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記/卷第十三
卷十三 禮部上
總載禮第一
[編輯]敘事
[編輯]《周禮 大宗伯之職》曰: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事謂祀之,祭之,享之。)以凶禮哀邦國之憂,(哀謂救患分災。)以賓禮親邦國,(親謂使之親附。)以軍禮同邦國,(同謂威其協及僭{艸老}者。)以嘉禮親萬民。(嘉,善也。所以因人心所善而為制。)吉禮之別有十二:一曰祀,二曰實柴,三曰燎,四曰血祭,五曰埋沈,六曰辜,七曰肆獻,八曰饋,九曰祠,十曰礻龠,十一曰嘗,十二曰。凶禮之別有五:一曰喪禮,哀死亡;二曰荒禮,哀凶劄;(荒人物有害。)三曰吊禮,哀禍災;(禍謂遭水火。)四曰礻會禮,哀圍敗;(同盟者合會財貨以更其所喪。)五曰恤禮,哀寇亂。(恤,憂也。鄰國相憂。)賓禮之別有八:一曰朝,二曰宗,三曰覲,四曰遇,五曰會,六曰同,七曰問,八曰視。時聘曰問,殷覜曰視。軍禮之別有五:一曰大師之禮,用眾也;二曰大均之禮,恤眾也;(均其地征,所以恤民。)三曰大田之禮,簡眾也;(古者因田習兵,閱其車徒之數。)四曰大役之禮,任眾也;(築宮室,所以□人力強弱。)五曰大封之禮,合眾也。(正封疆溝塗,所以合聚其民任。)嘉禮之別有六:一曰飲食,二曰婚冠,三曰賓射,四曰饗燕,五曰番,六曰慶賀。《管子》曰:禮者,因人情,緣義理,為之節文者也。《曲禮》曰: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政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官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氵位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禮記》又曰: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櫱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漢書》:叔孫通為高祖制禮儀十二篇。《後漢書》:章和元年,詔曹褒於南宮東觀考正舊禮。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婚冠吉凶終始制度,為一百五十篇。
事對
[編輯]【明體 辨位】《春秋說題辭》曰:禮者,所以設容明天地之體也。《家語》曰:孔子言於魯哀公曰:「人之所以生,禮為大。非禮無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長幼之位。」
【承天 法地】《禮記》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理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白虎通》曰:所以作禮樂,樂以象天,禮以法地。
【設容 辨等】上見明體注中。《周禮》曰:以人辨等則人不越。
【觀殷 適魯】《禮記》曰:言偃復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左傳》曰:韓宣子適魯,曰周禮盡在魯矣。
【諧民 安上】《周禮》曰: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孝經》曰:以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教敬 脩睦】周禮十二教,一曰祀禮教敬,二曰陽禮教讓,三曰陰禮教親。《禮記》曰: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制中 脩外】《禮記》曰: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子曰:「禮乎,夫禮所以制中也。」《漢書》曰: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故樂以治內而為同,禮以脩外而為異。同則和親,異則畏敬;和親則無怨,畏敬則不爭。
【順時 從俗】《漢書》曰:王者必因前王之禮,而順時施宜,有所損益,節人之心,稍稍製作。《慎子》曰:禮從俗,政從上。使從君國,有貴賤之禮,無賢不肖之禮。
【周旋 規矩】《左傳》曰:邾隱公來朝,子貢觀焉。邾子執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皆有死亡焉。夫禮,生死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於是乎取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高仰,驕也;卑俯,替也。驕近亂,替近疾。君為主,其先亡乎?」《禮記》曰: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圓也。故衡誠懸,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
【事師 敬長】上見敘事中。袁淮《正書》曰:禮者何也?緣人情而為之節文者也,嚴父愛親之情也,尊親敬長之義也。
【天經 地義】《左傳》曰:子太叔見趙簡子,簡子問揖讓周旋之禮。對曰:「是儀也,非禮也。」簡子曰:「敢問何謂禮?」對曰:「吉也。聞諸先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體信 成仁】《禮記》曰:先王脩禮以達義,體信以達順。又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應變 從宜】《莊子》曰:三王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楂梨橘柚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也。《禮記》曰:禮從宜,使從俗。鄭玄注云:事不可常也。晉士丐帥師侵齊,聞齊侯卒乃還。春秋善之。
【考信 成道】《禮記》曰: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考其信,示人有常。鄭玄注云:考,成也。成道見上成仁注中。
【同天氣 合人心】《禮稽命徵》曰:禮之動搖,與天地同氣,四時合信。《禮記》曰:禮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
【統百官 理萬物】上見諧民注。下見合人心注。
【象五行 變四時】《大戴禮》曰:禮之象,五行也,其義四時也。故以四舉,有恩有義,有節有權。《禮記》曰:是故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
【兄弟親 君臣義】《禮記》曰:非禮無以辨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文。又曰: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
【定君臣 篤父子】《禮記》曰: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又曰:禮義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
【別男女 決嫌疑】《家語》曰:孔子言於魯哀公曰:「人之所以生,禮為大。非禮無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長幼之位,別男女父子之交。」決嫌疑見敘事中。
【明是非 別同異】並見敘事。
【含陰陽 同天地】《漢書》云:六經之旨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治身者斯須忘禮,則暴慢入之矣;為國者一朝失禮,則荒亂及之矣。人含天地陰陽之氣,有喜怒哀樂之情,稟其性而不能節矣。《禮稽命徵》曰:禮之動搖也。與天地同氣,四時合信,陰陽為符,日月為明。
