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三百八十八至三百九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百八十六至三百八十七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三百八十八至三百九十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三百九十一至三百九十三

大清一統志

重慶府

︹古蹟︺江州故城在巴縣西本巴國都漢置縣為巴郡治左傳桓公九年巴子使韓服告於

  楚請與鄧為好杜預注江州故巴國都也華陽國志秦惠文王遣張儀滅巴城江州漢世郡治江州

  巴水北有柑橘官今北府城是也後乃還南城劉先主初以江夏費觀為太守領江州都督後都護

  李嚴更城大城周𮞉十六里欲穿城後山自汶江通水入巴江使城在孤洲上諸葛亮召嚴故穿山

  不逮然造蒼龍白虎門別郡縣倉皆有城後漢書注江州故城在巴縣西北元和志巴縣在岷江之

  西漢水之南即李嚴所修古巴城也南齊改為墊江縣周武成三年改為巴縣寰宇記南齊永明五

  年江州自郡城移理僰溪口又移墊江縣就江州所理枳縣故城在涪州西古巴邑漢

  置縣晉永和中為涪陵郡治周廢入巴縣隋於此置涪陵縣唐宋為涪州治元省戰國䇿蘇代約燕

    王 曰楚得枳而國亡華陽國志枳縣在巴郡東四百 里治浩陵水㑹土地确瘠水經注江水厯雞鳴

    峽江南岸有枳縣治元 和志涪州西至渝州水路二百四十里華陽國志 曰涪陵巴之南鄙從枳縣

    入泝涪 水枳縣即今州理是也與荊楚界相接蜀先主以 爲涪陵郡武德元年立爲涪州在蜀江之

    南涪江之西故名寰宇記四夷縣道記雲自涪陵西泝蜀江十五里有雞鳴峽上有枳城即漢枳縣

    也李雄據蜀後縣廢桓溫平蜀別立枳縣於今 郡東北十里鄰溪口又置枳城郡尋廢周保定四 年

    涪陵 首領田思鶴歸化於故枳城立涪陵鎮隋開皇三 年移漢平縣於鎮城仍改漢平爲涪陵縣因

    鎮爲名大業三年又罷爲鎮輿地 紀勝故枳城在巴縣東北一百十五 里廢 昌州在榮昌縣

    北元和志昌州正南至瀘州三百八十里正北微西至普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合州二百九十里

    本漢資中縣之東境墊江縣之西境江陽縣之北乾元元年左拾遺李鼎祚奏以山川闊遠請剖

    瀘普渝合資榮等六州界置昌州尋爲狂賊張朝等所焚州遂罷廢大厯十年復置其城南凴赤水

    北 𠋣長巖極 為 險固 靜南縣 郭下 乾 元元 年 與州同 置寰宇記 廢 靜南 縣在永 川縣 西 北五 十 里地

    名靜南 壩 因 為縣 名宋 初以 地 荒民 少井入 大 足等三縣 舊 志 今名 舊州 壩在 大 足縣 東南  按 新

    唐書地理 志 寰宇記皆云州 初 治昌 元獨元 和 志雲治靜南 蓋 先治靜南繼治 昌 元又 移治大 足 也

    府 志 今名 舊州 壩在 大 足縣 東南廢    溱州在綦江 縣 南接貴州 遵義府桐 梓 縣界元和 志

    溱州 正 南 微 東至 珍 州二 百 里 東北 至南州 二 百七十 里 東 與 賓州 接 界山 險 不 通西 接合江 縣 界

    本巴郡 南境 貞 觀十 六年有渝州萬壽縣人 牟 智才上封 事請 於 西南 夷竇渝之界招慰不庭 建 立

    州縣 至十 七 年置以南 有溱溪 水 為 名管縣 二 榮懿縣 郭下 扶 觀縣東至 州五十 里 以 縣東扶 觀 山

    為名 皆 與 州 同置 舊唐書地理 志貞 觀十六年並置樂 來 縣 咸 亨元 年廢天寶元 年改 為溱溪郡乾

    元元 年復 為 溱州 宋史地理志 溱溪砦本羈縻 溱州熙 寕七 年 招納 置榮懿等砦 隸恭州後隸南 平

    軍大 觀二 年 別置溱 州及 溱 溪 縣 宣和 二年州 縣俱廢 以溱 溪 砦隸南 平軍 輿 地 紀 勝榮 懿市本 唐

  溱州故榮懿縣紹興七年移土門鎮巡檢於此兼砦事後移巡檢於曲崖隘今空有砦名止為一市

  又扶觀市本溱州屬縣熙寕四年置砦後移砦官於歸正今止為一市江陽故縣

  津縣西南西魏置隋改名江津宋移今治元和志江津縣東北至渝州一百二十里寰宇記南齊永

  明五年江州縣自郡城移理僰溪口即今理是也周閔帝元年於縣理置七門郡領江州一縣尋改

  江州為江陽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縣入廢郡理屬渝州十八年改江陽為江津縣以斯地在江之

  津為名宋史地理志乾德五年移治馬騣鎮舊志江陽故城在今縣西南僰溪口即南江口也

  川故縣即今永川縣治元和志縣西至昌州九十里大厯十一年置東西北三面並枕侯溪

  水南面接延陵英山唐書地理志本壁山縣地寰宇記在昌州東南一百五十里以山川闊遠因名

  南川故縣在綦江縣南唐志元和志南州北至江津縣二百三十里漢為巴郡江州之境

  武德二年割渝州置南川縣郭下武徳二年改曰隆陽舊唐書地理志先天元年復為南川宋史地

   理志皇祐五年以南州置南川縣熙寕七年以南川縣隸南平軍九域志南平軍熙寕七年招收西

   南蕃部以南川縣銅佛壩地置仍省南川縣為鎮入焉元豐元年復置南川縣為軍治輿地紀勝今

   之南川在唐之南川縣北四百六十里其銅佛壩在故南平城西門外地有金銅佛像二相傳唐明

   皇所鑄明統志廢面平軍在綦江縣南九十里銅梁故縣在今銅梁縣北元和志縣東至

   合州一百五十里長安四年刺史陳靖意以大足川僑戶輻輳置縣取小銅梁山為名寰宇記本漢

   墊江縣地舊理在今縣北四十里奴崙山北列宿壩上開元三年移就涪州南岸權立十六年遂東

   南移於東流溪壩上即今理也明統志縣在合州西南九十里元移今治 按今縣乃故巴川縣地

   蓋元時既併巴川入縣遂南移於巴川舊縣側近也壁山故縣即今壁山縣治元和志縣

   東北至渝州一百八十里本江津萬壽巴三縣地四面高山中央平田周𮞉約二百里天寶中諸州

   逃戶多投此營種至德二載置縣因山為名縣東陸路至江津縣一百三十里定遠故縣

   在今定遠縣北元史地理志合州定遠縣本宋地名女箐平至元四年創為武勝軍後改為定遠州

   二十四年降為縣明統志在合州北一百五十里舊志縣治本在江北其後江水漲溢城壞明嘉靖

   十三年知縣胡濂移治江南岸十里去州九十里地名廟兒壩印今治也南平廢縣

   縣東南唐貞觀四年分巴縣南界置南平州領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水七縣八年改曰

   霸州十三年州廢省清谷等六縣以南平屬渝州宋雍熙中省入巴縣元和志縣西至渝州一百三

   十里本漢江州縣地寰宇記唐貞觀四年置南平州仍於州理置南平縣今縣南三十五里古霸州

   城也十三年州廢移南平縣於西北即永淳以前舊理所也永淳二年又東南移六十里於平鄉頓

   壩權置行縣即今縣理萬壽廢縣在江津縣西南元和志縣東北至渝州二百八十里

   本漢江州縣地武德三年分江津置萬春縣屬渝州五年改為萬夀縣宋史地理志恭州舊領萬壽

   縣乾德五年廢永安廢縣在長壽縣西南寰宇記唐武德元年析涪陵巴二縣地於涪州

   西 南一百五十 里置縣以縣北永安山為名開元二 年民以為非 便遂廢 按唐書地理志作開元

   二十二年省入樂溫樂城廢縣在長壽縣西華陽國志巴 郡領樂城縣蜀延熙十七年 省

   舊志今長壽縣西一百里有樂磧鎮即其地也樂溫廢縣在長壽縣西北唐置元和志縣

   東南至涪州一百十里寰宇記樂溫 縣秦枳縣地後周省枳縣又為巴縣地唐武德二 年又析巴縣

   地置以縣南樂溫山為名舊志元省樂溫入涪州置涪陵巡司明玉珍改置長壽縣西北去故縣五

   昌元廢縣在榮昌縣西北元和志縣東至昌州一百二十里乾元元年與州同置東

   接瀨波西臨耶水輿地紀勝周顯德初為寇 所焚移治羅市鎮天禧中又移今治舊志故昌元 縣今

   為昌元里 按宋史地理志作咸平四年移治羅市與紀勝不同又明統志元改置昌安縣明改榮

   昌而元史地理志不載丹溪廢縣在綦江縣東南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置南州領

   隆陽扶化隆 巫丹溪靈水南川六縣貞觀七年置當山嵐山 歸徳汶溪四縣八年廢當山等四縣

   十一年又廢扶化隆巫靈水三縣寰宇記丹溪縣在南川縣東南三十里於丹溪水曲置因名貞觀

   十七年廢三溪廢縣在綦江縣東南唐置屬南州元和志縣西北至南州二百四十里貞

   觀五年置以縣內有僰溪東溪葛溪三溪合流為名其縣城甚高險寰宇記縣理城俗名石城宋初

   瀛山廢縣在綦江縣西北舊唐書地理志貞觀四年南州領瀛山縣十三年省舊志

   在縣西北瀛山下隆化廢縣今南川縣治 元和志縣東北至涪州三百 里本漢枳縣地

   貞觀十一 年分巴縣置隆化縣因縣西永隆山為名先天二 年以避諱改為賓化宋史地理志南平

   軍領隆化縣熙寕八年自涪州來隸九域志縣在軍東一百四十五里舊志按元統志雲嘉熙三年

   移軍治此元至元二十二年併縣入南川於此置理自後遂為南川縣治是則今之南川唐之賓化

   也唐之南川今之綦江也明統志不經詳別致山川古蹟混雜不明今據元志改正石照廢

   縣今合州治漢置墊江縣屬巴郡西魏改 曰石 鏡為合州治宋初改曰石照明初省縣入 州元 和

   志合州西至 遂州二百六十里北至果州三百里治石鏡縣本 漢墊江縣也寰宇記宋於此置東宕

   渠 郡魏恭帝三年改東 宕渠 爲墊江郡改縣 爲石鏡 以涪水北有圓石似 鏡因 名仍於郡治合 州蓋

   取涪漢二水合於此故爲州稱城臨峽江之上 實控束之地舊志宋淳祐三年余玠知重慶府徙 州

   城治釣魚山縣亦隨徙焉元至元二十二年州縣始復還故治漢平廢縣在涪州東南三

   國漢置晉 因 之宋省齊復 置隋又 廢華陽國志涪陵郡漢平 縣 蜀延熙十三 年置水 經注江水自涪

   州東經漢平 二百餘里寰宇記漢 平縣在今 涪 州東一百二十 里羅浮山北岷江之 南白水入 江 處

   開元三 年移入涪 陵武 隆廢縣在涪州東 南唐置曰武龍屬涪州明初 改名元和志武龍

   縣西北至涪州二百五十里本漢涪陵縣地武德元年分置寰宇記本涪陵枳二縣地以界內武龍

   山爲名宋 史地理志宣和元年改武龍爲枳縣紹興元年復 故舊志明洪武初改爲武隆 本朝康

   熙七 年歸併涪州設巡司有城周二里 有竒在州南一百七十里赤 水廢縣在 合州 西

  開皇八年置屬涪陵郡唐屬合州宋𤋮寕四年省入銅梁七年復置元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元

  和志縣東至合州一百里本漢墊江縣地隋分石鏡縣於今縣西二里置縣因水爲名寰宇記唐武

  德元年移於今理舊志按九域志在合州西北一百三十里蓋宋時又徙而北也溫山癈

  縣在涪州西北一百一十里唐書地理志涪州有溫山縣本屬南潾州亦武德初所置九域志熙

  寕三年省爲鎮入涪陵縣巴川廢縣在銅梁縣西南唐置屬合州宋因之元初併八銅梁

  元和志縣北至州二百里開元二年刺史孫希莊奏割石鏡之南銅梁之東置寰宇記本漢墊江縣

  地以地在巴川故名九域志在合州西南一百十里輿地紀勝在州南七十五里安居廢

  縣在銅梁縣西北七十里隋唐有安居縣在今遂寕縣界明成化十七年復折銅梁遂寕二縣別

  置屬重慶府蓋即宋銅梁縣之安居鎮也縣治波羅川東里許有城周一里有奇 本朝康熙元年

  省入合州六十年以其地分屬銅梁縣古灘城輿地紀勝在巴縣東七十九里岷江岸周

  一百歩闊五尺相傅巴子於此置津立城因名古樂城輿地紀勝在巴縣西南舊志又有多

  功城在縣西四十里宋淳祐中築以禦䝉古東陽城輿地紀勝在巴縣西一百里舊志雲

  建武元年割巴縣置東陽郡舊志周時廢今為東陽鎮宋王城在合州輿地紀勝在合州

  南二巴子城在合州南華陽國志巴子或治墊江在巴郡西北中水四百里括地誌巴

  子故都在石鏡縣南五里九域志舊𫝊楚襄王滅巴子封庶子於濮江之南號銅梁侯即此

  市今綦江縣治輿地紀勝宋紹興二十六年移南川鎮稅務於大綦市明統志綦江鎮即古綦市

  洪武初改置為縣范鎮村在江津縣西樓臺山之麓宋范鎮嘗寓於此人慕之因以名村

  鑄錢監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南一里許渡溪而上於歸正壩松嶺等處取

  鐵𡻕鑄錢四萬貫自元豐二年吳淇申請復増鑄至六萬貫名廣惠監紹興末郡守張鼎以耿炭遠

  鼓鑄不充遂廢茘枝園在巴縣華陽國志江州有荔枝園至熟二千石常設廚宴命士大夫

   會樹下食之 按明統志謂在江津縣廳西北誤塞樂園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

   軍西郊去城一里初太守封固以邊方安靜營治為遊宴之地細石屈曲鱗砌錦紋作小徑嘉木名

   卉最為可人有二亭曰風月曰賞心軒曰綠猗士大夫留詠甚多紹興末溪水泛浸稍壞今為荒圃

   獨荔枝一株在耳妃子園在涪州西十里輿地紀勝其地多荔枝昔楊妃所嗜當時以馬

   遞馳載七日七夜至京香草樓在江津縣西南寰宇記李膺記雲江州縣西南有仙池昔

   有仙人居此池側置樓多植香草忽一夕天降紫雲飄然而去後人指其地為香草樓明統志在江

   津縣西南三十里飛雲樓在南川縣普澤寺江樓在合州治前輿地紀勝下臨漢

   水杜甫送祁錄事歸合州因𭔃蘇使君詩幸為達書賢府主江花未盡會江樓清華樓

   州治輿地紀勝晁公武有記三仙樓在涪州北岩東謂爾朱先生蘭真人王㡌仙

   賢樓在涪州北岩西四賢宋程頤黃庭堅尹焞譙定也望仙樓在銅梁縣治西唐合

  州刺史趙延之仙去後人建此樓朝宗閣在合州簽判廳輿地紀勝瞻視之遠畧如江樓

  朝爽堂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倅廳又有亭曰晚靜曰橫壁曰枕流曰溪堂俯臨

  江皋觀覽勝地沈厚堂在合州治唐姚崇薦合州守張東之沈厚具相才因名後名景厚堂

  吳公堂在涪州南州有溪水泛溢宋太守吳光輔疏之民懷其恵故號呉公溪其縣信仲繼

  守是邦臨溪建堂因名香霏堂在大足縣故昌州治輿地紀勝在郡圃取東坡詩香霧霏

  霏月轉廊之句為名海棠患無香獨昌南者有香故昌號海棠香國香霏堂一老樹重趺曡萼每花

  或二十餘瓣花氣濃郁餘不能及吏隱亭在巴縣西洪崖洞又有輕紅亭萬山亭

  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治西南其峯最高過溪而上約五里乃至其頂舊有亭曰萬翠後

  改今養心亭在合州治東宋張宗範所居濂溪周子題曰養心有記碧雲亭

  在涪州輿地紀勝在涪州對江北岸上每嵗人日太守率郡僚遊宴於此金碧臺在府治後

  明統志宋制置使余玠築懷清臺在長壽縣南史記貨殖傳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

  數世家不貲清能守其業用財自衞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怙地誌清臺山俗名

  貞女峽在永安縣東北七十里風月臺在長壽縣西北輿地紀勝樂溫縣北白虎山下有石

  龕名風月臺招賢館在府治左明統志宋余玠建

 ︹關隘︺陽關在巴縣東水經注江水東逕陽關巴子梁江之兩岸猶有梁處巴之三關斯為一也

  延熙中車騎將軍鄧芝為江州都督治此寰宇記州東北二十里有石洞峽即劉先主置關之所舊

  志今亦名石洞關銅鑼關在巴縣東三十里銅鑼峽又南平關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圖關在巴縣西十里即李嚴欲鑿通汶涪二江處為重慶要津上有石佛像故名又二𭅺關在

  縣西北六十里清水關在縣北六十里崖門關在江津縣南三百里接貴州遵義府界為

  總路元未明玉珍築一名雁門關關北屬縣界南屬遵義朝陽關在榮昌縣東一里

  舍溪關在綦江縣南一百里近古縣趕水關在綦江縣南一百五十里元置東溪

  巡司明嘉靖十一年移此今裁馬頸關在南川縣南又冷水關在南川縣北一百里接涪州

  清溪關在涪州東南唐開成三年牂牁蠻寇涪州之清溪鎮即此又白雲關在州西南

  七十米糧關在大足縣東二十五里即宋米糧鎮也又有化龍關在縣北三十里接潼

  川府遂寕縣界木洞鎮巡司在巴縣東九十里明置水驛於此 本朝雍正七年置巡

  武隆鎮巡司在涪州東南舊武隆治 本朝康熙初置安居鎮巡司

  在銅梁縣西北七十里即舊安居縣 本朝雍正七年大洪江鎮在巴縣東百里亦曰

  大紅江鎮明置巡司今裁來蘇鎮在永川縣西南六十里九域志永川縣有牛尾來蘇侯溪

  龍歸羅市鐵山等十一鎭雲門鎮在合州東北九域志石照縣有雲門龍會安壩來灘來蘇

  扶山銅期董市茆域九鎮舊志雲門在州東北渠口屯營在江津縣南二十五里四圍峻絶中

  如砥平明正徳中都御史林俊破賊曹甫屯兵於此石砦在江津縣東南龍登山後四圍石壁

  皆百丈僅通一路又茅草砦在縣西南石門驛西一里高砦在縣忍善鄉平地突起一峯插天懸巖

  僅通一線昔人避兵於此天臺砦在長壽縣北四十里舊有天臺寺地極陡峻明木鄉人多

  避兵於此永昌砦在榮昌縣北廢昌州北三里唐乾寕二年昌州守韋君靖建安穩

  砦在綦江縣南九域志南川縣有榮懿開邊通安安穩歸正五砦舊志安穩砦在縣西南百二十

  大菴汛在江北廳北二百六十里華鎣山岡巒延亘接合州岳池鄰水界 本朝乾隆

  十七年移重慶右營守備駐此四十四年栽改營為汛鶴遊坪在涪州北一百里磐石為

  坪周二百餘里 本朝嘉慶十七年設州同駐此因舊砦為城名保和城白錦堡在綦江縣

  南八十里宋史地理志端平三年以白綿堡置播州輿地紀勝南平軍有白綿堡去播州三百里係

  納土官楊光榮子孫世襲守之按白綿白錦字相似而誤耳藺市在涪州西六十里宋開慶

  元年元兵攻合州其將耨埒造浮橋於涪州藺市以杜援兵即此 耨埓舊作鈕璘今改正

  馬鹽場在涪州南九域志涪陵縣有白馬一鹽場輿地紀勝白馬津在武隆縣北三十五里

  有鹽官州志宋置白馬寨今曰白馬鎮朝天驛在巴縣東又節馬驛在縣東南九十里溫

  湯驛在縣西百里舊有魚洞水驛在縣西南六十里銅罐溪水驛在縣西南百二十里白市

  驛在巴縣西五十里明置馬驛本朝雍正七年移縣丞駐此 茅 壩驛在江津縣北石

  羊驛在縣西南六十裏白渡驛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漢東驛在縣西南百八十里石門驛在縣西南

