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思南縣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一區五地」建設,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縣保持經濟增長、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態勢。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2億元,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5億元,增長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22億元,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3億元,增長7.8%;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8702元、8899元,增長9.5%、10%;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138.82億元、129.21億元,增長0.7%、13.2 %。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測評排全省第二方陣第11位,順利實現增比進位目標。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八個方面工作。

(一)着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減貧成效明顯提升。大力實施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落實「76554」工作方法,紮實開展「春風行動」「夏秋攻勢」和「五個專項治理」,全縣減少貧困人口27837人,出列126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6.06%,完成脫貧摘帽80%以上的工作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全縣調整種植結構25.1萬畝,調減玉米等低效作物14.95萬畝,種植生態茶3.29萬畝、經果林2.14萬畝、中藥材7.5萬畝、蔬菜30.44萬畝,撫育管理油茶5萬畝,發展食用菌2328.8萬棒,出欄生態畜禽246萬頭(羽),帶動6.7萬貧困人口增收。易地扶貧搬遷穩步推進。板橋、塘頭、雙塘安置點全面建成,完成2017年度縣內搬遷入住1622戶6960人,跨區域搬遷至萬山安置點1555戶6938人。全面落實「五個三」措施,各安置點綠化、亮化、美化及後續保障逐步完善,就學、就醫、就業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實現搬遷群眾就業5352人,組建搬遷安置點社區3個、便民服務中心2個,拆除2016年度搬遷群眾舊房996戶,647.79畝宅基地復墾復綠通過驗收。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建成農村「組組通」公路1980公里,30戶以上村民組100%通硬化路。建成農村基礎設施水利扶貧一期供水工程和117處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解決25.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電力通訊設施進一步改善,綜合供電可靠率達99.7%、電壓合格率達98.8%,4G網絡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實。兌現教育資助金1.66億元,資助學生24.87萬人次,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實現「零輟學」。醫療保障補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37萬人次9193.12萬元,補償比例達91.8%,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18萬貧困人口,簽約服務率100%。完成住房安全評定5.96萬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7050戶,安全住房保障率達96%。專項治理紮實有效。開展「兩錯一漏」專項治理,精準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實施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專項整治5912戶。整改「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問題22類。嚴查嚴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幹部作風明顯好轉。幫扶協作全面推進。深化常熟·思南東西部扶貧協作,各類人才培訓交流148批次2026人次,幫扶資金6431萬元,實施幫扶項目55個,結對幫扶14個鄉(鎮、街道)、28個貧困村。北京有研集團、大連民族大學、省移民局定點幫扶工作務實推進。紮實開展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活動,縣內120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120個貧困村,建立春暉扶貧產業基地28個,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捐資捐物2889.2萬元。

(二)着力打好重大風險防範化解攻堅戰,發展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加強各類風險摸排研判,積極作為,主動應對,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切實防範金融風險。通過多渠道加強小貸公司、擔保公司、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監管,組織開展國開行小額貸款、農商行貸款清收,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民間高利貸等違規金融活動,全縣不良貸款率控制在2%以內,金融機構存貸款比例處於合理區間。積極化解政府債務。嚴格落實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規定,通過發行專項收益債券、增加土地出讓收入、開展稅源普查與稅收清理、推動平台公司實體化轉型等方式,切實加強債務風險防範,全面完成存量債務債券置換。有效防範社會風險。深入推進「平安思南」建設,重點抓好平安警務雲、雪亮工程等智能化建設,「雪亮工程」視頻點位安裝運行實現縣鄉村全覆蓋。實施禁毒「鏈條式」管理,成功摘掉外流販毒重點整治關注縣「帽子」。全面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偵破涉惡類刑事案件27起,打掉涉惡犯罪團伙10個、集團犯罪2個。信訪工作加力提效,化解疑難信訪件88件。全面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排查整改事故隱患138處、燃氣隱患70餘處。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措施,查處無證經營門店5家。