【達人情 從天道】《禮記》曰: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脩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左傳》:齊侯伐曹,入其郛,討其來朝也。季文子曰:「齊侯其不免乎?己則無禮,而討於有禮者,曰汝何故行禮。禮以順天,天之道也。」
賦
[編輯]【楚荀況《禮賦》】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光。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軍以強。粹而王,駮而霸,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採者與;簡而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小人所不亂者與;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具足與。匹夫崇之,則為聖人;諸侯崇之,則一四海者與。至明而約,甚順而體,請歸之禮。
詔
[編輯]【李德林《為隋文帝修定五禮詔》】禮之為用時義大矣哉。黃琮蒼璧,降天地之神;粢盛犧牲,致宗廟之敬。正父子君臣之序,明婚姻喪紀之節。故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安上化民,莫善於禮。
【《貞觀年中頒禮樂詔》】先王制禮,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象天地以製法,通神明以施化。樂由內作,禮自外成,可以移風易俗。揖讓而天下化者,其惟禮樂乎。固以同節同和,無聲無體,寧飾玉帛之容,豈崇鐘鼓之奏。
祭祀第二
[編輯]敘事
[編輯]《尚書大傳》曰: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爾雅》曰:春祭曰祠,夏祭曰彳勺,秋祭曰嘗,(嚐新穀。)冬祭曰。(,進也。進品物。)祭天曰燎柴,(既祭,積薪焚之也。)祭地曰瘞埋,(既祭,埋藏之。)祭山曰庋懸,(或庋或懸,置之於山。)祭川曰浮沉,(或浮或沉,置之於水。)祭星曰布,(布散於地。)祭風曰磔。(今俗當大道磔狗,此其遺像。)是類是,師祭也;(師出征伐,類於上帝,,於出征之地。)既伯既禱,馬祭也。(伯,馬祖也。將用馬力,必先祭其祖。)《說文》曰:除惡之祭為祓,會福之祭曰礻會,告事求福曰禱。道上之祭為礻,潔意以享為,以類祭神為礻類,祭司命為礻此,祭豕先為礻曹。月祭為礻卒,(以上並出《說文》。)禱雨為雩,(《左傳》:龍見而雩。雩,旱祭也。)禱晴為。(按:《左傳》:雪霜風雨之災則之。)《周禮》曰:以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沉埋祭山林川澤,以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裸享先王。《禮記》:孟春之月,其祀戶,祭先脾。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中央土;其祀中溜,祭先心。孟秋之月,其祀門,祭先肝。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腎。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士祭其先。祭日於壇,祭月於坎。日於東,月於西。(以別幽明,以別內外。)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諸侯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大夫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士二祀,(曰門,曰行。)庶人一祀。(或立戶,或立灶,)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日月星辰,人所瞻仰;山林、川谷、邱陵,人所取材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族猶類也。)
事對
[編輯]【薦敬 報功】《穀梁傳》曰:宮室不設,不可以祭。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義也,非享味也。許慎《五經異義》曰:公侯祭百辟,自卿已下,不過其族。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類則紹其國位。百辟者,國君先有功德於人者。今在其位,故報祭之。
【も牡 黝牲】《毛詩》曰:祭以清酒,從以も牡,享於祖考。《周禮》:凡陽祀用も牲毛之,陰祀用黝牲毛之。鄭註:陰祀祭北郊及社稷。黝黑も赤也。
【七祀 五祭】上見敘事。袁淮《正論》曰:國之大祭有五:、袷、郊、祖、宗、報。此五者,禮之大節也。
【報德 崇恩】《物理論》曰:古者尊祭重神,祭宗廟追養也,祭天地報德也。王充《論衡》曰: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曰報功,二曰修先。報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也。
【郁酒 蘭湯】《周禮》曰:凡祭祀賓客之祼事,和鬱鬯以實彝而陳之。鄭玄注曰:築鬱金煮之和鬯酒也。郁為草若蘭。劉義慶《幽明錄》曰:廟方四丈不墉,壁道廣四尺,夾樹蘭香。齋者煮以沐浴,然後親祭,所謂浴蘭湯。
【六變 九萬】《周禮》曰: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曰至,於圓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尚書》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朝日 夕月】《禮記》曰:朝日祀五帝,則張大次小次,設重席重案。合諸侯亦如之。鄭玄注曰:朝日,春拜日於東門之外。劉向《列女傳》曰:日中考正敘人事,少採夕月。曹大家注曰:少採,降之采也。以秋分祀夕月,以迎陰氣也。
【禮地 賓河】《周禮》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紀年》曰:後荒即位元年,以玄璧賓於河,狩於海,獲大魚。
【彩壇 紺席】《東觀漢記》曰:桓帝立黃老祠,北宮濯龍中為壇,彩色炫曜。衛宏《漢舊儀》曰:皇帝自行,群臣從,齋皆百日,地祠不出。祭天,紫壇幄帷。高皇帝配天,居堂下西向,紺幄紺席。
【宜社 類帝】《禮記》曰:天子將出征,宜於社。鄭玄註:宜,祭名也。《尚書》:肆類於上帝,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
【三望 六宗】《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尚書》曰:於六宗。王肅注曰:所宗者六,皆潔祀之。埋少牢於太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祭星也;雩,祭水旱也。於六宗,此之謂也。
【受厘 致福】《漢書 賈誼傳》曰:後歲餘,文帝思誼,征之。至入見,上方受厘坐宜室。蘇林注曰:未央前正室。《周禮》曰:掌都祭之禮,致福於國。
【圜丘方澤 蒼璧黃琮】《周禮》曰:凡樂,圜鐘為宮,黃鐘為角,太簇為徵,姑洗為羽。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函鐘為宮,太簇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則地皆出,可得而禮矣。又《周禮》曰: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以享以祀 是類是】《毛詩》曰: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云:是類是,師祭也。
