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全後漢文/卷九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九十三 全後漢文卷九十四 
烏程嚴可均校輯
卷九十五

路粹

[編輯]
粹,字文蔚,陳畱人。師事蔡邕。建安初,擢拜尚書郎。後爲曹公軍謀祭酒,典記室,轉秘書郎中令。從軍至漢中,坐違法誅。有《集》二卷。

枉狀奏孔融

[編輯]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欲規不軌,雲︰「我大聖之後,而見滅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與孫權使語,𧩂詘朝廷。又融爲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爲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爲?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旣而與衡更相贊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後漢‧孔融傳》︰「曹操旣積嫌忌,而郗慮復搆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又見《魏志‧王粲傳》注引《典略》,與此小異。

爲曹公與孔融書

[編輯]

蓋聞唐、虞之朝,有克讓之臣,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後世德薄,猶有殺身爲君,破家爲國。及至其敝,睚眥之怨必讎,一餐之惠必報。故鼂錯念國,遘禍於袁盎;屈平悼楚,受譖於椒、蘭;彭寵傾亂,起自朱浮;鄧禹威損,失於宗、馮。由此言之,喜怒怨愛,禍福所因,可不愼與!昔廉、藺小國之臣,猶能相下;寇、賈倉卒武夫,屈節崇好;光武不問伯升之怨;齊矦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㠯爲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盛歎鴻豫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又明《司馬法》,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旣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㠯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羣小所搆,孤爲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戰士,殺身爲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餘矣。《後漢‧孔融傳》。 案︰《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注引路粹《爲曹公與孔融書》雲︰「邀一言之譽者,計有餘矣。」證知此文是路粹作。今此無「邀一言之譽者」,范史有刪節也。

丁沖

[編輯]
沖,沛郡人。興平中,爲黃門侍郎。建安初,遷司隸校尉,㠯飲醉爛腸死。

與曹公書

[編輯]

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時矣。《魏志‧陳思王傳》注引《魏略》。

丁儀

[編輯]
儀,字正禮,沖子。眇一目。爲丞相掾,進尚書。曹丕卽王位,轉右刺姦掾,坐與曹植善下獄誅。有《集》二卷。

厲志賦

[編輯]

覽前志而博觀,求余心之所安。雖疲駑而才弱,敢舍力而不攀。懿躬稼之克,賤善射而隕殘。羨首陽之遺譽,憎千駟之餘訕。宗舍藏之偉節,薄鼎角之自干。嘉《法言》之令揚,悼《說難》之喪韓。登險之敗績,顧清道㠯自閑。瞻亢龍而懼進,退廣志於伐檀。雖德厚而祚卑,猶不忘於盤桓。薰㠯芬香而自燒,兎亦取斃於毫翰。援大雅㠯爲戒,眺襲勝而自歎。嗟世俗之參差,將未審乎好惡。咸隨情而與議,固眞僞㠯紛錯。穢杯盂之周用,令瑚㠯抗閣。恨騾驢之進庭,屏騏驥於溝壑。疾青蠅之染白,悲小弁之靡託。惡晨婦之蒙厚,痛三代之見薄。惟受性之樸拙,亮未達乎測度。顧鍾子之旣沒,牙輟絃而不作。敦三思之彌憤,勤循牆之茲恪。勉夕改㠯補朝,履日新而悔昨。㠯上《蓺文類聚》二十六。苟神祇之我昭,永明目而無怍。《文選》沈約《奏彈王源》注。

周成漢昭論

[編輯]

成王、昭帝,俱㠯襁褓之幼,託於冢宰,流言讒興,此其所值艱險相似者也。夫㠯發《金滕》然後垂泣,與計日而便覺詐書,明之遲速,旣有差矣。且叔父兄子,非相嫌之處,異姓君臣,非相信之地,霍光罹人𧩂而不出,周公賴天變而得入。推此數者,齊本而論末,計重而況輕,漢昭之優周成,甚明者也。成王秀而獲實,其美在終;昭帝苗而未秀,其得在始。必不得已而論二主,余與夫始者。《蓺文類聚》十二,《御覽》八十九。

