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0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地部十七 太平御覽
卷五十三.地部十八
地部十九 

[編輯]

《說文》曰:丘,土之高,非人所爲。丘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從北,中邦之居在昆侖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象形也。

《詩》曰: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又曰: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

又《詩序》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又《詩》曰:楊園之道,猗於畝丘。

又曰:綿蠻黃鳥,止於丘隅。

又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禮》曰:太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

又曰:公叔文子升於瑕丘,蘧伯玉從。二子,衛大夫。文子曰:「樂哉,斯丘也,死則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欲之,則瑗請前。」利其欲,害人良田也。瑗,伯玉名也。

又曰: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

《周禮》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專而長。

《傳》曰:車脫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師,敗於崇丘。

《春秋元命苞》曰:堯爲天子,季秋下旬夢白帝遺吾烏喙子,其母爲扶始升高丘,睹白帝,上有雲虎之狀感己生皋陶。

《春秋說題辭》曰:丘者,墓也。

又曰:丘穀輔氣,元士扶化。

《爾雅》曰:丘一成爲敦丘,成猶重。《周禮》曰:爲壇三成。今江東呼地高堆者爲敦。舊音頓。再成銳上爲融丘,三成爲昆侖丘。昆侖山三重,形如累三孟。如乘者,乘丘;形似乘車。如渚者,渚丘。水中小洲爲渚。水潦所止,泥丘。頂上洿下。丘方,胡丘。形四方。絕高爲之京。人力所作。非人力爲之曰丘。地自然生。水潦所還曰將丘。將者謂丘邊有界,埒水環繞之。上正,章丘。頂平。澤中有丘,都丘。在水澤內。當塗,梧丘。塗,道。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言爲道所規畫。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塗出其後,昌丘。道出丘北。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如覆敦者,敦丘。邐迤,沙丘。左高,鹹丘;右高,臨丘;前高,旄丘;後高,陵丘;偏高,阿丘。丘背有丘爲負丘。中央隆峻,如負一丘於背上。右澤,定丘;右陵,泰丘;宋有泰丘,見《史記》。如畝,畝丘;丘有壟界如田。如陵,陵丘。丘上有丘爲宛丘。今在陳郡陳縣。陳有宛丘,晉有潛丘,今在太原晉陽縣。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壽春。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二在河北。說者多以州黎宛營爲河南者,潛敦爲河北者。案北方稱天下之名丘,恐此諸丘碌碌,未足用當之。殆別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詳其名號所在耳。

《廣雅》曰:小陵曰丘。

又曰:丘上有木爲秘丘。

《家語》曰:丘陵爲牡,溪穀爲牝。

《方言》曰:冢大者謂之丘。

《穆天子傳》曰:天子升於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郭璞注曰:黃帝巡狩四海,登昆侖山,起宮室於其上。

又曰:爲盛姬謚,曰哀淑卜之丘,天子名之,爲丘作名。是曰淑人之丘。乙丑,天子東征,舍乎五鹿,叔㛗七和切。且哭,是曰女㛗之丘,因以五鹿名。丁卯。

《山海經》曰: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

《莊子》曰:衛靈公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曰:「不憑其子靈公奪而埋之。」夫靈公之爲靈,久矣。

《淮南子》曰:堯時有大風爲民害,乃繳大風於青丘之野。許慎注曰:大風,大鷙鳥也。

《文子》曰:川竭而穀虛,丘夷而泉塞。

《越絕書》曰:闔閭冢在吳縣昌門外,名曰虎丘。下廣平六十步,水深丈五,銅槨三重,玉鳧之流,扁諸之劍在焉。卒十萬人治之,取土臨湖。葬三日,白虎居上,故號曰虎丘。

東方朔《十洲記》曰:長洲一名青丘,在南辰巳地,地五千里,去岸二十五萬里,上饒山川,又多大樹,樹有二千圍者,一洲之上,專是林木,故一名青丘,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

《齊地記》曰:營丘,在臨淄小城內,古以爲齊室也。丘下周三百餘步,高九丈,北廂下隆丈五,造井水深七丈餘,井與地平。

伏韜《北征記》曰:博望城內有成湯、伊尹、箕子冢,今皆爲丘。

《述異記》曰:南海中有軒轅丘,鸞自歌,鳳自舞,古雲天之樂也。

《郡國志》曰:濮陽縣本顓頊之城,今謂之帝丘,夏後之代昆吾居之,春秋衛遷於帝丘,夢人登昆吾之墟是也。

又曰:濮州初徙陶於乘丘,故縣掘得漆杯二,底內有朱書曰「乘丘」,既見風日,靡然爛碎矣。

《外國圖》曰:員丘之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有赤泉,飲之不老。蕭丘多大風,無人民,群犬居之。青丘之民食穀,衣野絲,去琅琊萬三千里。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琅琊三萬里。