  二百二十里皆明時所置水驛今裁東皋馬驛在水川縣東十里峯高馬驛

  在榮昌縣城內東溪驛在綦江縣南六十里又安穩驛在縣西南百二十五里皆馬驛今裁

  劉家場驛在合州西北百八十里又溫湯驛在州北路通順慶府皆 本朝康熙中置今

  設站舊有合陽水驛在州東今裁涪陵驛在涪州治東濱江又東青驛在州東六十里藺

  市驛在州西六十里並水驛也今皆裁來鳳馬驛在壁山縣東南五十里去巴縣五十

  里舊屬巴縣明成化後改屬永川

 ︹津梁︺善會橋在府城內北隅大中橋在江津縣西舊名南木橋又太平橋在縣城內

  西海棠橋在長夀縣北八十里迎恩橋在永川縣東五里又惠民橋在縣東南一

  殷家橋在永川縣西二里雙石橋在永川縣西北二十里跨單石溪

  濟橋在榮昌縣西南二里魚梁橋在綦江縣南三十五里魚梁河上山溪多派合流迅

  疾明崇禎中重修凡六洞萬壽橋在綦江縣南四十里亦跨魚梁河黔蜀通道孝感

  橋在綦江縣南六十里東溪小市輿地紀勝宋紹興甲戌有里婦從其姑過溪姑墮水即隨入拯

  之漂至灘下忽若有人扶之而岀兩人俱活故名僰水橋在南川縣東又鎮江橋在縣南

  十五里水東橋在縣北四十里鐵索橋在南川龍岩江第二十八渡 本朝嘉慶十五年

  聯濟橋在合川東五里 本嘉慶十四年石鼓橋在合州東南三里水出南

  峯東北流六十六里至此入江通仙橋在涪州治西又飛泉橋明都給事中劉𦶜女錢節婦

  建文珂詩父忠女烈傲嚴霜人跡平橋客路長問是何年成砥柱溪頭流出柏舟香臨清橋

  在銅梁縣城內烏木橋在銅梁縣北廢安居縣治西其水出龍透山田溝北流二十里至縣

  穿城經橋下出城入涪人文橋在大足縣南五十里龍水鎮 本朝乾隆五十年

  珠橋在大足縣南六十里三溪鎮渡 本朝嘉慶九年德通橋在大足縣西門外即

  西門石橋 本嘉慶二年東郭長橋在大足縣西四里長橋河以此名又化龍橋在

  縣東二十五里其水源出巫林山流十里至此又二十五里至東郭長橋合流接鳳橋

  山縣東南五十里本朝嘉慶十七年文風橋在壁山縣南半里本朝嘉慶十六年

  馬坊橋在壁山縣南三十里又來鳳橋在縣東南五十里武勝橋在定遠縣西北

  十三里其水出蓬溪縣自乍石灘入縣界三十里出橋下又三里入江永定橋在江北廳

  東明宏治十五年建

 ︹隄堰︺東鄉壩在南川縣西南七十里去綦江縣八十里明萬厯中楊應龍據播州以此為界

  五弟壩在南川縣西北輿地紀勝在隆化臨西北五十里熙寕創邑初有任氏昆弟五人自

  蜀中來相其地可以耕種同力墾闢因家焉故名馬援壩在涪州南四里

 ︹陵墓︺︹周︺巴蔓子墓在巴縣西通遠門內巴子冢在巴縣西北五里︹唐︺栁

  玭墓在銅梁縣安居鄉太平里︹宋︺馮時行墓在巴縣東銅鑼峽杜莘老

  墓在江津縣南杜村虞允文題為剛直御史墓度正墓在銅梁縣城東︹明︺劉世

  曾墓在巴縣柳市里劉春墓在巴縣西劉家厰蹇義墓在巴縣北五十里

  江淵墓在江津縣石橋里聶賢墓在長竒縣西二十里牛心山劉時俊

  墓在榮昌縣東三十里魚池壩曾異撰墓在榮昌縣北關外鄒智墓

  州雲門鎮北二里劉𦶜墓在涪州神鳳山張佳蔭墓在銅梁縣西鳳凰山

  子昭墓在大足縣南七十里棠山

 ︹本朝︺劉漢墓在巴縣西蜀橋周煌墓在涪州七賢溝

 ︹祠廟︺禹王祠在巴縣南塗山上華陽國志塗山有禹王祠及塗後祠張桓侯祠

  在長壽縣治西宋大觀間於祠前得三印及佩鉤刁斗上鐫侯名又涪州亦有廟張公祠

  在合州治西祀唐張東之李德輝祠在合州治西德輝仕元為總管有惠愛民為立祠

  鄒公祠在合州治北祀明鄒智伏波祠在涪州東五里忠節祠在大足縣

  治前祀明鬍子昭及其弟子義壁山廟在永川縣壁山祀唐安撫趙延之

 ︹寺觀︺治平寺在巴縣治西宋治平中建 本朝康熙五年崇因寺在巴縣北一里

  宋熙寕初建 本康熙四年永福寺在江津縣東元建雙峯寺在江津縣

  南一百二十里明建 本朝康熙初修定慧寺在長壽縣東宋紹興中建普照寺

  在永川縣治南宋寶慶中建羅漢寺在榮昌縣南有唐明皇御製石刻勝果寺

  在綦江縣治南元建明洪武中修報恩寺在南川縣東七里嘉福寺在合州東

  元至元中建 本順治十八年崇興寺在涪州治西元建壽隆寺在銅梁縣

  西宋報恩寺在大足縣治東宋元祐中建寶鼎寺在大足縣南三十里寶鼎

  山唐建石壁俱鐫佛像本朝康熙二十五年 東 林寺在壁山縣西五里有宋理宗御

  書蓮社二字碑大通寺在定遠縣南十里右臨大江宋元祐中建塔坪寺在江北廳

  北古藏山宋紹興中建有塔七層高十丈有奇東華觀在巴縣治南元至元中建𮗚後有十

  八洞皆相通永福觀在江津縣東元建紫微觀在永川縣南明洪武中建

  雲觀在綦江縣東老瀛山明嘉靖中建

 ︹名宦︺︹漢︺杜安潁川人徴拜巴郡太守卒身正下以禮化俗政甚有聲 按舊志作杜根三國

  時人並誤安根之久也王堂郪人永初中西羌寇巴郡詔遣中郎將尹就攻討連年不尅三

  府舉堂治劇拜巴郡太守堂馳兵赴賊斬虜千餘級巴庸清靜吏民為立生祠刺史張喬表其治能

  遷右扶風吳資泰山人永建中為巴郡守屢獲豐年民歌之曰習習晨風動澍雨潤乎苗我後

  卹時務我民以優饒及資遷去民人思慕又曰望遠忽不見惆悵嘗低徊恩澤實難忘悠悠心永懷

  趙溫成都人桓帝時為巴郡大守時板楯蠻數反溫以恩信降服之但望泰山人桓帝時

  為巴郡太守勤䘏民隱因郡文學⿰扌⿱彐𧰨 -- 掾趙芬等請雲郡境廣遠吏民於役維艱遂陳分郡之議

  謙光和中為巴郡太守時板楯蠻叛靈帝因益州上計程包對請選賢能牧守遣謙宣詔赦之即

  皆降︹三國︺︹漢︺李嚴南陽人先主時為中都護屯江州築江州城周廻十六里

  觀鄳人先主時為巴郡太守陳壽季漢輔臣贊曰楊威才幹欷歔文武當官理任衎衎辯舉圖殖

  財施有義有敘龎宏襄陽人統之子涪陵太守有德政︹晉︺費緝南安人涪陵大守凊

  檢有治幹 按舊志作壽緝成都人誤︹南北朝︺︹周︺周揺洛陽人閔帝時楚州刺史

  吏民安之︹唐︺張東之襄陽人永昌初以賢良召對聖厯間為合州刺史奏移新明縣於漢

  水上以避水害趙延之大厯中巴川令時資瀘夷寇掠縣境延之率民兵襲破之即擢合州

  ︹宋︺李惟清下邑人開寶中為涪陵尉民尚淫祀病不醫療聽命巫覡惟清捦大巫箠

  之敎以醫藥稍變風俗時遣宦官督輸造船木縱恣不法惟清奏殺之葛宮江陰人真宗時

  知昌州以惠政聞周敦頤營道人治平間為合州判官事不經手吏不敢決民不肯從部

  使者趙抃惑於譖口臨之甚威敦頤處之超然後通判䖍州抃熟視其所為乃大悟執其手曰吾幾

  失君矣今而後乃知周茂叔也胡交修晉陵人高宗時知合州卻私請免上供以萬計

  煦平原人知昌州時詔城蜀治煦以蜀負山帶江一旦毀籬垣而興版築其費巨萬非民力所堪

  請但築子城轉運使即移檄諸郡如其請遷知合州合居涪漢間夏秋患於淫潦煦築東隄以禦之

  赤水縣鹽井涸奏蠲其賦姚渙普州人徙知涪州時賓化夷多犯境渙施恩信拊納酋豪爭羅

  拜庭下迄渙去無警曹𡺳瑞安人嘉泰二年進士調重慶府司法叅軍郡守度正欲薦之辭曰

  章司錄母老請先之正敬嘆焉後召為司諫負直聲劉舜卿開封人厯昌州駐泊都監諭降

  瀘水蠻八百人誅其桀驁者王堅咸淳中知合州元兵來攻嬰城固守百戰彌厲節義為蜀

  列城之冠詔賞典加厚時鳳州人張珏與堅協力戰守攻之九月不能下堅入朝珏治合州士卒必

  練器械必精有功雖奴隸必賞有過雖至親必罰人人用命賽音諤德齊提兵入壞重慶夾道珏碇

  舟斷江中為水城北兵數萬攻之不克遂引去 賽音諤徳齊舊作賽典赤今改正楊泰之

  青神人理宗時知重慶府俗用大變曹琦飛烏人寶祐進士知南平軍元兵來攻被執既得脫

   南歸時制置使辟為主管機宜文字聞都統趙安以城降遂於所守地自經死王僊德祐間守

   涪州元兵攻圍無虛日勢孤援絶宋亡之二年城始破僊自刎死︹明︺高斗南陜西徽州

   人洪武初為定遠知縣才識精敏多善政袁旭樂安人永樂間知江津縣民困宿逋出巳資代

   償冨民聞之爭捐助積逋以清居官廉明公慎秩滿當代父老懇留於朝詔許復任何聰

   人宣徳中為長壽縣典史有能聲以艱去越十年長壽缺知縣民詣闕乞用聰詔許之專務惠民民

   益愛劉繪光州人嘉靖中以給事中再劾夏言岀知重慶府為治平易近民土官爭地相

   讐檄諭之即定尤愛士作人一時人文之盛甲於三川上官交薦而夏言再入政府罷之程學

   博李感人嘉靖中知重慶府才識敏果摘發神明然罪疑從輕又愛士如子弟蔡伯貫作亂陷七

   州縣賊黨多伏城中憚其威名不敢發學博隨以計擒之州縣俱復傅光宅聊城人萬厯中

   以御史左遷厯工部𭅺知重慶府時播賊猖獗總制李化龍蒞郡光宅督理戎馬軍餉皆有方畧播

  平弔忠義瘞遺骨輯流亡撫瘡痍修學宮捐俸率作一本於誠懇適遵義守缺當事者委仕之遂星

  馳去安撫夷漢大著功績尋擢遵義兵巡道副使高折枝固始人任重慶府推官懲姦除

  猾不避權貴播州楊應龍將反憤然以勦除為已任綦江破時折枝在成都日夜馳千里至郡兵復

  變不移時談笑定之巳監軍攻南川諸路軍未八先斬關擊賊播平漢夷畏服總制李化龍欲題以

  兵憲彈壓遵義會以忌中遂拂衣去葉聯芳呉縣人萬厯中知長壽縣慈和愷悌視民如子

  厚庠士置學田革排保躬採大木播酋破綦江聲言東下聯芳諭其民曰吾亦有老母㓜子在此爾

  母恐也民咸倚之段高𨕖劒川人知巴縣以寛厚得民天啟元年樊龍等反大罵死之父

  汝元母劉側室徐及一子一女皆自盡贈光祿卿諡恭節立祠祀之張志譽大足主簿天啟

  時奢崇明之亂志譽與典史宗應皋集兵奮戰力屈死章文炳長泰人知重慶府治行廉

  天啟元年樊龍等反死之賊知其賢厚斂之喪岀江上夾岸者皆失聲贈太常卿王行儉

  宜興人崇禎中由刑部員外𭅺出知重慶府蜀地多寇重慶甞宿重兵行儉撫御有方民獲安業十

  七年獻賊陷城死之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王錫新建人崇禎中知巴縣流寇圍

  城急蒙板穴城錫灌以𤍠油多死及城陷被執大罵抉其齒罵不巳捶膝使跪終不屈賊縛樹上射

  之又臠而烙之既死復毀其骨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楊一忠河西人巴縣教

  諭流寇攻城分門拒守城陷不屈罵賊被害其子名嗣亦被殺乾隆四十一年   予入忠義祠

  覃文應柳城人巴縣縣丞獻賊陷城與其子懋德俱投井死乾隆四十一年   予入忠

  顧旦上虞人銅梁知縣獻賊陷城不屈死又江津主簿方應時衢州人獻賊陷城死之乾

  隆四十一年俱  賜諡節愍 曾 英福建人官遊擊獻忠死英復重慶最有功升副將孫

  可望等兵至英戰死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按明史王應熊傳作曾英省志府縣志同

  惟樊一蘅傳作曹英實一人也

 ︹本朝︺陳丹赤侯官人順治初為重慶推官有惠政于成龍永寕人康熙七年知合州

  賦性狷介興學重農士民蒙業張寀蒲城人康熙十二年知綦江縣時呉三桂竊據寀厲志不

  屈憤惋成疾死王無荒孟津人康熙十九年知綦江縣值吳三桂餘寇圍城下無荒百計拒

  守糧盡援絶死之陳士鑛秀水人康熙四十九年知重慶府廉正剛介執法嚴明誅鋤豪

  橫一郡肅然任舉大同人乾隆十二年官重慶鎮總兵督兵勦金川逆酋冰雪崚嶒舍馬徒

  步身先士卒克昔嶺奪諸卡及碉樓二百餘座進兵色兒力山賊懼退守石城十三年六月薄卡踴

  登手刃數賊因火鎗傷墜崖死   詔贈提督諡勇烈又守備李成邦亳州人亦以是年隨征金

  川力戰歿於陣卹廕如例單思邁高密人乾隆十五年知永川縣精明果斷民不敢為姦修

  築塘堰數百處水利以興至今賴之曾受一東安人乾隆三十年江津縣始敎民樹桑飼

  蠶倡修水利加意學校民為祠祀之吳一嵩新建人乾隆三十七年知重慶府金川軍興委

   赴西路佐建昌道總理糧餉西師潰一嵩曰他人可出走吾有軍糧之責宜死守遂死之事

   聞贈太僕寺少卿祭葬卹廕如例又合州吏目羅載堂亦赴西路軍營掌書記木果木之變隨軍夜

   出遇賊被害   詔贈府知事卹廕如例葉書紳廣豐人乾隆田十三年官江北廳同

   知明決廉慎緝宄安良勸農課士民被其惠左修緒清泉人乾隆四十五年知合州廉明

   靜慎折獄準情民以不冤蔡必昌順天人乾隆五十五年知重慶府嚴毅精明吏不能為姦

   民憚犯法郡政大治石陣圖博野人官重慶守備嘉慶元年隨勦邪匪王三槐等在達州擊

   賊陣亡又守備山陰人夏繼先二年禦賊於長夀縣力戰陣亡守備江南龍魁追勦邪匪在東鄉縣

   擊賊陣亡守備東湖歐愷七年從征邪匪在太平廳力戰陣亡卹廕均如例章潮天津人嘉

   慶二年為長壽縣典史王三槐攻圍縣治潮同守備夏繼先激勵士卒奮力決戰被執不屈剖腹死

   事   聞卹廕從優

大清一統志

 重慶府

 ︹人物︺︹周︺巴蔓子巴國人仕巴為將軍周末國亂蔓子請師於楚許三城楚已救巴遣使請

  城蔓子曰藉楚之靈克弭禍難誠許三城可持吾頭往謝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頭授楚使王曰使

