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千金翼方/卷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十·傷寒下 千金翼方
卷第十一·小兒
作者:孫思邈 
682年
卷第十二·養性

養小兒第一

[編輯]

內容:\x合八十九條 方二十首 灸法二首 論一首\x 凡兒在胎,一月胚,二月胎,三月有血脈,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諸骨具,七月 毛髮生,八月臟腑具,九月谷入胃,十月百神備,則生矣。生後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應和 人,百五十日任脈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日髖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扶伏; 三百日髕骨成,能立;三百六十日膝臏成,能行也。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處。 兒初生落地,口中有血,即當去之。不去者,兒若吞之,成痞病死。 治兒生落地不作聲法∶取暖水一盆灌浴之,須臾即作聲。 小兒始生,即當舉之。舉之遲晚,則令中寒,腹中雷鳴,先浴之,然後乃斷臍。斷臍當 令長至足趺,短則中寒,令腹中不調。當下痢,若先斷臍後浴之,則令臍中水,中水則發腹 痛。若臍中水及中冷,則腹絞痛,天 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過。當炙粉絮以熨之, 不時治護臍,至腫者,當隨輕重,重者便灸之,乃可至八九十壯。輕者,臍不大腫,但出汁, 時時啼呼者,但搗當歸末粉敷之。炙粉絮日日熨之,至百日乃愈,以啼呼止為候。若兒尿清 者,冷也。與臍中水同。 凡初生斷兒臍,當令長六寸。臍長則傷肌,臍短則傷髒,不以時斷臍。若臍汁不盡者, 即自生寒,令兒風臍也。 裹臍法∶ 椎治帛,令柔軟,方四寸。新綿濃半寸,與帛等合之。調其緩急,急則令兒吐 。兒生 二十日,乃解視臍。若十許日,兒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或臍燥,還刺其腹,當解之易衣, 更裹臍時,當閉戶下帳,燃火左右,令帳中溫暖,換衣亦然,仍以溫粉粉之,此謂冬之時寒 也。若臍不愈,燒絳帛末作灰粉之。若過一月,臍有汁不愈。燒蝦蟆灰治末粉臍中,日三四 度。若臍未愈,乳兒太飽,令兒風臍也。 兒新生,不可令衣過濃熱,令兒傷皮膚肌肉,血脈發雜瘡及黃。 凡小兒始生,肌膚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則令筋骨緩弱,宜時見風日。若不見風日,則 令肌膚脆軟,便易中傷。皆當以故絮衣之,勿用新綿也。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兒於日中 嬉戲,數令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幃帳中,重衣 溫暖,譬猶陰地之草,不見風日,軟脆不堪當風寒也。 兒生十日始得哺,如棗核大,二十日倍之,五十日如彈丸大,百日如棗大。若乳汁少, 不從此法。當用意少少增之。若三十日乃哺者,令兒無疾。兒若早哺之及多者,令兒頭面身 體喜生瘡,瘥而復發,亦令兒 弱難食。 小兒生滿三十日乃當哺之。若早哺之,兒不勝谷氣,令兒病,則多肉耗。三十日後,雖 哺勿多。若不嗜食,勿強與。強與不消,復成疾病。哺乳不進者,腹中皆有痰 也。當以四 物紫丸微下之。節哺乳數日,便自愈也。 小兒寒熱,亦皆當爾,要當下之,然後乃瘥。 凡乳母乳兒,當先以手極 散其熱,勿令乳汁奔出。令兒咽輒奪其乳,令得息息已復乳 之。如是十反五反,視兒饑飽節度。知一日之中,幾乳而足,以為常。又常捉去宿乳。 兒若臥,乳母當臂枕之,令乳與兒頭平乃乳之。如此,令兒不噎。母欲寐,則奪其乳。 恐填口鼻,又不知饑飽也。 兒生有胎寒,則當腹病。痛者偃啼,時時吐 ,或腹中如雞子黃者,按之如水聲便沒。 沒已復出。此無所苦爾。宜早服當歸丸、黃 散即愈。(當歸丸方見《千金方》中黃 散方, 本 凡乳兒不欲大飽,飽則令吐。凡候兒吐者,是乳太飽也,當以空乳乳之即消。夏若不去 熱乳,令兒嘔逆;冬若不去寒乳,令兒咳痢。母新房,以乳兒,令兒羸瘦,交脛不能行。 母患熱以乳兒,令兒發黃,不能食。 母怒以乳兒,令兒喜驚,發氣疝。又令兒上氣癲狂。母新吐下,以乳兒,令兒虛羸。 母醉以乳兒,令兒身熱腹滿。 凡小兒不能哺乳,當服紫丸下之。 凡浴小兒湯,極須令冷熱調和,冷熱失所,令兒驚,亦致五臟疾。 凡兒冬不可久浴,浴久則傷寒;夏不可久浴,浴久則傷熱。 凡兒又不當數浴,背冷則令發癇。若不浴,又令兒毛落。 小兒生輒死。治之法,當候視兒口中懸壅前上 上有赤胞者,以指摘取,決令潰,以少 綿拭去,勿令血入咽。入咽殺兒,急急慎之。 凡兒生三十二日一變;六十四日再變,變且蒸;九十六日三變;百二十八日四變,變且 蒸;百六十日五變;百九十二日六變,變且蒸。二百二十四日七變;二百五十六日八變,變 且蒸;二百八十八日九變;三百二十日十變,變且蒸。積三百二十日小蒸畢後,六十四日大 蒸。蒸後六十四日,復大蒸。蒸後百二十八日,復大蒸。積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畢。 凡變者上氣,蒸者體熱。凡蒸平者五日而衰。遠者十日而衰。先變蒸五日。後五日為十 日之中,熱乃除爾。 兒生三十二日一變,二十九日先期而熱,便治之如法。至三十六七日蒸乃畢爾。恐不解 了,故重說之。審計變蒸之日,當其時有熱微驚,不得灸刺也,得服藥及變且蒸之時,不欲 驚動。勿令旁多人。兒變蒸時,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兒變蒸時壯熱不欲食,食輒吐 。若 有寒加之,即寒熱交爭,腹腰夭 啼不止,熨之當愈也。 凡小兒身熱、脈亂、汗出者,蒸之候也。 兒變蒸時,目白者重,赤黑者微,變蒸畢,目精明矣。 兒上唇頭小白 起,如死魚目珠子者,蒸候也。初變蒸時有熱者,服黑散發汗;熱不止 服紫丸。熱瘥便止,勿復與丸。自當有餘熱。變蒸盡,乃除爾。 兒身壯熱而耳冷,髖亦冷者,即是蒸候,慎勿治之。兒身熱髖耳亦熱者,病也,乃須治 之。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養小兒第一

<篇名>紫丸

內容:治小兒變蒸發熱不解。並挾傷寒、溫壯汗後熱不歇,及腹中有痰 ,哺乳不進,乳則吐 食癇先寒熱方∶ 代赭石 赤石脂(各一兩) 巴豆(三十枚,去心皮,熬)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熬) 上四味,末之,巴豆、杏仁別搗為膏,和更搗二千杵,當自相得。若硬入少蜜同搗,密 器中收之三十日。兒服如麻子一丸,與少乳汁令下。食頃後與少乳,勿令多。至日中,當小 下熱除。若未全除。明旦更與一丸。百日兒服如小豆一丸。以此准量增減。夏月多熱,喜令 發疹。二三十日輒一服佳。此丸無所不治,難下,不虛人。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養小兒第一

