恐牲誤○章指言人稟性俱有好憎耳目口心所悅者同或爲君子或爲小人猶麰麥不齊雨露使然也孟子言是所以朂而進之補遺古本註貽我來麰來作麥
孟子曰牛山至惟心之謂與
考異古本註牛山未嘗盛美未作木 以爲未嘗有善本性本作才○章指言秉心持正使邪不干猶止斧斤不伐牛山山則木茂人則稱仁也謹按疏山則作則山補遺古本註旦書日晝也日晝作晝日足利本同
孟子曰無或至曰非然也
考異古本註其一人志欲射鴻鵠志下有念字足利本志作念○章指言奕爲小數不精不能一人善之一人惡之雖竭其道何由智哉詩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謹按疏何由智哉作何由能成
孟子曰魚我至失其本心
考異古本註有不爲不爲苟患而辟患也上患作惡人之賤者賤作餓 嘑爾猶嘑爾下嘑作呼 凡人以其賤已凡人上有道中二字 禮義與否否作不 窮乏者也無也字足利本同今本 所謂失其本心者也無者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捨生取義義之大者也簞食萬鍾用有輕重縱彼納此蓋違其本凡人皆然君子則否所以殊也
補遺古本註不復辯別有禮義與否復作得
孟子曰至求其放心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雞犬作雞狗 學問所以求之矣無矣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由路求心爲得其本追逐雞狗務其末也學以求之詳矣
補遺古本註可哀憫哉哉作也
孟子曰今有至不知類也
○章指言舍大惡小不知其要憂指忘心不鄉於道是以君子惡之也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
考異古本註不思之甚者也無者字 冝孟子有是以言之歟無此九字○章指言莫知養身而養樹木失事違務不得所急所以誡未達者也謹按足利本違作遠
孟子曰人之至尺寸之膚哉
考異古本註治心志者爲大人故也無故也二字足利本同今本 豈但爲肥長尺寸之膚哉哉作邪 亦以懷其道德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德也作者也○章指言養其行治其正俱用智力善惡相厲是以君子居處思義飲食思禮也謹按古本訓厲爲勵
補遺古本註人所賤之者所下有以字足利本同
公都子問曰至大人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善勝惡則惡不能奪之而已矣無之而已矣四字○章指言天與人性先立其大心官思之邪不乖越故謂之大人也
孟子曰有天爵者至必亡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終必亡也也作之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古修天爵自樂之也今要人爵以誘時也得人棄天道之忌也惑以招亡小人事也
孟子曰欲貴者至人之文繡也
考異古本註趙孟晉卿之貴者也足利本無也字 人之所自有也者無也字○章指言所貴在身人不知求膏𥹭文繡已之所優趙孟所貴何能比之是以君子貧而樂也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
○章指言爲仁不至不反諸已謂水勝火熄而後已不仁之甚終必亡矣爲道不卒無益於賢也謹按卒足利本作率
補遺古本註何能救一車薪之火也救作勝足利本同亦終必亡仁矣亡作無
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
○章指言功毀幾成人在慎終五糓不熟荑稗是勝是以爲仁必其成也
孟子曰羿之至亦必以䂓矩
考異古本註羿古之善射者善作工 彀張下有也字弩付的者付作向 得射者之張也得作猶 大匠
攻木工工上有之字○章指言事各有本道有所隆彀張規矩以喻爲仁學不爲仁猶是二教失其法而行之也