  吾得臣如蔓子用城何為乃以上卿禮葬其首巴亦葬其屍以卿禮︹漢︺嚴永巴郡人詔旌孝

  子元初時王堂為太守撥亂致治進賢達士貢孝子嚴永及隱士黃錯名儒陳髦俊士張璊皆至大

  李德卬墊江人辟太尉掾熹平五年益州諸夷叛執太守雍陟御史中丞朱龜討之不

  能克拜德印益州太守與刺史龎芝擊破平之又巴郡沈椎黎彪為益州太守皆著名績杜孝

  巴縣人事母以孝聞母喜食生魚孝役成都買魚置竹筒以草塞之投於中流祝曰願吾母得此食

  婦汲於江見筒橫來觸岸異而取視有二魚曰必我壻所𭔃熟以進姑聞者嘆其孝感謁渙

   江州人仕為汝南太守有公直之稱︹三國︺︹漢︺董和其先巴郡江州人徙於南郡枝江漢

   末率族西遷依劉璋任成都令益州太守清約持躬務推誠信南土愛信之先主定蜀徵為中𭅺將

   與諸葛亮並署大司馬府事外牧殊域內斡機政二十餘年卒之日家無擔石之儲亮追思稱嘆不

   董允和之子初為太子洗馬後主立遷黃門侍郎丞相亮北征疏允先帝簡拔必能禆補

   闕漏有所廣益尋遷為侍中獻納之任允皆專之甚盡匡救之理後主愛宦人黃皓允上則正色匡

   主下則數責於皓皓畏允不敢為非後終尚書令允孫宏晉巴西太守︹晉︺毛楚枳人與同

   郡楊宗皆有美德楚至牂牁太守宗武陵太守︹唐︺李陽冰合州人開元中為當塗令有政

   績宗人李白常往依之善篆書推古今獨步︹宋︺郝仲連昌州人為河東軍馬使建炎元

   年金將洛索犯河中以重兵壓城仲連力戰度不能支先自殺其家人城陷不屈及其子皆遇害後

   贈觀察使 洛索舊作婁宿今改正譙定涪陵人初學易於郭曩氏一日至汴聞伊川程頤講

  學於洛棄其學而學焉靖康初召為崇政殿説書以論弗合辭不就高宗即位定猶在汴詔遣詣行

  在將用之會金兵至定復歸蜀隠青城山蜀人敬之稱曰譙夫子馮時行壁山人紹與進

  士知丹稜縣有惠政以左朝奉𭅺爭和議出知萬州部使者附秦檜意遂坐罪廢檜死起守蓬黎終

  成都路提㸃刑獄雅人思其徳祠祀之著有縉雲集朱子稱其所論人主正心親賢即所謂建極者

  足明禹箕之傳破諸儒之陋度正合州人紹熙進士厯官國子監丞疏言李全必反且獻斃

  全之䇿其言鯁亮激切遷軍器少監為帝言陛下推行聖學當自正家始進太常少卿適太廟災為

  二説以獻其一則用朱子之議其一因宋朝廟制而參以朱子之議累遷禮部侍郎致仕所著有性

  善堂文集胡天啟重慶人呉曦叛負母而逃兵欲殺其母天啟妻張氏哀號願以身代不聽

  卒殺之天啟與其妻呼天大罵於是夫婦同死事聞襃恤之趙卯發昌化人淳祐進士素

  以節行稱咸淳十年權通判池州元兵渡江守遁因攝州事為守禦計明年有諷以降者或問禔身

  之道曰忠義所以禔身也此外非臣子所得言既知不可守置酒訣親友謂其妻雍令岀走雍曰吾

  請先死卯發笑止之兵薄城晨起書几上曰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婦同死節義成雙與妻同縊從

  容堂死巴延入為具棺衾合葬於池上祭墓而去 巴延改見前趙立重慶人以上書忤賈

  似道被謫德祐初起為太社令湖北提刑使蜀趣諸將入衞至重慶則咎萬壽已降元張珏方城守

  為後圖立無以復命還至涪瀋水死趙孟壘合州人為金華尉臨安降與從子由鑑懷太皇

  太后帛書詣益王擢宗正寺簿監軍復明州戰敗見獲不屈磔死劉霖永川人德祐元年瀘

  州守梅應春以城降於元霖獻計於郡守張珏復瀘州珏以霖為知軍既而元兵陷重慶被執死之

  ︹元︺張孝子江津人逸其名元末兵亂孝子負其母餬口四方十有二年明兵平蜀始負

  南歸至筍溪時值水漲母曰吾以老憊累吾子至此今隔一衣帶水天將不使吾見家鄉乎仰天長

  嘆自躍赴江孝子倉皇從之覺足下有石載之得渡與母俱無恙及顧江中乃一石牛也今指渡處

   為臥牛灘︹明︺陳憲銅梁人洪武中知監利縣有司造官批民病之憲奏減大半知華容奏免

   浮稅三萬餘石憲一作獻蹇義巴縣人洪武進士授中書舍人建文即位超擢吏部右侍郎文

   皇立遷左侍郎進尚書永樂七年帝北巡命輔皇子監固軍國事倚辦奉命巡應天諸府黜陟文武

   長吏止斥太甚者數人餘多寛假仁宗即位累進少師奉命修太宗實錄宣徳中賜第大明門內英

   宗即位遣問欲言以敬守成憲始終不渝為對卒贈太師諡忠定王原銅梁人永樂中知咸

   寕縣勞心撫字不事表暴江淵江津人宣徳進士授編修郕王監國徐有貞倡議南遷淵極陳

   固守之䇿由侍講擢刑部右侍郎景泰元年入閣預機務明年以天變條時務三事詔悉從之京師

   久雨雪淵上 言民怨鬱結之由帝令法司申冤濫免稅如詔五 年山東河南江北饑淵往撫條上軍

   民便宜十數事悉議行調工部尚書尹竑巴縣人正 統進士擢禦史從英宗北 狩死土木之難

   楊慶長壽人正統間知通城 縣九載奏績民請留於朝復任九載秩滿又 請前後二十三年

  陳價銅梁人正統中知臨湘縣嵗歉疏乞寛租詔蠲免之有舟丁六百戍江淮役重率多逃亡

  價又奏免百人政績稱最累官至都御史 價或作介誤李翔大足人天順進士為給事中以

  疏論宦官忤㫖謫寕州判官蔣雲漢巴縣人天順進士成化間知大理府操守廉約聽訟

  以善言感動至泣下引罪然後剖決民相語曰不畏公箠但畏公唾去之日行色蕭然官至福建布

  使牟俸巴縣人景泰進士授御史巡按雲南南安伯毛勝鎮金齒俸列其違縱罪將吏皆聳

  成化時遷江西按察使政尚嚴厲巡按山東五年盡心荒政活饑民不可勝數石敏中

  人成化中知松滋縣𡻕饑發賑江漲増築堤防會鄖襄盜起軍供旁午敏中措置有方民不告病

  劉春巴縣人成化進士及第授編修正德時厯禮部尚書專典誥敕掌詹事府事時覲官各言

  鎮守內臣入貢之害春列上累朝停革貢獻詔㫖乞一切停罷掌禮三年宗藩請封請婚及文武大

  臣祭葬贈諡多所裁正卒贈太子太保諡文𥳑姚學禮巴縣人家京師宏治進士擢南京御

  正德元年偕同官諫馳騁𮪍射不納既與葛浩等乞留劉健謝遷罪劉瑾馬永成等下詔獄廷杖

  削籍後起雲南僉事終參議鄒智合州人家貧讀書焚木葉繼成化二十二年鄉試第一

  明年登進士改庶吉士上疏言時事不報孝宗嗣位復因星變上書極詆萬安劉吉尹直而薦王恕

  王竑彭韶等吉憾智甚適湯鼐劉㮣獄起使其黨入智名遂下詔獄謫廣東石城吏目聞陳獻章講

  道新會徃受業學益粹未幾卒年二十有六天啟初追諡忠介劉𦶜涪州人宏治進士正德初

  戶科給事中時劉瑾擅權首抗疏極言其姦被杖落職瑾敗起金華知府舉治行卓異終江西副使

  陳伯剛合州諸生父母喪負土成墳廬墓六年有白鶴來巢鄉人以爲孝感事聞旌表

  俊民合州人正德進士厯給事中謇諤有聲嘉靖初張璁方尊顯俊民前後持大禮諸疏劾之

  不少假忤㫖杖斃隆慶初贈太常少卿任轍巴縣人嘉靖進士知許州嵗旱多方賑恤擢守

  黃州採木之役曲蘇民困知大理府時檄貨大青甚急吏欲擇尤者以獻轍慮以難繼病民拒之厯

   貴州巡撫計縛叛苗許吾等邊陲奠安李文進巴縣人嘉靖進士遷給事中陳邊計十二

   事多見省納京師僧聚衆説法於天安寺文進上言乞捕外護為首者按治之諸郡邑有似此者通

   行禁飭帝善之洊擢大同巡撫大同右衞北地曰豐州叛民邱富趙全等居之築城堡開良田數千

   頃號曰板升板升者華言城也以妖術誘衆數入寇文進曰此中國隱患也乃與劉漢俞大猷謀乘

   閒取之擒斬多人焚其宮室進宣大總督劉起宗春之孫嘉靖進士為戶科給事中延綏洊

   饑請帑金賑救尋以疏忤嚴嵩父子廷杖謫荔浦典史終遼東苑馬寺卿劉世曾巴縣人嘉

   靖進士以御史巡按江南不攜蘇松一物厯雲南巡撫削平緬寇性醇孝平生清苦無所蓄積

   賢長夀人由進士為御史有清操嘉靖時厯右都御史會御史馬錄奏妖賊李福達獄並劾武定

   侯郭勛賢等覆如錄奏力言勛黨逆罪勛激怒帝反前獄奪賢官後用薦起工部尚書終刑部諡榮

   張佳蔭銅梁人嘉靖進士授滑縣令有異政擢戶部主事岀𣙜閩廣無毫髪私改兵部

  職方司主事累遷副都御史巡撫應天為政務持大體後撫宣府入為兵部侍郎浙江兵變令撫浙

  許以便宜行事甫入浙境市民之變復起遂勒兵討擒之而斬兵之倡亂者二人二亂悉定以功遷

  兵部尚書段威武銅梁人舉孝廉為渭源令事父母以孝聞既葬廬於墓朝夕哀奠有鹿馴

  烏集梨橘再實之異李仕亨銅梁舉人萬厯中知善化縣時遭旱疫斥俸錢給饘粥藥餌又

  力請蠲租賑恤得報可置義冢以掩胔骼尤惓惓興學造士內擢主事貧不能置裝後出知思州府

  置田贍士賑恤孤惠愛為多厯副使田大益定遠人萬厯進士厯戸兵二科給事中累

  陳貢稅之害言皆剴切時兩京缺大僚方面凡百十餘人大益疏請簡補又劾內官擅兵採煤極陳

  君德缺失言雖不納時論壯之卞孔時江津人萬厯舉人補武昌同知監軍征橋州有功大

  奄以礦稅來楚縱役恣暴孔時面斥奄列其狀於朝奄誣富民孔時又直之奄遂劾以阻撓稅法逮

  下詔獄凡十九年葉向高為言乃放還熹宗立起南京刑部員外郎忤魏忠賢意出知漢陽府越二

   董盡倫合州人萬厯舉人官安定知縣秩滿氏詣闕乞留詔加鞏昌府同知仍視縣事

   久之以同知理甘州軍餉解職歸天啟𥘉奢崇明來攻與知州翁登彥拒守城獲全援銅梁復有功

   尋被檄援重慶戰死贈光祿少卿夏衍虞江津人天啟舉人知臨漳縣有惠政擢曲靖府

   推官署道事丁亥孫可望陷滇衍虞貽巡按羅國瓛書約共舉義事覺與國瓛俱闔門遇害乾隆四

   十一年 賜諡節愍竇成川西小卒隸安慶撫標守桐城隨弁將廖應登出偵賊為賊所

   獲並挾至城下使諭降廖未及言成大聲告以賊虛實使城中堅守賊寸磔之桐人專祠以祀乾隆

   四十一年   予入忠義祠 按巴縣志雲邑人事在崇禎十五年三月陳新第

   人崇禎末知定番州禮士愛民共戴之丁亥春孫可望寇定番新第誓衆堅守並扼要害逆戰先後

   殺賊數百城陷自縊於署內馴鹿堂又忠國公王祥綦江人守遵義孫可望遣賊將白文選攻之兵

   敗被殺乾隆四十五年俱   賜諡節愍程源江津人崇禎進士釋褐後以闖賊窺潼關

  上書陳勦寇十䇿不報甲申後擁立永明王厯晉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經理滇黔楚蜀督戰克捷

  偏橋之役為王祥所執七日不食終以大義服祥解諸鎮爭鬨之害明祚既終悲憤卒梁士

  麒永川人崇禎舉人獻賊陷城遇賊不屈大罵受刃同縣蔣世鉉獻賊至倡集義旅二百餘人嬰

  城守禦與賦戰於東門為賊所執招之降瞋目呼之不屈賊寸磔之臨死罵不絶口又合州諸生董

  克治獻賊分掠合州克治傾貲募義勇殺賊甚多後於長安坪與賊戰力不支乃率三千餘人據洞

  中相持月餘賊鑿山積火其上衆感克治風義無變志俱被熏死乾隆四十一年俱   予入忠

  曾異撰榮昌人崇禎舉人為永寕州知州張獻忠部寇孫可望將寇雲南異撰與其客

  江津進士程玉成貢士龔茂勲謀曰州據盤江天險控扼滇黔棄之不守事不可為矣遂集衆登陴

  未幾城陷自焚死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張奏凱綦江人天啟初征藺有功授川

  北副總兵拒闖賊升天柱總兵獻賊攻成都奏凱守東門城陷死難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

  羅大爵合州人崇禎十七年以總兵鎮戍都賊至死之同時川北副總兵李文陰壁山

  人與獻賊戰於白水𬒳執罵賊死乾隆四十一年俱   賜諡節愍 按大爵一作官黎雅參將

  文陰壁山縣志作文廕蕭頌聖定遠人明末麻城敎諭署縣事城陷獻賊脅授偽官自縊

  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本朝︺簡上巴縣人性至孝為兒時常負米百里外以養親順治辛卯舉於鄉知直隸鉅鹿縣以

