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冊府元龜/卷00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一 冊府元龜卷第二
帝王部
作者:王欽若 北宋
卷第三

帝王部

[編輯]

誕聖

[編輯]

夫帝王之生,必有休應,豈非天命所屬、歴數斯在、警生靈之耳目、為天飛之兆朕者乎?故神祇幽贊,靈物保䕶,㝠符夢感,昭啓聖跡,紛綸雜沓,觸類而長,諒不可談悉矣。歴代而下,質文斯變,緣情之禮,隨時而作,亦以極臣子之誠、顯邦家之慶、紀乃誕日,崇乎美名。繇是陳宴享之禮、洽魚藻之歡、設桑門之饌、脩福田之事。公卿士庶為節物以相遺,諸侯牧守奉貢珍而來覲,斯亦一時之盛觀,百王之所不易者矣。

伏羲氏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跡出靁澤,華胥履之,生帝於成紀。

神農氏母曰「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人身龍首,感女登於嘗陽而生帝。

黃帝母曰「附寳」,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炤郊野,感附寶而孕二十月而生帝於壽丘。

少昊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感而生帝。

顓頊母曰「女樞」,少昊之末,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女樞於幽房之宮,生帝於若水。

高辛不見其母,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曰「夋」。

堯母曰「慶都」,觀於三河,嘗有龍隨之,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帝於丹陵。

舜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帝於姚墟。

夏禹母曰「脩巳」,山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背剖而生禹於䂖。一雲胷折而生。

啓母曰「塗山」,氏初,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䂖,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䂖,方生啓。禹曰:「歸我子!」䂖破北方而啓生。

湯母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故號天乙。

周文王母曰「太任」,夢長人感已,溲於豕牢,而生文王。

漢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於豐。臣欽若等曰:自此以下有年無月及無年月者。史闕。初,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時,雷電晦㝠,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産高祖。一雲母名含始逰於雒池,有玉雞衘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取而吞之。」

惠帝以秦始皇三十七年生於豐。

文帝以漢王四年生。初,帝母薄姬,高祖召,欲幸之,對曰:「昨暮夢龍據妾胸。」高祖曰:「是實,貴徵也。吾為汝成之。」遂幸,有身歳中,生帝於河南。

景帝以孝惠七年生於代宮。

武帝以孝景前元年生於長安。初,帝母王夫人內太子宮。臣欽若等曰:太子即景帝也。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娠,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是貴徵也。」遂生武帝。

昭帝以太始三年生於鉤弋。宮母曰「趙偼」,伃二字或從女。本以有奇異,幸,謂望氣者言有奇女天子氣。生帝亦奇異。十四月乃生。

宣帝以征和二年生於太子宮。

元帝以元平元年生於長安尚冠里。

成帝以甘露三年生於甲觀畵堂。甲觀甲乙丙之次也畵堂畵以為飾。

哀帝以河平四年生於定陶。

平帝以元延四年生於中山。

孺子以元始四年生於廣戚。

後漢光武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於濟陽縣。舍有赤光照室中。

明帝以建武四年五月甲申生於嘗山元氏。

章帝以中元二年生於雒陽。

和帝以建初四年生於雒陽。

殤帝以元興元年秋生於雒陽。

安帝以永元六年生於清河邸。

順帝以元初元年生於雒陽。

沖帝以漢安二年生於雒陽。

質帝以永和三年生於渤海。

桓帝以陽嘉元年生於蠡吾。

靈帝以末壽三年生於河間饒陽解瀆亭。

弘農王以熹平二年八月丙寅生於雒陽宮。

獻帝以光和四年三月癸巳生於雒陽宮。帝母王美人,初姙娠,畏何後,服藥,欲除之。而胎安不動,數夢,負日而行。

魏文帝以後漢中平四年冬生於譙。時有雲氣青色而圜,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

高貴鄉公以正始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生,其日天氣晴朗,堂上黃雲炤耀,久之乃散。

晉元帝以咸寧二年生,雒陽有神光之異,一室盡眀,所藉藁如始刈。

後魏道武母賀氏因遷徙逰於雲澤,寢夢日出室內,寤而見光自牖屬天,欻然有感。以建國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帝於叅合陂北,其夜復有光眀。