補遺古本文必至於彀至作志下同足利本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八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二
任人有問至則將摟之乎〈告子下〉
○章指言臨事量冝權其輕重以禮爲先食色爲後若有偏殊從其大者屋廬子未達故譬摟紾也謹按足利本偏作徧
補遺古本註豈重一車羽邪車作輿
曹交問曰至有餘師
考異古本註當如之何無之字 則謂之無力人人上有之字 百鈞三十斤也足利本無百鈞二字 則謂之有力之人下有矣字 桀行淫虐之行下有也字爲桀似桀而已矣無而已矣三字 不必留館學也館作此○章指言天下之大道人並由之病於不爲不患不能是以曹交請學孟子辭焉蓋詩三百一言以蔽之謹按足利本天下下無之字蔽之作蔽也
公孫丑問曰至五十而慕
考異古本註傷髙叟不達詩人之意也也上有甚字而曾不關關作閔 稱曰孝之至耳耳作矣 爲不達矣達作得○章指言生之膝下一體而分喘息呼吸氣通於親當親而疏怨慕號天是以小弁之怨未足爲愆也
補遺古本註陋哉髙叟之爲詩也叟作父足利本同而慕其親不殆而下有思字足利本同
宋牼將之楚至何必曰利
考異古本註欲何之也無也字得從其志也同 不敢詳問其指其指上有願聞二字 三軍士樂之而悅利無三軍二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上之所欲下以爲俗俗化於善久而致乎俗化於惡久而致傾是以君子創業慎其所以爲名也謹按乎足利本作平
補遺古本文曰先王之志則大矣先王之號則不可二王字皆作生足利本同
孟子居鄒至得之平陸
考異古本註居守其國下有也字 致幣帛之禮足利本無帛字 亦致禮以交於孟子無於字 孟子亦不答之也作而未答也足利本而上有受字 聞義服故悅也義下有而字 故禮答而不見之也作故答而不見○章指言君子交接動不違禮享見之儀𠃔答不差是以孟子或見或不答以其冝也謹按足利本𠃔作亢不答作否各疏作或見或否各以其冝者也
淳于髠曰至衆人固不識也
考異古本註名者有道德之名下有也字 伊尹爲湯見貢於桀足利本貢作責下湯復貢之同 不用而歸湯不上有桀字 此貢人雖異道貢作三 髠爲其速去爲作譏 子思孔子之孫伋也作子思孔伋也 衞詩竹竿之篇下有曰字 爲之而無功者之作事足利本同今本 則髠必識之矣作則髠必識知之 孔子爲司冦爲賢臣不用作孔子爲魯賢臣不用 未及稅冕而行作未及稅解祭之冕而行 不欲爲誠欲作敬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孔子將行冕不及稅庸人不識課以功實淳于雖辯終亦屈服正者勝也
𥙷遺古本註衆人固不識君子之所爲識作知知上有能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五霸至諸侯之罪人也
考異古本註周文武是也武作王 不朝而至三則討之以六師無而字則字 乃爲之罪人也無爲之二字言畏桓公不敢負之之作也 取士必得賢也立賢
無方也作取士必得賢立之無方也 而以已意設防禁也意上有曲字 擅有封賞有下有所字○章指言王道寖衰轉爲罪人孟子傷之是以博思古法匡時君也
魯欲使慎子至志於仁而已
考異古本註天子諸侯之制如是之作地 子以爲魯在所損之乎在所益之乎二之下有中字乎上作邪下作也 以當王道者仁也王作正○章指言招𢹂懷逺貴以德禮賤其用兵廟勝爲上戰勝爲下明賤戰也
孟子曰今之至不能一朝居也
考異古本註侵小國也小作鄰 今之所謂良臣下有者字 於古之法爲民賊者也賊傷民也故謂之賊也作於古之法爲民賊傷民故謂之賊也謹按無者也賊也四字 求必勝之也無之字○章指言善爲國者以藏於民賊民以往其餘何觀變俗移風非樂不化以亂濟民不知其善也謹按疏濟作齊
𥙷遺古本文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無皆字足利本同
白圭曰至大桀小桀也
考異古本註以此喩白圭之所言而已矣作以此喩白圭所言也 今欲輕之二十而稅一者無而字 而子爲之小桀也無而字之字○章指言先王典禮萬世可遵什一供貢下冨上尊裔士簡惰二十而稅夷狄有君不足爲貴圭欲法之孟子斥之以王制也謹按疏裔士作裔土
白圭曰至吾子過矣
