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際主義的壯麗頌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際主義的壯麗頌歌
上海港務局第三裝卸區工人業餘寫作組
1971年12月3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黃浦江水奔騰,遠方汽笛長鳴。一艘開往非洲的外輪,迎着燦爛的朝霞,滿載着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按時開航。革命現代京劇《海港》,通過上海碼頭工人滿懷革命豪情,戰勝重重困難,衝破種種險阻,勝利完成援外任務的故事,塑造了方海珍、高志揚等叱咤風雲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歌頌了他們高度的階級鬥爭覺悟,壯闊的國際主義胸懷,頑強豪邁的革命意志。這是一出工人階級肩挑重擔,與天鬥爭,與階級敵人鬥爭,與種種錯誤思想鬥爭的威武雄壯的活劇。這是一曲海港工人立足碼頭、胸懷世界的國際主義壯麗頌歌。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已經獲得革命勝利的人民,應該援助正在爭取解放的人民的鬥爭,這是我們的國際主義的義務。」戰鬥在黃浦江畔的碼頭工人方海珍、高志揚、馬洪亮,就是有這等偉大的胸懷,這等高尚的風格,這等深厚的革命情誼的無產階級戰士。

風狂紅旗舞,雨猛青松挺。從突擊搶運援外物資的戰鬥中,我們看到了方海珍、高志揚翻江倒海的雄偉氣魄,崇高的國際主義胸懷。突擊搶運援外物資,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戰鬥任務。任務重,時間緊,階級敵人蓄意破壞,暴風雨突然來臨……,壓在方海珍、高志揚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又多複雜呵!但是,真金最喜烈火煉,無產階級戰士從來不畏難。想起毛主席的親切教導,想起無產階級肩負的歷史使命,方海珍、高志揚心潮激盪;想起馳騁在莽原椰林的游擊戰士,想起反對新老殖民主義、爭取自由解放的非洲朋友,方海珍、高志揚豪氣倍增。他們深深懂得:各國人民的正義鬥爭都是互相支持的;援助被壓迫人民的革命鬥爭,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必須盡我們最大的力量!你看,雷陣雨快要來了,由於階級敵人的搗亂,兩千包援外小麥還在露天堆着。援外任務不能馬虎,小麥必須搶運進倉,而機械卻調配不過來,怎麼辦?高志揚和工人們豪邁地回答:「我們扛!」明知擔子重,爭往肩上挑,這一聲氣吞山河的「我們扛」,表現了中國工人對亞非拉人民的多麼火熱的感情!你聽,由於階級敵人的破壞,那混有玻璃纖維的散包小麥,已錯當稻種裝上了駁船。政治影響大如天,必須駕汽艇戰勝暴雨及時把散包小麥追回,誰去?高志揚和工人們豪邁地請戰:「我去,我去,我去!」明知驚濤駭浪險,偏向風波江上行,這一聲聲爭先恐後的「我去」里,包含了中國工人階級對亞非拉人民多麼灼熱的深情。

全心全意為革命,包包件件情意深,從深夜翻倉庫、查散包的戰鬥里,我們看到了方海珍、高志揚一絲不苟的戰鬥作風,國際主義的深情厚誼。搶運幾千包援外物資,出了一個散包、錯包,在有些人看來,也許是「小事一樁」,翻倉查包是「小題大做」。在共產黨員方海珍、高志揚看來,這一個散包、錯包卻「重如山」。「重」在他們裝運的一包一件都緊連着世界的風雲,中國人民國際主義的革命情誼,決不能讓散包留下污痕;「重」在他們裝運的一包一件都關係着非洲人民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國人民國際主義的真誠援助,決不能讓散包打了折扣。強烈的革命責任感,共產黨最講「認真」二字的戰鬥作風,使他們毅然決然地作出了決定:連夜翻倉,追根到底。這是多麼火熱的場面!為了查出散包,青年一馬當先,女工你追我趕。這是多麼動人的鏡頭!為了查出散包,高志揚孩子病了也不回家門;白髮蒼蒼的退休工人馬洪亮扛起麥包重上火線。這是多麼壯麗的景象!為了追回錯包,高志揚在風嘯雷吼陣雨中滿懷豪情追駁船。一個散包,一件錯包,這個「一」是很小的數目。然而,為了查出一個散包,追回一件錯包,海港工人以戰鬥的姿態,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對國際主義義務負責到底。這個「一」里,又包含着多少戰鬥的友情、革命的情誼啊!

方海珍、高志揚不僅滿懷着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壯志豪情,從事着日常平凡的勞動,而且還遵循毛主席的教導,堅持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思想教育海港裝卸工人,教育年青一代,讓獻身世界革命的精神在海港不斷發揚、光大。青年工人韓小強,由於受了階級敵人的腐蝕,埋怨自己的工作裝裝卸卸沒出息,嚮往着駕駛巨輪過海飄洋。就在小韓迷了路瞎跑亂闖的時候,方海珍懷着火熱的心腸,伸出了援救的手,定要把這隻「無篷的船兒拖回港」。方海珍不僅從階級教育入手,讓老馬師傅痛說家史,教育小韓不要忘記悲慘的過去;同時又暢敘無產階級光榮的鬥爭史,教育小韓要牢記先輩的遺言。她熱情高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戰士的英雄事跡,耐心地啟發小韓要「學他們獻身於世界革命,奮鬥終身,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才是革命者偉大的胸懷,燦爛青春!」國際主義戰士的光輝榜樣,使小韓學有方向;無產階級肩負的偉大使命,使小韓心明眼亮;革命者偉大的胸懷,使小韓精神振奮!他幡然猛醒,決心把碼頭當作戰場,立誓要在海港的戰鬥崗位上百鍊成鋼,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貢獻。

革命現代京劇《海港》是我們工人階級的戲。它來源於我們碼頭工人火熱的鬥爭生活,又比實際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方海珍、高志揚是我們碼頭工人的傑出代表,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看《海港》,學英雄。我們要學習方海珍、高志揚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高度覺悟,國際主義的崇高胸懷,為無產階級的世界革命奮鬥終身!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