(三)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深入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較真碰硬抓整改,鐵腕治污抓保護。環保問題完成整改銷號。強化污水治理,建成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完成縣城污水處理一、二期提標改造、縣城西岸排水口污水收集工程和文家店、三道水、牛角岩3座污水處理廠改造,累計鋪設污水管網22.5公里,修復污水管網5.5公里。強化城區揚塵、油煙污染治理,建築工地添置霧炮、PM2.5監測器各38台,549家餐飲單位安裝運行油煙淨化器。強化自然保護區監管,四野屯自然保護區內13家養殖場整改完畢。強化環保設施建設,建成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烏江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等項目。按照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時序,35個環保問題完成整改銷號,30件信訪轉辦件全部辦結,順利通過了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下沉督察。生態屏障植厚築牢。完成全域綠化「六綠」攻堅15.54萬畝、營造林12萬畝、退耕還林10.22萬畝,濕地保護與修復6.4萬畝,礦山生態修復10座,石漠化治理2.4萬畝,水土流失綜合治理3720畝,創建「綠道」示範帶2條,「綠園」「綠景」示範點4個。白鷺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通過驗收。生態環保監督監管有力有效。通過開展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綠盾2018」等專項行動,查辦涉林案件147件,依法查封環境違法企業4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3件。實施「一河一策」管理縣級河流18條,「河長制」管理縱深推進。

(四)着力推進穩增長促轉型,實體經濟加快發展。啟動實施實體經濟三年攻堅和產業大招商突破年行動,全力調結構、穩增長、促轉型。現代農業不斷提質。快速推進農業園區建設,完成省級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投資17.33億元,實現產值30.46億元,全縣新增1個省級、3個市級農業園區。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功引進北京順鑫鑫源食品、聯合利華立頓茶葉、貴州詹姆斯芬利茶葉等「產加銷」一體化農業企業,新增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2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49.8%。積極培育農業品牌,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19.43萬畝、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個、綠色食品認證3家,「思南黃牛」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思南晏茶」地理證明商標通過初審。成功創建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範例」。新型工業不斷升級。完成工業投資14.8億元,新開工項目17個,新投產項目12個,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2億元,新增入庫企業5戶。大力實施「雙千工程」,「千企改造」投資5.2億元,改造企業12戶,「千企引進」企業20戶,到位資金61.03億元,投達產項目5個。產業大招商引進「五大產業」項目42個,到位資金52.9億元。思南梵山山泉飲業被省水協授權為「多彩貴州水」指定生產企業,並榮獲「最具影響力品牌」。第三產業不斷增效。積極發展旅遊經濟,啟動申報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1個,接待遊客763.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4.54億元,增長35%。電商物流快速發展,新建和改造農村電子商務站點290個,發展網貨供應商30餘家,實現交易額5億元。推進大數據與實體企業融合發展,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億元。累計發展物流企業39家、快遞公司7家,實現營業額6億元。新增民營市場主體8501戶,增速排全省第二方陣第4位,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74億元。雙塘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成為「全省第七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五)着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發展後勁持續增強。紮實開展項目攻堅行動,完成40個省、市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投資77.62億元,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進一步加大。交通方面,完成交通投資21億元,開工建設項目1175個。烏江綜合港區、環白鷺湖公路、合興至餘慶高速公路等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湄潭至石阡高速公路(思南段)、思印城市快速幹道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思南塘頭至石阡本庄(塘頭至山口坳段)、縣城至燈油壩公路完成路基工程,張家寨至胡家灣、王寨至長壩、張家寨至寬坪、合興高速收費站至亭子壩4個縣鄉道改造工程加快推進,重建國省幹線災毀公路37.1公里,建成農村公路安保工程213.98公里,新建客運站2個、便民碼頭2個。水利方面,完成水利投資6.3億元,爛田溝水庫開工建設,龍洞、雙河口水庫和農村基礎設施水利扶貧二期供水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任家嶺、枹木寨、過水灣水庫基本建成。黑鵝溪、小河、趙家壩、張家嶺等7個水庫前期工作進展有序,花灘子大型水庫可研報告通過覆審。2018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完成管道安裝34.87千米,實現高效灌溉節水灌面4190畝。旅遊方面,完成旅遊投資6.96億元。基本建成石林景區升級改造二期、郝家灣景區園林項目、九天溫泉二期;白鷺湖國家濕地公園、騰龍峽等景區建設加快推進。電力方面,完成電力投資2.28億元,實施農網改造項目68個,新建和改造農村電網1306.78公里,新增配變879台,安裝低壓集抄和智能電錶12.3萬隻。通訊方面,建成移動4G基站415個、移動物聯網站點298個、800兆基站512套,實現「雲上思南」免費WIFI城區公共區域和重點景區全覆蓋。

