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為農業服務的路子越走越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為農業服務的路子越走越寬

——太原市南郊區小店人民公社農具廠調查報告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71年9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太原市南郊區小店人民公社農具廠是在一九五八年大躍進高潮中建立起來的。十幾年來,他們立足為農,一切從有利於農業生產出發,成為當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力支柱。

這個廠在走上為農業生產服務這條道路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兩條路線的鬥爭在這個小小的農具廠里也是非常激烈的。在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對這個廠就是個嚴重的考驗。當時設備不足,技術力量薄弱,材料供應也有困難。用什麼辦法來發展生產呢?這時,混進領導班子裡的一個壞人,乘機破壞,說什麼「八斗的瓮裝不下一石;沒有那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反對為農業服務,鼓動到城裡去攬活干。有些路線覺悟不高的同志一時受了他的蒙蔽,從社會上攬回一些與農業生產無關的東西來加工;對生產隊送來修理的農機具不認真修理。農民批評他們「掛農具廠的牌子,不干為農業服務的事」,農具壞了,不願找他們修理,因此,這個廠的路子越走越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揭開了這個廠階級鬥爭蓋子,提高了群眾的路線鬥爭覺悟,大家認識到,影響社辦工業發展的攔路虎,首先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人的思想。他們學習了毛主席關於「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指示,把立場轉到為農業生產服務這方面來,一切從農業生產的需要出發。凡有利於農業生產的,他們就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完成任務。他們看到不少生產隊因為缺少軸承,平車停使現象很嚴重,就決心生產軸承。他們組織了技術革新小組,一邊學習製造產品,一邊自製設備,經過兩年艱苦奮鬥,終於製成了一套生產軸承的簡易設備,節約了一大筆資金,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他們就是這樣,農業生產迫切需要什麼產品,他們就努力生產什麼產品;生產什麼產品,就盡力製造什麼設備。在為農業生產服務的過程中,工廠也逐步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現在他們已從當初只能打打鐵鍬,發展到能製造適合當地農業生產需要的通用犁、播種機、追肥耬、碾場機、脫粒機、切草機、粉碎機以及紅旗11型四輪拖拉機等二十多種產品,並能包修許多較大型的農業機械。

在生產和維修這些產品的過程中,他們常常碰到技術力量不足的困難。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有人主張從生產隊抽調。但大多數同志不同意這樣做,認為對生產隊原有的技術力量不能輕易調動,否則就給生產隊造成很多不便。他們遵照毛主席關於「從戰爭學習戰爭」的教導,一方面積極爭取大廠的幫助,一方面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師帶徒,徒幫徒。現在,許多人既是師傅,又是徒弟。鑄工組長任秉忠,進廠前是個對工業一竅不通的農民,幾年來,在干中學,學中干,就掌握了翻砂技術。廠里缺少電工,他又自告奮勇學電工,向大廠下鄉支農小組的師傅請教,拜生產隊的電工為師,刻苦鑽研,現在又成了一個熟練的電工。如今,象他這樣的「多面手」,廠里還有很多。這個廠靠這批「一專多能」的「多面手」,克服了技術力量不足的困難。

這個廠不僅不從生產隊調人,還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為生產隊培養技術人員。開始有人覺得為生產隊培養技術人員是「母雞下蛋」,白盡義務。但是大多數同志認為合算不合算要從整體利益來考慮。生產隊有了自己的技術力量,能夠做到小修不出隊,不誤農時,節省開支,對農業生產有利;同時,這樣一來,可以減少農具廠的修配任務,使農具廠騰出手來更好地完成生產隊還擔負不了的大修任務,怎麼會不合算呢?現在,這個廠已為十七個生產隊培養出了八十名農機具修配人員,還有一批正在培養中。培訓人員進廠後,老師傅首先跟他們一塊憶苦思甜,講廠內兩條路線鬥爭史,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批判資本主義的邪門歪道,樹立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思想,使培養出來的人員心紅手巧,回到隊裡真正發揮作用。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