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縫紉機廠是怎樣對技術人員進行再教育的
天津縫紉機廠是怎樣對技術人員進行再教育的 天津駐軍某部報道組 1968年10月15日 |
|
天津縫紉機廠有職工一千一百八十二名,其中技術幹部六十名。在這支技術幹部隊伍中,從高等和中等學校畢業的學生五十二名,占百分之八十七。在中國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科技路線的毒害下,這些從舊學校培養出來的技術幹部,有相當一部分人輕視工農,脫離勞動,不問實際,自以為是,閉門設計。今年三月份,這個廠的革委會在駐廠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大力支持下,遵照毛主席的偉大教導,把技術幹部全部放到生產第一線。經過半年來的磨鍊,這些技術幹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變化,他們放下架子,甘當工人的小學生,結合實際,開門設計,作出了不少成績。工人對他們的評價也不同了。
縫紉機廠技術幹部的這個變化,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工人階級用毛澤東思想對他們進行再教育的結果。
把技術人員全部下放到生產第一線
[編輯]當廠革命委員會決定把最有實踐經驗的老工人調上來管理技術工作,同時把技術幹部全部放到班組生產第一線去,讓技術幹部走同工人結合的道路的時候,多數忠於毛主席革命路線,願意接受工農兵再教育的技術人員都堅決擁護,認為這樣做是從自己頭腦中徹底肅清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影響,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唯一途徑。但也有一些人用各種理由和革委會「頂牛」。他們說:「搞設計要允許思考,沒有安靜的環境搞不了」。還提出「以後還要不要技術?」縫紉機廠革命委員會把這些看做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和兩條路線的鬥爭,決定大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發動技術幹部以毛澤東思想為武器,對中國赫魯曉夫的「技術第一」「專家治廠」和「三脫離」(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群眾,脫離生產)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展開深入的批判。
革委會還引導大家回顧了全廠技術幹部走過的道路,使大家認識到走與工人相結合的道路的偉大意義。
一九六四年,廠里來了一個大學畢業生,領導上把他分配到烤漆車間去。由於他受中國赫魯曉夫的毒害較深,竟說什麼:「要是這個車間也用得着大學生的話,那麼縫皮鞋的也要配個大學生。」由於他看不起工人,不肯和工人結合,結果一事無成。
但是,動力車間有個技術員就不是這樣。一九六二年他從學校進入工廠以後,起初也是閉門造車。在設計底盤下軸孔組合機床時,他先後在辦公室苦思苦想五個月,畫出了二百多張圖紙。由於脫離實際,結果沒有搞成。他接受了這次教訓,從一九六三年就走到工人群眾中去,一面勞動,一面搞設計,生產中需要什麼就設計什麼,遇到困難就向老工人請教,五年多先後設計和改進了二十台機床。
技術人員經過學習後,帶着對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無限忠心,帶着對中國赫魯曉夫修正主義路線的刻骨仇恨,迅速走上生產第一線,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
抓階級教育,培養技術人員的無產階級感情
[編輯]縫紉機廠的技術幹部下到班組後,多數能夠老老實實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虛心誠懇地向工人階級學習,自覺地把改造世界觀放在首位。但是,也有的技術員到生產第一線後,把主要精力放在鑽研生產技術上,急於把老工人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學到手,忙於改革生產設備和工藝程序。有人因為搞出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起來,自以為結合得不錯了。少數人甚至抱着不服氣、露兩手的思想,想很快用技術上的成果來表明自己「高明」。
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於他們對走同工人相結合的道路還抱着不正確的態度。因此必須在生產中工作中認真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覺悟。
