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十一至二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六至二十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十一至二十三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十四至二十七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8.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8.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8.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8.djvu/5

河閒府表               

                   

大清一統志

 河閒府在直隸省治南一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四十五里東至天津府青

  縣界一百里西至保定府蠡縣界六十里南至山東濟南府徳州界二百二十五里北至保定府雄

  縣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天津府南皮縣治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冀州治二百三十里東北至順天

  府文安縣治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定府安州治一百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四百一十里

︹分野︺天文尾箕析木及虛危元枵之次今府治及各縣皆尾箕之

  宿爲燕分野景州則虛危之宿爲齊分野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南境兼屬燕春秋爲兗齊及晉

  東陽地戰國爲燕趙二國之境戰國策張儀說趙武靈王割河閒以

  秦爲鉅鹿上谷二郡地按漢書樊噲從攻秦河閒守軍於槓里是秦時

  已有河閒郡然不知治在何所漢初為鉅鹿𣵠二郡地文帝二年

  始分置河閒國治樂成今獻屬冀州後漢初併入

  信都國和帝永元二年復置晉因之後魏初為河

  閒郡屬定州太和十一年始分定冀二州置瀛州

  寰宇記以瀛海為名隋開皇初廢郡存州大業初復改州為

  河閒郡唐武德四年復曰瀛州天寶元年復曰河

  閒郡乾元元年復曰瀛州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

  元年割屬遼周顯德元年收復宋仍曰瀛州河閒

  郡大觀二年升為河閒府置瀛海軍節度屬河北

  東路金天㑹七年為河北東路治置總管府正隆

  閒復置瀛海軍節度元至元二年置河閒路總管

 府屬中書省明洪武元年曰河閒府永樂初直隸

  京師

 本朝初因之領州二縣十六順治六年省興濟縣雍正三年以靜海青二縣

  改屬天津州七年升滄州為直隸州以南皮鹽山慶雲東光四縣屬之九年以南皮鹽山慶雲屬天

  津府束光縣復來屬今領州一縣十

  河閒縣附郭東西距七十三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獻縣界七十里西至肅寕縣界三里南

  至獻縣界二十五里北至任邱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獻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肅寕縣界十二里

  東北至順天府大城縣界一百十里西北至保定府高陽縣界二十里漢置州鄉武垣二縣俱屬涿

  郡後漢省州鄉以武垣屬河閒國晉因之後魏太和十一年移河閒郡治武垣又置瀛州於縣之趙

   都軍城隋大業𥘉置河閒縣為河閒郡治省武垣入焉唐為瀛州治宋為河閒府治金因之元為河

   閒路治明為河閒府治 本朝因之獻縣在府南六十里東西距百四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

   東至天津府青縣界一百里西至深州饒陽縣界四十里南至交河縣界四十里北至河閒縣界三

   十五里東南至交河縣治五十里西南至深州武強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青縣治一百六十里西

   北至肅寕縣治八十里本漢藥成縣為河閒國治後漢因之晉曰楽城仍為國治後魏太和十一年

   徙郡治武垣以縣屬之隋開皇十八年改曰廣城仁夀元年又改曰樂夀仍屬河間郡大業未竇建

   德都此唐武德四年建德平還屬瀛州大厯中改屬深州元和十年復隷瀛州後又改屬深州五代

   因之宋至道三年還屬瀛州金天會七年升為夀天德三年改曰獻州屬河北東路元至元二年

   廢州仍為樂壽縣未幾復為州屬河閒路明初省縣入州洪武八年又降州為獻縣屬河閒府 本

   朝因阜城縣在府南百四十里東西距三十六里南北距三十里東至東光縣界三十

   里西至冀州武邑縣界六里南至景州界二十五里北至交河縣界八里東南至景州界三十里西

   南至武邑縣界十五里東北至交河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深州武強縣治六十里漢置阜城縣屬

   勃海郡後漢徙廢晉復置後魏分屬武邑郡隋開皇九年屬觀州大業二年屬信都郡唐武德四年

   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屬冀州天祐二年改曰漢阜五代漢復故宋淳化元年屬永靜軍嘉祐八年

   為鎮入東光𤋮寕十年復置金屬景州元因之明洪武七年屬河閒府 本朝因之肅寕縣

   在府西四十里東西距五十七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河閒縣界三十七里西至保定府蠡縣界二

   十里南至深州饒陽縣界二十里北至保定府高陽縣界二十里東南至獻縣治八十里西南至深

   州安平縣治九十里東北至任邱縣治八十里西北至保定府高陽縣治六十里本漢武垣縣地隋

   唐為河閒縣地宋雍熙初置平虜寨景德二年為肅寕城金升為縣屬河閒府元至元二年廢為

   鎮入河閒縣尋復置屬河閒路明屬河閒府 本朝因之任邱縣在府北七十里東西距八

   十五里南北距九十三里東至順天府大城縣界七十里西至保定府高陽縣界十五里南至河閒

   縣界三十五里北至保定府雄縣界五十八里東南至河閒縣界四十里西南至肅寕縣治八十里

   東北至順天府文安縣治七十里西北至保定府安州治七十里本戰國燕鄚邑漢置鄚阿陵高郭

   三縣俱屬𣵠郡後漢省阿陵高郭二縣以鄚縣屬河閒國晉因之後魏及隋屬河閒郡唐武德四年

   改屬滿州五年分置任邱縣屬瀛州景雲二年鄚縣置鄚州併領任邱開元十三年改鄚為莫天

   寶初改州為文安郡乾元元年復曰莫州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元年地入遼周顯德六年收復宋

   𤋮寕六年省莫縣入任邱移州治之屬河北東路貞祐二年州縣俱廢改置莫亭縣元𥘉復於莫

   亭置莫州併置任邱縣屬之至元二年州縣俱省入河閒後復置屬河閒路明洪武七年省莫州入

   任邱屬河閒府 本朝因之交河縣在府東南一百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四十八

   里東至天津府南皮縣界五十里西至深州武強縣界三十里南至東光縣界八里北至獻縣界四

  十里東南至東光縣界六里西南至阜城縣治四十五里東北至天津府青縣界一百五里西北至

  獻縣界二十里漢置建成成平景城三縣皆屬勃海郡後漢省建成景城以成平屬河閒國晉因之

  後魏延昌二年移縣治故景城屬章武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成平曰景城屬河閒郡唐武德四年

  瀛州貞觀元年屬滄州大厯七年還屬瀛州長慶二年分屬景州大中後又屬瀛州宋熙寕六年省

  景城入樂夀縣金大定七年始分樂夀置交河縣屬獻州元至元二年又省入樂夀尋復置明洪武

  七年屬河閒府 本朝因之寕津縣在府東南二百三十一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六

  十五里東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界五十里西至吳橋縣界三十里南至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界二

  十五里北至天津府南皮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武定府治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濟南府德州界三十

  五里東北至天津府滄州界四十五里西北至東光縣治七十里本漢東光臨樂二縣地屬勃海郡

  後漢省臨樂晉置新樂縣屬樂陵國後魏省隋開皇十六年置胡蘇縣屬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屬觀

   州六年屬滄州仍移州來治貞觀元年州還治清池仍以縣屬觀州十七年又屬滄州天寶元年

   名臨津貞元三年屬景州長慶元年還屬滄州二年又屬景州太和四年又屬滄州景福元年仍屬

   景州五代周顯徳二年還屬滄州宋熙寕六年省入南皮縣金改置寕津縣屬景州元初屬濟南路

   至元二年屬河閒路明屬河閒府 本朝因之景州在府東南一百九十里東西距八十八里

   南北距六十五里東至呉橋縣界十八里西至冀州𬃷強縣界七十里南至山東濟南府徳州界三

   十五里北至阜城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吳橋縣治四十里西南至故城縣界八十里東北至東光縣

   界四十里西北至冀州武邑縣界八十里漢置修縣屬信都國後漢改屬勃海郡晉及後魏因之隋

   開皇五年改修曰蓨仍屬信都郡唐武德四年弓高縣置觀州以縣屬之貞觀十七年州廢改屬

   德州永泰元年還屬冀州五代宋因之金始以蓨縣屬景州元初升為元州後復為蓨縣至元二年

   自東光移景州來治屬河閒路明𥘉省蓨縣入州屬河閒府 本朝因之吳橋縣在府東南

   二百四十里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六十五里東至寕津縣界二十五里西至景州界二十里南

   至山東濟南府德州界二十五里北至東光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濟南府陵縣界三十里西南至德

   州界二十五里東北至寕津縣治五十里西北至景州治四十里漢置安縣屬平原郡後漢省晉置

   東安陵縣屬勃海郡後魏去東字隋大業初併入東光唐武德四年復置安陵縣屬觀州貞觀十七

   年屬徳州宋景祐二年省入將陵縣金始分將陵之吳橋鎮置吳橋縣屬景州元明因之 本朝屬

   河閒東光縣在府東南一百六十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天津府

   南皮縣界三十五里西至阜城縣界三十里南至吳橋縣界二十里北至南皮縣界三十五里東南

   至寕津縣治六十里西南至景州治六十里東北至南皮縣治四十五里西北至交河縣治四十里

   漢置東光縣屬勃海郡後漢至晉魏因之東魏移勃海郡於此隋開皇初郡廢九年於縣置觀州大

   業初州廢以縣屬平原郡唐武德四年於弓高置觀州以縣屬之貞觀十七年州廢縣屬滄州貞兀

   二年又於弓高置景州以縣屬之長慶元年州廢還屬滄州二年又屬景州太和四年又還滄州景

   福元年又屬景州天祐五年移州來治五代周顯德二年廢景州為定遠軍屬滄州宋太平興國六

   年以單直隸京師景德元年改曰永靜軍屬河北東路金𥘉仍升為景州七安中避諱改曰觀州元

   初復曰景州至元二年始移州治蓨縣以東光為屬縣明因之 本朝屬河閒府雍正七年改屬滄

   州九年還屬河閒府故城縣在府南二百八十里東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

   山東濟南府德州界二十五里西至冀州棗強縣界五十里南至山東東昌府武城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景州界三十里東南至東昌府恩縣界十八里西南至武城縣界二十五里東北至德州界二

   十里西北至景州界三十里漢置廣川厯二縣皆屬信都國後漢省厯縣為廣川縣地北齊為𬃷強

   縣地隋為長河縣地唐元和四年移長河縣治此十年又徙廢元初以唐故長河縣置故城縣屬河

   閒路至元二年併為故城鎮是年復置屬景州明因之 本朝屬河閒府

 ︹形勢︺九河之㑹五壘之居寰宇東瀕滄海西麓太行

  古碑南枕滹沱北背高河元獻州記當水陸要衝四方

  供億皆取給焉元史地理志北據三關南面九河

 ︹風俗︺河閒之民其氣清厥性相近爾雅人性敦厚務

  在農桑隋書地理志質厚少文多專經術大率氣勇尚

  義號為強忮土平而近邊習於戰鬬宋史地理志古稱

  禮樂之國衣冠文物之盛比於鄒魯元李繼本送董景凝序

  寡求不爭有古人風元獻州記俗尚祈禱信鬼神

 ︹城池︺河閒府城周十六里門四濠廣五丈宋𤋮寕中築明萬厯十年甃甎 本朝乾隆九

  年修 河閒縣附郭獻縣城周六里門四濠廣三文金天㑹八年建明成化二年重建 本

  康熙七年乾隆三年重修阜城縣城舊土城周五里門四環城為濠濠外有隄明成

  化二年拓東城二里增設二門 本朝康熙九年修乾隆十年重修四十四年甃甎肅寕縣

  城舊土城周六里明天啟五年改建甎城周六里有奇門二濠廣四丈外又為土牆周八里 本

  朝康𤋮五十六年修乾隆十六年重修任邱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洪武七年築萬

  厯三十八年甃甎濠廣五丈引王帶河水外有䕶城隄 本朝乾隆十六年交河縣城

  周六里門四明宏治中築隆慶中甃甎 本朝康熙十年乾隆十六年重修寕津縣城

  周三里門四濠廣一丈五尺明景泰三年築隆慶二年甃甎 本朝乾隆十七年修三十三年重修

  景州城舊土城周四里門四濠廣二丈元天厯閒築 本朝康熙十一年乾隆九年撤舊

  增築二十三年改建甎陴吳橋縣城周四里有奇門四明正統二年因舊址築崇禎十一

  年改建甎城東光縣城舊土城周三里有奇明崇禎十一年改建甎城周六里門四濠

  廣三丈 本朝康熙十年修乾隆十三年重修故城縣城周四里門四濠廣二丈五尺明

  成化二年築 本朝康熙六年修乾隆十五年重修

 ︹學校︺河閒府學在府治東南元至元六年建 本朝順治八年康熙三年乾隆十三年

  十八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河閒縣學在縣治西南隅舊在縣治北明宏治四年遷此

   本朝順治八年康熙十七年隆十七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三名獻縣學在縣治西

  元時建 本朝康熙元年雍正十年隆五年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十八名阜城縣

  學在縣治東南明永樂四年建 本朝康熙九年修四十九年雍正十二年重修入學額數十八

  肅寕縣學在縣治東北元大德六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修五十二年雍正十

  一年乾隆五年十一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任邱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十年建

  本朝康𤋮三十年修雍正七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三名交河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中

  建 本朝康熙十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寕津縣學在縣治西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

  熙年閒修入學額數十八名景州學在州治東南明洪武初建 本朝康𤋮九年修三十

  七年乾隆六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三名吳橋縣學在縣治東元元貞二年建 本朝順

  治八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東光縣學在縣治西北明洪武初建 本朝順治八年

  康熙十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故城縣學在縣治東南明隆慶元年建 本朝康熙

  六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瀛洲書院舊在府城東南明河閒知縣王遇賓建 本朝乾隆

  十七年河閒府知府杜甲改建於府學西南隅毛公書院在河閒縣城北三十里元河閒

  路總管王思誠建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知縣吳山鳳重建萬春書院在獻縣城內

  本朝乾隆二十五年知縣萬廷蘭建日華書院在獻縣 本朝乾隆四十六年知縣黃碧

  東州書院在肅寕縣城內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知縣范森建桂巖書院

  在任邱縣禮內 本朝乾隆十八年知縣陳文合建瀛南書院在交河縣城內 本朝乾

  隆二十年知縣董元記嘉慶二十五年重修董子書院在景州城內本朝康𤋮四十

  三年知州周越建即董子祠一在廣川鎮元至正中總管王思誠建甘陵書院在故城縣

   本朝雍正六年知縣蔡惟義建

 ︹戶口︺原額人丁二十三萬四千三百六十二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六十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五

  名口計三十一萬五千一百四十三戶

 ︹田賦︺田地七萬一千五百三十一頃七十畝九分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二十萬六千三百五十三

