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志/卷11
卷十 ◄ | 吳郡志 卷十一 |
► 卷十二 |
牧守
[編輯]江革,未休映,自都官尚書監。吳郡荒歲盜掠。公行郡惟有公如仗具二十人,民匈懼革。至郡又省游軍尉,百姓愈恐。革廣施思惠,盜賊靜息。
何敬客,為吳郡太守,為政勤恤,民隱辨訟,如神視事。四年治為天下第一吏,民詣闕請樹碑,詔許之。
袁昂,天監十一年,以吳郡太守為兼尚書。
梁王僧知,僧辯之弟,為吳太守陳霸先殺僧辯,僧智據城拒守。霸先遣將軍裴忌攻之,僧智奔口吳興,忌既逐王僧智,陳霸先以為吳郡太守。
陳裴忌,字無畏,聰敏有識量。初,武帝誅王僧辯,僧辯弟僧智舉兵據吳郡。帝命忌勒精兵自錢塘直趨吳郡。夜至城下,鼓譟薄之。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龕。帝嘉之,表授吳郡太守。
寫室晉安王伯恭,字肅之,為吳郡太守。時年十餘歲,留心政事,官曹緝理。
沈君理,字仲倫,為吳郡太守時,兵革未寧,百姓荒弊。君理總集士卒,修飾器械,深以幹理見稱。
宗室永陽王伯智,天嘉中為吳郡太守。聞陸慶之名,欲見不可。往慶宗人陸榮宅,穿壁觀之,其好賢如此。案:《南史‧儒林傳》末附載陸慶事,但稱永陽王無名檢永陽王伯智傳:「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經史。」疑即其人第傳不載其為吳郡,蓋疏畧矣!
宗室衡陽王伯信守吳郡,舉孝廉,伯信本傳不著。
隋皇甫績,字功明,陳年為蘇州刺使。高智惠等作亂,與績相持八旬,績擊破之。
劉權,字世畧,開皇中為蘇州刺史。時江南初平,物情尚擾,權撫以恩信,甚得民和。
唐馮袞牧蘇州郡,政優游暇,日輒縱飲,博因會賓僚擲盧,馮大勝,以所得均遺一座,乃吟曰:「八尺臺盤照面新,,千金一擲鬬精神,合是賭時須賭取,不妨回首乞閑人。」唐郡守縱放如此。【出杼情詩】
韋應物,貞元初為蘇州刺史,工詩,世號韋蘇州。唐史不為立傳,識者恨焉!見辯證門,並白居易吳郡詩石記論韋事為確。
於頔,字允文,德宋時為蘇州刺史,罷淫祠、濬溝澮、端路衢,為政有績,然橫暴少恩,嘗為觀察史所劾。
范傳正,字西老,為蘇州刺史,有殊政,進拜宣歙觀察使,在劉禹鍚後。
狄兼謨,文宗時自鄭州刺史尹蘇州,以治最擢給事中。
盧商,未為臣,為蘇州刺史,以鹽法求贏貲,民愈困。商令計口售無常額人便之,歲貲反增。宰相上其勞,進浙西觀察使。
陸亘,歷蘇州刺史,以善政稱。事具人物門。
盧簡求,景龍中為蘇州刺史,事見《觀音院記》。
王仲舒,未弘中,自婺州刺史徒蘇州,隄松江為路,變屋瓦絕火災。賦調常與民為期,不擾自辦。穆宗每言仲舒之文,最宜為誥,有古風。召為中書舍人。
王成自,信州刺史,有政績。詔書襃美,徒蘇州。
楊發,為蘇州刺史,治以恭長慈幼為先,以能政聞。見雜志門。
崔稜,字德長,為蘇州刺史,性介潔,矜巳之清,視贓負者如讐,奏課第一。遷湖南觀察使。
唐有李丹、宗瓊、李希言。【兼採訪使】
裴澄、蕭誼。【職方郎中江東採訪使】
錢鏐,字具美。龍紀、開平之間,以兵平定蘇州。景福元年,以鏐為蘇杭等州觀察使,奏置州縣及割嘉興縣為秀州。
後梁曹圭,少有膽氣,事錢鏐。梁開平中,任蘇州刺史。淮人圍之急,正月望夜,圭張宴族人,師魯宅盛陳燈火,令賊俘縱觀,淮人讋焉。卒於官。子仲達,為吳越國相。周顯德三年,會王師攻江南,命圭從兄知中吳節度,事文奉為水陸應援諸軍都統,使於本州以備徵發。