<篇名>黑散

內容:治小兒變蒸中挾時行溫病,或非變蒸時而得時行方∶ 麻黃(去節) 桔仁(去皮尖,熬,各半兩) 大黃(一分) 上三味,搗為散。一月兒服小豆大一枚。以乳汁和服,抱令得汗。汗出,溫粉粉之,勿 使 相兒命長短法∶ 兒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 膝骨不成者,能倨而死。 掌骨不成者,能扶伏而死。 踵骨不成者,能行而死。 臏骨不成者,能立而死。 生身不收者死。 魚口者死。 股間無生肉者死。 頤下破者死。 陰不起者死。 囊下白者死,赤者死。 相法甚博,略述十數條而已。 兒初生額上有旋毛者,早貴,妨父母。 兒初生陰大而與身色同者,成人。 兒初生叫聲連延相屬者,壽;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 兒初生汗血者,多厄不壽。 兒初生目視不正,數動者,大非佳人。 兒初生自開目者,不成人。 兒初生通身軟弱,如無骨者,不成人。 兒初生發稀少者,強不聽人。 兒初生臍小者,不壽。 兒初生早坐、早行、早語、早齒生,皆惡性,非佳人。 兒初生頭四破者,不成人。 兒初生砂毛不周匝者,不成人。 啼聲散,不成人。 啼聲深,不成人。 汗不流,不成人。 小便凝如脂膏,不成人。 常搖手足者,不成人。 無此狀候者,皆成人也。 兒初生臍中無血者,好。 卵下縫通達而黑者,壽。 鮮白長大者,壽。 論曰∶兒三歲以上、十歲以下,觀其性氣高下,即可知其夭壽大略。兒小時識悟通敏過 人者多夭,則項托顏回之流是也。小兒骨法成就,威儀迴轉遲舒,稍費人精神鵰琢者壽。其 預知人意迴旋敏速者亦夭,則楊修、孔融之流是也。由此觀之,夭壽大略可知也。亦由梅花 早發,不睹歲寒;甘菊晚榮,終於年事。是知晚成者,壽之兆也。 凡小兒之癇有三種∶有風癇,有驚癇,有食癇。然風癇,驚癇時時有爾。十人之中未 有一二是食癇者。凡是先寒後熱發癇者,皆是食癇也。驚癇當按圖灸之,風癇當與豚心湯下 之,食癇當下乃愈。紫丸佳。 凡小兒所以得風者,緣衣暖汗出,風因而入也。風癇者,初得之時,先屈指如數乃發作 。此風癇也。驚癇者,起於驚怖,先啼乃發作,此驚癇也。驚癇微者急持之,勿復更驚之, 或自止也。其先不哺乳吐,而變熱後發癇,此食癇也。早下之則瘥。四味紫丸逐 飲最良。 去病速而不虛人,赤丸瘥快。病重者當用之。小兒衣甚寒薄,則腹中乳食不消,其大便皆酢 臭。此欲為癖之漸也。便將紫丸以微消之。服法先從少起,常令大便稀,勿使大下也。稀後 便漸減之。矢不酢臭乃止藥。驚癇但灸及摩生膏,不可下也。驚癇心氣不定,下之內虛,益 令甚爾。驚癇甚者,特為難治。故養小兒常當慎驚,勿令聞大聲。抱持之間,當安徐勿令怖 也。又天雷時,須塞其耳。但作余小聲以亂之也。 凡小兒微驚者,以長血脈。但不欲大驚。大驚乃灸驚脈。 小兒有熱,不欲哺乳。臥不安,又數驚,此癇之初也。服紫丸便愈。不瘥,更服之。兒 立夏後有病,治之慎勿妄灸。不欲吐下,但以除熱湯浴之,除熱散粉之,除熱赤膏摩之。又 臍中以膏塗之,令兒在涼處,勿禁水漿,常以新水飲之,兒眠時小驚者。一月輒一以紫丸下 之,減其盛氣,令兒不病癇也。 小兒氣盛有病,但下之,必無所損。若不時下,則將成病。痼難治矣。 凡下,四味紫丸最善。難下不損人,足以去疾爾。若四味紫丸不時下者,當以赤丸下之 。赤丸不下,當更倍之。若已下而餘熱不盡,當按方作龍膽湯稍稍服之,並摩赤膏。 凡小兒冬月下無所畏,夏月下難瘥。然有病者不可不下,下後腹中當小脹滿,故當節哺 乳數日,不可妄下。又乳哺小兒,常令多少有常劑。兒漸大,當稍稍增之。若減少者,此腹 中已有小不調也,便微服藥停哺,但與乳。甚者十許日,微者五六日止哺。自當如常。若不 肯哺而欲乳者,此是有癖,為疾重要,當下之。無不瘥者,不下則致寒熱,或反吐而發癇, 或更致下痢。此皆病重,不早下之所為也,為難治。但先治其輕時,兒不耗損而病速愈。 凡小兒屎黃而臭者,此腹中有伏熱。宜微將服龍膽湯。若白而酢者,此挾寒不消也,當 服紫丸。微者少與藥令內消,甚者小增。令小下。皆須節乳哺數日,令胃氣平和。若不節乳 哺,則病易復。復下之,則傷其胃氣,令腹脹滿。再三下之尚可,過此傷矣。 凡小兒有癖,其脈大必發癇。此為食癇,下之便愈。當候掌中與三指脈,不可令起而不 時下。致於發癇,則難治也。若早下之,此脈終不起也;脈在掌中尚可早治,若至指則病增 也。 凡小兒腹中有疾生則身寒熱,寒熱則血脈動,血脈動則心不定,心不定則易驚,驚則癇 發速也。 龍膽湯治小兒出腹血脈盛實。寒熱溫壯四肢驚掣。發熱大吐 者,若已能進哺中食實不 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人鬼氣並諸驚癇方悉主之。十歲以下小兒皆服之。小兒龍膽湯第 一,此是出腹嬰兒方。若日月長大者。以次依此為例。若必知客忤及魅氣者。可加人參當歸, 各 龍膽 鈎藤 柴胡(去苗) 黃芩 桔梗 芍藥 茯神 甘草(炙,各一分) 蜣螂(二 枚, 炙) 大黃(一兩) 上一十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五合為一劑也。取之如後節度。藥有虛實,虛藥宜足數 合水也。兒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為三服。兒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為三服。兒生十六 日至二十日分二合,為三服。兒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分三合,為三服。兒生三十日至四十日盡, 以五 治少小心腹熱,除熱丹參赤膏方∶ 凡參 雷丸 芒硝 戎鹽 大黃(各三兩) 上五味,切,以苦酒半升浸四種一宿以成。煉豬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納芒硝。 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丹參雷丸。 治少小新生肌膚幼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五物甘草生摩 膏方∶ 甘草(炙) 防風(各一兩 二十銖) 雷丸(二兩半) 桔梗(二十銖) 上五味,切,以不中水豬肪一斤微火煎為膏,去滓,取彈丸大一枚,炙手以摩兒百過。 寒者更熱,熱者更寒。小兒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風寒。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養小兒第一

