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熙朝實錄/卷之1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百六十八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六十九
卷之一百七十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春。正月。戊午朔上詣堂子行禮。還宮。拜神畢。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侍衛等、詣皇太后宮行禮。御太和門。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賀。停止筵宴。

  • 順天府進春。
  • 朝鮮國王李焞、遣陪臣李世等、表賀冬至、元旦、萬壽節。及進歲貢禮物。宴賚如例。
  • 庚申。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議政大臣等、除現在每佐領下、預備兵六名外著增派每佐領下、護軍一名、及鳥槍驍騎五百名。其獲罪人等及情願效力官員、俱著隨此兵進發。尋又諭、所派鳥槍驍騎五百名外、每佐領下、再增派一名、俱著在中路尾大軍後進發。一有所用、即聽指揮而行。可派出都統杜思噶爾。石文英、護軍統領鄂克濟哈、副都統席柱法喀等、預備。
  • 辛酉。上奉皇太后、幸暢春園。
  • 壬戌。諭議政大臣等、出征馬匹、所關甚要。著將兵士行李、稱驗觔兩。毋得過重、以疲馬力。爾等會議具奏。尋議原定兵士、每人所給馬四匹、四人為一伍。每人廝役各一名。一伍合計軍器糗糧、以及一應用物共重九百七十五斤零。一伍馬十六匹本身與僕從騎坐八匹外、餘八匹、每馱應載一百二十一斤。又每伍增給騾子一匹、每馱應以一百七斤合算。從之。
  • 癸亥。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遣官祭太歲之神。
  • 甲子。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 京師地微震。
  • 乙丑。諭領侍衛內大臣等前曾命陝西兵、於四月初旬進發。若俟四月進兵、似覺遲誤。應令將軍孫思克率陝西兵來至寧夏。於三月初十前後出寧夏、會大將軍伯費揚古所往翁金之路。兩軍會合後、令伯費揚古、將兵酌量均撥分路前進。著先差員作速往諭。尚書圖納、亦令速往。
  • 命給墨爾根、黑龍江齊齊哈爾、三處官兵、及編附右衛蒙古官兵、行糧。
  • 命天津總兵官岳昇龍、率直隸山東馬兵三百名、懷慶總兵官劉國興、率河南馬兵二百名、護送中路糧車。
  • 命延綏波羅營副將劉官統、同陝西兵進剿。
  • 賞宣化府大同府、及古北口從征綠旗官兵銀兩。
  • 丙寅。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戊辰上奉皇太后自暢春園回宮。
  • 己巳。孟春享太廟遣領侍衛內大臣公舅舅佟國維行禮。
  • 諭內大臣公長泰管鳥槍大臣太少、每旗應設一員。除前鋒統領碩鼐不可別調外。鑲黃旗、派領侍衛內大臣馬思哈。正黃旗、派都統侯巴渾德。正白旗、派護軍統領托倫正紅旗、派公長泰。鑲白旗、派護軍統領蘇曷鑲紅旗、派副都統孫渣齊。正藍旗、派副都統雅圖。鑲藍旗、派副都統宗室鄂飛。
  • 福建陸路提督張雲翼、來京陛見。請軍前效力。命從中路出征。
  • 諭督運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成龍等、中路米車所載過重。遠輸沙漠、恐馬力難勝。可再增造五百輛、均分裝載。
  • 庚午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諭理藩院侍郎安布祿曰、尚書班迪出哨日久、而又撥發從征。著班迪歸辦行裝爾前往班迪所駐之地凡事俱如班迪行。爾亦已派軍中、可即從彼地而往如班迪處官員有願從征者令歸來治裝至彼處偵探人員應留者留之若無要務可即遣歸。
