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直指/卷二
目錄 | 悟真直指 | |
◀上一卷 | 卷二 | 下一卷▶ |
七言絕句六十四首
[編輯]〈按《周易》六十四卦〉
言鼎爐二首:
其一
[編輯]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藥來烹。 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
乾,健也,取象為天;坤,順也,取象為地。在人為剛柔之性。日中有烏,為陽中之陰,在卦為離,離外陽而內陰,其內一陰為真陰,在人為人心所藏之靈知。月中有兔,為陰中之陽,在卦為坎,坎外陰而內陽,其內一陽為真陽,在人為道心所具之真知。
先把乾坤為鼎器者,以剛健柔順為造丹之體也。次搏烏兔藥來烹者,以真知靈知為造丹之用也。烹煉真知,而無一不真,則剛歸中正,烹煉靈知,而無一有昧,則柔歸中正。剛柔俱歸中正,則道心健人心順,真知靈知兩而合一,如驅烏兔歸於黃道矣。黃道者,中道,乃日行之道。蓋日行中道,月行九道。九道者,青朱白黑四道皆二,出黃道外,內外共八道。月與日會,日月相交而行,共成九道。日月相交處,是謂二物歸黃道。人生之初,只有一個良知良能真靈之性,並無人心,亦無道心。交於後天,另有人心道心之分,真知靈知之別。
人心者,一切知覺運動者是也,知覺即是靈知;道心者,一切境遇不迷者是也,不迷即是真知。人心只能靈知,而不能真知,其性柔,故謂陰。道心既具真知,兼能靈知,其氣剛,故謂陽。雖聖人亦有人心,雖凡人亦有道心。聖人有人心者,以其不能滅知覺也;凡人有道心者,以其間有不昧處也。聖人之所以異於凡人者,真靈如一,有知有覺,能常不昧耳。凡人之所以異予聖人者,真靈相隔,有知有覺,不能不昧耳。蓋人心有識神藏焉,識神借靈生妄,見景生情,隨風揚波,靈歸於假,而人心惟危矣。
人心惟危,邪氣盛而正氣弱,道心不彰,而道心惟微矣。修道而煉道心真知之剛,歸於中正;煆人心靈知之柔歸於中正,是剛柔相合,健順相當,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良知良能,渾然天理,一氣流行矣。金丹怎能不生乎?金丹乃剛柔二氣凝結而成,真知靈知歸於中正,天人混合,如一粒寶珠,懸於虛空,無處不照.金丹有象,由微而著,由生而熟,焉有不解脫者乎?
其二
[編輯]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 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閒論。
爐所以運火,鼎所以煆藥。金丹之道,法坤之柔順以為爐,循序漸進;效乾之剛健以為鼎,猛烹急煉。能剛能柔,能健能順;志念堅固,愈久愈力;鼎爐穩定,不動不搖;可以采藥運火矣。人心靈知,外陽而內陰,如日之精,日精射外也;道心真知,如月之華,月華藏內也。靈知外陽,屬魂,真知外陰,屬魄。靈知精魂,所謂神而神者,真知華魄,所謂不神而神者。神而神,其中有假,不神而神,假中含真。煆煉精華者,煆去人心靈知真中之假,煉出道心假中之真。假靈去而真靈定,則魂不飛而魂制矣,真知現而假知滅,則魄不散而魄制矣。魂魄既制,則真知靈知,情性相投,凝為一氣,氤氳沖和,聚散變化,寂熬不動,感而遂通,一步一趨,皆是天機。此中神妙非可以言語形容者也。
言偃月爐二首:
其三
[編輯]休泥丹灶費工夫,煉藥須尋偃月爐。 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須柴炭及吹噓。
偃月者每月初三,現一鉤之光於坤方;其光偃仰,故謂偃月。在人為至靜之中,有一點陽光透露,有象於偃月;在卦為震,所謂"初三日震出庚,曲江岸上月華瑩"者是也。這一點陽光,不是別物,即是道心之光。丹道之所難得者,道心。道心一現,天理昭彰,剛氣漸振,山河大地,盡皆靈藥,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藥即是火,火即是藥,自有天然造化之爐,真正之火,何須丹灶柴炭吹噓之功乎?
其四
[編輯]偃月爐中玉蕊生,硃砂鼎內水銀平。 只因火力調和後,種得黃芽漸長成。
偃月爐,即前所謂道心。玉蕊者,玉為溫柔之物,屬陰,蕊為光華之物,屬陽。玉蕊即陰中之陽,喻道心之真知。硃砂鼎即人心。水銀者,流動不定之物,屬陰,即陽中之陰,喻人心之靈知。道心常現,真知不昧,人心之靈知自然平靜,不能飛揚;再用調和之功,以道心所具之真火,煆盡人心中之假靈,而歸於虛靈。天人合發,真知靈知如一,知至而意誠,是名黃芽。黃芽即真靈之所種,其靈得土溫養,如草在地,方芽而色黃,故名黃芽。真知靈知二物,火力調和以後,歸於中正,已入中央上釜,再加真意溫養之功,十月氣足,自然成熟脫化矣。
言真鉛四首:
其五
[編輯]嚥津納氣是人行,有物方能造化生。 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道心真知,具有先天真一之氣。取象為鉛,乃成聖成賢,作佛作仙之真種子。若欲修煉大丹,舍此真種,再無別物矣。世間癡迷漢,徒修一身,有形有象之物;咽津納氣,自謂修道,殊不知一身所產者,乃後天滓質之物,安能生先天至靈至聖之丹?此乃鼎中無有真種,猶將水火煮空鐺耳。
其六
[編輯]調和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 若問真鉛是何物,蟾光終日照西川。
金丹,乃道心真知之真鉛,人心靈知之真汞而成。欲修金丹,先調鉛汞。道心剛,屬陽,為大;人心柔,屬陰,為小。人心無道心,借靈生妄能以敗道。若以道心制之,靈明不昧,能以助道。道心固不可少,人心亦不可滅,但不使人心妄用其靈耳。古人教人死人心者,死其人心之假靈,非死人心之真靈。若不分真假,一概死盡,則入於頑空寂滅之學。傷其小,即害其大,陰陽偏孤,生機氣息,將何而成金丹大道乎?故曰大小無傷兩國全。兩國全者,人心靈知、道心真知,兩而合一,以真知而統靈知,以靈知而順真知,真靈不散,依然良知良能,渾然天理,圓明本性,金丹成矣。
蓋真知靈知,乃良知良能之總體,在先天則謂良知良能,在後天則謂真知靈知。後天中返出先天,則真知即是良知,靈知即是良能。真知靈知,本來原是一家,無有兩樣。因交後天,一點良知之天真,迷失於外,為他家所有;我家所存良能之靈,亦雜而不純,遷移不定。若要返本還元,仍要在假知中討出個真字下落,引回我家,方能靈知不昧。這個真知,為至剛至健之物,故取象為真鉛。真知具有先天真一之氣,又取象為水中金,又取象為月中光,水中金,月中光,皆陰中有陽之義。但這真知,未經複還,猶在他家,不為我有,故曰蟾光終日照西川。月中有金蟾,蟾光即月中之光,喻真知外暗而內明也。終日照西而不照東,分明光耀在彼矣。仙翁後詩云:"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正是蟾光終日照西川之旨。學人果能知的蟾光終日照西川,是實實知的真知下落,即可以照東,與靈知相會矣。噫!順去死,逆來活,往往教君尋不著,真知豈易知哉?
其七
[編輯]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 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
避世離塵,入山養靜,乃丹還以後之事。不知者入山養靜,以為可以長生。夫長生之道,須要得真鉛一味,方能取效。但真鉛須要在塵世中尋出。若入山修道,山中內外。儘是陰氣,何有真鉛至陽之物。真鉛是先天靈根,又曰天根,又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氣,又曰水鄉鉛,又曰水中金,又曰黑中白,又曰魄中魂,又曰黑虎,又曰金公,又曰他家不死方。古人取象多端,歸到實處,總是形容道心之一物耳。
這個道心,發而為真知之妙有,藏而為精一之真空,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家家有之。然家家有之,而非自家所有,蓋其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也。因其家家有,而非自家有,所以愚人遇之不識,當面錯過了也。明末彭好古不達此理,認家家有的字句,直指為女鼎,近來知幾子,又以三峰采戰註疏。如此惛愚迷誤後學,罪莫大焉!
