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洞淵神呪經
太上洞淵神呪經 |
太上洞淵神呪經序
[編輯]唐引駕傳真天師特進檢校太傅光祿大夫行尚書戶部侍郎崇真館大學士上柱國彭城郡蔡國公弘教大師金門羽客文章應制內殿供奉三教談論廣成先生食邑五千戶實封一千六百戶賜紫杜光庭譔
西晉之末,中原亂罹,饑饉既臻,瘟癘乃作。金壇馬跡山道士王纂,常以陰功濟物,仁逮蠢類。值時有毒瘴,隕斃者多,閶里凋荒,死亡枕席。纂於靜室,飛章告天,三夕之中,繼之以泣。至第三夜,有光如晝,照耀庭中,即有祥風景雲紛馥空際。俄而,異香天樂下集庭中,介金執銳之士三千餘人羅列,如有所候。少頃之問,珠幢寶幡,霓旌絳節,紅旗錦旆,相對前迎,白鶴交飛,朱鳳齊舞。又二青衣,持花捧香。又四侍玉女,擎持玉案。地舒錦席,前立巨屏,左右龍虎將軍,侍衛官吏各二十餘人,立屏兩畔,如有備衛焉。復有金甲將軍、諸大神王等,各數十人,次龍虎二君之外,班列肅如也。須臾笙簫駭空,自西北而下,五色奇光灼爍艷溢。有一人執簡佩劍,而前告纂曰:太上道君至矣。於是百寶大座自空而來,即見道君乘五色飛龍蓮花之座,去地丈餘,有二真人、二天師侍立焉。纂遂拜手,跼蹐迎奉。道君曰:子憫生民,形於章奏,刳心泣淚,感動幽明,地司列言,吾得以鑑盻於子矣。纂匍匐禮謝畢。
道君曰:夫一陰一陽,化育萬物,稟五行為之用。而五行互有相勝,萬物各有盛衰,代謝推遷,問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氣氣相績,億劫以來,未始暫輟。得以生者,合於純陽,昇天而為仙。得其死者,淪於至陰,在地而為鬼。鬼物之中,自有優劣、強弱、剛柔、善惡,與世人無異也。玉皇天尊,慮鬼神之肆橫,災害於人,常命五帝三官檢制部御之律令,刑章罔不明備。然而季世之民,僥偽者衆,淳源既散,妖氣萌生。不忠於君,不孝於親,違三綱五常之教,自投死地。繇是六天故炁魔鬼等,與歷代敗軍死將,聚結成黨,戕害生民,駕雨乘風,因衰伺隙,為種種病,中傷甚多,亦有不終天年,罹於夭枉。昔在杜陽宮中,出《神呪經》,授真人唐平等,使其流布,以救於人。世間無知愚俗,見有王翦、白起之名,謂為虛誕。此蓋從來將領者,生為兵統,死作鬼帥,積功者遷為陰官,殘暴者猶拘魔屬,乘五行敗氣,為札為瘥,然陽威憚之,神呪服之,自當殄戢矣。今以神呪化經,復授於子,按而行之,以拯護萬民也。即命侍童披九光之韞,以經及三五大齋之訣,授之於纂曰:勉而行之陰功,克充仙階可冀也。言訖,道君及侍衛衆真,皆西北而舉。纂遂按經品齋科行於江表,生民康乂,疫毒消弭。自晉及今,蒙其福者,不可勝紀。在乎鐲潔莊敬,惟精惟勤,明誠感通,應猶響答。若息慢輕泄,自惙罪尤。修奉之人,慎遵斯戒伏。況此經浩博,元皇之金口親宣,其理淵深。
太上之微言密示,若有冥心諷念,精意誦持,香灶纔然,真靈立感,神兵騎吏應時而電掃姦妖,猛馬天騶隨處而風消毒癘。今此重求敏手,再啟勝因,極彫刻之能,盡濡染之妙,冀施行之不泯,俾流布以無遺。願國祚之延洪,更超周卜。祝聖年之遐永,克廣堯齡。車軌混於普天,正朔覃於率土。贊大道威神之德,助皇朝惠育之恩,洪福玄休,浩浩無極矣。
(經文)
[編輯]- 卷一 誓鬼品
- 卷二 遣鬼品
- 卷三 縛鬼品
- 卷四 殺鬼品
- 卷五 禁鬼品
- 卷六 誓𦍙品
- 卷七 斬鬼品
- 卷八 召鬼品
- 卷九 殺鬼品
- 卷十 殺鬼品
- 卷十一 三昧王召鬼神咒品
- 卷十二 眾聖護身消災品 玄真護身符神呪頌義
- 卷十三 龍王品 太上洞淵召諸天龍王微妙上品
- 卷十四 殺鬼步頌品
- 卷十五 步虛解考品
- 卷十六 勑鬼品
- 卷十七 召諸天神龍安鎮墓宅品
- 卷十八 定六甲旬內災福祈恩品
- 卷十九 諸天命魔品
- 卷二十 長夜遣鬼品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