縫紉機廠的革命工人遵照毛主席的教導,把對從舊學校培養出來的技術幹部進行再教育的使命,挑在自己的肩上。他們主要抓了以下幾點:
一、從階級教育入手,不斷提高技術幹部的階級覺悟。林副主席說:「不懂得什麼是階級,不懂得什麼是剝削,就不懂得革命」。工人們經常用階級苦和民族恨教育技術人員。有個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女技術員,下車間參加勞動時,怕冷卻劑把皮膚弄粗,就事先在手上塗上香脂。老工人看到後,就以自己在舊社會從小要飯,十幾歲就給資本家當學徒,整天挨打受罵,干着牛馬活而不得溫飽的苦難生活,控訴了地主資本家殘酷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的種種罪行,要她背叛自己的剝削家庭,跟着時代前進。老工人的控訴,使這位技術員受到了深刻教育。有個女工,在舊社會十四歲就給資本家當童工;解放後,她一直堅持乾重活。有些技術員感到她干的活不適合女同志干,勸她干輕活,她卻說:「現在為社會主義干,再重的活我干着也心甜!」她也經常用自己過去的苦難史教育技術人員。最近毛主席發出「要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領導作用」的最新指示後,縫紉機廠又專門選派了兩名苦大仇深的老工人對學習班的技術幹部進行階級教育。在工人們的親切關懷下,出身於勞動人民家庭的技術幹部,決心永遠不忘階級苦;出身於非勞動人民家庭的,也表示要同剝削階級劃清界限,絕不辜負毛主席他老人家對自己的希望。
二、結合具體的情況,反覆地、一點一滴地培養技術幹部的無產階級感情。前些時候,廠里的老工人到內蒙古、新疆、河北及東北等地區進行調查訪問,廣泛徵求牧民和貧下中農對縫紉機的意見。回廠後,他們根據群眾的要求,提出製作一種經濟適用、攜帶方便的縫紉機,並把這個任務交給一個技術員。這個技術員開始感到沒有參考資料,困難太大。老工人就對他說:「這是為咱貧下中農和牧區人民服務的產品,就是有天大的困難,我們也要想法子把它搞成!」這位技術員出生在一個下中農家裡,老工人的話打動了他的心,他責問自己:你怎麼讀了幾年書就把貧下中農給忘了?老工人的教育,使他勇敢地挑起設計新產品的擔子。經過幾次挫折和失敗,終於製成了一架式樣新穎、外形美觀、能夠摺疊的縫紉機,並在廠里的鑑定會上,受到很多人的讚揚。這個技術員以為不錯了,可是老工人卻說:「這不行,不算機頭就得一百三十多元,太貴了!」老工人的話再一次教育了這個技術員,使他進一步認識到自己同貧下中農的階級感情就是沒有工人的深。在工人們的熱情幫助下,他帶着階級感情去設計,使改進後的手提摺疊式縫紉機成本降低百分之五十,質量也提高了。
三、教育技術幹部虛心學習、從實際出發。有個技術員下到工具車間後,和工人一起做扳牙的錐子。按照圖紙的規定,錐子的直徑應是五點九五毫米,可是工人做的錐子直徑卻是六點零五毫米。這個技術員看到規格不一樣,就對老工人說:「不對呀,圖紙上沒有這麼大呀!」老工人說:「按你那本本上的道理行不通!」原來,老工人按圖紙的規格作出的錐子,由於原料關係,經過熱處理就縮小了。經老工人在實踐中摸索試驗,原材料直徑加大十毫米熱處理後,正好是五點九五毫米。這件事,使技術員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最聰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實踐經驗的戰士。」
在生產第一線同工人結合半年多來,縫紉機廠廣大技術幹部同工人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無產階級感情也越來越深厚。一些過去被人們說成是「白吃飯」的人,現在工人稱讚他們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人材。許多技術幹部搞工程設計和進行技術革新時,思想感情和圖紙設計也同過去不一樣了。過去是為名利,現在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以解決本廠生產中的「老大難」問題為目的;過去只憑書本、資料和自己的想象去畫圖,現在是從現有的條件出發,考慮到製作是否方便,並和工人們一起研究,邊畫邊干,邊干邊改。
最近,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天津縫紉機廠的廣大技術幹部決心進一步落實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徹底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努力把自己變成一個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光輝思想和正確路線的指引下,沿着革命化、勞動化的大道闊步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