明元以登國七年生於雲中宮。

太武以天賜五年生於東宮。

文成以太平真君元年六月生於東宮。

獻文以興光元年七月生於陰山之北。

孝文以皇興元年八月戊申生於平城宮,神光照室,天地氤氳,和氣充塞。

宣武母高夫人初夢為日所逐,避於牀下,日化為龍,繞己數匝。寤而驚,遂有娠。以太和七年閏四月生帝於平城宮。

孝明以永平三年三月丙戌生於宣化殿之東北,有光照於庭中。

後周太祖母王氏初孕五月,夢抱子昇天,不至而止,寤以告德皇帝太祖父也。,帝喜曰:「雖不至天,貴亦極矣。」及太祖生,有黑氣如蓋,下覆其身。

孝閔帝以西魏大統八年生於同州。

明帝以永熙三年生於統萬城。

武帝以大統九年生於同州,有神光照室。

宣帝以武成元年生於同州。

靜帝以建德二年六月生於東宮。

隋高祖以西魏大統七年六月癸丑夜生於馮翊般若寺,紫氣充庭。

唐高祖以後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生於長安。是日,紫氣充庭,神光照室。

太宗以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於武功之別館,時有二龍戲於舘門之外,三日而去。

高宗以貞觀二年六月生於東宮之麗正殿。

中宗以顯慶元年十一月乙丑生於長安。

睿宗以龍朔二年六月己未生於長安。

玄宗以垂拱元年八月五日生於東都。

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以降誕之日,大置酒,張樂宴,百寮於花蕚樓下終宴。尚書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張説,率文武百官等上表曰:「臣聞聖人出,則日月記其。初,王澤深,則風俗傳其後,故少昊著流虹之感,商湯本玄鳥之命,孟夏有佛生之供,仲春修道祖之籙:追始樂原,其義一也。伏惟開元神武皇帝陛下二氣合神,九龍浴聖,清眀總於玉露,爽朗冠於金天。月惟仲秋,日在端午,常星不見之夜,祥光照室之期,羣臣相賀,曰:『誕聖之辰也,焉可不以為嘉節乎?比夫曲水禊亭,重陽射圃,五日綵線,七夕粉筵,豈同年而語也?』臣等不勝大願,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臣欽若等曰:誕聖節名始於此。著之甲令,布於天下,咸令宴樂,休假三日。羣臣以是日獻甘露醇酎,上萬歲壽酒,臣欽若等曰:上壽自此始。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以絲結承露囊,更相遺問,村社作壽酒宴樂,名為賽白帝報田神。上眀玄天,光啓大聖,下彰皇化,垂裕無窮,異域占風,同見美俗。」凡是節日,或以天氣推移,或因人事表記。八月五日,當朕生辰,感先聖之慶靈,荷皇天之眷命。卿等請為令節,上獻嘉名。勝地良遊,清秋高興,百穀方熟,萬寳以成,自我作古,舉無越禮,朝野同歡,是為美事。依卿來請,宣付所司。

十八年六月,禮部奏請千秋節休假三日,及村閭社會竝就千秋節先賽白帝,報田祖,然後坐飲從之。

八月丁亥,御花蕚樓。以千秋節百官獻賀,賜四品已上金鏡珠囊縑綵,賜五品以下束帛有差。上賦八韻詩,又製秋景詩。臣欽若等曰:自此已後或連年不書皆史氏闕文。

二十三年八月五日,千秋節,御花蕚樓。宴羣臣,御製《千秋節詩序》,時小旱,是日大㴻雨,百官等咸上表賀。

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千秋節,帝御廣逹樓宴羣臣,奏九部樂,內出舞人繩伎,頒賜有差。下制曰:「自古風俗所傳,歲時相樂,亦合因事,大小在人。朕生於仲秋,厥日惟五,遂為嘉節,感慶誠深。今屬時和氣清,年穀漸熟,中外無事,朝野乂安,不因此時,何雲燕喜?卿等即宜坐飲,相與盡歡。」又召京兆父老等宴之,宣勅曰:「今茲節日,穀稼有成。頃年以來,不及今歲。百姓既足,朕實多歡,故於此時,與父老同宴。自朝及野,福慶同之。竝宜坐食,食訖樂飲,兼賜少物」,宴訖領取。

