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百一至二百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九十八至二百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百一至二百三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二百四至二百五

大清一統志

 衞輝府

 ︹人物︺︹漢︺賈䕶黎陽人從胡常受左氏傳哀帝時待詔為郎授蒼梧陳欽子佚由是言左氏者

  本之賈䕶向長朝歌人性尚中和好通老易王莽大司空王邑欲薦之於葬固辭乃止潛隱於

  家讀易至損益卦歎曰吾巳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旣畢勅

  斷家事勿相關遂肆意與北海禽慶俱遊五嶽名山不知所終杜詩汲人少有才能仕郡功曹

  有公平稱建武元年遷侍御史安集洛陽時將軍蕭廣放縱兵士𭧂橫民閒詩𠡠曉不改遂格殺廣

  還以狀聞帝賜以棨㦸復使之河東誅降逆賊楊異等厯轉汝南都尉所在稱治遷南陽太守詩雅

  好推賢數進知名士身雖在外盡心朝廷讜言善策隨事獻納後𬒳徵會病卒䘙颯修武人家

  貧好學問隨師無糧常傭以自給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鄧禹府舉能案劇除襄城令遷桂陽太守視

   事十年郡內清理光武欲以爲少府會颯被疾不能拜起勅以桂陽太守歸須後詔書後卒於家

   趙咨東郡燕人少孤有孝行桓帝時舉至孝有道遷博士靈帝時累遷敦煌太守以病免還躬

   率子孫耕農爲養盜常夜往劫之咨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爲設食謝曰老母八十疾病須

   養貧居朝夕無儲乞少置衣糧妻子物餘一無所請盜皆慚歎奔出拜東海相以疾自乞徵拜議郎

   臨終勅子薄葬時稱咨明逹百里嵩封邱人爲徐州刺史部車所至甘雨輒降及卒民立

   祠祀仇覽一名香考城人㓜而淳黙鄉里無知者年四十縣招補蒲亭長勸人生業令子

   弟就學賑恤孤寡期年稱大化令王渙聞其賢署爲主簿尋資覽入太學同郡符融與郭林宗齎刺

   就房謁之遂請留宿林宗嗟嘆下牀爲拜學畢歸鄉里不就請辟雖晏居必以禮自整妻子有過輒

   免冠自責妻子廷謝覽冠乃敢升堂家人英見喜怒聲色之異後徵方正㑹疾卒少子元最知名

   史弻考城人少篤學辟公府爲北軍中侯遷尚書出爲平原相桓帝時詔書下舉鈎黨弻獨無

   所上從事切責弻曰他郡自有平原自無胡可相比濟活千餘人遷河東太守考殺侯覽私人覽大

   怒詐作飛章誣弼檻車徵前孝亷裴諭送之曰明府摧折虎臣𨕖德報國願不憂不懼弻曰誰謂荼

   苦其甘如薺下廷尉詔獄得減死歸田裡何休訟弻有幹國之器拜議郎出為彭城相卒向詡

   向長之後性卓詭不倫恆讀老子常於竈北坐板牀上積乆板有膝踝足指之處後特徵拜趙相遷

   侍中毎朝廷大事侃然正色百官憚之︹三國︺︹魏︺張範修武人性恬靜樂道徵命無所

   就弟承亦知名仕為諫議大夫範子陵及承子戩為山東賊所得範直詣賊請二子賊以陵還範範

   請以易戩賊義其言悉以還範後為議郎參丞相軍事甚見敬重救恤窮乏家無所餘中外孤寡皆

   楊俊𫉬嘉人受學陳留邊讓讓器異之以兵亂乃扶持老弱詣京密山閒同行者百餘家

   俊賑濟貧乏通其有無武帝除俊曲梁長遷南陽太守徙為征南軍師遷中尉文帝踐阼復任南陽

   俊自少至長以人倫自任同郡審固陳留衞恂皆出自兵伍俊資祓奨致咸作佳士黃初二年車駕

   至宛以市不豐樂下獄遂自殺衆冤痛之︹晉︺孫登共人無家屬於蘇門山為土窟居之夏則

   編草為裳冬則𬒳髮自覆好讀易撫一弦琴文帝使阮籍往觀旣見與語不應嵇康從之遊三年問

   其所圖終不答將別謂曰先生竟無言乎登乃曰子識火乎火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人生而有才

   而不用其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識真所以全其年康不能用果遭非命登竟

   不知所終成公綏白馬人性寡慾不營資產家貧嵗饑晏如也少有俊才詞賦甚麗張華雅

   重綏每見其文歎服以為絶倫薦之太常徵為博士厯遷中書郎每與華受詔並為詩賦又與賈充

   等參定法律所著詩賦雜筆十餘卷行於世成公𥳑東郡人性樸素不求榮利潛心道味

   黙識過人張茂先每言公𥳑清靜比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子雲默識擬張安世官至散騎常侍桑虞黎陽人父

   沖有𭰹識遠量河閒王容執權引為司馬沖知其必敗稱疾求退虞年十四喪父毀瘠過禮諸兄仕

   於石勒咸登顯位惟虞欲避地海東㑹丁母憂遂止哀毀骨立廬墓五年後朝廷遣人授虞青州刺

   史虞曰功名非吾志也乃附使者啟讓刺史靖居海右不交境外雖厯偽朝而不豫亂世以此高之

   虞五世同居閨門邕睦青州刺史符朗常升堂拜其母時人以為榮蔡克考城人博涉書記性

   公亮守正為成都王穎記室潁為丞相擢東曹掾克素有格量及居𨕖官苟進之徒望風畏惲後以

   病乞歸東嬴公騰鎮河北辟為從事中郎騰為汲桑所攻城陷克見害蔡謨克之子元帝時

   為中書侍郎蘇峻搆逆吳國內史庚冰出奔㑹稽以謨為呉國內史旣至與張闓顧衆顧颺等起義

   兵峻平以勳賜爵濟陽男遷太常領秘書監成帝臨軒遣使拜太傅太尉司空將作樂門下奏非𥙊

   祀燕享則無設樂之制事下太常謨議臨軒遣使宜有金石之樂遂從之臨軒作樂自此始也皇后

   每年拜陵勞費甚多謨議古者皇后廟見而巳不拜陵也由是遂止拜征北將軍都督徐兗青諸軍

   事隨宜防備甚有算畧遷侍中司徒固讓不拜卒諡大穆︹南北朝︺︹宋︺江夷考城人為

   宋武帝鎭軍行參軍豫討桓靈寶功累遷大司馬武帝命大司馬府琅邪國事一以委焉後為右僕

   射厯任以和𥳑著稱蔡廓謨曾孫博涉羣書言行以禮起家著作佐郎以方鯁閑素為武帝所

   知遭母憂三年不櫛沐殆不勝喪𥙷御史中丞多所糾奏百僚震肅出為豫章太守徵為吏部尚書

   徐羨之方錄尚書事廓曰吾不能為徐幹木署紙尾遂不拜廓奉兄𮜿如父家事大小皆諮而後行

   公祿賞賜一皆入軌有所資需悉就典者請焉江湛夷之子居喪以孝聞愛好文義兼明算術

   為彭城王義康司徒主簿固求外出乃以為武陵內史元嘉中累遷吏部尚書家甚貧約不營財利

   饋餉盈門一無所受在𨕖職公平無私不受請謁後為太子劭所害孝武初追贈左光祿大夫諡忠

   𥳑江智淵夷之弟子為隨王誕後軍參軍元嘉末累遷中書侍郎智淵愛好文雅辭采清

   贍孝武深相知待恩禮冠朝兄子槩孤智淵養之如子厯黃門吏部郎江秉之考城人少

   孤弟妹七人並幼撫育姻娶盡其心力少帝時為烏程令以善政著名東土後為山陰令人戶三萬

   政事煩擾訟訴殷積秉之御煩以𥳑常得無事厯官新安太守元嘉中轉臨海並以簡約見稱所得

   祿悉散之親故妻子常饑寒人有勸其營田秉之正色曰食祿之家豈可與農人競利在郡作書案

   一枚去官留以付庫蔡興宗廓少子十歲喪父哀毀有異凡童孝武初拜侍中每正言得失

   為左民尚書轉吏部尚書僕射顔師伯謂王躭之曰蔡尚書常免昵戲去人實遠躭之曰蔡豫章昔

   在相府亦以方嚴不狎武帝晏私未甞相召蔡尚書可謂能負荷矣明帝時遷尚書右僕射封樂安

   縣伯後厯中書監卒興宗幼立風㮣家行尤謹奉歸宗姑事寡嫂養孤兄子有聞於世遺令奏還封

   爵表十餘上見許子順方雅有父風位太尉從事中郎︹齊︺江斆湛之孫母文帝女淮陽公

   主幼以戚屬召見孝武謂謝莊曰此小兒方當為名器尚孝武臨汝公主袁粲見斆嘆曰風流不墜

   政在江郎庶祖母王氏老疾斆侍膳嘗藥七十餘日不解衣及累居內官每以侍養陳請厯遷都官

   尚書時紀僧真幸於帝承㫖詣斆登榻坐定斆便命左右曰移吾床遠客僧真喪氣而退時人重斆

   風格不為權倖降意領秘書監卒諡曰敬江洪濟陽人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洪以善辭

   藻遊焉 按漢之濟陽縣故城在今開封府儀封㕔北山東曹州府曹縣亦有濟陽故城唐武德中

   分冤句縣西界置河南通志辨疑謂濟陽在今陳留縣北原本江洪江重欣蔡仲熊並濟陽人似皆

   不應載入衞輝人物誌但卷內江蔡諸人並籍隸考城而考城與儀封接壤南齊書南徐州有南濟

   陽郡領考城縣蓋僑置也故仍存之而考正附註焉江重欣濟陽人性清介雖處晴室如對

   嚴實位至射聲校尉蔡仲熊濟陽人禮樂博聞執經議論往往與時宰不合亦終不改操求

   同仕至尚書左丞當時恨其不遇江泌考城人少貧晝日砍屧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

   握卷升屋母亡後以生缺供養遇鮭不忍食武帝以為南康王子琳侍讀建武中明帝害諸王後泌

   憂念子琳及子琳被害泌往哭之淚盡續以血親視殯葬乃去泌尋卒泌族人與泌同名世謂泌為

   孝泌以別之︹梁︺江淹考城人少孤貧奸學沈靜少交遊起家南徐州從事尋以秀才對策

   上第齊明帝時為御史中丞彈劾不避貴近內外肅然明帝謂曰自宋以來不復有嚴明中丞君可

   謂近世獨步遷祕書監入梁爲左衞將軍封醴陵侯卒諡曰憲所著有前後集並齊史十志行於世

   江革考城人幼而聰明六𡻕解屬文家貧與弟觀入太學謝朓常候革時大寒雪革敝絮單席

   耽學不倦朓割半氊與充臥具而去入梁爲御史中丞彈奏權豪一無所避後隨豫章王鎮彭城及

   失守爲魏人所執魏徐州刺史元延明聞革才名厚相接待革稱腳疾不拜延明將害之見革詞色

   嚴正更加敬重遂放還明帝晏勞曰今日始見蘇武之節累遷度支尚書卒諡曰強蔡撙

   子少方雅退默丁母憂廬於墓側入梁爲吳興太守不飲郡井齋前自種白莧紫茄以爲常餌詔褒

   其清天監中累遷吏部尚書在𨕖宏𥳑有名稱又爲侍中領祕書監風骨梗正氣調英嶷當朝無所

   屈讓後爲中書令卒諡曰康范岫考城人早孤事母以孝聞名行爲時輩所與仕齊爲太子

   家令累官尚書左丞入梁終祠部尚書岫博述多通尤悉晉魏以來吉凶故事南鄉范雲嘗謂人曰

   諸君進止威儀當問范長頭以岫多識前代舊事也自親喪後終身布衣疏食每所居官恆以廉潔

   著稱所著有禮論雜儀字訓江蒨斆之子幼聰警讀書過目便能諷誦仕齊起家秘書郎居

   父憂以孝聞廬於墓側服闋累遷建安內史入梁厯尚書吏部郎領右軍蒨方雅有風格漢射徐勉

   權重惟蒨及王規與抗禮不爲之屈遷光祿大夫卒諡曰肅蒨好學尤悉朝儀故事𢰅江左遺典三

   十卷未就有文集十五卷江紑蒨之子幼有孝性年十三父患目疾紑衣不解帶者期月夜夢

   一僧雲患眼者飲慧眼水必差及覺說之莫能解者紑第三叔祿與草堂寺智者法師善往訪之智

   者曰無量壽經雲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乃因智者啟捨同夏縣界牛屯裡舎爲寺勅以慧眼爲名及

   就創造泄故井井水清冽異於常泉依夢取洗遂差及父卒廬於墓側終目號慟不絶聲月餘亦卒

   子總篤學有文辭仕梁陳隋有文集三十卷江子一考城人少好學有大志以家貧缺養

   因蔬食終身起家爲王國侍郎其姑夫左衞將軍朱異權要當朝欲引子一爲𦔳子一末嘗造門後

   爲南津校尉弟子四厯尚書右丞子五爲東宮殿直主帥兄弟性並剛烈子四自右丞上封事極言

   得失侯景之亂子一及子四子五並力戰死元帝時贈子一侍中諡曰義子四黃門侍郎諡曰毅子

   五中書侍郎諡曰烈蔡大寶考城人少孤篤學不倦性嚴整有智謀雅達政事文辭贍速蕭

   詧引為諮議參軍及詧稱帝為侍中尚書令章表書記教令詔冊並專掌之推心委任以為謀主所

   著有文集三十卷及尚書義疏︹陳︺江徳藻革之子性至孝事親盡禮與異產昆弟居恩惠

   甚篤涉獵經籍善屬文仕梁為尚書比部郎以父憂去職服闋之後容貌毀瘠如居喪時入陳為中

   書舎人天嘉中使齊著北征道里記三卷還遷御史中丞自求宰縣出知新喻令政尚恩惠頗有異

   績六年卒於官有文集十五卷子椿亦善屬文位尚書左丞江從簡徳藻弟少有文情位

   司徒從事中郎後為任約所害子兼叩頭流血乞代父命以身蔽刃遂俱見殺天下痛之蔡景

   厯考城人少俊爽有孝行家貧好學善尺牘工草隸仕梁為海陽令政有能名入陳遷祕書監文

   帝時以定策功封新豐縣子累遷度支尚書卒景厯屬文不尚彫靡而長於敘事應機敏速為當時

   所稱有集三十卷蔡凝撙之孫博涉經傳有文詞尢工草隸仕吏部侍郎才地為時所重遷

   給事黃門後主嘗置酒懽甚將移晏宏範宮衆人皆從惟凝不行曰長樂尊嚴非酒後所過臣不敢

   奉詔衆皆失色出為晉熙王府長史製小室賦以見志甚有詞理陳亡入隋道病卒︹魏︺江文

   遙考城人父悅之好兵書有將畧仕宋厯諸王參軍入梁以討賊劉季連功進冠軍將軍正始二

   年與夏侯道遷俱歸魏尋卒贈輔國將軍梁州刺史諡曰莊文遙少有大度輕財好士仕魏為咸陽

   太守政為諸郡之最遷安州刺史時幽燕以南悉沒文遙孤城獨守鳩集荒餘且耕且戰百姓皆樂

   ︹隋︺翟普林楚邱人事親以孝聞躬耕色養父母疾親易燥溼不解衣者七旬大業初

   父母俱終哀毀殆將滅性廬於墓側負土為墳家有烏犬隨其在墓若普林哀臨犬亦悲號二鵲巢

   其廬前柏樹入廬馴狎無所驚懼司隸巡察奏其孝感擢授孝陽令華秋臨河人幼喪父事母

   以孝聞家貧傭賃為養母患疾秋容貌毀悴鬚鬢頓改母終遂絶櫛沐𩬊盡禿落廬於墓側負上成

   墳人慾助者輒拜而止之有一兔常宿廬中馴其左右郡縣以狀聞煬帝遣使勞問表其門閭後羣

   盜起往來廬之左右咸相誡曰勿犯孝子鄉人賴以全者甚衆徐孝肅汲郡人早孤不識父

   及長問其母父狀因求畫工圖其形象搆廟置之而定省焉朔望享祭養母至孝母終茹蔬飲水盛

   冬單縗哀毀骨立祖父母父母墓皆負土成墳廬於墓所四十餘載𬒳髮徒跣遂以身終其弟德備

   聰敏通涉五經河朔閒稱為儒者德備終子處黙又廬於墓側奕世稱孝焉蔡徵景厯子幼

   聰敏精識強記七嵗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繼母劉氏視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謹初無怨色仕陳累

   遷中書令於當朝制度憲章儀𮜿戶口風俗山川土地問無不對隋文帝聞其敏贍召見顧問言輒

   㑹㫖除太常丞轉給事郎卒︹唐︺劉政會胙人隋大業中為太原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府司馬以兵隸高

   祖麾下王威等貳心政㑹執而囚之武德初授衞尉少卿留守太原調輯戎政遠近懽服厯光祿卿

   封邢國公貞觀初轉洪州都督卒太宗手詔政㑹昔預義舉有殊功葬宜異等於是贈民部尚書諡

   曰襄後追贈渝國公王恭白馬人少篤學教授鄉閭弟子數百人貞觀初拜太學博士講三禮

   別為義証甚精博蓋文懿文達皆當時大儒每講徧舉先儒義而必暢恭所説謝偃衞人貞觀

   初應詔對策髙第厯高陵主簿上書陳得失帝稱善引為宏文館直學士遷魏王府功曹嘗為塵影

   賦二篇帝美其文又獻惟王誠德賦其賦蓋規帝成功而自處至難雲時李百藥工詩而偃善賦時

   人稱李詩謝賦官終湘潭令趙元河閒人祖掞徙居汲元少負志畧好論辯遊雒陽士爭慕

   嚮武后稱制調宜祿尉尋卒其友魏元忠等共謚昭夷先生劉奇政㑹子長壽中為天官侍

   郎薦張鸑司馬鍠為監察御史二人因申屠瑒以謝奇正色曰舉賢本無私何見謝聞者皆竦

   日知靈昌人少孤貧力學以明經進至兵部員外郎與張説同為魏元忠朔方判官以健吏稱

   㑹譙王重福之變官司逃日知獨率吏卒助屯營擊賊遷殿中少監終潞州長史崔日用

   日知從父弟擢進士第為芮城尉厯遷修文館學士時韋後專制謁臨淄王以自託且密贊大計韋

   氏平以功授黃門侍郎封齊國公㝷爲荊州長史入奏計因言太平公主逆節有萌請捕逆黨帝納

   之以功進吏部尚書㑹帝誕日日用采詩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馬相如封禪書獻之藉以諷諭且勸

