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學中庸集説啟䝉 (四庫全書本)/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大學中庸集説啟䝉 序 大學集説啓蒙

  欽定四庫全書
  學庸集説啟蒙序
  星㓜承父命嗣儒業而苦無常師年十六始得出就伯父黃先生學先生本姓景繼黃氏諱元吉字子文先生曰汝欲為學必先熟讀四書以為之本而後他經可讀矣星於是晝誦夜思不敢少惰居四年得粗通大義後欲明經習舉子業先生又引星進郡庠俾受春秋經於勾乗楊先生先生諱淵字澄源一時師友切偲問辨資益為多復得諸羽翼書為之啓發然後益知四書奧義不可不窮矣故星不揆庸愚僭於佔畢之暇彚集諸説熟玩詳味分經別注妄加去取十年之內掇拾成編目之曰四書集説啓蒙將私塾以訓子孫既而一二同志懼其久而墜佚請夀諸梓以便初學顧星僭妄之罪已不可逭尚賴諸明理君子重加訂正而可否之則星之志也至正壬寅冬十有一月長至日後學景星謹識

  學庸集説啓蒙凡例
  一所集諸家之説其意之重者去之文之衍者節之中間有取其意而變其文者非敢故為是也欲初學易曉爾
  一諸家有發明經意與集注之意不同而於經文之義有可通者亦間附於後
  一毎章毎節必先撮其大㫖於前者愚意謂初學之士先使逐叚粗曉大綱後來從是推去或可易於貫通矣
  一所集之説皆是採摭諸家精粹緊要之語録其全文者則書姓氏凡約其文辭或櫽括其意者皆不書其姓氏然於其本意則不敢妄有加損焉
  一所解集注多取倪氏輯釋經文有緊要相闗者則詳否則略
  一所分節數如孟子章㫖長者或因文變意斷而分者間有㡬處餘一依集注
  一事實制度典故於經文有相闗者必録其梗㮣否則但曰詳見某處














  讀大學法
  朱子語録曰大學語孟中庸四書道理粲然果下工夫句句字字涵泳切已㸔得透徹一生受用不盡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處只怕人不下工夫若果看得此書他書可一見而決矣
  又曰語孟隨事問答難見要領惟大學是曾子述孔子説古人為學之大方而門人又傳述以明其㫖前後相因體統都具玩味此書知得古人為學所向卻讀語孟便易入後面工夫雖多而大體已立矣
  又曰看大學須逐章理㑹先將本文念得次將章句來解本文又將或問來參章句須逐一令記得反覆㝷究待他浹洽既逐叚曉得卻統看溫尋過
  又曰大學一書有正經有章句有或問看來看去不用或問只看章句便了久之又只看正經便了又久之自有一部大學在我胷中而正經亦不用矣然不用集許多工夫亦看某底不出不用聖賢許多工夫亦看聖賢㡳不出
  又曰大學是一箇腔子如今卻要填教他實如他説格物自家須是去格物後填教他實著誠意亦然若只讀得空殻子亦無益也
  説大學畢因曰某一生只看得這文字透見得前賢所未到處溫公作通鑑言平生精力盡在此書某於大學亦然先須通此方可讀他書