振短翮與鸞鳳竝翔。《文選》沈約《和謝宣城詩》注。

刑禮論

[編輯]

天垂象,聖人則之。天之爲歲也,先春而後秋;君之爲治也,先禮而後刑。春㠯生長爲德,秋㠯殺戮爲功;禮㠯敎訓爲美,刑㠯威嚴爲用。故先生而後殺,天之爲歲;先敎而後罰,君之爲治也。天不㠯久遠更其春冬,而人也得㠯古今改其禮刑哉!太古之世,民故質樸,質樸之民,宜其易化,是㠯中古之君子,或結繩㠯治,或象刑惟明。夏后肉辟,民轉姦詐,刑彌滋繁,禮亦如之。由斯言之,古之刑省,禮亦宜略。今所論辨,雖出傳記之前,夫流東源不得西,景正形不得傾,自然之勢也。後世禮刑俱失於前,先後之宜,故自有常。今夫先刑者,用其末也。由禮禁未然之前,謂難明之禮,古人不能行也。案如所云,禮,嫂叔不親之屬也,非太古之禮也。所云禮者,豈此也哉!古者民少而獸多,未有所爭,民無患則無所思,故未有君焉。後民禍多,強暴弱,於是有賢人焉,平其多少,均其有無,推逸取勞,㠯身先之,民獲其利,歸而樂之,樂之得爲君焉。夫刑之記君也,精具筋力,民畏其強而不敢校,得爲君也。恐上古未具刑罪之品,設逋亡之法,懼彼爲我,而㠯勇力侵暴於己,能與則校,不能歸奉之,明矣。且上古之時,賊耳,非所謂君也。上古雖質,宜所㠯爲君,會當先別男女,定夫婦,分土地,班食物,此先㠯禮也。夫婦定而後禁淫焉,貨物正而後止竊,此後刑也。《蓺文類聚》五十四,《御覽》二十五。

丁廙

[編輯]
廙,字敬禮,儀弟。初辟公府。建安中,爲黃門侍郎。文帝卽王位,與兄儀幷誅。有《集》二卷。

蔡伯喈女賦

[編輯]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曜鮮。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話言。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玄。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於所天。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羨榮曜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於餘年。何大願之不遂,飄微軀於逆邊?行悠悠於日遠,入穹谷之寒山。慙柏舟於千祀,負冤魂於黃泉。我羈虜其如昨,經春秋之十二。忍胡顏之重恥,恐終風之我萃。詠芳草於萬里,想音塵之髣髴。祈精爽於交夢,終寂寞而不至。哀我生之何辜,爲神靈之所棄。仰𦲋華其已落,臨桑榆之歔欷。入穹廬之秘館,亟踰時而經節。歎殊類之非匹,傷我躬之無說。循膚體㠯深念,歎蘭澤之空設。佇美目於胡望,向凱風而泣血。《蓺文類聚》三十。

彈棊賦

[編輯]

文石爲局,金碧齊精。隆中夷外,緻理肌平。卑高得適,旣安且貞。棊則象齒,選乎南藩。禮密身重,腹隱頭騫。驍悍說敏,不輕不軒。列數二八,取象官軍。微章采列,爛焉可觀。於是二物旣設,主人延賓。粉石霧散,六師列陳。跡行王首,左右相親。成列告誓,三令五申。事中軍政,言含禮文。號令旣通,兵棊啟路,運若迴飈,疾似飛兎。前中卻儛,賈其餘怒。風馳火燎,令牟取五。恍哉忽兮,誠足慕也。若夫氣竭力殘,弱膽怯心,進不及敵,中路爲擒。仁而不武,《春秋》所箴,剛優勁勇,忿速輕急。推敵阻隧,我廢彼立。君子去是,過猶不及。《蓺文類聚》七十四。

崔琰

[編輯]
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師事鄭玄。袁紹㠯爲騎都尉。曹公平冀州,辟爲別駕從事,歷丞相東曹掾,遷中尉。㠯忤意賜死。