   告成事後徙并州長史卒子宗之好學寛博有風檢與李白杜甫以文相知盧懷慎

   人范陽著姓祖悊仕爲靈昌令遂爲縣人懷慎第進士厯中丞上疏陳時政遷黃門侍郎與魏知七

   分領東都𨕖開元𥘉進黃門監自以才不及姚崇故事皆推而不專卒時遺言薦宋璟等帝悼而歎

   之懷慎清儉不營産服器無金玉文綺之飾雖貴而妻子猶寒饑所得祿賜於故人親戚無所計惜

   隨散輒盡於奐早修整爲吏有清白稱仕終尚書右丞盧奕懷慎少子天寶初爲鄠令治最

   積功擢給事中拜御史中丞自懷慎奐及奕三居其官清節似之時傳其美俄留臺東都兼知武部

   𨕖安祿山陷東郡吏亡散奕朝服坐臺被執將殺之即數祿山罪徐顧賊徒曰爲人臣者當識順逆

   我不蹈失節死何恨臨刑西向再拜而辭罵賊不空口逆黨爲變色肅宗詔贈禮部尚書諡貞烈

   甄濟無極人家衞州少孤好學以文雅稱居青巖山十餘年遠近服其仁環山不敢畋漁天寶

   中以左拾遺召安祿山求濟於帝授范陽掌書記居府中論議正直乆之察祿山有反謀不可諫密

   置羊血左右至夜若嘔血狀陽不支舁歸舊廬祿山反使蔡希徳封刀召之濟色不動希德嗟嘆止

   刀以實病告東都平肅宗召館之三司署使汙賊官羅拜以愧其心授秘書郎厯侍御史卒

   逢濟子幼而孤及長耕宜城野自力讀書不謁州縣𡻕饑節用以給親里大穰則賑其餘於鄉黨

   貧狹者朋友有緩急輒出家資周賑以義聞逢嘗以父名不得在國史欲詣京師自言元和中袁滋

   表濟節行而逢與元稹善稹移書於史館修𢰅韓愈由是父子俱顯名班宏汲人父景倩國

   子𥙊酒以儒名家宏天寶中擢第高適鎮劒南表為觀察判官貞元初賦調益急以戶部侍郎副度

   支使韓滉竇參代滉德宗以宏熟天下計進尚書副參㝷判度支清潔勤力晨入官署夕而岀吏不

   堪勞而己益恭卒諡曰敬高郢衞州人父伯祥為好畤尉安祿山䧟京師將誅之郢尚幼解衣

   請代賊義並貸之寶應初及第代宗為太后營章敬寺郢上書諫以茂才異行高第累擢咸陽尉李

   懷光引佐邠安府懷光反欲悉兵鼓而西時渾瑊孤軍抗賊郢恐為懷光所乘與李鄘固止之因

   與李鳴岳張廷英謀閒道歸國事洩懷光斬二將引郢詰誚郢抗辭無所愧隱觀者為泣下懷光慙

   赦之懷光已誅李晟表其忠召拜主客員外郎進禮部侍郎凡三歲甄幽獨抑浮華流競之俗為衰

   順宗時以尚書右僕射致仕卒諡曰貞子定早慧長通王氏易仕至京兆府參軍盧元輔

   奕孫犯子少以清行聞擢進士𥙷崇文校書郎厯抗常絳三州刺史課最累官兵部侍郎元輔端靜

   介正能紹其祖故厯顯劇而人不以𣏌之惡為累雲劉崇望政會七世孫字希徒及進士第

   以員外郎主南曹𨕖事清辦僖宗幸山南王重榮不肯率職崇望以諫議大夫持節往旣至陳君臣

   大義動之重榮順服昭宗時為門下侍郎判度支楊守信反帝列兵延喜門命崇望守度支庫禁卒

   將大掠崇望駐馬勞曰公等不帝前殺賊取功名而苟欲剽掠成惡名乎士皆唯唯至長樂門賊望

  兵至乃遁去仕終兵部尚書兄崇龜擢進士仕累華要終清海軍節度使蒞政精明姻舊或干以財

  率不答但寫荔枝圖與之弟崇魯景福中以水部郎中知制誥時昭宗以李磎為相崇魯掠其麻曰

  今雖乏人豈宜取憸人為之磎由是不得相著有忠臣孝子錄節義傳等編行世鄭遨

  人少好學敏於文詞唐末入少室山為道士與李振故善振後事梁貴顯欲以祿遨遨不顧聞者髙

  其行後徙居華陰唐明宗時以左拾遺召晉高祖復以諫議大夫召皆不起自號為逍遙先生好飲

  酒奕棋時為詩章人閒多寫以縑素相贈遣以為寶至武圖寫其形玩於屋壁其跡雖遠而名愈彰

  ︹宋︺魏仁浦汲人幼孤貧母為假黃縑製署服仁浦年十三歎曰為人子不克供養乃使慈

  母求貸以衣我因辭母詣洛陽隸樞密院為小吏周祖即位為羽林將軍充承㫖嘗問仁浦諸州屯

  兵之數及將校名氏手疏於紙校簿無差周祖倚重焉世宗時由樞密使命為相宋初進位右僕射

  性寛厚務以德報怨當時稱其長者子咸熙性仁孝寛厚仕至太僕少卿咸信官陜州大都督府長

   史保平軍節度頗知書善待士孫昭亮拜西上閤門使加領恩州團練使崔頤正封邱人與

   弟偓佺並舉進士明經術頤正雍熙中為高密尉遷殿中丞帝召説莊子一篇賜錢五萬咸平初召

   説尚書大禹謨賜牙緋自是日令侍講説尚書至十卷年老表求致仕偓佺淳化中厯連江尉判國

   子監李至奏為直講真宗幸國學召説尚書景德後令講道徳經三年卒甞𢰅帝王手鑑十卷

   昭素酸𬃷人篤學不仕有志行為鄉里所稱鄉人爭訟不詣官府多就昭素決之昭素博通九

   經尢精詩易著易論二十三篇開寶中召赴闕見於便殿令講易乾卦因訪以民閒事昭素所言誠

   實無隱帝嘉之以衰老求歸鄉里拜國子博士致仕昭素頗有人倫鑒初李穆兄弟從昭素學易嘗

   語人曰穆兄弟皆令器穆尤沈厚他日必至廊廟後果參知政事子仁著亦有隱德張珪

   人七世同居真宗時旌表仍寛其祖調傅求考城人有吏能幹局由甲科通判泗州厯梓州

   路轉運使縣吏冒取播州田夷獠恐而叛求馳往按所以狀黥吏置嶺南夷人聞之散去進秩徙陜

  西關中行當十錢盜鑄不可計求亟下令更為當三民出不意盜鑄遂止召為戶部副使番酋蘭氊

  獻古渭州地范祥納之請繕城屯兵又括熟戶田請羌叛夏人慾得渭地移文來索張昇請棄之詔

  求往視求以為城己訖役且已得而棄非所以強國威乃諭羌衆反其田報夏人以渭非其有不應

  索正其封疆而還兵遂解遷樞密直學士知開封府改知兗州卒劉隨考城人及弟為永康

  軍判官有惠政遷右司諫隨在諌職數言事甞論丁謂奸邪不宜遷之內地又因太后未歸政隨請

  軍國常務專稟帝㫖入諌太后不宜數幸外家與孔道輔曹修古皆以清直聞遷天章閣待制卒

  趙賀封邱人事繼母至孝舉毛詩及第𥙷臨朐主簿有才幹改大理寺評事鹽池吏欺緡錢選

  賀往解州鈎校出入悉得其姦以太子中舎安撫京東累遷工部郎中為江淮制置發運使嵗漕米

  溢常數一百七十萬流民歸占者二萬六千屍或出田租三十萬累遷光祿卿入判大理寺厯知鄧

  越濠廬鄭蔡壽等州卒欒崇吉封邱人少為吏部令史上書言事𥙷臨淄主簿令坐贓敗

  即以崇吉代之復以書判優等改舒州團練判官累遷殿中丞明習文法清白勤事至道初擢度支

  員外郎度攴副使時以楊文質為秘書丞提㸃五房事帝謂曰汝見擢用欒崇吉否當自勗勵真宗

  時累擢江南轉運使後遷司農少卿知洪州有司𡻕斂民財造舟崇吉奏罷之遷衞尉少卿以將作

  監致韓璹汲縣人登進士第知安喜縣韓琦稱其才為開封司錄具徭役利害上之詔司

  馬光陳洙詳定條式遂革大姓漁並之弊神宗初為梓州路轉運使朝廷命諸道議更役法璹議上

  帝褒之知澶州河決晝夜扞禦以勞官大中大夫杜常衞州人昭憲太后族孫折節學問無

  戚里氣習中第調河陽司法參軍事富弻禮重之厯任工部尚書崇寕中知河陽軍會苦旱及境而

  雨大河決常親䕶役郡賴以安陳興䘙南人開寶中應募為卒累官本州團練使興起行伍有

  武畧所至著聲績真宗言軍校之材必以興為能陳伯玉臨河人及第遷太常博士監察

  御史丁父喪哀毀墳木連理憂除遷殿中侍御史天聖五年祀南郊中外以為丁謂復還伯玉上疏

   請不原赦帝然之厯任戶部度支鹽鐵副使汴倉納糧綱槩量不實伯玉始奏𨕖官監視謂之定計

   斗面積遷至尚書工部郎中李載黎陽人少苦學隆暑讀書置足於水雖得疾不舎去登第

   知寇氏縣呂夷𥳑薦其才凡六為州以寛厚稱性篤孝侍母病不解帶至病亟不能食載亦不食母

   知之為強食仕至光祿卿賀鑄衞州人喜談當世事雖貴要權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之無

   遺辭人以為近俠是時江淮閒有未芾以魁岸奇譎知名鑄以氣俠雄爽適相先後二人每相遇瞋

   目抵掌論辨鋒起終日各不能屈鑄所為詞章往往傳播在人口自裒歌詞名東山樂府楚衍

   胙城人少通四聲字母於九章緝古綴術海島諸算經尤得其妙善推步陰陽星厯之數閒語休咎

   無不中自陳試宣明厯𥙷司天監學生遷保章正天聖初授靈臺郎與掌厯官宋行古等九人制崇

   天厯進司天監丞皇祐中同造司辰星滿厯十二卷︹金︺陳顔汲縣人父光宋季調壽陽尉未

   赴值金兵取汴光病圍城中顔閒關渡河往省其父因扶疾北歸家奴誣告光與賊殺人光繫獄搒

   掠不勝因自誣服顔詣郡請代父死太守哀之不敢決適帥臣至郡以其狀白帥曰此真孝子也遂

   並釋之天會七年詔旌其門閻忠滑州人衞王時開州刺文賽噶叛忠單騎入城縛賽噶以

   出由是漸被擢用蔡城破與磁州人郝乞同日戰死 賽噶舊作賽哥今改正︹元︺王惲

   人操履端方好學善屬文中統𥘉左丞姚樞宣撫東平辟為詳議官上書論時政累擢中書省都事

   治錢榖擢才能議典禮考制度咸究所長至元五年拜監察御史論列凡百五十餘章裕宗在東宮

   惲進承華事畧二十篇成宗即位獻守成事鑑十五篇所論悉本經㫖又纂修世祖實録集聖訓六

   卷上之後乞致仕授其子公儒衞州推官以便養卒諡文定所著述有百卷張思明

   𫉬嘉人徙居輝州思明穎悟過人讀書日記千言由侍儀舎人累擢湖廣都事元貞初召為中書省

   檢校六曹無滯案延祐三年拜中書參知政事皇慶初浮屠妙總統有寵勅書中官其弟五品思明

   執不可曰𨕖法天下公器徑路一開來者雜㳫雖違㫖𫉬戾不忍隳祖宗成憲乆之近臣疾其持法

  峭直日搆讒閒改工部尚書勤政如初天厯初以中書左丞入覲敷陳累朝任賢使能治民足國之

  道因以衰老辭思明平生不治產蓄財收書三萬七千餘卷尢明於律與謝仲和曹鼎新同稱三絶

  卒諡貞敏王遜志惲曾孫至正末遷太常禮儀院事明師入燕公卿爭出降遜志獨家居衣

  冠而坐其友王翼來告曰新朝寛大不惟不死且仍與官盍出詣官自言狀遜志拂然斥之曰君既

  不忠又誘人不義𫆀因戒其子曰汝謹繼吾宗即自投井死鉉濬縣人守延平擊寇於政

  和泗州橋弗克死贈隴西郡公兄鈞累以戰功至懷遠大將軍亦以討寇沒於難閩人號曰雙忠

  ︹明︺宋訥滑縣人元至正進士任鹽山尹棄官歸洪武初授國子助教遷翰林學士撰  文

  廟碑稱㫖改文淵閣大學士轉𥙊酒嚴立學規講解無虛晷卒諡文恪訥性持重學問該博甞應詔

  陳邊防長策帝多用其言靳義淇縣人洪武中以太學生授御史永樂初出按畿輔治貪墨決

  疑獄日恆蔬食在官如僧遷湖廣按察司副使奏劾呉公悅王玉奸貪罪狀風紀肅然王越

  濬縣人景泰進士為御史有聲厯官兵部尚書總制大同及延綏甘寕軍務凡三出塞收河套地身

  經數十百戰於邊徼險易將士勇怯覈如指掌出奇取勝謀定後發人莫測其際御下嚴而有恩故

  所統將校皆效死力以功封威安伯卒諡襄敏黃紱封邱人正統進士除行人擢南京刑部郎

  中大猾譚千戶者占民蘆場莫敢問紱奪還之民後巡撫延綏捕豪猾問病苦宏治三年拜南京戶

  部尚書就改左都御史厯官中外四十餘年操履潔白所至有建樹陳瑛封邱人母早喪事繼

  母翟氏孝謹翟卒瑛廬墓三年白兔烏鵲並集於舎成化聞詔旌其門張衍瑞汲縣人宏

  治進士知清豐縣以執法忤劉瑾逮下詔獄瑾誅復起厯吏部郎中諌武宗南巡受杖謫官嘉靖初

  擢太常少卿時同縣人刑部照磨劉珏亦以諫南廵杖死肅宗時贈刑部主事李可登

  人宏治末舉於鄉嘉埥初為兵部司務以忠義自許及爭大禮廷杖死穆宗立贈光祿寺丞

  光翰新郷人進土授南京給事中正徳初以災異求言光翰疏劾中官苗逵保國公朱暉督師

  無功顧受厚賞及司禮高鳳李榮納路招權又偕同官奏留劉健謝遷遂逮繫廷杖除名後起台州

  宋明濬縣人𥘉授戶部主事督倉臨清中官監儲橫肆明一裁以法遷員外郎有中貴乞

  荘田濫及容城諸邑明往按廉得其情抗疏釐正之後為兩漸鹽運使卒盧柟濬縣人博聞強

  記落筆數千言性跅弛嘗為具召邑令日晏不至柟撤席而臥令至柟巳醉不具賓主禮令銜之誣

  以殺役夫罪論死獄中作幽鞠放招二賦從陸光祖知濬縣反其獄乃得出柟騷賦為王世貞所稱

  詩亦雄放鄧伯裕滑縣人萬厯進士厯官甘肅廵撫著邊功仕至兵部尚書屈可伸

  延津人天啟進士授檢討遷侍講與修神宗實錄甞作神器局記數千言皆古名將所未言者位終

  賀仲軾𫉬嘉人萬厯進士詣闕上書極陳時事語皆痛切不報後厯官陜西副使甲申

  之變慷慨自經妻妾皆從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閻祺滑縣人諸生兄

  禧被流賊李自成所擄祺千里尋兄遇寇不屈死

 ︹本朝︺任文華新鄉人明崇禎舉人李自成僭據西安迫之仕棄家逃避 本朝成進士授廣

  信府推官廉直有聲李嵩陽封邱人明崇禎舉人 本朝累官監察御史時有冤獄乆不得

  直嵩陽至即力為昭雪尋廵鹽兩淮夙弊浩繁以私販係獄者纍纍嵩陽為疏滯壅而課以法商民

  大悅累遷廣西按察使李實發汲縣人明崇禎舉人 本朝任襄陽府推官值逆弁作亂

   𬒳執不屈罵賊死 贈僉事劉源湛新卿人順治丁亥進士知大冶縣勇於有為時江西

   鎮兵譁頑民聞風反側源湛殱其巨魁餘悉就撫報最遷鞏昌府同知分轄涼州逆𤞑作難復殄平

   之升禮部郎中厯山東監司攝臬篆案牘煩積日夜檢閲不假手於人疑獄頓清卒祀鄉賢

  大士濬縣人幼失恃事繼母孝養倍篤登順治戊戌進士由庶吉士改監察御史條奏時政請

  嚴加派處分𤍠審減等及停追俸祿嚴禁私販硝磺等疏悉被嘉納尋巡視兩淮鹽政掌京畿道事

  以憂回籍建立義墪延師迪後學成就甚衆孫博雅本容城人父奇逢遷輝縣遂家焉博

   雅沈潛理學康熙八年舉山林隱逸博雅以親老固辭父歿偕兄望雅弟韻雅結廬墓側三年不見

   齒韻雅有罪繫獄爲具槖饘日事奔𥸤竟客死長安學士大夫高其義稱文孝先生李實秀

   汲縣人順治丙戌進士任湖東道時永豐鉛山玉山等處盜賊盤踞實秀招撫賊首散其黨羽四境

   𫉬安後遷鳳宿道平海寇有功厯鬱林道楊毓蘭新鄉人父文秀性純孝𡻕饑捐榖賑濟毓

   蘭登順治丙戌進士授江寕推官聽訟明決巡按兩浙鹽漕以廉明稱厯官衡永郴道參議

   泰兆新鄉人父策順治舉人以孝行稱泰兆登康熙巳未進士任祁門知縣土豪蠧胥悉繩以

   法無敢犯者再任稷山革除雜派平反冤抑官至工科給事中陳起元汲縣人康熙舉人任

   邵陽知縣設學田延師以敎俊秀聽訟明慎民無𡨚獄高遐昌淇縣人康熙丙辰進士事

   繼祖母繼母以孝稱除東莞知縣調茂名俱有政績累遷兵科給事中疏陳免糧兼及租戶請京師

   每𡻕煮賑展限三月永爲定例郭遇熙新鄉人父士棟孝友端方學以濂洛關閩爲宗遇熙

   康熙乙未進士兄弟同居數十載迨析㸑田宅盡讓與諸兄弟仕廣東從化知縣著有循聲擢刑部

   主事郭培墉新鄉人SKchar貢生乾隆元年舉孝亷方正性至孝母歿廬墓三年晨夕哀號

   塋外舊有先世祠一夕𬒳火培墉抱木主冐火而出倉卒中遺生母像復衝入烈焰檢得之有藥賈

   宿其家遺金百兩培墉追還之耿之翰輝縣人父患痿痺臥牀褥不能轉側者六年之翰日

   夜侍牀下飲食便溺不假他人手母病侍奉如父學使者聞於 朝祀忠孝祠孫用正

   人父䘮寢處柩旁三年不飲酒茹葷母歿亦如之廬墓側者三年乾隆年閒 旌賈龍圖

   𫉬嘉人武生任陜州營千總嘉慶四年赴陜州漫州關堵禦賊匪撫防得宜授行營千總旋調赴湖

   北屢戰奮勇擢守備七年於東湖縣霧渡河擊賊陣亡事   聞予雲騎尉世職秦一清

   滑縣人諸生嘉慶十八年教匪滋事興同縣諸生秦秉鐸許九牧皆遇賊被戕事   聞旌卹

   朱繼連滑縣人諸生嘉慶十八年教匪滋事繼連與村人王大小朱振邦等團練鄉勇拒賊

   被戕賞卹如例

 ︹流寓︺︹唐︺李勣離狐人客衞南家富積粟常數千鍾與其父蓋皆喜施貸所周給無親疏之閒

  ︹宋︺邵雍其先范陽人徙共城堅苦刻勵冬不爐夏不扇夜不就席者數年張鑑

  人幼嗜學入衞州霖落山肄業凡十餘年︹元︺姚樞柳城人太宗時為燕京行臺郎中棄官𢹂

   家居輝州作家廟別為室奉  孔子及宋儒周子像刋諸經惠學者時許衡在魏至輝就錄程朱

   所注書以歸

 ︹列女︺︹梁︺江淹母淹年十三時孤貧甞採薪以養曽於樵所得貂蟬一具將鬻以供養母曰

   汝才行若此豈長貧賤者可留待得侍中著之果如母言︹唐︺劉寂妻夏侯氏

   人氏父長雲喪明時適劉巳生一女求歸侍父疾又事後母以孝稱父亡身負土作冡廬其左寒不

   綿日一食者三年詔賜粟表閭後其女居母喪亦如母行︹元︺李聚妻王氏𫉬嘉人夫

  亡守節紡績自給子全及長躬耕養母母歿廬墓三年人稱其孝︹明︺呉思敬妾趙

  氏汲縣人主婦不能容迫令別適趙號泣歸宗聞翁䘮仍為持服懇親通意願執箕帚以斃於吳

  門不納父乃訟於官斷令改適氏夜自縊死彭儀妻呉氏封邱人儀卒欲殉以姑老

  子幼不果未幾姑與子俱歿母欲嫁之呉曰異日何面見夫地下潛詣夫塚縊棠樹下是年棠樹冬

  花霜雪不隕成化初旌張善女小春胙城人正徳六年薊賊陷城氏被執賊欲犯之

  不從逼以刃遂厲罵賊怒支解之時濬縣郭彥妻齊氏劉進興妻李氏路逵妻王氏滑縣武祿妻周

  氏張氏女劉氏女康氏女段氏女俱罵賊不屈死朱能妻張氏封邱人正德七年流

  賊至欲汚之不從以火燔之裂其支體棄諸道三日面如生事聞旌表同時死賊難者有王玹妻徐

  田付妻趙氏汲縣人付為伯後未婚而付見逐且索聘錢於趙父欲女改適以償

  之氏乃自縊事聞旌表賀仲軾妻王氏𫉬嘉人仲軾死寇難王與妾李氏張氏王