考異古本註因自謂過乎禹也無乎字 是子亦過甚矣無是字○章指言君子除害普爲人也白圭壑鄰亦以狹矣是故賢者志其大者逺者也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考異古本註捨信將安所執之邪無所字邪字○章指言論語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重信之至也
魯欲使樂正子至國欲治可得乎
考異古本註丑問以但好善足以治國乎上以作人舜是也舜上有虞字 懷善之士善下有言字○章指言好善從人聖人一槩禹聞讜言答之而拜訑訑吐之善人亦逝善去惡來道若合符詩曰雨雪瀌瀌見睍聿消此之謂也謹按疏吐作距
陳子曰至免死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謂何禮可以仕也謂作得○章指言士雖正道亦有量冝聽言爲上禮貌次之困而免死斯爲下夫漏此三科亦無疑也謹按足利本夫作矣疏漏此三科作滿此三利
孟子曰舜𤼵至而死於安樂也
考異古本註所以不能行之者也無之者也三字 胷中作胷臆之中 𡩋戚商歌商作高足利本同今本桓公異之是而已矣無是而已矣四字 輔弼之士弼作拂 怠慢作怠惰 使人亡其知能者也無者字○章指言聖賢困窮天堅其志次賢感激乃奮其慮凡人佚樂以喪知能賢愚之敘也謹按疏慮作意敘作教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
考異古本註是亦教誨之一道也亦下有我字○章指言學而見賤恥之大者激而厲之能者以改教誨之方或折或引同歸殊塗成之而已謹按疏折作抑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三
盡心章句上
考異古本註綱維作維綱 拱作共 爲篇題作題篇
孟子曰盡其至所以立命也
考異古本註所以事天也無也字○章指言盡心竭性足以承天殀壽禍福秉心不違立命之道惟是爲珍補遺古本註此所以立命之本本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莫非至非正命也
考異古本註爲受其正也已無己字 以壽終者得正命也得上有爲字足利本作無恐非 畏壓溺死禮所不弔無死字 非正命也已無已字○章指言人必趨命貴受其正巖牆之疑君子遠之
孟子曰求則至求在外者也
考異古本註求在外者也無者字○章指言爲仁由已冨貴在天故孔子曰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孟子曰萬物至求仁莫近焉
考異古本註此最爲近也無也字○章指言每必以誠恕已而行樂在其中仁之至也
補遺古本註當有所行矣當作常足利本同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
考異古本註無所愛而不能著明其道無作於其 可推以爲善下有也字○章指言人有仁端達之爲道凡夫用之不知其爲實也謹按足利本實作寶
孟子曰人不至無恥矣
考異古本註論語曰作論曰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恥身無分獨無所恥斯必逺辱不爲憂矣
孟子曰恥之至何若人有
考異古本註取爲一切可勝敵之之作也 廉恥之心下有也字 古之聖賢賢作人 聖賢之名作賢人之名○章指言不慕大人何能有恥是以隰朋愧不及黃帝佐齊桓以有勲顔淵慕虞舜仲尼歎而庶幾之雲
孟子曰古之至得而臣之乎
考異古本註伊尹樂道堯舜作伊尹樂堯舜之道 豈可得而臣之者乎無者乎二字○章指言王公尊賢以貴下賤之義也樂道忘勢不以冨貴動心之分也各崇所尚則義不虧矣
孟子謂宋句踐至兼善天下
考異古本註無欲之貌也無也字○章指言內定常滿囂囂無憂可出可處故云以遊修身立世賤不失道達善天下乃用其寶句踐好遊未得其要孟子言之然後乃喩謹按疏故云以遊遊作士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
考異古本註凡民無自知者也自作異足利本同今本故由文王之化由作須化上有大字 豪傑之才知
無之字 以善守其身正其行無二其字○章指言小人待化乃不辟邪君子特立不爲俗移故稱豪傑自興也
