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康熙朝實錄/卷之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四十二 康熙朝實錄
卷之四十三
卷之四十四 

大清聖祖合天弘軍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1]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朱軾 等奉敕修

康熙十二年。癸丑。十一月。丙寅朔。諭刑部、自古帝王、欽恤民命。務期獄無枉縱、讞決明允、以成刑措之治。朕每於秋決重犯、特為詳慎、惟恐一夫有冤、以傷和氣。向來朝審之例、先期進呈招冊。然後九卿科道、會審覆奏完結。乃各省秋審奏本內、止有節略。觀覽未能明晰。又有秋審後續到者、不及入覆奏案內、以致留俟來年、殊為不合。以後各省秋審、應令照在京朝審例、豫期造冊進呈。亦著九卿科道會同覆核、奏請定奪。其造進呈招冊、及奉㫖結案行咨、俱應限定日期。爾部一併詳議定例具奏

  • 丁卯。故明宗族朱議潨、孑身流落、以蓄髮拏獲。刑部論絞。得㫖、朱議潨、系愚民無知。著免死、歸鑲白旗漢軍旗下。給與妻室、地畝、房屋、安插
  • 戊辰。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以大理寺卿趙祥星、為山東巡撫
  • 升陝西西寧總兵官王可臣、為湖廣提督
  • 己巳。平西王吳三桂疏言、臣部下官兵家口、三十年來、蒙恩豢養、生齒日眾。懇將賜撥安插地方、較世祖章皇帝時、所撥關外至錦州一帶區處、更加增廊。庶臣部下官兵、均沾浩蕩之恩矣。得㫖、王所屬官兵家口、遷移遠來。自應安插得所、俾有甯居、以副朕懷。此所請增賞地方、著速議具奏
  • 庚午。遣侍衛阿爾賽、同太醫院官孫之鼎、往盛京視將軍阿莫爾圖疾
  • 諭戶部、自古國家久安長治之謨、莫不以足民為首務。必使田野開闢、蓋藏有餘。而又取之不盡其力。然後民氣和樂、聿成豐亨豫大之休。見行墾荒定例、俱限六年起科。朕思小民拮据開荒、物力艱難。恐催科期迫、反致失業。朕心深為軫念。嗣後各省開墾荒地、俱再加寬限、通計十年、方行起科。其所司官員、原有議敘定例。如新任官自圖紀敘、掩襲前功、紛更擾民者、各督撫嚴行稽察、題參治罪
  • 壬申。諭侍讀學士喇沙裏曰、朕在宮中、博觀典籍、見宋儒周敦頤太極圖、義理精奧。實前賢所未發。朕嘗極意探索、究其指歸。可命學士熊賜履、編修葉方藹、張英、修撰韓菼等、各撰太極圖論一篇。朕親覽焉
  • 升王府長史雅木布、為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 甲戌。發湖廣鄖陽等府縣倉穀、賑江陵等十三州縣饑民
  • 己卯。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 庚辰。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禮。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賀
  • 辛巳。復設浙江驛傳道缺
  • 壬午。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裁江南徽寧道缺
  • 甲申。以翰林院侍讀沈荃、充日講起居注官
  • 乙酉。免直隸霸州、寶坻等十二州縣、河間一衛、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丙戌。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畨韓文子韓佐周、襲職
  • 喀爾喀扎薩克圖汗、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丁亥。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升翰林院侍讀學士楊正中、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以輔國公綽克托、為宗人府右宗人