唐成及,字弘濟,吳越錢氏時為蘇州刺史。乾寧中,楊行密攻之,常熟鎮將陸郢等以城應賊,及被執行。密閱其府庫,惟圖書藥物,心敬重之,與歸淮南,將以為行軍司馬,及辭曰:「及以百口託錢塘,姑蘇城陷,不能引決,以至於此,豈可以本道符節易富貴於鄰境,願以此身贖百口之命。」引佩刀將自刺,行密遽起持之,厚為禮而歸之。鏐迎勞郊外,把袂而泣。終彰義軍節度使。
孫承祐,事錢氏。本朝開寶八年,改蘇州中吳軍為平江軍,以承祐為節度使,賞從征之勞也。承祐仕錢氏時,嘗應王師征李煜,破毗陵。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徒為兗州泰寧節度使。
吳越錢元璙,字德輝,鏐第四子,儀狀瑰傑。梁淳化三年,以功遷蘇州刺史,累授中吳建武軍節度,蘇常潤三州團練使,加檢校太師守太傅同平章事,侍中中書舍人,彭城郡王。治蘇三十年,儉約鎮靖,郡政循理。弟元瓘襲位,元璙覲之,宴宮中,元瓘起壽曰:「先王之位,兄宜當之,俾小子至是,皆兄推戴之力。」元璙俯伏曰:「王功德高茂,先王擇賢而立,敢忘忠順。」因相顧感泣,兄弟訖無間。晉天福七年詔封廣陵郡王。【《九國志》《吳越備史》】
錢文奉,元璙之子,善騎射,能上馬運槊,涉獵經史,精音律圖緯,醫藥鞠奕之術皆冠絕一時。初,以父廕為蘇州都指揮使,遷節度副使。元璙卒,代知蘇州中吳軍節度使。有鑒裁,禮賢能士,負才藝者多依之。仍南園東莊,為吳中之勝。【東莊,一名東墅。】多聚法書名畫,寶玩雅器,號稱好事,又與賓僚共釆史籍,著《資談》三十卷行於世。嘗問命於天台僧德韶,韶曰:「明公年至八十一歲。」後六十一歲以開寶二年八月十一日卒。【《九國志》《吳越備史》】
鞠真卿,所至有威名,知蘇州政事,無它施設而人自憚之,庭訟寂然。每平明視事,自無來者,真卿即歸休,客至多不及見。後自兗州貶南安軍,道過蘇郡,人相戒不敢過其泊舟處五日,左右不聞人聲,其見憚如此。【《林希逸史》】
章岵,元豐中以朝議大夫守郡,剛介不可屈,人目之曰章硬頸。其子出入以皂絹為繖二人肩輿。
本朝牧守題名
[編輯]吳郡自古皆名人為守,既畧編敘,見牧守門。本朝郡將則題名可具焉。中更兵燼石久不存,紹興十五年王●始追輯,自至道年陳省華始,而石林先生葉夢得為之記錄,葉記於注下而列題名於後。【平江,吳故都,控帶楚越風物,自為一都會。本朝命守,多一時聞人,今寶文閣直學士王公顯道由工部侍郎來鎮,適當兵火擾攘之後,前此臨治者類急於招集流亡,撫綏彫瘵,未暇盡舉其所當為。至顯道曰:「天下今定矣,化行自內始,與奉承維持,輔成永世之業,實在四方之政。」於是官隳而廢職者,民姦而干令者,一董振之凡閭里疾苦朝聞夕行,異時調度,不給或不得已取於民皆罷之。未幾,咸信且畏,上下秩秩有序,蠧弊剗革,幽枉宣達,府庫有餘積而斂不加,廣益修城池,興學校,嚴舍館以待賓旅,之至期年郡以無事。先是高祖太師,景德中嘗領是邦,至嘉祐中,伯祖侍郎復繼之,逮顯道百餘年間,王氏之為平江者三,皆有績,在人士大夫以為美談。郡舊有太守題名記,先後迭代序次,惟謹亡於煨燼,顯道訪之久不得,乃更伐石追修故事,以遺來者,而求文於余,以識其始,惟善惡之在天下,固不可欺也。未嘗無公論然,必待久而後能定,彼翕翕徇俗,掠取須臾之譽,與所設施,或未能窺其成妄,意有滿者,徐以古於後,則昭然如黑之與白,其誰敢誣。今郡為題名記所在而有,豈徒表姓氏、紀歲月而矣哉。抑善者其傳猶未泯,吾得以考其不善者,推其所以,失亦足以戒,各以效其材而成其志,則雖遐方幽遠之邦,可使如在輦轂,而況其近者乎。乃為之書且以塗之言,得於顯道者載焉。紹興十五年十月,望觀文殿學士左通議大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葉夢得記並書。】
