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紮實實搞好企業管理
扎紮實實搞好企業管理
——南通國棉二廠調查報告 |
|
搞好企業管理是斗、批、改的一個重要內容。搞好企業管理,根本問題是以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為綱,堅決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把人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處理好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並在這個基礎上處理好人與物的關係,把人力、物力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多快好省地發展生產。南通國棉二廠在加強企業管理方面的經驗,可供各地參考。 ——編者
南通國棉二廠是一個有五十年歷史的老廠。老廠房,老機器;但是這個廠的廣大革命職工,以大慶為榜樣,精心管理企業,使老廠達到了七十年代的新水平。
黨委要加強對企業管理的領導
[編輯]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這個廠的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但是,由於受到社會上極「左」思潮的影響,也曾一度出現管理制度一風吹,業務機構一鍋端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生產。
老工人對於領導不抓企業管理,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領導班子認真聽取了群眾的意見,學習了毛主席的有關教導,認識到:政治工作一定要「結合着經濟工作一道去做」,不敢抓管理,就是放棄對企業的領導。最近幾年來,這個廠的黨委對照學習大慶經驗,從抓路線鬥爭入手,加強了企業管理,取得了一些經驗。
第一,統籌全局,適當安排,處理好政治運動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關係。一九七○年四月,正當「一打三反」運動深入開展的時候,生產任務也很重。黨委在狠抓階級鬥爭的同時,認真抓了生產管理。第一、二把手深入生產第一線,調查研究,解決生產問題。這時,有人提出意見說:「現在運動緊張,生產要讓路。」有的人認為,黨委對生產管理抓多了,位置沒有擺正。針對這個問題,他們又在黨委會上,反覆學習了毛主席關於「凡不注重研究生產的人,不算好的領導者」等教導,進一步認識到:不抓革命,只抓生產,是會迷失方向的;只抓革命不管生產,也是錯誤的;而光抓生產指標不抓企業管理,生產還是沒有保證。這裡不存在讓路的問題,而是怎樣結合好的問題。由於黨委認識一致,以後他們再遇到這類矛盾時,處理起來也就更順利了。政治運動再忙,黨委成員仍然安排時間,集體研究生產問題。他們把政治運動跟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結合起來,通過政治運動促進生產,推動生產。在狠批無政府主義思潮中,他們結合整頓了勞動管理。在反驕破滿中,結合抓了產品質量。黨委四次開門整風,反驕破滿,每一次都對生產有新的推動。
第二,集中正確的意見,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這個廠的黨委,既批判了「制度萬能論」那種不相信群眾的觀點,又反對了「制度無用論」那種無政府主義思潮。做到了:切合實際的指標敢於提,合理的規章制度敢于堅持。比如,為了保證設備維修質量,過去規定在大小平車後,要進行質量驗收。有一段時間,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是「管、卡、壓」,主張廢除。廠黨委及時發動群眾對這兩種做法進行了對比分析。群眾很快就做出了結論,建立了平車後自查、互查相結合的質量檢查制度。黨委體會到:敢於集中正確的意見,不僅不會妨礙群眾的革命積極性,恰恰能正確地引導和發揮群眾的革命積極性。
第三,堅持集中領導與群眾運動相結合,既轟轟烈烈,又扎紮實實。去年,這個廠在接受出口細布生產任務後,他們層層舉辦學習班,向群眾講大好形勢,說明生產出口細布的意義。在這同時,領導深入生產第一線,組織群眾試紡試織。並對設備進行群眾性的普查,逐錠檢修,逐錠配套,逐錠對號,使台台機器提高質量,只只錠子紡好紗。結果不到四個月時間,就使出口細布的合格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七以上。
第四,對原有的管理制度要「一分為二」,在批判、否定其中錯誤部分的同時,敢於肯定、堅持其中合理的部分。如對機器設備的維修,否定了原有條例中繁瑣哲學的一面,同時又堅持了合理的維修制度,按周期進行大、小平車的原則。對運轉操作,否定了過去統得過死的做法,同時又堅持「計劃巡迴」和設置操作教練員等有效方法。對於產品的質量檢驗,否定了過去片面強調「互相制約」的做法,同時又肯定了對棉布的復驗制度等。這樣做,效果很好,群眾也滿意。
經濟工作要越做越細
[編輯]這個廠在抓企業管理中,本着經濟工作要越做越細的精神,對各項管理工作堅持了高標準、嚴要求。 在開始的時候,有人懷疑,這樣做,會不會犯「管、卡、壓」的錯誤。針對這種思想,他們廣泛發動群眾開展討論,使大家認識到,合理的規章制度是必要的,它有利於調動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有利於多快好省地發展生產;合理的規章制度同修正主義的「管、卡、壓」有根本的區別。
在劃清正確路線與錯誤路線的界限、統一認識的基礎上,他們結合棉紡織企業的具體情況,在技術管理方面,狠抓了設備維修、操作法和工藝管理這三方面的工作。
對於設備維修,早在一九六九年第四季度,他們就發動群眾全面修訂了制度。堅持按周期進行大、小平車,並在檢修質量上堅持了高標準。由於精心維修設備,所以在棉紗單產水平較高的情況下,保證了優質低耗。為了搞好設備維修,這幾年來,這個廠還適當充實了技術後方。在機修力量和材料的安排上,堅持把維修放在第一位。