  氏偕王建中妻毛氏滑縣人建中歿時氏有娠及孕生女未幾殤氏遂自縊事

  聞旌張信妻馮氏輝縣人信為襄城訓導明末遇寇難馮與夫同死媳崔氏亦從

  之同邑李岳妻盧氏劉良臣妻王氏王尚義妻白氏周尚惠妻倪氏新郷劉瑾妻朱氏張汝桂妻王

  氏輝縣袁濬妻孔氏連廷魁妻蔡氏齊秀妻呉氏俱夫歿自縊其未婚死節者汲縣蘇時霖妻張氏

  張鐸妻荀氏考城人收秫田中為強暴所迫衣裂手足傷折終不受汚以死盛署逾月

  始殮色如生扶之僵立不仆

 ︹本朝︺張廷璧妻傅氏汲縣人廷璧沒年十八父母令改適遂自縊魏一經

  妻馮氏胙城人夫歿忍孤子死遂自縊楊九業妻張氏獲嘉人九業早

  逝夫兄欲奪其志張與幼女偕縊耿大剛女滑縣人年十七家遭寇劫義不受汚罵賊

  遇害又同縣馬永國女郭中元妻郭氏新鄉金才妻齊氏𫉬嘉蔣成龍妻王氏董明緒二女濬縣郭

   太曾妻寇氏俱拒𭧂不辱死郭文蔚妻邢氏新郷人夫歿遺孤生甫五日邢日夜

   紡績撫之成立敬事舅姑康熙年閒 旌司氏女䕶嘉人鄰人窺女美乘其母他往越牆入

   室欲汚之女呼且罵遂褫其衣兩手牢握不可解救至得免忿而自縊雍正年閒 旌張煜

   妻杜氏汲縣人夫亡守節同縣辰大業妻宋氏王明福妻張氏陳敬儒妻劉氏王澤興妻劉

   氏烈婦李建成妻王氏馬起鳳妻張氏沙進才妻侯氏郭建東妻徐氏均乾隆年閒 旌李永

   秀妻張氏新鄉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杜子立妻盧氏張鵬翼妻杜氏暢中振妻郭氏劉

   治國妻田氏馮允恭妻李氏任邑周妻郭氏郭培容妻趙氏曹標妻張氏王邑妻郭氏杜召祿妻王

   氏常體仁妻張氏張資澐妻杜氏史克智妾楊氏崔學典妻魏氏劉世賢妻許氏烈婦馬良妻王氏

   劉進都妻朱氏王端妻姜氏韓朝相妻姜氏烈女張九孩女尼名普煥守正捐軀均乾隆年閒 旌

   鄧楷妻桑氏𫉬嘉人夫亡翁故姑目雙瞽子方在抱氏備極艱辛奉姑撫子矢志不渝

  同縣節婦方世揚妻居氏賀鍾文妻王氏賀鍾秀妻浮氏郭永祚妻浮氏王才鼎繼妻秦氏張霖宰

  妻賀氏趙興祖妻司氏趙延昌妻董氏職𢘅妻冷氏方觀貞繼妻孫氏王洙(⿱艹石)妻方氏郭應祥妻江

  氏賀振世妻張氏賀鳴玉妾馮氏樊永祚妻李氏郭爽妻聶氏趙維世妻職氏李世虎妻呂氏趙琠

  妻呂氏職洮妻張氏秦國安妻陳氏賈世臣妻趙氏賀長發繼妻郭氏妾郭氏齊學詩妻岳氏李會

  妻張氏郭元勲妾閻氏李學孔妻張氏邢大行妻賀氏岳鍾彥妻李氏孟因孟妻郭氏呉大恆妻孫

  氏王希孔妻馮氏鮑成義妻郭氏李鵬紹妻孟氏烈婦吳國臣妻馬氏朱殿颺妻李氏又張氏均乾

  隆年閒 旌李棐妻王氏淇縣人夫歿家貧有子方乳翁姑且老氏紡絍充食敬事

  翁姑撫孤成立苦節終身同縣節婦郭廷彥妻秦氏朱文魁妻李氏楊之綱妻關氏關殿玫妻竇氏

  李萬玉妻張氏張大本妻李氏烈婦趙貴妻劉氏張英妻趙氏王宗武妻郭氏馮琚妻李氏均乾隆

  年閒 旌張師孔妻馬氏輝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鹿浤妻孔氏楊名𤇍妻孫氏

  王景達妻馬氏王銑妻牛氏王良卿妻楊氏郭悳妻孫氏孫焈妻李氏孫用霖繼妻劉氏呉維振妻

  趙氏李廷臘妻王氏張鎮妻李氏張湜妻劉氏崔光治妻袁氏馬柱妻曹氏魏廷光妻牛氏張守福

  妻陳氏烈婦韓世賢妻楊氏郭安妻魏氏烈女王氏女均乾隆年閒 旌段偉妻盧氏

  延津人生一子一女以拒暴殞母子三命同縣節婦申淑潞妻孫氏王廷秀妻董氏張文澤妻楊氏

  秦世藩妻王氏趙鋭妻周氏申視履妻陳氏申無疆妻尹氏烈婦張六妻靜氏閻正妻趙氏婢女春

  妮均乾隆年閒 旌李魯璠妻孫氏濬縣人夫亡矢志不渝立繼承嗣孝事孀姑以

  終身焉同縣節婦劉延賞繼妻沈氏許隨龍妻郭氏劉克振妻侯氏豐日昌妻韓氏李化慶妻丁氏

  劉暐妻成氏徐頖妻程氏馬國正妾王氏劉復盛妻孟氏張峒妻李氏徐燦妻王氏秦廷標妻熊氏

  袁大才妻張氏寇攀鱗繼妻劉氏閻厚倫妻夏氏盧澤溥妻劉氏劉駿列妻李氏王頋妻郭氏王可

  則妻王氏王又曽妾田氏秦皓妻王氏烈婦趙宗周妾張氏烈女張氏女焦三姐均乾隆年閒 旌

   閻能智妻張氏滑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劉某妻朱氏李朝相妻焦氏王柱妻徐

   氏穗松齡妻董氏許在茲妻齊氏張宗堯妻徐氏穗藴妻徐氏徐孚隆妻劉氏趙増祿妻張氏王得

   君妻張氏李蟾桂妻楊氏王得重妻宋氏侯昌基妻王氏石建章妻趙氏馮宏昌妻盧氏梁隨方妻

   高氏盧御坦妻李氏盧金鋐妻康氏王桂妻徐氏李瑛妻景氏王浩妻薛氏於銑妻王氏李鑑俊妻

   王氏賈文雋妻侯氏李文香妻張氏王國俊妻岳氏申榮先妻都氏陶志國妻巫氏陶凝遠妻龎氏

   張大勲妻郭氏王錫瑞妻汪氏曹世能妻王氏丁國瑞妻盧氏丁茂公妻高氏穗相妻陳氏馬兆麟

   妻劉氏劉松齡妻張氏徐元資妻齊氏耿宗冉妻魏氏李元馥妻張氏高鳳翔妻潘氏朱繼祖妻徐

   氏楊文瑞妻雷氏趙霮妻張氏魏璞妻苑氏賈三公妻呂氏毛乘龍妻時氏烈婦楊席柱妻𫎇氏又

   趙氏劉成名妻胡氏劉某妻張氏胡某妻趙氏烈女張氏女雪姐張氏女均乾隆年間 旌

   世爵妻閻氏封邱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張伸妻張氏黃玟妻李氏楊紹孟妻李氏孫

  承緒妻任氏張濂妻李氏王珽美妻張氏王鎬妻李氏任克泰妻周氏閻可繼妻郭氏李連妻丁氏

  康興衞妻萬氏劉景泗妻丁氏郭道恕妻王氏高永明妻申氏張昇妻黃氏何溥妻姚氏趙守禮妻

  郭氏步有倫妻黃氏李渭妻宋氏烈婦王三驢妻翟氏王某妻孟氏王江妻程氏汪化祿妻王氏烈

  女王梅妮古氏女均乾隆年閒 旌宓慤妻王氏考城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劉㵎妻

  焦氏董鳳彩妻底氏司世緯妻邊氏盧文炳妻張氏尚志妻張氏王廷榛妻趙氏張淮妻孫氏張朝

  貴妻王氏李宏妻李氏廉如珣妻盧氏賀琯妻焦氏亷如松妻宋氏陳炎妻張氏南仁信妻何氏孫

  昭妻蘇氏宋如珠妻李氏王剽妻袁氏田方成妻李氏烈婦李霖樞妻徐氏於忙來妻王氏謝貴妻

  韓氏均乾隆年閒 旌李九思妻宋氏輝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張雨金妻李

  氏張少元妻袁氏施政妻徐氏何培棕妻呉氏張三樂妻趙氏趙楷妻孫氏鄭世傑妻郭氏宋孔惠

  妻周氏烈婦田景全妻賀氏崔珩妻周氏烈女景氏女均嘉慶年閒 旌韓孟江妻陳

  氏獲嘉人夫亡守節同縣王永耀妻趙氏李天保妻徐氏職錫璋妻宋氏王保仁妻郭氏郭晏妻

  李氏貞女靳氏女均嘉慶年閒 旌董林妻高氏淇縣人守正捐軀嘉慶年閒 旌

  張聚德妻李氏濬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任學普妻李氏孫青山妻周氏烈婦邢

  氏端木毓魁妻任氏烈女謝氏女任有姐均嘉慶年閒 旌馮喜成妻彭氏

  人守正捐軀同縣文某妻武氏蕭某妻車氏又張氏常氏烈女王氏女田氏女均嘉慶年閒 旌

  杜永濓妻鄭氏封邱人夫亡守節同縣烈婦高可明妻李氏張有福妻陳氏均嘉慶

  年閒 旌畢二妻高氏考城人守正捐軀嘉慶年閒 旌

 ︹仙釋︺︹唐︺薛頤滑州人善天步律厯武徳初直秦王府密語曰德星舍秦分王當帝天下王表

  為太史丞貞觀時固丏為道士帝為築觀九嵏山號曰紫府即祠建清臺候辰次災祥以聞

  公輝縣人幼穎悟精勤戒律住持白茅寺一日䇿杖閒逰謂其徒曰寺東山塢閒修篁古柳異於

  他境乃吾棲真之所竟如其言

 ︹土產︺綾 絹 綿汲縣出唐書地理志衞州土貢寰宇記又產絲布林擒

  𫉬嘉舊出淇縣明統志輝縣出官粉輝縣出唐書地理志衞州土貢明統志輝縣出

  石榴府志輝縣出珉石明統志汲縣蒼山出府志滑黃以北地斥鹵居民多

  煮鹽以贍生萵筍濬縣出志雲惟濬境種植偉茂異常他處不能及明統志括蔞根

  胙城縣出仙茅新郷縣魯包村出知母輝縣出按明統志汲縣蒼山出青鐵淇縣出錫青甆濬縣

  善化山出紫斑石謹附記









                           前總纂官張 琴恭纂輯

                           提 調 官張日章蘇覆輯

                           校 對 官吳清皋恭  校

                           校 對 官章詒燕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懷慶府在河南省治西北三百里東西距三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東至衞輝府𫉬嘉

  縣界一百四十里西至山西絳州垣曲縣界二百五十里南至河南府孟津縣界七十里北至山西

  澤州府鳳臺縣界六十五里東南至開封府滎澤縣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河南府洛陽縣界一百

  四十里東北至衞輝府輝縣界一百里西北至山西鳳臺縣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

  八百

︹分野︺天文室壁分野陬訾之次兼角亢分野壽星之

  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覃懷之域商周畿內地春秋為

  晉南陽通鑑地理通釋今孟州懷州皆春秋南陽之地戰國屬魏秦為三

  川郡地漢初屬殷國後改置河內郡屬司隸部治

  懷縣元和志項羽立司馬卬為殷王王河內高帝二年卬降以其地置河內郡理懷 按漢書

  昭帝紀始元元年有司請以河內屬冀州而地理志仍屬司隸後漢因之三國屬

  魏晉徙郡治野王屬司州後魏天安二年置懷州

  太和八年州罷東魏天平初復置並析置武徳郡隋開皇

  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復為河內郡寰宇記後魏置懷州兼置河內

  郡治古野王城隋開皇三年郡廢而州存十三年改野王縣為河內縣大業二年州廢復為河內郡

  唐初復置懷州立總管府舊唐書地理志武德二年於濟源西南柏崖城

  置懷州其年置總管府四年移懷州於今治野王城貞觀元年府罷天授元

  年仍曰河內郡乾元元年復故屬河北道寰宇記㑹昌三

  年河陽升為孟州時河陽節度使以懷州為理所㑹昌四年移理所於孟州五代因之

  宋曰懷州河南郡屬河北西路金天㑹六年曰南

  懷州金史地理志以臨潢府有懷州故加南字置沁南軍節度天徳三

  年仍曰懷州大定五年置行元帥府屬河東南路

  元初曰懷州憲宗七年改懷孟路總管府延祐六

  年改懷慶路屬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明曰懷慶府

  屬河南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屬河南省領縣六河南濟源修武武陟孟溫雍正二年

  以舊屬開封府之原武縣來隸乾隆四十八年

  舊屬開封府之陽武縣來隸今領縣八

  河內縣附郭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武陟縣界六十里西至濟源縣界三十

  五里南至孟縣界三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鳯臺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溫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孟

  縣界三十五里東北至澤州府陵川縣界七十里西北至鳳臺縣界七十里春秋晉野王邑漢置野

  王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晉為河內郡治後魏為懷州治隋開皇十六年改河內縣為懷州治大業

  初為河內郡治唐為懷州治五代及宋因之金為南懷州沁南軍治元為懷慶路治明為懷慶府治

   本朝因之濟源縣在府西七十里東西距二百五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河內縣界三

  十五里西至山西絳州垣曲縣界一百七十里南至河南府孟津縣界五十里北至山西澤州府陽

  城縣界三十里東南至孟縣治六十里西南至河南府新安縣治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澤州府鳳

  縣治一百七十里西北至垣曲縣治二百里周為原國春秋晉原邑漢置沁水軹二縣屬河內郡後

  漢晉魏因之北齊省沁水縣隋開皇十六年始分軹縣置濟源縣屬懷州大業初屬河內郡唐武德

   二年於濟源縣置西濟州四年州廢縣屬懷州貞觀元年省軹縣入馬顯慶二年改屬洛州廣德後

   屬河陽三城使㑹昌三年屬孟州五代宋金因之元太宗六年改置原州七年復為濟源縣屬孟州

   洪武十年改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修武縣在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

   北距九十里東至衞輝府𫉬嘉縣界二十里西至河內縣界六十里南至武陟縣界二十里北至山

   西澤州府陵川縣界七十里東南至陽武縣治一百里西南至武陟縣界三十里東北至衞輝府輝

   縣治九十里西北至山西澤州府鳳臺縣治一百里春秋晉南陽邑漢置山陽縣屬河內郡後漢因

   之三國魏改為山陽國晉仍為山陽縣屬汲郡後孝昌二年置山陽郡又分置北修武縣東魏改

   為廣安郡又置西修武縣尋廢北齊移修武縣治於西修武併北修武入之後周郡廢隋曰修武縣

   屬河內郡大業十年徙廢唐武徳二年復置修武縣並置陟州四年州廢縣徙別置修武縣於西修

   武故城屬殷州貞觀元年屬懷州五代因之宋熙寕六年省為鎮入武陟元陟元年復為縣仍屬懷

  州金因之元屬懷慶路明屬懷廢府 本朝因之武陟縣在府東一百里東西距一百里

  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原武縣界六十里西至河內縣界四十里南至開封府滎澤縣界三十里北

  至修武縣界十五里東南至開封府滎澤縣界五十里西南至溫縣界五十里東北至衞輝府𫉬嘉

  縣界四十里西北至河內縣界三十五里周畿內邑漢置懷縣爲河內郡治又置武德縣屬焉後漢

  因之晉移郡治野王以懷爲屬縣者武徳入懷後魏因之東魏天平初改屬武徳郡隋開皇十六年

  分修武里武陟縣大業初與懷縣皆廢十年移修武縣來治唐武德四年改曰武陟屬殷州貞觀元

  年屬懷州五代宋金因之元屬懷慶路明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孟縣在府南五十里東西

  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三里東至溫縣界二十里西至濟源縣界四十五里南至河南府孟津縣

  界十八里北至河內縣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河南府鞏縣界十五里西南至濟源縣界四十里東北

  至溫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濟源縣界四十五里周畿內地春秋晉河陽邑漢置河陽縣屬河內郡

   後漢及魏晉因之晉末省後魏孝昌中復置仍屬河內邵北齊省入溫軹二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

   仍屬河內郡唐武德四年置盟州八年州廢縣屬懷州顯慶二年屬洛州建中二年置河陽三城節

   度使治此㑹昌三年改孟州屬河北道五代因之宋初曰孟州河陽軍政和二年改濟源郡屬京西

   北路金天㑹六年降爲孟州屬河東南路元屬懷慶路明洪武初省河陽縣入州十年降孟州爲孟

   縣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溫縣在府東南五十里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武陟縣

   界三十里西至孟縣界三十里南至開封府汜水縣界二十里北至河內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汜水