陳省華【朝散大夫行在尚書部員外郎 至道】
魏庠【諌議大夫】
裴莊【朝奉郎守尚書度支郎中 以留題虎邱詩云咸平元年﹝題名云熙寧誤﹞】
梅詢【朝散大夫、太常丞、直集賢院。﹝虎邱詩刻行尚書祠部員外郎﹞ 景德】
王贄【尚書召封員外外郎。 景德】
曾致堯【尚書吏部員外郎。】
秦羲【崇議使。 大中祥符】
黃震【承奉郎、守尚書屯田員外郎。 大中祥符五年﹝題名無今吳江縣學記修入﹞】
陳靖【尚書刑部郎中、直史館。 天禧元年四月】
康孝基【朝奉大夫、行尚書都官員外郎。虎邱真堂讚云天禧五年四月。】
孫冕【大中大夫、尚書禮部郎中、直史館。 天聖】
葉參【朝散大夫、尚書刑部郎中。虎邱雲巖寺記云天聖二年六月﹝題名云寶元誤﹞】
范仲淹【朝散大夫員外郎、天章閣待制。 景祐】
蔣堂【朝奉郎、尚書吏部員外郎。 景祐四年六月】
張億【朝散大夫、尚書刑部員外郎、直史館。 景祐】
富嚴【左朝散大夫、守尚書刑部郎中、試祕書監。 康定】
邵飾【尚書考功郎中。 慶歷】
梅摯【尚書戶部員外郎。 慶歷】
趙●〈上既下木〉【尚書刑部郎中。】
王琪【尚書度支員外郎、龍圖閣待制。 皇祐二年】
呂居簡【虎邱留題詩刻云光祿卿 至和三年】
唐詢【嘉祐】
王琪【尚書工部郎中、知制誥。 嘉祐】
蔡抗【嘉祐】
鞠真卿【嘉祐】
陳經【朝奉郎、守尚書祠部郎中。 治平】
滕甫【龍圖閣學士、右光祿大夫。 治平】
沈扶【尚書、金部員外郎。 治平】
孫覺【右司諌 熙寧】
張詵【熙寧】
程師孟【正議大夫給事中、充集賢殿修撰。 熙寧】
唐詔【熙寧】
韓朴【尚書度支郎中 熙寧九年】
范諤【左朝奉大夫 元豐】
韓鐸【尚書度支郎中 元豐】
楊景畧【豐元】
晏知止【朝請大夫、尚書召封員外郎。 元豐】
劉淑【朝請大夫。 元豐】
章岵【朝議大夫。 元豐五年】
林希【朝散郎、充集賢殿修撰。 元祐】
劉定【朝散大夫。 元祐】
王覿【承議郎、直龍圖閣。 元祐】
黃履【左朝請郎、充天章閣待制。 元祐】
吳居厚【左朝奉郎。 紹聖】
蔣之翰【右朝散大夫。 紹聖】
賈青【朝散大夫。 紹聖】
王子京【承議郎、充秘閣校理。 元符】
陳師鍚【承議郎、充秘閣校理。 元符】
張公庠【中散大夫。 元符】
豐稷【樞密直學士。建中靖國元年十一月到。崇寧元年二月知越州。】
吳伯舉【朝奉郎、直秘閣。崇寧元年六月到。】
宇文昌齡【寶文閣待制。崇寧元年十月到。十一月知越州。】
林邵【顯謨直學士、朝議大夫。 崇寧】
邵●〈龠虒〉【朝散大夫、直龍圖閣。 崇寧】
董誥【朝散大夫、直秘閣。 崇寧】
張恕【朝散大夫。 崇寧】
蔡渭【朝散大夫。 崇寧】
郭茂恂【朝請大夫、直龍圖閣。 崇寧】
蹇序辰【中大夫、充龍圖閣待制。崇寧五年正月到任,十二月落職,提舉杭州洞霄宮。】
許光疑【通直郎、知蘄州。崇寧五年十二月到。】
孫傑【朝請郎、直龍圖閣。 大觀】
吳拭【朝奉郎,大觀二年五月到。八月提舉杭州洞霄宮。】
李孝壽【朝請郎,大觀三年八月到。四年三月降集賢殿修撰。政和元年六月除顯謨閣待制,提舉醴泉觀。】
王詔【朝請大夫、充集賢殿修撰。 政和元年】
馬防【中大夫、復集賢殿修撰。 政和元年】
盛章【朝請郎、充顯謨閣待制。 政和】
董正封【朝請郎大夫、充集賢殿修撰。 政和】
盛章【顯謨閣直學士、朝散大夫。 政和】
宋康年【中奉大夫。 政和】
莊徽【中大夫、充徽猷閣待制。 政和】
應安道【徽猷閣直學士、通議大夫。 政和】
賈諲【太中大夫、充徽猷閣待制。 宣和】
樓異【徽猷閣直學士、朝請大夫。 宣和】
胡直孺【中奉大夫、充秘閣修撰。 宣和】
李倫【顯謨閣直學士、朝散大夫。 宣和】
王靚【通議大夫、充徽猷閣待制。 靖康】
鄭滋【朝奉大夫、充徽猷閣待制。靖康元年十月到任,建炎元年七月罷。】