天寶七載七月,文武百官刑部尚書兼京兆尹蕭照等及宗子咸上表,請改千秋節為天長節,從之。

肅宗以景雲二年九月三日乙亥生於東宮之別殿,祥光照室。至德元年七月即位,二年九月戊寅以降,誕日,王公已下咸有進獻,帝以行在不受。臣欽若等曰:時安祿山盜據兩京故曰行在。

乾元元年八月甲辰,上皇降誕日於金眀樓,宴百官,賜綵五百疋。二年九月丙寅,帝降誕日,宴百官於宣政殿前,賜絹三千疋。

上元二年九月,天成地平節,臣欽若等曰:史不書置節年月。於三殿置道塲。

代宗以開元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生於東都上陽宮之別殿。時,玄宗幸汝州之溫陽,有望氣者云:「宮中有天子氣。」玄宗即日還宮。是夜,帝降誕。寳應元年四月,即位。十月,宰臣等上言:「今月十三日,皇帝降誕日,望准天長節,休假三日。」帝以山陵未畢,不許宰臣,又上言休假一日,從之。

永泰二年十月,降誕日。諸道節度使進獻珍玩、衣服、名馬二十餘萬計以陳上壽。自是歲以為常。

大歷二年十月,降誕日。宰臣及常叅官率錢修齋,度僧尼、道士凡數百人。

三年十月,降誕日。諸道節度使上壽,各獻衣服、名馬、及綾絹凡百餘萬。

四年十月,降誕日。百僚於章敬寺修齋,行香陳樂大會。六年十月,降誕日。脩衆僧齋於資聖寺,百僚行香,諸道使各獻方物上壽。

八年十月,降誕日。於資聖寺修一千僧齋,度僧尼凡二百餘人。

九年十月,降誕日。百僚分寺觀行香,頒賜茶藥。

德宗以天寶元年四月癸巳生長安東宮別殿。大歷十四年五月即位。貞元六年四月乙酉帝降誕日,京師諸司百官多於佛寺齋會。

十二年四月庚辰帝降誕之日,近歲,常以其日會沙門道士於麟德殿講論,帝每謂:「三教與儒教所歸不殊、但內外跡用有異爾」。是日,兼召儒官給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趙需、禮部郎中許孟容、四門博士韋渠牟,與沙門談延、道士萬參成,等數十人迭昇講坐,論三教。初如矛㦸森然相向,後類江河同歸於海。帝大悅,頒賜有差。是歲,昭義節度使王虞休上表曰:「臣聞於師夫:『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音以知聲,審樂以知政,則治道備矣。』清明廣大,終始周旋,與天地同其和,與四時合其序,豈止於鐘鼓管磬云乎哉!?伏見開元中,天長節著於甲令,每於是日,海宇歡娛,稱萬壽之無疆。樂一人之有慶,故追堯接舜,邁禹踰湯。自周已後,不能議矣。今陛下降誕之辰,未有惟新之典,無乃臣子之分,或有所闕?愚臣不揆頑昧,敢思祖述之私歌竊忭,忘寢與食久矣。適遇有知音者,與臣論其章樂,探微致奧,窮理盡情。臣乃追造《繼天誕聖樂》一曲,大扺八宮為調,表五音之奉君也。以土為德,知五運之居中也。凡二十五篇。法二十四氣而足成一歲也。每篇一十六拍,象八元八愷登庸於朝也。冀與《雲門》、《鹹池》,永傳於律呂,《空桑》、《絲竹》合薦於宮縣。不聞惉滯之聲,長作中和之樂。可使九方之人,頓忘於肉味;四夷之俗,皆審於薰風。與唐惟休,終古盡善。臣不勝懇欵屏營之至。謹昧死陳獻以聞。其所造曲譜,謹同封進。」先時,有太常樂人劉玠流落至潞州,虞休因令造誕聖樂,起於此也。

