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十二至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九至十一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十二至十五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十六至二十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6.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6.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6.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4-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6.djvu/5

保定府表                 

                     

大清一統志

 保定府直隸省治東西距二百七十里南北距四百九十里東至河間府任邱縣界一百十里西

  至定州曲陽縣界一百六十里南至冀州新河縣界三百里北至順天府房山縣界一百九十里東

  南至冀州治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正定府晉州治二百二十五里東北至順天府霸州治二百十里

  西北至宣化府蔚州治四百里自府治至 京師三百五十里

︹分野︺天文尾箕析木津及昴畢大梁之次府東北清苑滿城安

  肅定興新城容城雄縣皆古燕地當析木之次為尾箕分野府西南唐縣博野望都完縣蠡縣祁州

  束鹿安州高陽新安皆古趙地當大梁之次為昴畢分野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周屬幽州春秋戰國屬燕

  戰國時南境分屬趙秦屬上谷郡南境屬鉅鹿郡漢屬涿郡分屬中山國及

  鉅鹿後漢因之分屬中山河間二國及鉅鹿郡晉為范陽國地

  高陽中山河間博陵趙國地後魏為高陽郡地兼為范陽中山博陵北平鉅鹿

  諸郡地分屬瀛幽定三州隋為河間郡地兼為上谷博陵信都三郡地唐為

  莫州地兼為𣵠易瀛定深諸州地屬河北道五代晉天福初割屬遼

  始分置泰州開運二年收復州㝷廢仍為莫州地

  周分置雄州建隆元年始復分莫州地置保塞軍

  基址始此太平興國六年升為保州政和三年賜名清

  苑郡屬河北西路又分置廣信安肅永寕順安北平五軍與祁雄二州及中山府

  分屬河北東西路其𣵠州地則入遼屬南京道金天㑹七年升保州為順

  天軍節度屬中都路又増置遂安肅蠡安完五州與𣵠雄祁三州及中山府分

  屬中都河北東西路元太宗十一年始升順天軍為順天路

  置總管府至元十二年改為保定路領易祁雄安遂安肅完七

  州府之疆域自此始大屬中書省明洪武元年改保定府隸

  北平行中書省七年隸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後直

  隷京師

 本朝為直隷省治領州三縣十七雍正二年以深澤縣改屬定州十二

  年升易州為直隸州又以淶水縣及山西之廣呂縣改屬今領州二縣十五

  清苑縣附郭東西距六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安州界四十七里西至滿城縣界十三里

  南至博野縣界七十里北至安肅縣界十里東南至高陽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滿城縣界二十五

  里東北至安肅縣界三十里西北至滿城縣界三十里漢置樊與廣望二國俱屬𣵠郡後漢皆省入

   北新城晉復置樊輿縣尋省改置樂鄉縣後魏太和元年分新城置清苑縣改樊輿置扶輿縣與樂

   鄉縣俱屬高陽郡北齊俱省改清𫟍曰樂鄉隋開皇十八年又改曰清𫟍屬河間郡唐武德四年

   屬滿州貞觀七年屬瀛州景雲二年改屬莫州五代晉初入遼置泰州開運二年克復仍廢為清苑

   縣宋建隆元年於縣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軍置保州仍改縣曰保塞為州治金大定十六年

   復曰清𫟍元為保定路治明為保定府治 本朝因之滿城縣在府西北四十里東西距

   五十里南北距九十里東至安肅縣界三十里西至完縣界二十里南至望都縣界六十里北至安

   肅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清苑縣治四十里西南至完縣治四十五里東北至安肅縣治六十里西北

   至易州紫荊關一百二十里漢置北平縣屬中山國後漢晉因之後魏孝昌中屬北平郡興和二年

   分置永樂縣屬南營州樂浪郡北齊屬昌黎郡後周省永樂縣改北平縣曰永樂隋屬上谷郡唐屬

   易州天寶元年改曰滿城五代晉天福初入遼屬泰州開運初還屬晉徙泰州治此州尋廢縣仍屬

   易州宋景德中省入保塞縣金大定二十八年置滿城縣屬保州元屬保定路明屬保定府 本

   朝因安肅縣在府北少東五十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六十四里東至容城縣界

   二十里西至滿城縣界三十五里南至清苑縣界四十里北至定興縣界二十四里東南至安州治

   四十里西南至滿城縣治六十里東北至新城縣治九十里西北至易州治九十里戰國時燕武遂

   邑漢置北新城縣屬中山國後漢屬𣵠郡晉屬高陽國後魏曰新城屬高陽郡永熙二年僑置南營

   州五郡十一縣北齊惟留昌黎郡領新昌縣隋開皇元年州移三年郡廢十八年改新昌曰遂城屬

   上谷郡唐屬易州五代周分置梁門口砦宋大平興國六年以遂城縣置威虜軍又以梁門口砦置

   靜戎軍並置靜戎縣為治景德元年改威虜為廣信靜戎為安肅宣和七年廢安肅軍為安肅縣㝷

   復為軍仍治安肅縣金天㑹七年改廣信軍為遂州安肅軍為徐州俱屬河北東路天德三年改徐

   州為安肅州徐郡軍貞元二年號遂州為龍山郡俱改屬中都路泰和四年廢遂州為遂城縣屬保

   貞祐二年復置遂州元至元二年省遂州入安肅州後復置遂州俱屬保定路明初省遂州入安

   肅州洪武六年降安肅州為縣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定興縣在府北少東一百二十里

   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八里東至新城縣界二十里西至易州界二十五里南至安肅縣界

   四十六里北至易州淶水縣界十二里東南至容城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安肅縣界五十里東北

   至新城縣界十里西北至淶水縣治三十里秦置范陽縣漢屬𣵠郡後漢因之晉屬范陽國後魏屬

   范陽郡隋開皇初改曰逎縣屬上谷郡唐初廢入易縣金大定六年始改置定興縣屬𣵠州元屬易

   州明洪武六年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新城縣在府東少北一百五十里東西距九十里

   南北距六十里東至順天府霸州界八十里西至定興縣界十里南至雄縣界三十里北至順天府

   𣵠州界三十里東南至順天府保定縣治九十里西南至容城縣界三十里東北至順天府固安縣

   界四十里西北至易州淶水縣界四十里戰國時燕督亢地漢置新昌侯國屬𣵠郡後漢省唐大厯

  四年分固安縣地復置新昌縣太和六年又析置新城縣皆屬𣵠州五代晉入遼宋時與遼分界於

  宣和四年歸宋改名威城㝷入金復曰新城元太宗二年升新泰州七年復為新城縣屬大都路

  十一年屬順天路至元七年屬雄州洪武六年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唐縣在府西少南一

  百二十里東西距五十八里南北距一百十里東至望都縣界八里西至定州曲陽縣界五十里南

  至定州界三十五里北至完縣界七十五里東南至定州界三十里西南至曲陽縣界四十里東北

  至完縣界十八里西北至易州廣昌縣界一百八十里春秋燕唐邑戰國屬中山漢置唐縣屬中山

  固後漢及晉因之後魏屬中山郡北齊省入安喜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博陵郡唐屬定州五代

  開平三年改曰中山後唐同光初復故晉改曰博陵漢初復故宋屬中山府金因之元屬保定路

  明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博野縣在府南九十里東西距四十一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蠡

  縣界六里西至望都縣界三十五里南至祁州界三十里北至清苑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深州饒陽

   縣治七十里西南至祁州治三十里東北至高陽縣治八十里西北至完縣治一百二十里漢置蠡

   吾縣屬𣵠郡後漢為侯國屬中山國晉屬高陽國後魏屬高陽郡北齊廢蠡吾縣入博野唐宋皆為

   博野縣地明洪武元年移博野於故蠡吾縣界屬祁州六年改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望都

   縣在府西南九十里東西距七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博野縣界五十五里西至唐縣界

   二十里南至定州界三十里北至完縣界十五里東南至祁州界五十里西南至定州界三十里東

   北至滿城縣界十五里西北至唐縣界二十里戰國趙慶都邑漢置望都縣屬中山國後漢及晉因

   之後魏初屬中山郡孝昌中屬北平郡北齊省入北平縣隋開皇六年復置望都縣大業初省唐武

   德四年復置屬定州五代因之宋屬中山府金改曰慶都元屬真定路太宗十一年改屬保定路明

   屬保定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十一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以縣與堯

   母同名仍改為望都縣容城縣在府東北九十里東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二十七里東至

   雄縣界二十里西至安肅縣界二十里南至新安縣界十里北至定興縣界十七里東南至新安縣

   界十里西南至定州治四十里東北至新城縣治五十里西北至定興縣治五十里漢置容城縣屬

   涿郡後漢省入逎縣晉復置屬范陽國後罷後魏太和中復置屬范陽郡北齊天保七年省入范陽

   縣唐武徳五年復置又於縣置北義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易州聖厯二年改曰全忠神龍二年

   曰逎縣天寶元年復曰容城五代晉天福初入遼仍屬易州周顯德六年僑置容城縣於雄州㝷廢

   建隆四年復置屬雄州金初始合二縣為一泰和八年割屬安州貞祐二年改屬安肅州元仍屬

   雄州明初省入雄縣洪武十四年復置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完縣在府西七十里東西距三

   十八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滿城縣界二十里西至唐縣界十八里南至望都縣界十五里北至易

   州界四十五里東南至望都縣界二十里西南至唐縣界一十五里東北至滿城縣界二十五里西

   北至易州界一百里戰國燕曲逆邑漢置曲逆縣屬中山國後漢章和二年改曰蒲陰晉因之後魏

   初屬中山郡孝呂中分置北平郡北齊郡廢改置北平縣仍屬中山郡隋屬博陵郡唐屬定州萬歳

   通天二年改曰徇忠神龍元年復曰北平五代唐長興三年改曰燕平宋初復故慶厯二年置北平

   軍金改曰永平屬中山府貞祐二年升爲完州元至元二年降爲永平縣尋復爲完州屬保定路明

   洪武二年降州爲完縣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蠡縣在府南少東九十里東西距三十二里南

   北距三十二里東至河間府肅寕縣界二十里西至博野縣界十二里南至深州安平縣界十二里

   北至清𫟍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深州饒陽縣治七十里西南至博野縣治十八里東北至高陽縣治

   六十里西北至望都縣治九十里漢置陸成縣屬中山國後漢省入蠡吾本初元年改置博陵縣並

   置郡漢末郡廢以縣屬安平國晉泰始元年改縣曰博陸並置高陽國治焉後魏景明元年改縣曰

   博野屬高陽郡隋屬河間郡唐武德四年屬滿州五年以縣置蠡州八年州廢九年復置貞觀元年

   又廢縣屬瀛州永泰中改屬深州元和十年復隸瀛州後又屬深州五代周顯德二年改屬定州宋

   雍熙四年以縣置寕邊軍景德元年改永定軍天聖七年又改永寕軍宣和七年軍廢尋復故屬河

   北西路金天㑹七年升為寕州博野郡天德三年改曰蠡州屬河北東路元屬真定路至元三年

   博野縣入州明洪武二年改屬保定府八年改州為縣 本朝因之雄縣在府東北一百二十

   里東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二里東至順天府保定縣界四十里西至容城縣界二十五里南

   至河間府任邱縣界十二里北至新城縣界三十里東南至順天府文安縣界八十里西南至新安

   縣治四十里東北至順天府霸州治九十里西北至新城縣治七十里戰國時燕易邑漢置易縣屬

   𣵠郡後漢屬河閒國晉曰易城縣後魏復為易縣改屬高陽郡高齊天保七年省入鄚縣唐武德五

   年改置歸義縣屬幽州㝷置北義州於容城以縣屬焉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歸義縣屬幽州大厯

   四年改屬𣵠州五代晉初入遼周顯德六年收復於縣置雄州宋太平興國中改縣曰歸信政和三

   年賜郡名曰易陽置廣德軍屬河北東路金仍曰雄州天㑹七年置永定軍節度貞元二年改屬中

   都路元初軍廢至元二十三年屬保定路明洪武初省縣入州七年改州為縣屬保定府 本朝因

   祁州在府南少西一百二十里東西距四十七里南北距七十五里東至博野縣界十七

   里西至定州界三十里南至定州深澤縣界三十五里北至清苑縣界四十里東南至深州安平縣

   治六十里西南至深澤縣治六十里東北至博野縣治三十里西北至望都縣治九十里漢置安國

   縣屬中山國後漢因之晉屬博陵郡後魏真君七年並入深澤景明二年復置屬博陵郡北齊廢隋

   開皇六年復置改名義豐縣屬博陵郡唐屬定州萬歳通天二年改曰立節神龍元年復曰義豐五

   代因之宋太平興國初改曰蒲陰縣景徳元年祁州來治亦曰蒲陰郡屬河北西路金仍為祁州

   元屬保定路明初省蒲陰縣入州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束鹿縣在府南少西二百五十五

   里東西距五十八里南北距九十五里東至深州界八里西至正定府晉州界五十里南至冀州新

   河縣界四十五里北至定州深澤縣界五十里東南至冀州界四十五里西南至趙州寕晉縣界三

   十里東北至深州安平縣界六十里西北至深澤縣界七十里漢置安定郻貰三縣皆屬鉅鹿郡後

   漢改郻縣曰鄡省安定貰縣入之晉屬趙國後魏仍屬鉅鹿郡北齊改曰安國隋開皇六年

   為安定十八年改曰鹿城屬信都郡唐武德四年屬廉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十七年州廢屬冀州

   先天二年又屬深州至德二載改曰束鹿五代因之宋初改屬鎮州淳化九年還屬深州金因之元

   至元三年改屬祁州明因之 本朝屬保定府安州在府東少北六十里東西距二十五里南

   北距六十里東至新安縣界十二里西至清苑縣界十三里南至高陽縣界三十五里北至容城縣

   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河間府任邱縣界三十里西南至蠡縣界五十里東北至新城縣界二十五里