   縣界三十里西南至河南府鞏縣界二十七里東北至武陟縣界六十里西北至河內縣界二十五

   里周畿內溫邑漢置溫縣屬河內郡後漢及魏晉因之東魏天平初改屬武德郡北齊省隋開皇十

   六年復置屬河內郡唐武徳四年改縣曰李城並置平州是年州廢縣復故名屬孟州八年屬懷州

   顯慶二年屬洛州建中二年屬河陽三城使㑹昌三年屬孟州五代宋金元皆因之明屬懷慶府

  本朝因之原武縣在府東一百八十里東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陽武縣界二

  十里西至武陟縣界二十里南至開封府鄭州界二十里北至衞輝府新鄉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

  開封府中牟縣界二十五里西南至開封府滎澤縣界十八里東北至陽武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

  衞輝府𫉬嘉縣界十五里戰國魏卷邑漢置卷縣屬河南郡後漢因之晉改置滎陽郡魏太平真君

  八年省太和十一年復置北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六年移置原武縣於此屬滎陽郡後改曰原

  陵唐初復曰原武武德四年屬管州貞觀元年鄭州五代因之宋熙寕五年省為鎮入陽武元祐

  元年復為縣屬鄭州奉安軍金屬鄭州貞祐三年分屬延州元初屬鄭州後屬開封府尋又屬延州

  至元九年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 本朝雍正二年改屬懷慶府陽武縣在府東二百里

  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衞輝府封邱縣界三十里西至原武縣界二十里南至開封府

  中牟縣界三十里北至衞輝府新鄉縣界三十里東南至開封府祥符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原武

  縣界三十里東北至衛輝府延津縣界三十五里西北至衛輝府新鄉縣界三十里秦置陽武縣漢

  分置原武縣皆屬河南郡後漢因之晉省原武以陽武屬滎陽郡後魏因之東魏改屬廣武郡北齊

  省隋開皇中復置仍屬滎陽郡唐武德四年屬管貞觀元年改屬鄭州五代屬開封府宋金因之

  元初屬延州至元九年屬汴梁路明屬開封府本朝因之乾隆四十八年改屬懷慶府

 ︹形勢︺帶河為固北連上黨南迫洛陽後漢書寇恂傳山川延

  袤雄跨衞孟太行北峙沁水東流近帶黃河遠

  挹伊洛

 風俗其地險要富實其俗樸野易治熙熙向風不靡

  不暴漢書地理志風土得四方之正是以習俗好尚奢

  𥳑得中元史地理志民多敦本力耕桑而鄙販鬻

 ︹城池︺懷慶府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池廣五丈元至正中建明洪武初重築 本朝順治十

  二年修雍正七年乾隆二十七年重修 河內縣附郭濟源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池

  廣二丈五尺隋開皇中建明景泰四年增築崇禎十一年甃甎 本朝乾隆九年修十九年二十八

  年重修武縣城周四里門四池廣二丈明景泰初增築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修雍

  正七年重修武陟縣城周四里有奇門三池廣一丈五尺唐武德中建明洪武景泰嘉

  靖閒增築 本朝康熙十四年二十六年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孟縣城周九里有奇門

  四池廣二丈二尺金大定中築明景泰二年增築 本朝乾隆十年修二十七年重修溫縣

  城周五里有奇門三池廣一丈二尺唐武德中建明景泰初修築 本朝康熙五十五年修雍正

  八年乾隆十年重修原武縣城周四里有奇門四池廣一丈五尺明洪武初築正統中增

  築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乾隆九年二十七年重修陽武縣城周九里門五池廣一

  丈四尺漢建明正統中增築崇禎十二年甃甎本朝順治七年雍正七年乾隆二十八年重修

 ︹學校︺懷慶府學在府治東南元至元八年創建明洪武六年重建 本朝順治十六年

  康熙二十二年乾隆二十五年十六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河內縣學在縣治西

  洪武十四年建 本朝順治十四年修康熙三十八年乾隆十年二十五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

  濟源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十年創建明洪武三十年重建 本朝順治十四年

  康熙四十九年乾隆九年十九年二十五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修武縣學

  治西南金天㑹中建元至元中重建 本朝康熙六年修乾隆五年三十三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

  武陟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正十年建明洪武三年重建 本朝順治十二年修康

  熙十五年乾隆十五十九等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孟縣學在縣治東南金大定中創

  建明洪武三年重建 本朝康熙十四年乾隆二十七年増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溫縣學

  舊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十二年建明嘉靖十年建今縣治南 本朝順治十五年乾隆七年

  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原武縣學在縣治東元至元中建明洪武四年重建 本朝順治六

  年修乾隆四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陽武縣學在縣治西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本

  康熙二十八年入學額數十五名懷仁書院在河內縣治北明萬厯十九年推官

  王如堅改察院為之 本朝順治十三年分守道張藩重建康熙四十九年昌黎書院

  在河內縣治西祀唐韓愈明萬厯十九年建啟運書院在濟源縣西門外明萬厯三十

  年建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建五十七年修河陽書院在孟縣南 本朝康熙二十三

  學山書院在孟縣縣署西 本康熙二十三年正誼書院在陽武縣

  南 本朝雍正十三年建

 ︹戸口︺原額人丁一十一萬八千七百三十一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八十萬二千七百六十一名

    口計三十一 萬六千二百七十 三戶

  ︹田賦︺田地四 萬七千八百七 十六頃一十三畝額徴地丁正 雜等銀三十四 萬八千九百二十七兩

    四錢五分有奇正兌改兌米一 萬一千五 百五十五石五斗有奇麥七千九百八 十四石三 斗有奇

    豆二萬三千八百二十五石九斗有奇耗米二千六百七十八石三斗有奇耗麥一千九百三十石

   六斗有奇耗豆五千七百六石二斗有奇

  ︹山川︺太行山一名五 行出府境河內濟源修武三縣皆在其 麓東接衞輝府輝縣界北接山

    西澤州府界書禹貢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孔傳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伐

    晉登太行注太行山在河內郡北史記韓世家秦擊我於太行注山在懷州河內縣北二十五里漢

    書地理志山陽野王太行山在西北隋書地理志濟源縣有母山述征記太行山首始河內北至幽

   州凡百 嶺連亙十三州之界有八 陘第一 軹關陘第二太 行陘第三白陘皆在河內 界括地 志大行

   山南屬懷州北屬澤州又東北連互河北諸州凡數千里為天下之脊元和志太行山又在武德縣

   北五十里太行陘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闊三歩長四十里羊腸所經瀑布懸流實為險隘寰宇記

   太行山起於濟源相傳為皇母山或名女媧山金史地理志濟源縣有太行山以沁水為界西為王

   屋東為太行通鑑地理通釋秦漢之聞稱山北山南山東山西者皆指太行太行在漢屬河內郡野

   王山陽之閒今屬懷州在天下之中故指此山以表地𫝑焉 按淮南子武王欲築宮於五行之山

   高誘注卽太行秦白起攻太行道絶而韓之野王降後魏永安三年誅爾朱榮使將軍史仵龍等守

   太行嶺隋仁壽末漢王諒舉兵并州遣其將余公理自太行趨河陽大業三年北巡發河北丁男鑿

   太行山達於并州以通馳道旣而自太原還上太行開直道數千里至濟源唐武德三年攻王世充

   於東都分遣將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八年突厥寇并州詔總管任瓌屯太行以備之光化三年

   朱全忠寇易定李克用遣李嗣昭將兵下太行拔懷州攻河陽以救之明年全忠攻克用分遣其將

   氏叔琮入自太行宋建隆初昭義節度使李筠謀舉兵從事閭邱仲卿説筠南下太行直抵懷孟東

   向而爭天下太祖遣石守信等擊筠敕使急引兵阨隘勿縱筠下太行筠遂破滅謀並北漢亦以開

   太行運路靖康元年訥默亨下太行入懷州明洪武元年兵克元都遂西下太行收山西州郡則太

   行山實據南北之咽喉 訥默亨舊作粘沒喝今改正馬頭山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上

   有石柱鐵環相傳洪水懷襄時民繫舟於此三尖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里三峯聳列故

   懸谷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里俗名真谷巖壑幽邃山腰有靈泉迸出多唐宋人遺跡

   倍㵎山在河內縣西北四十里兩山夾澗長五里許倍澗水出焉沐㵎山在河內縣

   西北四十五里紫金壇後山勢四合飛泉細流匯為一池瑩碧可沐故名其西有蛟脊龕陽落

   山在河內縣西北五十里內多仙跡水峪山在河內縣北二十五里泉流石磴閒夜靜

   時如聞琴瑟聲方山在河內縣北四十里又孤山在縣北五十里二山位勢方正介然特立故

  栲栳山在河內縣北五十里遠望如栲栳然四面陡絶丹水蜿蜒繞其下碗子

  城山在河內縣北五十里其形如碗上有古城十二迴山在河內縣北六十里山路

  旋繞凡十二迴明月山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有古剎自⿰土㓜 -- 坳層搆而上最後曰憑虛閣高

  峻舒豁可以登眺金繖山在河內縣東北五十里峯形崒嵂最爲奇秀雲巖山

  在河內縣東北五十里山谷深邃雲氣氤氳柏山在河內縣東北五十里上多松柏

  山在河內縣東北六十里倚太行之側西釡山在濟源縣西二十里四高中窪其形如釜

  玉陽山在濟源縣西三十里有二峯相對曰東玉陽西玉陽通志相傳唐睿宗女玉真公主

  修道之所有尚書谷谷內有憩鶴堂五指山在濟源縣西五十里五峯峙立如指故名又有

  金鑪山禪堂山鳳頭山洞壑深邃王屋山在濟源縣西八十里與山西平陽府垣曲縣接

  境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書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山海經王屋山上有金玉下有陽石漢書

  地理志在河東郡垣縣東北魏書地形志在萇平縣括地誌在王屋縣北十里元和志在王屋縣北

  十五里周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通志王屋山形四面如削玉名爲天下第一洞天世傳軒轅訪道

  處明李濂記畧山上有黑龍洞洞前有太乙泉蓋濟水發源處天壇山卽王屋山絶頂軒轅

  祈天之所故名東曰日精峯西曰月華峯卽唐司馬承禎得道之所唐李白詩有願隨夫子天壇上

  閒與仙人掃落花句壇北有王母洞壇東有八仙嶺又有華蓋峯在天壇南通志山頂有老子煉丹

  池軒轅亭山北有麻籠山藥櫃山在濟源縣西一百五十里多產藥草武山在濟源縣

  西北十三里許北接猴嶺山東麓陵山在濟源縣西北十五里亦名靈山岡阜突起西卽軹

  關寰宇記濟源縣有陵山在原城西北以孤絶似陵故名琮山在濟源縣西北三十里溴水所

  出卽古原山也相連者爲莽山瀧水出焉其麓爲姑嫂山猴嶺山在濟源縣西北五十里北

  接太行有阻猿麓俗稱侯景山析城山在濟源縣西北九十里入山西界又小浙山在縣西

   北九十里乃析城之麓舊有成湯廟俗呼聖王坪共山在濟源縣北十二里卽蒸川南山水

   經注沇水潛行地下至共山南復出白㵎山在濟源縣東北二十里懸瀑如練下注沁水縣

   西北又有西白㵎山孔山在濟源縣東北二十五里上有數峯峯皆玲瓏遠近洞見水經注山

   上石穴洞開穴內石上有車轍牛跡自然成者非人工所能也名勝志孔山泉下注沁水白居易詩

   孔山刀劒立沁水龍蛇走卽此熊山在濟源縣東北五十里三面距沁水惟西向一峯特立

   嵇山在修武縣西北三十五里晉嵇康居焉亦名狄山寰宇記陽城北有狄山卽晉嵇康園宅

   天門山在修武縣西北四十里兩山對峙其狀如門山麓有百家巖有嵇康鍛竈六真

   山在修武縣北二十五里下有六真洞水經注山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有陸真阜溫峪山

   在修武縣北五十里上為石峽高數百仞下有溫峪潭又二十里為石峽山峭壁千仞懸瀑下注匯

   而為潭卽黑白二龍潭鳳凰山在修武縣北六十里高出諸峯之上相傳宋神宗時有鳳

  集此故名覆釜山在修武縣北魏書地形志北修武縣有覆釡山 按水經注次陸真阜之

  東北得覆釜堆卽此貓兒山在孟縣西南寰宇記在河清縣西十里紫金山

  縣西八里北接太行舊名嶺山地宜麥亦名麥山唐書太宗紀貞觀十一年如懷州獵於濟源麥山

  寰宇記嶺山在河陽縣西北三十里岡嶺橫亙故名輿程記紫金山下卽孟津通志又西七里有高

  筆架山在溫縣城內東南隅太平山在溫縣西二十里黑洋山

  武縣東北二十五里聚來峯在武陟縣西三十里通志今石佛臺其遺址也金莎嶺

  在濟源縣南二十五里秦嶺在濟源縣西五十里一名齊子嶺西魏大統十二年髙歡圍玉

  璧別使侯景將兵趨齊子嶺後周建德五年周主攻齊晉州分遣大將軍韓明守齊子嶺皆此地元

  和志嶺在王屋縣東十二里周齊分境處也明李濂記畧縣西四十里至虎嶺折而西南十五里至

  秦嶺縣志髙歡宇文泰爭戰之界故齊秦嶺兩呼之九芝嶺在濟源縣西九十里又縣北四

  十里爲韓王嶺與山西陽城縣分界獅子嶺在濟源縣東北二十五里盤谷東南清風

  嶺在武陟縣南十里通志西連孟溫南瞷廣武東抵南沁之匯流脾沙岡在陽武縣東三

  十五里一名黑古阜昔時商賈輻輳今淪於河花石崖在孟縣西三十五里崖谷幽邃其石

  色淺黃隱隱成花木形羊腸坂在河內縣北太行山張守節史記正義羊腸太行山坂道

  名括地誌羊腸坂在懷州河內縣北二十五里高槲坡在濟源縣西一百里多産槲樹

  八盤坡在濟源縣西一百五十里形勢極險峻盤旋而上孔陽坡在修武縣西北

  太行之西形勢突兀巖磴縈紆又有伏諸坡形勢最低伏於太行之內故名天井谷

  源縣盤谷西北府志水流爲天井溪石上有數坎深若井水自上謚相接而落遠視若倚劒然韓愈

  詩是時新晴天井溢誰把長劒倚太行盤谷在濟源縣北二十里唐李願隱居於此韓愈送

  願歸盤谷序盤谷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居民鮮少 本朝乾隆三十五年   高宗純皇

   帝考訂盤谷歧誤   御製濟源盤谷考證磨崖刻之當路峪在修武縣北太行山下又

   有甕㵎皆故陶處今陶器猶存紫金壇在河內縣西北四十三里太行之陽諸峯之上每歳

   九日郡人登高於此其下有魏夫人祠久廢宋碑尚存黃河自山西絳州垣曲縣流入府界

   經濟源縣南又東經孟縣南又東經溫縣南又東經武陟縣南又東經原武縣南流入陽武縣界水

   經注河水西㑹濝水又東過平陰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河水至斯有盟津

   之目尚書所謂東至於孟津者也 按河陽有三城北中城後魏太和中築南城中潬城東魏元象

   初築中有河橋杜預所造厯代為拒守攻戰要津貞觀十一年河溢壞陜州河北縣毀河陽中潬

   太宗幸白司馬坂觀之此河決府界之始也永淳二年河溢壞河陽橋如意元年河溢壞河陽縣大

   順二年河陽河溢五代晉開運三年河決原武漢乾祐元年三年河決原武宋建隆二年孟州河決

   乾德三年河溢孟州壞中潬城太平興國二年州河溢壤溫縣堤七十餘歩七年河決懷州武陟

  淳化元年孟州河漲大中祥符四年河溢孟州溫縣嘉祐三年原武河決熙寕十年河陽河水湍

  漲壞南倉元豐五年河決原武埽元至元九年十年河溢孟州明洪武十四年河溢原武二十四

  年河決原武之黑洋山正統二年原武河漲十三年河決原武先是河流經原武縣北至是改經縣

  天順元年河溢原武宏治二年河復決原武萬厯十五年原武河溢崇禎四年河決原武湖村鋪

   本朝順治初溫縣河北堤塌三十里十年築原武河隄康熙元年二年九年二十三年屢築原武

  河隄六十年河決武陟縣之詹家店馬營口魏家口等處尋建壩堵築六十一年河水復漲漫總河

  陳鵬年於廣武山下王家口挑引河一道水勢始雍正元年秦家廠馬營口堤壩工竣河歸故道

  尋以沁黃交漲由銚期營漫灘而出經原武舊河流七十餘里   命大學士張鵬翮同河臣齊

  蘇勒等協力修築又各築小隄接合大隄以防秋汛二年以兵部侍郎嵇曾筠疏奏於銚期營秦家

  廠建雁翅壩一座挑水壩二座倉頭對面開引河六百三十丈而沁黃頂衝之勢始減乾隆十六年

   銚期營增築大隄嘉慶二十四年河決於武陟之馬營口   命尚書呉璥㑹同河臣葉觀潮等

   相機堵築先是武陟沁河原村民隄漫溢璥請豫行堵合民隄缺口濬舊沁河導令歸黃於二十五

   年三月合龍廣濟河在濟源縣北東南流經河內縣南又東經溫縣北又東南入黃河本

   沁水支流其在濟源河內者卽古朱溝水其至溫縣入河者卽古沙溝水水經注朱溝水上承沁水

   於沁水縣西北自枋口東南流奉溝水右出焉又東南流右洩為沙溝水其水又東南於野王城西

   枝渠左出焉東逕野王城南又屈逕其城東而北注沁水朱溝自枝渠東南逕州城南又東逕懷城

   南又東逕殷城北又東南注於湖沙溝水分朱溝水南派東南逕安昌城西又東逕隰城北又逕殷

   城西東南流入於陂元史河渠志中統二年於太行山下沁口古跡置分水渠口開浚大河四道厯

   濟源河內河陽溫武陟五縣入黃河約五百餘里漑民田三千餘頃渠成名曰廣濟府志古枋口秦

   渠元世祖時始名廣濟明宏治閒鄉民張志奏於城西北六十里開五龍口萬厯二十八年河內知

  縣袁應泰同濟源知縣史記言鑿山穿洞懸閘於兩崖閒啟閘受水閉閘障水引水由濟源河內孟

  縣溫縣武陟至唐郭入黃河渠長一百五十里分為二十四堰其在永利堰者曰永利河南入濟源

  縣界在永福堰者曰利人河東流經府城西北又東至東關閘口入沁在廣福堰者曰豐稔河至府

  城西南崇義鎮入湨在永濟堰者曰通濟河東北流至府城東尚香鎮入沁又自通濟河分流曰支

  堰河至府城東北石澗村入沁舊志今之廣濟蓋卽朱溝永利卽支津豐稔卽奉溝也新河

  在修武縣西北七里唐書河渠志修武縣西北二十里有新河自六真山下合黃母泉水南流入呉

  澤陂大中閒杜令開縣志新河久淤塞明宏治中修濬並引馬坊諸泉入焉其後復塞萬厯中復疏

  東道山河在武陟縣西北十七里源出太行山經府城東北流入縣境復由縣西北

  東經修武縣東流入衞今淤餘濟河在孟縣北上接河內縣之豐稔渠及濟源縣之永利

  支渠亦沁水分流也府志明萬厯中引沁水為廣濟渠又分廣濟為水利渠其支流所注為渠有二

   一渠東南流一渠南流皆入湨東南流者天啟初引為餘濟河其南流者甚微 本朝順治初始鑿

   渠引水北流匯於餘濟河澇河在溫縣北二十里積澇而成明永樂十四年疏通經縣東南與

   湨水合流入於黃河嘉靖三十年重濬今東通豐稔河賈魯河在原武縣南馬家渡二里

   每秋水漲由板廠泛而東小沁水在河內縣西北水經注水出北山臺渟淵南流為臺渟水

   東南入沁水倍㵎水在河內縣西北水經注倍㵎水出北五行之山南流注於沁水

   水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水經注邘水出太行之阜山其水南流逕邘城西又東南逕  孔子

