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乘莊嚴經論/卷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大乘莊嚴經論
◀上一卷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 教授品第十五 業伴品第十六 度攝品第十七之一 下一卷▶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

教授品第十五

[編輯]

  釋曰。已說菩薩隨修。次說如來教授。偈曰。

  行盡一僧祇  長信令增上

  眾善隨信集  亦具如海滿

  釋曰。行盡一僧祇長信令增上者。若諸菩薩行行盡一阿僧祇劫。爾時長養於信方至上品。問獨信增耶。答眾善隨信集亦具如海滿。謂於信增時一切眾善隨信聚集。亦得具足如大海水湛然圓滿。偈曰。

  聚集福德已  佛子最初淨

  極智及軟心  勤修諸正行

  釋曰。聚集福德已者。如前所說聚集故。佛子最初淨者。令護清淨故。及於大乘作正直見。不顛倒受義故。極智者。得多聞故。軟心者。離諸障故。勤修諸正行者。有堪能故。偈曰。

  自後蒙諸佛  法流而教授

  增益寂靜智  進趣廣大乘

  釋曰。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者。此諸菩薩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爲說之。譬如爲說十地經。增益寂靜智進趣廣大乘者。此菩薩若得教授則增益奢摩他智。於廣大乘而能進修。如是得教授已。次起六種心。偈曰。

  想名及了句  思義亦義知

  法總亦義求  六心次第起

  釋曰。六心者。一根本心。二隨行心。三觀察心。四實解心。五總聚心。六悕望心。想名者。謂根本心。初於修多羅等法觀察無有二義。唯想名聚故。了句者。謂隨行心。次隨諸句決了差別及次第故。思義者。謂觀察心。次於彼義內正思惟故。義知者。謂實解心。於彼思義如實知故。法總者謂總聚心。更聚前法復總觀故。義求者。謂悕望心。於彼義趣求得意故。如是起六心已。次起十一種作意。偈曰。

  有求亦有觀  一味將止道

  觀道及二俱  拔沈並抑掉

  正住與無間  於中亦尊重

  置心一切緣  作意有十一

  釋曰。十一種作意者。一有覺有觀作意。二無覺有觀作意。三無覺無觀作意。四奢摩他作意。五毗缽舍那作意。六二相應作意。七起相作意。八攝相作意。九舍相作意。十恆修作意。十一恭敬作意。有求者。謂有覺有觀作意。此作意以意言相續觀察諸法。有觀者謂無覺有觀作意。此作意雖離於覺亦以意言相續觀察諸法。一味者。謂無覺無觀作意。此作意離於意言而相續觀察諸法。止道者。謂奢摩他作意。此作意但緣諸法名。觀道者。謂毗缽舍那作意。此作意但緣諸法義。二俱者。謂二相應作意。此作意能一時緣名義拔沈者。謂起相作意。此作意若緣名心沈即能策起。抑掉者。謂攝相作意。此作意若緣義心散即能攝持。正住者。謂舍相作意。此作意若心平等能住舍心。無間者。謂恆修作意。此作意能依正住修習無廢。尊重者。謂恭敬作意。能於習時尊重名義。如是起十一種作意已。復應修習九種住心。偈曰。

  系緣將速攝  內略及樂住

  調厭與息亂  或起滅亦爾

  所作心自流  爾時得無作

  菩薩復應習  如此九住心

  釋曰。九種住心者。一安住心。二攝住心。三解住心。四轉住心。五伏住心。六息住心。七滅住心。八性住心。九持住心。此九住教授方便。應知系緣者。謂安住心。安心所緣不令離故。速攝者。謂攝住心。若覺心亂速攝持故。內略者。謂解住心。覺心外廣更內略故。樂住者。謂轉住心。見定功德轉樂住故。調厭者。謂伏住心。心若不樂應折伏故。息亂者。謂息住心。見亂過失令止息故。或起滅亦爾者。謂滅住心。貪憂等起即令滅故。所作心自流者。謂性住心。所作任運成自性故。爾時得無作者。謂持住心。不由作意得總持故。如是修習得住心已。次令此心得最上柔軟。偈曰。