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
○章指言人情冨盛莫不驕矜若能欿然謂不如人非但免過卓絶乎凡也
孟子曰以佚道至不怨殺者
考異古本註當其雖勞其作時 以生殺人故也生作坐○章指言勞人慾以佚之殺人慾以生之則民無怨讟也
孟子曰霸者至豈曰小補之哉
考異古本註故曰殺之而不怨下有也字之作人 又使日遷善無又字 言化遷善爲之大道者也作言化大也 豈曰使人知其小補益之者哉作豈曰使成人知其小補益也○章指言王政浩浩與天地同道覇者德小民人速覩是以賢者志其大者也
孟子曰仁言至善教得民心
○章指言明法審令民趨君命崇寛務化民愛君德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孟子曰人之至達之天下也
考異古本註施之天下人也也作而已○章指言本性良能仁義是也達之天下恕乎已也
孟子曰舜之至莫之能禦也
考異古本註居木石間石下有之字 相去豈逺下有哉字 其所欲行也無也字○章指言聖人潛隱辟如神龍亦能飛天亦能小同舜之謂也
孟子曰無為其所不為
考異古本註每以身先之先作況○章指言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仲尼之道也
孟子曰人之至深故達
考異古本註以其在於有疢疾之人無以其二字○章指言孤孽自危故能顯達膏粱難正多用沈溺是故在上不驕以戒諸侯也
孟子曰有事至而物正者也
考異古本註以悅君者也者也作而已 而後爲悅者也作而後悅也○章指言容悅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凡此四科優劣之差
孟子曰君子至不與存焉
考異古本註君子重言君作孟○章指言保親之養兄弟無他誠不愧天育養英才賢人能之樂過萬乘孟子重為一章再雲也
孟子曰廣土至不言而喻
考異古本註欲行禮也欲作樂 乃所謂性於仁義者也作謂性仁義也 大行行之於天下之作政 人自曉喩而知也自作以知下有之字足利本無之字○章指言臨蒞天下君國子民君子之樂尚不與存仁義內充身體履方四支不言蟠辟用張心邪意溺進退無容於是之際知其不同也
孟子曰伯夷至此之謂也
考異古本註仁人呼復歸之矣呼作將○章指言王政普大教其常業各養其老使不餒之二老聞之歸身自記衆鳥不羅翔鳯來集亦斯類也謹按餒之足利本作凍餒疏作餒乏自記足利本作自託疏作自己
補遺古本文可以無饑矣可作足足利本同
孟子曰易其至有不仁者乎
考異古本註庶民治其田疇庶作教 而何有不仁者也無而字○章指言教民之道冨而節用畜積有餘焉有不仁故曰倉廩實知禮節也
孟子曰孔子至不成章不達
考異古本註科坎也坎作欿下滿坎同 以喩君子之學必至成章乃仕進者也無之字至字者字作以喩君子學必成章乃仕進也○章指言𢎞大明者無不照包聖道者成其仁是故賢者志大宜爲君子謹按疏𢎞作能包作志
孟子曰雞鳴而起
考異古本註故以此別之也無故字也字○章指言好善從舜好利從蹠明明求之常若不足君子小人各一趣也
孟子曰楊子至而廢百也
考異古本註不肯爲也無肯字 不知時變也知作得○章指言楊墨放蕩子莫執一聖人量時不取此術孔子行止唯義所在
孟子曰饑者至不為憂矣
○章指言飢不妄食忍情抑欲賤不失道不爲苟求能無心害夫將何憂
孟子曰柳下惠
○章指言柳下惠不恭用志大也無可無否以賤爲貴也
孟子曰有為者
考異古本註能於中道而盡棄前行者也無能於者三字○章指言爲仁由己必在完之九軔而輟無益成功論之一簣義與此同謹按足利本完作究論之作論語
孟子曰堯舜至其非有也
考異古本註五覇而能久假仁義而作若足利本作方○章指言仁在性體其次假借用而不實何以易在其勉之也謹按足利本作用而不已實何以易
公孫丑曰至則簒也
○章指言憂國忘家意在出身志在寧君放惡攝政伊周有焉凡人志異則生簒心也
公孫丑曰至孰大於是
考異古本註則謂之素餐無則字○章指言君子正己以立於世世美其道君臣是貴所過者化何素餐之謂也謹按足利本無也字
補遺古本註君子有不耕而食何也食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王子墊問曰至大人之事備矣