其八
[編輯]竹破須將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 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聖機。
竹破竹補,抱雞用卵,以類求也。《三相類》曰:"同類易施功兮,非類難為巧。"若非其類,不是真種,萬般作用徒勞力耳。益金丹大道者,聖人之事也。欲學聖人,須求聖人之種,即真鉛之真知。以此真知,修持大道,未有不合聖人之機者。聖人之機,渾然天理而已,真知而無一不知,無一不真,能以複天理,故雲合聖機。既合聖機,即是聖人,奈何學人不下肯心者何哉?
言用鉛:
其九
[編輯]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 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收取滿堂金。
金丹之道,虛心實腹,兩般事業。虛心者,虛人心,修性之事;實腹者,實道心,修命之事。虛心實腹兩件,性命所開,其義俱深。若欲虛心,須要識得心。蓋心有人心,有道心。人心宜虛不宜實,道心宜實不宜虛。若不分心之真假是非,一概虛之,不但不能了命,而並不能了性。若識其心,不須虛人心,先須煉真鉛之道心以實其腹。腹實則集義而生,客氣自消,人心自虛。四象和,五行攢,金玉滿堂,命寶到手,可以虛人心而養道心,了其性宗,歸於無何有之鄉矣。
言不用鉛
其十
[編輯]用鉛不得用凡鉛,用了真鉛也棄捐。 此是用鉛真妙訣,用鉛不用是誠言。
修丹之法,惟采真鉛為要著。但鉛亦不同,有凡鉛,有真鉛。凡鉛者,山中所出,乃有形之濁物,與我無情;真鉛蓄,家園所產,乃無形之道心,與我同類。自古上仙,能以超凡入聖者.皆賴其真鉛道心之功,故曰用鉛不得用凡鉛。但道心雖是先天真寶,乃自後天中產出,有用之時,有不用之時。當其未結丹也,必借道心之真知,以制人心之靈知。人心已定,靈知不昧,道心人心,動靜如一,真知靈知,虛實相應,聖胎已結,急當抽去道心之剛,溫養胎息矣。夫用道心者,所以制人心,人心已靜,識神已滅,良知良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真靈獨存,炯炯不昧。道心無所用,可以有無俱不立,物我悉歸空。陸子野云:"用鉛之法,如捕魚兔之筌蹄。"魚兔賴筌蹄而得。既得魚兔,則筌蹄無用。用鉛妙訣,實在於此。倘不知用鉛之訣,當丹已結,而猶以道心為事,未免用道心而又起人心。真靈又散,金丹得而復失,故曰用了真鉛也棄捐。用鉛不用之訣,於此可以知矣。
言鉛汞:
十一
[編輯]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元篇。 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煉汞鉛。
金丹大道,至簡至易,無有多語,不過煉道心中之真知,人心中之靈知耳。道心剛健歸於中正,則道心常存。以真知而制靈知,人心柔順歸於中正,則人心常靜。以靈知而戀真知,剛柔相當,真靈合一,是謂鉛汞相投,金丹凝結矣。其法至簡至易,約而不繁,雖凡夫俗子,得之立躋聖位。但人多無大德行,無大福分,輕易不得。若有大德行大福分者,得遇真人,指示簡易神妙之法,猶如睡夢初醒,始知大藥即在當人,不從他得,隨手揀用,無不如意,仙翁以夢謁西華有授,良有深意,不是設言,且西華真金所產之處。華者真金精明之光。九天者,純陽無陰之境。真金者,真知之法象。陰暗之中,忽來真知陽光發現,揀此真知歸於我家,與靈知相合,以火煆煉,至於純陽無陰之地,號曰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豈果夢也哉。
言虛無一氣:
十二
[編輯]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 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
性命之道,造化之道。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推其道源,益自虛無中而生一氣;自一氣而生天生地產陰陽;陰陽再合其中,又含一氣而成三體。三體既成,一氣運動,陰而陽,陽而陰,於是萬物生矣。即如草木之生,始而地中生一芽,是自虛無生一氣也;既而出地開兩瓣,是從一氣產陰陽也;又既而兩瓣之中抽一莖;是陰陽再合成三體也;從此而分枝生葉,是三體重生萬物張也。天地聞一切有情無情之物,皆從此虛無一氣而生出,然皆順行造化之道。修道者若知的順行造化,逆而修之,歸萬而三,歸三而二,歸二而一,歸二(疑為"一"字之誤)於虛無,則無聲無臭至矣。
言坎離:
十三
[編輯]坎電烹轟金水方,火發昆侖陰與陽。 二物若還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坎電者,水中起火之象,比道心真知,在至暗中發現,發現之處,正吾身中活子時也。烹轟者,恍惚不定之象。金水方者,道心真知,為精一之真情,具有金水二氣也。昆侖在西方,為萬山之祖脈,真金所產之處。當道心真知,在至暗中發出,如電光閃灼,忽明忽暗,恍惚不定,難得易失,急用離中虛靈之火以迎之,則真知靈知,性情相戀,陰陽相合。其中產出先天靈藥,複運天然真火,煆去後天濁氣,礦盡金純,金丹成熟,吞而服之,脫胎換骨,現出清淨法身,方且香風遍滿塵寰,豈第遍身香而已哉。
言戊己:
十四
[編輯]離坎若還無戊己,雖含四象不成丹。 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
坎為水,在人為元精,發而為智;水中藏金,在人為真情,發而為義。離為火,在人為元神,發而為禮,火生於木,在人為元性,發而為仁。道心有坎之象,人心有離之象,道心人心,即具金、木、水、火之四性。但四性各別,若欲一氣相生,全賴戊己之功。戊為陽土,為元氣,發而為信;己為陰土,為意念,發而為欲。坎納戊,在道心為信;離納己,在人心為意。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意誠則己土定而人心靜;欲行其道,先立其信,信立則戊土現而道心彰。若道心無信,人心不誠,雖有仁、義、禮、智,各不相顧,所藏性情精神,亦皆相背,何能結至靈至聖之神丹乎?故修道者,必以誠意立信為主;意誠信立則道心彰,人心正。彼此和合,陰陽相應,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凝而為一粒黍珠。散者複聚,去者仍還,故曰只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戊已之功大矣哉。
言顛倒坎離:
十五
[編輯]日居離位翻為女,坎配蟾宮卻是男; 不會個中顛倒意,休將管見事高談。
日居離位(一本離居日位)
靈知本陽也,然外明內暗,每招客氣。如日居離位,外陽內陰,而翻為女也。真知本陰也,然外暗內明,具有正氣。如坎配蟾宮,外陰內陽,而卻是男也。後天人心,借靈生妄,道心天真埋藏,亦如女子當家,男子退位矣。
修丹之道,以真知之道心,制靈知之人心;以靈知之人心,順真知之道心。男剛女柔,男子主事,女子聽命,大業未有不成者。若不會此個中顛倒之意,是識不得道心真知,認不得人心靈知,乃亂乃萃,俱是以假為真,休將管見高談,而欺己欺人也。
十六
[編輯]取將坎內心中實,點化離宮腹內陰; 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
盡由(一本總由,一本更由)
坎位心中實,即道心之真知,離宮腹內陰,即人心之靈知。取出坎陷真知之道心,點化離宮靈知之人心。一霎時中,陰氣消而陽氣複,複見本來乾元面目,還我良知良能本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動。故曰從此變成乾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也。體非幻身之形體,乃法身之真體。法身者,本性也。人生之初,一點真靈本性,圓明不昧,剛健中正,純粹無些兒滓質。如乾卦三奇,純陽無陰之象,及交後天,天良有昧,靈氣有假,如乾卦中虛成離,坤卦中實成坎矣。中虛者,真者離去也,中實者,真者坎陷也。取坎填離者,返還天真,仍複成當年真靈本性,如離封而又變成乾卦矣。真靈一複,主宰在手,常應常淨,左之右之,無不宜之,潛藏飛躍,何不盡由心乎?後世之人,不達此理,以取坎填離,認為取腎中之氣以交於心。又有取腎氣後升前降而落於絳宮者。噫!別有些兒奇又奇,心腎原來非坎離。以坎離為心腎者,愚之甚矣。
言五行:
十七
[編輯]震龍汞出自離鄉,兌虎鉛生在坎方。 二物總因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自出(一本出自)
震為龍,為木汞;兌為虎,為金鉛。離為火,坎為水。龍汞出自離鄉,火中出木也,虎鉛生在坎方,水中生金也。火中生出之本,永為不朽之木;水中生出之金,永為不壞之金。木本生火,而火反生木,金本生水,而水反生金,是謂兒產母。古經云:"五行不順行,龍以火裏出;五行顛倒運,虎向水中生"者,即是此意。人之氣性易動,如木汞之性浮,若以元神之火,煆去滓質,則氣性化而真性現,永為不動之性矣。人之妄情至重,如金鉛之性沉,若以精一之水,滌淨塵垢,則妄情消而真情凝,永為無情之情矣。不但此也,氣質化則無性火,識神滅而元神常生;情慾消則無淫念,濁精化而元精無漏。真性現,真情凝,元神生,元精固。性情精神,歸於一氣,仁義禮智,歸於一信,是謂五行全。五行既全,渾然一中,是謂五行入中央。五行入於中央,不偏不倚,陰陽相合,是謂金丹結。倘少東沒西,丟南遺北,別尋藥料,而欲修成金丹難矣。詩中關切處,是五行全要入中央一句。五行不入中央,則五行分散,金丹不結。五行若入中央,則五行一氣,金丹自成,學者可不先明五行乎?