賦
[編輯]【魏孫該《三公山下祠賦》】趙國元氏縣西界有六神祠,吾觀其一焉,在陘山之陽,即三公祠焉。崇堂既峻,危閣造雲,需軒臨萬仞之壑,土木被丹藻之華。是時寓目永日,夕宿東序。召彼故老,訁凡之舊典,雲棟宇初興七十載。三台耀靈,實降甘雨。夫山以有形為神,神以無形為王。若乃歊於上,雷動於下,公田禳於多黍,嫠婦利其滯穗,亦茲邦之所以報,歷葉不輟也。於是援筆作賦,昭神靈之有憑,壯夏屋之弘麗。其亂曰,坤作地勢,恆嶽吐精;怖累啟,上秀太清。三後贊事,雨師不寧;有氵淒淒,潤我群生。先人諒德,圖像垂形;考之舊史,典謨無聲。
【晉嵇含《祖道賦》】祖之在於俗尚矣,自天子至庶人,莫不咸用。有漢卜日丙午,魏氏擇其丁未;至於大晉,則祖孟月之酉日。各因其行運,三代固不同。雖其奉祖,莫識祖之所由興也。《說文》:祈請道神謂之祖。有事於道者,吉凶皆名。君子行役,則列之於中路;喪者將遷,則稱名於階庭。或雲,百葉遠阻,名皆凋滅,墳塋不復存其銘表,遊魂不得托於廟祧,智者故以歲初良辰,肇建華,揮揚彩旗,將欲招靈爽於今夕。庶眾祖之來憑,蓋有兩端。俯歎壯觀,乃述而賦之。
詩
[編輯]【宋謝莊《齋應詔詩》】霜露凝宸感,肅ㄊ動天引;西郊滅湮氵,東冥起昭晉。舞風泛龍常,輪霞浮玉軔;紫階協笙鏞,金途輾轉應。方見六詩和,永聞九德潤;觀生識幸渥,睇服慚盾恪。
【陳弘讓《春夜醮五嶽圖文詩》】夜靜瓊筵謐,月出杏壇明;香煙百和吐,燈色九微清。五嶽移龍駕,十洲回鳳笙;目想靈人格,心屬羽衣輕。蕙肴薦神饗,桂醑達遙誠;熙然聊自得,挹酒念浮生。
【陳叔達《州城西園八齋祠社詩》】升壇預祀,詰早肅分司;達氣風霜積,登光日色遲。農教先八政,陽和秩四時。祈年服垂冕,告幣動褰帷;瘞地尊餘奠,人天庶有資。椒蘭卒清酌,簠簋徹香萁;折俎分歸胙,充庭降受厘。方憑知禮節,況奉化雍熙。
歌
[編輯]【梁江淹《牲出入歌辭》】祝詳史具,禮備樂薦;有牲在陳,有鼓在懸。騰燭象星,奔水類電;郊燎夙戒,必彼彼乘。以伺質明,以伸神宴。
【又《薦豆毛血歌辭》】時恭時祀,有物有則;伊我上聖,實抱明德。犧象交陳,鬱樽四塞;黍惟嘉穀,酒惟玄默。薦通蒼祗,慶覃黎黑;願靈之降,祚家佑國。
【又《奏宣列之樂歌辭》】殷崇配天,周尊明祀;瑞合汾陰,夢同泰畤。青幕雲舒,丹殿霞起;二曜惟新;五精告始。於以饗之,景福是履。
郊丘第三
[編輯]敘事
[編輯]《禮記》曰: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爾雅》云:圓丘泰壇,祭天也;方澤泰圻,祭地也。《周書 作洛篇》曰:設丘兆於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後稷。《周禮 大宗伯之職》曰:以祀祀昊天上帝。(之言煙也。煙者,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昊天上帝。冬日至祀於圓丘。天皇,大帝也。鄭玄注曰:昊,天也;上帝,玄天也。)以蒼璧禮天。(鄭玄曰:禮天以冬日至,謂天皇大帝在北極者。凡禮神必以其類,璧圓以象天。)黃琮禮地。(禮地以夏日至,謂神在昆侖者也。琮方,以象地。)四圭有邸,以祀天,以旅上帝。(鄭玄注曰:於中央為璧,圭著四面,一玉俱成也,故曰四圭。有邸,圭末四出也。或說四圭有邸,圭四角也。上帝,玄天也。鄭玄注云:禮天,夏正郊天也;上帝,五帝也。所郊以五帝殊,言天者尊異之至。)兩圭有邸,以祀地,以旅四望。(兩圭者,象地數二也,謂所祀北郊神州之神。)大司樂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謂五帝及日月星辰也。王者各以夏正月祀其受命之帝於南郊。)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以祭地祗。(祭於北郊,謂神州之神及社稷。)《禮記》曰:有虞氏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後氏亦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玄注曰:郊祖宗謂祭祀以配食。)《左傳》曰:凡啟蟄而郊。
事對
[編輯]【黃郊 黑畤】《後漢書》曰:靈帝建寧二年,迎氣黃郊。道於洛水西橋,逢暴風雨。導從鹵簿車,或發蓋;百官沾濡,還不至郊。使有司行禮,迎氣北郊。《漢書》曰:高祖入關,問故泰畤上帝祀何帝。對曰:「四帝,有白、黃、青、赤之祠。」高祖曰:「吾聞天有五帝,而四何也?」莫知其說。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之祠,名曰黑畤。
【朱火 紫壇】晉《郊祀歌》曰:整泰壇,禮皇神;精氣盛,百靈賓。蘊朱火,燎芳薪;紫煙起,冠青□。又曰:營泰畤,定天衷;思心睿,謀筮從。建表蘊,殷郊宮;田燭置,歡火通。曆元旬,集首告;飾階壇,坎列室。
【魯郊 雍畤】《毛詩》曰:皇皇后帝,皇祖後稷。注曰:皇皇,大也;後,君也。帝謂天帝也。魯郊祭皇皇之君帝,以美祖後稷以配之,其祭如天子之禮。《漢書》曰:祭五帝於雍畤,在山上,四望不見四方,故曰雍畤。
【南郊 北畤】《周禮》曰:設丘兆於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後稷。北畤見上。
【黃玉 黝牲】《周禮》: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琮禮北方。又曰: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凡陽祀用辛牲毛之,陰祀用黝牲毛之。
【保萬壽 懋百福】傅玄《饗神歌》曰:整泰圻,祚皇;眾神感,群靈儀。祚有晉,暨群黎。溢九有,格天庭;保萬壽,延億齡。又曰:結方丘,祗國琛;樽既享,俎既歆。斂檢玉,具鏖金;懋百福,底自古;錫萬壽,迄在今。
賦
[編輯]【後漢鄧耽《郊祀賦》】諮改元正,誕章厥新;豐恩羨溢,含唐孕殷。承皇極,稽天文;舒優遊,展弘仁。揚明光,宥罪人;群公卿尹,侯伯武臣。文林華省,奉贄厥珍;夷髦盧巴,來貢來賓。玉璧既卒,於斯萬年。穆穆皇王,克明厥德,應符蹈運,旋章厥福。昭假烈祖,以孝以仁;自天降康,保定我民。
【晉郭璞《南郊賦》】時惟青陽,日在方旭;我後方將受命於靈壇,乃改步以鳴玉。升金軒,撫天僕,揚六鑾,齊八騄。列五幡於一元兮,靡日月於黃屋;矯淩鳥以偵候,整豹尾於後屬。武騎仡以清道,被練煥以波燭。爾乃造廣場,戾壇庭,百寮山立,萬乘雲屯。延祝史,肆玉牲,登圜丘,揖太清,禮群望,告皇靈。天澄其氣,日朗其精;祝融穆以肅侍,陽侯澹以中停。於是司指戒燧,火烈具炳。宗皇祖而配祀,增孝思之惟永。郊寰之內,區域之外,凋顏卉服,被髮左帶。駿奔在壇,不期而會。饗駭鬼方,聲振邱隴;倒景望風,龍漢企踵。爛若列星之環辰,咸雲騰而海湧。此蓋和氣旁通,玄羅潛總,自然之感,鼓而遂動。
詩
[編輯]【梁傅昭《恭職北郊詩》】皇猷屬穹昊,至德邁深淵;望沿禮舉,咸秩資化宣。端職恭瘞祀,飭躬奉嚴蠲;淑氣符臨節,光風臨上年。
【周王褒《從駕北郊詩》】惟皇敬明祀,望拜出河東;地靈開復道,營星發紫宮。衡街饗清蹕,值候起相風;森沉羽林騎,肅穆虎賁弓。
【隋盧思道《駕出圜丘詩》】開年簡時日,上辛稱天吉。平曉禁門開,隱隱乘輿出;乘輿出九重,金根禦六龍。章移千乘動,旆舉百神從;黃麾引朱節,靈鼓應華鐘。神歌已相續,神光復相燭;風中颺紫煙,壇上埋蒼玉。
歌
[編輯]【宋顏延之《天地郊夕牲歌辭》】寅威寶命,嚴恭帝祀;奄受敷錫,宅中拓宇。宜地稱皇,饗天作主;月來賓,日際奉土。開元首正,禮交樂舉;六典聯事,九宮列序。有牲在脩,有潔在俎;式薦主衷,以答神祜。
【《隋庾信方澤降神歌辭》】報功陰澤,展禮玄郊;平琮鎮瑞,方鼎升庖。調歌孤竹,縮酒江茅;聲揚鐘鼓,器質陶匏。列耀秀華,凝芳鬱荔;川澤茂礻出,丘陵容裔。雲飾山,蘭浮沉齊;日至之禮,歆茲大祭。
【隋牛弘《郊祀昊天上帝歌辭》】肇嚴祀,式奉尊靈;因高盡敬,掃地推誠。六宗隨光,五緯陪營;金石諧合,絲竹淒清。我粢既成,我酌惟明;元神是鑒,百福來成。