  兩一錢六分七釐屯米一千四十一石八斗九升六合八勺

 ︹山川︺萬春山在獻縣東十里種桃萬樹爛然如錦雲臺山在獻縣東南十五里

  草山在獻縣北十八里建成山在獻縣境縣志漢嘗以此名縣高祖封曹參為建成

   侯又封呂澤為建成侯又公沙穆嘗居建成山依林阻為室天胎山在東光縣南隋書地

   理志東光縣有天胎山寰宇記小天胎山在東光縣界古傳台星隕而結此山也明統志在縣南十

   里南臨靳河縣志亦名天臺山魯陽山在東光縣西南名勝志雲唐李頎詩舉頭遙望魯陽

   山木葉紛紛向人落蓋屬安陵東北青山在東光縣西北三十里高數丈周四五里縣志雲即

   古觀津地漢文帝竇皇后父墜淵而卒景帝遣使填所墜而葬起大墳號曰竇氏青山樂夀

   巖在獻縣西南十里隋改縣名樂壽以此竇建德自號長樂王都樂夀其所居金城宮在巖之西

   白馬峯在任邱縣南狀如白馬故名明孫禎築廬其上李東陽贈以詩有草堂遙對白

   峯寒之句金沙嶺在任邱縣東四十里東西綿亙凡數十里隱約蜿蜒如見如伏斷處有細

   沙流出如金故名歡喜嶺在故城縣西三里許相傳雲中楊叔敬以事客故城數年其子

   溫自籍來省邂逅嶺旁不勝喜躍因以名之滹沱河自趙州之寕津縣滏陽河合經冀

   州武邑武強流入府境由獻縣 南之完固口分為二一由縣北之臧家橋入河閒縣又曰沙河以

   城東四十里有沙河橋也下流過龍華橋入順天府大城縣境經東西子牙村為子牙河其一由完

   固口分流至獻縣南之單家橋又東經滄州杜林鎮至青縣鮑家嘴入於南運河此滹沱故道也嗣

   以濁流淤運且運河當盛漲時水不能下 本朝雍正四年塞完固口使專循臧家橋東行其疏濬

   工程詳見順天天津二府志 按滹沱河古今遷徙不一漢志成平縣滹沱河民曰徒駭河樂成縣

   滹沱別水首受滹沱河東至東光入滹瀋河弓高縣滹沱別河首受滹沱河東至平舒入海在今獻

   縣交河阜城之地故瀆久湮難考寰宇記滹沱河在河閒縣西二十里舊經武垣城北後魏太和中

   刺史王質掘直之又雲滹沱河自高陽東流經鄚縣南二里至莫州金口分界又東入文安縣界在

   今府境西北此唐宋時故道也今滹沱上流自冀州即會滏陽至獻分流而完固口又經堵塞南北

   經流皆與古異矣漳河俗名老漳河自山東邱縣分流厯廣平北流至故城縣界經縣西又

  北逕景州西又東北逕阜城西北又東北逕交河縣南又東北至滄州西界與故滹沱河合又北至

  青縣鮑家嘴入南運河漢書地理志清漳水東北至阜城入大河水經注衡漳水自東昌合口分為

  李聰渙又東逕弓高縣故城北又東北右合柏梁溠水謂之柏梁口又東北右㑹桑杜溝謂之陽決

  口又東逕阜城縣故城北樂城縣故城南又東北過成平縣南又東逕建城縣故城南又東右㑹陽

  津溝水謂之陽津口又東左㑹滹沱別河故瀆又東北入清河為合口金史地理志蓨縣阜城東光

  俱有漳河 按漳河自魏縣會滏陽子牙達海之正流久已堙塞無考惟自邱縣隄上邨至青縣鮑

  家嘴六百餘里舊跡尚存而隨地異名在故城則曰索盧河亦曰枯河以地求之或即酈注謂桑杜

  津索盧桑杜音近而訛也在景州則曰張甲河漢志雲信城縣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信城今屬廣

  平府清河縣西北有古黃河是也在阜城則曰劉麟河亦曰流泠河俗傳劉麟渡此而名在交河則

  曰絳水邑舊名絳陽以此今諸氷皆為空瀆惟夏秋之交積潦所歸宛成巨浸而景州境內之普頭

   河漫河阜城縣境內之古沙河交河縣境內之亭子河新搆溝賈家莊引河獻縣境內之西黒龍港

   及大城青縣之各支河⿰氵厯 -- 𤁋水所匯悉由鮑家嘴下注運河每遇運河盛漲不特不能分洩反虞倒灌

   而西 本朝乾隆年閒將諸州縣支水悉加疏濬通流會於呉家窪而鮑家嘴終虞渾淤易塞乃復

   濬滹沱故道下注於千金泊歸子牙河入海於是漳河及諸無源⿰氵厯 -- 𤁋水無泛濫之患南運河

   即衛河下流衛河自山東館陶縣與漳水合流北至臨清㑹濟汶洸沂泗五水名南運河由清河武

   清諸縣入郡境經故城縣之鄭鎮東行入山東德州恩縣又東復入故城經南關抵孟灣又入德州

   經四女寺及哨馬營諸壩至半截碑入景州境至清水灣經吳橋縣境又東北經東光縣又北至楊

   家圈入交河縣境又北則經天津府屬之南皮滄州青縣靜海諸境而達於天津入海亦曰永濟渠

   又名御河本古清河也水經注清河自東武城東北逕𬃷強縣故城西又北逕廣川縣故城南又東

   北逕厯城縣故城南又東北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又經修縣故城南屈逕其城東又東北左與黃

   漳支津故瀆合又東北逕修縣故城東又東北逕邸閣城東又東至東光縣西南胡蘇亭又東北右

   㑹大河故瀆又逕東光縣故城西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寰宇記永濟渠在東光縣西二百步金

   史地理志吳橋東光南皮皆有永濟渠張希良河防考故城縣河道北自恩縣界南至武城縣界長

   十六里景州河道西岸北自吳橋縣界南至德州衞界長二十四里吳橋縣河道北自東光縣界西

   岸南至景州東岸南至德州衛界長二十四里東光縣河道西岸北自交河縣界東岸北自南皮縣

   界南至呉橋縣界長六十里交河縣河道西岸北自天津衛界南至東光縣界長八十二里 本朝

   乾隆二年以後增築隄壩屢經疏引水勢暢流運道通利古黃河在府境西漢時大河由今

   山東德州流入厯景州吳橋東光與衞河合又北至滄州入海水經注大河故瀆自鬲縣又北逕修

   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又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漳水合此西漢以前黃河故道也東

   漢以後自千乗入海而故道遂為漳衛所占至宋時復由此宋史河渠志皇祐元年河合永濟渠注

   乾寕軍入海謂之北流永濟渠即衛河今故城吳橋景州交河東光諸州縣界中衛河所經皆宋時

   大河北流之故道也熙寕二年河東徙由二股河北流始閉南渡後益徙而南北流遂絶又河渠志

   𤋮寕元年河溢樂夀埽元豐五年河溢阜城下埽楽壽阜城衛河俱不入其界而亦被河決之患蓋

   其時河流橫決南合於衞又北溢於漳也 按今吳橋縣南有老黃河傳即古之鬲津又有鈎盤河

   亦在縣之西南蓋皆唐時河流決入之道非禹河舊蹟也老黃河導山東恩縣四女寺閘之水北行

   至吳橋之玉泉莊會鈎盤河入寕津縣又北轉東入南皮縣下游至山東海豐縣大沽河口入海

   本朝康𤋮三十六年漳水復出館陶臨清以北運河驟漲四十四年建四女寺減水閘雍正四年

   為滾水壩九年桃濬引河入九龍口並疏老黃河故道十三年復於哨馬營建滾水壩開濬引河由

   陳公隄至曹家口入鈎盤達於老黃河乾隆六年十三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屢經籌議凡直隸山

   東境內老黃河所經一律濬治暢流無阻於是衛河汎漲得資分洩運道以安民頼其利又宣惠河

   在吳橋縣西北本無源之水乾隆四年開濬受吳橋東光諸縣⿰氵厯 -- 𤁋水北至留河莊古沙河亦由吳橋

   南來㑹之復東北流入於老黃河歸海玉帶河在肅寕縣東即唐河下流舊自蠡縣流入

   與河閒縣界接界又東北接任邱縣界為鏡河元史河渠志泰定三年都水監言河閒路古玉帶河

   自軍司口浚治至雄州歸信縣界以導淀濼積潦注之易河舊志博野縣滋沙唐三水由鐵燈竿口

   注洋東五千二淀東北流入肅寕縣境為中堡河在縣東三十里又東分為玉帶河在縣東三十五

   里又經河閒縣西門外北入任邱縣界為鏡河至縣南三里㑹蓮花泊又北環城為濠至縣東北㑹

   五龍潭又東北㑹於五官淀鄭樵通志保定滋沙滱三水舊自蠡縣引流而東厯肅寕之五千淀而

   達於雄縣之瓦濟河中堡玉帶二河皆其經流處也後自蠡縣北入高陽厯新安雄縣而出任邱之

   趙北口於是故道多湮而玉帶河之名亦移於順天府之保定縣矣豬龍河在肅寕縣西即

   唐沙滋三水下流自保定府蠡縣流入又東北經高陽縣界為高陽河匯於任邱縣西北白洋淀又

   東注四角河四角河在任邱縣西北五十七里其水四建諸淀匯流東行至趙北口爲清

   河門由柴未淀入玉帶河 按四角河即清河所自起河身寛廣有容受涵蓄之功濁流皆澄故得

   清河之名古有七十二清河之說其名率參錯難稽今畧數其分派則西自安州來者曰依城河源

   出滿城之一畝雞距二泉合祈蒲二水下流之金線白草溝二河及安肅漕河望都九龍泉至新安

   入淀西北自安肅來者曰瀑河即南易水合雞爪萍泉諸河至新安之黒龍口入淀西南自高陽來

   者曰豬龍河即𣸦沙滋三水下流合恆水龍泉平陽當城臙脂郜等河逕祁州之三岔口匯爲豬

   龍河入淀北自雄縣來者曰白溝河上流爲巨馬河有二派一由𣵠州逕新城而南合挾活琉璃胡

   良鹽溝廣陽斗門紫泉諸河一由淶水逕定興而東合北易源泉中易道䦨子莊溪諸河匯爲白溝

   河入淀此清河諸派之豬爲西淀而皆匯流於四角河下流之清河門者考桑欽水經以清河爲派

   河尾而酈注舉清淇漳洹滱易淶濡沽滹沱十水以實之今惟漢漳入衞滹沱爲格淀隄所限自入

  於衞其餘六水無不歸於東西兩淀者可見清河故道千載未易矣故詳疏於此清河

  河縣西二十五里漳水支流也自縣西南界北流經富莊驛又東經劉解鎮至縣東北六十里散流

  入滹沱河亦名清河頭一名鹽河又名運糧河相傳五代梁時趙王鎔於此運糧以餉晉師故名又

  李村河俗名土河亦自縣西漳水分流有西濟橋跨其上流逕縣東之四十里李村橋合清河

  流河在交河縣東北九十里一名蔡河東境之水皆匯於此西流四十里與滹沱河㑹為三岔

  口故曰倒流又有哈螺河在縣北十五里下流亦入滹沱土河在寕津縣南二十五里自山東

  陵縣流入又東入山東樂陵縣界相傳即古篤馬河又有遲河流河俱在縣東四十里入於土河謂

  之三渡口又谷家河在縣北二十里亦名龍灣自吳橋縣東南流入縣界下流亦合土河鬲津

  河舊志寕津縣西三十里有古黃河自吳橋縣流入又東北入南皮縣界兩岸廢隄窿然峭立俗

  謂之臥龍岡疑即漢時鬲津河也宋時為大河所經禹貢蔡注黃河經樂陵津鹽山入海即此 本

   嘉慶十三年重加疏濬 按此即今所謂老黃河江江河一作洚洚亦名絳河本受故城

   縣上游無源⿰氵厯 -- 𤁋水至景州境經江江村故名又東與大洋河合入東光為漫河同歸於老黃河 本

   乾隆五年知州屈成霖重加濬治三十年即其地建 行宮   高宗純皇帝南巡有

   御製胡蘇河在東光縣東南爾雅九河之一漢書溝洫志成帝時許商以為胡蘇河見

   在東光界中寰宇記一名赤河自臨津流經饒安無棣入海舊志在東光縣東三里 按府之南界

   滄景德棣之間本古九河所經之地今考諸書在府境者唯胡蘇河為有據外此則吳橋之鬲津河

   亦與古合至如漢志以滹沱河為徒駭金志亦謂樂壽縣有徒駭河徒駭河之本道非滹沱也又獻

   縣志載鬲津枯河在縣西二里馬頰河在縣東六十里鈎盤河在縣東南六十里乃後人鑿以導水

   附會九河舊名皆無足據靳河唐書地理志東光縣南二十里有靳河自安陵入浮河開元中

   枯河在故城縣西南五十里東北流入阜城劉麟河一名索盧河又名黃瀘河其水無源

   數年一至遇泛濫則波濤洶涌旱輒涸民播種其中收穫倍利 按此即老漳河入故城之異名

   滱水故道在河閒任邱二縣界水經注滱水自高陽葛城又東北逕阿陵縣故城東又東

   北注於易水寰宇記滱水枯瀆在任邱縣西一里 按今滱易諸水皆匯於白洋淀歸於玉帶河故

   道莫辨據水經注諸書則易水在北滱水在南至河閒任邱始合也易水故道在任邱縣

   西北三十里自新安縣流入與雄縣分界又東入文安縣界水經注易水自易縣東逕鄚縣故城北

   又東至文安太平寰宇記易水在鄚縣北三十里又濡水在縣西二十里東合易水 按明志謂易

   水在任邱縣西十六里流逕獻縣合滹沱河入海誤屯氏北瀆在寕津縣南水經注屯氏

   別河北瀆自繹幕又東北逕成平縣故城南又東入陽信縣 按唐書地理志有古毛河自臨津逕

   南皮縣入清池開元十年開即屯氏之訛也鳴犢河故瀆在景州西南漢書地理志

   靈縣河水別出為鳴犢河東北至脩入屯氏水經注鳴犢河東入鄃縣而北合屯氏瀆又東北合大

   河故瀆謂之鳴犢口十三州志曰鳴犢河東北至脩入屯氏考瀆則不至也寰宇記鳴犢河在東光

   縣東南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巡   御製河間道中雜詠有鳴犢

   張甲河故瀆在故城縣及景州界漢書地理志信成縣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東

   北至修入漳水水經張甲右瀆東北逕廣川縣故城西又東逕棘津亭南又東北至修縣東㑹清河

   舊志在景州西七十里東北入阜城縣界寰宇記有馬頰河經蓨縣界今皆無攷 按此即老漳河

   入景州異名從陂水在景州北水經注桑杜溝水自觀津東經修市縣故城北又東會從

   陂陂水南北十里東西六十步亦謂之桑杜淵從陂南出央隄東派逕蓨縣故城北東合清漳漳泛

   則北注澤盛則南播津流上下互相逕道從陂北出東北分為二川一川北逕弓高城西而北注柏

   梁溠一川東逕弓高城南入衡漳舊志蓋即今之千頃諸窪也長豐渠有二皆在河閒縣唐

   書地理志河閒縣西北百里有長豐渠貞觀二十一年刺史朱潭開又西南五里有長豐渠開元二

   十五年刺史盧暉自束城平舒引滹沱東入淇通漕漑田五百餘頃寰宇記長豐渠自長豐縣東南

   東城縣界流逕長豐城西北與古漕河合通利渠在任邱縣南唐會要武德中鑿通利渠開

   元四年縣今魚思賢復開濬以洩陂淀自縣南五里至縣西北注滱水得地二百餘頃土人名為魚

   惠民渠在景州景地平衍德州故城上游⿰氵厯 -- 𤁋入境田廬屢被淹沒明宣德中知州劉

   深自城北隄外開渠導入千頃窪直達交青由運河入海久不復治嘉靖間知州馬進階更自城南

   隄外轉西而北鑿渠引注民懐其惠號其渠曰惠民萬厯閒衛河水決知州許東周復自城東隄外

   闢土開溝繞隄北注合於大渠 本朝順治十年河決老君堂羅家口水勢浩瀚䕶城隄隤城復於

   隍知州王瑞督民濬渠積水頓消康熙四十二年雨潦為災知州周龯疏渠拯溺乾隆二年曡被水

   患知州程士藪乃於上游衆水來歸之處南曰大洋村西曰江江村各穿一渠以殺水勢其起自大

   洋村者沿故道穿鑿直抵城南故渠以收南來之⿰氵厯 -- 𤁋水其起自江江村者繞西北屈徑而達於向化

   屯橋下與大渠合以收西方漫漶無垠之水工未竣知州屈成霖至周覽喟然曰大洋江江州之氣

   口也惠民渠其腹背千頃窪其尾閭也爰踵其事益加畚鍤而工始告成即地命名曰大洋河江江

   乾隆十年挑築䕶城隄延袤一十六里又訪城東舊開水道疏濬支河達於大渠自是一州之水

   悉匯惠民渠東北入千頃窪而州無水患大浦淀寰宇記又名大廉陂在河間縣南四十一

   里下注滹沱其決入處謂之百道口洋東淀在肅寕縣東南三十里舊時鐵燈竿諸水所匯

   下流入中堡河今湮狐狸淀寰宇記在任邱縣西北三十里莫縣東南隅中有蒲柳多葭葦

   白洋淀在任邱縣西北五十里關城村周六十里與安州高陽新安接界衆水所匯深廣四

   通芰荷交匝望之如江湖詳保定府志掘鯉淀在任邱縣北寰宇記在莫縣西二十里俗

   名掘柳淀旱則飛沙澇則溟海左太沖魏都賦雲掘鯉之淀蓋節之淵五官淀在任邱縣

   東北三十五里舊名武溘淀上流諸水多匯於比又趙家泊在縣東二十里亦流入五官淀又三滸

    淀在縣東北十三里西接五龍潭今多淤沙溪在故城縣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南河自武城縣