言兩弦:
十八
[編輯]月纔天際半輪明,早有龍吟虎嘯聲。 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時辰內管丹成。
金丹,乃龍性虎情,兩弦之氣,交合而成。先取上弦之金八兩,以為丹母;次取下弦之木半斤,以結聖胎。何為兩弦?月自初三一陽生,至初八陰中陽半"G",其平如繩,有似弓弦"D",因其陽光在上,故謂上弦。十五圓滿"O",十六一陰胎,十八一陰現,至二十三,陽中陰半"D",其平如繩,有似弓弦"G",因其陽光在下,故謂下弦。月之陽光,從西而生虎,屬金,金在西,故以初八之月,謂虎之弦氣;月之陰體,自東而出,龍屬水,木在東,故以二十三之月謂龍之弦氣。真知之情剛,象虎,如月之陽光也;靈知之性柔,象龍,如月之陰體也。真知剛情,進至於中正,如月上弦生出之陽光,是金八兩也,靈知柔性,退至於中正,如月下弦退出之陰體,是木八兩也。月才天際半輪明,正是真知剛情,進於中正之時。真知進於中正,柔中有剛,靈知為真知所制,已不能飛揚,陽統陰而陰順陽,即有龍吟虎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之效。當斯時也,正好用功修持,借陽濟陰,使靈知柔性,亦歸於中正。靈知歸於中正,剛中有柔,真知靈知,俱歸中正,二八兩弦之氣,分數已足,陰陽相當,剛柔如一,一時辰內管丹成矣。然不到二八數足,或陽多而陰少,或陽少而陰多,俱不能成丹。惟陰陽相當,不偏不倚之謂中,始能一時辰內管丹成。一時之功,豈易能哉?苟不下數十年死功夫,不能遽然到此境界也。
言調和:
十九
[編輯]華嶽岩頭雄虎嘯,扶桑海底牝龍吟。 黃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華嶽在西,扶桑在東,虎為金情,龍為木性,有生之初,性情相合,金木相並,一交後天,假者來而真者昧,性情分為兩處,如龍東而虎西矣。虎稱雄者,金情剛也;龍稱牝者,木性柔也。然雖真情為假情所隔,真性為假住所掩,真情真性,未嘗不欲相會也。山頭雄虎嘯,海底牝龍吟,陰陽隔礙,潛通之象,隔礙潛通,即能相會,但其間無調和之物,故不能會耳。黃婆者,一名真土,一名真意,一名其信。真信一現,則意誠而心正,假者去而真者來,情歸於性,霎時性情相合,如媒妁通信於兩家,遣作夫妻而共一心矣。
二十
[編輯]赤龍黑虎各西東,四象交加戊己中。 複姤自此能運用,金丹誰道不成功。
木能生火,火木一家,故謂赤龍;金能生水,金水-家,故謂黑虎。·金木水火為四象,戊己為土,土能和合四象,四象加上土而為五行。但五行順行,法界火坑;五行顛倒,大地七寶,是在人運用如何耳。道心真知之情動,是謂複,法當進陽火以造丹;人心靈知之性靜,是謂姤,法當退陰符以溫養。時當用陽即用陽,時當用陰即用陰。陽健陰順,用九用六,各隨其時,真知靈知,兩而合一,入於中央,五行攢簇,金丹成就,自然而然也。
言龍虎:
二十一
[編輯]西山白虎正倡狂,東海青龍不可當。 兩手捉來令死鬥,化成一塊紫金霜。
兩手(一本兩獸)
真知之情,靈知之性,雖是先天之物,然落於後天,理欲交雜;真假相混,相隔已久,不能遽然馴顧,故曰西山白虎正倡狂,東海青龍不可當也。但金丹之道,有借假修真,以真化假之法。其法順其所欲,漸次導之,下一層死功夫,不合而必至於合,不和而必至於和,愈久愈力,妄情自去,真情自生,氣性自消,真情自現,假者永滅,真者常存。無情之情,方謂真情;無性之性,方謂真性。真情真性,兩而合一,心死神活,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化為一塊紫金霜矣。金者,堅剛不壞之物。金至於紫,從大火爐中煆煉而出,為足色之金。紫金而化成霜,形質俱消,渾然一氣,超出乎陰陽之外矣。
言煉己三首:
二十二
[編輯]先且觀天明五賊,次須察地以安民。 民安國富方求戰,戰罷方能見聖人。
觀天者,觀吾之天性也;明五賊者,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相剋也。察地者,察吾之心地也,安民者,安精神魂魄意,各居其所也。修丹之道,莫先於煉己;煉己之要,先須觀天性。天性不昧,則五賊難瞞。次須察心地;心地清淨,則五物皆安;五物皆安,則精固神全,魂定魄靜。意誠是謂國富,於是戰五賊而退群陰。陰氣化而為陽氣,殺機變而為生機,可以見聖人矣。聖人者,即良知良能本來之面目,又曰聖胎。五賊降伏,變而為五元,發而為五德,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非聖胎乎?詩中戰字,大有深意,蓋五賊在心,施行於天,非有與天爭權之大法力,不能降伏。戰之正所以奮大用,發大機,勇猛精進,愈久愈力,不使半途而廢也。古仙云:"一毫陽氣不盡不死,一毫陰氣不盡不仙。"煉己必煉至於無一毫陰氣,五行混化,礦盡金純而後已也。
二十三
[編輯]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為主我為賓。 勸君臨陣休輕敵,恐喪吾家無價珍。
煉己之道,不能遽然成功,須要順其所欲,漸次導之。蓋人真靈之竅,錮閉已久,積習已深,五賊作禍,非一朝一夕,最難剿滅。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為主我為賓者,將欲取之,必固與之也。勸君臨陣休輕敵,恐喪吾家無價珍者,欲取於人,不失其己也。內而防危慮險,外而勤功煆煉,則假者可去,真者可保,何愁大道不成乎?