  下倚修令進  爲進習本定

  淨禪爲通故  當成勝軟心

  釋曰。下倚修令進爲進習本定者。菩薩得住心時。應知已得下品身倚心倚。爲增進此倚更修根本禪定。問更修本定爲何功德。答淨禪爲通故當成勝軟心。諸菩薩爲起諸神通故。爲欲成就最勝柔軟心故。是故進修本定。問起諸神通欲何所作。勝柔軟心復云何成。偈曰。

  起通游諸界  歷事諸世尊

  最上軟心得  供養諸佛故

  釋曰。起通游諸界歷事諸世尊者。諸菩薩欲往無量世界。欲經無量劫數。欲歷無量諸佛。欲承事供養及聞正法。爲此事故起諸神通。問何故作此事。答最上軟心得供養諸佛故。由供養諸佛爲因故。更得成就第一勝柔軟心。如是得勝心已。便得諸佛之所稱揚。偈曰。

  未入淨心前  五種稱揚得

  器體成淨故  堪進無上乘

  釋曰。未入淨心前五種稱揚得者。謂此菩薩於淨心地前。先得如來稱揚。其五種功德問此稱揚於菩薩有何利益。答器體成淨故堪進無上乘。此菩薩得如來稱揚已。便成就清淨器體。於無上乘則堪進入。問如來稱揚彼菩薩。何等五功德。偈曰。

  唸唸融諸習  身倚及心倚

  圓明與見相  滿淨諸法身

  釋曰。五功德者。一者融習。二者身倚。三者心倚。四者圓明。五者見相。融習者。一一剎那消融一切習氣聚故。身倚者。修習輕安遍滿身故。心倚亦爾。圓明者。圓解一切種空離分數故。見相者。見無分別相爲後清淨因故。滿淨諸法身者。爲滿爲淨一切種法身。常作如是五因故。問何時滿何時淨。答十地時滿。佛地時淨。此中應知五種功德。前三是奢摩他分。後二是毗缽舍那分。菩薩於此時中於世間法皆得具足。如是得稱揚已。次起通達分善根。偈曰。

  爾時此菩薩  次第得定心

  唯見意言故  不見一切義

  釋曰。此菩薩初得定心離於意言。不見自相總相一切諸義。唯見意言。此見即是菩薩暖位。此位名明。如佛灰河經中所說明。此明名見法忍。偈曰。

  爲長法明故  堅固精進起

  法明增長已  通達唯心住

  釋曰。此中菩薩爲增長法明故起堅固精進。住是法明通達唯心。此通達即是菩薩頂位。偈曰。

  諸義悉是光  由見唯心故

  得斷所執亂  是則住於忍

  釋曰。此中菩薩若見諸義悉是心光。非心光外別有異見。爾時得所執亂滅。此見即是菩薩忍位。偈曰。

  所執亂雖斷  尚餘能執故

  斷此復速證  無間三摩提

  釋曰。此中菩薩爲斷能執亂故。復速證無間三摩提。問有何義故此三摩提名無間。答由能執亂滅時爾時入無間。故受此名。此入無間即是菩薩世間第一法位。隨其次第說暖等諸位已。次說見道起。偈曰。

  遠離彼二執  出世間無上

  無分別離垢  此智此時得

  釋曰。遠離彼二執者。所執能執不和合故。出世間無上者。得無上乘故。無分別者。即彼二執分別無故。離垢者。見道所斷煩惱滅故。菩薩爾時名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偈曰。

  此即是轉依  以得初地故

  後經無量劫  依淨方圓滿

  釋曰。此即是轉依以得初地故者此離垢。即是菩薩轉依位。何以故。得初地故。問依極淨耶。答後經無量劫依淨方圓滿。非於此初即得極清淨。由後經無量阿僧祇劫。此依方得清淨圓滿故。偈曰。