    流入匯於縣西三十里之龍潭又東北至景州境注於千頃窪孟家溝在故城縣東二里自

    縣北達景州西為青草河又東北注千頃窪明時漳水嘗決於此因植柳固隄河流瀠迴柳色映帶

    俗名為柳行港房淵在獻縣北三十里寰宇記九州記樂夀縣有房淵方三百里石勒建平二

    年水忽變赤慕容儁二年水忽生鹽如印形其淵一日再長再減不失其度居近者時見龍狗之狀

    戲於旁葉落於淵輒有羣燕銜出舊志此水久淤張大窪在交河縣東三十里為鍾水之

    處明萬厯十七年知縣馬中良開溝五道以通絳河窪旁之田始無水患又達逹窪在縣東北七十

    里又平成河一名陽氣寺古河在縣東北八十里又窪東窪在縣東北九十里亦馬中良鑿又吳家

    窪亦在縣東北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於窪中濬溝一道屬於舊滹沱河使西南一帶⿰氵厯 -- 𤁋水俱匯此

    窪由大渡口抵杜林鎮歸鮑家嘴入運河千頃窪在景州東北三十里地卑衍舊為鍾水處

   又有蒲窪在州西七裏白草窪在州西十里袁家窪在州西南三⺊五里蝗蟲窪在州南五里

   家窪在吳橋縣東北三十里又曹家窪在縣西十里五龍潭在任邱縣北十一里又白

   龍潭在縣西十八里鐵燈竿口在河閒縣舊自保定博野匯為汙池逾滹沱過洪沙淃流

   經縣西南二十里又東逕城南通濟橋東北流平衍數百里通靜海直沽入海完固口

   縣西南十八里滹沱河北岸河水由此分流水漲時易致衝決明嘉靖十三年築隄為備故名今河

   專由臧家橋東流此口久涸又縣西南有陳家口亦滹沱河口也明建文中燕王嘗由此渡河擊敗

   盛庸趙北口在任邱縣北五十里即唐興口亦曰趙堡口白洋諸淀之水所匯舊有隄

   長七里有橋七通南北孔道 本朝康𤋮年閒  聖祖仁皇帝嘗以仲春閲水圍於此有

    御製鄚州水淀碑記雍正三年増建諸橋自任邱至雄縣城南為橋十一並加築隄岸以資捍禦

   乾隆十三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時巡所經閒   命水虞修舉故亊屢有   御製趙

    北口水圍詩又以西淀受唐河滋易諸大川之術惟在趙北口以東轉翰能速則淀水不致停淤因

    將各橋口一律深濬其馬道河正支二股亦展挑寛深使積淀之水俱由此暢然東注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天津閲視河淀隄閘於趙北口廣惠橋登   御舟由水程以達於津門

    亦有御製各詩○ 七 里井在河閒縣界隋大業十三年𣵠州留守薛世雄討李密行

    至河閒軍屯七里井竇建德襲破之

大清一統志

 河閒府

︹古蹟︺河閒故城今河閒縣治漢州鄉縣地後魏曰趙都軍城太和十一年置瀛州於此隋

  改置河閒縣寰宇記隋開皇三年移武垣理州城十六年移武垣縣居舊城乃於此置河閒縣

  垣故城在河閒縣西南本戰國時趙邑史記趙孝成王七年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燕衆

  反燕地即此漢置縣屬𣵠郡後漢屬河閒國後魏太和十一年自樂成移河閒郡來治隋大業初併

  入河閒唐武德五年又置武垣縣貞觀元年仍省入河閒括地誌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寰宇記武

  垣城有二西武垣城在今郡西南三十八里即秦所置其城東稍北三十里又有一城時人謂之東

  武垣城在今郡南二十五里蓋因曹公鑿渠引滹沱水遂自西武垣移縣於此隋開皇三年又移武

  垣理州城此城因廢十六年改武垣為河閒仍於東武垣城再置武垣縣大業二年省又隋圖經雲

   東武垣城武帝元豐元年巡狩至此望氣者言有異女訪之得趙氏女因築此城以為禁衞今縣西

   南樓上有夫人神即鈎弋遺保也府志武垣城在河閒縣西南三十五里肅寕縣境內去縣東南僅

   十餘里有內外二城外城周四十里內城可十六里俗名元城遺址見在州鄉故城

   閒縣東北漢置縣屬𣵠郡元朔三年封河閒獻王子禁為侯國後漢省寰宇記故城在今郡東北四

   束城故城在河間縣東北漢置束州縣屬勃海郡後漢屬河閒國晉屬章武國後魏

   因之北齊廢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束城縣屬河閒郡唐屬瀛州寰宇記縣在瀛州東北六十五里今

   縣東北十四里有束州故城即漢縣理所西晉移束州於城南三十五里魏孝昌二年復理漢故城

   高齊天保七年省併文安隋開皇中置束城縣於今理因束州為名 按郡國縣道記雲束城故城

   有三重縣城周五六里外城周約二十里今宛然不改宋史地理志束城縣熙寕六年省為鎭入河

   元祐元年復舊志金時復廢為鎭屬河閒故城在縣東北六十里元置廵檢司明廢樂成

   故城在獻縣東南漢置縣文帝二年立趙幽王子辟疆為河閒王始別為國治樂成景帝前二

   年又立子德為河閒王都此是為獻王後漢初省永平十五年立子黨為樂成王永元中仍置河閒

   國治此水經注衡漳水東逕阜城縣故城北樂成縣故城南河閒郡治也寰宇記樂成故城在樂夀

   縣東南十六里城內有河閒獻王殿餘址尚存後太和十一年移河閒郡及縣於樂夀亭故城

   按寰宇記明統志皆謂漢桓帝改為樂陵縣攷水經注止改孝王陵為樂成陵未嘗改縣也

   夀故城在獻縣西南寰宇記後魏太和十一年樂成縣於今樂夀縣西南一里樂夀亭隋

   開皇十八年改為廣城仁壽元年又改為樂夀取故亭為名大業十三年自樂夀亭移於今理 按

   唐書隋大業十三年竇建德築壇場於樂夀自立為長樂王明年更號夏王遂都樂夀號金城宮以

   寰宇記考之蓋建德移於今治也中水故城在獻縣漢高帝七年封呂馬童為中水侯

   國屬𣵠郡後漢屬河閒國晉魏因之北齊省寰宇記故中水城在樂夀縣西北三十里地居兩河之

   閒故曰中水又郡國縣道記其城南枕滹沱北背高河齊天保七年阿武故城

   縣西北漢元朔三年封河閒獻王子豫為侯國屬𣵠郡後漢省寰宇記故城在樂夀縣西北三十九

   阜城故城在今阜城縣東漢置後漢建武十三年封王梁為侯國舊唐書地理志阜

   城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今城隋築寰宇記在今縣東二十二里齊天保七年移今治 按前漢志

   阜城縣屬勃海郡別有昌成縣屬信都國續漢志謂阜城即古昌城宋書州郡志疑二城非一而無

   定說水經漳水自下博又東北過阜城縣北又東北至昌亭酈注昌亭即信都東昌縣勃海之阜城

   又在其東經敘阜城於下博之下昌亭之上故知非故縣也參攷諸說蓋後漢省勃海阜城而移其

   名於信都之昌城且改屬安平至晉時又移還故治耳魏書地形志阜城縣注前漢屬勃海後漢屬

   安平晉還屬勃海竟混為一城誤又名勝志劉豫嘗兼取阜城昌城之名改縣曰阜昌郡並改元曰

   阜昌其說近是而志傳俱不載弓高故城在阜城縣西南漢文帝十六年封韓頽當為侯

   國屬河閒國晉省魏書地形志阜城縣有弓高城寰宇記在縣南二十七里蒲領故城

   在阜城縣東北漢置屬勃海郡元朔三年封廣川惠王子嘉為侯國尋免始元六年又封清河剛王

   子祿為侯國後漢省水經注衡漳自弓高縣又東逕蒲陵縣故城南應劭地理風俗記雲修縣西北

   八十里有蒲領鄉故縣也寰宇記故蒲領故城在阜城縣北三里縣志在縣東北十里俗呼蒲領關

   鄚縣故城在任邱縣北本趙邑史記趙世家惠文王五年與燕鄚易即此漢置縣屬𣵠郡

   扁鵲傳稱勃海鄚人蓋漢初鄚縣嘗隸勃海也後漢改屬河閒國晉因之魏至隋屬河閒縣唐景雲

   中始於縣置鄚州開元十三年以鄚與鄭相𩔖改為莫宇宋熙寕六年省為鎭入任邱元祐二年

   置尋又罷為鎭金貞祐二年改置莫亭縣元時莫亭縣又為莫州治明初州縣俱廢置鄚城驛於此

   明統志鄚州城在任邱縣北三十五里又寰宇記有廢鄚縣城在鄚縣東北三里邢子昻三郡記雲

   顓頊所造明統志謂之顓頊城在廢鄚州東北三十里又隋志開皇中分鄚縣置永寕縣今無攷

   本朝康𤋮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巡幸任邱經此有   御製鄚州水淀記及鄚州水淀雜

   乾隆十三年   高宗純皇帝東巡有 御製恭依   聖祖仁皇帝原韻詩十六年

   以後   時巡所經復有   御製任邱道中詩任 邱故城在今任邱縣南寰宇

   記任邱縣本漢鄚縣地高齊置縣隋初廢開皇十六年又置大業末又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屬瀛州

   景雲中隸鄚州在州南四十三里任邱故城在縣南二十六里三郡記雲漢元始二年巡海使中郎

   將任邱築此城以防海口即以為名後漢桓帝無子太后父竇武迎靈帝居此城羣臣至此朝謁又

   謂之謁城 按寰宇記莫州猶治莫縣蓋自熙寕中始移治任邱也金志州廢為莫亭縣元志莫州

   倚郭為莫亭縣而任邱屬之蓋金末莫州任邱俱廢復置莫亭縣於莫縣故城耳舊志以為改置莫

   亭於任邱誤又按漢書無任邱姓氏惟任光封阿陵侯寰宇記所引三郡記恐屬假託今城西北有

   大冢相傳曰任將軍墓亦不知何許人也又靈帝自解瀆亭侯入立亭在今祁州界去河閒殊遠羣

   臣來迎不應至此九域志作桓帝北巡羣臣就此朝謁故名謁城為是高郭故城

   邱縣西十七里漢置縣屬𣵠郡地節三年封河閒獻王子為侯國後漢省寰宇記故城在鄚縣西

   南二十六里滹沱河經其南面亦稱裹角城以水裏其角而過也阿陵故城在任邱縣

   東北漢置縣屬涿郡後漢建武二年封任光為阿陵侯後廢寰宇記故城在任邱縣東北二十里後

   孝昌二年曾徙鄚縣理此周宣政元年復還今理舊志其地今皆為水鄉長豐故城

   在任邱縣東北唐開元十年析文安任邱二縣置利豐縣是年更名長豐屬莫州寰宇記縣在州東

   六十里以縣北有長豐渠為名宋省為鎭入任邱金因之後廢成平故城在交河縣東漢

   元朔三年封河閒獻王子禮為侯國屬勃海郡後漢改屬河閒國後魏屬章武郡後移治景城而故

   城遂廢魏書地形志成平縣治景城有成平城水經注成平城在建成縣北二城南北相直寰宇記

   故城在景城縣南二十里後魏延昌二年徙理景城因而荒廢九域志竇建德嘗居之亦謂建德城

   建成故城在交河縣東漢置縣屬勃海郡後漢省寰宇記建成故城在景城縣東南三十

   里城尚存 按建成成平景城三縣寰宇記俱入樂夀縣是時未有交河縣故也自金時分樂夀東

   境置交河則三縣俱在縣境明志仍入獻縣而以交河為故中水縣皆誤景城故城

   河縣東北漢地節四年封河閒獻王子雍為侯國屬勃海郡後漢省後魏延昌二年移成平縣治此

   開皇十八年復漢故名宋省為鎭入樂壽宋史河渠志元豐四年李立之言瀛州景城鎭在大河

   雨隄之閒乞相度遷於隄外金史地理志交河有景城南鎭舊志故城在交河縣東北六十里獻縣

   東九十里臨樂故城在寕津縣北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十九年以臨樂與燕漢元朔四年

   封中山靖王子光為侯國屬勃海郡後漢省水經注無棣溝自南皮縣又東逕樂亭北地理志之臨

   樂故城也晉太康地誌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寰宇記今臨津縣界即其地龍頟故城

   在景州東三十里漢元朔五年封韓譊為侯國屬平原郡後漢省顔師古漢書注今書本頟字或作

   額崔浩雲有龍頟邨作額者非脩縣故城在景州南漢置文帝後二年封周亞夫為侯國

   地理志作脩周亞夫傳文帝封為條侯師古注縣在勃海地理志作脩字其音同耳隋志開皇五年

   改曰蓨自後因之亦名亞夫城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巡   御製

   河閒道中諸詠有亞夫城詩水經注清河東北逕脩縣故城南又東北逕脩國故城東周亞夫侯國

   世謂之北脩城又東北逕邸閣城東城側臨清河晉脩縣治括地誌脩縣故城俗名南條城在今縣

   南十二里元和志縣東南至德州一百二十里州志南條城在州南十三里城址尚存又有故城在

   州東九里內有邸閣脩市故城在景州西北漢本始四年清河剛王子寅為侯國屬勃

   海郡後漢省水經注桑杜舊溝東逕脩市縣故城北俗謂之溫城地理風俗記曰脩縣西北二十里

   有脩市城故縣也金史地理志蓨縣有脩市舊志又有觀津故縣在西北四十里詳見武邑

   平故城在呉橋縣南漢置屬勃海郡後漢建武初封張萬為侯國尋省水經注應劭曰重合

   縣西南八十里有重平鄉故縣也舊志今吳橋縣南三十里有重合城即重平之訛也後魏孝昌中

   復置重平縣屬安德郡在今山東德平界又有將陵廢縣在縣東南三十里趙寨鎮北一里詳見山

   東陵安陵故城在吳橋縣西北漢置安縣為侯國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志為安

   都侯即此後漢省晉改置東安陵縣後魏去東字水經注本脩縣之安陵鄉地理風俗記曰脩縣東

   四十里有安陵故縣是也隋大業初併入東光唐武德四年復以宣府鎮置安陵縣屬觀州貞觀十

   七年改屬德州永徽二年移治柏社橋寰宇記安陵縣在德州西北一百里本漢安縣舊地理書並

   失理所今縣東七里晉所置東安陵縣即漢安縣舊理也今微有遺址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六

   年又分東光縣於今縣東二十二里新郭城再置安陵縣大業二年廢唐武德四年復立永徽二年

   移於柏社橋即今理也宋史地理志景祐二年安陵縣入將陵九域志將陵縣有安陵鎮舊志在

   今吳橋縣西北二十五里衛河東窰場店南里許漢晉故縣也其唐所移之柏社橋治在今景州東

   十七里衛河西岸東光故城在今東光縣東漢置縣屬勃海郡後漢建武六年封耿純

   為侯國東魏移勃海郡治此寰宇記東光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高齊天保七年移於今縣東南三

   十里陶氏故城隋開皇三年移於後魏廢勃海郡城即今理長河故城今故城縣治即

   唐時之白橋也漢置廣川縣在今棗強縣界高齊省入棗強隋復改置於此舊唐書地理志隋於舊

   廣川縣東八十里置新縣尋改長河為水所壞唐元和四年移就白橋於永濟河西岸置縣東去故

   城十三里十年又移置河東岸小胡城舊志金明昌五年以廢長河縣置上故城鎭元升為縣今有

   故縣在縣南關外衛河北岸 按明統志以縣為唐宋厯亭縣縣志又以為漢厝縣攷厯亭今為恩

   縣厝縣又在其南俱非縣境厯縣故城在故城縣北漢高帝八年封程黒為侯國屬信

   都國後漢省水經注清河逕厯縣故城南應劭曰廣川縣西北三十里有厯城亭故縣也今亭在縣

   東而此水濟尚謂之厯口渡舊志又有東武垣城在縣東北三十里肅寕舊城在今肅寕

   縣治東南周十六里內有子城周三里宋時築以屯兵城旁又有肅寕寨亦宋所築地名南陽疃又

   曰申陽疃石晉開運三年杜重威至瀛州遣別將梁漢璋追遼將高牟翰至南陽務或曰即南陽疃

   寕津舊城在今寕津縣西本漢胡蘇亭隋置胡蘇縣唐改名臨津宋省入南皮金復

   置改曰寕津至今因之縣志臨津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保安鎭縣初治此金天㑹六年圮於水

