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修田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批修田
《人民日報》記者
1968年11月2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從楊橋公社的所在地到建陂大隊去的路上,有一片黃橙橙、沉甸甸的稻田,田邊豎着一塊紅漆的木牌,上面寫着幾個金黃色的大字:「批修畈」。這就是建陂大隊的貧下中農給這塊田新改的名字。

說起這塊「批修畈」,還有一段故事哩!

原來這塊田叫作「長沙窩」,是建陂大隊一塊離村近、離水近、土質最好的田,總共有二百五十餘畝。解放前,它被地主、富農霸占着,解放後才回到貧下中農的家。隨着農業集體化,它也就成了集體的財產。可是,劉少奇這個大叛徒、大內奸、大工賊及其在江西的代理人方志純之流,在一九六二年颳起了一股「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妖風。隊裡的富農也散布說:「集體有眼溜溜,自己有便便手」。

當時,篡奪大隊領導權的階級異己分子奉了劉少奇的意旨,把「長沙窩」都作自留地分了。這個行動使貧下中農痛心,階級敵人高興。一戶富農一下子得了二畝多,他得意洋洋地說:「土地回老家了!」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劉少奇這個地主、富農的總代表、總後台被打倒了。那個篡奪建陂大隊領導權的階級異己分子,也被揪出來,監管起來。建陂大隊的貧下中農抓住總根子,對準活材料,開了一次又一次現場批判會。他們把那個階級異己分子拉到「長沙窩」,指着他的鼻子,狠狠地批判了劉少奇「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謬論。貧下中農批判說:「多分自留地是階級敵人的陰謀,要把我們貧下中農拉上資本主義的道路,我們決不答應。」第三生產隊的貧農黃朱九憤怒地說:「多分自留地是坑害我們貧下中農的,颳起這股妖風的是劉少奇和地、富、反、壞、右分子。自留地多一分,私心就重一分,我們國家復辟資本主義的危險就加一分。」

革命大批判提高了貧下中農的兩條道路、兩條路線鬥爭覺悟。認清了劉少奇所推行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危害性,樹立了一心為革命,一心為集體的思想,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決心把農村建成社會主義的堅強陣地。為了徹底肅清劉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流毒,貧下中農經常在這裡開現場批判會,「長沙窩」也就改成了「批修畈」。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