《陳留風俗傳》曰:雍丘縣有五陵之丘,以故名縣。

酈善長注《水經》曰:沮水西徑楚昭王墓,東對江陵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雲,「西接昭丘」是也。

又曰:隋縣有斷蛇丘,隋侯出見大蛇中中斷,因舉而藥之,故謂之斷蛇丘。

又曰:鞏縣北有山臨河,謂之岑原丘,下有穴,謂之鞏穴,言山潛通淮濟,北達於河,直穴有渚,謂之鮪渚。

《十道志》云:岑原丘,在縣西北三十三里。

[編輯]

《釋名》曰:陵,隆也,體隆高也。

《易》曰:天險不可升,地險山川丘陵。

又曰:躋於高陵,三歲不覿。

《詩》曰:窵彼飛隼,率彼中陵。

又曰:高岸爲穀,深谷爲陵。

《禮》曰: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處台榭。

《傳》曰:蹇叔送其子曰:「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春秋說題辭》曰:陵之爲言棱也,輔山成其廣,層棱扶推,益厥長也。

《孝經援神契》曰:德至山川丘陵則景雲出。宋均注曰:景雲應間繹不遍也。

《爾雅》曰:大阜曰陵。

又曰:東陵𨙮所陳切。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陵莫大於加陵,梁莫大於溴梁,墳莫大於河墳。謂之八陵。

《穆天子傳》曰:天子東游,次於崔梁,曝蠹書於羽陵。

《莊子》曰:盜跖死於東陵之上。

又曰: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孽狐爲之祥。

《穆天子傳》曰:天子東征,釣於隰水,祭淑人。是日祭,丘爲之降。

《呂氏春秋》曰: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濕,此則善矣。

《楊子法言》曰: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丘陵學山而不至山,是故惡夫住者。

《魏子》曰:堯入百仞之溪,則不照三里,非朦暗,位卑勢下故也。桀、紂升百丈之陵,能見四海,非照明,位高勢尊故也。

《十洲記》曰:昆侖陵,即昆侖山也。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中國十萬里,有弱水周匝繞山。

《吳錄》曰:張紘言於孫權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秦始皇時望氣,故掘斷連崗,改名秣陵。

《物理論》曰:地者,鎮之以五嶽,積之以丘陵。

[編輯]

《詩》曰:阪有漆,隰有栗。

《爾雅》曰:坡者曰阪。郭璞注曰:阪,地不平也。

史記》曰:漢文帝常從霸陵西馳下峻阪,袁盎攬轡。上曰:「將軍怯也?」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今聖主乘危馳不測之淵,如馬驚車敗,奈高廟何?」上乃止。

《漢書地理志》曰:河東蒲阪縣,故曰蒲,秦更名。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阪。孟康曰:本屬晉,文公以賂秦,秦人還蒲,魏人喜曰,蒲反矣。

漢書》曰:王陽爲益州,至邛僰,蒲北切。阪九折,嘆曰:「奈何以先人之遺體乘此險乎?」遂以病去。及王遵爲刺史,至此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耶?」叱其馭驅之曰:「王陽爲孝子,王遵爲忠臣。」應劭注曰:阪在嚴道縣界。

《漢書西域傳》曰:西域有赤土身熱之阪,上即令人身熱無色,頭痛嘔吐。

《續漢書地理志》曰:河東大陽縣有顛軨阪。

《蜀志》曰:先主至當之陽長阪,爲曹公所追敗。

王隱《晉書》曰:孫登,楊駿逼迎之,與語不答,賜布袍,登借刀截斷棄門中,大呼曰:「刺斫!刺斫!」卒病死,後人見在貴馬阪。

《穆天子傳》曰:天子南還,升於長松之阪。郭璞注曰:阪有長松。

酈善長注《水經》曰:洛水東經九曲,其地千里,有九阪之曲,《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西征,升九阿」是也。

