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唐兩京城坊考/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唐兩京城坊考
卷四
卷五 

卷四

[編輯]

○西京

[編輯]

長安縣所領,朱雀門街之西,從北第一光祿坊。

[編輯]

《長安志》於此處缺二坊,別無善本可證。李濟翁《資暇集永樂坊》古塚下注云:光祿坊內亦有古塚。《新記》不載,時之以與永樂者對,遂目為王母台。張郎中譙云:常於雜鈔中見光祿者,是漢朝王陵母墓,以賢呼為「王母」,所以東呼為王公。按光祿坊之名,不見《長安志》。既云與永樂相對,又云東呼為王公,是在永樂之西,恐兩缺坊內有一名光祿者,今注於第一坊下,以俟考。

次南□□坊。

[編輯]

《張元忠夫人令狐氏墓誌》云:夫人卒於京兆府殖業里之私第。按以南數坊多以業為名,或此缺坊為殖業歟?不言縣而獨言京兆府,以府廨在光德坊,與此坊相近也,存之附考。

次南豐樂坊。

[編輯]

西南隅,法界尼寺。隋文獻皇后為尼華暉令容所立。有雙浮圓,各崇一百三十丈。橫街之北,大開業寺。本隋勝光寺,文帝第二子蜀王秀所立。大業元年,徙光德坊於此,置仙都宮,即文帝別廟。武德元年,高祖為尼明照廢宮立為證果尼寺。貞觀九年,徙崇德坊於此,置靜安宮,即高祖別廟。儀鳳二年廢宮,復立為開業寺。《宣室志》:至德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豐樂里開業寺有神人,足跡甚長,自寺外門至佛殿。《名畫記》:開業寺有曹仲達、李雅、楊契丹、鄭法士畫。魏博節度使田季安進絹五千匹,助修開業寺,見《崔群傳》。李昌符宅。許棠《題李昌符豐樂幽居》詩云:詩家依闕下,野景似山中。又云:破門韋曲對,淺岸御溝通。

次南安業坊。

[編輯]

西南隅,資善尼寺。隋蘭陵公主舍宅立。東南隅,濟度尼寺。隋太師中國公李穆之別宅。穆妻元氏立為修善僧寺。共濟度尼寺本在崇德坊,貞觀二十三年徙於此。武后為尼,即此寺也。其額殷令名所題,《通鑒》作感業寺。橫街之北,鄔國公主宅。睿宗第八女,降鄭孝義。畢氏曰:公主初嫁薛瀲,又嫁孝義。次南,唐昌觀。《劇談錄》曰:觀有玉蕊花,花每發,若瓊林玉樹。元和中,春物方盛,車馬尋玩若相繼。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綠繡衣,垂髻雙環,無簪珥之飾,容色婉娩,迥出於眾。從以二女冠、三小僕,僕皆卯髻黃衫,端麗無比。既下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異香芬馥,聞於敷十步之外,觀者疑出自宮掖,莫故逼而視之。佇立良久,令小僕取花數枝而出,將乘馬,頗謂黃冠者曰:曩有玉峰之期,自此可以行矣。時觀者如堵,或覺煙飛鶴唳,景物輝煥,舉轡百餘步,有輕風擁塵,隨之而去。須臾塵滅,望之已在半天,方悟神仙之遊。餘香不散者經月餘。時嚴休復、元稹、劉禹錫、白居易俱有詩。休復曰:終日齋心禱玉宸,魂銷眼冷未逢真。不如滿樹瓊瑤蕊,笑對藏花洞裡人。又曰:羽車潛下玉龜山,塵世何由者葬顏。唯有無情枝上雪,好風吹綴綠雲鬟。元稹曰:弄玉潛過玉樹時,不教青鳥出花枝。的應未有詩人覺,只是嚴郎卜得知。劉禹錫曰:玉女來看玉樹花,異香先引七香車。攀枝弄雪時回首,驚怪人聞日易斜。又曰:雪蕊瓊枝滿院春,羽衣輕步不生塵。君平簾下徒相問,長伴吹簫別有人。白居易曰:贏女偷乘鳳下時,洞中潛歇弄瓊枝。不緣啼鳥春饒舌,青瑣仙郎叮得知。京兆尹張去奢宅。弟去逸、去盈同時三品,亦號三戟張家。左龍武軍統軍、歸誠郡王程懷直宅。貞元十年,賜懷直甲第一區,妓女一人,令歸滄州。初懷直自滄州歸朝,德宗賜務本里宅。又賜安業里別宅,有池榭林木之勝。

次南崇業坊。

[編輯]

街前為選場。按《會要》言移玄都觀至安善坊,疑安善為此坊之舊名。

玄都觀。開皇二年自長安故城徒通道觀於此,改名玄都觀,東與大興善寺相比。初宇文愷置都,以朱雀街南北盡郭,有六條高坡,象乾卦,故於九二置宮殿,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此觀及興善寺以鎮之。劉禹錫元和十年白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曰: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又《再遊玄都觀絕句》曰:余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有前篇以誌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蕩然無復一樹,惟冤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日。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獨來。《名畫記》:玄都觀殿內有范長壽畫。福唐觀。本新都公主宅。公主中宗長女,嫁武廷暉。景雲元年,公主生子武仙官,出家為道士,立為觀。新昌觀。天寶六載,新昌公主因駙馬都尉蕭衡卒,奏請度為女冠,遂立此觀。公主為玄宗第十一女。前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涯家廟。按廟碑劉禹錫撰。檢校左僕射、兼吏部尚書崔群家廟。

牛僧孺《崔群家廟碑》:元和十四年,詔右相、小書侍郎平章事、清河郡公立家廟於長安崇業里。

次南永達坊。

[編輯]

華陽池。度支亭子。《輦下歲時記》:新進士牡丹宴,或在永達亭子。《玉泉子》:崔郢為京兆尹日,三司使在永達亭子宴丞郎。蓋為度支遊憩之所,故三司使於此宴客也。左拾遺甩王龜宅。《舊書王播傳》:起子龜,少以詩酒琴書自適。起兄弟同居光福里。龜意在人外,倦接朋遊,乃於永達里園林深僻處創書齋,吟嘯其中,自為半隱亭。

次南道德坊。

[編輯]

隋有澄虛觀,武德中廢。

開元觀。本隋秦王浩宅。武后朝置永昌縣。神龍元年縣廢,遂為長寧公主宅。景雲元年置道士觀。開元五年,金仙公主居之,改為女冠觀。十年,改為開元觀。《名畫記》:開元觀有楊廷光、楊仙喬畫。按《白氏長慶集》詩注云:開元觀西北院即隋時龍村佛堂,有古柏一株,至今存焉。東南隅,廢崇恩廟。神龍初立,以祀武氏祖禰。景雲元年廢。成德軍節度使、兼中書令王武俊家廟。

次南光行坊。

[編輯]

「行」字本犯中宗諱,長安中改。一作「光仁」。東南隅,華州刺史文經野宅。觀軍容使魚朝恩宅。

次南廷祚坊。

[編輯]

坊南街抵京城之南面。

右朱雀門街西第一街,九坊。宋張禮《遊城南記》云:入明德門,曆廷祚、光行、道德、永達四坊,至崇業坊,覽玄都觀之遺基,過岡,論唐昌觀故事。既而北行數里,人含光門。即此九坊地也。

朱雀門街西第二街,北當皇城南面之含光門。街西從北第一太平坊。坊內有隋尚書左僕射趙士茂宅。

[編輯]

樂官院。見安興坊下。武成王廟。《績定命錄》:馮蕪、韓皋同任太常寺奉禮時,元佐任協律郎,三人同約上丁日,釋奠武成王廟行事。芫住常樂,皋住親仁,元佐住安邑。芫鼓動,拉二官同之太平、興道西南角。按常樂坊最在東,安邑坊次之,親仁坊又次之。芫蓋先約元佐,次約皋,同西行曆興道坊,至太平坊也。西南隅,溫國寺。本寶際寺。隋太保、薛國公長孫覽妻鄭氏舍宅所立。景龍元年,殤帝為溫王,改溫國寺。大中六年,改崇聖寺,寺內淨土院為京城之最妙,院有尹琳、吳道玄畫。西門之北,定水寺。開皇十年,荊州總管上明公楊紀為慧能禪師以宅立寺。《名畫記》:宅水寺有王羲之題額,又有張僧繇、解倩、孫尚之畫。東南隅,舒王元名宅。後為京兆府學,又為戶部尚書尹思貞宅。袁夫人宅。按《墓誌》:夫人袁氏,洛州永昌縣人,卒於乾封縣太平里第。節湣太子妃楊氏宅。張書尹思貞宅。袁夫人宅。按《墓誌》:夫人袁氏,洛州永昌縣人,卒於乾封縣太平里第。節湣太子妃楊氏宅。張說作墓誌云:開元十七年,中宗節憨太子妃楊氏薨於京師太平里第之內寢。御史大夫王拱宅。天寶中,拱有罪賜死。縣官簿錄拱太平坊宅,數日不能遍。宅內有自雨亭子,簷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又有寶鈿並闌,不知其價。給事中鄭雲逵宅。宅東,國醫王彥伯宅。《乾巽子》:貞元中,蕭悅新及第。時國醫王彥伯住太平里,與給事鄭雲逵比舍住。僥忽患寒熱,早諧彥伯求診候,誤入雲逵第。會門人他適,雲逵立於中庭,俯前趨曰:「某前及第,有期集之役,忽患。」具說其狀。逵命僕人延坐,為診其臂曰:「據脈候是心家熱風。」雲逵姓鄭,若覓國醫王彥伯,東郯是也。俛赧然而去。騎都尉薛良佐宅。《騎都尉薛良佐塔銘》:龍集協洽,君奄然卒於西京太平里之第。陸氏夫人宅。柳宗元《叔妣陸氏夫人誌文》:終於長安太平里第。戶部尚書王源中宅。《摭言》:王源中,文宗時為翰林承旨。暇口與諸昆季蹴陶於太平里第,球子擊起,誤中源中之額,薄有所損。俄有急召,比至,上訝之,源中具以上聞,上曰:卿大雍睦。命賜酒二盤,每盤貯十金碗,每碗各容一升許,宣令並碗賜之。源中飲之無餘,略無醉容。」京兆少尹羅立言宅。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裴坦宅。按釋子蘭有《太平里尋兵部裴郎中故宅詩》。坦曾為職方郎中。邕管巡官王定保宅。定保《摭言》自序云:雖舊第太平里,而跡未嘗達京師。