  廉能擢吏部文選司𭅺中視學江南再轉廣西右江道所人俸錢多分贍族黨之貧者著有四書彚

  劉如漢巴縣人順治進士由翰林院檢討轉兵科給事中所陳奏多報可累遷副都御

  史巡撫江西未抵任丁父憂哀毀骨立尋卒李如碧合州人慷慨有勇畧順治間以隨平

  雲南功授雲南前營驃騎將軍康熙三年復平水西羅甸升黔西總兵晉貴州提督屢立戰功卒於

  官 贈公安伯祀鄉賢祠覃銓巴縣人𡻕貢生呉三桂迫以偽職銓百計逃免敎授生徒多所

  李成芳巴縣人由拔貢任雲南寕州州同康熙十二年呉三桂之亂把總李忠投賊劫

  州庫成芳統丁壯生擒李忠以功加議敘同知十四年賊復攻城力戰死之 贈布政司參議

  汝友巴縣人官提標隨征總兵康熙十九年出師永寕與提督王之鼎泊費雅逹等被賊執不

  屈死贈都督同知龍為霖巴縣人康熙進士知太和縣邑號難治為霖不尚刑威民無寃

  抑值西藏軍興供億得宜初太和丁糧分納有田已迭賣而丁名不除者為霖力為詳請獲免擢石

  屏知州修城増戍州有土目立勲父子以狡𭶑雄夷中嘗隨軍得千總劄為霖密請斥革以防未然

  勲旋有陰誘魯魁之變他邑殘破石屏以有備得全厯潮州知府剔弊𨤲姦復葺韓山書院人文

  蔚起以母老乞養歸著有松蔭堂詩集本韻一得李馥巴縣人康熙武舉任成都城守千總

  署守備從征青海戰歿劉鍹江津人康熙進士官桐鄉知縣厯署海鹽石門徳清勤於課士

  多惠政卒祀名宦王恕銅梁人康熙進士由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厯湖北及江安督糧道盡

  除漕政之弊乾隆元年遷廣東按察使治獄多平反有歸善劫盜數人獄巳具恕察其枉悉縱之未

  幾果得真盜累升福建巡撫請豁崇安浮賦貯榖南臺以濟漳泉荒旱檄修閩縣官浦興化木蘭陂

  水利閩人咸頌其德著有樓山詩集李芳述合州人康熙十九年畧將軍趙良棟從白水

  江入川芳述率先納款隨師進勦吳三桂餘寇收復滇黔累官西寕總兵貴州提督苗蠻慴服晉太

  子少保卒贈太子太傅苟金徽合州人康熙舉人性孝友濳心理學知廣東曲江縣以卓

  異升廣西新寕州丁繼母憂抵家三日慟卒韓成合州人康熙中任重慶鎮總兵法令嚴明

  諸蠻畏服遇亢旱禱雨輒應郡城偶不戒於火成具衣冠肅拜忽反風滅火人神之韓良輔

  成子康熙武進士授二等侍衞隨征厄魯特厯遷宜君參將宜君多盜良輔嚴坐窩主盜以息又以

  多虎患造虎槍敎兵習殺虎校獲百餘虎提督廣西勦猺獞有功改巡撫卒弟良卿康熙武進士由

  侍衞厯官甘肅提督岳鍾琪征準夷良卿總統軍務機宜悉協卒諡勤毅韓勲良輔子康熙武

  舉隨父出兵口外授侍衞洊升古州總兵以征逆苗屢立戰功遷貴州提督卒 贈右都督諡果壯

  周儼涪州人譚宏之亂儼負父潛逃為賊所執兩臂受創父疾篤躬嘗便溺以占順逆父死號

  泣嘔血七日髪盡白撫弟孤如已子周儒儼弟事親並以孝聞儼被執儒急父兄之難與賊力

  戰受重創死李文仲巴縣人任貴州安籠鎮標守備雍正六年勦八違寨逆㺜戰歿 贈

  都司僉書彭國泰巴縣人官把總乾隆十二年從征金川隨守備李成邦攻巴納山同戰歿

  卹如例嘉慶七年補給恩騎尉世職同縣把總任友外委馬化龍把總瞿良佐俱乾隆十三年金川

  陣亡把總王信三十二年緬甸陣亡卹廕均如例譚世俊巴縣人漳臘營守備乾隆三十

  八年從征金川木果木陣亡同縣把總張其中亦以是年登春陣亡千總張魁三十九年博羅瓦陣

  亡外委譚虎馬世奉俱六十年黔楚陣亡卹廕均如例周煌涪州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屢典

  試事嘗以侍講充冊封琉球副使開洋至姑米山颶風大作舟且壞從人請易舟煌謹護   詔

  勅弗聽尋達琉球成禮而還入直 上書房升侍郎提督江西浙江學政晉尚書改左都御史卒贈

  太子太傅諡文恭所輯有琉球國志及詩文集若干卷王汝璧恕少子甫晬孤恕雖厯

  官顯要而不為家人生產計汝璧惟仰母女紅自乾隆丙戌成進士授吏部主事洊擢𭅺中居銓

  曹十餘年性孤介寡交遊出守順德等府嘉慶四年授山東按察使厯晉安徽巡撫入為內閣學士

  旋復撫安徽所至皆有廉聲十年遷刑部右侍𭅺奉使河南觸暑得目疾乞休踰年卒詩宗韓孟有

  銅梁山人詩集行世又撰漢書考證夏小正傳考及星象勾股數十卷脂玉詞蓮果詞二卷

  興岱煌次子乾隆進士授編修洊擢禮部右侍𭅺入直 南書房嘉慶四年調吏部再調戶部

  奉使祭告川陜嶽瀆時三省敎匪未靖   上命興岱於所過川陜地方察視宣諭凡脅從者許

  其自新歸正者善為安撫七年以事降編修十年陞侍讀累晉左都御史卒余文謨

  人乾隆舉人初任湖南知縣再選陜西韓城時勦邪匪文謨隨營承辦軍務甚著勞績以病歿照陣

  亡例議卹 贈同知銜廕一子入監董傑合州人七嵗喪母事繼母孝析產時以弟多子田四

  百餘畝盡推與之奴婢器皿取其羸敝者州人高其誼萬啟貴巴縣人官外嘉慶元年

  與同縣外委高懷隨勦敎匪陣亡卹廕各如例同縣把總卿定國外委保廷棟田應龍廖懷瑛於三

  年陣亡千總魏忠才把總牟耀先外委馬朝余占鼇於八年陣亡均卹廕如例車能勝

  人官把總嘉慶元年𠞰敎匪陣亡卹廕如例傅昌黎長壽人嘉慶二年禦敎匪王三槐於

  傅河場被𢦤其子庠生傅暄性孝友以身翼父賊並殺之同縣黃受牒王吉士周澤廣張蘭軒廖慶

  廷胡經鬯李能拔韓華清韓健飛韓鵬仁李汝中蘇蔚陶能才孫鱗祖向以陞游士道李家餘醫學

  車漢弼黃廷融朱子玉朱子常朱文剛朱學朱壽李汝中李汝才李墩蔣俸何金忠范麻麻文盛榮

  高文耀余必榮余安國余興貴鄒仕堂范九相江小甲劉代富黃玉賢祝茂節徐綱徐文林陳文才

  陳銘張二李升蔡樂潮蔡以容周國經周以林周美玉周育濤邵國潮邵代民周正卿周正昭周文

  亮周正喜周文欽石紹唐謝攀龍鄒代能聶春蘭聶建業洪章江九信江龍安黃玉碧黃近虞江採

  芹鄒代祥陶萬貴向英華張志修張羣蔡金召賈雲燦丁尚才葉光明王儒世胡文煜李序武韓若

  周韓廷輔汪洪才伏以敬蘇邦蘇國選蘇蘭秀蘇蘭森蘇蘭芳蘇蘭育蘇蘭玉蘇懷芳蘇大雙蘇二

  雙范洪儒范洪才范洪高范奕彩蘇懷保王登璧熊如岱熊如震李復盛李光緒熊端鄧文廣張金

  召張金龍張金聲鄒開書但紹林但維龍張舉聶精明劉志帶呂大元彭學山彭卯生袁文明袁文

  朋袁文聖向志忠程博士程明清劉宗泰劉成相劉得生陳目其陳學檏陳棟才蹇文耀羅世欽羅

  永玉羅文新楊文顯楊文建李文恕胡品功程子文殷道舉高明高榮尚仁王登科但光海但三王

  學詩余大全余大經余長生葉第賢葉大典葉大章邱正綱樊泰殷紹宗余載璧余龍餘光宇但光

  但俸但沛然但四品呂世祿楊洪升楊興富楊廷桂呂維格楊大賢楊卓賢邱正欽但維欽楊光玉

  但漁但維新但和但世珍王登俊但遵先但耀祖𥠖棟高尚德陳之清劉正剛劉天壽呂大福呂維

  聰但新賢高有光呂大田彭萬里陳朝舉李如璋李學良陳志遠陳詩黃代書羅士高陳謨王思文

  陳朝升李清任夏聲洪夏聲楊夏潮選夏潮萬夏景道夏景齊夏景元夏景思夏德夏繼容夏繼善

  夏繼遠夏繼周夏繼武夏繼光夏繼舜夏寅銘夏井保夏天壽曾朝芳曾汝堅曽汝昻袁永遵袁芳

  恆袁三袁登張如易餘光舉余正揚余石佑余禮袁家耀袁大順周受一周受傳陳永定鄒正剛雷

  三澤楊麻三戴木工聶四周宗源周武山周文榜周泗太周寅保周鳴音周文祖周華山周宋穎周

  尼山周學貢周長生周學耀周芳周學海周倉貴余宗順余繼富孔學超周同朱大田永清胡勝忠

  胡心泰葉在實劉維詩高得祚戴成俊汪學勝高華英徐文明但從萬正邦范伸陳誥楊鳳左貴陳

  正鮮明光鄭元楊成張俸廖貴顔國正朱林張大忠張芝翠陳長仲李貴劉貴羅學張明周林韓安

  汪光倫鍾仁發向汝盛余廷貴李爵位何羙學余海呉國相熊升丁蘭張大文車雲從李能芬劉萬

  愷劉永義劉永發劉永清劉世召劉三劉二申勝顯韓槐程從寛袁文耀袁文遠游長生袁文往韓

  紹祖韓紹乾韓紹蓮韓簧韓棟黃星陳中義黃萬端陳世貴俱禦賊死難嘉慶年間均入祀昭忠祠

  劉漢章永川人官把總嘉慶三年隨勦教匪陣亡卹廕如例吳純俊南川人宦守備

  嘉慶五年隨勦敎匪陣亡卹廕如例劉鍾煌合州人嘉慶三年禦賊首張子聰徐添德手刃

  五六人被執遇害鍾煌姪良璞良琦與同州王大造苟文爚陳彥佐任舒揚劉楊譽周光渭俱禦賊

  死難嘉慶年間均入祀義烈祠陳彥韜合州人邪匪倡亂集義勇以衞鄉里身經數十戰嘉

  慶三年禦賊被害卹贈如例譚景東涪州人嘉慶四年禦邪匪王三槐等於鶴遊坪其母

  遇害景東奮力擊賊身受七十餘創而死同州趙勣操文昇袁芳徐昶盛萬春倪岳周肇基呉廷魁

  姚永安羅仲坤冉仕元彭自澄黃國龍彭允清彭於彬楊光泰彭紹猷戴成龍李富香張正祿李建

  遠彭作模李乾健徐正常鄒世俸陳紹廣陳紹虞鞠志仁朱山楊肫如賀文元曽貴張志元李純修

  馮昇譚朝舉李保魏世金魏碧何玉林張正銀王正順李俸李榮李正華李作楫李作富鞠志連劉

  仕學鞠保黃伯川熊五鳯姚允正李廷俸彭學波李芳李培劉文照張應全張德貴李廷傑熊五龍

  蔡金瑤蔡金虎蔡金梅蔡金仁蔡金祿蔡金明蔡金朝蔡金安周汝明古文恆古文德張榮富蔡金

  貴蔡金順王文秀瞿文芳郭俸先郭長生石大章石彩文呉金秀吳金文周文奇廖竒榮朱明占朱

  明章汪鳴岡汪昭蘭楊仕貴陳富勾唐千發陳富乾李本萬唐萬發李一萬陳國安陳秀謨唐榮邦

  唐榮先李秀春李明貴陳金柱唐三才蔣成富蔣成榮蒲祿蒲仕玉馮上乾馮上春王榮從孫長生

  孫國林周克順周一梅周一位周成年劉純先王朝樹黃順年黃顯呉國榮呉國順魏國順魏國舉

  張本海曽通學曽果正王天文王天才尹仕科劉釗陶大遂蒲漢元蒲漢鼎蒲漢高蒲漢仲蒲正法

  蒲在邦蒲在朗蒲在相蒲學勝蒲長生蒲在年蒲在湯蒲大山蕭富三蕭玉廷蕭星十蕭星萬周明

  海唐世興𡩋貴徐廷芳徐舉榮徐舉榜徐舉道徐舉文陳大珍袁衷唐代聘唐之成胡文宗唐文貴

  陶文劉長生劉登方李文科王玉春王貴羅廣賢羅方廷黃學孝黃學禮呉國松劉二盛登榮盛文

   富高國才余金王何學常何學剛余文連余文郁朱仕禮魏金良周之榮高文錦高長林萬洪玉卓

   相贊朱金鍾徐元劉允才魏世卓黃宗孔魏世倧楊昌法張本洪陳國恆陳國竒蔣從太戴榮魏世

   登周廷楊劉仲賢張和南黎應龍李貴李廷青趙斗弼趟洪元趙於寛趙尤才馬俸傅信學趙應付

   夏建成夏竒敏夏廷玉馮丙受張廷碧陳長生黃丙黃朝林何曾安劉四海熊桂林陳朝餘墨齋余

   文祥余文浩余文學唐之相張朋張萬孫廷芳嚴生於陳文綱席文龍席光美何元朱茂德劉湛祥

   冷友冷貴馬朝爵王珍王珍儒劉健行劉謹華劉敬榮劉輝朝劉啟昆劉啟書劉維邦劉光彩劉天

   成劉姜安劉明劉均劉啟鑄劉漢玉劉四銘孫國用劉太明王國明王國林王朝相王鑑王成黎朝

   富劉文全董多能高明賢高明貴高明華高明成馮海山馮朗山馮南山馮秀清馮啟漢馮昆元馮

   所如白允揚周聲楊周之聰周殿揚周南揚周汝明周之秀周之道周於濳周於奇周之業周之碩

   周於稿周連升周之珍周長元周之明周毓周榮舉周之舉周之弼周之伍周孔楊周之寅周朝陽

  周朝舉周廷舉周廷輔周朝仲周龍安周汝龍周二炳王世德李朝相李萬元劉林祖李美章李昌

  樂李文同呉國清呉正興胡德遠王維進王維龍王維仲王維富王碩文廷彩文鉅文洪儒徐於高

  谷相況榮操文元王天忠王天眷張漢申胡懐書高懷蔡金柱趙天福熊占明夏堯先劉國輔王良

  才蒲在升劉玉梅白漢欽夏元吉魏國玉劉應先魏廷祥魏廷秀余文亮劉鐸夏登魁夏學衡張子

  貞張子洪張正春張子修張正詩譚世泰譚世吉余文逵余文舉張顯元羅開遠何世鳳何世舉陶

  學寛韓正文余學龍夏天文何湯黎正乾王如碧夏希文夏登芳夏宗才許君澤許登玉王秀榮夏

  登國夏學校程本周王秉忠沈元泰夏文衡趙渧濬劉廷獻夏宗濬朱仕北徐章白登龍趙子真王

  岐山劉美東王天倫馬應貴王朝相白倫升鄔國舉鄔國昻汪濳安趙洪滔王仕昌馮海山馬祥爵

  馮於全李安常黎升張正體夏學陶正海劉在朝余學倫夏福保余文浚夏一載夏一緒胡正富楊

  正泰王官保舒正連幸文元鍾文陳正綱夏渧宗馮宗𫝊朱以煥孫容江余文倫馮占元夏見聞余

  文進胡國貴胡登元余文明余文學夏文英劉映先劉啟萬周於書孔繼智俱禦賊死難均入祀昭

  李繼昌定遠人嘉慶元年集團勇禦敎匪王三槐等賊聞李秀才兵至輒夜遁去三年

  賊首張潮犯境繼昌率鄉夫二百人捍衞里黨賊衆圍之數重越日糧盡矢絶遂過害祀忠義祠同

  縣邱棠文顯揚彭廷泰劉正坤羅徵傑劉清標俱遇賊不屈死均入祀昭忠祠黃瑭江北人官

  守備嘉慶元年隨𠞰敎匪陣亡同縣把總袁邠於七年陣亡卹廕各如例李萬青江北人嘉

  慶三年禦賊於偏岩場遇害同廳李堯弼譚大有何學來資榮衞資正祿何大龍李一風李仁義藍

  尚坤僧海倫劉貴王良碧劉明舉胡天祥胡天柱嚴占仕胡天錫劉德相高胡輔林毛二包貴陳有

  勝黃應龍潘玉楚黃朝榮謝有雄王玉池石順朝童紹華宋來三黃楊龍蕭登貴蕭登榜宋玉祥塗

  國玉蕭登聯蕭金玉楊忠勝呉世貴張升姜榮蔡國良張華賢張華珠俱禦賊死難均入祀昭忠祠

  袁文安江北人母喪與昆弟守墓三年贍族人以義田敦行不怠年百嵗五世同堂嘉慶十

  四年 旌

 ︹流寓︺︹宋︺程頤河南人紹聖間削籍竄涪州頤至寓居北巖山著易傳薰其徳者皆為名士涪

  人崇祀之尹焞洛人靖康中劉豫以禮聘焞不從自商州奔閬得程頤易傳拜而受之紹興田

  年止於涪頤讀易處也闢三畏齋以居邦人不識其面

 ︹列女︺︹秦︺寡婦清巴郡人用財自衞不見侵犯秦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顔

  師古曰以其行潔故號清也︹宋︺胡天啟妻張氏元兵至重慶天負母而逃兵

  欲殺其母張哀號願身代不聽卒殺之天啟與妻呼天大罵遂同死趙卯發妻雍氏

  昌元人卯發通判池州元兵渡江卯發謂雍先出走雍曰君為忠臣我獨不能為忠臣婦乎卯發笑

  曰此豈婦人女子之所能也雍曰吾請先君死卯發笑止之兵薄池遂同縊死贈順義夫人︹明︺

  曾子遷妻胡氏江津人年二十二守節撫孤同里江淵詩云巳抱終天恨惟存兩𡻕

  兒於今能色養天道豈無知年九十六終天順中旌又同縣鄒璇妻胡氏亦以節夀旌宣謨

  妻夏氏巴縣人謨病篤刲股以進不起夏年二十誓志不二事舅姑以孝撫孤成立八十五

  𡻕終成化中旌又同縣張啟宗妻王氏年二十守節養姑王徽妻李氏亦刲股愈夫疾徽死李欲殉

  之家人防救得免俱旌江厚妻秦氏江津人年二十四厚溺死於龜停山秦至溺所

  號泣投水者數衆持之不果龜停山水急凡溺死無獲者秦哭水次九晝夜竟獲屍苦節以終又巴

  縣侯烈婦夫戍松潘歸途溺死告者至再以翦刀自刺死張袞妻毛氏巴縣人年十八

  袞沒毛觸棺頭破氣絶而死又榮昌徐際明妻盧氏年十七夫卒越月子亦殤中夜自縊死銅梁舒

  九齡妻陶氏夫卒無子殮畢自縊於柩前袁璽女定遠人幼許宇胡宗敎及笄宗敎歿女依

  父兄獨居四十餘年家人罕窺其面又長壽劉任甫女許字周文恆未筓文恆沒遂奉親不字以終

  王文瓊女永川人許嫁李秉善少𭔃育於史初家負商人貲約以女償之女聞之曰我

  王家女吾父已許李彼何人敢以我為貨乎遂自刎又壁山盧文標女不汚強暴自刺死劉大

  節妻許氏涪州人年十九守節遺腹子六月撫之成立營葬舅姑今稱其居為節孝里同

  州錢某妻劉氏張孔時妻馮氏張德煜妻王氏吳鼎妻范氏張詡妻夏氏任學妻蕭氏文可宗妻龎

  氏張親仁妻朱氏沈掞妻張氏文武妻王氏陳一廉妻趙氏均以節旌帥勲妻胡氏

  永川人事姑孝遇暴不屈投帥家灘死御史巡按至境夢女子衣溼訴於前明日閲案牘得氏死節

  狀檄邑今營葬親為文祭之時久旱其夜大雨喻應鶴妻謝氏榮昌人年二十二夫

  亡有二女刻意堅守蔡賊入城氏攜二女避山中百鳥環鳴樹上遂免同縣喻應夢妻朱氏年二十

  守志撫六月孤思欽成立事兩世舅姑以孝謹著思欽妻陳氏亦十九𡻕守志事姑八十三𡻕卒崇

  禎初張寅啟女永川人幼許字成國玉將笄國玉歿父弔之女隨父奔喪受姑金(⿰釒義)-- 釵

  以歸翦髪割耳不食死又巴縣馬魁女許字羅姓未婚守節南川李正榮女許字聶勝芳未婚勝芳

  亡女聞訃自縊合州諸生王開宿聘妻某氏亦未婚自刎殉節魏尚元女江津人年十七

  正德中流賊將至女與母嫂約曰甘死不辱既而榮昌兵過衆驚走女至石樑頭投水死嫂知非賊

  追無及矣同縣周宏智女年十七喪母紡績養父不岀戸限流賊劫縣與父俱被虜不屈皆死

  鳳瑞妻楊氏長壽人正徳中流賊入縣楊被執大罵不屈賊折其足而死同時永川張

  仁魁妻王氏銅梁傅萬輝妻楊氏安居郭嘉禾妻王氏均過寇不屈死王仲玉女

  秀榮昌人正徳中賊入境仲玉遇害松秀罵曰汝殺吾父恨不得食汝肉遂投深堰賊𢦤其首而死

  同時永川查柏女妙蓮銅梁馮大本女桂秀大足李實女金秀岳仲秀女士真均遇寇不屈死

  頌妻李氏合州人頌卒無子李年二十一撫夫兄子字鷺為子登鄉科子亡又繼姪孫賊

  過其里不入其家九十𡻕卒卒之嵗頌墓發連理枝同州何溥祐妻陳氏程鳳儀妻黃氏陳本初妻

  魏氏王肱妻童氏張仲懽妾湯氏俱以節旌庶吉士鄒智之妻劉氏歸鄒未久智貶死石城劉杼軸

  自給立操峻厲以壽終萬厯間建祠與夫智並祀何嘉會妻吳氏永川人年二十

  五夫卒遺孤一嵗白蓮賊起負姑匿山中採藿養姑姑歿典衣治壙里人呼其塚後溪曰孝節溪同

  縣何清山妻劉氏年十八夫歿有強奪其志者劉往拜夫墓刺面自誓聞於令嚴斥邑豪而旌其節

  後𡻕饑劉捃拾養姑以稗粃自活撫二子成立七十𡻕而終胡萬成女壁山人年十五

  未字父母俱歿弟先德幼女遂矢志守貞年八十𡻕卒萬厯十四年旌又合州周孝女舉人世亨之

  姑也撫世亨以延周嗣遂終不字家甚貧日衣治絲枲以哺世亨稍長授之句讀勉以大義世亨得

  成名涪州夏子霄女性孝父無子遂誓不字以供子職好書史屏華飾年四十卒人稱曰老姑碑存

  馬正添妻梁氏大足人名孝鳳夫病危伯兄私受財賄俟正添死即逼嫁之梁

  知之遂自縊同縣夏良弼妻龍氏夫早亡撫子景娶婦王氏子又歿姑婦共厲節鄢鶴妻秦氏刲股

  殺夫守節不二俱於萬厯間旌羅尚價妻劉氏綦江人夫早死播賊亂避弟劉天善

  家賊至脅之行劉曰我守節三十餘年豈從汝罵不絶口而死同縣陶鳴鎬妻牟氏播賊破城殺鳴