又曰:河水東經施門阪北,今成皋西大阪是也。升陟此阪而東趣成皋城。

《列女後傳》曰:呂榮者,吳郡許升之妻也。升爲賊所害,榮貞固自守,黃巾賊陳寶欲幹穢之,榮執節不聽,寶遂殺榮。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寶恐懼叩頭謝,葬之而去。糜府君聞榮高行,遣主簿祭之,又出錢助縣爲冢於嘉興郭裏墟北,名曰義婦阪。

《華陽國志》曰:有牛叩頭阪,馬搏頰阪,其險如此。

《晉太康地記》曰:常山曲陽縣有恆山阪,號飛狐口,上壺關縣有羊腸阪。

《地理志》曰:函谷東阪,謂之八特阪。

《述征記》曰:黃卷阪者,傍絕澗以升潼關,長阪十餘里,九阪皆迤邐長阪。《東京賦》所謂「西阻九阿」者也。

戴延之《西征記》曰:黃阪去終南六十里,少華山西。

任豫《益州記》曰:汶江水,源出玉輪阪下,今屬汶江郡,在郡東北三十里。

《古今地名》曰:冥軨阪,在鹽池東,吳城之北,今之吳板。

《新序》曰:趙簡子上羊腸之阪,群臣皆推車,宗會獨當戟行歌。簡子曰:「人臣而侮其主,其罪若何?」宗會曰:「其罪死。君亦聞人君而侮其臣乎?則智者不爲謀,辯者不爲鬥,則其國危乎!」簡子曰:「善!」以宗會爲上客。

《郡國志》曰:雍州咸陽縣北十五里長平阪,漢武帝幸甘泉,馳道有蟲覆地,赤如生肝。問東方朔,朔曰:「秦獄地冤氣也。臣聞酒能消愁。」以酒澆之,果銷矣。

[編輯]

《爾雅》曰:山絕曰陘。郭璞注曰:連山中斷者也。

漢書》曰:趙王成安君陳余聞漢且襲之,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

《穆天子傳》曰:天子北征,乃絕漳水至於鈃山之下。郭璞注曰:即井鈃山。今在常山石邑鄉。

《述征記》曰:燕趙間,凡厥山路,名之曰陘,井陘在常山。

[編輯]

《水經注》曰: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帝女居焉。宋玉所謂天帝之季女,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陽,高唐之岨,旦爲雲,暮爲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果如其言,故爲立廟,號朝雲焉。其間首尾一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爲名也。

盛弘之《荊州記》曰:舊雲自二峽取蜀數千里中,恆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惟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雲朝發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爲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淥潭,回清到影,絕巘多生檉,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岫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又曰:「南崖有重嶺疊起,最大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此崖既大,加以江湍縈紆回途,經宿猶望見之。行者歌曰:「朝髮黃牛,暮宿黃牛,三日三夜,黃牛如故。」

庾仲雍《荊州記》曰:巴陵,巴陵楚之世有三峽,明月峽、廣德峽、東突峽,即今之巫峽、秭歸峽、歸鄉峽。

袁山松《宜都記》曰:楚之世有三峽,高山重鄣,非日中半夜,不見日月,猿鳴至清,諸山谷傳其響。泠泠不絕也。

王韶之《始興記》曰:宿縣有觀峽,橫巒交枕,絕崖岞崿。護水口有貞女峽,峽西岸水際有石如人形,高可七尺,狀似女子,是曰貞女。父老相傳,秦世有女數人,取螺於此,遇風雨晝昏,而一女化爲此石。

鄧德明《南康記》曰:雩都峽,其水常自激,通奔如轉輪。

《郡國志》曰:南鄉峽,峽西八十里有巴鄉村,善釀酒,故俗稱巴鄉酒也。村旁有溪,溪中多靈壽木焉。

《水經注》曰:湞陽觀峽下有廟,世人以爲河伯。晉時縣人有使至洛者,使訖將還,忽有一人寄其書云:「吾家在觀前石間,石間懸藤即其處也,但扣藤,自當有人取之。」使者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書,幷延入水府,衣不沾濡。