次南通義坊。

[編輯]

西南隅,興聖尼寺。高祖龍潛舊宅。武德元年以為通義宮,貞觀元年立為寺。《舊書楊收傳》:武德元年五月,備法駕於長安通義里舊廟,奉迎宣簡公、懿王、景皇帝神主升襯太廟。寺有高祖寢堂,景雲二年,寢堂前枯柿樹復生,有敕封植焉。按彭主誌味有《興聖寺主尼法澄塔銘》。西北隅,右羽林大將軍、邢國公李思訓宅。本左光祿大夫李安遠宅,武太后時,高平王武重規居焉。神龍中,又為中宗女成安公主宅。又為思訓所居。思訓善畫,開元中睿宗女蔡國公主居之。十八年,舍宅立九華觀。朔方節度使李造賢宅。《劇談錄》:通義坊李進賢第有牡丹敷叢,覆以錦幄。厥後進賢徙居長興,其宅互為他人所有。威通中,劉相國罷北京亞尹,復為翰林學士,又白承旨入相,尚以十千稅焉。東南隅,戶部尚書、長平公楊纂宅。荊南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國公崔鉉宅。秘書正字徐夤宅。按徐夤有《通義里寓居即事詩》云:家住寒梅翠嶺東,長安時節詠途窮。

次南興化坊。

[編輯]

隋有成道寺,大業七年廢。

西南隅,空觀寺。寺奉周時村佛堂,多當時名手畫。一曰隋開皇七年駙馬都尉元孝矩舍宅所立。《名畫記》:寺有袁子昂畫。又有三絕,是佛殿門扇孔雀及二龍。寺東,尚書右僕射、密國公封德彝宅。中宗時嗣號王邕居之。西門之北,邠王守禮宅。宅南隔街有邪王府。東門之南,京兆尹孟溫禮宅。租庸使劉震宅。《劉無雙傅》:唐王仙客者,中朝臣劉震之甥。涇原兵士反,大予出苑北門,百官奔赴行在。震裝金銀羅錦二十馱,謂仙客曰:汝押領此物出開遠門,覓一深隙店安下,我與汝舅母及無雙出怍夏門,繞城演至。仙客依所教,至日落,待久不至,南望目斷,遂遠城至啟夏門。徐問守者曰:今日有何人出此門?門者曰:午後有一人領婦人四五輩,欲出此門,識是租庸使劉尚書,門司不敢放出,近夜追騎至,一時驅向北去矣。仙客慟哭歸店。三更向盡,傳呼斬斫使出城搜城外朝官,仙客驚走,歸襄陽村居。後知克復京師,乃入京訪舅氏消息。至新昌南街立馬,忽見蒼頭塞鴻,謂曰:阿舅、舅母安否?鴻云:並在興化宅。仙客喜極,云:我便過街去。鴻曰:今日已夜,郎君且就客戶一宿,來早同去未晚。晉曰國公裴度池亭早。《白氏長慶集》有《宿裴相興化池亭兼借船舫遊泛詩》。按《獨異志》:裴晉公寢疾,暮春之月,忽進遊南園,令家僮舁至藥欄。蓋即此池亭,自永樂里視之在南,故曰南園。《太平廣記》引《逸史》:太府卿崔公名潔,在長安與進土陳彤同往街西尋親故,過天門街,偶逢賣魚甚鮮,曰:何處去得?左右曰:裴令公亭子甚近。乃升亭下馬。俄頃,紫衣三四人至亭子遊看,一人見魚曰:極是珍鮮,二君莫欲作鱠否?詰之,乃梨園第一部樂徒。此人遂解衣操刀,既畢,忽有使人呼曰:駕幸龍首池,喚第一部音聲。切者攜衫帶,望門而走。都官郎中竇泉宅。盧元卿《二王書錄跋尾》記貞元十一年正月五日,於都官郎中竇泉興化宅見王廙書、鍾會書各一卷。長安主簿李少安宅。權德輿《李少安墓誌》:感疾不起於長安興化里第。職方郎中蕭徹宅。《河東記》誌大和八年職方郎中蕭敞卒於興化里。按柳個厚《答貢士沈起書》:閑歲興化里蕭氏之廬,者足下《詠懷》五篇。疑郎此宅。

次南崇德坊。

[編輯]

本名弘德,神龍初改。

西南隅,崇聖寺。寺有東門、西門,本濟度尼寺。隋秦孝王俊舍宅所立。東門本道德尼寺,隋時立。至貞觀二十三年,徙濟度寺於安業坊之修善寺,以其所為靈寶寺,盡度太宗嬪御為尼以處之。徒道德寺額於嘉祥坊之太原寺。以其所為崇聖宮,以為太宗別廟。儀鳳二年,並為崇聖僧寺。《輦下歲時記》:進士櫻桃宴在崇聖寺佛牙閣上。《唐詩紀事》:崇聖寺有徐賢妃股殿。《名畫記》:崇聖寺西殿有董伯仁畫,東殿有展子虔畫,又有鄭德文畫。東北隅,證果尼寺。本隋月愛僧寺。貞觀九年,徙豐樂之證果寺於此,改為尼寺。西北隅,廢報恩寺。嗣號王邕景龍中娶韋庶人妹,舍宅立寺。韋氏敗,寺廢。鑄錢院。特進、芮國公豆盧寬宅。《芮定公碑》:薨於京城之宏德里第。按寬之孫欽望移宅於頒政坊。朝散大夫、守秘書少監周渭宅。權德輿《周渭墓誌》:君已感疾,拜章請老,先築室於崇德里,有嘉樹修竹,休沐吟詠,以文自娛。司動員外郎竇鞏宅。劉禹錫《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詩》云:長愛街西風景間,到君居處暫開顏。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琉種碧鬆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莫言堆案無餘地,認得詩人在此間。諸藏言《寶鞏傳》:公北歸道途遘疾,迨至輦下,告終於崇德里之私第。鞏又有宅在永寧坊。羅隱宅。隱有《西京崇德里居詩》。

次南懷貞坊。

[編輯]

武太后以母號太貞夫人諱貞宇,改為懷賢坊。神龍元年復舊。按許棠有《冬夜懷貞里友人會宿詩。》

東北隅,廢乾封縣廨。本施、巫等人州邸。按乾封縣,唐總章元年置,長安三年省。戶部尚書畢構宅。即乾紂縣廨。西南隅,介公廟。本御史大夫樂思晦宅,後為廟。懿宗咸通詔增修。橫街之北,尚書右僕射唐休璟宅。蘇頸《唐璿碑》:延和元年,薨於長安懷貞里第。璿字休璟。惠昭太子廟。《禮閣新儀》曰元和八年置。義成軍節度使、駙馬都尉韋讓宅。大中三年侵街造舍,為有司皋劾。

次南宣義坊。

隋有應法、寶積二寺,並廢。

東門之北,燕國公張說宅。按說宅在永樂坊,此乃別宅。叛臣安祿山池亭。司徒致仕李逢吉宅。園林甚盛。前司空、兼右相楊國忠宅。《舊書楊國忠傳》:貴妃姊號國夫人,國忠與之私,於宣義里構連甲第,土木被紼繡,棟宇之盛,兩都莫比。按稿本,以下有按語云:「案是傳下文云:國忠山第在宮東門之南,與虢國相對。蓋國忠宅第有二,其山第蓋郎宣陽里之宅也。」王郎中宅。劉禹錫有《題王郎中宣義里新居詩》云:愛君新買街西宅。

次南豐安坊。

隋有宣化尼寺。武德中徙永平坊。按俗本作「安豐」。

戶部尚書裴寬宅。蘇郎中宅。劉禹錫《有和蘇郎中尋豐安里舊居寄主客張郎中詩》王相宅。溫庭筠有《題豐安里王相林亭詩。》

次南昌明坊。

全一坊隋漢王涼宅。諒敗後賜伶官,屬家令寺。

家令寺園。貞觀中日南王入朝,詔於此營第,尋還國,宅遂廢,復為園。

次南安樂坊。

坊南街抵京城之南面,西即安化門。

叛臣李希烈宅。戶部侍郎、兼殿中監王鉷舊宅。王拱《請舍宅為觀表》:臣舊宅在城南安化門內道東第一家,祖父相傳,竹樹猶茂,已更數代,垂向百年。同蕭何之買田,誠為偏僻,異晏嬰之近市,稍遠囂塵。臣於此中選其勝處,減兼官之祿俸,回累賜之金帛,盡除遣堵,創建遵堂。