頌
[編輯]【梁簡文帝《南郊頌》】肅恭明神,逖聽前踵;配天道尊,迎陽義重。玄酒陶匏,<矢番>柴雲聳;跨舜論韶,籠堯稱拱。郊宮載靜,紫壇新謐;肅肅禁圍,陰陰仙室。六戎列野,八鑾昭日;架殿星羅,重宮霧出。康哉德盛,美矣時豐;三辰增曜,七政永崇。五方來洎,四煥茲通;懸繩度笮,駕鹿追風。既敷懋化,復睹瑞滋;金車出野,玉露沾墀。紫脫神章,華平瑞芝;長愉汪,永固雍熙。
宗廟第四
[編輯]敘事
[編輯]《禮記》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遠廟為祧,去祧為壇,去壇為墠,去墠為鬼。(此皆言祭先祖遠近之差。自祧已上,皆為毀廟。)《釋名》曰:宗,尊也;廟,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漢書舊事》曰:廟者所以藏主,列昭穆。《說文》曰:宗廟之木主名曰┙。《白虎通》曰:言神無所依據,孝子以主繼心。《論語》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栗,敬也,使人謹敬。)《五經要義》曰:木主之狀,四方,穿中央以達四方。天子長尺二寸,諸侯長尺,皆刻諡於背。又,摯虞《決疑要注》曰:凡廟之主,藏於戶外西牖之下。有石函,故名宗┙。《周禮》曰:五歲一,三歲一。《續漢書》曰:,諦也;序昭穆,諦父子也。,合也;毀廟之主,合食於太祖。(諦,審也。)以四月,於十月。(四月陽氣在上,陰氣在下,正尊卑之義。十月五穀成熟,故骨肉合聚飲酒也。《決疑要注》曰:以孟夏,以孟秋。二說不同。)故《漢舊儀》曰:子為昭,孫為穆;昭西面,穆東面。三年大,諸帝以昭穆坐於高廟,其諸隳廟神主皆合食。《禮記》曰: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剛鬣,豚曰鬣肥,羊曰柔毛,雞曰翰音,犬曰羹獻,雉曰疏趾,兔曰明視,脯曰尹祭,槁魚曰商祭,鮮魚曰廷祭,水曰清滌,酒曰清酌,黍曰薌合,梁曰薌萁,稷曰明粢,稻曰嘉疏,韭曰豐本,鹽曰鹹鹺,玉曰嘉玉,幣曰量幣。
事對
[編輯]【時類 月祀】張方賢《魯國先賢傳》曰: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時類歲祀,諸侯舍日;卿大夫舍月,庶人舍時。《國語》曰:甸服者祀,日祭月祀,先王之訓。
【冬薦 秋嘗】《毛詩》曰潛:季冬薦魚,孟春獻鮪也。猗歟漆沮,潛有多魚;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爾雅》曰:春祭曰祠,夏祭曰礻勺,秋祭曰嘗,冬祭曰蒸。
【薌合 嘉疏】《儀禮》曰:始虞用柔日,曰哀子某,敢用潔牲剛鬣薌合嘉薦。嘉疏見敘事中。
【瑤爵 玉豆】《周禮》曰:凡賓客獻瑤爵皆贊。鄭玄注曰:謂王之同姓及二王后來朝覲,為王賓客者也。祼之禮亞王而禮賓也,獻謂王饗燕王獻賓也。《禮記》曰:季夏六月,以禮祀周公於太廟。郁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薦用玉豆凋纂,爵用玉戔。
【夏 冬蒸】《禮記》曰:春祭曰礻勺,夏祭曰者,陽之盛也。古者於祭爵賜服,順陽之義也。冬蒸見上。
【閟宮 清廟】《毛詩》曰:閟宮有洫,鄭玄注曰:閟,神也,姜原神所依。古廟曰神宮。又曰:清廟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諸侯,率以祀文王焉。鄭玄注曰:清廟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宮也。謂祭文王,天德清明,文王象之,故歌此詩而祭之。
【春祠 夏礻龠】《周禮》曰: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礻龠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冬享先王。董仲舒《春秋繁露》曰:古者歲四祭,因四時所生熟而祭先祖父母也。禮,夏曰礻龠。
【酎金 灌玉】衛宏《漢舊儀》曰:皇帝會諸侯酎金廟中,以上計儀設九賓陪位也。《史記》注云: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酎,酎言純也。武帝時八月嘗酎,會諸侯廟中,出金助祭,所謂助金。《周禮》曰:凡灌玉濯之禮,陳之以贊灌事。鄭玄注云:灌玉謂珪瓚璋瓚。
【祀武 告文】《毛詩》曰:執競,祀武王也。執競武王,無競維烈;不顯成康,上帝是皇。又曰:維天之命。太平,告文王也。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五廟 七室】《禮記》曰:當七廟五廟無虛主,唯祭於祖,為無主耳。傅暢《晉諸公贊》曰:王俊,字彭祖,為幽州刺史。尋洛陽破後,承制行台以宗廟焚毀,設壇望祀七室,及功臣配食。
【介福 純嘏】《毛詩》曰:祝祭於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享,孝孫有慶,以介景福,萬壽無疆。又曰:龠舞笙鼓,樂既和奏。ぅ烈祖,以洽百禮;百禮既至,有王有林。錫爾純嘏,子孫其湛。鄭玄云:純,大也。嘏謂屍與主人以福。
【三歲 五年】《五經異義》曰:謹案:叔孫通宗廟有日祭之禮,知古而然也。三歲一,此周禮也;五歲一,疑先王之禮也。《禮稽命潛》曰:三年一,五年一,以衣服想見其容色。三日齊,思親志意,想見所好喜,然後入廟。
【審昭穆 諦父子】傅咸奏曰:先儒解。者,諦也,審昭穆故也。《白虎通》曰:位尊德盛,所及彌遠,謂之何?之為言也。序昭穆,諦父子。者合也。
【昭孝通神 露濡霜降】《漢書》曰: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禮記》曰:君子合諸天道,春秋嘗。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淒惻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有惕之心,如將見之。
【上下之際 神明之道】《禮記》曰:夫祭有畀輝胞翟閽者,惠下之道也。此四者,吏之至賤者。屍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味而不忘至賤。是故明君在上,則無凍餓者矣,此之謂上下之際。又曰:鋪筵設同,凡為依神也。既詔祝礻勺室而出於礻方,此交神明之道也。
詩
[編輯]【宋孔欣《祠太廟詩》】束帶從王事,結纓奉清祀。肅肅禁闈內,翳然絕塵軌;峨峨高堂上,層構鬱雲起。明發修薦享,矜束不遑止;罄折階廊間,淒淒常靡已。
【梁張率《太廟齋夜詩》】潔齋謝紛華,寂寥清廟靜;肅襟視牲盛,端服侍嚴省。
歌
[編輯]【宋顏峻《七廟迎神辭》】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樂維和,展禮有容。六舞肅列,九變成終;神之來思,享茲潔衷。靈之往矣,綏我家邦。
【隋庾信《太廟晨祼歌辭》】永惟神武,潛慶靈長;龍圖革命,鳳曆歸昌。功移上慘,德躍中陽;清廟肅肅,猛ね趪々。曲台大廈,聲和盛唐;牲蕩滌,蕭合馨香。和鑾戾止,振鷺來翔;永敷萬國,是則四方。
【陳叔達《太廟祼地歌辭》】清明既祼,鬱鬯惟禮;大哉孝思,嚴恭祖禰。龍袞以祭,鸞刀斯啟;發德朱弦,升歌丹陛。筵享粢盛,堂斟沉齊;降福禳禳,來儀濟濟。
【褚亮《宗廟九德之歌辭》】皇祖誕慶,於昭於天;積德斯遠,茂緒攸先。繼天應曆,神武弘宣;肇跡媯水,成功版泉。道光覆載,聲穆乾元;式備犧象,用潔牲。禮終九獻,榮展四懸;神貺景福,遐哉永年。
頌
[編輯]【後漢王粲《太廟頌》】思皇烈祖,時邁其德;肇啟洪源,貽宴我則。我休厥成,聿先厥道;丕明丕欽,允時祖考。
【又】於穆清廟,翼嚴休徵;祁祁髦士,厥德允升。懷想成位,咸奔在宮;無思不若,永觀厥崇。
【又】綏庶邦,和四宇;九功備,彝樂序。建崇牙,設璧羽;六拊奏,八音舉。昭大孝,ぅ妣祖;念武功,收醇祜。
【王肅《宗廟頌》】明德惟馨,昊天子之;眷佑我魏,薄言起之。起之伊何,黎元時雍;子之伊何,歷數在躬。於乎盛哉,神明是通。