趙岍【中散大夫。 建炎】
孫覿【承議郎、充徽猷閣待制。 建炎】
湯東野【徽猷閣直學士、中大夫。 建炎】
孫覿【龍圖閣直學士、朝奉郎。 建炎】
李邴【寶政殿學士、中大夫。 建炎】
湯東野【徽猷閣直學士、中大夫。 建炎】
胡松平【起復朝請郎、直龍圖閣。建炎四年九月到,紹興二年閏四月罷。】
李彌大【顯謨閣直學士、朝散郎。紹興二年閨四月到任,五月提舉江州太平觀。】
席益【左朝奉郎、充集英殿修撰。紹興二年五月到,八月赴召。】
李擢【左朝請郎、充徽猷閣待制。紹興二年十二月到。紹興三年三月除工部侍郎。】
宋伯友【左太中大夫、充徽猷閣待制。紹興三年八月到。十一月提舉江州太平觀。】
孫佑【右朝請郎、直秘閣。紹興四年正月到,紹興五年二月罷。】
趙子晝【徽猷閣直學士、左朝奉郎大夫。紹興五年二月到,七月赴召。】
李光【顯謨閣直學士、左朝奉郎。紹興五年七月到,十一月赴召。】
張守【資政殿大學士、左中大夫。紹興五年十二月到。紹興六年四月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章誼【龍圖閣學士、左通議大夫。紹興六年八月到,紹興七年八月赴召。】
梁汝嘉【寶文閣直學士、右朝散大夫。紹興七年九月到。紹興八年七月知台州。】
向子諲【徽猷閣直學士、右朝散大夫。紹興八年八月到。十一月致仕。】
歐陽懋【右中奉大夫、充徽猷閣待制。紹興九年正月到。五月提舉江州太平觀。】
趙霈【徽猷閣直學士、左朝議大夫。紹興九年八月到。十年六月知秀州。】
梁汝嘉【寶文閣直學士、右朝散大夫。紹興十年六月到。十一年七月知明州。】
張宗元【寶文閣直學士、左朝議大夫。紹興十一年八月到。十三年正月知靜江府。】
周葵【左承議郎、直秘閣。紹興十三年正月到,十四年正月罷。】
王●〈日奐〉【寶文閣直學士、右通奉大夫。紹興十四年三月到。十五年閨十一月除寶文閣學士。十七年正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鄭滋【顯謨閣直學士、左大中大夫。紹興十七年三月到。紹興十八年五月知建康府。】
俞俟【敷文閣直學士、右中大夫。紹興十八年五月到。十九年三月知建康府。】
王晌【右奉直大夫。紹興十九年三月到。十一月除直秘閣,知建康府。】
周三畏【右朝請大夫、充敷文閣待制。紹興十九年十二月到。二十年三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徐琛【右中奉大夫、充敷文閣待制。紹興二十年五月到。二十三年三月除敷文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李朝正【左朝請郎、紹興二十三年四月到,二十四年十一月罷。】
湯鵬舉【左中大夫、直龍圖閣。紹興二十五年正月到,七月罷。】
王會【敷文閣學士、右朝奉大夫。紹興二十五年八月到。十一月知建康府。】
孟忠厚【少師保寧軍節度使、信安郡王。紹興二十六年二月到。十一月判紹興府。】
蔣璨【右中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紹興二十七年二月到。二十八年三月除敷文閣待制。十月提舉洪州玉隆觀。】
陳正同【右朝奉郎、充敷文閣待制。紹興二十八年十二月到。三十年三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朱翌【左朝奉大夫、充秘閣修撰。紹興三十年三月到任。九月除敷文閣待制。三十一年三月罷。】
洪遵【徽猷閣直學士、右朝請郎。紹興三十一件五月到。三十二年五月除翰林學士。】
