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幼學瓊林/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幼學瓊林 幼學瓊林
卷一
作者:程登吉 明朝
卷二

天文

[編輯]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裡蟾蜍,是皓魄之精華。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

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

雲師係是豐隆,雪神乃為滕六。

焱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

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

雪飛六出,預兆年豐;日上三竿,乃雲時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託於箕尾。

披星戴月,謂蚤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

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

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托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

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

晨星謂賢人寥落,雷同謂言語相符。

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如冬日之可愛,是謂趙衰。

齊婦含冤,三年不雨;鄒衍下獄,六月飛霜。

父仇不共戴天,子道須當愛日。

盛世黎民,嬉遊於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慶雲之祥。

夏時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經》既成,赤虹化玉。

箕好風,畢好雨,比庶人願欲不同;風從虎,雲從龍,比君臣會合不偶。

雨暘時若,係是休徵;天地交泰,斯稱盛世。

地輿

[編輯]

黃帝畫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稱謂各殊。

北京原屬幽燕,金台乃其異號;南京原為建業,金陵又是別名。

浙江是武林之區,原為越國;江西是豫章之地,又號吳皋。福建省同閩中,湖廣地名三楚。

東魯西魯,即山東山西之分;東粵西粵,乃廣東廣西之域。

河南在華夏之中,故曰中州;陝西即長安之地,原為秦境。

四川為西蜀,雲南為古滇。

貴州省近蠻方,自古名為黔地。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此為天下之五嶽; 饒州之鄱陽,岳州之青草,潤州之丹陽,鄂州之洞庭,蘇州之太湖,此為天下之五湖。

金城湯池,謂城池之鞏固;礪山帶河,乃封建之誓盟。

帝都曰京師,故鄉曰梓里。

蓬萊弱水,惟飛仙可渡;方壺員嶠,乃真修所居。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昇平。

水神曰馮夷,又曰陽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祿。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閭。

望人包容,曰海涵;謝人恩澤,曰河潤。

無繫累者,曰江湖散人;負豪氣者,曰湖海之士。

問舍求田,原無大志;經天緯地,方是奇才。

憑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

黑子彈丸,漫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區。

獨立難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廈;英雄自恃,曰丸泥亦可封函關。

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以蠡測海,喻人之見小;精衛銜石,比人之徒勞。

跋涉謂行路艱難,康莊謂道路平坦。

磽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

得物無所用,曰如獲石田;為學已大成,曰誕登道岸。

淄澠之滋味可辨,涇渭之清濁當分。

泌水樂饑,隱居不仕;東山高臥,謝職求安。

聖人出則黃河清,太守廉則越石見。

美俗曰仁里,惡俗曰互鄉。

里名勝母,曾子不入;邑號朝歌,墨子回車。

擊壤而歌,堯帝黎民之自得;讓畔而耕,文王百姓之相推。

費長房有縮地之方,秦始皇有鞭石之法。

堯有九年之水患,湯有七年之旱災。

商鞅不仁而阡陌開,夏桀無道而伊洛竭。

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

歲時

[編輯]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

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靈辰。

元日獻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

新歲曰王春,去年曰客歲。

火樹銀花合,謂元宵燈火之輝煌;星橋鐵鎖開,謂元夕金吾之不禁。

二月朔為中和節,三月三為上巳辰;

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為春社。

寒食節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四月乃是麥秋,端午卻為蒲節。

六月六日,節名天賜;五月五日,序號天中。

端陽競渡,弔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災。

五戊雞豚宴社,處處飲治聾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針。

中秋月朗,明皇神遊於月殿;九日風高,孟嘉帽落於龍山。

秦人歲終祭神曰臘,故至今以十二月為臘;始皇當年御諱曰政,故至今讀正月為征。

東方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屬木,木則旺於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 南方之神曰祝融,居離而司夏,丙丁屬火,火則旺於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 西方之神曰蓐收,當兌而司秋,庚辛屬金,金則旺於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 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屬水,水則旺於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 中央戊己屬土,其色黃,故中央帝曰黃帝。

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

冬至到而葭灰飛,立秋至而梧葉落。

上弦謂月圓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謂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月光都盡謂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復甦謂之朔,初一日之號;月與日對謂之望,十五日之稱。

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

翌日、詰朝,皆言明日;穀旦、吉旦,悉是良辰。

片響即謂片時,日曛乃雲日暮。

疇昔、曩者,俱前日之謂;黎明、昧爽,皆將曙之時。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為上浣,中旬十日為中浣,下旬十日為下浣;學足三餘:夜者日之餘,冬者歲之餘,雨者睛之餘。

以術愚人,曰朝三暮四;為學求益,曰日就月將。

焚膏繼晷,日夜辛勤;俾晝作夜,晨昏顛倒。

自愧無成,曰虛延歲月;與人偶語,曰少敘寒暄。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炎涼。

周末無寒年,因東周之懦弱;秦亡無燠歲,由嬴氏之兇殘。

泰階星平曰泰平,時序調和曰玉燭。

歲歉曰饑饉之歲,年豐曰大有之年。

唐德宗之饑年,醉人為瑞;梁惠王之凶歲,野莩堪憐。

豐年玉,荒年穀,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物用之騰貴。

春祈秋報,農夫之常規;夜寐夙興,士人之勤事。

韶華不再,吾輩須當惜陰;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朝廷

[編輯]

