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陰經/卷三
授鉞篇第二十五
[編輯]經曰:國有疆埸之役,則天子居正殿,命將軍,詔之曰:「朕以不德,謬承大運,致寇敵侵擾,攻掠邊陲,日旰忘食,憂在寤寐,勞將軍之神武,帥師以應之。」將軍再拜受詔,乃令太史卜,齋三日,於太廟拂龜。太史擇日以授鉞,君入太廟,西面立,親操鉞,以授將軍,曰:「從此以往,上至於天,將軍制之。」復操斧柄,授將軍曰:「從此以往,下至於泉,將軍制之。」將軍旣受命,跪而荅曰:「臣聞國不可從外治,軍不可從內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旣受命,專斧鉞之威,臣不願生還,請君亦埀一言之命於臣。〈○以《六韜‧立將篇》校之,此下脫「君不許臣」句。〉臣不敢將;君許臣,乃辭而行。」三軍之事,不聞君命,皆由於將出,臨敵決戰無有二心。若此無天於上,無地於下,中無君命,傍無敵人。是故智者爲之慮,勇者爲之鬬,氣厲青雲,疾若馳騖,兵不接刃而敵降伏,戰勝於外,功立於內。於是將軍乃縞素避舍,請於君,君命捨之。
部署篇第二十六
[編輯]經曰:兵有四正四奇,總有八陣,或合爲一,或離爲八。以正合,以奇勝,餘奇爲握奇,聚散之勢,節制之度也。
一萬二千五百人爲一軍。一萬二千象十有二月,五百象閏餘,窮陰極陽,備物成功,征無義,伐無道。聖人得以興,亂人得以廢。興廢存亡昏明之術,皆由兵也。
司馬穰苴曰:「五人爲伍,十伍爲部。」〈○原本誤作「五」。五爲伍,伍伍爲部,以人數計之,不合。張刻本作「二伍爲部」,亦以意改也。以《通典》百四十八引《穰苴兵法》文校正。〉部,隊也。一軍凡二百五十隊,每十隊以三爲奇。風后曰:「餘奇握奇。」故一軍以三千七百五十人爲奇兵,隊七十有五,外餘八千七百五十人,部隊一百七十五分爲八陣,陣有一千九十三人七分五銖,隊有二十二火人爲一陣之部署。今舉一軍,則千軍可知矣。
將軍篇第二十七〈○張刻本此篇闕。〉
[編輯]經曰:三軍之衆,萬人之師,張設輕重,在於一人,不可不察也。一人大將軍,智、信、仁、勇、嚴、謹、賢、明者任。二人副將軍,智、信、仁、勇、嚴、毅、平、直者任,一人主軍糧,一人主征馬。四人總管,嚴識軍容者任,二人主左右虞候,二人主左右押衙。八人子將,明行陣、辨金革、曉部署者任。八人大將軍別奏,十六人大將軍傔,〈侍從官吏。○ 文瀾閣本此下有「八人副大將別奏」句。〉一十六人總管傔,八人子將別奏,一十六人子將傔,忠勇、驍果、孝義、有藝能者任。一人判官,沉深謹密、計事精敏者任,濡鈍勿用。一人軍正,主軍令斬決罪隸及行軍禮儀、祭祀、賓客進止。四人軍典,謹厚、明書算者任。
陣將篇第二十八
[編輯]經曰:古者,君立於陽,大夫立於陰,是以臣不得窺君,下不得窺上,則君臣上下之道隔矣。夫智均不能相使,力均不能相勝,權均不能相懸。〈○張刻本作「援」。〉道同則不能相君,勢同則不能相王,情同則不能相順。情異則理,情同則亂。故大將以智,裨將以勇。以智使勇,則何得而不從哉!一人偏將軍,勇猛果敢、輕命好戰者任。二人副偏將軍,無謀於敵、有死於力、守成規而不失者任。四人子將,目明旌旗、耳察金鼓、心存號令、宣布威德者任。二人虞候,擒奸摘伏、深覘非常、伺察動靜、飛符走檄、安忍好殺、事任惟時者任。二人承局,差點均平、更漏無失、糾舉必中者任。六人偏將軍別奏,一十二人偏將軍傔,六人副偏將軍別奏,十二人副偏將軍傔,八人虞候兼充子虞候,並忠勇、驍果、孝義、藝能者任。一人判官,主倉糧財帛出納,軍器刑書公平者任。二人軍典,明書記、謹厚者任。
