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靈活 以弱勝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主動靈活 以弱勝強
北京空軍 衛京宇
1970年6月2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以飽滿的革命激情,生動的藝術形式,塑造了用毛澤東思想駕馭戰爭風雲的新四軍指導員郭建光的英雄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毛主席的人民戰爭的光輝戰略戰術思想。

毛主席把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用四句話加以高度的概括,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英雄的沙家浜軍民,遵照毛主席的偉大戰略戰術思想,在立足於「打」的基點上,根據各個時期對敵鬥爭的特點,靈活機動地採取了不同的作戰方式,隨時保持着自己的主動權,最後在「戰鼓驚天紅旗展,一舉收復大江南」的戰鬥中,徹底消滅了盤踞在沙家浜鎮的日寇、漢奸匪幫,使革命勝利的紅旗在沙家浜鎮的上空高高飄揚。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敵人向游擊戰爭根據地的進攻是必然的。對於這種必然性的認識是必要的,否則游擊戰爭的領導者們全無準備,一旦遇到敵人嚴重地進攻的形勢,必至驚惶失措,被敵擊破。」以指導員郭建光為首的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是在戰鬥負傷後來到沙家浜養傷的,在那朝霞絢麗、歌聲蕩漾的革命根據地,他們牢記毛主席的教導,始終保持着高度的革命警惕,和群眾一起,積極準備反「掃蕩」。他們用毛澤東思想武裝廣大群眾,宣傳「消滅漢奸清匪霸,打得那日本強盜回老家」的抗日救國的道理;用「等到那雲開日出,家家都把紅旗掛」的勝利明天,激勵軍民準備反「掃蕩」的鬥志。他們和群眾一道連夜搶收稻子,把糧食堅壁起來,預備好了船和乾糧,作好了充分的物質準備;他們武裝群眾,組織民兵,隨時準備轉移到有利地帶,「好與敵人巧周旋」。鬼子開始「掃蕩」了,他們根據敵我力量的對比,遵循毛主席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戰略戰術原則,毅然決定主動撤離沙家浜。郭建光帶領新四軍傷病員暫時轉移到了蘆葦盪,黨支部書記阿慶嫂在民兵掩護下扶老攜幼,組織鄉親們安全轉移。他們主動地走,是為了進攻而防禦,為了前進而後退,是為了更好地打;他們暫時撤退,是為了避開敵人的鋒芒,保存自己,積蓄力量,待機破敵。郭建光在敵我犬牙交錯的鬥爭環境裡,運用毛澤東思想觀察和分析形勢,在敵人向根據地發動進攻之前,主動地積極地做好反「掃蕩」的準備工作,在敵人進行「掃蕩」之時,迅速而有秩序的退卻,表現了他常備不懈的高度敵情觀念和駕馭戰爭規律的傑出軍事才能。

郭建光等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轉移到蘆葦盪,胡傳魁、刁德一勾結日寇開進沙家浜以後,我們的任務是齊心一致,絕不動搖地堅持戰爭。敵人雖然把新四軍傷病員和沙家浜的革命群眾隔絕在兩地,但郭建光和阿慶嫂遵循着毛主席的教導,主動、靈活地展開了各種形式的鬥爭,諸如軍隊工作、群眾工作、秘密工作等等,為全面反攻「一舉收復大江南」創造了條件。

一邊,在糧缺藥盡、浪激水淹的蘆盪里,郭建光充分發揮了我軍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他用毛主席的偉大戰略戰術思想武裝戰士,用紅軍「萬水千山只等閒」的英雄氣概鼓舞戰士,教育戰士們「察全局,觀敵情,堅守待命,緊握手中槍」,把無邊的蘆盪當作磨練意志的大課堂,把河湖港汊當作與敵人周旋的好戰場。同時,他主動地派人過湖偵察,「掌握敵情作判斷」,緊緊操住主動權,積極創造向敵人進攻的有利時機。

另一邊,黨的秘密工作者阿慶嫂,以強烈的革命責任心和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高度自覺性,靈活熟練地運用毛主席對敵鬥爭的策略思想,有力地配合了武裝鬥爭。她充分利用了胡傳魁、刁德一之間爭兵權的矛盾,巧妙地以各種方式迷惑敵人,使敵人摸不清虛實,弄不清真假,挫敗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陰險試探,掩護了蘆葦盪中的新四軍傷病員。最後,當我軍主力部隊馬上要過來的時候,阿慶嫂又遵照上級的指示,入虎穴,探敵情,準確地了解了敵人司令部的情況。由於地方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新四軍戰士在與敵一水之隔的茫茫蘆盪中勝利地堅持了下來,為演出軍民齊心打豺狼的最精彩的一幕,作了很好的準備。

在毛主席的戰略和策略思想的指導下,以郭建光為首的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通過積極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度過了艱苦的階段,鋪平了勝利的坦途。大部隊回兵東進,收復失地的反攻階段到來了。《沙家浜》中,我軍巧妙地運用了毛主席的戰略戰術思想,「集中大力,打敵小部」,「採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動,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看,我新四軍某支隊撒下包圍網,傷愈歸隊的新四軍戰士組成突擊排飛兵奇襲沙家浜,民兵接應主力到鎮邊,革命的武裝力量匯合在一起,有如鋼臂鐵拳,銳不可擋!以郭建光為首的十八名新四軍戰士,快如疾風,動如流水,穿山過莊,兼程前往,在民兵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尖刀直插進敵人心臟」,搗毀匪巢,生俘黑田,活捉頑匪胡傳魁、刁德一,將群醜一鼓聚殲。這幅軍民團結,奮勇殺敵的雄偉圖景,生動地顯示了毛主席的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勝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