  爾時通法界  他自心平等

  平等有五種  五無差別故

  釋曰。爾時通法界他自心平等者。菩薩於初地即得通達平等法界。由此通達故能觀他身即是自身。亦得心平等。問此時得幾種心平等。答平等有五種。五無差別故。何謂爲五。一者無我平等。謂於自他相續不見有我。無差別故。二者有苦平等。謂於自他相續所有諸苦。無差別故。三者所作平等。謂於自他相續欲作斷苦。無差別故。四者不求平等。謂於自他所作不求反報。無差別故。五者同得平等。如余菩薩所得我得亦爾。無差別故。偈曰。

  諸行虛分別  淨智了無二

  解脫見所滅  如是說見道

  釋曰。諸行虛分別淨智了無二者。此中菩薩於三界諸行唯見不真分別。以極淨智了彼無二。淨智者。出世間故。無二者。二執無故。彼無二體即法界也。解脫見所滅如是說見道者。謂解脫見道所滅煩惱。法界即是解脫。若見解脫滅煩惱時。說名菩薩初得見道。偈曰。

  無體及似體  自性合三空

  於此三空解  此說名解空

  釋曰。三空者。一無體空。謂分別性。彼相無體故。二似體空。謂依他性。此相如分別性無體故。三自性空。謂真實性。自體空自體故。此偈顯菩薩得空解脫門。偈曰。

  應知緣無相  悉盡諸分別

  此中無願緣  不真分別盡

  釋曰。此偈上半顯得無相解脫門。下半顯得無願解脫門。應知此中菩薩具得三解脫門。偈曰。

  此時所得法  一切菩提分

  應知彼菩薩  同得如見道

  釋曰。一切菩提分者。謂四念處等。彼菩薩得見道時亦得此法。偈曰。

  覺世唯諸行  無我唯苦著

  無義自我滅  大義依大我

  釋曰。覺世唯諸行無我唯苦著者。此菩薩覺諸世間但是諸行實無有我。眾生計著唯著苦耳。無義自我滅者。謂染污身見滅故。大義者。利益一切眾生故。大我者。以一切眾生爲自己故。此中菩薩滅自我見。依大我見作眾生利益事。是謂大義依大我。偈曰。

  無我復我見  無苦亦極苦

  益彼不求報  以利自我故

  釋曰。此中諸菩薩。無我者。謂無自身無義我見。復我見者。謂有他身大義我見。無苦者。謂無自身所起諸苦。亦極苦者。謂有他身所起諸苦。益彼不求報者。無悕望故。何以故。以利自我故。諸菩薩利益眾生時。即是利益自我。是故無外希望。偈曰。

  自脫心最上  他縛即堅廣

  苦邊不可盡  如是應勤作

  釋曰。自脫心者。謂滅自見道所斷煩惱故。最上者。此解脫由無上乘故。他縛即堅廣者。由一切眾生相續所起煩惱故。苦邊不可盡者。眾生界無邊如虛空故。如是應勤作者。眾生如是苦。菩薩應爲眾生斷苦。作邊作已復作。不應休息故。偈曰。

  自苦不自忍  豈忍他諸苦

  此生及窮生  翻彼謂菩薩

  釋曰。眾生於一期生苦及窮生死際。不可思議苦無能忍受者。此菩薩翻彼不能忍受。悉能爲之忍受故。言翻彼謂菩薩。偈曰。

  於他行等愛  利彼不退轉

  希有非希有  他利自利故

  釋曰。於他行等愛利彼不退轉者。菩薩於一切眾生行。平等愛心無有差別。若求樂利益。若行樂利益。若求行時。利益之心無有退轉。希有非希有他利自利故者。此不退轉事於諸世間希有最上。然此希有亦非希有。何以故。他得益時即是菩薩自得益故。偈曰。

  餘地說修道  二智勤修習

  無分別建立  淨法及眾生

  釋曰。餘地者。謂後九地。問餘地何所修。答二智勤修習。二智者。一無分別智。二如所建立智。無分別智謂出世智。如所建立智謂後得世智。問此二智有何功能。答淨法及眾生。此中無分別智成熟佛法。是其功能。如所建立智成熟眾生是其功能。偈曰。