又曰:《續漢書》云:虞詡爲武都太守,下辯東三十餘里有峽,峽中白水生大石,鄣塞水流,春夏輒嘳溢,敗壞城郭,詡使人燒石,以醋灌之,石皆淬裂,因鐫去焉,遂無泠溺之害。

又曰:涇水東南徑都盧山,山路之中常有如彈箏之聲,行者鼓舞樂而後去,即弦歌之山也。故謂此山峽爲彈箏峽。

《隴西記》曰:襄武有錦鏡峽,即黑水所經,其峽四望,花木明媚,照影於其中,因以稱之也。

《峽程記》曰:瀘、合、遂、蜀四郡,皆峽之郡,自蠻江、梧柏、沱導等江至此,二百八十江會於峽前,次荊門都四百五十灘,即有清水、重峰、胡灘、漢灘、忽雷、閃電、咤灘、瀨灘、狼尾、使君、主簿,皆使君、主簿沉舟之所,遂爲名,其他不悉記之。三峽者,即明月峽、仙山峽、廣澤峽,其有瞿塘、灩澦、燕子、屏風之類,皆不預三峽之數。

李膺《益州記》曰:廣陽州東七里,水南有遮要二塠石,石東二里至明月峽,峽前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圓孔,形如滿月,因以爲名。

[編輯]

《釋名》曰:岡,亢也,在上言之。

《詩》曰: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又曰: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又曰:謂山蓋高,爲岡爲陵。

又曰:陟彼岡矣,瞻望兄矣。

《尚書》曰: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爾雅》曰:山脊曰岡。

山謙之《丹陽記》曰:句容縣東三十五里有龍岡,岡頂有沸潭,周回十三丈,聞人聲水便沸動,不聞不涌也。

王韶之《始興記》曰:郡西南有芙蓉岡,高若玉山,鄰枕郊郭,周回連亘四十餘里。

又曰:含洭縣白鹿城南有白鹿岡,晉鹹和中,郡民張鮑作令著惠,有白鹿游此岡,因以爲名。

雷次宗《豫章記》曰:洪井西有鸞岡,舊說洪崖先生乘鸞所憩處也。

顧微《廣州記》曰:四會有金岡,行人往往見金於岡側。

斐淵《廣州記》曰:城西北五里,連續大岡,直上百尋,名爲粵王冢。吳朝掘覓尉他墓,竟無所見。於天井岡得六玉璽。一小車。州城北有馬鞍岡,秦時瞻氣者言南方有天子氣,始皇發民鑿破此岡,地中出血,今鑿處猶在。增城縣有雲母岡,日出照之晃曜。

《武昌記》曰:城北有岡高數丈,名曰鳳闕,其處顯敞,升闕以望川澤,多所遠瞻。吳黃龍元年,有鳳皇集此岡,故謂之鳳闕。鳳闕南十里有金牛岡,古老相傳,雲有金牛出此岡,岡今半崩,坑深數丈,金牛躍出踐岡邊遺跡猶存。

王妥《安成記》曰:萍鄉西津南五里,山名女岡,天氣將雨,水輒先湧出石門,而有五色玄黃,百姓謂之玉女披衣。

鄧德明《南康記》曰:陳蕃墓在青龍岡,土人傳雲,昔有一物龍形,而通身絕青,數出岡頂及山邊,故言名青龍也。

又曰:贛縣馬脊岡在縣西,形如馬脊,故以爲名也。

任端休《江陵記》曰:州城北五十四里,有楚平王冢枝江有班竹岡。又云:平王冢周回數百步。未知孰是。

《荊州記》曰:零陵郡東南有黃溪,黃溪西有礬石岡。

《衡山記》曰:衡山有曾青岡,出曾青,可合仙藥。有靈壽岡,有靈壽木,周回數十里。芝草岡,有神芝靈草。

《郡國志》曰:久留岡,昔太守衛諷罷郡還京,故老送別,久留此岡。

又曰:顯朝岡,在郁平縣,陸績制渾儀處。

《隋圖經》曰:曆陵縣西十里有石子岡,寶山也,而高大,有冢如硯子,世謂之研子冢,是趙簡子冢也。石虎令人發之,初得炭,深一丈得連木板,厚高八尺,次得流泉水,水色青冷非常。以牛皮爲囊,作絞車以汲之,一月而水無極,乃止。築城繞之,氣成樓闕。

酈元注《水經注》曰:蓼水出襄國石井岡,岡上有井大如輪。

《隋區宇圖志》云:此井光武營軍所鑿,傍有叢荊棘生,皆蟠縈如人手結,雲是光武系馬處。

又曰:石勒時天旱,沙門佛圖澄於此岡,掘得一死龍,長丈餘,濟之以水,良久乃蘇。尋祭之,龍騰空而上天,雨即降,因名龍岡。

《鄱陽記》曰:大雷岡在縣東北,後漢雷義,字仲公所居。又有小雷岡,雷煥所居之處。

 地部十七 ↑返回頂部 地部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