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特別國務會議增造不管部之國務員問題(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創設特別國務會議增造不管部之國務員問題(九)
作者:李大釗
(署名:守常
1917年3月17日
本作品收錄於《甲寅

  余既將英倫創設軍務會議之由來及最近各國增設無部閣員之趨勢,略舉於本報。復檢海外諸雜誌,其中所載,尚有足貢研究此問題參考之資者,輒復簡以陳之,並附余對於此制觀察之一得,就正當世焉。

  巴爾幹半島聯合軍之敗績,以致震搖英法內閣之基礎。英之愛斯葵斯內閣於焉瓦解,愛氏亦因以下野;而法國布里昂內閣之改造,乃足以延其內閣之運命,而繼續布氏之地位。此其故,蓋由於布氏為素日倡言急進之人,而愛氏則恆事慎重觀望之輩,故布氏內閣雖有失算之處,而國民對之之信望,尚未失墜至於愛氏之度也。法國內閣之改為二重,實基於去臘十二月初旬法國眾院之議決,旨在以由少數人組織之軍務會議,處理軍國大計,俾收較為迅速靈捷果斷敏活之效。其時有某報論其事曰:「為圖作戰之振作而期其簡明,須改善參謀部煩瑣微弱之組織,且須試行最高司令部之革新。而為貫達此的,當以自主之全權付諸法國及薩羅尼加戰線之兩司令官,中央政府決不可加以無益之掣肘,同時於中央政府之組織,亦宜大加改革,設軍事委員會之特別機關,付以關於國防計畫及施行之之一切全權,以其行動之敏捷,是乃改造政府之根本原則也。蓋與充分之權力於少數有能之人,使之益發揮厥本能之組織,乃國家當非常之時可齎絕大效果者也。」議會既有此決議,輿論復為之鼓吹,遂以卒成事實,乃於十二月十三日改造之內閣與其中之軍事內閣(即軍務會議),同時發表矣(其人名見前篇,不更贅舉)。於此有一事最足惹吾人之注意者,即廖鐵將軍之為陸軍總長是也。廖鐵將軍者,英斷果決遠邁等流,夙抱霸圖,未得一展之人物也。中央政界,向皆敬而遠之,此次竟見招致,列之閣台,且居陸軍部之首樞,此不能不謂為布氏之英斷焉。新內閣中與黨雖視前為少,而於議會仍居絕對多數,論其基礎,殊無慮也。

  又如羅馬尼亞,自交戰以還,著著失敗,開戰僅百餘日,國土幾泰半淪於敵軍蹂躪之中,其國之政局,遂亦不免於動搖。專橫如其總理卜拉夏那者,亦不堪各派之攻擊,而屈膝於其前,以懇請各派首領之入閣。雖遭政敵保守黨領袖馬基羅曼之峻拒,而其他各派領袖,則皆允許入閣,以相輔助。愛於定例國務員之外,新設三名無部閣員,以位置此輩領袖,使參與軍國之機要。三人者,即姚尼斯古(T.K.Jonescu)、福雷奇的(Frakide)、孔姬尼士(Continesce)是也。自此內閣成立之後,其舉國一致之精神,益著於民族統一之戰爭矣。

  綜英、法、奧、意、羅諸國創造此制之用意及其制度之本質而觀之,有數要點,須請研討此問題者注意及之。茲列舉於左:

  一、軍事內閣為一事,無部閣員又為一事。以其發生之次序考之,英、法各國未創立軍事內閣以前,已久有無部閣員之發生。英自一九一五年聯立內閣成立時,即請統一黨領袖侯爵蘭士唐入閣,任無部閣員。法曩雖有無部閣員之設,而自現內閣成立,乃有軍事內閣而無無部閣員矣。其他諸邦,亦多已設無部閣員而未創軍事內閣者,此以知無部閣員之與軍事內閣,不必有聯帶關係也。

  二、軍事內閣之組織,其主要原因,雖在閣員人數較眾,議事每欠敏活,或致貽誤軍國,故依是以縮小其局量而迅銳其機能;而無部閣員之增設,其唯一旨的,乃在求加重內閣之品量,廣羅異派之中樞,以分政府之責任,而固一致之基礎。就英倫言之,其第一步,即在以增設無部閣員隆其位望,同時又以臨時發生事務之繁多,因感增加新設專部閣員之必要(愛斯葵斯內閣改造時,增設無部閣員之外,更增一軍需部總長,而至雷德佐治時,又由二十二人增至三十二人矣),而有增擴閣員之事實。是知英倫內閣改造之真因,亦在擴張內閣之實力。因擴張內閣之實力,而增加內閣之人數,又因人數之增加,而有縮小之組織。單言英制,其閣員人數之特多,自不得不推為組織軍事內閣理由之一,而遽謂英倫創行此制之理由,僅存於此,則殊不可。此觀於其將足以加重內閣品量之人物盡入於小內閣中,可以知其縮小人數之外,尚有加重品量之一事,與為對等之理由也。至謂他國之閣員人數,校英為少。如在十人左右者,即可不必多此一舉,此亦非絕對之根據。若以法國現內閣閣員僅為十人,而猶於其中組織五人之軍事內閣者,一相對勘,即可瞭然矣。

  三、無部閣員類皆由內閣以誠懇之意思遍請異派之中樞人物充之,非自由擇選與其臭味情感素相投合之人,即能收其妙用也。蓋國家對外之方針一經決定,凡在國民斷無背於國家意思而為反對活動之理。故夫英倫對德宣戰之時,工黨政家潘史,雖以不贊此策翩然下野,而至愛斯葵斯改造聯立內閣時,又邀韓德森入閣焉。逮雷德佐治組織內閣時,亦復請愛斯葵斯一派之自由黨員入閣援助而遭其峻拒。他如愛斯葵斯聯立內閣改造時之勸愛蘭國民黨領袖雷德門入閣,而以黨義所禁固辭不允。及羅國保守黨領袖馬基羅曼之拒絕總理卜氏,敦勸入閣之請,其去就固皆宜任諸其人其黨之自由,而在當局之羅致搜求,則必不可不遍向異派而為之,非此不足以示一致對外之誠也。若必局限於與己接近之人,而不容納反對之分子,則此制之精神全喪失矣,更何所取於茲乎?

  四、余嘗自為反問矣,此種二重內閣制,雖為戰時暫見之物,顧何以不產於德奧諸邦,而獨產於英法自由政治之國乎?余竊思之,代議政治之缺點,即在不適於軍政之進行。今當大戰方酣之際,此等缺點已全暴露於英法政治組織之中。英法之民,欲謀補此缺點,而又不使其失自由政治之基礎,乃運其匠心以成今形,是亦應乎其由來之制度。目前之時勢,而醞釀以出者,當其創始之際,固未必極其完密之用,然以英法人之富於政治天才,經此大戰,其於文化典制之變革,無殊世紀初開之洪水,茲方在盪摩蛻化之中,政黨內閣而可毀,二重內閣而可造,久而久之,必將以此變革為世界立憲政治開一新紀元。此吾人今日對此問題,所以益深其研究之興趣者也。

  至於吾國今日究能施行此制與否,論壇傑俊,自能詳論其利害。余也無似,未敢妄談。

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27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