  鎬牟伏哭夫屍亦被害劉熠勲妻羅氏夫婦被虜羅自縊死歐仕達妻王氏播賊至被執過高灘懸

  崖數十丈王盡力挽賊同墜崖下王死賊屍亦碎張啟中妻羅氏孀居被執過高灘攜二子投水死

  鄭烈婦巴縣人避亂江津蒙溪亂兵至婦負子投深澗死按通志載江津庠生鄭裔昌妻況

  氏二事相同疑即一人吳舜妻段氏巴縣人夫歿守節同縣王漢武妻彭氏劉某妻

  沈氏銅梁張叔理妻向氏均天啟中旌長壽古某妻陳氏綦江羅倜妻楊氏王邦珍妻羅氏陳懷禮

  妻李氏張奏凱妻曹氏翁秀妻王氏王英妻田氏南川蕭子元妻王氏定遠李純心妻石氏均崇禎

  沈艾姑芷姑巴縣庠生仍煒之二女奢酋據渝城二女同投井死事聞建雙烈坊

  李翹曾妻張氏長壽人崇禎甲申賊逼長壽翹曽挈張避於武隆行至蒲溪箐

  賊騎追之張知不免謂夫曰君急逃避此吾畢命之所也乃以頭觸石血淋漓頃之賊至張巳瀕死

  猶極口大罵遂遇害同縣李庚齊妾孫氏甘俸爵妻蕭氏媳劉氏幼女某陳吾琳妻金氏榮昌敖乾

  恆妻陳氏綦江翁臺妻康氏楊霏璧妻郭氏楊霏玉妻李氏江津胡女月蟾永川蠱士榮女綦江羅

  大道女四姑陳明祿妹滿姑涪州文曉女大足蔣永貞女淑姑曹自強女貞姑均遇寇不屈死

  昌徴妻陳氏合州人崇禎末昌徴死於賊遺孤一嵗陳攜之避地黔中豪強多謀娶

  之者陳毀容以死自誓厯兵亂三十年撫子成立節操凜然

 ︹本朝︺張國縉妻夏氏巴縣人夫亡夏投江以殉人救之得不死越一載卒自縊

  玉錫妻張氏巴縣人有傭工乘玉錫岀夜以刀掘竇人室逼之張不從被害同縣劉公

  昇妻吳氏夫遠岀吳病鄰人祝永將犯之吳力疾大呼比舍執永赴官吳遂自刎王咸宜

  女巴縣人幼許字曾壬及筓壬卒女慟哭欲殉父母勸止之遂歸曽爲夫服喪事舅姑以孝聞

  張仁妻孫氏巴縣人夫亡遺一子甫五月夫弟甫六月孫撫育之貧不能自給勤女紅

  營甘㫖養姑姑病刲股以救同縣齊天文妻宋氏年二十而寡譚宏之變棄女負姑而竄養葬盡禮

  苦節五十餘年彭長春妻楊氏涪州人年十九而寡哀毀幾絶姑病刲股以療事繼

  姑亦盡禮撫遺腹子迄於成立陳璋妻瞿氏長壽人璋病兩刲股以救不愈終身素服

  不與筵宴遺三子撫之俱成名孫登賢書者五守節六十一年年八十八終邦楫妻

  楊氏合州人夫亡守節康熙年間 旌楊芳林妻吳氏涪州人夫亡守節康

  熙年間 旌張素藴妻蔡氏合州人夫亡守節雍正年間 旌楊奇妻

  何氏涪州人夫亡守節雍正年間 旌秦師聖妻徐氏巴縣人夫病刲股療

  之不愈投繯以殉遇救免孝養孀姑教育稚子同縣節婦龔瑜妻高氏張瓊妻余氏孫秦來妻熊氏

  楊廷璣妻李氏劉廣寅妻陳氏牟陳常妻王氏芮茂芳妻黃氏齊治妻陳氏李榮妻黃氏李國靖妻

  羅氏顔正色妻楊氏董經妻周氏潘滋蘭妻雷氏易天作妻李氏陳洪妻童氏徐元長妻盛氏張太

  安妻周氏金振道妻張氏韓蒂卿妻黃氏江咸安妻程氏蕭復仁妻金氏戴澍妻樊氏張瑤妻李氏

  陳敬修妻周氏楊叢發妻曽氏田大受妻李氏黃貴麟妻焦氏向依仁妻張氏楊春先妻牟氏楊梅

  妻余氏王宗遠妻高氏王登榜妻覃氏任本仁妻鄧氏楊之瑢妻徐氏劉大輝妻周氏鄧文⿰嵗羽 -- 翽妻宋

  氏烈婦張紹儒妻朱氏貞女劉澤裕聘妻徐氏烈女孫兆麟聘妻韓氏均乾隆年間 旌王啟

  甲妻陳氏江津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龔孫祺妻李氏龔榮妻楊氏楊均世妻龔氏程晐

  妻夏氏陳雝斯妻呉氏楊鳳鳴妻袁氏王存謙妻陳氏白鳳廷妻胡氏白尚文妻曹氏鍾盛文妻張

  氏周呂頡妻李氏周基永妻劉氏烈婦周正明妻王氏王治澤妻劉氏王友良妻塗氏王賡堯妻劉

  氏均乾隆年間 旌李忠亮妻彭氏長壽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沈明祖妻張氏呂

  國品妻彭氏尹崇淪妻楊氏戴源祖妻侯氏余騰飛妻鄧氏劉仁洪妻徐氏貞女周文衡聘妻劉氏

  余屏翰聘妻李氏均乾隆年間 旌李世昌妻張氏永川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李

  榮貴妻黃氏周國元妻袁氏王理妻張氏張天臣妻盧氏𡋕乾隆年間 旌孫繼祖妻

  湯氏榮昌人夫亡守節孝事翁姑鄰家火捨子負姑以避焰及其屋自熄同縣節婦敖毓珚妻

  楊氏李景著妻呉氏均乾隆年間 旌羅鳳翥妻劉氏綦江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杜廣生妻羅氏羅鵬翼妻劉氏趙天聰妻陳氏孝婦羅振倫妻金氏均乾隆年間 旌楊天

  申妻鮮氏南川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李輝元妻許氏王光輝妻楊氏烈婦陳先魁妻何

  氏均乾隆年間 旌范天祐妻冉氏合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唐國祚妻王氏丁

  國正妻鍾氏張瑞麟妻楊氏劉漢傑妻苟氏陳三立妻胡氏王嘉㑹妻張氏陳時妻董氏郭師伋妻

  馮氏石璞妻張氏覃士宏妻吳氏李春先妻徐氏郭師偁妻任氏曹永智妻鄭氏姚安義妻劉氏左

  秀元妻李氏徐珏妻陳氏翁聯科妻劉氏烈婦文宗彥妻李氏貞女李正時聘妻劉氏張心載聘妻

  黃氏楊一珍聘妻劉氏均乾隆年間 旌周儒妻張氏涪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周

  鑑妻羅氏夏𡸞妻高氏石若漢妻陳氏周鎬妻黃氏陳子扆妻文氏文步武妻周氏陳於瑞妻夏氏

  譚紹堯妻張氏杜繩祖妻李氏徐玉階妻馮氏烈婦冉仲道妻王氏李文惠妻姚氏張相臣妻文氏

  曹文竒妻王氏貞女田倫聘妻夏蔡姑均乾隆年間 旌張瑛妻盧氏銅梁人夫亡守

  節同縣節婦周勳妻王氏烈婦張獻章妻鄢氏烈女蔣三耀聘妻董二姑徐應後女金姑均乾隆年

   申 國位妻賀氏大足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黎伯東妻楊氏譚聲鼎妻康

  氏烈婦朱龍章妻宋氏貞女甄朝聘妻曹氏均乾隆年間 旌何其儀妻白氏

  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魏朝傑妻劉氏張文琳妻陳氏陳爵信妻李氏烈婦田大朋妻任氏均乾隆

  年間 旌郭釗妻蒲氏定遠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湯介妻陳氏田士傑妻陳氏馮祖

  述妻鄧氏何大山妻苟氏張良臣妻徐氏烈婦唐氏均乾隆年間 旌聶舞南妻李

  氏江北人夫亡守節乾隆年間 旌王志鵬妻晏氏巴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李某妻陳氏金璧妻冉氏金天爵妻任氏陳安國妻李氏辛玉璧妻黃氏田世英妻姚氏田世龍

  妻朱氏鄭紀妻黃氏孔毓清妻舒氏陳真妻胡氏呉錦元妻黃氏張孔杏妻周氏牟尚禮妻周氏劉

  大川妻陳氏唐詒遠妻樊氏許文浩妻劉氏程廷珍妻徐氏鄒毓賢妻熊氏洪天坦妻羅氏李紹成

  妻敖氏王徳冶妻朱氏烈婦劉遇春妻何氏陳某妻王氏李某妻杜氏烈女劉文浩女長姑王某女

  癸姑貞女聶氏均嘉慶年間 旌劉宏烋妻刁氏江津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刁

  邦趾妻漆氏陳汝翼妻袁氏龔子然妻潘氏戴元妻廖氏刁遐福妻龔氏鄢毓垕妻左氏楊欽龍妻

  蹇氏王欽妻楊氏高椿妻程氏龔德照妻袁氏鄢毓曽妻凃氏烈婦羅某妻陳氏譚某妻段氏袁某

  妻張氏程某妻段氏烈女卞巴姑均嘉慶年間 旌余盟易妻韓氏長夀人守正捐

  軀同縣節婦王邦藻妻李氏陳大川妻潘氏陳於升妻李氏李文偕妻韓氏周應城妻傅氏葉之錫

  妻曹氏汪如綸妻楊氏陳訓妻韓氏韓登俊妻謝氏韓嗣志妻胡氏烈婦楊文榜妻黃氏均嘉慶年

   傅 昌黎妻羅氏長壽人嘉慶初教匪犯境不屈死節同縣李能震母聶氏

  陳旦妻戴氏胡瀾母程氏程志詩祖母張氏母黃氏韓紹祖妻楊氏韓紹乾妻張氏韓某妻楊氏韓

  紹蓮妻周氏韓笙妻王氏韓籍妻蔡氏韓簧妻張氏韓棟妻羅氏韓明妻程氏袁余氏張氏謝氏劉

  世元母戴氏劉世顯母黃氏劉添福母宋氏劉葉氏萬劉氏宋劉氏劉周氏張劉氏萬劉氏鄭氏女

  大姑小姑袁文耀女三姑四姑俱遇寇不屈死均嘉慶年間 旌張肆灝妻毛氏

  永川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李春茂妻文氏李立馨妻石氏均嘉慶年間 旌黃安英妻

  秦氏榮昌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雷亮妻王氏伍某妻謝氏烈女萬國泰女均嘉慶年間 旌

  婁聯允妻韋氏南川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金廷藩妻楊氏韋仕馨妻唐氏周文讓

  妻唐氏烈婦楊某妻周氏均妻慶年間 旌刁啟泰妻熊氏合州人夫亡守節同

  州節婦陳文禮妻姚氏徐賢良妻顔氏苟標妻喻氏戈鑑妻謝氏馮忠宣妻張氏劉仕彥妻范氏蔡

  方昇妻朱氏汪永祐妻陳氏劉中幅妻楊氏劉中慎妻苟氏何代茂妻楊氏劉忠貴妻潘氏杜如璵

  妻苟氏馮彩學妻劉氏烈婦王廷仁妻袁氏楊廷光妻高氏朱⿺辶士魁妻周氏均嘉慶年間 旌

  徳彰妻高氏合州人嘉慶初教匪犯境不屈死節同州夏文弼妻楊氏廖興華妻秦氏

  李星登母廖氏林漢楊妻楊氏蔣國升妻胡氏龔華妻呉氏王世相妻余氏王世儒妻周氏胡邦

  母馮氏楊徳閔妻梁氏夏㤙通母嚴氏楊正禮妻李氏周家儒母段氏文天禎妻胡氏楊朝佐妻劉

  氏蔣國楹二女長姑銀姑張國權女長姑文勝章女幺姑俱遇寇不屈死均嘉慶年間 旌

  良妻張氏涪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夏淵妻趙氏張一載妻陳氏熊猶麟妻陳氏熊璐

  妻何氏陳鵬遙妻周氏張秉鉅妻周氏譚燦妻王氏陳國龍妻王氏夏涵妻郭氏毛師堯妻何氏何

  宗溶妻徐氏王文炳妻熊氏陳惇五妻王氏孔傳聖妻何氏譚鍢妻賀氏張琨妻余氏孔傳賢妻呉

  氏龍標妻胡氏呉璜妻周氏郎成名妻周氏烈婦官有本妻張氏貞女張栩聘妻何氏烈女官有慶

  聘妻楊氏均嘉慶年間 旌蕭秦氏涪州人嘉慶初教匪犯境不屈死節同州周高氏錢

  馮氏劉蕭氏羅袁氏蕭夏氏戴魏氏楊張氏夏韓氏徐楊氏譚何氏譚余氏蔣王氏余陶氏汪熊氏

  朱王氏瞿陳氏張孫氏包郭氏游李氏余鄒氏吳柴氏薛謝氏徐薛氏陳梁氏鞠黃氏彭何氏況李

  氏烈女胡長姑唐二姑趙小姑黎大姑程三姑夏姑譚姑馬長姑浙幺姑蒲姑馮小姑袁大姑尹大

  姑白小姑文小姑尹長姑孔小姑熊大姑柴小姑黃二姑鄭姑況姑彭姑俱遇寇不屈死均嘉慶年

   周 國望妻王氏銅梁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羅仕逹妻任氏羅珠妻朱氏

  張馨妻車氏均嘉慶年間 旌王鋐妻黎氏大足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萬朝宣妻羅

  氏萬朝宗妻張氏陳在祿妻韋氏均嘉慶年間 旌殷元璧妻李氏壁山人夫亡守

  節同縣烈婦易蔣氏均嘉慶年間 旌何廷樂妻李氏定遠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張良臣妻徐氏蔣慶雲妻安氏均嘉慶年間 旌袁子適妻毛氏江北廳人夫疾

  劇氏四割股以療卒不起年二十而寡孝事繼姑姑病復割股和藥者三年八十有四終楊謝

  氏江北人嘉慶初教匪犯境不屈死節同廳楊顔氏周楊氏徐張氏呉林氏唐裴氏徐幺姑徐孝

  姑黃三姑江二姑江三姑郭姑董細姑唐姑俱遇寇不屈死均嘉慶年間 旌

 ︹仙釋︺古赤斧巴縣人能煉丹砂與消石服之身體毛髪盡赤蜀都賦所云丹砂赩熾赤斧服

  而不朽者也︹唐︺蘭沖虛涪州人居於精思觀神龍乙巳秋一夕乘雲而昇王帽

  仙出入闤闠爲人修敝冠號王㡌子暮則臥於涪州天慶觀一夕解屍而去道士爲葬之月餘自

  果山貽書謝︹宋︺宗連石照人姓董嗣潭州大溈山善果有僧過其家以燈示之曰燈照汝

  汝照燈耶答曰燈亦不照我我亦不照燈扁其室曰窮谷劉琦鎮荊南問窮谷何義連曰心盡曰窮

  性凝曰谷隨響應聲不疾而速徐神翁嘗居樂溫之北真觀相傳神翁於此飛昇去今觀之

  右有飛仙臺仙人跡尚存

 ︹本朝︺嵇古靈住綦江中峯寺年一百一十有五清健不畏寒暑從遊者惟教以敦倫行善他

  無所語示寂之日呼衆說偈而逝

 ︹土產︺金唐書地理志昌州合州貢麩金元和志涪州貢麩金寰宇記渝州產金唐書地理

  志合州石鏡巳川有鐡紬絹寰宇記昌州貢絹九域志南平軍涪州貢絹唐書地理

  志溱州貢斑布涪州貢獠布元和志昌州貢筒布南州貢斑布溱州貢楮皮布薴布涪州貢布寰宇

  記昌州貢斑布九域志渝州貢葛布唐書地理志合州貢葛元和志渝州貢葛唐書地理

  志巴縣壁山縣有鹽寰宇記南平狼峱山岀甘橘華陽國志江州有甘橘官茘枝

  華陽國志江州有荔枝園寰宇記樂溫縣產茘枝其味猶勝諸嶺海棠花譜海棠無香獨靖

  南者有香故昌州號海棠香國元和志渝州合州貢牡丹皮涪州貢連頭麝香唐書地理

  志昌州貢唐書地理志溱州產文龜明統志涪州岀大龜其甲可卜其緣可作乆世號靈義

  丹砂唐書地理志溱州貢石膽寰宇記渝州合州貢華陽國志涪州岀蜜蠟唐書地

  理志涪州貢蠟元和志溱州貢黃蠟涪州貢白蜜華陽國志江州產粉謂之墮林粉

  醬元和志涪州貢茄子元和志溱州貢文鐵刀唐書地理志涪州貢文刀桃竹

  筯元和志合州貢寰宇記渝州產桃竹寰宇記涪州產席渝州產竹簟書筒唐書地理

  志合州貢寰宇記涪州岀扇為時所貴

大清一統志

 保寕府在四川省治東北六百二十里東西距七百十里南北距六萬里東至太平廳界五百六

  十里西至綿州梓潼縣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順慶府西充縣界一百四十里北至陜西漢中府寕羌

  州界四百六十里東南至順廢府蓬州界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潼川府鹽亭縣界二百里東北至陜

  西漢中府南鄭縣界四百八十里西北至龍安府平武縣界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五千三

  百九十里

 ︹分野︺天文井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域春秋巴國別都秦爲巴郡

  閬中縣漢爲巴郡廣漢二郡地西境漢水以西爲廣漢郡地

  漢建安六年劉璋分巴郡置巴西郡晉因之宋曰

  北巴西郡寰宇記晉李雄之亂巴西荒蕪太守理無定處宋元嘉八年始復立北巴西郡

  齊因之梁天監八年於郡置南梁州按魏書獠傳孝昌中魏昌

  建啟以巴州隆城鎭立南梁州地形志南梁州闕蓋其地㝷復入梁也西魏廢帝三

  年改曰隆州盤龍郡隋開皇初廢郡存州大業初

  復改州爲巴西郡唐武德元年復曰隆州先天二

  年改曰閬州天寶初改曰閬中郡乾元初復曰閬

  州屬山南道按元和志唐書地理志俱屬山南道舊唐志寰宇記則屬劒南道寰宇記

  引十道錄雲果閬二州貞觀中屬劒南道開元十屬山南道天寶中屬劒南道乾元中又屬山南道

  若據地𫝑言之嘉陵江既在劒門之外流厯閬果合三州而合涪江且三州同是漢巴郡之地以山

  川論定合屬山南道五代後唐天成四年置保寕軍長興中

  入蜀宋亦曰閬州乾徳四年改安德軍屬利州路

  紹興十四年屬利州東路元初立東川路至元十

  三年升爲保寕府二十年改保寕路後復爲府隷

  廣元路明曰保寕府屬四川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屬四川省領州二縣七

  閬中縣附郭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順慶府儀隴縣界六十里西至潼川

  府鹽亭縣界六十里南至南部縣界三十里北至蒼溪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儀隴縣界六十里西南

  至鹽亭縣界六十里東北至巴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蒼溪縣界三十里古巴國別都秦置閬中

  縣屬巴郡漢因之後漢建安中分爲巴西郡治晉因之劉宋爲北巴西郡治蕭齊因之梁爲南梁州

  治西魏爲隆州治隋改曰閬內仍爲巴西郡治唐復曰閬中爲閬州治五代宋因之元明俱爲保寕

    府 治 本朝 因之蒼 溪縣在府 西北四十里東 西距一百九十 里南北距九十 里東至巴

    州界一百十里西至劒州界八十里南至閬中縣界十里北至廣元縣界八十里東南至閬中縣界

    十里西 南至南部縣界四十里 東北至巴州 界二百二十 里西北至劒州界八十 里漢閬中縣 地晉

    分置 蒼溪縣屬巴西郡劉宋省入漢昌縣 隋開 皇十八 年改漢昌曰蒼溪屬巴西郡唐屬閬 州宋 因

    之元明俱屬保寕府 本朝因之南部縣在府南少東七十里東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

    距一百十里東至順慶府儀 隴縣 界九十里西至潼川府鹽亭縣界一百六十 里南 至順慶府西充

    縣界七十里北 至閬中縣界四十 里東南至順慶府蓬州界一百 里西南至鹽亭縣 界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儀隴縣界一百里西北至 閬中縣界五十里漢置充國縣屬巴郡後漢因之 初平四年分置