   西北至安肅縣界二十里戰國時燕葛邑漢為𣵠郡高陽縣地隋為河間縣地唐如意元年析河閒

   置武興縣屬瀛州長安四年屬易州㝷復屬瀛州神龍元年改名唐興縣景雲二年改屬鄚州五代

   晉改曰宜川尋復故周顯德六年省入鄚縣宋太平興國七年改置唐興砦淳化三年建為順安軍

   屬河北西路至道三年徙軍治高陽縣金大定二十八年升葛城為縣移安州來治屬中都路泰和

   八年徙州治渥城以葛城為屬縣元初州還治葛至元二年省入高陽後復置安州仍治葛城隸

   保定路明洪武七年省葛城縣入州改安州為縣十四年復置安州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

   陽縣在府東南六十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河間府任邱縣界五十里西至

   清𫟍縣界二十里南至河間府肅寕縣界五十里北至安州界五里東南至肅寕縣治六十里西南

   至蠡縣界十五里東北至新安縣治六十里西北至安肅縣治一百里戰國時燕高陽邑漢初置高

   陽縣屬𣵠郡後漢屬河間國晉屬高陽國後魏為高陽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於縣置滿州大

   業初州廢屬河間郡唐武德四年復置滿州貞觀元年廢屬瀛州五代因之宋至道三年自唐興砦

   移順安軍來治熙寕六年省為鎮八年復為縣仍為順安軍治金天㑹七年升為安州大定二十八

   年州徙葛城以高陽為屬縣泰和八年改屬莫州㝷復故元屬安州明洪武八年並入蠡縣十二年

  復置永樂後屬保定府 本朝因之新安縣在府東少北八十二里東西距三十五里南北

  距三十五里東至雄縣界二十里西至安州界十五里南至河間府任邱縣界十五里北至容城縣

  界二十里東南至任邱縣界二十里西南至高陽縣治六十里東北至雄縣治五十里西北至容城

  縣治三十里漢容城縣地曰渾渥城金泰和四年析置渥城縣八年移安州來治元至元二年州縣

  俱省改為新安鎮入歸信縣四年割入容城九年復置新安縣屬保定路明洪武七年省入安州㝷

  復置屬安州本朝屬保定府

 ︹形勢︺城臨四野地址坦平二水交流夾繞州治

  北控三關南通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控雁門

  之紫塞引雞距之清流元劉因賦前有瀰瀦大陸之利

  北有重關天險之固羣山西峙衆水東瀠

 ︹風俗︺古號多豪傑勁勇而沈靜宋蘇軾集性緩尚儒仗氣

  任俠文獻通考稍事詩書之業畧無囂競之風不以浮

  華為習而以耕織為生地勢廣闊民物蕃庶輿

  土無奇貨民務農桑

 ︹城池︺保定府城周十二里有奇門四濠廣五丈明建文四年築隆慶初甃甎 本朝雍正

  七年修乾隆十八年嘉慶十三年重修 清苑縣附郭滿城縣城周四里有奇門二濠

  廣一丈五尺遼時舊址明成化十一年甃甎 本朝康熙十八年乾隆三十四年重修安肅

  縣城舊有南北二土城相傳五代時築後南城毀明景泰中增修北城周四里門二甃以甎濠

  廣二丈 本朝順治年間修乾隆九年三十一年重修定興縣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濠

  廣一丈五尺金大定七年築明隆慶五年甃甎 本朝順治十年乾隆七年三十一年重修

  城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二濠廣三丈明時因舊址増築 本朝康熙十四年乾隆十九年

  唐縣城周四里有奇門三明因舊址增築 本朝屢加修葺博野縣城

  里有奇門三濠廣二丈有䕶城隄明洪武二年築崇禎中甃甎望都縣城周四里有奇門

  二濠廣四丈相傳唐武德四年築明時修葺 本順治五年康熙四年甃甎乾隆七年三十一

  年嘉慶十五年重修容城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三濠廣三丈五尺明景泰後相繼修葺

  本朝康熙元年乾隆六年完縣城周九里有奇門三隋時舊址明成化後屢修崇

  禎中甃甎引堯城河水為濠 本朝康𤋮十一年修乾隆二十九年嘉慶十五年重修蠡縣

  城周八里門二濠廣三丈明天順中因舊址築崇禎中甃甎又築䕶城隄 本朝順治五年修並

  引唐河水繞隍乾隆四十二年重修雄縣城周七里有奇門三環以濠明洪武初因舊址建

   本朝康熙年間修祁州城周六里有奇門三濠廣二丈明成化中因舊址建隆慶初増築

  束鹿縣城周六里有奇門四濠廣二丈餘明天啓四年建 本朝康熙八年修葺

  安州城舊土城周五里有奇門四濠廣丈餘宋楊延朗築明時増修 本朝乾隆四十四年

  改建甎城高陽縣城周五里門四濠廣四丈明天順中建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修二十

  九年重修新安縣城舊土城周七里有奇門五外有濠明洪武間因舊址建崇禎十一年

  修 本朝乾隆十七年修四十四年改建甎城

 ︹學校︺保定府學在府治東南元中統二年建 本朝屢經修葺入學額數二十名

  苑縣學在縣治東北明洪武八年建 本朝順治以來相繼増修嘉慶十五年重修入學額

  數二十三名滿城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大二年建入學額數十二名安肅縣

  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順治十七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定興縣學

  在縣治南元至元三年建 本朝康熙十一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新城縣學在縣治西

  元建 本朝順治康熙中屢經修葺入學額數十五名唐縣學在縣治西唐開元中建金

  泰和中重建 本朝順治以來相繼増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博野縣學在縣治東明洪

  武二年建 本朝康熙二年修入學額數十一名望都縣學在縣治西北明洪武中因

  元舊址重建 本朝康𤋮年閒再建入學額數八名容城縣學在縣治東北舊在東南明

  洪武中遷建入學額數十二名完縣學在縣治東元至正中建明洪武初重建 本朝康熙

  八年修入學額數十二名蠡縣學在縣治東南元天厯三年建 本朝順治十七年修入學

  額數二十二名雄縣學在縣治北舊在東北明洪武八年遷建入學額數十五名祁州

  學在縣治東元大德初建入學額數十八名束鹿縣學在縣治南明天啓中建 本朝

  順治六年修入學額數十八名安州學在州治西元時舊址在東洪武八年遷建 本朝

  康熙四年修入學額數十八名高陽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中建 本朝康熙二年修八

  學額數二十三名新安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元初建入學額數十八名蓮池

  書院在府治南 本朝雍正十一年   世宗憲皇帝命各省督撫於㑹城建立書院各

    賜銀千兩以為肄業諸生膏火直隸總督李衛即元張柔蓮花池故址修建講堂延師課誦名

  蓮池書院乾隆十五年總督方觀承復加修葺  高宗純皇帝巡幸嵩嶽五臺屢經   臨

  憩   御賜萬卷樓蕊幢書院榜額並御製蓮池書院詩及蓮池十二景詩 按蓮池上

  有臨漪亭臨雞泊水名勝志雞泊泉亭館臨漪即此又有君子亭亦張柔所建又有柳塘西溪北潭

  皆引導維水幽景特勝玉川書院在滿城縣治 本朝乾隆三十八年古遂

  書院在安肅縣城東 本乾隆二十四年康衢書院在望都縣治燕平

  書院在完縣城東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靜修書院在新安縣西二十里元邑

  人劉英李𫎇軰嘗從劉門學因歿英等於此建祠祀之皇慶間賜額靜修書院 按舊志載上谷書

  院在清𫟍縣西北明萬厯中建忠孝書院在完縣北元至元中建正學書院在安州東北明嘉靖中

  建今俱廢謹附記

 ︹戶口︺原額人丁四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九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七十萬五千一百六十三名

  口計三十九萬九千六百二十七戶

 ︹田賦︺田地四萬五千二百二十七頃九十九畝七分有奇額徵地丁正雜銀二十一萬八千六十九

  兩三錢三分七𨤲豆一百五十七石九斗七升三合二勺屯榖一十三石六斗三升八合八勺









                             前提調官沈兆澐恭纂輯

                             提 調 官王廣䕃恭覆輯

                             校對 官李孚忠恭校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保定府

︹山川︺陵山在滿城縣西南三里形如巨舟頂有一畝石上有仙人跡南面數大冢相傳為齊順

  王陵故名抱陽山在滿城縣西南金史地理志清苑有抱陽山舊志在今縣西南十里兩峯

  環抱南向中谷溫和隆冬冰雪不積故曰抱陽又以花木蓊翳亦曰花陽有石洞數十處又有龍潭

  水常不竭山上為聖敎寺有石林石井石門又有寶珠巖巖下有明珠窩滴水成池魚條山

  在滿城縣西北五里形如巨魚即水經所謂魚山也山極險曠又黃土山在縣西北十里荊山

  在滿城縣西北十五里山多産荊樹故名旁有松山多松樹風雨撼之每作笙簧聲眺山滿

  城縣北三里巍然特立不與西山脈絡相屬山北有舞馬黃金二洞又有謁山在縣北七里山勢東

  出狀如朝陽又北眺山在縣北十五里孤特高聳故亦名眺玉山在滿城縣北十五里山多

  白石如玉所謂燕石次玉者也下有玉山店又環山在縣北二十里一名紫口山班姬山

  在安肅縣西一名班妃山九域志遂城縣有班姬山隋煬帝東征於山上置班姬廟故云明統志班

  妃山在安肅縣西五十里縣志今在縣西四十里 按魏書地形志永寕縣有班姬神石䦨神永寕

  今清苑縣齊時曽省北新城入永寕地本連接所謂班姬當即指此羊山在安肅縣西四十里

  舊志宋咸平元年田敏敗遼於羊山即此今亦名楊山釡山在安肅縣西四十五里東臨峭

  壁中有谷甚宏敞初入曰釡陽口內有釡山村泉甘土肥物産鮮美黃帝合符釡山或以為即此其

  西又有黒山背陽面隂土壤深黒漢末張燕據此號黒山賊圍道山在安肅縣西四十五

  里四面高爽中為大谷豁然平曠道路圍繞其內故名龍山在安肅縣西隋書地理志遂城

  縣有龍山括地誌在遂城西南二十五里其上往往有仙人及龍跡寰宇記唐天寶七載勅改遂城

  山安肅縣志在今縣西五十里俗名龍堂玻盤鬰蜿蜒上有瀑布藥欄山在安肅縣西六

  十里有黃伯陽洞牟山在安肅縣西北五十里土阜無石一望坦夷地脈深厚人多耕占為

  田謂之牟山村磨巖山在唐縣西十五里形如磨石罅有水名滴翠泉狼山在唐縣西

  二十里水經注唐水經桹山北隋書地理志唐縣有郎山按今縣志作狼山蓋郎桹狼三字通也

  風山在唐縣西三十五里上有石穴風吹有聲其鳴如鐘故名羅喬山在唐縣西三十

  五里四面環抱松柏交翠世傳羅道成喬仝二仙所居故名父子山在唐縣西北四十里

  下臨唐河山腰有明伏洞其相接者曰神活山舊名石河山居民避兵得免因改今名又有白合山

  亦臨唐河上有白合寨柏巖山在唐縣西北六十里山南有賈島洞乾隆十一年十五年

  二十六年四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皆有   御製詩

  洪山在唐縣西北七十里山與恆嶽相接峯巒環簇巖壑奇勝相傳葛洪修道於此故名

   高宗純皇帝命學士張若澄繪葛洪山圖  御題長句以記其西南有老姑峪大茂

   山在唐縣西北太平御覽北嶽恆山一名大茂山與遼分界舊志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北互雲

   蔚南連正定為河東河北之捍蔽其麓有石門村詳見正定府曲陽縣堯山在唐縣北漢書

   地理志唐縣堯山在南注張晏曰堯山在唐縣東北望都界水經注唐城北去山五里俗謂之都香

   山即是堯山在唐縣東北望都界皇甫謐曰堯山一名豆山今山於城北而如東嶄絶孤峙虎牙桀

   立山南有堯廟是即堯所登之山也地理志曰堯山在南今考此城之南無山以應之論者咸以地

   理志之説為失舊志唐山在縣北八里為邑城脊背一曰唐巖山粟山在唐縣北十三里水

   經注唐水出中山城之西城內有小山在城西側水鋭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記所云望都縣有委

   粟關也唐書地理志唐縣北有委粟故關封山在唐縣北十八里山下有封莊社俗呼為丹鳳

   育山在唐縣東北十里靈源山在唐縣東北十五里半山有靈源寺山上有井

   可以下窺曉月望都山在唐縣東北漢書張晏注望都縣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登堯

  山見都山故以為名後漢書郡國志注堯山望都山相去五十里水經注唐城東有山孤峙世以山

  不連陵名之曰孤山孤都聲相近疑即所謂都山也元和志孤山即都山在縣東北五十四里舊志

  在縣東北十八里紫微山在傳野縣北紫氣浮騰土色熻赤亦名紫微阜伊祁山

  在完縣西魏書地形志望都縣有伊祁山隋書地理志北平縣有伊祁山寰宇記堯住此山後因作

  姓舊志在縣西二十里祁水發源於此或以此為堯山大蒐山在完縣西二十五里山𫝑

  巍峩五雲泉發源處又有油山在縣兩南屹然峭峙石壁瑩潤故名壇山在完縣西二十五里

  與馬耳山相接有金龍桃花二洞與馬耳山洞地穴相通洞前濶僅丈餘壁立百仞上透青霄其石

  溫潤如玉有龍蛇之狀雲興輙雨馬耳山在完縣西三十里與唐縣接界雙峯並峙形如

  馬耳上有桃花洞嵗旱祈雨屢應山前有石臼泉舊志東屬完縣雙峯微小西屬唐縣二峯較大

  林尖山在完縣西北八十里峯巔高聳其尖如林蒲陽山在完縣西北漢書地理志

  曲逆縣蒲陽山蒲水所出元和志在北平縣西北四十里舊志白崖山在完縣西北四十里峯巒秀

  拔四面多白石故名蓋即古蒲陽山以聲近而訛也峩山在完縣北十二里大雄山

  在雄縣西南二里又小雄山在縣東南一里許舊志大小雄山皆培塿耳宋景德中積土城隅以禦

  遼自後搆亭其上更加修築遂有雄山之名漫谷嶺在滿城縣西二十里又元和志有五

  廻嶺在縣西北五十里高四十里許今詳見易州唐梅嶺在唐縣西北三十里嶺路石砌

  崎嶇上下長五里許一名墁石道十八盤嶺在唐縣西北六十里為雲中要路高峻插

  天不能直上盤旋曲折而過因名又有摔手岸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長數里兩山壁立路甚狹險中

  有礦五斗嶺在唐縣西北一百十里黃岡嶺在唐縣北六里育山西南嶺後

  多黃土溝雨過難行又北四里為城子嶺齊雲巖在唐縣北又鷂子巖亦在縣北百二十里

  唐河東岸安頭嶺在完縣西三十五里摩天嶺在完縣北二十里又一箭嶺在縣北

  四十金沙嶺在高陽縣東二十五里自氾頭村跨舊城厯樓隄以入任邱隱約蜿蜒若

  見若伏嶺斷處沙如金色郎峯在安肅縣西八十里接易州界興隆岡在博野縣西中

  心高聳洪水不能沒又有沙罔在縣西南蠡村綿互數里束鹿巖在束鹿縣北三十里外隘

  內廣可容千人俗名三邱古洞今僅存土邱黃邱在束鹿縣南魏書地形志鄡縣有黃邱舊

  志又有青邱牛邱馳邱靈邱與黃邱共為五邱龍王峪在滿城縣西北十五里有石洞及泉

  百花嶼在清苑縣南雙溪上高數仞廣數十丈百花繁富舟楫廻環神仙洞

  在安肅縣西洞有石牀行百步許益高敝儼如臺上有石龍下垂清苑河在清苑縣南源

  出滿城縣一畝雞距二泉東南流繞清苑縣南又東與方順河合即古盧水也亦名瀋水漢書地理

  志北平縣有盧水至高陽入河水經注瀋水出蒲城西地理志曰北平縣有瀋水即是水也東逕其

  城又東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東至高陽入河今不能也寰宇記瀋水在清苑縣北又清苑縣因滿

  城縣清苑河為名宋史河渠志縁邊塘濼起安肅廣信軍之南至保州西北蓄沈苑河為塘橫廣三

  十里縱十里曰沈苑泊自保州西合雞距泉尚泉為稻田方田橫廣十里曰西塘泊明統志清苑河

  在府西二里自雞距泉至此分流遶城南北至東合流入黃狗窊元張柔作新渠鑿西城以入水水

  循市東行轉北別為東流垂及東城又折而西雙流交貫由北水門而出夏秋之交芰荷如繡水禽

  上下遊人共樂焉舊志今有奇村河在滿城縣東十五里發源村西北四里許泉水湧出其闊一畝

  名一畝泉其西南二里許又有泉噴出狀如雞距名雞距泉二泉合流逕奇村故名奇村河東流至

  清苑縣分流遶城為濠有西閘東上閘東下閘啟閉蓄洩天津賈舶直抵南城下又東合石橋河

  方順河自完縣發源曰祁水東南流逕滿城縣界為方順河又東至清苑縣南為石橋河與

  清苑河合即古濡水也漢書地理志曲逆縣注張晏曰濡水於城北曲而西流故曰曲逆水經注濡

  水出蒲陰縣西昌安郭南其水自源東逕其縣故城南枉渚迴湍率多曲復亦謂之為曲逆水也又

  東與蘇水合又東得蒲水口又東北經樂城南又東入博水元和志濡水在北平縣西五里舊志源

  出伊祁山俗名祁水曲折東流逕縣南又東至滿城縣境曰方順河土人云本名曲逆河以其名不

  美故改曲為方改逆為順流經縣南五十里又東逕清苑縣南二十里曰石橋河至縣東南御城西

  隅與一畝泉合亦名梁河又折東北至安州界㑹徐河為依城河 按輿圖今方順河上流有二派

  一在完縣之北流逕縣東一在完縣之西流逕縣南至縣東南㑹為一在北者蓋即古之蒲水在西

  者有五雲石臼二泉合流而東當即古濡水之源石臼泉即古蘇水也詳見下又按古濡水有二方

  順河為南濡其北濡即北易在今易州界下流為定興縣之沙河明統志混而為一誤界河

  源出望都縣東流入清苑縣南又東北入安州界即古博水也漢書地理志望都縣博水東至高陽

  入河水經注博水出望都縣東南流逕其縣故城南濳入地下又東南重源湧發東南逕三梁亭南

  又東南逕榖陽亭南又東逕陽城縣散為澤渚謂之陽城澱又伏流循瀆屆清涼亭西北重源又發

  又東經自隄亭南又東經廣望縣故城北又東合崛溝又東北濡水注之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稱