考異古本註問士當何事爲事者耶者耶作也 尚貴也貴作上 大人之事備矣矣作也○章指言人當尚志志於善也善之所由仁與義也欲使王子無過差也
孟子曰仲子至奚可哉
○章指言事有輕重行有大小以大包小可也以小信大未之聞也
桃應問曰至樂而忘天下
考異古本註蹝草履也履下有可蹝者三字 忽忘天下之爲至貴也無至字○章指言奉法承天政不可□大孝榮父遺棄天下虞舜之道趨將如此孟子之言揆聖意也
孟子自范之齊
考異古本註見王子之儀體無體字 豈非盡是人之子也豈作皆○章指言人性皆同居使之異君子居仁小人處利辟猶王子殊於衆品也
補遺古本註居之移養氣志養作人足利本同
孟子曰王子至居相似也
考異古本註故君自發聲耳無耳字○章指言輿服器用人用不殊尊貴居之志氣以舒是以居仁由義盎然內優胷中正者眸子不瞀也
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
○章指言取人之道必以恭敬恭敬貴實虛則不應實者謂敬愛也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
考異古本註顔如舜華舜作蕣 然能以正道然下有後字 不言居而言踐作不言居色主名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體德正容大人所履有表無裏謂之柚梓是以聖人乃堪踐形也
齊宣王至而弗為者也
考異古本註而不行喪者也無也字 是豈以徐徐之爲差者乎無一徐字 令欲行其朞喪令作今○章指言禮斷三年孝者欲益冨貴怠厭思減其日君子正言不可阿情丑欲朞之故譬以紾兄徐徐也
孟子曰君子至所以教也
考異古本註而浹洽也浹作沾足利本也作之 此教之道也無也字○章指言教之之術莫善五者養育英才君子所珍聖所不倦其惟誨人乎謹按足利本上之作人
公孫丑曰至能者從之
考異古本註大髙逺大作太○章指言曲髙和寡道大難追然而履正者不枉執德者不囘故曰人能宏道丑欲下之非也
補遺古本註於道則中道德之中德作體
孟子曰天下有道
○章指言窮達卷舒屈伸異變變流從顧守者所慎故曰金石獨止不殉人也
公都子曰至滕更有二焉
章指言學尚虛已師誨貴平是以滕更恃二孟子弗
應
孟子曰於不可已而已者
○章指言賞僭及淫刑濫傷善不僭不濫詩人所紀是以季文三思何後之有謹按疏作是以季文三思而後行之者也
孟子曰君子至仁民而愛物
考異古本註而不加之仁作而不知人仁足利本作而不得與人同謹按古本似非足利本今本義稍同矣用㤙之次者也無者字○章指言君子布德各有所施事得其冝故謂之義也
孟子曰知者至謂不知務
考異古本註仁者務愛其賢也無其字 有若大飯長歠而問無齒決類也十三字作若此之類也五字○章指言振裘持領正羅維綱君子百行先務其崇是以堯舜親賢大化以隆道爲要也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百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四
孟子曰不仁至及其所愛也〈盡心下〉
考異古本註所親愛之臣民無親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發政施仁一國被㤙好戰輕民災及所親著此魏王以戒人君也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
考異古本註於三王之法三作二足利本同今本 皆不得其正者也無皆字○章指言春秋撥亂時多戰爭事實違禮以文反正征伐誅討不自王命故曰無義戰也
補遺古本註敵國不相征不下有得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考異古本註言爭或過爭作事 天不能問於民無於字 武城之篇名作武城逸書之篇名 而迎其王師無王字 則不取之也無之字○章指言文之有美過實聖人不改錄其意也非獨書雲詩亦有言嵩髙極天則百斯男亦已過矣是故取於武城二三而已
補遺古本註甫刑曰皇帝無皇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有人至焉用戰