   廟東又東南逕邘亭西又南流注於沁絶水在河內縣東北自山西澤州府流入又東南入

   沁漢書地理志上黨郡泫氏有絶水南至野王入沁水經注絶水岀泫氏縣西北楊谷東南流左㑹

   長平水又東南流逕泫氏縣故城北東南泫水㑹亂流東南入高都縣右入丹水光溝水

   在河內縣東北水經注光溝水首受丹水東南流界溝水出焉又南入沁水界溝水

   內縣東北二十五里水經注界溝水上承光溝水東南流長明溝水出焉又南逕中都城西而南流

   注於沁水府志今遺沼尚存淵而不流白馬溝水在河內縣東北水經注白馬溝水首

   受白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長明溝湖水東南流逕金亭西分為二水一水東出為蔡溝一水

   南流注於沁府志白馬湖在府東北二十里今湖水流入小丹河 按以上諸溝皆丹水支流元和

   志雲丹水分溝灌漑百姓資其利今府城北丹河東岸有上秦渠三郭渠董下渠白沽渠張濟渠老

   武渠太保渠張金渠陳添渠西岸有郭魯渠流澇渠花園渠上清渠下清渠中泗渠貝㵎渠廣濟民

   渠俱上承丹河尾入沁河蓋卽諸溝故瀆寒泉水在河內縣東北水經注寒泉水出雍城西

   北泉流南注逕雍城西又東南注長明溝漿源出濟源縣南東北流入孟縣至縣西北

   合湨水水經注天漿水出軹南睪向城北其水有二源俱導各出一溪東北流合為一川名曰天漿

   溪又東北逕一故城俗謂之冶城亦曰冶水又東流注於湨通志天漿溪在濟源南二十里 按濟

   源縣志今軹南有四㵎水一出紅土溝一出怪東北流逕鍾公壘東又北㑹塗溝水又東注於湨

   卽天漿溪也同水源出濟源縣南東北流入孟縣至縣西北合湨水水經注同水出南源下

   東北流逕白騎塢南又東北流逕安國城西又東北注湨水金史地理志孟州河陽有同水縣志同

   水有二一在濟源出金莎嶺北崖下一在孟縣出金莎嶺南蘧家溝俱東北流至林泉村相合又東

   經冶城白牆又東注於湨塗溝水在濟源縣西南水經注塗溝水出軹縣西南山下北流東

   轉入軹縣故城東又屈而北流出軹郭又東北流注於湨縣志今軹城西北畱村之南平地一源東

   北流㑹塗溝水東注於湨漫流水在濟源縣西南水經注漫流水出軹關南東北流又北注

   於湨謂之漫流口縣志漫流有二一出花石偏崖溝逕南姚村一出畱陽村西南逕馬棚村俱東北

   流注於湨湛水在濟源縣西南水經注湛水出河內軹縣西北山東過其縣北又東過波縣之

   北又東過毋辟邑南又東南當平縣之東北南入於河其水自谿之南流南逕向城東而南注又東

  南逕鄧南注於河故河濟有鄧津之名金史地理志孟州河陽有湛水濟水一名沇水源出

  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經縣北又東經孟縣北又東南入河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孔傳

  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西北平地山海經王屋之山㶌水出焉注㶌沈聲相近卽沇水也潛行地

  下至共山南復出於東邱劉熙釋名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水經注濟水重源出溫城西北

  平地水有二源東源出原城東北南逕其城東又南流與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東流逕原城南東

  合北水亂流東南注分為二水一水東南流俗謂之衍水卽沇水也又東南逕絺城北而出於𣺂其

  一水枝津南流注湨水濟水於軹縣西北與故瀆分南逕溫縣故城西南厯䝞公臺西南流注於河

  濟水故瀆東南合奉溝水又逕隤城西屈而東北流逕其城北又東逕平皋城南又南注於河括地

  志沇水出王屋山頂崖下石泉停而不流其深不測旣見而伏至濟源西北二十里平地其源重發

  而東南流禹貢錐指酈注濟水故瀆卽漢志所謂東南至武徳入河者蓋禹跡也又酈注奉溝水東

   南流右泄為沙溝東南注於陂陂水又東南流入河先儒咸謂是為濟渠古濟水由此入河 按濟

   河自縣東南流至柏鄉鎮分為二一於鎮之東北流至河內縣穿郡城經龍㵎村入沁河一於鎮之

   西南流經豬龍河自小營村入黃河沁水自山西澤州府陽城縣流入東南流經濟源縣北又

   東南經河內縣北又東經武陟縣北折而南經縣東入河其枝河自武陟縣北東引入修武縣經縣

   西南又東入衞輝府𫉬嘉縣界漢書地理志沁水東南至滎陽入河注師古曰今沁水至懷州武陟

   縣界入河水經注沁水過陽阿縣東又南出山逕石門謂之沁口晉司馬孚所造夾岸累石結以為

   門舊有枋口之稱又 分為朱溝又逕沁水縣故城北又東逕沁水亭北又東右合小沁水又東倍

   㵎水注之又東逕野王縣故城北又東朱溝枝津入焉又東與丹水合又東光溝水注之又東逕中

   都亭南又合界溝水又東過州縣北曰馬溝水注之又東逕懷縣北又東過武德縣南積為陂通結

   數湖朱溝水注之又西納沙溝水又東南入於河元和志沁水在河內縣北四里在武陟縣東一里

  北去武陟縣二里金史河渠志設黃沁都巡河官於懷州舊志明永樂九年沁水溢淹沒武陟田廬

  詔修決口禦之嘉靖三十五年決武陟縣西北大樊村萬厯七年十五年決蓮花口東入衞尋復隄

  塞沁水性善變舊由縣東南二十里入河後又徙去縣四十餘里十八年水漲又徙由賈村直入河

  去縣僅十五里崇禎十二年旱竭 本朝順治十年河決水入武陟縣城康熙六十一年於沁河口

  東建挑水壩是年六月沁水𭧂溢全河盡注河臣陳鵬年於廣武山官莊峪挑引河一百四十餘丈

  洩水勢 按沁水至武陟界與黃㑹合其湍激之勢較黃河益甚而武陟東岸之蓮花池金𡵻𡽊

  最其衝射要害處也有舊沁河在原武縣西北乾隆二十六年修築隄防嘉慶二十三年武陟古樊

  村民隄漫溢二十四年原村民隄漫溢均經發帑堵合以資鞏固湨水在濟源縣西南東流

  經孟縣北又東南入河爾雅梁莫大於湨梁左傳襄公十六年公㑹諸侯於湨梁注湨水出河內軹

  縣東南至溫入河水經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勳掌谷俗謂之白㵎水南逕原城西又東南逕陽

   城東與南源水合水出陽城南溪東北流與漫流水合北注於湨湨水又東合北水亂流東南左㑹

   濟水支渠又東逕鍾繇塢北又東南塗溝水注之又東北流經波縣故城北又東南流天漿水㵎水

   注之又東南流右㑹同水東南逕安國城東又南逕無辟邑西又南注於河舊志湨源有三一出姑

   嫂山南紅嶺經㵎水北村西武山南一出五指山紙坊㑹靈都宮麻姑河二水而東一出秦嶺山下

   逕曲陽故城西南俱至官橋村西北地名三河口匯為一川逕縣城南東流與浝水合又東南入孟

   縣界入河丹水自山西澤州府鳳臺縣南流入逕府城東北又南入沁河水經注丹水出上黨

   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山海經曰沁水之東有丹林丹水出焉卽斯水矣丹水自源

   東北流又屈而東注左㑹絶水東南流注於丹谷又經二石人北又東南厯西巖下又南白水注之

   又東南岀山逕鄈城西又南屈而西轉光溝水岀焉又西逕苑郷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流

   注於沁謂之丹口隋書地理志河內有丹水唐書地理志丹水開元十一年更名懷水元和志丹水

   北去河內縣七里府志丹水穿太行山而南中閒分為溝渠凡十有八道其經流南入沁首尾三十

   餘里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河臣王新命以丹河發源太行山至丹口分渠九道大丹河直歸沁河

   其餘六渠民引漑田惟小丹河上秦河二渠所餘水用以通衞每歳三月初塞入河渠使水歸小丹

   河入衞濟漕至五月盡則開入河渠塞小丹河口以防山水漫溢至今民稱便焉長明溝

   水在河內縣城東北與河分流經清化鎮南又東經武陟縣北又東經修武縣南流入衞輝府𫉬

   嘉縣界一名預河今曰小丹河水經注長明溝上承河內野王縣東北界溝分枝津東逕雍城南寒

   泉水注之又東逕射犬城北東入石㵎東流蔡溝水入焉又東逕修武縣之呉亭北東入吳陂明統

   志預河在修武縣南五里積潦而成東入衞河修武縣志小丹河舊在縣南五里明嘉靖閒改流縣

   北為三里河萬厯十三年復導經縣南附城而東經𫉬嘉縣入衞古蔡溝水在河內縣

   城東北分流入武陟縣經縣西北又東經修武縣南又東合於小丹河水經注蔡溝水上承州縣北

   白馬溝東分謂之蔡溝東㑹長明溝水武陟縣志上清河在縣西北十七里上通河內小丹河舊自

   白馬溝南流入沁後沁水淤塞始改從今道濝水在濟源縣西水經河水西㑹濝水注水出

   王屋西山濝溪夾山東南流逕故城東西屈逕關城南厯軹關南逕苗亭西又東注於河縣志濝水

   東逕避秦溝南俗呼為㵎河亦曰剱河西南逕大峪岸坎二村又南流入沁 按隋書地理志濟源

   有淇水卽濝水之訛也浝水源出濟源縣西北四十里遶城北而東合湨河金王蔵器橋記

   浝水自西北來稍折而東湍流悍急而縣治⿺辶商其衝至於東門下高岸陡落幾及數尋廣狹三倍

   之 按劉漪浝水論雲浝水出莽山經動掌村東里許分為二其一南流自石牛村北又東漫衍平

   地經石露頭南泥河頭東離縣西六里南入於湨古通稱為湨水今涸其一東流抵北石村西又東

   南至石露頭東騰湧而出抵縣城西垣下北遶轉東三里南入於湨土人稱為莽河蓋以出於莽山

   而名又訛為蟒河今通稱為浝河莽蟒浝聲相同也湨之三河並流逕縣南浝水獨經縣北勢可相

  敵其實皆湨水雲陰溝水在原武縣南自開封府滎澤縣流入東逕陽武復入祥符縣界

  水經注陰溝水首受大河於卷縣東南流逕卷縣故城南又東分為二右瀆東逕陽池城北又東南

  絶長城經安亭北又東㑹左瀆左瀆東絶長城經垣雍城南又東合右瀆今亦混入黃河孟津

  在孟縣南十八里書禹貢導河又東至於孟津傳孟地名在洛北都道所湊古今以為津左傳隱公

  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有盟注盟卽河陽縣南孟津以武王濟此近代呼為武濟水經注武

  王伐紂與八百諸侯咸同此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又曰富平津晉杜預造橋於富平津所謂造舟

  為梁也又謂之陶河魏尚書僕射杜畿以帝將幸許試樓船覆於陶河隋書地理志河內郡河陽有

  冶坂津在孟縣西南孟津之西魏書太宗紀泰常八年幸陳畱東郡濟河而北西之河

  內造浮橋於冶坂津錦溪在濟源縣東南金莎嶺東望仙溪在濟源縣西八十里源出

  王屋山北其水伏流南入於河馬頭溪在濟源縣西北馬頭村卽濟水下流有六十餘泉俱

  入此七谷溝在濟源縣西一百三十里有七山之水合流於此百尺溝

  源縣東北六里引濟水灌漑仁壽三年置見元和志古白溝在陽城封邱二縣界孟康

  曰春秋傳敗狄於長邱今封邱縣翟溝是魏書地形志封邱有白溝水經注濟水東南流入陽武縣

  又東為白馬淵淵東西二里南北一百五十步名為白溝九域志陽武縣有白溝河其水至封邱境

  內又曰翟溝舊志在陽武縣東南三里又翟溝在封邱縣南八里卽白溝也南接黃河支流引瀆東

  入今東陽㵎在濟源縣西百里源出花園溝西北下流與鐵山河合東南逕逢石里又

  南入西陽㵎在濟源縣西百餘里源出王屋山北逕下正村南入於河宣聖陂

  在修武縣北十里舊傳  孔子欲北至趙聞殺竇鳴犢乃還卽此地故以名陂呉澤陂

  在修武縣北十里東流入衞輝府𫉬嘉縣界詳見衞輝府平皋陂在溫縣東平皋城西南魏

  書地形志武徳郡平皋有平皋陂元和志平皋陂在武德縣南二十三里周迴二十五里菱荇蒲葦

  百姓資其利寰宇記陂南卽黃河李陂在溫縣西南卽奉溝水也水經注奉溝水上承朱溝

  於野王城西南東南逕陽鄉城北又東南流逕陽鄉城東又東南逕李城西於城西南為陂水淹地

  百許頃蒹葭萑葦生焉號曰李陂石根潭在濟源縣西上有石山下有水潭南流入河

  萬艘潭在孟縣南黃河側潭水深平舟楫湊泊黑龍潭在原武縣北隄北方

  十餘步明萬厯中濬以漑田觀灘在武陟縣東四十五里沁水之北舊為決溢處順利

  渠卽府城濠塹元至元中總管石抹斯益遜引濟水穿城而入作二橋曰利津曰覽勝由東關閘

  口入沁歳久淤塞 本朝康熙二十九年重濬 石抹斯益遜舊作石抺宜孫今改安阜渠

  在河內縣北源出堯池自太行之麓邐迆至清河明萬厯中開東西長十五里引以漑田千倉

  渠在濟源縣東濟水分流也唐溫造所鑿縣志千倉渠有上下二堰上堰池水分為六閘下堰用

  龍潭水分為五閘皆以漑田永利渠在濟源縣東北明萬厯中開置天平閘永濟

   渠在武陟縣北隋書煬帝紀大業四年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溫潤渠

   在溫縣西北隋開皇中刺史盧貴於河內引沁水東注派入溫縣以漑㵼鹵府志有豐稔河分廣濟

   河水南至溫縣入河卽此堯池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堯廟前發源太行麓匯廟前諸泉東南

   流二十餘里入於沁濟源池在濟源縣西北三里元和志濟有二源東源周圍七百步其深

   莫測西源周圍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繚之以周牆明李濂記濟瀆祠後有池是謂東池西有石

   橋橋之西曰西池濟水自王屋山頂流入太乙池乃伏流地中東行九十里復見此匯為二池東卽

   東源周僅百餘步亦不甚深西卽西源周如東池深𦆵三四尺耳王屋山頂太乙池亦涸 按劉漪

   西源辨雲據水經注二源一在原城東北一在原城西為地殊遠不可以一橋之界遂分東西而謂

   二源俱在是也意此池之為東源信矣池西二里有一源舊稱為龍潭時出時沒不關水旱下流逕

   濟廟南㑹池水於東北當為濟之西源耳淬劒池在修武縣西北嵇山下宋嘉祐四年河北

  提刑使曹涇大書淬劒池二字石刻存九城志懷州有淬劒池晉嵇康淬劒之所明月池

  在修武縣西北百家巖下蓮花池在武陟縣東北木欒店亦名蓮花口明萬厯中沁水從此

  決入衞河畜魚池在孟縣治旁水泊尚存居人以種蓮蒲唐書地理志孟川河陽有池永徽

  四年引濟水灌之開元中以畜黃魚五龍池在原武縣西門外明萬厯十五年大旱鑿池取

  水禱雨甘霖立澍玉泉在濟源縣東一里浝水北唐盧仝嘗汲泉煑茶亦名玉川井

  色泉在濟源縣北泉下有五色沙石故名或雲昔有異人濯五色綺於此唐溫造別墅在馬又

  有鑑泉亦名琵琶泉在縣東北珍珠泉二色泉亦在縣東北有金沙湧出有月泉在縣北東流入濟

  又拔劒泉相傳王喬拔劒於此泉湧出宋文彥博有詩苟泉在修武縣西南流入呉澤陂水

  經注苟泉水出山陽縣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為二水南為苟泉北為吳瀆二瀆雙導俱東入

  皇母泉在修武縣西北十五里水經注陸真阜南有皇母馬鳴二泉東南合注於呉陂

  熨斗泉在修武縣北又有靈泉陶泉濁鹿泉㑹泉魏書地形志汲郡北修武有熨斗泉

  鳴泉在修武縣東北又有王烈泉昭烏泉巧婦泉五里泉 按水經注覆釜堆南有三泉相去

  四五里參差合次南注於呉陂泉在濁鹿城西蓋卽以上諸泉也雙泉在武陟縣西北明天

  啟初知府王景於安郭鎮西北開渠引修武縣苟泉南流五里為安郭鎮城濠水崇禎初復濬之又

  郭村西北有泉久塞亦疏之引入石橋下交流因名雙泉青龍泉在孟縣西二十五里東北

  流入湨河溫泉有二一在孟縣西北東流入湨河一在溫縣西縣之得名以此今涸靈井

  在濟源縣西四十里軹關城內寰宇記魏時刺史平鍳祝井得水故名燕家井在濟源縣

  西王屋裡相傳晉燕真人煙蘿子常於此洗參食之故名原昌井在濟源縣西北卽元大尹

  梁貞投檄處









                           前總纂官張 琴恭纂輯

                           提 調 官張日章恭覆輯

                           校 對 官余廷珪恭  校

                           校 對 官章詒燕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懷慶府

︹古蹟︺野王故城今河內縣治左傳宣公十七年晉人執晏弱於野王史記始皇本紀衞君

  角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漢書地理志河內郡野王後漢書王梁從平河北拜

  野王令三國魏志漢興平中以張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為河內太守屯野王晉書地理志屬河內郡後魏因之天興二

  年穆崇救洛陽卽鎮野王除豫州刺史天安中為懷州治隋改縣曰河內仍為州郡治州縣

  故城在河內縣東南本周畿內州邑左傳隱公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有州後又屬晉

  為欒豹邑昭公二年晉人以州賜鄭公孫段七年子産歸州田於韓宣子宣子因徙居之漢置縣屬

  河內郡後漢晉因之東魏天平初置武德郡治此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邢邱大業初又改

  曰安昌仍屬河內郡唐武徳二年改曰武徳兼置北義州四年州廢屬懷州五代因之宋熙寕六年

   省為鎮入河內九域志河內縣有武德鎮府志武徳鎮即武德城在河內縣東南四十里波縣

   故城在濟源縣東南漢置縣屬河內郡後漢因之晉省水經注湨水經波城北寰宇記波城在

   濟源縣東南三十八里 按縣志有裴城在縣東南二十里疑即波城波裴聲相近而訛也

   縣故城在濟源縣南十三里戰國魏軹邑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鄭𨤲侯使許息來致

   地我取軹道與鄭鹿史記蘇秦説趙曰秦下軹道則南陽危又秦昭襄王十六年伐魏取軹漢書文

   帝元年封舅薄昭為軹侯杜佑通典濟源縣漢軹縣地故城在今縣東南括地誌軹故城在濟源縣

   東南三十里柏崖故城在濟源縣西南本名柏崖戍唐武德二年懷州僑治濟源之柏

   崖城四年州還治河內咸亨四年置柏崖縣尋省杜佑通典柏崖故城在河清縣西即東魏將侯景

   築寰宇記柏崖城在河清縣西三里臨黃河王屋故城在濟源縣西八十里後魏置長

   平縣屬邵郡後周改曰王屋並置王屋郡隋初郡廢縣改屬河內郡唐武徳元年更名邵伯隸邵州

   貞觀元年州廢隸懷州顯慶元年復故名隸河南府宋神宗時改屬孟州金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