(六)着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城鄉面貌明顯改觀。以建設山地特色新型城市為龍頭,示範小城鎮建設為紐帶,富美鄉村建設為支點,紮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用地保障有力。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7萬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2000畝,新增城鎮建設規劃用地1026畝。城鎮主板功能明顯增強。新老城區連接更加緊密,縣城新區連接線、中和大道延伸線建設加快推進,縣城新區一橋成功合龍,西站大道建成投用。加大老城區改造力度,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45.6萬平方米,投資25.95億元,建成商品房21.75萬平方米,實現建築業總產值45.87億元。府后街智能停車場基本建成,涼水溝、月亮灣山體公園即將建成,6個市民休閒空間建成並投入使用。加快推進示範小城鎮建設,投資6.2億元,建成塘頭、許家壩、長壩3個示範小城鎮「8+X」項目23個,集鎮配套設施更加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八項行動計劃,完成農村改水9338戶、改廚14135戶、改廁22034戶、庭院硬化21718戶,建成連戶路2279.43公里,新增移動式垃圾壓縮車8輛,增設鄉村垃圾桶7500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7.74%。城市管理持續加強。依託「數字城管」平台,強化城區亂停亂靠、占道經營、亂搭亂建動態監管,整體搬遷集貿市場,規勸流動商販3.2萬人,違章廣告、車輛違停等得到有效整治。實施城區垃圾中轉站附屬設施建設和市政維修工程,市容市貌明顯改觀,城市管理排名全市第一。

(七)着力推進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活力不斷釋放。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等重點改革,實施「減證便民」行動,清理證明事項768項、取消80項,成功頒發首張電商營業執照。「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農村產權交易制度改革等重點改革事項有序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通過省級驗收,並獲「優秀」等次。集中治理食品小作坊守護「舌尖上的大安全」、編織「骨幹水網」破解山區用水難題等改革經驗在省、市推廣。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家,98汽車大數據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7.03億元。培育外貿企業15家,1000噸大宗綠茶出口英國、越南、泰國等地,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20萬美元,囍文化土家刻紙走出國門在尼泊爾展出。

(八)着力推進民生事業發展,群眾福祉持續增進。完成八項民生支出39.9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99%,優先保障民生事業發展。教育優先發展地位凸顯。投資4.58億元,啟動學校整體搬遷5所、擴建2所,實施學前教育項目15個、全面「改薄」學校項目21個、學校改廁項目122個,義務教育校舍改造、大班額化解全面完成。組建「協作型」教育聯盟13個、「一體型」教育集團5個,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共享。小學、初中教學質量明顯提升,高中教學質量保持省市前列。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高質量通過國家評估驗收,縣職校成功創建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衛生健康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縣人民醫院新院建設全面完工,塘頭、許家壩等8個鄉鎮衛生院和縣疾控中心完成整體搬遷。深度貧困村、搬遷安置點和農村中小學醫務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組建縣域「醫共體」2個,申報市級以上臨床重點專科7個,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全面推進。就業創業加力加速。城鎮新增就業6210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培訓農村勞動力7892人次,促進轉移就業1.52萬人,引導扶持「雁歸」人員返鄉創業就業8000人,扶持微型企業發展226戶。社會保障更加有力。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51.2萬人,征繳基金4.67億元,發放待遇4.69億元,待遇發放率超100%。城鄉低保救助、特困供養全面提標,城鄉低保平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10%、7%。養老院建設實現鄉鎮全覆蓋,集中供養率達53.7%。文化事業快速發展。大型花燈劇《田秋》完成立排,花燭、花燈戲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板橋、瓮溪兩個紅軍駐地舊址獲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實施「廣電雲」戶戶用工程1.67萬戶,建成村級文化活動陣地40個,啟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明珠思南》APP客戶端上線運行,田秋紀念館建成開館。同時,關心下一代工作得到創新發展,我縣被評為「全省基層關工委樣板縣」。

一年來,我們積極回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承辦縣人大代表建議案和縣政協委員提案244件,回復率、滿意率均為100%。同時,國防動員與後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應急、統計、稅務、審計、法制、供銷、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政務服務、政務公開、機關事務、氣象、消防、檔案方志、雙擁、老齡、住房公積金、社會救助、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紅十字會、殘聯、科協、文聯等事業得到全面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縣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全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得益於全縣70萬各族人民的奮力拼搏。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思部隊、人民警察、武警官兵和消防隊員,向省市駐思單位,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及所有關心支持思南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問題:一是受經濟下行影響,融資難、融資貴、成本高等制約因素增多,部分企業發展較為困難;二是經濟總量小、增收渠道窄、發展需求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三是農業產業基礎薄弱,農村經濟乏力,群眾穩定增收保障不力,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四是少數幹部作風不實、服務發展能力不強,行政效能還需進一步提高等等。對這些短板和問題,我們不躲不避,盡銳出戰,全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絕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縣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託!