【又】湛湛甘露,濟濟醴泉;或湧於地,或降於天。天地交泰,品類蕃蕪;祥瑞嘉應,其集如雨。屢獲豐年,穀我士女;祖考既饗,於歡樂胥。
社稷第五
[編輯]敘事
[編輯]《孝經緯》曰: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闊不可盡敬,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稷,五穀之長也。穀眾不可遍祭,故立稷神以祭之。《禮記》曰:厲山氏之子柱,及周棄為稷。(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神,厲或為列。)共工氏之子后土為社。(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勾龍。為后土,能平九州,故祀為社。)《尚書》曰: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湯承堯舜禪代之後,順天應人,逆取順守,而有慚德。故革命創制。改正易服,變置社稷,以後代無及勾龍者,故不可而遂止。)《禮記》曰:王為群姓立社曰太社,王自為立社曰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為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漢舊事》曰:天子太社,以五色土為壇。封諸侯者,取其方面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方色,以立社於其國,故謂之授茅土。
事對
[編輯]【示本 表功】《禮記》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取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故教人美報焉。家祭中溜而國主社稷,示本也。《白虎通》曰: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地求福報功也。社稷所以有樹何?所以表功也。
【封樹 列土】《周禮》曰:封人設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鄭玄注曰:壝謂壇及眉阪。《周書》曰:諸侯受命於周,而建太社於國中。其壝謂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則以黃土。明建諸侯,鑿取其方一面土,苴以白茅,以土封之,故曰列土於周室。
【南社 右稷】《尚書 無逸篇》曰:大社惟松,東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粟,北社為槐。《周禮》: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
【探金 取劍】《搜神記》曰:中興初,有應嫗者,生四子。而晝見神光照社,試探之,乃得黃金。自是諸子官學並有才名。《錄異傳》曰:會稽賀瑀曾得疾,不知人,死三日,蘇云:吏將上天見官府,使人將瑀入曲房中。有層架,其上有印,其中有劍。使瑀唯意取之。瑀短不及上層,取劍以出。門下問何得?雲得劍。曰:「唯使社公耳。」疾愈,果有鬼來稱社公。
【禹社 棄稷】《淮南子》曰:禹勤天下,死而為社也。棄稷見敘事。
【殷柏 漢】《論語》曰:哀公問:「社於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使民戰粟也。」《漢書》曰:高祖詔於豐理榆社,春以羊彘祠之。
【春祈 秋報】《毛詩》曰: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又曰:良耜,秋報社稷也。稷稷良耜,ㄈ載南畝,播厥百穀。
【封土 藝樹】《尚書》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厥貢惟土,為社五色。孔安國注曰: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土與之。使立社,冒以黃土,苴以白茅。湛方生盟文曰:廣廈雲構,非一人之功;吉凶大事,豈一家所濟。仰惟先王建社之制,俯從詩人匍伏之義,遂藝樹立壇,結誓神明。梁下之期,猶或亡身,況乃啟告靈祗,相盟以道德者。庶能助周孔之一教,申情禮於人神。
【通天地 受風雨】王充《論衡》曰:亡國之社,屋其上柴其下者,示絕於天地。夫春秋薄社,周以為戒。夫經藝書傳,人當覽之,猶社當通氣於天地也。故人不通覽者,薄社之類。《禮記》曰: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也;毫社北牖,使陰明也。鄭玄注曰:絕其陽,通陰而已。毫社,殷都於毫。
【冒黃土 苴白茅】《尚書 無逸篇》曰:天子社廣五丈,諸侯半之。上冒以黃土。下見敘事。
【殖百穀 平九土】上見敘事。《尚書》曰:越翌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孔安國注曰;社稷之位,牲用大牢。共工氏有子曰勾龍,能平九土,祀以為社。
【陳俎豆 施金石】《禮記》曾子問曰:諸侯之祭社稷,俎豆既陳。又曰:樂之施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
歌
[編輯]【隋牛弘《春祈社歌辭》】厚地開靈,方壇崇祀;建以風露,樹之松梓。勾萌既甲,芟柞伊始;恭祈粢盛,孝膺休祉。
【又《春祈稷歌辭》】粒食興教,播厥有先;尊神致潔,報本惟虔。瞻榆東皋,望杏開田;方憑戩福,佇詠豐年。
頌
[編輯]【魏曹植《社頌》】於惟大社,官名后土;是曰勾龍,功著上古。德配帝皇,實為靈主。克明播植,農政日舉;尊以作稷,豐年是與。義與社同,方神此宇;建國承家,莫不修序。
【宋何承天《社頌》】社實陰祗,稷惟穀先;率育萬類,協靈昊乾。霸德方將,時號共工;厥有才子,實曰勾龍。稱物平賦,百姓熙雍。陶唐救災,決河數江;棄亦播植,作人萬邦。克配二祀,以報勳庸;勳庸伊何,厚載蒼生。倉廩既實,禮節斯行;人亦有言,困物思人。矧乃六德,功被陶鈞;乃家乃國,是奉是遵。
明堂第六
[編輯]敘事
[編輯]《周禮》曰:夏後氏太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度以九尺之筵。又曰:明堂者,明諸侯之尊卑。《周書》曰:明堂方一百一十二尺,室中方六十尺,牖高三尺,門方十六尺。東方曰青陽,南方曰明堂,西方曰總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廟,亦曰太室。左為左個,右為右個。(《五經要義》以太廟為太室。)《孝經援神契》: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宮。上員下方,八窗四闥,在國之陽。《釋名》云:明堂者,猶堂堂,高明貌也。《大戴禮》曰:明堂凡有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總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茅蓋屋。《桓譚新論》曰:王者造明堂,上員下方,以象天地;為四面堂,各從其色,以仿四方。天稱明,故曰明堂。《三輔黃圖》曰:明堂者,天道之堂也。所以順四時,行月令,宗祀先王,祭五帝,故謂之明堂。辟雍,員如璧,雍以水,異名同事,其實一也。《禮記》曰:天子曰辟雍,諸侯曰宮。《白虎通》曰:天子立辟雍,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辟者象璧,員法天,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五經通義》曰:諸侯不得觀四方,故夬東,以南半天子之學,故曰宮。(者判也。)《管子》曰:黃帝立明堂之議,舜有告善之旌,湯有總街之廷,武王有靈台之候。(按:諸儒及舊說,明堂、辟雍、靈台三事不同。明堂,宗祀之所;辟雍,教導之所;靈台,候望之所。《三輔黃圖》以為明堂、辟雍司,管子以為明堂、靈台同,蓋今亦異說也。《東觀漢記》曰:光武中元年,營造明堂、辟雍、靈台。此即三事不同。)