二十四
[編輯]火生於木本藏鋒,不會鑽研莫強攻。 禍發總因斯害己,要須制伏覓金公。
人自後天用事,識神當權,身中所具後天五行之氣,曆劫所帶煩惱根塵,與夫現在習染穢汙,一時俱發。若無大法力,大手段,何能攻伐得盡?倘不會鑽研實理,而即冒然下手,以心制心,攻之太猛,有時君火相火俱發,不但不能攻賊,而且為賊所攻,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如火生於木,禍發必克,木反為火所焚,自傷其生。《參同》云:"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華,轉而相因。"金華者,即道心也。道心者,非心之心,本於天真身所出,具真知之情,有剛正之氣,萬物難瞞。道心光輝一現,群邪退避,其果決剛斷,如金之利。故以道心名金公,鑽研實理,即鑽研以金制木之實理耳。蓋大丹以金公為主人公,若舍金公而欲煉己,徒取其禍。故張三丰云:"煉己時須用真鉛。"真鉛金公,皆道心之別名乎。
言金公:
二十五
[編輯]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 認得喚來歸舍養,配將宅女結親情。
呼來(一本喚來);作親(一本結親)
金公者,即前所雲道心真知也。真知為真情。人生本來性情一家,不分彼此,以體言為性;以用言為情。情即性,性即情,同出異名,非有二也。交於後天,性情遷移,真情昧而妄情生。剛正之氣,為客氣所蔽,不由於我。如東家之子,而寄生於西鄰矣。且寄生於西鄰,非我永不相見者,但見之認不得耳。果是志士,窮理通徹,認得真實,一呼即來,如空穀傳聲,絕不費力;更能養於密室,常加護持,與奼女真性配合,陰陽一氣,結作親情,仍是東家之物矣。奼女者,宅中之女,即靈知之性。性本陽而謂女者,性主柔,象木,故謂奼女;情本陰而謂男者,情主剛,象金,故謂金公。金公久已出外,一旦還家,與奼女相會,分外情親,未有不生丹者。故《參同》云:"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金木相並,情性相合,即是還丹,此外別無還丹。
言奼女:
二十六
[編輯]奼女遊行自有方,前行須短後須長。 歸來卻入黃婆舍,嫁個金公作老郎。
奼女,即前詩所解靈知之性是也。因其入於後天,人心中有識神居之,未免真中有假,因靈生妄,見火則飛,遊行不定,所謂出入無時,莫知其鄉者是也。欲修金丹,必先使此一點靈性,遊行於所當行之方,虛其靈而不昧其靈,則靈歸真靈矣。前行須短者,以性求情也;後行須長者,以靈養真也。以性求情,一時結丹之妙,故謂短;以靈養真,十月溫養之功,故謂長。宜短即短,宜長即長,是謂自有方。依其方而行之,金丹有望。但須先黜聰毀智,迴光返照。將此一點靈性,安於中央正位,是謂歸來卻入黃婆舍。黃婆舍即不偏不倚。中正之舍。靈性中正,心正而意誠,意誠而信真,信真而不遊行於外。由是以性求情,情來歸性,性情相戀,合為一氣,是謂嫁個金公作老郎。作老郎不是尋常語,大有深意。蓋修丹之道,始而以靈性招真情,真情複而靈性不動不搖,靈性亦自歸真。既而以靈性鈐真情,必須養真情於純陽無陰之地而後已。如郎老妻老,夫妻偕老,不使中途反目破鏡也。此正後須長之意,學者須要深究。 言火候二首:
二十七
[編輯]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閒。 大都全藉修持力,毫髮差殊不結丹。
還丹之道,惟取硃砂黑鉛二物藥料,煆煉成寶,以延性命。硃砂者,離中一點虛靈之氣,即靈知也,屬於人心;黑鉛者,坎中一點剛正之氣,即真知也,屬於道心。因其人心靈知,外明內暗,明屬火,火色赤,取象為硃砂;因其道心真知,外暗內明,暗屬水,水色黑,故取象為黑鉛。此無形無象之砂鉛,而非世間有形有象之砂鉛。既識真知靈知之砂鉛,即可以隨手採取而無難矣。然采之必須煉之,若識藥而不知煉藥之法,亦與不識者相等。故曰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閒。蓋金丹全賴火侯修持而成。火者修持之功力,候者修持之次序。采藥須知老嫩,練藥須知時節。有文烹之火候,有武煉之火候,有下手之火候,有止歇之火候,有進陽之火候,有退陰之火候,有還丹之火候,有大丹之火候,有增減之火候,有溫養之火候。火候居多,須要大徹大悟,知始知終,方能成功。倘差之毫髮,失之千里,而欲成丹難矣。
二十八
[編輯]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於文。 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神仙仔細論。
古來仙真,契論經歌,所言修真藥物火候,最詳最切,至真不假。雖論之而論不及,雖言之而言不盡,何嘗不將火候著於文哉?但契論經歌,其意深奧,或言性,或言命,或言藥,或言火,或言修命火候,或言修性火候,或言外火候,或言內火候,非不言火候也。但言之散亂不整,若不遇明師,整網提綱,疊衣提領,不能知耳。故曰不將火候著於文。又曰須共神仙仔細論。此是教人參究契論經歌,又求明師印證,不得置契論經歌於不讀,專求於師;亦不可以契論經歌為自悟,而不求師。如果契論經歌無火候,何以雲契論經歌講至真乎?大抵學人,契論經歌亦要讀,明師亦要求。讀契論經歌,可以辯邪正真假,擴充識見,訪求明師,所以印證其所辨所見之理耳。自參求師,缺一不可。
言采藥火候:
二十九
[編輯]八月十五玩蟾輝,正是金精壯盛時。 若到一陽才動處,便宜進火莫延遲。
才動(一本才起)
月到中秋之時,金精壯盛,道至剛健中正,本性圓明。圓明之功,全在道心耳。一陽才動處,即道心一點真知之陽光,才動而未大動,天根方露端倪。當此之時,急須下手進火,采入造化爐中,漸采漸煉,由微而著;自一陽而必至六陽純全,亦如中秋之月,分外光輝,照徹宇宙。莫延遲三字,乃吃緊語,蓋道心真知之光,難得而易失,若稍延遲,光氣又散,當面錯過也。
言抽添火候:
三十
[編輯]一陽才動作丹時,鉛鼎溫溫照幌帷。 受氣之初容易得,抽添運用切防危。
此詩緊接上詩而言。一陽才動,收歸鼎內,心平氣和,虛室生白,光輝內聚,暗中出明,如照幌幃矣。崔公云:"受氣吉,防成凶。"蓋一陽來複容易,而純全最難,必須防危慮險,用抽添增減之功,方能濟事。抽者減去人心靈知之有餘,添者增其道心真知之不足,抽之又抽、添之又添,直到無可抽添處,人心不起,道心常存,真知靈知相合,內外光明,方無半夜風雷之患。時以道心初複,陽氣微弱,陰氣正盛,若無抽添之功,稍有懈怠,得而復失,故抽添之功為貴,抽添之功,即是防危之功,非抽添之外,又有一防危。抽添不在防危之外,防危即在抽添之中,兩者一事,學者須要著眼。
言溫養火候:
三十一
[編輯]玄珠有象逐陽生,陽極陰消漸剝形。 十月霜飛丹始熟,此時神鬼也須驚。
元(系"玄"字之誤)珠者,至陽之珠,為圓明不昧之物,乃金丹之別名,即人當初良知良能之本性,這個本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象乎玄珠。此珠是道心一點剛健真知,集義所生而成象,生而又生,浩氣充塞,光輝圓滿,陽之極矣。陽極須當以陰接之。陰消剝形,借陰養陽,化去陽剛之燥氣。漸剝者,必用十月之功也。十月溫養,礦盡金純,化為靈霜,真空而含妙有,妙有而藏真空,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如霜飛虛色,不落有無之象,而丹始熟矣。致此地位,造化不能拘,萬物不能移;功成人間,名錄天上,神鬼怎得不驚乎?
言結胎火候:
三十二
[編輯]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 採得歸來爐裏鍛,煉成溫養自烹煎。
前弦者,陰中之陽,真知歸於中正也,後弦者,陽中之陰,靈知歸於中正也。真知靈知,俱歸中正,剛柔相當,其相當處,是謂前弦之後,後弦之前。當此之時,真知靈知,大小無傷,兩國俱全。其中生出先天一點靈苗,藥味平平,陰陽混成,急當採取,收入造化爐中,煆揀成真,結為聖胎。到此地位,藥即是火,火即是藥,用十月溫養之功,自有天然真火烹煎,由微而著,無形生形矣。
言陰陽歸中:
三十三
[編輯]長男乍飲西方酒,少女初開北地花。 若使青娥相見後,一時關鎖在黃家。
長男為震。西方酒者,金水也。初三月現庚方,至陰之下,一陽下生,在卦象震,故曰長男乍飲西方酒。少女為兌。北地花者,水中生金花也。月華之生,自兌至坤,陰中陽現,故曰少女初開北地花,二句皆言一陽發生之象。曰乍飲,是生平未飲,而今忽飲。曰初開,是前次末開,而今方開。乍飲初開,俱寫道心真知易失而難尋之意。蓋道心埋沒已久,真知有昧,忽於至靜之中,偶然發現,如乍飲酒初開花。此便是返還之機,良宵佳逢,不可錯過,須當乘時採取,與靈知配合,關鎖於中央黃庭室內,夫妻相見,自然生丹。靈知為性,陽中之陰,屬木,木色青,故以靈知取象為青娥。真知靈知相見,同心一氣,自然歸於中央。但歸則歸矣,若不知關鎖,恐有合而複離之患。既關之,又鎖之,門戶緊封,不合者而必合,既合者而常合。張三丰所謂"東家女,西舍郎,配作夫妻入洞房;黃婆勸飲醍醐,一日掀開醉一場"者是也。關鎖二字有防危慮險之功,蓋陰陽初會,性情猶未純一,必須勿忘勿助,嚴密防護,方能無滲無漏,金丹自虛無中凝結矣。此乃天機,非師罔知。
言沐浴:
三十四
[編輯]兔雞之月及其時,刑德臨門藥象之。 到此金丹宜沐浴,若還加火必傾危。
金丹(一本金砂)
卯兔之月為春分,陽氣升於天地之中,酉雞之月為秋分,陰氣升於天地之中。春分屬木,生氣也,為德;秋分屬金,殺氣也,為刑。德所以生物,刑所以成物。非刑不成德,非德不全刑。有刑有德,而天地造化,得以一氣流行,迴圈不已矣。修道者莫(系"真"字之誤)知之剛,歸於中正,如秋分也;靈知之柔,歸於中正,如春分也;真知靈知,俱歸中正,如春分之德,秋分之刑也。真知之剛健,所以制人心之邪氣,靈知之柔順,所以養道心之正氣。宜剛則剛,宜柔即柔,不失其時,則剛柔中正,如春分秋分,各有其時。故曰兔雞之月及其時也。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如一,則真靈不散,如春德秋刑,兩者迭運,故曰刑德臨門,藥象之也。道至剛柔中正,道心常存,人心至靜;真知至靈,靈知至真。真靈合一,良知良能,金丹有象,可以沐浴溫養,而灶底抽薪也。否則不知止足,而猶加火煆煉,則剛而太過,柔而不及,剛柔仍不中正,藥枯丹傷,傾危豈能免乎?