二、201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我縣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奪取全勝,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決勝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踐行「兩個維護」,全面落實「六個穩」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着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進三大戰略行動,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加快建設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試點縣、烏江生態經濟走廊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8%、1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0%左右;旅遊收入增長20%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節能減排降碳指標控制在國家下達計劃範圍內。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聚焦整縣脫貧,群策群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統籌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村人口政策保障問題,用好五步工作法和「76554」工作方法,瞄準總攻點,打好主動仗,確保全縣出列貧困村96個、減少貧困人口2.7萬人,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持續打好打贏「四場硬仗」。打贏產業扶貧硬仗。深化農村產業革命,重點發展生態茶、生態果蔬菌、中藥材、生態畜禽「四大」主導產業,加快推進18個500畝以上大壩產業結構調整,完成去冬今春新植茶園4.3萬畝,實施幼年茶園管護5.8萬畝,發展中藥材1.4萬畝、經果林5000畝、油茶5000畝、食用菌2000萬棒,蔬菜種植穩定在30萬畝以上,出欄生態畜禽246.4萬頭(羽)。加快形成以「一縣一業」為龍頭、「四大主導產業」為重點、區域性特色產業為補充,產銷對接順暢、利益聯結緊密的扶貧產業發展新格局。打贏基礎設施建設硬仗。全面完成30戶以上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掃尾工作,落實好養護措施。建成投用農村基礎設施水利扶貧二期主體工程和100個非貧困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確保6月底前全面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打贏易地扶貧搬遷硬仗。6月底前,實現易地扶貧搬遷21144人搬遷入住,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落實「五個三」措施,完成2016年搬遷群眾復墾復綠宅基地確權登記、2017年搬遷群眾舊房拆除及宅基地復墾復綠。支持國盛鞋業、福建金雞鞋服、新絲南服飾織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促進搬遷群眾就近就業。紮實做好搬遷群眾就學、就醫、醫保、社保、林地耕地經營權流轉無縫銜接,讓搬遷群眾實現安居樂業。打贏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硬仗。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加大控輟保學力度,確保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完成義務教育。全面落實健康扶貧醫療保障政策,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補償比例達90%以上,大病慢性病集中救治、簽約服務達100%。全面落實安全住房保障政策,紮實開展農村危房改造「回頭看」,集中整治危改不到位和透風漏雨老舊住房,確保農村安全住房保障率達100%。同時,加強扶貧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用好用活「三大資源」。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升級。深化常熟·思南「攜手奔小康行動」,着力打造產業扶持、人才培訓、園區共建、產銷對接、旅遊聯盟、結對幫扶升級版,新增結對幫扶鄉鎮6個,力爭在江蘇省內開設思南商品銷售店3家以上,帶動全縣優質農特產品銷售額達1000萬元以上,從長三角地區、東部沿海地區引進企業5家以上,着力將雙塘產業園區打造成東西部扶貧協作示範園區。深化定點幫扶。加強與北京有研集團、大連民族大學、省移民局定點幫扶單位對接,爭取更多幫扶項目、資金落地。強化社會幫扶。深化「同心戰貧困」行動,發動社會資源項目化參與脫貧攻堅,力爭協調落實社會幫扶資金4000萬元以上,着力將三道水紅薯粉加工廠打造成「同心戰貧困·赤子報春暉」品牌企業。持續抓好生態、旅遊、電商等扶貧行動。