  又東北徐水注之又東入滱舊志今有灞龍河源出望都縣南五里曰灞龍泉東北流七里與清水

  龍泉河合又東入清苑縣界曰界河流逕縣南七十里至安州界與方順河合即古博水也又有清

  涼河在清涼城北啞吧溝在府西南三十餘里黃龍溝在府西南皆流入界河渝河在滿城縣

  西北十五里發源易州嶺流逕縣西北伏流於地幾三十里至一畝泉湧出徐河源出易州

  五迴嶺東南流逕滿城縣北又東逕清苑縣北又東入安州界合清苑石橋二河漢書地理志北平

  縣徐水東至高陽入博水經注徐水出廣昌嶺東逕郎山又逕北平縣又東南流厯石門中俗謂之

  龍門其山上合下開開處高六丈飛水厯其間南出垂崖傾瀾泄注七丈有餘渀盪之音實為壯猛

  觸石成井水深不測東南出山逕其城中其水又東流漢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破之順水北順

  水蓋徐水之別名也又東逕蒲城北又東逕清苑城又東南與瀋水合又東左㑹曹水又東南逕祭

  過城又東流入博水宋史河渠志太平興國六年八作使郝守濬於清苑界開徐河雞距河五十里

  入白河自是關南之漕悉通濟焉景德元年北面都鈐轄閻承翰引保州趙彬堰徐河水入雞距泉

  以息挽舟之役范成大北使錄徐河在清苑北十里金人謂之饋糧河舊志徐河源發易州五迴嶺

  東南流逕滿城縣十里名大冊河亦曰要莊河至清苑縣北十五里為徐河又逕安肅縣南四十里

  折而東入安州境與依城河合曹河在安肅縣南三十里東南至安州入徐水水經注曹水出

  西北朔寕縣曹河澤東南流左合岐山之水又東南逕北新城縣故城南又東入於徐水高陽記曹

  水出釡山南東流逕羊角淀北新城西有伏龍泉入焉安州志曹河自安肅之高橋村至城西李家

  莊三十餘里每遇水溢浸澇民田因築長隄二束水使東入依城河 本朝乾隆九年以曹河之入

  依城者停淤倒漾於臧家灣挑濬減河五里並接築河隄二十八年復加疏濬於是水益通利無浸

  溢之雹河即瀑河亦名鮑河自易州流入逕安肅縣北門外又東南逕容城縣南二十里

   又東南逕安州北二十里又東逕新安縣西南與依城河合為長流河即古南易水也漢書地理志

   北新城注桑欽言易水出西北東入滱水經注代之易水出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俗謂之為雹河

   自故安東屈經長城西又東南過武遂縣南新城縣北俗又謂水為武遂津津北對長城門易水東

   分為梁門陂又東梁門陂水注之陂水北接范陽陂自下易水有范水通目又東逕范陽縣故城南

   又東逕樊輿縣故城北又東逕容城縣故城南又東渥水注之又逕渾渥城南東合滱水自下滱易

   互受通稱又東逕易京南又東逕易縣故城南又東逕鄚縣故城北東至文安縣與滹沱合寰宇記

   南易水又名為雹水厯遂城縣界又東流過容城縣之南入高陽縣界與滱水合宋史河渠志咸平

   五年順安軍都監馬濟請自靜戎軍東擁鮑河開渠又自順安軍之西引入威虜軍置水陸營田於

   渠側以達糧漕隔遼騎帝許之舊志雹河自易州西南發源東南流厯安肅容城安州界至新安縣

   西南五里為長流河一名長溝河至縣南三里又曰梁頭河自此匯諸水入雄縣界穿蓮花淀㑹高

  陽河至縣西郭與白溝合抵瓦濟門外為瓦濟河今故道變易自淀東過易陽橋至雄縣東南二十

  五里合玉帶河又至縣東南三十五里與清河合曰三汊河又東入保定縣界通志雹河由新安縣

  之黑龍口歸雜淀新安縣三面皆水惟城北為乾土而地處容城之下流雨潦南下則大激淀一帶

  盡為鄰壑 本朝雍正三年怡賢親王於三台村引雹河經小王營尚村之北至南河頭入燒車淀

  南岸築隄建閘以時節宣隄內大激淀數百頃遂腴乾隆二十八年總督方觀承奏請疏濬凡

  河之紆曲沙漲處悉經栽削又於安肅姜女廟支河口築滾水石壩一三十年以瀑河修睿寛展其

  所經由安肅容城新安三縣舊有木石橋十三座隨河之勢改造寛長巨馬河即淶水自

  易州淶水縣流入南逕定興縣西至縣南為白溝河又東南逕容城縣東北又東逕新城縣南又東

  南逕雄縣西又東入保定縣界漢書地理志廣昌縣淶水東南至容城入河水經注淶水逕逎縣謂

  之巨馬河東南逕范陽縣故城北易水注之又東酈亭溝水注之又東逕容城縣故城北又東督亢

  溝水注之又東南逕益昌縣寰宇記巨馬河在雄州北三十里從易州流入下至霸州許元宗奉使

  行程錄白溝河濶止十數丈深可二丈宋與遼以此為界過河三十里到新城縣舊志巨馬河在定

  興縣西一里自淶水縣流入至縣南河陽渡與易水合自下通名白溝河以宋遼分界於此亦名界

  河俗又名曰北河東南流至白溝店南其地北去新城縣三十里西南去容城縣二十八里東南抵

  雄縣三十里舊自白溝店北東流明永樂末徙於店南故道遂淤又東南流由永通橋環雄縣城西

  南而東出瓦濟橋又東八里許為柴禾淀始與九河合流入茅兒灣其一支由容城縣分流至雄縣

  西三里名黃河灣又逕新安流入四角河 按水經注督亢溝亦承淶水東南至𣵠縣謂之白溝又

  南入巨馬河白溝乃巨馬支津下流在今𣵠州界自宋以來始總號巨馬為白溝又按水經注元和

  志寰宇記諸書皆作巨馬後人誤加手旁作拒馬遂謂劉琨拒石勒於此而名皆傅㑹也馬村

  河自淶水縣流入逕定興縣新城縣西入巨馬河即古督亢溝也水經注督亢溝水自逎縣東逕

  𣵠縣酈亭樓桑里南又東逕督亢澤澤苞方城縣其水自澤枝分東北注於桃水督亢水又南謂之

  白溝水南逕廣陽亭西合南枝溝又南入巨馬河舊志馬村河在新城縣西北四十里起淶水縣東

  稻子河流入定興縣東北界新誥村逶迤東逕新城縣界馬村固名馬村河又南數里入白溝河

  斗門河源出新城縣西北二十里李家營即宋何承矩闢斗門興水利處南流逕定興縣東

  為界河下流又為西溝可南入白溝河琉璃河在新城縣東自𣵠州流入舊志明初有南

  里河在縣東北二十里琉璃河支流也由縣東南逕雄霸舊止小溝嘉靖三十二年其溝自厎突涌

  烈土成河與運河相通今琉璃河逕流自𣵠州茨村西南行逕縣東至縣南十里合紫泉河又南至

  白溝店入白溝河蓋自嘉靖後又改流也故渾河在新城縣東三十里舊自順天府固安縣

  分支流入經雄縣東北界入霸州自明以來遷徙無定 本朝順治十年水大漲由固安之故城村

  南決泛濫縣之東北下入雄縣康𤋮十一年復歸固安三十七年永定河功成始不復入縣境

  泉河在新城縣西源岀縣西北十五里龍堂村有泉數派合而為一舊南流繞縣城入高橋窪

  今改入琉璃河相傳元泰定中水色一夕忽紫故名明胡廣過新城詩南接新城北𣵠州紫泉出郭

  向西流即此其地建有 行宮   高宗純皇帝時巡駐此有   御製紫泉行宮十景詩

  唐河即滱水也源出山西大同府靈邱縣由倒馬關流入逕完縣西北唐縣西南界長二百里

  又東南過定州入望都縣南界又逕祁州南㑹沙滋二水又東北逕博野蠡二縣南又東北逕高陽

  縣東又北逕安州東入白洋淀水經注滱水自廣昌縣又東逕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合又屈而東

  合兩嶺溪水又東左合縣水又東流納鴻上水又東逕左人城南唐水注之又東左㑹雹水又東恆

  水從西來注之又東右苞馬溺水又東逕中人亭南又東逕京邱北又東逕白土北又東逕樂羊城

  北又東逕唐縣故城南又有唐水注之自上厯下通得唐川之兼稱焉又逕盧奴城盧水注之又東

  逕漢哀王陵又東右㑹長星溝胡泉水逕安喜縣南鄉城北又東厯安國縣東分為二水一水支分

  東南流逕解瀆亭南又東南逕任邱城南又東南逕安郭亭南又東南流入滹沱滱水又東北逕解

  瀆亭北又東北逕蠡吾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博陵縣故城南又東北逕侯世縣故城南又東北逕陵

  陽亭東又北左會博水又東北逕依城北世謂之依城河又東北逕阿陵縣故城東又東北至長城

  注於易水元和志滱水一名唐水西去唐縣百五十歩又在望都縣西南四十二里宋史河渠志景

  德元年北面都鈐轄閻承翰自嘉山東引唐河至定州釃而為渠直蒲陰東六十二里㑹沙河逕邊

  吳泊入界河以達方舟之漕舊志唐河自倒馬關口流入逕完縣西北七十里入唐縣界舊逕縣西

  南二十里折而東逕縣南十里其後自下素決而南趨自符城以東潰為沙川十餘里厯定州北又

  東南逕祁州南十五里至州東南三岔口與沙滋二河合入博野縣界名蟾河自此折而東北逕縣

  東南二十里入蠡縣界又名楊村河舊入河閒府境明正德十二年北決經縣東入高陽縣界為馬

  家河逕縣東三里又東北入安州界為邱家道口可至州東南三十里匯於白洋淀其下流逕雄縣

  西南二十里為高陽河過蓮花淀合易水 按水經注滱水自陵陽亭又北㑹博水至依城謂之依

  城河蓋滱水故道本由今清苑東南與濡博諸水合流注易後徙而東不入縣境明統志有土尾河

  在清苑東南九十里源出蠡縣經縣境至安州合易水當即唐河支流也清水河在望都縣

  南源出縣西南一里曰清泉東北流入隍經南門又東流三里與灞龍河合龍泉河

  九龍泉在望都縣北源出縣北三里平地湧出迂𮞉南下直抵隍中與清水河合亦名玉帶河 按

  今龍泉河由望都入青苑縣陽城村境至太平橋厯劉家莊入安州界計長一百十五里清苑縣西

  境之大莊新開引河十二里餘所以分龍泉河之水也 本朝乾隆三十年重加修濬嘉慶六年

  雨淤塞十八年疏瀹深通又永豐河在縣東南永豐鎮東半里許延袤十餘里由王家營達龍泉河

  小陳河在蠡縣西北十二里源出望都縣界流經縣北又東入高陽界與楊村河合

  玉帶河在雄縣東南二十五里自河閒府任邱縣鄚州流入東至孝兒灣入順天府保定縣

  境與王各莊引河合下流為㑹同河 按王各莊引河在張青口一名月河自茅兒灣分支東入於

  十望河 本朝乾隆十年開濬長八里十望河在王帶河之北即王帶分流西接張青口東入中亭

  河二十九年亦經疏濬通流無阻雄河在雄縣南易水分流圍繞縣城經瓦濟門東下亦曰

  瓦濟河又閘河在縣南五里相傳為宋楊延昭運糧河沙河在祁州西南自定州流入合於

  唐河即古派水也元和志派水在義豐縣西二十五里州志沙河在州西南二十五里北去唐河十

  里通志其水來自山西流經新樂定州至祁州東南三岔口與滱滋二水匯歸豬龍河滋河

  在祁州西南三十里北去沙河五里亦自山西發源流逕正定府界自深澤縣東北流入至三岔口

  與沙河合又北㑹唐河歸豬龍河計長三十五里亦名資河宋史太平興國八年祁之資水溢為患

  滹沱河在束鹿縣南四十里自正定府晉州流入又東入深州界滹沱舊由縣北界其

  後漸徙而南明正德十四年由晉州𣵀槃口決入縣境天啟二年再決因徙縣治以避之 本朝順

  冶十二年自晉州寨子村決入由縣東南百尺口入冀州界清水河康熙五年又由寨子口決入分

  爲五道皆經縣南入冀深二州界雍正三年又東徙決周頭村直衝束鹿城瀰漫四野四年

  世宗憲皇帝命怡賢親王親行相度得舊河一道由禾邱南至焦岡入滏河遂自第四溝開濬深通

  導之南流於周頭築壩障其東下自是縣境無衝潰之虞 按漢書注滹沱水經深澤縣東南元和

  志在虎城縣西北四十二里寰宇記在高陽縣東北十四里蓋昔時滹沱去今束鹿縣治七十餘里

  由深澤入安平饒陽其分流曰鴉兒河自晉州流入束鹿舊縣又東北至博野合唐河今蓋徙而南

  故道皆淤滹沱河由束鹿西境之曹家莊至趙馬村出境入寕晉泊匯歸滏陽河依城河

  在安州北自清苑縣流入又東入新安界即古濡滱諸水下流也舊志按左傳昭公七年齊燕盟於

  濡上杜預注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鄚縣入易水經注滱水自博陵陵陽亭又北㑹博水博水自合

  濡水又合徐水又東北入滱滱水又東北逕依城北世謂之依城河據杜氏則依城河爲濡水據酈

  氏則依城河爲滱水自宋興塘濼水道變遷滱水自蠡東入河間不復北行而依城河止上承濡水

  與杜氏之說適符近者土俗稱州爲濡上是也本朝乾隆九年總督高斌奏請開濬又於善馬廟

  寨頭村同口 村各建閘一二十八年復經疏濬厯州境四十二 里 按今徐曹一畝方順諸水至州

  西㑹流爲依城河經州北至新安縣西南㑹雹水爲長流河明統志謂徐曹二河相合曰溫義河在

  新安縣南八里南與長河合蓋依城河入新安界又名溫義合雹水總名長流明統志專指徐曹二

  水爲溫義又以安州北之依城爲易水皆誤又舊志雲安州爲九河下流九河者自北而南曰雹曰

  徐曰曹曰平曰一畝泉曰方順河曰唐曰沙曰滋張寅曰平水無考疑即古之博水今考徐曹一畝

  方順界河五水㑹於州西至新安界始合雹水唐沙滋三水㑹於祁州由博野高陽入豬龍河而經

  州東界河即古之博水初無平水之名也豬龍河在高陽縣東二十五里由三岔河口㑹唐

  沙滋三河之水建安手博望蠡縣界入縣境又東厯安州界歸白洋淀春久時褰衣可渉至夏秋汛

   漲最難捍禦 本朝乾隆二十七年加築挑水壩復於河之淤曲處裁直通流遂免奔溢之患 按

   舊志豬龍河在高陽舊城東三里相傳古有豬龍化而成河舊南納高河後高河堙塞獨此為水潦

   所歸北受白洋之逆流可二十餘里明萬厯中嘗塞車道口以捍之後馬家河東決遂開車道口以

   出南水復為水門以時啟閉新志瀦龍河在新安縣南六十里即高陽之馬家河流入雄縣為高陽

   河蓋舊時豬龍河在馬家河之東今自蠡縣楊村河下流竟由豬龍河趍淀馬家河故道又淤矣

   高河在高陽縣東二十五里亦曰泔河滱水支流也舊自蠡縣東北經高陽故城南旁入豬龍

   河又東北入白洋淀明洪武中河決舊城圯遂遷今治而高河淤今縣東南三十里有羅漢淀東二

   十里有梁淀皆高河所瀦又縣西南六里舊有運河相傳為宋時轉漕處今亦堙魚水滿

   城縣西南水經注魚水出北平縣西南魚山水發其下東流注於蒲水易水在定興縣西南

   自易州流入與巨馬河合即中易也漢書地理志固安縣易水東至范陽入濡水經注易水自固安

   東經范陽故城南又東與濡水合縣志易水初不甚宏自合諸澗𫝑漸澎湃故又名百澗水自落堡

   入縣境至河陽渡與淶水合味甘洌宜釀濡水在定興縣西自易州流入與易水合今名沙河

   即北易也漢書地理志濡水至范陽入淶水經注濡水自固安又東南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

   合易水而注巨馬河宋雍熙三年曹彬等敗趨易州瀕沙河而飯即此縣志沙河有四源一出易州

   西北白楊嶺一出州北梁村合流入縣界至長安城北一出州東北之馬跑泉亦合流焉一出淶水

   縣之樂平山即逎闌河南流入縣界與三水合流而東名曰沙河又東南與易水合又東入巨馬河

   唐池水在唐縣西南水經注唐縣城西有一水導源盧奴縣之西北泉涌而出俗亦謂之唐

   水東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為湖俗謂之唐池蓮花被水勝遊多萃其上其水南入小溝下注滱水