言文烹武煉:
三十五
[編輯]日月三旬一遇逢,以時易日法神功。 守城野戰知凶吉,增得靈砂滿鼎紅。
月本無光,借日生光。一歲與日十二會;一月三十日;晦朔之間一會。人之真知埋藏,純陰無陽,如月之無光也,必借靈知而後生光。當靈知真知相會之時,亦如日月三十日遇逢也。至人效日月相會之象,以三十日移於一日之中,又以一日移於一時之中。一時振發剛氣,借人心生道心,以道心制人心;依靈知生真知,以真知黜靈知。采鴻蒙末判之始氣以為丹母,准陰陽變化之神機以為火候。是道也,有文烹有武煉。守城者,文烹也;野戰者,武煉也。當文而文,當武而武,為吉,當文而武,當武而文,為凶。文火者,迴光返照,黜聰毀智,專心而養正氣,如守城也。武火者,懲忿窒慾,去妄存誠,猛力以除客氣,如野戰也。知的文武,明的吉凶,有事則用武火,無事則用文火。文火武煉,陰氣盡而陽氣純,真知靈知相合,化為良知良能,妙覺本性;圓陀陀、光灼灼,淨倮倮、赤灑灑;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動,渾然天理,絕無人慾。猶如靈砂滿鼎紅矣。砂至於靈,氣質盡化,非色非空,非有非無,純是清陽之氣,服之可以卻病廷年,消災免難,還複本性,虛靈不昧,真空妙有,造化不能限,陰陽不能拘,萬物不能傷;亦猶是耳。然世間亦有知凶吉,而不下肯心用神功者哉。
言卦意二首:
三十六
[編輯]否泰才交萬物盈,屯蒙二卦稟生成。 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謾役情。
乾上坤下(),天氣自上而下降,地氣自下而上升,陰陽不交而為否。坤上乾下(),地氣自上而下降,天氣自下而上升,陰陽相交而為泰。否極泰來,陰陽才交,萬物即於此而盡皆發生,盈滿宇內矣。屯者()坎上震下,水中有雷,陰中陽生,所以散陰而生物。蒙者()艮上坎下,山下有水,陽陷陰中,所以養陽而成物。否泰者,萬物之通塞;屯蒙者,萬物之生成。通塞生成,總是一陰一陽來往運用之。陰陽來往,萬物通塞生成,皆自然而然,非有強作也。修真之道,剛柔未合,即否也;剛柔相合,即泰也。當剛而即進剛以修真,即屯也;即(系"當"字之誤)柔而即運柔以養真,即蒙也。知通知塞,能修能養,剛柔隨時而用,變化裁成六十四卦,即在吾方寸之中矣。
大抵卦象所以出意,得意可以忘象。若不知卦之意,僅執其卦之象,必欲一陽二陽三陽而行泰,必欲一陰二陰三陰而禦否。生三陽行泰,其說猶近於理。至於生三陰禦否,不亦難乎?更有以天之子時,謂陽氣在坎而動,遇子而守腎,為朝屯。以天之午時,謂陽氣有限而止,遇午而守心,為暮蒙。噫!以此而謂否泰屯蒙,六十四卦群爻焉能行的盡合?倘究群爻而欲盡合之,豈不枉役情乎?古仙云:"不必天邊尋子午,身中自有一陽生。"可為行卦爻者之明證,學者須當三思。
三十七
[編輯]卦中設象本儀形,得意忘言意自明。 舉世迷人惟執象,卻行卦氣望飛升。
得象(一本得意);執象(一本泥象)
《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不過明陰儀陽儀,中正不中正之形象耳。若得其陰陽中正不中正之意,可以調和陰陽,自合卦象矣。奈何世之迷徒,不究其意,卻執其象,必欲朝而行屯,暮而行蒙,始於屯蒙,終於既未,而行卦氣,希望成道飛升,愚之甚矣。
殊不知古來仙真,所謂期屯暮蒙者,是教人知陽生即屯,陽陷即蒙也。陽生如晝之朝,陽陷如夜之昏。當陽生之時,而即進陽火以采陽,是謂朝屯;當陽陷之肘,而即運陰符以養陽,是謂暮蒙。所謂既濟末濟者,是教人知陰陽已合即既濟,陰陽未合即未濟。陰陽已合,金丹凝結,陽火事畢,既濟須防不濟,陰符之功,所必用也。陰陽不合,金丹不結,陰符無用,末濟急須致濟,陽火之功,所必行也。此卦中所藏之意,即此四卦之意,以推之其餘六十卦,無非一陰一陽之變化,故曰得象忘言意自明。苟明其卦象之意,天關在手,地軸由心,信步走去,頭頭是道,不必執卦象而自合卦象。噫!金蝦蟆,玉老鴉,認得真的是作家。
言庚甲:
三十八
[編輯]天地盈虛自有時,審能消息始知機。 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期。
天地之道,一盈一虛之道。盈極則虛,虛極則盈,自有其時,修道者,能審明盈虛之實理,而能克消其陰,生息其陽,始謂知盈虛消息之機矣。夫克消其陰者,即虛之機也,生息其陽者,即盈之機也。然消之息之,總不離真知之情、靈知之性。真知之情剛,屬於庚金;靈知之性柔,屬於甲木。剛以禦外,而制伏客氣;柔以處內,而靜養天真。剛柔兩用,內外兼修,是謂庚甲申明令。令明則剛柔得宜,消息隨時,正氣克而邪氣化;內念不出,外物不入;無眼耳口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淨倮倮,赤灑灑,是謂殺盡三屍。三屍殺盡,群陰悉化,大道可冀。此詩著重處,全在審能消息始知機一句。審者,詳細熟玩,無微不入,功深日久,方能見真。能見其真,得心應手,方能消息。能消息方是知機;若不能消息,猶不得謂知機。不知機,是理未能審辨透徹,如何申明令而殺三屍?故正心誠意之學,全在格物致知也。
言元牝二首:
三十九
[編輯]要得穀神長不死,須憑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黃金室,一顆靈光永不離。
穀神者,先天虛無之一氣,所謂聖胎者是也。此氣非色非空,即色即空,在恍惚杳冥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乃道心人心之界,真知靈知之根,剛情柔性之本,生天生地生人。儒所謂"太極",又謂"至善",又謂"至誠";釋所謂"圓覺",又謂"法身",又謂"台利",道所謂"金丹",又謂"聖胎",又謂"穀神"。其實是人生本來良知良能,空穀顯靈之神耳。這個穀神,落於後天,陰陽分判,假者用事,真者退位,穀神埋藏如死矣。
欲修金丹,必須活此穀神;欲活穀神,先須調和陰陽;陰陽不和,穀神不結。元為陽,剛健之情是也,牝為陰,柔順之性是也。有剛有柔,則穀神長生,不死之根基立矣。蓋穀神是剛柔中正,兩弦之氣,交合而成。兩弦交合,恍惚杳冥,其中有物,是曰真一之精。真一之精,即穀神之別名,未經煆煉,忽存忽亡,是謂真精;已經煆煉,凝結不散,是謂穀神。真精既返黃金室,則精一歸中,而穀神凝結矣。穀神凝結,道心常存,人心馴顧,真知靈知合一;良知良能,渾然天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動,常應常靜,一顆靈光永不離矣。靈光永不離,即是穀神長不死。穀神不死,即仙翁所雲"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也。穀神真精靈光,仍是一個物事,不過就已成未成分別言之,非有三樣,學者須知。
四十
[編輯]玄牝之門世罕知,只將口鼻妄施為。 饒君吐納經千載,爭得金烏搦兔兒。
多載(一本千載)
老子云:「穀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元者,乾陽,剛健之德;牝者,坤陰,柔順之德。陽主動,陰主靜,穀神之動靜,即元牝之門也。這個門,生天生地生人物,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在人身為四大不著之處。天地之正中,虛懸一穴,開闔有時,動靜自然,本無定位,亦無形象,又號之曰元關竅。元關者,至虛至靈,有無不立也,又號之曰衆妙之門。衆妙者,無理不具,無德不備也。若以口鼻為玄牝,吐納濁氣,安能驅金烏玉兔歸於黃道,凝而為至靈之丹乎?金烏者,日之象,陽中有陰,在人為柔順中正之德,即靈知之靈性也。玉兔者,月之象,陰中有陽,在人為剛健中正之德,即真知之真情也。靈知真知,中正之德,即陽元陰牝,兩弦之氣。穀神乃兩弦之氣,凝結而成。不知元牝,安知烏兔?不知烏兔,安能穀神不死而長生耶?噫!是門為何門,順去死,逆來活,往往教君尋不著,元牝豈易知哉!
