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認識大慶學習大慶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在實踐中認識大慶學習大慶
中共廣東省茂名石油公司委員會
1971年12月1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一個企業的領導,要抓好工業學大慶的群眾運動,就要從不斷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認識大慶的經驗,認識得越深刻,學得就越好。這是我們公司幾年來的一點切身體會。

我們從一九六四年開始學大慶,已經八年了。但是,真正比較自覺地學,抓住根本學,學得有成效,是後三年的事。前五年和後三年的區別,就在於對大慶的認識不同,學大慶的指導思想不同,因而效果也就大大不同。 三年多來,我們執行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批判了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人的精神面貌大變了,企業的生產面貌也大變了。一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鐵人」式的石油工人隊伍正在成長起來;原油生產能力提高了一倍半,原油加工能力提高了一倍。一九六九年工業總產值比歷史上最高的一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一九七○年又遞增百分之三十一,今年又比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五點六八。可以說,三年大學大慶,三年連續躍進。

學大慶,要有兩條路線鬥爭的觀念[編輯]

認識開始於經驗。一九六四年,我們公司廣大職工熱烈響應毛主席發出的「工業學大慶」的偉大號召,強烈要求以大慶為榜樣,改變茂名的落後面貌。但是,劉少奇一夥及其代理人極端仇視大慶這面紅旗,不敢公開反對,便利用廣大職工的熱情和幹勁,進行暗中破壞。他們口頭上也在那裡講學大慶,實際上卻閹割了大慶經驗的靈魂,他們閉口不談無產階級政治掛帥,不談用毛澤東思想教育群眾這個根本,不談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只是起勁地片面地宣揚「生產放衛星」。

為了「生產放衛星」,他們在礦山生產上,違反客觀規律地亂挖亂采,破壞了生產現場,影響了機械的正常作業,造成采剝關係的嚴重失調;為了「生產放衛星」,他們在煉油生產中,也是違反客觀規律地拼設備,只管使用,不管維修,結果,設備完好率下降,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他們這樣干,一時看來,出現了增加生產的假象,但很快就暴露了破壞生產的真象,使得全公司的生產長期處於被動狀態。

我們的同志,由於只有一股學大慶的革命熱情,不認識大慶經驗的精神實質,也片面地認為:只要多流汗,就能多出油,就能把大慶經驗學到手。把上述的種種做法,看成是學大慶的具體行動,也就圍着「生產放衛星」的口號轉,跟着有些人的瞎指揮干。結果,上了當,吃了虧。

有些同志也響應毛主席關於「工業學大慶」的號召,為什麼會「滿頭大汗迷了路,辛辛苦苦犯錯誤」呢?直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揭開了兩條路線鬥爭的蓋子,我們才找到了答案:最主要的是頭腦里馬列主義甚少,路線鬥爭覺悟不高,中了劉少奇「生產第一」的流毒,把大慶僅僅看成是發展生產的典型,而不認識大慶所以能多快好省地發展生產,首先因為它是貫徹執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典型,因而,不認識在學大慶的問題上,存在着異常激烈尖銳的兩條路線鬥爭。結果,路線分不清,方向辨不明,跟着「滿頭大汗」地干,「辛辛苦苦」地干,怎麼能不迷路,不犯錯誤呢?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認識到,要真正學到大慶的經驗,必須站在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切切實實地總結自己生產建設的實踐經驗。

學大慶,要抓思想和政治路線的教育[編輯]

這個總結,我們是採取把本單位的工作同大慶對比的辦法進行的。

大慶和茂名都是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興建的,都碰到了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期。大慶是頂着劉少奇一夥在工業上颳起的下馬黑風上馬的,而且當年上馬,當年出油,不到三年,就建成了我國第一流的大油田。茂名早就上了馬,但在劉少奇一夥下馬黑風的干擾下,時建時停,建了七年,才建成了兩部頁岩乾餾爐和相應的採礦能力。同是在黨的領導下,為什麼兩個企業這樣不同,大慶建得那樣快,而茂名建得這樣慢呢?本來這是一個路線問題,大慶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有很高的自覺性,而茂名缺乏這樣的自覺性。可是,有人卻不這樣看,而認為是大慶有什麼特殊條件,他們說:「大慶的物質條件好,大慶的建設力量大,大慶的職工隊伍強」,等等。

這種錯誤的認識,是沒有理解大慶的經驗,是為自己的落後辯護,是學大慶的嚴重的思想障礙。不掃除這種思想障礙,人們就不能正確地理解大慶這個典型,也就不能虛心地學習大慶經驗。為了掃除這種思想障礙,我們在全公司大張旗鼓地開展了一個「學大慶,比自己」的活動,發動大家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對比。

