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五百四十七至五百四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百四十四至五百四十六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五百四十七至五百四十九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五百五十至五百五十四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8.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8.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8.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6-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8.djvu/5

西藏表

大清一統志

 西藏在四川雲南徼外東西六千四百餘里南北六千五百餘里東至四川界東南至雲南界西至

  西域囘部大沙海界北至青海及囘部界其貢道由西寕以達於 京師一萬四千餘里

︹建置沿革︺古西南徼外諸羌戎地兩漢魏晉種落無

  聞自吐蕃始祖鶻丹木巴鶻丹木巴舊作鶻提勃窣野今改正居析

  支水西並諸羌據其地厯後周及隋猶未通中國

  其君長稱為贊普唐貞觀八年始遣使者來朝十

  五年妻以宗室女文成公主旣而滅吐谷渾盡臣

  羊同黨項諸羌幅員萬餘里唐末衰弱宋時亦號

  吐蕃朝貢不絶元憲宗始於河州置吐蕃宣慰司

  都元帥府又於四川徼外置碉門魚通黎雅長河

  西寕等處宣撫司世祖時復置烏斯藏烏斯藏舊作烏思藏

  今改郡縣其地以吐蕃僧帕克斯巴帕克斯巳舊作八思巴今

  為大寶法王帝師領之嗣者數世弟子號司空

  司徒國公佩金玉印明洪武六年以攝帝師納木

  嘉勒藏博納木喜勒藏博舊作喃加己藏卜今改正為熾盛佛寳國師

  給玉印置烏斯藏朶卡木二指揮司及宣慰司招

  討司萬戶府千戶所以元國公納木喀斯丹拜嘉

  木燦納木喀斯丹拜嘉木燦舊作南哥思丹八亦監藏今改正等領之永樂中

  復封番僧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闡教

   王闡化王輔教王贊善王䕶教王凡八王並給印

   誥比𡻕或間𡻕朝貢宣德成化間又累加封號其

   地有僧號達賴喇嘛居拉薩之布達拉廟主前藏

   班禪喇嘛居日喀則城之扎什倫布廟扎什淪布舊作拉式

   魯木布今改正主後藏番俗崇奉又在諸番王之上

  本朝崇德七年達賴喇嘛即遣使歸誠至順治九年

  來朝

世祖章皇帝賜以金冊金印授為西天大善自在佛領天

   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嗣後與班禪

  喇嘛各遣使貢獻不絶其部落號圖伯特又曰唐

   古特最尊者曰達賴喇嘛曰班禪額爾德尼其代

   喇嘛理事者曰第巴又有汗則蒙古部長為之

   相傳有宗喀巴者居喇薩始興黃教後世曰根敦佳木左立第巴以治國事索諾木佳木左始稱達

   賴喇嘛又傳雲旦佳木左阿旺羅⺊藏佳木左時藏之藏巴汗威虐部下毀棄佛教第巴乞師於厄

   魯特顧實汗擊滅藏巴汗遂留其長子達顔為汗及孫拉藏亦為汗雲阿旺舊作阿王今改正

   熙三十二年封第巴為圖伯特國王賜金印時達

   賴喇嘛示寂第巴匿不以聞潛與厄魯特噶爾丹

   相為表裏及

召喇嘛班禪呼圖克圖來京第巴又阻之不至四十四年

   達賴汗拉藏誅第巴以

聖祖嘉之賜金冊印封為輔教恭順汗遣侍郎赫夀等安

   撫其地又允拉藏所請復立阿旺伊什嘉穆錯為

   達賴喇嘛五十二年封班禪呼圖克圖為班禪額

   爾德尼依達賴喇嘛之例錫以冊印其後準噶爾

   䇿妄阿喇布坦興師侵藏害拉藏汗焚毀寺廟迫

   逐僧衆禁阿旺伊什嘉穆錯於扎克畢喇廟五十

   八年遣兵進藏立即討平之廢阿旺伊什嘉穆錯

   封羅⺊藏噶勒藏嘉穆錯為達賴喇嘛送歸布達

   拉廟掌興法教番衆皆嚮風附化康熙六十年  聖祖仁皇

   帝御製平定西藏碑文曰昔者   太宗文皇帝之崇德七年班禪額爾德尼達頼喇嘛顧實汗

   謂東土有   聖人出特遣使自人跡不至之區經讐敵之國閲數年始達於盛京至今八十載

   同行善事俱為施主頗極安寕後達賴喇嘛之歿第巴隱匿不奏者十有六年任意妄行拉藏滅之

   復興其法因而允從拉藏苦苦腦兒羣衆公同之請中間䇿妄阿喇布坦妄生事端動準噶爾之衆

   肆行奸詐滅壞達賴喇嘛並廢第五輩達頼之塔辱衊班禪毀壞寺廟殺戮喇嘛名為興法而實減

   之且欲竊據圖伯特國朕以其所為非法爰命皇子為大將軍王又遣朕子孫等調發滿洲𫎇古緑

   旗兵各數萬厯煙瘴之地士馬安然而至賊泉三次乘夜盜營我兵奮勇擊殺賊皆䘮膽逺遁一矢

   不發平定西藏振興法教賜今呼畢爾罕冊印封為第六輩達賴喇嘛安置禪禢撫綏圖伯特僧俗

   人衆各復生業於是文武臣工咸謂王師西討厯瘴癘險遠之區曽未半載朝建殊勲實從古所未

   有而諸𫎇古部落及圖伯特酋長亦合詞奏曰皇帝勇略神武超越注代天兵所臨邪魔掃蕩復興

   𫎇古向所尊奉法教喀木藏衞等部人衆鹹得拔離湯火樂土安居如此盛德大業非臣下頌揚所

   能宣罄請賜御製碑文鐫勒招提以垂永久爰紀斯文立石西藏俾中外知達賴喇嘛等三朝恭順

   之誠諸部落累世崇奉法教之意朕之此舉所以除逆撫順綏衆興教雲爾

世宗憲皇帝嗣位撤囘官兵以貝子康濟鼐總理其地仍

特簡大臣駐藏管轄雍正五年西藏噶隆阿爾布巴等叛

   殺康濟鼐後藏辦理噶隆事務之札薩克台吉頗

   羅鼐走避以

聞遣兵進𠞰明年頗羅鼐率衆部落入藏阿爾布巴等伏

   誅安輯如故封頗羅鼐為固山貝子九年晉封多

   羅貝勒辦理衞藏噶隆事務乾隆四年晉封多羅

  郡王給印轄衞藏等處十二年以其次子珠爾黙

  特納穆扎爾襲封十五年以謀逆伏誅今設扎薩

  克輔國公一珠爾黙特䇿布登貝勒頗羅鼐之長雍正八年授一等台吉九年晉封

  輔國公十一年晉鎮國公乾隆十六年子珠爾黙特旺扎納降襲輔國公四十三年子諾爾布朋素

  克襲五十九年子額琳沁彭楚克嘉慶二十年子車旺珠美襲扎薩克一等台

  吉三一諾顏和碩齊貝勒頗羅鼐之弟雍正六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元年弟車臣哈什哈襲五

