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錄/8
目錄 | 弘道錄 | |
◀上一卷 | 卷八 仁 昆弟之仁 | 下一卷▶ |
弘道錄卷之八
仁
昆弟之仁
《左傳》:高陽氏有才子八人: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濟其美,不隕其名,以至於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故《虞書》數舜之功曰: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無違教也。納於百揆,百揆時叔,無廢事也。
錄曰:《通鎰前編》雲,謂之氏者,猶言朝代也。謂此二朝,有此十六人。又謂之十六族,而非一母四乳,如周有八士之類也。或者不知以為二帝之子,則高陽八子何其壽,而高辛之八子,豈皆堯之庶弟。與觀者詳之。
萬章問曰:象曰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庫,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
錄曰:鄭莊之於叔段,所謂藏怒者也。晉獻之於桓莊,所謂宿怨者也。不惟藏怒也,而且誓母於城穎焉。不惟宿怨也,而且詛無畜群公子焉。《中庸》曰: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又曰:父母其順矣乎。然則不能親於傲弟,鈴不能格於頑單之心矣。
《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錄曰:孔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釋之者曰:無得而稱其遜,隱微無進可見也。今觀詩人之詞曰:王季之所以友其兄者,乃因其心之自然,而不由於勉強。然則太伯之所以讓其弟者,又非因其心之自然,而有待於勉強乎。如此人何得而見,亦何得而稱,無俟隱微之一言而自明也。
《小雅》:寥彼蕭斯,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宜兄宜弟,合德壽豈。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
錄曰:二詩措詞切中漢七國之弊。觀於淮南好客,楚元設醴,何莫非孔燕也。然無豈弟之德,故終鮮樂壽之休。厥後鑄山煮海,招亡納叛,所謀紛紜疊出,衹以速其亂亡而已。又豈但繼世而立,猜忌之間而已哉。
《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子貢問曰: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錄曰:或問曰:夷齊之讓國,後世何以皆不及乎。愚應之曰:事之無始於前者,理則從天而出,從地而生,未有不善也。有始於前者,後鈴
以人問之,以心圖之,萬有不齊也。是故夷齊之於父命,因事以制義,而無心以收後世之效。後人之於兄弟,假養以興事,而有意以取古人之名。此其所以異,而召亂亦在乎其中矣。
《周書》:既克商二年,武王有疾弗豫。太公召公曰:我其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為功,為三壇同憚。為壇於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祝冊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子天。以旦代某之身。乃卜三龜,一習吉,啟籥見書,乃並是吉。公曰:體王其罔害,公乃納冊於金朦之匱中。王翼曰乃廖。武王既喪,管叔得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避,我無以告我先王。周公居束二年,則罪人斯得。公乃為詩以貽王曰:鷓鵲鴉鵲,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齋子之閔斯。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調繆牖妒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鋸,予所將荼,予所蓄租,予口卒店。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譙譙,予尾偷修,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維音曉曉。