隊將篇第二十九
[編輯]經曰:智者之使愚也,聾其耳,瞽其目,迷其心,任其力,然後用其命。如驅羣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與之登高去其梯,入諸侯之境廢其梁。役之以事,勿告之以謀;語之以利,勿告之以害。則士可以得其心而主其身。如此,則死生聚散,聽之於我,是謂良將。
一人隊將,經軍陣、習戰鬬、識進止者任。一人隊管、一人隊頭、二人副隊頭,主文書、酬功賞、知勞苦、明部分行列疎密,並責成於副隊頭,公直明曉者任。一人秉旗、二人副旗,並勇壯者任。一人枹鼓,主昏明發警、進退節制,氣勇志銳者任。一人吹角,主收軍退陣,謹守節制、懦怯忠謹者任。一人司兵,主五兵銳利、支分器仗,明解者任。一人司倉,主支分財帛、給付軍糧,清廉者任。一人承局,主雜供差料,無人情、惡口舌者任。五人火長,主廚膳飯食、養病、守火、內衣、資樵採、戰陣不預,仁義者任。
馬將篇第三十
[編輯]經曰:夫戎馬,必安其處所,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涼庌;刻剔鬃毛,謹落蹄甲。狎其耳目,無令驚悚;習其驅馳,閑其進止。人馬相親,然後可使鞍勒。轡銜必先堅完,斷絶必補。凡馬不傷於末,必傷於始;不傷於飢,必傷於飽。日暮道遠,必數上下,寕勞於人,愼無勞馬。常令有餘,備敵覆我。能明此者,可以橫行八表。
凡馬軍,人支兩匹。一軍征馬二萬五千匹,其無馬者,亦如五支,令以兩匹爲率。一人征馬副大將,軍中擇善牧養者任。二人征馬總管副偏將,軍中擇善牧養者任。八人征馬子將軍,軍中擇明閑牧養者任。五十人征馬押官定見,軍中擇善牧養者任。五百人羣頭,善乘騎者任。一云百人羣頭毉,亦羣頭中擇取一千人馬子軍外差,又云五百人馬子毉馬在內。
鑑人篇第三十一
[編輯]經曰:凡人,觀其外,足知其內。七竅者,五臟之門戶。九候三停,定一尺之面;智愚勇怯,形一寸之眼。天倉金匱,以別其貴賤貧富。夫欲任將,先觀其貌,後知其心。
神有餘法:容貌堂堂,精爽清徹,聲色不變,其志榮枯,不易其操,是謂神有餘。
形有餘法:頭頂豐停,腹肚濃厚,鼻圓而直,口方而稜,頤額相臨,顴耳高聳,肉多而有餘,〈○ 文瀾閣本作「不餘」。〉骨粗而不露,眉目明朗,手足紅鮮,望下而就高,比大而獨小,是謂形有餘。
心有餘法:遏惡揚善,後己先人,無疾人以自賢,無危人以自安,好施陰德,常守忠信,〈○ 文瀾閣本此下有「不疾人之善,不揚己之長」二句。〉豁達大度,不拘小節,是謂心有餘。
鑑頭、目、鼻、口、舌、齒法:
虎頭高視,富貴無比;犀頭崒嵂,富貴鬱鬱;象頭高廣,福祿居長;鹿頭側長,志氣雄強;龜頭郤縮,喉豐酒肉;獺頭橫闊,志氣豁達;駝頭蒙鴻,福祿千鍾;蛇頭平薄,財物寥落;駱頭尖銳,貧厄無計;兔頭蔑頡,志氣下劣;狗頭尖圓,泣淚漣漣。
眉直頭昻,富貴吉昌;眉薄而晞,少信多欺;髮欲細宻,鬚欲麄疏。
眼目光彩明凈者,貴;眼鼻成就者,魂魄強美;眉目指瓜者,好施;眼鼻口小者,多虛少實;眼鼻口大者,有實無虛;眼中赤脈貫瞳子者,兵死。雞眼捲頭,不淫卽偷;羊目直視,能殺妻子;豬目應瞪,刑禍相仍,亦主小貴;蜂目豺聲,常行安忍;螻蛄目,心難得;魚目,多厄;猴目,窮寒;鷹視狼顧,常懷嫉妬;牛頭虎視,富貴無比。
鼻圓隆實,富貴終吉;鼻孔小縮,慳貪不足;蜣蜋鼻,少意智。野狐鬚,無信期;羖羊鬚,多狐疑。
口如馬喙,心難信制;口如鳥嘴,窮寒客死;口如河海,富貴自在;唇如點朱,才學代無。