右朱雀門街西第二街,九坊。按此數坊每有池亭,蓋清明渠水所經也。

朱雀門街西第三街,即皇城西之第一街。南出安化門,北出芳林門入苑。街西從北第一修德坊。本貞安坊,武太后改。坊內有韋庶人父鄷王元真廟,韋氏敗後毀。

右神策軍營。昭宗自華還京,以輔興、修德二坊別設右神策軍營。夾城。憲宗元和十二年,中尉第五守進以眾二千築夾城,自雲韶門過芳林門,西至修德里,以達興福寺。又詔所築夾城,別開門日光化,造樓曰晨暉。德明興聖廟。《禮間新儀》曰:天寶二載建,在安化門內道西。貞元十九年拊獻祖、懿祖神主於廟。西北隅,興福寺。本右領軍大將軍、彭嘲公王君廓宅。貞觀八年,太宗為穆皇后追福,立為弘福寺。神龍元年,改為興福寺。寺北有果園,復有藕花池二所。太宗時廣召天下名僧居之。沙門玄奘於西域回,居此寺西北禪院翻譯。寺內有碑,面文賀蘭放之寫《金剛經》,陰文寺僧懷仁集王羲之寫太宗《聖教序》及高宗《述聖記》,為時所重。《宣室志》:長安興福寺有十光佛院,其院宇框壯麗,云是隋所製。裴休《圭峰禪師碑》:會昌元年坐滅於興福塔院。河西隴右副元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抱玉宅。朝議郎、行宮闈令、充威遠軍監軍、上柱國西門珍宅。《西門大夫墓誌》:遘疾,終於修德里之私第。軍器使、內寺伯袁公宅。王孟諸《故軍器使內寺伯袁公夫人太原郡夫人王氏墓誌》:終於長安縣修德里。

次南輔興坊。

東南隅,金仙女冠觀。景雲元年,睿宗第九女西城公主、第十女昌隆公主並出家為女冠,因立二觀。二年,西城改封金仙公主,昌隆改封玉真公主,所造觀便以金仙、玉真為名。武宗會昌中,建御容殿於金仙觀,宰相李德裕為讚。西南隅,玉真女冠觀。本工部尚書莘國公竇涎宅。武太后時以其地為崇先府。景雲二年為玉真公主作觀。此二觀南街,東當皇城之安福門,西出外郭城之開遠門,車馬往來,實為繁會。《長安志》:安國觀在正平坊,不知其坊所在。按安國觀為玉真公主所居,疑輔興即正平改名也。弘道觀道士蔡瑋撰《玉真公主受道靈壇祥應記》云:公主又居王屋山靈都觀。按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見《白氏長慶集》。朝議郎、行內侍省內寺伯、上柱國劉奉芝宅。趙昂《劉府君墓誌》:大漸於輔興里之寢居。宮闈局令、充合門使朱朝政宅。崔鍔《朱公故夫人道氏墓誌》:終於長安輔興里之私第。按朝政即夫人子。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副使劉渶潤宅。渶潤妻《楊氏墓誌》:卒於輔興里之私第。又《劉仕浦墓誌》:終於輔興里。仕傭即渶潤次子,渶潤,《劉仕墓誌》作「英閏」。內侍陳忠盛宅。裴士淹《陳忠盛碑》:薨於輔興里之私第。

次南頒政坊。

隋有惠雲、澄覺二寺,大業七年並廢。

右軍巡院。《舊圖》。南門之東,龍興寺。本普光寺,貞觀五年太子承乾所立。神龍元年,兩京及天下諸州並置中興寺,遂改此寺為中興寺。又改為龍興寺。西北隅本隋之惠雪寺,有舊佛殿,寺內有鄭法輪晝。嚴挺之《大智禪師碑》:開元廿一年,恩旨復令人都,至南龍興寺曰:此人境之靜也。遂留憩焉。十字街東之北,建法尼寺。開皇三年坊人田通舍宅所立。文帝初移都,便出寺額一百二十枚於朝堂下,製云:有能修造,便任取之。通孤貧孑然,唯有環堵堵之室,乃發憤諧闕,諳額而還,置於所居,柴門甕牖,上穿下漏。時陳臨賀王叔敖母與之鄰居,又舍宅以足之,其寺方浙修建。十字街北之東,證空尼寺。本工部尚書段偷之祖廟,貞觀十七年立為真空寺,武太后改真空為證空。西北隅,昭成觀。本楊士達宅,成亨元年太平公主立為太平觀。尋移於大業坊,改此觀為太清觀。高宗御書飛白額。至垂拱三年,改為魏國觀。載初元年,改為大崇福觀。武太后又御書飛白額。開元十七年為昭成太后追福,改立此名。西南隅,尚書左僕射、芮國公豆盧欽望宅。崇明觀。《舊圖》。東南隅,右散騎常侍徐堅宅。張九齡《徐堅碑》:薨於長安頒政里之私第。護國天王院。天寶二年建顯聖天王寺,咸通七年改。左衛翊衛武騎尉王行威宅。《王行威墓誌》:行威字國寶,遘疾,終頒政里第。恆州長史張承休宅。張說《張承休墓誌》:終於頒政里。朝議郎、行鳳州司倉參軍、上柱國司馬宗宅。《司馬君夫人孫氏墓誌》:夫人字堅靜,建業人,適於司馬司倉宗,終於長安頒政甲第。

次南布政坊。

[編輯]

隋有明法、道覺二寺,大業、武德中並廢。本名隆政,避明皇名改。

東北隅,右金吾衛。隋曰右武候府。西南隅,胡襖祠。武德四年立。西域胡襖,神佛經所謂摩醯首羅也。祠內有薩寶府官,主祠襖神,亦以胡祝充其職。畢氏曰:胡襖神始末見《北魏書》,靈太后時立此寺。善果寺。《舊圖》西南隅。東南隅,廢鎮國大波若寺。本蔣王惲園地,景龍三年立為寺,景雲中廢。西門之南,法海寺。本隋江陵總管、清水公賀拔華宅,開皇九年為沙門法海舍宅立寺,因以法海為名。北之東,濟法寺。開皇二年沙門法藏所立。地本梁村之佛堂及隋武候將軍韋和業宅。其佛殿隋光德太子之寢堂,太子薨後,舍施坼於此造。西禪院,房國公蘇威所立。十字街東之北,明覺尼寺。本隋御史大夫裴蘊宅,開皇中大保、河間王弘立為寺。本名顯,避中宗諱改。福祥觀。本畢國公竇曳宅。天寶十三載立為觀。東門之北,侍中魏知古宅。中書令蕭嵩宅。張說《贈吏部尚書蕭灌碑》:夫人京兆韋氏,逝於京師布政里。按即蕭嵩之父母。左神武大將軍、河間郡王舍利澄宅。功曹參軍梁君宅。《梁君故夫人成氏墓誌》:夫人諱淑,雍州渭南縣主簿第三女,成肅公之後也。卒於隆政里第。朝議郎、行尚書倉部員外郎、集賢院待制權自挹宅。權德輿《權自挹墓誌》:終於布政里私第。尚書曰都官令史王璹宅。《冥報記》:永徽二年六月九日,尚書都官令史王躊暴死,吏驅行出金光門,令人坑,璹拜謝放歸,乃蘇。買白紙作錢並酒食,自於所居隆政坊西渠水上燒之。按渠謂永安渠,渠經布政坊之西。旅館。《李娃傳》:天寶中,鄭生自昆陵抵長安,居於布政里。嘗遊東市逞,自平康東門入,將訪友於西南,至嗚河曲見一宅,門庭不甚廣,而室宇嚴邃,有娃方憑一雙鬟青衣立,生停驂久之。密訊其友,友曰:「此俠邪女李氏宅也。」扣其門,一姥延生遲賓之館,命娃出,烹茶斟酒。久之,日暮鼓動,姥訪其居遠近,生紿曰:「在廷平門外數里。」冀其遠而見留也。俄徙坐西堂,飲酣而散。及旦,盡徒其囊棠,家於李之第。歲餘,資財僕馬蕩然。娃謂生曰:「與郵相知一年,尚無孕嗣,聞竹林神者,報應如響,將致薦酎求之,可乎?」生與娃同謁祠宇,信宿而返,策驢而後,至里北門,娃謂生曰:「此東轉小曲中,某之姨宅也」將憩而覲之。生如言前行,不逾百步,果見一車門,曰:「至矣。」娃引生偕入西戟門偏院中,食頃,有一人馳至曰:「姥遇糶疾頗甚,宜速歸。」娃前往。其姨留生議喪事。日晚,生往之舊宅,門扁鑰甚密,生詰其鄰,曰:「姥徙居且再宿矣。」生將馳赴宣陽以詰其姨,日已晚矣,賃榻而寢。質明乃去,既至,連扣其扉,有宦者徐出,生遽訪之,曰:「此崔尚書宅,昨者有一人稅此院,云遲中表之遠至者,未暮去矣。」生罔知所措,因返訪布政舊邸,邸主哀而進膳,三日遘疾甚篤,邸主懼其不起,徒之於凶肆之中。

次南延壽坊。

[編輯]

隋有惠覺寺,大業七年廢。《杜陽雜編》:成通十四年四月八日,佛骨入長安,自開遠門安福樓夾道佛聲振地,上御安福寺,親自頂禮。坊市豪家,相與為無遮齋大會,競聚僧徒,廣設佛像,吹螺擊鈸,鐙燭相繼,而廷壽里推為繁華之最。