   濟源縣九域志王屋故城在孟州西北一百三十里沁水故城在濟源縣東北漢置沁水

   縣北齊廢水經注沁水經沁水縣故城北蓋籍水以名縣矣又東經沁水亭北世謂之小沁城縣志

   廢城在縣東北沁水南沁臺西今呼王寨城廣安故城在修武縣東南隋書地理志修

   武有東魏廣安郡後周廢寰宇記大安故城在修武縣東南二十八里舊名西邸閣城大安蓋即廣

   安避隋諱而訛也山陽故城在修武縣西北三十五里史記秦始皇五年將軍驁攻魏

   山陽拔之注河南有山陽縣後漢書獻帝紀奉帝為山陽公魏書地形志汲郡山陽二漢晉屬河內

   孝昌二年置郡治共城後移治山陽城尋罷括地誌山陽故城在修武縣西北北修武故

   城在修武縣北魏書地形志北修武孝昌中分南修武置治清陽城寰宇記東魏置西修武縣尋

   省高齊天保七年自今𫉬嘉縣移修武縣於西修武故城隋大業十一年移今武陟縣界唐武德二

   年又移於濁鹿城四年又移還西修武縣即今治 按後漢書獻帝紀帝為山陽公居於山陽之濁

   鹿城注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元和志濁鹿故城在修武縣東北二十三里武徳故城

   陟縣東南秦縣也始皇東廵置漢屬河內郡後漢延康元年封曹睿為侯邑晉省隋析置武陟縣後

   併入修武元和志隋武陟縣理武德故城在今武陟縣東二十里懷縣故城在武陟縣

   西南禹貢覃懷底績孔安國傳覃懷近河地名鄭元曰懷即河內懷縣左傳隱公十一年王與鄭田

   有懷後屬晉史記趙成侯四年魏敗我懷又魏安釐王九年秦拔我懷漢置懷縣為河內郡治後漢

   建武元年幸懷晉建興後不復為郡治東魏改屬武德郡隋大業初省入安昌唐武德初復置屬懷

   貞觀元年省入武陟括地誌懷縣故城在懷州武陟縣西十一里河陽故城在孟縣西

   三十五里春秋晉河陽邑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戰國屬魏史記趙惠文王十一年董叔與

   魏氏伐宋得河陽於魏漢置縣屬河內郡晉省水經注河水東逕河陽縣故城南魏孝昌中復置高

  齊省隋時復置移治北中府城而此城廢隋志河陽有古河陽城治寰宇記在今河陽縣西三十五

  平皋故城在溫縣東本晉邢邱邑左傳宣公六年赤狄伐晉圍邢邱注今河內平皋

  縣戰國屬魏史記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邱漢書地理志河內郡平皋注應劭曰晉號曰邢

  邱以其在河之皋處勢平夷故曰平皋後漢晉因之東魏改屬武徳郡北齊廢括地誌平皋故城在

  武德縣東南二十里寰宇記平皋城在武德縣西府志平皋城在溫縣東二十里邢城在平皋東北

  溫縣故城在今溫縣西南三十里亦曰蘇城周為畿內邑左傳隱公二年鄭祭足帥

  師取溫之麥注溫今河內溫縣成公十一年劉康公曰蘇忿生以溫為司寇蘇氏即狄又不能於狄

  而奔衞於是襄王勞文公而賜之溫戰國時為魏地漢置縣屬河內郡東魏天平中移縣於古城東

  北七十里隋大業十三年又移治於李城卷縣故城在原武縣西北戰國魏邑史記蘇秦

  列傳據魏取淇卷則齊必入朝秦又秦本紀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吳傷攻魏卷取之注正義曰卷

   城在鄭州原武縣西北七里二漢屬河內郡晉魏屬滎陽郡北濟省輿地廣記故城在原武縣東

   陽武故城在今陽武縣東南秦置史記秦始皇二十九年東遊至陽武博浪沙中漢初曹

   參自曲遇從攻陽武魏書地形志陽武有陽武城蓋非故治也寰宇記陽武故城在陽武縣東南二

   十八里高齊天保七年移治汴水南一里今無遺址隋開皇五年復理此城唐武德四年又移理漢

   原武城即今治也原武故城今陽武縣治魏置縣晉省後魏孝昌中復置魏書地形志

   原武有原武城蓋非故治也高齊天保十年又廢寰宇記唐武徳四年於漢原武城復置陽武縣即

   今理忠義廢縣在河內縣西南三十里唐書地理武德三年析河內置忠義縣四

   年省府志今崇義鎮即舊忠義縣紫陵廢縣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唐書地理志武德

   三年析河內置紫陵縣四年省寰宇記河內縣有紫陵礀縣近礀故以爲名通志今爲紫陵村

   行廢縣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唐書地理志武德三年析河內置太行縣四年省府志今清

   化鎮即舊太行縣湨陽廢縣在濟源縣東湨水之北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濟源置

   湨陽縣四年省長泉廢縣在濟源縣西南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垣縣置屬懷州後省

   縣志今縣西南有長泉里以故縣得名邵原廢縣在濟源縣西一百二十里古曰郫亦

   曰郫邵亦曰邵亭左傳文公六年晉趙孟殺公子樂於郫襄公二十三年齊伐晉取郫邵後漢郡國

   志垣縣有邵亭注博物記河東垣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濟源置邵原

   縣四年省寰宇記邵原在王屋縣西四十里府志今為邵原鎮蒸川廢縣在濟源縣北十

   三里唐書地理志武徳二年析濟源置屬西濟州四年省集城廢縣在孟縣東南唐書地

   理志武德四年析集城置盟州八年州廢省集城入河陽縣志今名城子村河清廢縣

   在孟縣西南五十里本漢軹縣地唐武德二年柏崖東置大基縣屬懷州八年省咸亨四年復置

   屬洛州先天二年改曰河清㑹昌三年改屬孟州後仍屬河南府尋廢成通中復置大順元年因亂

  毀壞移在柏崖𨻶地權置宋開寶元年移治白波鎮今改曰孟津故城遂發金史地理志孟津有河

  榖旦廢縣在孟縣北十五里俗訛為郭旦唐書地理志武徳三年析河陽置穀里縣

  屬懷州四年省縣志今為穀旦鎮成鄉城在河內縣東南水經注沁水東南流逕成鄉城

  絺城在河內縣西南左傳隱公十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與鄭有絺注絺城在野王西

  南漢書地理志波注孟康曰今有絺城水經注濟水流逕郄城北郄即絺字之訛也括地誌故絺城

  在河內縣西南三十里明統志付逯城即古絺城陽鄉城在河內縣西南晉大興初耿稚

  襲擊劉粲粲奔陽鄉即此水經注奉溝水東南逕陽鄉城北邘城在河內縣西北周初邘國

  史記周世家文王伐邘左傳邘晉應韓武之穆也隱公十一年王取蒍邘之田於鄭京相璠春秋土

  地名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邘臺水經注邘水南流逕邘城西故邘國也城南有邘臺今故城

  當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括地誌故邘城在河內縣西北二十七里通志今為邘臺鎮在河內縣西北

   三十鄈城在河內縣北水經注丹水又東南出山逕鄈城西城在水際俗謂之期城京相

   璠曰河內山陽西北有鄈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元年趙成侯韓懿侯伐我葵即此城也舊志期城

   在府西北三十里此又一期城非古鄈城 按漢書郡國志山陽有蔡城蓋蔡葵字相類故訛

   子城在河內縣北太行山頂其路羊腸百折中有平地僅畝許唐初築城以控懷慶澤州之衝

   其城甚小故名苑鄉城在河內縣北水經注丹水西逕苑鄉城北南屈東轉逕其城南東南

   流入沁水雍城在河內縣東北周初雍國左傳郜雍曹滕文之昭也注雍國在山陽縣西後漢

   書郡國志山陽邑有雍城水經注長明溝水逕雍城南寒泉水逕雍城西京相璠曰今河內山陽縣

   西有故雍城魏書地形志州縣有雍城郡國地道記故雍城在武徳縣西北三十五里寰宇記武徳

   縣有南斗城在縣北三十里北斗城在縣北五十里疑即故雍城也射犬城在河內縣東北

   後漢書光武紀更始二年世祖破赤眉於射犬注射犬故城在武徳縣北又司馬彪郡國志野王有

   射犬聚三國魏志漢建安四年眭固以其衆屬袁紹屯射犬曹公大破之水經注長溝水東逕射犬

   沙城在河內縣東北晉太元八年慕容垂使鮮卑可渾譚集兵於河內之沙城即此水經

   注滎澤際又有沙城城在佩濟瀆中都城在河內縣東北魏書地形志州有中都城水經

   注沁水逕中都城南金城有東西二金城俱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魏書地形志州有金城水

   經注白馬河水東南流經金城西向城在濟源縣南周畿內向邑詩作都於向左傳隱公十

   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與鄭有向注軹縣西有地名向上竹書紀年魏襄王二十四年鄭使韓辰

   歸陽及向二月城陽向更名陽爲河雍向爲高平水經注天漿水出軹南睪向城北俗謂之韓王城

   闞駰十三州志軹縣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國也括地誌韓王故城在河陽縣西北四十里

   湛城在濟源縣南後漢書郡國志河陽有湛城水經注湛水自向城南逕湛城東或謂之隰城

   陽城在濟源縣西南周畿內樊邑左傳隱公十一年桓王以蘇忿生之田與鄭有樊注樊

  一名陽樊野王縣西南有陽城又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定王室次於陽樊國語王以陽樊賜晉後

  漢書郡國志修武有陽樊注服䖍曰樊仲山甫之所居故名陽樊水經注湨水南源出陽城南谿府

  志陽樊城在濟孟之交湨水南岸今呼皮城原城在濟源縣西北周初原國左傳隱公十一

  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有原注原在沁水縣西後漢書郡國志軹有原郷水經注濟水東源出原城

  東北昔晉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濟水重源所發因復謂之濟源城隋書地理志濟

  源有古原城括地誌城在濟源西北二里寰宇記在今縣九里勳掌城在濟源縣西北二十

  五里水經注湨水岀原城西北二里勳掌谷北齊書斛律光傳河清二年光築勳掌城於軹關西仍

  築長城二百里置十二戍攢城在修武縣西北二十里左傳隱公十一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

  有攢注攢在修武縣北後漢書郡國志修武有攢茅田注縣西北有攢城通鑑地理通釋攢茅在修

  武縣北今為大陸村殷城在武陟縣東南水經注朱溝東逕殷城北述征記曰河之北岸河內

  懷縣有殷城或謂楚漢之際殷王卬治之非也按竹書紀年秦師伐鄭次於懷城殷殷即是城也

  晉劉聰以郭默為殷州刺史都督緣河諸軍治此元和志殷城在縣東南十里隰城在武陟縣

  西南十五里左傳隱公十一年王以蘇忿生田與鄭有隰城又僖公二十五年寛侯殺太叔於隰城

  注在懷縣西南樊城在武陟縣西南四十里今名古樊城相傳樊噲屯兵於此永橋城

  在武陟縣西高齊有永橋大都督蓋城近河陽設以控三城之險後周書大象工年韋孝寛討尉遲

  迥進次永橋城之東南諸將士以此城當路請先攻之孝寛以城小而固引軍次於武陟寰宇記隋

  大業十年移修武縣於永橋縣志永橋即今縣西虹橋鎮沁陽城在武陟縣西水經注懷縣

  北有沁陽城魏書地形志山陽有沁陽城府志沁陽城在沁水北河內武陟之交今呼為沁陽村

  無辟城在孟縣東後魏太和二十年廢太子恂置於河陽無鼻城在河橋北二里水經注湨

  水逕無辟邑西世謂無比城亦曰馬髀城北中城在孟縣南水經注河北側岸有二城相對

  置北中郎府徙諸縣隸府戶並羽林虎責領隊防之後魏武泰初𠇍朱榮自晉陽南下胡太后遣將

  守河橋及北中城以拒之永安元年元顥入洛遣陳慶之守北中城自據南岸分兵守河中渚又遣

  別將緣河固守三年魏主誅𠇍朱榮遣將軍奚毅等將兵鎮北中東魏元象元年又築南城及中潬

  城是為三城使潘樂屯北中城高永樂守南城其後汗薩出為五城都督鎮河陽蓋有五城矣寰宇

  記孟州城即北中府城也後魏太和二十年置高齊於其中置行臺周武平齊改為河陽鎮隋開皇

  十六年復置河陽縣治此 按元史地理志孟州金大定中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築今城

  徙治焉故城謂之下孟州新城謂之上孟州元初仍治下孟州憲宗八年復治上孟州州今有下孟

  鎮在縣南十八里即故孟州治鄧城在孟縣西南戰國魏邑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

  錯取軹及鄧注南陽有鄧縣括地志故鄧城在河陽縣西三十一里冶坂城在孟縣西南冶

  坂津述征記即春秋踐土水經注冶坂城舊名漢祖渡城險固南臨孟津城中潬城

  縣西南河陽三城之一也元和志東魏元象元年築仍置河陽關洪邁容齋隨筆河中一洲名曰中

  潬上有河伯祠水環四周喬木蔚然嘉祐八年大水懷襄了無遺跡中潬由此遂廢明統志中潬

  城今夾灘縣志即今黃河中郭家灘南城在孟縣西南寰宇記南城與河陽縣接東魏元象元

  年築通鑑地理通釋南城在河陽縣西四面臨河即孟津之地安國城在孟縣西南水經注

  同水東北流逕安國城西湨水東南逕安國城東程莊城在孟縣西南元統志程莊城在

  河陽縣北十五里遺址存焉冶城在孟縣西北水經注天漿水東北逕一故城俗謂冶城縣

  志冶城俗呼為冶墻今縣西北路有冶墻村李城即今溫縣治後漢書郡國志平𦤎有李城

  水經注奉溝水逕李城西秦攻趙邯鄲李同説平原君勝分家財饗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與赴

  秦軍秦軍退李同死封其父為李侯即此城也元和志隋大業十三年自故溫縣移於今理西南至

  河南一百三里司馬城有二一在溫縣西二十里招賢鎮司馬懿所築一在武陟縣西南三

   十里晉司馬氏所居其鄉有司馬村安昌城在溫縣東北水經注沙溝水東南逕安昌城西

   漢成帝河平四年封丞相張禹為侯國魏書地形志平𦤎有安昌城元和志安昌故城在武德縣東

   南十三里新志有南北二平𦤎安昌蓋卽北平𦤎也陽池城今原武縣治竹書紀年魏惠王

   十五年遣將龍賈築陽池以備秦水經注陰溝右瀆東南逕陽城北元和志原武縣隋復置縣理卽

   古陽池城安城在原武縣東南史記魏世家昭王十三年秦拔武安城又無忌謂魏王曰通韓

   上黨於共𪧟使道安城出入賦之通鑑地理通釋安城在鄭州原武縣東南二十里垣雍城

   在原武縣西北五里卽衡雍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敗楚師於城濮還至於衡雍注衡雍鄭地

   今滎陽卷縣史記秦本紀昭襄王四十八年韓獻垣雍又魏世家信陵君謂魏王曰秦有鄭地得垣

   雍注徐廣曰垣雍城在卷縣卷屬魏也水經注陰溝左瀆絶長城逕垣雍城南昔晉文公戰勝於楚

   周襄王勞之於此故春秋書甲午至於衡雍作王宮於踐土呂氏春秋曰尊天子於衡雍者也

  城在原武縣西北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龍賈帥師築長城於西邊戰國䇿蘇秦說魏王曰

  西有長城之界漢書郡國志卷有長城經陽武到密博浪城在陽武縣東南史記張良爲韓

  報仇得力士爲鐡錐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索隱地在陽武南今浚儀西北四十里有博浪城元和

  志博浪沙在陽武縣東南五里棣城在陽武縣北左傳襄公五年諸侯戍陳子囊伐陳㑹於城

  棣以救之杜預注城棣鄭地陳畱酸𬃷縣西南有棣城元和志南棣北棣二故城在陽武縣北十里

  懷宮在河內縣治後漢書光武紀建武元年祠高祖太宗於懷宮注懷河內縣名有離宮周書

  武帝紀宣政元年幸懷州置懷州宮河陽宮在孟縣南寰宇記河陽縣隋煬帝置河陽

  宮入唐宮廢深井裡在濟源縣南故軹城旁卽聶政所居史記刺客傳聶政者軹深井裡

  鐡岸在濟源縣北濟瀆廟東夾濟河岸如鐵石因名竹塢在河內縣東北明月山之

  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嵩洛經此有   御製駐蹕竹塢詩鍾  繇塢

   在濟源縣東南鍾王村水經注湨水東逕鍾繇塢北世謂之鍾公壘白騎塢在孟縣西北水

   經注同水東北流逕白騎塢南塢在源上為二溪之㑹北帶深隍三面阻險惟西版築而巳縣志漢

   末賊將張白騎所築故名今名為白墻縣北西路有白墻村新城壘在河內縣東北九置

   元和志武德三年劉德威置營於此東吳壘在孟縣西南晉昇平元年泰山太守諸葛攸率

   水陸軍擊燕入自石門屯於河渚燕將慕容詳等與攸戰於東呉卽此鉤陳壘在孟縣西

   南四十里水經注河南有鉤陳壘世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所㑹處紫微有鈞陳之宿主兵陣是以