順宗以上元二年正月十二日生。

憲宗以大歷十三年二月十四日生,永貞元年八月即位。十二月,太常奏「太上皇正月十二日降誕、皇帝二月十四日降誕,竝請休假一日」,詔「可」。

元和七年二月降誕日,宰臣舉舊制例進衣一副,李吉甫獨進馬二匹,賜通天犀帶一條、金石凌一合。

九年二月降誕日,御麟德殿,垂簾,命沙門道士三百五十人齋會於殿內。食畢,較論於高座,晡而罷,頒賜有差。

穆宗以貞元十一年七月六日生於大明宮之別殿。

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閏正月辛亥,太常禮院奏准「玄宗降誕為千秋節、肅宗降誕為天成地平節,竝假一日」。自後累聖降誕雖不別置節名,其休假獻餽如舊。

今皇帝七月六日降誕,准故事合休假,上禮從之。

七月乙巳,詔曰:昔者聖王之法,以孝理天下也.廣愛敬之心推於四海,盡奉養之志示於兆人,然後自誠之化有情思感.朕以𦕈身祇荷鴻業,皇太后就安長樂,朝夕承顔,慈訓所加,慶感兼極.伏以今月六日是載誕之辰,奉迎皇太后宮中上壽.朕既獲申歡慰,亦欲公卿大夫同之.宜以今月六日平眀於光順門,集百寮及外命婦進名賀皇太后.朕御光順門內殿與百寮相見,永為常式.又詔:御麟德殿,觀僧道講論,頒賜有差.先是,尚書左丞韋綬以東朝舊恩,多所陳奏,請降誕日詔百官詣光順門,先賀皇太后,然後上皇帝壽書之史冊,光示萬古.帝忻然納焉,其後竟以降誕受賀禮無所據,罷之。

長慶元年七月庚子,降誕日,百寮於紫宸殿稱賀,畢詣昭德門,外命婦詣光順門竝,進門奉賀皇太后.去年降誕稱賀,百寮與命婦竝集於光順門,羣情以為非便,故改其儀。

二年七月甲午,降誕日,宰臣率百寮入閣,奉賀訖,又詣光順門進名賀皇太后。

敬宗以元和四年六月九日生,長慶四年正月即位,四月庚辰朔,中書門下奏皇帝六月九日降誕,伏准故事休假一日,從之.其日帝御三殿,命浮圖道士講論,內官及翰林學士諸軍士駙馬皆從,既罷,賞賜有差。

寶歷元年六月,勅降誕日,文武百寮於紫宸殿稱賀,及詣光順門奉賀皇太后.自今已後,宜停.國朝本無降誕日賀儀,蓋長慶初尚書左丞韋綬率情上䟽行此禮.至是方罷。

二年六月,降誕日,御三殿.命兵部侍郎丁公著,太常少卿陸亘,前隨州刺史李繁,與浮圖道士講論。內官翰林學士及諸軍使公主駙馬皆從,既罷,賞賜有差。

文宗以元和四年十月十日生,太和元年十月降誕日,召秘書監白居易等,與僧惟應,道士趙常盈於麟德殿講論,賜錦綵有差。

二年十月壬戌,以降誕日召吏部侍郎楊嗣復,吏部郎中崔戎等,赴麟德殿講論,賜錦綵銀器有差。

四年十月辛亥,降誕日,命道士僧徒講論於麟德殿。是月,鹽鐵使王涯進降誕綾羅錦綵等共一萬四千八百匹,銀器一百,事判度支王起進綾絹夾纈雜綵等共一萬四千三百匹,御衣一副,鏡一面,諸方鎮稱是。