舌紅且厚,神識自守;吐舌及鼻,有壽復貴。
鋸齒食肉;平齒食菜;疏齒猛毅;密齒淳和;細齒長貧,名曰鬼齒。
鑑頷、耳、胸、背、手、肚、黑子、面形法:
燕頷封侯,腮尖乏肉,意志不足。
耳輪厚大鮮明者,貴而且壽;小薄者,賤而且夭。
虎項圓粗,富貴有餘;鶴頂了了,財物乏少。頸麄短者,富貴;長細者,貧賤。
胸背如龜,富貴巍巍;胸長而方,智勇無雙。
手足尖濃,指密而厚者,富貴;手如雞足,智意褊促;手如豬蹄,智意昏迷;手如狙掌,勤勞伎倆。
肚如埀壺,富貴有餘。牛腹貪婪;狗腹窮寒;蝦蟆腹懶;蜥蜴腹緩。
凡人聲欲深且實,不欲淺而虛,遠而不散,近而不亡,淺而非壯,深而不藏,大而不濁,小而不彰,細而不亂,幽而能明,餘響澂徹,有若笙簧,宛轉流韻,能圓而長。虎聲將軍,馬聲驍勇。雄聲雌視者,虛僞人也;氣急而聲重者,眞實人也。
凡黑子欲得大而明,生隱處吉,露處凶。
凡人面欲圓,胸欲方,上欲長,下欲短。
凡人胸欲厚,背欲負五嶽、成四瀆好,頭高足厚,頸短臂長,似虎似龍,所謂行、住、坐、臥,飲食音聲,似非一處也。
鑑頭骨、玉枕、額文法:
腦頭高聳起,將軍。「□」三關玉枕,萬戶侯近下將軍;「◎」車輪枕,封侯;「□」三星枕,封王;「□」偃月枕,封三公;「□」四方枕,封侯;「□」十字枕,封二千石;「□」酒樽枕,二千石;三公「□」上字枕,封侯;「○」圓枕,封侯。
「□」額上有北字文,將軍;「□」額上有兩立文,二千石;「□」眉間有四立文,封侯;「八」眉間有八字龍文,將軍;「□」眉間有三偃月文,封侯;「□」額上有覆月文,將軍;「八」眉上有文通髮,將軍;「土」眉間有土字文,封侯;「文」眉間有文字文者,兵死。
凡人色,欲正不欲邪。白如凝脂,黑如傅漆,紫如爛椹,黃如蒸粟,赤如炎火,青如浴藍,皆三公、將、相也。
相馬篇第三十二
[編輯]經曰:相馬之法,先相頭耳:耳如撇竹,眼如鳥目,麞脊、麟腹、虎胸,尾如垂帚。次相頭骨:稜角成就,前看、後看、側看,但見骨側狹,見皮薄露,鼻衡柱側,高低額欲伏,臺骨分明,分段俱起,視盼欲遠,精神體氣高爽。〈○張刻本無此四句。按︰下文云「高舉而遠望,淫視而遠聴」,又云「胸前三臺骨欲起,分段分明」,與此文意複,疑張本得其眞也。今姑存之。〉立蹄攢聚,行止循良,走驟輕躁,毛鬣輕潤,喘息均細;擎頭如鷹,龍頭高舉而遠望,淫視而遠聽,前看如雞鳴,後看如蹲虎;立如獅子,辟兵萬里;頷鼻中欲得受人拳;名曰「太倉」。
太倉寬易飼。胸臆欲闊。胸前三臺骨欲起,分段分明。鬣欲高,頭欲方,目欲大,而光脊欲強壯有力,腹脇欲張,四下欲長。耳欲緊小,小卽耐勞。目大膽,大膽則不驚。鼻欲大,鼻大則肺大,肺大則能走。膁欲小,小則易飼。肋欲得密。口欲上尖下方,舌欲薄長赤色如朱,齒欲齶瓣分明,牙欲去齒二寸,腹下欲廣且平方。牙欲白,則長壽。望之大,就之小,筋馬也。前視見目,傍視見腹,後視見肉,駿馬也。齒欲齊密,上下相當,上唇欲急而方,下唇欲緩而厚,口欲紅而有光,如穴中看火,千里馬也。臆間欲廣一尺以上,能久走,頭欲高,如剝兔龍顱,穴目平脊,大腹䏶肉多者,行千里;眼中紫縷貫瞳子者,五百里;上下徹者,千里。〈○此二句原脫,依 文瀾閣本補。〉
凡馬不問大小肥瘦,數肋有十二、十三,四百里;十四、十五,五百里。旋毛起腕膝上者,六百里;腹脊上者,五百里;項轅大者,三百里;目中有童人如並立並坐者,千里。羊鬚中生距如雞者,五百里。耳本下角長一二寸者,千里。頭如渴鳥者,千里。馬初生無毛,七日方得行者,千里。尿過前蹄一寸已上者,五百里;尿舉如一足大者,千里。腹下有逆毛者,千里。蘭孔中有筋皮及毛者,五百里,眼上孔是也。蹄青黑赤紅白,硬如蚌,有隴道成者,軟口叉吻頭厚者,硬口叉淺者,不能食眼下無伏蟲及骨者,咬人。目小多白,驚。後足欲曲,腕耳中欲促。凡馬後兩足白者,老馬駒;前兩足白者,小馬駒。