錄曰:王與叔雖有君臣之分,公以手足視之,則皆同也。王死,則代叔誅,則忍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夫暝眩之與悖亂,雖有親疏遠近之殊,其動搖王室則一也。是故丕子豫,則民罔不衹,幫子通,則民罔不侮。然則植璧秉珪,與破斧缺戕,聖人寧有異心哉。其哀我人斯易地,則皆然也。
又曰:貽者流傳,致達之稱,流言之起,茫昧無根。夫苟默而不言,王室忽然有難,誰其知之。又誰其使之。仁者固如是乎。若但苟且而言,懿親忽然無愁,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仁者,不如是也。今觀其詞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設使五尺之童聽之,豈不知鴉鵲之惡不可追,而拮鋸之苦為可信哉。此其感人之切,奚翅忠誠懇。至其於屬詞比事之問,真如風之動物。然則天之雷電以風,豈無由而致之乎。
《左傳》:晉以驪姬之難詛,無畜群公子。自是晉無公族。及成公立,乃宦鄉之適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晉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至是。趙宣子請以括為公族,曰;君,姬氏之愛子也。微君姬氏,則臣狄人也。公許之,以宣子為旎車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為公族大夫。
錄曰:趙宣子之請族,其感於姬之請嫡乎。雖然宣嫡而趙族世括,族而趙嫡亡。然則醃車安在哉。公族安在哉。是以君子貴於有子。
韓獻子告老,將立公族穆子。穆子有廢疾,辭曰:《詩》云:弗躬弗親,庶民弗信。無忌不才,請立起也。起與田蘇游,而稱好仁。《詩》云: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恤民為德,正直為正,參和為仁。如是則神聽之,介福降之立之,不亦可乎。使宣子朝遂老。晉侯謂韓無忌仁,使掌公族,為公族大夫。
錄曰:韓與趙,三晉之巨臂也,故獻子不背趙孟以為知義。起與盾,巨室之大木也,故無忌不先韓起以為伏仁。雖然義立而後仁,顯嫡宣孟所以化穆子也,族屏季所以感悼公也。《詩》曰:世之不顯,厥猷翼翼。其斯三晉之所由盛,而曲沃之所由分歟。
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馮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命以義夫。
錄曰:宋宣之致國於穆公,左氏以為知人,公羊以為首禍,將何所拆衷乎。夫堯薦舜,舜薦禹,既聽命於天矣,而朝覲、訟獄、樞歌未嘗不取信於民,以至益之。與啟則又不然,朝覲、訟獄、樞歌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蓋堯舜禹益之事,由於自然之命,天理之公耳;此所以萬世而無弊。穆宣夷馮之事,出於好樂之情,爾我之私耳;此所以再傳而不終。雖然孔父之受命,賢於趙普之再悅;而子馮之居鄭,愈於德芳之負約。穆公可謂不負其初心矣。
宋桓公疾,太子玆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魚。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順遂,走而退。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為左師以聽政。於是宋治。故魚氏世為左師。
錄曰:穆公舍馮而立與夷。父子之分紊矣,所以卒致篡弒之禍。目夷固請以立玆父,兄弟之倫正矣,所以獲成宋治之美。然則何鈴晞讓以為
義。好名以相高乎,要之父死子繼者,萬世之常也。兄終弟及者,一時之變也。非常非變,亂而已矣。
公孫敖娶於莒,曰:戴己生文伯,其姊聲己生惠叔。戴己卒,又聘於莒。莒人以聲己辭,則為襄仲聘焉。登城見之美,自為娶之,盡室奔莒以從己氏也。魯人立其長子穀,是為文伯。文伯疾而請曰:穀之子弱,請立難也。許之。文伯卒,立惠叔。
錄曰:魯文之世,殺嫡立庶,而乃有穀與難之讓。君子可以愧襄仲矣,而卒不免於底埋之難者。《傳》曰:君以此始,亦以此終,慶父之殺般及閔,襄仲之殺惡及視;一也。然則雖欲不死,烏得而不死。
《漢書》:河間王德,武帝兄也。脩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以金帛縣。是四方道術之人,不遠千里,或有先世舊藏多奉以奏。故得書多與。漢朝等悉皆先秦古文,若《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
