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新高潮,對商業部門提出那些要求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農業生產新高潮,對商業部門提出那些要求
遼寧復縣供銷管理站
1971年1月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個社會主義工農業生產新高潮正在興起。商業工作怎樣繼續全面地執行「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的方針,為支援工農業生產充分發揮作用?我們遼寧復縣供銷管理站革委會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作調查」的教導,前些時候,派出一個調查組到我縣楊家公社就「農業生產新高潮,對商業部門提出了那些要求?」這個問題作了調查。

「調查就是解決問題。」通過調查,看到了在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農村市場將更加活躍的新形勢下,商業部門在思想上、工作上和作風上存在的差距,找到了進一步改進商業工作的途徑。情況明,決心大,我們供銷管理站的同志決心在毛主席「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偉大方針的指引下,當好農業生產的後勤部。

下面是我們在楊家公社的一部分調查材料:

調查材料之一:適應農田水利建設的需要[編輯]

我們調查組在楊家公社看到那裡的農田水利建設有了迅速的發展。這個公社的廣大貧下中農為了進一步落實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憲法」,提高糧食產量,冬季掀起了更大的水利建設高潮。如何搞好農田水利建設的物資供應,這是商業部門必須注意的問題。

楊家公社是一個糧產區。全公社共有耕地面積五萬九千餘畝。一九七○年大搞水利建設,擴大了水田和水澆地面積,播種的八千八百畝水稻,獲得大豐收。實踐使大家認識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因此,這個公社除姜口大隊外,其餘十四個大隊,隊隊都要在一九七一年擴大水田和水澆地。全公社水稻面積將擴大到一萬二千三百畝,旱田水澆地將由一九七○年的三千畝擴大到九千畝。要爭取早日實現每人一畝水澆地,以保證糧食的穩產、高產。

商業部門應該從那些方面做工作?經過座談,大家提出:

第一、商業部門物資準備必須早,供應必須對路。同時,對物資的調撥應根據水利點的修建進度,適當安排,保證重點。

第二、商業人員必須轉變作風,走出櫃檯,到社隊參加勞動,進行調查研究。要搞好維修設備的零件供應,克服那種「只賣不管」的單純商業觀點,使現有的設備能充分發揮作用。

第三、生產隊要求供應的物資比往年多。商業部門必須本着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的方針,幫助生產隊克服貪大求洋的思想,做到能修理的就不買,能代用的就儘量代用,能改制的就改制,社隊工業能解決的就不向上面伸手。

第四、搞水利需要的資金比較多。商業部門應該幫助生產隊通過開展農村副業生產,儘可能自力更生解決資金問題。

楊家公社財貿服務社從三秋開始,已經這樣做了。他們準備繼續努力,同廣大貧下中農一起搞好水利建設,奪取一九七一年農業更大豐收。

調查材料之二:做好農機具的供應修配調劑[編輯]

楊家公社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全公社十五個大隊、七十六個生產隊中,有十四個大隊、五十五個生產隊有電,其餘的隊也在積極辦電。由於電力的發展,給農村機械化、半機械化創造了條件。為了適應科學種田、農田水利和農副產品加工的需要,各個隊都要擴大使用機械的範圍。

但是,從目前來看,農用機械的供需之間還有差距。另外,這個公社的機械化、半機械化設備,由於各隊收入不一,購買力不平衡,有七個大隊、三十五個生產隊的設備布局不夠合理,設備利用率不高,浪費了人力、物力。如何使現有設備得到合理利用,這是很值得注意的問題。例如,這個公社提出要增加粉碎機十五台,磨米機九台,這兩種機械如果能按自然屯設點,隊與隊之間進行調劑,就可利用原有設備,滿足全社磨米、粉碎的需要。

隨着機械化的發展,農機具的不斷增加,商業部門應該做些什麼呢?根據我們走訪的一些隊,他們普遍要求商業部門能做好兩件事:一是供銷社和重點商店能經營農機具零件,做到既賣又修理;二是供銷社能深入生產隊幫助培訓技術隊伍,掌握新式農具的使用、防護、保管及修理等技術。可是,目前這裡的農村商店都沒有這樣做,有的生產隊為修理一台機器還得派人南跑北奔買零件。例如,紅旗大隊第三生產隊有一台鍘草機,刀片壞了不能配,只好由兩個棒小伙子用鍘刀鍘草,結果浪費了一百八十多個工。

楊家公社財貿服務社根據廣大貧下中農的需要,正在採取必要的措施,做好農機具的供應、修配和調劑工作:第一,服務社和農村商店都建立農機具「戶口名冊」,弄清各隊現有農機具的品名、型號、產地,以便掌握供應零件的主動權。第二,服務社人員學會農機具維修技術,一邊串鄉走隊,進行簡易維修,一邊做好主要農機具零件供應。第三,幫助生產隊做好農機具使用人員的培訓以及機械的養護、保管、修理工作,做到小修不出隊,中修不出社,隊隊能維修,使農機具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第四,搞好農機具餘缺調劑。在此基礎上,根據輕重緩急和現有農機具的布局情況,做好農機具的合理供應。第五,幫助地方工業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地取材搞好農機具的製造,並積極做好新式農機具的推廣使用工作。

調查材料之三:積極組織農村副業生產[編輯]

楊家公社由於農業豐收了,各種副業產品的原料也隨着增加,給冬季副業生產開闢了廣闊的門路。怎樣積極組織副業生產?也給商業部門提出了新的任務。

這裡的商業部門批判了「重副輕農」的思想之後,對農村副業也不敢大膽去組織了。過去,收購站好幾個人,現在只有一、兩個人,又要收豬、收蛋、收廢品,還要組織推廣醣化飼料,真是忙不開,只好採取堵窟窿的辦法,那忙那到。對如何參與生產,組織生產,只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抓的很不得力。

調查的情況說明,搞好副業生產,「以副養農」,能促進糧食生產,鞏固集體經濟,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以吳沙大隊第二生產隊為例,這個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搞副業,農閒多搞,農忙不搞,抓糧食帶動副業,以副養農,糧食產量年年增加,一九七○年糧食總產量比一九六九年增加百分之七十三。國家供應給他們的化肥、水利設備,不用貸款,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解決了。相反,有的隊不這樣做,結果生產資金不足,反過來又影響農業生產。

要發展副業生產,有沒有可能呢?從這裡的調查來看,人力、物力、時間都是有的,關鍵在於認識和安排。例如,紅旗大隊是一個人少地多、水田面積大、冬季農田基建任務重的隊,全大隊一九七一年計劃擴大水田五百畝。經過同隊幹部研究,只要安排得當,還可抽出一定數量的勞動力參加副業生產,而不影響冬季水利建設。

在冬季農村副業生產中,商業部門應該做些什麼?經過討論,大家認為:第一件事,要遵照毛主席關於「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宣傳糧食生產與副業生產的辯證關係。既要批判「重副輕農」的錯誤思想,又要防止和糾正不敢抓副業生產的傾向,積極幫助生產隊和社員安排好農村副業生產。第二件事,要幫助生產隊就地抓好副業原料的採集,同時注意綜合利用。第三件事,幫助安排好勞動力,加強對副業生產的指導,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做好產品收購工作。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