考異古本註何謂而後我作何謂後我 已説於上篇矣無矣字 欲令武王來征已之國欲上有各字○章指言民思明君若旱望雨以仁伐暴誰不欣喜是以殷民厥角周師歌舞焉用善戰故云罪也
孟子曰梓匠輪輿
考異古本註拙者雖得規矩之法亦不能成器也無之法亦三字能作以 蓋喩人不志仁雖誦典憲不能以善無此十四字○章指言規矩之法喩若典禮人不志仁雖誦憲籍不能以善善人修道公輸守繩政成器美惟度是應得其理也謹按足利本惟作凖
孟子曰舜之飯糗茹草也
○章指言阨窮不憫貴而思降凡人所難虞舜所隆聖德所以殊也
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
○章指恕以行仁遠禍之端暴以殘民招咎之患是以君子好生惡殺反諸身也
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
○章指言修理關梁譏而不征如以稅斂非其式程懼將爲暴故載之也謹按疏載作譏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
考異古本註雖妻子不肯行之無雖字 而況他人乎乎上有者字○章指言率人之道躬行為首故論語曰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
○章指言務利蹈姦務德蹈仁捨生取義其道不均也補遺古本註營荀得之利而趨生荀作苟足利本同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
考異古本註季札之類類作儔 鄭公子公子作子公黿作魭○章指言廉貪相殊名亦卓異故聞伯夷之
風懦夫有立志也
孟子曰不信仁賢則國空虛
考異古本註故財用有所不足故也作故財用不足無有所故也四字○章指言親賢正禮明其五教爲政之源聖人以三者爲急也
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
○章指言王者當天然後處之桀紂幽厲雖得猶失不以善終不能世祀不爲得也
補遺古本註謂象封於有庳謂下有若字足利本同故不得有天下焉焉作也足利本同
孟子曰民為至則變置社稷
考異古本註而更置之之作也○章指言得民爲君得君爲臣民爲貴也先黜諸侯後毀社稷君爲輕也重民敬祀治之所先故列其次而言之
孟子曰聖人至況於親炙之者乎
考異古本註柳下惠之和和作厚足利本同今本 喩作諭 況於親見而薰炙之者乎作況親見熏炙者也足利本於字同今本○章指言伯夷柳下變貪厲薄千載聞之猶有感激謂之聖人美其德也謹按足利本柳下下有惠字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
○章指言仁㤙須人人能宏道也
孟子曰孔子之去魯曰遲遲吾行也
考異古本註言矣此不復説焉無此七字足利本此註作遲遲接淅註義見萬章下首章○章指言孔子周流不遇則之他國遠逝惟魯斯戀篤於父母國之義也
孟子曰君子之戹於陳蔡之間
考異古本註君子道者三道者作之道○章指言君子固窮窮不變道上下無交無賢援也
貉稽曰至文王也
考異古本註如之何也無也字 而仕者作而爲士者亦不隕厥問隕作殞下皆同 隕絶作殄絶○章指
言正己信心不患衆口衆口諠譁大聖所有況於凡品之所能禦故答貉稽曰無傷也謹按之恐非誤
孟子曰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考異古本註法度昭明明作昭 是躬行之道可也行作化 而欲使人昭明人上有他字○章指言以明昭闇闇者以開以闇責明闇者愈迷賢者可遵譏今之非也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
考異古本註正若山路正作比○章指言聖人之道學而時習仁義在身常常被服舍而不修猶茅是塞明為善之不可倦也謹按足利本上常作當
補遺古本註山徑山之嶺嶺作領足利本同
高子曰至兩馬之力與
考異古本註禹之尚聲樂尚下有貴字 磨齧磨作擘蠡欲絶之貌也蠡下復有蠡字足利本同今本但無
也字 是兩馬也無此四字○章指言前聖後聖所尚者同三王一體何得相踰欲以追蠡未達一隅孟子言之將啓其䝉
齊饑陳臻曰至其為士者𥬇之