五年十月甲戌,降誕日,命沙門道士講論於麟德殿。 七年八月,中書門下奏:臣聞:帝王有必著之符,神靈無虛應之兆,所以電繞樞極,氣感虹流,玄鳥祚商,赤光啓漢,考驗今古,章焯圖書。伏惟皇帝陛下,馭三統之元,膺千年之運,當誕聖之日為河清之祥,玄律應期。乾宮以之,定位開冬,戒節水德,表其靈長,道若合符,事光載籍。臣等伏見前史,稱漢宣之德,則曰修武帝故事,並以漢之隆平莫如武帝,後之為理無及孝宣。舉此二主,以為極盛。今陛下功濟天下,道覆寰中,威統百靈,宰御羣品,脩祖宗之德,莫如貞觀開元。且太宗幸慶善之宮,即降誕之所,賦詩賜宴,播為樂章。玄宗降聖之辰,為千秋之節,王公上壽,士庶交歡,流於管絃,書之甲令,此時張説宋璟,歴懇獻章,二臣之心,必無違禮,國史所載,昭然可徵。近者,廣集緇黃,多為法會,誠有資於景福。且未葉於舊儀。夫四時成歲,百穀成實,必在首冬,用成神化。今臣等不勝大願,請以十月十日為慶成節,著在令式,以示四方。是日,陛下於宮中奉迎太皇太后與昆弟諸王盛陳宴樂,羣臣詣延英門,奉觴上千萬歲壽。天下州府,置宴一日,積嘉祚於元命,慶延洪於昌期,上表中興之耿光,次復開元之盛典。臣等無任慺慺,懇款之至。制曰:省表具知,朕以誕生之日,延集緇黃,式遵常儀,用宏二教,卿等啓心輔德,葉志納忠。稽貞觀開元之舊章,述慶善千秋之令範。爰崇誕日,請號慶成。顧予寡昧,懼忝彛典,今以同歡心於萬國,申盛禮於兩宮,深嘉誠勤,是用依允。十月甲午,延英對宰臣,因謂曰:降誕設齋,起自近代,朕緣相承已久,未可便革,雖置齋會,唯對源中等暫入殿。臣欽若等曰:源中姓王為翰林學士。至僧道講論。時盡不臨聽,宰臣等奏曰:伏以誕聖之辰,普天同慶。陛下只合侍皇太后與諸王盛陳宴樂,以奉慈顔,齋會誠資景福,且非中國教化,伏自開元十七年張説宋璟,請以降誕為千秋節,事頗得宜,今若修祖宗故事。至是日奉迎兩宮太后歡宴,實為盛美,帝深然之。

八年九月,勅慶成節,宜令百寮詣延英上壽,仍令太常寺具儀注聞奏,仍准上已重陽例於曲江錫宴。

九年十月慶成節,詔宰臣及文武百官慶成節赴延英殿,庭奉觴,稱賀禮,畢。錫宴於曲江亭。

開成元年十月慶成節,宴於延英殿,太常進雲韶樂,宰臣及翰林學士赴宴,又錫百寮宴於曲江。

二年九月,詔曰:慶成節,朕之生辰,天下賜宴,庶同歡泰,不欲屠宰,用表好生,非是信尚空門,將希無妄之福,恐中外臣庶不諭。朕懷廣置齋筵,大集僧衆,非獨凋耗物力,兼恐致惑生靈。自今宴會,蔬食任陳脯醢,永為常例,咸使聞知。又詔:慶成節,宜令京兆府,准上已重陽於曲江宴,會文武百寮奉觴,宜權停。又詔:慶成節假,宜依上元日休假三日。十月降誕日,帝幸十六宅與諸王宴樂。是日賜宴百寮於曲江。

三年十月慶成節,命中人以酒脯並仙韶樂,錫中書門下及文武百寮宴於曲江亭。

四年十月慶成節,宴中書門下及文武百寮於曲江亭,命中人以酒脯及仙韶樂,宣錫之。

武宗以元和九年六月十一日生,開成五年正月即位。五月,中書奏請以六月十一日帝載誕日為慶陽節,從之。

會昌元年五月辛未,勅慶陽節,百官率醵外別賜錢三百貫文,以素食合宴,仍委京兆府量事陳設,不用追集方市歌舞。

宣宗以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會昌六年三月即位號壽昌節。

懿宗以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大中十三年八月即位號延慶節。

僖宗以咸通三年五月八日生於東內;十四年七月即位,號應天節。

昭宗以咸通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生於長安東內,文德元年三月即位,龍紀元年三月帝載誕之日,宰臣等表為嘉會節,從之。羣臣上表賀曰:臣聞聖人受命,天必降其殊靈,王者應生,國必蒙其介祉,故華渚有流虹之異,玄樞呈大電之祥,而皆近感神眀,逺符乾象,葉千年而啓運,契六合以居尊。伏惟皇帝陛下,德邁方圓,道融三五,因社鳴而正位,逢井聚以樂推,膺彼昌期,宏斯丕構,今者發生司律,歴數在躬,值清明馭氣之時,當仁壽悅隨之始,固可年同鶴算,歲比山呼,永符垂拱之風,長保後天之慶。