  修位二僧祇  最後得受職

  入彼金剛定  破諸分別盡

  釋曰。修立二僧祇最後得受職者。二僧祇謂第二及第三大劫阿僧祇。最後謂究竟修。於此修位方便受職。問受職已更何所作。答入彼金剛定破諸分別盡。問因何義故名金剛定。答分別隨眠此能破故。是故此定名金剛喻。偈曰。

  轉依究竟淨  成就一切種

  住此所作事  但爲利群生

  釋曰。轉依究竟淨者。謂永離一切煩惱障及智障故。成就一切種者。謂得一切種智由無上故。住此所作事者。謂住此位中乃至窮眾生生死際。示現成道及現涅槃故。問此事何所爲。答但爲利群生。如此等事一向但爲利益一切眾生故。自下次明因大教授得大義利。偈曰。

  牟尼尊難見  常見得大義

  以聞無等法  淨信資養心

  釋曰。此偈明菩薩因大教授常得現前見佛常聞無等正法。常起極深淨信遍滿於心。此明初時得大義利。偈曰。

  若於教授中  法門如欲住

  如人拔險難  佛勸亦如是

  釋曰。若於教授中法門如欲住者。有諸菩薩於教授時中。或於如來法門。心欲樂住也。如人拔險難佛勸亦如是者。譬如有人墮在深坑。有能捉發懸擲高岸。佛勸亦爾。若彼菩薩樂住寂滅深坑。諸佛如來。強能置之佛果高岸。此明次時得大義利。偈曰。

  世間極淨眼  勝覺無分別

  譬如大日出  除幽朗世間

  釋曰。若諸菩薩成佛時。永退一切世間法故眼得最極清淨。爾時名得無分別勝覺。譬如日輪大出能除幽暗照朗世間。此明畢竟時得大義利。如是廣說已。次以一偈總結前義。偈曰。

  佛子善集滿  成就極廣定

  恆受尊教授  能窮功德海

  釋曰。此偈義如文顯現。教授品究竟。

業伴品第十六

[編輯]

  釋曰。已說如來大教授。菩薩起業以方便爲伴。今當說。偈曰。

  譬如大地種  任持四種物

  如是三種業  建立一切善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集起業方便。譬如大地種任持四種物者。何謂四物。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是謂四物。如是三種業建立一切善者。海等四物譬一切善法。如是菩薩三業能聚集一切諸善。所謂檀等諸波羅蜜。及一切菩提分法。偈曰。

  難行業能行  應形無量劫

  身口心自性  拔彼不退轉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救他業方便。難行業能行應形無量劫者。何謂難行業。謂眾生欲得小乘出離。菩薩於彼極生大苦。欲令彼轉異乘心故。變種種形。於無量世界經無量劫數。而能久受勤苦作種種難行業。身口心自性拔彼不退轉者。謂菩薩爲拔彼故。雖復處處久受勤苦。三業自性終無退屈。偈曰。

  如人怖四害  深防爲自身

  菩薩畏二乘  護業亦如是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自護業方便。如人怖四害深防爲自身者。何謂四害。一者毒物。二者兵仗。三者惡食。四者怨仇。是謂四害。深防者爲利益自身故。菩薩畏二乘護業亦如是者。毒等四害譬二乘人諸業方便。菩薩怖畏此故。深自防護起二乘心。何以故。由斷大乘種故。大乘善根未起令不起故。已起復令滅故。及與佛果作障礙故。偈曰。

  作者業所作  三輪不分別

  得度淨業海  功德無有邊

  釋曰。此偈顯示菩薩清淨業方便。作者業所作三輪不分別者。何謂三輪。一者作者。二者業。三者所作。是謂三輪。不分別者。此三不可得故。由此故三輪得清淨。三輪清淨故業清淨。得度淨業海功德無有邊者。到業彼岸故。功德無邊者由無盡故。業伴品究竟。

度攝品第十七之一

[編輯]