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完成《思南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重點推進「三農」振興。推進產業振興。積極爭取省級綠色產業扶貧投資基金,加大產業投入,通過「引育轉」「龍頭企業+」的方式,清理處置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殭屍社」,融合帶動一批小農戶、薄弱社、家庭農場轉型升級,切實解決小農戶發展難、經營難的問題,積極推進優質農特產品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建設宜居鄉村。加快推進示範小城鎮建設「8+X」「兩改一化一道」等項目,持續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升級版八項行動計劃,重點抓好道路建設、飲水安全、供電保障、通訊網絡、房屋建設、美化綠化、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打造3個富美鄉村示範村。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新建和改擴建2萬戶(所)以上,行政村公廁普及率達75%以上。培育新型農民。依託新時代講習所、「三農專家服務團」、農村勞動力全員培訓等平台,深入開展農民教育培訓,着力培養造就懂發展、有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同步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基層組織振興。

(二)聚焦安全穩定,群策群力打贏重大風險防範化解攻堅戰。牢固樹立風險憂患意識,全面增強風險防範能力,着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嚴密防控政府債務風險。嚴格執行「七嚴禁」和「1+N」等債務管理系列政策,建立完善政府債務「借用管還」等債務管控機制。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千方百計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保脫貧。積極申報發行政府專項債券,促進縣域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縣屬國有平台公司實體化轉型,釐清政府和市場關係,有效盤活經營性國有資產,實現債務風險可控和經濟發展雙促進。嚴密防範金融風險。指導縣內金融機構清收化解不良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開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產品,嚴防抽貸、壓貸、斷貸影響民營企業發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網絡借貸等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嚴密防範社會風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增強應急管理能力,確保全縣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死亡率雙下降。繼續推進「平安警務雲」「雪亮工程」「智能平安小區」建設,着力構建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對敵反邪、防恐防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堅決打擊傳銷和非法直銷,集中整治消費市場亂象,依法打擊非法宗教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探索行政處理決定取代信訪答覆、信訪事項「複查聽證」等制度創新。全面加強食品藥品質量、農殘監測監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三)聚焦生態環保,群策群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奮力打造生態優美的「綠色明珠」。強力推進污染防治。紮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快推進縣城空氣質量監測新站建設,紮實開展工業污染、城市揚塵污染、煙塵污染等專項治理,PM2.5年平均濃度控制在35微克每立方米以內,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5%以上。加強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保護、完成農村千人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治理,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建成雙塘片區污水管網工程,加快推進孫家壩、板橋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香壩、亭子壩、大河壩污水處理廠前期工作,加快推進烏江船舶防污改造和船舶污水收集泵建設,實現烏江船舶污水進入城鄉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確保烏江國控斷面出境水質優良率100%。嚴格執行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啟動全縣農村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收運系統和2個鄉鎮「垃圾兌換銀行」建設,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強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實施森林擴面提質三年行動計劃,抓好全域綠化「六綠」攻堅行動收官工作,完成造林綠化4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2.4萬畝、發展生態產業基地5萬畝,打造2個標準不低於100畝的綠化示範點,落實森林保護156萬畝,重要濕地保護6.4萬畝,生態紅線保護率達24%,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大力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完成生態修復4萬畝、礦山修復19座,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48平方公里。強力推進生態環保監管。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生態保護報告制度、項目建設環評審批「三同時」制度,堅持河長制,建立林長制、湖長制、庫長制,紮實開展「六個一律」利劍行動和森林保護「六個嚴禁」專項執法行動,重拳整治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四)聚焦項目建設,群策群力夯實發展基礎。持續深化項目攻堅行動,有效釋放內需潛力,着力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全力謀項目爭資金。落實前期工作經費3000萬元,圍繞思德印同城化發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用好省政府重大民間投資項目工程包,謀劃現代物流、市政基礎、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800個以上,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規範做好項目可研、初設、用地、環評等前期工作。重點做好烏江綜合港區、思南通用機場、大岩關隧道及延伸線、黔北機場快速幹道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強勢推進上爭外引,積極破解資金難題,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達3.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98億元,簽約PPP項目3個,引進社會資本47億元。全力抓進度擴投資。以推進35個省、市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7.6億元以上。加快完善交通體系,爭取開工建設合興至餘慶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環白鷺湖公路、獅子口大橋,實施省道大河壩至青槓坡和縣道瓦房溝至香壩、青槓坡至楊家坳通鄉油路改造,加快建設湄潭至石阡高速公路(思南段)、思南烏江綜合港區配套物流園區,建成思印城際快速幹道,完成王寨至長壩、張家寨至胡家灣、張家寨至寬坪、合興高速收費站至亭子壩等扶貧公路改造。加快完善水利設施,開工建設趙家壩、何家灣水庫,力爭開工建設花灘子大型水庫,加快推進龍洞、爛田溝、雙河口水庫和縣城新區河道治理PPP項目、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建成沙壩水庫水源工程,完成2019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建設,治理病險水庫12座。加快完善電力通訊設施,開工建設110千伏香壩輸變電工程和35千伏三道水輸變電工程,升級改造農村電網562.96公里,新增配變355台,農村智能電錶安裝率達100%,綜合供電可靠率達99.8%、電壓合格率達99%。加快推進城鄉光纖網絡改造,行政村通光纖100兆以上接入能力達80%,加密4G基站建設40個,30戶以上自然村寨4G網絡覆蓋率達85%以上。全力建機制強保障。建立健全「一個項目一個專班」項目建設聯動機制,開通項目審批、手續辦理、工程推進「綠色通道」,切實解決項目手續辦理耗時長、施工組織保障弱等問題。完善項目建設廉政檔案,強化重點項目督查、調度和跟蹤審計,確保項目快速安全推進。嚴肅整治幹部作風和項目建設領域不正之風,科學配置土地資源,依法合理保障群眾權益,及時解決項目建設土地、資金、征拆等難題。