  • 辛未。祈穀於上帝遣皇太子允礽行禮。
  • 上御太和門。賜出征運米文武大臣官兵等宴。並蟒緞綢布有差。
  • 上奉皇太后幸暢春園
  • 壬申四川陝西總督吳赫疏言、甘肅邊地關係緊要今將軍孫思克等出征、防守不可不嚴。臣請酌選標下官兵、帶往甘州、防守邊境。並會同該撫、採辦駝馬軍需從之。
  • 內閣侍讀學士伊道疏言、鄉導朱爾渣哈等、至厄折忒圖哈卜七爾地方、見有人馬行蹤約四百餘、沿克魯倫河上流而去觀其形勢、乃係厄魯特疏入上令伊道、再選精細能事之人、探明實信、速行奏報。再檄知烏朱穆秦、阿祿科爾沁、紮魯特、科爾沁、及黑龍江將軍薩布素處、嚴飭各旗汛界官兵、加意防守。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疏請、於大同養馬八旗護軍內、簡選二百名鳥槍護軍內簡選八十名為前鋒。從之。尋命副都統碩岱、署前鋒統領。
  • 命選派蒙古官兵、併發火箭三千解大將軍伯費揚古軍前。
  • 命調山東膠州副將周洪昇等押中路糧車。
  • 癸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甲戌漢大學士九卿科道等疏言皇上文德誕敷武功丕顯前者三逆負恩察哈爾作亂賴皇上運用神謀、皆立時授首。又平臺灣以為郡縣數十年間凡亙古聲教所未及者、無不來享來王、乃噶爾丹、狡焉小丑、反覆靡常。皇上赫然震怒命加天討機宜措置斷自宸衷遣發諸路精銳之師、分道並進天戈所指誅之決矣。顧西路大兵、已特敕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為帥而將軍舒恕博霽孫思克等、又率三秦滿漢大兵協剿。惟中路將軍、未蒙簡命竊意睿謨深遠將欲親統貔貅掃清朔漠臣等愚陋之見竊以皇上為百神之所憑依四海蒼生之所倚賴似不必以此稽誅小寇、躬臨壁壘。伏冀皇上特簡中路大將軍一人、令統大兵、與諸路並剿。如慮道里遠隔、一切進止機宜。調度為難。或駐蹕近邊、指授方略、則諸路大軍、自可祗奉成命、立奏膚功奏入得㫖、朕臨御以來日以愛養兵民為念。未嘗輕於用兵遠事征討。方今宇內無事。惟厄魯特噶爾丹、違背約誓恣行狂逞、侵掠我臣服之喀爾喀。恐漸致邊民不得休息、故特遣各路大兵、分道並進、務期剿蕩、為塞外生民除患。向年烏闌布通之役。朕以策誘噶爾丹入、距京師僅七百里許、大兵已經擊敗。乃竟中賊計、致噶爾丹遁走。彼時因朕躬違和、未得親至其地、失此機會。至今猶以為憾。噶爾丹竄伏巴顏烏闌地方、相距未甚遼遠以是不憚勤勞親蒞邊外相機行事此賊既滅、則中外寧謐、可無他虞。假使及今不除日後、設防兵民益多擾累。所奏已知之
  • 乙亥。振武將軍孫思克疏言、臣同尚書圖納公議、派陝西綠旗兵九千、於二月初十日以內齊集甘州養馬一月、一同出邊。但甘肅地方苦寒、青草發萌甚遲。於三月二十日前後、青草若萌即行出口。倘尚未萌達、請再守候幾日、再河西地方逼近蒙古。應令提督李林隆、酌量帶領官兵、駐紮甘州防守。上諭諸王大臣、大將軍伯費揚古兵、於二月二十日前後進發。將軍孫思克兵、亦應令於二月二十日前後、自寧夏起程。甘州肅州等處兵、若調至寧夏路途遙遠、其到必遲。現今寧夏有滿洲兵一千、漢軍火器營兵五百。應再增以西安滿洲兵一千、漢軍火器營兵五百以足三千之數。再寧夏榆林二總兵官標下綠旗兵、共選派六千、即令該總兵官率領、同將軍博霽、副都統阿南達等於二月二十日前後自寧夏起程、令將軍孫思克、將伊標兵酌量選帶速來寧夏如及期而至則一同進發倘或不及可隨後踵進其滿洲漢軍兵丁馬匹。未及餵肥著該將軍總督等將存留滿洲漢軍、並綠旗兵丁馬匹內、酌選肥健者、更換付之其添給綠旗兵丁馬匹、並運米之駱駝馬騾、俱令於各營及驛馬內、選膘壯者給付。一切事務令尚書圖納、會同該總督巡撫提督等公商料理毋致有誤提督李林隆速往甘州駐劄酌量徵調官兵、加意防守地方速檄知之。
  • 丙子。上諭管漢軍火器營都統李正宗是行有綠旗兵三千。著令綠旗兵居中漢軍居兩旁綠旗兵、再增帶鹿角一百六十架。
  • 丁丑。發坡賴村倉穀。賑濟巴林等六旗分窮丁
  • 己卯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調雲南曲靖總兵官劉廷傑為鶴麗總兵官。鶴麗總兵官陸進忠為曲靖總兵官。