   馬溺水在唐縣西水經注馬溺水出上曲陽城東北東北流經伏亭又東流注於滱

   上水在唐縣西北徐廣曰鴻上水源出葛洪山水經注鴻上水出唐縣西北近溪東南流注於

  蘇水在完縣西南漢書地理志曲逆有蘇水東入濡水經注蘇水出蒲陰縣西南近山東

  北流逕堯姑亭南又東逕其縣入濡舊志今有放水河源出唐縣東北馬耳山石白泉東流入完縣

  界㑹五雲泉至縣東㑹為方順河疑即古蘇水蓋亦方順河之南源也五靈水在完縣西

  二十里源出大嵬山一名五雲泉發源處五竅如龍流至縣西南十里㑹祁水流九水

  縣西二十里平地九泉淺而不竭又有店頭水在縣西三十里曲律峪二水並合五雲泉入祁水

  蒲水在完縣北漢書地理志蒲陽山蒲水所岀東入濡後漢書郡國志蒲陽山蒲水出也水經

  注蒲水出西北蒲陽山西南流積水成淵東西一百步南北百餘歩深而不測其水又東南逕安陽

  亭東俗名斯川為安陽壙又東南逕安陽關下出關北流又東南逕夏屋故城又東南流逕蒲陰縣

  故城北右合魚水又東入濡舊志蒲水發源完縣西北三十里道務村流逕縣北又東南至故曲逆

  城東南與曲逆水合今縣北有蒲上村蒲上社古衡漳水在束鹿縣南舊自冀州流入又

   東北流入深州界今改流而南不逕縣界水經注衡水自昌城縣又逕西梁縣故城東又東北逕桃

   縣故城北合斯洨故瀆又北爲袁譚渡蓋譚自鄴往還所由故得厥名又北逕鄔縣故城東又右逕

   下博縣故城西元和志衡漳水在鹿城縣南十里寰宇記在縣南九十里亦名苦水西南自寕晉縣

   界流古斯洨水在束鹿縣西南自晉州流入今堙漢書地理志綿曼縣斯洨水首受

   大白渠東至鄡入河水經注白渠逕敬武縣又東謂之斯洨水東分爲二水枝津右出焉東南流謂

   之百尺溝東注衡水斯洨水自枝津東逕貰城北又東積而爲陂謂之陽縻淵左納白渠枝水又東

   逕西梁城南又東北經樂信縣故城南又東入衡水廣利渠在唐縣西南源出山西靈邱縣

   下達淀泊金太和六年縣今劉弁開渠風山下引唐河水灌田數千畝又導而東以灌鄰邑其後河

   流南決渠廢明萬厯二十七年知縣楊一桂復濬之其水本東南流挽之使東北注建九閘以時蓄

   洩稍前至雹水村有客水溝橫界其前視渠身下三尺許乃架木爲槽以過水號曰騰橋使溝穿橋

  下渠行橋上凡濬渠七十里厯村落三十八分析閘渠二十五由是安行抵滿城方順橋合九河溉

  田無算後漸淤塞 本朝乾隆十年重加疏濬引唐河之水入渠並建涵洞二十七座以資灌溉二

  十六年四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過此有   御製詩范陽

  陂在定興縣南水經注范陽陂在范陽城西十里方一十五里俗亦謂之鹽臺陂陂水南通梁門

  淀注易水亦謂之范水舊志縣西南五十里閻臺之西有狼兒淀地形窪下郎山之水瀦焉下流為

  曲水河至安肅縣西入雹水蓋即古鹽臺陂閻臺乃鹽臺之訛也又有雞爪河亦在閻臺平地涌岀

  三五不一分流形如雞爪繚閻臺經安肅入雹河蓋即陂水之南通梁門為范水者海子淀

  在新城縣西南三十五里受紫泉斗門西窪之水大雨後諸水灌注於此舊有小溝疏淀東注淺狹

  易淤又有黒洋淀在縣東南五十里渾河所淤可以耕種陽城淀在望都縣東南水經注博

  水經陽城縣散為澤渚渚水瀦漲方數里匪直蒲筍是豐實亦徧饒菱藕世謂之陽城淀陽城縣故

   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名焉元和志陽城淀在望都縣東南七里周圍三十里蒼耳淀

   縣東十五里又馬務淀在縣東三十里皆方三十里柴禾淀在雄縣東南十餘里長三十里

   白溝河諸水皆匯於此淀北岸有渾河舊口東南岸有玉帶河口折而東北為茅兒灣清河之水由

   此東趨保定五官淀在雄縣東南七十里柴禾淀南方三十里與河間府任邱縣接界王

   帶河所匯也蓮花淀在雄縣西南十里方三十里新安高陽諸水所匯也宋史河渠志沿

   邊塘濼東南起保定軍西北抵雄 州合百水淀里洋淀小蓮花淀為一水衡廣六十 里縱二十五里

   或十里又東起雄州西至順安軍合大蓮淀洛陽淀牛橫淀康池淀疇淀白洋淀為一水衡廣七十

   里縱三十里或四十里劉家淀在安州西二十里源出清苑縣石橋一畝泉二河流入州

   境匯而為淀北流入於易水又菱子淀在州東南二十里自唐滋沙三河分流入白洋淀大澇

   淀在高陽縣東舊馬家河所瀦又馬棚淀在縣東北白洋淀南宋監馬棚牧地也周圍二十里

  延福淀在高陽縣西南十里楊村河所瀦也東口決則由圈頭而下西口決則衝橫隄

  汪淀在新安縣南十八里明成祖過此命軍士築臺名曰樂駕白洋淀在新安縣南二

  十里周六十餘里南高陽西安州東任邱北新安東北雄縣五州縣環之而新安十數村居其中古

  九十九定之一也相傳明宏冶以前其地可耕而食中央為𭣣馬場自正德間楊村河決入始成澤

  國今合相近諸淀之水總名曰西淀通志西北諸山之水皆匯於西淀北自雄縣來者曰白溝河西

  自安州來者曰依城河西北自安肅來者曰瀑河南自高陽來者曰豬龍河而趙北口居其中建設

  橋座諸水由此東流實西淀之咽喉也 本朝乾隆十八年   高宗純皇帝御舟經此有

   御製白洋淀詩雜淀在新安縣西五里周三十里雹水蘆草灣水所豬又縣南有杜家淀

  周圍十餘里縣東有鴨圈淀長流河所瀦楊家淀在鴨圏淀南王家淀在縣東皆與白洋淀相通

  大溵淀在新安縣西北即古大渥淀也一名泥淀水經注渥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

   之大渥淀小渥淀水南流注易水謂之渥同口寰宇記大泥淀小泥淀並在容城縣南三十里通志

   大溵淀在新安縣西北五里周四十里即大渥淀 本朝雍正四年疏渠洩水營田數千頃為膏腴

   之地乾隆二十七年復經開濬又有殷家淀在縣東北三里長流河水所瀦即小渥淀也燒車

   淀在新安縣東北十里連雄縣界南北二十餘里與白洋淀接相近有留通淀在雄縣西十餘里

   邊吳泊在安州西南亦曰邊呉淀今堙宋史河渠志緣邊塘濼東起順安軍邊呉淀至保州

   合齊女淀澇淀為一水衡廣三十里縱百五十里舊志今有南北二邊呉村及邊呉塔皆在州西南

   柳灣在安肅縣東北十里即宋遼分界處今俗呼蘆草灣值夏霖雨水涌奔激成渠茅兒

   灣在雄縣東四十里上接柴禾淀下通保定縣王帶河為諸水經流要口又東三里許為張青口

   接保定縣界蘭溝在定興縣東南四十里相傳范陽有五溝青白藍紅黃白溝已為河此即

   藍溝龍潭溝在唐縣西北葛洪山北一名龍門湖兩山壁立萬仞水出其中長九里墴

   三里有瀑布泉五注盤石下沬如輪聲如雷古溝在容城縣北門外其西有村名曰溝西白

   河水溢經村西直抵城下由溝北洩東入新安白洋淀木刀溝在祁州南自正定府無極

   縣流入今堙元和志長林溝今名木刀溝在義豐縣南三十二里大鹿澤在束鹿縣南元

   和志在鹿城縣南十里詳見深州及順德府 高 橋窪在新城縣南 二十里受紫泉斗 門二

   水又東南三十五里有高橋河即白溝支流河源壅塞故道猶存柳灘在安州 東南三十 里

   白洋淀西隄與浦口趙口陶口相連鹽石淵在祁州界魏書地形志安國縣有鹽石淵

   潭有二一在高陽縣東南四十里一在縣南二里一 畝泉在滿城縣東賢臺社泉自地涌

   出方廣一畝故名東流合雞距泉逕清苑縣城濠南爲清苑河又東入滱水逕安州雄縣達於海一

   名尚泉亦曰西塘泊雞爪泉即雞距泉狀如雞距故名在定興縣西界東支發源於陳村至

   中支匯流長五里許中支發源於李家莊三岔口長十里許南支發源於馬家莊至三岔口匯流長

  六里許諸泉皆㑹安肅界南歸瀑河 本朝乾隆卜一年興修水利特濬此泉附近田畝皆資灌溉

  涌魚泉在望都縣西南三里北流經通濟橋東轉又北至南關左而兩分一東匯灞龍河一

  北抵隍中又沈家泉在縣西南二里東北流匯清泉入隍又曲家泉在縣西半東流入隍西隄

  泉有二皆在望都縣西北二里合流東入龍泉河又北有堅功泉亦東匯龍泉河黃黒泉

  在望都縣北里許龍泉河內二泉相去僅丈餘其色分明不溷舊志縣境凡九泉匯爲城濠又東注

  爲龍泉河善利井在唐縣西一名天王井靈井在唐縣西北寰宇記隋圖經雲唐縣

  中山城西北隅有一大井俗名趙母井昔雲醇酎千日即是此井所醖後以石葢之人不敢開

  井明統志在束鹿縣西南四十里漢光武師過其地渴甚此井忽傾欹泉水湧出










                         前提調官沈兆澐恭 纂 輯

                         提調 官王廣蔭恭 覆 輯

                         校對 官鄧遇辰恭   校

                         校對官李孚忠恭 覆 校

大清一 統志

 保定府

︹古蹟︺樊輿故城在清苑縣東南漢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修爲侯國屬𣵠郡後漢省後

  魏太和中復置改曰扶輿屬高陽郡北齊省入水寕水經注雹水經樊輿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

  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樊輿亭故縣也寰宇記樊輿廢城在今縣東三十五里一名隅城舊志今謂

  之御城 按水經注樊輿城在北新城東容城西應在今清苑東北安肅縣東界與寰宇記不合又

  魏書地形志晉復置樊輿屬高陽國後罷今晉志無此縣蓋失載耳後魏既改扶輿而隋志仍曰樊

  輿疑後魏時又嘗復故名也樂鄉故城在清苑縣東南漢書本紀高帝十年過趙問樂

  毅後得其孫叔封之樂鄉號曰華成君水經注濡水東經樂城南即此後魏始置樂鄉縣屬高陽郡

  北齊省入永寕寰宇記故城在今縣東南三十里 按魏書地形志樂鄉縣注云前漢屬信都郡後

  漢罷晉復置漢時信都爲今冀州與今縣相距三百餘里其界不能至此又考水經注信都之樂鄉

  縣在下博縣東不雲樂叔所封其地在今深州界蓋漢時信都之縣與樂叔之邑本爲二地樂叔雖

  有封邑未甞置縣也魏志不考混二地爲一舊唐志寰宇記皆仍其說誤廣望故城

  苑縣西南漢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忠爲侯國屬涿郡後漢省水經注博水東經廣望故城北寰

  宇記故城在縣西南五十里舊志有王莽城在縣東南四十里疑即廣望之訛也清苑故

  城在今清苑縣治東北七里魏書地形志高陽郡領清苑縣太和元年分新城置隋書地理志河

  間郡清苑縣舊曰樂郷後齊省樊輿北新城清苑樂鄉入永寕改名焉開皇十八年改爲清苑寰宇

  記縣本樂鄉高齊天保七年自滿城界移永寕縣理此隋改清苑因縣界清苑河爲名 按隋志本

  謂北齊改永寕爲樂鄉寰宇記則以改樂鄉爲永寕矣二說不合永樂故城在滿城縣

  西北魚條山下後魏興和二年置屬樂浪郡北齊屬昌黎郡後周移治北平故縣而此城廢

  平故城在滿城縣北元和志滿城縣東北至易州一百四里本漢北平縣屬中山國高祖以

  張蒼為北平侯後漢世祖追銅馬五幡賊於北平破之即此後魏於此置永樂縣天寶元年改為滿

  城以縣北故滿城為名五代史晉開運二年杜重威引兵攻遼泰州破滿城寰宇記是年以滿城路

  當衝要移泰州理滿城州尋廢宋史地理志太平興國六年析易州滿城之南境入保塞縣金史地

  理志滿城縣大定二十八年以清苑縣塔院村置舊志元太祖十四年張柔取滿城開府於此二十

  二年以滿城地隘還治清苑明初移今治漢故城在縣西二里眺山下明初廢為柴炭廠又有古滿

  城在縣東北十里北新城故城在安肅縣西南二十里漢置縣闞駰曰河間有新城

  故此加北後魏去北字北齊仍曰北新城尋省入清苑遂城故城在安肅縣西二十五

  里戰國時燕之武遂也史記趙悼襄王二年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魏書地形志南營州永熙二年

  置𭔃冶英雄城領郡五昌黎遼東建德營邱樂浪縣十一龍城廣興定荒太平新昌石城廣都富平

   永安帶方永樂隋書地理志後齊惟留昌黎一郡領永樂新昌二縣餘並廢開皇元年州移三年郡

   廢十八年改為遂城元和志縣北至易州七十里開皇三年移後魏新昌縣於此十六年改遂城

    按縣城即戰國時武遂城也後魏孝武以韓瓚為營州刺史行達此城值盧曹搆逆就置南營州

   以瓚為刺史所部三千餘人並雄武冠時因號英雄城寰宇記遂城縣今理釡山村舊志廢縣今為

   遂城范陽故城在定興縣南史記張耳陳餘畧地燕趙蒯通説范陽令先下漢書地

   理志范陽縣注應劭曰在范水之隅隋書地理志上谷郡逎縣舊范陽居此俗號小范陽開皇初改

   為逎元和志范陽故城在易縣東南六十二里寰宇記范陽故城後魏孝昌二年為杜洛周所破高

   武平七年移治故城北十七里伏圖城謂之小范陽西北去州四十五里隋初自伏圖城移范陽

   之名於淶水縣又於伏圖城別置逎縣屬昌黎郡大業十年又移逎縣於伏圖城西南即今州東南

   三十四里故逎城是十三年陷入寇二城俱廢舊志今為故城鎮譌為固城在縣南四十里明洪武

    八 年 置巡司 今 廢 新   昌故城在新 城縣 東三 十 里 漢 置 縣屬𣵠 郡宣 帝本 始 四 年 封 燕

    刺王 子 慶 為 侯 國 後 漢 廢 唐 復 置 屬𣵠 州 宋 初 因之後 省 寰 宇 記 漢 新 昌 故 城 在 固 安縣 南 三 十 里

    其 地下濕 俗亦 謂之陷 城新  城故城在 今 新 城 縣 治 北 唐 書 地理 志 𣵠 州 新 城 縣 太 和 六

    年以 故 督 亢 地 置 寰 宇 記 在州 南 六 十 里後 唐 天成四 年 析 范 陽 縣 置 宋 王 曽上 遼 事 自 雄州 白 溝

    驛渡 河 四 十 里 至 新城 又七 十里至 𣵠 州 舊 志 故城在 縣 北 近 督 亢 亭後 遷今 治 按 寰 宇 記 與 唐

    志 不 同 蓋 唐 末 嘗廢 後 唐 復 置 也唐      縣故城在 今 唐 縣 東 北 漢置縣 本 堯 所 封 國 春秋

    時 北 燕之邑 也 春秋昭 公 十 二 年 齊 高 偃 帥 師 納北 燕 伯於陽 左 傳齊納 北 燕 伯 於 唐 杜 預 注 陽 即

    唐燕 別 邑 漢 書 地 理 志 唐 縣注 應 劭 曰 故 堯國張晏曰 堯 為 唐 侯 國 於 此 闞 駰十 三 州 志 唐 縣故城

    在 中 山 國 北 七 十 五 里 水 經 注 唐 縣 南 北 二城 俱在 滱 水 之 陽 應 劭 曰 縣 西 四 十 里 得 中 人 亭今 於

    此 城 取中 人 鄉 則 四 十 也俗 以 為 望都 城 誤隋 書地 理 志唐 縣 後 齊 廢 開 皇十 六 年 復舊 唐 書地 理

   志唐縣舊治左人城聖厯二年移於今所元和志縣東南至定州五十里舊志以舊唐志考之蓋自

   北齊廢縣後隋改置於左人城唐時復移治而漢時故城遂廢今有長古城在縣南八里即唐縣也

   唐後又移今治蠡吾故城在博野縣西南漢置縣屬𣵠郡後漢永建五年更封河間王開

   子翼為侯國北齊廢入博野水經注滱水東北經蠡吾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縣故饒陽之下鄉