(五)聚焦產業增效,群策群力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持續實施實體經濟三年攻堅和產業大招商行動,積極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做大現代高效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六個三園」建設,着力實施園區景區化「十個一」工程,構建「園區+N」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完成省級農業園區建設投資10億元,實現園區總產值32億元。全年創建1個省級、2個市級、3個縣級農業示範園區,提質改造4個星級農業園區,全面推進塘頭「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整治低效土地300畝。加快推進北京順鑫肉牛、溫氏生豬、創輝蛋雞養殖等農業龍頭項目建設,全力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大力實施品牌化戰略,全面落實農產品產地准出制度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6萬畝,無公害農產品認證5個,綠色食品認證1個,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67.4億元,增長6.8%以上。做大新型工業。圍繞思南經開區200億級園區創建目標,大力推進「雙千工程」,完成技改投資3.5億元,實施「千企改造」10戶,「千企引進」企業13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5戶。圍繞特色農產品深加工、輕工業製造、新能源、船舶裝備製造等產業,着力引進行業龍頭企業、領軍企業及核心配套企業、關聯企業產業項目14個,實現到位資金32億元以上,全力推進工業企業延鏈補鏈強鏈。依託省級石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加力發展石材產業,確保年產石材在250萬平方米以上,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開工建設年產20萬噸優質活性石灰、年產300萬噸精品環保砂石骨料生產線、箱包服飾生產加工等項目,加快推進貴州詹姆斯芬利茶葉加工、十萬畝青花椒深加工項目和醬園、鼎一牲畜屠宰加工異地遷建項目建設,積極促進興黔船業投產達產。完成工業園區營業收入達170億元以上。做優現代服務業。以雙塘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提升居民消費產品供給水平,深入推進划行歸市,促進汽貿汽修、建材家居、文化旅遊、裝修裝飾等商貿服務業,向西南國際商貿城、萬豐國際商貿城、黔東汽貿城、思豐財富廣場等專業市場集聚發展。以農商聯動示範縣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智慧倉儲物流園、電商產業園和關中壩物流園區建設,全力構建縣、鄉、村三級現代物流體系。大力培育商貿流通主體和產業配套企業,新增商貿入庫企業8戶、外貿備案企業3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50萬美元,培育5000萬元以上集配企業1家。積極發展交通、住宿、餐飲、零售等傳統服務業。做活大數據產業。深入推進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累計新建或改造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300個以上,其中貧困村站點達140個以上,行政村覆蓋率超50%,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5.15億元。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產業「雲、網、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力爭建立「三農」數據採集、運算、應用體系,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融合發展企業10戶,實現大數據主營業務收入4.5億元,積極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1+6」政策文件,開展政策落實、金融服務、降本減負、擴大民間投資、營商環境、領導幹部聯繫服務企業六大專項行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積極引導金融機構落實「125」目標,深入推進「貴園信貸通」「特惠貸」「助保貸」「微企貸」等產品落實,搭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台,努力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全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80億元。