馬有五勞︰卸鞍不𩥇者,骨勞;𩥇而不起者,筋勞;起而不振者,皮勞;振而不噴者,氣勞;噴而不尿者,血勞。骨勞,絆之𨚫行三十步,差。皮勞,以手摩兩鞍下,汗出,差。氣勞,長韁牽之行得尿者,差。血勞,高繫,勿令頭低而食,差。馬口,春青色、夏赤色、秋白色、冬黑色,皆死,此名入口病也。
誓衆軍令篇第三十三
[編輯]經曰:陶唐氏以人戒於國中,欲人強其命也。有虞氏以農教戰,漁獵簡習,故人體之。夏后氏誓衆於軍中,欲人先其慮也。殷人誓衆於軍門之外,欲人先意以待事也。周人將交白刃而誓之,以致人意也。夏賞於朝,賞善也;殷戮於市,戮不善也。周賞於朝,戮於市,兼質文心也。夫人,以心定言,以言出令,故須振雄略,出勁辭,銳鐵石之心,凜風霜之氣,發揮號令,申明軍法。
誓衆文: 某將軍某乙告爾六軍將吏士伍等。聖人弦木爲弧,剡木爲矢,弧矢之利,以威不庭。兼弱攻昧,取亂侮亡。今戎夷不庭,式干王命,皇帝授我斧鉞,肅將天威,有進死之榮,無退生之辱,用命賞於祖,不用命戮於社。軍無二令,將無二言,勉爾乃誠,以從王事,無干典刑。
軍令: 經曰:師衆以順爲武,有死無犯爲恭,故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而名聞諸侯,威震鄰國。令之不行,不可以稱兵。三令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申明而不如法者,將之過也。先甲三日,懸令於軍門,付之軍正,使執本宣於六軍之衆。有犯命者,命軍正准令按理而後行刑,使六軍知禁而不敢違也。
一、漏軍事者,斬;漏泄軍中陰謀及告事者,皆死。
一、背軍走者,斬;在道及營臨陣同。
一、不戰而降敵者,斬;背順歸逆同。
一、不當日時後期者,斬;詐事會戰同。阻雨雪水火不坐。
一、與敵人私交通者,斬,籍沒其家;言語書疏同。
一、失主將者,斬;隨從則不坐。
一、失旌旗節鉞者,連隊斬;與敵人所取同。
一、臨難不相救者,斬;爲敵所急不相救者同。
一、誑惑訛言,妄說陰陽卜筮者,斬;妄說鬼神災祥以動衆者同。
一、無故驚軍者,斬;呼呌奔走,妄言煙塵者同。
一、遺棄五兵軍裝者,斬;不謹固檢察者同。
一、自相竊盜者,斬,不計多少。
一、將吏守職不平,藏情相容者,斬;理事曲法者同。
一、以強凌弱,樗蒲忿爭,酗酒喧競,惡罵無禮,於理不順者,斬;因公宴集醉者,不坐。
一、軍中奔走軍馬者,斬;將軍已下,並步入營乘騎者同。
一、破敵先擄掠者,斬;入敵境亦同。
一、更鋪失候,犯夜失號,擅宿他火者,斬;恐奸得計。
一、守圍不固者,斬;罪一火主吏。
一、不伏差遣,及主吏役使不平者,斬;有私及強梁者同。
一、侵欺百姓,姦居人子女,及將婦人入營者,斬;恐傷人軍中,愼子女氣。
一、違將軍一時一命,皆斬。
關塞四夷篇第三十四
[編輯]經曰:關塞者,地之要害也。設險守固,所以乖蠻隔夷,內諸夏而外夷狄,尊衣冠禮樂之國,卑氊裘毳服之長,是以荒要侯甸從此別矣。
關內道︰自京西出塞門鎭,經朔方節度,去西京一千三百五十里,去東京二千里,關五原塞表。匈奴之故地,以渾邪部落爲臯蘭都督府,斛律部落爲高關州,渾蔔焦部落爲浚稽州,魯麗塞下置六胡州,黨項十四拓拔、舍利、僕固、野剎、桑乾、節子等部落牧其原野。