言性情:
四十一
[編輯]異名同出少人知,兩者玄玄是要機。 保命全形明損益,紫金丹藥最靈奇。
金丹之道,只是一剛一柔,兩味藥料,別無他物。剛屬於真知之情,柔屬於靈細之性。一性一情,兩者雖名有異,而實同出於先天虛無真一之氣。真一之氣即前詩所謂穀神,性情即前詩所謂這元牝。元牝兩者,元之又元,為不死穀神之要機。蓋先天自然之道,穀神而生元牝,後天還返之道,元牝而成穀神。元牝不交,穀神不結。元牝為要機者,正所以結穀神耳。元牝立,穀神結,可以保命,可以全形,更明進陽之益,退陰之損。益陽而至於無可益,損陰而至於無可損。陰盡陽純,穀神長生,渾然一氣,絕無滓質,圓陀陀,光灼灼,淨倮倮,赤灑灑,造化不能拘,萬物不能傷。如火候煉成紫金丹藥,起死回生,最靈最奇也。
言有為:
四十二
[編輯]始於有作人難見,及至無為衆始知。 但見無為為要妙,豈知有作始根基。
古真雲「性命必須雙修,功夫還要兩段」。蓋金丹之道,一修命、一修性之道。修命之道,有作之道,修性之道,無為之道。有作之道,以術延命也;無為之道,以道全形也。始於有作者,有作之道,以造命也。造命之學,全以法運。盜鴻蒙未判之始氣,扭天地造化之樞機,返二十四氣之節口,回七十二候之要道。天地不能知,鬼神不能測,蓍龜不能占。雖天地鬼神蓍龜,且不能知,人焉得而能見之乎?終而無為者,用無為之道,以修性也。修性之道,抱元守一,萬物皆空,如雞抱卵,如蚌含珠。功夫到日,至誠前知,慧心大開,聲入心通,吉凶先知,禍福預曉,誰不知之。但人只知無為之道為要妙,而不知有作之道是根基。不知有作,而只無為;不但不能修命,而亦不能修性。縱有所修,亦不過修後天氣質之性,豈能修先天根本之性乎?根本之性,天命之性也。本來性命一家,並無兩串,因交後天,陰陽相離,一而成兩,性命各別矣。性命各別,於是性不能顧命,命不能顧性。命為物奪,不能自主,性亦由是而亂。性亂命搖,邪正相混,理欲交雜,假者用事,真者退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陰氣剝陽於盡,性命未有不傾喪者。故金丹之道,必先有為於後天中返先天,還我原來命寶。命寶到手,主宰由我,不為造化所移。於是抱元守一,行無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宜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奈何一切頑空寂滅之徒,只知無為,不知有作者何哉。
言雌雄:
四十三
[編輯]黑中有白為丹母,雄裏藏雌是聖胎。 太乙在爐宜慎守,三田聚寶應三台。
黑中有白者,道心所發之真知,為剛健中正之道,故謂丹母。雄裏懷雌者,人心本來之靈知,為柔順中正之德,故謂聖胎。健順合一,剛柔同氣,人心亦化為道心,靈知亦歸於真知,是名太乙含真氣。太乙即陰陽混合精一之神,乃金丹之別名。將此太乙真氣,入於造化爐中,溫之養之,謹封牢藏,守而勿失。則精全氣全神全,三田聚寶,如三台輔極,而造化在手矣。三田非關元、黃庭、泥丸之說,亦非丹田、絳宮、天穀之說,亦非尾閭、夾脊、玉枕之說;乃先天精、氣、神三品大藥所生之處,無形無象,亦無方所。以其是精氣神所生之處,故謂田;以其精氣神三者分言,故謂三田。其實三田總是一田,三寶總是一寶。因其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三層功夫,故以三田分言之。若到煉神化虛時,只有一虛,而精、氣、神亦歸於無跡,更何有三田之說乎?
言有無:
四十四
[編輯]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 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恍惚者非色非空,不定之象;杳冥者至寂至靜,不睹之處。恍惚中有象,靈知也,杳冥內真精,真知也。靈知外陽而內陰,為有中之無:真知外陰而內陽,為無中之有。修道者欲成金丹,須在恍惚中尋靈知,杳冥內覓真知。果能心會神悟,認得真實,是謂已見。既已見的,以真知而制靈知,以靈知而養真知,則有無從此眷戀,自相入而交感,金丹立成。否則不知恍惚中象,杳冥內精,是未見金丹藥料是何物色,而欲妄想結丹,如何想得成乎?
言服丹二首:
四十五
[編輯]四象會時玄體就,五行全處紫金明。 脫胎入口身通聖,無限龍神盡失驚。
紫金(一本紫光)
金丹之道,全是攢簇五行,和合四象。若四象會,則性情精神相合,而元體已就,更能允執厥中,用天真火煆煉,是謂五行全。五行既全,仁、義、禮、智,皆歸一信;性、情、精、神,皆化一氣。健順混合,剛柔無跡,真知靈知,亦變而為良知良能,至善無惡,混然天理,圓通無礙,虛靈不昧,具衆理而應萬事,如黃金煆為紫金,光明外射;吞而服之,化盡後天群陰,露出先天法身,入於聖人之基,我命由我不由天,龍神焉得不驚乎?入口之義,乃頓悟之謂,非服食之說。先天之氣,煆煉成熟,忽的由漸而頓,由明而誠,如丹藥入口,萬病俱消,所以身能通聖。學者須要會的言外意,不得泥文執象。若以入口,視為口中吞服,誠思先天之氣,無形無象,吞個甚麼?服個甚麼?於此可以曉然矣。
四十六
[編輯]華池宴罷月澄輝,跨個金龍訪紫微。 從此衆仙相見後,海田陵谷任遷移。
海田(一本海潮)
華池宴罷者,取坎中真陽,入於造化爐中,道心穩定而實其腹也。月澄輝者,道心常存,真知慧光朗照,不隱不瞞也。跨個金龍者,乾為金,為龍。取坎中道心,真知之一陽,填離中人心靈知之一陰,靈知亦化為真知,離複成乾,本來面目全現,渾然天理,圓陀陀,光灼灼,純陽無陰矣。訪紫微者,紫微大帝,乃造化之主宰,列星之樞紐。修道而至複成乾體,主宰在我,天關在手,地軸由心,造化不能拘,萬物不能移,訪紫微而與天為徒,功成人間,名標天上。從此衆仙相見,任他海水潮泛,陵穀遷移,而法身永久不壞矣。
言丹自內結:
四十七
[編輯]要知金液還丹法,須向家園下種栽。 不假吹噓並著力,自然丹熟脫真胎。
金液還丹之法,大藥至近不遙,功夫約而不繁,家園自有藥物,可以隨時栽種,不須外邊爐鼎吹噓運火之力,而自然成熟脫化。
夫丹者先天虛無真一之氣,系混沌初分之靈根,為生物之祖氣,含而為真空,發而為妙有,用而為道心,養而為穀神;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內有五行之氣,而無五行之質;藏於五行之中,而不落於五行。為聖為賢,作佛作仙,皆由這個。這個不是別物,即吾本來非色非空,秉彝之良。只緣交於後天,識神用事,埋沒不見,若遇真師點破,始知的家園目有,不從他得,一種即生,由微而著,自然成熟。仙翁曰:"須向家園下種栽。"一切旁門外道,向身外搜求者,可以醒悟回頭矣。
言藥自外來:
四十八
[編輯]休施巧偽為功力,認取他家不死方。 壺內旋添延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漿。
上詩言家園下種栽,恐人執一身而修,故此緊接曰:「休施巧偽為功力,認取他家不死方。」所謂家園下種栽者,特以金丹藥物,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人人具足,個個圓成,不待他求,家園自有也。所謂他家不死方者,待以先天之氣,交於後天,識神用事,陽為陰陷,如我家之物,而為他家所有矣。若欲返本還元,必用追攝之法,方能先天真陽,已去者而復來,既來仍是我家之物矣。益未來屬他,已來屬我。因有未來已來之時,即有他家我家之別。故當未來之時,須要腳踏實地,漸采漸煉,旋添旋收,以行有為之功。雖曰有為,其實無為。曰有為者,竊陰陽,奪造化,非他一切巧偽之術,皆自然之運用。旋添延命酒者,增道心之真知,以固命也。收取還魂漿者,虛人心之靈知,以養性也。延命酒者,金汁也;返魂漿者,木液也。添其金,收其金木相並,情性合一,真知靈知凝結,丹元有象。旋添收取四字,最有深意,蓋陰陽散渙已久,若不旋添收取,漸次而進,金木不能相並,性情不能相合。惟旋添收取,日乾夕惕,勿忘勿助,日久功深,金木自然相並,性情自然和合,方能延得命,返得魂,而入於長生不死之地矣。