首先,比物質條件。茂名上馬時,就已基本備齊了建設六部頁岩乾餾爐的材料設備。而大慶會戰初期,物資器材的供應,同建設的需要相比,是很不齊全的。事實上,並不是大慶的物質條件比茂名好,倒是茂名的物質條件比大慶好,按理說,茂名應當上得比大慶快些,為什麼反而慢呢?這就是因為大慶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偉大方針,它不是單靠物質條件建設起來的,而是靠毛澤東思想教育群眾,發揮了人的革命精神建設起來的。廣大職工在工程建設最緊張的時刻,風雨無阻,晝夜不分,英勇苦戰,奮不顧身。結果,這樣大的工程只花了短短三年時間就建成了。而茂名呢?在「洋奴哲學」、「爬行主義」的修正主義路線干擾下,搞洋設計,等洋設備,「籌建籌建,只籌不建」,就費了三年時間。第二部頁岩乾餾爐的建設,拖了七年才建成。可見,大慶所以上得快,關鍵並不在物質條件優越,而在於思想和政治路線正確。實踐證明,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思想和政治路線對了,物質條件差,也可以成大事;反之,物質條件再好,也做不成事業。

其次,比建設力量。大慶的建設隊伍比茂名的大一些,但大慶的建設規模比茂名大得多,為什麼大慶的建設速度比茂名快那麼多呢?這就是因為大慶在建設上執行了一條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正確路線,先集中力量建生產設施,生活為生產讓路。不建城市,不蓋樓房,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只修「干打壘」的平房。而茂名的做法幾乎相反,先集中力量建生活設施,生產為生活讓路。甚至挪用基本建設材料,蓋樓房,修游泳池。可見,大慶建設的速度快,關鍵並不在於建設力量大,而在於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的威力大。執行這條路線,建設力量小,建設速度可以加快;違背了這條路線,建設力量大,建設速度也快不了。

最後,比職工隊伍。大慶和茂名的石油工人,都有加速發展我國石油工業的迫切願望,都有為我國石油工業貢獻力量的革命精神,隊伍的基礎都是好的。不同的是,大慶堅持用毛澤東思想教育和建設隊伍,對群眾是「靠」字當頭,把油田開發建設中的各種科學技術問題交給群眾,用群眾自己的話說,就是「七嘴八舌發議論,七手八腳搞試驗」,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根據大慶原油特點和氣候條件,迫切需要解決原油輸送這個重大的技術難題。他們就發動群眾大鳴大放大辯論,結果大家提出了幾百個方案,並且組織工人、幹部、技術人員的「三結合」小組,經過反覆試驗,反覆比較,終於用較少的鋼材,較短的時間,創造了具有我國特點的原油集輸流程。而茂名卻執行了「專家治廠」「物質刺激」的修正主義路線,對群眾是「管」字當頭,所謂「專家當指揮,工人插不上嘴」,壓制了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在進行基本建設時,外國專家選定了一個試驗廠址,工人群眾根據茂名的地形和地質條件,認為這會影響礦山的合理開採,提出不同意見,但領導上卻置之不理,還胡說:「專家說了算,工人只管幹」。結果,一下就壓住了三百萬噸優質油頁岩。可見,大慶建設的速度快,也不完全在於職工隊伍強,關鍵在於毛主席的群眾路線發揮出來的威力強。堅決執行這條路線,建設就一定能多快好省,反之,背離了這條路線,就必然會少慢差費。

「有比較才能鑑別。」通過比較,大家清楚地看到,大慶和茂名千差萬差,從本質上說,就差在路線上,而不是差在條件上。大慶堅決執行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而茂名卻受了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嚴重干擾。有了這個認識,我們就結合三大革命鬥爭,狠抓對職工的思想和政治路線的教育,公司革委會成立三年多來,我們把這種教育作為學習大慶的中心環節,緊緊抓住不放。在要不要貫徹執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上,就經歷了三次路線鬥爭,掀起了三次學習大慶的高潮。

第一次,圍繞着要不要建設第三部頁岩乾餾爐、繼續發展茂名石油工業的問題展開鬥爭。我們學習大慶大搞群眾運動的經驗,發揚大慶工人「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在五天之內,便組織了一支有工人、幹部、家屬參加的一千七百多人的建設隊伍。我們用茂名建設中兩條路線鬥爭的歷史教育職工,鼓舞士氣,邊干邊學,克服了沒有專業施工力量的困難,高速度地完成第三部爐子的建設。

第二次,圍繞着解決支援全局和發展自己的矛盾展開鬥爭。我們學習大慶工人全局要支援,自己要發展的「兩副擔子一肩挑」的共產主義精神。主動削減基建投資百分之六十七,並派出優秀的工人,調出好的材料、設備,支援國家重點建設。同時,教育職工排除萬難,自力更生,發揚「寧肯自己承擔十分困難,也不增加國家一分負擔」的革命精神。通過清倉查庫,修舊利廢等等辦法,充分挖掘內部的潛力,解決材料和設備的困難,又高速度地完成了第四部爐子的建設。