黃河北道︰安北舊去西京五千二百里,西京六千六百里;今移在永清,去西京二千七百里,東京三千四百里,關大漠以北。回紇部落爲瀚海都督府,多覽部落爲燕然都督府,思結部落爲盧山都督府,同羅、拔拽古部落爲幽陵都督府,同羅部落爲龜林都督府,匐利羽爲稽田州,奚結部落爲雞鹿州,道歷陰山、羊那山、龍門山、牛頭山、鐵勒山、北庭山、眞檀山、木刺山、諾眞山,涉黑沙道,入十姓部故居地。
河東道︰自京西東出蒲律關,經太原,抵河東節度,去西京二千七十五里,去東京一千六百四十五里,關榆林塞北。以頡利左渠故地置定襄都督府,管等六州。以右渠地置雲中都督府,管阿史那等五州。道歷三川口,入三山母谷,道通室韋大落泊,東入奚,西入默啜故地。
隴右道︰自西京出大鎭關,經隴西節度,去西京一千四百里,去東京一千二百七十五里,南出,關黨項雜羌,置據叢鱗可等四十州,分隸緣邊等諸州,西距吐番,去西京一萬二千里,北去鳳林關,度黃河西南,入鬱標、柳谷、彰豪、清海、大非海、鳥海、小非海、星海、泊悅海、萬海、白海、魚海,入吐番。
河西道︰自京西西北出蕭關、金城關,自河西節度,去西京二千一十里,去東京二千八百十一里,〈○此句原脫,依 文瀾閣本補。〉北海、抵日亭海、彌娥山、獨洛河道,入九姓十箭三屈故居地。
北庭道︰自北京西出,經河西節度,出玉門關,涉河關、菖蒲海東出,高昌故地置西州,以突厥處密部落爲瑤池都督府,以雜種故胡地部落爲庭州、爲北庭都護,去西京一千七百五十六里,去東京六千八百七十六里,北抵播塞厥海、長海、關海、曲地。以突結骨部落置堅昆都督府,管拘勃都督府,爲燭龍州,北抵瀚海,去西京二萬餘里。
安西道︰自西京出涉交河,出鐵門關,至安西節度,去西京八千五十里,去東京八千八百五十里,路入疏勒、鄢耆、碎葉、于闐、黑海、雪海、大宛、月支、康居、大夏、奄蔡、黎軒、條支、烏孫等國。
劒南道︰自東京西南出大散關,經甘亭關、百牢關,越劒門關、松嶺關,至劒南節度,去西京二千三百七十里,去東京三千二四十六里。出蠶涯關,過筰道雜羌六十四州,分列山谷路,入吐蕃。南出邛僰,〈○「分列」下九字原脫,依 文瀾閣本補。〉開通越巂,度瀘河、雲南關,西南徼外雜蠻置冉蒙、弄覽六十州,路入甘河、夜郎、滇池、身毒、五天竺國,去西京三萬五千里。
范陽道︰自西京出潼關,至范陽節度,去西京二千五百二十里,去東京一千六百八十六里,北去居庸關、盧龍關塞外東胡故地。以契丹蕃長置饒察都督府,回紇五部落分爲五州,以白霫部落爲居延州,黑霫部落爲寘顏州,北至烏羅渾,去西京一萬五千里。
平盧道︰自西京經范陽節度東,至榆林關,至平盧〈○此下舊抄本並脫,以 文瀾閣本、參張刻本補。〉節度,去西京二千七百里,去東京三千里,抵安東,渡遼水路,接奚、契丹、室韋、勃海、靺鞨、高麗、黑水。
嶺南道︰自西京南出藍田關,涉漢江,越大庾嶺,經南海節度,去西京五千六百里,去東京四千二百七十里,路入銅柱、林邑、九眞、日南、高眞臘、銅勒、交趾等國。
河南道︰自西京出潼關,經東萊節度,去西京二千七百六十里,去東京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涉滄海,距熊律都督府北濟國,又東抵雞林都督府新羅國,又東南經利磨國屬羅,涉海達倭國,一名日本。其海行不計里數。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卷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