  • 庚辰上奉皇太后自暢春園回宮。
  • 辛巳。諭領侍衛內大臣等、官軍之廝役人等、有能踰鹿角營而進擊者、作何給還本主身價、令其出戶、以示勸勵。爾等集議尋議覆官軍家下兵丁廝役、或駱駝營、或鹿角營或於曠野賊兵對敵之處、有能首先躍入、眾人接踵繼進、以致殺敗賊寇其首行先躍入之家下兵丁廝役眾及其父母妻子、俱撥在佐領、立為另戶照例計其人口、給還伊主身價得㫖、依議其第二三前進者、亦著照此例行。
  • 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遵㫖派西路軍中都統、副都統等、管自京發來八旗兵營壘以揚威將軍覺羅舒恕、管兩黃旗以都統伊勒慎管兩白旗。以都統公彭春、管兩紅旗。以侍郎滿丕、管兩藍旗。派管右衛八旗兵營壘。以護軍統領宗室費揚固、管鑲黃正白兩旗。以護軍統領瓦邇達管正黃正紅兩旗。以副都統黨艾管鑲白正藍兩旗以副都統拜音布、管鑲紅鑲藍兩旗。
  • 以翰林院侍講特默德、充日講起居注官。
  • 壬午、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授中路督運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成龍、西路督運原任兵部督捕右侍郎王國昌等敕印。
  • 諭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大兵進剿、歸化城地方緊要土默特二千餘兵外著增撥宣化府綠旗兵一千駐防尋命安郡王馬爾渾、輔國公賴士、副都統迓圖統領防守。
  • 癸未。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 授撫遠大將軍伯費揚古振武將軍孫思克揚威將軍覺羅舒恕等敕印。
  • 理藩院、兵部、遵諭議西路設驛自殺虎口以外、應置驛六十處每驛設馬二十匹兩驛合設筆帖式一員、撥什庫二名、蒙古官一員、兵十名。於鄂爾多斯六旗內、派馬五百匹再取直隸河南附近府州縣偏僻驛站中馬一千匹酌量安設。六十驛需馬一千二百匹。余馬三百匹、亦令帶往自西路以至中路軍前、如有設驛之處、可交大將軍伯費揚古、即於此內馬匹酌量安設。從之。
  • 諭議政大臣等、中路兵丁、仍帶八十日糧外。諸王大臣侍衛官員、俱著帶百日糧。
  • 賜西路從征歸化城土默特官兵銀幣有差
  • 調安徽巡撫線一信、為浙江巡撫以刑部右侍郎陳汝器為安徽巡撫
  • 甲申諭安郡王馬爾渾輔國公賴士副都統迓圖等、爾等往歸化城、務揚軍威、以示兵力強盛各處遠行偵探、最為緊要爾等三人、須同心效力不可互相推諉。王與公皆年幼未曾歷練凡事宜與迓圖商酌而行迓圖亦不得推諉王等至朕行在、與歸化城相近、此時正當用兵之際、不必差人請安。
  • 諭兵部等衙門、大兵至巴顏烏闌、倘噶爾丹不敢迎敵、從此遁去。可預選察哈爾兵一各六百名喀喇沁翁牛特、兵一千四百名、再於大兵內、及新滿洲、諸王護衛、喀爾喀兵內、共選精兵一萬、備足駝馬糗糧、務將噶爾丹、窮追剿滅。
  • 命正紅旗都統公彭春、參贊西路軍務。
  • 乙酉。上以親征噶爾丹、謁暫安奉殿、孝陵。命皇長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隨駕是日啟行。駐蹕夏店。
  • 諭中路督運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成龍等、大軍討寇、全資兵力內外滿洲、漢軍、綠旗諸路從徵兵丁、俱已各加恩賚。其外省調集步兵、挽運軍糧、載塗況瘁、尤可軫念。所有每月應支銀米、本營照常支給、俾贍養家口。仍各給與行糧以為道。路之資所運米石。如悉依期挽至克濟軍需不致虧缺遲誤。俟大兵凱旋准補入馬兵營伍用彰獎勸有效力勤敏、才堪拔擢者、爾等可記名匯奏、以俟酌用兵丁勞苦饑寒凡督運大臣官員、宜時加拊循慰勉。庶人爭自效踴躍赴功。西路挽運兵丁、亦照此例行爾等可移文各該巡撫、通行傳諭示朕體恤軍士至意
  • 以故奉恩將軍納蘇圖子亢古裏、襲職
  • 丙戌上駐蹕薊州。
 卷之一百六十八 ↑返回頂部 卷之一百七十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