哀帝以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天,祐元年八月即位。

是月,中書門下奏皇帝九月三日降誕,伏以電曜繞樞,軒頊乃降,天之日光輝照室,明元實命,代之辰爰自我朝,乃崇令節,著為故事,抑播前文,伏惟皇帝陛下,九五飛龍,四三應運,國稱利見,天表殊休,當誕聖之時,感真人以衛室,居在藩之際,實羽客以獻符,是以克紹丕圖,光膺寳祚,敢循故典,爰定美文.臣等商量以降誕日為乾和節,《易》曰:乾,健也。蓋乾以自強不息,和則衆彚皆同,逺徵易文,實諧聖德,請依令式,休假獻賀。從之。詔文武百寮諸軍諸使諸道進奉官,准故事於寺觀設齋,不得宰殺,只許酒果脯醢。

後唐莊宗以光啓元年十月癸亥生於晉陽宮,在妊時,太后嘗夢神人,黑衣擁扇夾侍左右,載誕之辰,紫氣出於牕戶。同光元年十月壬辰,萬壽節百官齋會於開封府。

二年十月丁亥,萬壽節宴羣臣於長春殿。

三年十月辛巳,萬壽節宴長春殿,賜百官分物。

明宗以咸通八年九月生於代北之金鳳城。

天成元年六月,中書奏:九月九日皇帝降誕之辰,舊例特置節名,以其日為應聖節。休假三日,仍令京都天下設樂,以申祝壽。從之。

九月九日,應聖節百寮於敬愛寺設僧齋,召緇黃衆,於中興殿,論難經義。

二年九月九日,應聖節,四方諸侯竝有進獻,丁巳,百官奉為應聖節於敬愛寺,行香設齋,宣教坊伎宴樂之,宰臣樞密使以下咸進壽酒,各賜錦衣,召兩街僧道於中興殿講論。

三年九月九日應聖節,召兩街僧道談經於崇元殿,宰相進壽酒,百官行香修齋於相國寺,宣教坊樂及左右廂百戲以宴樂之,又僧道虛受等賜紫衣師號,共六十人。

四年九月九日應聖節,百官於敬愛寺齋設,賜宰臣錦袍,香囊,手帕,酒樂。帝御廣壽殿,近臣獻壽,各頒錦袍,復御中興殿,聽僧道講論。

長興元年九月九日應聖節,百官於敬愛寺齋設,帝御廣壽殿,聽僧道講論。

二年九月九日應聖節,帝御中興殿觀僧道講論,賜物有差。

閔帝以天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庚申生於晉陽舊第。

末帝以光啓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己卯生於平山。

清泰元年九月壬申,宰臣李愚等奏:臣覧國史,開元十七年,宰臣張説源乾曜奏,改朔體元,固聖主之能事,良辰嘉會,亦俗化之大端。蓋周人有合宴之儀,漢代有賜酺之律,所以歌詠皇德,啓廸人情。至若泛菊高臺,遂號重陽之節,流杯曲水,永為上已之游。在昔偶行,於今不改,豈足比君臨四海,運應千年,畫璿圖而敬授民時,秉玉燭而節宣和氣,身為律度,德合乾坤,仰惟樞電之祥,最是寰區之樂。願從人慾,特創節名,封函尋示於允俞,自此永編於令式。舊章斯在,列聖嘗行,將有擬倫,預慙膚淺。伏惟皇帝陛下,動遵典法,克葉祖宗,方今玉鏡高懸璿樞,廣運告成功於朝社,正大禮於宮闈,是以舞干率服於三苖,班瑞雍熙於萬國。臣等以獻歲元正之月,是猗蘭降聖之辰,梅花映雪於上林,椒酒迎春於秘殿,江邊野老願鑾輅之時巡,陌上遊童醉堯樽而獻祝,謂於是月,特舉節名,副與人共樂之言,致率土交歡之義。臣等謹案,玄宗皇帝以八月五日載誕,張説等請以其日為千秋節,臣等不揆庸暗,輙體憲章,請以來年正月降聖日為千春節,從之。