沈介【左朝奉大夫。紹興三十二年七月到。十月除敷文閣待制。十一月除敷文閣直學士。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陳之茂【左朝散郎、直秘閣。紹興三十二年十二月到。隆興元年四月除直顯謨閣。知建康府。】
張孝祥【左承議郎、充集賢殿修撰。隆興元年五月到,二年二月赴召。】
陳漢【右中奉大夫、直敷文閣。隆興二年三月到。七月主管台州崇道觀。】
虞允文【顯謨閣學士、左朝請大夫。隆興二年十月到,十一月赴召。】
沈度【朝散大夫、直秘閣。隆興二年十一月到,乾道二年七月赴召。】
沈介【顯謨閣直學士、左朝請大夫。乾道二年七月到,三年四月召。】
姚憲【右朝散郎、直秘閣。乾道三年五月二十日到任。四年五月以捕盜有勞,特轉朝請郎。十二月磨勘轉朝奉大夫。三月除兩浙路轉運判官。】
徐●〈上吉下喆〉【左中大夫、充敷文閣待制。乾道五年四月十六日到任。乾道六年四月十九日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回宮。】
江應辰【端明殿學士、左中奉大夫。乾道六年五月十六日到任。九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魏杞【觀文殿學士、左宣奉大夫。乾道六年五月到。乾道十年十二月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向汮【右朝議大夫、直徽猷閣。乾道八年正月到。六月主管台州崇道觀。】
邱崈【左承議郎、直秘閣。乾道八年七月到。八月磨勘轉朝奉郎。乾道九年四差主管台州崇道觀。】
方滋【敷文閣直學士、左太中大夫。乾道九年五月到。七月除敷文閣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宮。】
馬希言【朝散大夫、直敷文閣。乾道九年七月到,淳熙元年七月罷。】
韓彥古【起復朝奉大夫、充秘閣修撰。淳熙元年七月到,當年九月二十六日,丁母蘄國夫人同氏,憂解官持服。】
莫漳【承議郎、直秘閣。淳熙元年十月到。十一月宮觀。】
韓彥古【起復朝奉大夫、充秘閣修撰。淳熙二年正月到。六月除敷文閣待制,八月罷。】
陳峴【朝散大夫、直敷文閣。淳熙二年八月到。十一月轉朝請大夫。三年七月除直徽猷閣。四年五月除秘閣修撰,再任。五年二月賜紫章服並金帶。七月赴召。】
單夔【朝奉大夫、充敷文閣待制。淳熙五年九月到。六年三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司馬伋【中奉大夫、充敷文閣待制。淳熙六年四月到,當年八月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王佐【朝請大夫、充顯謨閣待制。淳熙六年十二月到。七年二月磨勘轉朝議大夫。十一月改知臨安府。】
韓彥質【朝請大夫、充秘閣修撰。淳熙七年十二月到。九年七月除太府少卿淮西總領。】
耿秉【降授奉議郎、直秘閣、兩浙運判兼權。淳熙九年七月到。八月陛徽猷閣正除。十年正月復承議郎。十月除直龍圖閣知鎮江府。】
謝稍稷【朝散大夫、集英殿修撰。淳熙十年十月到。十一年十一月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
邱崈【朝散大夫、直徽猷閣。淳熙十一年十二月到。明年帥越。】
何萬【朝奉大夫。淳熙十三年正月到。六月除直龍圖閣。知明州。】
王希呂【龍圖閣學士、中大夫。淳熙十三年八月到。十四年四月召。】