   也後漢書注蠡吾故城在今博野縣西舊志今有蠡吾鄉分管縣西路村社其地蠡村有蠡吾故城

   後魏時為滹沱水所淹東南城角猶存 按今之博野及漢之蠡吾今之蠡縣乃漢之博陵後魏及

   唐宋以來之博野自北齊廢蠡吾入博野厯隋唐時蠡吾故地為博野之西境宋置永寕軍金改蠡

   州並以博野為𠋣郭元至元初省博野三十一年復置博野縣於今蠡縣界屬保定路其時蠡州與

   博野始分然博野之名猶在故地也明洪武元年遷於西南十八里為今治由是博野蠡縣名稱互

   易皆非故地明統志但據現在之名不考分合徙置之由所載沿革皆誤且彼此混淆今特訂正

  望都故城在今望都縣西北三十里本戰國時趙慶都邑按史記秦始皇七年將軍𫎇驁

  攻龍孤慶都即此漢置望都縣張宴曰尭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登堯山見都山故以為名隋書

  地理志後齊併望都入北平開皇六年又置大業初又廢舊唐書地理志望都縣武德四年分安喜

  北平二縣置初治安險故城貞觀八年於今治元和志縣西南至定州五十里容城故

  城在今容城縣西北漢置縣屬涿郡景帝十三年封匈奴降王徐盧為侯國後漢省晉復置尋又

  廢後魏復置北齊省入范陽隋為逎縣地唐初亦置逎縣天寶初復漢故名元和志縣西北至易州

  八十八里五代周顯德六年移縣於雄州城中寰宇記廢城在雄州西北五十里是也遼又僑置容

  城縣於巨馬河北新城縣界仍屬易州在州東八十里自此容城之名南北並置金初省南容城入

  北容城明景泰二年復遷於巨馬河南北去舊縣十餘里舊志有古城在今縣北十五里城子村周

  迴七里即故縣也 按容城志謂隋移逎縣於容城舊志駮之曰隋逎縣在定興不在容城雖新唐

   書志容城下有本逎二字為可 疑考元和志容城縣高齊省入范陽開皇元年改 屬逎縣所為本逎

   者謂其本屬逎縣耳非即逎縣之治且謂唐初未嘗名容城為逎惟神龍二年嘗改名逎其言雖似

   其實皆非舊唐書明言容城隋改為逎縣武徳五年置北義州領逎縣又割固安歸義屬之寰宇記

   亦云武徳四年置北義州仍改為逎縣以屬焉皆與新唐書同不得謂唐初未嘗名逎縣也今容城

   北距定興僅五十里舊志既雲隋改范陽置逎縣在定興南四十里容城故城在今縣北十五里而

   謂隋之逎縣不在容城可乎元和志雖不言武徳再置逎縣而以天寶元年改為容城直接隋改屬

   逎縣一語可知改屬屬字乃為字之訛舊志誤解耳曲逆故城在完縣東南左傳哀公四

   年齊國夏伐晉取逆時戰國時曰曲逆齊䇿魏處曰趙可取唐曲逆是也漢置縣屬中山國高帝七

   年擊韓王信於代南過曲逆上其城望室屋甚大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雒陽與是耳於是更封

   陳平為曲逆侯水經注漢章帝章和二年行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陰後魏改

  屬北平郡北齊廢括地誌蒲陰故城在北平縣東南十五里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   高宗純

  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有   御製曲逆故城詩 按水經注章和二年當作元和三

  北平故城在完縣東北漢北平縣在今滿城縣界後魏改置北平郡於此魏書地形

  志北平郡孝昌中分中山置治北平城元和志北平縣西南至定州八十三里本秦曲逆縣地後魏

  孝明帝於今縣東北二十里置北平郡割中山國之蒲陰望都北平三縣屬之高齊省北平郡及蒲

  陰縣以北平縣屬中山郡隋開皇三年屬定州唐萬嵗通天二年遼攻圍七旬不下勅改為狥忠尋

  復舊名 按魏書地形志北平郡領北平縣即漢之北平後周改名永樂今滿城縣是也其北平郡

  所治北平城乃隋唐定州之北平今完縣是也魏時郡縣異治相去本不甚遠故北平城在北平縣

  界中至北齊時廢郡因移縣就故郡而以魏時舊縣併入永樂至周乃移永樂之名於故北平縣故

  隋志永樂縣下又雲舊曰北平周改名焉二縣之名雖同而漢縣在永樂此是蒲陰故地明統志於

  完縣下雲漢置北平縣於滿城縣下反雲漢北平縣地誤博陵故城在蠡縣南漢置陸成

  縣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貞為侯國後漢廢入蠡吾本初元年桓帝以蠡吾侯入立追尊父

  翼為孝崇皇陵曰博陵因改置博陵縣於此晉改博陸後魏改博野水經注博陵故城即古陸成漢

  封劉貞為侯國者也今謂是城為野城寰宇記寕邉軍治博野縣以居博水之野為名舊志故城在

  今縣南十五里魏隋時移今治 按晉改博陸縣本合博陵陸成為名九域志乃因霍光封博陸侯

  遂謂博野縣有霍光墓縣志因之皆誤歸信故城今雄縣治五代晉時歸義縣入遼周

  分故縣南界置雄州及歸義縣於此寰宇記雄州本歸義縣之瓦子濟橋在涿州南當九河之末舊

  置瓦橋關晉建軍城周顯德六年收復三關以其地控扼幽冀建為雄州仍移易州之容城並歸義

  二縣於城中舊志宋太平興國初避諱改縣曰歸信明初縣始廢其城宋至道間知州何承矩築景

  德中李允則復増築共九里有竒又築外羅城周十八里濬濠引水謂之雄河易縣故城

  在雄縣西北十五里漢置縣本燕故邑也世本燕桓侯徙臨易史記趙世家惠文王五年與燕鄚易

  括地誌易縣故城在歸義縣東南十五里寰宇記歸義縣東南十五里有大易故城是燕桓侯之別

  都後魏移理故城西北十五里故易城即今縣理高齊天保七年省入鄚縣又有小易城在大易城

  北二歸義故城在雄縣西北三十五里唐武德五年以故易縣地置屬涿州五代晉

  時隨州入遼仍曰歸義金始併入歸信寰宇記縣在涿州南一百二十里蒲陰故城

  州治寰宇記蒲陰縣在定州東六十里本漢安國縣地隋開皇六年自鄢城移安國縣於鄭德堡屬

  定州今縣是也其年仍改安國為義豐唐神功元年改為立節神龍初復改為義豐宋改蒲陰縣宋

  史地理志祁州景德元年移治於定州蒲陰 按清𩔖天文書金天㑹初祁州別築西城移州治焉

  元復移於東城舊治蓋即一城中分為東西非更築新城也安國故城在祁州南漢初

  高帝六年封王陵為侯國後為縣屬中山國三國魏封王肅為安國侯又明帝追封后父毛嘉為安

  國侯皆即此晉因之後魏太平真君七年併入深景明二年復置魏書地形志安國縣有安國城

  又蒲陰縣有安國城章懷太子後漢書注安國故城在義豐縣東南舊志安國城在州東南六里即

  漢安國縣 按元和志安國城本在唐河南今此城在河北道里不合又舊志今州西南三十里有

  村曰固城故縣或在其地郻縣故城在束鹿縣東漢置郻縣後漢曰鄡更始二年光武擊

  銅馬於鄡即此水經注衡水又北經鄥縣故城東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三十年秦封衞鞅於鄔改名

  曰商地理風俗記曰縣北有鄔阜蓋縣氏之北齊移安國縣於此隋改置安定縣而故城廢隋書地

  理志鹿城縣舊曰鄡後齊改曰安國開皇六年爲安定十八年改鹿城章懷太子曰郻縣故城在

  鹿城縣東 按顔師古曰郻苦麼反與鄡同水經注作鄔地形志作通典舊志作𨜔寰宇記作鄢

  皆鄡字之訛也又舊唐書地理志先天二年分饒陽鹿城界置陸澤縣於古𨜔城與隋志後漢書志

  不同詳見深州貰縣故城在束鹿縣西南漢高帝六年越將傅胡害爲侯邑後爲縣屬

  鉅鹿郡後漢更始二年光武馳赴信都擊堂陽貰縣皆降之即此縣尋廢水經注百尺溝東南經育

  城西斯洨水東經育城北育城即貰城之訛也安定故城在束鹿縣西北三十里漢本始

  元年封燕刺王子賢為侯國後漢初馬武從光武擊尤來五幡等進至安定即此尋廢魏書地形志

  縣有安定城舊唐書地理志束鹿縣漢安定侯國今縣西七里故城是也束鹿故城

  在今束鹿縣北隋開皇六年改安國置安定縣後改鹿城唐又改今名元和志鹿城縣東至深州二

  十五里本漢安定縣地隋開皇三年於此置安定縣取漢舊名十八年改為鹿城取縣東故鹿城為

  名通鑑注束鹿本鹿城縣安祿山叛元宗改縣為束鹿以厭之九域志縣在深州西四十五里舊志

  天啟二年滹沱河決城圯移治縣南圏頭市故城在今縣北三十五里今有舊城集高陽

  故城在今高陽縣東戰國時燕封宋榮蚠為高陽君漢置縣應劭曰在高河之陽因名寰宇記

  縣在瀛州西北七十里舊志明洪武三年河溢縣始遷豐家口即今治東去古城二十五里 按司

   馬貞索隠縣即古高陽氏所興高陽記故城一名化龍城周迴九里顓頊所築今其地名化龍村皆

   傳訛渥城故城今新安縣治水經注渥同口水側有渾渥城寰宇記渾泥城在容城

   舊縣南四十里水經注云泥同口有泥城漢景帝改為亞谷城封東胡降王廬它之為亞谷侯即此

   地也金史地理志泰和四年改混泥城為渥城縣屬安州八年移州治渥城舊志元以金移安州治

   此故曰新安 按寰宇記譌渥為泥金時亦曰混泥城而置縣則曰渥城蓋當時嘗經考正也

   信廢縣在束鹿縣西漢神爵三年封廣川繆王子強為侯國屬鉅鹿郡後漢省晏城

   廢縣在束鹿縣西隋開皇十六年分鹿城置晏城縣大業初廢唐武德五年桑顯和擊劉黑闥

   於晏城破之即故縣也葛城廢縣今安州治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十九年趙與燕易土

   燕以葛與趙後漢書郡國志高陽有葛城水經漃水經依城北地説無依城之名即古葛城也括地

   志故葛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陽縣西北五十里寰宇記廢唐興縣在鄚縣西北五十里本漢高

  陽縣地舊名葛鄉城一名依城唐如意元年析河閒縣置武興縣隸瀛州至神龍初改為唐興縣石

  晉改為宜川縣周顯德六年併入鄚縣舊志宋太平興國七年高陽關鎮將敗遼於唐興口因置唐

  興砦淳化三年於砦建順安軍至道三年移軍治高陽此城遂廢金始置葛城縣為安州治明初省

  縣入州唐興故城在州東南二十里廣養城在清苑縣東六里城周五里南有河藪相傳燕

  昭王築以養馬處又養老城在縣西南去望都二十里柏陵城寰宇記漢武帝封趙敬肅

  王子終古為柏陵侯廢城在清苑縣南 按柏陵史記作柏陽漢書表作柏暢皆與寰宇記不同

  壁陽城在清苑縣西南三十里五代時營壘也晉開運二年符彥卿等敗遼於此白城

  在清苑縣西南三十里宋咸平六年王繼忠與遼戰於康村傍西山而北至白城即此今有白城集

  清涼城在清苑縣西南四十里接博野縣界亦曰將梁漢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朝平為

  將涼侯水經注崛溝北逕清涼城即將梁也魏書地形志蠡吾縣有清涼城徐城在安肅縣

  東九域志安肅縣有古徐城周景王時大將徐峻所造舊志在縣東十里又敵城在縣東南三十里

  相傳戰國時趙將趙蔥顔聚與秦將王翦相持處又有空城在縣西南三十里解王城在縣西北四

  桑邱城在安肅縣西南戰國時燕之南界也漢鴻嘉元年封東平思王子頃為桑邱侯

  括地誌桑邱城俗名敬城在遂城縣長城在安肅縣西北二十五里戰國時燕趙分界處水經

  注易水東流屈經長城西即此今其地名長城口東接新安西北之三臺城綿延斷續𫝑如岡阜

  百樓城在定興縣西南二十五里相傳唐太宗征遼還於此築城以息將士今為百樓村

  長安城在定興縣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記在易縣東南二十七里漢宣帝時幽州刺史李宣

  尚范陽公主主思長安乃築此城象長安故名城中有𬃷樹花而不實枝皆向西南俗謂之思鄉棗

  古燕城在新城縣西北十四里相傳遼太後所築有梳妝樓釣魚臺遺址伏城

  縣西南水經注馬溺水出上曲陽城東北流經伏亭疑即八渡關尉宿治舊志符城在縣西南四十

  里唐河西岸蓋即故伏城後人誤伏為符耳雹水城在唐縣西三十里唐河東岸

  陵城在唐縣西三十五里唐河東岸相傳漢高祖因於白登王陵將援兵屯此因名 本朝乾

  隆十一年二十六年四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並有   御製

  灌嬰城在唐縣西四十里唐河西岸與王陵城相對舊𫝊灌嬰所築晉太和五年秦苻

  堅滅燕追慕容暐至灌城即此中人城在唐縣西北三十里嶺上左傳昭公十三年晉荀吳

  以上軍侵鮮虞及中人史記趙世家敬侯十一年伐中山戰於中人後漢書郡國志唐有中人亭注

  博物記曰中人在縣西四十里張曜中山記中山郡初冶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靖王受封始

  移治盧奴水經注中山城俗亦謂之廣唐城在盧奴城北如西六十里括地誌中山故城一名中人

  亭在唐縣西北四十里左人城在唐縣西北列子趙襄子使新穉穆子攻狄取左人中人

  後漢書郡國志唐縣有左人鄉注博物記曰在唐縣西北四十里水經注滱水經左入城南應劭曰

   在中人城西北四十里 按唐舊志謂唐聖厯初移縣治左人城而縣距定州僅五十里疑太近據

   後魏書孝昌二年五原降戶鮮于修禮反於定州西北之左人城似又當在今唐縣西南去定州不

   鴻城在唐縣西北史記趙武靈王攻中山取丹邱華陽䲭之塞註徐廣曰䲭一作鴻正義

   曰鴻上故關今名鴻城在唐縣東北六十里水經注滱水又東流厯山世謂是處為鴻頭疑即晉書

   地道記所謂鴻上關者也關尉治北平而畫塞於望都東北去北平不遠寰宇記唐縣有鴻山關今

   名鴻城俗呼為鴻郎城即帝堯時丹朱所居舊志今有鴻城社在縣西北七十里大茂城

   在唐縣西北一百里唐河北岸古隘口也夏屋城在唐縣北水經注蒲水經安陽關又東經

   夏屋故城實中𡽗絶竹書紀年曰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者也賈復城

   在唐縣北五十里亦名寡婦城魏書地形志唐縣有寡婦城水經注夏屋城東側因河仍墉築一城

   世謂之寡婦城賈復從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轉故有是名元和志寡婦故城在

  唐縣北九里高昌城在唐縣東北魏書地形志望都縣有高昌城水經注唐城南如東一

  十餘里有一城俗謂之高昌縣城或望都之故城也舊志高昌社在縣東北十八里有故城在縣東

  北二十五里亦名堯城周二里柳宿城在望都縣東南寰宇記柳𪧐城在望都縣東四十二

  里漢宣帝母王夫人微時與父母別處本柳宿侯國漢書王子侯表曰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蓋

  為柳宿侯是也舊志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有柳宿村又有柳宿河在村西二里東北達清苑界今淤