  欽定四庫全書
  大學章句序
  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
  大學所言不過學與教也故此序首冠以學教二字天降生民至之性二句言性之所賦人人皆同語意本商書惟皇降𠂻處來天之生人理與氣而已理寓於氣是性故序中性字凡五言之蓋大學所以教人者不過使復其性爾兩大學字不同上指此書言下指學校言
  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此節言氣質之稟人人皆異氣有清濁質有粹駁故清而粹者能知能全濁而駁者不能知不能全知屬知全屬行性之所有指仁義禮智而言
  一有聰明睿智能盡其性者出於其間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使之治而教之以復其性
  此節言得其氣之至清者自然能盡其性就清濁粹駁中指出極清極粹者言之即生知安行之聖也聰明睿智指知言盡其性指行言與上文知性全之相應睿智之智與仁義禮智之智不同一以性言一以資言治謂法制禁令教謂政事設施已上四性字前二者就本原上説盡其性就聖人行上説復其性就學者行上説
  此伏犧神農黃帝堯舜所以繼天立極而司徒之職典樂之官所由設也
  上文説其理此實之以事天能生民而不能教之故聖君繼天立極主教於上又設司徒典樂二官以掌教於下司徒總教百姓典樂專教胄子極字本義是屋棟藉以為至髙至中之喻
  三代之隆其法寖備然後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嵗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庻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此節先言學之大備次言小學之事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見禮記禮習度數節文所以教之中樂明聲音髙下所以教之和射法一弓挾四矢驗中否以觀徳行御法一車乗四馬御者執轡立車上欲調習不失馳驅書書字之體可以見心畫數筭數之法可以盡物變六藝非八嵗以上所能究不過使曉其名物而已故上三者言節有品節存焉下六者言文文者名物之謂非其事也
  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此節言大學之事天子元子是繼世有天下者衆子則建為諸侯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亦將有國家之責民之俊秀他日亦將用之以佐治天下故皆在所教窮理知之事正心以下行之事八嵗入小學十五入大學説見白虎通
  夫以學校之設其廣如此教之之術其次第節目之詳又如此而其所以為教則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彛倫之外
  上言學校設施之法此言君身立教之本躬行心得謂躬行仁義禮智之道心得仁義禮智之徳日用如飲食起居皆是𢑱倫常理也
  是以當世之人無不學其學焉者無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而各俛焉以盡其力
  前説上之所以為教此説下之所以為學性分指理言是體職分指事言是用
  此古昔盛時所以治隆於上俗美於下而非後世之所能及也及周之衰賢聖之君不作學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風俗頺敗時則有若孔子之聖而不得君師之位以行其政教於是獨取先王之法誦而傳之以詔後世此節先言帝王逹而在上以身為教而道行於當世次言孔子窮而在下以言為教傳諸其徒而道明於後世是亦天地氣運盛衰使之然也陵小山夷平也言丘陵隤墮漸與地平教化漸廢亦類於此
  若曲禮少儀內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餘裔上三篇見禮記下一篇見管子支者木之末流者水之末餘者食之末裔者衣之末若只以水與衣皆謂支分之流餘末之裔
  而此篇者則因小學之成功以著大學之明法外有以極其規模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目之詳者也
  規模之大指三綱領節目之詳指八條目此即所謂先王治化之序至孔子時方發明之以為大學教人之法
  三千之徒蓋莫不聞其説而曽氏之傳獨得其宗於是作為傳義以發其意
  曾子又推夫子之意而為之傳
  及孟子沒而其傳泯焉則其書雖存而知者鮮矣自是以來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於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髙過於大學而無實
  此節言人亡教熄虛無指老氏寂滅指佛氏雲峯曰此之虛虛而有彼之虛虛而無此之寂寂而感彼之寂寂而滅所以髙而無實若吾儒窮理正心之學便著逐一就事物上理㑹所以異於老佛實而有用俗儒害於內者異端害於外者異端是總名虛寂是其中節目之大者
  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説與夫百家衆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間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壊亂極矣
  此節言學之教不傳權是變詐謀是隂計術數是小道智數也百家如諸子小説之類衆技如隂陽卜筮醫藥之類惑世誣民使斯民昬而不能知充塞仁義使斯道壅而不能行大道之要指大學中所載者至治之澤指大學中流出者不聞不蒙由上之人不能知不能行也晦如月之晦盲如目之盲否如氣之否塞如川之塞晦盲言不明否塞言不行反覆是展轉愈深而不可去沈如物沒於水而不可浮痼如病著於身而不可愈五季指五代季世
  天運循環無徃不復宋徳隆盛治教休明於是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傳實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為之次其簡編發其歸趣然後古者大學教人之法聖經賢傳之指粲然復明於世雖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與有聞焉顧其為書猶頗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輯之間亦竊附己意補其闕畧以俟後之君子極知僭踰無所逃罪然於國家化民成俗之意學者修已治人之方則未必無小補雲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此節言學之教復顯始㧞大學篇於戴記中先言程子應運而生上接孟子後言補程子而全孔曾之書治教休明謂治休美而教詳明表章表而出之章而顯之歸趣趣言其始歸言其終指歸也趣向也案大戴記保傅篇古者年八嵗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注曰小學謂庠門一作虎闈大學王宮之東束髮謂成童白虎通曰八嵗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此太子之禮也尚書大傳曰公卿之太子元士之嫡子年十三入小學年二十入大學此王子入學之期也又曰諸子姓既成者至十五入小學其蚤成者十八入大學愚案年數互有不同疑自天子太子而下為之節而文公獨以白虎通論為斷者舉其重也又案語子曰吾十有五志於學朱子注曰即大學之道學記古者大學之教一年入學比年考校五年小成九年大成所謂辨志所謂知類通逹強立不反者亦與十五志學三十而立之言合則知文公以年十五為斷者示學者一定之凖則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