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幹部進行再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對幹部進行再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上海市的調查報告
《紅旗》雜誌一九六九年第三期第四期合刊
1969年3月2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必須善於識別幹部」、「必須善於使用幹部」、「必須善於愛護幹部」的教導,上海在組織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各條戰線時,有計劃地吸收了一部分解放了的或結合了的、但「腰杆子還不硬」的幹部參加,讓他們到群眾鬥爭的第一線去「經風雨,見世面」。

最近,我們調查了進駐一個單位的工宣隊的情況。這個工宣隊共有隊員二百三十九人,其中有幹部九人,占隊員總數的百分之三點八。這九個幹部中,一個原是上海化學纖維公司的黨委書記,其餘是國棉十七廠、上海第三毛紡廠和上海第八毛紡廠原車間和科室的領導幹部。除學生出身和農民出身的各一人外,其餘原來都是有二十年以上工齡的老工人。他們在舊社會受過地主、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解放後,懷着對黨和毛主席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積極投入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鬥爭,先後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並脫產當了幹部。他們在工作上一貫勤勤懇懇,但是由於受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黑「六論」的毒害,當幹部時間一長,「眼界高了,架子大了,指手劃腳多了」,脫離了原來一起戰鬥的階級兄弟和階級姊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初期,又執行了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受到了革命群眾的批判。在參加工宣隊前,雖然已經解放,但多數未被結合。他們的精神狀態不夠振作。個別的還表示:

「從此摜掉烏紗帽,戴上安全帽,上班不遲到,下班準時跑,省得再檢討。」

這幾個幹部所在單位的革命委員會,反覆學習了毛主席的幹部政策和最新指示:「正確地對待幹部,是實行革命三結合,鞏固革命大聯合,搞好本單位斗、批、改的關鍵問題,一定要解決好。」對這部分幹部作了具體分析,認為他們本質都是好的,跟着毛主席繼續幹革命的願望也是強烈的,要相信他們是能夠改正錯誤的。他們的主要問題仍然是一個正確對待群眾的問題。他們的政治立場是轉過來了,但思想感情還沒有徹底轉過來。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堅決落實毛主席的指示:「你們要政治掛帥,到群眾裡面去,和群眾在一起,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革委會除在本單位為幹部提供更多的聯繫群眾的機會以外,決定抽出一部分幹部,讓他們參加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和工人群眾一起,到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風口」上去經受鍛煉。

這些幹部聽到讓他們參加工宣隊時,都很興奮、激動,認為「能參加毛主席親自支持的工宣隊,是最大的光榮」,「是革命造反派對自己的信任」,決心在新的環境和新的鬥爭中,好好改造自己。

半年多來,這個工宣隊的團部和隊員,以及在那裡支左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遵照毛主席的幹部政策,對這幾個幹部進行了積極、熱情的幫助。總的原則是:「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於負責;同時,又適時地給以指示,使他們能在黨的政治路線下發揮其創造性。」開始一般是先讓他們擔任普通隊員,儘可能多地使他們接觸尖銳的鬥爭。當發現有些幹部「怕」字抬頭,擔心「老賬新賬一起算」,或在工作中流露出某些舊思想、舊作風的影響時,就用舉辦學習班、學「老三篇」、開談心會來解決。當他們精神面貌有轉變,工作有進步時,就熱情地支持、鼓勵他們,發揚他們的長處,放手讓他們在鬥爭中發揮作用。九個幹部從參加工宣隊以來,在尖銳、激烈的兩個階級和兩條路線鬥爭的風浪中,在轟轟烈烈的革命群眾運動中,「丟掉了脫離群眾的官架子,換上了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武裝起來的頭腦子」,精神面貌起了顯著變化。目前,他們分別擔任工宣隊的團政委、連政治指導員、班長和團部工作人員等,成為工宣隊政治工作骨幹力量的一部分。

九個幹部總結自己半年多來的變化,認為最主要的是有三個大不一樣:

第一、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理解大不一樣,大大提高了兩條路線鬥爭的覺悟。這些幹部在運動初期,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很不理解。靠邊勞動後,考慮個人問題多,關心國家大事少,認識同形勢脫了一大截。參加工宣隊後,以一個戰鬥員的身份積極投入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鬥爭,從廣大群眾揭發出來的大量驚心動魄的階級鬥爭事例中,深深認識到這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時的」。他們說:原來這個單位的領導班子,是掛着共產黨牌子的國民黨班子,這完全是劉少奇這個大壞蛋造成的。劉少奇的的確確是美帝、蘇修和國民黨反動派的代理人,是一切反革命勢力的總後台。不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無產階級就會喪失政權。一個原來擔任車間黨支部書記的幹部,運動初期犯了錯誤,她說:「當時我不但沒有認識到這是反革命修正主義『劉毒』的惡果,是我執行錯誤路線的惡果,還認為我是聽黨的話呢!現在想想,劉少奇不揪出來,『劉毒』不肅清,真是要亡黨亡國亡頭啊!」原化學纖維公司黨委書記周彥朋,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曾為自己「約法三章」:經濟上不貪污盜竊;生活上不腐化墮落;思想上不追求名利。以為把住這「三不」,就是把住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關」。但為什麼在這次運動中還會犯路線錯誤?經過在工宣隊的半年多鍛煉,他才認識到:離開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去搞「三不」,離開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去「修身養性」,就是中了劉少奇黑《修養》的毒。進入工宣隊之前,他最怕處理群眾中的兩派問題,認為「弄得不好,又要犯路線錯誤,還是離得遠點好」。現在,他深切地體會到:「無私才能無畏。只要想到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這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關係到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命運的頭等大事,只要堅持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還有什麼可怕的呢?」同志們普遍反映:「老周的變化確實大。」最近碰到好幾次很尖銳的矛盾,他總是主動站出來:「我去!」