  年弟齊旺多爾濟襲十年兄子旺對襲三十一年子索諾木喇什襲四十八年   詔世襲五十

  七年子策凌旺楚克多爾濟襲 一索諾木達爾雍正七年封輔國公乾隆九年子恭格丹津襲

  三十八年子納木扎勒襲四十八年改世襲一等台吉五十七年子奇雅多爾旺瞿襲嘉慶十二年

  子色綸彭蘇襲 一喀錫鼐色布登喇什本阿里總管雍正五年擊賊陣歿追授一等台吉六年子

   噶錫巴納木扎勒色布騰襲九年晉輔國公世襲乾隆五年弟班第達襲五十四年子丹津班珠爾

   襲五十七年子敏珠爾索諾木班珠勒降襲一等台吉四十四年班禪額爾

   德尼來朝

欽賜玉寶玉冊及珠幣等物示寂於京邸並

賜金塔䕶送囘藏其地有四曰衞曰藏其東境曰喀木其

   西境曰阿里共轄城六十餘一切賦稅俱獻之達

   賴喇嘛等其進貢二年一次貢道由西寕入其互

   市在四川西徼打箭鑪之地

   衞在四川打箭鑪西北三千餘里即烏斯藏也番字烏加斯字切音作衞蓋彼時尚有微識西番

   字者而不知切音之為衞也居諸藏之中故亦名中藏東自木魯烏蘇西岸西海部落界西至噶木

  巴拉嶺藏界一千五百三十三里南自鄂木拉岡沖嶺北至牙爾佳藏布河二千二百餘里

  在衛西南五百餘里東自噶穆巴拉嶺衞界西至麻爾岳木嶺阿里界一千八百八十二里南自帕

  里宗城之畢木拉嶺北至者巴部落之北打魯克雨木撮池一千三百餘里喀木在衛東南

  八百三十二里近雲南麗江府之北東自鴉龍江西岸西至努⺊公拉嶺衛界一千四百里南自噶

  克拉岡里山北至木魯島蘇南岸一千七百里東南自雲南塔城關西北至索克宗城西海部落界

  一千八百五十里東北自西海部落界阿克多穆拉山西南至塞勒麻岡里山一千五百里

  里為西藏之極西邊境東自藏界麻爾岳木嶺西至巴第和木布嶺二千一百餘里南自臣木薩

  喇嶺北至烏巴拉嶺一千三百餘里衞地諸城首曰喇薩在四川打箭鑪西北三千四百

  八十里本無城有大廟土人共傳唐文成公主所建今達賴喇嘛居此有五千餘戶所居多二三層

  樓遇有事即保守此地其餘凡有官舍民居之處於山上造樓居依山為塹即謂之城曰得秦城在

  喇薩東南三十八里奈布東城在喇薩東南二百二十里桑里城在喇薩東南二百五十一里垂佳

  普郎城在喇薩東南二百六十里野而古城在喇薩東南三百十里達克匝城在喇薩東南三百三

  十七里則庫城在喇薩東南三百四十里滿撮納城在喇薩東南四百四十里拉巴隨城在喇薩東

  南四百四十里扎木達城在喇薩東南五百四十四里達喇馬宗城在喇薩東南五百六十里古魯

  納木吉牙城在喇薩東南六百二十里碩噶城在喇薩東南六百四十里朱木宗城在喇薩東南七

  百五十里東順城在喇薩東南七百七十里則布拉岡城在喇薩東南八百七十里納城在喇薩東

  南九百六十里吉尼城在喇薩東南九百八十里日噶牛城在喇薩西南三十里楚舒爾城在喇薩

  西南一百十五里日喀爾公喀爾城在喇薩西南一百四十里有番民二萬餘家為衞地最大之城

  岳吉牙來雜城在喇薩西南三百三十里多宗城在喇薩西南四百二十呈僧格宗城在喇薩西南

  四百三十里董郭爾城在喇薩西二十五里第巴達克匝城在喇薩東北九十二里倫朱布宗城在

  喇薩東北一百二十里墨魯恭噶城在喇薩東北一百五十里蓬多城在喇薩東北一百七十里已

  上凡三十城量地大小人之多寡各設宗布木一二人管理民事凡五戶出一兵每馬兵二十五各

  步兵二十五名設一丁布木轄之其兵多之地丁布木一城有至數十人者凡人馬糗糧器棫皆按

  戶均派有用時傳集事畢仍為民又衛地東北與青海諸部接界處哈喇烏蘇設一堪布喇嘛木魯

  烏蘇設一𫎇古寨桑以供應往來使者馬匹鄉導及文移郵遞之處藏地諸城首曰日喀

  則城在喇薩西南五百三十三里其先藏巴汗居此今為班禪喇嘛所居戶二萬三千餘兵五千三

  百餘其餘曰林奔城在日喀則城東一百九十一里納噶拉則城在日喀則城東二百五十里拜的

  城在日喀則城東三百三十二里拜納木城在日喀則城東南七十里季陽則城在日喀則城東南

  一百二十里戶三萬餘兵七千五百餘烏雨克靈喀城在日喀則城東南三百七千里丁吉牙城在

  日喀則城西南四百十里羅西噶爾城在日喀則城西南五百四十里帕爾宗城在日喀則城西南

  六百四十里盆蘇克靈城在日喀則城西南七百二十三里濟隆城在日喀則城西南七百四十里

  阿里宗城在日喀則城西南七百六十里尼牙拉木宗城在日喀則城西南七百八十里尚納木林

  城在日喀則城西北一百十里章拉則城在日喀則城西北八百十里章阿布林城在日喀則城西

  北九百七里巳上凡十七城惟日喀則李陽則二城最大其俗制與衞畧同喀木諸城

  首曰巳塘城在喇薩東南二千五百里又節達穆城在巴塘城東南五百八十里其地舊名中甸桑

  阿充宗城在巴塘城西南六百里匝坐里岡城在巴塘城西北三百五十里薄宗城在巴塘城西北

  六百里蘇爾莽城在巴塘城西北八百里羅隆宗城在巴塘城西北八百五千里解凍城在巴塘城

  西北九百五十里舒班多城在巴塘城西北一千一百五十五里達爾宗城索克宗城俱在巴塘城

  西北一千二百二十里滾卓克宗城在巴塘城北二百八十里裏塘城在巴塘城東北三百里 本

  康熙五十年以巴塘裏塘隸四川中甸隸雲南並設官兵駐防阿里諸城布拉木達

   克喇城在布拉木之地距喇薩西南二千五百餘里其所屬有喀爾多木日底二城又古格扎什魯

   木布則城在喇薩西南二千四百九十餘里其所屬有沖龍則布龍楚木爾的三城拉達克城在喇

   薩西南三千七百五十餘里其所屬有扎石剛丁木剛喀式三城畢底城在喇薩西南三千八百餘

   里魯多克城在喇薩西北二千九百三十餘里巳上諸城每戶出兵一名但設宗布木無丁布木官

   附屬部落噶克卜部落在喇薩東南八百四十里衞喀木邊界之閏與羅克⺊扎國接界

   其相近有恭布部落番夷三千餘戶每𡷫進馬二匹於達賴喇嘛薩噶部落在日喀則城西南八百

   三里其西四百二十里有卓書特部落乃藏之西界阿里之東界者巴部落在日喀則城西四百二

   十里己上三部落皆設喇嘛一人頭目一人以統之羅部落在日喀則城西南一千一百十里噶爾

   道營在喇薩西北二千五百餘里達克喇古格諸城及者巴部落各遣兵一百設𫎇古土番頭目各

   一名防禦於此乃阿里之北界也其在喀木西北界者有拉佗部落舒布倫巴部落格爾濟部落塞

  爾匝納爾噶魯部落瓦舒部落或屬西海台吉亦附達頼喇嘛

 ︹風俗︺有城郭廬舍不肯處聯毳帳以居衣率氊韋以

  赭塗面酪食漿飲章飾上瑟瑟吏治無文字喜浮

  屠法習咒詛唐書吐蕃傳地廣而險遠民獷而好鬬

  釋老傳 按今西藏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俱仰慕  聖化誠心歸順每𡻕遣使進貢所貢

  物有金佛鉰佛珊瑚琥珀數珠氆氌諸香刀劎之屬約束番夷不敢為寇有事必請  㫖而後行

  其官之貴者曰噶隆六人總理國事代布木六人總理兵丁謝爾布木三人總理刑名常左忒巴二

  人總理財庫各城分設之官治民者曰宗布木領兵者曰丁布木其下喇嘛多平人少男少女多番

  民居卑地者結屋山嶺耕田而食處高寒者用黒氊為帷帳遊牧為業其服飾噶隆諸官綰髪戴白

  㡌右耳垂寶石以氊褐為袍外加紅罽長衫賤者不戴白帽不加外衫為別婦人髪垂兩旁冬戴黃

  絨帽夏戴斗笠以木為之𫎇以赤皮滿綴珍珠其上老者不用珠嵌一寶石衣小袖短衣裙而無袴

  婦人每以乳酥和餳塗於面男女微有疾病即塗酥油遍身曝日下平日飲酪食麨宴賓客始飲青

  䴹麥酒食牛羊生肉男女四五人攜手踏歌貿易皆婦人為之市物用大小銀錢其刑罰甚酷有各

  種死罪人死誦經懺悔畢則以其屍飼鳥獸俗最重佛以喇嘛為貴喇嘛中又以黃㡌為貴紅㡌為

  賤性多貪頗畏法度

 ︹山川︺岡底斯山在阿里之達克喇城東北三百十里直陜西西寕府西南五千五百九十

  餘里其山高五百五十餘丈周一百四十餘里四面峰巒陡絶高出乎衆山者百餘丈積雪如懸崖

  皓然潔白頂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下前後環繞諸山皆巉巖峭峻奇峰拱列按其地勢由

  西南徼外以漸而高至此而極山脈蜿蜒分幹向西北者為僧格喀巴布岡里木孫諸山繞阿里而

  北二千五百餘里入西域之和闐南山及葸嶺諸山向東北者為札布列斜爾沖角烏爾沖年前唐

  拉薩木坦岡扎諾莫渾烏巴什巴顔哈喇諸山環衞地竟青海連延而下六千餘里至陜西西寕等

  處邊界向西南者為悶那克尼兒薩木泰岡諸山亘阿里之南二千餘里入厄納特克國向東南者

  為達木楚克喀巴布岡噶爾沙彌弩金岡蒼諸山厯藏衞達喀木七千餘里至雲南四川之境 本

  康熙五十六年遣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理藩院主事勝住等繪畫西海西藏與圖測量地

  形以此處為天下之脊衆山之脈皆由此起雲按水經注阿耨達山西南有水名遙奴山西南少

  東有水名薩罕少東有水名恆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恆水康泰扶南傳曰恆水之源乃極西北

  出崑崙山中有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東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恆水也今阿里為藏中極

  西南地近古天竺境此山西出狼楚拉楚麻楚三大水皆西流轉東而南合為岡噶江入南海疑此

  即阿耨達山也自佛書言阿耨達山而釋氏西域記酈道元水經注蕭德言括地誌咸謂阿耨達即

  崑崙然以地遠莫考轉相附㑹荒怪不經我 聖祖威德廣被薄海內外罔不臣服西南徼外

  窮荒不毛之土盡隸版圖使臣測量地形踰河源涉萬里如履階闥一山一水悉入圖誌四十九年

     諭大學士九卿等曰梵書言四大水出於阿耨達山下有阿耨達池以今考之意即岡底斯

  是唐古特言岡底斯者猶言衆山水之根與釋典之言相合   聖言煌煌始知宇內衆山水皆

  導源於岡底斯山自是而載籍所傳或有或無皆可按圖以辨猗與盛已札布列佳爾

  布達克那山近岡底斯山東北高大次於岡底斯狼千喀巴布山

  克喇城東北二百五十里即岡㡳斯山南幹所始也為岡底斯相近四大山之一土人以其形似象

  故名狼楚河發源於此悶那克尼兒山在達克喇城東北二百五十里與狼千喀

  巴布山相連山亦高大臨馬品末達喇池西岸馬布加喀巴布山在達克喇城西

  北一百四十里山脈自悶那克尼兒山來為岡底斯相近四大山之一土人以其形似孔雀故名麻

  楚河發源此山之南自此西向亘狼楚河之南二千餘里盡於拉楚狼楚兩河交會之所遮達

  布里山在古格札什魯木布則城東北二百四十里與僧格喀巴布山相接亦阿里之大雪

  僧格喀巴布山在古格札什魯木布則城東北三百六十里近岡底斯山北為

  岡底斯相近四大山之一土人以其形如獅子故名拉楚河源出此山之南其西北斜趨接於和闐

  之尼蟒依山及蔥嶺諸山為西域諸山之祖薩木泰岡山在畢底城西南二百二十

  里山脈自東北悶那克尼兒山綿亘二千餘里至此為阿里之西南界已上諸山皆在阿里地

  里木孫山在魯多克城西北三百八十里山甚高險自遮達布里山綿亙而北至此為阿

  里之北界其西即喀齊國凡木蘇木岡古木山在卓書特部落南二百二十里

  上有二峰並立巴爾中岡前山在卓書特部落西南二百六十里山脈自西北枯木

  岡前山迤邐而來一大雪峰亭然獨立枯木岡前山在卓書特部落西南二百五十

  里與達木楚克喀巴布山相連山亦高大雪峰㬪聳達木楚克喀巴布山

  書特部落西南三百四十里近悶那克尼皃山東南為岡底斯相近四大山之一土人以其形似馬

  故名雅魯藏布江發源此山之東為藏之西南界上古牙拉克馬拉克山

  在卓書特部落西北二百八十里與札布列山相連又東南有沙夾爾尼交爾山沙夾爾山之東南

  有隆夾爾隆馬爾山皆連屬之大雪山也舒爾木藏拉山在薩噶東南二百五十里

  山脈自岡噶爾沙彌諸山繞雅魯藏布江之南而來甚高大朋出藏布河發源於北角烏爾

  中山在薩噶東北三十八里最為高險斜爾沖山在薩噶西北一百十里上有一

  峰高聳百里外望之如插霄漢揭木拉舒爾木山在薩噶西北一百九十里

  林吉納山在羅西噶爾城西南一百九十里上有五峰高聳朱木五馬山

  在羅西噶爾城西北一百八十里草索克博山在尚納木林城西北九十里

  布山在藏之北界近郎布池北岸達爾古山在藏之北界郎布山東山長百里餘

  上有七大峰巉巖峙立岡噶爾沙彌山在阿里宗城東南七十里勢極高大積雪

  其上土石皆白弩金岡蒼山在納噶拉則城南二百里山極高大多積雪自達木楚克

  喀巴布山至此皆在藏地楚五里山在日喀爾公喀爾城西三十里公拉岡里

  山在烏雨克靈喀城東南九十里近牙母魯克池自西北弩金岡蒼山聯延至此山甚高大有積

  牙拉尚布山在垂佳普郎城東南三十里大小雪峰參差聳峙帀里山

  在東順城西南九十里衞之南界山頂平敞有大小百餘池達克⺊悉立岡前

  山在納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西北與帀里山接魯木前噶爾瓦噶爾布

  山在吉尼城東南一百三卜里為衛之東南界自此入喀木境獨龍岡里山

  郭爾城西北五十里薩木坦岡札山在蓬多城東北一百八十里年前唐

  拉山蓬多城西北一百三十里近騰噶里池東山甚高大積雪四時不消公噶巴

  喀馬山在哈喇烏蘇河源之南岸布喀山在喀喇烏蘇上流北岸布喀譯言野牛山

  高犬狀如野牛故名尼庫里山在公噶巴喀山西南為衞之東界喀木之西界都克

  立山在則布拉剛城東南二百四十里山勢自尼庫里山向東南繞雅魯藏布江東岸而來大

  石縱橫無路可行江流亂石中惟聞水聲諾莫渾烏巴什山在喇薩東北八百九

  十里近布喀山東山之西南為怒江源山之西北近金沙江源逺近大山連延不斷自此界兩江而

  東南直抵雲南之境巴薩通拉木山在喇薩北八百餘里即金沙江發源之山也山

  勢高大狀如乳牛故名木魯烏蘇由山之東流出入雲南界為金沙江山西流出之水名牙爾加藏

  布河 按明統志金沙江源出吐蕃界犁石山名犁水犁石者亦以其形如犁牛也格爾吉

  帀噶那山在諾莫渾烏巴什山東北三百餘里衞之東界喀木之西北界即瀾滄江發源

  之山也山甚高大滇志謂瀾滄源出鹿石山即此薩音苦布渾山在帀噶那山北

  洞布倫山在薩音苦布渾山北蘇克布蘇克木山在瀾滄江源東金沙

  江南岸共有七山齊齊爾喀納苦苦烏蘇七水發源於此郭章魯苦噶爾牙山

  在蘇克布蘇克木山之南衞之東南界喀木之北界𥒚什達爾烏蘭落布遜

  山在巴薩通拉木山西北四百餘里其北即囘部達里木河境山高大石多赤色兩旁產紫色鹽

  喀七烏蘭木倫河發源於此錫津烏蘭拖羅海山在烏蘭達布遜山東托克

  托乃烏蘭木倫河發源於此自此山延亘而東繞木魯烏蘇之北千餘里皆名巴顔喀喇山山之陽

  即西海部落之界黃河之重源也自楚五里山至此皆在衞地牧童山在舒班多城東北一

  東喇岡里山在舒班多城南九十七里畢拉克喇丹𨒪克山

  在索克宗城東南九十里喇岡木克馬山在索克宗城東南一百四十里秦布

  麻爾查布馬素穆山在索克宗城東北九十里索克山在索克宗城東

  北一百十九里那克碩忒山在索克宗城西南一百六十五里帀納克山

  在索克宗城北一百四十里布穆禮山在羅隆宗城東六十里麻穆佳木

  岡里山在羅隆宗城西南五十里尼木布春木布立岡里山

  宗城南七十里塞喇馬岡里山在薄宗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家馬隆立

  山在薄宗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達牙里山在薄宗城西北二百里察喇岡

  里山在桑阿充宗城東南八十三里噶爾布岡里山在桑阿充宗城東南二百

  三十公喇岡里山在桑阿充宗城西南二百三十五里達木永隆山

  在帀坐里岡城東南六十里多爾濟雨兒珠母山在帀坐里岡城東北一百

  六十五里卓摩山在滾卓克宗城西北四十五里巴特馬郭出山在節達木

  城之東噶里宗城東北三十里巴爾丹嵬柱山在節達木城東南一百六十里

  拉將噶爾鼎山在裏塘城東北九十五里噶穆布鼐山在裏塘城西南

  一百六十里喇母立岡里山在裏塘城西南一百八十里阿母尼甘

  薩穆山在蘇爾莽城西北三十里自牧童山至此皆在喀木地鶴秦嶺在木魯鳥

  蘇上流南岸由甘肅西寕洮州諸處至藏衞者此為要路其相近有庫庫賽爾嶺哲林嶺班穆布拉

  嶺皆在木魯烏蘇南其南又有洞布倫嶺伊克諾莫渾烏巴西嶺在洞布倫

  嶺南東北距西寕二千四十餘里西距喇薩千里又南有巴漢諾莫渾烏巴西嶺拜都嶺

  在木魯烏蘇南其西有噶爾占古叉嶺近木魯烏蘇之源又南有阿布喇剛蘇穆嶺布木帀西里嶺

  又西南踰哈喇烏蘇有西勒圖嶺陽噶拉嶺在蓬多城西北五十五里又城西北一百

  四十里有拉爾金嶺城西南二十七里有查克拉嶺又踰此嶺至倫朱布宗城西南有郭拉嶺

  中拉干嶺在董郭爾城西南二十二里噶爾招木倫江邊噶穆巴拉嶺

  舒爾城西南三十五里為衞之西界藏之東界桂冷嶺在喇薩西北二百十里郭噶

  拉嶺在得秦城東南八十八里岡噶拉嶺在墨魯恭噶城東北一百二十里

  爾根拉嶺在拉里廟東北一百二十里又廟西南一百七十二里有平達拉嶺廟東七十

  二里有弩晉公拉嶺為衞之東界喀木之西界巴拉嶺在達克帀城東北九十五里

  拉嶺在札木達城北一百六里色穆隆喇嶺在朱木宗城東一百八十里又明璧

  拉嶺在東順城西南六十里馬木拉嶺沖嶺在滿撮納城西南一百五十里行木拉嶺在多宗城南

  六十里己上四嶺皆為衛之南界自鶴泰嶺至此皆為衛地龍前嶺在羅西噶爾城西北

  二百六十六里邦拉嶺在章阿布林城西一百六十里狼拉嶺在盆蘇克靈城西北

  六十查拉克浪萬嶺在藏之北境近鹽池芝麻拉嶺在帕里宗城西

  南二十里又布拉馬蘇木嶺在濟隆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沙盤嶺在阿里宗城西南二十里昂帀嶺

  在卓書特部落西南二百二十里巳上四嶺為藏之南界麻爾岳木嶺在卓書特部落

  西二百八十九里即岡底斯山向南之支幹嶺南為藏之西界嶺北為阿里之東界自龍前嶺至此

  皆為藏地弩⺊公拉嶺在達爾宗城西北三百里為喀木衞地之交界沙魯拉

  嶺在索克宗城東六十里噶克岡里嶺在桑阿充宗城東北三百里疆固

  拉嶺在舒班多城南一百五十里自弩⺊公拉嶺至此皆在喀木地郎拉嶺在達克喇

  城東北三百四十里即岡底斯北分之幹又城南一百四十餘里有佳拉嶺察察嶺

  多克城東北四百五十里其相近有克爾野嶺又魯多克城西北三百里有拉布齊嶺拉達克城東

  南三百八十餘里有弩普拉嶺皆阿里北鄙之雪嶺也巴第和木布嶺在拉達克

  城西南三百餘里為阿里之西界帀穆薩拉嶺在古格扎什魯木布則城西南七百

  餘里自郎拉嶺至此皆在阿里地 按西藏諸嶺皆番人往來所經之路多險阻少平坦其高處積

   雪甚深中多瘴癘又有蔥名塔爾頭草牧人馬踐之輒蹶行者多忌之帀噶里嘛尼

   岡崖在裏塘城西北四十里山皆黒石上有梵宇及佛像岡噶江源出岡底斯山山南

   馬品木達賴池及郎噶池自池西流出名狼楚河西流二百餘里折而北繞古格札什魯木布則城

   西仍轉南又西流一千五百餘里至阿里西鄙桑納蘇木多之地㑹拉楚河其水發源古格扎什魯

   木布則城東北三百六十餘里僧格喀巴布山西流一千六百餘里轉南流三百五十餘里入狼楚

   河狼楚河又轉南流二百五十餘里經畢底城之西二百餘里折東流一千七百餘里至那克拉蘇

   木多北鄙又與麻楚河㑹其水發源達克喇城西北一百四十里麻布佳喀巴布山南流四百餘里

   入狼楚河三水合而為一始名岡噶江轉東南經馬木巴柞木郎部落至瓦訥特克國入南海其下

   流不可考雅魯藏布江源出藏之西界卓書特部落西北三百四十餘里達木楚克喀

   巴布山㑹諸水東流二千五百餘里從噶木巴拉嶺北入衞地至日喀爾公喀爾城東北喀爾招木

   倫江自北來㑹合而為一復東南流一千二百餘里經衞之南界過羅喀布占國轉西南流入厄訥

   特克國㑹諸水注於南海此水源流甚遠不入中國 按唐書吐蕃贊普居跋布川或邏娑川地理

   志跋布川在通娑川西南渡藏河乃至其地疑此即跋布川也滇人謂之大金沙江張機黃貞元俱

   謂此真禹貢之黑水張機曰大金沙江發源崑崙山西北吐蕃地即禹所導黒水也雖與雲南小金

   沙江及瀾滄潞江皆發源吐蕃然大金沙江之源較三江最荒遠且其源於三江源邈不相近其下

   流亦十倍小金沙江及瀾潞三江之水按禹貢華陽黑水帷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周文安辨疑録