  釋曰。已說起業方便業所聚集諸波羅蜜。今當說。此中先說憂陀那偈。偈曰。

  數相次第名  修習差別攝

  治障德互顯  度十義應知

  釋曰。此中六波羅蜜應知有十種義。一制數。二顯相。三次第。四釋名。五修習。六差別。七攝行。八治障。九功德。十互顯。此中有六偈制立六波羅蜜數唯有六。偈曰。

  資生身眷屬  發起初四成

  第五惑不染  第六業不倒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自利三事故。立波羅蜜數唯有六。一者增進。二者不染。三者不倒。彼初四波羅蜜。如其次第能令四事增進。一資生成就。由佈施故。二自身成就。由持戒故。三眷屬成就。由於忍辱。行忍辱者多人愛故。四發起成就。由於精進。一切事業因此成故。第五禪波羅蜜。能令煩惱不染。折伏煩惱由此力故。第六般若波羅蜜。令業不顛倒。一切所作如實知故。偈曰。

  施彼及不惱  忍惱是利他

  有因及心住  解脫是自利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二利六事故。立波羅蜜數唯有六。初爲攝利他三事故。立前三波羅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施彼。二者不惱。三者忍彼惱後爲攝自利。三事故須立。後三波羅蜜令起正勤。如其次第。一者有因。由依精進故。二者心住。由心不定令定故。三者解脫。由心已定令解脫故。偈曰。

  不乏亦不惱  忍惱及不退

  歸向與善說  利他即自成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利他六事故。立波羅蜜數唯有六。菩薩行六波羅蜜時。如其次第。於彼受用令不乏故。不惱彼故。忍彼惱故。助彼所作令不退故。以神通力令歸向故。以善說法斷彼疑故。菩薩如是利他即是自利。爲他所作即自所作。由此因緣得大菩提故。偈曰。

  不染及極敬  不退有二種

  亦二無分別  具攝大乘因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大乘四因故。立波羅蜜數唯有六。一者不染。二者極敬。三者不退。四者無分別。菩薩修行施時於財不染無顧戀故。受持戒時於諸學處起極敬故。行忍辱精進時。此二不退。忍於眾生非眾生所作苦得不退故。精進於修行善時得不退故。行禪定般若時。此二無分別。奢摩他毗缽舍那平等所攝故。如此四因攝一切大乘因盡偈曰。

  不著及不亂  不捨亦增進

  淨惑及智障  是道皆悉攝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大乘六道故。立波羅蜜數唯有六。問道者何義。答有方便者爲道。此中檀波羅蜜。於諸資財不著爲道。由施時於境離染著故。屍波羅蜜。於諸境界不亂爲道。由求受戒時一切心亂攝令住故。及比丘住護者。求境界時。一切業亂不能轉故。羼提波羅蜜。於諸眾生不捨爲道。由一切不饒益事不生厭故。毗梨耶波羅蜜。於修諸善增長爲道。由精進發起令增上故。禪波羅蜜。於煩惱障令清淨爲道。般若波羅蜜。於智慧障令清淨爲道。如是六種道攝一切大乘道盡。偈曰。

  爲攝三學故  說度有六種

  初三二初一  後二二一三

  釋曰。此偈顯示爲攝三種增上學故。立波羅蜜數唯有六。此中立初三波羅蜜。爲攝初一戒增上學。戒有二種謂聚及眷屬。屍羅爲聚。檀及羼提爲眷屬。何以故。施於求受時資財不吝故。忍於護持時打罵不報故。此中立後二波羅蜜。如其次第。爲攝心慧二增上學。此中立第四一波羅蜜。應知具攝三增上學。由一切三學精進爲伴故。已制六波羅蜜數。次顯六波羅蜜相。偈曰。

  分別六度體  一一有四相

  治障及合智  滿願亦成生

  釋曰。諸菩薩修諸波羅蜜。一一皆有四相。一治障。二合智。三滿願。四成生。治障者。檀等六行。如其次第。對治慳貪破戒嗔恚懈怠亂心愚痴故。合智者。悉與無分別智共行。由通達法無我故。滿願者。施於求財者隨其所欲而給與之。戒於求戒者隨其所欲以身口意護而教授之。忍於悔過者與之歡喜。精進於作業者隨欲助之。定於學定者隨欲授法。智於有疑者隨欲決斷。成生者。先以施攝。後以三乘法隨其所應而成熟之。先安立於戒等中。後以三乘成熟亦爾。已顯六波羅蜜。相次說六波羅蜜次第。偈曰。