   因移今治又臨津店在縣西北三十里南皮縣南五十里蓋亦以故城得名弓高廢縣

   在東光縣西漢故縣在阜城縣界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於此屬平原郡唐武德四年於縣置觀州貞

   觀十七年州廢屬滄州貞元二年又於縣置景州慶元年州廢二年又置太和四年又廢景福元

   年又置天祐五年州移治東光以縣屬之周顯德中廢入東光寰宇記廢弓高縣在東光縣西四十

   里舊志在今縣西北三十里北去交河縣二十餘里候井廢縣在東光縣西漢置屬河閒

   國後漢省寰宇記郡國縣道記雲舊地理書並失候井縣所在以理推之蓋在今弓高縣西北三十

   五里房將池側近舊傳此池每日再增減不失時候又池形窄小似井因於池側置縣謂之候井或

   雲今弓高縣即漢候井縣莫詳的所小陵城在河閒縣西北魏書地形志武垣縣有小陵城

   舊志有蕭陵城在河閒縣西北五里今曰河頭邨亦曰城上邨蓋小蕭聲近而譌也又有高麗城在

   府城西北十二里乞活城在河閒縣北六里晉書東海王越傳東瀛公騰鎭鄴攜并州將

   田甄等部衆萬餘人至鄴遣就穀冀州號為乞活寰宇記騰掠羯人萬戶於山東値歲儉恐其有叛

   不聽入州郡築此城以居之任自乞活晉書雲乞活帥陳仵歸晉即此地也宅陽城

   記阜城縣有沙邱即宅陽城一名西宅舊志在縣東又名定陽城𥳑子城在阜城縣東南

   九域志永靜軍境有東城隋圖經雲晉趙𥳑子所築今名𥳑城明統志𥳑子城在縣東南三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巡   御製河閒道中諸詠有𥳑子城詩

   州城在寕津縣東四十里相傳隋末所置今為楊盤鎭相近又有古城亦名空城周五里相傳

   漢光武所築自漢以來無居之者故名西光城在東光縣西三里寰宇記後魏孝昌三年

   葛榮略取其地對東光築城據之故名廢璽城在東光縣東二十五里道貴亭

   在河閒縣內元河閒李氏以邵康節詩有豈無道自貴之句因名其亭劉因爲之記古胡蘇

   亭漢書地理志東光縣有胡蘇亭水經注清河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世謂之羌城非也舊

   志有胡蘇臺在東光縣學東南高二丈餘寰宇記胡蘇亭在臨津縣西南二十二里河閒廢

   衞在府治南又有瀋陽中屯衞在府治東南大同中屯衞在府治西俱明永樂初建今廢

   樂行宮在獻縣東五里俗呼爲皇店又有行宮在任邱縣西三里遺址廣五十畝宮有御道

   明成祖往來兩京駐蹕於此日華宮在獻縣南三十五里西京雜記雲河閒王德築日華

   宮置客館二十餘區以待學士今有日華舊跡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時

   巡經此皆有  御製詩 石 家圈金史地理志交河縣以石家圈置名勝志在縣西遺

   溝尚存俗傳石崇行舟處麴義壘在河閒縣東北明統志在束城鎭北十四里漢末袁紹令

   麴義攻公孫瓚因築此壘苻融壘元和志在阜城縣東北二十四里舊志在縣東五里

   子館在河閒縣西北三十里宋雍熙三年劉廷讓與遼將耶律休哥戰此金史地理志河閒有

   君子鉉翁館在河閒縣詳後流寓賈島邨在景州西南相傳唐賈島祝髮

   於雲蓋寺其地尚有瓦礫遺址即寺基故以名邨董學邨在故城縣西北即董仲舒故居

   也元曹元用董子祠堂記景州西南有廣川鎭其別墅曰董家里縣志今名董學邨在縣西北三十

   里清河北鄉明初分屬故城與景州廣川鎭相去不數里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

   純皇帝南廵   御製河閒道中諸詠有董學邨詩毛萇宅寰宇記郡有毛萇宅冢今

   號其處爲毛精壘在河閒縣北三十里又有詩經邨在縣西北二十里相傳即毛公設教處 本朝

   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廵   御製河閒道中雜詠並有毛精壘詩

   晝宅在阜城縣南義門鄉北齊劉晝孔昭所居處扁鵲故宅明通志在任邱縣北

   廢鄚州東門外有藥王祖業莊又北三里有冢廟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

   南巡   御製河閒道中諸詠並有扁鵲宅詩高熲宅在景州城北澹臺故

   居明統志在故城縣西南四十里澹邨昔屬山東武城縣後移縣於衞河東岸此邨今在本縣清

   河南子貢陂九域志在任邱縣漢王遵字子貢嘗為東郡守退居於此陂因名

   智社在景州南三十里元蓨尹呂思誠嘗行田至此勸化社民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巡經此有   御製劉智社詩瀛 臺在府城東南高五文闊倍之登

   臺一望四遠皆目前一名駐旗臺又有高陽臺在城東北與此臺相對嵇康琴臺

   城縣西城垣下括地誌雲康遇異人授廣陵散即此 本朝乾隆十三年   高宗純皇帝東巡

   經此有   御製嵇康琴臺詩望夫臺在肅寕縣北百步閭邱臺在任邱縣

   北寰宇記在鄚縣南十六里漢書閭邱壽王高陽人也耆老傳雲此臺是讀書之處舊志在今縣北

   二十里 本朝乾隆三十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巡經此有   御製閭邱臺詩 按閭

   邱漢書作吾邱說苑作虞邱蓋音相近而譌也廣川臺在景州治東高三文舊為官僚遊憩

   之所元縣尹呂思誠自廣川移董子祀於此因名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

   南巡   御製河閒道中雜詠並有廣川臺詩紅杏園即日華宮故址明成化中御史

   王注置別業於火植紅杏百株故名 本朝建有行宮乾隆十六年以後每遇   高宗純皇帝

   時巡   駐蹕屢有   御製詩成  趣園在獻王墓旁金樂子直隱居之地學士黨

   懷英等有詩文記其勝且園在吳橋縣城內朋大學士范景文築瀛州南樓

   南門樓也唐沈佺期有望瀛州南樓寄遠詩 本乾隆十三年以後屢經修葺每逢   鑾輅

   經臨皆有   御製瀛州南樓用沈佺期韻詩

 ︹關隘︺景和鎭巡司在府城東七十里相近有崇山鎭接青縣界又九域志河閒縣有永

  安北林二鎭元廢北魏邨巡司在河閒縣境 本雍正十一年新橋巡

  司在交河縣東五十里舊有驛丞後改設巡司駐泊頭鎭龍華鎭巡司在景州西

  五十里 本朝雍正十一年鄭家口巡司在故城縣西南二十五里有巡司又四柳

  樹鎭一名四女寺鎭在縣東南十八里接山東恩縣界皆臨衞河淮鎭在獻縣東金史地理

  志交河縣有槐家鎭舊志土人呼為淮鎭在獻縣東四十里滹沱河所經北屬獻縣南屬交河明嘉

  靖三十年築四城東淮鎭南單橋西大章北商家林今皆圮通志商家林在河閒縣南三十里南去

  獻縣亦三十里行旅必經之地漫河鎭在阜城縣南三十里南去景州亦三十里為南北要

  衝又建橋鎭在縣東四十里鄚市鎭在任邱縣北即古鄚州民居繁盛商賈輻輳又長豐

  鎭在縣東北即古長豐縣又新中鎭在縣南四十里泊頭鎭在交河縣東五十里衞河西岸

   有城商賈環集有管河通判及主簿駐此舊設巡司今裁高川鎭在交河縣東北六十里有

   把總駐守又金史地理志交河縣有景城南大樹劉解槐家參軍貫河北望夾灘策河沙渦共十鎭

   今劉解鎭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槐家爲淮鎭在獻縣界餘廢保安鎭在寕津縣西南二十

   五里今名包頭店又中安鎭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今名中五店又金史地理志縣又有西保安廣平

   㑹津三鎭元廢安陵鎭在景州東十七里即故縣也明置巡司今裁宋門鎭

   州西北三十里明設巡司今裁廣川鎭在景州西南七十里隋唐時廣川縣也又劉智廟鎭

   在州南即故劉智社與山東德州接界商旅輳集李晏鎭在景州東北當胡盧河南岸此

   爲東李晏口又有西李晏鎭在今深州南皆五代時置軍屯戍處連窩鎭在吳橋縣西北

   四十里衞河東岸西南去景州四十里東北去東光縣十八里爲三州縣接界處馬頭鎭

   在東光縣西三里又下口鎭在縣北二十里皆衞河所經商旅輳集馬邨寨在任邱縣西宋

  史地理志任邱有馬邨王家二寨政和二年改馬邨寨曰定安王家寨曰定平馬家寨

  城縣西北五十里豐樂堡在肅寕縣東十五里又子由堡在縣南十二里王邨堡在縣西

  十八里太史堡在縣北十八里瀛海驛在河閒縣治西北天順七年樂成驛

  在獻縣治西南洪武三年阜城驛在阜城縣城內明永樂十三年鄚城驛

  在任邱縣儒學左明洪武九年置又有新中驛在縣南新中鎭亦明初置今裁富莊驛

  河縣西二十五里明建文四年置舊有驛丞今裁東光驛在景州治西南連窩水

  驛在吳橋縣連窩鎭舊有驛丞今裁

 ︹津梁︺青陵橋在府城東門外俗名百姓橋㵎河自西南注沙河自東南注胥經其下明隆慶

  中圮萬厯十八年復修連亙六里大慈橋在獻縣東五十里槐家鎭為東西孔道

  家橋在獻縣南十三里跨滹沱舊河長三十丈闊三丈行旅通途也一名五節橋以明正德閒

  有五女為流寇所掠死節橋下故名舊置巡司今裁臧家橋在獻縣北十里一名通濟橋

  劉麟橋在阜城縣北八里接交河縣界有鎭中堡橋在肅寕縣東三十里東莊

  橋在任邱縣東三十里滱水上長十有八丈縣南境之水俱由此達五官淀趙北口橋

  在任邱縣北五十里趙北口為西淀水所經明宏治閒建木橋三石橋四 本朝康熙十一年修雍

  正三年以舊橋卑隘增建三橋合雄縣之易陽橋共十一橋第四橋曰廣惠舟楫通行其餘頗多淤

  乾隆二十八年於各橋下相度地勢抽挑河槽於是一律通流西淀水道益資利導矣南濟

  橋在交河縣南五里又縣東有東濟橋俱跨漳河又西濟橋在縣西北李邨河上北濟橋

  在交河縣東北六十里滹沱河上安陵橋在景州東安陵鎭王孝橋在吳橋縣

  東十五里又高官莊橋在縣東南十五里虹系橋在東光縣西三里西光廢城側

 ︹隄堰︺千里長隄起保定府清苑縣界厯順天府界至獻縣臧家橋沿河繞淀長千有餘里

    本朝康𤋮三十七年乾隆二十七年八里隄在河閒縣南八里莊自蘇家口至徐

   見口亙二十里以防西南諸水明萬厯十三年築唐河隄在肅寕縣南二十里自蠡縣二

   岔口東至韓邨張王口迴曲五十餘里口岸一十八處唐隄在任邱縣西北接高陽界自趙

   哥莊抵大務四十餘里宋縣令唐介所築又有滱隄在縣滱水兩岸南北百餘里明許宗魯築

   隄在寕津縣西北三十五里相傳隋時所築其地名耿家圈居人稠密煬帝巡遊駐蹕於此令軍

   士築隄防河有居民耿姓進膳帝嘉之因名所築隄為耿邨土人稱曰耿家圈玉環隄

   州城外舊志州昔當大河之衝地平土疎往往決溢為患因於城外三里周迴築隄障水亦名護城

   岸隄在故城縣西南起自武城縣北二十里之甲馬營驛達於縣東之四柳樹鎭皆築隄

   以防衛河泛溢又有長隄起自縣西達景州界宋元豐閒築以防潢盧河潰溢金隄在故城縣

   西南自大名縣界逶迤而東北入縣境即後漢王景所築橫亙千里又有鯀隄在縣西南三十里自

  廣宗縣東入縣境相傳鯀治水時築皆橫亙千里

 ︹陵墓︺︹漢︺樂成陵在獻縣治西南水經注漢桓帝追尊祖父孝王開以樂成邑奉山陵故加

  陵曰樂陵縣志今土人呼為樂陵臺二王陵在獻縣東南漢靈帝建寕元年追尊祖墓曰敦

  陵父墓曰愼陵魏書地形志樂成縣有二王陵胡三省通鑑注在縣東南︹周︺琴高冢

  記在河閒縣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高宗純皇帝南巡   御製河閒道中雜詠並

  有琴高冢詩鮑叔牙冢寰宇記在河閒縣齊桓公城扁鵲冢在任邱縣廢鄚

  州城東 按元和志冢在朝城縣羅城西北隅未知孰是 本朝乾隆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

  南巡經此有 御製扁鵲墓詩藺相如冢寰宇記在鄚縣孫臏墓在吳橋縣

  東南十五里旁有廟︹秦︺甘羅墓在故城縣治雙豐樓後茅焦冢在寕津縣北魏

  書地形志饒安有茅焦冢寰宇記在臨津縣︹漢︺毛萇墓明統志在河閒縣尊福鄉按萇

  墓即毛精壘詳見前董永冢寰宇記在河閒縣漢景帝時孝子劉儵墓在河閒縣

  舊名三女陵寰宇記河閒縣有三女陵漢光祿大夫劉儵與竇武謀誅宦官爲曹節等所害三女營

  葬於此故名河閒獻王墓在獻縣東北八里金史地理志樂壽有漢獻王陵 本朝

  乾隆二十一年   高宗純皇帝東巡有   御製寄題河閒獻王墓詩韓嬰墓

  記在河閒縣漢景帝時孝子任光墓在任邱縣東北廢阿陵縣又有任將軍墓在縣西北

  高三張超墓九域志在任邱縣漢末平原太守周亞夫墓在景州西五里

  ︹三國︺︹魏︺張郃墓在任邱縣廢鄚州北門外︹晉︺歐陽建墓寰宇記在臨津

  縣東門二十七里︹後魏︺封隆之墓在景州東十五里老師邨高允墓

  州西南三十五里高義邨︹北齊︺劉晝墓在阜城縣南義門鄉︹隋︺劉炫

  縣東八十里︹宋︺邢昺墓在任邱縣東北黃壘邨︹金︺許安仁墓在獻縣西

  七十麻九疇墓在任邱縣廢鄚州西許古墓在交河縣東北七十里︹元︺

  魏禮墓在肅寕縣北一里許︹明︺張泰墓在肅寕縣北新莊之原孝子王

  通墓在寕津縣西北二十五里范景文墓在吳橋縣南三里許

 ︹祠廟︺包公祠在府城西北隅祀宋包拯毛公祠在河閒縣毛精壘元至正閒總管王

  思誠以其地有漢儒毛萇冢宅奏建書院設山長後燬於火明正德閒御史盧雍重建爲祠 本朝

  乾隆二十三年修爲學者肄業之所其旁建 行宮每逢   高宗純皇帝南巡駐此屢有

   御製詩貞烈祠在阜城縣治西明正德九年爲烈女曹春桃建太傅祠在任邱縣

  南十八里韓家鋪之思賢邨祀漢太傅韓嬰 本乾隆二十六年建並修築授經臺其旁建 行

  官   高宗純皇帝南巡駐此屢有   御製思賢邨及校經臺詩董   子祠在景州治

  東南崇臺上舊祠在廣川鎭元天厯初蓨縣尹呂思誠移此 本朝康熙四十三年   聖祖仁

  皇帝賜御書闡道醇儒四字乾隆十六年高宗純皇帝南巡經此有   御製董子祠詩

  條侯祠在景州西五里亞夫墓旁舊有碑明正統閒復建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南巡   御製河閒道中雜詠並有條侯祠詩范公祠在吳橋縣城南