    南充國縣晉省充國以南充 國屬巳西郡劉宋曰南國縣屬北巴西郡蕭齊因 之梁改曰南部縣西

    魏 置新安郡後周郡廢隋屬巴西郡唐屬閬州 宋因 之元屬保寕府明洪武十年併入閬中十四 年

    復置仍 屬保 寕府 本 朝因 之廣  元縣在 府 北二百 八十里 東 西距 二 百二十 里南北 距 二

    百四 十 里東 至南江縣界二 百 里 西至 昭化 縣界二十 里 南至 蒼溪縣界一百 二 十 里北 至陜 西漢

    中府 寕 羌州 界一百二十里 東南 至巴州界一百五十 里 西南 至昭化縣界三 十里 東北至寕羌州

    界一百七十 里西 北至 龍 安府 平武縣界九 十 里漢葭萌縣地 三國 漢爲 漢 壽縣 地晉初爲晉 壽 縣

    地太元中 分置興安 縣 屬晉 壽 郡劉宋因 之蕭齊分爲東晉 壽郡魏僑 置 益州 亦 曰西益州 梁大同

    中改曰 黎州 西 魏復曰 西益 州㝷 改利州 置 總 管府隋開 皇初 郡 廢十八 年改 州治 興安縣 曰 綿 谷

    大業 初府廢 尋改州爲 義城 郡唐 武德元 年復曰利州 二年置 總管府貞 觀二 年府 罷天寶 初改曰

    益昌 郡 乾元 初復曰利 州 屬山 南西 道乾寕 四 年置昭 武 軍五 代後唐改 郡 曰益 川宋 𥘉屬西 川 路

    咸平四 年分 置利 州路景祐四 年改 平武 軍端 平三年廢 元憲 宗三 年置利州都 元帥 府至 元十 四

    年罷 府改曰 廣 元 路屬曰川 行 省明 洪武七 年 曰廣元 府尋改 府 爲 州以州治 綿 答縣 省入十 四 年

   又降州爲縣屬保寕府 本朝因之昭化縣在府北少西二百八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

   距一百八十里東至廣元縣界二十 里西至劒州界六十里南至蒼溪縣界一百六十 里北至廣元

   縣界二十里東南至蒼溪縣界一百七十里西南至劒州界六十里東北至廣元縣界二十里西北

   至陜西漢中府寕羌州界一百二十里漢置葭萌縣屬廣漢郡後漢因之三國漢改曰漢壽分屬梓

   潼郡晉太康元年改曰晉壽太元十五年於縣置晉壽郡劉宋分置益昌縣屬白水郡蕭齊因之魏

   改益昌曰京兆屬南白水郡周省晉壽復改京兆曰益昌隋屬義城郡唐屬利州五代後唐同光三

   年改曰益光宋初復曰益昌開寶五年改曰昭化元屬廣元路明洪武十四年改屬保寕府 本朝

   巴州在府東北三百五十里東西距四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十里東至陜西漢中府

   西鄉縣界四百里西至蒼溪縣界八十五里南至順慶府渠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南江縣界六十

   里東南至綏定府東鄉縣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順慶府儀隴縣界七十里東北至通江縣界六十

    里西北至 廣 元縣界七 十 里古巴 國 地漢巴 郡宕渠縣地後 漢 永元十分 置 漢昌縣 屬 巴郡三 國漢

    分 屬巴 西 郡晉因 之劉 宋 初 屬巴西 郡尋廢 後改置 歸化 郡 蕭齊因 之梁 初 亦 曰歸化 郡置梁 廣縣

    爲 郡治 魏正 始元 年改 置 大谷 郡延昌 三 年置 巴州 周大 象二 年改 縣曰 化 成隋 開皇初 郡 廢大 業

    初復改 州 爲 清化 郡唐 武德 元 年復曰 巴 州 天寶初復曰 清 化 郡乾 元初 復曰 巴 州屬山 南 西 道五

    代 屬蜀 宋亦 曰巴州 清化 郡屬利 州 路無曰 巴 州屬 廣元 路明 洪武九 年以 州治化 成 縣省入 仍 降

    州爲巴 縣 屬保寧府正德 九年復升 爲 州 本朝因之 通    江縣在府 東北 五百五 十里 東

    西 距四 百四 十八 里南北 距四 百八 十 里東至陜西 漢中 府西 鄉縣 界四百 里西 至巴 州 界四十八

    里南 至 巴 州界五十 里北 至 漢 中府南 鄭縣 界四百三 十 里 東南至綏 定府 達 縣 界二百 里西 南至

    巴州 界 王十 里東北至 西 鄉 縣 界四 百 里西北 至南江 縣 界八 十里漢巴 郡 宕 渠 縣地 後 漢爲宣 漢

    縣地梁 爲 始 平縣地 西 魏分 置諾水 縣屬遂寕 郡隋開皇 三 年 仍省入 始 平唐 武德八 年復置諾 水

     縣 仍  於縣 置 壁 州天 寶 元年 改 縣 曰 通 江改 州 曰始 寕  郡乾 元 元 年復 曰 壁州 屬 山 南 西 道宋 初 因

     之熙 寧 五 年廢  壁州以縣 屬巴州 宋 末 分 爲 上 通江下 通 江 縣元  至元二十 年皆併 入 曾 口 縣 至 正

     四年復 置 通江 縣屬 巴 州明因之   本朝 屬保 寕 府 南       江 縣在 府 東北 四百七 十 里東 西距

     一百二 十 里南 北距 二 百 六 十 里東 至  通江縣界九十里 西 至廣 元縣 界 三 十 里 南至 巴  州界八十

     里北 至 陜西漢 中府 寕 羌州 界一 百 八 十 里東南至通 江 縣界一 百二 十 里西 南至 蒼 溪 縣 界一百

     四十 里 東 北 至 陜 西 漢 中  府南 鄭 縣 界 二 百 一 十里西 北 至 廣 元 縣 界 七 十  里漢 巴 郡 宕 渠 縣 地 後

     漢 漢 昌 縣 地 梁 爲 難 江縣 地西 魏 爲 盤 道 縣 地周天 和 五 年 復 分 置 難 江縣 於縣 置 集 州 及 平 桑郡

     隋開 皇 初 郡 廢大 業 初 州 廢 屬 漢 川  郡唐 武 德 元年復 於 縣 置 集州 天 寶 初 改 口 符 陽  郡乾 元 初 復

     曰 集 州 屬 山 南 西 道 宋 初 因 之 𤋮 寕 五 年 廢 集 州以 縣 屬 巴 州 元 至 元 二 十 年 併 縣 入 化 成 明 正 德

     十一 年 復 置 改 曰 南 江 仍屬巴 州   本 朝 屬 保 寕 府 劒          州在  府西 北 二 百 二十  里東 西 距 二 百

  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東至蒼溪縣界一百二十里西至綿州梓潼縣界八十里南至潼川府鹽亭

  縣界二百里北至龍安府平武縣界八十里東南至蒼溪縣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鹽亭縣界二百

  九十里東北至昭化縣界九十里西北至平武縣界八十里漢廣漢郡梓潼縣地劉宋分置南安郡

  蕭齊因之梁置南梁州後改安州西魏改曰始州改郡縣俱曰普安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改州

  曰普安郡唐武德元年復曰始州先天二年改曰劒州天寶初復曰普安郡乾元初復曰劒州屬劒

  南道五代屬蜀宋亦曰劒州普安郡隆興二年普安軍紹熙元年升爲隆慶府屬利州東路元至

  元二十年復曰劒州屬廣元路明洪武十四年以州治普安縣省入改屬保寕府 本朝因之

 ︹形勢︺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東接巴郡西接梓潼

  當梁洋梓益之衝土地平衍而沃山川秀麗

  忠恕設廳記在劔南巴峽羣山磽确之中宋董丕思政堂記

  接關表後據劒北據川陸之會實爲要地宋武平志

 ︹風俗︺瑰偉俶儻冠冕三巴華陽國志地暖氣清民淳事簡

  宋李獻 卿南樓詩 序恭 儉而文馮忠恕記

 ︹城池︺保寕府城周九里三分門四南臨江三面環池洪武四年建 本朝乾隆三十四

  年修六十年嘉慶三年重修 閬中縣(⿰阝企)蒼溪縣城周三里五分門四明成化中土

  築正德中甃石 本朝康熙六十年修乾隆三十六年重修 南 部縣城周二里七分門

  四明萬厯中建 本朝順治四 年修乾隆四十九年嘉慶十六年重 修廣 元縣城

  里門五明洪武三十一年因舊址建本朝乾隆二十九年嘉慶元年重修昭化縣城

  周二里七分門三明正德中因舊址建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巴州城周二里五分門

  五明成化中建 本朝康熙𥘉修乾隆三十九年嘉慶十三年重修通江縣城周四里門

    三明成 化中 土築正 徳 六年甃石  本朝 康熙元 年 修南    江 縣城 周二 里 三分池 廣 二

    文明 正 德間建本朝 康 熙初修  劒    州城周二 里門 五明成化 中土築 正德 中甃石  本

    朝乾 隆 二十八 年 修

  ︹學校︺保寕府學在 府治 西 南宋 大觀四 年建 明 洪 武中 修  本 朝順 治中重 修入 學 額 數

    二十 閬 中縣學在縣 東門 外 舊在府 治北 明崇 禎間遷 建今 所  本朝 康熙 三年 修

    嘉慶十 四 年重 修入學額 數 十五 名蒼   溪縣學在 縣治 西 北明 正徳七 年建   本朝 康熙

    五十 九 年 修乾隆四 十 八年重 修 入 學額數八 名南     部縣學在 縣治西明洪 武中建

    本朝康 熙 初修入學額數 十 五名廣  元 縣學在 縣 治 東南明 天啟二 年 建  本朝 康熙

    五年 重 建三十 三年修入 學 額數十 二名 昭    化 縣學在 縣 城北門 外 舊在 縣 治西  本 朝

    乾隆 十 九 年遷建 今所入 學 額 數八名巴     州學在州 東巴 江 北舊在城西  本 朝 康熙二

   十九年遷建今所入學額數十二名通江縣學在縣治西北宋建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雍正元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南江縣學在縣東一里舊在縣南明正德中建 本

   順治十七年遷建今所入學額數八名劒州學在州城東門外宋建 本朝順治十六年

   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四年乾隆五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錦屏書院在府治西

   南 本朝乾隆 二十五年建於府城外嘉慶六 年遷建今所雲 屏書院在府治錦屏山

    本朝嘉慶十七年建鶴山書院在蒼溪縣治北舊名大翁書院 本朝嘉慶十八年

   修改今名鼇峯書院在南部縣治西 本乾隆四十四年嘉陵書院

   元縣治前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利州衞建乾隆四十三年遷建今所臨江書院

   化縣治西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宕渠書院在巴州治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

   臯書院在通江縣  本朝乾隆四十四 年建龍 門書院在南江縣本朝乾隆十

  七年兼山書院在劒州治東北明正德中建 本朝雍正五年重建巴州義

  學在州治東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建 按舊志載丹柹書院在巴州南書案山文貞書院在劒

  州西南元建今並廢謹附記

 ︹戶口︺原額人丁一萬五千二百三十二今滋生男婦共九十六萬二千七百二名口計二十八萬七

  千五百五十二戶

 ︹田賦︺田地二萬五千一百四十七頃一十三畝七分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二萬七千七百九十一

  兩六錢一分八釐七毫

 ︹山川︺靈山在閬中縣東寰宇記仙穴山在閬中縣東北十里周地圖雲靈山多雜樹昔蜀王鼈

  靈帝登此因名唐天寶六年改為仙穴山盤龍山在閬中縣東隋志閬中縣有盤龍山寰宇

  記閬州盤龍山南有一石長四十丈高五足當中有戸及扇若人之掩閉古老以為玉女房輿地紀

  勝蟠龍山在縣東北三里以形得名唐貞觀中望氣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𰚾太宗令人入蜀求之

  次閬中果見山中氣色鬱蔥因鑿破山脈唐咸亨中嘗移縣治於山側文城山在閬中縣

  東三十里峯巒聳列林木蔥蒨一峯拔出上有元都壇爲漢張道陵授符籙之所相近有瑯琊山山

  有九井泉流濺石若振珮然重錦山在閬中縣東一百三十里接儀隴縣界兩峯對峙秀

  麗若錦九域志奉國縣有重錦鎮因名青崖山在閬中縣東南十里嘉陵江東岸宋淳熙

  間有僧鑿佛像於崖問一名千佛崖賜緋山在閬中縣東南四十里山勢環拱草木蓊鬱爲

  縣之勝又東南三十里爲思恭山極高峻唐初思恭縣蓋置於此馬頭山在閬中縣東南

  六十閬中山在閬中縣南寰宇記其山四合於郡故曰閬中多仙聖遊集焉輿地紀勝

  在縣南三里一名錦丹山又名寶案山上有四院曰瑪瑙羅漢盡錦西橋至和初又築閬風亭以眺

  望焉舊志在江南岸兩峯連互壁立如屏四時花木錯雜如錦與郡治對峙故名眉山

  中縣南十里其形如眉又南五里為鐘山居羣山中其鐘聲四境皆聞故名玉立山

  中縣南三十里山勢屹立繖子山在閬中縣北六里中高四下舊志今名繖蓋山為縣之主

  山一名北巖又名頣神巖玉臺山在閬中縣北七里有玉臺觀杜甫詩閬中城北玉臺碧又

  曰中天積翠玉臺遙即此天目山在閬中縣東北寰宇記在奉國縣東十五里又名天溪洞

  葛仙翁修道之山輿地紀勝上有玉女池大方山在閬中縣東北一百里山頂四方如枰對

  峙者曰小方山頂亦方干又有鳳棲山與小方山並峙白鶴山在蒼溪縣東五里山腰有

  來仙洞 按舊志以此為離堆山疑誤紫陽山在蒼溪縣東三十五里一峯峙立高入青

  雲唐志蒼溪縣有紫陽山馬鞍山在蒼溪縣東一百五十里以形似名大𫉬山

  溪縣東南三十里石城四周天生竒險宋江環繞其下宋淳祐中嘗徙閬州治此山有大小二峯小

  峯上有石井出泉不竭大峯上有池廣數畝謂之天池亦曰仙蓮池又有憑虛洞雲臺山

  在蒼溪縣東南三十五里接閬中縣界唐志蒼溪縣有雲臺山寰宇記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上方

