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義/04明夷
周易 第三十六卦
明夷
[編輯]離下坤上。明夷:利艱貞。
[疏]正義曰:「明夷」,卦名。夷者,傷也。此卦日入地中,明夷之象。施之於人事,闇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顯其明智,亦明夷之義也。時雖至闇,不可隨世傾邪,故宜艱難堅固,守其貞正之德。故明夷之世,利在艱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疏]「《彖》曰明入地中」至「箕子以之」。正義曰:「明入地中明夷」者,此就二象以釋卦名,故此及《晉卦》皆《彖》、《象》同辭也。「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者,既釋明夷之義,又須出能用「明夷」之人,內懷文明之德,撫教六州,外執柔順之能,三分事紂,以此蒙犯大難,身得保全,惟文王能用之,故云「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者,此又就二體釋卦之德。明在地中,是」晦其明「也。既處「明夷」之世,外晦其明,恐陷於邪道,故利在艱固其貞,不失其正,言所以「利艱貞」者,用「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者,既「釋艱貞」之義,又須出能用艱貞之人,內有險難,殷祚將傾,而能自正其志,不為而邪幹,惟箕子能用之,故云:「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蒞眾顯明,蔽偽百姓者也。故以蒙養正,以「明夷」蒞眾。 〉
[疏]「《象》曰」至「君子以蒞眾」。正義曰:「蒞眾顯明,蔽偽百姓者也。所以君子能用此「明夷」之道,以臨於眾,冕旒垂目,黈纊塞耳,無為清靜,民化不欺。若運其聰明,顯其智慧,民即逃其密網,奸詐愈生,豈非藏明用晦,反得其明也?故曰「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也。
用晦而明。〈藏明於內,乃得明也。顯明於外,巧所辟也。 〉
初九: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明夷之主,在於上六。上六為至闇者也。初處卦之始,最遠於難也。遠難過甚,「明夷」遠遯,絕跡匿形,不由軌路,故曰「明夷於飛」。懷懼而行,行不敢顯,故曰「垂其翼」也。尚義而行,故曰「君子於行」也。志急於行,饑不遑食,故曰「三日不食」也。殊類過甚,以斯適人,人心疑之,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 〉
[疏]「初九明夷於飛」至「主人有言」。○正義曰:「明夷於飛」者,明夷是至闇之卦。上六既居上極,為明夷之主。雲「飛」者,借飛鳥為喻,如鳥飛翔也。初九處於卦始,去上六最遠,是最遠於難。「遠難過甚,明夷遠遯,絕跡匿形,不由軌路」,高飛而去,故曰「明夷於飛」也。「垂其翼」者,飛不敢顯,故曰「垂其翼」也。「君子於行三日不食」者,「尚義而行」,故云「君子於行」。「志急於行,饑不遑食」,故曰「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者,「殊類過甚,以此適人」,人必疑怪而有言,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於行」,義不食也。
[疏]正義曰:「義不食也」者,君子逃難惟速,故義不求食也。
六二: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夷於左股」,是行不能壯也。以柔居中,用夷其明,進不殊類,退不近難,不見疑憚,「順以則」也,故可用拯馬而壯吉也。不垂其翼,然後乃免也。 〉
[疏]正義曰:「明夷夷於左股」者,左股被傷,行不能壯。六二「以柔居中,用夷其明」,不行剛壯之事者也,故曰「明夷夷於左股」。莊氏云:「言左者,取其傷小。」則比夷右未為切也。「夷於左股」,明避難不壯,不為闇主所疑,猶得處位,不至懷懼而行,然後徐徐用馬,以自拯濟而獲其壯吉也,故曰「用拯馬壯吉」也。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順之以則,故不見疑。 〉
[疏]正義曰:「順以則也」者,言順闇主之則,不同初九,殊類過甚,故不為闇主所疑,故得拯馬之吉也。
九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處下體之上,居文明之極,上為至晦,入地之物也。故夷其明,以獲南狩,得大首也。「南狩」者,發其明也。既誅其主,將正其民。民之迷也,其日固巳久矣。化宜以漸,不可速正,故曰「不可疾貞」。 〉
[疏]「九三明夷於南狩」至「不可疾貞」。○正義曰:南方,文明之所。狩者,征伐之類。「大首」謂闇君。「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者,初藏明而往,託狩而行,至南方而發其明也。九三應於上六,是明夷之臣發明以征闇君,而得其「大首」,故曰「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也。「不可疾貞」者,既誅其主,將正其民,民迷日久,不可卒正,宜化之以漸,故曰「不可疾貞」。
《象》曰:「南狩」之志,乃得大也。〈去闇主也。 〉
[疏]正義曰:志欲除闇,乃得「大首」,是其志大得也。
六四: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左者,取其順也。入於左腹,得其心意,故雖近不危。隨時辟難,門庭而巳,能不逆忤也。 〉
[疏]正義曰:「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者,凡右為用事也。從其左不從其右,是卑順不逆也。「腹」者,事情之地。六四體柔處坤,與上六相近,是能執卑順「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意也。「於出門庭」者,既得其意,雖近不危,隨時避難,門庭而巳,故曰「於出門庭」。
《象》曰:「入於左腹」,獲心意也。
[疏]正義曰:「獲心意」者,心有所存,既不逆忤,能順其正,故曰「獲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最近於晦,與難為比,險莫如茲。而在斯中,猶闇不能沒,明不可息,正不憂危,故「利貞」也。 〉
[疏]正義曰:「箕子之明夷」者,六五最比闇君,似箕子之近殷紂,故曰「箕子之明夷」也。「利貞」者,箕子執志不回,「闇不能沒,明不可息,正不憂危」,故曰「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疏]正義曰:「明不可息也」者,息,滅也。《象》稱「明不可滅」者,明箕子能保其貞,卒以全身,為武王師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處明夷之極,是至晦者也。本其初也,在乎光照,轉至於晦,遂入於地。 〉
[疏]正義曰:「不明晦」者,上六居明夷之極,是至闇之主,故曰「不明而晦」,「本其初也」。其意在於光照四國,其後由乎無不明,「遂入於地」,謂見誅滅也。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疏]正義曰:「失則」者,由失法則,故誅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