事對
[編輯]【五府 九房】《尚書帝命驗》曰:帝者承天,立五府以尊天。注曰:天有五帝,集居大微,降精以生聖人,故帝者承天。立帝之府,是為天府。張衡《東京賦》曰:乃營三宮,布政頒常;復廟重屋,八闥九房。規天矩地,授時須。
【承天 統物】《桓譚新論》曰: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蔡邕《月令》論曰:明堂所以明天氣,統萬物。
【四阿 九室】《周禮》曰:殷人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鄭玄注云:四阿若今四柱也。《大戴禮》曰:明堂者,古之制。凡九室,一室有四戶。
【四闥 八階】許慎《五經異義》曰:明堂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上員下方,八牖四闥,布政之宮,故稱明堂。盛貌也。徐虔《郊廟明堂議》曰:明堂在國之陽,國門之外。一宮九室,四門八階。
【布恩 施令】趙曄《吳越春秋》曰:越王召范蠡,問:「孤竊自志,欲以令日一登上明堂,布恩致令,以撫百姓。」王隱《晉書》曰:紀瞻答秀才策曰:「周制明堂所以宗其祖,以配上帝。其正中者太廟,以順天時,施法令。」
【學南 汶上】《宋起居注》曰:今太廟太極,既以隨時;明堂之制,國學之南,地實京邑,爽塏平暢,足以營建。蔡邕《禮樂志》曰:孝武帝封禪岱宗,立明堂於泰山汶上。
【行正 聽朔】穎容《春秋釋例》曰:告朔行政,謂之明堂。徐虔《郊廟明堂議》曰:明堂,天子每月於此聽朔布政。
【蒿宮 茅屋】《禮論》曰:或以為明堂者,文王廟,周德澤和洽。蒿茂大以為宮柱,名曰蒿宮。《三輔黃圖》曰:孝武帝議立明堂於長安城南,許令褒等議曰:「按《五經禮樂傳記》曰:聖人之教,製作之象,所以法天地,比類陰陽。以之宮室,本之太古;以昭令德,茅屋采椽。土階素輿,越席皮弁,蓋興於黃帝堯舜之世,是以三代脩之也。」
【策勳 布政】穎容《春秋釋例》曰:周公朝諸侯於明堂,太廟與明堂一體也。《春秋》:人君將出於宗廟,及行策勳獻俘於廟。布政見四闥注。
【陽館 玄堂】《屍子》曰:。黃帝曰合宮,有虞氏曰總章,殷人曰陽館,周人曰明堂。玄堂見敘事。
【重屋 復道】《周禮》曰:殷人曰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鄭玄注云:重者,王宮王堂若太寢者。《漢書》曰:《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之。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昆侖」。
【正四時 統萬物】《禮含文嘉》曰:明堂所以通神明,感天地,正四時,出教令,崇有德,章有道,褒有行。蔡邕《月令》論曰:明堂者所以明天氣統萬物。
【禮三老 祭五帝】《白虎通》曰:禮三老於明堂,所以教諸侯孝;祭五帝於太學,所以教諸候悌。《三輔黃圖》曰:明堂者,明天道之堂,所以從四時行月令,宗祀先王祭五帝,故謂之明堂。
【享上帝 祀先王】《淮南子》曰:自古者明堂之制,下之濕潤不能及,上之霧露不能入,足以享上帝,禮鬼神,示人知節也。祀先王見上祭五帝。
賦
[編輯]【李尤《辟雍賦》】太學既崇,三宮既章;靈台司天,群耀彌光。太室宗祀,布政國陽;辟雍岩岩,規圓矩方。階序牖闥,雙觀四張;流水湯湯,造舟為梁。神聖班德,由斯以匡;喜喜濟濟,春射秋饗。
【劉允濟《萬象明堂賦》】睿哲惟唐,受天之明。究皇王之鴻休,包宇宙之純精;恢天祿以作乂,攄元命之振英。鼓黔雷以播氣,運蒼昊而時成;括闓陽與泰階,襲三聖以光亨。禮樂交通,曲謨洋溢;天以洛視而龜書至,地以河觀而龍圖出。擁神休,尊明號,激清流,揚茂實;將大報於玄天,享神祗以稱秩。願卑宮而自處,惟宗而是恤;思致美於總章,覽И訾而法營室。訪夏後之軌儀,雲廣四而修一;彼宗周之有制,聞或九而或七。錯綜乎舊典,經始乎玉律;紹先志以高興,匪矜功而首出。乃延公侯卿士,藝人表臣,而審其議焉。咸以為明堂者,明乎天道者也。所以明有功,表有德,崇大教,發大政,登假嚴經,欽修宗祀,非夫為己者也,安可已乎!粵正月庚午,始創明堂之制焉。考經緯之長策,應黃<金重>之旋宮。穆穆四門,可納四氣;明明八窗,均調八風;靡金靡玉,匪磨匪礱。去隋侯之夜光,明素質以為工;思承天以接神,故峻相乎皇穹。颯乎懿濞,糸畫兮豐融。雷承乾以震耀,雲大壯乎其中;非至聖之精誠,孰能克勤乎此功。
詩
[編輯]【梁孝元《和劉尚書兼明堂齋宮詩》】質明攝上宰,言早乘車軒。四圭邸蒼玉,六變舞雲門;香浮鬱金酒,煙繞鳳皇樽。貂冕交揮映,珩珮自相喧;微風颺清管,輕雨發陳根。新花臨御陌,春色起天圜;河間獻樂語,斯道愧能論。
頌
[編輯]【宋虞通之《明堂頌》】肅肅明堂,惟國之光;儀天矩地,崇姬潤黃。縣殷颺輝,服夏擅芳;無ル伊典,有煥斯章。綿綿教樞,翳翳化紀;聲沉五都,風晦千祀。我皇蒸哉,追孝創軌;縟憲垂統,光圖麗史。宗祀既崇,享配惟馨;六樂薦和,四圭流明。殷殷華海,鑒盥孚誠;慶輝旁燭,休光下盈。
巡狩第七
[編輯]敘事
[編輯]《周易》曰: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尚書》曰: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肆覲東後。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如岱禮。八月西巡狩,至於西嶽,如初。十有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嶽,如西禮。歸格於藝祖,用特。《禮記》曰:王者巡狩,必觀諸侯,問百年。太師陳詩,以觀民之風俗;命市納賈,以觀民之好惡。《白虎通》曰:巡者,循也;狩者,牧也。王者為天循行以牧人也。恐遠近不同化,幽隱有不得所者,故必視見。五年再閏,天道大備,故五歲一巡狩。《漢書》曰:武帝南巡至於盛唐,登天柱山。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東觀漢記》曰:章帝東巡狩,至於貸宗,祀五帝於汶上明堂,耕於定陶。
事對
[編輯]【省方 述職】上見敘事。《毛詩譜注》曰:武王伐紂,定天下。巡狩述職,陳諸國之詩,以觀民之風也。
【觀風 展義】《禮記》曰: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鄭玄註:陳詩,為采其一詩而視之。《左傳》曰:天子非展義不巡狩。社預注云:天子巡狩,所以宣佈德義。
【布德 設教】並見上。
【考職 賦政】《周禮》:職方氏掌天地之圖。王將巡狩,則戒於四方曰:「各修平乃守。」考乃職,無敢不敬戒。崔駰《北巡頌》曰:潔享祈,歆嘗百神;爰始賦政,授務於人。
【陳詩 觀禮】陳詩見上。張衡《巡狩誥》曰:惟二月初吉,帝將狩於岱嶽。展義省方,觀風設教,丙寅フ,率群賓,備法駕,以祖於東門。乙酉,觀禮於魯而休齊焉。
【風行 雨施】《周易》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崔駰《南巡頌》曰:惟林蒸之鴻德,允天覆而無遺;壯雲行之博惠,淑雨施於庶黎。
【天動 神行】崔駰《東巡頌》曰:升九龍之華旗,巡翠霓之旌旄;三軍霆激,羽騎火列,天動雷震,隱隱轔轔。又《北巡狩頌》曰:雍容清廟,謐爾無虞;垂拱穆穆,神行化馳。
【四維 五載】黃帝大一密推曰:欲知巡狩之年,當視太一與天目。在四維之歲,法為巡狩。《尚書》曰:五載一巡狩,群後四朝。
【祀四岳 柴三辰】《毛詩》曰:巡狩而祀四嶽河海也。於皇時周,陟其高山。毛萇注云:高山,四嶽也。馬融《東巡頌》曰:敷六典,經八成,燮和萬殊,總領神明,類乎上帝,柴乎三辰,祀乎六宗,祗燎乎群神。
【巡東作 秩西成】崔駰《北巡頌》曰:登中山,天帝觀;神農將,省陽穀。相天功,巡東作。又《西巡頌》曰:惟秋谷既登,上將省斂,平秩西成,巡畿於西郊。因斯萬物,凝德緩俗,昔既春遊,今乃秋豫。
【審銓衡 同律度】《越絕書》曰:禹巡狩大越,見耆老,納詩書,審銓衡,平升斛。《白虎通》曰:巡狩所以四時出何?當承宗廟,故不愈也。以夏之仲月,同律度,得其中。