  • 旌表直隸烈婦、鄧國柱妻于氏、給銀建坊如例
  • 戊子。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升奉天府府尹陳洪明、為大理寺卿
  • 己丑。免江南六安、虹縣、靈璧、三州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庚寅。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辛卯。裁工部都水司、漢主事四員
  • 壬辰。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免江南贛榆縣、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癸巳。升湖廣武昌道徐惺、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河南管河道崔維雅、為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 甲午。免浙江仙居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飛牙喀地方頭目伊得圖魯等、進貢貂皮。賞賚如例
  •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勒備、格爾古德、俱充日講起居注官
  • 乙未。升左僉都御史耿效忠、為奉天府府尹

十二月。丙申朔。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丁酉。以翰林院侍講學士崔蔚林、修撰韓菼、充日講起居注官
  • 免湖廣瀏陽等三縣、本年分旱災額賦十之三
  • 戊戌。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予故奉國將軍吳立渾、祭一次
  • 己亥。諭內閣、朕奉太皇太后慈㫖。世祖章皇帝博爾濟金氏三妃、及董鄂氏妃、久在宮闈。敬謹夙著。宜加封號、以表令儀。朕恪遵慈諭。今尊皇考妃博爾濟金氏曰、皇考恭靖妃。皇考妃博爾濟金氏曰、皇考淑惠妃。皇考妃博爾濟金氏曰、皇考端順妃。皇考妃董鄂氏曰、皇考寧謐妃。著會同禮部、詳議典禮以聞
  • 庚子。諭禮部、太常寺、壇廟禋祀、理宜虔肅。今觀祭祀執事之人過多、殊為煩雜。應酌量裁減、務令肅清
  • 辛丑。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諭吏部、兵部、國家用人、宜先沉靜之才。人臣服官、首重廉恥之節。邇來文武官員、或因不得升遷、或因不與差遣、輙稱冤抑、紛紛控告。不過圖便己私、原非從公起見。縱屬應升應差、而自為辨白、希求榮利、廉恥之道已虧。豈能修舉職業、克副任使。理宜嚴禁、以肅官常
  • 召八旗都統、副都統、及六部滿尚書等、諭曰、滿洲、乃國家根本。宜加軫恤。近見滿洲貧而負債者甚多。賭博雖禁、猶然未止。皆由都統、副都統、佐領等、不勤加教育之所致也。且滿洲習於嬉戲、凡嫁娶喪祭、過於糜費、不可勝言。蒙古惑於喇嘛、罄其家貲、不知顧惜。此皆愚人偏信禍福之說、而不知其終無益也。我太祖、太宗時、亦此滿洲也。是時都統、副都統、佐領、諸臣、以今較之、相去何如。彼時行兵出獵諸役、亦未嘗少於今時也。然而不致負債、食用饒裕者、人能節儉故也。爾等若能各修厥職、不負委任。禁嬉戲無益之事。勸善懲惡、則自然感化矣。近見以佐領爭訟者甚多。但知希圖榮貴、而愛養所屬之道、全然不知。又或佐領下另戶之主、不令披甲。聽徇情面、令家人披甲者甚多。俱宜嚴行禁止。或二三佐領、或四五佐領、酌量歸併。將閒散滿洲、令其披甲。則滿洲壯丁、各得食糧、庶可稍資生理。從來有治人、無治法。爾等其詳議以聞。尋都統圖海、尚書明珠等議奏、兵丁習於嬉遊。凡喪祭婚嫁服用等事、實為過費。此皆臣等不能統率教訓所致。今敬遵諭㫖、此後各當嚴加訓誡。滿洲、蒙古、都統下、每一佐領、除留一百三十人以上、一百四十人以下外。其餘丁另合為佐領。以後新買喀爾喀蒙古之人、停其充入滿洲數內。從之