趙彥操【朝議大夫、充秘閣修撰。淳熙十四年八月到。十六年二月除右文殿修撰。五月轉中奉大夫,八月再任。紹熙元年二月除集英殿修撰。知鎮江府。】
袁說友【朝議大夫、直秘閣。紹熙元年三月到,二年五月赴召。】
沈揆【中大夫、秘閣修撰。紹熙二年六月到。四年二月,除司農卿。】
王尚之【朝奉大夫、直龍圖閣。紹熙四年三月到,當月致仕。】
雷潒【朝散大夫、直煥章閣。紹熙四年七月到。五年八月,覃恩轉朝請大夫。九月,改差主管建寧府武夷山衝祐觀。】
王溉【朝散大夫、直秘閭。紹熙五年十一月到。慶元元年二月,磨勘轉朝請大夫。二年二月,除兩浙路轉運副使。】
鄭若容【朝散大夫、直秘閣。慶元一年三月到。】
虞儔【朝散大夫、直煥章閣。慶元二年十二月到。三年四月,磨勘轉朝請大夫。十一月,除直顯謨閣,江南西路轉運副使。十二月,改除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兼知府事。】
劉誠之【朝奉大夫、直秘閣。慶元四年六月到。八月,磨勘轉朝散大夫。五年六月,除直敷文閣,知夔州。】
趙不艱【朝散大夫、直秘閣。慶元五年六月到,六年七月,除直煥章閣。嘉泰元年二月,轉朝請大夫。四月,除直顯謨閣,再任。】
張抑【敷文閣學士、中大夫。嘉泰二年三月到。當月,磨勘轉太中大夫。三年二月,除寶文閣學士宮觀。】
張岩【資政殿學士、正奉大夫。嘉泰三年三月到。四年正月,除政資殿大學士,改差知揚州。】
李大性【寶謨閣直學士、太中大夫。嘉泰四年七月到。開禧二年四月,除煥章閣直學士,改知福州。】
張澤【朝請郎。開禧二年五月到。當年九月,除龍圖閣待制,十月赴召。】
沈作賓【中大夫、龍圖閣待制。開禧二年十一月到。權節制許浦水軍。十二月,磨勘轉太中大夫。三年二月,差兼督視行府參讚軍事。三月,就改知鎮江府。】
林采【通議大夫、充寶謨閣待制。開禧三年四月到。五月,權節制許浦水軍。十一月宮觀。】
李大異【朝奉大夫、徽猷閣待制。嘉定元年四月到。六月,磨勘轉朝散大夫。八月,除寶謨閣直學士,依舊知平江府。二年十二月,磨助轉朝請大夫。三年正月,知建康府。】
趙希悍【朝奉郎、龍圖閣待制。嘉定三年四月列。四年八月,除煥章閣直學士,依舊知平江府。五年正月,磨勘轉朝散郎。當年正月,除顯謨閣直學士,差知太平州。】
陳芾【朝散郎、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嘉定五年二月,準尚書省劄子兼權。當年八月,除直秘閣,知平江府。七年九月,除度支郎官。】
沈皞【奉直大夫、秘閣修撰。嘉定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到。八年十一月,磨勘轉朝議大夫。十年四月十三日,除浙東提刑。】
趙彥欞【朝請大夫、集英殿修撰。嘉定十年六月五日到。十一年七月,除寶謨閣待制,致仕。】
李大性【端明殿學士、正奉大夫。嘉定十二年二月六日到。當年六月一日,除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
綦奎【朝散郎、直敷文閣。嘉定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嘉定十四年六月,准告昨任湖廣總領調遣軍馬五關策應剿逐殘虜委有勞績,特轉朝奉大夫。十五年,該遇受寶轉朝散大夫過滿句祠。至當年五月,除主管亳州明道宮。】
趙汝述【華文閣直學士、正議大夫。嘉定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到。當年十二月二十日,乞守本官,致仕。二十五日,除徽猷閣直學士,特轉一官。致仕。】