   雲甘州志甘州之西十里有黒水流入居延海肅州之西北有黑水東流遐逺莫窮所之是其源入

   雍州之西流人梁州之西南也雲南志載金沙江出西蕃流入緬甸其廣五里徑趨南海得非黑水

   源出張掖流入南海者乎黃貞元曰大金沙江瀾潞三水雖皆入南海大小遠近迥不同瀾僅潞四

   分之一大金沙江十倍於瀾潞瀾潞所出地名在鹿石山在雍望俱可窮源上源亦狹大金沙江上

  源相傳近大宛國自里麻茶山至孟養極北不聞有所往號赤髪野人境峭壁不可梯繩弱水不任

  舟栰土人惟遠見川外隱隱有人馬形殆似西羌之域也今姑畧其源惟自經流支流入海可見者

  言之水流至孟養陸阻地有二大水自西北米一名大居江或雲大車江一名檳榔江二水至此合

  流又名大盈江今騰越人總甸內諸水亦曰大盈江殆竊侈其名也江流至此夷人方名為金沙江

  江中産綠玉黃金鈞子金精石墨玉水晶間出白玉濱江山下出琥珀滇人相傳名大金沙江若以

  別麗江北勝武定馬湖之小金沙江耳自此南流經宦猛莫噉莫即至猛掌有一江西朱入大金沙

  江又南下昔朴怕蚱猛莫猛外經蠻莫有一江源自騰越大盈經鎮夷南甸千崖受展西茶山古湧

  諸水伏流南牙山麓出經蠻莫入大金沙江江又經鑾法魯勒孟拱遮鼇管屯大菖蒲山峽小菖蒲

  山峽課馬孟養怕奔山峽戶董鬼哭山戛撤昔年緬人攻孟養以船運餉到戛撤為孟養所敗者此

  江也正統中蔣雄率兵追思機發為緬人所壓殺於江中亦此江也大約江自蠻莫以上山聳水𨺗

  正統中郭登自貢章順流不十日至緬甸者亦此江也下流經溫板有一江源自騰越龍川江經界

  尾高黎共山隴川猛乃猛密所部莫勒江至太公城江頭城入於金沙江下流又經猛吉準古溫板

  又名溫板江又名流沙河皆金沙江也猛戛馬噠喇至江頭江中有大山極秀聳山有大寺又有一

  江源自猛辨洗戛母南來入大金沙江又經止即龍大馬華底馬撤躋馬入南海其江至蠻莫以下

  地𫝑平衍濶可十五餘里舊雲五里者非也經南江益寛流益緩緬人善舟如涉平地至是江海之

  水瀦為一色矣按以上二説所指大金沙江其上流即今雅魯藏布江也此水雖大但遠在西南荒

  徼外去禹貢雍梁二州之境甚遠謂為黒水其説難信噶爾招木倫江在喇薩地

  自衞之蓬多城東北一百十里查里克圖發源名達穆河㑹諸小水西南流一百四十餘里轉東南

  流百里繞蓬多城西流與米的克藏布河㑹米的克藏布河源出衞之墨魯公噶城東北二百七十

  餘里米的克池南流三百二十餘里與達穆河㑹於蓬多城南二水合而為一乃名噶爾招木倫江

  南流三十餘里折東流一百四十餘里轉西南流繞第巴達克帀城得秦城至喇薩之南又經董郭

  爾日噶牛楚舒爾日喀爾公喀爾諸城流三百餘里與雅魯藏布江合 按唐時吐蕃牙帳近臧河

  疑即此水舊唐書吐蕃傳悶懼廬川在邏娑川南百里臧河之所流也唐書地理志渡臧河經佛堂

  至贊普牙帳其西南跋布海潞江在羅隆宗城東北六十里𫎇古名喀喇烏蘇番名鄂宜爾

  楚源出衛之喇薩北二百八十里有澤名布喀廣四百五十餘里其水西北流百餘里入厄爾幾根

  池池廣一百三十餘里又東北流五十餘里入衣達池池廣一百餘里從此池轉東南流一百五十

  餘里入喀喇池池廣一百二十餘里從南流岀名喀喇烏蘇稍東北流四百五十餘里至索克宗城

  南百餘里出衛地入喀木境名鄂爾宜楚轉東南二百餘里又稍東過羅隆宗城北流三百餘里折

  南流八百餘里經米喇隆地又二百餘里入怒夷界名怒江自怒夷界南流三百餘里入雲南麗江

  府界名潞江經野人界又南經永昌府及潞江安撫司境流至緬甸入南海明統志潞江舊名怒江

   源出雍望經潞江安撫司之北𫎇氏封為四瀆之一 按舊輿圖西番之西大流沙之南湧出一澤

   名曰嘉湖南流為潞江以今考之嘉湖即喀喇池也𫎇古名黑為喀喇水為烏蘇此水大於瀾滄葉

   榆而色深黒故名其上源出於衞地之布哈大澤淵澄黝黑又多伏流以此為禹貢之黑水則名稱

   猶舊較之指瀾滄葉榆為黑水者猶為畧有依據也龍川江番名薄藏布河在薄宗城南二

   里有二源一源發於薄宗城東北三百餘里春多嶺名鴨龍河合六水西南流一源發於薄宗城西

   北五百餘里東拉嶺名厄楚河合十餘水東南流至薄宗城前二水合流名薄藏布河西南流經噶

   克卜部落及羅克⺊札所屬之們布部落入雲南騰越州界為龍川江明統志龍川江源出娥昌蠻

   地七藏甸傍高黎共山北渡口有古藤索橋下流至太公城合大盈江雲南通志其源有三一出明

   光山一出阿𦍒山一出南香甸山三水合流名龍川江下流至虎踞關入緬瀾滄江

   坐里岡城東一百里番名拉楚河有二源一源發於帀坐里岡城西北一千餘里格爾吉帀噶那山

  名帀楚河一源發於帀坐里岡城西北八百餘里巴喇克拉丹蘇克山名鄂穆楚河俱東南流折而

  南至帀坐里岡城東北三百餘里義木多廟前二水合流名拉楚河又南流九百餘里至雲南塔城

  關西入雲南麗江府界為瀾滄江又流經永昌順寕𫎇化景東諸府厯阿瓦國老撾地入交阯界注

  於南海 按後漢書顯宗始通博南山度蘭倉水蘭倉之名始於此華陽國志水經注皆不能考其

  源滇志瀾滄江源出吐番嵯和歌甸之鹿石山一名鹿滄江亦曰浪滄江亦作蘭滄水南入大理府

  雲龍州界其説得之蓋嵯和歌甸即今帀坐里岡城地也番名拉楚亦瀾滄聲之轉也明人李元陽

  著黒水辨史秉信著岡脊黒水辨俱以此為禹貢之黒水元陽雲瀾滄江潞江皆由吐番北來蓋與

  雍州相連水勢並洶湧皆入南海然潞江西南趨緬中內外皆夷其於梁州之境(⿱艹石)不相屬惟瀾滄

  由西北向東南徘徊雲南郡縣之間至交阯入海今水內皆為漢人水外皆為夷緬則禹之所導於

  分別梁州界者惟瀾滄足以當之元史至元二年大理勸農官張立道使交阯並黑水跨雲南以至

  其國觀此則瀾滄江之為黒水益彰彰明矣元陽之論雖詳今考瀾滄潞江上流相近皆發源番地

  入南海然瀾滄源近未必即雍州又絶無黒水之名不如潞江之源遠而水深黑也(⿱艹石)以潞江皆經

  夷地不屬梁州異於瀾滄之綿厯雲南郡縣則禹貢之流沙三危在前代時豈亦皆內地乎邊裔郡

  縣之界兩漢以來巳多變遷豈可執今之輿地定禹貢之𭛌域乎且交阯自唐以前皆隸中國未聞

  言黒水經其地元史所謂黒水蓋亦後人強名未可據以為證金沙江古名麗水一名神川

  一名犂牛河今番名木魯烏蘇一名布賴楚河又名巴楚河源出衞之喇薩西北八百餘里至那木

  唐龍山北轉東南流八百餘里入喀木境名布拉楚河又南流少西八百餘里至巴塘西六十里名

  巴楚河又轉東南流六百餘里至雲南麗江府界為金沙江自麗江府雪山之北折而東南經永北

  武定二府至四川㑹川衞西南入四川界與打沖河合折東北經東川府西馬湖府南至敘州府與

  川江合自發源處至入內地流四千餘里受大水數十小水無數水深流急沿江煙瘴最多以江出

  沙金故名唐書南蠻傳貞元五年南詔異牟㝷大破吐蕃於神川遂斷鐵橋溺死以萬計又西域傳

  多彌木西羌屬吐蕃號難磨濱犁牛河土多黃金又地理志渡西月河二百一十里至多彌國西界

  又經犁牛河渡藤橋百里至列驛明統志金沙江古名麗水源出吐蕃界犁石下名犁水訛犁為麗

  流經巨津通安寶山三州 按犁石者以其石如牛也其水因之得名故有犁牛之稱舊志謂此即

  (⿱艹石)水不知(⿱艹石)水即今鴉龍江其下流名打沖河非金沙江也或謂此即繩水按水經注(⿱艹石)水逕越

  嶲大莋縣入繩繩水出徼外山海經曰巴遂之山繩水出焉東南流分為二水其一水枝流東出逕

  廣柔縣東流注於江其一水南徑旄牛道至大莋(⿱艹石)水合自下亦通謂之繩水矣今金沙江下流

  正與打沖河合其説似之唐樊綽以麗水為禹貢之黒水雲與瀰渃江合經驃國東入南海程大昌

  疑其源流狹小不足以合雍梁二州𭛌境然今金沙江自與大江合不入南海非黒水也明僧宗泐

  望河源詩自記雲河源出自抺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黃河為抺處犁牛河為必力處赤巴者分界也

  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則流入犁牛河東北之水是為河源今自黃河源至金沙江源僅三百六十餘

  里中隔巴顏喀喇山河源在山之東金沙江源在山之西南宗泐之言與今頗合必力處即布賴楚

  聲相近也又徐宏祖溯江記源雲禹貢言岷山導江乃汎濫中國之始非發源也中國入河之水為

  省五入江之水為省十一計其吐納江倍於河按其發源河自崑崙之北江亦自崑崙之西非江源

  短而河源長也宏祖蓋以金沙江為大江之正源前人巳有言之者第非出於周覽故其言雖是而

  未能條析凡水之源必以遠且大者為主而近者小者附之金沙江自發源厯雲南至敘州府行七

  千里始與岷江合較岷江之源遠三四倍大亦倍之昔人守禹貢岷山導江之文不敢別有異辭然

  岷山特導江所始非即江源猶導河積石非即河源也以今考之江凡三源最遠而大者莫如金沙

  其次則鴉龍又其次則岷江三源金沙最西中為鴉龍東為岷江鴉龍江流至四川㑹川衞西先合

  金沙江金沙江流至敘州府又與岷江合斯為大江也 按徐宏祖所言江源考之輿圖頗得源委

  至雲河自崑崙之北江自崑崙之西則以巴顏喀喇山為崑崙以星宿海即為河源不知崑崙在回

  部極西河源初發在蔥嶺和闐諸山其南境與阿里地之岡底斯山相接計其道里在金沙江源之

  西尚四千餘里巴顏喀喇山正當大河伏流重發之地故所云非江源短而河源長者未及見今日

  輿圖沿舊説而云然也明僧宗𪵶所言亦同此誤今辨正其説如此鴉龍江在裏塘城東二

  百四十里源出裏塘城西北八百餘里巴顏喀喇山番名齊齊爾哈納河東南流五百餘里兩旁十

  餘水注之至麻穆巴顏喀喇山下有水名麻穆齊齊爾哈納河西南流與此水㑹又流百餘里東有

  年尼茫起山所出之謝楚河西有澤塞岡嶺所出之鄂宜楚爾古河二水分流入此名尼雅克楚河

  又南流三百餘里至四川打箭鑪占對安撫司西名鴉龍江又三百餘里至四川鹽井衞西北界名

  打沖河折東流一百五十餘黒又折而南二百餘里㑹金沙江今以此江為邊界江之東屬四川打

  箭鑪地江之西為番地 按此即古(⿱艹石)水一名瀘水亦大江之一源也史紀五帝紀黃帝子昌意降

  (⿱艹石)水山海經南海之內黒水青水之間有木名(⿱艹石)(⿱艹石)水出焉漢書地理志(⿱艹石)水出旄牛縣徼

  外南至大莋入䋲水明統志打沖河蠻名黒惠江又名納夷江源出吐蕃下流合金沙江孟格

  插素阿爾坦河源出岡底斯山雪消時衆水分流南注二十餘里㑹於岡底斯山之

  南西南流四十餘里入郎噶池郭永河在卓書特部落東南源有四一出昻則嶺北名龍列

  河一出蓋楚岡前山名蓋楚河一出塞丹山名朱克河一出拉魯岡前山名拉出河俱東北流二三

  百里合為一水又東北流六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甕出河在藏之薩噶西南二百餘里源

  有四一出西南查木東他拉泉一出圖克馬爾他拉泉一出正南那木噶山之北一出東南他克拉

  他拉泉俱北流百餘里合為甕出河又北流二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式爾的河

  噶西南一百餘里源有三一出西南沙盤嶺一出正南舒拉嶺一出岡拉窪干山俱北流百餘里合

  為式爾的河又北流九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薩布楚河在日喀則城西北八十里源出

  城南楚拉米洪羅綽爾莫三山流出三泉北流百餘里合為拉楚河又北流百餘里旁有二水一自

  西南來名桀河一自東南來名當出河合為薩布楚河北流一百二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

  楚河在日喀則城北十里源出城南朱母拉母山及順拉嶺西北流三百餘里合為一水名章

  魯河又流八十餘里至娘娘廟東有八小水從東北來合流入此河轉西北流過將則城白滿城之

  西一百餘里又有二水從西南來亦入此河始名年楚河北流繞日喀則城東四十餘里入雅魯藏

  龍前江在林奔城北二里源出城東朱木哈拉山西流百餘里與城西南努金岡藏山

  所出之水㑹又西北經林奔城東入雅魯藏布江那烏克藏布河在卓書特部落

  西南三十里源出東北桑里池西流二百五十餘里北受尚里噶巴嶺木克龍山流出之二水南受

  拉主客山祖倫山羊巴木山流出之三水由羊巴木嶺西轉南流八十餘里又受西北牙拉嶺達克

  龍山流出之二水又南流六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江加蘇木拉河在卓書特部落

  西源出西北沙苦牙拉麻拉山渣克佳拉山湼立嶺流出四水俱東流百餘里滙為一又南流五十

  餘里有查爾河自西來㑹東流六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朋出藏布河在薩噶東南二

  百五十餘里西有書爾木藏拉山東有西爾中馬山𤓰查嶺流出三水合為一道東南流二百五十

  餘里又合四小水東流一百四十餘里至羅西噶爾城折而東北旋流五十餘里繞岡龍前山北轉

  南流二百餘里出藏之南境過朱拉拉依部落入厄納特克國界薩爾格藏布河

  在薩噶東南其水出於東布拉布池西南流四百餘里東有拉布岡充山流出一水西有拉沖溫必

  普達克拉克諸山所出八水分流與拉布水㑹名帀達克河又南流三十餘里東有薩出河西有魯

  河俱滙於此西南流三十餘里轉東南流一百二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薩楚藏布河

  在薩噶西南一百餘里源出岳洛岡千諸山流出六水俱南流百餘里㑹為加巴蘭河又流五十餘

  里其西北有拉祖克祖楞羊巴木山流出之三河西南有昻色昻勒宗山流出之二河俱流入加巴

  蘭河東南流又折西南與東北查薩公噶爾他拉山流出之二水西南揑木山六色立羊古山流出

  之二水㑹為薩楚藏布河人西南流七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滿楚藏布河在薩噶西

  南北有斜爾充山撇龍山流出二水南流二百餘里東有岡充查達克山流出三水西有拉克藏卓

  立山流出一水六水合流為滿楚藏布河又東南流四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鄂宜楚藏

  布河源出章阿布林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扎木楚克池南流百餘里入龍岡浦池又有三水西