二年正月乙巳,中書門下奏:遇千春節,凡刑獄公事奏覆,候次月施行,今後請重繫者,即俟次月輕繫者,即誕聖節前奏覆決遣,從之。戊戌,於佛寺供僧張樂,甲子,宴羣臣於長春殿。

晉高祖,以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於太原汾陽里,時有白氣充庭。

天福元年十二月,宰臣馮道等奏曰:臣聞惟睿作聖,千年乃契於貞期,大德曰生,萬國咸思於令節,將詮懿號,仰慶休辰,傾心未出於常名,近意有塵於嘉會。伏惟皇帝陛下,應天順人,握圖御㝢,拯寰瀛於否極,俾動植以泰來,允符鳴社之祥,方顯繞樞之瑞,而況斗柄正卯,律吹仲春,當帝王出震之方,是天地同和之月,斯辰誕聖,衆靈咸歸,顧前代而罕同,在舊章而宜舉,垂諸不朽,簡編既溢,於徽猷必也正名,稱謂須符於景貺,伏願以來年二月二十八日,為天和節,庶夫觴稱萬壽,稍申將順之心,節配四時,永洽好生之德。從之。

二年二月辛亥天和節,帝御長春殿,召左右街僧錄威儀,入內談經。

十月,兩浙錢元瓘進天和節,大排方龍座金腰帶一,御衣十二事。

三年二月乙巳天和節,岳牧玉帛皆至,是日宴近臣於廣政殿,召僧道講論,各賜有差。

四年二月庚子,以天和節宴羣臣於廣政殿,賜物有差。 臣欽若等曰:五年事史臣不書。 六年二月戊午,天和節宴羣臣於廣政殿,賜道釋紫衣師號並寺額。

十月,福州進天和節銀一千兩。

七年二月壬子天和節,帝御武德殿,宰臣率文武百官上壽如儀,退就佛寺行香宴樂,而罷其年,詔天下郡縣不得以天和節禁屠宰,輙滯刑獄。

少帝以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於太原汾陽里,天福七年六月即位,八年六月,宰臣馮道以誕辰率文武百官上表曰:臣等聞大電繞樞,哲後繼犧農之運,五星聚井,真人啓文景之基。昌圖允洽於千年,嘉號宜光於載誕,不有稱述,曷顯休眀,伏惟皇帝陛下,玉律調元,金華啓旦,上帝錫九齡之夢,遒人聞下武之詩,德協無為,民知有慶,當大雨時行之日,乃常星不見之辰,將歡㝢縣之心,竊效華封之祝。臣等不勝大願,望以六月二十七日為啓聖節,著於甲令,告彼萬方,使地角天涯望南山而祝壽,九州四海仰北極以傾心,誠乖致主之功,輙敢稱君之美。從之。

漢高祖以唐乾寧二年二月四日生於太原,以晉開運四年即位於太原宮,復稱天福十二年,是年八月文武百寮上表,請以二月四日降誕日為聖壽節。從之。

隱帝以唐長興二年三月九日生於鄴都之舊第,乾祐元年十二月辛卯,百寮上表曰:色變長瀾,肇皇靈之寶構,光流華渚,開聖緒於瑤圖,莫不慶洽同文,光昭大象,刻玉波㳂於鳯紀,鳴金飈振於洪猷,所以顥氣凝空,編為令典,神光燭夜,允葉昌期。皇帝陛下守位以仁,繼眀以德,化敷有感,慶洽無疆。當九龍洽聖之辰,是五緯聨光之夕,凡蒙地載共祝天長,皇帝三月九日誕聖,請以其日為嘉慶節,休假三日,羣臣宴樂上壽,從之。