  陽城在完縣東南五十里後漢書郡國志蒲陰有陽城水經注陽城故城在陽城淀西北蒲陰

  縣東南三十里通鑑晉隆安元年燕主寶間魏王珪攻信都遣趙王麟攻陽城堯城在完縣西

  南八里水經注望都城東有一城名堯始城又蘇水經堯始亭南舊志今縣西八里有堯城社 本

  乾隆二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有   御製堯城詩

  陽城在完縣西魏書地形志望都有朝陽城舊志縣西南十里有朝陽村甘城在完縣西

  北三里水經注蒲陰縣西昌安郭東有舜氏甘泉及舜二妃祠侯世城在蠡縣東北水經注

  滱水又東北經侯世縣故城南郭丹城在蠡縣東北四十里九域志宋與遼相持築此城以

  約和至今名為和甸陽關城在雄縣西相傳宋將楊延昭守關南時所築易京城

  在雄縣西北後漢書公孫瓚傳瓚破禽劉虞盡有幽州之地前此有童謡曰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

  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瓚自以為易地當之遂徙鎮焉乃盛修營壘樓觀數十臨易河通遼海

  魏志瓚與袁紹戰走還易京固守為圍塹十重於塹裏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

  十丈自居焉建安四年為袁紹所破魏書地形志易縣有易京水經注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趙

  建武四年石虎自遼西南達易京以京鄣至固令二萬人廢壞之今者地壁夷平其樓基尚存猶高

  一丈餘基有井世名易京樓即瓚所堡也通典易京城在歸義縣南十八里祭過城

  州西北徐水入滱處水經注徐水又東南經一故城北俗謂之祭過城安都城在高陽縣

  西南三十八里漢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志為安都侯即此又縣西有廣信軍新城宋時議移廣

  信軍於此因築此城尋罷三臺城在新安縣西寰宇記在容城南三十五里城冢記雲燕魏

  二國分易水為界燕築三臺登降耀武漢赤眉賊起兵於此亦増築三臺舊志在今新安縣西二十

  里亦名劉盆子砦下有洞戾城在新安縣西十里相傳戾太子所居北一里又有淶城

  門砦今安肅縣治戰國時趙汾門也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十九年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臨樂

  與燕後漢書郡國志北新城有汾水門水經注武遂津北對長城門謂之分門亦曰分水門又謂之

  梁門寰宇記靜戎軍本易州宥戎鎮周為梁門口寨在州東南九十里太平興國六年升為靜戎軍

  割遂城縣三鄉屬焉九域志是年以靜戎縣為軍景德元年改軍縣俱曰安肅舊志有南城在今

  縣南一里舊大寕都司在府治西明洪武二十年建北平都司於大寕建文三年燕王

  遷此永樂初改為大寕都司領衞十一千戸所一有保定左衞保定左右中前四衛俱在都司治西

  又有保定後衛在都司治東今皆裁 按元劉因有宣化堂記即大寕都司之後堂至元中治中周

  孟戡雲川故衞在雄縣治北明洪武初置永樂中遷於白楊口君子亭

  治南元張柔鑿蓮花池建亭其中又有柳塘西溪北潭皆引雞水為府中之勝擬江亭

  肅縣南十里元泰定間知州高俁建張莘為記北海亭在定興縣東南十五里明鹿善繼講

  學之酈亭在新城縣西北水經注酈亭溝上承督亢溝水於逎縣東東南流厯紫淵東余

  六世祖自涿之先賢鄉爰宅其陰西帶巨川東翼茲水枝流津通纒絡墟圃匪直田魚之贍可懷信

  為遊神之勝處也舊志今有酈村酈哥莊皆在縣西北四十里督亢亭在新城縣北一里紫

  泉芹河之間遺址突峙高二三丈又見𣵠州及固安縣蓋自易州淶水以東及𣵠州固安之界皆古

  督亢地也三梁亭在望都縣東水經注博水東南經三梁亭南疑即古勺梁也竹書紀年曰

  燕人伐趙圍濁鹿趙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於勺梁者也今廣昌東嶺之東有山俗名曰濁鹿

  羅地勢相鄰或近是望山亭在雄縣城內元皇統二年建後改名均樂亭安郭亭

  在祁州東南水經注滱水自任邱城又東南經安郭亭南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傳富為

  解瀆亭在祁州東北後漢陽嘉初封河間孝王子淑為解瀆亭侯即靈帝之祖也元和

  志解瀆故城在義豐縣東北九里高陽關射亭在高陽縣東舊城宋初建梅堯臣有

  萬木亭在高陽縣北門外雲錦亭在安州城東南隅金郡守完顔安遠建下

  臨清溝荷蕖覆水故名白團衞村在清苑縣西南石晉開運二年敗遼於陽城師還至

  白團衛村今有白團村在縣西南四十里又有白團集在縣西南三十里廉梁村在清苑縣

  西南十里宋史真宗紀咸平二年鎮定都部署言敗遼於廉梁路舊志雞水經此有石樑謂之廉梁

  黃村今定興縣治金史地理志𣵠州定興縣大定六年以范陽縣黃村置割淶水易縣近民屬

  藻西莊在滿城縣一畝泉傍元劉因曾⺊居於此駐蹕莊在新城縣西北三十

  五里元至治中英宗遊畋於此嘗賜丞相拜住為別業俗呼高密店六家莊在高陽縣西南

  六里金興定四年封伊拉仲奕努為河間公以獻蠡安深州河間肅寕武強饒陽六家莊郎山寨隸

  焉今為六家莊社 伊拉仲奕努改見順天府古蹟光春宮在安肅縣界金史章宗紀泰和

  三年勅行宮名光春其朝殿曰蘭臯寢殿曰輝安地理志遂城縣有光春宮行宮韓家宮

  在安州邊吳村東相傳宋韓𤦺為定州路安撫使築此建春宮在新安縣治西南為金章

  宗行宮明改為行太僕寺萬卷樓在府治內元守帥賈輔建以經𫝊子史百家法書名畫別

  為九等置其上又邀致郝經築堂樓側以居之經有記橫翠樓在府治東北元張柔建劉

  因有鳴霜樓在府治東北明宣德間知府周監建卷石樓在清苑縣北郭明知

  縣崔泌之築碩果園建樓其中齊雲樓在安州城西北隅金大定閒郡守完顔安遠建

  書堂在滿城縣抱陽山東北巖下聖敎寺中唐張説讀書於此一名張燕公石穴亦名相公堂

  又元郝經讀書堂在縣鐵佛寺經自有記望馬臺在清苑縣東北一百里宋將楊延昭築以

  北臺在唐縣西明統志慕容垂都中山時嘗登此臺望馬耳山天風臺在唐縣西

  北葛洪山巔相傳洪隱居修鍊之所駐駕臺在雄縣東七里相傳周世宗駐蹕於此又城子

  臺在縣東南八十里平地突起狀若城垣晾馬臺在縣西北三十里高數丈相傳燕魏分易水為界

  築二臺以登陟而耀武 按晾焉一曰涼馬後燕錄慕容垂自涼馬臺結筏而渡名勝志謂即此地

  容城縣東二十餘里亦有晾馬臺相𫝊楊延朗築愛景臺在雄縣北宋何承矩築

  慨臺在安州署內東偏相傳金刺史徒單航就義之處秋風臺在安州城北易水旁

  即燕丹送荊軻處高陽臺在高陽縣東舊城宋曽布鎮高陽所築抱陽南軒

  在滿城縣抱陽山中亦名⿰糹⿱𢆶匹 -- 繼志庵宋紹聖間亓仲良父子講業於此百花園在清苑縣城南

  雙溪上亦名百花嶼矮松園在清苑縣城西南隅元劉因有矮松賦即此高氏園

  在清苑縣城東北隅元郡人高氏所創景物穠秀人皆遊賞內有翠錦堂劉因為記古木廠

  在唐縣西三十三里唐河東岸石柱在定興縣西北寰宇記石柱在易縣東南三十里臨易水

  州郡志雲魏末杜葛亂殺人如麻齊神武拾遺骸葬於此立石柱以誌之

 ︹關隘︺八渡關在唐縣西北一名馬溺關水經注晉地道記曰望都縣有馬溺關中山記曰八

  渡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關勢帶接元和志八渡故關在唐縣西北二十里寰宇記有水屈曲八渡

  水上置關因名漢戍也縣志關在縣西北六十里即橫河口十八渡也明移置軍城巡司於此 本

  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有   御製十八渡詩

  安關在完縣西北水經注蒲水南逕陽安亭東晉地道記曰蒲陰縣有陽安關蓋陽安關都尉

  所治又東南逕陽安關下俗名關臯為唐頭坂元和志陽安故關在北平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志今

  縣西北二十七里有東西安縣二村瓦橋關在雄縣南易水上唐大厯九年盧龍留後朱滔

  討田承嗣軍於瓦橋周顯德六年伐遼宋太祖先至瓦橋關遼守將姚內斌舉城降因以瓦橋關為

  雄州通鑑注瓦橋古易京之地在莫州北三十里唐置瓦橋關宋白曰瓦子濟橋在涿州南易州東

  當九河之末舊置瓦橋關後周於瓦橋關地置為雄州沈括曰瓦橋關素無關河為阻仁宗時何承

  矩守關始因陂澤之地臨水為塞慶厯中內侍楊懷敏復踵為之熙寕中又開徐村柳莊等濼皆以

  徐鮑沙唐等河呌侯雞距五眼等泉為源東合滹沱易白等水併大河於是自保州西北沈遠濼東

  盡滄州泥姑海口凡八百里悉為渚自是以為藩籬南關在祁州南接深澤縣界又北關在州

  北接博野縣界二關俱明天啟五年高陽關在高陽縣東舊縣治宋初曰關南以其地

  在三關之南也太平興國七年改置高陽關慶厯八年置高陽關路安撫使統瀛莫雄貝冀滄承靜

  保定乾寕十州軍為控扼要地金廢草橋關在高陽縣西二十里周顯德六年復三關以控

  燕薊雄曰瓦橋霸曰益津高陽曰草橋俱置重兵 按舊志於霸州失載益津關而誤列高陽之草

  橋關今改正又畿輔通志於高陽縣亦失載草橋關而於高陽關下注云一名草橋蓋誤以高陽關

  爲草橋關不知草橋關在高陽縣西高陽關則在縣東不得混而爲一附辨於此張登店

  巡司在清苑縣南五十里道出望都爲往來津要嘉靖十三年移方順橋巡司於此 本朝

  因之其北有保安鎮明萬厯十五年建倒馬關巡司在唐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水經

  注滱水東逕倒馬關關山險隘最爲深峭元和志倒馬故關在唐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山路險峻馬

  爲之倒因名通鑑注自蔚州廣昌縣東南山南出倒馬關至中山上曲陽縣關山險隘石逕逶迤沿

  途九曲誠控扼要地也關隘考倒馬關有二城上城明洪武初建景泰三年以上城卑隘於城南三

  里復築下城南跨橫岡北臨巨水屯駐官軍成化以來相繼増修屹爲重鎮舊志明初設巡司防守

  景泰三年増設守禦千戸所嘉靖二十九年設倒馬關叅將 本朝初設副將順治十年改設都司

  僉書與居庸紫荊稱爲內三關 按漢志代郡有常山關方輿紀要以爲即倒馬關劉昭後漢書注

  引博物記唐關在中人亭西北百里計其道里亦即今倒馬關也橫河口在唐縣西舊設

  巡司於倒馬關後移置此以守唐縣曲陽之界今仍移駐倒馬關岳嶺口在唐縣西北一

  百二十里古恆山口也明初置巡司於此後裁鷹捕嶺口在完縣西北五十里東北去水

  谷口二十里西南去五虎嶺口二十里西去銀山口十里縣志自水谷口至完縣周家堡凡十三關

  百尺口在束鹿縣南四十里有橋曰百尺口橋舊設巡司今裁邊吳淀口

  在安州西宋㑹要邊吳淀西望長城口尚百餘里皆山阜高卬水不能至遼每言宋人安事塘泊吾

  𮪍馳突得此路足矣明道末引塘水開方田始有險可恃拱辰鎮在滿城縣西南五十里明

  萬厯十三年招撫流移創置今居民甚衆巨河鎮在新城縣西南舊有巡司久廢赤岸

  鎮在唐縣南唐武德六年葛開道自易州南掠赤岸鎮九域志鎮在定州軍城鎮

  縣西北十九里南去曲陽縣八十里北至倒馬關六十里宋楊延昭於此築城屯軍金時置鎮明洪

  武初置馬驛於此永安鎮在博野縣南唐水之陽舊置巡司又鐡燈盞巡司在縣東南滋

  水之陽今俱廢永豐鎮在望都縣東南又有來安鎮亦在縣境新橋鎮在蠡縣東

  北六十里九域志博野縣有新橋鎮張山砦在安肅縣西山地絶陡峻鳥徑扳緣而上

  雞砦在安肅縣西四十五里明洪武間有姚氏兄弟七人結砦於此水谷砦在完縣西

  北金末靖安民嘗戍守於此今縣西北有水谷等口張家砦在雄縣東南六十三里九域志

  歸信縣有張家木場三橋雙柳木渦大姑紅城新垣等八寨皆宋時所置今俱為村王家砦

  在新安縣東南十里又馬家砦在縣南八里陘陽店堡在滿城縣南三十五里又縣西

  南三十里有北鋪店堡五十里有方順橋堡俱明嘉靖二十五年築又置墩臺十二亦設小堡以便

  周家鋪堡在唐縣西北一百十里倒馬關東路隘口也明洪武間置巡司今裁

  家堡在容城縣東北十里五女堡在祁州西接定州界一名五女店龍化堡

  在高陽縣東二十五里舊城之北又惠伯口堡在縣東五十里利家口堡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進莊

  堡在縣西二十里俱明嘉靖間築北羅在唐縣界有主簿駐此大王店在安肅縣

  西南四十里有集宋太平興國四年燕王德昭屯兵大王鎮即此三甲店在新城縣北三

  十五里北至涿州之中道也又高密店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唐湄店在唐縣西北四十里

  路通倒馬關南北山路﨑嶇 本朝康𤋮三年設兵防守後移鎮關廂劉陀店在博野縣

  東又縣北有陶墟店明洪武閒建鋪於此白溝店在容城縣東三十里生章村

  鹿縣有縣丞駐此金臺驛在清苑縣東一里許宋金臺頓也明置驛於此 本朝因之又

  有遞運所在縣西南五里明永樂七年置今裁陘陽驛在滿城縣南三十五里明置舊有驛

  丞今白溝驛在安肅縣治東明洪武六年自縣北十里移置於此 本朝因之又舊有

  遞運所在雹河北今裁宣化驛在定興縣治東南明洪武三年置 本朝因之又舊有遞

    運所在縣東門外今裁翟城驛在望都縣治北明 永樂中置 本朝康𤋮三年 裁後復置

    又舊有遞運 所在縣東關外今 裁歸 義驛在雄縣西故歸義城明洪武中置 本朝順治

    十六年裁後復置又舊有遞運所在 縣南瓦橋關西北河泊所在縣東三十里俱明洪 武閒置天順

    