  祀明大學士范景文本朝賜諡文忠為建祠劉守眞廟在府治西南祀金時名醫劉完

  素明正德中建廉頗廟在獻縣西五十里河閒獻王廟在獻王墓旁明嘉靖

  十三年建 本朝乾隆十二年修三十年高宗純皇帝南巡經此有   御製獻王祠詩

  長桑君廟在任邱縣鄚州城東北三里藥王廟在長桑君廟西祀扁鵲

  龍潭廟在任邱縣北五龍潭上元時屢著靈應明成化中旱祈禱得雨重葺

 ︹寺觀︺資勝寺在府治東明洪武中因舊重建白鶴寺在獻縣又名白馬寺唐沈佺期

  有樂城白鶴寺詩福田寺在肅寕縣東南二十里大德寺在任邱縣東大務邨

   太和三年建明嘉靖中修又賢聖寺在縣之八方邨金大定中建明正德閒修吉靈寺在縣之西

   大務亦金大定中建明天順閒修大明寺在任邱縣之三方邨元至正閒建明成化中修

   又太平寺在縣之關城元至正中建明正統洪治閒修金沙寺在縣之苟各莊元至正閒建明正德

   開元寺在任邱縣鄚城東南唐開元閒建明宏治中修興化寺在交河縣治西

   北唐貞觀初建明洪武中重建化城寺在交河縣薛家窩 本朝康𤋮四十二年   賜

   乾隆三十六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聖駕時巡經此屢有   御製詩於寺東隅建碑亭

   恭貯 宸翰 龍 泉寺在寕津縣治東北舊名海螺寺爲邑之勝概開福寺

   在景州治西北明洪武中建前有古塔隋文帝建爲級十三高二十二丈 本朝乾隆十三年以後

      高宗純皇帝時巡經此屢有   御製開福寺及登寺塔詩並   賜額曰無量福田

   建碑亭恭貯   宸翰普照寺在東光縣治西南舊名鐵佛寺明永樂中建有鐵佛長二

  丈五尺圍一丈五尺座下有井深百丈

 ︹名宦︺︹漢︺沈景吳郡人順帝時河閒王政傲狠不奉法乃擢景爲相𥘉謁王王不正服侍郎贊

  拜景峙不爲禮問王所在虎賁曰是非王耶景曰相謁王豈謁無禮者耶王慙而更服景然後拜出

  請王傅責之因奏治罪詔書讓政而詰罪傅景因捕誅姦人戮尤惡者數十人出𡨚獄百餘人政遂

  悔過自修張衡西鄂人永和初爲河閒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多納豪右共爲不軌衡下車

  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姦黨名姓一時收擒上下肅然稱爲政理趙戒成都人順帝時爲河閒相

  以冀部難理整厲威嚴︹晉︺張協安平人惠帝時轉河閒內史在郡清𥳑寡慾︹南北

  朝︺︹魏︺李祥平棘人爲河閒太守有威恩稱徵拜中書侍郎有千餘人上書乞留數年

  繪平棘人靜帝時爲瀛州刺史行墾田法民用以足瀛州三郡俱請爲繪立碑於郡街︹北齊︺

  堯雄長子人神武時代兄傑爲瀛州刺史時禁網疎闊官司相與聚歛惟雄義然後取接下以

   恩甚為吏民所懷李稚廉高邑人遷瀛州長史神武行經冀部總合河北六州文籍商榷

   戶口增損親自部分多在馬上徴責文簿指影取備事非一緒稚廉應機立成恆先期㑹為諸州準

   的神武深加慰勉︹隋︺侯莫陳穎代人高祖時為瀛州刺史有惠政坐事免官百姓送

   者莫不流涕相與立碑頌清德郭衍介休人開皇五年為瀛州刺史遇大水屬縣多漂沒衍備

   船栰並齎糧食拯救之民多獲濟先開倉脤恤後始奏聞帝大善之敬肅蒲坂人開皇中為安

   陵令有能名來護兒江都人仁夀初為瀛州刺史以善政聞頻見勞勉煬帝嗣位被徴入

   朝百姓攀戀累日不能出境詣闕上書致請者前後數百人帝謂曰卿昔為名將今又為良二千石

   可謂兼美矣︹唐︺盧士叡武德時為瀛州刺史劉黒闥叛遣輕騎破其郛拒戰半日為賊

   擒欲使說下城堡不從見殺馬匡武武德五年為瀛州刺史劉黒闥陷瀛州匡武死之

   鄭德本武德時為瀛州刺史與滄州薛大鼎冀州賈敦頤皆有治名河北稱鐺腳刺史

   敦頤寃句人貞觀時為瀛州刺史州瀕滹沱滱二水歲湓溢壊室廬浸洳數百里敦頤為立隄

   堰水不能暴百姓利之杜希望萬年人為安陵令都督宋慶禮表其異政魚思賢

   開元中為任邱令開通利渠以洩陂淀得地二百餘頃百姓利之號其陂曰魚君陂穆凝

   人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凝攝東光令賊遣使誘凝凝斬以狥︹宋︺馬仁瑀夏津人開寳四

   年遷瀛州防禦使兄子嘗飲醉誤殺平民繫當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恨但過誤耳願以過失殺傷論

   仁瑀曰我為長吏而兄子殺人此怙勢非過失也仁瑀豈以私親而亂國法哉遂論如律王晉

   卿河朔人開寶四年為鄚州刺史在郡謹斥堠善撫循士卒皆樂為用邊民安堵高繼勳

   𫎇城人眞宗時知瀛州時歲饑募富人出粟以給貧者明年大稔木生連理者四郡人上治狀請留

   李延渥晉陽人咸平中知瀛州遼來攻延渥率州兵拒守遼遁去楊延昭太原人即

   延朗咸平中為鄚州刺史遼南侵延昭伏銳兵於羊山西自北掩擊且戰且退及西山伏發遼大敗

   獲其將函首以獻進本州團練使張綸汝陰人知瀛州興利除害有循吏風張亢

   人知瀛州增拓城關馭軍吏嚴明民繪像祀之唐介江陵人知任邱縣當遼使往來道驛使以

   誅索破家為苦介坐驛門令曰非法所應給一切勿與稍毀吾什器者必執之皆帖服以去沿邊塘

   水歲溢害民田中人楊懷敏欲割邑西十一邨地瀦漲潦介築隄闌之民以為利包拯

   人知瀛州諸州以公錢貿易積所負十餘萬悉奏除之程戡陽翟人知瀛州遼使過稱疾求

   著帽見戡使謂曰有疾可毋相見見必如禮使者語屈冠而見石元孫浚儀人知鄚州有治

   彭思永廬陵人英宗時知瀛州北俗以桑麻為産民懼賦不敢藝日益貧思永始奏更

   李師中楚邱人神宗時知瀛州師中志尚甚高在官不貴威罰務以信服人去之日民

   擁道遮泣馬不得行張景憲河南人神宗時知瀛州上言比歲不登民積逋欠今方小稔而

   官督使並償道路流言其禍甚於凶歲願使寛假帝從之王克臣洛陽人神宗時知瀛州有

  告外閒入境密㫖趣具獄株連甚衆克臣陰緩之已而得為閒者於他道孫永長社人神宗時

  知瀛州河決於貝瀛冀尤甚民租以災免者州縣懼常平法徴催如故永連章論止帝從之仍發粟

  李肅之濮州人神宗時知瀛州大雨地震官舍民廬皆摧陷肅之出入泥潦中給草囷

  以儲庾粟之暴露者為苃舍以居流民啓廩賑給嚴備盜竊帝聞而嘉之遣使勞賜韓宗武

  雍邱人為河閒令値河溢增隄護城吏率兵五百伐材近郊雖墓木亦不免父老遮道而泣宗武入

  府白罷之王漢之常山人徽宗時知瀛州嘗上言自何承矩規塘濼之地屯田東達於海其

  後又修保塞五州為隄道備種所宜木至三百萬本此中國萬世之利也今寖失其道願講行之

  ︹金︺韓錫漁陽人大定初同知河閒府事帝引見誡之曰聞皇族居彼者縱甚卿當以法繩之

  錫下車宣布詔言後無有撓政害民者富察鼎夀上京赫書河人大定閒授河閒尹號

  令必行豪右屏跡有宗室居河閒侵削居民鼎夀奏徙其族於平州郡內大治 富察鼎夀舊作蒲

   察鼎壽赫書河舊作曷速河今並改正石抹元毅咸平人為寕津令有劇盜白晝恣刼

   為民害元毅以術防捍賊散去李完馬邑人明昌中為河閒府治中提刑司言完習法律有治

   劇才軍民無閒語遷刺史仍以璽書襃諭路鐸冀州人章宗時為景州刺史述十二訓皆勸人

   為善遍諭州郡使知之高錫遼陽人貞祐初累遷河北東路按察轉運使城破自投城下而

   ︹元︺謝讓穎昌人為河閒等路都轉運鹽司經厯先是竈戶在軍籍者悉除其名以丁多

   寡為額輸鹽其後多僱舊戶代為煮鹽而僱錢甚薄讓言軍戶既落籍為民當與舊竈戶均役既令

   代役豈宜復薄其傭使重困乎自今僱人必厚値乃聽先是逃亡戶率令見戶代納其鹽由是豪強

   者以計免而貧弱愈困譲令驗物力多寡比次甲乙以均之高源晉州人至元時除河閒等

   路都轉運副使撫治有條竈戶逃者皆復業常賦外羨餘幾十萬緡德爾鄂什伊吾廬人

   延祐四年為河閒路總管歲饑出俸金及官庫所積賑之活數十萬人河閒當水陸要衝四方供億

   皆取紿焉德爾鄂什立法調遣民便之復建言增置便習弓馬尉一人益邏兵之數於是盜賊屏息

    德爾鄂什舊作迭里威失今改正呂思誠平定人天厯初授蓨縣尹差民戶為三等均其

   徭役令社學共祀孔子每歳春行田樹蓄勤敏者賞以農器流民聞風復業印識文簿𢌿社長藏之

   季月報縣不孝弟不事生業者悉書之罰其輸作他日買羊劉智社民李持酒來見愬其弟匿羊思

   誠叱之退玉青兄弟四人友愛彌篤思誠至其家取酒勸酬李之兄弟聞之各自切責悔前過析居

   三十年復還同爨縣多淫祠思誠悉命毀之惟存董仲舒祠趙師魯文安人天厯中為河

   閒路轉運鹽使除害興利法度修飭絶巡察之姦省州縣廚傳贈遺之費竈戶商人無不便之歲課

   遂大增暇日又割己俸率僚吏新孔子廟命吏往江右製雅樂聘工師春秋釋奠士論稱之

   思誠磁陽人至正時為河閒路總管磁河水頻溢決鐵燈竿思誠集民作隄晝夜督工期月而

   塞民獲耕藝歲用大稔南皮民父祖嘗瀕御河種柳輸課於官後河決柳沒官猶徵之子孫不能償

  思誠請於朝除之郡庭生嘉禾三本僚屬欲上進思誠曰吾常惡人行異政沽美名乃止所轄景州

  廣川鎭董仲舒故里也河閒尊福鄉毛萇舊居也皆請建書院置山長︹明︺向朴慈谿人建

  文時獻縣知縣燕兵起獻當其衝而舊無城郭朴集民守禦與燕將譚淵戰敗懷印而死呉源

  永豐人永樂中為吳橋知縣勤於撫字賦役均平洪熙元年秩滿民乞留命再任劉深

  人永樂末為景州知州善於撫字景多水患開惠民渠以洩之每秩滿民輒保留治景凡三十餘年

  廖謨泰和人正統閒為河閒同知潔己愛民弭盜息訟民大悅後知府缺民數千走闕下請即

  用謨帝嘉許之政績益懋吏民戴之無閒言楊貢正統中為交河典史會知縣遷去民詣闕

  乞用貢吏部以發身掾吏難之帝曰若拘以資格用人之途狹矣遂授之果以稱職聞洪遠

  徽州人宏治三年授交河知縣興學勸農鉏姦革弊發粟賑饑全活者甚衆程㸅南城人正

  德中為景州學正訓士務砥名節上官命主瀛州書院選十八學弟子從之顔孕紹

   崇禎十五年為河閒知府歲大饑死亡載道寇盜充斥拊循甚至 大兵臨城與參議趙珽同知

   姚汝明知縣陳三接等堅守時援兵率逗留不進孕紹知城必破預集一家老幼於室中積薪燒之

   而身往城上策戰守及城破趨歸官舍舉火焚室衣冠北向再拜躍火中同死贈光祿卿 本朝乾

   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   予入忠義祠趙珽慈谿人崇禎中為河閒兵備僉事

   大兵破城珽死之一門十四人俱同死贈太僕卿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

   予入忠義祠姚汝明夏縣人崇禎中河閒同知城破與妾任氏同死贈僉事 本朝乾隆

   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予入忠義祠陳三接文水人崇禎中知河閒縣歲旱

   饑人相食三接至雨即降有疑獄數年不決三接立決之妻武氏賢三接見封疆多故遣之歸荅曰

   夫死忠婦死節分也我安忍歸城破三接巷戰死武氏亦從之贈按察僉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予入忠義祠 呂 大成萊蕪人崇𬓲末授阜城知縣城破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賜諡節愍   予入忠義祠白慧元清㵎人崇禎中為任