沈皞【太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嘉定十六年七月二日到。十七年十一月十日。準告以職事修舉,除寶謨閣待製,仍賜金帶。寶慶元年四月,該登極恩轉通議大夫,屢丐祠請。五月二日,除煥章閣待制,依所乞,提舉安慶府真源萬壽宮。】
王元春【中大夫、右文殿修撰。寶慶元年六月十一日到。三年四月八日,除大理卿。】
章良朋【朝奉大夫、直寶謨閣。紹定元年三月十七日到,七月初四日致仕。】
林介【寶慶三年四月,以提刑兼權。十二月,除太府少卿,依舊兼權。紹定元年七月,再兼權。十一月,改除大理卿。】
李壽朋【朝請大夫、直寶謨閣。紹定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到任。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除依舊直寶謨閣,荊湖北路轉運判官。】
朱在【朝議大夫、寶謨閣待制。紹定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到任。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除煥章閣待制,知袁州。】
吳淵【宣教郎、直煥章閣。紹定三年十二月初三日到任。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該遇慶典,轉奉議郎。七月十六日,改除浙西提刑。】
鄒應博【朝奉大夫、新除直秘閣。紹定四年九月十四日到任。六年十一月,召赴行在。】
楊曄【徽猷閣學士、正奉大夫。紹定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到任。端平元年三月,丐祠。奉聖旨,依所乞,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
趙立夫【中大夫、新除秘閣修撰、浙西提刑。端平三年三月,兼知府事。當年八月二十六日,依舊秘閣修撰,除樞密副都承旨。】
張嗣古【中大夫、右文殿修撰。端平元年十月二日到任。三年正月,令赴行在奏事。當年六月宮觀。】
王遂【朝奉大夫、新除煥章閣待制、四川安撫製置副使、兼知成都府。端平三年四月十二日。三省同奉聖旨,依舊煥章閣待制,改差知平江軍府事,節製許浦都統司水軍,七月初九日到任。嘉熙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奉聖旨,除敷文閣待制,差知慶元府沿海製置使。】
吳潛【朝請大夫、新除工部侍郎。嘉熙元年八月十七日到任。九月二十五日,準省劄:都大提舉許浦。二年正月與宮觀。】
史宅之【朝議大夫、依舊徽猷閣待制,改知平江府兼浙西提舉。嘉熙二年閏四月初三日,升寶文閣待制,二十四日到任。六月八日,節制許浦都統司水軍。十八日,節制在府車馬,仍舊節制許浦水車。三年正月一日,召赴行在。】
趙與●【中奉大夫、直敷文閣、知平江府兼浙西兩淮發運副使,嘉熙三年四月十三日到任。五月初一日,準樞密院劄子,節制許浦水軍。淳祐元年二月準省劄,除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
史宅之【煥章閣直學士、太中大夫、知平江府、節制許浦水軍兼浙西兩淮發運副使、提領措置和羅。淳祐元年三月初九日到任。】
陳塏【中大夫、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兼兩淮浙西發運副使,節制許浦水軍、提領措置浙西和耀。淳祐三年二月十九日到任。四年四月七日,除太府卿。】