南門之西,懿德寺。本慈門寺。隋開皇六年,刑部尚書萬安公李圓通所立。神龍元年,中宗為懿德太子迫福,改名加飾焉。禪院內有大石臼,重五百斤。《名晝記》:懿德寺三門西廊東靜眼畫山水。東南隅,駙馬都尉裴巽宅。其地本隋齊州刺史盧賁宅。高宗末,禮部尚書裴行儉居之。武太后時,河內王武懿宗居之。土地平敞,水木清茂,為京城之最。畢氏曰:巽尚中宗女宣城公主。張說《裴行儉碑》:薨於京師延壽里。成安公主宅。中宗第八女,降韋捷。寶應經坊。大曆十二年,淮西節度兵馬使李重倩敗汴州李靈輝,請舍所居延壽里宅為佛經坊,許之。仍賜名寶應經坊。贈太州刺史楊誌誠宅。張說《楊誌誠碑》:夫人趙氏,終於長安之延壽里。賈島精舍。賈島有《廷壽里精舍寓居詩》,又有《廷康吟詩》云:寓居廷壽里,為輿廷康鄰。不愛延康里,愛此里中人。延康在廷壽之南,中隔光德一坊,故得言鄰也。王薰宅。《宣室志》:天寶初有王薰者,居長安廷壽里。里中常一夕有三四輩,挈食會薰所居,既飲食,燭前忽有巨臂出燭影下,外有語曰:君有會,不能一見呼耶,願得少肉置掌中。薰莫測其由,郎與之,其臂遂引去。少頃又伸其臂,又置肉於掌中,已而又去。於是相與謀曰:此必怪也,俟其再來,當斷其臂。頃之果來,拔劍斬之,臂既墮,乃一驢足,血流滿地。進士李員宅。《宣室志》:李員,河東人,居長安廷壽里。於堂北垣下得一金缶,上有小篆崔手玉座右銘。趙某宅。沈櫓撰《趙夫人張氏墓誌》:夫人云陽人,歸於天水趙公,終於長安延壽坊之私第。李處士宅。《唐闕史》:延壽里有水墨李處士,以精別畫品,遊公卿門。古池。吳融有《題延壽坊東南角古池詩》,按池蓋永安渠、漕渠所彙也。

次南光德坊。

[編輯]

隋有常法寺,大業七年廢。

東南隅,京兆府廨。府廨先為雍州廨舍,見《雍錄》。府內廨宇並隋開皇中制度,其後隨事改作。開元元年,孟溫禮為京兆尹,因奏請以贓贖錢修繕。宣宗時韋澳為尹,又賜錢加葺之。《東觀奏記》:故事,京兆尹在私第,但奇日入府,偶日入遞院。崔郢為京兆尹,囚徒逸獄,始命造京兆尹廨宅,京兆尹不得離府。京兆府有東、西士曹,東士曹號念珠廳,言事多,判案至一百八道也,西士曹號莎廳,廳前有莎,周回可十五步。見《太平廣記》引《聞奇錄》。西南隅,勝光寺。本隋幽州總管燕榮宅。大業元年,自豐樂坊徙勝光寺於此。寺西院有畫行僧及團花。貞觀初中書令王定所寫,為京城所重。《名畫記》:勝光寺有王定、楊仙喬、尹琳畫,塔東南院有周防畫水月觀自在菩薩,又劉整畫掩障菩薩圓光及竹。十字街東之北,慈悲寺。武德元年,高祖為沙門曇獻立。屬隋末饑饉,常賑給貧乏為事,故寺以慈悲為名。南門之東,尚書左僕射劉仁軌宅。仁軌薨後,尚宮柴氏居之,後立為光德寺,柴便度為尼。景雲初,追柴氏入宮,寺遂廢。鄱陽公主邑司。孫思邈常居於是,庭前有病梨木,盧照鄰為賦紀之。太子賓客裴垍宅。按裴光庭亦居此坊,光庭為中眷,裴垍為東眷,裴處別為宅也。朝議朗、行尚書祠部員外郎裴稹宅。裴肋《裴稹墓誌》:終於長安光德里私第。按稹即光庭子,權德輿《裴倩神道碑》:考終命於長安光德里第。倩即光庭孫。柳宗元《梓人傳》云: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封叔名瑾,子厚姊夫,即稹之從孫。宗元《亡姊裴君夫人墓誌》:終於光德里。吏部尚書崔邪宅。邠與弟浙西觀察使郾、金吾大將軍鄯及宰相淮南節度使鄲皆貴顯,同居光德舊第。鄆嘗構便齋,宣宗開而歎曰:崔氏一門孝友,可謂十族之法,因題曰德星堂。後京兆民即其里為德星社云。丘部尚書劉崇望宅。《唐語林》稱劉崇望為光德劉相。按:李洞有《題劉劄公光德里新構茅亭詩》,蓋即崇望宅也。又按:仁軌為尉氏房,崇望為河南劉氏,故別為宅。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贈太尉孔緯宅。《舊書》本傳:偉從駕至莎城,疾漸危篤,先還京城,卒於光德里第。緯又有賜宅在善和里。《舊書朱玫傳》:玫有第在善和里。《新書》作玫居孔緯第。按緯之賜宅在平朱玫之後,言玫居孔緯宅,誤也。蓋善和里本朱玫宅,平玫後,即以玫宅賜孔緯耳。潘將軍宅。《劇談錄》:京國豪士潘將軍住光德坊,常寶玉念珠一串,貯之以繡囊玉合。一旦開合啟囊,已亡珠矣。主藏者常識京兆府停解所由王超,年且八十,因密話其事。超他日過勝業坊北街,有三鬟女子穿木屐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踟,接而送之,直高數丈,超獨異焉。而止於勝業坊北門短曲,有母同居,超因以他事熟之,從容徐謂曰:「潘將軍失卻玉念珠,不知知否?」女子曰:「偶遇朋儕為戲,終卻送還,來日詰旦於慈恩寺塔院相候。」如期而往,寺門始開,塔戶猶鑠,忽於相輪上舉手示超,大敵然摧念珠而下。明日訪之,已空室矣。張氏宅。白行簡《紀夢》云:長安西市百肆,有販粥求利而為之平者,姓張,不得名,家富於財,居光德里。

次南延康坊。

[編輯]

隋有明輪寺,大業七年廢。

者王府。寶曆三年,以延康坊官宅一區為諸王府。唐朝故事,王府在京師,即合有曹局。自天寶以後,王不出閣,所置寮來過於閑冗,其胥吏,數司方共一員,至是,瓊王府長史裴簡求奏論,遂創官府。按:諸王府本閻令琬之宅,見《唐會要》。又按:蘇頸《章懷太子良娣張氏碑》:良娣張氏遘疾,棄養於京廷康第之寢。蓋即居於諸王府也。西南隅,西狙寺。本隋尚書令、越國公楊素宅。大業中,素子玄感謀反,誅後沒官。武德中為萬春公主宅。貞觀中以賜魏王泰,泰薨後,官市之。顯慶元年,高宗為孝敬太子病癒立寺。大中六年,改為福壽寺。寺內僧廚院有暢素舊井,玄感被誅,家人以金投井,後人窺見,鉤汲無所獲,寺眾謂之靈井。《名畫記》:西明寺額,唐玄宗朝南薰殿學士劉子皋書。入西門南壁楊廷光畫神兩鋪。東廊東面第一間傳法者圖讚,褚遂良書。第三間利防等,第四間曇柯迦羅,並歐陽通書。《盧氏小說》:德宗微行西明寺,宋濟在僧院過夏,上忽人濟院,方在窗下犢鼻葛巾鈔書。上曰:茶請一碗。濟曰:鼎水中煎此有茶味,請自潑之。上又問曰:作何事業,兼問姓行。濟云:姓宋,第五,應進士舉。又曰:所業何?曰:作詩。又曰:問今上好作詩,何如?宋濟云:聖意不測。語未竟,忽從輦遞到,曰:官家,官家。濟惶懼待罪。上曰:宋五大坦率。後禮部放膀,上命內臣看有濟名,使同奏無名,上曰:宋五又坦率也。章懷太子有《西明寺鍾銘》。陳玄奘曾居此寺。寺有牡丹,見《白氏長慶集》。東南隅,靜法寺。開皇十年,左武候大將軍、陳國公竇抗所立。寺門拆抗宅柴戟門所造。西院有木浮圈,抗弟璡為母成安公主建,重疊綺麗,崇一百五十尺,皆伐抗園梨木充用,其園本西魏大統寺,周武帝廢佛教,以共寺賜抗為宅焉。「靜」一作「淨」《名畫記》:淨法寺有張孝師、范長壽畫。北門之西,中書令閻立本宅。後申王傅符太元居之。西亭有立本所畫山水。水部郎中張籍宅。白居易《酬張十八訪宿見贈詩》:遠從延康里,來訪曲江濱。按:籍有宅在靖安,已見。馬鎮西宅。《玄怪錄》:太常協律韋生有兄,自云平生無懼憚,聞延康東北角有馬鎮西宅,常多怪物,具酒肉,夜獨於大池之西孤亭中宿。夜半,見一小兒長尺餘,自池中出,循階而上,韋生以手摸之,則一古鐵鼎子,已欠一腳。明旦,杵碎其鼎,染之有血色。王靜信宅。《唐故義興周夫人墓誌》:夫人義興人也,為太原王府君靜信之妻,終於延康之私第。邪寧節度使馬璘池亭。璘卒,池亭入官。貞元後,群臣多賜宴於中。

次南崇賢坊。

[編輯]