(六)聚焦全域旅遊,群策群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全面完成旅遊運營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旅遊經濟,全年實現旅遊收入70億元,增長20%以上。加強景區景點建設。加快推進思南古城景區、郝家灣景區二期、白鷺湖旅遊度假區一期、騰龍峽4A級景區和10個重點鄉村旅遊示範點,建成思南石林景區升級改造二期、郝家灣景區一期、獸王山溫泉景區一期、九天溫泉二期。加快推動鄉村旅遊與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努力打造一批旅遊特色小鎮、精品村寨。啟動郝家灣4A級景區申報工作。加強宣傳推介。以打響「千年古郡邑·百里水天堂」核心旅遊品牌為契機,全力打造「烏江之心」旅遊形象品牌、「思南之喜·喜動中國」旅遊核心品牌。探索建立「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文旅、康旅等八大融合,紮實抓好產業升級、形象包裝、品牌塑造、文化創新。深入實施旅遊聯盟、景區聯動機制,加強與旅行商、旅遊網站、旅遊俱樂部、客源地旅遊聯盟等涉旅企業合作,做到線上線下宣傳推介同頻共振,全面提升思南旅遊知名度、美譽度。打造精品線路。主動融入武陵山生態文化旅遊圈、環梵淨山金三角文化旅遊創新區、遵義紅色旅遊等旅遊節點,以石林、茶葉公園、白鷺湖、九天溫泉、思南古城等重點景區為支撐,以府文廟、周家鹽號、曠繼勛紀念館等文物景點為重要節點,以「囍」文化為核心,深度融入古郡文化、烏江文化、民間民俗文化、歷史文化、書院文化等元素,系統打造彰顯思南特色、展現思南形象、講述思南故事的文化旅遊精品線路,提高思南旅遊的引爆點和關注度,促進全域旅遊持續「井噴」。

(七)聚焦城鎮建設,群策群力打造最美江城。以深化「六城聯創」為抓手,對標「撤縣設市」要求,加快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進程,着力打造更宜商住、更有魅力、更富活力的「綠色明珠·最美江城」。強化用地保障。完成高標準農田耕地提質改造1.5萬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1000畝,爭取用地指標1800畝。強化規劃引領。對標市委、市政府培育和發展銅仁西部城鎮組群,打造市域城鎮體系發展極核要求,規劃建設30萬城區人口縣級市,完成縣城新區、城北片區、雙塘片區、河東片區「四大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塘頭鎮示範小城鎮總規修編。提高鄉規委運行效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做好村莊規劃。提升城區承載力。着力加密城市路網,開工建設雲山路、大同路、三才口至城北農貿市場、騰龍西路、濱江大道至鹽市街連接線等,重建梧桐路,全面建成縣城新區一橋、縣城新區連接線、中和大道延伸線等骨幹道路。着力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啟動建設城南、涼水溝、老縣委3個小農貿市場,雙塘城市客廳第四板塊建設,城北老農貿市場改建為市政廣場,建成投用老車站、老教育局2個智能停車場和涼水溝、月亮灣2個城市山體公園。改善居住條件。積極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全面完成思唐、雙塘、關中壩、邵家橋棚戶區改造區域房屋拆除,建成涼水溝等安置房600套,投資房地產開發12億元以上,加快推進金府壹號、尊龍世紀城、西南國際商貿城二期、多維國際等房地產建設,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提高城鎮管理水平。組建綜合執法力量,推動綜合執法由城區向集鎮下沉、向鄉村延伸,綜合運用數字城管、雪亮工程等大數據平台,嚴控城鄉「兩違」行為,全面整治城鄉公共秩序、環境衛生等,重點抓好居住小區、專業市場、老舊院落、農貿市場、汽車站、廠區、景區、賓館、酒店等物業整頓、消防整治、綜合治理、文明創建,全面鞏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成果。

(八)聚焦改革創新,群策群力激發發展活力。堅持改革推動,強化創新驅動,突出開放帶動,持續釋放改革創新活力,積極營造清新清朗的發展環境。抓實政府職能領域改革。完成縣級機構改革,全面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形成職責要點清晰,底線清單明晰的「兩要點兩清單」。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證照分離」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鄉、村兩級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全面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實現「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抓實經濟領域改革。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推進農村產權交易、農業經營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農業農村改革,積極探索多種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努力打造「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升級版。穩妥推進財稅體制、稅收征管、招商引資事前評估、國資國企等經濟領域改革,不斷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體系,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縱深推進教育、醫藥衛生、行政綜合執法、信訪維穩等民生領域改革,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改革紅利。突出創新引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組織企業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5個,申請專利80件以上,力爭全年新增科技型企業備案15家以上,全力支持大博金太陽能光電、98汽車大數據等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加快推進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爭取年內申報成功。強化開放帶動。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着力打造思南烏江水運口岸開放平台,積極支持思福實業、俄羅斯福建閩南商會、貴州詹姆斯芬利茶葉等外貿企業成長,促進外貿、外經、外資融合發展。藉助數博會、酒博會、茶博會、石博會等平台,圍繞「八大產業鏈」,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優強企業、高端人才、先進技術。