【祀五帝 六宗】上見敘事中。下見柴三辰。
【備天官 運法駕】班固《東巡頌》曰:翿六龍,較五輅;齊百寮,練質素。命南重以司曆,厥中月之六辰;備天官之列衛,盛輿服而東巡。又《南巡頌》曰:既祖於西都,又將於南庭。是時聖上運天官之法駕,建日月之旗旌。
【修五禮 問百年】《尚書》曰: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修五禮五玉。孔安國注云:五等諸侯瑞圭璧也。問百年見敘事。
【宣聲教 撫黎元】後漢章帝巡幸詔曰:惟巡狩之制,以宣聲教,考同遐邇,解釋怨結。宋孝武帝巡幸賑恤詔曰:夫足踐目見,實尊天命。尚怨愈深,氓俗未同其化,自遠幽隱,不得其所,故降省風俗,躬撫黎元。
【同遐邇 察風俗】同遐邇見上宣聲教注。宋孝武帝巡狩省風俗詔曰:朕聿合五色,奄一天下;當沿時省方,觀察風俗,外詳考舊典,以副側席之懷也。
詩
[編輯]【唐太宗《重幸武功詩》】代馬依朔吹,驚禽愁昔叢;況茲承春德,懷舊感深衷。積善欣余慶,暢武悅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車書同。白水巡前跡,丹陵幸舊宮;列筵歡故老,高宴聚新豐。駐蹕撫田,回輿訪牧童;瑞氣縈丹闕,祥散碧空。孤嶼含霜白,遙山帶日紅;於焉歡擊築,聊以詠《南風》。
【宋范曄《樂游應詔詩》】軒駕時未肅,文囿降昭臨;流雲起行蓋,晨風引鑾音。
【梁沈約《侍遊方山應詔詩》】清漢夜昭晰,扶桑曉陸離;發歌樅陽下,巡羽朝夕池。樅金浮水若,聳罩映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終自知。
【北齊袁奭《從駕遊仙詩》】遊天響仙蹕,春望動神衷;澗水合初溜,山花發早叢。玉輿明淑景,珠旗轉瑞風;平原與上路,佳氣遠匆匆。
【周明帝《還舊宮詩》】玉燭調秋氣,金輿曆舊宮;還如過白水,更似入新豐。秋潭清晚菊,寒井落疏桐;舉杯延故老,今聞歌大風。
【隋煬帝《還京師詩》】東都禮義舉,西京冠蓋歸;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雲蹕清馳道,雕輦禦晨暉;寥亮鐃笳奏,葳蕤旌旗飛。後乘起文雅,前丘勵武威。
【隋李德林《從駕巡道詩》】大夏堯遺俗,汾河漢豫遊;今隨龍駕往,還屬雁飛秋。天行肅輦路,日馭翼華輈;朝乘六氣輦,夕動七星旒。穀靜禽多思,風高松易秋;遠林才有色,遙水漫無流。京華佳麗所,目極與雲浮;但睹淩霄觀,詎見望仙樓。鎖門皆秀髮,鴛池盡學優;待君草封禪,東山觀射牛。
【又《從駕還京詩》】至仁文教遠,惟聖武功宣;太師觀六義,諸侯問百年。玄覽時乘隙,訓旅次山川;鎮象屯休氣,華蓋翼飛煙。鼓奏千人響,旗動七星連;峻嶺戈回日,高峰馬煦天。姑射神遊罷,簫關獵騎旋;更待東山上,看君巡狩篇。
【隋薛道衡《從駕天池應詔詩》】上聖家寰宇,威略振邊陲;八維窮眺覽,千里曳旌旗。駕黿臨碧海,控驥踐瑤池;曲浦騰煙霧,深浪駭鯨螭。
【又《從駕幸晉陽詩》】省方遵往冊,游豫葉前經;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營。重巒下飛騎,絕浦渡連旌;澗水寒逾咽,松風遠更清。方觀翠華反,簪筆上雲亭。
【隋虞茂《奉和幸太原輦上作應詔詩》】唐巡光帝則,夏豫穆宸儀;珠旗揚翼鳳,玉獸儼丹螭。流吹和春鳥,交弄拂花枝。
【又《奉和幸江都應詔詩》】巡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澤國翔宸駕,水府泛樓船。七萃縈長薄,三翼亙通川;夙興大昕始,求衣昧早前。澄瀾浮曉色,遙林卷宿煙;晨霞稍含景,落月漸虧弦。回塘響歌吹,極浦望旌旃;方陪觀東後,登封禪肅然。
【虞世南《和至壽春應令詩》】搖山盛風樂,南巡務逸遊;如何事巡撫,人瘼諒斯求。文鶴揚輕蓋,蒼龍飾桂舟;泛沫縈沙嶼,寒澌擁急流。路指八仙館,途經百尺樓;眷言昔遊踐,回駕且淹留。後車喧鳳吹,前旌映彩旒;龍驂駐六馬,飛閣上三休。調諧金石奏,歡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廁琳球。
【上官儀《和過舊宅應詔詩》】石關清晚夏,璿輿禦早秋;神麾颺珠雨,仙吹響飛流。沛水祥雲泛,宛郊瑞氣浮;大風凝漢築,叢煙入舜球。翠梧臨鳳邸,滋蘭帶鶴舟;偃伯歌玄化,扈蹕頌王遊。遺簪謬昭獎,珥筆荷恩休。
頌
[編輯]【後漢班固《東巡頌》】切見巡狩岱宗,柴望山虞,宗祀明堂,上稽帝堯,中述世宗,遵奉光武,禮儀備具,是以明神屢應,休徵乃降。
【又《南巡頌》】維漢再受命,系葉十一,協長和,則天經,郊高宗,光六幽,通神明。既祖於西都,又將於南庭。是時聖上運天官之法駕,建日月之旃旌。
【後漢崔駰《東巡頌》】伊漢中興三葉,於皇惟烈,允迪厥倫。纘王命,胤漢勳,矩坤度以範物,規乾則以陶鈞。於是考上帝以質中,總列宿於北辰,開太微於禁庭,延儒材以諮詢。於時載華抱實,徵爾而造曰:盛乎大漢!既重雍而襲熙;代增其德,唯斯嶽禮,久而不修,神人之所慶倖,海內之所想思。頌有喬山之徵,典有徂嶽之巡。時邁其邦,人斯攸勤,不亦宜哉。乃命太僕,馴六騶,閑路馬,戒師徒。於是乘輿登天靈之威輅,駕太一之象車。
封禪第八
[編輯]敘事
[編輯]《禮記》曰:昔先王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中成也,祭天告以成功。)《河圖。真紀》曰:王者封泰山,禪梁甫,易姓奉度,繼興崇初也。《史記》曰:齊桓公欲封禪,管仲曰:「古封泰山,禪梁甫,七十二家。」夷吾所記,十有二焉。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伏犧氏封泰山禪云云,神農氏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初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古之封禪,高阝上之黍,北裡之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後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又曰:秦始皇既並天下,即帝位,征齊魯儒生博士七十人至泰山下。議曰:古者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上石草木。始皇上泰山,立石頌始皇德,明其得封也。封藏皆秘,代不得而記。始皇上泰山,中阪遇風雨,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五松樹。)又曰: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儒者皮弁,薦紳射牛,封泰山如郊太一之禮。
事對
[編輯]【承天 報地】司馬彪《續漢書》曰:上以用石功難,又欲及二月封,故詔梁松,欲因故封石空檢,更加封而已。松疏爭之,以為承天之敬,尤宜章明;奉圖書之瑞,尤宜明著。今因舊封,竄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受命之義。《白虎通》曰:天以高為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厚以報地。
【降禪 升封】謝靈運《泰山吟行》曰:岱宗秀維嶽,摧刺雲天;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又《白虎通》曰:王者受命而起,必升封泰山,報告之義。
【建號 著紀】司馬相如《封禪書》曰:業隆於繈褓,而崇冠於二後;揆厥所元,終都攸卒,未有殊尤絕跡,可存於今者也。然猶躡梁父,登泰山,建昭號,施尊名。應劭注曰:繈褓,謂成王也;二後,文武也。司馬彪《續漢書》曰:《河圖 會昌符》云:漢大興之道,九代之王,封泰山,刻石著紀,禪於梁父,退省考功。
【加厚 增高】《白虎通》曰: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甫之厚以報地;明天之所命,功成事就,有益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也。天示增高也,故曰奉高者,以事東嶽。帝王禪代之處也,漢武立太壇於東山。