記七十子之徒,所論其學,舉六藝,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脩禮樂,被服儒術,造次必於儒者。山束諸儒多從而遊。武帝時,來朝獻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其對推道衛而言,得事之中,文約指明。立二十六年薨,中尉常麗以聞,曰:王身端行,治溫、仁、恭、儉,篤敬愛下,明知深察,惠於鰥寡。大行奏謐法曰:聰明睿知。曰:獻宜。鎰獻王。
錄曰:自西漢溺冠罵儒之俗興,世傳諸侯王或數百,率多驕淫失道,悖亂凶慝,無所不至,豈天之降才爾殊哉。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彼儒者,誠何負於天下乎。二帝三王所為以標準後世者,具載於書。此其身端行,治溫仁恭儉。視彼安於鴆毒,利於危亡者,何其懸絕哉。史稱大雅卓爾不群,河問近之。可謂仁矣。
《後漢書》:束海恭王疆,郭后子,明帝兄也。建武二年立,為皇太子,十七年而郭后廢,疆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藩國以奉養母氏。光武不忍,遲回者數歲至。十九年六月,詔以皇太子疆崇執謙退,父子之情重違久之,其以疆為束海王,立陽為皇太子。
袁宏論曰:束海稱藩,譙恭之心彌亮。明帝承統,友於之情愈篤。雖興廢不同,父子兄弟至性,無問然也。
錄曰:愚觀承運迭興之主,每事鑒於已然。其易太子,正以推時之艱也。有如明帝之賢,而不預定於先漢,將復不震乎。厥後永平元年,疆果以病薨,帝已暗於將然矣。而能卒全因心,友於之愛,殆詩所謂篤慶者歟。
束平憲王蒼,明帝弟也。明帝甚親愛之。永平十一年,來朝月餘還國,帝臨送。歸宮悽然懷思,乃遣使手詔賜束平國中。傳曰:辭別之後,獨坐不樂。因就車伏軾而昤,瞻望永懷,實勞我心。曰者問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諸子年五歲已上能趁拜者,皆令帶之。
錄曰:束平之樂善,千古之美談也。夫諸侯皇皇。皇皇者,美也。美者,善信充實之謂也。彼以招政游士,聲名聞望昭著顯明者,皆非善信充實之謂也。蚓作金龜玉鶴刻符造瑞者乎。帝之大其言,良有以也。或曰:為善最樂者,蓋無所為而為。無所為而為,則亦何用而不得哉。
姜阬伯淮與弟仲海季江,家世名族,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外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復,以係嗣當立,乃遞往就室。肱博通五經,兼明星緯。士之遠來就學者甚眾,諸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聲相次,亦不應徵聘。侍人慕之。桓帝乃下彭城,使盡工圖其形貌以聞。肱匿於幽間處,以被韜面,言感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
錄曰:肱之篤行而若是哉。《詩》曰: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肱可謂能慰母心者矣。夫聖善令人者,廢之乎辭也;祥撻覽代者,徵之乎色也。隱裒原急者,釁之乎招也;瓶罄疊恥者,痛之乎往也。是故母子異室,兄弟同復,不廢辭矣。母慈弟愛,因心著聞,不徵色矣。徵聘無聞,黨禍無與,不釁招矣。色養而終,全體浩然,不痛往矣。質諸孔門,豈非所稱貧而樂者哉。按謝承書:肱繼母年少性嚴。肱感凱風之誼,兄弟同復,不入房室,以慰母心也。
《晉書》:王祥弟覽母朱氏遇祥無道。覽年數歲見祥被楚撻,輒涕泣抱持。至於成童,每諫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屢以非理,使祥覽輒與俱。又虐使祥妻,覽妻亦趁而共之。祥喪父之後,漸有時杳,朱深疾之,密使酴祥。覽知之,徑起取酒,祥疑而不與,朱遽奪反之。自後賜祥僎,覽輒先嘗,朱懼遂止。覽孝友恭恪,名亞於祥,及祥仕進,覽亦應本郡之召。先是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苟非其人,刀或為害虔。謂祥有公輔之量,特以與之。祥臨薨以授覽曰:汝後必興,足稱此刀。後果奕世多賢,興於江左。覽六子:裁,字士初,撫軍長史。基,字士先,治書侍御史。會,字士和,侍御史。正,字士則,尚書郎。彥,字士治,中護軍。琛,字士璋,國子祭酒。裁子導為名宰相。
