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傷寒括要/卷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傷寒總論

[編輯]

冬令嚴寒,萬類閉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犯其邪,名曰傷寒。夫四時之氣,皆能爲病,而傷寒獨甚者,以其殺厲之氣也。冬月感而即病者,爲正傷寒。冬不即病,寒邪藏 於肌膚,至春而發,名爲溫病,至夏而發,名爲熱病,獨不言至秋爲涼病者何也?寒水之氣,與火爲仇,遇仇不發,已爲火勝。而長夏溼土,又制水邪,況逢金令?金得寒而愈堅,故秋月無傷寒也。秋病之似傷寒者,皆夏月納涼之邪,或時行不正之氣。或秋令涼氣之邪耳。仲景方法,爲冬月即病之正傷寒設也,後世混將冬月傷寒之方通治春夏溫熱之病,遺禍至今,未有能改。陶節庵以麻黃桂枝難以輕投,竟以沖和代之,施於時疫之病,猶或可也,用於傷寒之症,不亦悖乎?深嗟今之治傷寒者在一二日不問屬虛屬實便汗之,在三四日不問在經在腑便和之,在五六日不問在表在裏便下之,投劑一差,幽泉沉冤矣。人之表裏虛實不同,邪之傳變異氣各別,奈何拘於日數不審形證耶?且寒邪傷人,原無定體,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傳至厥陰而愈者,或不罷而留滯一經者,或間經而傳者。或但傳二三經而止者,或始終只在一經者,或越經而傳者,或陽經一齊合病者,或陽經後先併病者,或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陰症者,或直中陰經而爲真寒者,或傷生冷而爲內傷寒者。必審脈驗症,辨名定經,確然無疑,然後投劑。日數雖多但見表症脈浮者猶宜汗之,日數雖少但見裏症脈沉者即當下之。若表裏症俱見或表里症俱無,此屬半表半裏,禁汗禁下禁吐,但當和之,若日久不愈,脈虛神困者便當補之。果能辨陰陽、審表裏、察虛實,譬之善射,莫不中的矣。

腎虛人易犯傷寒論

[編輯]

腎屬寒水,主令在冬,故內經以爲閉蟄封藏之本。以慾耗其精則不能奉若天時,封藏固密遂致太陽疎滲。寒邪易侵,若腎臟堅固,即使迫於寒威,受邪輕淺,治之即痊。腎臟虛衰,略冒寒邪,便爾深重,醫藥難療,故曰『傷寒偏死腎虛人』良非虛語。

不服藥爲中醫論

[編輯]

傷寒傳變淆訛,症端錯雜,且肅殺之氣最爲毒烈,醫者不能博古衡今,漫投湯劑,鮮不夭枉,致令憤激之說,以不服藥爲中醫,豈其然哉!惟正氣實而邪氣輕者或可俟其經盡而愈,若正氣虛而邪氣重者,非按法施治,何由得痊?譬如人溺洪濤,命在呼吸,不爲援手而聽其自渡,恐全活者幾希矣。

兩感論

[編輯]

一曰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太陽)、口乾、煩滿而渴(少陰)。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身熱譫語(陽明)、腹滿不欲食(太陰)。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少陽)、囊縮而厥(厥陰)。病至六日,腑臟之氣俱盡,營衛之氣俱絕,則死矣。仲景既論兩感爲必死之症,而復曰治有先後者,蓋不忍坐視而覬其萬一之活也。如下利身痛則先救里,不利身痛則先救表。表症多者發表爲急,裏症多者攻裏爲先。東垣曰:『虛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或生。』用羌活湯。十救一二。

時行疫症

[編輯]

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觸冒之者,沿門遍戶,長幼相似,此時行疫症也。春感寒邪升麻葛根湯,夏感涼邪調中湯,秋感熱邪蒼術白虎湯,冬感溫邪萎蕤湯。表不愈者芎蘇散,裏不愈者調胃承氣湯。或成大頭瘟者,當辨其經。先於鼻額紅腫以致面目腫盛,陽明也,壯熱氣喘、口乾咽痛、脈數而大,普濟消毒飲。耳旁及頭角紅腫,少陽也,往來寒熱潮熱、口苦咽干、目痛脅痛,小柴胡湯。加花粉芩翹,發於項上及腦後項下。目後赤腫者,太陽也,荊芥敗毒散。三陽俱受邪,普濟消毒飲。不可峻攻,恐邪氣內陷也。虛人兼扶正氣,便結者微下之。