   邱知縣以守城功命減俸行取因忤大閹將逮治而 大兵抵城下慧元佐代者李廉仲守城無何

   廉仲遁慧元力戰死贈按察僉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予入忠義祠

   王九鼎崇禎中任故城知縣城潰戰死城上 本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

    予入忠義祠劉廷訓通州人崇禎中為吳橋訓導 大兵至知縣縋城遁廷訓語守者曰

   守死逃亦死曷若死於守為忠義鬼乎率衆堅守三晝夜城外天發如雨而廷訓受傷束𮌎力戰又

   中六矢乃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   予入忠義祠

  ︹本朝︺徐淳奉天人順治二年知任邱縣拯難卹殘孑遺安堵入祀名宦祠王德教

   順治三年知河閒府四年土賊起河閒東至天津及運河左右皆擾蠡縣賊率衆逼城德教與兵

   備道王維新嬰城守委守備王丕承章羽泰分汛抵禦丕承羽泰潛通賊乘大雨引寇自南門入德

   教聞變率家人巷戰死於南門巡檢潘柱典史邵鯤隨戰與維新同日死事   聞贈德教光祿

   寺卿維新太僕寺卿柱鯤皆   賜卹維新奉天人柱籍無考鯤紹興人劉果諸城人順

   治進士知河閒縣才識敏練康熙八年   聖祖仁皇帝駕幸河閒問民疾苦父老以果治狀奏

      召見襃之牆鼎墊江人康𤋮中知交河縣勤於政事巨細必親公餘手撰邑志爲當

   時推嚴曾業浙江人康熙中知交河縣捐貲繕黌序建義學延通儒爲師多所成就力

   行保甲匪𩔖屏絕境內肅然黃世發貴州人康熙中知肅寕縣教民以農桑爲業穿井以

   供灌溉邑苦乏薪世發令植柳數萬株於郭外不三年而材足供㸑在任十三年悃愊無華民咸愛

   敬之雍正年閒   詔贈四品服仍留治縣事後擢水利營田觀察使杜於藩江都人康

   熙中知吳橋縣治獄如神無枉無縱穿渠導水邑不被患在任十三年以擢任去民思之立祠以祀

   方嵋江都人乾隆八年知河閒縣初至境以旱告災往時城居者例不入賑嵋曰此獨非我赤

   子乎雖違例干譴無憾乃步行遍查不濫不遺全活無算










                        前提調官沈兆澐恭 纂 輯

                        提調官王廣䕃恭覆 輯

                        校對官王允灌恭   校

                        校對官章詒燕恭 覆 校

大清一統志

 河閒府

︹人物︺︹漢︺毛萇趙人初魯有大毛公為詩詁訓傳於家至萇治詩尤精是為小毛公以詩授同

  國貫長卿萇為河閒獻王博士是時言詩者有齊魯韓三家毛詩未得立於學官後三家皆廢而毛

  詩乃大行東漢鄭衆賈逵並傳之馬融作毛詩注而鄭康成更為之箋萇官至北海太守 按班書

  言毛公趙人而不言河閒然考河閒一郡在戰國時燕齊趙實兼得之史記趙惠文王取齊昔陽為

  今故城縣地又言趙與燕鄚易是今之任邱亦趙地又班書以董仲舒為廣川人而儒林傳復雲於

  趙則董仲舒董本廣川而亦云趙愈可證河閒之必有趙地矣至漢文封趙幽王弟遂為趙王而別

  分趙河閒地以封遂弟辟疆是漢初河閒實屬趙國班稱萇以詩授同國貫長卿不雲同郡而雲同

  國正與書萇為趙人同一義例舊志不載萇於人物附辨於此董仲舒廣川人少治春秋孝

   景時為博士非禮不行士皆尊師之武帝時以賢良對䇿天子覽而異之以為江都相事易王王素

   驕好勇仲舒以禮匡正王敬重焉仲舒為人廉直公孫宏嫉之時膠西王尤縱恣數害吏二千石宏

   乃言獨仲舒可使相膠西王聞仲舒大儒善待之以病免仲舒凡兩相國輙事驕王正身率下數上

   疏諫爭教令國中所居而治家居以修學著書為事朝廷有大議輙使使就問之以夀終後劉向稱

   為王佐材雲 按漢之廣川當為今景州及𬃷強縣地然江都遺跡在景州者班班可考當為州人

   無疑至舊志有以德州為廣川者以晉武帝改廣川為長河移屬平原故也實非漢之舊矣

   輔河閒人漢宗室舉孝廉為襄賁令上書言得失擢為諫大夫成帝欲立趙倢伃為後先下詔封

   倢伃父臨為列侯輔上書諫繫祕獄以辛慶忌等論救乃減死論為鬼薪張敏鄚縣人建初二

   年舉孝廉四遷為尚書時有人侮辱人父而其子殺之肅宗貰其死自後因以為比遂定為輕侮法

   敏屢諫駮正和帝從之尋拜司隸校尉厯遷汝南潁川太守徴拜司空劉淑樂成人好學明

   五經教授諸生常數百人五府連辟不就舉賢良方正辭以疾桓帝聞淑高名使輿病詣京師對策

   為天下第一拜議郎陳時政得失災異之占事皆效驗遷尚書納忠建議多所補益又遷侍中虎賁

   中郎將上疏以為宜罷宦官辭甚切直帝以淑宗室之賢特加敬異每有疑事常密諮之靈帝卽位

   宦官譖之下獄自殺張超鄚縣人良之後有文才靈帝時為車騎將軍朱儁別部司馬著賦頌

   等十九篇又善於草書妙絶時人世共傳之︹三國︺︹魏︺邢子昻鄚縣人從田疇遊積

   五年太祖辟為冀州從事時人稱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昻累遷左馮翊病去時太祖諸子高選官屬

   令曰侯家吏宜得淵深法度如邢子昻輩遂以為平原侯植家丞子昻防閑以禮無所屈撓由是不

   合文帝時厯官尚書僕射賜爵關內侯張郃鄚縣人初從袁紹後歸太祖拜偏將軍與張遼

   俱為軍鋒屢立戰功文帝踐阼封鄚侯諸葛亮出祁山遣郃督諸軍拒亮將馬謖於街亭大破之拜

   征西車騎將軍郃識變數善處營陣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雖武將而愛樂儒士嘗薦同鄉卑湛經

   明行修詔嘉之後與諸葛亮戰中飛矢死諡壯侯沐並河閒人少孤苦為名吏有志介不畏

   ︹晉︺孟觀東光人少好讀書解天文惠帝時累官積弩將軍氐帥齊萬年反關中以觀沈

   毅有文武材用命討之觀身當矢石大戰十數生擒萬年威慴氐羌徴拜右將軍觀子平為淮南王

   允前鋒將軍討趙王倫戰死封孚蓨縣人慕容德時常外總機事內參密謀雖位任崇重謙

   虛博納甚有大臣之體文筆多傳於世︹南北朝︺︹魏︺高允蓨縣人少有奇度博通經

   史天文術數尤好春秋公羊世祖時拜中書侍郎使以經授東宮為郎二十七年不徙官諸子常樵

   採自給高宗時拜中書令恆呼為令公而不名顯祖卽位引入禁中參決大政贊帝傳位高祖進爵

   咸陽公允厯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餘年忠勤廉慎隨事匡諫多所裨益軍國書檄皆出其手卒年

   九十八贈侍中司空諡曰文子忱長安太守為政寛惠百姓懷之忱弟懷恬淡退靜位東陽王諮議

   參軍子綽沈雅有度量博涉經史厯豫並二州刺史允弟燮亦有文武才太武詔徴辭疾不應

  囘蓨縣人孝明帝時累遷瀛州刺史以水潦表求賑恤免其兵調州內賴之厯度支都官二尚書

  冀州大中正鄭雲諂事長秋卿劉騰得為安州刺史詣囘問安州治生何事為便囘曰卿荷國寵靈

  位至方伯宜思方畧以濟百姓如何問治生乎雲慙失色領御史中尉劾奏僕射元欽時人稱之終

  右光祿大夫諡孝宣子隆之弱冠時仕州郡主簿尋參齊神武經畧凡四為侍中再為吏部尚書一

  為僕射四為冀州刺史卒贈太保諡宣懿子子繪和理有器局仕齊官至尚書右僕射諡𥳑

  軌囘族叔通覽經傳與武邑孫惠蔚善惠蔚每推軌曰封生之於經義吾所弗如太和中拜著作

  郎累遷廷尉少卿軌以方直自業嘗以務德慎言修身之本姦囘讒佞世之巨害乃為務德慎言遠

  佞防姦四戒長子偉伯博學有才思弱冠除太學博士朝廷廣集儒學議明堂制度偉伯上圖説六

  卷後蕭寳夤為逆偉伯謀舉義兵事發見害邢巒鄚縣人少好學博覽書傳有文才幹畧宣

  武時累遷尚書都督梁漢諸軍事開地千里梁人侵軼徐兗以巒都督東討諸軍事破梁軍於宿豫

  豫州人白早生殺刺史以城入梁詔巒討之兵至懸瓠斬早生遷殿中尚書加撫軍將軍卒於官諡

  文定巒才兼文武朝野瞻望上下悼惜之邢晏巒弟博涉經史官至滄州刺史晏篤於義讓初

  為南兗州例得一子釋褐乃啟其孤弟子子慎為朝請後為滄州復啟其孤兄子昕為府主簿而其

  子並未從宦世人以此多之信都芳河閒人少明算術兼有巧思嘗雲算厯元妙機巧精

  微每一沈思不聞雷霆之聲其用心如此所撰注勾股史宗樂書遁甲經四術周髀宗之屬甚多

  ︹北齊︺邢邵巒族弟十歲能屬文聰明強記日誦萬餘言孝昌初為著作佐郎累遷太常寺

  中書監攝國子祭酒時頓居三職並是文學之首當時榮之授特進卒邵率情簡素內行修謹晚年

  尤以五經章句為意窮其指要吉凶禮儀公私諮稟質疑去惑為世指南與濟陰溫子昇為文字之

  冠世謂之溫刑魏收雖天才豓發而年在二公之後故子㫒死後方稱魏邢焉權㑹鄚縣人志

  尚沈雅動遵禮則少受鄭易妙盡幽微詩書三禮文義該洽兼明風角仕齊厯國子博士參掌雖繁

   教授不闕臨機答難酬報如響為諸儒所推邢峙鄚縣人通三禮左氏春秋仕齊為國子助

   教以經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純厚有儒者風㕑宰進太子食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

   名非殿下宜食文宣聞而嘉之累遷清河太守︹周︺李棠蓨縣人祖伯貴魏宣武時官至魯郡

   守有孝行居父喪哀毀過禮遂以毀卒棠幼孤好學有志操西魏末為車騎大將散騎常侍尉遲迥

   伐蜀棠應募先使喻之既入成都蕭撝問迥軍中委曲棠不對撝乃苦辱之棠曰我有死而巳義不

   為爾移志也遂害之熊安生阜城人博通五經專以三禮教授弟子以遠方至者千餘人仕

   齊為國子博士時後周既行周禮有宿疑數十條莫能辨天和三年尹公正使齊與齊人語及周禮

   齊人不能對乃令安生置賓館一一演説究其根本公正嗟服還具言之武帝帝大欽重之及入鄴

   首幸其第引與同坐給安車入朝敕令參議五禮拜露門博士安生學為儒宗若劉焯劉炫皆其門

   人所著周禮禮記孝經義疏並行於世黎景熙鄚縣人少以孝行聞從祖廣精字義楷篆

   景𤋮傳習之有書千餘卷雖窮居獨處不以饑寒易操周文徴入關令正定古今文字大統末拜著

   作佐郎勤於所職著述不怠保定三年盛營宮室春夏大旱景熙上封事力諫上嘉之仕終儀同三

   ︹隋︺楊慶河閒人祖元父剛並以至孝知名慶頗涉書記郡察孝廉以侍養不赴母疾不

   解襟帶者七旬及居母喪哀毀骨立負土成墳齊文宣表其門閭賜帛粟隋高祖受禪授平陽太守

   公孫景茂阜城人博涉經史仕魏為太常博士多所損益時人稱為書庫厯大理正有能

   名開皇初詔徴入朝訪以政術遷息州刺史厯伊州道州仁壽中復拜淄州刺史前後厯職皆有德

   政稱為良牧死之日諸州人吏赴喪者數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墳慟哭野祭而去高熲

   人周時以平齊功拜開府高祖受禪拜尚書左僕射封勃海郡公晉王廣大舉伐陳以熲為元帥長

   史三軍皆取斷於熲陳平加上柱國進爵齊國公後為煬帝所誅熲有文武大畧明達政務及𫎇任

   寄竭誠盡節進引貞良以天下為已任蘇威楊素賀若弼韓擒虎等皆熲所薦各盡其用為一代名

   臣執政將二十年朝野推服物無異議論者以為真宰相張煚鄚縣人父羨少好學多所通涉

   當世推重仕周終司成中大夫典國史煚好學有父風隋高祖受禪拜尚書右丞丁父憂柴毀骨立

   累遷民部尚書煚性和厚有識度甚有時譽後拜冀州刺史稱為良二千石高勱蓨縣人齊

   清河王岳之子性剛直有才幹斛律明月每有徵伐引之為副高祖為丞相甚器之開皇七年上取

   陳五䇿及大舉伐陳以勱為行軍總管下江州以功拜上開府盧大翼河閒人七歲詣學日

   誦數千言號神童尤善占候算厯之術前後所言皆中隱於白鹿山張胄元蓨縣人博學多

   通尤精術數高祖時徴授雲騎尉直太史參議律厯事胄元所推步甚精密由是擢拜太史令

   炫景城人少聰敏與信都劉焯閉戶讀書十年不炫眸子精明視日不眩強記默識左畫方右

   畫圓○誦目數耳聽五官並舉無有遺失周時奉勅與著作郎王邵同修國史雖遍三省竟不得官

   開皇之末朝野皆以遼東為意炫謂不可伐作撫夷論以諷煬帝卽位牛宏引炫修律令諸郡置學

   官及流外給廩皆發自炫授太學博士後歸鄉里以教授為業卒後其門人諡曰宣德先生著論語

   述義春秋攻昧五經正名孝經春秋尚書毛詩述義等書並行於世劉善經河閒人博物洽

   聞尤善詞筆厯著作佐郎太子舍人著酬德傳諸劉譜四聲指歸行於世︹唐︺李綱蓨縣人少

   慷慨尚風節仕周為齊王憲參軍宣帝將殺憲召僚屬誣坐其罪綱矢死無撓辭憲誅故吏奔匿綱

   撫棺號慟為瘞訖乃去高祖受禪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頻諫太子不聽固請老解尚書貞觀四

   年復為少師以足疾賜步輿乘至閣問以政事卒諡曰貞高儉勱子敏惠有度量觀書一見輒

   誦敏於占對秦王領雍州牧薦為治中親重之累官吏部尚書封許國公雅負裁鑑又詳氏譜所署

   用人無不當者太宗卽位遷尚書右僕射卒贈司徒諡文獻儉凡有獻納縉紳屬目奏議輒焚其藁

   家人無見者子履行居母喪毀甚太宗諭使強食尚東陽公主官益州大都督府長史高馮

   蓨縣人居母喪以孝聞貞觀初拜監察御史彈劾不避權要轉中書舍人列上五事帝稱善進太子

   右庶子數上書言得失辭極切至帝賜鍾乳一劑曰爾進藥石之言朕以藥石相報後為吏部侍郎

   善銓序人物賜以金背鏡一況其清鑒遷中書令進爵蓨縣公卒諡曰憲張士衡樂壽人尢

   𡻕居母喪哀慕過禮博士劉軌思奇之授以詩禮又從熊安生劉焯等受經貫知大義仕隋為餘杭

   令以老還家大業時諸儒廢學唐興士衡復教授鄉里太子承乾慕風迎至謁太宗洛陽宮賜之食

   擢崇賢館學士數規太子過失不能用太子廢罷歸鄉里士衡以禮教諸生當時永平賈公彥趙李

   元植皆以經學顯李安靜網之孫兄安仁永徽中為太子左庶子太子忠廢還邸僚屬奔

   散獨安仁泣拜而去安靜天授中為右衞將軍武氏革命羣臣皆勸進安靜獨無所請及收繫獄來

   俊臣問狀安靜曰正以我唐舊臣殺之可也俊臣誣殺之㑹昌中贈太子少師自綱五世同居安仁

   安靜復以義烈聞世稱李氏不衰袁恕已東光人仕累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馬與誅二

   張又從相王統南牙兵備非常以功加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封南陽郡公將作少匠楊務廉

   者以工巧進恕已恐其啟游娛侈麗之漸力請於中宗斥之拜中書令特進南陽郡王罷政事後流

   環州武三思遣周利殺之諡貞烈王晙景城人少孤好學擢明經第厯殿中侍御史景龍末

   除桂川都督州人刻石頌德進隴右羣牧使吐蕃宼臨洮率所部迎擊大敗之進并州都督長史討

   突厥有功遷朔方行軍大總管封清源公累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充朔方軍節度大使卒

   贈尚書左丞相諡曰忠烈晙氣貌偉特時謂熊虎相感慕節𰚾有古人風其接下肅壹吏人畏愛始

   二張之誣魏元忠晙獨上疏申治卒後信安王禕討奚於幽州告捷言戰時咸見晙與部將麾赴敵

   帝乃遣使祭晙廟進諸子官劉長卿河閒人開元閒進士官至隨州刺史有詩集十卷行

   邢君牙樂壽人少從軍以戰功厯果毅折衝郎將代宗時以扈從功累封河閒郡公德

   宗出奉天李晟率君牙倍道赴難晟入朝代為鳳翔節度使吐蕃歲犯邊君牙勸耕講戰以為備戎

   不能侵卒贈司空袁高恕巳孫少慷慨有節尚擢進士第累遷給事中德宗將起盧杞為饒

   州刺史高當草詔見宰相言不可別命舍人作詔詔岀高執不下奏曰杞為相誣下罔上使陛下越

   在草莽羣臣願食其肉陛下赦不誅止貶新州今復拜刺史誠失天下望又力爭帝前請前死翌日

   帝遣使慰高曰卿言切至已如奏憲宗時贈禮部尚書高瑀蓨縣人少沈𮟏喜言兵釋褐右

   金吾胄曹參軍遷陳蔡二州刺史宰相裴度韋處厚以瑀治陳蔡素有狀乃拜忠武節度使瑀寛和

   所至稱治士人懷之高重儉五世孫以明經中第敬宗慎置侍講學士重以𥳑厚惇正與選再

   擢國子祭酒文宗好左氏春秋命分列國各為書成四十篇與鄭覃刋定九經於石出為鄂岳觀察

   使以美政𬒳褒卒贈少保封敖蓨縣人元和中進士為李德𥙿所器累官翰林學士屬辭贍敏

   語切而理勝武宗使作詔慰邊將曰傷居爾體痛在朕躬帝善其辭賜以宮錦大中時厯平盧興元

   節度使平寇有功仕終尚書右僕射張濬河閒人以處士薦為度支員外郎黃巢亂僖宗召拜

   諫議大夫王鐸奏署都統判官時王敬武在平盧累召不肯應濬往説之責以君臣大分敬武卽引

  軍從濬而西賊平累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乾寕中以左僕射致仕劉季述亂濬徒步入洛泣諭張