隋有緣覺、融覺、賢覺二寺,並大業、武德中廢。

南門之西,海覺寺。開皇四年,淮南公元偉舍宅為沙門法聰所立。《名畫記》:海覺寺額,歐陽詢題。寺又有王韶應、展子虔、鄭法士畫。十字街北之西,大覺寺。開皇二年、文帝為醫人周子臻所立。其地本臻之佛堂也。西門之南,法明尼寺。開皇八年,長安富商王道賓舍宅所立。又有慈仁尼寺,本在法明寺西,開皇三年,隋大興公主有女出家為尼,號曰女郎師,隋帝為立此寺。至開元二年,敕並入法明尼寺。十字街東之南,崇業尼寺。本弘業寺。隋開皇十年,尼法覺立於法界之西,其地湫隘。大業三年,合州刺史崔鳳舍宅移於此置。神龍元年,改為崇業。西南隅,秘書監嗣號王邕宅。西門之北,黃門監盧懷慎宅。懷慎居官清儉,宅在陋巷,屋宇殆不蔽風雨。光祿少卿實瑗宅。昭成太后之從父弟。咸通中,河中節度使竇璟與弟河東節度使擀同居崇賢第,家富於貲。考《世系表》不載,疑亦瑗之族。太子少師崔景侄宅。李華《崔景蛭碑》:夫人鄭氏,終於京兆崇賢里。按夫人即崔圓之母。逛土獨孤遐叔宅。《河東記》:貞元中,進士獨孤遐權家於長安崇賢里,新娶白氏,家貧。下第至蜀,羈棲不偶,逾二年乃歸,至鄂縣西,去城尚百里,歸心迫速,取是夕及家,趨斜徑疾行,入畜既殆。至金光門五六里,天已際,絕無逆旅,惟路隅有佛堂,遐叔止焉。中郎將曹遂興宅。《乾巽子》:崇賢里有中郎將曹遂興宅,堂下生一大樹,遂興每患其經年枝葉有礙庭宇,伐之又恐損堂室。寶乂請買之,仍典中郎除之,不令有損,乃出錢五千文,以納中郎。與斧斤匠人議伐其樹,自梢及根,令各長二尺餘斷之,因眩嶰眾材及陸博局數百,鬻於本行,計利百餘倍。集州司馬裴通遠宅。《集異記》:唐憲宗葬景陵,都城人十畢至。前集州司馬裴通遠家在崇賢里,妻女輩亦以車輿縱觀通化門。及歸日晚,馳馬驟至平康北街,有白頭嫗步走隨車而來,至天門街,夜鼓時勁,車馬轉速,嫗亦忙遽。車中有老青衣從四小女,其中有哀其奔迫者,問其所居,對曰崇賢,即謂曰與嫗同里,可同裁至里門。嫗荷娩,及至,下車遺一小錦囊,諸女共開之,中有白羅制為逝者面衣四焉,諸女驚賅,棄於路。不旬日,四女相次而卒。按自通化至崇賢里,必先經平康,後經天門街。羅鄴宅。羅鄴有《春日宿崇賢里詩》。陳樸宅。酉陽雜俎》:隙樸元和中住崇賢里北街,大門外有槐樹,嘗黃昏徙倚,見若婦人及老狐、異鳥之類,飛入樹中。遂伐視之,樹凡三搓,一槎空中,一槎中有獨頭栗一百二十,一槎中繈一死兒,長尺餘。崔生宅。酉陽雜俎》:澧泉尉崔汾仲兄居長安崇賢里。曹郎中宅。李洞有《贈曹郎中崇賢所居詩》云:閑坊宅枕穿宮水。按穿宮水,即永安渠水也。胡人米亮宅。《乾撰子》:竇乂令小兒拾破麻鞋,每三輛以新麻鞋一輛換之,遠近知之,送破麻鞋者雲集,數日獲千餘量。傭人於崇賢西門水澗,從水洗其破麻鞋,曝乾,貯廟院中。又胡人米亮謂乂曰:崇賢里有小宅出賣,直二百千文,大郎速買之。乂西市櫃坊鑠錢盈餘,即依直出錢市之。書契日,亮與義曰:亮工於覽玉,嘗見宅內有異石,人罕知之,是搗衣砧真于闐玉,大郎旦立致富矣。乂未之信。亮曰:廷壽坊召玉工觀之。玉工大驚曰:此奇貨也,攻之當得腰帶銬二十副,每副賣錢三千貫。乂遂令琢成,果得敷百千價。又得合子、執帶、頭尾諸色雜類鬻之,乂計獲錢數十萬貫。其宅並元契,乂遂與米亮,使居之以酬焉。僦舍。杜寶符《杜夫人墓誌》:歿於崇賢里僦宅。按夫人杜黃裳之女,寶符之姊,裴擀之妻。

次南延福坊。

[編輯]

隋有神通寺,大業七年廢。

真化府。《長安志》引《舊圖》。按《地理志》屬京兆府。十字街東之北,宣平府。按《地理志》不載。西南隅,紀國寺。開皇六年,獻皇后獨孤氏為母紀國夫人崔氏所立。《名畫記》:紀國寺有鄭法輪畫。東南隅,玉芝觀。本越王貞宅。後乾封縣權治於此。又為新都公主宅,施為新都寺。寺廢,乃為郯王府。天寶二年,立為玉芝觀。西化隅,瓊山縣主宅。縣主開元中適慕容氏,即吐谷渾之苗裔,富於財產,宅內有山池院,溪磴自然,林木蔥鬱,京城稱之。御史黃滔宅。《黃御史集》有《廷福里居和林寬何紹餘酬寄詩》,附裁從弟蟾《和從兄御史延福里居詩》。進士何氏宅。趙嘏有《宿何書記先輩延福新居詩。》進士張喬宅。張喬有《延福里秋懷詩》。進士孫秦宅。鄭谷有《訪題進士孫秦延福南街居詩》。沈氏家廟。《河東記》:大和四年十二月九日,邊上從事魏式暴卒於長安延福里沈氏私廟中。前二日之夕,勝業里有司門令史辛察者,忽患頭痛而絕,初見有黃衫,就其床以手相就而出,良久,謂察曰:但致錢二千緡,便當相舍,因令連語求錢,於是其家果取紙錢焚之,察見紙燒訖,皆化為銅錢。又謂察曰:請兼致腳直。察悟其所居之西百餘步,有一力車傭載者,遂與黃衫俱詣其門。察曰:有客要相頗,載錢至廷平門外。車曰:諾。即來裝其錢訖,黃衫曰:請相送至城門。三人相引部領,曆城西街,抵長興西南而行,時鍾鼓將動,黃衫曰:天方曙,不可往矣,當且止延福沈氏廟。逡巡至焉。按城西街,「西」字疑誤。旅邸。《宣室志》:元和中,博陵崔毀自汝鄭來,僑居長安延福里。

次南永安坊。

[編輯]

永壽寺。《寺塔記》:寺三門東吳道子畫。佛殿名會仙,本是內中梳洗殿。右衛將軍、淄川縣公李孝同宅。《李孝同碑》:薨於京師永安之里第。右羽林大將軍高仙芝宅。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薛蘋家廟。水亭。白居易有《和楊尚書罷相後夏日遊永安水亭詩》。

次南敦義坊。

[編輯]

東北隅,廢福田寺。本隋靈覺寺。開皇六年,親王楊雄所立。武德初廢。乾封二年,武后為其姊賀蘭氏復立為崇福寺。儀鳳二年,改福田寺。開元二年廢。東南隅,廢法覺尼寺。隋置。開元二年,並入資善寺。太尉、中書令、臨淮郡王李光弼宅。山南西道節度使鄭餘慶家廟。

次南大通坊。

[編輯]

東南隅,左羽林將軍竇連山宅。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園。後為岐陽公主別館。

次南大安坊。

[編輯]

坊南街抵京城之南面。

大安亭。《通鑒》:吐蕃劫盟。李晟大安園多竹,有為飛語者云:晟伏兵大安亭,謀因倉猝焉變,晟遂伐其竹。按晟蓋有園在此坊。呂溫有《春日遊郭駙馬大安亭子詩》。按汾陽王園在大通坊,兩坊相連,故園地得至大安。詩有;借賞彩船輕」之句,蓋引永安渠水為池。南康郡王韋皋家廟。權德輿《南康郡王韋公先廟碑》:作新廟於京師大安里。

右皇城西第一街,十三坊。

朱雀門西第四街,即皇城西之第二街。街西從北第一安定坊。

[編輯]

東南隅,千福寺。本章懷太子宅。咸亨四年舍宅立為寺。大中六年改興元寺。按《唐畫斷》:千福寺西塔院有王維掩障,一畫楓樹,一圖輞川。《名畫記》:千福寺額,上官昭容害。東塔院額,高力士書。又有楊惠之、僧懷素書,楊廷光、盧棱伽、韓幹、吳道玄、李綸、尹琳畫。又置太宗《聖教序碑》、《楚金和尚碑》,顏魯公、張芬、吳通微、韓擇木所書諸碑。魯公所書即《多寶塔碑》也,塔在寺中,造塔人木匠李伏橫、石作張愛兒。塔院有石井闌,上有李陽冰篆書。西南隅,福林寺。其地本隋律藏寺。武德元年,置太原寺於永興坊,以義師初起太原,因以名寺,後移於此。咸亨三年,改為福林寺。東北隅,五通覲。開皇八年,為道士焦子順所立。子順能驅役鬼神,傳諸符錄,預告隋文膺命之應。及即位,拜為開府、永安公,立觀以五通為名,旌其神術。右神策軍護軍中尉第五守進宅。

次南休祥坊。

[編輯]