傷寒十六症

[編輯]

傷寒者,寒傷營血,脈浮而緊,頭痛發熱,無汗惡寒。

傷風者,風傷衛氣,脈浮而緩,頭痛發熱,有汗惡風。

傷寒見風者,既傷於寒,復感風邪。惡寒不躁,其脈浮緩。

傷風見寒者,既傷於風,復感寒邪。惡風煩躁。其脈浮緊。(以上四症皆冬月即病者)


溫病者,冬受寒邪。交春乃發,發熱頭痛,不惡寒而渴,脈浮數。

溫瘧者,冬受寒邪,復感春寒,脈陰陽俱盛,症寒熱往來。

風溫者,冬受寒邪,復感春風,頭痛身熱,自汗身重,默默欲眠,語澀鼻鼾,四肢不收,尺寸俱浮。又發汗後身猶灼熱者,亦名風溫。

溫疫者,冬受寒邪,復感春溫時行之氣。

溫毒者,冬受寒邪,春有非時之熱,復感其邪,或有發癍者。(以上五症,冬傷於寒,病發於春,故皆有溫之名也)


熱病者,冬傷於寒,至夏乃發,頭疼身熱惡寒,其脈洪盛。

傷暑者,暑熱爲邪,自汗煩渴,身熱脈虛。

傷溼者,感受溼邪,身重而痛,自汗微熱,兩足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滿悶。

風溼者,既受溼氣,復感風邪,肢體重痛,額汗脈浮。


痙者,身熱足寒,頭項強急,面紅目赤,口噤頭搖,角弓反張。若先受風邪,復感於寒,無汗惡寒爲剛痙。先受風邪,復感於溼,惡風有汗爲柔痙。仰面而臥,開口爲陽;合面而臥,閉目爲陰。浮緊口渴屬陽,沉細口和屬陰。

類傷寒六症

[編輯]

一曰痰症。停痰留飲,自汗胸滿,發寒熱但頭不痛、項不強,與傷寒異。

二曰食積。胸腹滿悶,發熱頭痛,但身不痛、氣火脈盛,與傷寒異。

三曰虛煩。氣血俱虛,煩燥發熱,但身不痛、頭不痛、不惡寒、不浮緊,與傷寒異。

四曰腳氣。足受寒溼,頭痛身熱,肢節作痛,便閉嘔逆,但腳腫痛或枯細,與傷寒異。

五曰瘀血。跌觸損傷,胸脅腹痛,手不可近,但頭不痛、脈不浮緊,與傷寒異。

六曰內癰。發熱惡寒,胸痛而咳,濁唾腥臭,右寸數大爲肺癰。小腹重痛,便數如淋,皮膚甲錯,腹皮腫急,脈滑而數爲腸癰。胃脘大痛,人迎脈盛,胃脘癰也。但無頭痛,項強,與傷寒異。

內傷外感辨

[編輯]

內傷外感,頗相疑混,誤治必死,極當詳辨。外感則人迎大於氣口,內傷則氣口大於人迎。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即解。外感惡風,乃惡一切風寒。內傷惡風,惟惡些小賊風。外感症顯在鼻,故鼻塞不利,而壅盛有力。內傷症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感邪氣有餘,故發言壯厲,先輕而後重。內傷元氣不足,故出言懶怯,先重而後輕。外感頭痛,常常而痛。內傷頭痛,時作時止。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傷手心熱,手背不熱。若內外相兼而病者尤當細辨,以內症多者是內傷重於外感,補養爲先。外症多者是外感重於內傷,解散爲急。此東垣未發之旨也。

治傷寒宜早

[編輯]

仲景曰:『傷寒初起,即時求治。凡作湯藥,不避晨夜。醫之稍遲,病即傳變,必難爲力矣。』凡作汗藥,雖言一日三服,若病劇者,半日中可盡三服。一日一夜,當時時觀之,如救焚拯溺,不容少怠。

視傷寒宜詳

[編輯]

凡看傷寒,自頂至踵,最宜詳察,一有不到,錯誤匪輕。仲景云:『觀今之醫,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劑,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明堂闕庭,盡不見察。夫欲視死別生,實爲難矣。嗟乎!業已稱醫,人之司命,孟浪至此,烏乎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