  來㑹流為達克楚河又東流一百八十餘里至穆克布查克薩木馬橋北受北來之鄂宜楚河為鄂

  宜楚藏布河又東南流六十餘里入雅魯藏布江尚河在尚納木林城東南源出城西北絳

  查拉及達索克布二山流出二水東南流二百四十餘里㑹東北佐山之水南流五十餘里入雅魯

  藏布羊巴尖河在董郭爾城西源出城西諸山嶺中有五水東南流一百八十餘里

  東合秦雲山之麻木楚河西合拖木巴山之楚浦河㑹為羊巴尖河東流四十餘里入噶爾招木楞

  巴布龍河在蓬多城西北源出城西北薩木坦山有三水南流合數水轉東南流入

  米的克藏布河年渚河在公布則布拉岡城東源出城西北沙羽克岡拉山有水名馬母楚

  河東流二百四十餘里南有巴拉嶺流出之巴龍楚河哈齊朱苦山流出之布賴楚河北有烏山流

  出之烏楚河俱流人此河東流六十餘里至公布扎木達城南有水北來名佳囊河繞扎木城東與

  此河㑹為一復東南流三百餘里至公布碩格城南有水東北自巴宗祖池流出名巴楚河亦流入

  此河至公布朱木城東其西北有查布山流出之牛楚河亦東流入此河乃南流繞則布拉岡城東

  流二百餘里入雅魯藏布江岡布藏布河在公布扎木達城東北源出城東一百十

  六里綽拉嶺有水名楚克河北流三十餘里入查木那岳牧作池又東南流二百五十餘里北有章

  阿爾松山流出之章魯河桑前桑充山流出之桑楚河又東有喀布地之帑布公拉沙爾公拉諸山

  嶺流出四水名危楚河俱南流滙入名岡布藏布河東南流一百四十餘里經的牙爾山西入岡布

  部落至撇皮唐他拉東喀木境內有藏布河自北來流入此又經塞母龍拉嶺東出岡布境入羅喀

  布占國東南流入雅魯藏布江羅楚藏布河在羅西噶爾城西源出城西北二百三十

  餘里卓朱岡千山及主爾布尚岡里山流出二水北流五十餘里合流又南曰十餘里入朋出藏布

  羅藏布河在羅西噶爾城東北源出城東北諸山中東流六十餘里合為羅楚河轉

  東南流一百八十餘里至羅西噶爾城東北其西北有拉爾噶爾布山流出二水東南流八十餘里

  合為佳楚河又東南流一百三十餘里至羅西噶爾城北㑹羅楚河名羅藏布河又十餘里入朋出

  藏布帕里藏布河在帕里宗城西南源出城東北一百二十餘里噶爾撮池西南

  流四十餘里入查木蘇池由查木蘇池西南流經帕里宗城西北二百餘里有四水東北來合流又

  西八十餘里入朋出藏布河牛藏布河在帕里宗城西源出城西一百三十餘里綽拉

  嶺及訥色爾山阿巴拉山流出三水北流六七十里滙為一水又流三十餘里西南有丁拉廟測林

  布山朱木拉馬山流出三水東流九十餘里合流又東流六十餘里與此水㑹又東七十餘里入朋

  出藏布河長楚河在丁吉牙城西源出城西北一百十餘里林佛拉嶺龍岡千山蘇庫岡前

  山流出三水東南流七八十里合流至丁吉牙城西轉南流九十餘里有二水西北來滙成一池名

  為吉楚河流三百二十餘里亦入此河又二十餘里入朋出藏布河牙爾佳藏布河

  在喇薩北七百餘里源出巴薩通拉木山西流入喀齊國為衛地之北界布倫河在喀拉池

  南一百五十餘里東有公噶巴噶馬山之哈拉河魚克山之魚克河俱西北流百餘里與西南來之

  説木池水合又東北流五十餘里入喀喇烏蘇布克沙克河源出喇薩北七百餘里喀

  爾占古察嶺南流三百餘里西合都囘山之水名沙克河又東南流二百四十餘里西受枯藍河北

  受布克河又東南流百餘里入喀喇烏蘇索克占旦滾河源出伊克諾莫渾烏巴什

  嶺數水合流繞諾莫渾烏巴什山東南流二百餘里西南有巴漢諾莫渾烏巴什嶺布喀山插漢峰

  流出之四水與此相㑹厯兩山間入喀木地又流二百餘里入喀喇烏蘇阿克打木河

  源出伊克諾莫渾烏巴什嶺北忒門他拉二池東北流百餘里有二水一自東來名伊克阿克打木

  一自西來名己漢阿克打木合為一水西北流三百餘里入木魯烏蘇土虎爾河

  沙江上流折南流處源出伊克苦苦賽爾渡口西二十里厄爾濟根嶺名烏揑河北流八十餘里至

  土虎爾拖羅海岡東有二水西南來一名空楚河一名和秦河流至岡東合流又北流一百二十餘

  里至薩爾龍他拉入木魯烏蘇七七爾哈納苦苦烏蘇河源出伊克苦苦

  賽爾渡口東南三百里蘇克布蘇克穆雜噶唐奴克吾七木喀大多維䓁諸山中流出七大水又有

  二池流出二水俱東北流近者五六十里遠者一百餘里㑹於一處名七七爾哈納苦苦烏蘇又流

  三十餘里入木魯烏蘇此河頗大無船可渡忒墨圖苦苦烏蘇河在七七爾

  哈納苦苦烏蘇河東五十里源出打克木喀木雜噶山二水西北流六十餘里合流七十餘里入木

  魯烏喀七烏蘭木倫河源出巴薩通拉木山西北四百餘里𥒚什達爾烏蘭

  達布遜山東南流五百餘里入木魯烏蘇托克托乃烏蘭木倫河源出𥒚什

  達爾山東北三百餘里錫津烏蘭拖羅海山東流四百五十餘里入木魯烏蘇那木七圖

  烏蘭木倫河源出錫津烏蘭拖羅海山東北三百餘里巴顔喀喇得爾奔山東南流六

  百餘里入木魯烏蘇以上三水皆在金沙江源之北岸其深濶難渡圖哈爾圖喀喇

  烏蘇河在金沙江上流折而南之東岸源出古爾板圖爾哈圖山西流一百五十餘里南有

  可蘇七老河毛仲和爾和河北有噶布勒河莫和爾喀喇烏蘇河俱流㑹於此又流二十餘里入木

  魯烏帀楚河在羅隆宗城東北一百六十里源出羅隆宗城東北楚克楚千二池二水

  合向東南流五百餘里入瀾滄江多克楚河在節達穆城東八十里源出節達穆城北

  二百餘里沙魯楚諾爾池東南流三百餘里至米黎拉岡入雲南界名無量河又流二百餘里入金

   碩楚河在襄塘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岡里拉麻爾山東之噶布乃岡里山西南流

   三百里合敷楚河敦楚河在裏塘城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城西南岡里拉麻爾山西南

   流一百六十餘里其東北有扎木喀達山流出之麻楚河至此合流又百餘里入金沙江里楚

   河在裏塘城北三里源出裏塘域西北一百五十餘里母山沙魯齊山二水合而東南流至塘裏

   城東南有二水自東北合流注之轉西南流三百餘里至米黎拉岡地㑹無量河入雲南界

   宜楚河在帀坐里岡城西源出城北三百里納蘭嶺南流四百餘里至家拉穆池入潞江

   馬品木達賴池在阿里之達克喇城東北二百里岡底斯山東南六十五里發源自

   狼千喀已布山下西流滙為此池即岡噶江源也地周一百八十餘里水色綠味清甘午後五色浮

   面爛如電光曰面有山如門俗傳取水者必從門中入郎噶池在達克喇城北一百七十

   里岡底斯山西南三十四里池廣三百餘里從馬品木達賴池水西流滙為此池又自池西流出為

  狼楚河水色稍黑味亦遜牙母魯克於木卒池在納噶拉則城東池廣四百六

  十餘里中有三山一名米納巴一名鴉博土一名桑里山下溪流甚多時白時黒或成五彩中多魚

  附近居人及居山內者皆藉魚為生加木卒吉木卒池在章阿布林城西北池廣

  六十餘里本二池東名吉木卒西名加木卒合成一池故名中多魚拉木卒西木卒

  池在阿里宗城東北一百二十里池廣二百二十里其形南北長南受四水北受一水打魯

  克雨木撮池在藏之者巴部落西北五百五十里池廣二百八十餘里東有水名那綏

  行五百餘里南有諸中所出十餘水皆滙流入於此池查布也薩噶鹽池

  魯克雨木撮池北二十餘里池廣一百五十餘里內産白鹽附近居人皆食此鹽郎布池

  近查布也薩噶池之北池廣二百二十餘里扎母撮疊訥克池在卓書特部落

  西北四百十餘里池廣十餘里中產硼砂公努木擦噶等十一鹽池

  薩西北七百餘里一名公努木擦噶一名里牙爾擦噶一名呂布擦噶一名牙根擦噶一名那木鄂

  岳爾擦噶一名苦公擦噶一名必老擦噶一名加木撮木擦噶一名馬里擦噶俱在牙爾佳藏布河

  之兩岸大者廣一百九十里小者廣五六十里俱產鹽其苦公擦噶那木鄂岳爾擦噶二池產紫鹽

  餘俱產白鹽喇薩居人俱食此鹽滕噶里池在喇薩西北二百二十餘里池廣六百餘

  里周一千餘里東西甚長南北稍狹𫎇古呼天為滕噶里言水色如天青也在藏地之池無大如此

  者其東有三水流入皆名查哈蘇太河西有二水流入一名羅薩河一名打爾古藏布河流數百里

  入此

 ︹古蹟︺吐蕃國即今衞地杜佑通典吐蕃在吐谷渾西南唐書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

  散處河湟江岷間有發羌唐旄等然未始與中國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鶻提勃窣野稍並諸羌據其

  地蕃發聲相近故其子孫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涼禿髪利鹿孤之後二子曰樊尼曰傉檀傉

  檀為乞伏熾盤所滅樊尼挈殘部臣沮渠𫎇遜以為臨松太守𫎇遜滅樊尼率兵西濟河逾積石遂

  撫有羣羌雲其俗謂強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地直 京師西八千里距鄯善五百里

  其贊普居跋布川或邏娑川地理志天威軍初曰振武軍又西二十里至赤嶺其西吐蕃有開元中

  分界碑自振武經尉遲山苦拔海王孝傑米柵九十里至莫離驛又經公主佛堂大非川二百八十

  里至那綠驛吐蕃界也又經暖泉烈謨海四百四十里渡黃河又四百七十里至衆龍驛又渡西月

  河二百一十里至多彌國西界又經犁牛河渡藤橋百里至列驛又經食堂吐蕃村截支橋兩石南

  北相當又經截支川四百四十里至婆驛乃渡大月河羅橋經潭池魚池五百二十里至悉諾羅驛

  又經乞量寕水橋又經大速水橋三百二十里至鶻奔驛唐使入蕃公主每使人迎勞於此又經鶻

  奔峽十餘里兩山相崟上有小橋三瀑水注如瀉缶其下如煙霧百里至野馬驛經吐蕃墾田又經

  東橋湯四百里至閣川驛又經恕諶海一百三十里至蛤不爛驛旁有三羅骨山積雪不消又六十

  里至哭錄濟驛唐使至贄普每遣使厯勞於此又經柳谷莽布支莊有溫湯涌高二丈氣如煙雲可

  以熟米又經湯羅葉遺山及贊普𥙊神所二百五十里至農歌驛邏些在東南距農歌二百里唐使

  至吐蕃宰相每遣使迎侯於此又經鹽池暖泉江布靈河一百十里渡姜濟河經吐蕃墾田二百六

  十里至卒歌驛乃渡臧河經佛堂一百八十里至勃合驛鴻驢館主贊普牙帳其西南拔布海 按

  今土人相傳達賴喇嘛所居喇薩之地即唐時吐舊建牙之所且有古碑可證以唐書考之亦當在

  唐碑在衛之伊克招廟大門右上刻長慶初唐與吐蕃㑹盟之文至今碑猶完好其文曰

  大唐文或孝徳皇帝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啇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

  證之世世代代使其稱贊是以勒石留傳之於後也文武孝徳皇帝與聖神贊普二聖濬哲鴻𬒳

  久永之化垂矜愍之情恩覆並無內外商議協同務令萬姓安泰施恩如一成人遠大治之績茲者

  同心以申鄰好之義共成厥美今漢蕃二國所守見管封彊洮岷之東屬大唐國界其塞之西盡是

  大蕃地土彼此不為殺敵不舉兵革不相侵謀封境或有積阻捉生問事給以衣糧放歸令社稷山

  川無擾各敬人神然舅甥相好之義苦難每須通傳彼此相倚二國常相往來兩路所遣唐差蕃使

  並於將軍谷交馬其洮岷之東大唐供應清水縣以西大蕃供應須令舅甥親近之禮使其兩界煙

  塵不揚同聞頌德之名永無驚恐之慮行人撤備鄉土俱安並無相擾之犯垂恩萬代則稱美之聲

  遍於日月所照矣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各依此盟誓永不移易當三寳及諸賢日月星辰

  之下刑牲設誓如有不依此言背約破盟者受其殃禍也蕃漢君臣並稽首告立周細為文二君之

  德萬載稱揚內外𫎇庥人民咸頌矣 按舊唐書長慶元年九月吐蕃遣使請盟許之乃命大理卿

  兼御史大夫劉元鼎充西蕃㑹盟使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劉師老為副元鼎等與論訥羅同赴吐