<篇名>礬石丸

內容:主小兒胎寒偃啼,驚癇臚脹滿,不嗜食,不便青黃;並治大人虛冷,內冷,或有實不可 吐下方∶ 馬齒礬石(一斤,燒半日) 上一味,末之,刺膏和丸,大人服如梧子二枚,日三服。小兒減之,以意增損。以腹中 溫暖為度,有實亦去。神良。 小兒客忤慎忌法∶ 凡小兒衣裳帛綿中,不得令有頭髮。履中亦然。 凡白衣青帶、青衣白帶者,皆令兒中忤。 諸遠行來馬汗未解,行人未澡洗,及未易衣而見兒者,皆中客忤,見馬及馬上物、馬氣 皆忌之。小兒中客之為病,吐下青黃汁,腹中痛及反倒偃側似癇狀,但目不上插,少睡, 面色變五色,脈弦急。若失時不治,小久則難治。治之法∶ 以水和豉,搗令熟,丸如雞子大,以轉摩兒囟上及手足心各五遍,又摩心腹臍上下行轉 摩之。食頃破視,其中有細毛棄圓道中,病癒矣。 若吐不止,灸手心主間使、大都、隱白、三陰交各三炷。 又可用粉丸如豉法,並用唾之。唾之咒如下。咒曰∶ 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兒,若客忤,從我始。扁鵲雖良不如善唾良。唾訖棄丸於道中。 又方∶ 取一刀橫着灶上,解兒衣撥其心腹訖,取刀持向兒咒之唾,輒以刀擬向心腹。曰啡啡, 曰煌煌,日出東方,背陰向陽。葛公葛母,不知何公子,來不視,去罔顧。過與生人忤梁上, 塵天之神,戶下二鬼,所經大刀環犀,對灶君二七唾。客愈兒驚,唾啡啡如此二匕,啡啡每 唾以刀擬之。咒當三遍乃畢。用豉丸一,如上法五六遍訖。取此丸破看,其中有毛。棄丸於 道中即愈矣。 治小兒卒客忤法∶ 取銅鏡鼻燒令赤,着少許酒中,大兒飲之,小兒不能飲者,含哺之,愈。 又方∶ 取馬矢三升,燒令煙絕,以酒三升煮三沸,去滓,浴兒即愈。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養小兒第一

<篇名>千金湯

內容:主小兒暴驚啼絕死,或有人從外來,邪氣所逐、令兒得病,眾醫不治方∶ 蜀漆(一分,一雲蜀椒) 左顧牡蠣(一分,熬) 上二味, 咀,以酢漿水一升,煮取五合,一服一合,良。 治小兒新生客忤中惡,發癇發熱,乳哺不消,中風反折,口吐舌,並注忤,面青目上插 ,腹滿癲癇羸瘦,疰及三歲不行雙丸方∶ 上麝香(二兩) 牛黃(二兩) 黃連(二兩宣州者) 丹砂(一兩) 特生 石(一 兩,燒) 附子(一兩,炮,去皮) 雄黃(一兩) 巴豆(六十枚,去皮心,熬) 桂心(一兩) 烏 賊魚骨 (一 上十一味,各異搗篩,別研巴豆如膏,乃納諸藥煉蜜和搗三千杵,密塞之,勿泄氣,生 十日二十日至一月,日服如黍米大二丸。四十日至百日,服如麻子大二丸。一歲以上以意增 加。有兒雖小而病重者,增大其丸,不必依此丸。小兒病客忤,率多耐藥,服藥當汗出。若 汗不出者,不瘥也。一日一夜四五服,以汗出為瘥。凡候兒中人者,為人乳子未了而有子者, 亦使兒客忤。口中銜血即月客也。若有此者,當尋服此藥。即兒可全也。口聚唾,腹起熱者, 當灸臍中。不過二七壯,並勤服此藥。若喜失子者,產訖兒墮落地聲未絕,便即以手指刮舌 上,當得所銜血如韭葉者,便以藥二丸如粟米大服之,作七日乃止,無不痊也。若無赤頭蜈 蚣,赤足者亦得三枚,皆斷取前兩節,其後分不可用也。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小兒雜治法第二

內容:\x方五十七首 論一首\x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小兒雜治法第二

<篇名>竹葉湯

內容:主五六歲兒溫壯,腹中急滿,氣息不利,或有微腫。亦主極羸,不下飲食,堅痞,手足 逆冷方∶ 竹葉(切,一升) 小麥(半升) 甘草(炙) 黃芩 栝蔞根 澤瀉 知母 人參 茯 苓 白朮 大黃(各一兩) 生薑(一兩半,切) 麥門冬(二兩,去心) 桂心(二銖) 半 夏(二兩, 洗)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麥、竹葉取四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一升六合,分四 服。 治小兒連壯熱實滯不去,寒熱往來,微驚方∶ 大黃 黃芩(各一兩) 栝蔞根(三分) 甘草(炙) 牡蠣(熬) 人參(各半兩) 桂 心(二 兩) 龍骨 凝水石 白石脂(各半兩) 滑石(二兩,碎) 硝石(半兩) 上十二味, 咀,加紫石英半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三合,一日令盡。 治小兒寒熱咳逆,膈中有 乳若吐,不欲食方∶ 干地黃(四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五味子(半升) 大黃(一兩) 硝石(一 兩) 蜜(半 升) 上六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硝石、蜜更煮令沸。服二合,日三。胸 中當有宿乳一升許出。兒大者服五合。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小兒雜治法第二

<篇名>射干湯

內容:主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方∶ 射干(二兩) 麻黃(二兩,去節) 紫菀(一兩) 甘草(一兩,炙) 桂心(五寸) 半夏( 五枚,洗去滑) 生薑(一兩,切) 大棗(四枚,擘)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納蜜半斤,更煮一沸,飲三合,日三服 又方∶ 半夏(四兩,洗) 桂心(二兩) 生薑(二兩,切) 紫菀(二兩) 細辛(二兩) 阿 膠(二 兩) 甘草(二兩,炙) 蜜(一合) 款冬花(二合) 右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半夏取六升,去滓,納諸藥,更煮取一升五合。五歲兒飲 一升,二歲兒服六合,量大小加減之。 治小兒咳逆短氣,胸中吸吸,呵出涕唾,咳出臭膿。亦治大人。 燒淡竹瀝,煮二十沸。小兒一服一合,日五服;大人服一,亦日五服。不妨食,息乳哺。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小兒雜治法第二

<篇名>杏仁丸

內容:主小兒大人咳逆上氣方∶ 杏仁(三升,去尖皮兩仁,熬令黃) 上一味,熟搗如膏,蜜一升為三分,以一分納杏仁,搗令強,更納一分搗之如膏,又納 一分搗熟止,先食已含之。咽汁多少,自在量之。 治小兒火灼瘡,一身皆有如麻子小豆戴膿、乍痛乍癢熱方∶ 甘草(生用) 芍藥 白蘞 黃芩(各三分) 黃連 黃柏(各半兩) 上六味,搗篩,以白蜜和塗上,日再。亦可作湯浴之。(《千金》有苦參。) 治小兒火瘡方∶ 熟煮大豆,濃汁溫浴之。亦令無瘢。 又方∶以蜜塗之,日十遍。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小兒雜治法第二