魏峻【朝散大夫、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府兼兩淮浙西發運副使、節制許浦都統司水軍,淳祐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到任。八月,以經筵徹章轉朝請大夫。五年四月。禦筆除寶章閣待制,賜帶。八月,招經及數轉朝議大夫。十二月,磨勘轉中奉大夫。六年,又以招經轉中大夫。三月十三日,禦筆除刑部侍郎。】
徐鹿卿【朝奉大夫、右文殿修撰,知平江府兼兩淮浙西發運副使,節制許浦都統司水軍。淳祐六年閏四月二十八日,交發運司職事。五月十一日到任,交割府事。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禦筆召赴行在。五月十三日,準告磨勘轉朝散大夫。當月十六日,禦筆除權兵部侍郎。】
吳淵【龍圃閣學士、太中大夫、浙西兩淮發運使兼知平江軍府事、兼管內勸農使、節制許浦都統司水車。宣城縣開國子,食邑六百戶。淳祐七年八月初一日,交發運司職事。十一日到任,交割府事。八月初五日奉聖旨,依龍圖閣學士,知太平州兼提領茶鹽所。】 xxxxx 鄭霖【朝奉大夫,權發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至淳祐八年正月二十五日,暫權平江府發運司職事。當年七月六日,奉聖旨除直寶章閣、知平江軍府事,兼主管浙西兩淮發運司公事、兼措置浙西和耀,於當年當月二十九日交割。當年十二月初十日,暫權浙西提舉。當年當月二十七日,磨勘轉朝散大夫。九年四月十九日,奉聖旨以職事修舉,除直華文閻依舊職。】
余晦【朝奉大夫、直寶章閣、知平江、節制許浦水軍、兼淮浙發運、措置和耀,淳祐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到任。當年八月。磨勘轉朝散大夫。十一月因任淮東總領,撙節浮費置田耀米,轉朝請大夫。十二年正月十二日。三省同奉聖旨,除右司郎官。】
餘天任【中大夫、寶章閣待製、知平江府、兼浙西兩淮發運使、節製許浦都統司水軍、兼提領措置浙西和耀,淳祐十二年六月初二日到任。至寶祐元年四月日,奉禦筆除兵部侍郎,繼奉禦筆除兵部尚書。】
趙盥訔【朝請大夫、直寶章閣、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於寶祐元年八月初四日,得旨暫董和羅。九月二十八日,淮省劄兼權淮浙發運。十月十三日,奉聖旨依舊職差知平江府、兼主管浙西兩淮發運司公事,當月二十五日到任。】
趙汝曆【朝奉郎、除直寶章閣、知平江府、兼主管浙西兩淮發運司公事、措置浙西和耀。寶祐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交割發運司職事,二月初一日到任。交割府事,以磨勘循轉至朝奉大夫,三年七月二十八日離任。】
趙與[B170]【寶祐三年七月二十日。三省同奉禦筆,除觀文殿學士、知平江軍府事、兼管內勸農使、節製許浦都統司水軍、兼浙西兩淮發運使、措置浙西和耀,縉雲郡開國公,食邑三千三百戶、食實封七百戶,寶祐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到任。至寶祐四年三月十三日,奉聖旨兼浙西提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