三皇為皇,五帝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子天下之主,諸侯一國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讓賢;家天下,是以位傳子。

陛下,尊稱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龍飛,人臣覲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謂之綸音;皇后之命,乃稱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楓宸乃人君所蒞。

天子尊崇,故稱元首;臣鄰輔翼,故曰股肱。

龍之種,麟之角,俱譽宗藩;君之儲,國之貳,皆稱太子。

帝子爰立青宮,帝印乃是玉璽。

宗室之派,演於天潢;帝胄之譜,名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靈,三呼天子以萬歲。

神器大寶,皆言帝位;妃嬪媵嬙,總是宮娥。

姜後脫簪而待罪,世稱哲後;馬後練服以鳴儉,共仰賢妃。

唐放勳德配昊天,遂動華封之三祝;漢太子恩覃少海,乃興樂府之四歌。

文臣

[編輯]

帝王有出震向離之象,大臣有補天浴日之功。

三公上應三台,郎官上應列宿。

宰相位居台鉉,吏部職掌銓衡。

吏部天官大冢宰,戶部地官大司徒,禮都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都憲中丞,都御史之號、內翰學士,翰林院之稱。

天使,譽稱行人;司成,尊稱祭酒。

稱都堂曰大撫台,稱巡按曰大柱史。

方伯、藩侯,左右布政之號;憲台、廉憲,提刑按察之稱。

宗師稱為大文衡,副使稱為大憲副。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貳候,同知譽美。

郡宰、別駕,乃稱通判;司理、廌史,讚美推官。

刺史、州牧,乃知州之兩號;廌史、台諫.即知縣之以稱。

鄉宦曰鄉紳,農官曰田畯。

鈞座、台座,皆稱仕宦;帳下、麾下,並美武官。

秩官既分九品,命婦亦有七階。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婦人受封曰金花誥,狀元報捷曰紫泥封。

唐玄宗以全甌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諫臣之口。

金馬玉堂,羨翰林之聲價;朱幡皂蓋,仰郡守之威儀。

台輔曰紫閣名公,知府曰黃堂太守。

府尹之祿二千石,太守之馬五花驄。

代天巡狩,贊稱巡按;指日高昇,預賀官僚。

初到任曰下車,告致仕曰解組。

藩垣屏翰,方伯猶古諸侯之國;墨綬銅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幫。

太監掌閹門之禁令,故曰閹宦;朝臣皆搢笏於紳間,故曰搢紳。

蕭曹相漢高,曾為刀筆吏;汲黯相漢武,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嘗舍甘棠之下,後人思其遺愛,不忍伐其樹;孔明有王佐之才,嘗隱草廬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顧其廬。

魚頭參政,魯宗道秉性骨鯁;伴食宰相,盧懷慎居位無能。

王德用,人稱黑王相公;趙清獻,世號鐵面御史。

漢劉寬責民,蒲鞭示辱;項仲山潔己,飲馬投錢。

李善感直言不諱,競稱鳴鳳朝陽;漢張綱彈劾無私,直斥豺狼當道。

民愛鄧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謝令之貪,推之不去。

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袴;張堪守漁陽,麥穗兩歧。

魯恭為中牟令,桑下有馴雉之異;郭伋為并州守,兒童有竹馬之迎。

鮮于子駿,寧非一路福星;司馬溫公,真是萬家生佛。

鸞鳳不棲枳棘,羨仇香之為主簿;河陽遍種桃花,乃潘岳之為縣官。

劉昆宰江陵,昔日反風滅火;龔遂守渤海,令民賣刀買牛。

此皆德政可歌,是以令名攸著。

武職

[編輯]

韓柳歐蘇,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頗牧,乃武將之多奇。

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

孫臏吳起,將略堪誇;穰苴尉繚,兵機莫測。

姜太公有《六韜》,黃石公有《三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眾,碌碌無奇。

大將曰干城,武士曰武弁。

都督稱為大鎮國,總兵稱為大總戎。

都閫即是都司,參戎即是參將。

千戶有戶侯之仰,百戶有百宰之稱。

以車為戶曰轅門,顯揭戰功曰露布。

下殺上謂之弒,上伐下謂之徵。

交鋒為對壘,求和曰求成。

戰勝而回,謂之凱旋。戰敗而走,謂之奔北。

為君洩恨,曰敵愾;為國救難,曰勤王。

膽破心寒,比敵人懾服之狀;風聲鶴唳,驚士卒敗北之魂。

漢馮異當論功,獨立大樹下,不誇己績。漢文帝嘗勞軍,親幸細柳營,按轡徐行。

苻堅自誇將廣,投鞭可以斷流;毛遂自薦才奇,處囊在當脫穎。

羞與噲等伍,韓信降作淮陰;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

韓信受胯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

衛青為牧豬之奴,樊噲為屠狗之輩。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棄干城之將;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棄連抱之材。

總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自古英雄,難以枚舉;欲詳將略,須讀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