<篇名>苦參湯

內容:主小兒頭面熱瘡方∶ 苦參(八兩) 大黃(三兩) 蛇床子(一升) 芍藥(三兩) 黃芩(二兩) 黃柏 (五兩) 黃 連(三兩) 菝 (一斤) 上八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洗之,日三度,大良。(《千金》治上下偏身生 瘡。) 又方∶ 大黃 黃芩 黃柏 澤蘭 礬石 石楠(各一兩) 戎鹽(二兩) 蛇床子(三合)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以絮納湯中洗拭之,日三度。 又方∶熬豉令黃,末之,以敷瘡上。不過三度,愈。 治二百日小兒頭面瘡起身體大熱方∶ 黃芩(三分) 升麻(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石膏(一兩,碎) 甘草(二分 半,炙) 大黃(三兩) 當歸(半兩) 上七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為四服。日三夜一,多煮洗瘡佳。 治小兒身體頭面悉生瘡方∶ 取榆白皮灼令燥,下篩,酢和,塗綿覆上,蟲出自瘥。 治小兒手足身體腫方∶ 以小便溫暖漬之良。 又方∶並治癮疹∶ 巴豆(五十枚,去心皮)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以綿納湯中拭病上,隨手減。神良。 治小兒風瘡癮疹方∶ 蒴 (一兩) 防風(一兩) 羊桃根(一兩) 石楠(一兩) 茵芋(一兩) 茺蔚 (一兩) 礬 上八味,切,以酢漿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納礬石,煎令小沸,溫浴之。(《千金 》有秦椒、苦參、蛇床、枳實、升麻,為十三味。) 治小兒丹數十種皆主之。拓湯方∶ 大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當歸(一兩) 芎 (一兩) 白芷(一兩) 獨 活(一兩) 黃芩(一兩) 芍藥(一兩) 升麻(一兩) 沉香(一兩) 青木香(一兩) 芒硝(三 兩) 木蘭皮 (一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納芒硝令烊,以綿 湯中,適寒溫, 拓之,干則易,取瘥止。 治小兒丹發方∶ 生慎火草搗絞取汁以拭丹上,日十遍,夜三四。 治小兒丹腫方∶ 棗根 升麻 白蘞 黃柏 黃連 大黃 梔子 甘草(生用,各二兩) 生地黃汁(一 升)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七升,去滓,納地黃汁煎三沸,以故帛兩重納湯中, 以拓丹上。小暖即易之,常令溫。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小兒雜治法第二

<篇名>澤蘭湯

內容:主丹疹入腹殺兒方∶ 澤蘭 芎 附子(炮,去皮) 莽草 本 細辛 茵芋(各半兩)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服此湯,然後作余湯洗之。 治小兒半身皆紅赤,漸漸長引者方∶ 牛膝 甘草(生用) 上二味,細銼,各得五升,以水二斗煮取三五沸,去滓,和灶下黃土塗之。 治小兒頭髮不生方∶ 取楸葉中心搗絞取汁塗之,生。 治小兒禿瘡無發苦癢方∶ 野葛(一兩,末) 豬脂 羊脂(各一兩) 上三味,合煎略盡令凝,塗之,不過三,數敷即愈。 治小兒禿瘡方∶ 取雄雞矢、陳醬清和,洗瘡了,敷之三兩遍。瘥。 治小兒白禿方∶ 取芫花末、臘月豬肪,脂和如泥,先以灰汁洗拭,塗之。日二遍。 治小兒頭瘡方∶ 胡粉(一兩) 黃連(二兩) 上二味,搗為末,洗瘡去痂,拭乾敷之即愈。發即如前再敷,亦治陰瘡。 又方∶ 胡粉(二兩) 水銀(一兩) 白松脂(二兩) 豬肪脂(四兩) 上四味,合煎去滓,納水銀、胡粉,攪令和調,塗之,大人亦同。 治小兒頭無發方∶ 燒鯽魚作末,醬汁和敷之。即生。 治小兒囟開不合方∶ 防風(一兩半) 白芨(半兩) 柏子仁(半兩) 上三味,搗為散,乳汁和,以塗囟上,日一度。十日知,二十日合。 治小兒臍瘡方∶ 燒甑帶灰,敷之愈。 治小兒鼻塞不通有涕出方∶ 杏仁(半兩,去皮尖) 椒(一分) 附子(一分半,炮,去皮) 細辛(一分半) 上四味,切,以酢五合漬一宿,明旦以豬脂五兩煎之,附子色黃,膏成,去滓,以塗絮 導於鼻中,日再,又摩囟上。 治小兒口瘡不能取乳方∶ 大青(三分) 黃連(二分) 上二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又方∶ 取礬石如雞子大,置酢中研,塗兒足下三七遍,立愈。 治小兒重舌方∶ 取三屠家肉各如指許大,切,摩舌,兒立能乳便啼。 又方∶衣魚燒作灰以敷舌上。 又方∶重舌,舌強不能收,唾者,取鹿角末如大豆許,安舌上。日三,即瘥。 又方∶取蛇皮燒灰末,和大酢,以雞毛取之,以掠舌上,日三遍。 治小兒重舌、舌生瘡、涎出方∶ 以蒲黃敷舌上,不過三度愈。 又方∶取田中蜂房燒之,以淳酒和,敷喉咽下,立愈。 治小兒咽痛不得息,若毒氣哽咽及毒攻咽喉方∶ 生薑(二兩,切) 橘皮(一兩) 升麻(二兩) 射干(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合,分為三服,亦治大人。 治小兒喉痹咽腫方∶ 以魚膽二七枚和灶底黃土,以塗咽喉,立瘥。 雀矢丸 主小兒卒中風,口噤,不下一物方∶ 取雀矢如麻子大,丸之,飲服即愈,大良。雞矢白亦良。 治小兒數歲不行方∶ 葬家未閉戶時,盜取其飯以哺之,不過三月即行,勿令人知之。 治小兒食土方∶ 取肉一斤。 上一味,以繩系肉,曳地行數里,勿洗,火炙啖之,不食土矣。 治小兒遺尿方∶ 瞿麥 龍膽 石葦 皂莢(炙,去皮子) 桂心(各半兩) 人參(一兩) 雞腸草(一 兩) 車前子(五分)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先食服如小豆五丸,日三,加至六七丸。 治小兒羸瘦有蛔蟲方∶ 蘆(五兩) 黍米泔(二升) 上二味,切,以納泔中,以水三升五合,煮取二升,五歲兒服五合。日三服,兒大者服 一升。 治小兒三蟲方∶ 雷丸 芎 上二味,等分為散,服一錢匕,日三服。 治小兒陰瘡膿水出方∶ 煮野狼牙汁洗之愈。 治小兒氣 方∶ 土瓜根(一兩) 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五合,日二服 治小兒狐疝,傷損生 方∶ 桂心(三分) 地膚子(二兩半) 白朮(五分)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白酒服,如小豆七丸,日三服,亦治大人。 又方∶ 芍藥(三分) 茯苓(三分) 大黃(半兩) 防葵(半兩) 半夏(一分,洗) 桂 心(一分) 椒(一分,汗) 乾薑(一分) 上八味,末之,煉蜜和如大豆,每服一丸。日五服,可加至三丸。(《千金》無乾薑) 治小兒核腫,壯熱有實方∶ 甘遂(三分) 麝香(三銖) 大黃 前胡(各一兩) 黃芩(半兩) 甘草(半兩, 炙) 青木 香(三分) 石膏(三分,碎)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九合,服三合,日四夜二服。 治小兒誤吞針方∶ 吞磁石如棗核大,針立下。 論曰∶文王父母有胎教之法,此聖人之道,未及中庸,是以中庸養子,十歲以下,依禮 國小,而不得苦精功程,必令兒失心驚懼,及不得苦行杖罰,亦令兒得癲癇。此事大可傷怛。 但不得大散大漫,令其志蕩。亦不得稱揚聰明,尤不得誹毀小兒。十一以上,得漸加嚴教。 此養子之大經也。不依此法,令兒損傷。父母之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眼病第三