述初賦幷序

[編輯]

郁州者,故蒼梧之山也,心說而怪之。聞其上有僊士石室也,乃往觀焉。見一道人,獨處休休然,不談不對,顧非己所及也。《水經‧淮水注》,《初學記》八。登州山㠯望滄海。《封氏聞見記》六引崔琰《述初賦序》。琰性頑口訥,至二十九,初關書傳,聞北海有鄭徵君者,當世名儒,遂往造焉。道由齊都,而作《述初賦》。曰︰《蓺文類聚》二十七。

有鄭氏之高訓,吾將往乎發矇。濯余髮於蘭池,振余佩於清風。望高密㠯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高洪岸之耿介,羨安期之長生。登州山㠯永望,臨洞浦之廣溟。左揚波於湯谷,右濯岸於濛。運混元㠯升降,與三光而終始。蓬萊蔚其潛興,瀛壺崛㠯駢羅。列金臺之𡾰嵼,方玉闕之嵳峩。《蓺文類聚》二十七,《初學記》六。

倚高閭㠯周眄兮,觀秦門之將將。《水經‧淮水注》。

吾夕濟於郁州。《水經‧淮水注》。

朝發兮樓臺,回盼兮句榆,頓食兮㠀山,暮宿兮郁州。《封氏聞見記》六。

奏記曹公讓邴原等

[編輯]

徵事邴原、議郎張範,皆秉德純懿,志行忠方,清靜足㠯厲俗,貞固足㠯榦事,所謂龍翰鳳翼,國之重寶。舉而用之,不仁者遠。《魏志‧邴原傳》。

露版答曹公

[編輯]

葢聞《春秋》之義,立子㠯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㠯死守之。《魏志‧崔琰傳》。

諫世子書

[編輯]

蓋聞盤於游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殷鑒夏后,《詩》稱不遠,子卯不樂,《禮》㠯爲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袁族富彊,公子寬放,盤游滋侈,義聲不聞,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羆壯士,墮於吞噬之用,固所㠯擁徒百萬,跨有河朔,無所容足也。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況公親御戎馬,上下勞慘,世子宜遵大路,愼㠯行正,思經國之高略,內鑒近戒,外揚遠節,深惟儲副,㠯身爲寶。而猥襲虞旅之賤服,忽馳騖而陵險,志雉兎之小娛,忘社稷之爲重,斯誠有識所㠯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㠯塞眾望,不令老臣獲罪於天。《魏志‧崔琰傳》。

與葛元甫書

[編輯]

今遣送《許子》十卷,貧不及素,但㠯紙耳。《北堂書鈔》一百四。

視楊訓褒贊魏王表與訓書

[編輯]

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魏志‧崔琰傳》。

大將軍夫人寇氏誄

[編輯]

英雄景附。《文選‧七命》注。

毛玠

[編輯]
玠,字孝先,陳畱平丘人。曹公辟爲治中從事,轉幕府功曹,尋爲丞相東曹掾,遷右軍師。魏國建,爲尚書僕射。㠯忤旨下獄免,卒於家。

對狀

[編輯]

臣聞蕭生縊死,困於石顯;賈子放外,讒在絳、灌;白起賜劒於杜郵;晁錯致誅於東市;伍員絶命於吳都。斯數子者,或妒其前,或害其後。臣垂齠執𥳑,累勤取官,職在機近,人事所竄,屬臣㠯私,無勢不絶,語臣㠯冤,無細不理。人情淫利,爲法所禁。法禁於利,勢能害之。青蠅橫生,爲臣所𧩂,𧩂臣之人,勢不在他。昔王叔陳生爭正王廷,宣子平理,命舉其契,是非有宜,曲直有所,《春秋》嘉焉,是㠯書之。臣不言此,無有時、人。說臣此言,必有徵要。乞蒙宣子之辨,而求王叔之對。若臣㠯曲聞,卽刑之日,方之安駟之贈;賜劒之來,比之重賞之惠。謹㠯狀對。《魏志‧毛玠傳》。