  蕃本國就盟此碑即當時所置也

 ︹津梁︺衞地諸橋蓬多鐵索橋在蓬多城西達穆河旁庫庫石橋在喇薩西北魯衣鐡索橋

  在達克卜吉尼城南三十里雅魯藏布江岸鄂納鐵索橋在墨爾恭噶城北二十里噶爾招木倫江

  岸池薩母木橋在董郭爾城西南七里羊巴尖河岸楚烏里鐵索橋在楚舒爾城西南十四里雅魯

  藏布江岸藏地諸橋董噶爾木橋在納噶拉則城東南四十里牙母魯克池旁薩喇朱噶

  鐵索橋在林奔城西北二十里雅魯藏布江岸查喀爾扎什載鐵索橋在盆蘇克靈城東六十里雅

  魯藏布江岸蘇大佳石橋在日喀則城東南四里年楚河岸橋長七十餘丈有十九洞桑噶爾扎克

  薩穆鐵索橋在益蘇克靈城西北一百餘里鄂宜楚河岸穆克布扎克薩大鐵索橋在桑噶爾扎克

  薩木橋旁喀木諸橋索克薩母木橋在索克宗城七十餘里喀喇烏蘇岸扎木牙薩母巴

  橋在羅隆宗城東北八十里喀喇烏蘇岸扎史達克幣穆橋在帀坐里岡城東北一百二十里瀾滄

  江上流處衞地諸渡由西寕往西藏之路過西海部落界巴顔喀喇嶺入衛地東北所經

  諸渡口馬渡五曰喀喇烏朱爾淚在阿克打木河源呼爾哈渡在木魯烏蘇源水皆淺人馬可涉拜

  都渡在呼爾哈渡東北多倫鄂羅穆渡在木魯烏蘇自西折南流之處其水至此分爲七歧故名水

  小易涉水發難行巴母布勒渡在多倫鄂羅穆渡東船渡四曰伊克苦苦賽爾渡在巴母布勒渡南

  百餘里冬春用馬夏秋用皮船又南曰巴漢苦苦賽爾渡又有白塔渡達爾汗庫布渡與西海部落

  接界皆金沙江上流水深難涉處用皮船可渡藏地諸渡達克朱喀渡在日喀則城東北

  四十里拉側渡在章拉側城西南賈家朱喀渡在薩噶東南八十里三渡皆用船喀木諸

  渡畢爾麻諸速穆渡在打箭鑪西南二百七里鴉龍江岸番人往打箭鑪販茶者由此達顏崇古

  爾渡在滾卓克城北三百八十里金沙江岸喀木番人往西海者由此則朱速渡在巴塘西南七十

  里金沙江岸番人往打箭鑪者由此墨普卓克渡在雲南麗江府西北六十里金沙江岸自喀木入

  內地者由此皆用皮船

 ︹祠廟︺噶爾丹廟在喇薩東南八十里相傳宗喀巴所建廟內有宗喀巴之塔及所遺坐床

  有喇嘛五千餘居此雍正十一年   御賜廟名曰永泰寺伊克招廟在喇薩中相傳

  唐文成公主所建今唐時佛像猶存番語謂大為伊克廟為招猶言大廟也乾隆二十五年

  御賜額曰西竺正宗布達拉廟在喇薩西北四里馬爾布里小山上殿高三十六丈七尺

  四寸頂皆塗金樓房萬餘間金銀塔金銀銅玉佛像無數相傳唐太宗時吐蕃贊普創造為建牙之

  所至五世達賴喇嘛與第巴重建今達賴喇嘛居此衞地之首廟也乾隆二十五年   御賜廟

  額曰湧蓮初地布雷峰廟在喇薩西北十六里相傳宗喀巴弟子所建有喇嘛五千餘

  巴漢招廟在喇薩北相傳唐時吐蕃贊普所娶巴勒布國女子所建巴漢譯言小也乾隆

  二十五年   御賜廟額曰耆闍真境色喇廟在喇薩北八里亦宗喀巴弟子所建有喇

  嘛三千餘又帕龍喀瓦廟在喇薩北十二里扎克布里廟在喇薩西北五里噶東廟在喇薩西北十

  拉里廟在扎木達城東北二百二十八里衞之東鄙與喀木接界為往來要路其餘所

  屬諸城尚有三十餘廟喇嘛多者七八百人闡宗寺在衞地番名地穆胡圖克圖廟乾隆

  四十二年新修御賜今名四體書額 扎 什倫布廟在日喀則城西二里都布

  山前相傳昔宗喀巴大弟子根敦卓巴所建至今班禪喇嘛居此康熙五十二年   敕封為班

  禪額爾得尼賜金冊印廟內樓房三千餘間金銀塔金銀銅玉佛像無數有喇嘛五千餘人所屬小

  廟五十一處共喇嘛四千餘人莊屯十六處部落十餘處為藏地之首廟乾隆四十五年   御

  賜扁額曰福緣恆䕶乾隆四十六年   御賜扁額曰夀相禪宗曰寶地祥輪四十八年額爾德

  尼於寺內新蓋寺一所   御賜名曰夀寕四體書額佛殿扁額曰祥輪普䕶其餘境內有名之

  廟共十九處皆有喇嘛數百人普恩寺在後藏地番名納爾塘寺雍正五年   御賜今

  喀木諸廟淳化寺崇化寺俱在羅隆宗城東南一百里持戒寺靜修寺俱在羅隆宗

  城南五十里清淨寺在羅隆宗城西六十里五寺俱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   賜名叉木多廟

  在帀坐里岡城北三百八十里所屬小廟十三處扎牙查史垂宗廟在扎坐里岡城東北二百二十

  里所屬黃㡌喇嘛三十六處紅㡌喇嘛十八處圖斯丹扎穆禪林廟在裏塘城內所屬小廟十七處

  拉岡鼎廟在裏塘城南三百五十里所屬小廟六處其餘境內有名之廟尚有二十一處皆近時所

  阿里諸廟托木廟在古格扎什魯木布側城北五十里喀查爾廟在達克喇城東南

  九十里巴爾旦赤克色廟在拉達克城東四十里畢圖克廟在拉達克城西南六十里米喇廟在畢

  底城西一百一十里

 ︹土產︺金出金沙江銀 銅 鉛巳上皆出喀木石青 硼砂馬品木達

  賴池旁出者最佳有紫黒二色氆氌其𩔖不一各處皆有有紅白紫三種犛牛

  馬 羱羊 天鼠俗名猞猁巳上各處皆有青稞麥 大麥

  莞豆 䝁豆巳上各處皆有

大清一統志

 歸化城土黙特左右二旗俱駐歸化城在殺虎口北二百里東西距四百零三里南北距

  三百七十里東至四子部落界一百三十八里西至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界二百六十五里南至山

  西邊城界二百十里北至喀爾喀右翼界一百六十里東南至鑲藍旗察哈爾界一百一十里西南

  至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界一百八十里東北至四子部落界一百一十里西北至茂明安界一百七

  十里至 京師一千一百六十里

︹建置沿革︺漢定裏雲中二郡地後漢屬雲中郡後魏

  初建都於此號盛樂城後置雲州領盛樂雲中等

  郡隋復置定襄郡唐置單于大都䕶府五代後唐

  時入遼置豐州天德軍屬西京道金屬西京路元

  屬大同路明宣德初築玉林雲川等城設兵戍守

  後為𫎇古所據嘉靖間諳達駐牧豐州灘築城架

  屋以居謂之拜甡拜甡漢言屋也 諳達舊作俺答拜甡舊作板升今改正

  為西土黙特隆慶間封諳達為順義王名其城曰

  歸化諳達察哈爾小王子近支也初瑪古裏海弒小王子西北諸部們都爾嘉勒斯賚等互相

  仇殺其餘衆立小王子之支子為迪延可汗仍服屬於察哈爾迪延死傳其次子賽音納蘭部衆浸

  強有子七人長吉納駐牧河套即鄂爾多斯次曰請達狡黠多智駐牧開元上都迫爾宣大自稱都

  哩木可汗旋為察克爾汗所逐乃侈駐豐州灘嘉靖十九年分道入寇越大同度雁門入寕武嵐靜

  等處殺人書萬計二十年復入太原屠石州二十一年糾諸酋入掠太原破州縣三十八衛十殺二

  十餘萬人二十九年入古北口薄京師掠郊關近郭意欲滿始去開拓疆土南至大同山西邊北至

  永邵卜東至喀喇沁西至鄂爾多斯有衆四十萬富甲於邊境把罕鼐濟者諳達第三子鐵背台吉

  子也㓜失父諳達妻實鞠之為娶烏新部女曰大成鈚姬鼐濟又自聘時圖克沙津女未及婚㑹諳

  達有外孫女巳聘鄂爾多斯矣諳達聞其美自娶之號曰三娘子鄂爾多斯怒起兵相攻諳達懼奪

  鼐濟所聘女與之鼐濟恚恨扣敗胡堡來降詔授指揮使是時諳達老傷孫突南走計中國恚其數

  入邊必甘心焉及款塞聞無恙乃大喜使使來定約稱臣貢方物開市巳詔鼐濟歸諳達迎之河上

  使使入謝隆慶五年詔封諳達為順義王套酋吉納子濟農等皆為諳達姪婁巴圖昆都楞汗諳達

  親弟而烏新巴延永協布多羅圖們等皆其支席諳達於諸部為尊行力能合之凡六十五人各授

  都督指揮千百戶等官有差每年貢馬開市凡十一處在大同者三曰得勝口曰新平曰守口在宣

  府者一曰張家口在山西者一曰水泉營在延綏者一曰紅山寺堡在寕夏者三曰清水營曰中衛

  曰平魯衞在甘肅者二曰紅水偏頭口曰萬溝塞萬厯九年諳達死子鴻台吉襲王十三年鴻台吉

  死子格根襲王三世皆以三娘子為妻詔封忠順夫人以其經事三王約束諸部奉約惟謹故也三

  十二年格根死其長子和克圖台吉巳先故孫博碩克圖應嗣而三娘子所生布特達實哩之子索

  特納木者狡黠多智言於祖母欲襲封摩明安者格根次子亦百計媚忠順欲襲王部落無定主明

  年正月喀爾喀五路台吉者鴻台吉之次子糾集七十三部落聚豐州灘與索特納木為難至九月

  博碩克圖始遣使噶爾台巴圖爾濟噶等請封三十四年始受封如故事其後五六年間部落自相

  仇殺盜賊並興水草枯落遂至衰弱察哈爾復侵擾之及其子額黙布濟吉爾嗣立國遂破滅 瑪

  古裏海舊作毛里孩們都爾舊作滿魯都嘉勒斯賚舊作癿加思藍迪延舊作歹顔賽音納蘭舊作

  賽音那蘭吉納舊作吉囊都哩木舊作都隆把罕鼐濟舊作把漢那吉烏新舊作兀慎呼圖克沙津

  舊作胡兔撦金濟農舊作吉能婁巴圖昆都楞汗舊作老把都昆都力汗烏新巴延舊作兀慎擺腰

  永協布舊作永邵卜圖們舊作土蠻鴻台吉舊作黃台吉和克圖舊作晃兔布特達實哩舊作不他

   失禮索特納木舊作鎖諾木摩明安舊作毛明安噶爾台巴圓爾濟噶舊作敢台巴都兒計虎額黙

   布濟吉爾舊作俄木布楚虎爾今俱改正

  本朝天聰六年

太宗文皇帝親征察哈爾駐蹕歸化城土黙特部落悉降

   九年大軍滅察哈爾

命貝勒岳脫駐守歸化城格根汗之孫俄木布乳母之夫

   曰茂罕潛與阿祿哈爾噶通偽稱俄木布爲西土

   根汗謀叛事覺誅茂罕執俄木布以還崇德元年

   其酋古祿格杭高託博克來朝

命偕俄木布返並還其世所守順義王印編爲二旗以古

   祿格為左翼都統杭高為右翼都統尋杭高子巴

   桑以罪削職順治四年授託博克為右翼都統並

   世襲設佐領協領等員皆駐城中康熙三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自白塔駐蹕於此其官制並同內地雍正元

   年増設同知等官乾隆四年於歸化城之東北築

   綏遠城移鎮守將軍駐劄城中二十八年以兩翼

   旗都統事務改歸將軍管轄二十九年分設水河

   薩拉齊和林格爾托克托城通判與歸化綏遠二

   同知共屬歸綏道隸山西省其土黙特編分旗地

   如故又有輔國公一乾隆二十一年封世襲貢道

  由殺虎口茂罕舊作毛罕今改正

 ︹城池︺歸化城在殺虎口北二百里明代所築𫎇古名庫庫河屯周圍二里高三丈南北門各

  一外郭東西南三面三門諳達歸順改稱今名綏遠城在歸化城東北五里周圍二千丈高

  二丈四尺門四乾隆四年移右衞建威將軍駐其地托克托城舊城在黃河東岸歸

  化城之西一百四十里即湖𤄬河朔也

 ︹山川︺陰山在城北三十五里即翁公山西自河套之北起烏喇特西境延亙而東至歸化城東

  北層巒峻嶺共五百餘里其間土名不一如白雲哲特虎太白拜洪戈爾牛心諸山以至蟠羊山五

  達蘇爾哲哈朗烏諸谷皆陰山支體崔巍屏踞勢最高峻黃河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自烏喇

  特境東南琉入又折而南黒河水自東來注之又東南經湖灘河朔紫河水自東來注之又西南流

  入山西偏頭關界凡境內之水入黑河者有納扎海河安達河朱喇馬台河德布色黑河哲爾德河

  巴漢土爾根河西喇烏素河呼圖克圖河哈爾幾河黑勒庫河凡滙十餘水由沙陵湖以入於黃河

  其入紫河者有察漢音圖河努衡格爾河兔毛河並彚流入於黃河 按西土默特駐歸化城其牧

  地東西四百里南北三百七十里自雍正間設立同知乾隆四年築綏逺城增設同知通判列爲六

  廳以屬於山西省其版籍遂同內地故部內所有山川古蹟祠廟物産皆與六㕔卷相同茲𩔖聚山

  川之大者以存其概餘並見六㕔卷內不復異列

大清一統志

  牧廠

 本朝於沿邊口外置設牧場有總管等官管轄曰養

  息牧牧廠 盛京邊外

 御馬廠獨石口外曰禮部牧廠曰太僕寺左翼牧廠曰太

  僕寺右翼牧廠曰鑲黃等旗牧廠曰正黃等旗牧

  廠俱張家口外

 養息牧牧廠在 盛京錦州府廣寕縣北二百一十里彰武臺邊門外東西距一百五十里

  南北距二百五十里東至科爾沁左翼前旗界九十里西至土黙特左翼界六十里南至彰武臺𫟪

  門五十里北至科爾沁左翼前旗界二百里東南至邊界一百里西南至邊界八十里東北至科爾

  沁左翼前旗界一百十里西北至西勒圖庫倫界一百五十里由喜峯口至 京師一千二百五十

  