  全義謀王室之難朱全忠脅昭宗東遷畏濬構他鎮兵使全義殺之︹宋︺李罕澄阜城人七

  世同居漢乾祐三年詔改鄉里名及旌其門閭太平興國六年長史以漢賜詔書來上復旌表之

  盧懷忠河閒人少有膂力善騎射周顯德初監沂州軍以所部破海州功居多郎州軍亂宋

  太祖遣懷忠使荊南還奏曰繼沖甲兵雖整而控弦不過三萬年穀雖登而民苦暴斂觀其形勢日

  不暇給卽以懷忠爲前軍步都監荊湖平以功遷內酒坊使王繼升阜城人性謹愿太宗

  藩邸時信任之卽位累遷泉州兵馬都監詩平游洋洞民召領諸道水陸發運事號爲稱職子昭遠

  形質魁偉有膂力從征太原爲流矢所中血漬甲縷戰益急厯官知天雄軍卒諡惠和楊嗣

  瀛州人兄信官殿前都指揮使善部分士年嗣累遷保州團練使時楊延昭方爲刺史嗣言嘗與延

  昭爲同官驟居其上不可願守舊官帝嘉其讓乃遷延昭官嗣與延昭久居北邊俱以善戰聞時謂

  之二高珪鄚州人八世同居真宗時旌表蠲其課調劉摰東光人嘉祐中擢甲科累

  遷監察御史裏行未及陛對卽奏論數事及入見神宗問卿從學王安石耶安石極稱卿器識對曰

  臣東北人少孤獨學不識安石也上疏言君子小人之分又論率錢助役有十害安石使曽布作十

  難以詰之且劾摰欺誕懷向背摰卽條對所難以伸其説復上疏極言青苗均輸助役之害謫監衡

  州鹽倉哲宗時召為侍御史疏論蔡確章惇過惡皆罷去又請免常平免役法引朱光庭王巖叟為

  言官累拜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摰性峭直有氣節通達明鋭觸機輒發不為利怵威誘自初輔政

  至為相修嚴憲法辨別邪正勇於去惡竟為朋䜛奇中貶死新州紹興初贈少師諡忠肅龔夬

  瀛州人第進士徽宗時累官殿中侍御史始上殿卽抗疏請辨忠邪時章惇蔡卞用事夬首論其惡

  又論蔡京姦罪於是三人者皆去後編管房州紹興中贈右諫議弟大壯亦有重名夬嘗稱為畏友

  張慤樂夀人元祐進士累遷計度都轉運使高宗時為兵馬大元帥募兵勤王慤飛輓踵道建

  議卽元帥府印給鹽鈔以便商旅不閲旬得緡錢五十萬以佐軍高宗器重之權知北京畱守官至

  中書侍郎卒諡忠穆慤在朝諤諤有大臣節帝每念之謂慤謀國盡忠遇事敢諫古之遺直也︹遼︺

  劉景河閒人好學能文初為翰林學士屢直諫不聽景宗卽位以景忠實遷尚書宣政殿學士

  上方欲倚用書其笏曰劉景可為宰相厯武定開遠二軍節度使致仕子慎行為北府宰相時上多

  卽宴飲行誅賞慎行諫止之︹金︺許安仁交河人幼孤能自刻苦讀書善屬文登大定進

  士厯翰林院修撰同知制誥賈鉉路伯建薦其守道端慤立已純正超授禮部郎中兼左補闕明昌

  四年上將幸景明宮安仁與同列疏諫遂罷幸出為澤州刺史作無隱論十篇上之升汾陽軍節度

  使致仕卒諡文𥳑許古安仁子明昌中詞賦進士貞祐初拜監察御史宣宗遷汴信任丞相

  高琪無恢復之謀古上疏直言詔付尚書省累遷右司諫兼侍御史數上疏言時事時稱其直哀宗

  時以左司諫致仕劉完素河閒人嘗遇異人陳先生飲以酒大醉及寤洞達醫術若有授

  之者乃撰運氣要㫖論精要宣明論慮庸醫或出妄説又著素問元機原病式特舉二百八十四字

  注二萬餘言自號通元處士︹明︺道同河閒人洪武初薦授太常寺贊禮郎出為番禺知縣

  性剛毅軍衞非禮一切抗弗從民賴以安永嘉侯朱亮祖至數撼同同不為動亮祖兄弟怙勢為姦

  同按治之布政使徐本雅重同同方笞一醫未竟本欲急得醫遣卒來語令釋之同岸然曰徐公乃

  亦效永嘉侯耶卒為亮祖搆陷死同器宇魁岸奉母備甘㫖與妻子同粗糲其峭直出於天性既死

  縣民悼惜之劉敏肅寕人洪武初舉孝廉為中書吏常暮以小車市蘆龍江關旦載歸而後

  入治事妻織蘆為席鬻以奉母或瞷亡以績帛瓦器遺其家者敏懸於梁後遺者復來卒還之為楚

  相府錄事中書以沒官女婦給文臣家衆勸其請給以事母敏辭曰事母乃子婦事何預他人及省

  臣敗吏多坐誅敏獨無所預帝賢之擢工部侍郎改刑部出為徽州府同知有惠政卒於官

  大節任邱人天順進士厯御史出按畿輔宼掠永平中官漫言追擊出境大節劾其罔再按湖

   廣因地震疏陳時政缺失八事辭甚切忤憲宗意左遷鶴慶推官累官浙江山東按察使並著政聲

   大節素矜名檢薄嗜好仕宦三十年始終一操黃文任邱人生四歲父經商出越四十餘年不

   歸文既以諸生貢入國學詢知父在鄧州奔赴遍訪得之迎歸與母完聚孝養備至天順中旌表

   周東阜城人成化進士厯官大理寺少卿命勘事陜西寘鐇之變殉節死孫博景州人成

   化進士授兵科給事中疏論汪直設西廠擅作威福直大怒召博厲聲詬之博不爲屈官終山西僉

   李旦獻縣人成化進士授刑部主事因星變上陳十事曰正君心親宗室制宦官惜名器

   絶珍玩別賢否撫流移恤畿甸整邊防納諍諫言並切直忤㫖貶鎮遠通判未幾卒馬中錫

   故城人父偉爲唐府長史以直諫忤王械送京師中錫方幼奔訴訟𡨚父竟得白成化中登進士授

   刑科給事中萬貴妃弟通驕橫再疏論列兩𬒳杖嘉祥公主侵畿內民田勘還之民又劾太監汪

   直直怒使人詗之無所得乃止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宣府遼東入爲兵部侍郎忤劉瑾勒致仕尋

   斥為民瑾死起撫大同中錫居官廉所至革弊任正德六年大盜劉六等起以中錫為右都御史

   統禁兵南征下令招撫賊益𬒳逮死於獄後追復原官張瑋景州人成化進士擢御史宏治

   時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寕夏有威名生平端謹自守不置生産終漕運總督屈伸任邱人成

   化進士授給事中宏治時湖廣大饑請遣大臣發廩蠲逋減田租平𡨚獄黜貪殘罷不急役弛山澤

   禁帝卽付撫按行之時帝視朝頗晏塞上數有警伸請帝勵精庶政又勸時御便殿延見羣臣帝嘉

   納焉伸在諫垣久識大體守正議侃直不阿未及遷而卒廖紀東光人宏治進士嘉靖初厯官

   吏部尚書光祿署丞何淵請建世室祀獻帝紀執不可復抗疏爭之議竟寢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勛

   救馬永謫官紀從容為言有本得無謫卒贈太保諡僖靖杜蕙任邱人正德進士厯麗江府同

   知天性孝友四世同居父喪廬墓三年母年九十九得疾蕙年八十二侍奉不懈歿亦廬墓三年卒

   年九十七劉元震任邱人隆慶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神宗時厯國子祭酒檢束諸生置旌

   善紀過二簿示懲勸因進詩經註疏規諷切至帝嘉納之累遷吏部侍郎掌詹事府以三殿災疏言

   宜懋建元子和協天人不報性至孝得父母書必南向頓首而後啟以母年近百歲乞養親歸卒贈

   吏部尚書諡文莊弟元霖萬厯進士累官工部尚書時大工繁興元霖盡瘁拮据耗蠧為清卒贈太

   子太余繼登交河人萬厯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進右中允充日講官以講筵久輟侍

   臣無所納忠與同官馮琦進通鑑講義傅以時政闕失厯禮部侍郎攝部事請罷一切誅求開採之

   害民者又請躬祀郊廟冊立元子停礦稅中官皆不省繼登自署部事請元子冊立冠婚疏累上不

   得請鬱鬱成疾連章乞休不許卒於官諡文恪繼登樸直慎密寡言笑當大事言議侃侃居家廉約

   病革時擁粗布衾羊毳覆足而已李楨寧任邱人萬厯進士厯官山西按察使罷歸任邱

   被圍佐知縣白慧元城守及城破率家衆格鬬身中數槊而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

   賈太初河閒人崇禎進士授襄陽知縣罷歸十五年 大兵破城太初死之 本朝乾

  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范景文吳橋人幼負器識登萬厯進士授東昌推官用治行

  高等擢吏部主事厯文選司郎中魏忠賢魏廣微用事景文雖與同鄉不一詣其門亦不附東林孤

  立行意而巳視事未彌月謝病去崇禎初累官南京兵部尚書屢遣兵戍池河浦口援廬州扼滁陽

  有警輒發節制精明熊文燦之撫張獻忠景文極言獻忠叵測卒如其言楊嗣昌奪情輔政黃道周

  等交諫𫉬罪景文論救亦削籍十六年起工部尚書尋兼東閣大學士李自成漸逼有請帝南幸者

  命集議閣中景文曰固結人心堅守待援此外非臣所知都城陷赴雙塔寺旁古井死 本朝順治

  九年賜諡文忠 孟 兆樣交河人天啟進士崇禎中累官刑部右侍郎賊簿都城詔

  大臣分守兆祥駐正陽門城陷或勸兆祥還邸厲聲曰社稷已覆吾將安之仰天號慟冠帶望闕拜

  遂自經死子章明甫成進士兆祥語之曰我大臣當死汝未就職可去對曰人生大節惟君與父君

  父死臣子何生焉亦投繯死兆祥妻呂氏章明妻王氏亦同日縊死 本朝順治九年   賜兆

  祥諡忠靖章明諡貞孝

 ︹本朝︺曲良貴獻縣人貢生知陝西興不州順治三年叛賊孫守法糾流賊劉二虎等圍州城

  良貴率衆捍禦賊攻兩月不克而城內糧盡援絶姦民內應啟門納賊良貴罵賊死   詔贈布

  政司參議劉三章景州人順治進士知山西懷仁縣姜瓖之亂攖城捍衛城賴以全累擢福

  建漳南道僉事值凶寇亂三章勒兵𠞰捕以計擒其渠帥餘黨悉平轉江南兵備副使卒入祀鄉賢

  左敬祖河閒人順治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官左副都御史博通六籍尤精於

  易著有易經抄訓理學真傳卒入祀鄉賢祠白惺涵河閒人性至孝大兵破河閒與其

  父皆被執將就戮惺涵解衣請代父死情辭哀切軍中義之得俱釋去登順治進士官至吏部考功

  李儀古河閒人父天敘官平涼府通判有靖寇功儀古登順治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

  累官內宏文院侍讀學士文章品詣為一時景仰卒入祀鄉賢祠馬之東光人少居父

  喪廬墓三年登順治進士授行人累官陝西提學僉事精明嚴正請託不行卒入祀鄉賢祠

  廷贊族兄順治進士知宜都縣時流氛未靖廷贊訓練鄉勇多方捍禦民賴安堵在任數

  年田疇大闢地無曠土民咸被其澤卒入祀鄉賢祠賈錫穎景州人年十四時刧賊王小廷

  入其家父光彝祖母周伯父光顯光祖俱遇害錫穎匿暗處得脫後二年裡社為迎神會會者萬人

  小廷以招撫為平人與焉錫穎伺之酒肆乘其酣飲持刀自後刺之洞胸卽斬首割心赴父墓哭莫

  畢詣官自首有司義而釋之時順治八年竇豸吳橋人善騎射膽力過人順治初土賊竊

  發遊擊梁某被圍豸率壯士二十人馳援圍遂解梁因言於有司使團練鄉勇禦賊賊不敢犯後大

  舉來宼豸力戰賊圍之數里短兵格鬬而死劉子正呉橋人順治進士知山東邱縣勸農

  興學善政具舉擢禮部主事卒入祀鄉賢祠劉澤厚呉橋人年十五隨母省外家於河南

  值流寇陷城負母而逃與賊格鬬身被重創卒脫母於難登順治進士知江安縣有惠政會十三家

  餘黨剽掠至縣澤厚身督家丁近敵遂死於陣   詔贈按察使僉事張咸景州人諸生幼

  喪母常趨墓所號泣過者感嘆家貧授徒養父體無全衣而親極甘㫖性廉介有鄉人以屋宅值千

  金相贈者卻勿受王琯交河人康熙進士知陜西保安縣邑在萬山中兵火之後居民稀少

  琯至教以開墾栽種不二年遂爲樂土擢吏部主事出爲雲南參議分守永昌撫禦諸酋威德兼著

  遷湖廣提學副使屏絶苞苴振拔寒畯士紳立碑頌德琯力止之卒祀鄉賢祠祕丕笈

  人康𤋮進士累官陜西提學僉事杜絶請託所拔皆名雋丕笈潛心理學著有詩書日抄卒入祀鄉

  蘇俊大交河人幼值父病侍湯藥衣不解帶者數月及長究心經籍以拔貢任贑州推

  官著有四書講義卒入祀鄉賢祠龎塏任邱人舉人康熙十八年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出

  爲福建建寕知府㑹浦城令以嚴苛激變邑人乘夜焚冊局殺吏罷市令懼而逃塏聞兼程赴浦城

  集紳士明倫堂諭無生亂變遂定僅坐重罪一人流二人浦人感之立書院以祀未幾告歸塏涉獵

  經史工詩文所著有叢碧山房集王蘭生交河人性純孝嗜程朱之學康熙五十一年

  薦為 內廷校書   賜舉人及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遷刑部侍郎薦舉無私刑獄能察卒

  入祀鄉賢祠哈元生河閒人由行伍洊擢守備雍正二年隨𠞰貴州狆家苗烏𫎇土知府

  祿萬鍾擾東川其黨隴慶侯助逆元生與四川兵協𠞰賊據險拒元生冒矢石奮攻克之六年𠞰米

  貼苗陸氏破險設伏搗其巢又會𠞰助陸氏之雷波土司楊明義累遷副將八年烏𫎇復叛元生擊

  破賊數萬躪賊營八十餘直抵烏𫎇捷   聞賞銀萬兩旋擢雲貴提督緣事革職尋   賞

  副將銜卒贈總兵子尚德隨元生至雲南授千總烏蒙齎疏奏捷升遊擊尚德屢著勞績苗人聞風

  畏懼洊擢古州鎮總兵緣事革職復   賞副將銜邊連寶任邱人貢生乾隆元年

  舉博學鴻詞十四年復薦經學辭不赴所著有隨園集哈攀龍河閒人乾隆武進士授頭

  等侍衞洊升漳州鎮總兵十三年統兵由美臥溝攻取撒臥山大松林噶達等寨分兵進𠞰馬溝右

  梁下營旋往金川軍營署松潘鎮總兵拔石卡一殺番賊數千擢湖廣提督調貴州二十五年卒於

  哈國興攀龍子乾隆武進士授三等侍衞洊升雲南參將三十一年緬甸匪目召散等

  據孟良肆擾國興督戰有功厯擢雲南提督三十七年官兵進討小金川國興奮勇出力   命

  為參贊大臣隨大軍克明郭宗焚賊經樓整兵進取果爾烏谷山麓直壓美諾賊巢又隨大軍攻克

  布朗郭宗僧桑格遁大兵直抵木達僧桑格之父澤旺出降小金川底定國興旋病卒   詔贈

  太子太保諡壯武   命圖形 紫光閣子文虎廕授守備擢陜西都司三十八年於木果木陣

  亡入祀昭忠祠王之鋭河閒人少志學以躬行為務兄暴於行父母歿盡據遺産擯之鋭於

  外無怨色安溪李光地視學畿輔深賞之授以河洛算數音韻之學以選貢入都厯官國子助教性

  耿介恬退好施與乾隆十七年   上詢國子耆學祭酒以三人上之鋭與焉   召見病不

  能行明年卒於家年七十有九紀昀獻縣人乾隆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累擢禮部尚書恊辦

  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卒諡文達盷學問淹通詞章敏捷乾隆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昀充纂修官