內容:\x合一百三十三方 炙法二首 論一首\x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真珍散

內容:主目翳覆瞳,睛不見物方∶ 上光明硃砂(半兩) 貝子(五枚,炭火燒,末之) 白魚(七枚,炙) 乾薑(末, 半分) 上四味,研之如粉,以熟帛三篩為散,仰臥。遣人以小指爪挑少許敷眼中,瘥。亦主白 膚翳。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七寶散

內容:主目翳經年不愈方∶ 琥珀(一分) 白真珠(一分) 珊瑚(一分) 紫貝(一分) 馬珂(一分) 硃砂 (二分) 蕤 仁(半兩) 決明子(一分) 石膽(一分) 上九味,下篩極細,敷目中,如小豆,日三,大良。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礬石散

內容:主目翳及 肉方∶ 礬石上上白者,末,納如黍米大於翳上及 肉上,即令淚出,以綿拭之。令得惡汁盡, 日一。其病逐惡汁出盡,日日漸自薄,便瘥。好上上礬石無過絳礬,色明淨者,慎如療眼當 法也。 去翳方∶ 貝子(十枚,燒末) 上一味,搗篩,取如胡豆着翳上,日再,正仰臥,令人敷之,如炊一石米久,乃拭之。 息肉者加珍珠如貝子等分,研如粉。 治眼漠漠無所見決明洗眼方∶ 決眼子(二十五枚,《千金》作一合) 蕤仁 秦皮 黃連(宣州者佳,各半兩《千金》 作十八銖) 螢火蟲(七枚) 上五味,以水八合,微火煎取三合,冷,以綿注洗目,日三度。 治五臟客熱上熏(一作衡)眼,外受風寒,令眼病不明方∶ 地膚子(半兩《千金》作二合) 柏子仁(一合半) 大黃(二兩) 決明子(五合) 藍 子 瓜子仁 蕤仁 茺蔚子 青葙子 蒺藜子(各二合) 菟絲子(一合,《千金》作二合) 黃 連 (一兩半,宣州者) 細辛,(一合《千金》一兩六銖) 桂心(七分) 螢火(一合,《千 金》作 六銖 上一十五味,搗篩,煉蜜和丸如梧子,每服十五丸,食後日三服。 治肝膈上大熱目暗不明方∶ 升麻 大青 黃柏(各三兩) 射干 生玄參(四兩) 薔薇根白皮(各四兩) 蜜(一 升)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蜜兩沸,細細含咽之。 治眼暮無所見方∶ 豬肝(一具) 上,細切,以水一斗煮取熟,置小口器中,及熱以目臨上,大開勿閉也。冷復溫之,取 瘥為度。 治熱病瘥後百日內食五辛目暗方∶ 以鯽魚作 熏之,如前法,良。 兔肝散主失明方∶ 兔肝(炙) 石膽 貝齒 芒硝 蕤仁 黃連 礬石(燒) 松葉 螢火 菊花 地膚 子 決明子(各一分) 上十二味,食後為散,服半錢匕。不知,稍稍加服。藥不可廢。若三日停,則與不服等 。愈後,仍可常服之。 治風痰胸滿眼赤暗方∶ 決明子 竹葉(《千金》二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熬) 防風 黃芩 枳實(炙,《千 金》 作二兩) 澤瀉(各三兩) 芍藥 柴胡(去苗) 梔子仁(各四兩,一方無,《千金》作 二兩) 細辛 芒硝(各二兩)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千金》有大黃四兩、 升麻三兩,無芒硝、防風、細辛,名瀉肝湯。) 眼暗方∶ 蔓荊子(一斗) 上一味,淨淘,以水四斗煮,自旦至午,去汁易水,又煮。至晚去汁易水,又煮。至旦 曝干,以布袋貯之,一度搗三升,以粥汁服三方寸匕。日三服,美酒等任性所便。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補肝湯

內容:主肝氣不足方∶ 甘草(炙) 黃芩 人參 桂心(各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瀉肝湯

內容:主髒中痰實熱沖,眼漠漠暗方∶ 苦竹根(八兩) 半夏(四兩,洗) 乾薑 茯苓 枳實 白朮(各三兩) 杏仁(去 皮尖兩 仁) 干地黃(各一兩) 細辛 甘草(炙,各二兩)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三服。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瀉肝湯

內容:主漠漠無所見,或時痛赤,腹有痰飲,令人眼暗方∶ 大黃 白朮(各二兩) 甘草(炙) 芍藥 當歸 茯苓 桂心 人參 黃芩 細辛(各 一 兩半) 生薑(三兩,切) 半夏(四兩,洗)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補肝湯

內容:主肝氣不足,兩脅拘急痛,寒熱目不明,並婦人心痛,乳癰脛熱,消渴,爪甲枯,口面 青方∶ 甘草(三兩,炙) 柏子仁(二兩) 防風(三兩) 大棗(二十枚,擘) 烏頭(二 兩,炮) 細辛(二兩) 茯苓(一兩) 蕤仁(一兩) 桂心(一兩)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蕪菁子主明目病益肌膚方∶ 蕪菁子(三升) 上一味,淘高着水煮二十沸,出,着水盆中淘之,令水清,接取以別釜煮之,水盡即添 益,時嘗看,味美漉出曝干,搗篩,酒飲等任意和服三方寸匕,日惟服七合,飽食任性酒服。 服 治青盲方∶ 長尾蛆,淨洗曝干作末,納眼中瘥。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決明丸

內容:主眼風虛勞,熱暗運內起方∶ 石決明(燒) 石膽 光明砂 芒硝(蒸) 空青 黃連(不用漬) 青葙子 決明子 (以苦 酒漬,經三日曝干) 蕤仁 防風 鯉魚膽 細辛 上十二味,等分,搗蜜絹篩,石研令極細,以魚膽和丸如梧子,曝干研碎,銅器貯之勿 泄,每取黃米粒大納 中。日一夜一,稍稍加,以知為度。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眼病第三