第三次,圍繞着滿足現狀還是繼續前進的問題展開鬥爭。我們學習大慶「兩分法」前進的經驗,教育職工反驕破滿,不斷革命。為了提高質量和輕油收率,發展石油化工,決心再建設催化裂化和延遲焦化兩大裝置。廣大職工以土代洋,因陋就簡,自己動手解決大批工藝設備。現在延遲焦化的裝置已經建成投產,催化裂化的裝置也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正在安裝設備。

我們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宣揚「鐵人」王進喜與天斗,與地斗,與階級敵人斗,與各種錯誤思想斗的革命精神,大力培養自己的「鐵人」式的先進工人。我們發現原油車間看火工、共產黨員張鴻泉,與高溫斗,與瓦斯斗,與頑焦斗,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斗,多次冒着生命危險搶救國家財產,是個「鐵人」式的典型。我們就提出「遠學大慶王『鐵人』,近學王『鐵人』式的好工人張鴻泉」,對全公司的職工隊伍革命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現在,全公司湧現了很多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和先進集體。

精神變物質。就拿爐子建設來說,文化大革命前,建了兩部頁岩乾餾爐,文化大革命後,也建了兩部頁岩乾餾爐,規模雖然更大,人力和投資卻更省,建設時間也更短。與前兩部爐子相比,後兩部爐子的建設,大約只花了二分之一的國家投資,只用了三分之一的人力,只費了五分之二的時間。

學大慶,要正確處理政治和生產的關係[編輯]

辦社會主義企業,要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這是大慶的一條根本經驗。我們在學習和運用這條經驗的實踐中,曾經遇到了一個如何正確處理政治與生產、政治與技術的關係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 一種情況是,開會做動員講政治,會後抓生產就不問政治了。

我們露天礦有的負責同志,在組織礦山生產新高潮中,開大會動員,講政治意義,把這看成政治掛帥的主要內容。動員會結束了,以為政治掛帥的任務也完成了,便一頭扎到調度室里,單抓採掘和運輸工作中的具體措施,一心想把生產搞上去。結果,每天從清晨忙到半夜,不但生產沒上去,反而接連出了事故。

這是為什麼?我們就學習大慶的經驗。大慶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就是堅持把政治工作同生產任務結合起來去做,而不是孤立地去做。他們總是結合生產任務,抓階級鬥爭,抓路線鬥爭,抓人的思想革命化。他們完成生產任務的過程,就是政治統帥生產的過程。

露天礦的負責同志,從自己的實踐中體會到,大慶的這條經驗特別寶貴,立即糾正了自己埋頭生產不問政治的傾向。他們深入生產第一線,透過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抓階級鬥爭,抓對職工的思想和政治路線的教育,揪出了一個多次製造生產事故的壞人。這件事深刻地教育了群眾,鼓舞了士氣。政治真正掛帥了,生產也就上去了。很快刷新了採掘和運輸的歷史紀錄,總成本也降低了百分之十一。

親身的實踐,使我們對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政治與生產的關係中,政治總是統帥,政治總是帶領生產前進的。列寧指出:「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處理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解決它的生產任務。」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另一種情況是,片面強調革命精神,忽視學習和掌握生產技術。比如,焦炭塔施工的焊接要求很高,當時,缺少合乎設計要求的焊條,為了爭取建設時間,需要以庫存的開始變質的焊條代用。開始時,一些同志認為,只要把政治意義講清了,把人的革命精神發揚了,焊出高質量產品的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廣大職工雖有很大的革命幹勁,但由於沒有認真學習和掌握這種焊接的技術,結果,想象中的高質量並沒有變成現實中的高質量,焊接質量沒有能夠達到標準。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專門辦了學習班,學習大慶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的經驗,學習大慶在無產階級政治統帥下,領導敢抓技術,群眾敢學技術的經驗。教育和引導工人們把革命熱情用到掌握焊條的特點和焊接規律上去。很快,精神的東西就轉化為物質的東西了,連學徒工也能焊出合格的產品來。

這一事例生動地說明:企業中的政治工作要解決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問題,同時也要解決認識和掌握生產技術的客觀規律的問題。如果政治工作脫離了生產、技術,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生產、技術中的問題,怎麼能充分發揮政治掛帥的作用呢?這對生產、技術來說,政治掛帥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兩種情況,一個根子,都是把政治和生產、政治和技術相對立,而不是相統一。「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政治和技術的統一,這是毫無疑義的,年年如此,永遠如此。」我們從實踐中體會到,在抓生產、技術的時候,一定要用無產階級政治作統帥;在抓政治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同生產、技術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無產階級政治的強大威力,也才能取得生產建設的巨大成果。

毛主席教導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領導學大慶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也只能從自己的實踐中來,從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中來。我們對大慶經驗的認識,就是從實踐開始的,就是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的。只有通過反覆的實踐,才能不斷加深對大慶經驗的理解,把大慶的經驗變成自己切身的經驗。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