  百里有魚池宜五榖無惡毒可度災周地圖雲漢末張道陵在此學道與地紀勝一名鳳凰山明統

  志山峯峻峭插天有洞曰麻姑芙蓉平仙峻仙池曰玉丹玉魚巖曰松根盤桃有九轉亭丹竈尚存

  其東又有書巖乃葛稚川讀書之所小錦屏山在蒼溪縣南一里與府城南錦屏山相似

  九龍山在蒼溪縣西北與𩀱劒天馬皆羣山中最秀者又有亭子山接昭化縣界

  女山在蒼溪縣北十里曲肘川源出於此陽門山在蒼溪縣北寰宇記在歧坪縣西三

  十里又有岳陽山在歧坪縣東十五里舊志蒼溪縣有避塵石筍三星連珠等山皆為幽勝

  山在蒼溪縣東北寰宇記在奉國縣西北三十五里明統志在蒼溪縣東八十里遠望如几案古

  方州城也離堆山在南部縣東南顔真卿磨崖記此山斗入嘉陵江直上數百丈形勝縮矗

  上崢嶸而下𭰁洑不與衆山相連屬是謂之離堆與地紀勝離堆巖在新政縣東鑿腹為巖唐鮮于

  仲通與弟叔明潛修於此明統志在南部縣東五十里蜀有三離堆此其一也龍奔山

  部縣東南寰宇記在新政縣東二十六里又總角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山峯如女𭅺之總角

  盤龍山在南部縣東南三十里山勢盤旋似閬中之盤龍而差小禹跡山在南部縣

  東南三十里俗傳禹治水嘗經此山頂平衍有小石泉南山在南部縣南一里縣之主山也

  蜿蜓蒼翠環繞縣城一名跨鼇山宋寳祐中嘗移縣治於此龍靈山在南部縣南一十里

  背西江與小盤龍山相近山𫝑如龍九子山在南部縣南七十里一名九龍山龍盤

  山在南部縣西南五十里峯頂峭拔衆山拱揖有洴溪環繞其下蘭登山在南部縣西八

  十里三面峻絶俯臨西江與地紀勝在新井縣宋二十里相傳嚴君平隱居於此有君平洞

  依山在南部縣西一百四十里輿地紀勝在普安北二十里相傳漢羅沖霄張道陵隱居於此

  有東西二觀鳳凰山在廣元縣東盤旋起伏𫝑(⿱艹石)翺翔其巔曰寶峯雪山在廣元縣

  東十里峯巒疊出稱為秀麗龍福山在廣元縣東南寰宇記在通平縣東一里二𭅺

  山在廣元縣南十里山高路陡行人怦之烏奴山在廣元縣西方輿勝覽在綿谷縣西

  六七里以李烏奴得名峭壁如削有洞高不可上舊志一名烏龍山天臺山在廣元縣西三

  里峭崖蒼鬱盤道縈紆獨木危橋委曲而上至巔乃即平陸若天臺然因名其北為九隴山環拱九

  十九峯如劒㦸之排列鮮于侊益呂八景詩九隴穿天外即此亦謂之九峯山山有漢王寨相傳漢

  高祖嘗駐蹕於此石燕山在廣元縣西北八十里一名玉女山山極高峻梯格乃能上獠

  人恃此為險金山在廣元縣北三里孟蜀置金山寨宋乾德初伐蜀別將史進德等自嘉川

  進擊金川砦一名金城山滌溪環其右潭毒山在廣元縣北與地紀勝在綿谷縣北九十

  里下瞰大江路皆滑石登涉頗艱其下深潭有一鐵索見則兵動木寨山在廣元縣北一

  百三十里潛水岀此龍門山在廣元縣東北元和志龍門山在綿谷縣東北八十二里岀好

   鍾乳寰宇記 龍門山亦 名蔥嶺 山梁州記蔥嶺有石穴高數十 大其狀如 門俗號 爲龍門輿地紀勝

   龍門洞在綿谷縣北凡有三洞自朝天程入谷 十五里有石洞及第二第三洞有水自第三洞發 源

   貫通二洞下 合嘉陵江 按明統志謂龍門山在昭 化縣西一百四十里誤鳳 嶺山

   化 縣東與廣元縣 二郎山接嶺五 峯山在 昭化縣西南與白衞嶺相 峙路接劒閣連峯插天

   圓秀如𥪡掌俗名五顆山長平山在昭化縣西 南九十里上平下險其上有 池清澈不竭宋

   王智於此築城後王 昭因其遺址立寨駐兵保 障牛 頭山在昭化縣西二十五里以形似

   名輿地紀勝昭化縣有朱雀山與牛頭山相連人頭山 在昭化縣西四十里山巔突岀宛若

   人頭後唐長興初伐蜀王宏䞇從白衞嶺人頭山後出劒門南即此九曲山在昭化縣西九

   十里山勢盤 廻九曲與劒門對 峙木 馬山在昭化縣西北隋志 景谷縣有木馬山元和 志

   在 景谷縣 南二十五里諸 葛亮岀祁 山於此造木牛流馬以供 運因名九  里山在昭化縣

    北 二十 里盤曲嵯 峨約 高九里大  高山在 昭化 縣北一 百二 十里山 勢髙 聳爲衆 山之 冠路

    狹難東龕山在巴 州東十 里巴 江 東 岸又巾子 山下有 古洞 數 層 甚深其     章山

    在巴 州東寰 宇 記在 其章縣東 八里一 名 隆城 山始    平山 在巴州 東隋 志始寕縣 有始 平

    山寰宇記 在 舊始寕縣東北 七 里崑  山在已 州東 四十里岀璞 石相近 有老 君山山趾三 溪

    滙爲一潭石城山 在巴 州東南三十 里 突 立於清水 江心巴江亦 繞 其 下 金     榜山

    在巴州南一 里 上 有奇石名印斗又 名 書 案山南   龕山在巴州南二里化城山 

    州南三里 寰 宇記化城縣以 山 名 玉   山在 巴州南 六十 里 多玉 石然深 險不 可 取西    龕

    山在 巴州 西 二里爲郡主山 又五 里爲 鳯 嘴山又有臥牛 山平    梁山在巴 州 西二十 五 里

    四圍石 壁如 城其 上平坦 有地數 十畝居氏數 戶古 寺龍 泉二水 四時不 竭義     陽岳山

    在巴州西 北 寰宇 記在恩 陽縣南一里 梁 義陽 縣以此 名登    科山在巴 州 西北輿地 紀 勝在

    恩陽縣 東 北一里鄉人謝周 鄉謝耕王紹謝 震皆讀書 於 此登科因名舊志 在州西北三十 里

    彊山在 巴州西北隋 志清 化縣有 伏彊山寰 宇 記木 彊山在清化 縣北 一百步  按木彊 即 伏

    北龕山 在巴州北 八里 輿地 紀勝 大北龕在郡北三里俯 瞰巴 江小 北龕 在郡北五里

    風帽 山下其巖 如屋 王  望山 在巴州北十里與地紀勝在 巴州江之北岸白州城絶江而 登

    山高一 里巖 徑絶 險占 一州之 勝 相傳有王 眞人蒙得道 於此 名王 蒙山 唐明皇 嘗 至此山曰 此去

    京師不 遠 故 名王 望巖腹間 有龍洄即 古 黃 牛山 亦名北山鼓      樓山在巴 州 北輿地 紀 勝

    在巴州北 三十里其傍爲珍瓏山 山 頂有泉 出小石如櫻 桃有竅可以穿縷兒女 以 爲瓔珞

    腹山在 巴 州北 隋志盤道縣 有龍 腹山 寰 宇記 在廢盤道縣 西九 里 大      鐘山在通江縣

    東六十 里突 起 萬山 中如覆鐘然有石 池龍 湫 亦名 龍池山 歌     籟山在通江 縣東七十 里

    寰宇記 上有 城甚險峻明 統志 山上 舊有石鼓 擊之 聲聞數里連 擊之 即雨得     漢山

     江 縣 東 百 二十里 明統 志 其上 石 壁 如城 中 平可容 數 百 人 舊志在 萬山 中 崛起 崖 塹 削絶 千 仞獨

     西 南 一 徑 陵 險 轉 折 而上有 一 夫 當關之 勢 頂平數 里 可 以 耕 藝 出 泉 冬夏不 竭 有 石刻雲 宋 淳祐

     中 余圿 臨 視 形 𫝑 命 統 制 張 實因 險築 壘儲 糧 建 邑 爲 恢 復 舊 疆 之規 秋            錦山在通江縣

     南隔江山 脈 與 壁 山相 連 霜 降後山多紅葉 望 之 如 錦一 名 翠 屏山包       臺山 在 通江縣 南百

     五十 里 高 出羣 嶺 𡘜 兀 一方登之 可 以 遠眺 上 有 石 洞壁       山 在 通 江 縣 西 寰宇 記 壁 州 以 縣

     西 一 里壁山 爲 名 舊志 其 山峭絶 如 壁金     童山 在 通 江 縣 西 百 里四山 環 抱 徙 然 獨 出上

     有 平地 數 百 畝巴 江水 繞 其 下鐵    船山在 通 江 縣西 北 界石 嶺嵌空 長 夏 雪不 消 天欲 雨則

     山下 必 有 飛 泉 四 射相傳山半有 池 常 有 鐵 船 浮岀因名 思        公 山 在 通 江縣寰宇 記 在符陽

     縣 北 二 百 里 其 山 最 峻 思公 水 源 岀 此 又 有 思 公 城龍         山在 通 江縣 東 北與地 紀 勝在 縣 東北

     十 餘 里 龍 灘 溪 出 此 舊 志 今 有大 龍 山在 縣 北 一 里 延 亙 數 里 爲 縣 鎭山 即 此三             門山

  江縣東北輿地紀勝由金洋而南大山深澤稍涉人境有石門山絶高石路犖确五里入土門又有

  六峯山在縣東北八十里龍來山在南江縣東三里下有太虛洞空曠幽深可藏千人

  元山在南江縣東六十里玉女山在南江縣東南三十里公山在南江縣南輿

  地紀勝在縣南二里不與羣山相連四面狀如公字舊志又名白鹿山遊仙山在南江縣

  南二里孤峯特立思逺山在南江縣西寰宇記在廢大牟縣西北三十里有曽溪水出此

  山東北流注與峻水合龍耳山在南江縣西二百里孤峯𦊅出石壁峭拔上有甘泉

  啄山在南江縣北二十里蠟燭山在南江縣北六十里峯巒聳拔雲表米倉山

  在南江縣北方輿勝覽巴之北境即米倉山紹興以來岀兵之孔道舊志山在縣北八十里米倉之

  南地名三會乃劒閬巴蓬渠達六郡之衝宋開禧二年金兵入鳳州興元帥程松亟趨未倉山由中

  巴遁入閬州即此孤雲山在南江縣北輿地紀勝兩角山在難江縣北九十里與孤雲山

   相連唐賈眈曰興元之南路通巴州中有孤雲山行者必三日始達於嶺王子韶所謂孤雲兩角去

   天一握也舊志亦名韓山在米倉之西茶坡山在南江縣北百五十里大巴山

   在南江縣北二百里接陜西漢中府南鄭縣界一名巴嶺山高聳千尋巖徑極險與漢中諸山相連

   爲巴漢巨鎭船山在南江縣東北二十里四山環擁咸若海潮乘風飄泊蕩𣻌而此山宛如

   巨舟自北而東下有井舊名五女山小巴山在南江縣東北寰宇記小巴嶺在難江縣東北

   一百三十里周地圖雲此山之南即古巴國其嶺上多雲霧盛夏猶有積雪北水源出此明統志小

   巴山在巴州東北二百九十餘里舊志其險次於大巴 髙峻過之臥龍山在劒州東二里

   盤園周布高一百文鶴鳴山在劒州東二里特聳千仞環饒州治一名東山金鼻山

   在劒州東五十里掌天山在劒州東南接南部縣界元和志在臨晉縣西南六十里晉太

   安元年遣都䕶衞博討李特特遣李蕩自掌天山要博博爲伏兵所圍即此山出名柘堪爲弓材雖

   檿桑燕角不能勝也寰宇記在西水縣西北三十五里兼山在劒州東南百二十里宋學士

   黃裳居此 宅址遺基俱在 山下駕 鶴山在劒州南輿地紀勝在普城縣南一里相傳張道陵

   駕鶴往來 於此又名駕空山舊置柳 溪驛於此舊 志在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滴  翠山

   州南輿地紀勝在普成縣郭外一里 按明疏志在川治蓋誤以普成爲普安也淩雲山

   在劒州西南輿地紀 勝在武連縣北三里一壠直下如龍橫西 峯如屏下瞰小潼水龍 祠山

   在劒 州西南寰宇記在武連縣東三里高三百丈舊名 九龍山唐貞觀中嘗於山上置九龍祠天寶

   六年敕改爲龍祠山輿地紀勝 九龍山腹有洞洞前石壁如屋中有九井 求雨輒應五 郡山

   在 劒州 西南寰宇記 周地圖雲 武連縣南有治 山縣 人張 逸背梁附魏 與梁將楊 乾運戰於此山 下

   大 破乾運死 者十人恭帝元年收骸骨並爲一 墓死者凡 五郡人因改治山爲五郡山氏  陌

   山在劒 州西南寰宇記在普成縣西三十五 里舊圖經 雲晉太康中武都氏人流移入蜀耕 鑿此

    山遂以成陌因名龍鬚山在劒州西舊志梁普通六 年益州刺史蕭淵猷遣將樊文 熾等

    圍魏小 劒置 柵龍鬚山上以防 歸路即此州志有龍 飛山 在州 一里即龍 鬚之訛山五   子

    山在劒州西北寰宇記在武連縣北七十二里西自龍州界迤邐斜連馬閣山頂其山至此特起

    五峯鴈行相次高五百丈因名 舊志在州西北五十里一名五華山又名京兆山 峯巒竒秀清溪瀠

    浮滄山在劒州 西北唐志陰 平縣有淫滄山輿地紀勝 在縣東十五 里相傳堯時洪水

    此山獨存因名龍血山在劒州西北元和志龍血山亦名龍象巖在陰平縣北五十里絶壁

    高巖萬有餘 丈有四石龍在石 壁間昔有羣龍共鬬四龍疲衂 嘔血死因化爲石 血變成黳堪充器

    物延布四五里今龍像猶存寰宇記在陰平縣東北五十里宋齊於此置龍血戍亦名龍穴山東有

    龍象巖 巖東北有洞穴莫 測𭰹 淺泉出其 下輿地紀勝一名 赤水 山漢   陽山在劒州北二里

    峯巒 高聳爲州之主山舊志按 寰宇記有故壘山在州 北有姜維拒鍾會故壘因 名其山峭壁下臨

   絶澗 後唐長興初孟知祥將龎福城敗官 軍於劎州北山疑即漢陽山也大 劒山在 劒州 北

   又有 小劎山與大劒山相屬 山海經高梁之 山西接岷 峨東引荊衡蜀志景耀 六年美維自沓 中還

   住陰平聞 關口已下與張翼董厥合還保 劒閣以拒鍾會會 不能克晉書張載至蜀省父道 經劒閣

   著銘曰巖巖梁山積石峨峨遠屬荊衡近綴岷 嶓南通卭僰北連裦斜狹過彭碣高踰嵩華惟蜀 之

   門作固作鎭是曰劒 閣壁立千 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世濁則逆道清 斯順益州 刺史張敏表上其

   文武帝 遣使 鐫之於劒閣焉華陽國志 德陽縣有劒閣道 三十 里至險有閣尉水經注小 劒戍西去

   大劒三十里連山絶險飛閣通衢故謂 之劒閣也元和志大劒山亦曰梁山在普安縣北 四十九里

   又石新婦東北 一里千人巖之南岸絶壁高 數千仞即劒山之危 峯見數百里外旁視衆嶺猶 平地

   也巖下 高百丈許有石壁紅色方如坐 席即張載勒銘之 處寰宇記大劒山西北三十里 又有小劒

   山崔鴻十六國春秋 雲符堅使 楊安伐蜀徐成破二劒是也其山東接 莎鼻西接 綿州凡二百三十

    一里 方 輿 勝 覽 輿 地 廣 記 雲 山 有 小石 門穿 山通道六 丈 有 餘 即 秦 時 所 開 石 牛 道 也漢 永平 中司

    隸楊厥 又 鑿 而 廣 之 即 鍾 會 伐 蜀 之 路大 劒 雖號天險有 阨 塞 可 守 崇 墉 之 間 徑 路 頗 夷小 劒 鑿石

    架閣有 不 容 越 者 明統 志 大 劒山 在 劒 州北 二十五里其 山 峭 壁 中 斷兩 崖 相 嵌如 門 之 闢如 劒之

    植故又 名劒門山 巾  子山 在劒 州北 七 十 里 山 亦 高峻頂有 積石 特 起 如 巾 幘 然

    天嶺在 廣元 縣 北 輿 地 紀 勝 在 利 州北 五 十里 路經 絶險 其 後 即 朝 天 程 舊 路 在朝 天 峽棧 閣

    後開此道行人便之七 盤嶺在 廣 元 縣 北 百 七 十 里 一 名 五盤 嶺 與 陜 西 寕 羌 州 接 界 自 昔

    爲 秦 蜀 分 界 處 石 磴 七 盤 而 上 因名杜 甫 詩 五盤雖 雲 險 山 色 佳 有 餘 仰 陵 棧 道 細俯映 江 木 疏

    漫天嶺在 廣 元 縣 東 北 三十 五 里有 大漫 天  小漫大 二 山 皆 極 高 聳唐 羅 隱有 詩一 名  藁本

    山舊 志小 漫 天 在 大 漫 天 北 二 嶺 相 連 爲 蜀 道 之險後 唐清 泰 初 孟 知 祥 置 大 小 漫 天 二 寨 宋 乾 德

    中伐 蜀 別將 史進 德 奪其小 漫天寨 蜀 人退 保大 漫 天寨即 此梅      樹嶺在 昭 化 縣東 南 四 十

   里叢林深箐中多猛獸有關避風嶺在昭化 縣南百五十 里白 衞嶺在昭化縣

   西南 五十里與劒 門相接有白 衞鋪唐詩紀 事明皇 幸蜀登白衞 嶺眺覽良久 歌李嶠詩即 此

   賢嶺在 南江縣北 輿地紀勝 在難江縣北百餘 里以 韓信得名 舊志與孤 雲兩角俱有棧道

   大倉嶺在劒州北大 劒溪經此入江雪 峯在巴州東南輿 地紀勝去曽口縣十 里衆

   山 中𦊅 岀一峯明 統志在 巴州 東三十五 里十   二峯在 南江縣東 北輿地 紀勝在艱 江縣

   北四十里巉巖聳秀大 小十二峯最爲奇觀有客題詩曰插立翠峯分十 二爲君喚作小巫山舊志

   山巫山在 縣東北 五十 里即巴山 之羣峯也下有龍洞相近 又有蓮 花峯 有石洞曰 蓮花洞高空百

   餘 丈外臨深淵內容千人邑人嘗避 兵於 此一名紅紅洞相傳溪中有紅鯉 雲東  巖在閬中縣

   方輿紀勝在縣東五 里一名大象 山宋 太平興國中陳堯叟凡弟讀書 於此亦名台 星巖 俗謂之讀

   書 巖相連者曰 潄玉巖 停  雲巖在 南部縣北 二里 宋李燾有 詩千  佛巖在廣元縣

  北十里江東岸石崖蜿蜒其形如門先是懸度架木作棧而行唐時韋杭鑿石爲佛遂成通衢

  巖在劒州北輿地紀勝在普安縣後有池貯衆龍巖在劒州輿地紀勝在劒州劒門縣西

  一里洞穴可坐百許人明統志在州北七十里蜿蜒如龍盤之狀又州治西亦有龍巖可坐百人

  千人巖在劒州東北大劒山上元和志在石新婦東北有石室可容千人因名又石新婦神

  在縣東北四十九里大劒東北三十里夫遠征婦極望忘歸因化爲石明月峽在廣元縣

  北八十里一名朝天峽江流所經龍門峽在南江縣北二十里中有龍門潭靈雲

  洞在南部縣東北外邃十廣冬暖夏涼八三丈許踏之有聲如鐘扣之亦然陽模洞

  元縣北輿地紀勝在綿谷縣北六十里有山萬仞峭壁如削中聞洞門高不可上一名羊模谷在縣

  北隴洞之西去朝天驛八里富水洞在昭化縣西北二十里燃燭而入過馬鞍橋路極狹

  有石牀石筍又大潭深十丈天旱取其水禱兩輒應有漢王洞在縣北二十里又明水洞去縣六十

   里水 從半嶺流出居民 賴以溉田仙 人洞在通江縣西一百 里洞前平沙數丈成三 徑常

   有仙人足跡長短不同其西則皆牛馬雞犬跡拂去次日如故洞前有泉水有硫磺氣巴蛇

   洞在 通江縣北四百 里其地有南壩寺每𡻕端陽 前有蛇自柱礎 間出纍纍不一然不爲害 駢

   池洞在劒州南二里一名龍洞橫側而入深不可測禱雨輒應羣仙洞在劒州西南輿

   地紀勝在武連縣界中無他物惟石室數間如堂宇然相傳有仙人奏樂於此有水自西而東不知

   漢源坡在劒州東舊置驛於坡上曰漢源驛後唐長興初討孟知祥前鋒將王贄自白

   衞嶺從小劎路出漢源驛還攻劒門破之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別將至清韁店出劒關南二十

   里蜀將王昭遠引兵陳漢源坡以拒清韁之兵皆即此舊志漢源坡在州東三十里仙人磏

   在通江縣東 三百里有石竇可容百人又有牛角磏在縣西百 里金溪上石筍數十自崖頂下綴望

   之稜稜如牛角然有石室可容十人石門在巴州北三十 里左右皆峭壁圍環三 里許

    穴在 廣 元縣 北二十五 里漢水 之 南出 魚肥美故 名嘉    陵江在 閬中縣 西南 自陜西 漢

    中府寕 羌州 流 入逕 廣元縣 西 昭化 縣 東 過劒州東界又 南逕 蒼 溪閬 中二縣 南 又東 南 逕 南部縣

    北又 東 南 入 順 慶 府 蓬州 界 即 西 漢 水也 亦曰 閬水又 名 渝 水 華 陽 國 志閬 中 有 渝 水 賨民 多居 水

    左 右鋭 氣 喜舞今 所謂巴 渝 舞 也水 經 注 漢 水 逕通 谷又 西 南寒水 注之又 西 逕 石亭 戍 又 逕 晉 壽

    城 西而南 合 漢 壽水 又 東 南至 葭 萌 縣 東北 白 水注 之又東 南 逕 津渠 戍 東 又南 逕 閬 中 縣東 閬 水

    東 注 之又 東南 得東 遊 水 口又 東 與 𮑮 溪 合又 東南 逕 宕渠 縣東 元和 志 西 漢水 一 名 嘉 陵 水逕 綿

    谷縣 西一 里又 逕 葭 萌 縣 城 南 寰 宇 記 嘉 陵江 自利州 流入 劒門 縣 界 逕 縣 東 二 十 里 過 廢 始州 又

    逕蒼溪 縣東 一 里東 南流至 閬中 縣 又 名 閬 中水亦名渝 水又 逕 南部 縣東一 里又 東 流 逕 新 政縣

    東 十里 舊 志 自 寕 羌 州入廣 元縣 境流 一 百 二 十里 至縣 西 南 又 三 十 里達昭 化縣 界二 十 里 至 縣

    城 東北 合 白 水又 南 過 劒 州 東 七 十 里 厯 一 百十里 達蒼 溪 縣 界又 六 十 里 過 縣 城 西 曲 東 南 統城

    南下三 十 里 達 閬中 縣 界 又 二 十 里至 郡城 西轉東十里 合 宋 江 又南 八 十 里 達 南 部縣 界又 二十

    五里 轉 東 逕 縣 東 北 二 里 又 東 南 七 十 里入 蓬 州界  原 按 漢 書 地 理 志 出 隴 西 郡 西 縣 嶓冢 山 南

    入廣 漢 白 水 東 南至 江 州 入 江 者   漢水也酈 道元雲 漢 水 南 入 嘉陵 道 而 爲 嘉 陵 水 後世嘉陵 江

    之 名 蓋 出於 此 自 此 以下 至 葭 萌 爲 白水 潛 水 至閬 中 爲 渝水 閬 水 至 墊江 爲 涪 內 水 隨地 異 名 要

    之皆 嘉 陵 江 即 皆 西 漢 水 也 其 以 此 爲 漾 水 者 自水經 始 漢 志 隴 西 氏 道 縣 下 雲 禹 貢 養 水 所 出 至

    武 都爲漢 武都郡武 都 縣 下 雲 東 漢 水受氏 道 水一 名沔過 江夏謂之 夏 水 入 江 養 與 漾瀁古 字 通

    也 今 氏 道不 知所  在其水亦 無 可 考 然 班 固 本 以此 爲 東 漢之 源與  西漢絶無 交 涉 至 水 經 則 雲 漾

    水 出 隴西 氏道 縣嶓 冢 山東 至武 都沮縣 爲漢 水乍 讀 之似 爲東 漢及 觀 下文 雲東 南逕白 水至 葭

    萌 與 羌 水 合 又 東 南 過 閬 中 入 江 則 竟 是西漢水與 漢 志 氐 道 武 都 注 牴 牾 而 嘉 陵 江 遂 兼漾水之

    名 其 實 禹 貢 所 導 之 漾 在 今 陜 西 漢 十 府 寕羌 州 境 與 西 漢 水 源 流 𮞉 別 詳 見 漢 十 府 志白                 水