  • 免江南高郵衛、本年分水災額賦十之三
  • 壬寅。大學士圖海、以病請解閣務。慰留之
  • 癸卯。刑部遵諭議覆、直隸各省秋審冊籍。自康熙十三年起、定限七月十五日以前到部。如逾限、即將該督撫議處。其定擬奉㫖後、行咨直隸各省、亦應分別道路遠近、著為定限。沿途倘有遲誤、該管督撫、即行題參。從之
  • 甲辰。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乙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禁直隸各省官吏、毋得私稅市貨
  • 丙午。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升四川夔州副將陳福、為陝西寧夏總兵官。陝西甘肅永固城副將王進寶、為陝西西寧總兵官
  • 己酉。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予故禮部尚書龔鼎孳祭葬、諡端毅
  • 庚戌。上御太和殿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
  • 內閣學士穆誠額、以疾乞休。允之
  • 辛亥。命賙恤浙江仁和、錢塘二縣、被火災民、二千一百餘家
  • 壬子。皇后千秋節。照例行禮。停止筵宴
  • 升兵部督捕右侍郎姚文然、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 癸丑。諭吏部、禮部、致治之道、首重人才。儲養之源、由於學校。必衡鑒得人、厘剔有法、乃能革除積弊、遴拔真材、以彰文治之盛。近聞直隸各省學差。沿襲陋規、隳廢職業。營私作弊、考試不公。以致真才淪棄、文治不光。今應作何整飭。差遣何官。及磨勘考核之法、何以盡善。務期允革弊端。著九卿科道、會同詳確議奏
  •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畨張映斗子張弘先、襲職
  • 甲寅。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吏部議覆、山西道御史馬大士疏言、各部堂官奏事時、應令滿漢司官、一體隨班入奏。從之
  • 禮部、太常寺議覆凡祭壇廟、執事之人、及樂舞生、今已遵㫖、酌量裁減。再查會典、祭祀時、祗有監察御史侍立之例。其禮部漢堂官、應各按班次行禮、停其壇上侍立。得㫖、是
  • 乙卯。吏部議、廣東瓊州道、向兼攝學政。今瓊州道範養民、非由科目出身。其瓊州學政、應歸廣東學道管理。從之
  •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畨戴青子恩克爾、襲職
  • 丙辰。差往貴州備辦吳三桂夫船芻糗事務、兵部郎中黨務禮、戶部員外郎薩穆哈、馳驛到京。奏稱雲南貴州總督甘文焜、向臣等言、吳三桂、於十一月二十一日、殺雲南巡撫朱國治、以所部兵反。前差往搬移吳三桂家口侍郎折爾肯等、被留。臣等星夜馳驛來京。上召議政王大臣等、面諭曰、今吳三桂已反。荊州乃咽喉要地、關係最重。著前鋒統領碩岱、帶每佐領前鋒一名、兼程前往、保守荊州、以固軍民之心。並進據常德、以遏賊勢。前往官兵、若沿途住歇秣馬、必至遲誤。著派戶部賢能司官、於每日宿處、齊備草豆應付。其陸續遣發大兵征剿之處、著議政王大臣等、速議具奏
  • 議政王大臣等、議派八旗滿洲、蒙古、每佐領、前鋒各一名、護軍各七名、驍騎各十名。漢軍每佐領、驍騎各五名。官員酌量兵數派出。從之
  • 丁巳。四川湖廣總督蔡毓榮疏報、吳三桂反。偽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明年甲寅為周王元年。貴州提督李本深、叛應之。前同黨務禮等、差往貴州兵部主事辛珠、與筆帖式薩爾徒、不及行、俱不屈死。雲南貴州總督甘文焜聞變、倉卒出貴陽府。將十餘騎自隨、日夕行數驛。十二月初八日、至鎮遠府。鎮遠橋守將、已應賊、率兵圍之。甘文焜度不免、手刃其子、遂自刎。筆帖式亞圖、華珊、亦自殺。貴州巡撫曹申吉降賊、賊兵遂逼鎮遠。漸入楚境。疏入、報聞