 ︹建置沿革︺漢遼東郡地遼金元為懿州地明初置廣

  寕後屯衞永樂八年徙衛治義州遂廢為邊外地

 本朝置養息牧牧廠乾隆十九年議準養息牧騸馬

  二羣分在大凌河騸馬羣內騍馬六羣改為四羣

  亦移大凌河牧放乾隆四十三年   高宗純皇帝東巡 盛京有   聖

  製觀大凌河養息牧詩四十八年有   聖製觀大凌河養息牧馬羣詩謹按 國初置養息牧

  牧廠在 盛京錦州府廣寕縣北邊門之外乾隆間移歸大凌河牧養在錦州府屬錦縣東北境考

  養息牧舊志稱楊檉木亦稱養什木養什牧蓋語音之轉今並遵   聖禦詩題改正大凌河游

  牧巳載錦州府卷內茲不重述惟載養息牧舊境附於牧廠之首焉

 ︹山川︺杜爾筆山牧廠即設其下大藍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南四十里

  喇蘇台山在牧廠西北八十里噶克義木多山在牧廠西 一百里

  爾古冷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北一百五十二伊克西魯蘇忒山

  在牧廠北一百八十里巴漢西魯蘇忒山在牧廠東北一百六十里烏蘭

  喀喇岡在牧廠東北一百十里𫎇古語以紅為烏蘭黑為喀喇齊老圖花坡

  在牧廠南五十里俄倫拖羅海坡在牧廠西北九十里拜圖花坡

  廠西北一百里養息牧河在牧廠東一里舊名楊檉木河亦名養什木河音之轉也其別

  稱為虎爾幾河源出喀爾喀左翼之查漢和邵岡南東南流㑹庫崑河經西勤圖庫倫之北又東南

  經廠東又南流入彰武臺邊門西又南至廣寕合遼河蘇巴爾哈河在牧廠西北六

  十里源出納喇蘇台山噶克義木多山間平地南流入邊樂洋河在牧廠西北九十里自土

  默特左翼流入境東流㑹蘇巴爾哈河烏克爾齊老河在牧廠西北一百里自西

  勒圖庫倫流入境東南流㑹庫崑河庫崑河在牧廠西北一百十里源出喀爾喀左翼南烏

  泥蘇台山東流經土黙持左翼北自西勒圖庫倫流入境又東北流㑹養息牧河與圖作呼渾可

  沖古爾河在牧廠東北一百餘里自科爾沁左翼前旗流入境西南流㑹養息牧河

 ︹古蹟︺杜爾筆城在牧廠東南五里周一里一百十十步有奇高三丈東西門各一

  漢城在牧廠西南七十里周一里二百六十步有奇高三丈南北門各一按二城俱未詳建自

  

 御馬廠亦名上都牧廠在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羅城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

  九十七里東至古爾板庫德八十里西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五十里南至插漢噶爾特七十里至邊

  城一百四十里北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五十七里東南至鄂博圓五十里西南至木魯爾圓魯五十

  里東北至阿齊圖喀拉八十里西北至鑲藍旗察哈爾界四十七里由獨石口至 京師六百七十

  

 ︹建置沿革︺漢上谷郡北境唐為奚契丹地金置桓州

  元世祖初置開平府號上都後升上都路留守司

  明𥘉置開平衞宣德五年徙衞治獨石遂廢為邊

  外地

 本朝置牧廠隸上駟院

 ︹山川︺萬𡻕山在牧廠東土人名爾幾圖阿爾賓俄藍山直獨石口東北一百五十里

  羊山在牧廠東土人名烏虎爾幾圖直獨石口東北一百里富谷山在牧廠東南土

  人名己顔崑兌直獨石口東北一百三十三里賀洛圖山在牧廠東直獨石口東北五十

  白鹿山在牧廠南少西蒙古名蒙虎圖山直獨石口北一百里方山在牧廠西

  南土人名賀爾賀山直獨石口西北一百十九里他賁駱駝海山在牧廠西南直

  獨石口西北一百十五里野狐山在牧廠西南土人名烏納格忒直獨石口西北九十五里

  狗牙山在牧廠西南土人名多克新喀喇諾海山直獨石口西北二十七里馬魯爾

  圖山在牧廠西直獨石口北一百三十八里寛山在牧廠西土人名斗爾格直獨石口

  北一百四十五里五蘭哈爾哈山在牧廠西直獨石口北一百五十五里 按此

  即紅螺山明洪武三年李文忠敗元兵於駱駝山進克紅螺山當即此也榆木山在牧廠西

  北土人名烏里雅蘇台山直獨石口北一百六十里大呼爾虎山在牧廠北直獨石口

  東北二百三十里小呼爾虎山在牧廠北少東直獨石口東北二百二十五呈 按

  小呼爾虎山當兆柰曼蘇黙城之北大呼爾虎山在其西北疑即古臥龍山在獨石口外舊開平城

  北三里元上都北枕龍岡即此山以道里計之二山當即臥龍山也獨石山在牧廠東北直

  獨石口東北二百三十里布虎圖爾山在牧廠東北直獨石口東北二百三十里

  心山在牧廠東北土人名巴顏朱爾克山直獨石口東北二百四十里舊志牛心山在舊開平

  城東四十里白廟兒山在牧廠東北土人名布珠山舊志白廟兒山在舊開平城東北

  邊人謂之三間房土名插漢根兒乃薊宣通路灤河經其北東去密雲縣白馬關四百里巴漢

  五藍峯在牧廠東直獨石口東北一百八十里伊克五藍峯在牧廠東南直

  獨石口東北一百五十里二山山色紅紫故土人呼五藍烏鴉峯在牧廠南土人名克勒峯

  直獨石口東北六十六里哈納峯在牧廠東北直獨石口東北一百八十里格勒莫

  多嶺在牧廠東南直獨石口東北一百二十三里伊克嶺在牧廠東南直獨石口東

   北九十五里鐵幡竿嶺在牧廠南界直獨石口北十三里土人名麻尼圖嶺永安

   岡在牧廠東𫎇古名哈達馬爾嶺直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里榆河出焉巴漢多用

   岡在牧廠北直獨石口北二百四十里伊克多用岡在牧廠北直獨石口北二百四

   十七額爾通河在牧廠東直獨石口東北一百五十里源出萬𡻕山東北流至查漢

   城東南入上部河榆河在牧廠東界𫎇古名海拉蘇台直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里源出永

   安岡東流入上都河外遂黒河在牧廠東南界土人名阿祿遂黑河在獨石口東南四十

   五里源出興安山北流經齊倫巴爾哈孫城漍裏遂黒河在牧廠東南界土人名額伯里

   遂黑河在獨石口東南五十里源出興安山東南流至龍潭㑹白河白河在牧廠東南界自獨

   石口東南冬河口流出邊又東南流入石湯嶺撻魯渾河在牧廠南直獨石口東北一百

   二十里源出興安山西流入上都河提頭河在牧廠南界土名大藍兔祿河在獨石口西北

  二十七里源出狗牙山東南流入獨石口灤河在牧廠西俗名上都河即古濡水也源出獨石

  口東南山中西北流至烏藍城東折而東北經舊關平城南東流折而南至郭家屯入承徳州界復

  東南流至喀喇河屯合宜孫河𤍠河諸水流入邊城至永平府遷安縣界始名灤河水經注濡水出

  禦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引夾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逕禦夷故城東鎮北一百四十里

  北流左道則連泉注之出故城東西北流逕故城南又西屈而北流逕故城北達結兩池沼謂之連

  泉浦又東北注難河難河右則汗水入焉濡雞聲相近俗語譌耳濡水又北逕沙野西又北逕箕安

  山東屈而東北流逕沙野北東北流逕林山北又東北逕孤山南東北流呂泉水注之又東盤泉入

  焉又東南水流迴曲謂之曲河鎮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又

  東南流右與要水合又東而南索頭水注之又東南武列水入焉唐書地理志薊州東北渡灤河有

  古盧龍鎮遼史地理志中京澤州有灤河元史地理志世祖命劉秉忠相宅於桓州東灤水北之龍

  岡又河葉志灤河源出金蓮川中至灤州入海至元二十八年疏洨灤河漕運上都明李實奉使錄

  灤水闊不盈丈而中甚深二人以河水青綠急流呼曰商都兩岸柳條叢生秋時採為箭桿薊門考

  灤河舊名曰商都源頭遠在西北地自插漢根河向東南流來至近邊與流河白河暴河淸河合正

  皃河之水交㑹其勢始大明統志灤河在雲州堡北六十里發源炭山冰井亂泉合為此河北流逕

  古桓州南下流入開乎界 按今灤河即古濡水漢書水經注皆作濡音乃官反自唐以來燮文為

  灤其音則同或謂即古灅水者誤也又按土人呼上都河以元時上都在水北岸故名後又以音同

  說為商都河耳克蚌河在牧廠東北亦作克衣綳河南流入上都河金蓮川

  石口北舊桓州地金史世宗紀大定八年如涼陘改和爾和東川曰金蓮川地理志桓州有和爾和

  東川更名金蓮川世宗曰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義明統志金蓮川在雲州堡北金世宗

  納涼之地產黃花狀若芙蓉而小俗呼金蓮川以此花得名 按元史灤河源出金蓮川中然則上

  都河之上流即此水也和爾和舊作曷里許今改正布珠泊在牧廠東界即白廟兒泊也直

  獨石口東北二百二十七里鯀泊在牧廠東界直獨石口東北二百五十一里庫勒

  泊在放廠南五藍城西北直獨石口北八十里博碩岱泊在牧廠西北直獨石口北

  二百五十里烏黙黒泊在牧廠北界直獨石口北二百八十里魁蘇泊

  廠東北直獨石口東北二百四十里多倫泊在牧廠東北土人名多倫諾羅 本朝康熙三

  十年喀爾喀為噶爾丹所破七旗皆潰抵塞來降   聖祖仁皇帝親巡塞外鎮撫之駐蹕是地

  各𫎇古部長畢至喀爾喀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圖等率台吉諾顏等朝見令與四十九

  旗同列   賜宴授封爵有差各𫎇古共請於是地建寺呼黒烏素泊在牧廠東

  北界此泊水㐬出為木虎爾衣扎河西南流會克蚌河註上都河烏爾圖布泉

  廠東直獨石口東北二有里烏孫土祿泉在牧廠東南直獨石口東北一百五十里

  獨石泉在牧廠東南土人名烏可爾七老泉直獨石口東北九十里伊黒大灞

  泉在牧廠東南直獨石口東北八十里噶爾達蘇台泉在牧廠東南直獨石口東

  北七十里訥黑雷泉在牧厰東南直獨石口東北六十五里納林泉在牧廠東

  南界直獨石口東北四十里哈柳圖泉在牧廠東北直獨石口東北二百二十里

 ︹古蹟︺桓州舊城在牧廠北舊開平城之西南土人呼為庫爾圖巴爾哈孫城直獨石口東

  北一百八十六里金史地理志西涼路桓州威遠軍節度使明昌七年改置刺史北至舊界一里半

  縣一清塞元史地理志上都路桓州本上谷郡地金置桓州元𥘉廢至元二年復置明統志桓州城

  在雲州堡北三百六十里宣府舊志州本烏桓所居故名有二城南為新城北為舊城相去三十里

   按桓州城即令羣爾圖巴爾哈孫城城址周八里己毀灤水經其南又東北流經兆柰曼蘇黙城

  之南城北有土岡岡北又有大呼爾虎山正與小呼爾虎山連接此城蓋即元時所名新城明初於

  此置桓州驛所謂開平西南之第一驛也開平舊城在牧廠東北灤河北岸巴哈呼爾虎

  之麓土人呼為兆柰曼蘇黙城直獨石口東北二百二十五里元史地理志上都路唐為奚契丹地

  憲宗五年置桓州元𥘉為扎拉爾部烏嚕郡王營幕地憲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為巨鎮明年世祖

  命劉秉忠相宅於桓州東欒水北之龍岡中統元年為開平府五年以闕廷所在加號上都𡻕一幸

  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路總管府十八年升上都路留守司並行本路總管府事邊防

  洪武二年常遇春取開平建衞於此二十七年置馬驛八東曰涼亭瀋河賽峯黃崖四驛接大寕

  西日桓州威鹵明安隰寕四驛接獨石宣德五年總兵薛祿上言自大寕棄後開平孤懸寡援敵兵

  出沒餉道艱阻乃移開平衞治獨石舊城遂廢棄地蓋三百餘里宣鎮舊志元上都城在鎮城東北

  七百里城周四十里內有大明殿殿門左曰星拱右曰雲從儀天殿門左曰日精右曰月華寶雲殿

  側有東西暖閣宸慶殿側有東西香殿玉德殿後有壽昌堂慈福殿有紫檀閣連香閣延春閣其前

  拱宸堂為百官議政之所後御膳亭凝暉樓側有線珠瀛洲二亭有金露臺又有留守司凡省院官

  署七十餘俱至元中所建明時俱廢 按兆奈曼蘇黙城在灤水北有重城外城方十餘里東西各

  二門南北各一門內城方五里東西南三門其外城東北隅有元至元中石碑城址猶存而宮闕舊

  蹟俱巳湮沒 扎拉爾舊作扎喇兒烏嚕舊作兀魯今俱改正涼亭舊驛在開平舊城南

  有東西二涼亭為元時巡幸駐蹕處明洪武中置驛於東涼亭山水記開平南五十里曰東涼亭又

  四十里曰瀋河五十里曰扒八六十里曰黃崖五十里曰灤河又五十里曰灰嶺六十里曰古城又

  五十里曰青松又南五十六里即古北口矣此洪武二十七年所置驛路也威鹵舊驛

  今牧廠地土人呼為博羅城在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里亦名李陵臺明初置驛於此為開平西南

  第二驛博羅城址周一里二百八十餘步隰寕舊驛在牧廠南界麻里圖嶺之北土人呼

  為齊龍巴爾哈孫城周一里半門四明初為開平西南第四驛在獨石口北三十七里明安

  舊驛在牧廠南少西土人呼為五藍城城址周二里二百步有奇門二明初為開平西南第三

  驛城西有西涼亭舊址又西即白海子也

 ︹寺觀︺彚宗寺在多倫泊康熙三十年外藩各𫎇古請建寺後   賜額曰彚宗   聖

  祖仁皇帝御製碑文曰我國家承天順人統一寰宇薄海內外悉賓悉臣自   太祖   太

  宗握樞秉軸駕馭風雲𫎇古都部相繼効順暨於朕躬克受厥成前所未格罔不思服惟喀爾喀分

  部最多而又強盛朕綏德輯威薫陶漸格二十餘載七家之衆既震且豫咸來受吏乃除其頑梗扶

  其良弱錫之封爵𢌿以土疆朕親北廵以鎮撫之康熙庚午之秋大宴賚於多倫諾羅四十八家

  名王君長世官貴族靡不畢集拜觴起舞稽首踴躍蓋至是而要荒混同中外一家矣酺賜既畢合

  辭請曰斯地川源平衍水泉清溢去天閑芻牧之場甚近而諸部在瀚海龍堆之東西北者道里至

  此亦適相中而今日之筵賞敷錫合萬國以事一人又從古所無也願建寺以彰盛典朕為之立廟

  一區今各部落居一僧以主持朕或間𡻕一巡諸部長於此㑹同述職馬至於今又二⺊餘年矣殿

  宇廊廡鐘臺鼓閣日就新整而居民鱗比屋廬望接儼然一大都㑹也先是寺未有額茲特允寺僧

  之請賜名曰彚宗蓋四十八家家各一僧佛注無二統之一宗而㑹其有極歸其有極諸𫎇古恪守

  侯度奔走來同猶江漢朝宗於海其亦有宗之義也夫是為之記以垂永久雲善因寺

  淪泊彚宗寺西南里許雍正年間   賜額石   世宗憲皇帝御製碑文曰洪惟我

  皇考聖祖仁皇帝恩被九有威加八紘曩𡻕額魯特噶爾耳跳梁朔漠擾亂喀爾喀諸部喀爾喀七

  旗數十萬衆懷徳慕義稽首內附   皇考躬率六軍遠行天討駐蹕多倫諾爾之地受喀爾喀

  諸部君長朝謁錫之封爵為我屏垣既翦兇渠蕩定翔漢撫安藩服允從諸部所請爰於斯地建創

  彚宗寺俾大喇嘛章喜胡圖克圖居之幸嘉胡圖克圖道行高超證最上果博通經品克臻其奧有

  大名於西域諸部𫎇古咸所尊仰今其後身秉質靈異符驗顯然且其教法流行徒衆日廣朕特行

  遣宮發帑金十萬兩於彚宗寺之西南里許復建寺宇賜額曰善因俾章嘉胡圖克圖畢爾汗主持

  茲寺㑹集喇嘛講習經典廣行妙法𫎇古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俱同為檀越主人前身後身敬