     江在 昭 化 縣 西 北 自 陜 西階 州 文 縣流 入 又 東 南合 嘉 陵 江 水 經 注 白 水逕 建 陽 郡東 又 東 南 逕

     白水 縣 故 城東 又 東 南 與西 谷 水 相 得 又 南 逕興武城 東 又 東南 清 水 左 注之 又 東 南 於 吐 費 城南

     注 漢水 元 和志 白 水 一 名 羌 水 逕 景 答 縣 西 一 里縣 志白 水 江在 縣 北 二 十 里 自 平 武 入 縣 境 合 牛

     頭 河又 東 南一 百 十 里 合 清 水 河  又東 南十 里 至縣 東 北 三 里 合 嘉 陵  江清            水 江在 昭化 縣

     西 北自 龍 安 府 平 武縣流 逕 劒州 北 界 又 東 流 至縣 西北 合 水 江 水 經注清 水 自平 洛 郡 東 南 屈 而

     南 逕 南 陽 僑 郡 東 北 又 東 南逕 新巴 縣 東 北入 東南 逕 始 平 僑 郡 南 又 東 南 逕小 劒戍 北 又 東南 注

     白 水明 統 志清 水江 源 出 清川 縣 至  安昌壩合 白水 舊志 清 水江 在劒 州 北 一百 五 十  里自龍安 清

     川所 流入  逕 黃 沙 壩亦 名黃沙 江 東 逕 昭 化縣西 北二  十 里 又 東入 白水水 𭰹 十 餘 丈 巴              江

     在 南 江 縣 東 源 出 大 巴 山 西 南 流 逕 縣 東 又 西 南逕 巴 州 東 又 東 南 入 綏 定 府 達 縣 界 即 古 宕 渠 水

     也漢 書 地 理 志 宕 渠 縣 潛 水 西 南 入 江水 經 注宕渠水 即 潛 水 也 出 南 鄭 縣 巴 嶺 南 流 謂之 北 水又

     東南 流 與 難 水 合 水 出東 北 巴 山 西 南 注 之 又 東南至 宕 渠 縣 謂 之 宕 渠水 寰 宇 記 北 水 一 名 巴 嶺

     水一 名 渝 川 水 一 名 宕 渠 水 源 出 小 巴 嶺 東 南 流至盤 道 縣 界 合 難 江 水 難 江 水 亦 出 小 巴 嶺 南 流

     逕 南 江 縣 東 二十 里 至 盤 道 縣 北 入 北 水 流 入 化成 縣 又 東 南 流經 曽 口 縣 理 西 又 東 南 經 縣 理 南

     又 東 南 經 廢  歸仁 縣 南 一 里 又 東 南 入 永 穆 縣  界文 獻 通 考 巴  州巴 江 自 古 集 州 來 派 於 郡 治 之  右

     狀 如 巴 字 又 曰 字 江 輿 地 紀 勝 北 江 至 巴 州 城 東南 分 爲 三 流 其 中 有 小 流 橫 貫 成 巴 字 故 以 爲 名

     明 統 志 巴  江 源 出 大 巴 山 至 巴 縣 合 清 水 江 至 合州 與 嘉 陵  江 合 舊 志 水 出 南 江 縣 大 巴 山 俗 名 縣

     河西 南 流 一 百 里 至 縣  城 東 合 菖 蒲 澗 又 四  十里合米 倉 山 水 又 七 十 里  入 巴 州 境 六 十 里 至  州城

     北 繞  城 東 南 一 百 五  十 里 合 泥 灘 河 入 達  州    按自 古  言 巴 江 者 不 一  三 巴 記 閬 白 二 水 南  流 曲  折

     三  面如 巴 字 則 指 嘉 𨹧 江 寰 宇 記 所  謂巴 江 則 在通  江縣 界 皆 不 以 巴 州 之 水 爲 巴 江  也九 域 志 始

     言 化 成 縣 有 江 自 後 遂 獨 以 南 江 派 水 當 之 與 古説 巽 又 南 江 縣 志 有 幾 水 源 岀 巴 漢 間 自 東 北 迅

    激 而東 循公山之 麓紆洄 而下𣾀 爲巴水又 有南江 源出 米倉山南 流至縣 治前南 與巴江合 又有

    南屯河在 縣東二十王 里源出 巴山 南流經 兩 河口入巴江 接南屯河即 寰宇記 之難 江幾水 南 江

    即古宕 渠水寰宇記 所謂 北水也或 以幾水爲難 江誤東   河在 廣元 縣東二百 里自 陜西寕

    羌州流入 縣 界又南逕蒼漢縣至閬中縣東 南入嘉陵江即 古 東遊水也又名宋江水經注東 水出

    巴嶺南 厯獠 中謂之東 遊水西 南逕宋熙郡 東南逕平城 東又 東南逕巴 西郡東 又東入漢水 寰宇

    記東流水 一名宋熙水自陜 西三原 縣界西 南流合西逰水 又屈而東南流經 嘉川縣 東一百 十步

    又西南 流入 平 蜀縣 界又南 經歧坪縣界又南 逕蒼溪縣 東四 十 里又 東南入 閬中縣界九城志 嘉

    川縣有 宋 江輿地紀 勝東遊 水源出 興元廉水 縣舊志東 河 又名宋江 源出鹽 井河南 流百餘里 經

    廣元縣 東一百 三十里又 西南 百餘里 至白沙 壩入蒼溪 縣界又 二百里至 青田 灘入閬 中縣界 又

    南流五十 里經縣東十 里入 江 按 輿 圖此水 發源在寕羌 州東名七眼 泉南 江縣志 有 七眼洞 河

    源 出 大 壩關 西 南九 十里 入 廣 元界 縣 界即 此 西       水河在 南 部 縣南 即小潼 水 之 下流 也自

    劒 州東 南 流入縣界又逕 閬 中 仍 入 縣 界又 東 南至 順慶 府 蓬州界入江寰 宇 記 小 潼 津 發源 武 連

    縣北 七十 里 京兆山 分水 嶺 南 名 京 兆水 又 西 水上源 由京 兆 水自劎 州東 南 流 經 西 水縣 又 東 南

    入 昏 安 縣 界 又東南 經 新井 縣東 又 東 南經南 江縣 西 南 十 八 里而東 南 流輿 地紀 勝 小 潼水流 經

    武 城 縣 西 又 經普 成 縣入 閬 州 界 又 有 揚 帆水 在陰 平 縣 西 四 十里 與 潼水 合 流 泛 漲 奔 注 望如 揚

    帆舊志 小潼 水 源 出劒州 五 子山 溝 合 楊 帆 水 下流八十 里入 南 部 縣界爲 西 水河 東 南 流 七 十 里

    入 閬中 縣 界經 縣 西 南五 十五 里 流 十 五里仍入南 部界 又 東南 五 十 里經 縣西 南 去 縣 二十里又

    九 十 里 至 蓬 州 界 又 有 溲 水 河在 南 部 縣 南 五 十 里 流 入 西 水閬           水 在 閬 中 縣 西水 經 注 閬 水

    出 閬 陽 縣 東經其 縣 南 又 東 注 漢 水 舊 志今 有 北溪 自 南 部 縣流入 閬 中 縣 凡 十 里 至 府 城西 南 隅

    流入 江 亦 謂 之 老 溪 聲 相 近 而 誤 也  按 閬水即 嘉 陵 江 此 水 源 流 甚 微 舊 志 似 屬附 會𮑮              溪

     水 在 蒼 溪 閬 中 二 縣 界水 經 注 𮑮 溪 水 出 獠 中 世亦 謂 之 清 水 東 南 流注 漢 水 寰 宇 記 奉 國 縣 有

     和 溪 水 一  名𮑮 溪  水自 利 州 義 清 縣 界 流 入 經 縣東 又 南 入  閬中 縣  界  按 輿 圖 今 有 塘 溪 河 自 蒼

     溪 縣東 界 發 源 西 南 流 至 閬 中 縣 東 南 入 嘉 陵 江其 下流 亦 曰 苟 溪 河 入 江 處 在 東 河 之 下 疑 即 𮑮

     溪水曲 水 有 二一 在  南部縣 北二 十  里清    水 在  廣 元 縣 東 南  源出  土 溪 麻 石 埡  前

     東南 逕 巴 州 西 南 入 巴  江隋 書 地 理 志 清 化 縣  有清水 寰 宇 記 清 水 北 自  難江 縣 界 流 入 廢 通 平  縣

     經 高 城 戍 又 南 入 清 化 縣 界 經 木 門 城 東 又 南 經淸 化 縣 理 至 恩 陽 縣 西 北 又 屈 而 東 流 經 縣 北 八

     十 步 又 東 入 化 城 縣 界 明 統 志 清 江 源 出 廣 元縣 通 平 鎭 厯 舊 恩 陽 縣 至 巴 州 南 與 巴 江 合

     夀水 在 廣 元 縣 南 水 經 注 漢 壽 水  源出 東 山 西 流逕 東 晉 壽 故 城 南 而 西 南 入  漢水 舊 志 今 有

     南 河 在 縣 南 二 百  步 源出 紫 金 堡 滙 流 西 入  江按 輿 地 紀 勝 又 有  柘 溪在 縣 東 三 十 里 縣 志  今有

     稻 壩河 在 縣 東 西 流 入  江居民 藉以 溉 田 皆 即 此 水  也  濳            水 在 廣 元 縣 北 爾雅 水 自 漢 出 爲

     潛 郭 璞 音 義 有 水  從 漢 中 沔 陽 南 流 至 梓 潼 漢  壽入 大 穴 中 通 峒 山  下 西 南 潛 出 一 名 沔 水 舊 俗  雲

     即 禹 貢 之 潛 也 河 圖 括 地 志 潛水 一 名 復 水  今 名龍 門 水 源 出 綿 谷 縣 東 龍 門 山大 石 穴 下 元  和 志

     源 出 縣 北 龍 門 山 書 曰 沱 潛 既 道 是 也 縣 志 潛 水源 出 縣 北 一 百 三 十 里 木 寨 山 流 經 神 宣 驛 又 南

     二 十 里 經  龍洞口 至 朝 天 驛 北 穿 穴 而 出 入 嘉  陵江 舊 省 志  按水繼 注 引 鄭 康 成 之 言 曰 漢 別 爲  潛

     流 入  漢  合大 禹 自 導 漢 疏 通 即 爲 西 漢 水 是 康 成明 以  西  漢水 爲 潛 水 也 後 人 信 史 疑 經 知 有 西 漢

     而 不 知 其 爲 潛 水 也 久 矣 括 地 志 元 和 志 皆 言 出龍 門 山 而 廣 元 舊 志 則 雲 出 木 寨 山 意 者 木 寨 山

     乃 水 自 沔 陽 來 之 所 經 而 人 誤 以  爲 岀 與 元 和 志龍 門 山 在 縣 東 北 八 十 二 里 今 以  舊 志 所 言 考 之

     木 寨山 南 十 餘 里 爲神 宣  驛 又  南二 十 里 爲 龍 洞口 又南 二 十 里 爲 朝天 驛  去 縣  八十 里 恰 與 龍 門

     之里 數 相 符 蓋 朝 天 驛 之 穴 即 龍 門  山之 穴  也至其所 謂 經 龍 洞 口 至 驛 北 穿 穴 而 出  者又 與  與地

     紀 勝 脗  合紀 勝 雲 自 朝 天 程  入 谷  十 五 里 有 石 洞三 水 自  第三 洞 發 源 貫 通 兩  洞 下  合 嘉 陵 江 此 即

     所 謂 入 大穴 中 通 峒 山 下 西 南 潛 出 者 也 自 此 以下 嘉 陵 江通 謂 之 潛 水 湖 潛 逾 龍 門 而 北 即 可 由

     沔 陽 縣 西南之水 以 達 於沔矣宕    水 在 通 江 縣 東 又 南 流 逕 巴 州界 入 巴 江 寰 宇 記 符 陽 縣 有

     思 公 水 源 出 縣 北思公山 南 逕 縣 理 西 又 南 入 通江 縣 界 又 有 乎 州水北自 通 江 縣 界 流 經 廢 廣 納

     縣理 西 與 廣 納 溪 水 合又 南 流 經 廢 歸 仁  縣 東 五里又 南 合 北 水 舊 志 今名 宕 水 又 曰 東 河  源 出 漢

     中 府 西  鄉 縣 界 自  大巴 江 入  縣境 南 流 二 百 三十里 與 竹  浴 關 水 合  流十 里 至  峭口 又 分 二 派 過毛

     浴 鎭 復 合 又 西 南 流 五 十 里  合 諾水 又 東 南  流 三十 里 入 巴 州 界 爲 泥 灘 河 又  四 十五 里 入 巴  江 即

     平 州水 也諾  水 在 通 江 縣 西  寰 宇  記後魏 諾 水 縣 因 縣南 諾 水 爲 名  舊 志  諾水源 出 南 鄭 縣 之

     青石 關經 衆 山 中 水 流 所 激 聲 若呼 諾 故 名 舊 志俗名 西河 自 羊 圈 關 入 縣 界 南 流四 百 里 過 縣 城

     西又 南 流 三十里 入 宕 水  符     水在 通 江 縣 北 寰 宇 記 源 出 符 陽縣 東 南 三 百 步 西 流 經 縣 南 九

     十 步 又 西入 思 公 水 白     石 水在通 江 縣 北 寰 宇 記 白 石 縣 有清水 一 名 白 石 水 東 北 自 洋 源

    縣界 流入 又 西南流 與 諾水 合  按舊 志 宕水 別源源 出西 鄉 縣自竹 浴 關入 縣境 西南 流 二百 七

    十 里至水 口 與大 巴 山 水合俗 名洪口 河 即白 石 水 也平      桑水在南江縣 西寰宇記源 出

    難 江縣 西三 十里  按 輿圖今 縣 西有 羅 溪河源出 縣西 北三 角山西 南 流又折 東 南至 羅 坪鋪入

    巴 江疑即 平 桑水 其南 又有 沙河亦 東 南入 巴江 明      水在南 江縣 北輿地紀勝 在難 江縣北

    五十 里水 間 出 石 硯屏 林木山 川之 形 隱 於 石間 都       竹水在 劒州 南寰 宇記 在臨 津縣 西

    五十 里 源 從 武 安 縣流 入 普 安 縣 界又南至 當 縣掌天 山 下 入 西 水 又柘 溪 在 普 成 縣東三十 里 源

    發柘 谷 山 益州 記 雲五 婦山 東百里 有柘溪水 是 也 舊志 柘 溪一 名水 溪亦入 西水 曲          肘 川

    在 蒼溪 縣 北 寰 宇 記隋 移 縣理曲 肘 川名 勝 志 川去 縣一 里 源 出 玉 女山 東 南流經 縣 東入 江 曲 折

    如肘故名 海 棠溪在 府 城南與 地紀 勝在 州 城對 江地多 海 棠舊志 在錦 屏山 與 閬江 相對

    狀 元溪在 南 部縣 西 半里 流 逕 縣南 至縣 東 入 江以 宋 馬涓 登 第而 名 又 有安 溪在 縣 東 三

    里水深 多魚二 溪皆嘉陵 之溢流 也㵅  溪在巴州 東寰 宇記 源出 其章縣東 北三 十五 里平 地

    東 南流經 始 寕故 縣 東南又 東南 流 經 縣 北 三里又 東南經 始 平山 東 南與思 賴水 合   按 輿 圖今

    巴州 東 界 通 化 縣 西 有 楊 柏河東 南 流 入 宕 水 蓋 即 此 也鹿         溪在 巴 州西 五十里 相 對者 爲處

    溪又 深 度 溪在 州 西百里 皆 東 流入 巴 江清     浴溪在 通江 縣 西九 十里 下流 入 於巴 江

    溪在劒 州 東 源出 五 子 把 寨二 山 合流東入嘉 陵江又 石 臼 溪在 州 西 十 五里 東 流至漩口入 江

    劒溪在 劒州 北水 經 注 小劒 水 西 南出 劒谷 東 北流 經小 劒戍 下 入 清水 元 和 志大 劒水 出 普

    安縣西 北四 十 九 里 空 冢山 下 州 志大 劒 溪 出 大劒山由 劒門 關 流 出 北 折爲 魚 子 溪又 北 至 大 倉

    嶺而入清 水 又 小 劒溪 在 大劒溪 北源出 小 劒 山東過涼水 溝 瀑 布 崖至 兩 溪口合 於大劒 溪 又 水

    㑹渡亦 曰水 田渡在 州 北八十 里即二劒水 回合 處杜甫 有 水會渡 詩 彭      道將池 

    中 縣南漢 書 地理 志閬 中 縣 彭 道將 池在 南彭 道將 魚池在 西 南寰 宇記 四 夷 述 雲州 東南 有南 池

   東西二里南北約五里州西南十里有郭池周約五十畝二池與漢志相符方輿勝覽彭道將池即

   今南池魚池即今郭池也舊志自漢以來堰大斗小斗水溉田裡人賴之唐時堰壞漸成平陸

   鞭池在通江縣西十里壁山上龍池在通江縣北三里怪石崢嶸水自石𨻶出漫溢成池

   老池潭在蒼溪縣西以沙爲岸産魚黒龍潭在廣元縣南三十里三山屹立

   林木鬱秀宋時利州久旱郡守於潭酌水禱之大雨三日龍潭在通江縣東二十里相傳有龍

   出此化馬騰躍漢王潭在劒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其側有漢王廟因名龍爪灘

   中縣南嘉陵江中輿地紀勝雍熙中閬中光聖院山下江中有龍爪灘出馬未幾陳氏二元繼出元

   豐中大像山東北江中又有灘生里人亦以龍爪名之無祐六年馬涓果擢第一九井灘

   在廣元縣北一百八十里一名空舲灘江流所經也舊有巨石爲行舟患宋轉運使陳鵬鑿平之有

   菖蒲澗在南江縣東二里旁有石崖下有龍潭下流入巴江醴泉在南部縣治西

    水甘如醴因名玉女泉在昭化 縣東 輿地 紀勝在縣 桔柏江一里 許山 下大 旱不竭自 泉而

    上二里許有玉女房 涼 水泉在 昭化縣東 桔柏 渡大 路旁冬溫 夏涼君   子泉

    州東南 四十 里廢 曽口 縣西朝陽巖其泉白 巖石中流出 清洌 無比 又有 二潮衆在州北三十 五里








                        前提調官鄭紹謙恭纂輯

                        提調官張日章恭覆輯

                        前校對官沈 苐恭  校

                        校對官沈維鈺恭 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