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津缝纫机厂是怎样对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的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天津缝纫机厂是怎样对技术人员进行再教育的
天津驻军某部报道组
1968年10月1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天津缝纫机厂有职工一千一百八十二名,其中技术干部六十名。在这支技术干部队伍中,从高等和中等学校毕业的学生五十二名,占百分之八十七。在中国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科技路线的毒害下,这些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轻视工农,脱离劳动,不问实际,自以为是,闭门设计。今年三月份,这个厂的革委会在驻厂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力支持下,遵照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把技术干部全部放到生产第一线。经过半年来的磨炼,这些技术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他们放下架子,甘当工人的小学生,结合实际,开门设计,作出了不少成绩。工人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同了。

缝纫机厂技术干部的这个变化,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工人阶级用毛泽东思想对他们进行再教育的结果。

把技术人员全部下放到生产第一线

[编辑]

当厂革命委员会决定把最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调上来管理技术工作,同时把技术干部全部放到班组生产第一线去,让技术干部走同工人结合的道路的时候,多数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愿意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技术人员都坚决拥护,认为这样做是从自己头脑中彻底肃清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影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唯一途径。但也有一些人用各种理由和革委会“顶牛”。他们说:“搞设计要允许思考,没有安静的环境搞不了”。还提出“以后还要不要技术?”缝纫机厂革命委员会把这些看做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决定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发动技术干部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对中国赫鲁晓夫的“技术第一”“专家治厂”和“三脱离”(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群众,脱离生产)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展开深入的批判。

革委会还引导大家回顾了全厂技术干部走过的道路,使大家认识到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的伟大意义。

一九六四年,厂里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生,领导上把他分配到烤漆车间去。由于他受中国赫鲁晓夫的毒害较深,竟说什么:“要是这个车间也用得着大学生的话,那么缝皮鞋的也要配个大学生。”由于他看不起工人,不肯和工人结合,结果一事无成。

但是,动力车间有个技术员就不是这样。一九六二年他从学校进入工厂以后,起初也是闭门造车。在设计底盘下轴孔组合机床时,他先后在办公室苦思苦想五个月,画出了二百多张图纸。由于脱离实际,结果没有搞成。他接受了这次教训,从一九六三年就走到工人群众中去,一面劳动,一面搞设计,生产中需要什么就设计什么,遇到困难就向老工人请教,五年多先后设计和改进了二十台机床。

技术人员经过学习后,带着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限忠心,带着对中国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的刻骨仇恨,迅速走上生产第一线,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

抓阶级教育,培养技术人员的无产阶级感情

[编辑]

缝纫机厂的技术干部下到班组后,多数能够老老实实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虚心诚恳地向工人阶级学习,自觉地把改造世界观放在首位。但是,也有的技术员到生产第一线后,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生产技术上,急于把老工人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学到手,忙于改革生产设备和工艺程序。有人因为搞出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自以为结合得不错了。少数人甚至抱着不服气、露两手的思想,想很快用技术上的成果来表明自己“高明”。

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走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还抱着不正确的态度。因此必须在生产中工作中认真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

缝纫机厂的革命工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把对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干部进行再教育的使命,挑在自己的肩上。他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从阶级教育入手,不断提高技术干部的阶级觉悟。林副主席说:“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不懂得什么是剥削,就不懂得革命”。工人们经常用阶级苦和民族恨教育技术人员。有个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女技术员,下车间参加劳动时,怕冷却剂把皮肤弄粗,就事先在手上涂上香脂。老工人看到后,就以自己在旧社会从小要饭,十几岁就给资本家当学徒,整天挨打受骂,干着牛马活而不得温饱的苦难生活,控诉了地主资本家残酷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种种罪行,要她背叛自己的剥削家庭,跟着时代前进。老工人的控诉,使这位技术员受到了深刻教育。有个女工,在旧社会十四岁就给资本家当童工;解放后,她一直坚持干重活。有些技术员感到她干的活不适合女同志干,劝她干轻活,她却说:“现在为社会主义干,再重的活我干着也心甜!”她也经常用自己过去的苦难史教育技术人员。最近毛主席发出“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的最新指示后,缝纫机厂又专门选派了两名苦大仇深的老工人对学习班的技术干部进行阶级教育。在工人们的亲切关怀下,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的技术干部,决心永远不忘阶级苦;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的,也表示要同剥削阶级划清界限,绝不辜负毛主席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希望。

二、结合具体的情况,反复地、一点一滴地培养技术干部的无产阶级感情。前些时候,厂里的老工人到内蒙古、新疆、河北及东北等地区进行调查访问,广泛征求牧民和贫下中农对缝纫机的意见。回厂后,他们根据群众的要求,提出制作一种经济适用、携带方便的缝纫机,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一个技术员。这个技术员开始感到没有参考资料,困难太大。老工人就对他说:“这是为咱贫下中农和牧区人民服务的产品,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想法子把它搞成!”这位技术员出生在一个下中农家里,老工人的话打动了他的心,他责问自己:你怎么读了几年书就把贫下中农给忘了?老工人的教育,使他勇敢地挑起设计新产品的担子。经过几次挫折和失败,终于制成了一架式样新颖、外形美观、能够折叠的缝纫机,并在厂里的鉴定会上,受到很多人的赞扬。这个技术员以为不错了,可是老工人却说:“这不行,不算机头就得一百三十多元,太贵了!”老工人的话再一次教育了这个技术员,使他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同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就是没有工人的深。在工人们的热情帮助下,他带着阶级感情去设计,使改进后的手提折叠式缝纫机成本降低百分之五十,质量也提高了。

三、教育技术干部虚心学习、从实际出发。有个技术员下到工具车间后,和工人一起做扳牙的锥子。按照图纸的规定,锥子的直径应是五点九五毫米,可是工人做的锥子直径却是六点零五毫米。这个技术员看到规格不一样,就对老工人说:“不对呀,图纸上没有这么大呀!”老工人说:“按你那本本上的道理行不通!”原来,老工人按图纸的规格作出的锥子,由于原料关系,经过热处理就缩小了。经老工人在实践中摸索试验,原材料直径加大十毫米热处理后,正好是五点九五毫米。这件事,使技术员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

在生产第一线同工人结合半年多来,缝纫机厂广大技术干部同工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无产阶级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一些过去被人们说成是“白吃饭”的人,现在工人称赞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材。许多技术干部搞工程设计和进行技术革新时,思想感情和图纸设计也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是为名利,现在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以解决本厂生产中的“老大难”问题为目的;过去只凭书本、资料和自己的想象去画图,现在是从现有的条件出发,考虑到制作是否方便,并和工人们一起研究,边画边干,边干边改。

最近,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天津缝纫机厂的广大技术干部决心进一步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彻底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和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沿着革命化、劳动化的大道阔步前进!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