  信無二自必率其部衆聽從誨導胥登善域稽古聖王之治天下因其教不易其俗使人易知易從

  此朕纘承先志䕶持黃教之意也況此地為我  皇考駐蹕之地靈蹟斯存惟茲兩寺當與漢

  野山川並垂無極諸部𫎇古台吉屬下永遠崇奉歡喜信受薰蒸導化以享我國家億萬年太平之

  福朕深有望焉

 禮部牧廠在張家口西北二百二十二里查喜爾圖插漢池東西距四十六里南北距六十五

  里東至鑲黃旗牧廠界五十二里西至正黃旗察哈爾界四十里南至正黃旗牧廠界四十里北至

  正黃旗察哈爾界六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六百四十里

 ︹建置沿革︺漢代郡北境明天成衞邊外地

 本朝置禮部牧廠牧廠地與正黃旗牧廠地相接

 ︹山川︺查喜爾圖插漢池在牧廠東池南至正黃旗牧廠四十里希巴爾台河布敦

  河二水俱注其中布敦河源出牧廠西北東南流至牧廠東北注插漢池

 太僕寺左翼牧廠在張家口東北一百四十里喀喇尼墩井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

  距五十里東至宣化府邊界七十里西至鑲黃旗牧廠界六十里南至鑲藍旗牧廠界三十里北至

  鑲黃旗察哈爾界二十里東南至鑲藍旗牧廠界九十里西南至鑲黃旗牧廠界六十里東北至正

  白旗察哈爾界七十里由北至鑲黃旗察哈爾界七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五百五十里

 ︹建置沿革︺漢上谷郡地元為雲州地及興和路東境

  明宣德後為宣府邊外

 本朝置太僕寺左翼牧廠

 ︹山川︺烏納根山在牧廠東南九十里與鑲藍旗牧廠接界大烏鴉山在牧廠南

  三十里土人名伊克克勤山其西南有巴哈克勤山小烏鴉山也哈爾哈納台山

  在牧厰西三十里哈特虎蘭台山在牧廠東北八十里西喇峯在牧廠東

  七十里邊界拉麻馬拉哈岡在牧廠東南六十里小紅池在牧廠東二十

  五里土人名巴哈五藍池

 太僕寺右翼牧廠在張家口西北三百十里齊齊爾漢河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

  六十五里東至正黃旗察哈爾界六十里西至鑲紅旗察哈爾界九十里南至大同府邊界三十五

  里北至正紅旗察哈爾界三十里東南至邊界四十里西南至邊界八十里東北至正黃旗察哈爾

  界四十里西北至鑲紅旗察哈爾界七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七百二十里

 ︹建置沿革︺漢雁門郡彊陰縣地明為大同府邊外

 本朝置太僕寺右翼牧廠

 ︹山川︺和爾和山在牧廠西南四十里古爾板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南八

  方山在牧廠西二十里土人名敦爾白金喀喇山希巴爾台喀喇和

  邵山在牧廠西九十里色爾蚌山在牧廠西北二十里插漢峯在牧廠西

  北四十里齊納爾嶺在牧廠東六十里席喇鄂波岡在牧廠東南四十里

  齊齊爾漢河即牧廠地在張家口西北三百十里古如潬水也今名御河源出色爾蚌

  山東南平地經和爾和山南流㑹和爾和河入邊城經得勝堡東宏賜堡西是為御河至大同縣東

  南注桑乾河色爾蚌河在牧廠西十里源出色爾蚌山南流與齊齊爾漢河今經和爾

  和山又名和爾和河西南流入邊城科克烏素泊在牧廠北三十里他拉泉

  在牧廠南三十五里額布爾希巴爾台泉在牧廠西南四十五里

 ︹古蹟︺彊陰舊城在牧廠地漢置疆陰縣屬雁門郡後漢因之後廢舊志在大同縣邊外

 鑲黃等四旗牧廠在張家口北一百里控果羅鄂博岡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

  百五十里東至鑲藍旗牧廠界九十里西至正黃旗牧廠界五十里南至宣化府邊界四十里北至

  鑲黃旗察哈爾界一百十里東南至鑲藍旗牧廠界九十五里西南至邊界五十里東北至太僕寺

  左翼牧廠界六十里西北至鑲黃旗察哈爾界一百九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四百一十里

 ︹建置沿革︺漢上谷郡地唐新州地金置撫州治柔遠

  縣屬西京路元為興隆路皇慶元年改為興和路

  明初置興和守禦千戶所於此永樂二十年徙所

  治宣府遂廢為邊外地

 本朝置鑲黃等四旗牧廠

 ︹山川︺七鷹山在牧廠東七十里蒙古名額倫拖羅海山額倫猶言鷹也又牧廠北一百四十

  里有額倫山蓋亦七鷹之一哈伯他海山在牧廠東九十里虎巴海山

  在牧廠東南七十里登拖羅海山在牧廠東南九十五里雅岱山在牧廠西

  五十阿㑹圖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北八十里額古德山在牧廠西

  北一百十里伊克哈達圖山在牧廠北九十里伊克鄂西希山

  在牧廠東北四十里巴哈哈達圖山在牧廠東北五十里魚兒泊在舊興和

  城西 按金史地理志柔遠縣有大魚灤即此宋嘉定八年𫎇古持穆津屯撫州既而駐軍魚兒泊

  遣僧格巴圖率萬騎自西夏趨京兆攻金童關是也 特穆津舊作鐵木真僧格巴圖舊作三哥拔

  都今俱改正科克布祿都池在牧廠西北一百四十里鹽池在牧廠北四十

  獨石泉在牧廠東南五十里𫎇古名烏黑爾齊老泉博羅柴汲泉

  廠南四十里其東又有阿祿十八兒台泉布林泉在牧廠西南四十里又西南十里有布爾

  哈蘇台泉哈畢爾漢泉在牧廠西北六十里

 ︹古蹟︺興和舊城在牧廠西南二十里南至張家口百里本金時撫州金史地理志西京路

  撫州鎮寕軍節度使遼秦國大長公主建為州章明昌三年復置刺史為桓州支郡治柔遠明昌

  四年置司候司承安二年升為節鎮軍名鎮寕元史地理志興和路唐屬新州金置柔遠鎮後升為

  縣又升撫州屬西京元中統三年以郡為內輔升興隆路總管府建行宮治高原縣宣鎮志高原縣

  城在懷安衞北一百六十里舊志興和城在開平西南四百餘里宣府北三百餘里膳房堡邊外開

  平之通道宣府之外藩也明洪武初置守禦千戶所永樂中移千戶所於宣府其地遂廢 按此城

  土人名喀喇巴爾哈孫城周六里餘門四舊址猶存即興和城也又按金史撫州有旺國崖大定八

  年五月更名靜寕山有瑪達格山大定二十九年更名呼圖哩巴有冰井倚郭柔遠縣大定二年

  於燕子城隸宣徳州明昌三年來屬有燕子城國言曰古勒達爾罕北羊城國言曰和寕權場扎拉

  沔嶺山大魚灤行宮有樞光殿有雙山七里河石井蝦蟆山得勝口舊名北望淀大定二十年更今

 皆不可考又按金史柔遠縣有燕子城趙秉文撫州詩燕賜城達春草主野狐嶺上斷人行沙平草

 遠望不盡日暮惟有牛羊聲蓋本名燕賜後人以音相近訛為燕子城耳 瑪達格山舊作麻達葛

  山呼圖哩巳舊作胡土白山古勒達爾罕舊作吉甫魯山苑和寕舊作大唵扎拉舊作查喇今俱改

  沙城在牧廠西北二十里舊興和城北十里元時所建楊榮北征錄沙城即元中都此處

  最宜牧馬 按此城土人名插漢巴爾哈孫城周七里門四舊址猶存

 正黃等四旗牧廠在張家口西北二百里諾莫渾博羅山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

  二百五十里東至鑲黃旗牧廠界六十里西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七十里南至邊界一百三十里北

  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鑲黃旗牧廠界八十里西南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九十里

  東北至鑲黃旗察哈爾界一百十里西北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一百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六百一

  

 ︹建置沿革︺漢代郡北境金撫州集寕縣地元為集寕

  路明天成衞邊外

 本朝置正黃等四旗牧廠

 ︹山川︺諾莫渾博羅山在張家口西北二百里牧廠所在七鷹山在牧廠南

  九十里土人名伊克西喇西寶台山西寶亦𫎇古鷹名猶言大黃鷹山也又南十里有弩楚渾西喇

  西寶台山猶言退翎黃鷹山也皆七鷹山之支峯諾海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南五

  虎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南八十里呼弩克拖羅海山在牧廠西

  南九十里烏納根山在牧廠西六十里黑山在牧廠西七十里土人名喀喇圖

  漢㑹圖拖羅海山在牧廠西北一百里英圖山在牧廠北九十里

  當圖山在牧厥北一百二十里滾金喀喇山在牧廠東北八十里拜圖

  喀喇山在牧廠東北一百十里得爾峯在牧廠北一百里猶言馬鬛峯也

  魯齊老圖坡在牧廠西四十里希伯黑坡在牧廠西北八十里哈柳

  台河在牧廠東南八十里源出弩楚渾西喇西寶台山東北流入昻古里池蘭爾札

  河在牧廠南六十里源出伊克西喇西寳台山東北平地南流與烏爾虎拖羅海山所出之水㑹

  入邊希巴爾台河在牧廠西七里源出諾漠潬博羅山西平地北流入查喜爾圖

  插漢布敦河在牧廠西北九十里源出漢㑹圖拖羅海山南平地東流入查喜爾圖插

  集寕海子在牧廠東六十里土人名昻古里淖爾哈柳台河喀喇烏蘇數水注其中

  元置集寕路於此舊有集寕城在其西 按宣府志鴛鴦泊在雲州堡西北一百餘里境外周八十

  里其水停積不琉自遼金以來為飛放之所據此則鴛鴦泊當在赤城縣西北邊外今考其地實無

  此水考朔漢圖鴛鴦泊在興和北金史地理志撫州柔遠縣有昻吉灤又名鴛鴦灤疑明時所稱集

  寕海今呼昻古里腦兒者即今之鴛鴦泊也𫎇古言昻古里猶漢言鴻雁義頗相𩔖昻古與昻吉字

  畫亦相近鹽池在牧廠東四十里查喜爾圖插漢池在牧廠北四十里池

  西即禮部牧廠地布敦河自西北來注之希巴爾台河自西南來注之又有他爾朗泉自東南來注

  他爾朗泉在牧廠東南二十里西北流入查喜爾圖插漢池搜幾泉

  廠南三十里

 ︹古蹟︺集寕舊縣在牧廠地金史地理志撫州集寕縣明昌三年以春市場置北至界二百

  七十里元史集寕路領集寕一縣舊志集寕城在興和西一百五十里豐利舊縣

  廠界金史地理志撫州豐利縣明昌四年以泥濼置有葢里泊舊志金豐和縣元廢在興和西大同

    天咸衞邊界













                       前纂修官高人鑑恭纂輯

                       纂修官桂文燿恭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 校

                       校對官許誦恆恭覆校

察 哈 爾 表
兩漢 三國 南北朝 五代




  
初曰插漢本元齊小
王子後嘉靖閒布希
駐牧察哈爾之地因
以名部






上谷郡北 萬全右衛邊外
大清一統志          察哈爾表               一

 大清一統志

  察哈爾八旗東至克什克騰界西至歸化城土黙持界南至太僕寺左右翼鑲黃旗正黃旗各牧

   廠及山西大同府朔平府邊界北至蘇尼特及四子部落界袤延千餘里

 ︹建置沿革︺察哈爾明時曰插漢本元裔小王子後嘉

   靖間布希駐牧察哈爾之地因以名部後徙帳於

   遼東邊外四傳至林丹汗侵暴諸部

  本朝天聰八年

太宗文皇帝統大軍親征林丹走死其子孔果爾額哲來

   降即其部編旗駐義州康熙十四年布爾呢兄弟

   叛討誅之遷部衆駐牧宣化大同邊城外有前鋒

   佐領等員管轄後從征噶爾丹有功

聖祖仁皇帝詔増給其軍餉復以來降之喀爾喀厄魯特

   部落編為佐領隸焉其鑲黃正黃正紅鑲紅四旗

   駐張家口外正白鑲白正藍三旗駐獨石口外鑲

   藍一旗駐殺虎口外右布舊作⺊赤今改正

 鑲黃旗察哈爾駐蘇門峯在張家口北三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九

   十里東至正白旗察哈爾界九十里西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七十里南至鑲黃旗牧廠界七十里北

   至蘇尼特右翼界一百二十里秉南至正白旗察哈爾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正黃旗牧廠界五十

   里東北至蘇尼特左翼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蘇兄特右翼界一百三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七

   百五十里

 ︹建置沿革︺漢上谷郡北境明萬全右衞邊外

 本朝為鑲黃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漠爾圖山在旗東二十里朶多山在旗東九十里與正白旗察哈爾接界

  陀克多山在旗東南四十里喀楚爾山在旗東南七十里相近有杜藍喀喇

  阿哈魯虎山在旗東南九十里駱駝山在旗東南九十里𫎇古名黑伯

  忒特門明李文忠敗元兵於駱駝山即此古楚古訥特山在旗東南一百十里

  喇忒山在旗東南一百二十里巴顔拖羅海山在旗東南一百六十里與

  正白旗察哈爾接界哈石郎山在旗南七十里伊克哈達圖山在旗南一

  額𩔖山在旗西南五十里與正黃旗牧廠接界柴爾圖山在旗西十五里

  黑羊山在旗西北三十里𫎇古名喀喇虎義駮羊山在旗西北九十里𫎇古名布祿

  兒虎衣爾哈圖山在旗西北一百十里青羊山在旗北四十里𫎇古名博

 羅虎紅羊山在旗北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五藍虎義白鹿山在旅東北七十

  里𫎇古名布虎圖哈納峯在旗東五十里紅峯在旗西北一百里𫎇古名五藍峯

  插漢峩博岡在旌西北一百三十里與蘇尼特右翼接界大紅泉在旗東南

  一百三十里𫎇古名伊克烏莖滾布拉克泉在旗西南一百二十里苦水泉

  在旗西七十里𫎇古名噶順小紅泉在旗北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正藍泉與蘇尼持右翼

 鹽泉在旗東北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達拍孫與蘇尼特左翼接界

 正黃旗察哈爾駐木孫忒克山在張家口西北三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二

  百八十里東至鑲黃旗察哈爾界五十里西至正紅旗察哈爾界六十里南至太僕寺右翼牧廠界

  一百里北至喀喇烏納根山一百八十里東南至正黃旗牧廠界九十里西南至正紅旗察哈爾界

  一百里東北至蛇井二百五十里西北至伊克扎喇和邵山一百九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七百