<篇名>補肝丸

內容:主明目方∶ 地膚子(二合) 藍子(二合) 蒺藜子(二合) 細辛(五合) 桂心(五分) 車 前子(二合) 子(二合) 青葙子(二 合) 大黃(二兩) 決明子(五合) 上十四味,搗篩,煉蜜和飲。服如梧子十五丸,可加至二十丸,慎熱麵食生冷酢滑油蒜 豬雞魚蕎麥黃米,眼暗神方也。 治目赤痛方∶ 雄黃(一銖) 細辛(一銖) 乾薑(一銖) 黃連(四銖) 上四味,細篩綿裹,以唾濡頭注藥,納大 ,必閉目,目中淚出,須臾自止,勿手近, 勿用冷水洗。 又方∶ 雄黃(一分) 乾薑(一分) 黃連(一分) 礬石(一分,燒半日) 上四味,合用之如前方,可加細辛一分。 治目赤口乾唇裂方∶ 石膏(一斤,碎) 生地黃汁(一斤) 赤蜜(一升) 淡竹葉(切,五升) 上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取七升,去滓,澄清,煮石膏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黃 汁兩沸。下蜜取三升,細細服之。 治赤眼方∶ 取杏仁四十九顆,末之,絹袋裹飯底蒸之,熱絞取脂,以銅青、胡粉各如大豆,乾薑鹽 各如半大豆,熟研之,以雞毛沾取掠眼中 頭,日二。不過三,瘥。 赤眼方∶ 杏仁脂(一合) 鹽綠(棗核大) 印成鹽(三顆) 上三味,取杏仁脂,法先搗杏仁如脂,布袋盛,蒸熱絞取,脂置蜜器中,納諸藥,直坐 着其中,密蓋二七日。夜臥注目四 ,不過七度,瘥止。 治赤眼不問久遠方∶ KT 砂(三兩) 上一味,以酢漿 器中浸,日中曝之,三日藥着器,四畔干者取如粟米大。夜着兩 頭 不過三四度永瘥。並石鹽石膽等尤佳。 治眼赤運白膜翳方∶ 麻燭一尺,薄批,豬脂裹使匝,燃燭以銅器承取脂,納蕤仁三十枚,研胡粉少許,合和 令熟,夜納兩 中。 又方∶枸杞汁洗目,日五度,良,煮用亦得。 治赤眼方∶ 石膽 蕤仁 鹽綠 細辛(各一兩) 生驢脂(一合) 上五味,為末,以乳汁和,夜點兩 。 治眯目不明方∶ 椎羊鹿筋擘之,如披筋法,納筋口中,熟嚼。擘眼納着瞳子瞼上,以手當瞼上輕 之。 若有眯者,二七過, 便出之。視眯當着筋出來即止。未出者復為之。此法常以平旦日未出 時為之,以瘥為度。出訖,當以好蜜注四 頭,鯉魚膽亦佳。若數 目痛,可間日 之。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鼻病第四

內容:\x論一首 方八首\x 治鼻不利香膏方∶ 當歸 薰草(一方用木香) 通草 細辛 蕤仁(各三分) 芎 白芷(各半兩) 羊 髓( 四兩) 上八味,切,合煎微火上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納鼻中, 日三。大熱、鼻中赤爛者,以黃芩、梔子代當歸、細辛。 治鼻中窒塞香膏方∶ 白芷 芎 (各半兩) 通草(一分) 當歸 細辛 薰草(各三分,《千金》作莽草) 辛 夷仁(五分) 上七味,切,以苦酒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 。綿裹取棗核大,納鼻中,日三。(一方加桂心十八銖。) 治鼻 方∶ 通草(一分) 細辛(一分) 附子(一分,炮,去皮) 上三味,下篩,蜜和綿裹,納鼻中良。 治鼻中息肉,通草散方∶ 通草(半兩) 礬石(一兩,燒) 真珠(一銖) 上三味,下篩,裹綿如棗核,取藥如小豆,納綿頭入鼻中,日三度。(一方有桂心、細 辛各一兩) 治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方∶ 礬石(燒) 藜蘆(各半兩) 瓜蒂(二七枚) 附子(半兩,炮) 上四味,各搗下篩,合和,以小竹管取藥如小豆大,納鼻孔中吹之。以綿絮塞鼻中。日 再,以愈為度。(一方加葶藶半兩)。 治鼻中息肉塞鼻,不得喘息方∶ 取細辛,以口濕之,屈頭納鼻中,旁納四畔多着,日十易之,滿二十日外。以蒡藶子一 兩、松蘿半兩,二味搗篩,以綿裹薄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五六易之,滿二十日外。以吳白 礬上上者二兩,納瓦杯,裹,相合令密置窖中燒之待瓦熱取搗篩,以面脂和如棗核大,納 鼻中。日五六易,盡更和,不得頓和。二十日外乃瘥,慎行作勞及熱食並蒜面百日。 治 鼻有息肉,不聞香臭方∶ 瓜蒂 細辛(各半兩) 上二味,為散,絮裹豆大,塞鼻中,須臾即通。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鼻病第四

<篇名>羊肺散

內容:主鼻中息肉梁起方∶ 羊肺(一具,干之) 白朮(四兩) 蓯蓉(二兩) 通草(二兩) 乾薑(二兩) 芎 (二兩) 上六味,為散。食後以粥汁服五分匕,日二服,加至方寸匕。 論曰∶凡人往往有鼻中肉塞,眠食皆不快利,得鼻中出息,而俗方亦眾,而用之皆無成 效。惟見《本草》雲∶雄黃主鼻中息肉,此言不虛。但時人不知用雄黃之法。醫者生用,故 致困斃。曾有一人患鼻不得喘息。余以成煉雄黃,日納一大棗許大,過十日,肉塞自出,當 時即得喘息,更不重發。其煉雄黃法,在仙丹方中具有之,宜尋求也,斯有神驗。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口病第五

內容:\x論二首 方十七首\x 凡口瘡忌食咸膩及熱面干棗等,宜純食甜粥,勿食鹽菜,三日即瘥。 凡口中面上生息肉轉大,以刀決潰去膿,愈。 治積年口瘡不瘥,薔薇湯方∶ 薔薇根(一升)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久久極即吐之,定更含,少少入咽亦佳, 夜未睡以前亦含之,三日不瘥,更令含之。瘥為度,驗秘不傳也。 治口中瘡,身體有熱氣痱瘰,薔薇丸方∶ 薔薇根(一兩) 黃芩(一兩) 鼠李根(一兩) 當歸(一兩) 葛根(一兩) 白 蘞(一兩) 栝蔞根(二兩) 石龍芮(一兩) 黃柏(一兩) 黃 (一兩) 芍藥(一兩) 續斷(一 兩) 黃連 (一 上十三味,末之,煉蜜和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千金》無黃連。) 治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膏方∶ 當歸(一兩) 射干(一兩) 升麻(一兩) 附子(半兩,炮,去皮) 白蜜(四兩) 上五味,切,以豬膏四兩,先煎之令成膏,下着地,勿令大熱,納諸藥,微火煎,令附 子色黃。藥成,絞去滓,納蜜,復火上令相得,盛器中令凝,取如杏子大含之。日四五,輒 咽之。瘥。 治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膏(一斤) 白蜜(一斤) 黃連(一兩,切) 上三味,合煎,去滓,令相得,含如半刺,日四五,夜二。 治口吻生白瘡,名曰燕口方∶ 取新炊甑下飲訖,以口兩吻銜甑唇,乘熱柱兩口吻二七下,瘥。 口旁惡瘡方∶ 亂發灰 故絮灰 黃連末 乾薑末(各等分) 上四味,合和為散,以粉瘡上,不過三度。 治口臭方∶ 濃煮細辛含汁,久乃吐卻,三日當愈。 又方∶井花水三升,漱口吐廁中。 又方∶ 橘皮(五分) 木蘭皮(一兩) 桂心(三分) 大棗(四十枚,蒸之,去皮) 上四味,末之,以棗肉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二服,稍稍至三十丸。(一方有芎十八 銖)。 又方∶ 桂心 甘草(炙,等分) 上二味,細末,三指撮酒服二十日,香。 又方∶ 蜀椒(汗) 桂心(各一兩) 上二味,服如前方。 治口乾方∶ 豬脂若羊脂如雞子大,擘之,苦酒半升中漬一宿,絞取汁含之。 又方∶ 石膏(五合,碎) 蜜(二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納蜜煮取一升,去滓,含如棗核大,咽汁盡即含之。 又方∶含一片梨即愈,夜睡當時即定。 又方∶ 羊脂(雞子大) 酒(半升) 大棗(七枚) 上三味,合漬七日,取棗食之,瘥。 又方∶禁夜勿食酸食及熱面。 治口卒噤不開方∶ 搗附子末,納管中,開口吹口中,良。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唇病第六