  前後及下上  粗細次第起

  如是說六度  不亂有三因

  釋曰。六波羅蜜次第有三因緣。一前後。二下上。三粗細。前後者。謂依前後得起。何以故。由不顧資財故受持戒。行持戒已能起忍辱。忍辱已能起精進。精進已能起禪定。禪定已能解真法。下上者。前者爲下後者爲上。下者施上者戒。乃至下者定上者智。粗細者。前者爲粗後者爲細。粗者施細者戒。乃至粗者定細者智。何故粗易入易作故。何故細難入難作故。已說六波羅蜜次第。次釋六波羅蜜名。偈曰。

  除貧亦令涼  破嗔與建善

  心持及真解  是說六行義

  釋曰。能除貧窮故名施。能令清涼故名戒。由具戒者於境界相中煩惱熱息故。能破嗔恚故名忍。忍破嗔恚能令盡故。能建善故名進。建立善法由此力故。能持心故名定。攝持內意故。能解真法故名慧。曉了第一義諦故。已釋六波羅蜜名。次說修習六波羅蜜。偈曰。

  物與思及心  方便並勢力

  當知修六行  說有五依止

  釋曰。諸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勢力依止。物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四種。一者依止因。依種性力而修習故。二者依止報。依自身成就力而修習故。三者依止願。依昔願力而修習故。四者依止數。依智慧力而修習故。思惟依止修諸波羅蜜亦有四種。一者信思惟。於諸波羅蜜相應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於諸波羅蜜中見功德味故。三者隨喜思惟。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所有諸波羅蜜皆生隨喜故。四者悕望思惟。於自身及他未來所有勝波羅蜜起悕望故。心依止修諸波羅蜜有六種。一者無厭心。二者廣大心。三者勝喜心。四者勝利心。五者不染心。六者善淨心。何謂修檀六種心。若菩薩以滿恆河沙數世界七寶及以身命。於一剎那施一眾生。如是乃至盡眾生界。所願成熟無上菩提者以此門施心無厭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檀無厭心。若菩薩如是相施。從初相續乃至成佛。無剎那頃有絕有減。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廣大心。若菩薩以施攝他時生極重歡喜。過於受者得財時生喜。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勝喜心。若菩薩以施攝他時。見他受物極饒益我。非我自用爲極饒益。何以故。由施攝他令我成就無上菩提因故。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勝利心。若菩薩如是廣施不求報恩及以果報。如是相心是名修檀不染心。若菩薩如是廣施所生福聚所得果報。願施一切眾生非爲自受。又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無上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檀善淨心。何謂修戒等六種心。若菩薩有恆河沙數自身。一一身復有恆河沙數劫壽。一一壽中復乏一切資生。於此乏中復有火聚。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菩薩以此多身經此多壽在此火聚起四威儀。於一剎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盡諸戒聚。乃至盡諸智聚。能得無上菩提者。菩薩修之心無厭足。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無厭心。若菩薩從初修戒乃至修智。極坐道場無有間斷。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廣大心。若菩薩修戒等攝他時生極重歡喜。過於受攝者得利益時生喜。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勝喜心。若菩薩修戒等攝他時。見他得利極饒益我。非我自利爲極饒益。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勝利心。若菩薩修戒等時。不求報恩及以果報。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不染心。若菩薩廣修戒等所生福聚所得果報。願施一切眾生非爲自受。又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無上菩提。如是相心是名修戒等善淨心。方便依止修諸波羅蜜有三種。三種者即是三輪清淨。此清淨由無分別智爲方便故。以此方便一切作意悉得成就。勢力依止修諸波羅蜜亦有三種。一者身勢力。二者行勢力。三者說勢力。身勢力者。應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勢力者。應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於一切相爲一切眾生示現一切善行故。說勢力者。謂演說六波羅蜜一切種時無滯礙故。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