考異古本註以賑貧窮賑作振 將復若發棠時勸王也無將字 見虎走而迎迎下有之字○章指言可爲則從不可則凶言善見用得其時也非時逆指猶若馮婦暴虎無已必有害也謹按疏凶作止
孟子曰口之至不謂命也
考異古本註耳之樂五音五音作音聲 則思安佚不勞若若作苦 凡人則有情從欲有作觸 而求可身足利本身作樂 故君子不謂之性也無之字 在天而已在作任○章指言尊德樂道不追佚性治性勤禮不專委命君子所能小人所病究言其事以勸戒也
浩生不害問曰至四之下也
考異古本註不害爲善信之行謂何爲作問 使之不虛之下有意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神聖以下優劣異差樂正好善應下二科是以孟子爲之喜也補遺古本註見孟子問樂正子爲政於魯而喜問作聞足利本同 不億不信也億作意
孟子曰逃墨至又從而招之
考異古本註苙欄也欄作蘭足利本作闌下同 又復從而非之非作罪○章指言驅邪反正正斯可矣來者不綏追其前罪君子甚之以爲過也
孟子曰有布至而父子離
考異古本註廝養廝作斯○章指言原心量力政之善者繇役並興以致離殍養民輕斂君子道也謹按疏作君之道也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
考異古本註居不離散居作民○章指言寶此三者以爲國珍寳於爭玩以殃其身諸侯如茲永無患也
盆成括至殺其軀而已矣
○章指言小知自私藏怨之府大雅先人福之所聚勞謙終吉君子道也
孟子之滕至斯受之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拒逆拒作距 君子不保其異心也無其字 見館人殆非爲是來殆上有言字 謙以益之而已益作答無而已二字○章指言教誨之道受之如海百川移流不得有距雖獨竊屨非已所絶順答小人小人自咎所謂造次必於是也
孟子曰人皆至穿踰之類
考異古本註不爲人所爾女女作汝 而以有行所至有作自○章指言善恕行義充大其美無受爾汝何施不可取人不知失其臧否比之穿踰善亦遠矣
孟子曰言近至自任者輕
考異古本註而道存焉無此四字○章指言言道之善以心爲原當求諸己而責於人君子尤之況以妄芸言失務也
孟子曰堯舜至以俟命而已矣
考異古本註謂加善於民也無也字 行命以待之而已矣作待命而已矣○章指言君子之行動合禮中不惑禍福修身俟終堯舜之盛湯武之隆不是過也
孟子曰説大至吾何畏彼哉
考異古本註孟子言説大人之法説下有此字 言語得盡而已無而已二字 堂髙數仞作高堂數仞 榱題數尺榱題作振屋 奢太之室太作大足利本作汰後車千乘後作從○章指言富貴而驕自遺咎也茅
茨采椽聖堯表也以賤說貴懼有蕩心心謂彼陋以寧我神故以所不爲爲之寶玩也
補遺古本註大室無尺丈之限室作屋足利本同
孟子曰養心至雖有存焉者寡矣
考異古本註晉國無國字 不存者衆下有也字○章指言清靜寡慾德之髙者畜聚積實穢行之下廉者招福濁者速禍雖有不然蓋非常道是以正路不可不由也
曽晳嗜羊棗至名所獨也
考異古本註羊棗與膾炙孰美也作羊棗孰與膾炙美也 名所獨也故諱下有之也二字○章指言情禮相扶以禮制情人所同然禮則不禁曾參至孝思親異心羊棗之感終身不嘗孟子嘉焉故上章稱曰豈有非義而曾子言之者也謹按足利本情禮作情理
萬章問曰至斯無邪慝矣
考異古本註孔子在陳在作戹 思魯之狂士者也無者字 狷者能不爲不善狷作獧下狂狷同 能恥賤惡行不潔者惡作汙 此六似者孔子之所惡也孔上有皆字 歸於常經於作其○章指言士行有科人有等級中道爲上狂獧不合似是而非色厲內荏鄕原之惡聖人所甚反經身行民化於已子率而正孰敢不正也謹按足利本而正作以正疏同
孟子曰由堯至則亦無有乎爾
考異古本註言則亦者非實無者也下者作有○章指言天地剖判開元建始三皇以來人倫攸敘𢎞折道徳班垂文采莫貴乎聖人聖人不出名世承閒雖有此限蓋有遇不遇焉是以仲尼至獲麟而止筆孟子以無有乎爾終其篇章斯亦一契之趣也謹按疏建始作更始𢎞折作𢎞析又按古本足利本孟子七篇分爲十四卷今從之〈漢書藝文志作孟子十一篇胡元瑞經籍會通雲蓋七字誤分爲二也〉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二百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