內容:\x方四首\x 緊唇方∶ 以亂發蜂房及六畜毛燒作末,敷瘡上。豬脂和,亦佳。 又方∶ 緊卷故青布,燒令燃斧上柱,取斧上熱汁塗之。並治沉唇。 治唇黑腫,痛癢不可忍方∶ 取四文大錢,於磨石上以臘月豬脂磨取汁塗之。不過數遍,即愈。 又方∶以竹弓彈之,出其惡血,立瘥。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齒病第七

內容:\x方二十七首\x 含漱方 主齒痛方∶ 獨活(三兩) 黃芩(三兩) 芎 (三兩) 當歸(三兩) 細辛 蓽茇(各一兩) 丁 香(一 兩) 上七味, 咀,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含漱之。食頃乃吐,更含之。(一方有甘草二兩) 又方∶含白馬尿,隨左右含之,不過三口,瘥。 治裂齒痛方∶ 腐棘針(二百枚) 上一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含瀨之。日四五,瘥止。 又方∶取死蛐 末敷痛處,即止。 治齒痛方∶ 夜向北斗手拓地灸指頭地,咒曰∶蠍蟲所作,斷木求風,蟲所作,灸便休,疼痛疼痛, 北斗收。即瘥。 又方∶ 人定後,向北斗咒曰∶北斗七星,三台尚書,某甲患齦若是風斷閉門戶,若是蟲齦盡收 取,急急如律令。再拜三夜作。 治牙疼方∶ 蒼耳子(五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熱含之。疼則吐,吐復含,不過二劑愈。無子莖葉,皆 得用之。 又方∶ 莽草(五兩) 上一味,切,以水一斗煮水五升,含漱之。一日令盡。 又方∶納藜蘆末於牙孔中,勿咽汁,神良。 又方∶取門上桃橛燒取 汁,少少為納孔中,以蠟固之。 針牙疼方∶ 隨左右邊疼手大指次指掌間入一寸,得氣絕補三十九息。 灸牙疼方∶ 取桑東南引枝,長一尺余,大如匙柄齊兩頭,口中柱着痛牙上,以三姓火灸之。咒曰∶ 南方赤帝子,教我治蟲齒,三姓灸桑條,條斷蠍蟲死,急急如律令,大效。 治蟲食齒疼痛方∶ 閉氣細書曰∶南方赤頭蟲飛來,入某姓名裂齒裹,今得蠍蟲孔,安置耐居止,急急如律 令。小片紙納着屋柱北邊蠍蟲孔中,取水一杯,禹步如禁法,還誦上文,以水沃孔,以淨黃 土泥之,勿令泄氣,永愈。 治蟲食齒根肉黑方∶ 燒腐棘取 塗之十遍,雄黃末敷即愈。若齒黑者,以松木灰揩之,細末雄黃塗齦百日, 日再塗之七日,慎油豬肉,神效。 治齒蟲方∶ 以檐一枚,令病患存坐橫檐於膝上,引兩手尋使極,住手,伸中指,灸中指頭檐上三壯 ,兩頭一時下火,病患口誦咒曰∶啖牙蟲,名字鶻,莫啖牙,莫啖骨。灸人亦念之。 齒根腫方∶ 松葉(一握) 鹽(一合) 好酒(三升) 上三味,煎取一升,含之。 齒根動痛方∶ 生地黃(三兩) 獨活(三兩) 上二味,切,以酒漬一宿含之。 又方∶常以白鹽末封齦上,日三夜二。 又方∶叩齒三百下,日一夜二,即終身不發,至老不病齒。 治齒牙根搖欲落方∶ 生地黃大者一寸,綿裹着牙上,嚼咽汁,汁盡去之,日三即愈,可十日含之,更不發也 治齒根空腫痛,困弊無聊賴方∶ 獨活(四兩) 酒(三升) 上二味,於器中漬之,爐火煨之令暖,稍稍沸,得半去滓,熱含之,不過四五度。 又方∶取地黃如指大,長一寸,火灸令大熱,着木椎之,以綿裹着齒上嚼之。咽汁盡, 即三易。瘥止。 又方∶燒松柏槐枝令熱,柱病齒死,須臾蟲緣枝出。 治牙齦疼痛方∶ 杏仁(一百枚,去皮尖兩仁者) 鹽末(方寸匕) 上二味,以水一升,煮令沫出,含之。味盡吐卻,更含。不過再三,瘥。 治牙車急、口眼相引、舌不轉方∶ 牡蠣(熬) 伏龍肝 附子(炮,去皮) 礬石(燒) 上四味,等分末之,以白酒和為泥,敷其上,干則塗之,取瘥止。 治齒齲方∶ 切白馬懸蹄可孔塞之,不過三度。 治齒血出不止方∶ 刮生竹茹二兩,酢漬之,令其人解衣坐,乃別令一人含 其背上三過,並取竹茹濃煮取 汁。勿與鹽,適寒溫,含漱之,終日為度。 治失欠頰車脫臼開張不合方∶ 以一人捉頭,着兩手指牽其頤,以漸推之,令復入口中,安竹筒如指許大。不爾齧傷人 指。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舌病方第八

內容:治舌卒腫如吹胞,滿口溢出,氣息不得再通,須臾不治殺人方∶ 急以指刮破潰去汁,即愈。亦可以鈹刀於前決破之。(《千金》雲∶兩邊破之) 又方∶以苦酒一升,煮半夏十枚,令得八合,稍稍含漱吐之,半夏戟人咽,須熟,洗去 滑盡用之,勿咽汁也。加生薑一兩佳。 治舌上黑、有數孔,出血如湧泉,此心臟病也。方∶ 戎鹽(五兩) 黃芩(五兩) 黃柏(五兩) 大黃(五兩) 人參(二兩) 桂心(二 兩) 甘草 (一兩,炙) 上七味,末之,煉蜜和丸,飲服十丸如梧子,日三服,仍燒鐵烙之。 治舌卒腫起如吹胞狀,滿口塞喉,氣息欲不復,須臾不治殺人。治之方∶ 以刀鋒決兩邊第一大脈出血。勿使刺着舌下中央脈,血出不止殺人。血出數升,以燒鐵 令赤,熨瘡數過,以絕血也。 又方∶含甘草汁佳。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喉病第九