大和二年,休祥坊百姓三百接宰相訴,當坊右龍武軍地,賜百姓,經四十餘年不納稅,今被辟仗使田全操並卻徵索。時全操令角觚者五十人分捕所訴者,遂鬥於通衢,久之方散。文宗以地為百姓業久矣,不欲收奪,因賜左右三軍錢各一千五百貫,其休祥地盡歸百姓。

坊內有漢顧成廟餘阻。廟北,漢奉明園。宣帝父悼皇考墓園也。園北,漢奉明縣。東北隅,崇福寺。本侍中、觀國公楊恭仁宅。咸亨元年,以武后外氏故宅立為太原寺。垂拱三年,改為魏國寺。載初元年,又改為崇福寺。寺額武太后飛白書。《名畫記》:崇福寺有吳道玄、劉整、牛昭、王陀子畫。裴休《玄秘塔碑銘》:大連法師十歲依崇福寺道悟禪師為沙彌。又曰:稟持犯於崇福寺升律師。東南隅,萬善尼寺。本在故城中,周宣帝大象二年置。開皇三年,移於此,盡度周氏皇后嬪御以下千餘人為尼以處之。寺西,昭成尼寺。大業元年,元德太子為尼善惠、元懿立為慈和寺。永徽元年,廢崇德坊之道德寺,乃移額及尼於此寺。先天二年,又為昭成皇后迫福,改為昭成寺。南門之西,武三思宅。本駙馬都尉周道務宅。神龍中,三思以子崇訓尚安樂公主,大加雕飾,三思誅後,主移於金城坊。開元中,道務子勵言復居之。廷唐觀。京苑總監、上柱國茹守福宅。《茹守福墓誌》:卒於長安休祥里第。

次南金城坊。

[編輯]

奉漢博望苑之地。初移都,百姓分地版築,土中見金聚,欲取便沒。隋文帝曰:此朕金城之兆,因以金城為坊名。隋有釋梵、法眾二寺,大業七年廢。《大唐新語》:貞觀中,金城坊有人家為胡所劫,司法參軍尹伊請追禁西市胡,俄果獲賊。蓋金城近於西市也。

西南隅,匡道府,即漢思後園。漢武帝衛皇后墓園也,宣帝追縊,改葬於此。地本長安故城之杜門外大道東也。按:匡道府見《地理志》。北門有漢戾園。戾太子史良娣墓,宣帝改葬於此,其地本白亭。園東南,漢博望苑。本杜門「杜」誤「在」。據《兩京新記》改。〕外道之東。東南隅,開善尼寺。隋開皇中,官人陳宜華、蔡容華二人所立。寺北,廢太清觀。本悖逆庶人宅。初封安樂公主,出降武三思子崇訓,崇訓誅後,自休祥坊移宅於此,改適武承嗣之子延秀,及誅後,敕太清觀道士史崇玄居焉。崇玄以先天二年謀逆,復誅,觀遂廢。西南隅,會昌寺。本隋海陵公賀若誼宅。義寧元年,義師入關,太宗頓兵於此。武德元年立為寺。十字街南之東,樂善尼寺。本名舍衛寺。隋開皇六年,尉遲迥孫太師為其祖所立。景龍元年,改為溫國寺。二年,又改為樂善寺。瑞聖寺。《舊圖》。冠軍大將軍、代州都督、上柱國許洛仁宅。許洛仁妻《襄邑縣君宋氏墓誌》:夫人諱善主,字令儀,定州安喜人,薨於金城坊里第。雲麾將軍劉元尚宅。《劉元尚墓誌》:薨於金城里之私第。昭武校尉、守左驍衛將軍、上柱國陳義宅。侯釒否《陳公墓版》:卒於上都金城里之私第。華州參軍柳生宅。《乾巽子》:華州柳參軍於長安閑遊,上巳日曲江見一車子,後簾徐搴,女子容色絕代,柳生鞭馬從之,即見車子入永崇里。柳生知其大姓崔氏,女有母,有青衣字輕紅。柳生多方賂輕紅,竟不之受。他日,崔氏女有疾,其舅執金吾王請為子納焉。崔氏女不允。其母乃命輕紅於薦福寺僧道省院,達意柳生,令兩三日就禮。柳生自備財禮,期內結婚。後五日,柳挈妻與輕紅於金城里居。無何,王氏殂,柳生挈妻與輕紅赴喪。金吾之子告父擒柳生,王氏既歿,無所明,遂訟於官,公斷王家先下財禮,合歸王氏。經數年,金吾又亡,移其宅於崇義里。崔氏不樂事外兄,時柳生尚居金城里,崔氏乃與輕紅同諧柳生,柳生驚喜,又不出城,只遷群賢里。後本夫終尋崔氏女,知群賢里住,興訟奪之,柳生長流江陵。邢滓宅。《通鑒》:王拱弟戶部郎中焊所善邢謀作亂,拱命賈季鄰捕綽,綽居金城坊,季鄰等至門,綽帥其黨突出,鬧且走,至皇城西南隅,會高力士引飛龍禁軍至,擊斬絆。空宅。《朝野俞載》:中書舍人郭正一失一高麗婢,於余城坊中空宅搜得之。

次南醴泉坊。

[編輯]

本名承明坊。開皇二年,繕築此坊,忽聞金石之聲,因撅得甘泉浪井七所,飲者疾愈,因以名坊。隋有光寶、救度二寺,大業、武德中廢。

西南隅,三洞女冠觀。本靈應道士觀,隋開皇七年立。貞觀二十二年自永崇坊換所居於此。觀北,妙勝尼寺。開皇二年。周靜帝皇后平原公主所立。十字街北之西,醴泉寺。隋文帝於此置醴泉監,取甘泉水供御廚。開皇十二年,廢鑒立寺。十字街南之東,舊波斯胡寺。儀鳳二年,波斯王畢路斯奏請於此置波斯寺。景龍中,宗楚客築此,寺地人其宅,遂移寺於布政坊之西南隅襖祠之西。西門之南,襖祠。東南隅,太平公主宅。公主死後沒官,為陝王府。宅北有異僧方回宅,太平公主為造之。南門之東,中書令宗楚客宅。楚客誅死,其宅後賜申王撝。烈士台。世傳安金藏之居。輔國大將軍、右衛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國公段誌玄宅。《段誌玄碑》:薨於京師之醴泉里第。王安仁宅。《文林郎王君夫人墓誌》:上元元年,終於醴泉里第。安仁其子也。孝子郭思訓宅。《郭思訓墓誌》:終於長安醴泉里之私第。遊擊將軍張希古宅。《張府君墓誌》:公字希古,終醴泉里之私第。

次南西市。

[編輯]

隋曰利人市。《舊書楊貴妃傳》:天寶十年正月望夜,楊家五宅夜遊,與廣寧公主騎從爭西市門,楊氏怒,揮鞭及公主衣,公主墮馬。

南北盡兩坊之地,市內有西市局。隸大府寺。市內店肆如東市之制。長安縣所領四萬餘戶,比萬年為多,浮寄流寓,不可勝計。市署。署前有市令載敏碑,蒲州司兵徐彥伯為其文也。平準局。衣肆。沈既濟《任氏傳》:鄭子遊入西市衣肆,見任氏。按韋述《記》云:市署前有大衣行,當即此衣肆也。秋轡行。《逸史》載江陵副使李君事,有西市秋轡行。秤行。買家店。《乾巽子》:賣乂西市買油靛數石,雇庖人執爨,傭人判破麻鞋,制為法燭鬻之,獲無窮之利。先是西市秤行之南,有十餘畝坳下潛汙之地,目曰小海池,為旗亭之內眾穢所聚。實乂遂求買之,其主不測,乂酬錢三萬。既獲之,於其中立標,懸幡子,繞池設六七鋪,製造煎餅及團子。召小兒擲瓦礫擊其幡標,中者以煎餅團啗,不逾月,兩街小兒競往,計萬萬,所挪瓦礫已滿池矣。遂經度造店二十間,當其要害,日收利數千,甚獲其要。店今存焉,號為竇家店。張家樓。《會昌解頤錄》:西市有食店張家樓。景先宅。《霍小玉傳》:小玉往往私令侍婢潛賣篋中服玩之物,多托於西市寄附鋪候景先家貨貞。放生池。市西北有溝池。池側有佛堂,沙門法戍所造。獨柳。刑人之所。按西市刑人,唐初即然。貞觀二十年,斬張亮、程公穎於西市。《舊書肅宗紀》、《王涯傳》又言子城西南隅獨柳樹。蓋西市在宮城之西南,子城謂宮城。

次南懷遠坊。

[編輯]

隋有法寶寺,大業七年廢。劉禹錫《傷秦姝行序》:河南房開十得善箏人於長安懷遠里。

東南隅,大雲經寺,本名光明寺,隋開皇四年,文帝為沙門法經所立。時有延興寺僧曇廷,因隋文賜以蠟燭,自然發焰,隋文奇之,將改所住寺為光明寺,曇延更請立寺,以廣其教,時此寺未製名,因以名焉。武太后初,此寺沙門宣政進《大雲經》,經中有女主之符,因改為大雲經寺。遂令天下每州置一大雲經寺。此寺當中寶閣崇百尺,時人謂之七寶台。寺內有浮圖,東西相值。東浮圖之北佛塔,名三絕塔,隋文帝所立。塔內有鄭法輪、田僧亮、楊契丹書跡,又巧工韓伯通塑作佛像,故以三絕為名。按《名畫記》:隋田、楊與鄭法士同於光明寺畫小塔,鄭圖東壁、北壁,田圖西壁,楊畫外邊四面。又有馮提伽畫瘦馬。十字街東之北,功德尼寺。本在安定坊,開皇五年、周宣帝女細腰公主所立,武德中移於此。左監門大將軍、襄城郡公樊興宅。按碑:終於雍州長安縣懷遠里第。戴夫人宅。冉元一《薛府君墓誌》:公諱剛,終於龍首里第,夫人戴氏終於陵遠里第。盧氏宅。《前定錄》:李揆寓宿於懷遠坊盧氏姑之舍。