                     前提調官沈兆澐恭纂輯

                     提調官王廣䕃恭覆輯

                     校對官賀式韓恭  校

                     校對官李子忠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保定府

︹津梁︺天水橋在清苑縣南門外跨一畝泉水明宏治四年建隆慶五年修 本朝乾隆十一

  年修二十一年嘉慶十五年重修廣福橋在清苑縣西南九省通衢上游白草溝河下達

  清苑河 本朝嘉慶十五年大冉石橋在清苑縣北大冉村跨石橋河 本朝順治十

  七年方順橋在滿城縣南五十里隋開皇閒建長十五丈石室雕欄堅緻雄偉 本朝

  以來屢加修葺乾隆二十六年四十六年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過此有

   御製詩嘉慶十五年復修北石橋在滿城縣東北奇村西又中石橋在縣東南奇村西

  南石橋在縣奇村南皆雞距一畝泉河之要津徐河橋在安肅縣南三十五里雹河

  橋在安肅縣北關外田村橋在安肅縣北二十里水出平地三派分流經柳灣入淀明

   天順中建時濟橋在定興縣南四十里固城村北明成化閒建昇仙橋在新城縣

   南關相傳金時有人嘗賣藥橋上後仙去因名泗莊橋在新城縣東南十五里馬村

   河橋在新城縣西三十里騰橋在唐縣西三十里雹水村南明萬厯中建柱縦三行橫九

   行相去各七尺許長五丈大夫橋在博野縣西西章村明都御史吳檟建又村西有淑人橋

   白溝橋在容城縣東三十里跨白溝河黒龍口石橋在容城縣南二十里

   興橋在完縣東十五里又五郎橋在縣東北八里皆跨蒲水下叔橋在完縣南六里

   西有唐縣柳河放水二水北有伊祁五雲諸泉山水總會經此堯城橋在完縣西南七里通

   祁水乃下叔河上流也本朝乾隆五十四年 瓦 濟橋在雄縣城南關 本朝嘉慶十

   三年月漾橋在雄縣南十二里接河閒府任邱縣界亦曰易陽橋明建文時燕王破李

   景隆於雄縣伏兵月漾橋即此新安高陽諸水皆經此達茅兒灣 本朝嘉慶十三年修 按此橋

  接任邱之趙北口臨白洋淀環萬柳隄橋梁相接凡十餘座永通橋在雄縣西一里橫渡

  白溝河明景泰中建望春橋在祁州東道通府城湧泉橋在祁州西又西為張村橋

  雙鳳橋在束鹿縣東南二十里無閡橋在束鹿縣西南十五里滹沱河上西

  安橋在安州西十里路通保定明成化中建安濟橋在安州北關跨依城河元大定

  東渡橋在高陽縣東南二十里明崇禎六年建勢極高聳遠望如長虹飲水宏濟

  橋在高陽縣南三里許跨馬家河明景泰中建名馬家橋正德中移建於橋西一里許更名通濟

  嘉靖中遷此改今名雲衢橋在新安縣東南隅長流橋在新安縣西南五里濡滱

  諸水合流經此俗呼為大橋三臺石橋在新安縣西跨雹河漕河渡在安肅縣

  南二十五里河陽渡在定興縣南十里淶易沙三河合流於此當河北通津明洪武閒置

  巡司萬厯中移於縣南四十里固城鎮後復移此今裁

 ︹隄堰︺千里長隄起清苑縣界訖河間府獻縣之臧家橋周㢠於順天保定河閒三府之境

  長千餘里緣河繞定為數十州縣生民之保障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發帑金   命河臣王新

  命修築雍正三年怡賢親王奉  命重修乾隆二十七年復修三岔河隄在清苑縣

  東自高陽縣馬家莊至縣夾河鋪延接安州劉家口隄在清苑縣東長三十八里明嘉

  靖十六年築以防一畝泉河泛溢拒馬河隄在唐縣西北軍城西北明萬厯閒建

  隄在唐縣北 本朝順治三年築以防山水後屢修滋河隄在博野縣南又南有沙河

  隄宋時築界隄在望都縣南三十里以防滱水泛漲長隄在容城縣東北東接雄縣西接

  定興長四十餘里以防白溝河水抹尖口隄在完縣東南濡蒲二水會合之下流水𫝑

  湍急 本朝康熙十年曲隄在蠡縣東北萬柳隄在雄縣南即趙北口官道也其

  地為高陽新安諸水匯流處舊有橋明正德中築隄植柳為固 本朝順治康熙年閒屢修雍正四

   年加築乾隆二十七年又經修葺   高宗純皇帝鑾輅時巡經此均有   御製詩

   河隄在祁州南唐河北長二十里與蠡縣博野相連又有清水河東隄長十餘里沙河北隄長

   十里許皆明嘉靖以來修築通志自祁州以下岸土挾沙最易頽圯宜於頂溜掃灣築挑水迎水等

   壩以䕶岸固隄南隄有四俱在束鹿縣南防鴉兒河者曰趙念紅花防滹沱河者曰張岔口白

   邱家道口隄在安州東南長三百五十丈又萬柳隄在邱家道口南長二十里安

   亭隄在州東南三十里自邱家道口至高陽東北長十五里大澇淀隄在州東南三十五里長十五

   直亭口隄在安州西南長九里徐曹河隄在安州西北徐曹二水合流之

   地南北岸各五里明嘉靖中築古隄在安州北易水之濱東延雄縣南接蠡縣以防九河之水

   倒義口隄在安州北長十二里又濡陽隄在州北十里長十六里壇臺口隄在州西北與

   䕶城隄相接長一萬七百二十丈俱明嘉靖中築樓隄在高陽縣城東延袤五十里以防豬

  車道口隄在高陽縣東豬龍河之尾明萬厯末築以補唐隄之缺唐隄

  陽縣東二十五里樓隄之北南接任邱界宋唐介令任邱時所築龍河隄在高陽縣舊治

  東南約長二十里白牛隄在高陽縣東南相近有駱駝灣隄皆以防蠡縣水之溢齊口者

  馬家河隄在高陽縣東南自南至北長三十里又橫隄在縣西南六里長六七里榆隄在

  縣東南長二十里 本朝康熙元年築皆以防馬家河蓮子口隄在高陽縣南接蠡縣

  界長二十里三岔口隄在高陽縣西南長十五里防土尾河關家灣隄

  安縣東長十五里直抵安州又楊柳口隄長五十里燒場口隄長二十五裏白家窪隄長二十二里

  俱在縣東南大河南隄在新安縣南其南又有圍子隄聖母淀隄在新安縣

  西南長七里長城隄在新安縣延袤數十里又甎瓦口隄孟家溝隄俱在縣西水堰

  在望都縣東十二里明永樂閒築截河水溉田植稻崇禎中易土以石穴孔以時蓄洩 本朝康熙

  年閒雹河堰在新安縣西北長十七里明嘉靖閒築湯家閘在清苑縣東湯

  家莊明嘉靖閒建即今上閘又青楊樹閘在縣東青楊樹村即今下閘積水閘在清苑縣

  西吳家灣明嘉靖閒建 本朝康熙年閒修滾水石壩在安肅縣之姜女廟支河口以

  防瀑河之水 本朝乾隆二十八年

 ︹陵墓︺顓頊陵在高陽縣東舊城東門外又有廟在縣東一里堯母陵在望都縣城內

  明嘉靖中修建祠寢又丹朱墓在縣東門外東南百步許 本朝嘉慶十五年宋三陵

  在清苑縣東南御城西北僖祖曰欽陵順祖曰慶陵翼祖曰安陵太平興國中以祖宗陵墓所在因

  置保︹周︺廉頗墓在清苑縣西十里廉梁村有祠堂劇辛墓在容城縣東二

  十五里劇村樊於期墓在蠡縣北四十里舊有廟碑︹漢︺張蒼墓在滿城縣

  西十里又縣南門外有北平侯廟詳後中山康王墓 中山頃王墓

   中山憲王墓皆在唐縣西北水經注滱水又東逕京邱北京南對漢頃王陵滱水

  北對君子岸岸上有哀王子憲王陵滱水又東逕白土北南即靖王子康王陵三墳並列陳平

  墓在完縣西北六十里陳侯村蠡吾侯冢在蠡縣東二里漢桓帝父蠡吾侯翼所葬

  後追崇曰博陵蔡仲冢在高陽縣東寰宇記九州要記雲漢南陽太守高陽侯蔡仲冢在城

  北仲曉厭勝之術其冢至今無狐狸穴王尊墓在高陽縣東北舊城北接安州界寰宇記

  冢元在武垣城東北隅尊為東郡太守而卒其柩一夜自歸今猶祀之呼為東郡阿翁歸︹唐︺郝

  英傑墓舊志葬唐興縣招賢鄉有碑記張行成墓在望都縣東南張娥村

  子玉墓在祁州西南隅張興墓在束鹿縣北三十里地名紅草陂其草獨紅相傳為

  忠血所化許遠墓在安州東南二十里高陽縣界︹宋︺楊業墓在唐縣西北一百十

  里相傳業戰歿葬此程氏祖塋在博野縣東南二程子五世祖塋也明初碑始廢又有博

   士程炎墓亦在村中周王元儼墓在容城縣東北十里石碣猶存元儼太宗子真宗弟

   ︹金︺章宗妃李氏墓在新城縣南段村北五里時立愛墓在新城縣

   西北里許︹元︺尚野墓在滿城縣西北五里子師𥳑附葬張柔墓在滿城縣北十

   五里岡頭村亦名張家峪解誠墓在定興縣南張宏範墓在定興縣西南十八

   王綱墓在新城縣西三臺村王夀墓在新城縣西二十里中王村史弼

   墓在博野縣東東陽村劉因墓在容城縣東北十五里今名賢冢焦用墓

   縣西二里子徳裕墓在其左穆茂墓在束鹿縣北六十里︹明︺金毓峒墓

   苑縣西南金容莊張羅彥墓在清苑縣城西南隅楊繼盛墓在定興縣西南

   八里舊在容城縣東明萬厯三年遷此 本朝順治十三年   世祖章皇帝御製表忠論勒石

   寇深墓在唐縣東南十八里邸鵬墓在唐縣西北四十裏白合山麓王寅

  墓在容城縣北白溝河右郭鎮墓在雄縣西南二里袁宗儒墓在雄縣西

  侯瓚墓在雄縣東北二里子觀墓在其東一里王驥墓在束鹿縣南三十里

  王思祖墓在安州東南一里許田景暘墓在高陽縣西三里孫承宗

  墓在高陽縣城北二里

 ︹祠廟︺忠愍祠祀明楊繼盛有四一在府治西明隆慶二年建 本朝順治中   世祖章

  皇帝御製碑文立祠內額曰表忠乾隆十五年  高宗純皇帝西巡經此有   御製旌忠

  祠詩一在府西關外明萬厯二十九年建一在定興縣河陽渡明天啟中建 本朝康熙二年水齧

  移建縣南北河店一在容城縣學東明萬厯四年建二賢祠在府學西元劉因郝經溝道保

  定路後人立祠祀之賢良祠在府城內北街 本朝雍正十一年建嘉慶九年怡賢

  親王祠在府治東北 本朝雍正九年建王奉  詔營田濬渠竭忠盡瘁惠浹畿甸民

   感其德請立祠祀焉忠烈祠在府城西關外 本朝康熙六年建祀明末殉難諸臣雍正九

   聖女祠在清苑縣東南寰宇記女姓薛字義姜鉅鹿人嫁為樊輿王文妻死於城隅就

   而祭之俗名祭隅城鹿廷尉祠在定興縣城中祀明鹿善繼崇禎十年二忠祠

   在新城縣南里許祀宋張叔夜文天祥明萬厯閒建 本朝乾隆二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南

   巡經此有御製二忠祠詩 紫 泉龍祠在新城縣西南三十里旱禱輒應元蘇天

   爵有靈濟祠在唐縣西南 本朝乾隆十年總督高斌引唐河以興水利因建祠以祀

   河神右有秀木軒十五年二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有   御

   二程祠在博野縣東南元時建祀宋程明道伊川 按二程子五世而上居博野曽祖

   而下遷河南劉靖修祠在容城縣治西南元至正閒建祀劉因忠孝祠

   縣易陽門內祀元孝子王庸明臣楊松潘忠張將軍祠在束鹿縣舊城南祀唐將張興

  三守祠在安州治西北祀宋楊延昭金徒單航元完顔安遠又容城縣西北有楊將軍廟專

  祀延文正祠在高陽縣南關祀明孫承宗齊公祠在高陽縣西關外明天啟

  中建祀唐相齊映許睢陽祠在高陽縣西祀唐睢陽太守許遠城隍廟

  城北 本朝乾隆二十四年總督方觀承奏請修建   御賜額曰畿南保障北平侯

  廟在滿城縣南門外祀漢丞相張蒼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有  御製詩趙𥳑子廟在滿城縣北眺山下晉永康元年建舊傳蕑子

  築北平城以拒燕故祀之 本朝乾隆二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   鑾輿經此

  御製詩 燕 昭王廟在定興縣西三十里黃金臺上以郭隗樂毅配河神

  廟在唐縣西三十三里明萬厯中建漢高帝廟在唐縣東北育山之陽相傳帝解圍

  白登駐蹕於此後人追思立廟堯母廟在望都縣城內東隅 本乾隆四十七年

  勅修   御書額曰中天啟聖嘉慶十五年重修帝堯廟在望都縣北郭至元三年

  又有廟在唐縣治西儒學之東明嘉靖中建 本乾隆四十七年   勅修   御書額曰

  巍煥如瞻嘉慶十五年重修孝烈廟在完縣東即木蘭祠相傳木蘭嘗代父戍此唐封孝

  烈將軍 本朝乾隆十一年四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經此有   御製木蘭祠

  雙忠廟在雄縣北白溝祀宋張叔夜明陳復初以二人殉節處故祀之邳彤廟

  在祁州南門外崔府君廟在祁州南祀唐崔子玉元宗時封為𤫊聖侯宋真宗時封為䕶

  國西安王光武廟在束鹿縣西南二十里傾井村禹王廟在新安縣治北鄉民建以

  

 ︹寺觀︺永安寺在府治南元中統二年建貯佛經五百卷靈雨寺在府城西 本朝乾

  隆十一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五臺經此有   御賜額二前殿曰筏通彼岸後殿曰現清

  淨身二十五年復   賜寺門榜一二十六年四十六年   鑾輿重臨皆有   御製詩

  龍泉寺在滿城縣東府志故老相傳建自隋唐四無牆垣古木森列後有雞距泉右有紅花

  泉上通一畝泉為遊賞勝地大覺寺在滿城縣北明洪武初因舊址重建置僧㑹司

  林寺在定興縣治東南金明昌中建明洪武中重建舊為唐賈島修持之地萬夀寺

  在定興縣西江村明鹿善繼講學於此禪室皆寓生徒僧行亦尚儒雅書聲達旦者三十年

  瓦寺在定興縣南四十里明正德中建屋瓦羅漢皆鐡鑄開善寺在新城縣城內東北

  隅大殿內藤胎八金剛仰俯各四如唐吳道子筆意   高宗純皇帝有   御製開善寺詩

  法果寺在唐縣西寺前有塔唐垂拱中建高數百尺石佛寺在唐縣唐巖山之東

  腰寺後有風雨二池本朝順治九年重建 靈 源寺在唐縣東北靈源山唐上元二年

  靈光寺在博野縣東南二十五里唐高宗時建有古塔明洪武中重建稽古寺

  縣西六十里唐開元中安國侯陳思傑因三藏法師元奘葬母骨於此乃建寺名寄骨寺後有三藏

  舍利塔明天順時修易名曰稽古演法寺在完縣西前後層巒聳翠殿宇壯麗為縣西第

  一叢雙泉寺在完縣西北五十五里周圍山列如屏寺畔雙泉噴涌故名鐵佛

  寺在完縣伊祁山元至元十五年建山牢有堯母洞崚嶒蒼翠古柏森然法雲寺

  縣城內東北隅明洪武中建古木森列頗稱幽靜寶安寺在蠡縣西南隅明洪武中修鐵

  佛高二丈四尺所坐鐵獅長一丈八尺珍珠寺在束鹿縣北三十五里北極層

  觀在安肅縣故遂城北宋楊延昭建觀左有臨瀑亭建福觀在定興縣百樓村其地即

  公孫瓚避世築城以自固者由唐及宋遺址猶存金時始為道觀九崚觀在唐縣西七十

  里葛洪山前宋政和初建

 ︹名宦︺︹漢︺班彪安陵人建武中為望都長吏民愛之劉梁寕陽人桓帝時除北新城長告

   縣人曰吾雖小宰猶有社稷苟赴期會理文墨豈本志乎乃大作講舎延聚生徒數百人朝夕自往

   勸誡身執經卷試䇿殿最儒化大行︹南北朝︺︹魏︺李繪平𣗥人拜高陽內史高陽舊多

   陂淀繪至後淀水皆涸乃置農正專主勸課墾田倍增家給人足瀛洲三郡人俱詣州請爲繪立碑

   於郡︹隋︺張允濟北海人隋末爲高陽郡丞郡缺太守獨統郡事吏民畏悅賊帥王須

   拔攻郡糧盡士食槐葉無叛志︹唐︺李寰德宗時守博野王庭湊叛寰與樂夀傳良弼固守詔

   使寰所領士隸右神䇿號忻州營以寰爲都知兵馬使廷湊之亂聯軍十五萬無成功而樂壽博野

   截然峙中者累歳議者以爲難︹五代︺︹晉︺沈斌下邳人開運元年祁州刺史遼人入塞

   過祁州斌邀擊之遼以精騎薄門趙延夀招斌降斌從城上罵曰斌能爲國死不能效公所爲也城

   䧟一門殱焉︹宋︺楊重進太原人太平興國中爲高陽關都部署遼兵至力戰歿於陣

   李繼宣浚儀人雍熙中爲高陽關行營都監端拱初遼騎至瀛鎮繼宣率步騎萬人入敵境

   焚聚落遼兵引還於易州至高陽為望櫓七所舉烽以候警淳化三年徙知保州築關城浚外濠葺

   營舍千五百處造船百艘入雞距泉以運糧人咸便之張昭允衞州人端拱初為雄州監

   軍遼騎乗秋掠境上昭允襲擊卻之劉福下邳人端拱二年為雄州防禦使兼本州兵馬部署

   雄州地控邊塞常屯重兵福至部按行城壘調鎮兵以給繕完出私錢以資宴犒領雄州五年郡境

   安守忠晉陽人淳化二年知雄州方與僚佐宴飲有軍校謀變擐甲及閽閽者倉卒入

   白守忠言笑自(⿱艹石)徐顧左右曰此輩酒狂耳擒之可也人服其量楊嗣瀛州人淳化二年知

   保州門無私謁轉運使言其治狀遷威虜軍再知保州有戰功嗣與楊延昭久居北邊俱以善戰聞

   時謂之二楊楊延昭太原人為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咸平二年遼兵南侵延昭在遂城城

   小無備遼兵圍之數日衆心危懼延昭集丁壯登陴䕶守會天寒汲水灌城上旦悉為水堅滑不可

   上遼軍遂清去景德中徙高陽關副都部署卒延昭智勇善戰所得俸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號令