二年三月壬子嘉慶節,羣臣詣佛寺齋設祝壽。

三年三月丙子嘉慶節,御廣政殿,文武百寮上壽酒,初舉樂,將相大臣獻金寳鞍馬為壽,禮畢羣臣入相國寺齋設,賜教坊樂。

周太祖以唐天祐甲子歲,七月二十八日,庚寅之夕,生於堯山之舊宅,載誕之夕,赤光照室,初有聲如爐炭之裂,星火四迸,母王氏懼,戒使者曰:勿外言。

廣順元年六月甲午,宰臣率百官上表曰:恭以少昊乘乾,曵祥虹於華渚,軒轅出震,流瑞電於樞星,所以玉牒表天地之貞,金策纂皇王之異,仰惟聖德,允葉昌期,伏惟聖帝陛下,德輝三五,道煥古今,開階成周室之昌,啓運得堯基之典,豈可使,方濁澄明之狀未顯洪名,圖清燦爛之文不章懿號。臣等傾誠紫禁,都慶丹丘,願隆百代之基,冀正萬年之祚。臣等請以七月二十八日皇帝降聖日,為永壽節,羣臣上壽,內外宴樂。從之。

七月戊子永壽節,帝御廣政殿,百寮進酒上壽,班退賜衣服分物,有差,羣臣赴相國寺齋設。

二年四月癸丑,勅永壽節每年諸道,節度,防禦,團練等使,刺史奏薦僧尼,道士,紫衣師號等。今後見任節度使,帶使相,僧尼道士紫衣師號,可共奏三人。見任節度使,不帶使相,共二人。見任防禦團練刺史等秪奏一人,在朝文武臣寮及前任官,今後更不得奏薦。七月丙辰,勅內外文武臣寮,遇永壽節辰,皆於寺觀起置道塲,便為齋供,訪聞皆是率醵,不唯牽費,兼且勞煩。念忠節以可嘉,在誠抱而増愧,所宜減損,以便公私。今後中書門下與文武百寮,共設一齋。樞密使與內諸司使副使等,共設一齋,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已下共設一齋,其餘前任官員及諸司職掌,竝不得更請開置道塲,及設齋。壬午,永壽節,羣臣詣廣政殿上壽,畢,赴相國寺齋設,宰臣,學士,內諸司使,前任節度使,防禦團練等使,侍御諸軍都將刺史等,賜衣各一襲。

三年七月,京城居民晁緒等言:以永壽節各於門首,齋燃燈三晝夜,從之。乙巳,永壽節,太祖御永福殿,羣臣上壽,賜將相大臣禁軍大將等,衣有差。羣臣赴僧寺齋會。

世宗以唐天祐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丙午生於邢臺之別墅。

順德元年,七月壬辰,文武百寮上表曰:伏以壽丘降跡,爰符出震之期。里社應祥,式契乘乾之運。頃觀舊史,抑有彛章,幸當載誕之辰,仰奉延洪之稱。伏惟皇帝陛下,道超九聖,祚啓千齡,紹文武之耿光,比成康之廸哲。自登天寳,益顯聖功,運龍韜而親御戎車,仗金鉞而立平賊寇,破幽并之妖孽,救澤潞之生靈,觀兵而直扺晉陽,奮武而逺臨代北,元兇假息,雜虜摧鋒,還京闕而契人心,謁園陵而伸孝道,飲至纔踰於旬日,覃恩已被於八方四塞,關山漸息煙塵之警,萬邦臣妾,咸登仁壽之鄉,今則候屬澄河,時當降聖,是甲觀懸弧之日,乃銅律禦戶之時。鰈水鶼林,望堯雲而獻祝,桓圭穀璧,趨禹會以駿奔。臣等叨遇休眀,俱塵祿位,荷君父巍巍之德,伸臣子慺慺之誠,祇率典謨,尊奉宸極。臣等不勝大願,謹以九月二十四日降誕日,奉上節名為天清節,所冀金相玉,振貞寳歴以彌新,地久天長,煥青編而不朽。從之。

九月乙未天清節,帝御廣政殿,宰臣率文武百寮上壽如儀,頒賚有差。

二年九月己丑天清節,帝御廣政殿,文武百寮上壽。

三年九月癸丑天清節,賜文武臣寮,衣有差,宰臣率百官詣廣政殿上壽如儀。

四年九月丁未天清節,百辟上壽如儀,賜內外臣寮衣有差。

五年九月壬子天清節,賜文武臣寮衣有差,既而詣廣德殿上壽,江南進奉使商崇義,代李景捧壽觴以獻,既罷,百官詣相國寺修齋。

恭帝以廣順三年八月四日生於澶州之府第,顯德六年即位,其年文武臣寮上表請以八月四日為天壽節。從之。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