次南長壽坊。

[編輯]

隋曰廣恩坊,避煬帝諱改。有願力寺,大業七年廢。

西南隅,長安縣廨。去府六里。按縣治隋開皇三年所立,見《長安志》。南門之東,永泰寺。本梁太尉、吳王蕭岑宅,隋開皇四年,帝為沙門曇延立為延興寺,寺東院莒公蕭琮宅,當隋亡,捨入寺。神龍中,中宗為永泰公主追福,改為永泰寺,寺內東精舍有隋中大夫鄭法士畫釋迦滅度之變,左右廊有滕王庫直李雅畫聖僧之跡,又有楊契丹畫。北門之東,大法寺。本弘法寺,武德中,光祿大夫李安遠所立,神龍元年改。十字街酉之北,崇義寺。本隋廷陵公於銓宅。武德二年,桂陽公主為駙馬都尉趙慈景所立。十字街北之西,鄒國公楊溫宅。開府儀同三司尉遲敬德宅。朝議郎、行澤王府主簿梁寺宅。詳懷德坊下。中書令閻立本宅。按閻令宅在延康坊,《太平禦覽》引作延壽,誤。《長安志》載在此,恐又因廷壽而誤也。前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家廟。大曆四年,有虎止於載之私廟,命將軍薛岌、周皓發弩手射殺之。

次南嘉會坊。

[編輯]

西南隅,褒義寺。本隋太保吳武公尉遲剛宅。初,剛兄迥置妙象寺於故都城中,移都後,剛舍宅立寺,名褒義,材木皆舊寺者。《名畫記》:褒義寺有盧棱迦、杜景祥、王元之畫。十字街西之北,靈安寺。武德三年,高祖為衛懷王元霸立。盱眙尉顧非熊宅。顧非熊有《關試嘉會里聞蟬感懷呈主司詩。》起居舍人韋莊宅。按章莊有《嘉會里間居詩》。鄰國莊穆公主廟。《禮合新儀》曰:德宗女曰義章公主,追冊,貞元十七年拊廟。竇氏家廟。《乾巽子:》抉風竇乂諸姑,累朝國戚,其們檢校工部尚書文,陽廄使、官苑使,於嘉會坊有廟院。五月初,長安盛飛榆莢,乂埽聚得斛餘,往諧伯所,借廟院習業。乂夜則潛寄褒義寺法安上人院止,晝則往廟中,以二錨闊隙地,廣五寸,深五寸,冪布四十五條,皆長二十餘步,汲水漬之,布榆於共中。比及秋,森然已及尺餘,千萬餘株矣。

次南永平坊。

[編輯]

本名永隆,明皇即位改。

東門之北,宣且化尼寺。開皇五年,周昌樂公主及駙馬都尉尉遲安舍宅所立。寺門金剛上人雍法雅所製,頗有靈跡,有一尼常傾心供養。東南隅,宣城公主宅。公主薨後,太子太師竇希球居之。高安長公主宅。高宗女,降潁州刺史王勖。蘇頒《高安長公主碑》:薨於長安永平里第。日者寇鄘宅。《乾 巽子》:元和十二年,上都永平里西南隅有一小宅,懸膀云:但有人敢居,即傳元契奉贈,及奉其初價。大曆年,安太清始用二百千買得,後賣與王句,傳受凡十七主,皆喪長。布施與羅漢寺,寺家賃之,悉無人敢人。有日者寇鄘諧寺求買,因送四十千與寺家,寺家乃傳契付之。有堂屋三間,甚庳,東西廂共五間,地約三畝,榆楮數百株,門有崇屏,高八尺,基厚一尺,皆炭灰泥焉。鄘又與崇賢里法明寺僧普照為徒,其夜埽堂獨止。至四更,聞一人哭聲,至曙遂絕。鄘乃命照公與作道場,滿七日,崇屏之下四尺開,土忽頹圮,中有一女人。鄘送葬渭水之沙洲,自後更無恐懼。郭汾陽有堂妹出家永平里宣化寺,汾陽王夫人之頂謁其姑。從人頗多,從買此宅,往來安置,或聞有青衣不謹,遂誅青衣,夫人令高築崇屏,此宅或因是焉。亦云青衣不謹,泄漏遊處,由是生葬此地焉。崔氏宅。《紀聞》:鄜城尉范季輔未娶,有美人崔氏,宅在永平里,常依之。開元二十八年二月,崔氏晨起下堂,有物死在階下,身如狗,項九頭,皆如人面,面狀不一,有怒者、喜者、研者、醜者、老者、少者、蠻者、夷者,皆大如拳,尾甚長,五色。崔氏恐,以告季輔。問諾巫,巫言焚之五道,災則消矣。乃於四達路,積薪焚之。後數日,崔氏母殂。又數日,崔氏死。又數日,季輔亡。天平軍節度使殷侑家廟。按碑,廟在永平里之東北隅。

次南通軌坊。

[編輯]

鄯公廟。文敬太子廟。《禮合新儀》曰:貞元十七年置,在長安坊,後徒於此。

次南歸義坊。

[編輯]

全一坊隋蜀王秀宅。隋文帝以京城南面闊遠,恐竟虛耗,乃使諸子並於南郭立第。時秀有寵,封土殷富,起第最華。秀死後沒官,為家令寺園。

次南昭行坊。

[編輯]

本名顯行,犯中宗諱,長安中改。坊南街抵京城之南面。

十字街之南,汝州刺史王昕園。引永安渠為池,彌旦頃畝,竹木環布,荷荇叢秀。

右皇城西第二街,十一坊及西市。

朱雀門街西第五街,即皇城西之第三街。街西從北第一修真坊。韋述曰:今坊之南門門扉,即周之太廟門板也。隋有積善寺,武德中徙義寧坊。

[編輯]

坊有漢靈台餘阯。崇五尺,周一百二十步。《述征記》曰:長安宮南靈台上有相風銅烏,或曰此烏遇千里風乃動。郎將葛威德宅。張說《葛威德墓誌》:夫人郭氏,薨於京兆之修真里。

次南普寧坊。

[編輯]

南街西出,通開遠門。

坊西街有漢太學餘阯。其地奉長安故城南安門之外。次東,漢辟雍。元始四年所立。次東,漢明堂。二所並磨滅,無復餘阯。十字街東之北,靈化寺。開皇二年沙門善吉所立,其地奉吉之宅。講堂北有古塚,崇五丈,不詳姓名。東南隅,東明觀。顯慶元年,孝敬升儲後所立。規度仿西明之制,長廊廣殿,圖畫雕刻,道家館舍,無以為比。觀內有道士馮黃庭碑,又有道士巴西李榮碑,永樂李正己為其文也。《唐語林》:明皇所幸美人,忽中夜夢見人召去,縱酒密會,醉厭而歸,覺來流汗倦怠,因言於上,上曰:此術人所為也,汝若復往,但隨時以物記之。其夕熟寐,飄然又往,美人半醉,見石硯在前席,密以手文印於曲房屏風上,寤而具啟上。乃潛令人諧宮觀求之,果於東明觀中得其屏風手文,所居道流已潛遁矣。張因為道士,居東明觀,柳宗元有《東明張先生墓誌》。西南隅,太尉、英國公李積宅。北門之西,司農卿韋機宅。西北隅,襖祠。

次南義寧坊。

[編輯]

本名熙光坊,義寧元年改。《冥報記》:蘇州別駕沈裕,於貞觀八年八月,夢其身行於京師義寧坊西南街。

南門之東,化度寺。本真寂寺,隋尚書左僕射、齊國公高頻宅。開皇三年熲舍宅,奏立為寺。武德二年改化度寺。寺中有無盡藏院,敬宗賜化度經院金字額,御樓以觀之。大中六年改為崇福寺。《名畫記》:化度寺額,殷仲容題。寺有楊廷光、楊仙喬畫。按武后移此寺無盡藏於東都福先寺,日久漸耗,尋移歸本院。至開元九年,以所餘散京師諸寺,遂絕焉。西北隅,積善尼寺。開皇十二年,高熲妻賀跋氏所立,其地本賀跋氏之別第。十字街東之北,波斯胡寺。貞觀十二年,太宗為大秦國胡僧阿羅斯立。東南隅,尚書右僕射戴至德宅。青城縣令達奚思敬宅。員半千《達奚思敬碑》:終於長安義寧坊之私第。右龍武軍宿衛閭庭萼宅。《清河張夫人墓誌》:夫人號威德,清河之族,嬤於閭氏,終於京長安縣義寧里之私第。又云:嗣子庭萼,右龍武軍宿衛。次子庭珍,右羽林軍宿衛。

次南居德坊。

[編輯]

南街西出,通金光門。坊內隋有依法、寶岸、凝觀三寺,並大業廢。

漢圓丘餘阯。東南隅,先天寺。本寶國寺。隋開皇三年,敕大興、長安兩縣各置一寺,因立寶昌、禪林一寺,東西相對,時人謂之縣寺。其地本漠之圓丘。先天元年,改為先天寺。西北隅,普集寺。開皇七年,突厥開府儀同三司鮮于遵義舍宅所立。南門之西,奉恩寺。本將軍尉遲樂宅,神龍二年立為寺,大中六年改興福寺。南門之東,司禮太常伯劉祥道宅。宅接先天寺,兼據漢圓丘舊址,因基高築亭焉。房州刺史杜元徽宅。劉太真《杜元徽碑》:終於長安居德里私第。左驍衛將軍折氏宅。《曹夫人墓誌》:夫人曹氏,諱明照,年十有八,適左驍衛將軍折府君為命婦,終於居德里之私第。