王脩

[編輯]
脩,字叔治,北海營陵人。孔融召爲主簿,守高密令,復守膠東令。袁紹辟除卽墨令。曹公辟爲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將,遷魏郡太守。魏國建,㠯爲大司農、郎中令,徙奉常。病卒。有《集》三卷。

四孤議

[編輯]

當須分別此兒有識未有識耳。有識㠯往,自知所生,雖創更生之命,受育養之慈,枯骨復肉,亡魂更存,當㠯生活之恩報公嫗,不得出所生而背恩情。報生㠯死,報施㠯力,古之道也。《通典》六十九。

奏記曹公陳黃白異議

[編輯]

臣聞枳棘之林,無梁柱之質,涓流之水,無洪波之勢。是㠯在職七年,忠讜不昭於時,功業不見於事,欣於所受,俯慙不報,未嘗不長夜起坐,中飯釋餐。何者?力少任重,不堪而懼也。謹貢所議如左。《魏志‧王脩傳》注引《魏略》。

誡子書

[編輯]

自汝行之後,恨恨不樂。何者?我實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過。日月可愛也,故禹不愛尺璧,而愛寸陰。時過不可還,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讀書,幷學作人。汝今踰郡縣,越山河,離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見舉動之宜,效高人遠節,聞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愼。善否之要,在此際也。行止與人,務在饒之,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殺身,其餘無惜也。《蓺文類聚》二十三,《御覽》四百五十九。

鮑衡

[編輯]
衡,建安中爲侍中。

奏請公卿將校子弟詣博士

[編輯]

案《王制》「立大學小學,自王太子㠯下,皆敎㠯《詩》《書》,而升之司馬」,謂賢者任之㠯官,故能致刑措之盛,立太平之化也。今學博士竝設表章,而無所敎授,兵戎未戢,人竝在公,而學者少。可聽公、卿、二千石、六百石子弟在家及將校子弟見爲郎、舍人,皆可聽詣博士受業。其高才秀達,學通一蓺,太常爲作品式。《通典》五十三。

霍性

[編輯]
性,新平人。官度支中郎將。曹丕嗣魏王位,將南征,㠯諫被殺。

諫魏王南征疏

[編輯]

臣聞文王與紂之事,是時天下括囊無咎,凡百君子,莫肯用訊。今大王體則乾坤,廣開四聰,使賢愚各建所規。伏惟先王功無與比,而今能言之類,不稱爲德。故聖人曰︰「得百姓之歡心。」兵書曰︰「戰,危事也。」是㠯六國力戰,彊秦承弊,王不爭,周道用興。愚謂大王且當委重本朝而守其雌,抗威虎臥,功業可成。而今創基,便復起兵,兵者兇器,必有凶擾,擾則思亂,亂出不意。臣謂此危,危於累卵。昔夏啟隱神三年,《易》有「不遠而復」,《論》有「不憚改」。誠願大王揆古察今,深謀遠慮,與三事大夫算其長短。臣沐浴先王之遇,又初改政,復受重任,雖知言觸龍鱗,阿諛近福,竊感所誦,危而不持。《魏志‧文帝紀》注引《魏略》。

華佗

[編輯]
佗,字元化,沛國譙人。沛相陳珪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精方藥。建安中,司空曹公召視疾,乞歸,累呼不至,見殺。

食論

[編輯]

苦茶久食益意思。《御覽》八百六十七。

皇甫隆

[編輯]
隆,建安中方士。見《博物志》。 案︰《魏志‧倉慈傳》注引《魏略》︰「嘉平中,有安定皇甫隆爲敦煌太守。」上距建安三十餘年,未知卽其人否也。

上疏對曹公

[編輯]

臣聞天地之性,惟人爲貴。人之所貴,莫貴於生。唐荒無始,劫運無窮,人生其閒,忽如電過,每一思此,罔然心熱。生不再來,逝不可進,何不抑情養性,㠯自保惜?今四海垂定,太平之際,又當須展才布德,當由萬年;萬年無窮,當由修道。道甚易知,但莫能行。臣常聞道人蒯京,已年一百七十八,而甚丁壯,言人當朝朝服食玉泉,琢齒,使人丁壯有顏色,去三蟲而堅齒。玉泉者,口中唾也。朝旦未起,早潄津令滿口,乃吞之,琢齒三七遍,如此者乃名曰練精。《千金方》八十一。