   壘資其名七賢鄉在修武縣北晉初阮籍嵇康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咸同居山陽時人號

   為竹林七賢避暑錄語七賢竹林在今懷州修武縣初若欲避世遠禍者然反以此得名 本朝乾

   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經此有   御製七賢詠詩文  侯鄉在陽武縣西北二十

   五里漢丞相張蒼故里聃村在修武縣西二十里周老聃所居  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

  問禮於此亦名孔莊義門村在修武縣西二十里宋張宏毅家於此有連理槐兩樹相去三

  步許上枝交貫為一今猶盛茂前有龍虎二石不假雕刻形象天成懷慶舊衞在河內縣

  治東明洪武七年建今廢沁園在河內縣東北沁水北岸金時官僚宴㑹之所有石圖本今廢

  吏隱園在濟源縣治有唐元和年碑記竇氏園在濟源縣北鐵岸之北宋王巖叟詩

  雲李郭名園竇氏隣傳林花竹遠相親言李郭傅三園相去不遠也㑹春園在濟源縣北沁

  河北岸五代周顯徳中建桑園在陽武縣曹大家止宿處按文選班昭東征賦雲宿陽武之桑

  園卽許衡別墅在河南縣東北十五里景賢村韓愈別墅在孟縣西十里

  今呼韓莊盧仝別墅在濟源縣西北二十里石村之北有玉川烹茶館在焉仝詩買得一

  片田濟源花洞前石晉別墅有二一在濟源縣西六十里韓村社俗呼特進莊一在孟

  縣東十五里今呼駙馬荘皆傳晉高祖微時居此張㫖宅在河內縣城內司馬故

  宅在溫縣城內東南隅舊爲學宮今爲興化寺晉書宣帝本紀司馬氏河內溫縣孝敬里人

  嶽樓在河內縣治元初建面嵩少背太行得一郡勝槩迎風樓在河內縣北宋王巖

  叟有避暑樓在修武縣西北百家巖西舊傳漢獻帝避暑於此址磴猶存江樓

  在陽武縣唐韋承慶有詩懷川閣在府城內宋尹洙建有詩平嵩閣在孟縣南舊孟

  州治後圃因城爲閣北倚太行南憑嵩少俯瞰黃河爲河陽勝觀宋司馬光有記揚清閣

  在孟縣西舊河陽縣治後圃宋慶厯中縣令鮮于亨建高令元敏復新之黃庚堅有詩懷古

  堂在府治內舊懷州治唐太守杜正倫建草堂在濟源縣西北濟瀆廟西宋傳堯俞建司

  馬光蘇軾有詩久廢人猶呼爲傳家園又有別墅在濟源縣北盤谷徳威堂在孟縣南舊孟

  州治宋文彥博以司空判河陽後其子及甫亦爲河陽守彥博以太師就養建此堂蘇軾作銘又有

  太師堂亦及甫所建刻父三詩於石范祖禹作記鎮山亭在河內縣城內金沁南軍節度

  使耿光祿建於此厲兵秣馬鎮遏太行之寇碑刻尚存萬柳亭在濟源縣西唐白居易溫

  庭筠皆有詩苗亭在濟源縣西水經注濝水逕苗亭西春秋苗賁皇采色裴公亭

  在濟源縣西北濟瀆廟側唐裴休所居李洞有詩房公亭在濟源縣北濟瀆廟西唐房琯

  望懷亭在濟源縣東北三十里下臨枋口曲亭在修武縣北後延熹二年

  尚書令張敬為山陽曲亭侯鄇人亭在武陟縣西南十五里左傳成公十一年晉郤至與

  周爭郞田注鄇溫別邑懷縣西南有鄇人亭聯芳亭在孟縣西舊河陽縣治後圃宋慶厯

  中縣令鮮於亨建修武亭在原武縣東左傳成公十五年晉人及鄭子然盟於修澤注卷

  縣東有修武亭亦名修魚史記秦本紀惠文王後七年韓趙燕齊共攻秦秦使庶長疾與戰修魚注

  正義曰修魚韓邑水經注濟水自滎澤東經滎陽卷縣之修武亭南扈亭在原武縣西北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公與齊侯盟於扈文公七年趙盾與諸侯盟於扈注扈鄭邑卷縣西北有扈亭水經

   注河水又東北逕卷之扈亭北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二年河絶於扈卽此地也烏巢亭

   在陽武縣東北後漢建安五年袁紹與曹操相持於官渡紹遣淳于瓊北迎運車瓊宿烏巢去紹軍

   四十里水經注濟瀆東逕酸𬃷縣之烏巢澤北澤有故亭晉太康地記曰澤在酸棗之東南昔曹操

   納許攸之䇿破袁紹軍處也大臺在河內縣治東寰宇記河內縣有大臺光武遣王梁擊赤

   眉賊憩鶴臺在濟源縣西寰宇記在河清縣西北三十里相傳王子喬浮邱公遊王屋

   憩鶴於此沁臺寰宇記在濟源縣東北三十里與沁水故城相去五里醒酒臺

   武縣西北百家巖前傳是晉劉伶遺跡宋曹涇大書石刻存鬬雞臺在孟縣西五里唐時

   洛陽王公貴家𡻕時令節相聚㑹走馬鬬雞於此今臺址尚存虢公臺在溫縣西南十五里

   水經注濟水南厯虢公臺西皇覽曰溫縣南有虢公臺基尚存寰宇記俗名賀酒臺晉宣帝故邑集

   溫父老登此臺宴飲父老捧觴慶賀因謂之賀酒臺鳳凰臺有二一在溫縣西十五里王羊

  店本草遠志出溫縣西鳳凰臺下卽此今臺基尚存一在縣治北五里渠河明嘉靖中鳯凰集於渠

  河東臺因名青蘿齋在濟源縣西王屋山下唐岑參別業也參詩所謂早年家王屋五別

  青蘿春者今廢禮賢館在孟縣南舊孟州治後圃宋呂公著守河陽司馬光范鎮往謁館之

  於此因名二賢皆有詩

 ︹關隘︺碗子城關在河內縣北碗子城山大斛關在河內縣北二十里元和志在

  武德縣北一百六里名勝志大斛關碗子城關俱在太行山畔實險隘之地又太行山上有天井關

  虎嶺關在濟源縣西亦名胡嶺關宋紹定三年史天澤攻金將武善於衞州善敗走胡嶺

  關卽此 武善舊作武仙今改箕關在濟源縣西王屋山南亦名濝關後漢書鄧禹傳建武元

  年禹自箕關入河東王梁傳建武二年以梁為中郎將北守箕關水經注濝水逕故城東卽箕關也

  軹關在濟源縣西北十五里關當軹道之險因曰軹關述征記太行八陘第一曰軹關陘魏書

  地形志王屋有軹關唐書地理志濟源縣西有軹關 按魏景初二年司馬懿在汲詔懿自軹關西

  還長安晉永嘉二年王彌寇洛陽敗走渡河自軹關入平陽咸和三年石虎自軹關西入擊趙之河

  永和六年符健西入長安遣其弟雄自潼關入兄子菁自軹關入太和十九年慕容垂伐慕容永

  永悉斂諸軍屯軹關杜太行口北齊河清二年律光築勳掌城於此周揚𢶏來伐出軹關深入為

  齊所敗周建德四年韋孝寛陳伐齊之䇿曰大軍出軹關方軌而進蓋自昔險隘為軍出入必爭之

  黃河關在孟縣南黃河北岸今廢河陽關在孟縣西南唐書地理志河陽有河

  陽關注河陽關東魏置於中潬城邵源鎮廵司在濟源縣西一百二十里設廵司駐

  尚香鎮在河內縣東三十里武徳鎮在河內縣東南四十里九域志河內縣有

  武徳崇義鎮在河內縣西南三十里柏香鎮在河內縣西三十五里西去濟

  源亦三十五里金史地理志河內鎮柏鄉舊有城明崇禎四年邘臺鎮在河內縣西北

  三十萬善鎮在河內縣北二十里舊有驛今廢九域志河內縣有萬善鎮 按唐㑹昌

  三年河陽節度使王茂元討劉楨以兵守萬善別將劉公直潛師過萬善鎮南五里焚雍店中和四

  年李克用討黃巢將兵出天井關河陽別帥諸葛爽辭以河橋不完屯兵萬善以拒之克用乃西自

  陜津及河中渡卽此清化鎮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金史地理志河內鎮清化明正德中築

  城置稅大使 本朝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嵩洛道經覃懷有   御製清化鎮

  詩二十八年裁稅大使設通判移駐於此待王鎮在修武縣西二十里又有永安鎮在縣東

  二十承恩鎮在修武縣西三十五里金史地理志修武鎮承恩舊置驛及稅課司於此

  沇河鎮在孟縣東二十里沇水逕其左金史地理志河陽鎮沇水白波鎮

  縣西南故河清城東或謂之白波谷宋開寶中甞為河清縣治又有野戍鎮在縣西四十里禹寺鎮

  在縣西北二十里縠羅鎮在孟縣北二十里今名羅荘金史地理志河陽鎮縠羅

  北鎮在孟縣東北十五里今名城北村趙堡鎮在溫縣東北十五里又有招賢鎮在

  縣西二十里古賢鎮在縣西北十五里陳橋鎮在原武縣南黃河南岸九域志原武縣有

  楊橋陳橋二鎮金史地理志原武鎮陳橋太平鎮在陽武縣東三十里有祥符北岸同知駐

  此又延州鎮在縣東北二十里土人謂卽元故州覃懷驛在河內縣治又有河內遞運所

  武安驛在修武縣治西又有遞運所武陟驛在武陟縣治安郭驛

  陟縣西北四十里舊名宋村本隋祭酒宋通居第後為宋郭鎮金史地理志武陟鎮宋郭後又改為

  安郭置驛於此有城明景泰中築舊有驛丞今裁又有遞運所河陽驛在孟縣治又有孟縣

  遞運木欒店在武陟縣東北四里瀕沁河邑中市集之最有河汛 本朝乾隆元年

  立長夫十六年二十六年屢加修築詳見堤堰

 ︹津梁︺沁河橋在河內縣北五里丹河橋在河內縣東北十里臨濟橋

   源縣北濟池東南通濟橋有二一在濟源縣東北跨瀧河上一在濟源縣東門外

   聚橋在修武縣東關外舊名龍渠本朝順治十五年重建改今名政濟橋在武陟縣

   東北沁河上河橋在孟縣南晉泰始十年杜預造河橋於富平津永和六年符健入關中自

   枋頭西至孟津爲浮梁以濟既濟焚河橋後魏太和十七年幸孟津於栗磾編次大船橫橋於冶坂

   六軍以濟永安二年元顥入洛分兵守河中渚尒朱兆等縛材爲筏自馬渚西硤石夜渡顥軍遂潰

   永熙三年魏主親統六軍次於河橋後周建德四年大舉伐齊宇文憲縱火焚河橋橋絶唐武德二

   年行軍總管劉宏基遣將襲王世充焚其河橋三傌懷州總管黃君漢分道以舟師襲世充斷河陽

   南橋天寶十四載封常清詣東都斷河陽橋爲守禦之備乾元二年郭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保

   東京後唐清泰中晉兵南下唐主命諸將分守南北城以衞河橋既又專守南城斷浮橋而還宋乾

   德三年水漲壞中澤橋梁政和七年都水監孟陽言舊河陽南北二河皆有浮梁頃緣河北淤澱止

  於南河修築一橋水勢衝激多致損壞請開修北河如舊修繫南北兩橋從之元和志浮橋以船為

  腳竹𥷨亙之寰宇記河陽有南浮橋在縣南一里卽杜預所造也榖旦橋在孟縣北十五

  里湨河上侯村橋在孟縣北二十里大㵎上龍津橋在溫縣西北十八里沁水

  渡有二一在府城北一在武陟縣東黃河渡在武陟縣東南六十里馬家渡

  在原武縣東南十里趙家口渡在陽武縣南三十里

 ︹隄堰︺古陽隄在河內縣西北二里府志史公隄卽古陽隄明知府史東昌輦其家金築石障

  水民為立碣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增修沁隄在武陟縣東北西抵河內亙數十里 本朝乾

  隆二十六年沁水漫溢增修遮馬隄在孟縣南後魏尒朱榮殺朝士十三百餘人於此元

  和志遮馬隄在河陽縣西南十三里小金隄在孟縣西三十里濟湨二河夏秋澇溢明洪武

  十七年築隄防之長四里名沇河隄成化閒增築長二十里易今名 本朝乾隆二十年修築

  水隄在原武縣南有二㖷北隄西起甄家荘東至小灘孤堆南隄西起陳橋東至董家荘長六

  八激隄在原武縣西水經河水又東逕八激隄北注漢安帝永初七年令謁者泰山於

  岑於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衝波謂之八激隄在原武縣北舊為黃河津

  二十四堰在河內縣南明河內令袁應泰鑿廣濟渠分二十四堰曰永益水利長豐

  天富永福廣福和豐廣豐大豐大有太平廣有永濟廣阜新興廣隆萬盈長濟興隆興福宏福萬德

  大濟永通 本朝乾隆五十八年培築河內縣馮家莊沁河民堰挑濬引河一千餘丈枋口

  堰在濟源縣東三十里卽古秦渠也秦時以枋木為門以備蓄洩故名枋口亦作方口韓愈盤谷

  子詩平沙綠浪榜方口是也今為利豐渠詳見五龍口千工堰在濟源縣東北馬頭溪之

  西五龍口在濟源縣利豐渠西卽今永利渠府志五龍口卽古枋口秦渠魏司馬孚壘石

  為門隋懷州刺史盧賁引沁水灌田名曰利民渠唐節度使崔宏禮刺史李元淳相繼疏濬後溫造

  奏復秦渠枋口堰以溉濟河溫武四縣田五千頃中統二年提舉王允中大使楊端仁奉詔開渠

  修堰厯濟源河內河陽溫武陟五縣村坊四百六十三處名曰廣濟河 本朝乾隆四十九年河臣

  何裕誠疏濬五龍口廣利豐利永利各渠濱河麥苗均資澆灌之力 按枋口五龍口俱在濟源且

  檢河內縣志載濟源永利圖所謂永利渠卽在五龍口不得載在河內以地考之在河內西舊志謂

  在東北誤也

 ︹陵墓︺︹漢︺獻帝陵在修武縣北三十五里濁鹿城後小風村名禪陵皇甫謐帝王世紀在濁

  城西北去濁城直行十一里斜行七里去山陽十五里︹晉︺三陵在溫縣西三十里府志相

  傳爲晉武帝之祖陵︹周︺虢公冢在溫縣西南故溫城東水經注濟水故瀆東逕虢公冢北

  皇覽曰虢公冢在溫縣郭東濟水南太冢是也聶政墓名勝志戰國聶政墓在濟源軹城裡

  俗呼爲刺客墓趙盾墓在溫縣西五里方陵村鉏麑墓在溫縣西嶽村韓厥

   墓在溫縣西南五里方陵村東北︹漢︺郭巨墓在府北沁水北岸按城冢記孝子丁蘭

   郭巨墓俱在沁水北岸而府志又載巨墓在林縣西括地誌則雲濟有鄴郭巨墓陜西通志又載丁

   蘭墓在興平縣東北十里諸説不同今並附著於此以備參考郅惲墓在濟源縣南天漿村

   西蒯徹墓在武陟縣東北十八里蒯村銚期墓在孟縣北十五里銚村

   負名勝志在溫縣西鳴雌城內楚漢春秋高祖封負為鳴雌侯陳平墓在陽武縣

   東三十里張蒼墓在陽武縣東北四里︹三國︺︹魏︺管輅墓在河內縣東北

   褚墓在武陟縣東四里中許村︹晉︺山濤墓在武陟縣西二十里子𥳑及孫遐墓稍前

   習鑿齒墓在修武縣西南習村寰宇記在修武縣西太平鄉︹南北朝︺︹魏︺

   太子恂墓在孟縣北七里太子村︹北齊︺封隆之墓在孟縣西北蘇家莊

   ︹隋︺宋通墓在武陟縣西北樂上鄉碑記尚存︹唐︺徐有功墓在濟源縣

  東青龍里盧仝墓在濟源縣西北武山之巔溫佶墓在濟源縣左家山舊作溫造墓

  按墓表乃造父佶也令狐楚墓在濟源縣西北劉紹谷屈突通墓在濟源縣

  北勳掌谷東麓或雲在屈冢村南通爲洛州都督因葬焉李願墓在濟源縣北盤谷上

  休墓在濟源縣東北裴村西韓愈墓在孟縣西十五里韓家莊皇甫湜銘子昶墓在

  縣西二十里尹村李元淳墓在孟縣北潘孟陽爲墓誌曰葬河陽太平鄉高端岡

  建封墓在孟縣北鄭士林爲墓誌曰葬河陽太平鄉虢村婁師徳墓在原武縣

  東北七里小宋村城冢記在縣東北二十里韋思謙墓在陽武縣北三里︹宋︺傅

  堯俞墓在濟源縣西北龍潭塔蘇立墓在修武縣北魏村東馮拯墓

  縣西三里曹家坂子行巳伸巳祔焉郭熙墓在溫縣西五里方里村北︹元︺許衡墓

  在河內縣東北六十里元史本傳衡卒之日懷人無少長皆𡘜於門四方學士有數千里來祭哭墓

  胡節婦墓在武陟縣西富樂村郝經墓在孟縣西許村︹明︺何瑭墓

  在河內縣南郭趙烈女墓在河內縣北

 ︹祠廟︺包公祠在河內縣東門內祀宋包拯何文定公祠舊在府南郭後徙建

  河內縣東祀明何瑭孝子祠在河內縣東南祀漢孝子郭巨丁蘭宋紹興閒建明洪武十七

  年重韓文公祠有三一在河內縣西南一在修武縣北南陽城一在孟縣南門內

  許文正公祠在河內縣西元皇慶二年勅建祀許衡趙烈女祠在河內縣

  西北明正德閒建宼公祠在河內縣北祀後漢寇恂霍節使祠在河內縣北祀

  宋知州霍安國北海祠在濟源縣西北唐書地理志濟源有北海祠縣志祠在濟瀆祠後祀

  北海之神四令公祠在濟源縣西北龍潭裡祀宋時陳省華子堯叟堯佐堯咨熙寕七年

  堯佐孫知儉行部至此因搆祠司馬光為作記河平侯祠在孟縣南水經注河上舊有河

  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頒世語曰晉文公之世大魚見孟津長數百步高五丈河平侯祠

  卽斯祠也楊忠愍公祠在孟縣南十五里祀明欽天監五官監候楊源源豐城人正德

  初疏劾劉瑾謫戍肅州行至河陽驛卒其妻斬蘆荻覆而瘞之至嘉靖十一年河決古城墓廢萬厯

  二十六年賜諡葬衣冠驛門東因立祠潘令祠舊在孟縣西野戍鎮明成化中移入縣城

  南門內祀晉潘岳婁公祠在原武縣儒學東祀唐婁師徳每歳春秋致祭張公祠

  在陽武縣治南祀漢縣令張玘張文侯祠在陽武縣東北四里祀漢相張蒼帝堯

  廟在河內縣西北三十里宋紹聖二年成湯廟在河內縣西北府境湯廟凡十有一

  其在大浙山者卽古桑林地元郝采麟有記華嶽廟在河內縣北水經注沁水北有華嶽

  廟廟側有攢柏數百株對郭臨川負岡䕃渚青青彌望懷州刺史頓邱李洪之所經構也廟有碑焉

  是河內郡功曹山陽荀靈龜河平四年天安元年禹廟有二一在濟源縣東逯村一在

  孟縣三公廟在濟源縣治西祀周公召公畢公召康公廟在濟源縣西寰

  宇記在王屋縣西十五里後魏書高允傳孝文時允為懷州刺史秋月廵境見召公廟廢毀表修葺

  濟瀆廟在濟源縣西北唐書地理志濟源有濟瀆祠府志隋開皇二年始立廟唐天寶

  六載封其神為清源公宋時加封清源王明洪武二年改正嶽瀆神號止稱北瀆大濟之神明統志

  有靈源閣俗呼水殿縣人奉香禱祀 本朝乾隆三年   髙宗純皇帝頒流清普忠扁額

  農廟在修武縣東南經理村有五穀臺遺址光武廟在孟縣西南隄北頭村

  王廟在溫縣東孟封村文王廟有三一在溫縣東南平𦤎一在縣東孟封村一在縣

  西北王村漢高祖廟在溫縣東北趙堡鎮

 ︹寺觀︺天安寺在河內縣東金大定元年興隆寺在河內縣西北卽元仁宗潛邸

  也延祐二年建寶光寺在河內縣東北四十里明月山一名明月寺元泰定中建明永樂中

  修 本朝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嵩洛經此有   御製登月山寶光寺詩

  慶寺在濟源縣西北唐垂拱初建明統志西有龍潭上有澄源閣長興寺在濟源縣

  北一里北齊河清四年盤谷寺在濟源縣盤谷山北齊建元元年化城寺

  源縣東北三十里唐咸通中建名勝志巖洞幽邃乃裴休舊學之所西明寺在修武縣西唐

  麟徳元年建開元二十四年修有碣居徳寺在修武縣西五十五里唐開元八年

  樂寺在武陟縣西十里五代周顯徳二年建中有舍利塔高淩雲漢雄峙一方金山寺

  在孟縣西十里紫金山唐垂拱三年盤龍寺在孟縣西三十五里唐開元二年

  化寺舊在溫縣南門內明嘉靖元年徙建城東南隅司馬懿故宅善䕶寺在原武縣

  東門外縣志寺有玲瓏塔宋徽宗時建聖水觀在府治東南唐時建奉仙觀

  源縣西北唐垂拱元年建元至元中修宋賀蘭棲真居此六真觀在修武縣北六真山後唐

   天成中建嘉應觀在武陟縣 本朝雍正元年㫖建   御書勅建嘉應觀扁

   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嵩洛   御書瑞應榮光扁額通元觀

   陟縣西北元至元初建隆禧觀在武陟縣西北宋元豐中建長春觀在孟縣西

   元至元四年建玉清宮在府治西北明宣德五年南嶽仙宮在河內縣西北

   紫金壇西祀紫虛元君魏夫人亦稱魏夫人祠有宋碑存名勝志晉陽武令劉幼彥妻學仙得道飛

   昇於南嶽後人立祠祀之稱紫虛元君靈都宮在濟源縣西三十里尚書谷唐天寶閒建

   爲玉貞公主修道所元至元中修有金蓮泉清虛宮在濟源縣西王屋山東南唐樞遊王

   屋山錄有清虛宮逺在東偏是爲小有洞天紫微宮在濟源縣西王屋山下唐司馬承禎

   棲真之所宋紹聖初建陽臺宮在濟源縣西王屋山下晉煙蘿子棲真之所唐開元二十

   三年司馬承禎奏建天慶宮在濟源縣西北隋開皇中建

 ︹名宦︺︹漢︺周亞夫沛人文帝時為河內太守宼恂昌平人光武定河內而更始大司馬

  朱鮪盛兵據洛陽乃拜恂河內太守恂講兵肄射伐淇園竹為矢百餘萬養馬二千匹収租四百萬

  斛轉以給軍鮪遣蘇茂賈強攻溫恂勒軍馳赴大破之光武得檄大喜曰吾知寇子翼可任也時軍

  食急乏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絶王梁安陽人光武平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內太守宼