言內外二丹:
四十九
[編輯]雪山一味好醍醐,傾入東陽造化爐。 若過崑崙西北去,張騫始得見麻姑。
雪山在西,為金,象元情;醍醐,為水,象元精;東陽,為木,象元性;造化爐,為火,象元神。取元情元精之金水,傾入於元性元神之木火。以木火而煉金水,以金水而制木火。刑以成德,德以全刑,刑德兩用,則金木相並,水火相濟,四大和合而丹還矣。此外丹法象也。崑崙山在天地之西北,為萬山之祖脈,比之先天真一之氣,為生物之祖氣。西北屬乾,在地至高之處,高者為陽。張騫陽也,麻姑陰也。當還丹已結,化為真一之氣,由微而著,陽氣充足,大藥發生,渾然天理,剛健中正,脫出一粒至陽之丹。以此丹而點一身後天之陰,如貓捕鼠,假陰化而真陰見,陰陽渾合,結為聖胎,故曰若過崑崙西北去,張騫始得見麻姑。始得見三字內,包功夫層次。這還丹未到陽極之時,張騫未許見麻姑;若養到陽極之時,張騫始得見麻姑。真陰真陽相見,道心人心俱化而為良心;真知靈知,盡變而為良知,一粒黍米之珠,懸於虛無之中,非色非空,照見三千大幹世界,絕無遮礙,此內丹法象也。外丹者,已失而復得,從外而還於內,還丹是也;內丹者,已還而煆去陰氣,從內而發現真白,大丹是也。外丹成,內丹就,功成名遂。逍遙於無何有之鄉矣。
言陽精:
五十
[編輯]不識陽精及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 房中空閉尾閭穴,誤殺閻浮多少人!
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元關一竅。所謂陽精者,以其至陽至精,而無一毫陰濁之氣也。即本來剛健中正,純粹之精,藏之則為真空,發之則為妙有,所謂秉彝之良心,又謂道心,非後天至陰至濁之精可比,夫陽精在人身中,主宰造化,卻除諸邪。古人名之曰真一之精,又曰真一之水,又曰真一之氣,其實皆道心陽精之一物耳。陽精者,先天地所生,為主;陰精者,後天地所生,為賓。主者與我相親,賓者與我相疏。錯認陰精為陽精,行房中禦女之術,閉尾閭,勒陰精,妄想結丹,焉能成之?陽精雖是房中得之,而非房屋之房,乃是一身之房。如仙翁所謂家家有,家圓種,同一寓意,豈得認為房屋之房乎?學人慾識陽精,先覓元關。知的元關,陽精在是矣。
言返本:
五十一
[編輯]萬物芸芸各返根,返根複命即長存。 知常返本人難會,妄作招凶往往聞。
萬物春生夏長,秋斂冬藏,此常道也。既生長之而又斂藏之,是謂返根。返之於根,是謂複命。複命者,複其天命之生氣也。生氣即複,自根而又發,故得以常存而不死矣。人能知萬物常存之天機,而能返根複命,則亦常存而仙矣。
但知常返本之道,其理幽深,其功細微,有藥物之老嫩,有火候之急緩,有內藥物,有外藥物;有內火候,有外火候;有文火候,有武火候;有采藥火候,有煆煉火候;有結丹火候,有脫丹火候;有修命火候,有修性火候。這些層次,須要真師一一傳授,方可行持。否則,不知求詢於人,依自己聰明識見,臆度私猜,以為會悟,而便冒然下手。殊不知差之毫髮,失之千里,妄作招凶,理有可決!
言慧劍:
五十二
[編輯]歐冶親傳鑄劍方,莫邪金水配柔剛。 煉成便會知人意,萬里誅妖一電光。
劍者,護身之物,乃作佛成仙之慧器,為聖為賢之把柄,即所謂還丹也。非還丹之外,別有一劍。所謂還丹者,即還本來良知良能,剛柔合一之真靈。鑄劍即鑄此良知良能,剛柔合一之慧器。以體言則為丹,以用言則為劍。其實劍也,丹也,總是一個,無有兩件。古有歐冶鑄劍,屢次不成,其妻莫邪,跳入爐中,一火成功。世稱莫耶寶劍,其鋒利無比。修真之道,鑄劍為先,取剛柔中正之氣,用水火煆煉成寶,名曰慧劍,佩帶身旁,隨心使用,萬里誅妖一電光耳。仙翁以歐冶莫邪,喻剛柔相合之義,良有妙旨,修道者須要知的剛柔,俱要歸於中正,方能點化後天之陰。若宜剛而或柔,宜柔而或剛,或剛而過躁,或柔而太懦,不中不正,便是鑄劍不成。鑄劍不成,內無把柄,步步阻滯,將何而完大道乎?然鑄劍之方不易知,剛柔配合最難曉。倘不遇真師親傳口授,枉自猜量耳。
言調和性情:
五十三
[編輯]敲竹喚龜吞玉芝,鼓琴招鳳飲刀圭。 邇來透體金光現,不與凡人話此規。
竹為虛心之物,敲之則應。琴為有音之物,調之則和;龜為養氣之物;鳳為文明之物;玉芝為柔嫩長壽之物,刀圭為精粹不雜之物。龜、刀圭皆屬陽,鳳、玉芝皆屬陰。金丹之道,虛心實腹兩件事,其外更無別法。人心虛,則道心生,而腹實,如敲竹喚龜也。腹既實,以道心之剛,制人心之柔,如龜吞玉芝也。真知現則靈知靜而心明,如鼓琴招鳳也。心既明,以靈知之性,養真知之情,如鳳飲刀圭也。道心真知,人心靈知,虛實相應,剛柔如一,常應常靜,圓陀陀、光灼灼、淨倮倮,赤灑灑,透體玲瓏,內外光明,入於從容中道聖人之域。此系竊陰陽,奪造化,轉乾坤,扭氣機,先天而天弗違之道,安可與凡人話之乎
言漸頓:
五十四
[編輯]藥逢氣類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同氣同類之藥,真知之真陽、靈知之真陰是也。真陰真陽,兩而交合,方能自無象而凝結成象矣。聽之不聞,名曰希;視之不見,名曰夷。不聞不見,道歸於虛,一氣渾然,活活潑潑的,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無待勉強,合於自然。始而陰陽凝結,既而陰陽渾化,一粒靈丹,懸於虛空之中,大地山河,無處不照,吞而服之,光生五內,消盡群陰,換過後天爻象,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矣。上二句由勉強而歸於自然,三句出自然而歸於頓悟。靈丹入腹,即頓悟之義。修道至於頓悟,有無俱不立,天地悉歸空,跳出陰陽之外,不為陰陽所拘,命由自主,不由天主。若未到頓悟之川,猶在陰陽中出入,而命尚由於天,玩一始字可知矣。
言結丹至易:
五十五
[編輯]赫赫金丹一日成,古仙垂語實堪聽。 若言九載三年者,儘是遷延款日辰。
金丹大藥,人人具足,家家現成。若能窮究實理,訪拜明師,知的真知靈知二藥,認得元關一竅,果下肯心,直登彼岸,一日之功,即可成赫赫至陽之丹,何必三年九載?此古仙垂語,其實不妄。但結丹在一時,溫養須十月。苟無溫養之功,金丹不固,必至得而復失。所言一日成者,特以陰陽交合言之,非金丹成熟之謂。成熟必須陰符陽火抽添增損之功,增之又增,損之又損,直至增無可增,損無可損,方才全的一個赫赫至陽之丹。若果是成熟之丹,豈有一日成熟之理?仙翁前詩云:"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閑;大都全藉修持力,毫髮差殊不結丹。"後詞云:"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己持心。"於此可以知金丹一日成之意矣。
五十六
[編輯]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修行積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
上詩言一日成丹,是不難矣。但恐學者輕慢大道,不修德行,妄冀仙道,故此詩以德行曉之。天之所命於人者,德也;人之所以報天者,亦德也。有德則天喜,修命甚易而由我;無德則天怒,修道甚難而由天。此何以故?蓋無德無行,鬼神不容。動有魔障阻擋,患難疾病,半途而廢,勢所必有。故修道者必以修德為先。德重則以之學道,而德易學;以之修道,而道易修,特以天喜而魔障自化也。
言盜機:
五十七