【封金 刻石】《白虎通》曰:或曰封禪金泥銀繩,封之以金印,言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孝經鉤命決》曰:封乎泰山,考績燔燎;禪於梁父,刻石紀號。
【金策 石檢】《漢書》:元年四月癸卯,上還,登封太山。應劭注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紀號。有金冊、石函、金泥、玉檢之封焉。應劭《漢官儀》曰:封禪泰山,就武帝封處累其石,發壇,置玉牒書封石此中;復封石檢。
【金印 玉璽】金印見上。司馬彪《續漢書》曰:建武三十二年,上許梁松等奏,乃求元封故事,議封禪所施用。有司奏,當刻玉一枚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
【三脊 六穗】《史記》曰: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址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淮間茅三脊為神藉。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導一莖六穗於庖。注曰:導,擇也;一莖六穗,謂擇嘉禾之米於庖,以供祭祀。
【西鶼 東鰈】謝莊《八座太宰江夏王表請封禪奏》曰:江淮高阝上之使,結軌於璧門;西鶼北采之譯,相望於道路。又《尚書 中候》曰:昔古聖王功成道治符出,乃封泰山;今比目之魚不至,鳳皇不臻,麒麟遁,未可以封。鄭玄云:比目魚,東方異氣所生,其名曰鰈。
【檢玉 泥金】孫嚴《宋書》曰:袁淑為吏部郎。太祖元嘉二十六年大舉北討,淑侍座,從容曰:「盛王令典,廢壞永久,令當鳴鑾中嶽,席捲趙魏,檢玉岱宗,今其時也。臣逢千載之會,願上《封禪書》一篇,使聲齊上古。」帝曰:「盛德之事,何足以當之。」《封禪儀注》曰:持凡三十人上,發壇上石感蓋。尚書令北向跪,藏玉牒畢,持禮覆石感;尚書令封上十石檢,亦纏以金繩,泥以金泥。四方各依其色。
【探策 封檢】應劭《風俗通》曰:封泰山,禪梁父,說貸宗上有金篋玉策,知人年壽修短。武帝探得十八,因倒讀曰八十。其後壽果如策耆長。《漢書》曰:元封元年四月癸卯,上還,登封泰山。應劭注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岱宗者,助天高也;刻石紀號,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檢之封也。
【石室 天關】《吳志》曰:孫告天璽元年,昊興陽羨山有空室。所禪事為大瑞,乃遣兼司空董朝周處等封禪國。班明年改元大赦,以協石文。應劭《漢官儀》曰:元封封禪,晝日白氣,夜有光當天關。下石門之時,爾可畏。
【日觀 雲闕】應劭《漢官儀》曰:泰山東南山,名曰日觀,北有石室,壇南有盤,中有玉龜。又曰:建武三十二年,車駕東巡狩。二月九日到晉,十九日國家居亭,百官布列。此日山上雲氣成宮闕,百姓皆見。
【合符 展采】《漢書》曰:公孫弘曰:「黃帝封東嶽泰山,禪幾山合符,然後不死。」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因雜縉紳先生之略術,獲曜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猶兼正列其義,而拔飾厥文。
【尊名 盛節】《封禪書》曰:躡梁父,登泰山,建昭號,施尊名。《漢書 倪寬對策》曰:封泰山,禪梁父,昭姓考瑞,此帝王之盛節。
【秦雨 漢雲】《史記》曰:始皇立石頌其功德,從陰道下禪於梁父。上太山,中陂遇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又曰:李少君言云:從遠方奇獸飛禽及白雉以加祀,皆至太山。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石蓋 金繩】《封禪儀注》曰:壇上置石感,再累,階方五尺,厚一尺,置壇中。刻感上,施十枚石檢。東西各二檢,南北各二檢,上有石蓋,若今之櫳子ㄓ子。《白虎通》曰:或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
【仙閭 天門】《漢書》曰:上修五年之禮而加禪祠石閭者,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言仙閭也。《漢官儀》曰:泰山下直上七十里,至天門,如從穴中窺天窗矣。
【勒石 瘞玉】《桓譚新論》曰:言太山之有刻石,凡千八百餘處,而可識知者七十有二。沈約《宋書》曰:江夏王義恭表云:「凋氣降於宮樹,珍露呈味于禁林。宜其修封泰山,瘞玉岱宗。」
【射牛 縱雉】《史記》曰:上念方士言封禪,人人殊,不經,難以施行。天子下梁父,禮祠地主。己卯,命侍中儒者皮弁,薦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太一之禮。縱雉見漢雲注中。
【方嶽 圓壇】韋曜《毛詩問答》曰:時邁之詩,巡狩告祭柴望也。鄭玄注曰:天子巡狩邦國,至方岳之下而封禪。司馬彪《續漢書》曰: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又有趾,石皆再累,枚長一丈,厚一尺,廣二尺,皆在圓壇上。
【玉盤 石感 玉檢 石泥】並見上。
【受符 奉牒】《春秋漢含孳》曰:天子所以昭察,以從鬥樞,禁令天下,經體守文,宿思以合神,保長久。天子受符,以辛日立號。司馬彪《續漢書》曰:禦輦升山,日中後到山上,即位於壇南。北面,帝升,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也。
【發德號 飛英聲】張華《封禪儀》曰:海內歸心,符瑞之應,備物之盛,未有若今之富者。上宜禮中嶽,封泰山,禪梁父,發德號,明至尊,厚福慶,篤黎民。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將以舊六為七,攄之無窮,碑方出得激清流,揚微波,飛英聲,騰茂實。
【揚仁風 騰茂實】張華《封禪儀》曰:肇自生人,則有後辟;載化之數,莫之能紀。大德齊代,揮揚仁風。茂實見上。
詩
[編輯]【李義府《羨陪封禪詩》】天齊標巨鎮,日觀啟崇期;岧嶤臨渤,隱嶙控河沂。眺迥分吳乘,淩高屬漢祠;建嶽誠為長,升功諒在茲。帝猷符廣運,玄范暢文思。飛聲總地絡,騰化撫乾維;瑞冊開珍鳳,禎圖薦寶龜。創封超昔夏,修禪掩前姬;東後方肆覲,西都導六師。石閭環藻衛,金壇映黻帷;仙階溢耜黍,靈檢祥芝。張樂紛韶,觀禮從華夷;佳氣浮丹谷,榮光泛綠坻。三始昭遐貺,萬歲受重厘。
表
[編輯]【李百藥《勸封禪表》】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六宗五帝,祀惟永;名山大川,饗禮無輟。而告成方嶽,獨異師古;自朝及野,馳心蕩慮。伏願御六氣之辨,順四序之和,升彼岱宗,具斯盛禮。聽萬歲之逸響,紹千載之遐蹤。
【朱子奢《請封禪表》】臣聞天地之大德曰生,遂其生者元後,聖人之大寶曰位,固其位者上玄,豈可不對越壇場。欽若穹昊,雖復舜格文祖;周變商俗,體淳德而揖讓。濟澆道於干戈,步驟之跡以殊,損益之功斯異,誠有之矣。至於詔蹕梁父,張樂介丘,增類帝之封,典射牛之禮。考績燎,繼蹤韶夏,豈殊道也。
【岑文本《勸封禪表》】伏願順萬國之歡心,膺三靈之眷命,備天官以周衛,盛輿服以巡遊。五輅齊列,六龍按轡,瞻岱郊而啟軔,指嬴裡為一息。詔卿士,延禮官,設壇場,陳玉帛。六宗而報上帝,班五瑞以朝諸侯。成天下之壯觀,紹帝王之盛節,俾夫山稱萬歲。壇燭神光,播厚福於無窮,揚鴻徽於來裔。
【高若思《勸封禪表》】伏願褰旒寫照,洽群請於帝俞。辟纊垂矜,遂微懇於人慾。騰茲璽誥,激彼天波,征萬玉以警途,詔八神而弭策,藉江茅而陳高阝黍,飾蒼璧而奠黃琮,馳萬歲以飛聲,接九重而媲美。使編珠毓貺,開麗色於金泥;觸石凝禎,蕩浮華於石感。式昭昌祚,永播鴻名,凡在生靈,義深聳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