  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光武以為梁功趙熹宛人光武時拜懷令大姓

  李子春先為瑯琊相豪猾併兼為人所患熹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覺卽窮詰其奸收考子春

  京師為請者數十終不聽牟長臨濟人建武二年遷河內太守諸生講學者常有千餘人著尚

  書章句皆本之歐陽氏俗號為牟氏章句宋均安衆人永平中為河內太守政化大行嘗寢病

  百姓耆老為禱請旦夕問起居其為民愛若此曹褒薛人永元七年為河內太守時春夏大旱

  糧榖踴貴褒到迺省吏併職退去奸殘澍雨數降其秋大熟王渙郪人永元中除溫令縣多

  奸猾渙以方畧討擊悉誅之境內清夷商人露宿於道有放牛者輒雲以屬雅子終無侵犯

  準湖陽人永初五年為河內太守時羌屢入郡界準輒將兵討逐修理塢壁威名大行周景

  舒人安帝時為河內太守好賢愛士拔才薦善常恐不及魏朗上虞人極帝時為河內太守政

  稱三河表宗慈安衆人桓帝末為修武令時太守出自權豪多取貨賂慈遂棄官去復徴拜議

  朱儁上虞人初平初黑山賊張燕等漸宼河內逼近京師於是出儁為河內太守將家兵

  擊卻︹晉︺郭弈陽曲人武帝時為野王令羊祜常過之弈歎曰羊叔子何必減郭大業少

  選復往又歎曰羊叔子去人遠矣遂送祜出界數百里坐免官𬃷據長社人弱冠辟大將軍府

  出為山陽令有政績劉頌廣陵人武帝時轉河內太守臨發上便宜多所納用郡界多公主水

  碓遏塞流水轉為侵害頌表罷之百姓𫉬其便利夏侯湛譙人武帝時為野王令以䘏隱

  為急而緩於公調政清務閒優游多暇居邑累年朝野多歎其屈潘岳中牟人武帝時為河

  陽令轉懷令頻宰二邑勤於政績張輔西鄂人轉山陽令太尉陳準家僮暴橫輔擊殺之

  李密中牟人惠帝時為溫令在縣清慎︹南北朝︺︹魏︺於栗磾代人永興中轉

  鎮遠將軍河內鎮將撫導新邦甚有威惠劉𥙿之伐姚泓也栗磾慮其北擾遂築壘於河上親自守

  焉禁防嚴密斥堠不通裕甚憚之高允渤海人孝文時授懷州刺史勸民學業風化頗行不

  以斷決為事後常景追思允帥郡中故老為允立祠於野王之南樹碑紀徳焉元萇魏宗室世

  宗時為北中郎將帶河內太守以河橋船綆路狹不便行旅又秋水汎漲年常破壞乃為船路空車

  從京出者率令輸石一雙累以為岸橋闊往來便利近橋諸郡無復勞擾公私賴之平鑒

  齊高祖起義授懷州刺史鑒請於州西故軹道築城以防西寇尋西魏來攻城舊乏水南門內有一

  井隨汲卽竭鑒具衣冠俯井而祝至旦井泉湧溢令城取之李搔平𣗥人武定末除河內太

  守居數載流人盡復代至將還都父老號泣追送生為立碑︹隋︺盧賁范陽人開皇中遷懷

  州刺史決沁水東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溫縣名曰溫潤渠以溉舄鹵民賴其利張定和

  萬年人大業中爲河內太守有惠政︹唐︺李育徳趙州人武徳初拜陟州刺史引兵拔賊河

  內堡三十一所王世充怒悉鋭士攻之城陷猶力戰與三弟俱歿員半千全節人咸亨中

  調武陟尉歳旱勸令殷子良發粟賑民不從及子良謁州半千悉發之下賴以濟刺史大怒囚半千

  於獄㑹薛元超持節度河讓太守曰君有民不能恤使惠出一尉尚可罪耶釋之賈敦實

  𡨚句人高宗時厯懷州刺史有美跡李元素譙人高宗時爲武徳令刺史李文暕橫調民黃

  金造常滿尊以獻官屬無敢諌元素固爭文暕爲少損更以私財助之王邱安陽人開元中

  守懷州清廉爲下畏慕劉晏南華人天寶中𥙷溫令所至有惠利可紀民皆刻石以傳

  浩越州人張說稱其才厯河陽令治有績段秀實汧陽人肅宗時署懷州長史知州事

  時師老財乏秀實督餽相繼募士市馬以助軍馬燧郟城人代宗時徙懷州刺史時師旅後歳

   大旱田茀不及耕燧務勤教化止橫調將吏有親者必造之厚為禮瘞暴胔止煩苛是秋穭生於境

   人賴以濟畢坰偃師人徳宗時調王屋尉以謹廉聞李元淳敦煌人貞元中為懷州刺

   史開渠七十餘里置屯三十餘所張鷟陸源人宣宗時為河陽尉有客失驢捕之急盜放驢

   匿鞍鷟令客勿秣夜縱之驢尋向所餵處遂捕其家得鞍人服其智︹宋︺馬令琮大名人太

   祖初出刺懷州李筠叛將親徵令琮日夜儲蓄以俟王師太祖善之命授團練使執政言令琮方供

   億大軍不可移他郡故升懷州為團練以令琮充使高保寅硤石人開寶中知懷州蘇易𥳑

   王欽若並妙年始趨學保寅一見皆奬拔許以遠大議者多其知人呉元扆太原人太宗時

   再知河陽淳化五年秋霖河溢奔注溝洫城壘將壊元扆躬涉泥滓督工補塞民多構木樹杪以避

   水元扆命濟以舟楫設餅餌以食時澶陜悉罹水災元扆所部賴以𫉬安陳省華閬中人太

   宗時為濟源令勤政施仁惠及黎庶後遂家焉子堯叟堯佐堯咨相繼知濟源縣後堯叟以右僕射

   知河陽堯咨以武信軍節度使知河陽俱有政績張知白清池人真宗時遷河陽節度判

   官奏疏言當今要務真宗異之富弼河南人仁宗時授簽書河陽判官陳襄侯官人仁

   宗時知河陽縣始教民種稻富弻為郡守一見卽禮遇之襄留意教化進縣子弟於學或讒之於弼

   謂其誘邑子以資過客弼疑焉人勸毀學舍以塞謗不聽久之弻以語襄襄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

   往矣公苟有惑志何名知己益講説不少懈李之才青社人仁宗時調孟州司法參軍時

   范雍守孟亦莫之知也雍初自洛建節守延安送者皆出境外之才獨別近郊或病之謝曰故事也

   頃之雍謫安陸之才見之洛陽前日遠送之人無一來者雍始恨知之之晚蘇緘晉江人仁

   宗時為陽武尉劇盜李囊索於民賊曹莫能捕緘訪得其處萃衆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從中逸出

   緘馳馬逐斬其首送府府尹賈昌朝驚曰儒者乃爾輕生耶李琮江寕人神宗時呂公著守

   開封薦知陽武縣役法初行琮處畫盡理旁近民相率撾登聞皷願視以為則神宗召對擢利州路

   江東轉運判官向經開封人神宗時知河陽會旱蝗民乏食經度官廩歳用無餘乃先以圭田

   租入賑救之富人爭岀粟多所濟活張景憲河南人元豐初知河陽時方討西南蠻景憲入

   辭因言小醜跳梁殆邊吏擾之耳且其巢穴險阻若動兵遠征萬一餽餉不繼則我師坐困矣帝曰

   卿言是也呂公孺壽州人元豐中徙知河陽洛口兵千人以久役思歸𡚒斧鍤排關不得入

   西走河橋諸將請出兵掩擊公孺曰此皆亡命急之變且生卽乘馬東去遣牙兵數人迎諭之索倡

   首者黥一人餘復送役所語其校曰若復偃蹇者斬而後報衆帖息乃自劾專命詔釋之杜常

   衢州人崇寕中以龍圖閣學士知河陽軍時苦旱及境而雨大河決直州西上埽勢危甚常親䕶役

   徙處埽上埽潰水溢及常坐而止於是役人盡力河流遂退郡賴以安任諒汝陽人徽宗時

   為懷州教授徽宗見其所作新學碑曰文士也擢提舉夔路學事仇悆益都人徽宗時為武

   陟令朝廷方調兵數十萬於燕山悆餽餉畢給時主將縱士卒過市掠物不予直他邑官逃避悆先

   期趣備申嚴約束遂以不擾巳而悆送軍餉於𣵠值大軍潰於盧溝河囊槖往往委以資敵悆聞關

   營䕶無一毫棄失張旂宣和中通判河陽權州事奏河陽累有軍馬經過舉隨身軍器於市

   肆博易熟食名曰寄頓其實棄遺逃避征役宜諭民首納免貽他患帝善其奏霍安國

   未知懷州靖康元年路允迪奉使至懷表其治狀加直龍圖閣金騎至遂被圍安國捍禦不遺力城

   陷將官王美投濠死尼雅哈問不降者為誰安國曰守臣安國也通判州事林淵兵馬鈐轄張彭年

   都監趙士詝張諶於潛鼎澧將沈敦張行中及隊將五人同辭對曰淵等與知州一體皆不肯降及

   解衣面縳殺十三人而釋其餘安國一門無噍類 尼雅哈舊作粘罕今改正蔣興祖

   人徽宗時知陽武縣陽武土脈脆惡大河薄其南積雨汎溢埽具輙潰興祖躬救䕶露宿四旬隄以

   不壞治為畿邑最靖康初金兵過縣或勸走避興祖曰當死於是與妻畱不去金師益至力不敵死

   ︹金︺王競彰徳人熙宗時為河內令時歳饑盜起競設方畧以購賊不數月盡得之夏秋

  之交沁水泛溢歳發民築堤豪民猾吏因緣為奸競覈實減費幾半民為之諺曰西山至河岸縣官

  兩人半蓋以前令韓希甫與競相繼治縣皆有幹能正平令張元亦有治績而差不及故云

  穆魯元懿州路明安人章宗時為沁南軍節度副使河內民家有多美橙者歳𫉬厚利仇家

  夜入殘毀之主人捕得乃以劫財誣其人仇家引服贓不可得元攝州事究得其情 舒穆魯元舊

  作石抺元明安舊作猛安今並改正路鐸冀州人泰和末為孟州防禦使貞祐初城破投沁水

  ︹元︺森徹赫薩穆珠台氏太祖時以本部兵就鎮懷孟同僚王榮潛書異志欲殺森徹

  赫伏甲繫之置佛祠中森徹赫妻沙勒布爾聞之率衆攻榮家奪出之森徹赫裹瘡從二子馳旁郡

  請兵討榮殺之朝廷遣使以榮妻貲産賜森徹赫家且盡驅懷民萬餘口郭外將戮之森徹赫力爭

  曰為惡者止榮一人耳其民何罪苟朝廷罪使者以不殺吾請以身當之使者還奏帝是其言民賴

  不死森徹赫給榮妻孥劵放為民遂以其宅為官𪠘秋毫無所取 森徹赫舊作純只海薩穆珠台

  舊作散術台沙勒布爾舊作喜禮伯倫今並改正譚資榮懷來人中統元年為懷孟路總

  管明年入覲賜金符四年易虎符居官時訟至立決教民力田務本譚澄懷來人世祖時擢懷

  孟路總管歳旱令民鑿唐溫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饑教之種植地無遺利王倚宛平人至

  元二十六年皇孫出鎮懷孟帝為選老成練達舊臣䕶之乃以屬倚陛辭帝目之良久謂侍臣曰𠋣

  修潔人也左右皇孫得人矣及行營幕所在軍政肅然尚野滿城人至元末改懷孟河渠副

  使㑹遣使問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隸有司不宜復置河渠官事聞於朝河渠官遂罷︹明︺

  廖欽吉水人洪武初為河內丞以忠信導民民有侵課逃匿者欽列姓名榜於市招之民素信

  欽皆還未及期而課足後坐事謫戍以老病放還道經河內河內民競持羊酒為壽且遺之縑欽固

  辭不𫉬遁去沃墅蕭山人洪武初知溫縣時民艱於食墅令墾闢荒蕪樹藝桑𬃷百姓歌曰

  田野闢沃公力衣食足沃公育比代去民遮道畱之王興宗洪武中遷懷慶知府上計至京

  帝方以事詰諸郡守至興宗獨曰是公勤不貪不須問方徴莆田人洪武中為懷慶知府志

  節甚偉遇事敢直言居郡時因星變求言疏言風憲官以激濁揚清為職今不聞旌廉拔能專務羅

  織人罪多徵贓罰此大患也帝令具寔徴指河南僉事彭京以對王徳明清苑人嘉靖中

  為懷慶知府歲饑緩徴貸賑民以不困居數年政化大洽嘉禾瑞麥異瓜生焉袁應泰

  人萬厯進士為河內知縣遊枋口度地形命工鑿山脊引沁水下瀉成二十四堰溉河內濟源武陟

  孟溫五縣田數萬頃名廣濟河河決朱旺役夫多死者應泰設席為廬飲食作止有度民歡然趨事

  治行冠兩河石維嶽灤州人萬厯進士天啟中知懷慶府於廳事後建告帝亭事無巨細

  皆日自紀錄焚而告之捐孟縣荒糧三千衣食𥳑淡甞一冠三載一被數年王漢掖縣人崇

  禎進士為河內知縣歳饑人相食漢繪饑民圖𥸤闕請蠲築城以傭饑民所活數萬巨寇劉二將犯

  濟源漢出其不意擒以歸又乘雪夜破妖僧智善夜半渡河破賊楊六郎李自成圍開封漢馳金龍

  口柳林燃火為疑兵遣死士入賊中聲言援軍大至賊懼圍稍解漢有膽決而能虛巳受言在行間

  與士卒同甘苦善用閒諜威名大著丁泰運澤州人崇禎進士除武陟知縣調河內著廉直

  聲十七年賊將劉方亮自蒲坂渡河東窺懷慶廵按御史蘇京託言塞太行道先遁去叛將陳永福

  引賊至賊遂逼懷慶監司以下皆竄泰運獨守南城力不能支被執賊擁見方亮使跪不屈燒鐵鎻

  炙之亦不從乃遇害

 ︹本朝︺常鼎漢軍鑲紅旗人順治元年以副將隨總兵金玉和討流寇時李自成黨圍濟源攻孟

  縣蔓延及清化鎮鼎隨玉和援濟源陣歿時懷慶鎮標同日陣亡者守備則白忠順余國棟陳應傑

  石斗耀康虎千總則宋國俊趙國相李中王國臣楊虎劉奉相高友才把總則張進仁張光𥙿陳廷

  機張景泰許養和黨忠直廖得仁薛貴事   聞鼎廕鑾儀衛指揮僉亊俞國才

  元年為懷慶鎮參將值賊圍孟縣國才堅城守賊攻七晝夜不能下將引去㑹大雨城壞賊入國才

  率兵巷戰被𢦤事 聞廕鑾儀衞百戶 史 耀麟祥符舉人順治元年署清化鎮同知

  蒞任甫兩月執法嚴奸民憾之引賊入執耀麟怒罵不屈賊忿磔其屍妻高氏及婢僕同日殉事

    聞賜䘏王曰俞陽城人順治元年知孟縣綏輯有方宼猝圍城率士民固守七日守

  將引兵夜遁曰俞死之事   聞賜䘏時濟源縣典史李應選永康人亦朝服端坐罵賊死邑人

  葬之東郊題曰死節典史之墓張可舉奉天人順治五年爲捕盜通判駐武陟之安郭驛值

  宼起偽稱獵者入驛西郭門𮪍百餘披甲持刀仗焚劫入通判署可舉力鬬遇害事   聞賜䘏

  張瑃陽城人順治中知原武縣承殘破之後勞來安集期年流亡歸倉庫實乃興學教士絃誦

  不絶邑濱大河力請閉渡口以除民累蒞任四載以卓異去卜永升安東人順治十四年

  知修武縣以廉感民民逃而歸者百餘家堂刻左右箴以自警日用儉薄一如寒素謝絶商人饋遺

  嚴禁額外浮鹽人得按丁食鹽照額銷引官民免累至今利賴焉謝包京浙江人康熙元

   年知陽武縣撫輯流移遍給牛禮凡闢草萊百餘頃又請酌濟驛站裁派河夫平鹽價疏鹽引民力

   𫉬舒祀名宦沈光榮正白旗人康熙中知河內縣葺學宮勤勸課凡徭役區處有方毫不

   累民祀名宦夏錫貴山隂人雍正中判糧捕水利裁革水碓及辦漕陋規採買軍需均平

   無擾佐郡十四年民思慕如父母焉沈榮昌浙江人乾隆中守懷慶以振興文教為第一其

   他興利除弊肅吏安民諸務悉次第舉行屬沁水𭧂漲決古陽隄漂沒廬舍榮昌卽日開倉撫恤全

   活無算所興水利甚夥又甞輯府志未及刋去士民至今戴之



                前總纂官張琴恭纂輯

                提調官張日章恭覆輯

                校對官鄧遇辰恭 校

                校對官章詒燕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