錄曰:祥之事親無所進,覽之事兄有可委。父之失愛有所為,母之殘虐無所因。卒能使孝子悌弟萃於一門,禎祥和氣興於後世。此乃天假之以成二子之名,且以延束晉數葉之祚也。特以呂虔之事,未能盡信。然亦豈非牛金之祥乎。元雖膺命,導實啟之,其兆已先見矣,豈非順德之所感哉。
《舊唐書》:宋王成器,申王成義,玄宗兄也。岐王範,薛王業,弟也。幽王守禮,從兄也。上素友愛,近古無比。聖曆初出閤,列第於束都積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大足元年從幸西京,賜宅於興慶坊。及先天之後,興慶是龍潛舊邸,因以為宮,西南置樓。西面題曰:花萼相輝之樓。南面題曰:勤政務本之樓。上時聞諸王音樂之聲,咸召登樓,同榻宴譴。或便幸其第,賜金分帛,厚其歡賞。宋王尤恭謹畏慎,未曾干議時政,及與人交結。故上尤愛重之,嘗與書曰:魏文帝有詩云:西山一向高,高處常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服藥四五曰,身輕生羽翼。朕每思服藥而生羽翼,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昔陳思有起代之才,堪經綸之務,文帝乃絕其朝謁,卒令憂死。魏祚未終,遭司馬宣王之奪,豈神丸之效耶。虞舜至聖,舍象傲之愆。此為帝王之軌則,朕未嘗不廢復忘食欽嘆者也。頃因餘暇得此神方,今分此藥,願與兄弟等,同保長齡,永無限極。
錄曰:《益》之九五曰: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玄宗功大德尊,而五王虛中順應,合乎天理之正,即乎人心之安。手足相孚,心氣相應,友於之意,油然而生。當是之時,社稷永安,蒼生悅豫,大善而吉,不問可知矣。夫既至誠懷吾之德,是以展布謀猷,恢張治道,大君之志,暢然得伸。此開元之政並美於貞觀也。夫何問然之有哉。
《唐書》:張公藝九世同居比齊,隋唐以來皆旌表其門閒。麟德中,高宗封泰山,幸其宅,召見公藝,問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藝請紙筆以對,乃書忍字百餘,以進其意,以為宗族所以不協由,尊長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禮節或有不行,更相責望,遂為乖爭。苟能相與忍之,則家道雍睦矣。
錄曰:忍者,其不忍之心乎。不忍之心,天心也。九世之族,天性也。以不忍之心,加於不可易之姓,其視九族猶一人,九世猶一曰也。何不可共之有哉。若徒以強制為義,而無測怛慈愛施行於其問,則斯忍也,其刃心之刃乎,張公之意,殆不如是也。
元德秀字紫芝,為人質厚,少綠餚。以不及親在而娶,遂不肯好。人謂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杞,吾何娶。為及兄子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令。玄宗在束都酣五鳳樓,下命三百里縣令、刺史各以聲樂會集。德秀遣樂工數十人,連袂歌於篇。帝聞而異之,嘆曰:賢人之言哉。所得俸祿,悉衣食人之孤遺者,歲滿去。愛陸渾佳山水,乃居之。不為牆垣肩鑰,家無僕妾。歲飢曰,或不爨,陶然彈琴以自娛。尤善文辭。房琯每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蘇源明語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恥者,識元紫芝也。及卒,弟結哭之慟。或曰:子哭過哀禮歟。結曰:若知禮之過,而不知情之至。大夫弱無固,性無專,老無在,死無餘。人情所耽溺喜愛,大夫皆無之。生六十年,不識女色,未嘗有十畝之地,十尺之舍,十歲之僮,未嘗完布帛而衣,具五味而食。吾哀之,以戒荒深貪佞綺執梁肉之徒耳。
錄曰:愚觀會山之為人,俠然若太虛,無一塵之翳,浩然若澄淵,無一沙之滓。其躬自乳其兄之子,尤曠古罕所聞見。要不可繼,故亦不錄。然《晉史》稱弟子綏服攸喪三年,而《唐史》不著魯山兄子之名,亦無制服之義,乃特迷次山之慟。要之慟者,情也,服者,義也。以慈養兼無後二義律之,其當制服明矣。史果闕文也哉。
《宋史》:太祖皇帝性仁孝,質任自然。弟晉王光義嘗病亟,親往視之,自為灼艾。晉王覺痛,帝亦取艾自灸,以分其痛。每對近臣言:晉王龍行虎步,他曰必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能及也。
錄曰:陳橋之變,晉王與諸將先發,後聞所謂實始剪商也。然則龍行虎步已著於曰光相盪之曰。而約艾分痛,又驗其太平福德之語。至於斧聲燭影,僧文瑩輕'信以俟李壽,李壽傳疑,以恨胡陳。二子故丘瓊山,特據正史以明其誣。愚以為後世所以證成太宗之惡者,衹以後曰處弟之薄。故先疑其待兄之心,斃姪之情,故傳致其弒君之罪。其實太祖仁孝自然,縱有不肖,何忍遽至此乎。此錄據理為正,故因為之辮。