次南羣賢坊。

[編輯]

隋有監門大將軍黃城公元瓚、上柱國郵城公梁軌二宅。又有法身、寶王二寺,大業七年廢。

東門之南,真心尼寺。開皇八年,宦者儀同三司宋祥舍宅所立。十字街東之北,真化尼寺。開皇十年,冀州刺史馮臘舍宅所立。武太后改為光化寺,神龍元年復舊。東南隅,中宗昭容上官氏宅。後為南陽縣主所居。處士程元景宅。《程慮士墓誌》:先生諱元景,字師朗。京兆長安人。遘疾,終於羣賢里。內供奉強瓊宅。《故琅琊王氏夫人墓誌》:夫人即故玉冊官、內供奉、賜緋魚袋強瓊之妻。乾符元年,終羣賢里第。

次南懷德坊。

[編輯]

西南隅,羅漢寺。開皇六年雍州牧、楚絲且盧積所立。十字街西之北,辨才寺。本鄭孝王亮隋代舊宅,亮子司空、淮安王神通,以開皇十年為沙門智凝立此寺於羣賢坊,以智凝辨才不滯,因名寺焉。武德二年徙於此。東門之北,慧日寺。開皇六年所立,本富商張通宅,舍而立寺。通妻陶氏常於西市鬻飯,精而價賤。時人呼罵陶寺。寺內有九層浮圖一百五十尺,貞觀三年沙門道□所立。李儼《道因法師碑》:法師終於長安慧日之寺。弘光寺。天官侍郎李至遠宅。畢氏曰:《唐書》本傳:至遠為天官郎中。朝議郎、行澤王府主簿梁寺宅。《梁府君並夫人唐氏墓誌》:梁君諱寺,字師陳,雍州藍田人,終於長安懷德里第。按梁君之卒在垂拱四年七月五日。又云:其夫人唐氏以垂拱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終於長壽里第。蓋梁君卒後又徙居長壽里也。韓寶才宅。《韓君墓誌》:君諱寶才,長安人也,卒於京城懷德之第。右賢王墨特勒宅。《賢力昆伽公主阿那氏墓誌》:三十姓可汗愛女建冊賢力昆伽公主,家壻犯法,身入宮闈,特許歸親史右賢王墨特勒私第。開元十一年六月十一日,薨於右賢王京師懷德坊之第。楚州丘曹參軍劉宅。《劉墓誌》:逝懷德私第。鄒鳳熾宅。坊南門之東,有富商鄒鳳熾,肩高背曲,有似駱駝,時人號為鄒駱駝,其家巨富,金寶不可勝計。

次南崇化坊。

[編輯]

本名弘化,避孝敬皇帝諱改。

東門之北,經行寺。本隋長安令屈突蓋宅,開皇十年,邑人張緒市之,立為寺。大中六年改龍興寺。西南隅,靜樂尼寺。開皇六年所立。東南隅,龍興觀。本名西華觀,貞觀五年,太子承乾有疾,敕道士秦英祈禱獲愈,遂立此觀。垂拱三年,以犯武太后祖諱,改為金台觀。其時道士成玄英住此觀內。神龍元年,又改為中興觀。三年,改為龍興觀。《名畫記》:觀有吳道玄、董諤畫。朝議郎、行長安縣丞蕭思亮宅。《蕭思亮墓誌》:終於京崇化里第。河陽節度使烏重胤廟。《韓愈烏氏廟碑》:營廟於京師崇化里。

次南豐邑坊。

[編輯]

南街西出,通廷平門。此坊多假賃方相、需車、送喪之具。按《李娃傳》:凶肆有東肆、西肆。傳言各閱所傭之器於天門街,則西肆在街西,東肆在街東,西肆當即豐邑,未知東肆是何坊,俟考。

東北隅,清虛觀。隋開皇七年。文帝為道士呂師玄所立。師玄辟穀鏈氣,故以清虛名之。司徒、兼中書令李晟林園。《舊害李晟傳》:賜永崇里第及涇陽上田、延平門之樸園。

次南待賢坊。

[編輯]

此坊隋初立天下諸州朝集使邸,故以待賢為名。隋又有左鎮軍大將軍史萬歲宅。按《兩京記》:史萬歲宅初常有鬼怪,居者輒死,萬歲不信,因即居之。夜見人衣冠甚偉,來就萬歲,萬歲問其由。鬼曰:我漢將軍樊噲,墓近君廁,幸移他所,必當厚報。萬歲許諾,掘得骸樞,因為改葬。後萬歲為隋將,每遇賊,便覺鬼兵助己,戰必大捷。

東北隅,天長觀。本名會聖觀,隋開皇七年,文帝為秦孝王俊所立。Template:Y改千秋觀。天寶七載巨改天長觀。節愍太子廟。

次南永和坊。

[編輯]

本名淳和,元和初避憲宗名改。

東北隅。隱太子廟。

次南常安坊。

[編輯]

東北按《兩京記》作東南。隅、章懷太子廟。神龍中立。

次南和平坊。

[編輯]

坊內南北街之東,築入莊嚴寺。街之西,築入總持寺。

次南永陽坊。

[編輯]

坊之西南即京城之西南隅。

半以東,大莊嚴寺。隋初置宇文別館於此坊。仁壽三年,文帝為獻後立為禪定寺。宇文愷以京城之西有昆明池,池勢微下,乃奏於此寺建木浮圖,崇三百三十尺,周回一百二十步,大業七年成。武德元年,改為莊嚴寺,天下伽藍之盛,莫與於此。寺內有佛牙,長三寸,沙門法獻從烏踵國取以歸,豫章王睞自揚州持入京,隋文帝改置此寺。大中六年改聖壽寺。《名畫記》:寺有盧棱伽、尹琳畫。西,大總持寺。大業三年,煬帝為文帝所立,初名大禪定。寺內制度與莊嚴寺正同,亦有木浮圖,高下與西浮圖不異。武德元年改為總持寺。莊嚴、總持即隋文獻後宮中之號也。二寺門額,並少詹事殷令名所書。寺中常貢梨花蜜。《景龍文館記》曰:隋主自立法號,稱總持,呼蕭後焉莊嚴,因以名寺。《名畫記》:寺有孫尚予、吳道玄、尹琳、李昌畫。恭僖、貞獻二太后廟。

右皇城西第三街,十三坊。

△龍首渠

[編輯]

龍首渠一名渡水渠,隋開皇三年開。自東南龍首堰下,支分滻水,北流至長樂坡坡在通化門東七里,臨渡水,自坡之北可望漢長樂宮,故名長樂坡。西北,分為二渠,東渠北流,經通化門外至京城東北隅,折而西流,入東內苑為龍首池,餘水經大明宮前下馬橋下。西渠曲而西南流,經通化門南,西流入城,經永嘉坊南,又西南入興慶宮垣,注龍池,又出而西流,經勝業坊、崇仁坊景龍觀,又西入皇城,經少府監南,屈而北流,又經都水監、束宮僕寺、《長安志》作太僕寺,誤。內坊之西,又北流入宮城長樂門,又北注為山水池,又北注為東海。貞元十三年,又自永嘉之西北,分支至大寧坊太清官前。

△黃渠

[編輯]

黃渠自義穀口澗,分水入此渠,北流十里,分兩渠,一渠西流,經樊川,合丈八溝。一渠東北流,經少陵原而北流,入自京城之東南隅,注為曲江。

△永安渠

[編輯]

永安渠,隋開皇三年開,亦謂之交渠。《唐會要》:元和八年,修城南交渠。引交水西北流,入京城之南,經大安坊之西街,又北流經大通、敦義、永安、廷福、崇賢、廷康六坊之西,又經西市之東,又北流經布政、頒政、輔興、修德四坊,及興福寺之西,又北流入芳林園,又北流入苑,又北注於渭。明皇自蜀還京,肅宗至開遠門外望賢官迎明皇,帝親籠馬行數十步,執鞭引道,過渠入宮,郎過此永安渠。王建《早春五門西望詩》云:宮松葉葉牆頭出,渠柳條條水面齊。蓋渠水皆在城西。

△清明渠

[編輯]

清明渠在永安渠東,亦隋開皇初開。引泬水自丈八溝分支,經杜城之北,屈而東北流,入京城之南,經大安坊之東街,又屜而東,經安樂坊之西南隅,屈而北流,經安樂、昌明、豐安、宣義、懷貞、崇德、興化、通義、太平九坊之西,又北經布政坊之東,右金吾衛之東南,屈而東南,流入皇城,經大社北,又東至含光門西,又屈而北流,經尚舍局東,又北經將作監、內侍省東,又北入宮城廣運門,注為南海,又北注為西海,又北注為北海。

△漕渠

[編輯]

漕渠,天寶元年開。京兆尹韓朝宗分潏水,按渠蓋潏、交之水,《舊書》作分渭水,非是。入自金光門,置潭於西市之街,以貯材木。永泰二年,京兆尹黎幹以京城薪炭不給,又自西市引渠,經光德坊京兆府東,至開化坊薦福寺東街,北至務本坊國子監東,由子城東街,逾景風、延喜門入苑。渠闊八尺,深一丈。《舊紀》:渠成,上御安福門觀之。

 卷三 ↑返回頂部 卷五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