(九)聚焦民生事業,群策群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壓縮行政經費支出,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辦成一批民生實事好事。積極促進就業創業。深入開展「雙創」活動,紮實推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貧困勞動力、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等就業創業,繼續落實「3個15萬元」政策,扶持小微企業160戶,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161人,新增「雁歸人員」創業就業8000人,完成農村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6000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人以上。推進教育強縣建設。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開工建設青槓坡中學、長壩中學、亭子壩中學、合朋溪小學等整體搬遷項目,加快推進第八中學改擴建、第九中學整體搬遷、烏江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完成長壩波司登小學等9所學校改擴建。支持思南中學申創省級一類示範性高中、第六中學申創省級示範性高中、民族中學和第九中學申創省級特色學校。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有序推動教師交流、培訓,積極開展教育人才引進和特崗教師招聘,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優化醫療健康服務。全面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婦幼健康、衛生監督、臨床重點學科和基層醫療機構特色專科建設,推進兩個縣域「醫共體」實體化運行,進一步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確保縣內就診率達90%以上。完成縣人民醫院、中醫院整體搬遷和婦幼保健院一期項目建設,啟動縣人民醫院三級甲等醫院、縣中醫院三級乙等中醫醫院和塘頭鎮、許家壩鎮衛生院二級綜合醫院創建工作,建設縣中醫康養醫療中心,全力抓好醫養結合試點工作。織牢社會保障網底。紮實開展參保企業繳費稽核,重點抓好「三類人員」參保,確保全年各險種參保人數達50萬人以上,征繳基金4.1億元以上。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各項制度。全面落實農村低保救助、城市低保保障政策,加強農村「三留守」人員、城鎮困難職工、失能人員救助幫扶。加強鄉鎮敬老院運行管理,確保農村養老、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增長2%以上。全面建立基本殯葬服務保障制度和節地生態獎補制度,形成覆蓋城鄉居民殯葬公共服務體系。紮實做好擁軍優撫工作,創建全省第九批、全國第七批「雙擁模範縣」。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建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示範點10個。抓好「田秋文化」「書院文化」等課題研究,全面推進「智慧廣電」工程建設、文化下鄉、農村公益性電影放映,舉辦好「溫泉文化展示暨囍文化藝術節」,不斷培育壯大文化產業,構建多彩繁榮的文化生態。加快完善體育基礎設施,提高縣體育館、茶葉公園自行車賽道等體育場所使用效率。

同時,全力支持監察委、法院、檢察院、民兵預備役工作,積極促進統計、審計、機關事務、檔案方志、民族宗教、退役軍人、供銷、水文、氣象、住房公積金、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工商聯、殘聯、計生協、紅十字會、政務服務、政務公開、外事僑務、關心下一代等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打鐵必須自身硬。面對新時代、新期盼、新要求,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升履職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全面加強政治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踐行「兩個維護」,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接受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始終對黨絕對忠誠。

(二)全面加強法制建設。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持續深化法律顧問制度,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切實做到依憲施政、依法行政,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有權不任性,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合法性審查制度、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責任倒查機制。認真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公眾監督、媒體輿論監督,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意見建議,確保行政權力依法公正、透明高效運行。

(三)全面加強效能建設。用實幹應對危機、用實幹推動發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切實提高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破解難題的能力。全面提升執行落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化縣政府月度工作例會制度,強化績效考核,健全行政責任體系,對重要工作、重大項目、重點任務實行台賬管理,建立任務鏈、責任鏈和時間軸。用好激勵約束、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給積極幹事者撐腰鼓勁,對庸政懶政者嚴肅問責。

(四)全面加強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強化重點部門、重要領域和重大資金監管審計,堅決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嚴懲各類腐敗行為。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市委、縣委相關作風建設規定,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奮力拼搏、開拓進取,全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以優異的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