范文正公告諸子曰:吾貧時,與汝母養吾親。汝母躬執受,而吾親其旨未嘗充也。今而得厚祿,欲以養親,親不在矣,汝母亦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饗富貴之樂也。吾昊中宗族甚眾於吾,固有親疏。然吾祖宗視之,則均是子孫,固無親疏也。苟祖宗之意無親疏,則饑寒者,吾安得而不恤也。且自祖宗來積德百餘年,而始發於吾,得至大官。若獨饗富貴,而不恤宗族,異曰何以見祖宗於地下,今何顏入家廟乎。於是恩例俸賜常均於族人,盡以餘俸置附郭嘗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雲。
錄曰:此文正未達之所志,與已達之所施。自書契以來,惟此公能擅其美。愚嘗推其所以然者,其說有四,一曰存心之公,二曰奕世之賢,三曰`風俗之厚,四曰君德之隆。蓋自其為秀才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此識見,而後能、有此度量;此其存心之公一也。以純七等為之子,其繼志迷事,有不能以公之心為心者乎;此其奕世之賢二也。今置附郭嘗稔之田千畝,不惟忌毀曰招,且恐多事,未免;指以勢豪,混以債負,限以搖役,擾以逍負,何所不有,豈能安枕高外而饗高義乎,此其風俗之厚三也。況公之立朝,剛毅正直,旅進旅退,未嘗依阿取容。若非遭過至聖之主,安能始終自保以瞻族人乎,此其君德之隆四也。後世不幸,或宗族爭長競短,或甲是乙非,或逢時縮首浩嘆,或遭變甘陸況,區區企仰,古人安能及哉。此其存心公私之所攸分,子孫賢愚之所攸別,風俗美惡之所攸殊,世道升降之所攸係,不但周急之一端而已也。
司馬旦弟光友愛篤至。旦年將八十,光奉之如嚴父,保之如嬰兒。每食少頃,則問曰:得無饑乎。天少冷,則撫其背曰:衣得無薄乎。光後居洛,旦居夏縣,有園沼勝槃,光歲一往省,旦亦問至洛視光。凡光平時所與論天下事,曰一有助焉。及光被門下侍郎召,固辭不拜。曰一引大義語之曰:生平誦堯舜之道,思致其君。今時可而違,非進退之正也。光乃幡然就道。六是時天下懼光之終不出,及聞此言,皆欣然稱曰百:長者之言也。
錄曰:《同人》之卦,二以得位得中,而上應九五。其光之謂乎。五以剛健中正,而下應六二,其曰一之謂乎。故一則離明致主為天下之快睹,一則中誠格物伸天下之大誼,百世之下可以觀矣。
伊川序明道先生行實,曰:先生資稟既異,而充養有道,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寬而有制,和而不流,忠誠貫於金石,孝弟通於神明。視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陽之溫;聽其言,其入人也,如時雨之潤。胸懷洞然,徹視無問。測其蘊,浩乎若滄瞑之無際。極其德,美言蓋不足以形容。其行已,內主於敬,而行之以恕;見善若出諸已,不欲弗施於人,居廣居而行大道,言有物而動有常。明於派物,察於人倫。知盡性至命,必本於拳弟;窮神知化,由通於禮樂。辯異端似是之非,開百代未明之惑,秦漢以來,未有臻斯理也。
錄曰:《大畜》之為卦也。剛健篤實,光輝宣著。故以伯淳之至德不為徒說,以正叔之至文不為溢美。譬如慶曰祥雲,瞻之則見其光被四表;和風甘雨,沐之亦可以澤潤四方。立德立言,無以瑜此。
《四明誌》:國朝楊文懿公兄弟由六,父棲芸,生三子自懲、自念、自息。自懲,號梅讀,子即守陳,官至吏部侍郎,守陸官至南京吏部尚書。自念,號見素,子守隨官至工部尚書。自息,號韋庵,子守隅官至廣西右布政,孫茂元刑部侍郎,茂仁四川按察使。又皆文懿公子也。棲芸通《易》書《詩》二經,力希濂洛關閩之學,德性剛方,踐履誠確。晚年進德彌篤,更號思誠。文懿號鏡川,弟號碧川,天性孝,友待諸弟,怡怡相師友。遠有以紹儒先之緒,近有以領家學之傳。四明自楊慈湖師象山黃束發師,考亭皆卓然,知體立用,行顯微不二之義,學者尊之而柄。芸實嗣其傳,至文懿益充大之。其始,則抱遺經以求聖人於言表,而不以訓詁詞章為能。故其持己律家,居官接物,視老壯如一曰,而不少肆。其子弟皆謹守禮法,不屈子不義,而以古人為必可期也。公嘗力辭部事,曰:吏部進退,百官眾怨所集。聞望如王恕,尚招人言。況臣迂疏,豈勝此任。又言:君可變,史不可滅。前時史臣不記建文君事,遂使革除,數年朝廷一切政事,及忠於所事者,皆湮沒無聞。及今來輯,尚可補國史之缺。景泰已復位,號實錄,猶書瑯戾王是宜改正;反舊例群臣章疏留中者皆不得書,乞悉付史館,皆名言也。
錄曰:宋潛漢之不肯任輔相,楊鏡川之不肯任史部,皆吾浙道學之儒。庶喪克己自盡者,於今罕見其儔矣。錄之。
弘道錄卷之八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