張松

[編輯]
松,蜀郡人。爲劉璋別駕從事。

與先主及法正書

[編輯]

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去乎?《蜀志‧先主傳》。

關羽

[編輯]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建安五年,爲偏將軍,封漢壽亭矦。蜀主定荊州,拜襄陽太守、盪寇將軍,尋董督荊州事,進前將軍。爲吳呂蒙所襲見殺,追諡曰壯繆矦。

與諸葛亮書問馬超

[編輯]

超人才可誰比類?《蜀志‧關羽傳》。 案︰矦文可見者,僅此耳。《山西通志》及《尺牘集》載《封還曹操所賜告辭書》。楊愼《古文韻語》、董斯張《廣博物志》、淩義渠《湘煙錄》載《上玉璽牋》,皆近人擬撰,不錄。

封還曹操所賜告辭書

[編輯]

竊㠯日在天之上,心在人之內。日在天之上,暜照萬方;心在人之內,㠯表丹誠。丹誠者,信義也。某昔受降之日有言曰︰「主亡則輔,主存則歸。」新受曹公之寵顧,久蒙劉主之恩光,丞相新恩,劉主舊義,恩有所報,義無所斷。今之主託,某㠯之望形立相。覓跡求功,刺顏良於白馬,誅文於南坡,丞相厚恩,滿有所報。每畱所賜之物,盡在府庫封鍼。伏望台慈,俯垂鑒照。《尺牘》。 案︰此後人所依託。

周瑜

[編輯]
瑜,字公僅,廬江舒人,太尉景從孫。與孫策共定江東,還鎭丹陽,授建威中郎將,尋爲中護軍,領江夏太守,畱鎭巴丘。㠯赤壁功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尋謀取蜀,道卒。。案︰周瑜、荀彧爲三國佐命元功。余初編入《三國文》,積疑久之。博訪通人,定歸漢末。漢運終於建安二十五年,瑜卒於十五六年,彧卒於十七年,魯肅卒於二十二年,關壯繆、呂蒙卒於二十四年,皆㠯卒年爲斷。

疏論劉僃

[編輯]

劉僃㠯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爲人用。意者,愚謂大計宜徙僃置吳,盛爲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㠯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㠯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吳志‧周瑜傳》。

疏薦魯肅

[編輯]

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旣與曹操爲敵,劉僃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㠯鎭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㠯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吳志‧魯肅傳》。

疾困與吳主權牋

[編輯]

瑜㠯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㠯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靈威,謂若在握。至㠯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不展,不復奉敎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僃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㠯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儻或可採,瑜死不朽矣。《吳志‧魯肅傳》注引《江表傳》。 裴松之案︰「此牋與本傳所載,意旨雖同,其辭乖異耳。」

魯肅

[編輯]
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孫權統事,㠯爲贊軍校尉,與周瑜共拒曹公。進奮武校尉,代瑜領兵,拜漢昌太守、偏將軍,轉橫江將軍。

遺劉先主書

[編輯]

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蜀志‧龐統傳》。

答吳主權書

[編輯]

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吳志‧呂蒙傳》。

呂蒙

[編輯]
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孫策時,張昭薦爲別駕司馬。孫權統事,拜平北都尉,進橫野中郎將。㠯赤壁功拜偏將軍,領尋陽令。㠯濡須功拜廬江太守。㠯合肥功拜左護軍、虎威將軍,尋代魯肅爲漢昌太守。㠯襲荊州功拜南郡太守,封孱陵矦。

疏請治疾

[編輯]

羽討樊而多畱僃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㠯治疾爲名,羽聞之,必撤僃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吳志‧呂蒙傳》。

賜進士出身四品銜廣東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驛傳事務黃岡王毓藻校刊

《全後漢文》卷九十四終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