   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戰必身先行陣克捷推功於下故人樂為用在邊防二十餘年遼人憚之

   張凝無棣人淳化中累遷高陽關行營鈐轄六宅使咸平初遼人南侵凝據要害斷其歸路縱

   兵擊之盡奪所掠景徳初為保州駐泊兼北面安撫使善訓士卒繕完器仗前後賞賜多以犒師家

   無餘何承矩河南人淳化中知雄州因積潦蓄為陂塘大作稻田以足民食邊民有告

   機事者屏左右與之接款故遼人動息皆能前知至道元年遼以精騎數千夜襲城下承矩整兵出

   拒斬𫉬甚衆真宗嗣住復遣知雄州嘗詔聽邊民越拒馬河塞北市承矩疏其非便即停前詔咸平

   三年拜引進使州民詣闕乞留詔書嘉奬復遣之景德二年復知雄州遼遣使奉幣承矩以朝廷待

   邊人之禮悠久可行者悉疏以聞手詔嘉納李允則并州孟人真宗時知雄州河北既罷

   兵允則治城壘不輟遼主曰南朝尚修城備得毋違誓約乎有詔詰之允則奏曰初通好不即完治

   恐他日頽圯因此廢守邊患不可測也帝以為然允則善撫士卒皆得其用盜發輒𫉬人亦莫知所

   由身無兼衣食無兼味不蓄貲財在河北二十餘年事功最多王能定陶人咸平𥘉知靜戎軍

   建議決鮑河斷長城口北注雄州塘水爲戎馬限方舟通漕以實塞下又開方田盡靜戎順安之境

   北邊來寇能擊走之耿全斌信都人真宗時知安肅軍嘗繪其山川險易爲圖以獻遼兵來

   侵自山北抵河滸斌遣子從政焚橋砦分率精兵擊走之康保裔洛陽人真宗時爲高陽關

   都部署遼軍大入諸將與戰於河閒保裔選精鋭赴之遼圍之數重左右勸易甲馳突以出保裔曰

   臨難母茍免決戰二日殺傷甚衆兵盡矢絶援不至遂沒焉李重貴河陽人真宗時爲高

   陽關行營副都部署康保裔爲敵所覆重貴與鈐轄張凝赴援腹背受敵自申至寅力戰敵乃退時

   諸將頗失部分獨重貴凝全軍還屯凝議上將士功狀重貴喟然曰大將陷沒而吾曹計功何面目

   也帝聞嘉之閻承翰景德中爲北面都鈐轄自嘉山東引唐河三十二里至定州釃而爲

   渠直蒲陰縣東六十二里會沙河徑邊吳泊遂入於界河以達方舟之漕又引保州趙彬堰徐河水

  入雞距界以息挽舟之役自是朔方之民灌溉饒益大𫎇其利劉承宗邢州人大中祥符中

  知雄州在郡有治績詔書嘉奬王德用趙州人天聖初知廣信軍城垣久不治徳用率禁軍

  增築之有詔襃諭高繼勲𫎇城人仁宗時知雄州遼獵燕薊候卒報有兵入鈔邊州皆警

  繼勲曰遼𡻕賴漢金繒何敢損盟好耶居(⿱艹石)已乃知渤海人叛遼行剽兩界也張利一

  開封人知雄州遼人刺兩屬民為兵民不堪其辱利一綏徠之有大姓舉族南徙慕而來者至二萬

  利一發廩賑恤且移詰涿州自是不敢復刺趙滋開封人仁宗時知保州強力精悍有吏能

  會遼民數違約乗小舟漁界河中後又遣大舟自海口運鹽入界河朝廷患之以滋可任徙知雄州

  滋戒巡兵舟互輒捕其人殺之漁者遂絶在雄州六年遼憚之遼嘗大饑舊米出塞不得過三斗滋

  曰彼亦吾民也令出米無所禁邊人感其德葛懷敏正定人知雄州㑹𡻕旱塘水涸懷敏

  慮遼使至測知其廣深乃壅界河水注之塘復如故張田澶淵人通判廣信軍時夏竦楊懷敏

  建䇿增開七郡塘水詔通判集議田曰此非禦敵策也壞良田浸冢墓民被其害因疏奏極論

  果饒陽人爲高陽關路兵馬鈐轄中官楊懷敏領沿邊屯田事大廣塘水邊臣莫敢言果獨抗辯

  謂水浸良田無益邊備懷敏怒訴果不法左遷青州兵馬都監田敏易州人爲北平砦兵馬鈐

  轄先是兩地供輸民多爲遼嚮導敏自魚臺此悉驅南徙凡七百餘戶送定州遷總管遼入寇敏敗

  之於楊村又夜襲破遼主營遂引去劉渙保塞人知保州州自戍卒叛後兵益驕渙至虎翼軍

  謀舉城叛民大恐渙單騎叩營械首惡者歸斬之一軍帖服李緯楚邱人知雄州治兵頗巖

  不事廚傳節公使錢貯米三十斛爲常平積奏下其法他州劉兼濟祥符人知雄州先是

  邊民避罪逃者遼輒納之守將畏事不敢詰兼濟悉移檄責還張亢臨濮人遼聚兵幽𣵠閒以

  亢知安肅軍因人對曰其主孱而歳歉懼中國見伐特張言耳非其實也萬一背約臣請擐甲爲諸

  張載長安人爲祁州司法叅軍劉幾洛陽人神宗時知保州治狀爲河北第一

  舜卿開封人神宗時知雄州在雄六年恩信周浹李格非濟南人紹聖中通判廣信

  軍有士人説人禍福出必乗車格非遇之塗叱左右收之窮治其奸杖而出諸境楊應詢

  徽宗時知雄州朝廷多取西夏地遼以姻婭為言遣使乞還之不得擁兵並塞中外恫疑應詢曰是

  特為虛聲嚇我耳願治兵積粟以示有備彼將聞風自戢明年果還兵︹遼︺馬人望

  人咸𤋮中知新城縣縣與宋接境驛道所從出人望治不擾吏民畏愛︹金︺范承吉

  中為順天軍節度使屬地震壞民廬舍有欲爭先營葺者工匠過取其直承吉命官屬董其役先後

  以次不問貧富民賴以省費後復鎮順天奚卒散居境內率數千人為盜承吉繩以法懼不敢犯

  完顏宗賢皇統中為永定軍節度使天徳初召入雄州父老相率張青䋲縣明鏡於公署

  老幼填門三日乃得去富蔡鼎夀上京赫書河人大定二年厯蠡州刺史有惠政百姓

  刻石以記之 富蔡鼎夀舊作蒲察鼎夀赫書河舊作曷速河今並改正丁暐仁宛平人大

   定中為祁州刺史暐仁前節度武定祁為支郡士民聞暐仁之官相率歡迎界上相屬不絶

   拉溫遼橫帳人世宗時為定武軍節度使歳旱且蝗乃割指以血⿰氵厯 -- 𤁋酒中禱而酹之既而雨霑

   足有羣鴉啄蝗且盡是嵗熟人以為至誠之感 伊拉溫舊作移刺溫今改正劉仲洙

   人大定中為祁州刺史以六善為教民化之張行𥳑日照人章宗時為順天軍節度使帝

   曰卿至保州如何治之對曰臣奉行法令不敢違失獄訟之事以情察之鈐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鎮

   靜為務庶幾萬分之一完顏衷中都司屬司人章宗時厯蠡州刺史平賦役無擾民立石

   頌遺劉弁泰和中為唐令蒞政公勤開廣利渠引唐水溉田數千頃又引而東以灌鄰邑

   世賴其利徒單航為安州刺史會元兵大至聲言都城失守可速降航盡出家財以犒軍民

   盡力備禦度不可支乃先縊其妻孥遂自縊城破人猶力戰死者甚衆博舒魯福夀

   為唐邑主簿元兵攻唐邑福夀與戰死之贈官三階 博舒魯福夀舊作孛齊魯福夀今攻正︹元︺

  益良特穆爾囘鶻人太祖以中原多盜選充大斷事官從額真出鎮順天等路布德化

  寛征徭盜遁奸革州郡以安 益良特穆爾舊作岳璘帖穆爾額真舊作幹真今並改正耶律

  伯堅桓州人至元九年授清苑縣尹初安肅州苦徐水之害大司農欲奪水故道導水使東東

  則清苑被其害伯堅力陳利害事遂得已縣西有塘水溉民田甚廣𫝑家據以為磑伯堅命決水注

  之田許以溉田之餘月乃得堰水置磑著為定製縣居南北之衝嵗為親王大官治供帳於縣西吏

  緣侵漁其費不貲伯堅命築公館以代供帳其弊遂絶凡賦役尤重於他縣者必詣府力爭之在清

  苑四年民親戴如父母比去立石頌其徳吳鼎燕人至大元年授保定路總管時太后欲幸五

  臺言者請開保定西五𮞉嶺以取捷徑遣使使視地形計工費鼎言荒山陡入人跡久絶非乗輿所

  宜往還報太后喜為寢其役額爾魯克布哈𫎇古人至正中除保定路達魯噶齊

  保定嵗輸糧數十萬於新鄉苦弗便額爾魯克布哈請輸京倉以便之俄除吏部尚書父老詣闕乞

   留遂以尚書知郡事㑹賊北渡河日修城浚濠爲戰守具廷議發五省八衛軍出戍額爾魯克布哈

   疏請留其兵自統黒軍數千人圍結西山八十二寨軍𫝑大張賊皆遁去及召還民繪像祀之 額

   爾魯克布哈舊作月魯不花達魯噶齊舊作建魯花赤今並改正︹明︺陳哲宣徳中知博野

   縣民大愛之以舊官還職當去部民懇訴於巡按御史言舊官不逮哲遠甚乞還哲以活百姓御史

   以聞詔許之盛容無錫人景泰中知束鹿縣縣苦徭役不均爲之立九則法上下稱便母憂

   去民俟其服除詣闕乞還容命再任益不用鞭撲訟者喻之輒叩頭聽受鄰邑訟不決亦皆赴訴片

   言折服惠政並敷楊集常熟人景泰中知安州有政聲築隄植柳以防水患民甚德之

   紘單縣人天順初知雄縣奉御杜堅以捕天鵞至從人暴橫紘執而杖之坐下詔獄民五千人詣

   闕爲紘訟冤乃調邊縣吳嶽汶上人嘉靖中爲保定知府敦教厲俗不事摘發而胥吏市猾

   自無越軼百姓莫不戴德嚴清雲南後衛人嘉靖中知保定府故事歳籍民充京師庫役清議

   罷之賑荒弭盜善政著聞人以比前守盛容吳嶽蕭文清廬陵人嘉靖中知祁州會水災

   發倉以賑全活甚衆築隄捍水植柳數千株世賴其利谷中虛海豐人嘉靖中爲高陽知

   縣時年十九發奸摘伏無遁情吏民駭服御史欲試其才倉卒行部中虛規畫井然詰以疑事立判

   御史大奇之薦諸朝王象乾山東新城人萬厯時爲保定知府嵗凶借馬價銀萬兩賑諸邑

   約明嵗輸銀粟還官至期𫉬利數千悉散貧民資牛種王象復山東新城人官保定同知

   以不拜魏忠賢祠削籍歸冒守愚如臯人萬厯中知高陽縣修築河隄三十里夾河植柳名

   曰萬柳金隄楊一桂安邑人萬厯時知唐縣開渠七十里導唐水以灌田厯村落三十八

   建閘二十五以時蓄洩所溉田無算民立祠渠上祀之段緯崇禎中知慶都縣修築隄堰易

   土以石隨時瀦泄民賴其利秦三輔三原人崇禎中知新城縣李九成等攻城與訓導王

   協中禦之並死贈三輔光祿少卿建祠祀之崔泌之鹿邑人崇禎中知清苑縣多惠政士

   民感之輔臣周延儒憾御史王宗昌異已嗾知府史躬盛諷泌之摭其令縣時不法狀泌之毅然曰

   殺人媚人吾不為也以是𫉬譴去後死難黃承宗崇楨時知慶都縣有吏才恤民隱抑豪右

   十一年城破死之李獻明夀光人崇禎中為保定推官大兵臨遵化時獻明以查盤在

   城或勸之行獻明曰莫非王土安敢避難與巡撫王元雅死之贈光祿少卿鄭延任

   人崇禎時為安肅知縣 大兵破安肅延任與妻俱死教諭靈夀耿三麟亦殉節熊嘉遇

   灤城人崇禎中官定興教諭城破死之陳顯元崇禎十五年知新安縣值大亂後撫民以

   恩惠政甚著以城堞傾頽不能守率士民入保闕門塞流賊至死守旬餘城陷大罵不屈為賊支解

   何復平度州人崇禎十七年授保定知府聞流賊已薄城單騎兼程抵任同知邵宗元以印授

   之復不受曰公部署已定我與戮力可也遂晝夜守禦及事急復自爇西洋礮火燎幾死未幾賊火

   箭焚城樓死焉邵宗元碭山人崇禎末為保定同知有治行李自成來犯宗元集諸生講見

  危致命章詞氣激烈講畢登城分守及都城陷賊以書説降宗元手裂之詰日寇大至絡繹三百里

  城中守益堅賊稍稍引卻會督師大學士李建泰輦餉求入城不得已納之賊攻益急建泰與中軍

  郭中傑等為內應城遂陷宗元不屈死之是日去都城之陷已五日矣劉忠嗣清苑人崇

  楨末為保定後衛指揮同知性忠勇為儕輩所服李自成犯境忠嗣守東城將陷召女弟適楊千戶

  者歸令與妻毛氏媳王氏同處一室以弓弦勒殺之復登陴拒守城破奮刀斫賊賊支解之 本朝

  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又守備張大同與子之坦力戰死同死者指揮文運昌劉洪恩戴

  世爵劉元靖呂九章呂一照李一廣中軍楊儒秀鎮撫管民治千戶楊仁政等二十四人

 ︹本朝︺胡延年光州人順治七年知保定府遇事敢為郡猾隱佔民田為之清理凡千有餘畝

  豪強慴服威惠咸著武國楹奉天人知保定府時民閒墳墓圈入旗地不復容子孫葬祭國

  楹請還之民郭宸郛涇陽人順治十二年知清苑縣以廉直稱布衣蔬食不異寒素遇事

   挺然上官不能折以憂去行李蕭然一僕一婢一羸馬而已姚文燮桐城人康熙初知雄

   縣時渾河泛溢田廬漂沒民多流徙文燮悉招徠之捐資修城築隄造橋以利渉者人名之曰姚公

   橋俗以渾河有龍乃倣韓愈祭鱷魚故事為文檄之水果退邑歳貢狐皮苦累無已遂條陳十三難

   上之大吏題請𫉬免又立屯丁為圑長以守望而盜賊不敢入境百姓咸稱頌之閻興邦

   宣府人知新城縣革吏胥之弊令民自納丁銀息訟勸耕捐俸修學政績甚著趙士麟

   河陽人康熙初知容城縣縣有不便民者二十事力請除之會縣境盜起士麟密跡其巢牒安肅合

   兵勦捕盜遂空甞建書院與諸生講論學者輯其語為敬一錄共傳習焉邵嗣堯猗氏人康

   熙時以巡撫于成龍薦授清苑縣砥礪廉明聲稱藉甚咸以包孝肅比之二十九年復以尚書王隲

   薦升任去










                        前提調官沈兆澐恭 纂輯

                        提調 官王廣䕃恭覆 輯

                        校對官李孚忠恭  校

                        校對 官沈維鈺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