對於運轉操作,他們發動群眾大擺「操作自由法」給生產帶來的危害,狠抓了兩個環節。一個是堅持操作規程,表揚堅持操作法的班組和個人的先進典型,使大慶的「三老」「四嚴」作風落實到生產工作中去。再一個是批判「技術無用論」的錯誤思想,提倡為革命苦練基本功。前紡車間粗紗擋車工,每天利用休息時間接「十個粗紗頭」,不斷提高操作熟練程度。廠革委會大力宣傳了他們的先進思想,推動了全廠群眾性的「操作練兵」。為了提高操作技術,每個車間都有老工人當教練員。工人的技術日益熟練,生產效率日益提高。
對於工藝管理和質量檢驗,他們除注意在專業管理上健全制度、配備力量外,着重解決發動群眾一道把關的問題。一九七○年七月份,細紗車間發現在一台細紗機上錯用了二十八支的粗紗,已有少數成品送到布機車間,當即發動群眾連夜到布機車間追查。經過兩、三個小時的翻箱倒櫃,終於從五、六萬隻管紗中找出六隻錯支管紗,避免了一次質量事故。事後,又組織群眾總結經驗教訓,嚴格了粗紗「定號供應」崗位責任制度。這個廠通過加強工藝管理,使許多質量問題都及時得到解決。
這個廠還狠抓了經營管理方面的幾項基礎性工作,包括經濟核算、勞動管理和計劃統計等。全廠從車間到班組,普遍建立了群眾性的經濟監督小組,制訂了經濟核算制度。做到生產講成本,用料有計劃,領東西有手續,精打細算,點滴節約。由於注意勞動管理,經常對群眾進行勞動紀律教育,並且關心職工生活,使全廠的出勤率長期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適應生產上的需要,這個廠本着「精兵簡政」和既精幹又配套的原則,從廠到車間班組,都建立了比較健全的生產指揮系統,使全廠的工藝管理、質量管理有條不紊。一九七○年,他們在研究產品質量的時候,實驗室的同志及時公布了當前的和過去的產品質量情況的材料,受到全廠職工的重視,使廠領導及時防止了「重產輕質」的傾向,並為全廠抓產品質量指出了具體方向。從這件事,他們認識到,對過去的業務機構也要一分為二,該精簡的必須精簡;凡是生產和經營管理需要的,就要健全起來。
企業管理要依靠群眾
[編輯]要管好社會主義企業,必須在黨的一元化領導下,放手發動群眾,堅決依靠工人階級,充分調動老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和青年工人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在這方面,他們除了經常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教育,不斷提高幹部和群眾的繼續革命的自覺性以外,着重抓了兩個問題:
第一,認真實行「工人參加管理」,充分發揮老工人的骨幹作用。這個廠老工人多,二十年以上工齡的占三分之一左右。廠內許多好的管理制度之所以能夠長期堅持,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之所以能夠很快得到改革,是和老工人發揮了骨幹作用分不開的。廣大老工人兢兢業業,克勤克儉。勞動紀律,他們模範遵守。操作法,他們帶頭執行。通過老工人的言傳身教,全廠廣大工人一向比較注意遵守勞動紀律、精心維修設備和認真執行操作法,這個好傳統,在青年工人中也紮下了根。由於把廣大工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工廠的許多管理問題都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例如,布機間修梭小組的老工人,在廠領導動員搞經濟核算後,針對廠內一些「經濟無核算」的現象,提出了尖銳批評,主動提出要建立班組經濟核算制。廠黨委積極支持他們的建議,並幫助他們組織了一個有技術人員和財會人員參加的「三結合」小組。現在,各個車間都以梭子工人為榜樣,開展了群眾性經濟核算。
除廣泛吸收工人參加管理外,這個廠還注意把路線覺悟高、有組織能力、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工人,選拔到領導崗位和業務班子中來。
第二,堅持對技術人員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在黨的「九大」召開後不久,這個廠就開始抓對技術人員的政策落實。起初,許多人劃不清「專家治廠」和發揮技術人員作用的界限。
毛主席教導說:「我國的艱巨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儘可能多的知識分子為它服務。」遵照毛主席的這一指示,廠領導在群眾中廣泛宣傳黨的「九大」團結、勝利的路線。使大家認識到:知識分子世界觀的改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應該在正確路線指引下,讓他們在三大革命運動中進行改造,否則不利於團結大多數,不利於社會主義建設。他們首先以一個曾被稱為全廠「四大權威」之一的工程師為例,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既看到他世界觀有需要改造的一面,又看到他願意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的一面;既看到他有錯誤的一面,又看到他願意接受教育,在實踐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一面。通過討論,群眾一致認為,這個技術幹部應該參加業務領導。廠黨委根據他的專長,安排他負責抓全廠的機械設備維修和老廠改造工作。這個工程師在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為革命敢挑重擔,在生產中起了較好的作用。這樣,樹了一個榜樣,帶動了一片,全廠應該使用的技術人員六十一人中,已有五十九人分別結合到三結合的各級領導班子、業務班子或技術革新小組中。為了加強對生產技術工作的領導,目前這個廠各主要車間領導班子中,都安排有一名技術幹部。
由於充分調動了廣大幹部、工人和技術人員的革命積極性,許多問題在車間以至班組範圍內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廠黨委成員有更多時間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虛心向群眾學習,逐步學會做經濟工作,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一步一個腳印,更好地把企業管理抓了起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