  三十

 ︹建置沿革︺漢置且如縣屬代郡後漢省後魏置柔元

  鎮金為撫州威寕縣地明為天成衛邊外

 本朝為正黃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木孫忒克山本旗所駐額爾吉納克山在旗東三十里木根

  山在旗東南三十五里𫎇古名西北黑忒克烏爾虎拖羅海山在旗南九十里

  插漢和邵山在旗西南六十里七金山在旗西四十里𫎇古右賀爾博金

  小鮮卑山在旗西北四十五里𫎇古名巴哈阿勒特漢兒山在旗西北七十里𫎇

  古名喀喇奇他特又五里有西喇奇他特山弩黒特山在旗西北一百二里大鮮

  卑山在旗北二十五里𫎇古名伊克阿勒特和岳爾德碩山在旗北七十六

  興安山在旗北一百六十里山頗高大巴哈扎喇山在旗北一百六十五

  索拜山在旗北一百八十里榆樹山在旗東北七十里𫎇古名烏里雅蘇台山

  頗高老鴉山在旗東北二百里𫎇古名克勒兆哈河在旗東南六十里源出平

  地南流㑹烏爾古河又南𫎇古凡河自西來注之又南蘇爾札河自東北來注之又南流從大同天

  鎮縣新平堡入邊經柴溝堡西北入懷安縣界為東洋河即古於延水也漢書地理志代郡且如顏

  師古注於延水出塞外東至寕入沽酈道元水經注於延水出塞外柔逺鎮西長川城南小山山海

  經曰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東南流逕且如縣舊城南地理志曰於延水出縣北塞外

  即修水也修水又東南逕馬城縣舊城北俗謂是水為河頭又東逕丁零城南右合延鄉水延鄉水

  出延陵縣西山東逕延陵舊城北俗謂之琦城川又東逕羅亭又東逕馬城北又東注修水 按延

  鄉水今曰西洋河𫎇古幾河在旗東南一百里源出平地東流㑹兆哈河南入邊城

  弩里河在旗東南一百十里源出平地南流入邊城七金河在旗西二十里𫎇古

  名賀爾博金源出賀爾傳金山南流入希爾池納林河在旗西北六十里源出正紅旗察哈

  爾界內南流入希爾池威寕海子在旗南八十里𫎇古名希爾池納林河七金河並注

  其中舊有威寕城在其西南榆林城在其東南牛川司馬光通鑑晉太元十一年拓跋珪大㑹

  於牛川即代王位胡三省注自武周塞西行至牛川牛川以北皆大漠也據魏紀窟咄之來寇也珪

  乞師於燕自弩川至牛川屯於延水南出代谷以臨然師班志於延水出且如塞外則牛川亦在且

  如塞外也 按牛川亦無確証以於延水推之當在本旗南界庫爾木池在旗北五十里

  塔喇泉在旗西南五十里源出平地東南流入希爾池

 ︹古蹟︺延陵舊城在旗地漢置縣屬代郡後漢省水經注延郷水東逕延陵縣故城北地理

  風俗記曰當城西北有延陵鄉故縣也舊志在天鎮縣西北且如舊城在旗東南漢置

  縣屬代郡為中部都尉治後漢省魏書太宗紀神瑞二年幸沮如城水經注於延水東南逕且如縣

  故城南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故縣也代稱不拘名號變改較其城郭相去遠矣舊志

  舊城在張家口西北 按於延水今名兆哈河亦曰昭哈河則舊城在水旁明矣柔元鎮

  城在旗東南後魏太和中置為六鎮之一魏書高祖紀太和十八年幸撫㝠鎮又𦍒柔元鎮水經

  注於延水出柔元鎮西長川城南通鑑胡三省注柔元鎮在於延水東漢且如縣西北塞外又武𡨋

  鎮在武川柔元之間長川城在旗東南魏書始祖率所部北居長川天興二年分命諸將襲

  高車常山王遵後東道出長川水經注於廷水出柔元鎮西長川城南小山通鑑胡三省注長川在

  禦夷鎮西北大漢之東垂也烕寕舊縣在旗西南八十餘里金史地理志撫州成寕縣

  承安二年以撫州新城鎮置元史地理志興和路威寕縣元初隸宣聼府中統三年來屬李賢明統

  志在懷安衛東北二百一十里

 正紅旗察哈爾駐古爾板拖羅海山在張家口外西北三百七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

  北距二百八十里東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三十五里西至鑲紅旗察哈爾界二十里南至太僕寺右

  翼牧廠界一百里北至四子部落界一百八十里東南至正黃旗察哈爾界一百十里西南至鑲紅

  旗察哈爾界一百里東北至四子部落界一百七十里西北至鑲紅旗察哈爾界一百六十里由張

  家口至 京師八百里

 ︹建置沿革︺漢雁門郡北境明大同府邊外

 本朝為正紅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古爾板拖羅海山本旗所駐阿拍撻蘭台山在旗東三十五

  博克多山在旗西南三十里半頂山在旗西北一百六十里𫎇古名都爾

  哈拖羅海伊克和洛圖山在旗北二十里額古德山在旗北六十里相近

  有小額古德山哈喇克沁山在旗北一百十里巴漢札喇和邵山

  在旗北一百四十里哈撤克圖山在旗東北六十里朔隆峯在旗西二十里

  與鑲紅旗察哈爾接界插漢峯在旗西北九十里山最高峻崑都倫泉

  南十葫蘆蘇台泉在旗南一百里沙泉在旗西南一百里𫎇古名莽喀圖

 諾爾孫泉在旗北四十里東南流入正黃旗察哈爾界為納林河人東南注希爾池

  子泉在旗東北五十里𫎇古名阿爾撤朗圖

 鑲紅旗察哈爾駐布林泉在張家口西北四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

  里東至正紅旗察哈爾界二十里西至鑲藍旗察哈爾界三十里南至大同府邊外一百二十里北

  至四子部落界一百七十里東南至邊界一百里西南至鑲藍旗察哈爾界一百十里東北至四子

  部落界一百七十里西北至鑲藍旗察哈爾界一百八十里由張家口至 京師八百三十里

 ︹建置沿革︺漢雁門郡北境明大同府邊外

 本朝為鑲紅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格爾白山在旗東南二十里鴨兒山在旗南一百二十里為爾姑

  蘇台山在旗西南一百十里阿爾達布色山在旗北二十五里察奇

  爾台山在旗北一百三十里鄂博圖山在旗東北九十里阿祿克勒

  峯在旗南八十里博托柯谷在旗北七十里莽喀圖河在旗東南五十里源

  出正紅旗察哈爾界內西北流入黛哈池阿拉齊河在旗西南七十里源出鑲藍旗察哈

  爾界內東北流入黛哈池漠惠圖河在旗北十里源出敖托海泉西流入鑲藍旗察哈爾

  界㑹安達河博托柯和𩔖河在旗北七十里源出博托柯谷經鄂博圖山向東流

 奄遏下水海在旗南四十里𫎇古名黛哈池明統志在大同府城西北二百里水潮無

  常納大𣶈小𣶈大匯小匯四河及銀海水諸細流 按黛哈池頗為巨浸莽喀圖阿拉齊巴爾哈孫

  共滙其中又路直大同境與殺虎口接壤其為奄遏下水海無疑九十九泉泊

  西北五十里𫎇古名伊倫伊孫泊敖托海泉在旗東三十里西北流㑹漠惠圖河

 泉在旗東南一百里𫎇古名布爾哈蘇台黑水泉在旗西三十里𫎇古名喀喇烏蘇

  郭岳惠泉在旗北一百七十里

 正白旗察哈爾駐布爾噶台在獨石口西北二百九十里東西距七十八里南北距二百

  九十五里東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五十八里西至鑲黃旗察哈爾界二十里南至鑲黃旗察哈爾界

  一百四十里北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一百五十里東南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一百九十里西南至鑲

  黃旗察哈爾界六十里東北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七十五里西北至鑲黃旗察哈爾界一百五十里

  由獨石口至 京師八百二十里

 ︹建置沿革︺漢上谷郡北境明龍門衞邊外

 本朝爲正白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駱駝山在旗東南四十六里𫎇古名博索特門伊克得兒山在旗東南

  九十三里漢言大馬鬛山清涼黑山在旗南五十里𫎇古名魁屯喀喇杜蘭喀

  喇山在旗南七十里椎髻山在旗南一百四十里𫎇古名哈特哈蘭台黑山

  西四十里𫎇古名喀喇峩博圖翁翁泊在旗西北一百四十里此池出鹽黒水濼

  在旗西北一百四十里𫎇古名喀喇烏蘇

 鑲白旗察哈爾駐布雅阿海蘇黙在獨石口北二百四十五里東西距五十六里南北距

  一百九十七里東至太僕寺牧廠界八里西至正白旗察哈爾界四十八里南至太僕寺牧廠界六

  十六里北至正藍旗察哈爾界一百三十一里東南至太僕寺牧廠界十二里西南至正白旗察

  哈爾界九十里東北至正藍旗察哈爾界四十里西北至正藍旗察哈爾界四十里由獨石口至

  京師七百七十里

 ︹建置沿革︺漢上谷郡北境明初爲開平衞西北邊

 本朝爲鑲白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巴漢得兒山在旗南六十四里鐵柱山在旗西北七十里𫎇古名阿爾

  坦噶達蘇其西北即紅鹽池紅鹽池在旗西北七十五里𫎇古名五藍池魁素池

  在旗西北一百二十里西爾哈池在旗北一百九十里賀爾圖泉在旗西北

  五十五里

 正藍旗察哈爾駐扎哈蘇台泊在獨石口東北三百六十里東西距二百六十五里南北

  距九十五里東至克什克騰界一百九十里西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七十五里南至御馬廠官羊羣

  界三十五里北至阿巴噶左翼界六十里東南至御馬廠界四十里西南至鑲白旗察哈爾界五十

  里東北至阿巴噶左翼界一百二里西北至阿巴噶右翼界五十五里由獨石口至 京師八百九

  

 ︹建置沿革︺金桓州地元開平府地屬上都路明初為

  開平衞北境

 本朝為正藍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戈賀蘇台河在旗東五十三里源出額黙黑特站西北流入阿巴噶界察察

  爾台河在旗東八十三里源出永安岡西北流㑹戈賀蘇台河奴黑特河

  西北六十一里源出朱馬台泊西北流入阿巴噶右翼界賀倫木索和池在旗東四

  西勒圖池在旗東南十二里渾圖池在旗南三十五里賀席磨

  克池在旗西南十五里古爾板烏黙黒池在旗東北二十里黒倫

  木圖池在旗東北一百里

 鑲藍旗察哈爾駐阿巴漢喀喇山在殺虎口東北九十里東西距一百十五里南北距一

  百六十里東至鑲紅旗察哈爾界六十里西至歸化城土默特界五十五里南至山西大同府邊界

  九十里北至四子部落界七十里東南至邊界七十里西南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四十里東北至鑲

  紅旗察哈爾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歸化城土黙特界五十里由殺虎口至 京師一千里

 ︹建置沿革︺漢雁門郡沃陽縣地後魏梁城郡參合縣

  地明大同府西北邊外

 本朝為鑲藍旗察哈爾駐牧

 ︹山川︺阿巴漢喀喇山本旗所駐克醜山在旗東五十里烏鴉山

  東南七十里䝉古名克勒山其北二里有小克勒山鴉兒山在旗東南八十里五藍

  義伯山在旗西五十五里折爾得末墩山在旗東北四十里衣馬

  圖山在旗東北七十里石碌山金史地理志大同府宣寕有石碌山明統志石碌山

  在大同府西北舊平地縣東四十里小石如石碌官山金史地理志宣寕有官山明統志官

  山在大同府西北五百餘里古豐州境山上有九十九泉流為黑河 按金志山在宣寕縣蓋近大

  同邊外且即黑河發源之山當在今察哈爾地明統志謂五百餘里誤矣朔隆峯在旗東南

  四十里與鑲紅旗察哈爾接界漠惠朔隆峯在旗西三十五里吉爾巴谷

  在旗東六十里阿拉齊谷在旗東南四十里阿拉齊河在旗東南四十里源

  出朔隆峯東流至鑲紅旗察哈爾界入黛哈池巴爾哈孫河在旗東南五十里源出鴉

  兒山東北流人黛哈池察哈音圖河在旗南七十五里源出阿爾站嶺西南流㑹五

  藍木倫河弩衡格爾河在旗南八十里源出弩衡格爾泉西流㑹五藍木倫河

  虎烏蘇河在旗西南四十里源出賀洛圖谷西南流㑹五藍木倫河五藍木倫

  河源出旗西南境插漢音圖弩衡格爾二河㑹流爲一西流至殺虎口北歸化城界合邊內之兔

  毛河兔毛河即古寧陵樹頽二水水經注樹頽水出東山西南流右㑹中陵川水安達河

  在旗東北八十里自鑲紅旗察哈爾界流入境西流㑹朱喇馬台河朱喇馬台河

  東北八十五里源出席喇峯西南流㑹安達河喀喇烏蘇河納札海河爲土爾根河即黑河之上源

  黒河源出旗東北七十裏海拉蘇台坡與鑲紅旗察哈爾接界西北流有納札海河安達

  河朱喇馬台河皆自東北來與黑水河㑹又西流受北來之德布𮎛黑河折而西南合東來之哲爾

  徳河始名伊克土爾根河又西流入歸化城界即古白渠水及荒千水隋唐畤名爲金河沃水

  在旗界中陵川分流也水經注中陵川水經善無西北流㑹吐文才又北分為二水一水東北流謂

  之沃水又東逕沃陽縣舊城南又東北逕沃陽縣東又東合可不泥水又東逕參合縣南又東合𥬇

  豆渾水又東北流注鹽池古鹽澤漢書地理志雁門郡沃陽鹽澤在東北有長丞水經注沃

  水東北流注鹽池地理志曰鹽山在東北者也今鹽池西南去沃陽舊城六十五里池水𪷁渟淵而

  不流東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察木哈克泉在旗所駐阿巴漢喀喇山之陽

 ︹古蹟︺沃陽舊城在旗界漢置屬雁門郡為西部都尉治後漢省後魏復置屬善無郡北齊

  省水經注沃水逕沃陽縣舊城南北俗謂之可不泥城梁城舊郡在旗界後魏置北齊

  省魏書地形志恆州梁城郡天平二年置領縣二參合裋鴻水經注沃陽縣鹽池北十里即涼城郡

  取名焉地理志曰澤有長丞此城即長丞所治也大同舊志涼城舊城在助馬堡北邊牆外舊志在

  殺虎口東北參今舊縣在旗界復魏分沃陽縣置屬梁城郡北齊省魏書地形志梁城

  郡參合前漢屬代水經注沃水東逕參合縣南魏因參合陘以名也北俗謂之倉鶴陘道出其中亦

  謂之參合口陘在縣之西北魏立縣以隸涼城郡也西去沃陽舊城二十里縣北十里有都尉城地

  理志曰沃陽縣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謂之阿養城 按漢參合縣屬代郡在平城之東此乃後魏

  分沃陽縣置非漢舊縣也地形志謂即漢縣水經注又謂即慕容寳軍潰處俱誤詳見大同府

  寕舊縣在旗界遼置宣德縣屬徳州金大定八年改宣寕屬大同府元因之明廢明統志在

  大同府北八十里平地舊縣在旗界元史地理志大同路平地本號平地裊至元二年

  省入豐州三年置縣曰平地明初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