第二、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態度大不一樣,大大加強了群眾觀點。這些同志原來當工人時,群眾關係都是比較好的。但是,「摜脫紡紗錠,坐上靠背椅」以後,在劉少奇反動的「群眾落後論」的毒害下,慢慢就覺得自己高明,群眾落後,對群眾不相信,不依靠了。上海第三毛紡廠原車間副主任成招娣,剛當幹部時,還能經常在車間勞動,群眾親切地叫她「招娣」。可是時間一長,辦公室坐久了,到群眾中去少了,群眾稱她「成主任」了,說她「手上的厚繭退了,思想感情變了」,批評她「忘了本」。但她認為自己十三歲進廠當童工,吃過資本家的苦頭,挨過「拿摩溫」(工頭)的拳頭,難道還會忘本嗎?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批判,想不通,怪群眾對她不諒解。參加工宣隊,當了普通隊員,在群眾鬥爭中經受了鍛煉,才深切地認識到群眾的智慧無窮,群眾運動的威力無比。再想想自己當了幹部後,脫離勞動,脫離群眾,還執行過壓制群眾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這不是不折不扣地忘本了嗎?從此,她在工作中特別注意密切聯繫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有一次,她高燒發得很厲害,還堅持做群眾工作,使同志們受到很大感動。

第三、對曾經批判過自己的革命群眾的感情大不一樣。通過並肩戰鬥,幹部對曾經批判過自己的革命群眾的感情從疏到親,從怨到愛,從不服氣到虛心學習。有這麼一個典型的例子:一個原廠黨委組織科副科長,運動初期整革命群眾的材料,因而受到群眾的批判,他內心牴觸,看到批判他的人就有一股子怨氣。經過革命群眾的耐心幫助,有了一些轉變。參加工宣隊後,又恰巧同批判他最厲害的同志在一起工作。開始他顧慮重重,思想上結了一個大疙瘩。但通過激烈的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鬥爭,他親眼看到革命群眾無限忠於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許多生動事跡,他們不為名不為利,日夜地戰鬥,全心全意地幹革命。特別是對他批判得最厲害的同志,以前在解放他時曾耐心地去做那些還不能諒解他的群眾的工作,到工宣隊後,又主動找他談心,熱情幫助他,這使他深深地受到了教育。他想,自己過去錯把戰友當冤家,真是太不應該了。今後一定要「把仇恨算在劉少奇的賬上,把教訓記在自己的心上,把進步歸於毛澤東思想的哺育和戰友的幫助上」。從此,他和革命群眾緊緊團結、戰鬥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真正感到了無產階級的戰鬥友誼的可貴。

九個幹部一致認為,半年多來,自己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怕」字少了,「敢」字多了,由存在某種消極情緒,轉為努力干社會主義革命。這些變化,歸結到一點,就是從鬥爭實踐中加深了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光芒四射的毛澤東思想的無限熱愛、無限信仰、無限崇拜、無限忠誠,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自覺性大大提高了。這些幹部說,過去,我們念念不忘的是毛主席領導人民群眾用槍桿子打出了一個新中國,使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得到了翻身解放。現在,進一步認識到要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使領導班子永不變質,堅持把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進行到底,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今後,一定要念念不忘:緊跟毛主席,革命一輩子。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同工宣隊同志們進行了討論,大家認為:

(一)對幹部進行再教育,除了下放勞動,舉辦「五·七」幹校等以外,在有條件的地方,有計劃地吸收適當數量的幹部參加工宣隊,首先是那些政治領導較強的工宣隊,也是一個對幹部進行再教育的有效方法。可以考慮逐步輪換,以擴大對幹部的教育面。

(二)根據需要和可能,還可考慮通過參加工宣隊的途徑,進行幹部交流。上海紡織工業局革委會組織工宣隊進駐國棉十五廠、絲織五廠、棉紡針織廠等單位,由於這些單位缺少適當的結合幹部,當工宣隊撤離時,就把參加工宣隊的個別幹部留下來,結合到廠革委會的領導班子裡去。一般效果都比較好,群眾也滿意。

(三)要深刻地認識到毛主席指出的這個真理:「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鬥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幹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對原有的革命幹部和新提拔的幹部,都要幫助他們在領導崗位上不受資產階級思想的腐蝕。幹部自己,也有一個主觀努力問題。同樣在工宣隊鍛煉了半年,九個幹部的進步是不一樣的。就是同一個幹部,因為一個時期能自覺接受再教育,另一個時期自覺性差一點,結果也不一樣。關鍵在於:能否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正確對待群眾和正確對待自己的思想改造。

上海市革命委員會調查組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