內容:\x十四首\x 治喉卒腫不下食方∶ 韭一把,搗熬敷之,冷即易之,佳。 又方∶含荊瀝稍稍咽之。 又方∶含上好酢,口舌瘡亦佳。 治喉痹咽唾不得方∶ 半夏 上一味,細破知棋子十四枚,雞子一枚,扣其頭如栗大。出卻黃白,納半夏,於中納酢 令滿,極微火上煎之。取半,小冷凍飲料之。即愈。 喉痹方∶ 取附子一枚,去皮,蜜塗火炙令干,復塗蜜炙,須臾含之,咽汁愈。 又方∶含蜀升麻一片,立愈。 治喉痹方∶ 以繩纏手大指,刺出血一大豆以上,瘥,小指亦佳。 治馬喉痹方∶ 燒馬蘭根灰一方寸匕,燒桑枝瀝汁,和服,治咽痛不得息,若毒氣哽咽、毒攻咽喉方∶ 桂心(半兩) 杏仁(一兩,去尖皮熬之) 上二味為散,以綿裹如棗大。含咽其汁。 又方∶刺小指爪紋中出血即瘥。左右刺出血,神秘,立愈。 治屍咽語聲不出方∶ 酒(一升) 乾薑(十兩,末之) 酥(一升) 上三味,酒二合,酥一匙,薑末一匕,和服之,日三。食後服之。亦治肺病。 治屍咽咽中癢痛,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如中蠱毒方∶ 含生薑五十日,瘥。 治咽中腫垂肉不得食方∶ 先以竹筒納口中,熱燒鐵從竹中柱之。不過數度,愈。 治懸壅垂下暴腫長方∶ 乾薑、半夏等分,末,少少着舌本。半夏洗之,如法用。 又方∶鹽末筋頭張口柱之,日五自縮。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噎病第十

內容:\x方二首\x 酥蜜、生薑汁合一升,微火煎二沸,每服兩棗許,納酒中溫服。 又方∶以手巾布裹舂杵頭糠拭齒。


<目錄>卷第十一·小兒

<篇名>耳病第十一

內容:\x方二十四首\x 治耳聾方∶ 生地黃(極粗大者長一寸半) 杏仁(七枚,燒令黑) 印成鹽(兩顆) 巴豆(七枚, 去皮 ,熬令紫色) 頭髮(雞子大,炙之) 上五味,搗作末,以發薄裹,納耳中,一日一夜。若少損,即卻之,直以發塞耳。耳中 黃水及膿出,漸漸有效。不得更着。若未損,一宿後更納一日一夜,還去藥,一依前法。 治勞聾、氣聾、風聾、虛聾、毒聾,如此久聾,耳中作聲。補腎治五聾方∶ 山茱萸(二兩) 乾薑 巴戟天 芍藥 澤瀉 桂心 菟絲子 黃 干地黃 遠志 ( 去心) 蛇床子 茯苓 石斛 當歸 細辛 蓯蓉 牡丹皮 人參 甘草(炙) 附子(炮, 去 皮。各二兩) 防風(一兩半) 菖蒲(一兩) 羊腎(二枚) 上二十三味,搗篩煉蜜和為丸如梧子大,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三十四十丸。 又方∶ 蓖麻(五分) 杏仁(一兩,去尖皮) 桃仁(四分,去尖皮) 巴豆仁(一分,去心 皮,熬) 分) 松脂(二兩半) 蠟 上十二味,先搗諸石等令細,別搗諸物等,加松脂及蠟,合搗數千杵,令可丸乃止,取 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一日四五度,出之轉捻,不過三四度。日一易之。 又湯方∶ 磁石(四兩) 牡荊子(二兩一雲牡蠣) 石菖蒲(三兩) 山茱萸(二兩) 芎 (二 兩) 茯 神(二兩) 白芷(二兩) 枳實(二兩,炙) 地骨皮(三兩) 天門冬(三兩,去心) 甘 草(三 兩,炙) 橘皮(二兩) 生薑(二兩,切) 竹瀝(二升) 上十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減半,下竹瀝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五日服一劑。 三劑後着散。 又散方∶ 石菖蒲(二兩) 山茱萸(二兩) 磁石(四兩) 土瓜根(二兩) 白蘞(二兩) 牡 丹皮(二 兩) 牛膝(二兩) 上七味,搗篩為散,綿裹塞耳,日一易。仍服大三五七散一劑。 又方∶ 硫黃 雌黃(一雲雄黃) 上二味,等分,末之,綿裹塞耳,數日聞聲。 又方∶以童子尿灌耳中三四度,瘥。 赤膏主耳聾齒痛方∶ 丹參(五兩) 蜀椒(二升) 大黃(一兩) 白朮(一兩) 大附子(十枚,炮,去 皮) 細辛 (一兩) 乾薑(二兩) 巴豆(十枚,去皮) 桂心(四寸) 芎 (一兩) 上十味,切,以淳苦酒漬一宿,納成煎豬膏三斤,着火上。煎三上三下,藥成去滓,可 服可摩。耳聾者綿裹膏納耳中,齒冷痛着齒間,諸痛皆摩。若腹中有病,以酒和服如棗許大。 咽 治二十年聾方∶ 成煎雞肪(五兩) 桂心 野葛(各半兩) 上三味,切,膏中銅器內,微火煎三沸,去滓,密貯勿泄,以葦筒盛如棗核大,火炙令 少熱,仰傾耳灌之。如此十日,耵聹自出,大如指長一寸。久聾不過三十日。以發裹膏深塞, 勿 又方∶以器盛石鹽飯底,蒸令消以灌耳中,驗。 治 耳出膿汁方∶ 礬石(三兩,燒) 龍骨(一兩) 黃連(一兩) 烏賊魚骨(一兩) 上四味,下篩,取如棗核大,綿裹塞耳,日三易。(一方用赤石脂,無龍骨) 治底耳方∶ 礬石(燒之) 石鹽(末之) 上二味,先以紙繩 之,展卻汁令干,以鹽末粉耳中令通,次下礬石末,粉上須臾臥勿 起,日再。 治耳疼痛方∶ 附子(炮,去皮) 菖蒲 上二味,等分裹塞之。 治蟲入耳方∶ 末蜀椒一撮,納半升酢中灌之,行二十步。蟲出瘥。 治百蟲入耳方∶ 搗韭汁,灌之耳中立出。 又方∶灌蔥涕,須臾蟲出瘥。 又方∶以木葉裹鹽炙令熱,以掩耳,冷即易之,出。 又方∶ 薑汁滴耳中。又灌牛乳,良。又桃葉塞耳。 治蚰蜒入耳方∶ 牛乳灌之,蚰蜒自出。若入腹者,空腹服酢酪一升。不出更服。仍以和面燒餅,乘熱坐 上,須臾出。 又方∶以油灌之。 又方∶灌驢乳於耳中,即變成水入腹。飲之即瘥。 又方∶桃葉汁灌之。 又方∶打銅碗於耳邊。 又方∶炒胡麻以布袋盛枕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