[編輯]三才相盜及其時,道德神仙隱此機。 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三才相盜者,天地為萬物之盜,萬物為人之盜,人為萬物之盜。及時者,萬物盜天地之氣而榮旺,天地即因萬物榮旺而及時收斂之,是天地者,即萬物之盜也。人見萬物而生貪癡,萬物即因人貪癡,而及時奪人之精神,是萬物者,即人之盜也。萬物得人栽培而成實,人因萬物成實而及時取用之,是人者又萬物之盜也。及時之盜,有先與後取之機,亙古神仙隱而不露。其隱者以其及時而盜之機,竊陰陽,奪造化,轉生殺,扭氣機,消客氣,扶正氣。故萬化安,諸慮息,百骸理,證於無為自然之道也。此詩著重處在及時二字。及時而盜,則天地萬物之氣為我得失時而盜,則我之氣早為天地萬物奪。及時即盜也,不及時非盜也。時之一字微矣哉。
言窮理:
五十八
[編輯]陰符寶字愈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 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
《陰符》、《道德》二書,乃修真之祖書。泄天地造化之機,露陰陽生殺之竊。自古及今,上士至人,皆於二經窮究實理,得達真詮,以了性命。即如仙翁《悟真》一書,亦本《陰符》、《道德》而作,學者若能明悟真,則《陰符》、《道德》之義,亦可了了。
言求師:
五十九
[編輯]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 只為金丹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上經言《陰符》、《道德》,為寶字靈文,學者宜向其中窮究矣。但恐學人執著丹經,自以為是,而不求人,故此詩教人急訪真師耳。
丹經子書,藥物火候,無一不備其中,譬喻多端.無非使人人明此理,個個知此道也。但性命之學,幽隱深奧,未易辨真。如有所見所悟,必須求師印證。若不求師,自負聰明,強猜私議,豈不耽負性命乎?故曰饒君聰穎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夫性命之道,惟采先天之氣為要著。但先天之氣,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如之何而修煉?如之何而返還?丹經子書,未嘗不言此氣也,未嘗不言修練也,未嘗不言返還也。但極力言之而言不象,極力論之而論不及。必借真師口傳心授,方能認得藥物,明得火候,一往直前,無阻無擋。否則不求師訣,徒依丹經話頭,稍分枝葉,白謂大徹大悟,而即任意做作,不著於空,即執於相,將在何處而結靈胎乎?此真師口訣不可不急求也。
言息機:
六十
[編輯]了了心猿方寸機,三千功行與天齊。 自然有鼎烹龍虎,何必擔家戀子妻。
學人不能明道成道者,皆由心之不定,腳根不實之故。若果萬緣皆空,俯視一切,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方寸清靜,則內功成矣。更加積德修行,苦己利人,處處方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死心踏地,隨緣度日,煩惱盡除,則外功就矣。內功成,外功就,三幹功滿,德與天配,即可壽與天齊。所謂有大德者,必得其齊也。夫人心方寸之中,絲毫塵埃容不得,稍有塵埃,性情不合,龍虎張狂,有等等兇險之事生出。若果心機去盡,空空洞洞,不必別尋鼎器,即此便是鼎器。鼎器既立,則一動一靜,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性情合一,和氣薰蒸,即此便是烹龍虎,不必再問烹龍虎。是道也,藥物現成,鼎器自有。知之者,雖庸愚小人,勤而行之,可登聖位。但世人看不破世事,認不得真性命,貪戀子妻,牽纏不斷,費盡心機,油涸燈滅,髓竭人亡,哀哉!
言止足:
六十一
[編輯]未煉還丹即速煉,煉了還須知止足。 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還丹者,還其人生之初,良知良能,剛柔合一,真靈之本性也。夫人自陽極生陰,先天入於後天,良知變為假知,良能變為假能。剛柔不當,真靈有昧,如我家之物遺失於外矣。還者,還其所本有,如物已失而復得,已去而仍還也。蓋還丹之道,有進退急緩,修養止足之火候,須要隨時運用,因事制宜,不可太過,不可不及。故丹末還之時,勇猛精進,漸采漸煉,急求其還。若丹已還,仍是良知良能,剛柔合一,真靈不昧之物。功力已到,藥氣已足,有為事畢,無為事彰,當速住火停輪,釜底抽薪,用溫養之功,防危慮險,保此一點真靈,在造化爐中。天然真火,自烹自煎,化盡群陰,脫出一個金剛不壞之物,方為全吉。否則當丹已還,不知止足,持盈末已,而猶加火煆煉,陽氣亢燥,藥物枯老,真者去而假者生,得而復失,一朝殆辱,烏能免諸。昔純陽翁三次還丹不成,紫清翁半夜風雷之患,皆因於此。蓋文烹武煉,各有其時;陽火陰符,各有妙用。差之毫髮,失之千里,修德者可不慎乎?
言生殺二首:
六十二
[編輯]須將死戶為生戶,莫執生門號死門; 若會殺機明反復,始知害裏卻生恩。
生門死戶,原是一個。即元關一竅之門戶也。這個門戶,內藏五行之氣,順之則五行相傷,各自一家,五德變為五賊,生戶即是死戶,生門即是死門;逆之則五行相生,同歸一氣,五賊化為五德,死戶即是生戶,死門即是生門。生死之機,只在順逆之間耳。若會的殺機中求生機,反復用之,則害裏生恩,死門死戶,可變而為生門生戶,即喪生不死矣。戶數奇,門數偶,死戶變生戶,假陽去而真陽生;死門變生門,假陰退而真陰生。真陰真陽生,兩而合一,仍是當年至善無惡之本面。至善無惡,渾然天理,流行不息,生機常存,豈有不延年益壽者哉!
六十三
[編輯]禍福由來互倚伏,還如影響相隨逐。 若能轉此生殺機,反掌之間災變福。
世間感應之道,福去則禍來,禍去則福來。禍福互相倚伏,如影隨形,如響逐聲。修道者知禍福倚伏,即可知吾身生殺倚伏。若能轉此生殺之機,殺裏求生,則反掌之間,災即變幅,絕不費力也。生殺之機,即吾身所具五行之氣。五行之氣,順之則德中有刑,而為殺機,逆之則刑中有德,而為生機。生機者存,殺機者亡。經云:"五行順行,法界火坑;五行顛倒,大地七寶。"順逆之間,生殺系之。轉之一字,大有力量,非有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者不能轉;非有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者不能轉;非有俯視一切,萬物皆空,以道為己任者不能轉。噫!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生殺之機,豈易轉哉?
言混俗和光:
六十四
[編輯]修行混俗且和光,圓即圓兮方即方。 顯晦逆從人莫測,教人爭得見行藏。
金丹大道,光明正大。在塵世中而修,在市朝中而作,非孤寂守靜,避世離俗之小道。須要混俗和光,方圓應世,顯晦逆從,行藏虛實,使人莫測,方是大作為,大機關。彼索隱行怪之輩,或禪堂打坐,或觀空定心,或運氣存想,或搬精弄髓,與夫爐火閨丹,等等旁門,安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衆人觸目之地做作也?不敢在觸目之地做作,必是喪行,不是修行,焉能了的性命?昔達摩觀見東土神州,有大乘氣象,遂入中國,以了大事;慧能既得五祖之傳,隱於四會獵人之中,以成正果;紫賢既得杏林之傳,往通邑大都,依有力者以了性命。如三聖者,皆混俗和光,依世法而修道法,故能成仙作佛。若舍世法,便無道法。既無道法,將何所修而返本還元,保命全形乎?噫!混俗和光之天機,可與知者道,難與不知者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