  旋爲總辦搜輯永樂大典中逸篇墜𥳑及海內祕笈書萬餘部釐其應刋應鈔應存者依經史子集

  部分𩔖聚撮其大凡列成總目爲提要二百卷又奉   勅輯𥳑明書目一編五十七年奏請鄉

  會試春秋題以左傳本事爲文參用公羊穀樂之說罷胡安國傳不用所纂輯如熱河志厯代職官

  表河源紀畧八旗通志曁方畧㑹典三通諸館咸總其事焉徐岱任邱人七世同居雍睦無

  閒乾隆年閒 旌管輝燦呉橋人嘉慶元年任湖北竹山營把總於竹山縣擊賊陣亡事

     聞議卹如例楊基鵬景州人武舉嘉慶元年以趙州汛千總隨𠞰湖北賊匪於江坎

  二道陣亡事 聞議卹如例

 ︹流寓︺︹宋︺王倫莘縣人建炎初選能專對者以倫光大金通問使往來議和不決最後金遷之

  河閒遂不復遣居六年金欲以爲平灣三路都轉運使倫曰奉命而來非降也金益脅以威遣使來

  趨倫拒益力金縊殺之家鉉翁眉州人宋末官僉書樞密院事使元被畱宋亡旦夕哭泣

  元欲官之不受改館河閒以春秋教授弟子數為諸生談宋室遺事或流涕太息元成宗時始放還

 ︹列女︺︹南北朝︺︹魏︺封卓妻劉氏蓨縣人成婚一夕卓官於京師後以事伏法氏

  得凶聞一慟而絶︹唐︺高叡妻秦氏河閒人叡為嬀州刺史為默啜所攻州陷叡仰

  藥不死默啜示以寶帶異𫀆曰降我賜爾官不降且死叡視秦秦曰君受天子恩當以死報賊一品

  官亦安足榮自是皆睻目不語默啜知不可屈並殺之殷保晦妻封氏封敖孫也

  名絢能文章草隸保晦厯校書郎黃巢入長安共匿蘭陵里明日保晦逃賊悅封色慾取之固拒誘

  説萬詞不答賊怒曰從我生不然膏我劒封罵曰我守正而死猶生也終不辱遂遇害︹宋︺王

  昭遠祖母郭氏阜城人初郭常對昭遠母指昭遠曰此兒有貴相他日必至公侯指

  昭懿曰此兒俸錢過二萬不能勝矣後果如其言︹元︺孫氏女河閒人父病癩十年女禱

  於天願以身代且吮其膿血旬月而愈︹明︺陳氏劉氏李氏呂氏陳氏

  女俱獻縣人居單橋陳氏邱希嶽妻同弟希嵩妻劉氏希華妻李氏又陳氏妹四姐及弟陳獻妻

  呂氏俱為流賊所掠五人義不受辱相率投水死知縣杜珝奏旌其門曰單橋五節曹氏女

  阜城人曹端女名春桃正德六年流寇陷城𬒳𫉬女卽投水死賊急援之迫令更衣女怒罵賊忿亂

  剉之而死時年十五嘉靖十三年知縣劉良卿立祠祀之溫氏女交河人正德閒依伯母劉

  避流賊難賊見女欲犯之女怒罵賊縛女馬上女投地不得遂奮身抉賊一目眼睛突出賊痛甚截

  女十指碎其屍而去趙見妻陳氏呉橋人正德閒流賊劉七掠其家見氏欲犯之氏怒

  罵衆賊強逼氏罵愈厲賊怒支解之劉氏女故城人劉鉞女名若蘭嘗納采某姓某家貧避

  地遠去十餘年不相聞龯亦貧甚富室欲聘之女卽自縊於室母奔救得免開諭百端終不聽仍閉

  門自縊死王光忠妻楊氏河閒人崇禎末河閒城破泣語光忠曰妾甘一死以絶君

  念遂投井死

 ︹本朝︺李文秀妻陳氏河閒人順治五年土寇亂執氏欲汚大罵不從賊怒鞭其背挾

  之上馬以頭觸地罵愈厲賊刃之同縣許養元妻孫氏為賊所掠罵不絶口賊抽刀洞其腹死

  清漣妻王氏河閒人家貧事姑甚孝姑病會兵變家人爭走匿氏獨不肯曰姑在床褥

  正須奉侍奈何為自全計兵至欲害之具以實告兵環顧嗟異悉散去姑歿日夕哭泣遂至失明同

  縣宋登妻許氏奉姑避兵姑被執氏求以身代衆憐其孝舍之去孫保邦妻尤氏早寡負姑𢹂子避

  亂海濱備厯艱苦茹糠籺終身梁孟冬妻李氏河閒人夫亡撫孤子臣娶婦郝氏臣

  早卒郝撫子朝相娶呉氏朝相又卒呉又撫子禹甸一門三世俱以節著范海妻竇氏

  河閒人遇強暴方應奎逼之氏執杖以拒奎奎奪其杖強逼不已乃揮菜刀砍其頭奎怒拾甎擊氏

  腦裂而死許宗禮妻王氏河閒人早寡家貧孝親撫孤守節至九十𡻕同縣許明貴

  妻張氏亦早寡事姑甚孝守節至八十六歲徐維福妻陳氏河閒人夫死母逼之

  嫁氏自經柩側越數日入殮容貌如生同縣王汝礪妻蔡氏夫亡誓不獨生不食而死張允

  孚妻劉氏河閒人允孚貧教授在外死遺子蘭生在襁褓姑老且病氏養姑鞠子備厯艱

  苦及姑歿泣曰曩所以不死者以老姑稚子耳今姑死子長吾更何求遂不食死周文學

  妻李氏河閒人遇暴不從被殺康熙年閒 旌王廷棟妻彭氏阜城人早

  寡守節至九十三歲康熙年閒 旌楊國棟妻鄭氏肅寕人遇暴不從康熙年閒

  董萬財女交河人年十五為強暴逼汚不從被殺同縣趙二妻曹氏均康熙年閒

  陳利常妻陳氏寕津人遇暴不從被害同縣烈婦王成貴妻賈氏均康熙年閒

  馬超妻李氏東光人守正捐軀康熙年閒 旌傅氏女肅寕人守正捐

  軀雍正年閒 旌趙興妻閻氏交河人遇暴不從被害同縣席進妻劉氏均雍正年

   劉 士處妻劉氏寕津人遇暴不從被殺雍正年閒 旌李嬴妻

  繳氏河閒人夫亡翁姑憐其少勸之改適氏嚙指自誓撫二孤成立同縣烈婦徐大黒妻孫氏

  節婦左印恂妻劉氏徐勤學妻全氏齊邦畿妻紀氏李元馨妻朱氏白柔惠妻劉氏董之久妻高氏

  楊希賢妻盧氏張復禮妻李氏陳玉龍妻薛氏李若麟妻左氏范九思妻梁氏張若行妻左氏林正

  之妻生氏丁鐸妻李氏劉國聰妻董氏方敏政妻岳氏張紹宗妻章氏高進妻馬氏孟輝妻孟氏冀

  北英妻趙氏曹果妻高氏左湛妻劉氏馬朝鳳妻鄧氏曹三興妻許氏呉名世妻金氏郭梓妻邊氏

  袁良士妻董氏李朝欽妻葛氏均乾隆年閒 旌盧琦妻田氏獻縣人琦為諸生早

  亡無子氏矢志守節孝事翁姑撫嗣成立同縣烈葛朴姐烈婦劉永妻齊氏節婦倪邁方妻劉氏

  盧鑣妻李氏蔡士瑾妻牛氏王立業妾郝氏樊琨妻李氏陳翼妻王氏戈全倫妾竇氏孫之玉妻鄭

  氏劉九榮妻魯氏李欽妻梁氏趙崑璧繼妻孔氏王受爵妻董氏孔毓英妻黃氏劉遠清妻馬氏盧

   林妻蘇氏馬璜妻牛氏馮國志妻趙氏劉永昌妻李氏均乾隆年閒 旌路清妻傅氏

   阜城人夫亡守節同縣周紹宗妻袁氏王朝枉妻呉氏均乾隆年閒 旌劉企基妻楊

   氏肅寕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王澤仁妻葛氏張永爵妻劉氏均乾隆年閒 旌龎伸妻

   王氏任邱人夫亡或勸之改適氏泣曰夫死翁亡予又他去其如孀姑弱子何遂矢志終身同

   縣烈女籍氏女郭三姐節婦宗之鑄妻何氏崔維基妻李氏張桂𬓲妻盧氏冬之檜妻韓氏高質照

   妻邊氏郭懷仁妻邊氏趙雲漢妻標氏李易林妻祖氏均乾隆年閒 旌馬中嗣妻陳

   氏交河人夫亡無子父母欲令他適氏哀泣自誓撫姪為嗣以終其志同縣節婦於愉妻及氏秦

   忻妻李氏李燿妻劉氏尚承命妻郭氏呉奉欽妻申氏陳謙妻趙氏蘇鏻妻王氏及焯妻王氏傅念

   祖妻蘇氏孟起鯤妻王氏關鈞妻蘇氏及奎妻金氏烈婦安秀妻郭氏傅文學妻高氏均乾隆年閒

   戰毫祖妻劉氏寕津人夫亡事翁姑盡禮撫遺孤成名同縣節婦宋賓王妻向

  氏常有妻程氏戰紹祖妻王氏張成傑妻王氏王棫樸妻尤氏宋蘭韻妻范氏魏致中妻郭氏李廷

  楫妻范氏均乾隆年閒 旌倪德妻李氏景州人夫亡姑病氏終身茹蔬禱延姑壽

  姑病全愈咸稱其孝感同州節婦倪廷瑊妻魏氏徐鏡妻張氏趙淮妻張氏曹猷妻蕭氏劉培妻張

  氏梁景賢妻呉氏德宏妻張氏張淑程妻胡氏莫廷楷妻蘇氏王廷坫妻李氏李景智妻劉氏均乾

  隆年閒 旌谷源浩妻孟氏吳橋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季崇標妻劉氏季輝妻

  祝氏祝尚志妻杜氏姜董妻方氏焦維美妻孫氏謝子穎妻馬氏王崙妻石氏何文章妻祁氏王勭

  妻趙氏楊粵梅妻張氏張世琯妻趙氏齊瑄妻陳氏王妻祝氏梁國楹妻張氏王實栗妻謝氏徐

  子直妻郝氏周雲侶妻李氏貞女祁氏女均乾隆年閒 旌馬鑰妻王氏東光人夫

  亡無子或勸其改適氏翦髪以自矢撫嗣成立同縣烈婦朱自明妻陳氏節婦孫元中妻李氏馬念

  慈妻曲氏周乾妻霍氏馬顯妻夏氏張士立妻王氏林欣望妻馬氏馬居仁妻孫氏馬慰妻杜氏陳

  朝用妻莊氏於英會妻劉氏王印妻趙氏張超凡妻劉氏馬雯妻霍氏畢永年妻莊氏王世芳妻馬

  氏趙兆鳳妻張氏莊舒妻呉氏姜淮妻張氏霍萬鍾妾姜氏蔡玉密妻邱氏路雲峨妻侯氏劉彬妻

  董氏於其縉妻馬氏貞女王氏均乾隆年閒 旌馬入朝妻劉氏故城人夫亡守

  節同縣節婦牟煜妻呉氏馬廷惠妻沈氏賈玉韺妻盧氏呉璠妾姚氏均乾隆年閒 旌裘杞

  妻張氏河閒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王琇妻夏氏董瑞生妻王氏李灼妻王氏李迓衡妻宗

  氏張澤遠妻劉氏賈化龍妻韓氏石成玉妻祁氏劉義妻高氏烈婦謝雲龍妻趙氏烈女何芝姐馬

  德成女均嘉慶年閒 旌李氏女拴姐獻縣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女朱欽姐宋大法女

  節婦紀陛周妻張氏紀中寶繼妻盧氏王曰劻妻許氏王邦翰妻穆氏陳大林妻王氏李師尹妻張

  氏紀琳妻李氏紀汝嶙妻李氏均嘉慶年閒 旌多中規妻汲氏阜城人夫亡守

  節同縣節婦梁雲龍妻王氏烈婦多米氏均嘉慶年閒 旌趙林妻韓氏肅寕人守

  正捐軀同縣節婦王永泰妻滑氏邊范氏均嘉慶年閒 旌舒其綸妻梁氏

  人夫亡守節同縣烈婦耿許氏耿李氏賈富妻呉氏顧其林妻王氏烈女張四姐節婦劉廷璐妻周

  氏均嘉慶年閒 旌趙希曾女趙氏交河人守正捐軀嘉慶年閒 旌曹思

  忠妻班氏寕津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戰耘書妻王氏均嘉慶年閒 旌王良梅

  妻逍氏景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張鳳詔妻呉氏馬德深妻呂氏戈瑽妻張氏韓振邦

  劉氏裴鏳妻呉氏烈婦馬元英妻朱氏聶張氏均嘉慶年閒 旌劉自強妻申氏

  吳橋人夫亡守節同縣烈婦李張氏節婦范喆妻梁氏祝德峻妻張氏均嘉慶年閒 旌呉氏

  女住姐東光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王進孝妻邢氏曹幅貴妻王氏郭文成妻趙氏胡維妻

  王氏烈女徐文姐王大姐均嘉慶年閒 旌劉汝翼妻祕氏故城人夫亡守節嘉

  慶年閒 旌

 ︹仙釋︺︹漢︺元俗居河閒數百年餌巴豆雲母賣藥都市河閒王患瘕服之下蛇十餘頭問其故

  俗曰此六世餘殃非王所招也王家老舍人言父世巳見俗俗行日中無影驗之果然王欲妻以女

  夜亡去後人常見於恆山中︹唐︺俞靈璝河閒人入衡山九真觀修道十餘年南嶽赤君

  授以囘風術行之二十年能坐見天下事如在掌中然自晦不爲異後入九疑山仙去

 ︹土産︺黍府志黍之美者曰耙齒金穗青而長者曰羅裙帶府志故城出善麫者細若綫

  絹唐書地理志瀛州莫州土貢舊志東光絹明代頗爲人所稱府志寕津種棉者幾半歲

  無大水其利倍入寰宇記瀛州産府志出斜文布土布又景州龍華鎮所出潔白細好比於

  席帽府志河閒出席帽宻緻精好價值頗高又出柳箕斗之𩔖唐時土貢柳箱是其遺業

  唐書地理志景州土貢葦簟寰宇記定遠軍土産水蔥席茅簟金史地理志河閒府産藺

  席府志産蔥薦蒲蓆又産蘆花被蒲花褥寰宇記瀛州産蔓荊子莫州産蓯蓉金史地理志河

   閒府産香附子舊志府界産桃甚大雖熟不紅味美肅寕縣者尤佳府志雲肅寕人種桃為業

   如藝稼然其佳者曰淋水桃又有宻桃自樹落之行未及三里卽破味尤甘美深州亦産桃或謂勝

   於肅香梨交河縣出府志雲人謂之交梨其味香脆業者如肅寕之種桃亦産𬃷小而甘

   乾之以充籩實頻婆果 文官果 蓮 芹菜 菘菜

   府志河閒民多牧羊者謂之瀛羊言城北郊有瀛水以飲羊則肥而不羶府志地多

   兎唐書地理志河閒歲貢兎皮蓋取為筆材金史地理志府産乾魚明志河閒任邱二縣出

   魚 按河閒為古兗州地桑土既蠶列於禹貢唐宋時河閒貢絹貢絲莫州貢棉近來東光阜城諸

   縣雖有絹而皆不中衣服僅堪以飾屏笥故凡舊志所列絲棉等物及寰宇記載瀛莫産人薓概不

   可以為今之土産謹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