  • 蔡毓榮又疏言、先經雲南貴州總督甘文焜、手書與臣、密報吳三桂反狀。臣隨調沅州總兵官崔世祿等、疾赴貴州守禦。令彝陵總兵官徐治都、永州總兵官李芝蘭、各率兵繼進。復慮楚省兵單、檄南汝總兵官周邦甯、赴楚應援。下兵部知之
  • 禮部議覆、兵科給事中齊什疏言、請將盛京滿洲、蒙古、漢軍旗下子弟、與民童一體應試。從之
  • 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召梁清標、陳一炳、還
  • 諭兵部、雲南提督桑峨、調為湖廣提督。總統協鎮兵馬鄂善、暫留湖廣、與蔡毓榮、商酌機宜。力圖剿禦。以固地方
  • 以廣西境鄰貴州。授孫延齡為撫蠻將軍。以線國安為都統。令統兵固守
  • 命西安將軍瓦爾喀、進四川。諭曰、四川與滇省接壤。今吳三桂已反。爾可率副都統一員、悉領騎士、選撥將領、星馳赴蜀。凡自滇入川險隘之地、俱行堅守。大兵不日進剿雲南。俟我師臨境、賊勢漸分、倘有可乘之機、爾即與提督、相機進討。至西安等處、朕當刻期遣發禁旅、前來駐防
  • 吏部等衙門遵㫖會議、磨勘學差試卷之法。直隸各省、學臣所解之卷、不能無改謄潤色且因解卷、以致請托、亦未可知。相應停其解卷磨勘。俟三年期滿。督撫以稱職薦舉者、照例以參議道用。以公明尤著保舉者、照例內升京堂。若有徇情溺職等弊、應聽督撫指名題參。若督撫徇情不參、被科道糾參、或有別官首出、將督撫一併議處。從之
  • 奸民揚起隆、詐稱朱三太子。糾黨謀叛。約於京城內外、放火舉事。鑲黃旗監生郎廷樞家人黃裁縫。正黃旗周全斌子周公直家人陳益等、與焉。是日、郎廷樞察知其事。隨拏其家人黃裁縫等四人首告。周公直亦呈首、有素不識面兇惡之徒、三十餘人、在於伊家。正黃旗都統圖海、祖永烈等、親領官兵、圍周公直家。鑲黃旗副都統紀哈裏等、亦親領官兵往捕。賊陳益等、放火拒捕。鑲黃旗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孫、首先入內。官兵繼進。拏獲陳益等。復廣為搜捕、共獲賊數百人。楊起隆逃去。所獲賊黨、俱下三法司勘問
  • 戊午。諭吏部、兵部、吳三桂背恩反叛。其原系伊藩下文武官員人等、在直隸各省出仕、及閑住者。恐因吳三桂反叛、心懷疑畏、致罹法網、有負朕撫育好生之意。伊等原系朕之官民。叛逆之事、與伊等並無干涉。雖有父子兄弟、見在雲南、亦概不株連治罪。自今以後、各宜安心守職、無懷疑慮。爾部通行曉諭
  • 諭戶部、前出徵兵丁、各給銀十兩。今出兵甚速、不比往時。恐有窮困兵丁、稱貸辦裝。除給銀十兩外、再各增給十兩。委署章京之護軍校、驍騎校以下、護軍、撥什庫、甲兵、弓匠以上、各給銀二十兩。鐵匠等、亦各增給銀十兩
  • 除江南邳州、濱河水淹地畝額賦
  • 己未。命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為甯南靖寇大將軍、總統諸將。多羅貝勒察尼、都統覺羅朱滿、鄂內、伯宜理布、覺羅巴爾布、護軍統領伊爾度齊、額司泰、前鋒統領碩岱、參贊軍務。並都統范達禮、王國詔、副都統魯西巴圖魯、托岱、穆舒渾、希福、阿晉泰、肯齊赫、蘇虎濟、根特、祖澤純、宜思孝、柯彝、趙賴、同往
  • 賜大將軍王、貝勒、大臣等、袍服、貂裘、白金、馬匹、甲冑、有差
  • 議政王大臣等議奏、欽奉上諭、以吳三桂屬下、散處直隸各省官員、不知逆情、概從寬宥。今除此等不議外。至吳三桂子吳應熊、見在京城。其隨從官員、知情亦未可知。此等與在外官員不同。不便從寬。應請拏問。得㫖、朕意本欲寬宥。爾等既以為不便從寬、著暫行拘禁。事平、分別請㫖定奪
  • 以蘇尼特故杜楞郡王公額子牢張、襲爵
  • 庚申。諭議政王大臣等、大兵進征楚蜀。若須援兵、自京發遣、難以驟至。且致士馬疲勞。兗州地近江南、江西、湖廣。太原地近陝西、四川、均屬東西孔道。可發兵駐防、秣馬以待。所在有警便即時調遣。可令副都統馬哈達、領兵駐兗州。擴爾坤、領兵駐太原
  • 辛酉。命直隸各省巡撫、仍管兵務。各設撫標左右二營
  • 壬戌。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詔削吳三桂爵。宣諭雲、貴、文武官員、軍民人等曰、逆賊吳三桂、窮蹙來歸。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輸款投誠、授之軍旅、錫封王爵。盟勒山河。其所屬將弁、崇階世職、恩賚有加。開閫滇南、傾心倚任。迨及朕躬。特隆異數、晉爵親王、重寄幹城、實托心膂。殊恩優禮、振古所無。詎意吳三桂、性類窮奇。中懷狙詐。寵極生驕。陰圖不軌。於本年七月內、自請搬移。朕以吳三桂出於誠心、且念其年齡衰邁、師徒遠戍已久。遂允奏請、令其休息。仍敕所司安插周至、務使得所。又特遣大臣前往、宣諭朕懷。朕之待吳三桂、可謂禮隆情至。蔑以加矣。近覽川湖總督蔡毓榮等疏稱、吳三桂徑行反叛。背累朝豢養之恩。逞一旦鴟張之勢。橫行兇逆、塗炭生靈。理法難容、神人共憤。今削其爵。特遣甯南靖寇大將軍、統領禁旅、前往撲滅。兵威所至、刻期蕩平。但念地方官民人等、身在賊境。或心存忠義、不能自拔。或被賊驅迫、懷疑畏罪。大兵一到、玉石莫分、朕心甚為不忍。爰頒敕㫖、通行曉諭。爾等各宜安分自保。無聽誘脅。即或誤從賊黨、但能悔罪歸誠、悉赦已往、不復究治。至爾等父兄子弟親族人等、見在直隸各省、出仕居住者、已有諭㫖、俱令各安職業、並不株連。爾等毋懷疑慮。其有能擒斬吳三桂頭、獻軍前者、即以其爵爵之。有能誅縳其下渠魁、及以兵馬城池、歸命自效者、論功從優敘錄。朕不食言。爾等皆朕之赤子。忠孝天性、人孰無之。從逆從順、吉凶判然。各宜審度、勿貽後悔。地方官即廣為宣佈遵行
  • 諭陝西總督哈占、提督張勇王輔臣等、逆賊吳三桂、倘有偽劄偽書、潛行煽惑、當曉諭官兵百姓、令其舉首上聞。爾等皆朕擢任股肱之臣、捍禦邊境、綏輯軍民、惟爾等是賴。其悉知朕意
  • 命都統赫業為安西將軍、率兵同將軍瓦爾喀等、由漢中入蜀。護軍統領胡禮布、為副將軍、偕署前鋒統領穆占、副都統顏布、同往
  • 癸亥。順天府進春
  • 前鋒統領碩岱、領前鋒兵啟行、赴荊州
  • 前同黨務禮等、差往貴州、戶部郎中席蘭泰因驛馬不敷、隨後啟行。於是日抵京
  • 諭兵部、遣發大兵、原為掃靖叛逆、以安百姓。凡兵丁廝役、於所在地方、恐有恃強、掠民財物、拆人廬舍、壞人器具、汙人婦女、擾害生民、及損壞運河閘板樁木。統兵主帥、各宜體朕為民除叛用兵之意、申明紀律、嚴加鈐束。倘有違禁妄行、從重治罪。著即速行曉示
  • 禁民間養馬
  • 甲子。𡻕暮、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 遣官祭太𡻕之神
  • 察哈爾和碩親王布林呢、巴林多羅郡王鄂齊爾、科爾沁多羅冰圖郡王額濟音、敖漢多羅郡王紮穆蘇、紮魯特多羅貝勒紮穆等朝正。聞吳三桂反、爭請獻所攜馬匹助軍、復有願率所部兵、隨大兵進討者。上諭之曰、吳三桂本為流寇所迫、勢窮來歸之人。朕推置心腹、委以重任、累進親王。子為額駙。恩養至此、尚行反叛、負國已極。今已遣大兵進剿、吳三桂雖反、亦將安往。朕與爾等、亦同一體、如有需用爾等之處、可俟春回草青時、再聽調遣
  • 乙丑。賜朝正外藩、察哈爾、巴林、科爾沁、敖漢、紮魯特、王、貝勒、貝子、公、台吉等、及內大臣、大學士、上三旗都統、副都統、尚書、侍郎、學士、侍衛等、宴
  • 升正黃旗副都統倭內巴圖魯、為奉天將軍
  • 旌表八旗節婦、滿洲布顏圖妻奚氏等九人、蒙古墨兌妻孫氏等二人、漢軍馬四妻程氏等四人、烈婦、滿洲俄樂諾妻佛氏等八人、各給銀建坊如例
  • 𡻕、人丁戶口、一千九百三十九萬三千五百八十七。田、地、山、蕩、畦地、五百四十一萬五千六百二十七頃八十三畝。徵銀、二千五百六萬四千二百一十五兩六錢有奇。米、豆、麥、六百二十四萬三千三百八石七斗有奇。草、二百二十九萬一千三百六十五束。茶、十六萬八千三百四引。行鹽、四百四十四萬一千二百七十四引。徵課銀、二百七十九萬二千七百五兩三錢有奇。鑄錢、二萬九千三百四十七萬六千六百八十有奇
 卷之四十二 ↑返回頂部 卷之四十四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 註:此處標為「卷四十四」,恐之前的分割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